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第1集

  1911 年,辛亥革命成功。远在日本海滨的研习化工的范旭东,因为秘密研制炸药深受重伤,没能回国参加革
命。他伤势稍愈,便带着妻子许馥,回到祖国,发誓建立中国自己的化工,做出中国人自己的坚船利炮。范旭东
在教育总长,哥哥范源濂的介绍下,在财政部任职,奉命前往天津,督办“袁大头”银元的铸造。天津城,铸币
局周厂长似有难言之隐,他重金贿赂范旭东不成,于是让青洪帮严加看护。七里海的渔民王子良抬着表舅的棺材,
从山西运城回家。因为洋盐太贵,同乡却在棺材里塞了私盐,被盐警秦耀拦下。范旭东打抱不平,结识了另一位
财政部稽核总所的特派员傅紫樱。周厂长借机想用盐警秦耀的手除掉范旭东。秦耀却感觉事关重大,范旭东不是
一般人,于是在七里海放了空枪,放走了范旭东和傅紫樱。

第2集
  范旭东、傅紫樱和王子良等渔民逃到了七里海,发现百姓吃不上盐,生活万般疾苦。范旭东和傅紫樱回到天
津铸币局,校验新币,发现原来银币少了银多了铜,有人中饱私囊。范旭东要求周厂长停止生产,遭拒。周厂长
索性向他挑明,此事不像范旭东想的那么简单,要范旭东、傅紫樱签字,银币合格。钱币是商本,亦是国本,范
旭东没有妥协,要向财政部反应。周厂长让青洪帮把范旭东、傅紫樱软禁在茶馆。李少堂是天津的苦灶户。他表
妹杨雅之父母双亡,于是从汉口码头来投奔他。谁知被天津盐霸陈立信的管家师兴臣看中。师兴臣发现杨雅之长
得像陈立信的亡故的七姨太,于是自作主张,此时,正在茶馆说服杨雅之去陈家做小。大大咧咧的杨雅之一怒之
下,暴打师兴臣,又当众脱了师兴臣的裤子,茶馆大乱。

第3集
  范旭东、傅紫樱趁乱,后又在杨雅之、李少堂的帮助下,上了火车,逃回了北京。让他们大吃一惊的是,财
政部次长说,他早知道此事,让范旭东息事宁人,因为此事牵扯的人是袁世凯的儿子。范旭东依旧不肯善罢甘休,
不肯交出证据--两枚银币。总统府谍报科的特务立刻逮捕了范旭东和傅紫樱。范旭东深受酷刑,手被打断也紧紧
握着银币。傅紫樱的父亲傅理成,联合范源濂前去说服。范源濂的一席话,让范旭东茅塞顿开,也对政治心如死
灰,他决心辞官,做一个天大的实业,那才是真正的救国。半年之后,跟随傅理成去欧洲考察盐业的范旭东,回
到了中国。范旭东提出大刀阔斧的计划,件件针对盐霸、军阀、洋商。傅理成确认为难度太大,要循序渐进地改
革,而且现在中国也没有精盐技术。范旭东誓言三月之内,研发出技术。傅理成也与范旭东打赌,他们以三月为
期,不留后路,召集杨度、蔡锷、梁启超等人集资建盐厂。范旭东告别了妻子许馥,独身一人再闯天津。没曾想,
秦耀却带着队伍,砸了范旭东的烧锅,还栽赃他们走私军火,要绳之以法。

第4集
  在天津的郊外,师兴臣正把李少堂、杨雅之捆在树上暴打。范旭东救下两人,见到了天津长芦一代世袭盐霸
首脑陈立信。陈立信放走了杨雅之,但听说范旭东要建盐厂,却不动声色,暗中派人找到了盐警秦耀。范旭东住
进了草房,在李少堂、杨雅之等灶户的帮助下,开始研制精盐。范旭东说服陈立信,将来若精盐研制成功,陈立
信白拿 1 成股份。陈立信这才息事宁人。此时,回到草房的范旭东发现傅紫樱来到了这里。3 月之期所剩无几。傅
理成为了鼓舞国人信心,好募集到资金,已经声称精盐技术已成,昭告天下,梁启超也撰文造势,此时已经骑虎
难下。

第5集
  傅紫樱赶回了北京,范旭东焦虑地研制着。在募银大会当天,终于研制出来,急急忙忙从天津赶回会场北京
饭店,社会名流云集。陈立信也参加了。可是范旭东还没有到。傅紫樱自作主张,用四川的花盐替代,却被陈立
信识破。范旭东在最后一刻赶来,舌战众人,最终募银成功。垄断中国市场已久的外国公司感到了危机,盐务署
会办、英国人丁恩的干涉下,范旭东建盐厂的批文却被盐务署否决了。事情一经传开,爱国学生上街游行抗议,
傅理成找到丁恩据理力争。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范旭东的工厂“久大”终于得到了批准,他广招天下贤士,以诚
意邀得化工行业的精英李烛尘、衣书中、李佐华等皆来加盟。陈立信不甘心独霸的市场被人分一杯羹,将盐户的
原盐全部包圆,要从原料上遏制“久大”,盐户李少堂支持范旭东,遭到了陈立信一伙的打砸抢烧。

第6集
  “久大”开业在即,没有原盐却使制盐成了无米之炊,范旭东去找陈立信,以比市场价贵 4 成的价格购买陈
立信的原盐。“久大”顺利开业,一开业精盐即被人全部包圆售罄,范旭东傅理成等隐隐感到不安。陈立信一伙
用“久大”的精盐“海王星”掺和之后售出,又赚 4 成,眼看久大就成了陈立信的加工厂。“久大”的“海王
星”每天一开张就被陈立信收购一空,陈立信又以低价向市场销售,范旭东和“久大”被逼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范旭东打算去外地收购原盐。经傅紫樱调查,十多年来,长芦十大累商拖欠盐务署 1000 多万两银洋,范旭东找到
会办丁恩,要求将商办引岸改为引岸归官,彻底改变盐霸把持的局面。谁知陈立信也找到丁恩,主动提出归还欠
银、要求引岸归官。

第7集
  一场恶斗,范旭东被逼到绝路,陈立信也把最后的底牌打了出去。在与许馥的闲谈中,范旭东突然想到奇招,
买不到粗盐,就以久大的股份购买盐户手里的盐田。盐警秦耀前来阻挠,却被李烛尘、衣书中等人有理有据地挡
了回去。久大买到了部分盐田,数量虽然少,但总算有了自己的原盐。范旭东闲暇为工人们办起了学堂,兴办实
业的同时,不忘启迪民智。盐户李少堂发现有人在码头用船运私盐,被追兵打死。人命关天,范旭东怀疑是陈立
信所为,殊不知真凶是陈立信的儿子陈少霆,他与盐警秦耀联手,从家里偷盐出去贩卖,而陈立信并不知情。衣
书中为了树立自己在傅紫樱心中的地位,独自去找原盐。秦耀向他提出,为久大提供 800 担原盐,不再追究李少
堂之死,衣书中答应了。久大有了原盐,很快恢复了生产。然而范旭东却并不肯就此罢休,他一定要给李少堂申
冤。

第8集
  范旭东找到秦耀,一定要他说出真相。秦耀情急之下,只说陈立信可以再给范旭东 3000 亩盐田。秦耀去劝说
陈立信拿出盐田息事宁人,然而陈立信却使出一招虚张声势,对秦耀表示,宁可把亲生儿子陈少霆送官,也不愿
把盐田拱手让给范旭东。秦耀被陈立信吓住,眼看自己和陈少霆勾结贩卖私盐的事情败露,说服范旭东让步不成,
只好开枪自杀。秦耀的死,使陈少霆逃脱了罪责,陈立信松了一口气。而范旭东想找到杀害李少堂真凶却断了线
索,范旭东认识到,自己确实太过冲动。800 担原盐很快用光,久大又陷入了无限期停业中。范旭东拿着秦耀留
下的账本和陈立信亲笔所写罗列陈少霆罪行的信,再次登上陈家大门,利用陈立信并非真心实意要把儿子送官的
心理,逼迫他交出 3000 亩盐田。

第9集
  范旭东大胜而归,陈立信翻看账本,发现只有半页,明白自己中了范旭东的计。范旭东获得了盐田,却又遇
到了新的问题,久大的引票只能将生意开在天津东马路,久大的产量大却销不出去,只能堆积在空地上。范旭东
委派衣书中研究制碱技术,不想给他更多的行政任务,衣书中感到受了冷落。英国卜内门公司的菲利普和贾尔斯
来找陈立信,表示由他们提供技术,陈立信提供产品,双方合作掐死范旭东。陈立信不愿意受制于人,拒绝了。
贾尔斯收买了陈家管家师兴臣,师兴臣找久大的工人在久大的盐里面悄悄添加了一种碘。范旭东向衣书中表明,
自己和傅紫樱并没有超出友谊的感情。傅理成父女为给久大增加引票,联系范旭东去见杨度,当今的局势,只有
杨度能在袁世凯面前说上话。谁知范旭东书生意气大发,指责杨度支持袁世凯称帝,气得杨度拂袖而去。

第 10 集
  范旭东的指责虽不中听,但未必不是救国之方,杨度又主动找回范旭东,愿为他引荐见袁世凯,让他亲自说
服袁世凯、讨要卖盐的口岸。不少百姓食用久大产的海王星精盐之后中毒,一时间,久大生产毒盐的消息遍布大
街小巷。衣书中和李烛尘在海王星精盐中检验出,含有大剂量化学成分氯化碘,显然是有人投毒。于此同时,塘
沽盐务署查封了久大,带走了衣书中和李烛尘。范旭东在日本的好友宇多光一代表日本三井合明株式会社到中国
办分社,担任经理一职,他劝说范旭东接受三井的注资,范旭东坚持久大经营自主的原则,不愿意久大受制于人,
拒绝了。范旭东第二天就要觐见袁世凯,久大公司却出了毒盐事件,李佐华连夜将在公司发现的氯化物和海王星
精盐送到北京,为的是让范旭东能够亲手向袁世凯证实,洗清久大的罪名。谁知路途颠簸,玻璃瓶子全部粉碎。
范旭东在后宫焦急等待,遇到了一位以占卜闻名的赖神仙,赖神仙在袁世凯面前轻轻点拨,久大不仅起死回生,
还奇迹般地得到了南方四省五口岸的引票。

第 11 集
  杨雅之被范旭东带到家里跟许馥学写字,对范旭东倾慕已久的小丫头雅之毛遂自荐要给他做小,成为一家的
笑谈。范旭东当众将混有毒盐的全部精盐倒进海里,为捡到的弃婴成立了久大育婴堂,并根据工人的举报,摸到
投毒的线索,是陈立信的管家师兴臣指示。久大虽然得到了引票,但是日本人的军舰封住了港口,他们的盐仍旧
运不出去。范旭东请宇多光一帮忙,从日本调 300 吨纯碱到天津。师兴臣禁不住闻讯,承认了投毒是他受卜内门
公司之托所为,范旭东答应不声张此事,但要他带着银票去找卜内门公司,说山东有人要买 300 吨纯碱。

第 12 集
  范旭东苦于没有火轮运盐,去找张骞,得知英国太古轮船公司已经承诺,只要日本人允许通航,他们优先抢
运张骞的纱锭。此时卜内门已经相信了师兴臣的情报,将 300 吨纯碱调运到天津。一时南方碱荒,卜内门的碱又
倾巢北调。范旭东让宇多光一把碱运往南方一运,而卜内门公司已经来不及南下了。加上北方纯碱成灾,卜内门
没有办法,只得答应范旭东,俄英美三国一起,不再封锁商船航路。久大的航路终于打通,运盐南下,盈利数十
万,从此是一番新气象。范旭东并不满足,又把目光投向制碱。袁世凯死了,中国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久大蒸
蒸日上,英国人为了达到“以盐制碱”的目的,要求在长芦建碱厂,财政部长陈锦涛为了不让洋人掌控中国的纯
碱,谎称已有中国企业报批碱厂,将英国人搪塞下去。之后火速找到傅理成,要求久大报批碱厂,撑起中国的制
碱工业。

第 13 集
  为了与英国人抗衡,久大必须七天之内建碱厂,然而一直研究制碱的衣书中尚未取得成功,技术、资金都不
成熟。包括傅理成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久大建碱厂太过仓促,范旭东一气之下要辞职不干,唯有傅紫樱提醒他,
作为久大的经理,他有权动用久大账上的资金。三井株式会通过陈少霆找到师兴臣,要购买陈家的粗盐,但要每
10 斤粗盐虚填 4 斤。范旭东和傅紫樱、李烛尘瞒着众人,拿出久大账上的 30 万家底,去财政部报批了碱厂,名
为永利。他们得到信息,曾有一个叫陈调甫的化工硕士人搞过小规模的制碱实验,并且取得了成功。然而衣书中
却认为,实验室制碱和工厂制碱是两回事。一吨碱,三吨盐,久大制盐尚刚刚起步,贸然制碱,非常危险。许馥
临盆,生下了一个女孩。三井和卜内门听闻永利建厂制碱的消息,一个囤积了大量原盐,一个也做好了应对,新
的商战又要打响。

第 14 集
  三井和卜内门公司达成协议,一旦永利动工、缺钱,他们立即联手精盐降价,掐断久大的命门。盐务署的丁
恩也阻拦傅理成申请工业用盐免税,给久大增加压力。陈调甫的实验室制碱成功,然而衣书中却在众人的欢天喜
地中唱了反调,性格孤僻的他只说这个方法制碱不成,却没有说理由。范旭东制碱心切,决定不顾衣书中的建议,
坚决上马。许馥和范老太太要给杨雅之说亲,杨雅之心里只想嫁范旭东,一气之下跳进来大海,所幸被范旭东救
了上来。衣书中希望陈调甫能够停止将实验室制碱技术投入到工厂,他知道,一旦上百万资金投入,损失足以摧
毁久大,然而由于他之前一直沉迷烂醉,没有人听他的意见。傅理成说服金城银行总经理周作民给永利贷款,碱
厂眼看要上马,一直在思考衣书中言论的傅紫樱也觉得不妥,要求不委托宇多光一购买设备。范旭东求胜心切,
不明白众人为何变得瞻前顾后。

第 15 集
  永利成立了,范旭东雄心勃勃等待第一炉纯碱产出,然而事与愿违,制碱失败了。衣书中一语成谶。三井、
卜内门闻听永利制碱失败,马上将精盐减价,等待久大的,是更严酷的形势。范旭东亲自去开滦煤矿,找到了孙
学悟。孙学悟提出的实验设备和实验经费,范旭东此时无法满足,只能离去。此时,卜内门和三井公司又纷纷落
井下石,降低洋盐价格。久大“海王星”营销困难。范旭东想主动辞职,但范源濂却对他说,这时候辞职就是逃
避。范旭东最后坚定信念,非把永利、久大拉出火坑不可。但股东们召开大会,纷纷赞成衣书中的意见,欲逼范
旭东辞职。衣书中再次说明没有官股,就做不成纯碱的意见。但傅理成力挺范旭东,自己辞去了董事长的职务,
保住了范旭东。衣书中愤然辞职,但走之前他给范旭东留下一封信,两口硕大的木箱。范旭东这才发现,为了纯
碱,多年来衣书中并非什么都没做,而是已经做了满满两口箱子的实验笔记。在留给范旭东的信中,衣书中说,
能做出纯碱的恐怕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身在美国的侯德榜。范旭东必须找到他。范旭东、范源濂立刻托我国驻美
国大使,找侯德榜,驻美大使却说,三月前在美供职的侯德榜失踪了。

第 16 集
  王子良向杨雅之表达了爱意。杨雅之却拉着王子良拜把子,说以后他们兄弟相称。关元伯、陈调甫无法面对
范旭东,但范旭东没有怪罪他们,反而要他们坚持。关元伯说可以去上海募银,帮助久大、永利渡过难关,于是
即刻南下,再也没有回来。面对洋盐的降价声势,范旭东也让“海王星”降价,价格紧盯洋盐,双方价格一直逼
近了“芦台玉砂”。这样一时成为对耗。陈立信的“芦台玉砂”本较洋盐、“海王星”粗。洋盐、“海王星”价
格低到这个份上,老百姓都不买“芦台玉砂”,损失最大的成了陈立信。陈少霆一直逼迫师兴臣,瞒着陈立信,
暗中帮助宇多光一虚填粗盐斤两,在这场对耗中,宇多光一有赚不赔。宇多光一再次说服范旭东卖厂,范旭东依
旧拒绝。范源濂、傅理成四处募银,但没有人愿意这个时候出资永利、久大。范源濂、傅理成又找到晋商商会,
以他们两人的面子,晋商商会虽然不投银子,但答应对外声称在谈判,不否认投资打算,这样在声势上帮助了永
利和久大。与此同时,李烛尘立刻用技术发明了牙膏、牙粉、漱口水,开辟了新的产品,又革新了技术。范旭东
典当了自己财物,一直苦撑。他一面应对商战,一面又去开滦煤矿找孙学悟,三顾茅庐,终于说服孙学悟。孙学
悟答应料理完手中之事,就去塘沽投奔范旭东。此时,一个陌生男人闯进了盐厂。范旭东与他相谈,颇为赏识,
此人还料定永利、久大一定能赢得了这场商战,只要撑下去,让陈立信坐不住。原来,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侯德
榜。侯德榜在美国就听说了永利、久大的事迹,是特意赶来投奔的。范旭东大喜不已。此时,陈立信终于发现,
在卖给日本人的粗盐中,儿子还瞒着他虚填斤两。此时,他的“芦台玉砂”滞销,粗盐又被儿子算计。陈立信再
也坐不住了。

第 17 集
  陈立信也感觉到,久大“海王星”一亡,他的“芦台玉砂”难以抵挡洋盐。久大和天津盐商其实唇亡齿寒。
他本想向范旭东坐地还价。范旭东早已看透这一层,舍得一身剐,最终说服陈立信用粗盐入股。久大解决了卜内
门和三井的联合降价围攻。范旭东、李烛尘等人为侯德榜、孙学悟接风,粗茶淡饭之中,他们已经定下了久大的
宏伟蓝图,要向研发纯碱艰难迈进。侯德榜说,这是需要七八年,消耗大量财力,才能办成的事。范旭东却说,
这是中国千秋万代的大事,等再久也要坚持。这一年,南方盐荒,政府下令全国十八家精盐商号救助。范旭东为
了拓展业务,带领船队驶向汉口。杨雅之也闹着一同前往。

第 18 集
  船队快到汉口,却被河匪所劫。范旭东、王子良、杨雅之等人被押到了河匪老巢。让人吃惊的是,一个叫马
一山的商人此时正与河匪大当家密谋,拦截各路商号,唯独放久大通行。马一山给范旭东留下一张名片,说到了
汉口,有难处还可以找他。范旭东一头雾水。他上路之前,却发现河匪大当家与二当家似乎关系不睦。范旭东的
船队一到汉口,却被码头帮拦住,不许卸货。王子良、杨雅之与他们大打出手,也不管用。范旭东在码头上遇到
了四川大盐商刘瀛洲。他这才知道,十八家精盐商号只有久大、四川刘家、山西仝家的船到了汉口,其余的都是
人过货不过。刘瀛洲说,可能不仅是当地盐霸作祟,后面可能还有督军这座大靠山。范旭东想到了河匪窝里的马
一山。马一山便是督军的代言人。他一面挑唆当地盐商走私盐,暂时解决盐荒,另一面又放久大、四川刘家、山
西仝家三家大号进港。马一山说,督军要三家商号,与他一起成立新公司,督军在后占暗股,才能卸货。

第 19 集
  范旭东这才明白,这是督军想借机,把两淮盐利都放进自家口袋的算盘。马一山说,这对久大也百利无害,
两湖的生意都是他们的。范旭东假装应下,和仝家一起与马一山签署了合同,刘瀛洲却是死也不同流合污,还说
错看了范旭东。范旭东也不解释,又派杨雅之、王子良前去河匪窝,要他们寻机恢复水上交通,让其余的商号能
到汉口。杨雅之自称当年是汉口地头蛇,满口应下而去。这边厢,范旭东仝家少爷,说服反水马一山,要在汉口
做一件天大的事。杨雅之、王子良来到河匪窝,密会二当家,几番遇险,几乎送命,终于让河匪火并。二当家本
是投难而来,又与压寨夫人有私情。在杨雅之的蛊惑下,二当家杀了匪首,坐了头把交椅,答应久大出钱,他们
护水路。这边厢,马一山满以为范旭东、仝家跟他们签订了契约,可以合作,便下令巡警清缴当地码头帮,痛打
当地盐霸。谁知范旭东和仝家却不卸货。这让马一山顿时一惊,两湖盐荒,这么下去就会有民变。

第 20 集
  与此同时,范旭东单枪匹马找到了汉口盐霸。汉口盐商们也明白以前被马一山利用。范旭东说服他们停货!
他自然也不与马一山交货!接着,范旭东又找到刘瀛洲、仝家少爷,让他们把船开走,他独自应付困局。盐荒一
时盛传,百姓骚乱。马一山拿着契约催促范旭东交货,范旭东却说,他签可契约,可以赔款,但绝不卸货。马一
山软禁了范旭东,一直僵持,甚至拿枪威胁。码头上,骚乱起来。督军的副官率队而来,抓走的却不是范旭东,
而是马一山。督军害怕民变,最终妥协,把脏水都泼向了马一山,而且杀人灭口。十八家精盐商号敲锣打鼓,把
船开进了码头,百姓们欢喜地购买着精盐。

第 21 集
  开拓南方市场之后,范旭东回到天津。秋去冬来,一年之后,侯德榜终于在实验室里研究出纯碱的制作技术。
范旭东花重金从美国进口设备,人拉肩扛,重新创业,建起了烧制“永利”纯碱的高炉,准备付诸生产试验此时,
许馥却得知噩耗,范源濂已经病入膏肓。范源濂坚持不让许馥把病情告诉弟弟。这边厢,范旭东、侯德榜的纯碱
生产试验,再一次失败,40 万重金买来的设备,付之东流。此时,卜内门公司的菲利普、贾尔斯再次发难,要收
购“永利”。“久大”的股东们也不满制碱的多次失败,而让“久大”埋单,以陈立信为首,纷纷向范旭东发难,
要求卖“永利”。范旭东四面楚歌,此时,病体微微的范源濂坐着轮椅,前来保驾,最终病死会场。不少“久
大”的股东是范源濂的故交,见此惨状,最终答应范旭东再试一次制碱。临死之前,范源濂要弟弟坚持,一定要
坚持完成理想,让堂堂中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第 22 集
  范旭东办完哥哥的葬礼,擦干眼泪,重新更换设备,开始制碱。就在生产试验的那一天,傅紫樱见到了衣书
中。衣书中此时在广州宋子文处任职。他带来了宋子文的 80 万资金,要入股“永利”。傅紫樱说,范旭东不会答
应。衣书中说,这一次范旭东非答应不可,因为“永利”制碱未成,菲利普、宇多光一联手卜内门和三井,已经
囤积了 800 吨纯碱,已经是箭在弦上。傅紫樱没有答应宋子文入股之事,却感觉到事态严重,急忙赶回了厂房。
此时,厂房里蒸汽氤氲,范旭东、侯德榜、李烛尘,满脸污秽,亲自拿着铁铲在进料。终于,白花花的纯碱生产
成功了。范旭东用纯碱祭奠了哥哥。众人给纯碱取名“红三角”。没过多久,宇多光一、菲利普、陈立信联合发
难。这边厢,菲利普收买陈立信,只要他不帮范旭东,坐山观虎斗。那边厢,宇多光一便找到范旭东,直言除非
卜内门、三井入股“永利”,否则他们两家公司囤积的 1600 吨纯碱就倾销中国,到时候“永利”费了多年心血研
制的纯碱,也卖不出去。范旭东哪里肯看着刚刚生下的孩子,就被别人夺去,言明商战到底。卜内门和三井都挂
起了降价到底的铁牌子,誓言非击垮“永利”不可。企业大市场被卜内门、三井占据,范旭东、李烛尘、侯德榜
一面组织员工,挑着扁担去乡村买碱,但也是杯水车薪,与此同时,范旭东每天都跑中国银行,等待着一笔神秘
的汇款,然而汇款却迟迟不到。

第 23 集
  灶户们的开始为“永利”、“久大”担忧,要求先支付报酬,才能提供粗盐。范旭东又陷入困局。与此同时,
衣书中暗会傅紫樱。衣书中说此时的局面,只有暗中找代销商入股,瞒着范旭东,把宋子文资金注入“永利”,
才能度过眼前危机。傅紫樱也觉得这样是唯一办法,总比“永利”败给洋人强,于是答应瞒着范旭东,引荐代销
商。李烛尘、孙学悟会见了傅紫樱引荐的代销商,定下了条款,不能有洋股。代销商自然答应。李烛尘、孙学悟
哪里知道,其中是衣书中在背后主导。范旭东感觉奇怪,此时“永久黄”危机四伏,商人避之不及,怎么会有人
自愿入股。他亲自见了代销商,还是没有发现纰漏,但他还是决定再等几日,他要等中国银行那笔神秘的资金。
傅紫樱与衣书中的会面,被杨雅之无意中发现。杨雅之回去告诉范旭东,衣书中好像回来了。范旭东这才恍然大
悟。他找到傅紫樱。傅紫樱也直言不讳,此时,只有宋子文入股,才能救“永久黄”。范旭东只说,只要不是洋
人,不必遮遮掩掩,他让傅紫樱转告衣书中,明日他和面谈。范旭东一面与衣书中商谈,一面向报社放出风声,
宋子文欲 1000 万入股“永利”的消息,同时,他等待已久的中国银行的神秘汇款终于到了 50 万。虽然杯水车薪,
但范旭东发放了灶户们的报酬,稳住了大家的心。同时,他也挂出降价到底的铁招牌,誓言与洋商决战到底。这
一遭却让菲利普、贾尔斯、宇多光一犯了嘀咕,他们怎么猜不出此时谁还会给范旭东注资?

第 24 集
  这笔神秘的汇款正是来自宇多光一。树林里,范旭东一拳打在宇多光一面门上,这笔汇报整整晚到了一月。
原来,这是范旭东、宇多光一商议已久的计划。卜内门公司占据全球 65%的纯碱销量,宇多光一知道,“永久
黄”一倒,三井将来也难以独善其身,他于是暗中与范旭东合作,将卜内门在中国低价倾销的纯碱,倒卖到日本,
挤兑卜内门在日本市场上的份额,作为回报,宇多光一答应按月给范旭东 50 万,苦撑中国的局面。菲利普、贾尔
斯也明白了宇多光一是内鬼。此时,他们陷入已深,唯有孤注一掷。当时,蒋、冯、阎、桂四大集团军,刚刚把
张作霖的奉系打得溃不成军。奉军正在撤离北京。菲利普找到奉系军长,重金贿赂,要他们去“永久黄”催缴这
半年来盐税。奉系此时兵败如山倒,见有利可图,便立刻逮捕了范旭东。要么缴纳半年的 53 万盐税,要么奉系炸
厂。此时,宇多光一、“永久黄”都已商战半年,耗尽了银子,哪里还有钱?有钱的只剩下陈立信。

第 25 集
  李烛尘、孙学悟连夜去说服一直坐山观虎斗的陈立信。陈立信也知道,这不仅是钱的是,而是在选择是不是
与奉系作对,张作霖虽败,在关外却还有几十万大军。就在天微亮之时,传来惊天消息,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
亡。陈立信终于做出了决断。一场荡气回肠的商战,终于宣告结束。卜内门公司总裁尼克逊亲自来华。三井、卜
内门、永久黄和平商谈,永久黄分得中国市场 55%的份额。中国的纯碱事业,自此才打开了大门。菲利普因为在
中国的商业失败,被调回国。他走的那一天,范旭东去送了他。两人颇有惺惺相惜之感。菲利普却告诉范旭东,
“永久黄”下一个敌人就是三井,日本人已经对东三省虎视眈眈,范旭东不可能迈过这道坎儿。衣书中没能让宋
子文入股“永久黄”,却帮了范旭东助长声势。傅紫樱的行为也让他在范旭东面前颇为尴尬。傅紫樱选择了嫁给
衣书中。婚礼当场,范旭东前来贺礼。会后,傅理成单独约见范旭东,傅理成说,二十年了,永久黄已成规模,
但此时中国的局面,永久黄要继续下去,把酸制作出来,必须现在就布局。范旭东不明所以。此时,已卸任董事
长的傅理成说,他已经不是永久黄的人了,但却是最后一刻棋子,以后他的话,范旭东要反着听。他要到南方去。

第 26 集
  说完,傅理成离去了。范旭东目送他远去,却不知这个老成谋国的老人在盘算什么。离做酸只差一步,范旭
东、李烛尘、孙学悟、侯德榜击掌为誓,一起朝做酸迈进,跨过国防化工最后一关。一年之后,1931 年,日军侵
入东三省。战场上急需弹药,而要弹药则必须先有酸。英国卜内门和德国艾奇公司联合找到南京政府,想要合作。
衣书中、关元伯参加了会议。衣书中力排洋商,要宋子文出资,永久黄出技术,办理硫酸錏厂。孔祥熙的代表邹
维成,宋子文的代表衣书中,立刻出面找永久黄商谈。此时,永久黄已有技术,也不缺资金,唯独没有政府的批
文。范旭东却不想实业落入四大家族,可国难当头,却又难以选择。范旭东展开了与邹维成、衣书中的谈判。关
键时刻,关元伯前来告诉他们,孔祥熙、宋子文不是铁板一块,都在打硫酸錏厂的主意范旭东利用孔、宋的矛盾,
一直争取着谈判。

第 27 集
  衣书中从傅紫樱口中得知,永久黄有共党的股份。数年前,永久黄筹建之初,李淑一曾经捐助过。衣书中以
此为借口,就要查封永久黄,除非永久黄与宋子文合作。就在衣书中带领宪兵要逮捕范旭东的时候,傅理成终于
出现了。傅理成拿来了广州政府允许永久黄建立硫酸錏厂的批文。当时,蒋介石的南京政府、汪精卫的广州政府
正在和谈,也在博弈。关系和谈大事,衣书中一时不敢轻举妄动。这一年来,傅理成去了广州,做了官,就是在
等这一刻。范旭东想起当年傅理成的话,还是拒绝傅理成。随即,傅理成把真相付诸报端。国难当头,南京、广
州名为和谈,实际暗地里也在争夺官职和民间利益。在南开大学的校庆上,傅理成侃侃而谈,一时哗然。范旭东
有傅理成的暗示,永久黄不能介入,否则很难善后。就在此时,一记暗枪打死了傅理成。南京、广州政府纷纷声
明,绝无傅理成所说之事,但对于民间资本筹建永久黄,也只有开了绿灯。

第 28 集
  永久黄得以自主筹建硫酸錏厂。王子良等人都把傅理成的死,归罪于衣书中。在傅理成的墓前,衣书中痛哭
流涕,但依旧不认为有错,只有官股、政府才能把中国化工做强。范旭东却说,他不是排斥官股,但这个政府必
须是真正为民谋福祉的政府。衣书中回到了南京。傅紫樱在父亲的遗信中,傅理成让傅紫樱去找红色政权,暗示
这才是永久黄的出路。她选择了离开,把儿子托付给杨雅之。永久黄得到建酸厂的批文,范旭东、李烛尘、侯德
榜经过选址,把厂址定在了南京卸甲甸,又经过数年努力,终于在南京建成了全亚洲最大的化工厂,为国防工业
奠定了基石。就在此时,“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天津沦陷。陈少霆成为汉奸,作为日本人亲善合作
的代言人回到了天津。他让日本人绑架了范母、许馥和范旭东的两个女儿,逼迫永久黄与日本合作。宇多光一急
忙斡旋,却也不被日本军官许可。

第 29 集
  陈少霆打起了他父亲陈立信的主意。他要父亲说服长芦盐区的盐霸们,都跟日本人合作。陈立信假意何以合
作,但要举家南迁。陈立信告诉陈少霆,他们陈家世代积累了数吨黄金,必须南迁。陈少霆答应说服日本人给通
行证。陈少霆又让范母去说服范旭东。没曾想,范母却让范旭东跪下,发誓不做汉奸、亡国奴,说完范母跳窗自
尽。范旭东撕心裂肺,却更坚定了与日本斗争到底的决心。陈少霆却依旧扣留着范母、范旭东的两个女儿。此时,
永久黄已有技术,也不缺资金,唯独没有政府的批文。范旭东却不想实业落入四大家族,可国难当头,却又难以
选择。范旭东展开了与邹维成、衣书中的谈判。关键时刻,关元伯前来告诉他们,孔祥熙、宋子文不是铁板一块,
都在打硫酸錏厂的主意。范旭东利用孔、宋的矛盾,一直争取着谈判。范旭东一直拖延与陈少霆谈判,暗中却在
组织拆卸重要设备,准备南迁,带不走的设备也打了沙眼,不留给日本人任何东西。一切组织停当,但却没有火
车车皮,也没有日军的通行证,难以南迁。陈立信得到了日军火车车皮的通行证,叫师兴臣立刻暗中去叫范旭东
密商。与此同时,日本也开始对南京的硫酸錏厂开始轰炸。作为政府特派员的衣书中,回到了厂里,组织搬迁,
却被日军飞机炸断了双腿,成为残疾。

第 30 集
  病入膏肓的陈立信密会范旭东,回忆起二十多年争斗,满是感慨。他把陈家数代人所有的积蓄,数吨黄金交
给范旭东,又把陈家引以为傲的“君民所仰”金匾交给他,再拿出火车车皮批文和通行证,让范旭东与陈家狸猫
换太子,带着黄金、金匾和“永久黄”的设备南迁。范旭东听罢,万般感慨。宇多光一积极营救许馥和范旭东的
两个女儿。他利用日军转移她们的机会,用化学试剂毒晕了看守,又准备马上要离开的火车,安排他们去伪满,
然后撤离到美国。宇多光一也知道,很长的时间里,范旭东会与妻子、女儿们天各一方。二十多年的争斗,福田
也对范旭东有敬仰之意,便找到他,暗中去火车站与妻女们见最后一面。

第 31 集
  范旭东在妻女和永久黄之间,选择了后者。在火车站,他远远地与妻女们道别,甚至不能说上一句道别的话,
许馥和女儿们便上了火车。也许这就是永别了。这边厢,陈立信把陈少霆交到了密室,假意传授传家之宝,却拿
出了一柄枪,亲手开枪杀死了自己的独子,随后自己也悲愤交加地病死。此时,范旭东和永久黄同仁们,借助陈
家的车皮和通行证,驶离了天津,朝南京开去。临走之前,范旭东把塘沽海滩上的沙子装进了玻璃瓶,一同带走,
这里是他们耗尽了二十多年精力的地方。因为协助许馥母女逃走,宇多光一被撤职,离开了中国。范旭东等人历
经千辛万苦,终于带着一火车物资来到了南京,与侯德榜等人汇合。。傅紫樱也来到了这里,见到了已经失去双
腿的衣书中,和自己就别的儿子。命运又把这一群,为中国化工费尽心力的仁人志士聚拢在一起。

第 32 集
  此时,日军轰炸愈加频繁,南京告急。永久黄和硫酸錏厂面临更困难的二次搬迁。王子良也为了掩护设备,
也被日军炮弹炸死。众人下定决心,要把设备迁入四川,哪怕再搏命三十年,也要在大后方铸造一个“新塘沽”。
但此时战火频繁,没有船只。傅紫樱与范旭东约定,她定能找来船只,说完,傅紫樱便离去了。此时,已经加入
中共共产党的傅紫樱,急忙在沿岸发动群众,寻找民船。带不走的设备,范旭东决定亲手炸掉。炸掉他们三十年
来的心血。傅紫樱按约定之期,带来了数百艘民船。永久黄得以团体西迁,共赴国难。杨雅之却决定留下来,陪
在王子良坟前,报答王子良一身的爱意。在风雨飘摇的西迁路上,一艘乌蓬小船里,范旭东、衣书中、傅紫樱、
侯德榜,巧遇了当年给袁世凯批文“退保久大”,才让久大脱险的赖布衣。范旭东打趣地问赖布衣,永久黄的前
途,中国的前途。赖布衣笑言,这艘船就是了,这艘船里有国民党(衣书中)、共产党(傅紫樱)、科学家(侯
德榜)、实业家(范旭东),只要他们“同舟共济”,就能让中华崛起。四川老龙坝,范旭东等人把一铲铲的黄
土铲进了奠基石。奠基石上写着“新塘沽”。范旭东把老龙坝改名“新塘沽”。范旭东和永久黄同仁们决定再搏
命三十年,再造中国的化工事业。他鼓舞同仁们造出酸碱、造出炸药、造出碘酒、造出子弹,源源不断地送到抗
日前线去。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