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

华文增广练习
单元四: 永恒之旅
第 1 至 6 题: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1) 哪个句子中画线的成语用得不正确?
A) 那只顽皮的小猫将毛线团扯得动歪西倒。
B) 明兰考试拿第一名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C)练功房外,雯雯蒙了,那一句句话仿佛晴天霹雳,将她轰得心如刀绞。
D)我母亲循循善诱, 总让我做事前先明辨是非,而非在事后一味地指责错误。

2) 哪个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应用得正确?
A) 父亲一愣,支吾地说:“没——,没干什么。”
B) 老师,我感谢您,您教会我识字,还教会我人生道理——
C) 牛顿……爱迪生……莱特兄弟的故事让我领悟到创意的重要性。
D) 在喧闹的人类世界中,我重新寻找我们口口声声的“人类朋友”——鸟类。

3)
龙卷风疯狂笑着,在地上捣乱一番后,才得意地离去。

哪项的修辞手法和上面的句子相同。
A) 你看,你看,美丽的花瓣就这么慢慢地飘落下来。
B) 朵朵白云犹如扬帆起航的轻舟,慢悠悠地飘浮着。
C)树上的一个个苹果像一个小小红灯笼,好看极了!
D) 微风吹过,田野里金黄色的水稻频频像农民点头。

4) “只要有决心,_______ 我们遇到困难,________能够一一克服。
哪项填在句子的横线上最合适?
A) 即使……也 B) 宁可……而
C) 为了……就 D) 不但……还
5) 以下哪项是儿化词?
A) 婴儿 B) 健儿 C) 女儿 D) 画儿

6) 以下那个句子没有别字?
A) 这里真是一块风水堡地。
B) 这个堡子是靠养蚕致富的。
C) 这种商品在市场上已经保和。
D) 这些楼盘的宝固期都在 50 年以上。

第 7 至 14 题: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

他读了《淮南子》,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在捕蝉时用树叶遮住自己的
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
体。他想:哼,有了这片叶子我就可以为所欲为,不用再挨饿了!

于是,他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希望找到那片螳螂在捕蝉时用来遮蔽自己的
树叶。他偶然发现了,就伸手摘下来。不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下。树下原本
就有落叶,那片叶子与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
起, 收了足足有几斗回家。

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拿树叶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
我吗?”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后来,折腾了一整天,妻子皱着眉头说:
“看不见了!”

穷书生一听心里暗暗大喜,以为终于找到了那片可以用来隐形的叶子。他急忙
将选出的树叶揣在怀里, 跑到街上去。他肚子很饿,便来到一个卖着热腾腾馒头的
摊位,当着卖主的面就拿走几个馒头。卖主大喊捉贼,在众人的帮忙下把穷书生送
到官府去受审了。

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叙述了事情的始末。 县官听了,忍不住哈
哈大笑起来,知道他是个书呆子,训斥了一顿就把他释放了,并没有惩治他。在一
旁聆听的人们看见穷书生这样不禁摇摇头,再穷也不能沦落到妄想不劳而获。
7)穷书生要找到螳螂捕蝉时藏身的叶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欧冠子·天则》有改动
A) 他要用来吓妻子。 B) 他要学螳螂那样捕蝉吃。
C) 他想利用叶子隐身去偷东西。 D) 为了证明《淮南子》所写的是正
确的。

8) 为什么最后妻子皱着眉头随口回答说: “看不见了!”
A) 她最丈夫的问题失去兴趣。 B) 她饿得头晕,脑袋不清醒。
C) 她对丈夫的问题失去耐心。 D) 她心疼丈夫辛苦地不断尝试。

9)卖主为什么要把穷书生送去官府?
A) 穷书生偷了卖主的馒头。 B) 他觉得穷书生的精神不正常。
C) 卖主想要得到那片使人隐形的叶子。 D) 官府想要得到那片能隐形的叶子。
10)
他想:哼,有了这片叶子我就可以为所欲为,不用再挨饿了!

哪项解释“为所欲为”最合适?
A) 自己梦想中要做的事。 B) 想做的事就要去行动。
C) 做别人所不敢做的事。 D) 不论对错,想做什么
就做什么。

11)
人们看见穷书生这样不禁摇摇头,再穷也不能沦落到妄想不劳而获。
上面句子中“摇摇头”代表路人对穷人的看法是什么?
A) 穷书生拿得太少。 B) 穷书生拿得太多。
C) 穷书生的行为让人唾弃。 D) 感叹穷书生被抓很可怜。

12)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哪项是不正确的?
A) 不要想着不劳而获。
B) 做了坏事后要隐藏好。
C) 看到或听到有违常理的事不要轻易相信它。
D) 偷窃是不对的行为,会受到惩罚与众人的轻视。

13) 哪个成语用来形容上述篇章最合适?
A) 添枝加叶 B) 一叶障目 C) 莫辨楮叶 D) 叶落归根

14)这则寓言故事带出了什么道理?
A) 穷的时候要尽量想办法不挨饿。
B) 要隐形就必须耐心地找出正确的叶子。
C)《淮南子》这本书所写的内容不准确,不值得人们阅读。
D) 一心想不劳而获,就会像这位穷书生一样干出自欺欺人的蠢事。

第 15 至 20 题: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儿子,可以的话,早点回来,一起吃饭。” 奶奶总是这样告诉爸爸。然
而爸爸总是同样的一个回复:“工作堆积如山都做不完,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哪有时间陪你吃饭!”看着奶奶一脸失望的表情,爸爸缓了缓语气,又说:“好
好好,等我有时间就回来陪你!”奶奶立刻脸上又燃起了一丝希望,微笑着送爸
爸出门。

自升职以后,爸爸鲜少回家吃饭,每天都近乎凌晨才回家。然而不管多迟,
奶奶还是弄热了一碗热汤等着他回来,然后隔天在爸爸出门前,重复着同样的吩
咐。这一切,达仁都看在眼里,也理解奶奶内心的那份渴望。因此,放学后,达
“当时我们家里穷,没法给你爸吃营养的,所以他的身体不好,经常生病,
我就得背着他到隔壁村看病。后来,为了让他吃好点,我到工厂打工,把工厂里
发的午餐留下来给你爸,下班后便准时赶回家陪你爸一起吃饭……”听到这里,
达仁想这或许是奶奶对爸爸的另一种“补偿”。正当达仁想抬起头看一看墙上的
钟时,才发现爸爸正静静地站在奶奶的身后,眼里泛着泪光。

“爸,你回……”只见爸爸打了一个眼色,示意达仁他一会又要出门,别吵
着奶奶,并要达仁到房里找他。原来,隔天是奶奶的生日,爸爸想给奶奶送分礼
物,给他一个惊喜。“你说,你奶奶会想要份什么礼物呢?”达仁眨了眨眼,想
了想,说:“其实,奶奶要得很简单。”爸爸听了,点了点头,一句话也没说,
好像有了打算似的。

第二天,爸爸下午四点左右就回家。他手里提着生日蛋糕,兴奋地走进奶
奶的房间,给她一个惊喜,希望作为自己一点“补偿”。怎知达仁前脚还未跟上,
房里却传来爸爸的哭声……

一切都太迟了,奶奶永远等不到一起吃饭。看着窗外的老树,被阵阵风儿
吹着,看着窗内的爸爸,被良心谴责着。这一刻,达仁有了一个深深的领悟:有
时候,我们总认为还有时间,但时间未必等我们。
摘自:杨灵芝老师《华文应考手册》

15)根据文中第一段,爸爸如何回复奶奶的要求?
A) 总是果断答应 B) 总是以工作忙碌为
借口拒绝
C) 总是要求孩子完成 D) 总是以忘记为理由无法
完成

16)
“工作堆积如山都做不完,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陪你吃
饭!”

上述对白显示出爸爸对奶奶的要求有怎样的心理反应?
A) 感到厌烦 B) 感到内疚
C) 感到不安 D) 感到沮丧

17)达仁为何不像其他同学放学后去玩?
A) 他不喜欢玩乐。 B) 奶奶不喜欢他玩乐。
C) 他被其他同学排斥。 D) 他想早点回家陪伴孤单的奶
奶。

18)
有时候,我们总认为还有时间,但时间未必等我们。

根据以上句子,达仁领悟了什么道理?
A) 时间一直在倒流,从不等待慵懒的人类。
B) 我们在世间只活一次,所以要爱惜时间。
C) 生命无常,子女应时时尽孝,不能等有时间了才行孝道。
D) 时间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所以人们应该妥善安排时间。

19)
我就得背着他到隔壁村看病。

哪项的“背”和上面句子的“背”的读音相同?
A) 背负 B) 背叛 C) 背债 D)
背包袱

20)
看着窗内的爸爸,被良心谴责着。

哪项用来取代上面句子中“谴责”最合适?
A) 责备 B) 责令 C) 遣散 D) 放遣

答案
1. A 那只顽皮的小猫将毛线团扯得动歪西倒(乱七八糟)。

2. D A) 父亲一愣,支吾地说:“没,没干什么。”
B) 老师,我感谢您,您教会我识字,还教会我人生道理……
C) 牛顿、爱迪生、莱特兄弟的故事让我领悟到创意的重要性。

3. D 拟人 A) 反复
B)比喻
C)比喻

4. A
既使……也”是让步假设复句:前一分句先提出一种假设的事实“即
使我们遇到困难”,并且退一步承认这种假设的真实性,后一分句转
而述说相反或相对的意思“也能够一一克服”。

5. D
“画儿 huàr”指的是画面。
后缀“儿”字不自成音节,而同前一字合成一个音节。

6. B 这个堡 子 bǔ zi (泛指村庄)是靠养蚕致富的。
A) 这里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C) 这种商品在市场上已经饱和(比喻在某个范围内某种事物
的数量达到最大限度)。
D) 这些楼盘的保固期都在 50 年以上
(保固:工程承包者保证工程在一定时期内质量可靠,如
发生发生问题,承担全部责任。)

7. C
第二段:
他想:哼,有了这片叶子我就可以为所欲为,不用再挨饿了!
意思是要隐身去偷取食物,填饱肚子。
8. C
第四段:
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后来,折腾了一整天,妻子皱着眉
头说:“看不见了!”
由于“折腾”了一整天,妻子再也没有耐心回答丈夫重复多次的问题,便
敷衍地说:“看见了!”。

9. A
第五段:
他肚子很饿,便来到一个卖着热腾腾馒头的摊位,当着卖主的面就拿走
几个馒头。卖主大喊捉贼,在众人的帮忙下把穷书生送到官府去受审
了。
穷书生当着卖主的面偷馒头,卖主当然要把他送去官府。

10. B
第二段:
他想:哼,有了这片叶子我就可以为所欲为,不用再挨饿了!
意思是他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算偷东西是错误的行为,
也一样可以做。

11. C
第六段:
在一旁聆听的人们看见穷书生这样不禁摇摇头,再穷也不能沦落到妄想
不劳而获。
在旁听审的人们对穷书生的行为感到唾弃,认为穷书生再穷也不能有想
要不劳而获的念头,更何况他还是位书生!

12. B
虽然穷书生是因为隐身失败而当场被捕,可是偷东西是不当行为,
最终还是会受到惩罚。俗话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做了坏事,就算隐藏得
再好,最后还是会被发现的。

13. B
一叶障目 yí yè zhàng mù,意思是一片叶子挡在眼前会让人看不
到外面的广阔世界。比喻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
螳螂用来隐身的叶子,人类未必能隐身,穷书生一看见螳螂的叶子能
隐身,就果断地想用螳螂使用的叶子去偷东西。另外,穷书生也因为
想要不劳而获,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才做偷东西。
14. D
故事警示我们不要一心想着不劳而获,那样会像书生一样,为了吃到
免费的馒头,而干出自欺欺人的事情。

15. B
第一段:
然而爸爸总是同样的一个回复:“工作堆积如山都做不完,连上厕所
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陪你吃饭!”
以上对白显示出爸爸常常以工作忙碌为理由,拒绝奶奶的要求。

16. A
第一段:
“工作堆积如山都做不完,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陪你吃
饭!”
第一次语言描写,表现出父亲对奶奶的一再要求他一起吃饭,感到厌
烦,语气显得烦躁,认为母亲不体谅他工作的辛劳。

17. D
第二段:
因此,放学后,达仁不会像其他同学跑去玩乐,而是赶紧回家做完功
课,陪伴奶奶一起吃饭。他想这样做或许可以替代爸爸当作一种“补偿”。
因为达仁知道奶奶独自在家会很孤单,所以他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跑去
玩,而是跑回家陪伴奶奶,和她一起吃饭,弥补父亲因为工作忙碌而忽
略了她。

18. C
最后一段:
一切都太迟了,奶奶永远等不到一起吃饭。看着窗外的老树,被阵阵
风儿吹着,看着窗内的爸爸,被良心谴责着。这一刻,达仁有了一个
深深的领悟:有时候,我们总认为还有时间,但时间未必等我们。
奶奶突然离世,让达仁意识到,爸爸总认为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孝顺奶
奶,想要有时间了才孝顺奶奶,但却忽略了头发已白的年迈奶奶,随时
会离世。生命如此变化无常,当爸爸准备惊喜给奶奶,想要陪奶奶吃饭
时,奶奶已经永远不再了。所以,行孝不能等!

19. B 背叛 bèi pàn (我就得背 bēi 着他到隔壁村看病。)


A)背负 bēi fù
C) 背债 bēizhài
D) 背包袱 bēibāofu

20. A 责备
B)责令:命令
C)遣散:团体等进行改组或解散时,将原有人员解职,或退伍
D) 放遣:释放、遣散
2021 年五年级华文教案

科目
日期 时间 班级 SUB
TARIKH MASA KELAS 五年级 华文
JEK

单元四 永恒之旅 教具 课本、演示文稿、


课题
增广练习(UPSR20 题选择题) 增广练习活动卷
2.1 阅读与理解教材,能了解文章的内涵, 跨课程元素 道德价值观:
领会其教育意义,体验文章表现的情感。 孝顺、诚实
创意与革新
内容标准 在阅读中发展语感,能感受语言的优美,
积累语言材料,并了解文章叙述、描写和
说明等表现手法,体会阅读的乐趣。
2.1.1 理 解 教 材 , 能 借 助 工 具 书 掌 握 词
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初步
掌握其主题思想。

学习标准 2.1.2 阅 读 教 材 , 培 养 语 感 。 能 展 开 想
象,获得情感体验,体会阅读的乐趣,从
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能感受语言的优美,
学会积累优美的词句,初步了解文章的基
本表现手法。
学习目标 在本课结束后,学生能:
1.正确地回答问题。
2. 能正确回答至少 10 道题目
教学步骤 1.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第四单元所学过的语文知识。
2. 学生习做增广练习。
3. 教师展示短文,学生朗读短文,并自由举手说出该短文的内容大意。
4. 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分析短文内容,并回答问题。
5. 师生共论答案。
6. 学生进行订正。
7. 学生自由举手说出各自的学习成果。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