You are on page 1of 17

Hannah DSE 中文天書

詩的分類
絕句: 4 句 (四句一首)

1. 一首四句,每句字數五或七。
2. 第一句可押韻或不押韻,第二、第四句要押韻,第三句不可押韻。
3. 對仗(平仄):

 第一、二句同樣位置的字,平仄相反(稱之為對)
 第二、三句同樣位置的字,平仄相同(稱之為黏)
 第三、四句同樣位置的字,平仄相反(稱之為對)
其中,第一、三、五個字不受限,第二、四、六個字則必須遵守。

律詩 8 句 (每首律詩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 / 七律共五十六字)
律詩在押韻方面上,第二、四、六、八句須押韻,第一句可押可不押,第三、五、七句不可
押韻。

古詩 句數不限 (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

樂府 漢樂府詩句長短不一
以五言句式為主,但二至八言都有,形式自由變化

歷代文學家對詩的分類有不同說法。 唐詩三百首的編者將詩歌分為古詩、律詩、絕句三類,又在三
類中附有樂府一類。古詩、律詩、絕句各分為五言(五個字為一句)、七言(七個字為一句)。宋代郭知
達在《杜甫詩集》裏只分古詩和近體詩兩類。清代沈德潛的《唐詩別裁》與《唐詩三百首》的分類法
相似,卻不把樂府獨立起來,並增加了五言長律一類。

小令

59-90 中調

長調雙調

P a g e 1 | 17
閱讀理解 notes
***分段在最尾才做

概括內容大意
以...(事:找一兩句能概括幾段),描寫...
透過.......帶出..... 心情
透過......描寫...... 形像
記述 安排 指出/帶出:

段落 (部分) 大意
首兩部分通常先記事, 建議以下用詞 (有助找出答案)
描寫 / 記述 / 憶述…指出…人物的特點 / 人物對主角的重要性 /主角…的心情

第三四部分開始,深度描寫, 建議詞:
描寫...表達 / 抒發 / 慨嘆 ... 心情/ 感受 /象徵 / …兄妹的不解之缘
主角對人物的欣賞 / 愛戴 / 痛愛 / 懷念 / 依戀 / 遺憾 之情 / 與日俱增的感情

生長情況、用處、特點、堅強、強悍、頑強、對…的感情、欣賞、讚賞
e.g. 寄寓作者希望傳承了父親的心血,以及抒發對父親的懷念之情

Ref: 2016 紅心蕃薯 1 (v)


描寫番薯的生長情況及用處, 表達作者對番薯的欣賞

DGS Test 1
题一:內容大意(每題 3 分),有時要記述兩件跟“金盒”或主角有關的事(每事一
分),所以要“撮要”,最好看看 pdf 裏的標準答案

題二:意義(每題三分), 記述事件只得一分,能寫出“金盒”的意義有兩分(因為重點
係“意義”)

題七, 1. 「不改」的好處, 2.「改」的壞處

sample 一期第三堂 p.5


行為=外在事件

原因=內在含意
內在含義是從
1. 心情(記敍文)
2. 道理(論說文 = 議論文 & 說明文)
3. 形像(描写文)
ONLY THESE THREE
E.g.作答例句
作者 XXX 的行為
帶出 xxx 的心情(記敘文)
帶出 xxx 的道理(論說文)

結構手法一段:承上啟下 **是分段提示 (承上啟下=過度句=轉折)

P a g e 2 | 17
人物描寫手法 (題目: 例子及說明)
語言、行動 / 動作、神態、側面描寫

建議詞:
以... 刻畫 / 寫...
寫...以見...

Ref: 2016 紅心蕃薯 2(ii) 題目: 例子及說明


完整答案結構參考
神態描寫: 寫父親走的時候「落寞的說亅,以父親說話的表情, 刻畫他的失望。
文依 解說

作用 / 意義 (襯托)
作答時,須首先留意人物特徵, 用以下詞 (有助找出作用 / 意義)
刻畫、慰藉、寄託、寄寓、承傳、孕育、流露

例一
作者從人物件的「特徵亅與主題的關係令文中所引起之作用 / 意義,達到效果

作為他生存的動力、警醒、為預防、居安思危
懷緬、回憶、銘記、寄託對故鄉的濃情、保障家人在危難中的溫飽、以備不時之需
情意結、自豪、愧疚之情、愛戴、 痛愛 、懷念、 依戀、 遺憾、思念、兄妹情、滿載 /
渗透了难以割舍的手足深情、骨肉情爱、波澜起伏、睹物思人、百感交集、痛悼之心、
对它倾吐满心的忧伤委屈、催人泪下、心路历程、給予心靈上的慰藉

把故鄉情懷承傳下去 / 抬頭挺胸表示張揚 / 卻在夕陽之際為落表示短暫


依著地生長表示樸實 / 在夕陽之際開得正美表示堅韌 / 經歷時間洗禮 / 人生的歷練
對故鄉情不變 / 不忘故土 / 不忘本 / 仍然心繫家鄉的人 / 適應力強 / 掙扎求存
孕育故鄉情懷 /春天孕育着一个个新生命 /具備哪些特点 / 排解 寂寞 / 珍而重之
翻閱母校紀念刊 / 慰勞 /用言語或物質撫慰勞苦的人,使其心中安適 /

寄託故鄉的思念 (當遠離故鄉可用思念)
寄託故鄉的濃情 (已在故鄉時可用濃情)
流露愧疚之情

關愛弱者
體悟親情
感恩戴德
知恥自重
尊重生命
務實處事
性格樸實
以積極態度面對挫折
培養虛心學習的態度
敬業樂業
P a g e 3 | 17
Ref: 2016 紅心蕃薯 5(ii)
父親在家前後種植蕃薯, 以保障家人在危難中的溫飽, 並寄託對故鄉的濃情
文依 解說 「特徵亅與主題的關係令文中所引起之作用

例二
作用: 襯托、反襯 (樸實、卑微、平凡、謙卑、堅韌、生命力強、美)
特點及效果 :
張揚、短暫、衰敗

牽牛花抬頭挺胸卻在夕陽將下之際萎落,番薯花依着土地,卻在夕陽將下之際開得正美。
牽牛花文依 番薯花文依

作者以牽牛花的張揚而短暫反襯番薯花的樸實而堅韌
解說牽牛花 XXX 反襯番薯花 XXX

例三 以…襯托
以野草的強悍,吞滅其他植物,只有番薯能與野草爭著方寸,襯托番薯的頑強生命力
文依 解說襯托番薯花 XXX

榮 sir 天書寫作手法總表 (細節: 榮 sir 天書 P.2 - P.61)


寫作手法 6 類別:

1. 記敘抒情文
A.記敘=敘事=記事手法
B.抒情手法

2. 描寫文
七大角度
角度、活動、寫法、對象、感情、視點、真假
描寫手法:描是描繪,寫是摹寫。 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具體地描
繪出來。 這是一般記敘文和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方法。 它分為細描與白描、靜態描寫與動態描
寫、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虛寫與實寫、人物描寫、環境描寫、物體描寫、細節描寫、渲染與
烘托、欲揚先抑、聯想和想像等。

3. 議論文
A.論證手法=議論手法
B.說理手法

論說文框架 必看
第二期第一堂 notes 3 p.5 議論文每段 350 字
包括以下 6 項:
1.因 2.中間原因 3.果
4.因的具體例子 5.中間原因的具體例子 6.結果的具體例子

P a g e 4 | 17
第一段
1. 以現今例子做引入
2. 表明立場

第二、三段
1. 標示句
e.g. 在個人方面、在社會方面
2. 中心句 (兩句左右)
3. 開始跟框架的六項作

第四段
駁論
d
第五段
總結

4. 說明文:說明手法

5. 修辭手法 : 修辭手法是一句

6. 結構手法=結構作用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education/992lojb.html
記敘文閱讀精講精練:如何分析句子與段落的作用

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就是從文章整體出發,把握一些重要的句子在內容表達上及篇章結構
上的作用;把握一些段落在表達中心、安排結構、抒發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中考語文試題中常見題型有:
1、某句話(段)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2、文中第 x 段可否刪去?為什麼?(第 x 段與第 x 段是否可以互換順序,為什麼?)
【變式提問】
1、請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分析 x 段的作用。
2、結合具體內容,分析 x 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簡析文中 x 段的作用及含義。

【點石成金】
一、重點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一般要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考慮,主要分為:
1、開頭一段的作用:
(1)若是環境描寫,主要是交代背景、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引出下文、
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等幾方面的作用。
(2)其他內容可能是開篇點題,奠定全文感情基調;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或採用欲揚先抑的
手法為下文情節發展埋下伏筆,設置懸念。
2、過渡段作用:承上啟下,引出下文。在論述問題過程中,由總到分或由分到總的轉換。
3、結尾段作用:內容上用來點題或深化中心,升華情感;結構上總結全文,照應前文,使文章
結構完整。
見下圖

P a g e 5 | 17
二、重點句子在文段中的作用:
重要句子往往在文章中起著關鍵作用,這些句子或者是貫穿全文的句子,或者是解釋文章主旨
的句子,或者是結構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或者是使用某種修辭的句子。

1、從句子位置看:
(1)開頭的作用:結構上——開頭常常是引領下文;內容上——開頭常常是設置懸念、埋下伏
筆、為下文作鋪墊或開篇點題、開門見山;奠定全文感情基調、交代故事發生經過的背景。
(2)中間的作用: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為下文作鋪墊(或埋伏筆);照應。
(3)結尾的作用:結構上——首尾呼應;照應上文或總結全文,點題、深化主題,強化、升華
情感;內容上——結尾的抒情議論往往起著點明主旨、深化中心、畫龍點睛的作用。

2、從句子的表達方式入手:
(1)議論——可以點明事物意義,起到統領全篇或畫龍點睛的效果。
(2)描寫——使人、事、景、物重現,生動形象。景物描寫起著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寄託情
感的作用;白描具有簡單傳神的效果;心理描寫能夠深刻、真實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3)抒情——使文章巨頭感染力。直接抒情時直抒胸臆,間接抒情能達到含蓄雋永、令人回
味、烘托主題的效果,給人留下想像的空間。

【解題思路】
解答這類題目的思路是:
1、確認指定的句子和段落在文中的位置;
2、理解所指定句子和段落的內容;
3、結合段落位置及在文中所起作用的作用回答。
見圖示

【答題模板】
答題模式:

【段落或者句子可否刪去類題型解題】
1、首先要表明觀點,一般都是不能刪去的。

P a g e 6 | 17
2、然後再闡明理由。如某段是過渡段,承上啟下;總結上文,為下文作鋪墊;
3、刪去後文意不連貫,情節不夠完整。

【真題演練】【2018 年中考安徽卷】
① 那個暑假,總是天剛擦黑,晚飯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飛出去了。因為我又聽到歪兒那尖細
的召喚聲:「來玩踢罐電報呀——」
……
⑥ 歪兒回到了我們中間。
⑦ 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發生了變化。大家並沒有商定什麼,卻不約而同、齊心合力地等待著
這位小夥伴了。大家盡力不叫他坐莊;有時他「手心手背」輸了,也很快有人情願被他捉住,
好頂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領神會,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見歪兒躲在一棵大槐樹後邊正要
被發現,便飛身上去,一腳把罐兒踢得好遠好遠,解救了歪兒,又過去拉著他,急忙藏進一家
院內的雜物堆里。我倆蜷縮在一張破桌案下邊,緊緊擠在一起,屏住呼吸,卻互相能感到對方
的胸脯急促起伏,這緊張充滿異常的快樂啊!我忽然見他那雙眯縫的小眼睛竟然睜得很大,目
光興奮、親熱、滿足,並像晨星一樣光亮!原來他有這樣一雙又美又動人的眼睛。是不是每個
人都有這樣一雙眼睛,就看我們能不能把它點亮。
(選自《馮驥才散文精選》,有改動)
【思考】第⑥段獨句成段,在結構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在內容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___。
【解題思路】
理解語句在表達上的作用。要從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來分析。內容上:在篇首,開篇點題,總
領全文;在文中,埋下伏筆,為後文作鋪墊;在文末,深化中心,點明主旨(畫龍點睛);有
時還要表達情感,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的作用。結構上,總領下文,承上啟下(過渡);對上
文內容的總結;前後呼應或在首尾呼應的作用。本題中的這句話,單獨成段,起到強調作用,
強調了「外而回到了我中間」這個事實,既表達了對自己之前戲弄歪兒的愧疚和懺悔,也表現
了對歪兒回歸遊戲隊伍這一事實的喜悅與激動,據此,結合本文內容從結構和內容上概括作
答。
【答案示例】
① 承上啟下(過渡)
② 承接上文寫歪兒沉醉於玩「玩踢罐電報」的經過,引起下文大家對歪兒的理解與友愛。
【2018 年中考貴州黔東南、黔南、黔西南卷】閱讀下面文章
一粒新西蘭糖果
① 如今的航空公司,飛機上服務的往往都是漂亮的空中小姐。你走進法蘭西航空公司、阿聯
酋航空公司的機艙,哇,一個比一個漂亮。有些航空公司卻不然,反其道而用之,服務的都是
手腳麻利的大嫂、大嬸。這回我們從奧克蘭乘新西蘭航班飛香港,飛機上服務的全都是空中
「胖大叔」「胖大伯」。
……
⑨ 我吃了這一粒甜蜜的糖果,卻把舒展開的這張糖紙帶了回來,放在客廳的櫥櫃裏,讓所有
來我家的孩子都能聽到這個故事。

P a g e 7 | 17
【思考】
請從內容和結構解說結尾段的作用。
【解題思路】
本題考查結尾的作用。文章結尾往往育照應開頭的作用,另外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綿長,發
人深思,有最章點題、意味深長的作用。本文結尾段的作用是照應標題、照應標題,手術全
文,滿懷期待,有有無盡。
【答案示例】
照應標題,收束全文,滿懷期待,意猶未盡。

http://www.mingpaocanada.com/tor/htm/News/20201027/HK-gfl1_er_r.htm
【明報專訊】閱讀卷中,結構作用分析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考核點。作者為表現主題,會
精心編排字、詞、句、段的組合。段落之間有系統、有條理地編排,表達文章的思想感
情。除字裏行間流露情感,段落間的鋪排亦不可忽視。

以下為敘事類文體中,不同位置產生的 結構作用︰
文首

统領全文、引起下文、鋪墊下文、設置懸
點明主題、

念、埋下伏筆
“總領下文”的作用就是概括全文,作為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對全文的一個概括,下文都是圍繞該中
心思想。而“引起下文”的作用是為下文做鋪墊、埋伏筆,設定懸念,引發讀者的思考。

文中

承上啟下 (過渡)、前後照應、總結上文、呼應前文
文末

首尾呼應、總結全文、揭示主題
首尾呼應指文章的開頭與結尾遙相呼應的手法。這使結構嚴謹,或深化文章的主題

■示例

參考楊敏盛《火車與稻田》(節錄)

第1段

火車來了,噹噹噹噹噹──。

第2段

父親正在拔草,右手抓住草梗最底下一截,噗一聲,草根與碎土隨着手勢離地而起;緊
湊的噗噗噗,顯然父親心裏發急,播下已兩個月的稻秧,長不到他的膝蓋高,分明肥水
流進了草肚子裏。

第3段

P a g e 8 | 17
坐在田埂上,我聽到父親的喘息,縱使相隔一百棵秧子,我想像得到「噗」一聲之後父
親鼻中會噓出一股氣,壠邊咬着母親奶頭長大的娃兒,近乎天生成的都有這般領悟力,
不曾誰提示過。我吃的是土裏長出來的稻米,我知道在稻穀一粒粒成形之前,田中人是
如何輕重緩急的呼吸。

尾段

兒子伸手要拔路邊的長草,妻喝止了他,髒髒,你看,弄髒髒了爸爸打你。猛抬頭,我
近乎憤怒的瞪着妻,她惶惑地注視我,我腦中一團紊亂,一時之間不想對她解釋為甚麼
生氣,我拍拍兒子的頭,順手抓住一叢草,習慣性的捏着最底下一截草梗,噗一聲,草
根與碎土同時離地而起。

■題目

文章開首提及父親拔草的動作,而結尾作者寫「我拍拍兒子的頭,順手抓住一叢草,習
慣性的捏着最底下一截草梗,噗一聲,草根與碎土同時離地而起。」在文章結構上運用
了什麼手法?(1 分) 試說明這表達了什麼感情。(3 分)

■參考答案

作者運用了首尾呼應(手法名稱)。作者在文章結尾向兒子示範拔草的動作,這與文章開
首描寫父親除草的動作一模一樣,亦是當年年幼的自己從父親身上學來的(引用文本內
容線索)。寄寓作者希望傳承了父親的心血,以及抒發對父親的懷念之情(手法表達的思
想感想)。

■讀寫結合(星級示例)

首尾呼應除見於卷一外,寫作敘事文章時亦不妨多加善用,使文章結構更嚴謹。參考
DSE2020 年卷二《微笑以對》一題,下文以題目《父親的微笑》為例:

開首

想必父親的小船已經到達了彼岸吧?我看着那張黑白分明的照片,父親雄姿英發,一雙
眼睛似是夜海中的北斗星一樣閃閃生輝。這樣的父親,我已很久沒見過了,這真的是他
嗎?父親生前的最後歲月,遭病魔折磨,早不復那副意氣風發的模樣,但是,相片中的
父親的笑意,那一抹微笑推翻了我的疑問。這樣的笑容是屬於父親的。

結尾

「父親七十歲了,是笑喪。」我拍着母親背,一如當年父親的樣子。母親順聲看向我,
我向她一笑,她一愣亦笑了笑。

我知道她想起父親。

是呢!有什麼事不能笑着面對?父親的笑如一面盾牌,讓我手持着,在人生路途上披荊
斬棘。

■評賞

作者主要寫父親教導「我」於人生不同順逆中以微笑應對來貫穿全文。

文章開首作者面對父親離世,內心難以釋懷,渴望記起父親意氣風發時的笑容;然而一
幀父親發病前的照片,面上的笑容讓「我」想起昔日父親的教導。

文章結尾「我」終能釋懷,並呼應開首,想起父親當時的樣子,以微笑教導我人生沒有
什麼事不能笑着面對,對己對人也能產生積極作用。
P a g e 9 | 17
https://rueylin0119.pixnet.net/blog/post/322989256-%e6%96%87%e5%ad%b8%e4%bd%9c
%e5%93%81%e4%b8%ad%e9%8b%aa%e5%a2%8a%e3%80%81%e4%bc%8f%e7%ad
%86%e5%92%8c%e6%87%b8%e5%bf%b5%e7%9a%84%e5%8d%80%e5%88%a5

鋪墊「鋪墊」是為了突出後面要出場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發生的事件,先對次要人
物、事物、事件進行鋪陳描述,來烘托、引出重要的情節和內容的一種手法。其目的就
是為了讓後文的意思表達的更清楚,更形象而做的一種烘托,一種陪襯。其實也是利用
寫作手法中的烘托手法,為了表現主要寫作對象而提前做的基礎性描寫。或為行將來臨
的事物的襯托。
e.g. 廉頗藺相如:繆賢先評價藺相如智勇兼備,為下文完璧歸趙及澠池之會兩件事中藺
相如出色的表現作鋪墊

懸念(是明顯的)
「懸念」,就是通過對情節做懸而未決和結局難料的安排,以引起讀者急欲知其結果的
迫切期待心理的一種寫作技巧,即讀者、觀眾、聽眾對文藝作品中人物命運的遭遇,情
節的發展變化所持的一種急切期待的心情。
e.g.〈草船借箭〉一文中記敘了這樣一個場面:周瑜施毒計,要諸葛亮 10 天造好 10 萬枝
箭;諸葛亮說只用 3 天,還立下了軍令狀。諸葛亮不知對方是在陷害自己嗎?只用 3 天
能造好 10 萬枝箭嗎?諸葛亮又是怎樣造箭的?以貫穿全文的一個事物為懸念層層展
開,引人細讀。

伏筆 是指對作品中將要出現的人物或事件,預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後呼應。其
作用有助於全文達到結構嚴謹,情節發展合理的效果。它為了前後照應,使讀者在看到
後面情節後恍然明白前面寫一些看似閒筆的內容原來是為此服務的。俄國作家契訶夫對
伏筆的解說特別形象:「例如在前面寫到客廳的牆上掛著一支獵槍,那麼這支獵槍在最
後一定要射出子彈。」「牆上掛著一支獵槍」就是最後獵槍射出子彈的伏筆;而最後獵
槍射出子彈,是對「牆上掛著一支獵槍」的照應。

常見的過渡詞有:
(1)表示時間順序的過渡詞:首先;其次;然後;最後;從前;以後;幾天後;之
後;那時;最近;
(2)表示空間順序的過渡詞:不遠處;在這之前;以上;以下;總之;
(3)表示並列的過渡詞:是…也是;
(4)表示轉折的過渡詞:雖然…但是;無論如何;
(5)表示遞進的過渡詞:不僅…而且;不但…而且;再者;
(6)表示目的的過渡詞:為了;既然…如此;因此;
(7)表示因果的過渡詞:因為;作為; 之所以;
(8)表示解釋説明的過渡詞:例如;事實上;實際上;曾經;

描寫手法 天書 P. 11,13,16, 20,25

正面描寫=直接描寫
側面描寫=間接描寫=烘托

修辭手法:
示現
是指在文句中運用想像力與形象化的描述,將過去、未來、或無法親眼目睹的事物,憑
P a g e 10 | 17
藉文字的描述,呈現在讀者面前的修辭法

例: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 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 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背 影〉


例:我曾經有許多紙船,在 童年的無三尺浪的簷下水 道航行,使我幼時的雨天時 光,特別顯
得亮麗充實,讓 人眷戀。〈紙船印象〉 例: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 劇,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
梅。(李白〈長干行〉)

例:方其破荊州,下江陵, 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 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 詩,固一世


之雄也,而今安 在哉!(蘇軾〈赤壁賦〉)
例: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 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蘇 軾〈念
奴嬌〉)

2.預言示現─把未來的事 情,將來可能會發生,或可 能不會發生的事情,說得彷 彿發生在眼


前一樣。

例:否則,他的車子或許早已四輪朝天,不但病人延誤 了急救的機會,他自己也要 頭破血流


了。〈得理讓人〉

例: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 沙。(李白〈長干行〉)

例: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 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 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 商隱〈夜雨


寄北〉)

3.懸想示現─把想像的事 物或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 發生的狀況說得好像真的 在眼前一般,與


時間的過去 或未來無關。

例:也許那雨一下就是十天 半月,農作物都有被淋壞、 被淹死的可能,母親心裡正 掛記這些


事,煩擾憂愁不堪, 但她仍然平靜和氣的為孩 子摺船,摺成比別的孩子所 擁有的還要漂亮的
紙船,好 讓孩子高興。〈紙船印象〉

例: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 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 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 維〈九月九


日憶山東兄弟〉)

託物言志 sample 一期第三堂 p.10


集中寫一物,例如:花生表示樸實無華

抒情手法
只有兩類
1.直接抒情
2.間接抒情

天書 p.21
襯托=映襯=映照(兩者有分輕重)
1.正襯
2.反襯
反襯:每兩年後一次
2014 16 18 20

P a g e 11 | 17
P a g e 12 | 17
作文 字詞庫

作文 字詞庫
猶記得 = 還記得
孑然一身=一個人
氣喘 / 氣吁吁
馬上同義詞: 旋即
突然同義詞:猝然、驀然、遽然、驟然、忽爾
重蹈覆轍

夢寐以求: 寐 睡覺 (動詞 )

渴望 同義詞
覬覦 (記愚)貶義詞 = 奪取屬於別人的東西
翹首以盼 (仰頸)
望眼欲穿
夙(宿)願

忖度、自忖、暗忖 (忖音喘)
忖 = 思考、考慮、想

迥然不同
妄求 = 過份的要求

異乎尋常:形容能力
鶴立雞群:形容成績
登峰造極:形容境界
卓爾不群:形容氣質
聰黠(核)=聰明但狡猾
蜉蝣=朝生暮死=人生短促
踱步
晨光熹微
春風和煦
日薄西山[薄=迫近]形容人的名氣漸差

倨傲=傲慢不順 (一期第四堂 p.2)


桀驁不遜=兇悍倔強,不順從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闡(展)述
勝劵在握 (careful 門券,卷一)
花美的形容
花團錦簇
奼紫嫣紅
含苞待放
蕙質蘭心(形容女人很有內涵及氣質)
日落:夕陽煥照,紅霞滿天

P a g e 13 | 17
草木茂盛: 蓊鬱遠山
佐証: 意思是指辅助的证据
高潮迭起 选=不断 (音:秩)
身陷囹圄=坐監
(音:零雨)
恰當
典出《莊子. 養生主》。 後比喻對事物瞭解透澈,做事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如:
「這件專案自從由他接手後,便如同庖丁解牛,一切問題皆迎刃而解。」
靦腆 (音:免典)
心中羞澀、難為情而表現於顏面
莫大裨益
扭轉劣勢
扭轉乾坤
風化案
由是觀之
怒不可遏
使報紙變皺
密不可分
睿智
提煉智慧
扼腕慨嘆
實則
有了一道鴻溝
雙方心中留下烙印
“天子呼来不上船”
船是指衣襟

王獻之苦學七缸水
言之鑿鑿
三緘其口:言語謹慎或不說話
噓聲
撲哧

狀聲詞。形容笑聲或水、氣擠出的聲音。《紅樓夢.第二七回》:「紅玉聽了,撲哧一
笑。」
呼嚕 词语解释 状声词:(1) 形容人在熟睡时发出的粗重呼吸声、鼾声。 (2) 形容大口吞
咽食物的声音。
瘦骨嶙峋
三緘其口
木訥寡言
煞是=十分
煞是幽雅宜人

有口難言、心裏難受的抒情句:
背後總有股氣叫我退後,雙腳提不起勁踏前向她問好

不情願 的 抒情句:
我心馬上陷入一股天人交戰,因被過往陰霾所困,我心中是一百萬個不情願

喜: 心中泛起一陣喜意
P a g e 14 | 17
老師的一席話,令我來獲益良多

作繭自綁

心情變化的寫法:IMPORTANT
或許,我只是作繭自綁?或許,一直以來的心結都是自己私家給自己的壓力?或許......
反復句
我並沒有這麼差?同學及老師的反饋如此正面,雖然大部分都歸功於有容,但或許有了

一丁點,一丁點是屬於我?再加上有容的肯定,我想一直以來我都是在妄自菲薄,
頂真句
自己為自己打下心結。

想到這裏,我的內心深處突然發出了「嗒」的一聲
「刷」的一聲
畫地為牢
莫不是自己在作祟
畏首畏尾
耿耿於懷
僵硬的局面
反之亦然
釋懷
闻名遐迩
掉 / 拖進深淵

糾結心中的芥蒂
心結不解有如硬物梗塞心頭
心緒不寧
鬱鬱寡歡
縈繞心頭
無法紓解
妄自菲薄
耐心積存嫌隙 / 歉疚
心境變得澄明
茅塞頓開
放下包袱
遂走出內心的陰霾
紓解了種種抑壓與不快
同學正面的反饋,令我內心豁然開朗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勇於承擔
眷念乡土
重視氣節
關心國家
培養積極面對逆境的態度
建立樂觀廣達的人生觀
稚氣未脫
眼神流露著倔強
甜蜜和苦澀的回憶都被喚醒

P a g e 15 | 17
毋庸諱言
光明驅散黑暗
理性終結迷信
文明戰勝蒙味
稚氣未脫
眼神流露著倔強
甜蜜和苦澀的回憶都被喚醒

什麼意義?
可用詞語“寄託”
“激發”生存動力

記述文作文框架 (Wing sir note 1)

共 1400 字

1. 預期
預期段的四大要素:
a. 交代背景: 時人地事 p.8, 13, 28
b. 以為負面,鋪墊正面 / 以為正面,鋪墊負面 p.8,14,28
c. 反思的相反 p.8, 14
d. 200 字

P.S. 入題方式:(1) 片段入題 (optional),(2) 倒敘冇必要 / 不建議

2. 突变 800 字
突变段要加多些抒情句子可以背
內心獨白 過度/轉捩點: E.g. 直到高中(心結形成時在初中,表示時間已過
多年)p.14

3. 反思 400 字
***反思段必須針對題目***
E.g. 解開心結的 2 大原因

用過度句表現心情變化:e.g. 在回家的路上 p.30


轉折句語: 50 字左右 p.30 從負變正用然而
可用正反論證 : 相反 p.17

MS:
修辭十至 15 節, 建議:每 100 個字一個
對白:建議 1-4 句,必須用神態來形容 e.g. 我不斷對一心頌讚有加 p.10

扣題必須清楚題目定義:
例:心結 = 多年 + 一生苦惱

P.S. 每一段隔多一行

P a g e 16 | 17
P a g e 17 | 1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