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第 51卷 第 5期 浙 江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Vol. 51, No.

5
2021年 9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ept. 2021

DOI:10.3785/j.issn.1008-942X.CN33-6000/C.2021.03.291
主题栏目:马克思主义研究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完整性?
丁中正 刘同舫
(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摘 要]随 着 对《德意 志 意 识 形 态》的 考 证 和 研 究 的 深 入 ,国 内 外 学 者 开 始 质 疑 其 完 整 性。有 学 者


将《德意志意识形态》视为结构松散的“季刊”,进而否认该文本及“费尔巴哈”章的存在,对其结构完整性
乃 至 存 在 合 理 性 发 出 诘 难 ;而 由 讨 论《德 意 志 意 识 形 态》中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的 写 作 分 工 所 催 生 出 的“ 马 克
思恩格斯对立论”和以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为代表的诸种“断裂论”,共同构成了对《德意志意识形态》
逻辑完整性的挑战。
“ 季 刊 说 ”完 全 否 认《德 意 志 意 识 形 态》结 构 完 整 性 的 说 法 具 有 主 观 性 ,
“马克思恩格
斯对立论”在论证上自相矛盾,
“ 断裂论”则夸大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理论逻辑上的张力。
“ 季刊说”
“对
立论”和“断裂论”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完整性的质疑只局限于结构或逻辑的单一维度,没有在逻辑与结
构相结合的双重视域中展开综合考察,致使对该文本的完整性问题做出了错误判断。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完整性;MEGA 2 “
; 季刊说”“
; 对立论”“
; 断裂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
(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经典著作,这一
文本在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争论。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 MEGA 2 编纂工作的
开展,如何评价和整理《形态》这一构成情况十分复杂的手稿,成为相关研究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一
些国外马克思学学者主张的“季刊说”,即将《形态》视为由独立文本群构成的松散的论文集的观点
逐渐流行开来 ;
《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作品 ,分辨经典作家在其中的写作分工是《形态》研
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在“马克思恩格斯分担论”的讨论中却衍生出“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的观点;
阿尔都塞将《形态》视为马克思处在“认识论断裂”时期的作品,在阿尔都塞的影响下 ,诸种有关《形
态》中理论逻辑“断裂”的观点流传开来。上述围绕《形态》的理论争鸣对《形态》的完整性产生了冲
击,
“ 季刊说”对《形态》的结构完整性发出了诘难,
“ 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以及诸种不同形式的“认
识论断裂”观点则否定了《形态》的逻辑完整性。国内外学界就上述争论不乏针对性的研究,但既有
研究或是仅就结构层面来讨论《形态》的完整性,以至于“季刊说”的负面影响被过分放大;或是孤立
地考察《形态》的逻辑线索,没有充分认识到《形态》文本结构及其理论逻辑的复杂性和统一性,削弱
了《形态》的思想史价值。文本的结构和逻辑是相互关联并互为照应的,面对诸多质疑,应当将结构
和逻辑两个层面结合起来予以综合考察,审视和回应关涉《形态》的完整性问题。

[收稿日期]2021-03-29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http://www.zjujournals.com/soc
[在线优先出版日期]2021-08-17 [网络连续型出版物号]CN 33-6000/C
[基金项目]2019 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003)
[作者简介]1. 丁中正(https://orcid.org/0000-0002-8378-6023),男,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研究;2. 刘同舫(https://orcid.org/0000-0002-9083-4994),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
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140 浙 江 大 学 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 51 卷

一、
“季刊说”:对《形态》结构完整性的诘难

《形 态》是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于 1845 年 开 始 创 作 并 在 当 时 计 划 出 版 的 一 部 带 有 论 战 性 质 的 作 品 ,
但由于现实情势的复杂多变,其写作计划几度更改并最终搁置,只为后人留下了一系列未完成且未
刊发的手稿。
《形态》手稿结构复杂,其“费尔巴哈”章更以手稿结构芜杂著称。
《形态》手稿后来几经
流转,有所散佚,如何编订、整理这一文本始终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梁赞诺夫和阿多拉茨基
等苏联文献专家的先后组织和指导下,
《形 态》全 文 在 1932 年 首 次 刊 行 于 MEGA 1 第 一 部 分 第 5 卷
(即 MEGA 1 I/5)①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一些学者提出了对《形态》
(主要是“费尔巴哈”章)手稿结构
整理的不同意见,并分别刊行了不同版本的“费尔巴哈”章单行本 ② 。这些后续版本在不同程度上冲
击 着 MEGA 1 版 对《形 态》文 本 结 构 的 经 典 论 断 ,但 并 未 从 根 本 上 超 出 和 颠 覆 由 MEGA 1 确 立 的《形
态》及其“费尔巴哈”章的基本印象,即一部未完成但有完整计划的著作及其第一章。这一基本印象
从 20 世 纪 80 年 代 以 来 逐 渐 被 以 MEGA 2 编 委 会 为 首 的 国 外 马 克 思 学 学 者 所 解 构 ,他 们 在 不 同 程 度
上 提 出 并 论 证 了“ 季 刊 说 ”。
“ 季 刊 说 ”将《形 态》视 为 松 散 的 论 文 集 ,强 调 了《形 态》手 稿 在 结 构 上 的
[1]128
“异质化、片断化、未完成和不完整性质” ,一些激进的观点甚至否认了《形态》及其“费尔巴哈”章
的存在。
“ 季刊说”作为质疑《形态》完整性问题的重要观点之一,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 MEGA 1 版之后,之所以持续不断地产生新的《形态》
(主要是其“费尔巴哈”章)版本,既与《形
态》手稿本身 的复杂性有关 ,又与 MEGA 1 的编辑者在处理这些手稿时的“恣意 ”态度直接相关 。
“季
刊 说 ”正 是 学 界 在 对 MEGA 1 及 其 编 辑 原 则 进 行 反 思 时 产 生 的 一 种 激 进 观 点 。 在 MEGA 1 版《形 态》
中,受制于苏联意识形态斗争的要求,其编辑者武断地预设了《形态》文本的完整性,对马克思、恩格
斯手稿加以人为的剪裁,使得这一版本具有较大的主观性。1962 年巴纳所发现的新手稿促使学者
们对 MEGA 1 版《形态》进行了反思,MEGA 试编版和广松涉版的“费尔巴哈”章单行本就是在这样的
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 季刊说”也是如此。
“ 季 刊 说 ”由 参 与 MEGA 2 编 辑 工 作 的 学 者 戈 劳 维 娜 于 1980 年 提 出 ,
“ 季 刊 说 ”从 一 开 始 就 和
MEGA 2 工 作 的 推 进 密 切 相 关 。 戈 劳 维 娜 考 证 了 1845—1846 年 马 克 思 与 恩 格 斯 的 10 封 书 信 ,发 现
其 中 并 未 提 及 有 关 两 卷“ 著 作 ”
(Werk)的 信 息 ,而 资 料 显 示 这 一 时 期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正 积 极 筹 划 发
行 题 为“ 外 国 社 会 主 义 者 著 作 译 丛 ”的“ 季 刊 ”
(Vierteljahresschrift)。
“ 季 刊 说 ”对 1845—1846 年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书 信 往 来 从 未 提 及 过 作 为 著 作 的《形 态》这 一 史 实 具 有 较 好 的 解 释 力 ,尤 其 为 参 与
MEGA 2 的众多文献专家和学者所采信[2]61-69 。
“季刊说”的论断颠覆了以往对《形态》文本结构的完整性判定。包括“季刊说”在内,历史上对
MEGA 1 版本的批判和重构都聚焦在《形态》尤其是“费尔巴哈”章手稿的编排顺序上,但“季刊说”由
于构建了新的解释框架,与此前的观点存在根本区别。在将《形态》视为“著作”的理解前提下,无论
编订单行本还是将其收入文集、全集,
《形态》诸多情况复杂的手稿都将遵从一定的逻辑顺序 ,共同
被组织进确定的文本单元之中。而“著作”的框架一旦被解构,原本被看作“章”的“费尔巴哈”
“ 圣麦
克斯”
“ 圣布鲁诺”等就成了彼此独立的文本,彼此之间无所谓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这就极大地削弱
了文本编纂时遵循逻辑顺序的必要性,进而在手稿的编纂上只能采取时间顺序。

① MEGA 1 只 是 出 版 了 当 时 搜 集 到 的 全 部《形 态》文 稿 ,


《形 态》的“ 费 尔 巴 哈 ”章 至 今 仍 有 佚 失 手 稿 尚 未 发 现 ,而 1962 年 ,学 者
巴纳在 阿 姆 斯 特 丹 的 国 际 社 会 历 史 研 究 所(IISG)收 藏 的 文 献 中 发 现 了 涉 及“费 尔 巴 哈 ”章 的 3 页 佚 失 手 稿(此 外 还 发 现 了
《形态》之“圣麦克斯”章的一部分原稿),其上有马克思的编号,分别为“1“ ”2”和“29”。参见[日]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
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代译序,彭曦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6 页;
[日]大石高久《〈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
学研究》,见林进平编《〈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257-259 页。
② 这些不同版本的“费尔巴哈”章单行本主要包括巴加图利亚版(1966 年)、MEGA 2 试编版(1972 年)和广松涉版(1974 年)。
第5期 丁中正 刘同舫:《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完整性? 141

以 手 稿 写 作 的 最 终 时 间 排 列 手 稿 的 顺 序 是 MEGA 2 的 一 条 基 本 原 则 ,基 于 写 作 时 间 审 视“费 尔
巴哈”章便会发现如下问题:从写作过程来看,
“ 费尔巴哈”章原本并未出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写作
计划中,只是经典作家在“圣布鲁诺”
“ 圣麦克斯”等章的撰写中发觉有必要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将
原本“圣布鲁诺”
“ 圣麦克斯”章的一部分手稿抽出 ,补充以一定的正面论述 ,才形成了现存的“费尔
巴哈”章。
“ 费尔巴哈”章的手稿来源复杂,写作时间不一,倘若按照时间顺序,现在名为“费尔巴哈”
的“章”将完全分散在整个《形态》文稿中,
“ 费尔巴哈”章将可能不复存在。
“季刊说”将《形态》指认为松散的“论文集”,突出强调了《形态》文本结构的不完整性,而一些国
外 马 克 思 学 学 者 将 其 加 以 发 挥 ,更 深 层 次 地 解 构 甚 至 否 定 了《形 态》的 存 在 。 英 格·陶 伯 特 和 特 里
尔·卡 弗 等 人 对“ 季 刊 说 ”展 开 了 进 一 步 的 补 充 论 证 ,从 多 个 角 度 解 构 了《形 态》尤 其 是“ 费 尔 巴 哈 ”
章 。 陶 伯 特 和 卡 弗 从 三 个 方 面 对《形 态》的 结 构 完 整 性 乃 至《形 态》本 身 是 否 存 在 提 出 了 诘 难 。 第
一,他们基于对马克思、恩格斯写作计划的考察,指出 1845—1846 年马克思更加倾向于《神圣家族》
的写作,而《形态》很有可能仅是类似于《德法年鉴》那样的由“多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写作的”论
文集。第二,他们认为《形态》之所以被视为一部“未完成”的著作,是由于存在着马克思、恩格斯有
过写作《形态》的完整计划的那种隐约的印象,但这也只是梅林和梁赞诺夫等人基于不充分的材料
主观臆造出来的设想,因而不足以说明《形态》具有完整性。第三,他们指出,
“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
一直接来源于迈耶尔,后由梁赞诺夫正式确立的标题是人为编造的,卡弗还将这一名称视为恩格斯
的误导 ;从现存马克思、恩格斯文献中提及《形态》时的用词来看,马克思表述《形态》时使用过多种
称呼,后人统一将其指认为“著作”是一种偏见 ① ,而在流传下来的恩格斯的文献中则“没有一处提到
[3]82
两 卷 著 作《德 意 志 意 识 形 态》” 。 他 们 还 集 中 讨 论 了“ 费 尔 巴 哈 ”章 的 结 构 问 题 并 指 出 :从 史 料 上
看,现存手稿中“I. 费尔巴哈”的标题是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遗物时写下的,尚无从探知恩格斯此举
的目的,虽然马克思为手稿标上了页码,但卡弗认为这或许是马克思为了防止草稿纸散失而做的处
理,与其内容无关 ;从提及“费尔巴哈”章的文献看,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
[4]266
的终结》1888 年单行本序言中提到过“关于费尔巴哈的一章没有写完” ,但他并未明确指出这一
“章”是否以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为主题 ;从“费尔巴哈”章的大束手稿 ② 与其出处(即《形态》第一卷的
其他章节)的关系来看,卡弗认为大束手稿只是为了日后批判论敌使用,没有出版的打算;从写作目
的上说,1845、1846 年前后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评价尚比较正面 ,卡弗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虽
然并不认为费尔巴哈的理论水平高于自己 ,但仍将费尔巴哈的理论视为批判鲍威尔和施蒂纳的思
(即 路 德 维 希·费 尔 巴 哈)这 样 一 章[5-6]。 在 陶 伯 特 尤 其 是 卡 弗 等 人
想 武 器 ,不 会 出 现“ 圣 路 德 维 希 ”
的论证下,
《形态》及其“费尔巴哈”章的结构完整性遭到了强烈的质疑。
“季 刊说 ”提 出以 后遭 到了 诸 多批 评 ,MEGA 2 I/5《形 态》正 式版 中虽 然没 有 采纳 陶伯 特、卡 弗 等
人的激进构想,但还是贯彻了“季刊说”的观点,这反映出《形态》结构完整性的建构所面临的现实困
境 。 MEGA 2 正 式 版 刊 行 于 2017 年 ,它 在 继 承 前 任 主 编 陶 伯 特 思 想 遗 产 的 同 时 做 出 了 一 些 修 正 。
MEGA 2 正式版与陶伯特 2003 年主编的 MEGA 2 先行版的本质区别在于其秉持“逻辑顺序优先、兼顾
时 间 顺 序 ”的 原 则[7],这 实 际 上 是 在“ 季 刊 ”与“ 著 作 ”两 种 文 本 编 纂 形 式 间 妥 协 的 产 物 。 一 方 面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郑文吉、巴加图利亚、罗基扬斯基等参与 MEGA 2 编辑工作讨论的学者均对“季

① 马 克 思 本 人 将 写 于 1845—1846 年 的 诸 多 手 稿 分 别 称 作 文 件(Schrift)、著 作(Werk)、手 稿(Manuskript)或 出 版 物


(Publication)的 卷 或 册(Bände)。 参 见 Carver T.,
“The German Ideology never took place,”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Vol. 31,No. 1(2010),pp. 107-127。
② 大束手稿与小束手稿的区分源于日本学者广松涉,他将“费尔巴哈”章的第一、二、三手稿称为“大束手稿”,而将“费尔巴哈”
章的第四和第五手稿称为“小束手稿”。其中“小束手稿”是经过反复修改的誊抄稿。
142 浙 江 大 学 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 51 卷

刊说”提出了反对或修正意见 ① ,陶伯特也表示唯有“费尔巴哈”章可能是为季刊而写作,而《形态》的
[3]50
其他章节“已经排除了它们可能是为一本杂志的论战文集而写的三篇独立的文章” ,MEGA 2 正式
版虽然支持“季刊说”,却将《形态》视为不断因实际情况变化而改变写作计划的产物,并未完全否定
其他结构形式的可能。而现有的考证材料确实证实了《形态》尤其是“费尔巴哈”章手稿具有很大程
度的松散性,虽然国内外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依照逻辑顺序建构《形态》的方案,但都未能取得学界
的一致认同。
“ 季刊说”存在缺陷,但替代性的逻辑化的编辑方案却都不尽如人意 ,对《形态》结构完
整性的讨论在“季刊说”的诘难下陷入了困境。

二、
“对立论”与“断裂论”:对《形态》逻辑完整性的挑战

《形 态》不 仅 在 结 构 完 整 性 上 受 到 诘 难 ,其 内 容 和 逻 辑 的 完 整 性 同 样 遭 遇 了 质 疑 。 以 讨 论《形
态》中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写 作 分 工 问 题 衍 化 而 来 的“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对 立 论 ”,和 由 阿 尔 都 塞“ 认 识 论 断
裂”引发的对《形态》中逻辑线索是否“断裂”的讨论共同构成对《形态》逻辑完整性的挑战。依照“对
立 论 ”的 观 点 ,
《形 态》中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的 理 论 认 知 存 在 差 距 ,
《形 态》复 杂 的 文 本 逻 辑 其 实 是 两 位
“貌合神离”的作者暗自“较劲”的结果;而在“断裂论”的立场上,
《形态》或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两种绝对异质的思想间的暧昧重叠 ,或暗含了两种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逻辑的内在矛盾 。对
《形态》完整性的讨论必须系统考察“对立论”和“断裂论”抛出的一系列问题。
《形态》一般被看作主要由马克思、恩格斯等人所撰写的作品(赫斯、魏德迈等人也在不同程度
上参与了《形态》手稿的写作),但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在写作中各自承担怎样的分工呢?对这一问
题的讨论形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分担论”。从现存手稿来看 ,占《形态》手稿大部分的是恩格斯的笔
迹,马克思只是在文中或边栏处做了补充和修正,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分别对手稿进行了编码(手稿
中也存在伯恩施坦的编码)。如果仅从手稿字迹情况而言,似乎恩格斯对《形态》的创作更具有主导
权。
《恩格斯传》的作者迈耶尔肯定了从笔迹层面判定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分工,但他指出因为恩
格斯的字迹工整,马克思的字迹较为潦草,这才由恩格斯负责将“他们二人已经通过谈话达成一致
的内容”誊写于专稿之上,并且他还指出,恩格斯有时也独立写作部分手稿。梁赞诺夫在迈耶尔观
点 的 基 础 上 提 出 了 著 名 的“ 口 授 笔 录 ”说 ,即《形 态》手 稿 是 由 马 克 思 口 授 、恩 格 斯 负 责 笔 录 而 写 成
的[2]80-82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合著《形态》一事深信不疑,且恩格斯向来
给人们留下“第二小提琴手”的固有印象,使得“马克思恩格斯分担论”并未受到广泛关注,而《形态》
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且由马克思占据思想主导地位的这一看法成为“经典论断”。
20 世 纪 60 年 代 以 来 ,广 松 涉 对“《形 态》是 马 克 思、恩 格 斯 合 著且 由 马 克 思 主 导”的 观 点 提出 了
挑战,引发了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分担论”的热烈讨论。广松涉反对“口授笔录”的说法,并针锋相
[8]366
对地提出了“恩格斯主导论”,认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上,
“ 马克思明显落后于恩格斯” ,正是
恩格斯促使马克思在《形态》中对“异化论”的观点进行了扬弃。广松涉从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一
是指明马克思的修订文字中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立论重复的句子,
并指出这些语句在恩格斯所撰写的正文中未见其迹 ;二是列举了马克思、恩格斯在“意识形态”
“生

① 如有学者认为《形态》最初是为季刊而写作的,但因为计划受挫,后拟作为著作刊行。而批评者则指出,如若《形态》是为季
刊所作,则如此大篇幅的文章必将挤占“两卷季刊”的全部版面,其他作者的稿件将无处刊登;从写作体例来看,如果是为季
刊写作,则每一“章”都应该有著者(马克思、恩格斯或赫斯)的明确署名,但现存手稿中只有赫斯写作的几章有这一文本信
息,这明显与季刊的供稿要求不符;此外,季刊的生命在于连续出版,为何这一“季刊”只持续了两卷,而未见后续出版的打
算?参见[韩]郑文吉《〈德意志意识形态〉与 MEGA 文献研究》,赵莉、尹海燕、彭曦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78,107 页。
第5期 丁中正 刘同舫:《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完整性? 143

产力”等基本术语用法和拼写上的区别;三是指出了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在语法和行文上的差异,即
认为恩格斯行文语句流畅,几无语法错误和修改痕迹,而马克思的语句则较为松散,这一事实显然
不符合“口授笔录”的一般情形 ① 。
如果说广松涉对“马克思恩格斯分担论 ”的考察已经倾向于承认马克思 、恩格斯在《形态》创作
中存在意见差异,那么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望月清司则将这种差异推向极致,提出了基于“马克
思恩格斯对立论”的“马克思主导说”。望月清司承认整个《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手稿主要都是恩格
[9]154
斯的笔记,马克思不过用“他那丑陋的字迹作了增补” ,但从思想价值上说,
《形态》中马克思所撰
写、修改的文字更具有主导价值。他通过分析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持有不同的“史论”
(马克思持有
“分工展开史论”,而恩格斯坚持“所有形态史论”
),进而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持有两种对立的分工理
[9]170
论,即恩格斯坚持“废除分工论”,主张“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统治的同时 ,
‘ 废除分工’” ,而马克
思虽然认识到了恩格斯这种史论和分工理论的局限性,但由于不好“伤害正文笔者”,只是委婉地通
过批注的方式对正文进行修改[9]157-158 ,表达了“普遍交往”的分工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应该扬弃的是
[9]172-173
分工和社会交往的异化形式,绝不是分工(劳动的社会分割和结合)体系本身” 。望月清司认
为 ,恩 格 斯 的“ 废 除 分 工 论 ”导 致 了 20 世 纪 以 来 国 际 共 产 主 义 运 动 中 的 错 误 实 践 ,应 当 批 判 地 区 分
《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二人的思想,扬弃恩格斯的错误观点。基于望月清司的论断 ,
《形态》不仅
在行文逻辑上存在理论分歧,其现实价值也大打折扣,因而很难被看作逻辑完整的经典之作。
相比“对立论”聚焦《形态》中经典作家思想的差异 ,
“ 断裂论”则默认了马克思对《形态》的思想
主 导 ,但 又 指 认 马 克 思 思 想 内 部 潜 藏 着 两 种 彼 此“ 断 裂 ”的 理 论 逻 辑 。 对《形 态》中 存 在“ 认 识 论 断
裂”的判定源于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阿尔都塞认为,任何思想家在进行理论创造时必然依托一定
的“理论总问题”,
“ 理论总问题”制约思想家的思考方式与概念使用方式 ,思想进步就是“理论总问
题”发生跃迁的过程。但“理论总问题”的跃迁并不意味着旧的“理论总问题”消失,旧的“理论总问
题 ”在 新 的“ 理 论 总 问 题 ”登 场 之 后 依 然 在 场 ,在 一 定 期 限 内 ,新 旧“ 理 论 总 问 题 ”会 并 存 ,相 互 竞
争[10]118-119 。 阿 尔 都 塞 借 用 巴 什 拉 的 概 念 ,将 不 同“ 理 论 总 问 题 ”彼 此 纠 结 的 过 程 称 作“ 认 识 论 断 裂 ”
发生的过程。在《保卫马克思》中,阿尔都塞将《形态》确定为“断裂时期”的著作,认为其中存在着费
尔巴哈式的意识形态与科学论断两种“理论总问题”的纠结,指出马克思此时虽然在思想上超越了
费 尔 巴 哈 ,但 还 没 有 创 造 出 自 己 的 术 语 ,只 能 借 用 黑 格 尔 与 费 尔 巴 哈 式 的 术 语 来 表 达 自 己 的 观
点[11]19-20 。 在 阿 尔 都 塞 看 来 ,处 于“ 认 识 论 断 裂 ”期 的《形 态》在 理 论 上 是 混 乱 且 前 后 冲 突 的 ,因 而 缺
乏逻辑的完整性。
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说激起了学界对马克思思想发展转变问题的讨论。一些学者虽然批
判了阿尔都塞的观点,却也认为《形态》中潜藏着两种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逻辑的冲突与对立,他们的
观点实际上构成另一种“断裂论”。一些论者将《形态》和《资本论》分别看作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具
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 ,认为这两本著作确立了面向人类历史一般视域和资本主义特殊视域的两种
彼此“断裂”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逻辑。
《形态》中确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并不包括对资本主义这种具
体社会形态进行审视的“历史性思想”或“科学批判话语”,只是强调了一种历史的客观性或唯物主
义性原则,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则发展出了在理论价值上高于《形态》时期广义历史唯物主义(或
[12]470[13]53-54
)的狭义历史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的“资本逻辑”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逻辑” ) 。在
他们看来,
《形态》中没有真正确立《资本论》时期更为成熟的狭义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呈现出显性广
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隐性狭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矛盾。与阿尔都塞一样,他们也将《形态》视为两
种“断裂”的理论逻辑彼此“纠结”的场所,消解了《形态》的逻辑完整性。

① 参见[日]广松涉《恩格斯论——其思想的形成过程》,
(东京)盛田书店 1968 年版,第 301-302 页,转引自[韩]郑文吉《〈德意
志意识形态〉与 MEGA 文献研究》,赵莉、尹海燕、彭曦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182 页。
144 浙 江 大 学 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 51 卷

三、形散神聚:
《形态》完整性的表现形式

《形态》历来被视为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标志性著作,并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季刊说”
“对
立论”和“断裂论”分别基于文本结构和理论逻辑的不同维度质疑了《形态》的完整性。为《形态》的
完整性做出辩护,就必须对其逐一进行回应。
“ 季刊说”中虽然存在不少以主观化论证为基础的激进
论断,但其文本学考证工作是扎实的,
《形态》在文本结构上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松散性 ;
“ 对立论”
和“断裂论”在论证的过程中分别存在自相矛盾和过分夸大《形态》理论逻辑之张力的问题 ,对其理
应予以全面反驳。本文认为,
《形态》虽然在文本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松散性,但在理论逻辑上具有
一以贯之的主线,
《形态》手稿结构的松散性并不能遮蔽和消解手稿文本内容的逻辑性,不能用手稿
形式上可能的松散之处否定其内容上的逻辑完整性,更不能因此否定《形态》本身的完整性。形散
神聚是《形态》完整性的表现形式。
“季刊说”对《形态》的结构完整性提出了诘难,但其也有激进与温和之分,对不同取向的观点应
予以不同的回应。激进“季刊说”的代表人物是卡弗,他将“季刊说”的观点推至极致,彻底否认《形
态》特别是“费尔巴哈”章的存在。卡弗主张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来编排《形态》手稿,不仅坚决反对将
《形 态》视 为“ 著 作 ”,并 指 责 MEGA 2 正 式 版 兼 顾 逻 辑 与 时 间 顺 序 的 手 稿 编 排 原 则 是“ 不 尽 如 人 意 ”
的 ,而 且 对 与 自 身 立 场 相 近 的 陶 伯 特 也 提 出 了 批 评 ,认 为 其 主 编 的 MEGA 2 先 行 版 有 将《形 态》视 为
“著作”的意图。卡弗之所以反对编订《形态》时的逻辑原则,反对将《形态》尤其是“费尔巴哈”章作
为著作的独立一章看待,主要源于其“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的立场和对恩格斯理论贡献的否定态
度。卡弗对《形态》结构完整性解构的过程,也就是对恩格斯进行批评的过程。在卡弗看来,后人对
《形态》的很多“错误”认识都源于恩格斯的“误导”。为了佐证这一点,他在论证中使用了许多具有
主观性推测的词句,如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章大束手稿页码的编订指认为“很可能是为了防止草
稿纸散失”;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看作马克思审视自己思想所涉及的主题之一,但对“其原因
无法推测”;断言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大束手稿是为了日后批判论敌的可能需要时 ,用了“谁又知道
呢(Who knows)”这样的表述[6]。卡弗对《形态》的考证不乏精深之处,但论证过程却不够严密,其主
观性论据支撑下的极端“季刊说”有待商榷。
相 较 完 全 解 构《形 态》的 做 法 ,MEGA 2 正 式 版 的 编 者 在 秉 持“ 季 刊 说 ”观 点 的 前 提 下 ,尽 可 能 地
对《形态》文本加以结构化的处理。随着文本考证的深入 ,多数学者认为《形态》的写作是一个不断
修改计划的过程,
《形态》最初计划为“季刊”而作,但由于时局的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决定单独出版
作为著作的“两卷本”,却又未能完成。认为《形态》是结构完全丰满的著作或是结构完全松散的论
文 集 ,都 是 片 面 的 。 然 而“ 季 刊 说 ”毕 竟 对 传 统 观 点 提 出 了 诘 难 ,
《形 态》的 结 构 化 建 设 也 不 尽 如 人
意,面对似乎已成定局的“季刊说”解释框架,一些学者表示出了遗憾,认为“季刊说”是对《形态》的
[1]序言,3-7
文 本 学 解 构 ,将 是“ 引 起 内 部 爆 炸 的 逻 辑 炸 弹 ” ,这 种 观 点 夸 大 了“ 季 刊 说 ”的 消 极 意 义 。
“季
刊”只是 MEGA 2 正式版编者选定的一种文本组构方式,MEGA 2 正式版没有完全否认《形态》手稿依
照逻辑顺序加以结构化的空间。事实上,对《形态》文本内在逻辑的否认只能通过对手稿内容在主
题上的异同比较得出,从文本结构层面上否定各手稿间的关联,只是在形式上解构文本的完整性,
不能构成对文本内容或逻辑的解构。可以设想,即便《形态》的各卷、章,
“ 费尔巴哈”章的各组手稿
间 在 地 位 上 是 独 立 和 平 行 的 ,这 些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写 于 1845—1846 年 的 手 稿 仍 然 承 载 了 二 人 的 思
想,可以对其加以研究。因此,考察《形态》完整性的重点在于对通过手稿表现出来的文本内容和逻
辑的考察。如果《形态》在逻辑上体现出“马克思、恩格斯对立”或“认识论断裂”的特征,则即使《形
态》手稿构成简单、保存完整,也不能被称为完整的著作。对“季刊说”过度担忧的观点,将文本的完
整性仅归结于手稿形式和结构上的完整性,而没有看到内容与逻辑对文本构成的基础性意义。
第5期 丁中正 刘同舫:《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完整性? 145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的创作中具有不同的分工,望月清司将分工视为对立的论断存在逻辑
上 的 矛 盾 。 望 月 清 司 力 图 批 判 教 义 体 系 的 僵 化 观 点 ,宣 称“ 马 克 思 和 恩 格 斯 一 体 说 ”是 所 谓 的“ 神
[9]122
话” ,但又称马克思不愿让友人难堪 ,虽然完全不认同恩格斯的观点 ,但只是小心翼翼地修改对
方的文字,以便后人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两种彼此对立的逻辑。按照望月清司的逻辑,如果马克思
会囿于私人关系而在革命理论上委曲求全,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努力地写作《形态》,来批判那些不久
之 前 也 是 他 的 同 志 、朋 友 的 人 的 错 误 观 点 呢 ? 望 月 清 司 既 称 马 克 思 和 恩 格 斯 的 友 谊 是 所 谓 的“ 神
话”,又以马克思对友谊的处处维护为论证前提,显然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
诸种“断裂论”颇为敏锐地指出了《形态》在理论逻辑上的张力 ,却将这种理论逻辑上的张力夸
大为两种理论立场的对立,没有看到理论逻辑张力之中的内在统一性。
《形态》中的确存在具有内在
张力的两条逻辑线索,但它们是内在一致的,并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认识论断裂”。马克思、恩格斯
写作《形态》是为了反驳青年黑格尔派对其观点的误解与攻击,并借机对自身理论加以正面梳理和
[11]65
澄清。经典作家在《形态》中“接触事物本身和真实历史” ,重拾被黑格尔法哲学颠倒的市民社会
理论即古典政治经济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双重维度重新阐释了斯密的分工逻辑,并以这一双重
维度的分工逻辑解释异化 ,完成了对青年黑格尔派及自身以往不成熟观点的扬弃和超越 。围绕分
工的双重维度,马克思、恩格斯对异化史观尤其是异化概念进行了重构。而诸种“断裂论”主张意识
形态与科学或两种历史唯物主义间理论逻辑的对立,无非是“分工—异化”这一主线下的两条线索。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他们的关系会相对于他们而独立?他们自己生命的力量会成为压倒他
[14]587
们的力量?总之:分工,分工的阶段依赖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这段话是马克思在阅览过
“费尔巴哈”章手稿后写下的札记的一部分,它揭示出经典作家从分工的生产力与交往关系的双重
维度对异化概念进行扬弃性阐释后形成的两个全新概念。
“ 他们自己生命的力量会成为压倒他们的
力量”在外延层面大体保留了原有异化概念的所指,但为了区别,笔者引用原文将其表述为“异己的
[14]541
力量” “ 他们的关系会相对于他们而独立”则是对“物象化”概念的描述 ① 。
; “ 异己的力量”这一概
念从生产力的角度描述了分工相对于现实个人的永恒的先在性 。对现实的个人而言 ,分工是既成
的,并且分工中的个人只能囿于“固定的活动领域”,而随着语言即自我意识的萌发 ,被自我意识逐
步把握到的现成的分工和固定的活动范围就可能被指认为强加于自身的力量 。在阶级社会中 ,困
于“固定的活动领域”的个人既不能理解社会生产力是自身力量的体现,又受到反映统治阶级利益
[14]536-538
的 社 会 生 产 力 的 压 迫 ,从 而 将 分 工 表 征 的 社 会 生 产 力 看 作 是“ 异 己 的 力 量 ” 。 在《形 态》大 束
手 稿 的 第 三 手 稿(恩 格 斯 编 号 84—92,马 克 思 编 号 40—72 的 手 稿)中 ,经 典 作 家 则 从 分 工 的 交 往 关
系 维 度 论 证 了“ 物 象 化 ”的 发 生 。 经 典 作 家 在 以 分 工 的 交 往 关 系 维 度 为 线 索 和 变 量 梳 理 了 资 本 的
生 成 史 后 指 出 ,自 资 本 主 义 萌 芽 后 ,任 何 交 往 都 只 是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即 货 币 交 换 关 系 下 的 个 人 交
往 ,人 与 人 的 交 往 被 抽 象 为 货 币 与 货 币 间 的 交 换 ;又 由 于“ 用 货 币 计 算 ,资 本 体 现 为 哪 一 种 物 品 都
一 样 ”,货 币 并 非“ 直 接 同 占 有 者 的 特 定 的 劳 动 联 系 在 一 起 、同 它 完 全 不 可 分 割 ”,人 的 特 殊 性 也 在
货 币 交 换 中 被 抽 象 化 ;最 后 ,
“ 生 产 力 好 像 具 有 一 种 物 的 形 式 ,并 且 对 个 人 本 身 来 说 它 们 已 经 不 再
是 个 人 的 力 量 ”,生 产 力 的 进 步 被 视 作 货 币 交 换 进 而 是 资 本 逻 辑 的 奇 迹 ,与 人 无 关[14]558-580 。 当 人 的
关 系 被 中 介 为 货 币 的 关 系 时 ,人 所 创 造 的“ 物 象 ”
(Sache)即 货 币 的 关 系 对 人 的 关 系 的 替 代 就 体 现
为 人 的“ 物 象 化 ”
(Versachelichung);当 生 产 力 及 其 总 和(比 如 私 有 制)不 被 看 作 人 的 创 造 而 是 货 币
的“ 创 造 ”时 ,资 本 逻 辑 反 倒 具 有 了 自 然 规 律 似 的 合 理 性 ,好 像 是 与 人 无 关 的 物(Ding),此 时 ,
“物

① 在此处引文中,马克思对“物象化”和“异化”概念进行了解释,但并未出现“物象化”和“异化”等表述。而在《形态》第一卷的
第三章“圣麦克斯”中,
“ 物象化”
(versachlichen,在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三卷中,
“ 物象化”一词被翻译为“物
化” (entfremden)概念同时出现,并得到解释。参见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与“异化” (北京)人
民出版社 1960 年版,第 273 页。
146 浙 江 大 学 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 51 卷

(Verdinglichung)就发生了 ① 。
化”
《形态》中“异己的力量”与“物象化”两种概念的出现为反驳“断裂论”提供了基本理据。首先,
它们反映出经典作家在概念和逻辑层面完成了对费尔巴哈理论框架的超越 。从概念上说 ,经典作
家是明确地在全新的内涵和外延上使用“异己的力量”和“物象化”两个概念的,且它们都没有将人
本主义和先验概念作为价值预设和理论预设,完全是在“现实的个人”及其历史活动中展开的,是对
现实的个人遭遇的现实压迫的理论描述和揭示。其次,
“ 异己的力量”和“物象化”这两个概念只是
在指向上有视域的差别,其内在是一致的,并非表征两种不同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逻辑。
“ 异己的力
量”揭示了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在内的一切存在分工的社会中个人受制于既成的社会力量的现象;而
“物象化”这一指向资本主义视域的概念之所以被标示出来,是因为以物为中介的交往关系出现并
构成现实生活的主导矛盾这一事实仅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所独有 。
“ 异己的力量”和“物象化”概念
都是运用历史的“解释原则”得出的理论成果,都体现了历史的客观性(即唯物主义性),都是一种批
判性话语。在经典作家看来,现实生活(即资本主义条件)中“异己的力量”和“物象化”是同在的,如
在《形态》中两处论及“异化”的扬弃即共产主义运动的地方 ,经典作家都将“异己的”生产力和不依
赖于人的“交往的力量”的高度发展作为前提 ,指出“劳动向自主活动的转化 ,同过去受制约的交往
[14]582
向 个 人 本 身 的 交 往 的 转 化 ,也 是 相 互 适 应 的 ” 。
“ 异 己 的 力 量 ”和“ 物 象 化 ”并 不 是 两 种 逻 辑 上 完
全不同层次、互无关联的概念。无论是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还是一些学者指认的《形态》中两
种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逻辑的潜在对立,都是不全面的。
一些学者以“季刊说”
“ 对立论”和“断裂论”分别从结构和逻辑层面质疑了《形态》的完整性。本
文认为,
“ 对立论”极端化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创作中的思想差别,
“ 断裂论”强调《形态》中
存在两种理论逻辑潜在对立的质疑观点,或是论据牵强,或是不甚全面,而从手稿构成来看,
《形态》
确 实 具 有 一 定 的 松 散 性 ,但“ 季 刊 说 ”中 那 些 完 全 否 定《形 态》手 稿 结 构 完 整 性 的 观 点 则 过 于 主 观 。
形散神聚是《形态》完整性的表现形式。
《形态》以“分工—异化”为主题和线索,完整地达致了经典作
家“澄清思想”的目的,即便如一些持极端“季刊说”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
《形态》尤其是其“费尔巴
哈”章的手稿完全是散乱的,无法把握,其文字内容仍然是可以理解、无法解构的,不能因此否认把
握《形态》手稿内容的可能性和合法性。我们应当在扎实的文本学考证的基础上 ,具体探讨《形态》
手稿的逻辑构成,为《形态》的结构化建构贡献理论智慧。

[参 考 文 献]

[ 1 ][德]英格·陶伯特编:
《MEGA:陶伯特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李乾坤、毛亚斌、鲁婷婷等编译,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年。
[ 2 ][韩]郑文吉: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 MEGA 文献研究》,赵莉、尹海燕、彭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
[ 3 ][德]英格·陶伯特:
《〈德意志意识形态〉各篇手稿的流传过程及其首次以原文发表的情况》,见林进平编:
《〈德
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年,第 3-52 页。
[ 4 ]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
“The German Ideology never took place,”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Vol. 31,No. 1(2010),pp. 107-127.
[ 5 ]Carver T.,
“Whose hand is the last hand? the new MEGA edition of‘The German Ideology’,”New Political
[ 6 ]Carver T.,

① 此处涉及“物象化”与“物化”两个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原文中,马克思、恩格斯还未区分“物象化”与“物化”,只是用
“物象化”这一概念统称“物象化”和“物化”两种意涵。国内一些学者也指出,从发生过程来看,
“ 物象化”是“物化”的基础。
因此,本文遵从马克思、恩格斯原意,用“物象化”统一指代“物象化”与“物化”这两个概念。
第5期 丁中正 刘同舫:《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完整性? 147

Science,Vol. 41,No. 1(2019),pp. 140-148.


《MEGA 2 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述评》,
[ 7 ]赵玉兰: 《国外理论动态》2019 年第 12 期,第 1-11 页。
[ 8 ][日]广松涉编注:
《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 9 ][日]望月清司:
《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韩立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
[10][日]今村仁司:
《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朱建科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
[11][法]路易·阿尔都塞:
《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年。
[12]张一兵:
《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
(第三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年。
[13]仰海峰:
《〈资本论〉的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年。
[14]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

Question and Response: Does The German Ideology Have Unity?


Ding Zhongzheng Liu Tongfang
(School of Marxism,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Abstract: The German Ideology is a landmark text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Marxism. However,
because of its complexity in writing strategy and sequence, and the arrangement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manuscript, this text has left future researchers with questions about its unity.
Since the 1980s, Marxist scholars represented by the editors of MEGA 2 have questioned The
German Ide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 integrity. Their claims are called “Quarterly
Theory”. In their view, the idea that The German Ideology is regarded as a complete “work” is
questionable. The German Ideology is considered as only a loose “Quarterly” arranged by Marx and
Engels, which is not an integrated publication. The “Quarterly Theory” advocates that the compilation
of The German Ideology manuscript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chronology rather than the logic
principle that prevailed in the past. The promotion of the chronology principle deconstructed the
integrity of the textual structure of The German Ideology, and the more radical scholars of “Quarterly
Theory” even completely denied the existence of The German Ideology and its “Feuerbach Chapter”.
MEGA 2 I/5’s treatment of the text structure of The German Ideology was regarded as a compromise:
radical views were not adopted but the view of The German Ideology as a “quarterly” was retained.
Other scholars questioned the logical integrity of The German Ideology. Japanese Marxism
researchers paid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rx and Engels in the writing of The German
Ideology, and proposed a theory of “opposition between Marx and Engels” as based on “Engels
Domination” and “Marx Domination”. They believed that The German Ideology is the result of a
struggle between two authors with different theoretical claims. Althusser put forward a “Fracture
Theory” by defining an “epistemological fracture”. He believed that there are “two Marxs” of “young”
and “mature”. The German Ideology is considered as the intermediate stage from “young Marx” to
“mature Marx”. Althusser’s view embodies two completely heterogeneous “general theoretical
problems” in that the text is inherently “fractured” in logic. Chinese scholars have put forward similar
views as Althusser, and believe that The German Ideology is a mixture of “two type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r “two logic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both of which have inherent logical tension.
All kinds of questions about the integrity of The German Ideology have different justifications and
different degrees of response are needed to these questions. The German Ideology does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looseness in the text structure. Part of the textual research work of the “Quarterly Theory” is
148 浙 江 大 学 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 51 卷

worthy of recognition, but the more radical views of Taubert, Carver and others are highly subjective
and not sufficiently convincing. In the two doubts about the logical integrity of The German Ideology,
the theory of “opposition between Marx and Engels” contradicts itself in argument, while the “Fracture
Theory” exaggerates the theoretical and logical tensions of The German Ideology, and it is also too
difficult to win the trust of others. The “Quarterly Theory”, the theory of “opposition between Marx and
Engels” and “Fracture Theory” questioned the integrity of The German Ideology only in a single
dimension of structure or logic, and neither saw the unity of text structure and logic, nor did it see the
priority of the logic relative to the text structure. “Dispersed in form but consistent in logic” is an
outstanding expression of The German Ideology in terms of completeness. The German Ideology takes
the logic of “division of labor-alienation” as the main line, which has logical unity. Further studies of
The German Ideology should be based on solid textual researches and specific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logical composition of The German Ideology manuscript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etical
wisdom in the struc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German Ideology.
Key words: The German Ideology; integrity; MEGA 2 ; “Quarterly Theory”; the theory of
“opposition between Marx and Engels”; “Fracture Theory”

“庆祝建党 100 周年——浙江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及经济论坛”成功举办

2021 年 7 月 18 日,由恒逸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主办,浙江大学恒逸基金管理委员会、浙江大学民营
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等承办的“庆祝建党 100 周年——浙江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及经济论坛”隆重
举行。500 余名浙大师生、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学员代表、恒逸集团管理人员等参加了本次论坛。开幕式上,浙江大学副
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黄先海和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兼校文科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 、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
中心理事长史晋川分别致辞。
在上午场的爱国主义大讲堂上,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罗援少将做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主题
演讲。罗援少将从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出发,回顾了我国革命抗争历程,通过大量著名战役对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军事理论
进行了翔实解读。
下午场为 2021 年中经济论坛。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学者、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培林做了《在高质量
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的主题演讲,指出共同富裕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共同富裕的实质是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全体人民共创日益发达、领先世界的生产力水平,共享日益幸福而美好的生活 ;实现共同富裕的突
破口是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兼顾“保障最底层、提低扩中层、激励较高层”。史晋川教授做了《互联网时代的反垄断理论与
政策》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中国互联网领域反垄断背后的深层原因是新技术与旧体制的冲突 。他从“消费者行为三部曲”
这一理论着手,围绕“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展开论述,指出原创性技术创新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想在世界经
济中成为领跑者,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制度创新。银杏谷资本创始人、总裁,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陈向明做了《数字经济
的挑战和机会》的主题演讲。陈向明指出,传统经济和数字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石油为关键要素,后者是以数据为
关键要素。数据的特点是消耗不完的,可能越用越有价值。浙江自上而下数字化的基础非常好,企业家要融入杭州数字经
济高地。
最后是“圆桌讨论”环节,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主任叶宏伟主持。浙江大学恒逸基金设立于 2007 年,系浙
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无偿捐赠。恒逸论坛是浙江大学恒逸基金着力打造的优质品牌项目,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余届。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