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第 29 卷 第 12 期 地 理 研 究 V ol 29, N o 12

2010 年 12 月 GEOGRAPH ICAL RESEARCH Dec , 2010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影响
研究的若干进展
何凡能, 李 柯, 刘浩龙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摘要: IPCC 报告指出: 气候变暖将给人类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 严重的 负面 影响。中


国历史上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本文在前人工 作的基 础上, 通 过对我国 秦汉以 来气候 变化与
农业经济发展对应关系的梳理与分析, 从百年尺 度上阐 明气候 变化对我 国古代 农业生 产的影
响, 结果表明 : 暖期利 于农业发展, 冷期则相反。当气候温暖时 ( 如秦汉 、隋唐时期) , 北方
农业种植界线北移, 农耕区扩大, 同时农作物生 长期增 长, 熟 制增加, 粮食产 量提 高; 而当
气候 寒冷时 ( 如魏晋南北朝、唐后期至五代时期) , 农业种植界线 南退, 宜农土 地减少, 农作
物生长期缩短, 熟制区域单一, 粮食产量下降。古代稻作区的分布也具有类同的变化。
关 键 词: 气 候变化; 农业生产; 历史时期; 中国
文章编号: 1000 0585( 2010) 12 2289 09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作为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一直为国内外学
[ 1]
者所关注 。大量研究表明: 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 如农业丰欠、文明兴衰、战乱爆发、王
朝更替、人口增减、民族迁移等) 的发生的确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有些甚至就是气候变
化的产物[ 2~ 6] 。农业作为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共同作用的产物, 深受气候条件的制
约, 对此我国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研究, 从不同角度 ( 如农区变迁、耕作制度变化、粮食亩
产量增减等) 论述了历史气候变化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关系。如倪根金通过对我国历史
气候变化与北方农业经济盛衰关系的分析, 认为气候转冷是北方农业经济衰落的重要原因
[ 7]
之一 ; 方修琦对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兴衰的研究表明, 农牧交错带农业兴衰与气候冷
暖、干湿波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暖湿时期农业文化相对兴盛、农业北界向北扩展, 冷干
时期牧业文化相对兴盛、牧业南界向南扩展 [ 8] ; 张养才通过对历史上水稻熟制及种植区域
北进南退 的研 究, 明确 指出 气 候冷 暖明 显反 映对水 稻栽 培区 域和 熟制改 革的 影
响 [ 9] ; 邹逸麟也认为: 气候转冷转干是黄河流域水稻种植渐趋萎缩的根本性原因 [ 10] ; 等
等。就总体而言, 大部分研究成果都趋同于 历史时期气候变暖有助于农业生产条件改
善 这一基本观点[ 11] 。
然而, 从当前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情况看, 气候变暖可
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是极为不利的, 这似乎已成为国际社会和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就
对农业的影响而言, IPCC 报告中即指出: 气候变暖将给人类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严
重的 负面 影响[ 12] ; 但我国学者对中国区域的研究却表明: 利 与 不利 并存, 不

收稿日期: 2010 07 03; 修订日期: 2010 10 2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4097106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 ( 40625002)
作者简介: 何凡能 ( 1963 ) , 男, 福建仙游人, 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
E mail: hef n@ igsn rr ac cn
2290 地 理 研 究 29 卷

确定性依然存在 [ 13, 14] 。那么, 历史上的情景又是怎样的呢? 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


基础上, 通过对我国秦汉以来气候变化与农业发展对应关系的梳理, 从百年尺度上阐明气
候变化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 为现今人们深入认识气候变化的影响提供历史借鉴。

1 秦汉以来气候变化特征
自竺可桢先生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一文发表以来, 经过几代学者
的不懈努力, 历史气候变化研究得以不断深化, 尤其是在过去 2000 年温度变化序列重建
方面, 在多种代用资料 ( 历史文献、树轮、湖泊沉积、冰芯、石笋等) 及日趋完善的研究
方法的支持下, 取得了重要进展 [ 15~ 18] 。虽然这些成果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还存在分歧, 但
是廓清了我国过去 2000 年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与冷暖波动的基本特征。其中, 葛全胜等
[ 17]
利用历史文献记载资料重建的中国东部冬半年平均温度变化曲线显示 , 在百年尺度的
冷暖波动上, 我国秦汉以来共经历了 4 个暖期和 3 个冷期: 即秦汉暖期 ( 暖期 !, 0∀ s~
200∀ s) , 冬半年均气温较今高 0 3 # ; 魏晋南北朝冷期 ( 冷期 !, 210∀ s~ 560∀ s) , 冬半年
均气温较今低 0 47 # ; 隋唐暖期 ( 暖期 ∃, 570∀ s~ 770∀ s) , 较今高 0 23 # ; 唐后期至五
代冷期 ( 冷期 ∃, 780∀ s~ 920∀ s) , 较今低 0 5 # ; 宋元暖期 ( 暖期 %, 930∀ s~ 1310∀ s) ,
较今高 0 18 # ; 明清冷期 ( 冷期 %, 1320∀ s~ 1910∀ s) , 较今低 0 39 # ; 20 世纪暖期 ( 暖
期 &, 1920∀ s 以后) , 较今高 0 2 # ; 同时, 在每个冷、暖期中还存在着次一级的冷暖振
动 ( 图 1) 。

图1 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平均温度变化曲线 ( 温度距平数据引自文献 [ 17] )


Fig 1 W inter half year mean temper ature chang e during the past 2000 year s in easter n China
( Data quot ed fro m Reference [ 17] )

2 对农业的影响
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来源, 其发展深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气候变
化对传统农业社会的影响也是通过农业生产来实现的。气候环境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可归结
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即对农区分布、耕作制度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2 1 对农耕区分布的影响
历史上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农业文化与牧业文化多次交替的地区, 对气候变化极为敏
感, 是我国北方农区分布变化最频繁的地区, 也是学者研究的热点地区。研究表明: 秦汉
12 期 何凡能 等: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 2291

以来, 随着我国气候暖湿、冷干的交替变化, 农耕区分布北界也相应地出现了多次明显的


北进和南退。
( 1) 秦汉时期
如前所述, 秦汉是一个气候相对温暖的时期, 虽然其间也出现了多次年代尺度的冷暖
波动, 但冬半年均气温较今约高 0 3 # , 最暖 30 年出现在西汉初年 ( 前 210~ 前 180 年) ,
冬半年平均气温较现代高 1 2 # 左右。与之相应, 秦汉时期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农业种植
北界向北推进至河套以北地区。如秦嬴政三十六年 ( 前 211 年) , 迁北河、榆中三万家,
至河套地区开垦农耕 ∋ ; 西汉武帝元狩四年 ( 前 119 年) , 从关东地区征发 70 余万口, 至
陇西、北地、西河、上郡等地垦种 ( , 并在东起朔方西至令居 ( 今甘肃永登县) 的地区
内, 设立田官, 督率戍卒屯田, 将草场变为农田。谭其骧根据现今内蒙古境内长城之外的
市县数少于汉时的变化事实, 认为: 那个时候适宜农业耕种的地方要比现在多, 农业区
比现在广阔 [ 19] ; 倪根金根据秦、明长城位置的变化, 认为: 长城作为一条农业分界线,
长城位置的变迁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农区的盈缩, 从秦长城的分布位置看, 大多数地方比明
长城偏北 200~ 400km, 即使在现今的居延海附近、乌兰布和等沙漠里也遍布着汉代的农
[ 7] [ 20]
垦遗址 。王子今认为, 这种农耕区分布界线的移动是气候变化的 突出表现之一 。
( 2) 魏晋南北朝时期
继秦汉暖期之后, 中国气候进入了一个长达近 400 年的寒冷时期, 即魏晋南北朝冷
期。当时我国东中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低 0 4 # 以上, 其中, 最冷 30 年出现在南
北朝中期 ( 481~ 510 年) , 冬半年平均气温较现代低 1 2 # 。在这个寒冷期中, 匈奴、鲜
卑、羯、氐和羌等游牧民族纷纷内迁, 割据中原, 北方农区因此大幅度向南退缩, 牧业甚
至进到华北平原。文学家束皙在给晋武帝的奏疏中写道: 州司十郡土狭人繁, 三魏尤甚,
而猪、牛、马, 牧布其境内。 )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 复以河阳为牧场, 恆置戎马十万

匹, 以拟京师军警之备 ; 此时, 由于 平城 ( 今山西大同) 地寒 , 农业衰退, 孝文帝
不得不于太和十七年 ( 493 年) 弃平城而迁都洛阳 [ 21] ; 迁洛后, 敕福检行牧马之所, 福
规石济 ( 今河南延津县东) 以西, 河内 ( 今河南安阳一带) 以东, 拒黄河南北千里为牧
地 + 。可见, 当时大片农区已转变为牧区, 其农牧分界线自碣石至上谷居庸关, 折向西
南常山关, 沿太行山东麓直达黄河[ 22] 。虽然这条界线并非完全是气候的产物, 但是与气
候寒冷导致游牧民族大规模南迁密切相关[ 4] 。
( 3) 隋唐时期
隋唐 ( 特别是唐代中前期) 气候总体温暖, 我国东中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高
0 2 # 以上, 其中, 最暖 30 年 ( 691~ 720 年) 较今高 0 5 # 。在温暖气候背景下, 农业又
得到快速发展, 中原王朝相继出现了如 开皇之治 、 贞观之治 和 开元盛世 等繁盛
时期, 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如秦汉时的匈奴一样, 遁居塞外, 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唐代农
[ 23]
牧业界线北移, 农耕区扩大 。随着汉民的北上西进, 上郡、北地、安定、陇西、天水、
金城等郡, 其人勤于稼穑 ,; 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宁夏北部引黄灌

∋ −史记 . 秦始皇本纪/
( −汉书 . 武帝纪/
) −晋书 . 束皙传/
∗−魏书 . 食货志/
+ −魏书 . 宇文福传/
,−隋书 . 地理志/
2292 地 理 研 究 29 卷

区再次得到大规模开发, 甘肃宁县、庆阳一带甚至出现小麦丰收, 无处可卖 ∋ 的景象;


鄂尔多斯高原农业人口急剧增加, 增设了许多新的县治, 如在黄河岸边置丰州, 东部准格
[ 24]
尔旗置胜州, 南部无定河畔置夏州, 鄂托克旗置宥州等 。这个时期农区北界向北推至
今靖远、盐池、白城子、呼和浩特南至张家口、燕山南麓一线[ 25] 。
( 4) 唐后期至五代时期
唐中叶 安史之乱 后, 我国气候再次转冷, 并持续至五代时期。当时东部地区冬半
年平均气温较今约低 0 5 # , 虽然其间也有短暂回暖 ( 如 850 年前后) , 但幅度不大, 气
温仍较今约低 0 1 # 。在此期间, 中国再次进入 五代十国 的分裂动乱时期, 北方游牧
民族 ( 如沙陀、吐蕃、契丹、党项等) 伺机南扩东进, 畜牧业由此得以再次发展。据文献
记载, 公元 9 世纪初后, 陕甘宁黄土高原地区的部分汉人内迁, 陇东至陕北为东进与南下
的吐蕃和党项族所占据, 成为新的畜牧区 ( , 宁夏固原至天水一线以西也为吐蕃占领, 而
在今山西应县、河北阳原、蔚县一带成为内迁的吐谷浑、党项、沙陀等游牧民族的居住
地 ) 。其时农业种植北界已南撤 至今天水南、华亭南、庆 阳、延安至离 石、代县、蔚县
[ 25]
一带 。
( 5) 宋元时期
北宋至元中叶为气候温暖期, 这与欧洲及大西洋周边地区出现的 中世纪暖期 相一
致。这一时期我国东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约高 0 2 # , 最温暖阶段出现在 1201~
1290 年, 较今约高 0 6 # , 但温暖气候并不持续稳定, 其中也有相对寒冷的阶段, 如两宋
之际。这种温暖的气候条件在北方农业上的反映, 即农区向北扩展。据邹逸麟研究, 元前
期在上都 ( 今内蒙古多伦诺尔西北闪电河北岸) 及更北的口温脑儿的黄土山 ( 今查干诺儿
南) 和应昌府 ( 今克什克腾旗西) 都有屯田, 至元二十年 ( 1283 年) 、二十二年 ( 1285
年) 政府曾出钞在上都、应昌府和籴粮食; 至元二十五、二十六年 ( 1288~ 1289 年) 还
疏浚怯烈河灌溉黄土山一带的民田 [ 26] 。可见, 这一温暖时期的农业种植北界可达今宁夏
同心以北、内蒙口温脑儿一带。
( 6)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气候以寒冷为特征, 这与欧洲及大西洋周边地区曾经出现的 小冰期 状况
一致, 我国东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约低 0 4 # , 其中最冷时段出现在清后期 ( 1861
~ 1890 年) , 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约低 0 7 # 。在这种寒冷的气候环境下, 位于长城一线
以北的农耕经济已很难维续, 迫使明初洪武年间在今内蒙古东南部设置的开平卫、全宁
[ 21]
卫、大宁卫等卫所先后迁至长城以内 。然而, 明末以降, 由于农业技术的改进以及耐
寒、耐旱农作物品种 ( 如玉米、马铃薯等) 的引进与推广, 极大地影响了农耕区的分布,
使这一时期的农业种植北界并没有因为气候寒冷而南移, 反而向北推移, 越过明长城, 在
今呼盟的那伦春自治旗东南部经札兰屯、索伦、乌兰哈达、扎鲁特旗、阿仓科尔沁旗、巴
林左旗、林西县、克什克腾旗、白旗一带形成农业种植北界, 其以北及以西为牧区, 以南
[ 26]
以东为农区 。
2 2 对作物兴废与耕作制度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另一个表现即对作物兴废与耕作制度的影响。水稻作为我

∋ −册府元龟/ 卷 502
( −资治通鉴/ 卷 249
) −新五代史 . 四夷附录/
12 期 何凡能 等: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 2293

国南北方均有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其种植规模与耕作制度深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北
方受制于水源条件 ( 或降水状况) , 表现出种植规模的盈缩, 而南方受制于温度条件, 表
现出耕作制度的多样性。由于我国气候 变化具有明显 雨热同期 的特点, 尤其是北 方地
区[ 27] , 因此随着气候冷暖波动, 我国古代水稻的种植也相应发生变化。
( 1) 北方水稻种植的兴废
黄河流域种植水稻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晚期 ( 距今约 4000 年) 。唐中叶以前, 黄河
流域是我国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 在先进耕作技术的保障下, 水稻生产曾有过相对兴盛
的时期。但由于气候条件所限, 水稻始终没有在北方粮食作物中占主要地位。
秦汉时期气候温暖, 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取得显著发展, 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
无论在种植区域还是种植面积上都比先秦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汉武帝以后, 随着一系列
人工灌渠的修建 ( 如关中地区的潜渠、龙首渠、六辅渠、白渠、灵轵渠、成国渠等) , 农
业用水充足, 水稻种植规模和地域空前扩张。建元三年 ( 前 138 年) , 汉武帝游猎于长安
周围、渭河南北时, −汉书 . 东方朔传/ 中载有: 驰鹜禾稼稻粳之地。 可见, 当时水稻
[ 10]
种植已相当普遍 。
东汉末年以后, 历魏晋南北朝的寒冷时期, 黄河流域在气候趋寒以及长期战乱的双重
影响下, 水利工程遭到严重破坏, 水稻种植业日趋衰落。虽然史籍中也常有重修水利工
程、试图恢复水稻生产的记载, 如曹魏于青龙元年 ( 233 年) 时, 扩建成国渠, 使之 溉
舄卤之地三千余顷 ∋ , 前秦苻坚重修郑白渠, 以溉冈卤之田 ( 等, 但真正水稻生产得
以恢复却是在隋唐时期。此时, 中原地区气候温暖, 为水稻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伊洛河流域水稻生产常年丰收, 高宗永徽五年 ( 654 年) 时, 洛阳附近的粳稻, 斗仅十一
钱 ) ; 唐玄宗开元年间 ( 713~ 741 年) , 著名诗人张九龄 ( 678~ 740 年) 充河南开稻田
使, 在陈、许、豫、亳、 寿 等州, 置 稻 田, 仅 汴 州 ( 今 开封 地 区 ) 一 地 即 有 水 田 五
百顷 ∗。
唐末、五代时期, 我国气候再次转冷, 黄河流域水稻种植范围明显缩小, 黄淮平原原
有的稻作农业已然荒废, 这从北宋年间极力恢复黄河流域的水稻种植可见一斑。北宋端拱
年间 ( 988~ 989 年) 朝廷诏令江北诸州: 就水广种粳稻, 并免租税。+ ; 至道年间 ( 995
~ 997 年) , 北宋大臣陈尧叟等 自陈、许、邓、颖, 暨蔡、宿、亳至于寿春, 寻访汉唐
以来水利旧迹, 兴办水田 ,, 在黄河流域局部地区恢复水稻种植。熙宁年间 ( 1068~ 1077
年) 王安石变法时, 朝廷曾成立 提举沿汴淤田 、 都大提举淤田司 等机构, 在豫北、
冀南、冀中以及晋西南等地区淤灌治碱, 挑选一些水利条件较好的地方辟为水稻田, 如陈
州、颖州至寿春的颖水沿岸, 许州长社 ( 今许昌市) 、共城县 ( 今辉县) 、开封、陈留、咸
平 ( 今通许县) 以及沧州等地 0 , 水稻种植范围又有所扩展[ 10 ] 。
随着明清 小冰期 的来临, 黄河流域的水稻生产更趋衰落, 不仅分布零星, 种植面
积小, 而且产区持续时间短。就京津冀而言, 在明前期, 除了河间府有一定规模的水稻生

∋ −晋书 . 食货志/
( −晋书 . 苻坚载记/
) −资治通鉴/ 卷 199
∗−旧唐书 . 玄宗纪/
+ −宋史 . 食贷志/
,−宋会要辑稿/ 152 册 −食货/
0 −宋会要辑稿/ 152 册 −食货/
2294 地 理 研 究 29 卷

产外, 其他地区已较少种植。如顺天府仅有宛平、昌平二县种植水稻, 保定府唯雄县盛产


水稻, 赵州 水稻惟隆平有之 , 而广平、大名等府均已不产水稻。清早期曾有在北京附
近兴办水田的考虑, 但因气候干冷而最终放弃。康熙曾云 水田之利, 不可骤兴 ; 雍正
年间 ( 1723~ 1735 年) , 虽于河北境内开辟了官私水田 5600 余顷, 但好景不长, 除了少
数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还保持一定数量的水田外, 其余均渐荒废或改为旱田; 道光年间
[ 10]
( 1821~ 1850 年) , 林则徐又提出在河北平原发展水稻的建议, 但也未见成效 。
( 2) 南方稻作制度的变迁
双季稻是指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两季水稻的一种稻作制度, 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
史。古籍中常有两熟稻、再熟稻、再生稻、混作稻、间作稻和连作稻等的记载, 反映了中
国稻作制度的多样性。但由于受气候冷暖波动的影响, 单季稻和双季稻的种植地区则有较
大的变化。据张养才研究: 历史时期气候冷暖的波动, 可引起单季稻、双季稻种植地区南
[ 9]
北变动约两个纬距 。
隋唐时期, 我国东部地区气候温暖, 南方地区出现了轮作复种的一年二熟制。长江下
游地区作为双季稻的北界, 有可靠历史记载也始于唐代, 如 −新唐书 . 玄宗本纪/ 载: 开
元十九年 ( 731 年) , 是岁扬州橹稻生 ; −太平御览/ 引 −新唐书/ 曰: 扬州有 橹生稻
二百五十顷, 再熟稻一千八百顷, 其粒与常稻无异。 说明扬州地区当时已种植双季稻。
唐后期至北宋初期, 由于气候变冷, 生长季缩短, 除个别地方偶有 稻再熟 的记载
外, 江南大部分地区已无双季稻耕作。因此, 清道光年间江苏按察使李彦章 ( 1794~ 1836
年) , 在其 −江南催耕课稻编/ 中即认为: 宋时江南, 又止一收 。但到了南宋时, 我国
气候显著转暖, 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较北宋之前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仅普及了轮作复种
的一年二熟制, 而且还产生了轮作复种的一年三熟制 [ 28] 。
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 区双季稻种植 每况愈下, 播 种面积也 大为减少。道光十 三年
( 1833 年) , 李彦章在苏北地区 亲见早、中、晚稻之种皆备, 而竟无两种者。 在苏南地
区, 延绵 100 余年的双季稻, 虽未绝迹, 但也 惜不多耳 ∋ 。在江浙一带, 由于秋季气
温偏低, 水稻不能正常成熟, 多空壳瘪粒, 50kg 稻谷只能产 25kg 大米, 而 50kg 一年一
熟的稻谷却可产 40kg 大米 [ 29] 。在广东地区, 也因气候寒冷, 作物成熟期推迟, 给耕作制
度带来很大影响, 不仅一年三熟制已不复存在, 就是一年两熟制的范围也大大缩减; 同
时, 水稻生产在寒冷气候的影响下, 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常有烂秧、少穗和较高空枇率的
现象发生, 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 30] 。
从上述长江下游地区稻作制度的演变历史可以看出, 双季稻的种植除受技术条件影响
外, 主要是受制于温度的变化, 其兴废演变与我国历史气候寒暖的波动大体一致。
2 3 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现代研究表明: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 年平均温度升高 ( 降低) 1 # 或降水量增加 ( 减
少) 100m m, 我国粮食亩产量将分别有 10% 的增产 ( 减产) [ 31] 。可见, 气候环境与农作
物产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就历史上粮食亩产量而言, 由于历代反映亩产的资料十分有限, 且又涉及古代各地度
量衡的变化问题, 因此, 不同学者的估算结果差别很大。但从总体来看, 全国粮食亩产量
[ 32~ 35]
呈递增趋势 。吴慧估算结果显示: 战国中晚期, 我国粮食亩产量约为 216 市斤/ 市

∋ ( 清) 李彦章撰 −江南催耕课稻编/ , 道光十四年刻本。


12 期 何凡能 等: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 2295

亩, 汉时增至 264 市斤/ 市亩, 唐时为 334 市斤/ 市亩, 两宋时降至 309 市斤/ 市亩, 元时
[ 32 ]
复增至 338 市斤/ 市亩, 明清时约为 392 市斤/ 市亩 。从全国粮食亩产量和北方麦作亩
产量的相对变化指数看 ( 表 1) , 除明清外, 气候寒冷时期, 我国粮食亩产量 ( 包括全国
粮食亩产量和北方麦 作亩产量) 都有所下降, 如魏晋冷期的 亩产量较两 汉暖期下 降了
1 5% , 南北朝冷期的亩产量在魏晋的基础上大幅下降了 13 3% ; 而气候温暖时期, 粮食
亩产量则呈上升趋势, 如两汉暖期的亩产量比前一朝代上升了 9 7% , 隋唐暖期时的亩产
量较北朝提高了 10 3% , 元朝亩产量比宋时则大幅提高了近 40% ( 吴慧估算的全国粮食
亩产量约提高 10% ) 。这种气候冷暖变化与北方粮食亩产量的基本对应关系, 说明了历史
上气候波动对我国古代北方粮食产量的重要影响。

表1 秦汉以来我国粮食亩产量相对指数变化表 ( 单位: %)
Tab 1 Relative index change of grain yield per mu in China since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 unit: % )
地区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唐 宋 元 明清
全国粮食亩产变化指数 + 22 2 - 2 3 - 0 4 + 29 9 - 7 5 + 9 4 + 16 0
北方麦作亩产变化指数 + 9 7 - 1 5 - 13 3 + 10 3 - 8 3 + 38 9 + 35 1

注: + 、 - 为后一朝代比前 一朝代 增减情 况; 其中, 全 国亩产 变化 指数根 据文献 [ 32] 计 算而得,


北方麦作亩产变化指数引自文献 [ 33] 。

从表 1 中, 可以看出: 明清冷期时我国北方粮食亩产量继续上升, 这可能与农业生产


技术和土地生产率 ( 如精耕细作、农田水利、土壤耕作技术和新品种引进等) 的提高有
关。不过, 王铮等所 给出 的 1730~ 1915 年 间我 国农 业收 成状 况看 ( 表 2) , 相 对冷 期
( 1883~ 1911 年) 的 农业 收成 仅为 68% , 而 相对 暖期 ( 如 1730 ~ 1749 年) 则 提高 到
86% [ 11] 。可见, 即使在寒冷的明清 小冰期 里, 次一级的气候波动依然给农业产生带
来显著的影响。

表2 18~ 19 世纪中国农业收成状况 ( 相对各地丰收年的全国平均)


Tab 2 The harvest index in China during the 18th~ 19th centuries
年份 1730~ 1749 1750~ 1759 1760~ 1814 1814~ 1831 1832~ 1843 1844~ 1882 1883~ 1911 1912~ 1915
收成 86 83 86 80 73 70 68 70

注: 数据引自文献 [ 11] 。

3 结语
通过上述对我国秦汉以来气候变化与农业经济发展对应关系的梳理与分析, 可以看
出, 历史时期气候冷暖波动给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带来深刻的影响。总体特征表现为: 暖期
利于农业发展, 冷期则相反。当气候温暖时 ( 如秦汉、隋唐时期) , 北方农业种植界线北
移, 农耕区扩大, 同时农作物生长期增长, 熟制增加, 粮食产量提高; 而当气候寒冷时
( 如魏晋南北朝、唐后期至五代时期) , 农业种植界线南退, 宜农土地减少, 农作物生长期
缩短, 熟制区域单一, 粮食产量下降。此外, 从我国古代稻作区分布的演变历史看, 气候
温暖时, 黄河流域普遍种植单季稻, 双季稻可北进至长江两岸; 而气候寒冷时, 黄河流域
稻作规模明显缩小, 仅呈零星分布, 双季稻南撤到长江以南地区。
2296 地 理 研 究 29 卷

虽然本文着重阐明了气候变化给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但这并不是否
认或忽视其他因素。农业作为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共同作用的产物, 在受自然条件制
约的同时, 也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等人文因素密切相关, 尤其是生产力水平、科学
技术水平, 以及土地制度、赋役制度、人口政策、民族政策等。因此, 气候变化对古代农
业的影响并非是绝对的, 而是各种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如明清时期, 气
候虽处于 小冰期 , 但农业依然得到良好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不仅拥有漫长的农业发展史, 而且还拥有丰富的历
史文献资料, 拥有辽阔的疆域和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 这为深入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
古代农业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关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是我国可为当今全球变化及其
影响研究提供历史借鉴的重要领域之一。

参考文献:
[ 1] 方修琦, 葛全胜, 郑景云 环境演变对中华文明影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古地理学报, 2004, 6( 1) : 85~ 94
[ 2] D avid D Zhan g, Pet er Breck e, Harry F Lee, et al . G lobal climat e change, war, and populat ion decline in recent
h uman h ist ory PN A S, 2007, 104( 49) : 19214~ 19219
[ 3] 许靖华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中国科学( D 辑) , 1998, 28( 4) : 366~ 384
[ 4] 王会昌 2000 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 地理科学, 1996, 16 ( 3) : 274~ 279
[ 5] 葛全胜, 王维强 人口压力、气候变化与太平天国 地理研究, 1995, 14( 4) : 32~ 41
[ 6] 李伯重 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 人口研究, 1999, 23 ( 1) : 15~ 19
[ 7] 倪根金 试论气候变迁对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经济的影响 农业考古, 1988, ( 1) : 292~ 299
[ 8] 方修琦 从农业气候条件看我国北方原始农 业的衰落 与农牧交 错带的形 成 自然资 源学报, 1999, 14( 3) : 212
~ 218
[ 9] 张养才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与我国稻作区演变关系的研究 科学通讯, 1982, ( 4) : 237~ 241
[ 10] 邹逸麟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水稻生产的地域分布和环境制约 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5, ( 3) : 222~ 231
[ 11] 王铮, 黎华群, 孔祥德, 等 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历史借鉴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15( 6) : 706~ 713
[ 12] IPCC Climat e Change 2007: The Phys ical S cien ce Basi s Cont ribu tion of Work ing G roup I t o t he Fourt h A ssess
ment R eport of t he Int ergovernmen tal Panel on Climat e Change Camb ridge, U nit ed K ingdom and N ew Y ork,
N Y , U SA : Cambridge U nivers ity Pres s, 2007. 994~ 996
[ 13] 刘颖杰, 林而达 气候变化对中国不同地区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3( 4) : 229~ 233
[ 14] 杨尚英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影响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 2) : 303~ 304
[ 15] Y ang Bao, Braeuning A , J ohnson K R , et al G eneral charact erist ics of t emperat ure variat ion in Ch ina during t he
l ast t w o mil lenn ia G eophys ical R es earch Lett ers, 2002, 29( 9) : 381~ 384
[ 16] T an M ing, Liu T ungs heng Cycl ic rapid w arming on cent enn ial cale reveal ed by a 2650 year st alagm it e record of
w arm season t em perat ure G eophy sical Research Let t ers, 2003, 30( 20) : 16~ 17.
[ 17] 葛全胜, 郑景云, 方修琦, 等 过去 2000 年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 第四纪研究, 2002, 22( 2) : 166~ 173
[ 18] 满志敏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9. 1~ 504
[ 19] 谭其骧 对历史时期的中国边界和边疆的几点看法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79, ( 11) : 1~ 11.
[ 20] 王子今 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436~ 440
[ 21] 满志敏, 葛全胜, 张丕远 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例研究 地理研究, 2000, 19( 2) : 141~ 147
[ 22] 陈新海 南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主要农业区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0, 5( 2) : 103~ 119
[ 23] 蓝勇 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1, 16( 1) : 1~ 15
[ 24] 王尚义 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农牧业的交替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见: 历史地理 ( 第五辑) 上海: 上海人民
出版社, 1987. 11~ 24
[ 25] 张丕远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395~ 413
12 期 何凡能 等: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 2297

[ 26] 邹逸麟 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冷暖变化 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5, ( 1) : 25~ 33


[ 27] 汤懋苍, 汤池 历史上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初探 高原气象, 2000, 19( 2) : 159~ 165
[ 28] 郭文韬 中国古代的农作制和耕作法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1. 1~ 27
[ 29] 龚高法, 张丕远 气候寒暖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见: 纪念科学家竺可桢论文集. 北京: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
社, 1982. 195~ 212
[ 30] 刘伟, 钟巍, 薛积彬, 等 明清时期 广东地区 气候变冷 对社会经 济发展的 影响 华南师 范大学学 报( 自 然科学
版) , 2006, ( 3) : 134~ 141
[ 31] 张家诚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初探 地理研究, 1982 , 1( 2) : 8~ 15
[ 32] 吴慧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5. 1~ 232
[ 33] 余也非 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1980, ( 3) : 8~ 20
[ 34] 吴存浩 中国农业史( 1~ 4 卷) 北京: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6. 1~ 1273
[ 35] 赵冈 农业经济史论集 11 1 产权、人口与农业生产 北京: 农业出版社, 2001. 1~ 271

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in ancient China
H E F an neng, L I Ke, L IU H ao long
( Institute of G eog raphic Sciences and N atur al R eso ur ces Research, CA 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T his paper made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 ionship bet ween cl im at e change and
ag ricult ur al development in China since t he Qin Dy nasty . T he fo llow ing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 about how histo rical climat e f luct uat ion inf luenced ancient agr icultural pr oduc
t ion. Warm periods w ere benef icial t o agr icultural dev elo pment w hile cold periods made a
g ainst t o it . When t he clim at e w as w ar m ( e. g . Qin, H an, Sui and T ang dynast ies) , t he
no rt hern boundary o f f arming moved no rt hw ard. T hus, cultivat ion area expanded. And
cro p gr ow ing tim e and cr opping pat t er ns wo uld also incr ease due t o relatively high t emper
at ure. As a result, cr op yields w ere g reat ly im pro ved. H o w ever, during cold periods, ( e.
g. Wei, Jin, N ort hern and So ut her n Dy nasties, Lat e T ang Dynast y and Five Dy nasties pe
r io d) , t he bo undary of f arm ing mo ved southw ard, cro pping pat t er ns becam e single, culti
v at ion land and crop g row ing t im e reduced. T hese changes caused t he decrease o f cr op
yield. Mo reo ver, t he hist ory of rice dist ribut io n in ancient China sho ws t hat during w arm
periods, single cr opping rice w as w idely plant ed in t 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double
cro pping rice could gro w in t he Yangt ze River Basin. But w hen the climat e became co ld,
the r ange o f t he dist ribut ion of sing le cropping rice plant in t he Yellow River Basin w as
significant ly diminished, and double cr opping rice retr eat ed t o t he sout h of t he Yang tze
River Basin.

Key words: climat e change; ag ricult ural development ; hist orical period; China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