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9

政黨制的成因

1. 制度⾯向:中央政府設計、中央地⽅關係、政黨補助、選舉制度
2. 社會:Marxism →社會階級
3. 菁英:修改法律
4. 歷史:英國的⼆黨制傳統

階級解組:選⺠不以「階級處境」作為投票的主要考量 。即投票⾏為與階級之
間的結合程度正在下降
1. 富裕環境與後物質主義
2. 原有階級政黨無法提供保護保證:左浱執政的弱勢保護未必較好
3. 原有政黨無法解決問題(經濟):執政後無法達到宣稱之成效引起失望反

4. 原有政黨出現醜聞

政黨解組:⼈⺠因不認同現有政黨,使其與該政黨的結合程度下降,進⽽造成
政黨⽀持度下降的現象,常表現在政黨得票率下降及退黨風潮
1. 政治醜聞
2. 政治不信任
3. 執政失敗

政黨及階級解組代表意義
1. ⼈⺠對傳統政治的溫吞無效感到厭悪,渴求改變
2. 重⼤政治或社會問題無從解決
3. 左派失能
4. 網路效果

政黨重組:選⺠的投票意向改變,抑或是政治菁英勢⼒重新整合,因⽽導致政黨
分合與內部權⼒產⽣變化。亦可能直接影響既有政黨制,導致全新的政黨結盟
型態
1. 政黨解組
2. 階級解組
3. 選制改⾰
4. 既有⼤黨分裂
5. 新傳播技術
6. 重⼤經濟、政治、社會衝突或滿⾜

政黨認同
個人將利害關係意識,附著於政黨之上的政治認知。其形成與當代⺠主國家投票
權擴張有關。社會行為者依自身所屬社會條件、特徵,享有與他人不同之社會處
境。只有透過投票選擇政黨,才能抱有改善、維持自身社會處境的希望。而政黨
為了爭取⺠眾支持,也必尋求佔據某個特定社會分歧基礎,推出相關論述以爭取支
持。因此政黨的政見往往反過來重塑政黨認同。因此,一國內的選⺠政黨認同,
實際上即代表選⺠自身社會條件,以及重大社會分岐的縮影

司法自我限制主義
在大多數情況下,司法仍保有消極特質,具有司法被動主義。大多數國家的司法機
關針對違憲案多採不告不理的態度,也不會對立法當中的案命令發表看法,以防司
法過度擴張

司法積極主義
在部分特殊情形(社會因某項人權議題產生重大沖突或矛盾,如同婚)司法機關亦
出現干預政治議題的傾向,並透過判決及解釋,具體介入政治決策。

選舉的正功能
1. 提供正當性
2. ⺠意與政策偏好的形成
3. 衝突的制度性解決
4. 政治學習及社會化
5. 選舉渦力
6. ⺠主化指標及工具
7. 政治參與的管道
8. 政治甄補
負功能
1. 簡化了政治問題
2. ⺠意的兩極化
3. 參與的成本

影響選⺠投票行為的因素
1. 長期:經濟程度、投票激勵 or 強制、選舉制度、選舉結果是否影響行政首
長異動(重要性)、公⺠責任感、政治效能感、政黨認同、種族丶文化
2. 短期:重大政治事件、短期經濟變動或危機、天候

政治人物參與政黨目的
1、政治聯盟
2、自我宣傳
3、尋求資源

選區劃分考量的因素
1、基本原則:行政區域、人口分布、地理環境、交通狀況及應選名額多寡,與行
政區劃分原則度相似
2、人口均數:各選區選⺠人口數應盡可能一致
3、行政區域主義
4、集中與分散原則:政治人物的考量。使選票集中過度支持,或使選票分散
政黨形成的社會分岐原因
1、傳統政治學認為是⺠族革命與工業革命下的沖突。
2、20 世紀,立基於階級立場、政府角色、社會福利與經濟管制、種族、特定歷
史議題(如統獨)
3、21 世紀,如難⺠、世代沖突、反全球化

寡頭鉄律
Mitchels 對德國社⺠黨的研究發現,不論組織的形態或聲稱的核心價值為何,組
織的權力都會落入內部具有組織能力及決策權的少數分子。他認為⺠主的設想
並不可行,成因有 3:
1、組織內部成員對「專業化」的期盼與要求
2、領導試圖維繫凝聚力強的團體,有助提昇權力
3、基層人員態度冷漠
而解決之道:黨內初選、設置黨代表、媒體監督、選舉課責

FPTP
優點
選區連結與代表性、政黨意識型態趨中、政治穩定
缺點
選票浪費與低比例性、造成二黨制而選擇有限、對小黨不公、並非真正多數決

SNTV
優點
對小黨較公平、多名代議士
缺點
選票扭曲、滋生派系與黑金、偏激政策與政黨、黨內同室操戈、小黨林立、過
度代表與當選人正當性不均

我國立委選制改變的影響
1. 邁向二黨制、向心和普涵制的競爭、小黨受限、連任優勢
2. 立委席次減半:無學理依據、部分選區過大或小、小黨受限、寡頭、立法權
式微、總統控制力提高
3. 任期 4 年:分裂投票減少、衣尾效應

投票行為
1、社會學(Columbia):社經地位、家庭背景、宗教信仰、居住環境有關。個人
所處的團體是影響投票最主要因素,而非個人意志。若將團體特徵歸納,可建立有
效預測的政治傾向指標。投票是種團體態度,只要就個人團體背景分析,即可瞭解
投票傾向
2、經濟學(理性選擇):選⺠是理性判斷且自利思考的行為主體,就選⺠自身處境
及思維模式分析,以歸納出其行為傾向。受經濟人假設影響,發展出回溯投票、前
瞻投票、策略投票
3、社會心理(Michigan):漏斗因果模型 funnel of causality,選⺠受短、中、長
期因素影響,分別為候選人政見、候選人認同、政黨認同。最早形成且最重要的
即為政黨認同。政貝的算計反倒最不可能,顯示多數選⺠在投票時並不理性計算
哪個政黨帶來最大利益。

適用上限制
1. 左派失能,人們對其社會平等及弱勢保護的宣言不再有信心,原本的左派支持
者開始轉向非左浱
2. 選⺠的投票在實務研究中並非理性
3. 2008 金融風暴引發普遍政治不滿,伴隨網路科技,形成傳統政黨的解組以及
網路政黨興起,降低了 Michigan 學派的解釋力

選擇選舉制度需考量之因素
1. 制度目的:多數決→穩定、效率。比代→多元、弱勢
2. 制度效果:杜瓦傑
3. 選區劃分:大選區→比例性高
4. 計票方式:最符合多數人期待 or 多元意見表達
5. 投票對象:候選人 or 政黨

行政首長的功能
1. 儀式與象徵
2. 外交
3. 三軍統帥
4. 危機領導
5. 預算規劃
6. 行政體系領導
行政首長的權力限制
1. 任期
2. 法規、權限
3. 權力分立
4. 反對黨監督
5. 媒體
司法獨立的保障
1. 任用途徑:人民普選(美)、國會選任(拉美)、行政部門(美聯邦)、
法官推舉(義)、司法官考試
2. 身份保障:終身職
3. 獨立預算
司法獨立的限制
1. 外在偏袒:政府單位、政治人物、政黨、民間團體、媒體
2. 內在偏袒:個人信念、同情心
政治社會化的功能
1. 形成具體政治態度
2. 建立政治知識與認知
3. 維繫政治文化與秩序
4. 改變政治文化
⺠族國家面對分裂危機
1. 文化多元主義
2. 共識型民主
3. 自主權讓渡
我國司法獨立現況
1、組織獨立
2、審判獨立
3、人事獨立
4、財政獨立
行為主義
研究聚焦科學方法的採用,並據此發展出可驗證及建立具體因果關聯的理論。相
信科學是唯一客觀真實的研究方法,可套用在不同學科。研究目標是建立「描
述」+「予測」+「解釋」的理論。特徵:
1、原子式的本體(觀察個體行為),不存在集體化約
2、實證研究,且以「量化」進行
3、法則化的解釋
4、價值中立
5、名目性的定義,不探討本質
6、捨棄「國家」
優點
1、可驗證的研究與因果關係解釋,更貼近實際
2、「去規範化」的客觀研究傾向,從試圖引導人類意識的規範傾向中解放,提供
更客觀研究成果
3、系統論建立宏觀知識架構,使此時期各項研究成果彼此相聯
限制
1、價值中立的謬誤,無法解決價值問題,落入形式主義
2、過於重視實證及數據化,陷入「無關緊要的精確」
3、人類社會的複雜性無法建立法則解釋
4、現象即為合理

社會資本
1.70 年代,政治學界開始關注⺠主制度中,成員間的互動關係及意願
2. R Putnam"Bowling Alone"使研究者注意 「傳媒型態轉變」、「娛
樂形式」、「人際交往模式」與社會資本間可能的關係。
3、聚焦於「整體社會凝聚」的條件,意指「有利於鞏固社會合作、連結之社會
條件」,如信任、團結、共同工作的經驗、結社團體本身及其形成的誘因,皆可視
為社會資本的具體形式。
4.他從「自願性團體的數目」、「群眾參與公共事務的比例下降角度出發,說明
美國 1960 年代開始面臨社會資本流失。
對⺠主制的貢獻
1、⺠主制需要有回應性與效率,即同時兼顧人⺠需求並能運用有限資源,而實際
上並非每個政府都具有這種能力,對 Putnam,在什麼樣的社會可以產生較有效能
的⺠主政府即是重要議題。
2、當⺠主政府的運作,是建立在一個強調平等之互相對待、人⺠自願且平等的
相互合作,並具有團結、信任、容忍等特質之德性的政治社群中,該政府的運作即
會較有效率與回應性,此即為市⺠社群。社會資本是市⺠社群賴以運作的重要基

⺠意與政治文化
政治學研究不同國家在遭遇重大事件的選擇情境時,有政治文化和⺠意的解釋途
逕。前者代表的是影響人⺠抉擇的環境結構,後者被視為人⺠具體自我選擇的結
果。

後行為
1、融合規範與實證的研方,不強調價值中立
2、同時對制度和人進行研究,並主張其彼此間有相互影響
3、同時重視靜態和動態面向
4、回歸價值討論,亦兼顧實然分析

意識型態的要素
1、價值觀
2、理想政體
3、人性假設
4、行動策略
5、政治戰術

歷史制度論
制度的設計目的及效果不可能「憑空出現」,而制度設計的有效性,可從不同國家
的「制度實踐經驗」得到驗證。制度可被視為一種「政治路徑」(路徑依賴),指
導人們追尋或規避前人成功或災難的經驗。因此,探討特定制度運作的歷程即此
論者主軸

政治可否科學化?
反對
1、人類行為複雜性
2、人類意志不可予期
3、價值中立不可達成
贊成
1、提升研究水平可得到成果
2、人類行為的習慣反應可予期
3、透過嚴格科學方法可得出中立結論
觀念
對事物的抽象化描述。「中性概念」指涉對象為客觀存在,不具價值、行為引導
性。「規範性概念」指涉對象為主觀存在,具價值導引性。

古典自由主義
拒絕政府侵害人⺠權利,對政府的不信任。最小規模的政府,維持秩序、保障契約
執行、最少的經濟建設。自由市場經濟。有限政府、權力分立。反對權威的壓
迫,造就了⺠族主義、⺠族自決。Locke、 Bentham

現代自由主義
人⺠自我實踐。自由是獲得更好發展條件的權利。受凱因斯主義影響,福利國家。
JS.Mill

女性主義
1. 19 世紀後期英美,訴求婦女投票。(自由主義式)
2. 1960 與馬克思主義匯流,主張婦女權利的解放不應僅侷限政治面,更應擴張
至社會及經濟層面。(社會主義式)
3. 激進女性主義則認為性別上矛盾已無法消弭,應透過性革命將社會上性別結
構摧毀。主張所有男性皆敵人

社會主義
起源自工業革命後,知識分子對底層階級的關懷。核心價值為「平等」。如
Marx 等學者認為社會充滿不合理及剝削迫害的結構,使底層人⺠無法享有應有
權利,過合理的生活。

社會⺠主主義
較溫和。體制內的議會路線來改革社會,接受資本主義於財富累積的功能,也盼望
財富分配的公正。歐洲大部分左派政黨如德國社⺠、英國工黨。重視社會福利、
正義、失業率、公有制等議題,希望透過溫和的政府改革協助底層人⺠改善生活。
Bernstein

列寧式政黨
1. 行動層面-決策前允許成員皆可表達意見,以⺠主投票方式決定,在進行決策
後集體具有一同行動的義務。源自革命傳統
2. 政治領導-為貫徹馬克思理論中無產階級專政主張,列䌀將共產黨界定為
「可以完全理解人⺠利益」的政黨,是「無產階級先鋒隊」,有政治領導義務。
具體實踐
1、⺠主集中制
2、人⺠⺠主:⻄方的⺠主無法避免部分人無代表或保障,統治權無法開放給所有
人。人⺠⺠主透過可以完全代表且理解人⺠的政黨,以一黨專政方式達成人⺠執
政。
保守主義
起源自 18 世紀末,守舊階級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變遷的恐懼。通常為富裕社會
菁英階級,早期重點在於期盼穩固社會秩序、支持社會權威和優良傳統、保障菁
英統治。晚期與古典自由主義匯流,發展出新右浱,在 1980 年代盛行。
家父長制保守主義
視社會為「有機體」,是由許多維護社會健全的「社會機制」組成。社會上的
「結構」皆有意義,每個人依其能力自然形成「階級」。推崇社會秩序、階級結
構、菁英統治、傳統價值。經濟上採「實用主義」,被視為中間溫和路線。
1、傳統(重視家庭)
2、權威
3、人類理性的缺陷
4、階層性
5、有機社會是有機的整體
6、私有財產
7、實用主義
新右派
1. 興起於「凱因斯主義」與「福利國家」的失敗。政府干預和支出已無法改
善通膨及失業。Hayek 重倡古典經濟學。
2. 經濟上新自由主義,反對政府干預。政治社會外交上的新保守主義,主張「社
會權威」、「共同文化」、「反對移⺠及歐盟整合」。
法⻄斯主義
1. 極右、威權國家如德義。建立於種族主義,主張特定種族的優越,而該種族人
⺠應強有力的團結,隨時為國家⺠族犧牲奉獻。反對資本、自由個人、共產
等主義以及宗教等與國家權威抵觸的概念。國家至上,是國家主義和集體主
義的極端形式。
2. 容易發生在「長期受國外勢力欺壓」或「驟遇政治、經濟危機」的國家,可
視為內部成員對危機的具體反應。
3. 如德義在建國以前皆長期分裂、戰爭、外部欺壓,使內部出現「防範外敵入
侵」的危機意識。又導致「超人領袖」、「國家至上」。在二戰之前強調
找回國家榮耀,強調個人為國家犧牲拯救國難,並設定「敵人」,以排他、攻
擊,為支持者設定明確敵我關係
特質
1、官定意識型態作理論號召
2、國家至高無上,個人為國家奉獻一切
3、設定假想敵
4、種族優越
法⻄斯具有強烈⺠族凝結特質,可在面對危機團結全國,有集中資源凝聚力量效果。
惟實踐上具有排外擴張特質,與種族主義、軍事擴張結合

第三條路
1. ⻄方人⺠開始厭倦社會⺠主主義、新自由主義。
2. 工黨 Blair,揚棄國有化,階級認同已過時,國家角色僅是助個人負擔更多責任,
有限度的福利供給。
3. 誘導個人積極、競爭、對自身負責。仍提供弱勢的福利
核心主張
1、政府應與市⺠團體共同制定經濟政策,僅需小而美政府
2、不代表放棄對市場的介入
3、仍應維持市場的自由競爭,視情況救助弱勢
評:理論內容模糊、實務少有貫徹,只是政治口號

盧梭全意志
1. 國家內成員「公共道德」意志的集合,代表「為他人著想,公正無私」的意志
思維。
2. 政治是種涉及「決策」的社會互動關係。人類意識中的私慾將使決策者做
出傷害或壓迫他人的決策。須發展出排除私益,僅剩下為他人以及公共利益
著想的決策思維。
全意志不會犯錯
1、全意志代表個人與國家的合理連結關係:社會契約論中,人類將有自我統治的
權利。全意志是人⺠自身的意志,與國家決策連結。
2、必定排除私利與不公正決策
3、立法家的引導介入:國家內出現優於常人的立法家,引導人⺠做出正確決定

Locke
1、天賦人權、權力分立(行政立法、外交)、同意之治、代議⺠主,古典自由主義
代表
2、人的生命、思想、言論乃上帝賦予,非上帝不得剝奪。人的勞動創造,所有權
應被保護。「天賦權利」先於國家、政府存在。自然狀態時有征戰,人因此締約
以確保權利。
社會契約論
1、政府的存在為確保人的天賦權利,穩定社會秩序。一種託管的角色,而非統治。
政府因保護人⺠權利而具有正當性
2、同意之治:透過定期改選投票(代議⺠主)連結政府與人⺠意志
3、人⺠服從契約內容(服從政府的依法而治):政府構成以後,依法所為,人⺠應服
從。若無法律基礎,仍應服從人⺠意志,否則人⺠可以反抗

J S Mill
結合 Berlin 的消極自由:言論自由的保障、自由以不傷害他人為限、限制政府權
力。提出當代自由的積極觀點:
1、提供義務教育
2、介入生產關係,降低工時
3、適當提供社會福利
目的性的自由:自由的目的在於協助個人追求內在天賦才情,發展自身性格能力。
1、個人幸福:個人才情要透過後天學習、思考、發展,則個人幸福的追求與自由
思考、言論、受教育相關。提倡完全的言論自由
2、社會進步:近似「多元主義」,社會的多元、差異化發展有助創新進步,此又立
基於個人擁有自由發展個性
自由的限度與環境支持
1、自由以不傷及他人為限
2、自由不僅建立在消極不受侵害,更應透過教育、社會福利、調薪等手段,協助
弱者發展自己個性。現代自由主義

新保守主義
1. 1960 後,面對經濟衰退、社會運動產生之「社會衝突與解組」。
2. 擁抱社會傳統價值,透過家庭宗教國家等,重新塑造社會的權威及秩序,權威
被視為維持社會安定的憑藉。
3. 反對外來移⺠破壞文化及社會秩序,亦不歡迎歐洲統合或其它威脅國家主權
的政治決議(如歐洲整合)

社群主義
1、將個人認同建立在「社群」,強調個人與社群連動關係。主張個人的自我是
透過社群所建構出的意識型態。不同於傳統個人主義式本體論,主張個人的行為
及表述僅可反映出社群的涵化內容,對社群的重視及研究皆為維繫人類社會所不
可或缺的關鍵價值。
2、沿用 Durkheim,認為社會價值維繫的基礎在於「社群」關係,健全的社會應
有健全社群(而非工業社會的疏離社群)。
3、社群提供介於個人與國家之間的「中層認同基礎」而可能在如經濟風暴的情
況,轉化成分離運動,如 Scotland
4、批評個人主義強調自我選擇,卻忽略自身價值來自社群,且需對群體關係負起
責任。個人主義助長了自我中心及自私自利,貶抑了公德心及公共利益。
5、20 世紀國族認同概念,意識型態上自由主義、個人主義與法⻄斯主義、國家
主義對立。社群成為中層認同的新選項。相對充滿政治性質的國族認同,乃是建
立在共同生活經驗、文化血緣、語言等因素上,高度文化認同,具凝聚力。

多元政體
Dahl 指出,當代⻄方⺠主國家重視⺠意的回應性和表達性,強調賦與公⺠平等政
治參與的權利,具有「公開競爭」、「包容參與」2 項特質。此 2 特質又合於政
治自由化和⺠主化 2 項標準。
多元政體論結合了多元論及菁英論,主張社會權力雖掌握在少數菁英,亦會分散在
不同團體,只要社會允許公開競爭,包容各種挑戰性參與,即可確保精英無法獨佔
權力,形成流動多數。
1、多元社會
2、折沖過程
3、流動多數
4、權力限制
5、菁英分歧
6、菁英領導
7、非菁英的重要
制度條件(代議⺠主的特質)
1、⺠選決策者
2、普遍選舉
3、普遍參政
4、選舉過程自由公平
5、言論自由
6、集會結社自由
7、資訊自由
共識型⺠主
1. 聯邦或分權國家
2. 剛性憲法(含人權條款、少數否決權)
3. 聯合政府
4. 行政、立法的平衡
5. 兩院制
6. 司法審查
7. 比代
8. 多黨制
9. 統合主義
10. 獨立央行
多數決⺠主
1、單一國或中央集權
2、不成文憲法
3、單一政黨組閣
4、內閣優勢
5、一院制
6、缺乏司法審查
7、單選區多數決
8、兩黨制
9、多元主義的利團
10、央行受行政部門控制

⺠主鞏固的意涵
1、當人⺠和菁英⺠主視為唯一化解沖突的遊戲規則(Linz)
2、雙翻轉測試
3、在行為上沒有特定族群團體意圖建立非⺠主體制或顛覆⺠主政府
4、憲政結構上,都願意服從憲法及相關立法程序上的法規範
總之,上述標準皆基於「社會行為者對⺠主的態度」。重點在人⺠是因某些原因
放棄對⺠主的信念。

條件
1、自由活潑的市⺠社會
2、政治社會具相對自主權
3、所有人都服從保障人⺠自由權利的法規
4、可供⺠主使用的官僚機構
5、建制化的市⺠社會

直接⺠主

1、正確反映⺠意
2、避免代義士弊端
3、避免國會鬥爭、政治僵局

1、公⺠判斷力不足
2、意見匯集困難
3、⺠粹危機

代議⺠主的基礎
1、現代國家規模大
2、公共事務複雜化、分殊化
3、菁英具專業知識

參與式⺠主
1. Kaufman,原指發源於校園、工作場所、社區的社會運動,透過公⺠擴大規
模的參與,形成由下而上共識的⺠主概念。與環保、女性主義、反戰有關
2. Pateman 界定:所有公⺠公共事務決策的⺠主。惟有當人們從決策議題設定,
至決策及執行過程,都享有充分參與的權利時,人們在決策上才享有真正平等
的權力。
性質
1. 古典式⺠主價值,⺠主不只是選擇領導人的程序,更應是強調道德培養及自由
實踐的政治學習模式。批判修正式⺠主的程序性觀點,主張參與才是⺠主實
踐的核心
2. ⺠主與自由平等等概念相關。只要是有關權力事項,皆有危及個人自由平等
的可能。支持者鼓吹在與權力有關之事皆積極參與。如工會、管委會、地
方社團等私領域,在參與式⺠主也被視為必須參與的社會組織。
3. 支持者認為,透過提昇教育素質,可提升公⺠積極參與的能力。
反對:泛政治性,參與成本高

公⺠投票類型
1、主權投票 plebiscite:人⺠為國家主權的最終擁有人,因此針對主權事項亦應
保有最終決定權。此類投票具凌駕憲法條之的效力,亦無須憲法條文依據
2、公⺠複決 referendum:狹義的公投。公⺠針對特定議題或國會已通過法案
再次進行肯認表決。發動依據憲法或法律認可。
3、政策投票:一種諮詢性投票。公⺠針對公共議題表決,將表決結果供政府部門
參考。不具有法律效力
4、創制:公⺠取代議會,自行創設表決法案,具國內法效力。被視為積極的直接⺠
主表現。賦予人⺠主動制定相關法令、立法精神、政策方針的權力,取代代議⺠
主。增強了人⺠的自主性,可能干擾政府施政或變成⺠粹主義

公投

1、直接反映⺠意,避免⺠意扭曲
2、主權在⺠的展現
3、人⺠自我救濟的最終途徑

1、淪為政客操弄
2、將複雜政治問題過度簡化,分化社會,不利於溝通共識形成
3、多數暴力,專業及理性的缺乏
4、成本過高
從脫歐看公投缺
1、⺠粹與不專業決策態度,缺乏深思熟慮
2、假新聞與控制
3、缺乏自我約束和責任承擔

新馬克思主義及新右派對⺠主制度的批判,皆認為⺠主制度和福利制度將迫使政
府應許超出能力範圍之外的公共支出,危及到政府的存續。
1、新馬克思- Habermas 正當性危機(⻄方資本主義及社會⺠主主義國家發展
時的困境):
資本主義尚未崩潰,因其具有獲得人⺠支持的能力(正當性)。
國家被迫不斷回應人⺠需求,並提升社會福利支出,也代表增稅的需求,而這種
「財富重新分配」的邏輯又和資本主義的核心價值「不理性的財富累積」相沖
突,也使國家陷入富人不繳稅,窮人卻想要更多的窘境,因而出現正當性危機,並將
致資本主義社會毀滅
2、新右派-政府超載:
選舉式⺠主過分重視⺠意支持,政治人物給予選⺠許多政治支票,更不敢執行正確
卻不利於選⺠的政策,導致政府債臺高築、高度通貨膨脹等負面結果。因此主張
以工具性角度檢視⺠主價值,應僅視為防止濫權工具而非實現社會正義和利益的
過程

⺠粹主義
1、從拉丁文 populous 而來,原本象徵在羅馬共和框架下,羅馬公⺠具有公⺠權,
得與君王貴族抗衡。後成為一種信念一政治的行動應聽從人⺠的要求(並主張人
⺠應從菁英手中奪回權力)。⺠粹主義具高度的動員傾向,在人⺠才應該是統治者
的口號下,對人⺠有較高吸引力,往往在國家遭遇緊急危難,多數人遭遇危機情境
時掘起。
2、由於政治決策往往需具有高度專業及長時關注,且歷史上,許多在危機中企圖
直接動員人⺠、訴諸⺠意作為最終解決危機手段的經驗大多失敗,因此在實務上
被視為不重視專業、僅追隨人⺠一時情緒以及不理性情緒決策的負面詞。
3、當代政治研究中,被視為一種對舊政治、統治菁英、自身社會處境不滿的一
種政治反動。於 19 世紀與馬克思主義匯合,構成了以中下階層為核心參與者的
左浱⺠粹主義運動。20 世紀初與法⻄斯主義結合,以敗戰國受挫人⺠為核心參與
者。H.Arendt 認為該⺠粹主義與運動皆導因於高度社會挫折,易產生極權主義。
4、21 世紀,受 2008 金融風暴、全球不平等、左派失能、網路傳播等因素影響,
全世界出現以年青人、中產階級(全球化下的受害者)以及底層人⺠為核心參與
者。亦出現了網路政黨、非典型政治人物、反政治、新政治等政治概念。

政治發展
政治體系自一種狀態轉移至另一狀態的過程,此一體系需具有度過轉變危機的能
力。所謂政治⺠主化,即在政治發展過程中,國家從威權轉換成⺠主體制乃至鞏固
的過程,包含⺠主轉型、⺠主鞏固。
條件
1、經濟:Lipset《政治人》,中產階級+教育程度十市⺠社會
2、社會:階層性+流動性+多元性
3、文化:公⺠文化、Putnam 社會資本

政治發展目標
1、建立政治權威
2、政治參與
3、社會公道
4、社群意識:族國意識
5、發展現代經濟

⺠主轉型的意涵
1、自由化:基本權利如言論自由、經濟權力等,得以發生實質效能的歷程,通常率
先表現在經濟改革面向,並獲得憲法保障
2、⺠主化:公⺠權恢復、擴張的過程
3、制度化:透過相關法律保障權利維繫

⺠主鞏固
指⺠主的運作獲得穩定不容易動搖的基礎,⺠主逆流的可能降低。當國家的⺠主
發展,克服正當性、認同、分配、參與、命令貫徹等危機,且不論人⺠或菁英皆支
持並遵循⺠主的制度及價值時,即進入⺠主鞏固。在鞏固前應先完成⺠主轉型。
通常也被認為與國家⺠主的制度解決能力(制度能量)、經濟發展、少數族群社
會處境、政治包容程度有關
障礙
1、國際:國外勢力介入或顛覆;全球化加劇地方分離主義、社會剝奪感、貧富差

2、國家層次:制度解決沖突能力、經濟重分配的結果、階級流動、政治社會相
對自主性、菁英的態度
3、社會:建制化的市⺠社會、人⺠對制度的信心和對⺠主的擁護、包容性政治
文化

第 3 波⺠主化
1、第一波始於 1828 美國總統大選,1920 受經濟及戰爭影響,德、義出現法⻄斯
政權,第一波逆流
2、第二波始於二戰後,原殖⺠國家和軸心國家轉為⺠主國。1958 起受冷戰影響
逆流
3、第三波始於 1974 Portugal⺠主政變。

第三波中經濟落後的前共產主義國家⺠主化,始於 1989 Poland 的⺠主化,象徵


共產極權的瓦解,起因為「經濟發展停滯」、「⺠生物資匱乏」、「躁進且不完
整的政經改革」。代表的是貧困、不完全改革、相對剝奪感所致,80 年代蘇聯面
臨糧食、能源、經濟發展等危機,戈巴契夫下令進行經濟改革(自由化),接著貿然
進行政治改革,加以人⺠在無法得到資源的相對剝奪感下,於 1991 瓦解,並引發滾
雪球效應

另一類型以日韓台等國,受惠長期穩定經濟發展、教育程度提升、中產階級出現
等因導致社會力量增強,加上某些歷史境遇如教會支持丶領導者選擇、美國的態
度,出現⺠主化。亦符合現代化理論觀點

戴蒙發現,前共產轉型的新興現代化國家,有一種於開放選舉後停止⺠主化的傾向,
他將此命名選舉式⺠主。Linz 指出,部分國家共產政府仍一黨執政,仍具有後極權
特質,與走向⺠主化的威權國家不同

成因
滾雪球效應、威權或極權政體瓦解、經濟發展、統治者的選擇、令法統治權威
衰落及政積下滑、外國行動者、宗教
經濟發展與⺠主化的反例
1、貧窮國家仍能度過⺠主化挑戰,如美、印
2、前殖⺠地國家的⺠主化導因於獨立運動,在經濟上多不富裕
3、蘇聯的⺠主化
4、富裕國如中國,仍不⺠主

⺠主衰退論
1、⺠主逆流:首見於 Huntington
2、Diamond⺠主衰退:第三波⺠主化形成的新興⺠主國家,雖有選舉開放,然在
選舉效力、公正程度,以及法治、課責、多元、自由等面向仍不及傳統自由⺠主
國家
3、⺠主赤字:在當代⺠主國家中,人⺠對於政府無法滿足自身需求而感到不滿。
說明了⺠主國家比威權國家人⺠更易感到不滿。.

威權靭性
部分威權國家,具有抗拒⻄方⺠主化要求之能力和意願,同時又能維持國家發展穩
定。原因在於:經濟發展較有利,無須考量社會意見而具有較佳體制運作彈性,具
有維持社會秩序的鎮壓能力。象徵威權國家相對較佳的度過危機及穩定秩序能

實例
2016 歐州極化現象及政黨解組
2016 後⺠粹主義.⺠主赤字

失敗國家
90 年後,蘇聯瓦解、東歐⺠主化,學者將重心從意識型態、政治發展、⺠主化轉
移到國家實質治理能力。某些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遇內戰、政府正當性不足、經
濟發展貧弱,被稱作失敗國家。意指國家無法達成應有政治目標。標準為:
1、失去領士控制
2、統治機構喪失正當性
3、無法提供公共服務
4、無法在國際上以完整成員身份交往
特徵
1、政治上,無法出現一個強有力政府,導致內戰,無法抵禦外侮
2、經濟上,出現糧食及經濟危機
3、社會面,無社會流動,階級桎梏或非常規流動(土匪)
4、文化上,多種族的族群文化衝突甚至屠殺

軍事政體
1. 當代新興⺠主國家在⺠主化的進程中,受到傳統專制、獨裁統治遺緒影響,出
現軍人干政、軍閥割據、內戰等現象。亦會隨之帶來國家分裂、瓦解
2. 是種獨裁形式,指統治權由少數軍人掌握,往往是國家自傳統專制轉向⺠主的
第一個過渡政體,代表在轉型的過程中,軍人團體能帶來的秩序穩定特質。當
國家因各種原因陷入混亂時,亦可能出現軍人集團掌權的狀況
分類
1. 軍人團體直接執政之軍事執政團
2. 特定軍人組成之獨裁政體
3. 軍人背後操控
特徵
1. 統治權由特定軍人或集團掌握
2. 追求效率穩定的特質:常實施戒嚴。有利經濟發展
3. 追求⺠主的特質
4. 壓迫特質:不強調人權及法律程序,在效率及秩序的要求下,人權往往受迫
軍事政體干預政治或政變的時機
1. 國家陷入混亂期
2. 國外勢力介入
3. 追求⺠主化
4. 奪權
實例
泰國 1932 年,逼宮泰皇成虛位元首,建立立憲內閣制,成為⺠主化起點。允許文人
治理國家,治理出問題又出面肅清,成立軍事政府,泰皇出面平息後又還權文人政

混合政體分類
Howard 和 roessler 參考 schumpeter、Dahl、 Diamond,依
1、國家領導是否⺠選產生
2、選舉是否有競爭性
3、選舉過程是否公平自由
4、政體是否具自由、多元主義、法治等
五種政體
1、封閉式威權:無選舉元首或選舉無實際意義
2、霸權式政體:總是現任者當選,當權者各種手段限制削弱反對者
3、競爭式威權:當權者感受到選舉帶來的挑戰
4、選舉式⺠主:結果總偏向某一邊
5、自由⺠主政體
競爭式威權
1、開放包含國家領導人在內的選舉
2、選舉對領導人難產生挑戰
3、選舉過程不符公平公正,伴隨作票、干涉投票
換言之,雖已出現普遍選舉,但只有形式意義,不具有輪轉、課責、挑戰等意義。
是否可以製造真⺠主?
威權延長觀:選舉是移轉和釋放公眾壓力、注意力的手段。領導者能操控的前提
下,僅有延長威權的功能。具以下功能
1、洩壓閥
2、領導力量展示, 嚇阻反對者
3、透過選舉,領導者將資源透過正式途逕政治酬庸
威權弱化:
1、選舉帶來社會化,使人們從中理解「選擇」以及採取⺠主手段的可能
2、⺠主紅利:選舉帶來⺠主觀念,散播到政治以外的領域,並改變強化人⺠的認知

政治秩序的起源
從人類史發展角度出發,探討人類政治建制的發展及衰退。存在於人類社會的政
治秩序,都受環境以及政治社會的內外挑戰。特定秩序欲在挑戰中維持功能,或出
現新內涵,要有三種支柱
1、國家:由國家認同意識和專業文官構成,文官解決國家問題,代表國家滿足國⺠
需求能力
2、法治:比人更高的法律,保證社會秩序,使行動可予期,確保沖突不會極端化或失

3、課責:出現可威脅統治者的力量(中產階級、貴族),使統治者感覺須回應人⺠
需求

文明沖突論
影響社會行為者最主要因素,是支配「行動信仰、習慣及認知」的宗教因素。
huntington 根據宗教將世界文明區塊切割,指出三種文明處於未來可能的大規
模文明沖突,基督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基督教文明與儒教文明
評論
1、以宗教觀點隱匿、包裝壓迫性國際體系事實:恐攻的本質是一種不對稱權力
關係下的產物,成因更可能來自特定區域人⺠長期受政治、經濟、社會的壓迫所
致。文明沖突論以宗教包裝此不平等,是在中性化國際壓迫及不正義
2、轉移國際注意:911 後美國將大量資源投入反恐戰爭,使人⺠注意力從其他重
要議題轉移
3、為美國尋求下一場沖突:對外塑造敵人、建立國家危機是凝聚國家及維持政
府正當性的手段

⺠族主義
1. 現代⺠族主義興起,追溯至 17 世紀 30 年宗教戰爭(敵我意識建立)以及 19 世
紀 Napoleon 依種族分封王國。
2. ⺠族:指一群共有文化、血緣、歷史伝統或共同政治想像的人群體。於 19
世紀後,成為歐洲受欺壓群體,凝聚彼此認同,以及獨立建國政治盼望依據
3. ⺠族主義即是以⺠族為代表,企圖建立一個獨立自主或是光榮強大國家的政
治理想。19 世紀以獨立建國為目標,20 世紀發展出抗張型、保守型、反殖
⺠型
類型
1、自由主義式:⺠族自決
2、保守主義:凝聚國家意識或排外
3、抗張式:法⻄斯,侵略他國
4、反殖⺠式
重要性
1. 17 世紀政治與宗教分離,需要凝聚認同。18 世紀出現壓迫性國際社會以及
工業革命帶來高流動社會,使人與人連結彼此力量對抗外來威脅。
2. 19 世紀傳統帝國模式失效,帝國內成員連結、受帝國壓迫人⺠,彼此發展出
以「文化」為認同基礎代替傳統對宗教和君王的忠誠。
3. 當代,⺠族仍提供凝聚效果,以及集中國家力量達成目標
正功能
促成統一、現代化改革力量、建立⺠族國家先決條件
負功能
獨裁集權工具、種族迫害思想、國家擴張藉口

19 世紀,受國際社會殖⺠主義和受壓迫地區,標榜「⺠族自決」,此時⺠族主義對
於國家的建立,有凝聚共識和確保⺠族平等自由。
20 世紀成為軍國主義者利用,成為種族壓迫、武力擴張、精英統治的理論基礎。

文化⺠族主義
Herder 認⺠族與族群認同可重疊,都是透過共同文化血源歷史而凝聚成的人群
集體。文化特質乃⺠族構成的核心,⺠族精神和共同歷史記憶是神聖且不能被侵
犯的價值內涵,並具有凝聚⺠族共同情感的功能。文化⺠族概念是較為封閉,代表
的價值較保守,常貝於右派論述,有時也出現在反殖⺠的論述

政治⺠族主義
1. ⺠族的構成在於其內分享的「公⺠權」,而非文化特徵。⺠族乃是政治權威
界定的實體,只要族群被劃分到「同一統治系統」,不論文化、歷史、血源,
都被視為同一⺠族
2. Anderson 認為⺠族是想像的共同體,成員的共同性是政治操作的結果。此
說解釋了現代國家中的⺠族特性,區別了國家/⺠族、族群/種族。惟 one
nation one state 的概念仍不符合政治現實。
3. 實務上學者多認同此說,2 戰後各國疆界多未以特定種族、文化、歷史作區
分,多數新興⺠主國家內部原不存有共同效忠基礎,因此,為重新團結國家認
同,這些國家的⺠族基礎,僅來自人造後天的認知,透過公⺠教育灌輸而成
4. 21 世紀受到反全球化浪潮影響,世界各地以文化作為本位的認同思潮再度出
現,打擊了以政治認同為本位的⺠族國家,在各地掀起分離運動。

文化多元主義
二戰後政治⺠族主義成為各國的立國基礎,造成⺠族國家內部發展出多種族、多
文化的政治特徵。而多元文化主義即是由此探討現代國家應如何整合協調國家
內不同種族及文化價值。「多元」指在社會中,差異的存在(人種膚色語言)是健
康且可欲的,應盡可能確保。「文化」指人們共有的社會特徵、生活習慣、宗教
信仰、處事認知。標榜尊重社會多元文化價值。在面臨社會中不同語言、種族、
生活習慣沖突時尤為重要,有 2 種模式:
1、熔爐模式:在不同文化交織下,建立整體的、全新的文化類型,如美國
2、多元論模式:族群和種族皆可保持自己的文化和自主性,而不會被其他族群削
弱。與 lijphart 的共識型⺠主近似,如 Singapore、Belgium
傳統政治學認為以上 2 途逕可有效協調國家內部文化歧異,唯實務上卻發現
1、美國:黑人種族問題
2、Belgium:多元論模式於承平時期運作無礙,然在國家遭遇重大政經挑戰時,出
現問題。

伊斯蘭主義
源自 Islam 信仰的意識型態。希望以 Islam 信仰作號召,企圖團結世界上的
Muslim 一致對抗信仰外部的污衊和壓迫。最極端者主張建立 Islam 國,以宗教
作為族國建立的基礎,使 Islamism 與建國精神的⺠族主義聯繫
形成背景
1. 美國為主的⻄方世界長期對中東和 Islam 宗教的汙名化和壓迫。
2. Huntington 的文明沖突論
3. 在基督教文明強勢壓迫下,較激進的 Islamist 主張與宗教基本教義浱結合,造
就恐怖攻擊
意義
1. 象徵 Isdam 文明的國家中,政治與宗教間邊界再次融合,出現政教合一的神
聖化傾向。於 2017 後在中東各國持續蔓延
2. 象徵宗教可以作為取代血緣、歷史和政治想像等要素,成為⺠族認同基礎。
學界稱「政治 Islam」
3. Islam 和基督教長期仇恨及不平等的政治關係,使 Islamism 具有報復⻄方的
傾向。也說明恐怖攻擊的頻繁
實例
Islam 國攻佔 Iraq 宣佈建國,宣稱享有全部 Islam 人⺠的統治權,並號召 Islam 教
徒對抗美國。發動恐怖攻擊:查理週刊、巴黎恐攻、brussel 爆炸案。

國家
1. 雖 Aristotle、 Rousseau、 Hegel 都認為國家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可
避免的一種發展模式,但實際上國家只是一種人為劃分的抽象存在,因此僅需
將各種構成要件重新詮釋,都可能對國家的存在狀況造成變更或影響
2. 當代國家概念起源自 1648 後之宗教戰爭後簽《⻄發利亞條約》,其中領土
和主權的概念開始受重視。19th⺠族主義(以⺠族為單位)出現,讓人關注
國家內部成員,轉化為人⺠的概念。而政府與國家分別的概念是最晚出現。
3. 事實上,土地、人⺠、政府、主權 4 要素未必構成國家,如 Islam 國或各國內
的獨立勢力,在沒有其他國家承認前,仍無法成為國家。

國家的起源
1、父權說(家族起源)
2、神權說
3、武力說:征服後所產生,本質是壓迫的工具
4、契約說
5、目的說
6、戰爭說:形成自抵抗外侮或侵害,如美國獨立戰爭

單一國
將主權授予單一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僅能靠法律或中央授權進行決策。當單一
國出現難以排解的地區型糾紛,經常透過授權以平息地方政府不滿
優點
立法統一
地方若不當施政,中央可提出救濟
不易有地方分裂傾向

聯邦制
中央與內部各個政治次級單位,共同分享主權的國家型態。在總統制國家中,其制
度核心設計為權力分立,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建立在「中央/地方」「行政/立法」
複雜的合作與對抗關係。在內閣制,大致建立在中央與地方在行政權的競合關係

優點
因地制宜
政策分區試行
有利地方自治
成因
1、歷史相似性:由保有「共同政治期盼」、「希望確保地區利益和主體性」的
政治團體構成,雖基於共同的文化和歷史背景而具有相同的政治想像,仍希望保有
獨立性
2、外在威脅
3、地理因素
4、文化差異性
特徵
1、自主性高的二極政府
2、成文憲法
3、憲法仲裁者
4、連續性制度:在制度上將地方利益納入中央政府決策過程,如參議院
演變
1、雙軌式:中央和地方各擁有「看似不可侵犯」的權力,導因於開國先賢對邦聯
制的嚮往
2、合作式:補助款增加,州政府對中央依賴程度提升。於 1930 New deal 達到巔

3、強迫式:中央得透過立法限制各州權力
4、新聯邦:Regan 主張社會福利支出轉移給地方政府

政府與其它社會組織差別
1、對非自願性成員有廣泛的權力
2、制定權威性規則
3、合法壟斷生死懲戒權
4、壓倒性力量
5、成員來源不同

政府與國家
1、政府僅是國家組成要素
2、國家雖有主權,須政府發布命令以貫徹
3、政府可以汰換
4、存在目的不同
區別國家與政府是現代⺠主國家重要課題,許多以國家名義所為對人⺠壓迫都是
政府的政治菁英所為。人⺠應瞭解到其區別以及政府可以被取代
獨裁
權力集中在少數人,不受外在力量監督限制,單元政黨,不允許實質反對力量,權力
由上而下運作
極權主義
官定意識型態、群眾性唯一政黨、秘密警察、壟斷媒體與文化活動、武裝力量
與軍隊、管制經濟活動

革命
是一種用流血方式達成的武力行為。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的結構性改變。相
對於溫和改革,較深、廣、快
成因
相對別奪感、武力控制能力降低、有準備充足且有能力對抗政府的反抗團體、
Marxism

新國家
krasner、 skocpol 在 1980 提出 bring the state back in,認為行為主義輕忽國
家於政治過程中的角色、功能,陷入化約式的迷思,無法解釋不同的制度、行為、
理念如何在不同國家中出現不同實踐差異。
1、重視國家整體如何在內外環境中維持控制能力和秩序
2、國家在政治過程中應被視為有意義的變項,而非單純回應社會利益的中立變
項(自主性)
3、國家中的制度結構對個人造成指導拘束,社會上的政治行為和結果不僅為各
團體間自由競爭的成果(反多元主義)
4、重視歷史發展偶然性,強調歷史對人類社會結構秩序的形塑
5、國家的結構/功能未必一致,可能具有某種功能卻不一定具有相關的結構,因此
無法有效達成系統預設的期望。新國家研究此種系統壓力及脫序的成因。
特徵
1、重視國家整體如何在內外環境中維持控制能力和秩序
2、國家在政治過程中應被視為有意義的變項,而非單純回應社會利益的中立變
項(自主性)
3、國家中的制度結構對個人造成指導拘束,社會上的政治行為和結果不僅為各
團體間自由競爭的成果(反多元主義)
4、重視歷史發展偶然性,強調歷史對人類社會結構秩序的形塑
5、國家的結構/功能未必一致,可能具有某種功能卻不一定具有相關的結構,因此
無法有效達成系統預設的期望。新國家研究此種系統壓力及脫序的成因。
主題
國家自主性:相對於社會結構而言,國家所有不受干擾自主運作的能力。國家在政
治過程中具有自主意識得以抗拒來自社會的要求。
國家能力:國家的決策及執行在統治範圍中實現的程度。
對系統論批判
缺乏環境邊界、存在即合理、國家自主性被割裂、忽略制度影響、無法說明結
構功能間的關係
全球化對國家的影響
1、混合行為者:利益團體、跨國企業
2、自國際政治角度,國家無法獨立對主權事務進行統治
3、國際權力來源多元化
4、區域整合性
5、受後物質主義影響的新型態國際組織

憲法
根本大法,社群最高的法原則規範,僅能由主權者制定、修正、廢止,可被視為主
權者意志的延伸
內容
1、政府機關間權利義務關係:政體模式、職權範圍、人事任免
2、國家人⺠之間關係,對人權的保障
3、制衡與限制政府的規定:權力單位之間的保留權力、監督及任免機制
4、憲法本身的性質、位階、修改規定
功能
象徵、結構、規範、整合

1. 以往憲法被視為國家⺠主能力的展現,國家的⺠主精神和規範具體呈現在條
文之中,惟有透過對憲法的肯認,才能作為有限政府實踐的依據。早期政治學
對民主的理解,集中在該國的憲政制度設計上。
2. 二戰後,威瑪共和失敗和行為主義興起,憲法的研究被實證主義者拋棄。
3. 今日學界認為動態的政治過程有時才是重要因素,但也認為憲法制度的設計
對人群的政治行為有指導拘束的效果,當代的憲法研究從靜態的條文轉移到
憲法變遷、解釋、運作
憲政主義
基於有限政府的政治理念,政府權力受限於主權者制定的憲法,不可違背立法意志,
不論成文與否,只要內容及制定程序獲得主權者認可,皆應被視為具有同等約束力
內容
憲政運作關鍵在於實踐。有憲法未必~端視該國是否權力和行為受限於憲法規
定。具體內涵:權力分立、法治主義、責任政治、政黨政治、地方分權及自治
目的
有限政府、分權制衡、人權的重視

司法審查
三權分立下,司法權對行政立法的制衡,透過憲法解釋程序,排除違法的法案或行
政命令
原不在三權分立的構想中,司法權只能用行政立法權所訂立的法案命令,針對具體
事項進行獨立審判,缺乏反制機制使司法權成為最消極。自 1803 年 Marburg vs
Madison
影響
1. 司法審查制與司法權擴張
2. 司法權自我限縮:表現在司法被動主義,不告不理,不對正在立法中的法案發
表意見

在美國是分散式的,各地各級法院法官皆可獨立受理,可於該次判決中拒絕適用,
惟不及於其他判決,亦是被動、具體的事後審查。德國及我國是集中、抽象、事
後、被動

國家元首 v.s 行政首長


二者區隔原可視為英國內閣制於歷史發展下的產物,惟其形成基礎可追溯至
1789 美國憲法對總統職位的規範,就法定層次上,賦與總統最高行政首長地位。
此種設置也賦與英國 1832 年後,英皇為虛位元首,總理繼承最高行政權力的法理
基礎
過去君主專政時代,君主身兼二者。隨⺠主發展,漸轉移至⺠選政治人物,國家元
首成為象微性職位, 實質權力轉移至行政首長
國家元首扮演重要政治角色的原因與時機
1、長久的政治經驗
2、歷史地位
3、⺠選基礎
4、憲政規則不清

分權與制衡
1. 受古典自由和孟鳩三權分立的影響,透過分權制衡限制政府權力,保障人⺠權
利不受侵犯。
2. 分權:對統治權身分的劃分。孟鳩主張,限制政府權力應從政府所有之統治權。
依權力行使階段分成行政、立法、司法三種不同的專屬身分,並為其設計專
屬之權力。
3. 制衡:賦予三權之間互相傷害的能力及理由。三權本為一體,人事及業務本多
重疊之處,成為制衡的基礎。制度設計除互相傷害外(彈劾、否決權),應透過
⺠主制,使精英在利益與一般人困綁下,自動監督其他權力成員。
美國的三權分立
1、身分上不得重疊、互相兼任
2、職權不得重疊,各有其專權
3、立法獨享法案提出、預決算審議、條約及法條通過、人事同意
4、行政獨享政策執行、人事提名、任免
5、司法獨享司法審判、審查
6、行政權無須向立法負責、報告、質詢。國會無法使總統以外官員下台。同樣
亦無解散國會
美國總統的權力制衡
總統否決:於國會通過法案 10 天內退回,要再 2/3 通過
彈劾權:對總統違法失職行為之追究,眾院提出參院審理。美國人無罷免權
分立政府
總統制一種政治狀態,行政、立法分由不同政黨把持,總統立法機關的掌握難度提
高。近代政黨間對抗意識提高,更易陷入政治僵局
與分立政府不同。分立政府指理論上行政首長須經國會多數通過,但實務上未得
多數支持狀況。而分立政府立論依據在於行政立法的分立原則。
成因
總統/國會選舉時間不一致、總統/議員任期不一致、柔性與普涵政黨

化解分立政府
1、修法將選舉與任期改為一致
2、使用比例性較低的選制
3、建立總統說服權力
4、柔性政黨制

內閣制
虛位元首、權力融合、兼任閣員、解散國會與不信任案、非直選首長、副署制、
內閣出席國會報告和質詢究責
優點
減少政治僵局、解決僵局手段、培養政治人才、以政黨為運作核心防止⺠粹
缺點
解散國會的成本、權力高度集中、人⺠無法選擇首長不⺠主、聯合內閣

行政權可否得到立法權支持,是內閣制得否順利運作的關鍵,執政黨議員對內閣的
支持至關重要。因此仍需視政治運作實際狀況。英國剛性政黨,確保議員對領袖
忠誠,內閣較不易受制。此外,政黨制也有關,二黨制只須爭取自家議員支持,多黨
制則需聯盟,首相要分享權力

譴責投票:針對內閣特定人追究政治責任,通過後應下台

虛位元首遵行的原則 :議會主權、政治中立、不干預政府
權力:建議權、被告知權、協調組閣

總統制
優點
1. 權力分立理論上能防止獨裁
2. 人⺠可以選舉元首和首長
3. 總統⺠意基礎、執政正當性
4. 總統行政權集中,效率
缺點
1. 政治僵局、責任不清
2. 易形成獨裁
3. 選舉零和結果,激化對立
總統制:彈劾、罷免、否決
內閣制:解散國會、不信任案、副署

雙首長制,內閣成員與國會不得兼任,但官員可提法案、須出席國會辯論。並有以
上六種政治機制。
總理的任命由「總統自行決定」或「國會同意」影響總理的權力大小。而透過
「憲法規定」/「憲政結果」可分為:
1、憲法規定由總統自決,憲政結果仍需國會同意如法國,左右共治,確保總理對國
會的責任與回應性
2、憲法規定須國會同意,結果自行任命,Russia,國會只能否決 3 次,之後可解散國

3、憲法和結果都由總統任命,如我國。缺乏對國會責任性與回應性,也難出現左
右共治

總理總統制,指總理在國會的支持下,得以擁有與總統抗衡的權力。
總統議會制,指總理可能同時向國會及總統負責,而政治權力沖突主要集中在總統、
國會之間力爭奪。此 2 種分類都曾出現在法國,顯現「擺盪」特質。區分關鍵在
於總統對總理是否有法定「罷黜」權力。前者沒有,後者有。在總統議會制,使總
理「雙重負責」,不利憲政運行。

我國 1997 修憲後,行政院長由總統任命,且總統為直選產生,總統在憲政地位上實
已提升為行政首長。由於法定地位不變,形成總統為實質最高行政首長,行政院長
為法定最高行政首長
三權融合(行政權可提法案)又分立(行政/立法不得兼任)
兼有罷免、彈劾、覆議、不信任案、解散國會、副署

共治政府成因
政治人物決定:1986 France 總統密特朗任命席哈克為總理
憲政時機掌握: 1986 年法國政局對密特朗連任不利,特反對派領袖納入政府共承
擔施政責任

半總統制下的沖突機關
總統的法定角色不明,亦欠缺推動政務、控制政府的能力,半總統制的總統在推行
政務時需克服以下沖突:
1、行政首長
2、文官系統
3、國會
制衡辦法
1、行政首長的政治任命
2、文官間接任命與間接予算控制
3、黨紀
在半總統制中,總統要對應行政、立法二階段及政務、事務二層次的挑戰,難度較
內閣及總統制高

左右共治會造成政治僵局、降低行政效率、升高社會對立成本的負面效果。法
國對總統任期及選舉時間重新規範,以避免新舊⺠意的再度出現

少數政府成因
1. 預測觀點:基於未來選舉與組閣空間考量,因此允許多數黨逕行組閣
2. 制度規定:總理任命無需國會同意,如我國
3. 德國建設性不信任案,在新總理選出前,內閣尚未改組時
4. 半總統制國家因「憲政制度設計」或「憲政實務運作結果」

肉桶、滾木立法出現理由
1、立法權意義
A、全案表決的規範:使議員可以將自己想通過的法案放置於特定重要法案中。
B、選⺠服務與分贓關係:眾院任期 2 年,參院 2 年改選 1/3,有強烈選⺠服務誘

C、以「合議」「協調」為運作核心
2、行政權意義
A.總統作為全國經濟計劃領導者:國會議定之重要法案,大多來自行政權檯面下
的建議及利益綑綁
B.總統說服權力來源:因美國總統不具備法案提出和國會辯論的權力,因此在推
動法案上要透過非正式的說服權力

我國立法流程
1、提案:五院以及黨團皆有提案權,法案提出後會交付程序委員會列入議程報告
事項
2、一讀:實際上只是法案審理的- 種形式,在我國由程序委員會提報院會再由主
席宣讀法案標題即完成
3、二讀:法案審查的真正階段,議員得對內容進行逐項審查、辯論、提出修正意
見,提請相關官員列席質詢。是立法過程中的關鍵
4、三讀:僅針對法條內容文字敘述進行修正

黨團:各黨議員於國會內部建立組織,目的在於落實政黨政策並強化政黨、議員間
的聯繫,或與他黨黨再協商。
黨團協商:為協商議案或解決爭議,得由各黨團向院長請求協商。出現在- 讀二讀
之間,也可能在二讀出現沖突時。

在一讀程序之前,有程序委員會,- 讀之後進入委員會審議,我國委員會在立法過程
中,具有實質審查功能。惟若出席委員提議,20 委員連署、附議,得逕付二讀。介
於英美 2 國間的混合型國會。
院制分化的基礎
1、⻄方在政治傳統上將貴族、平⺠視為互相抗衡,在國會制度的設計偏二院制,
新興⺠主國家則偏好一院制。
2、院制分化基礎,除考量該國政治傳統,亦需考量立法效率、區域代表,人口多、
領士廣、種族構成複雜者,或採用聯邦制。由於此種思維下的二院代表性基礎不
相同,導致上下院毫有獨特權限
3、由於予算來自人⺠納稅,因此予算同意權各國皆留給具人口數量代表性的下
院,若法案與地方權力相關,通常上院有同意權。權力的大小,在聯邦國家的上院
通常較非聯邦大,如美國參院有條約批準權、同意權。德國聯邦參院有擱制任何
與邦利益相關法案
4、英國是最早二院制,上院成員仍由非⺠選貴族和政治菁英構成,沒有正當性,權
力較小
5、院制考量因素:歷史、心理因素、聯邦、分工分權或效率院制分化的基礎

一院制
優點:責任清楚、效率、避免政治沖突、國家意志單一化
缺:缺乏制衡、立法過程草率、缺地區或階級代表性

委員會
院會中心型(競技場)國會:大多出現在內閣制。由於立法功能完全由內閣剝奪,因
此平日院會主軸,不在於對法案本身的實質審查,國會淪為議員交互詰問、辯論的
場所。如英、日,法案二讀後才進入委員會形式審議

委員會中心型國會:大多出現在總統制、混合制。國會運作由於三權分立,享有較
高獨立立法空間,因此可針對法案內容進行實際的立法轉換。立法中心是建立在
委員會,一讀後法案即交付委員會審議。如美國,僅有少部分法案可以通過委員會
審查後交付二讀,大多數會遭擱置而胎死腹中。有議程排序及篩選法案的權力

鑑於現代事務的專業、龐雜,如欲國會妥善發揮效能,則強大且專業的委員會必不
可免。對國會分類的目的,在凸顯不同國家中委員會受重視程度不同。委員會受
重視程度,可由切入時機判斷。若一讀後付委員會,且委員會審議後才交二讀,則
委員會權力較大。

因國會人數眾多,立法分工複雜,因此需要專業分工的委員會,協助法案的研究審
查。分為:
1、全院委員會:全體議員參與,針對予算審議。
2、常設委員會:與會期相終始,協助立法、審查、研究法案。
3、特種委員會:調查特別事項或處理院內事務,任務結束就解
散。
利:專業.分工、效率
弊:權力壟斷、黑箱作業、議程設定與阻擾
立法權衰退
國會是⺠主政治的發源地,將政治權力從專制君王手中獨立開來的重要機制。19
世紀英國發展議會主權的概念後,國會成為現今⺠主政治不可或缺的機關。然國
會象徵的立法權,在當今社會高度分殊化、專業化的演化後,亦因受行政權排擠,
開始式微。
成因:有紀律政黨興起、行政權擴大、立法結構性弱點、利益團體取代
我國:立委席次減半、總統黨紀控制、網路傳播使利團力量提升

現代政黨的產生
1. 制度論→議會與選舉制度改革的結果
2. 歷史局勢論→在新舊制度交替和⺠族戰爭中,因為政治理念不同產生多樣性
政黨
3. 發展論→社會現代化導致各方面關係得以加強
4. 危機論→為解決形成國家時發生新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危機
5. Marxism →階級基礎,階級鬥爭一定階段的產物
6. Duverger →內生黨是議會內部議員聯合而成,外生黨是統治集團外的政治
力量發起挑戰

政黨,以執政或特定政治思想、利益的保障當目標的團體。在代議制⺠主政體裡,
爭取執政,一般以參選為手段,有時結成政治聯盟在必要時聯合執政。通常有特定
目標或意識型態。共同的利益、情感、⺠族、種族都是結成政黨的因素。也被
認為是:選舉工具、權力組織、謀求公職的工具、人⺠控制政府的團體、人⺠利
益的表達管道

正功能
1. 利益表達與匯集
2. 提供政治參與
3. 政治宣傳教育
4. 政治甄補、訓練
5. 提供選舉資訊、競選
6. 溝通政府各部門

負功能
引發社會沖突對立
權力及資訊壟斷

2009 後因世界經濟不景氣、青年失業、貧富不均等不滿產生新型網路政黨。不
同於傳統重視正式黨員、在地耕耘、地方派系整合、草根性連結。焦點在網路
媒體的直接連結。往往藉網路力量動員群眾,強調公開、透明、參與,被認為有⺠
粹的特質。也較有連結基層⺠意的功能,使傳統政黨講求利益匯集、普涵、利益
交換的溫吞特質被嫌棄,導致大規模政黨解組。
政黨政治成功要件
代議⺠主的環境及制度性條件、以政見而非個人因素組成政黨、忠誠反對黨、
司法獨立、政治菁英支持、公⺠文化

骨幹型政黨
1. 內部成員結構大多以重要政黨成員或政治人物為主,不重視與⺠眾連結或抗
大黨員基礎。
2. 組織外觀:與「內造政黨」關係密切,在政黨制興起之初,政黨是由少數具議
員身份的菁英組成,而菁英組黨的目的,僅是為了尋求政治聯盟帶來的好處,
因此沒有意願擴大黨部組織,或將一般人⺠納入政黨的組織中。經費來源來
自工商企業捐助。如美國 2 黨。而現在的骨幹型政黨常被用以形容一些吸
納黨員較嚴謹的專業化政黨,如法⻄斯

群眾型政黨
1. 以廣泛的選⺠為組織基礎,透過較嚴密的政黨組織(有時深入到地方層級)以
強化政黨與選⺠之間連結關係(有時為了爭取經費的理由)
2. 組織外觀:和外造政黨關係密切,常出現較嚴密廣泛的政黨組織,如設置全國
政黨總部、地方黨部、專業黨工等,黨紀也較嚴明。重視與選⺠間連結(通常
有正式且需繳費的黨員且發放證明文件)。如德國基⺠黨

當代政黨發展趨勢
20 Th 中期後-從骨幹到群眾
隨著選舉權擴張,不積極招收黨員、黨費之幹部政黨逐漸沒落,被群眾政黨取代。
美⺠主、共和二黨在 1970 政黨改革後,開始在各地設置地方黨部,以及全國黨代
表大會,希望增加草根凝聚力
21 世紀-群眾到骨幹
網路政黨興起,透過網路伝播,在沒有地方黨部等實質動員、凝聚基礎前題下,亦
可廣泛而大規模的動員群眾,如 2016 法國的前進!成立未滿 1 年內即全國性大選
勝利

政黨類型與政黨制基礎
極化多黨制由於內部主流為使命型政黨,彼此間共識基礎薄弱,流於沖突爭吵,導
致政局不穩。掮客型較有利政黨間合作,對於需組聯合內閣國家,更有利建構穩定
秩序。
然而 21th 受金融、難⺠問題影響,選⺠對立場不定的掮客黨厭倦。使各國使命
型政黨取得較大選票吸引力,甚至優先組閣、直接執政。不但使各國掮客黨基礎
瓦解,更興起極化的風潮。

責任政治
⺠主除了應保障人⺠的投票權,亦應確保對⺠意的回應性與責任性。若政治人物
無需對其言行負責,人⺠將失去真正意義的選擇權利
1、法律課責,如彈劾、懲戒、訴訟等手段,監督、要求政府對作為負責。多針對
事務官,但針對部分⺠選官員,亦有彈劾、懲戒等規定。
2、政治責任,如罷免、不信任案等手段對政治人物監督。多出現在⺠選政治人
物,未必有不法行為,只要人⺠認為行為不妥即可。
3、其他手段如媒體、選舉、政治參與

政治文化
人⺠對政治所持有的認知、偏好、態度、價值、評估等概念的綜合表現行為主
義關於政治文化對政治體系影響的觀點
Almond 以政治系統論,探討政治文化在各種不同層次當中所發生的功能:
1、系統功能:政文構成了個人對系統的看法和態度。也牽涉人們對政治系統的
瞭解程度、對權威的態度和人⺠對所屬社群的認同。良好的政文,在協助人們理
解政治過程的同時,強化人⺠對於權威和社群的認同程度,維繫系統穩定
2、過程功能:政文構成人們對政治過程的評估與態度,包括對政治爭議的反應、
人際互動的方式,以及瞭解公共議題的角度
3、政策功能:政文構成個人對公策議題的反應及態度,如政策應如何制定、偏好
順序如何配置

政治社會化
人⺠獲得關於政治事務的認知、偏好、態度、價值、評估等概念的過程政文化
與社會化間關係
1、社會化是個人取得該群體文化的過程,獲得文化的內涵即為社會化的目的
2、文化會因具體社會化事件延續或轉變:特定政治事件或新理論、價值的出現,
可能創造出新的文化價值,並重新跟環境結合。
比較
1、社會化牽涉個人培養政治態度的過程,文化指政泛社群中群眾集體的看法、
態度,縱使個人的社會化不斷進行,並可能改變政治態度,但社群整體的政治態度
往往難以改變
2、社會化是貫穿個人生命週期的垂直過程,化是探討社群成員於某一時間點對
事件態度的橫向分布
3、知識論目的不同
社會化的功能
1、形成具體的偏好、態度,供作為具體政治判斷基礎
2、建立具體知識、認知,使個人理解政治系統運作規則、要素
3、維繫政治文化、秩序
4、特定突發事件有改變的功能
社會化媒介
家庭、學校、媒體、政治事件、其他(同儕、工作、宗教)

網路社會化現象
1、脈絡化的控制:從傳統新聞搜索模式變成振終化解釋,人們對具體答案的渴求
大增,也更加容易被操控
2、群體極化:正反雙方淪落毫無義且極端的爭吵中
3、網路去管制化與政府超載:由於低傳播成本,在多元傳播前題下,社會聲量上升,
並且期待快速回復,形成政府的負擔超載
4、高度期盼與失望感:網路提公⺠發表意見能力,亦提升了自我效能感。也加劇
了政府無從回應時的失落感
5、透明度與不信任感
6、網路政黨興起

政治社會化模式(政治學習效果是否得以持續或改變)
終身持續、終身開放、生命週期、世代模型、時效效果(某種特定重大政治事件,
此時期所有⺠眾的態度皆可能受影響改變)
社會化的目的
1、維繫政權:文化乃是透過政府高度控制之社會化媒介所造就。目的在灌輸國
家、政權維繫所必須之愛國心、忠誠、價值觀
2、文化由公⺠社會自主形成,趨向社會總體目的
3、實務上政治社會化由政府與社會共同完成

Almond、verba《公⺠文化》針對美英德義墨研究,依認知、情感、評價等指標,
針對輸入項、輸出項、政治系統、自我政治能力研究,歸納 3 類型
1、偏狹型:對體制、結構和菁英成員等知識都毫無所知。對政治事務和權利都
不關心,與體系在意識上或行為上呈現「解離」狀態,甚至無法理解統治權威存在。
較常出現在位統部落社會
2、臣屬型:個人能理解到政治系統存在(可能是片面的),亦能理解統治權威的命
令,執行個人應盡義務。對政治參與意願較低,亦不重視自身政治權利。常出現在
專制威權國家
3、參與型:個人對系統有高度瞭解,能認知到統治權威存在,亦重視自身政治權利。
對參與有高度熱忱。較常出現在現代⺠主國家

上述三種類型都會同時出現於各國人⺠政治意識,僅程度、比例不同。
參:臣:偏= 6:3:1=公⺠文化。全然參與式文化將造就出政治狂熱的國度,而公⺠
文化代表的中庸、多數決價值,才能保證人⺠的理性政治參與。
間歇、潛在性參與
此種觀點挑戰了傳統古典⺠主理論中,認為⺠眾積極參與政治始能深化⺠主的觀
點。
從實證角度,大多數國家都會出現部分選⺠拒絕投票的情況,而這些人當中並非全
部放棄行使公⺠權利,他們仍會在別次選舉投票,這些人的投票行為是一種間歇、
潛在性參與的態度。

予期反應定律與公⺠文化
雖在選舉中有部分選⺠拒絕投票,但並不代表候選人會完全忽略他們的意見和利
益。基於共同生活經驗,菁英往往試圖予期所有選⺠的偏好,預設人⺠其主張、行
為及言論的反應,進而採取討好人⺠的策略。

後物質主義
在物質條件發展的社會中,人⺠的焦點轉移成個人價值、社會改革、環保等後物
質的議題。基礎論點
1、物質稀有性
2、社會化假設:人的價值偏好在成年之前形成。
Inglehart 的理論說明世代之間可能產生的認知鴻溝,也說明社會價值的改變非
一蹴可及
對社會可能產生影響
1、對後物質議題投入更多關注:起源自 1960 的新社會運動,如女權、種族、環
境等主題廣泛為人關注
2、行為者對物質議題的關注較低,當二種議題出現衝突時,可能貶抑物質性價值
3、行為者用後物質思維和手段解決物質困難,可能導致問題更難解決

政治參與 verba& Nie


政治系統內成員直接以影響政府人事甄選或政府行動為目的所進行的行動。
在⺠主制度出現前,大部分政治作為管道壟斷在少數精英手上。在⺠主原則普及
之後,人⺠開始成為政治參與的主要角色。因此現代政治菁英在思索政治制度設
計時,也會將焦點置於如何滿足⺠眾參與的需求,並將之規範在合法合理的範圍之

1、慣常性參與:企圖影響政府人事的活動如選舉,或試圖影響政府行動與決策的
活動(公投、遊說)。是⺠主國家較常見的參與形態,成本較低。但是改變的幅度
有限,當既有政治秩序出現僵固特質時,慣常性參與可能僅為一種社會紓壓手段,
不太能做出實質影響
2、非慣常性:人⺠透過反體制或非法的途徑如遊行、示威、抗議、抵制等活動,
此類行為與人⺠需求無法被滿足有關。在非⺠主國家中,是人⺠唯一的表意途徑。
人類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概念突破大多來自於此。
非慣參與需要較多社會成本支持,使其較難長久維持規模,或容易遭外力控制。
通常為一種直接與菁英對抗的參與模式,和在既有體制下、限定時間地點中、透
過競價妥協方法表達意見的慣常參與不同。
通常焦點置於一特定議題,亦會表現出強烈的訊息及意見立場,往往具有較高的行
動能量

政治參與目的:表達意見、影響政府決策、選擇政治菁英、獲得政治權力

功能:強化成員對系統的認同、補充政治人才、表達⺠意及利益、增強政府能力、
強化統治者權威合法性。政治參與是成員與系統間的互動模式,亦為推動系統之
輸入、輸出、反饋的重要力量。惟有透過政參,成員的意見及能量方能有效整合,
並發揮出推動系統運作的關鍵動能。因此,確保系統內成員得以在健全的環境中
進行合理的政治參與,對系統的穩定相當關鍵

影響政治參與的社會心理因素
1、政治不滿感:公⺠對⺠選政治人物或制度感到不滿或失去信心。較易加劇人
⺠對非慣參的倚賴。
2、相對剝奪感:來自於不均等的資源分配(常見於改革中國家)
3、政治功效意識:內在功效指個人是否感到自身有能力瞭解政治,外在功效指個
人感覺政府是否回應自身意志。如人⺠內在功效高,外功卻低,較可能探非慣常參

4、政黨認同與政治信念
影響參與的其他因素
1、 是否具有資源:財富、教育、社會關係
2、 政治菁英的動員
3、 制度因素:強制投票、登記投票

美國投票率低因素
美國在投票以外的參與途逕使用上高居第一,經濟、教育亦較高,為何投票率低:
1、政黨及政治菁英與利益團體的結合度低,難以政治動員
2、普涵性政黨發展,意識型態接近
3、投票登記制

政治暴力
是一種表達政治意見的極端方式,藉由非法、激烈的暴力行為,企圖迫使政府接受
其訴求。
形態
1、暗殺:成本較低,發生在⺠選首長則影響不大,在獨裁中可能危及政治運作的基
礎,甚至政權存續
2、暴動:常出現在示威遊行失控之時,成因多為群眾自我約束不足或有心人煽動
3、恐怖行動:是一種為達成自身政治目的,因而以武力手段,對無辜人⺠進行攻擊、
恐嚇與壓迫,並試圖使政府接受其訴求的暴力行為
4、政變:以非法方式對統治者或政府權威展開反抗,通常層級限於政府體制內
5、叛亂:特定政治、軍事菁英,採用軍事對抗方式,試圖顛覆、取代現有政權。範
圍較廣,可能危及整體社會基礎
6、革命:政治社會全面性的衝突,企圖對現有體制及社會結構作全面性改革
成因
1、系統超載:系統論觀點,系統本身無法有效進行輸入項到輸出項間轉換。導致
系統崩潰
2、相對剝奪感:革命出現在人⺠對於政府產生新的希望,復又失望的基礎上。當
政府面臨革命危機高峰期,可能是在宣佈改革之際。這也證明人們對於其地位的
內心感受,比其實際所處的客觀環境如何更加重要。而當人⺠與其它國家比較時,
也可能出現類似情緒。Tocqueville 和 Davies J 型理論也同此說法
3、人⺠對抗政府的暴力事件:少數族群反抗政府壓迫、反抗國家的法律制度設
計、政策、政治菁英等
4、族群間沖突

政治暴力是否政治參與?
抗爭性活動可分為
1、簽署請願書與合法示威
2、採取付諸直接行動的方式如抵制
3、非法但非暴力,如和平佔領
4、訴諸暴力如破壞、丟炸彈
Marsh 與 Dalton 認為第 4 種以上已非參與,而是破壞現有體制

新社會運動
社會運動指人⺠群體透過合作,針對特定社會議題表態,企圖引起大眾和政府注意。
傳統政治學研究多以負面角度解讀,如 Hannah Arendt 以社會疏離解讀,認為是
源自於工業化社會之疏離傳統之產物。而其內成員亦透過對特定理念信仰,以及
對領袖崇拜,來滿足個人的社會安全感與認同感。
然,興起於 60 年代的新社會運動,明顯有「新左派」的參與式⺠主特質,與傳統社
會運動出現許多不同:
1、身分:傳統由受壓迫的人,新的成員大多在後物質主義下的年輕人與富人功虧
一簣在國內如果校長公車計程車
2、主張:傳統重視物質性議題
3、意識型態:新的有堅信的意識型態原則
4、新的重視分權、參與

60 年代興起的新社運,與二戰後經濟快速發展與施行大福利政策,創造出普遍富
裕之社會環境相關,而在 70 年代普遍低迷,80 年代新右派政府打壓下沈寂。
2011 年後的社會運動,參與者多為受過高等教育年輕人或中產階級,亦強調後物
質價值,然不滿的來源是貧窮、失業、貧富不均等物質議題。
惟以後物質主義的訴求去處理物質議題,並無法有效解決甚至惡化

公⺠不服從
19 世紀後人⺠對抗政府之權益漸受重視,公⺠不服從的概念也開始出現在各種對
抗政府的抗爭場合中。
源自 Socrates,以為國家存在的目的乃是為促進人類更美好生活狀態,因此公⺠
可基於某些道德理由,對其認為不合理或侵害自身權利的處分予以回絕。不服從
論賦予個人與國家對抗的理論基礎,強調為達成個人的自我實踐,即使違法亦在所
不辭。然此理論不特別強調與國家進行暴力對抗,往往呈現出消極抵制的狀態,近
代最有名的是甘地和金恩。
特性:其行動要旨建立在公⺠基於道德理由行動、非暴力的行動模式,願意接受國
家法律制裁的特性上。
1、抵抗對象為公⺠依道德理由判斷的不公義事項
2、非暴力的主張,建立在尊重國家法律體制的基礎上
3、象徵個人抵抗政府作為的權利,不代表具有高過整體國家法治的身分及權力,
因此接受懲罰為必要條件。

與法治的沖突矛盾:
1、公⺠不服從是一種違法行為
2、挑戰國家自主性
3、懲罰與行為間應具有比例性,在非暴力原則下,不應對人⺠從事人身拘禁

⺠意的探索
1、方式有許多,⺠調、媒體、投票結果、利團的主張、公聽會、選⺠會見和陳
情等。然,能準確真實的反映⺠意的機制不存在。
2、由於⺠意是群體意見的共同表現,不可避免的具有多元性、短暫性、複雜性。
變化快速且不能代表所有人。且任何調查方式皆有可能存在誤差,若為特定目的
而服務的⺠調,可信度更令人存疑。
3、任何手段都是自外部探求人⺠內在意願,皆可能存在人為操控形塑的可能。

真實民意不可得
1、⺠意為特定議題正反二面所有意見的總合,然對於希望倚靠⺠調數字進行決
策或回應的政治人物或官員,未必有所幫助。而政治人物或官員,為增加決策或行
動的正當性,亦可能以⺠意支持為由,反過來脅迫人⺠支持特定政策
2、透過特定因素影響,⺠意也會出現不同程度分歧,如社會(階級、宗教等)、對
資訊掌握程度、對特定群體的利益等因素。全體一致的偏好並不存在。
3、實務上,⺠意探測的困難,政府施政往往偏向菁英決策,此亦為當代⺠主政治實
踐難處。

根據⺠意的偏好與強度 2 個面向會呈現幾種分布
1、J&L 型:多數人強烈贊同或反對,政府應依多數人意見行事
2、u 型:⺠意存在極端對立,針對該議題的正反面態度皆十分強硬。此時政府不
宜做決策,應待共識出現
3、鐘型:贊成及反對的人較少,大多中立。政府可自行決定政策內容
4、N 型:雖多數人支持或反對,態度較溫和;少數人的立場強烈。此時政府較重視
少數

⺠意政治
指政府施政應以人⺠意志為本的⺠主原則。雖在古希臘城邦或羅馬共和期即曾
出現要求政府依人⺠意志行事的呼聲,惟其正式的學術起源,應可視為洛克在政
府論中提出「同意之治」概念,之後在 Rousseau 等學者概念強化下,政府應為人
⺠服務,依人⺠意志行事,成為⺠主政治的基本內涵。
⺠意調查的流程
1、抽樣:樣本與母體間特徵是否相符、抽樣對象是否出現偏誤
2、問卷設計:避免誘導式問題、選項間應有系統性
3、sop:避免訪員產生的誤差、受訪者的說謊傾向
4、資料蒐集:面訪、郵寄、電訪、網路⺠調、選舉⺠調
5、結果分析

民意調查的方式
1、電訪。優:成本低、成功率高、效率快解釋範圍廣缺:中斷即無效、樣本偏差、
訪員的影響
2、面訪:成本高、可提供研究者完整資料、亦可保障受訪者的基本水平、易受
拒絕
3、郵寄:成本低、人力精簡、避免訪員影響、回收率低、無法確定填答者、漏

4、網路:經濟、快速、資料易整理、避免訪員誤差、增加受訪意願。樣本偏差、
受即時的網路資訊影響、重複答題

探查⺠調與公策有無關聯
1、檢視政策實施後⺠眾反應:⺠調的選項設計與具體政策施行間,往往具有落差,
也導致政策施行是否符合問卷內容,具有詮釋與裁量空間。
2、從⺠調結果檢驗政策內容是否符合:若問卷內容直接涉及政策執行細節,或直
接牽涉到明確的執行方向
3、檢視政策執行過程是否足夠透明,是否提估後續追蹤評估反人⺠的友
⺠調與公策結合的優點
1、符合⺠意政治的⺠主原則
2、監督政府
3、表達意見

缺點
1、⺠粹
2、非專業決策
3、受操控的⺠意

完整⺠調應包括:執行單位、調查時間、範圍、對像、方法、抽樣方式、樣本規
模、誤差、加權變項與方式
樣本偏差、受即時的網路資訊影響、重複答題

信度:研究內容是否沒有出現技術性錯誤(同樣方式可否得到相同結
果)
效度:研究能否解答問題(研究方法對象與目標之間是否具因果關聯)

選舉⺠調
1、出口⺠調:當選⺠離開投票所後所進行的⺠意調查。通常問題簡短,可迅速獲
得⺠眾支持對象的資訊。在美國總統選舉相當盛行,訪問成功的樣本經常很大,收
集的樣本數是其他一般⺠調所無,故具有相當價值可供媒體及學術使用。
優點:由於調查對象為已進行投票的選⺠,不會出現偏好變更的狀況,回收效率高
缺點:樣本代表性,研究發現經濟程度較高者回答意願較高。若⺠調結果與事實結
果不符可能引發選舉爭議
⺠意調查的劣勢
1、過於重視⺠眾的態度分布,較易忽略態度強度。少數人的意見易被忽略。
2、⺠意本有多元表達方式,如遊行示威靜坐抗議。透過人⺠表達⺠意的方式,可
使菁英瞭解到人⺠的真正訴求,進而體認到人⺠對該議題所具有的認知情感要素
為何。
3、過分強調個人於調查過程中的意見表示,忽略了團體於⺠意形成過程中所扮
演的角色。實際上⺠意很可能是社會中各種團體互相競爭下所形成的一種利益
表示,非僅為個人意見的總合(多元主義)
4、⺠調結果往往使人⺠從政府訊息的發布者變成接收者。若該⺠調是受菁英操
控的結果,則人⺠表達利益的權益即被剝奪。

政治溝通
1、指個人、團體或政府,以直接或間接方式,將政治訊息傳達給其他人、團體或
政府,希望影響其對政治事務看法的一種傳達過程。而間接的方式即是透過媒介
為之。
2、溝通理論創始人為 Deutsch,透過操縱學及傳播學中的資訊理論,建構出政治
溝通的系統模型,認為系統中的關鍵為政治訊息,透過各種傳播媒介傳遞至政府決
策過程中
3、在此過程裡,政府具有較大主導力。而系統為了在變動的環境中維持運作及
均衡,並隨變動調整目標,亦需有效的政治溝通途逕,因此保持政治溝通途徑的順
暢以及政府對政治訊息的回應相當重要

溝通的媒介:報紙、電視、網路、電影、廣播

媒介的功能:傳遞、形塑、阻擋、排序、詮釋

對公共政策的影響:訊息傳遞、議題主導、施壓、削弱

政治傳播
指特定政治社群中,由菁英、媒體、人⺠互相交換及商議政治意見的過程。廣義
上同政治溝通,而更重視傳播的主體及途徑。從政治傳播角度,則菁英、媒體、人
⺠三者之間,皆可同時被視為傳播的主體及受體。此外,傳播媒介也不再被視為中
立的傳..話機制,開始成為具有自我意識的自主機構。因.此政治傳播更重視媒介
對訊息的形及操弄
媒體角色的爭議
1、媒體使用權的壟斷
2、政治訊息的操弄
3、強大的社會影響力
4、非中立的立場
5、不受控的第四權
6、侵害個人隱私

二階段傳播:
1、lazarsfield 提出,透過對 1940 年美總統大選研究,發現多數人在決定投票傾
向時,主要透過身邊親友建構自身政治偏好,而非依靠特定傳媒所散播的政治資訊。
他主張政治傳播分為二階段,第一階段由菁英或媒體發動,對各社群中的意見領袖
進行訊息傳播;第二階段是由意見領袖對社群成員散布其整理後的訊息,從而影響
大眾的認知。在此過程中,意見領袖是最重要及最有影響力的中介。
2、電視機普及以來,意見領袖角色漸由媒體中介取代。網路普及之後,自媒體和
社群網站出現使訊息出現去中心化,而人們開始以搜尋、分享的方式理解政治,使
網路中的輿論領袖也成為意見領袖。

⺠意如何影響公策
1、理性的積極分子(rational activist)模型:典自由主義觀點,公⺠只要受良好教
育,皆會獲得足夠政治知識並表現出參與熱忱。因此,公⺠可在各種不同政治參與
場合中,充分表達自己利益,迫使政府回應其需求。
2、政黨模型:政黨為得到支持,會吸納人⺠意見,轉化成具體政策。人⺠不須選擇
政策只需選擇政黨。
3、利益團體模型:人⺠的利益在被利團吸納的同時也可被視為是在扮演推動政
府決策的角色
4、⺠意代表模型:⺠代為了維持自身權力,傾向於接納並貫徹選⺠的意志
5、共享模型:政治菁英與一般人⺠生長的情境類似,因此利益和思維也接近,不會
做出與⺠意背離的決策

⺠意與公共政策的關聯
1、特定政策以⺠意為依歸,如在政策窗開啟的時候
2、特定政策含有部分⺠意,因為政治環境與⺠意皆複雜多變
3、特定政策與⺠意無關,只是基於菁英的立場制定
4、特定政策以符合⺠意為包裝

政治傳播對⺠意的影響
1、皮下注射:人⺠僅能被動接受,並承受其效果
2、價值強化:Lazarsfield 認為媒體效果僅能強化⺠眾既有認知,而不能改變⺠意
原本的走向
3、資訊傳達:二階段傳播
二戰後
4、框架效果:媒介影響人⺠理解一件事前因後果的角度,並達到詮釋及影響⺠意
的效果
5、議程設定
6、予示效果:形塑價值觀的效果;媒體藉反覆散播某種價值觀,可直接影響⺠意偏
好與認知

網路媒體對⺠意的影響
1、群體極化:網路的匿名性及意見表述特性,使溫和見或無意見的態度被大量忽
略,形成正反二極觀點強烈對立的極化現象,擴大了社會的沖突及不穩定
2、後真相效果:在網路流傳大量假新聞的情況下,使用者無從辨明真偽,出現先決
定立場而不在意真相的態度
3、同溫層效果:人與人的連結偏向同屬性同偏好的結合模式,削弱了社會成員間
的同理心與信任感,升高社會沖突

網路政治
1、匿名性
2、自主性:相較於新聞媒體可能是被設計好的言論,更能有效刺激公眾對特定議
題的反省和辯論
3、迅捷性
4、串聯性:特定理念較以往容易引發人們共鳴
5、公共性

網路社會化⺠意的正面影響
1、去管制化達成的公共參與
2、匿名性帶來的言談空間
3、網路串聯與公共意識凝聚
負面影響
1、脤絡化控制
2、群體極化
3、去管制化與政府超載
4、網路透明度與政治不信任
5、更高的期盼與失落感
6、後真相效果
7、同溫層效果

網路的負面影響
1、資訊爆炸與群體極化:在以「發言」為運作主體的網路社會中,「未發言」或
「無意見」者容易成為各種公共意見的追隨者,使網路成為極易形成沈默螺旋現
象的公眾場域。而網路中多元豐富的資訊,也可以使支持或反對者得到足夠支持
自身觀點的資料,因而使網路中辯論、互不相讓甚至互相攻訐的情境比現實生活
中更易被激化。
2、同溫層
3、網路言論的半永久、高存量及低自清效果:從 habermas 的公共空間理論出
發,網路作為一種較大程度不受政府管控的公共意見表達平台,其言論自然具有公
共特性。另網路的言論除非刪除,否則將形成半永久的存在,而眾多持續存在的言
論不斷累積,也出現大量言論層層累加的「高存量」問題,此外,錯誤或負面的言
論也往往無法自行消失,即低自清的效果。

網路未必可使人得到更多正確資訊
1、假新聞
2、後真相:先確認自身立場,再決定要相信哪一種真相

政治偏袒是指在態度上偏袒某種價值的政治觀點,有許多展現方式
1、政黨立場:即政黨認同或偏好,往往會直接影響投票行為與政治選擇
2、政治意見表述
3、政治訊息的接收態度:行為者偏好的價值可能成為訊息接收與否的過濾器,建
構不易變動的政治態度
4、無意識行為或意識型態

政治偏袒成因
1、個人社會條件:社會處境及自我認知
2、社會團體及生長環境
3、文化要素,如血緣、種族、歷史
4、媒體

電子化⺠主的興起
1、傳統⺠主的限制:受到「訊息、資訊傳播」與「意見表達平台」限制,對公共
事務缺乏足夠的公開透明資訊與大規模表達意見平台。又由於傳統傳媒宣傳費
用較高,若一般⺠眾希望投入選舉往往受到限制。
2、電子化⺠主是指在運作中,使用網路的參與模式,在三個面向對⺠主產生影響:
A.代議:電子網路投票
B.審議:給予人⺠更多機會參與、資訊公開、表達意見
C.行動:透過網路串聯,提供社會運動更強的連結性
此外,電子化⺠主象徵一種從社會到政府,由下而上、去管制化的政治參與模式

對當代政治的改變
1、網路政黨與素人參政興起
2、網路投票:2007 愛沙尼亞 2014 台北(可能問題:參與、代表、造假)
3、網路公眾討論與串聯
4、後真相與假新

Ranney 認為人權可分為
1、公⺠自由:為個人的基本權利。由於個人乃優先於國家的存在,人⺠亦為國家
主權者,因此制憲者應將相關權利納入憲法條文。
2、公⺠權利:指在國家建立後,由政府賦予人⺠的權利

當代各國人權發展
1、自由權由大而小:相對絕對自由概念可能導致社會沖突,自由權應受限制的概
念也開始得到重視
2、參政權由小而大:投票的擴張、範圍增加(罷免、複決)
3、受益由消極至積極
4、平等權由形式至實質

消極人權:人⺠得主張排除他人或政府干預,且政府亦應保障的權利。
1、政府應保障完整如人格權、人身自由。
2、個人權利如宗教、隱私、居住、遷徙、集會結社。
3、經濟權利如工作權、財產
4、政治權利如投票、參與公職

積極人權:指人⺠得以向政府要求作為或不作,以增進個人福祉及生活條件的一種
公⺠權益。包含經濟及社會人權,前者指人⺠得以就經濟等物質性議題向政府提
出請求,如工作權;後者是針對如環境、性別等後物質議題所為之權利,如社會權、
環境權。

我國積極人權的実例:
1、生存權:人⺠生命不僅免於政府侵害,更可在各種政府積極作為中求在。如社
會保險
2、工作權:憲法明訂,人⺠具有工作能力者,國家應予以適當工作機會,或勞動保險、
勞資糾紛調解
3、訴訟權利保障:16 條,人⺠有請願、訴願、訴訟權

人權觀的演變
1、第一代源自 16 世紀宗教革命,盛行於 18 世紀,此時⺠權思想高漲,人⺠關注如
何避免專制君主對其權利侵害,及限制政府權力。具有抗暴、消極特質,著重保障
人身安全、財產自由、信仰自由、言論自由、思想自由、私領域自由、限制政
府權力。具體展現在 1688 年英國《人權法案》,代表學者洛克。
2、第二代: 19 世紀⻄方各國開始擴張選舉權利,因此「參政權」成為人權內涵
擴張的目標,成為基本權利的一部分。至 20 世紀初,多數⻄方國家專型成⺠主國
家。代表學者 JS Mill,主張開放公⺠權利有助公⺠積極參政、增進公⺠責任感、
培養健全公⺠人格。
3、第三代起自二戰後,各種「物質」主義思潮逐漸佔據政治生活核心。此時期,
人⺠針對生存、教育、工作等「受益權」議題,以及族群、種族平等等「社會
權」議題表示關心。至此,人權觀也從前二代的消極轉積極。
4、第四代即新興人權,關注各種後物質主義議題,如環境、資訊等。

實質人權=平等自由受益參政。程
序人權=司法正當程序、行政正當程序

普世價值 vs 文化相對的人權觀
1、普世價值=天賦人權,認為上帝造人賦予人類理性,連帶給予生存和行動的意
義,人⺠的自由權利不容許統治者任意限制或剝奪。自然也不會隨時空地點而有
所改變。
2、文化相對=社會權利說:以為人權內容隨社會環境變遷而產生改變,人權可被
視為社會集體意識及認知下的產物。在此界定中,人權將因時空背景而有所改變。

天賦說繼承 Locke 的神學式推論,惟對於非基督教國家較不具解釋力,社權說則無


法導正陋習。
天賦說認為人權無實踐順序,亦無分輕重,否則將成為威權國家侵害人⺠自由的手
段與藉口。文化相對觀認為實踐應採因時因地的彈性。實際上亦無任何國家可
以同時保障所有人權的實現歐美主張人權具有普世價值,以此批評第三世界國家,
而後者經常主張處於發展階段,尚不具完整開放人權的條件

利益團體
最早的關注起自 Tocqueville 他在《美國的⺠主》-書中對美式⺠主的觀察,最大
的特色在於社會上充斥許多由公⺠自發性組成的團體,取代了歐洲傳統貴族於社
會中的緩沖地位,公⺠亦在組織中學習、成長、自我管理。美國成為第一個沒有
貴族存在,卻仍可以保持社會秩序穩定運作,並建成第一個⺠主國家的原因。

利益團體正功能:利益表達與匯集、替補代議制不足、保存及促進多元社會及其
文化傳統、適當散發社會能量、政治社會化、人才甄補

負功能:70 年代,受歐美社會經濟停滯、新社會運動、公共選擇論興起等因素影
響,利團因本身具有自主的利益、意識,會因本位主義爭取團體利益,甚至撕裂社
會。成員追求私利、社會分化、權力分配不均、利益代表過度片面或偏激、不
易凝聚共識、不透明的決策

決定利團影響力的因素:人數、團結程度、領導者、成員的社會地位與專業特性、
經費

行動手段:
1、遊說:最常用,電話、郵件、面見、聽證會、提出施政報告
2、影響公眾輿論:透過媒體
3、動員成員:透過投票遊行或對選區議員遊說
4、政治捐獻
5、司法訴訟:針對認為不公的社會議題
6、非暴力手法:靜坐遊行
7、其他非法手段如暴動、革命、暗殺

利團的控制
1、內部控制:組織設計運行上,使各團體具有彼此監督制衡的能力,並
儘量開放組織權力
2、公權力監督:公開收支報告、限制違法行為等

利團的分類
1、組織性:依照特定社會基礎或目標所組織
2、機關的:位於政府機關內部
3、非組織:建立在客觀的社會基礎(自然生成的社會特徵如派系、血緣、語言、
宗教)的非正規利團
4、不軌的:系統性反體制 or 臨時起意性質的抗議團體
利團活絡的條件(興盛的原因)
1、⺠主程度
2、經濟發展
3、宗教自由
4、種族或族群的多寡
5、語言種類多寡

政治沖突與多元主義
1、政治沖突指在政治場域中,不同利益、立場之個人或團體,基於追求特定目標,
所為之競爭
2、⺠主社會中,政治沖突經常體現在團體對抗的基礎上,在公領域即構成了政黨
間的競爭與輪替;在社會方面,形成如多元主義假設的多元競爭與互動
3、當代多元主義提出競爭與衝突對人類整體社會的進步功不可沒。摒棄了傳統
上為了維持社會秩序過度控制社會沖突的保守觀點,為人類社會帶來更多自由

政治沖突的特徵
1、多元性:政治利益與目標,基於大眾不同的條件與特徵,出現一種多元分歧的傾

2、成員重疊:利團內部的成員流動性較大,且往往會重覆參加不同社團
3、敵對性:利團間訴求明確,且政策目標往往建立在社會利益上,形成政策間的零
合博弈
4、不完全的動員:由於結構松散,較難凝聚共識及累積成員忠誠。

政治沖突的負面功能:仍帶有破壞社會秩序的危險。而完全不受控制的沖突,有可
能導致弱肉強食的生存體系。若競爭的起點不公平,則可能僅是壓迫

壓力政治:
1、指在政治過程中,基於政黨或壓力團體間競爭,以及施加給政府壓力,構成的政
治決策體系。其中,政黨與壓力團體間競爭關係、結果,都會影響政府對特定議題、
政策的反應。
2、壓力政治乃是一種強調在壓力環境中,透過各種正反力量衝突,以指引政策認
知、制定及執行方向的過程。在此種關係中,多元壓力來源的擠壓關係,成為過程
中的關鍵。
3、在壓力環境中,壓力團體與政黨各自為利益行動、結盟、對抗。在原始假設
的所有團體權力均等狀況下,團體間競爭關係是平等的,亦導致團體關複雜的競合
關係。

2016 之前的全球趨同與反趨同觀點
1、來自國際層次的全球趨同力量:1970 以來美國以優勢之政治、經濟、文化力
量,向盟國輸出其政治文化價值與自由貿易的經濟規則。此亦使得美國與其盟友
在此三面向上,呈現過去未有之趨月現象。隨著 1989 蘇聯解體,全球交流加速,亦
使其他強勢國家具有此種能力。
2、全球趨同在社會層次造成的社會趨同與反趨同:承上,優勢國家操弄趨同力量,
目標是希望其他國家的社會大眾對該優勢國家有一種模仿、認同、親近的態度,
方便優勢國家從中獲取利益。然,此種社會趨同現象,亦可能導致各國部分⺠眾對
本土經濟、文化遭侵蝕之不滿,形成相對立的反趨同現象(全球地方化)。而趨同
反趨同間的沖突亦成為較弱勢國家內面臨分裂與沖突的來源
3、被滲透的國家與國家空洞化:在二股力量對抗過程中,反趨目力量往往試圖尋
求本國政府協助,以對抗通常擁有國際奧援之全球趨同勢力。然此時該國政府卻
已飽受趨同力量侵蝕,在內外壓力之下更顯無力,形成國家空洞化(國家式微)現象。

2016 美總統大選之後以國家為主體的全球化觀點受到挑戰,著重於 1989


年後的經濟全球化與全球財富分配問題。
1、1988 年後,根據世界銀行統計,隨著前共產國家瓦解,全球經濟流動性大增,出
現經濟全球化現象。
2、隨著開發中國家向已開發國家開放市場,大量資金與工作機會流入物價及薪
資水平較低的開發中國家。在 1988 年後創造出高速獲利的跨國企業、經濟快
速增長的開發中國家以及逐漸失去工作和財富增長機會的歐美中產階級,形成以
區域為主的全球財富分配不均
3、學者皮凱提於 2018 年提出《2018 世界不平等報告》,說明經過 30 年的本球
化,不均的分配仍然在全球範圍加劇

上述觀點解釋了歐美各國雖屬優勢國家,然在 08 金融風暴後,各國社會仍無法從
重創之下恢復的根本原因。以國家為本位的傳統全球化理論,雖可解釋強勢國家
在世界各地的掠奪行為與企圖,然以經濟與財富分配為主體的新全球化理論,卻正
說明經濟主體的自主性,及其所能帶來與政治主體完全相反之社會結果。此種觀
點成為 2016 後已開發國家反全球化的根本論述。

全球地方化
1、全球化帶來的整合風潮,促使部分政治菁英開始關注草根式的區域文化。地
方化可視為全球化的反思,以在地化思維思考如何使特定區域的發展更符合全球
化的需求。
2、在全球趨同及財富不平等影響下,一般大眾漸感受到既有經濟及文化基礎受
到侵蝕,衍生強烈不安全感。在地化是種訴諸文化、共同生活經驗、土地情感之
地方化概念,是對全球化的反抗力量,並逐漸衍生各種排外情緒。

帶來的現象
1、政治認同轉向文化認同:與自身共享文化、情感、生活經驗的人
2、排外與反全球化:延伸到對外來移⺠和外部力量的不滿與無力感
3、獨立與分離運動

全球治理
Rosenau 在《沒有政府的治理》將治理概念導入國際關係領域,並提出全球治理。
意指在全球化影響下,傳統國家權威已無法滿足複雜的社會需求,因此仍須透過多
層次治理結構、多元權力分享模式、結構性複合體等概念,針對不同層次的政治、
社會需求作出回應。全球治理是一種跨越全球、超越層級(跨國組織、國家、地
方單元體、個人皆可能同時結合在一起),並透過合作協商以解決問題的夥伴關係。

國際關係理論
1、現實主義:重視實然面,即權力的變化。認為國際社會是無政府狀態,主權國家
間不存在拘束性權威存在。關係的變化是權力競逐的展現。國家有理性自利傾
向,大吃小,國家間的沖突是權力平衡,而和平是權力平衡的展現。
2、自由主義:規範式關係,重視人類理性、協調性等特質,國際秩序可以靠自由貿
易、國際公約、國際法、集體安全等概念加以維持,重視應然面。與理想主義密
切相關,出於對人類理性的信任,對國家合作抱樂觀態度。實例有 14 點宣言和國
聯。但在二戰後被揚棄。
3、建構主義:由客觀及主觀條件共同形塑。國際體系的建構被三種力量影響:物
質力量(現實主義)、共識力量(國家成員對特定議題或行為的解讀)、實踐力量(依
物質力量及共識力量判斷所採取的作為)。

國家可能式微的經濟觀點
1、以經濟力量為主的全球化過程,使單一國家無法完全抵擋來自全球市場的需
求與威脅。因此跨國企業可能才是最重要的國際行為者。
2、大前研一指出,全球資本市場需求,只有跨國企業能有效處理,因此主權國家的
統治能力必會隨之消退,而其角色亦會為國際企業、國際組織等單位擠壓,甚至是
部分取代

國家可能式微的政治觀點:全球趨同現象形成全球市⺠社會、反趨同力量造成地
方化、國家被內外掏空的空洞化、⺠營化

當代國家的重要政治角色
1、2010 後傳統政治秩序受到來自社會的反抗勢力瓦解,各國重新出現以市民社
會為依歸的新政治秩序,代表國家的中央政府又再次獲得來自市民社會的支持
2、國家重新被視為保護本土利益的最後防線
3、當國家成為反全球化的主要單位,過往附著在全球化當中的經濟主體開始站
在國家的對立面,二者間的沖突也強化並集中了國家的力量

Waltz 提出國際政治分析包含個人、國家、體系三個層次。區別分析層次的目
的在發展解釋的架構,要認定及勾勒不同分析層次,使得所觀察的現象得到解釋。
安全非國家所追求的唯一目標,不同行為者追求差異性的多元化外交目標,而「交
易」則衍生出國家間互賴關係使沖突受限,造就國際體系成為互賴環境。普遍的
外交目標含國安、市場與經濟繁榮、領土擴張、意識型態保衛及傳播、尋求和
平等。
落實外交目標的政策手段
1、外交穿梭及訂立協約:由專業官員與他國代表持續磋商談判,以透過各種管道
增進共同利益或解決共同問題。協約是共識的展現,以明確化彼此間合作關係。
2、貿易政策及外交援助:貿易限制如關稅、進口配額、匯率調整以控制與他國
之經濟關係。目標在促進或穩定經濟,或達成其它政治目標。外交援助則是金錢、
物資、技術或武器等,以換取國際間支持。
3、宣傳及顛覆:透過間接努力使目標國改變政治條件,使其實行本國期望的政策。
宣傳指透過媒體,顛覆指暗中策劃反政府力量
4、戰爭:克勞塞維茲認為戰爭是政治關係延伸。
5、恐怖主義:透過威脅暴力造成對手恐懼的方式,達成特定政治目的的行動。傳
統恐怖主義大多以反抗單一國家統治者為目標,受全球化影響,跨國性的恐怖組織
興起,也開啟特定國家與恐怖組織間的戰爭。與傳統抗爭僅限特定政治人物或官
員不同,恐怖行動是無差別攻擊,導致該組織與被攻擊對象間不可化解的深刻沖突。
惟在某些人眼中,恐怖組織扮演替天行道的角色,因此,恐怖主義也凸顯了區域間
的文化衝突。

戰爭的成因(國際關係)
1、現實主義:國家間權力不平衡,強國為掠奪生存資源
2、建構主義
3、文明沖突論
4、權力轉移
5、修昔底德陷阱

版本 2:經濟利益、領土擴張、宗教、⺠族主義、復仇、內部矛盾

人權國際化:全球趨同效果下,政治價值趨同的結果。意指人權成為超越時空及文
化,皆擁有共同標準,且為所有人民與政府奉行之價值的政治主張。隨全球化增強,
人權概念開始成多數⺠主國家施政共識,惟對人權普世化,存有正反二面看法。

華盛頓共識:1989 年,拉美陷入債務危機,專家學者聚集華盛頓商討解決方案。具
體核心:縮減政府支出、市場自由化、民營化,之後亦成國貿新自由主義及國際政
治經濟學的自由經濟學派核心主張。意在將經濟活動,從市場的管制作為中解放,
透過競爭解放市場活力,以及在各種自由貿易行為中,促進各國經濟發展及穩定。
減少支出及民營化也有效降低赤字,提高公共服務品質

地方政府:在國家層級之下的次級政府,由於是鑲嵌在國家層級中的區域機構,因
而在權力管轄範圍會受到許多限制。特性:
1、具有公權力
2、管轄的事物、範圍具有區域特質
3、可進一步劃分成不同層級性組織,各層級之間呈現垂直權力關係 4、有限的管
轄範圍,權力受到限制,與中央互相抗衡
5、施政目標以民生事項為主,較不涉及軍事等全國性質事項
6、⺠意特性,與人⺠互動較密切

分權 decentralization 意指在憲政設計中,已將中央與地方關係納入憲法規範當
中,二者權力清楚劃分,歸屬地方權力中央不可剝奪。該國地方政府具有獨立選擇
政府領袖和議會成員權力,得在地方事務上獨立進行判斷。

權力分散 deconcentration 又稱授權,地方政府權力來自中央賦予,目的是為了


貫徹中央的政策意志,惟並不代表地方政府沒有任何自主權力。

權力下放 Devolution 指權力由中央移至次級政府,經常是透過習慣法而非憲法


條文的更動,即使權力下放,單一制政府仍不會成為聯邦制,因為可以隨時被中央
政府收回。
在 20 世紀末,聯邦和單一國都藉專移權力至地方政府以降低中央權力。
最顯著的例是英國與法國。
法國的建立是以巴黎為中心的文化擴散過程,而此過程往往透過有系統的中央文
官規劃為之,因而法國地方政府與中央的一致性較高。在 80 以前法國中央集權
程度相當高,地方政府諸多決定需得到中央同意(小到學校與街道的命名),隨規模
和職責增長,許多地方首長反對中央的集權,而密特朗甫上任即擴大了冬級地方政
府權限。
英國由於原本就缺少統一的統治架構,因此當 England 室對 Scotland 等區域統
合時,僅是在名義上將其納王國的統治範圍,並未對統治架構進行大規模修正。而
70 年後 Scotland 與 Wales 人開始要求對自身事務的控制權,目前這些地區皆擁
有高度自治權力。

管制性政策,指政府藉由建立一般普遍適用的原則或規範,指導或管制與人民有關
的活動,處理各種各種不同個人、公司、利益團體的利益。即利用法規規範人民
的行為,以期符合要求。

政府管制的原因:防止⺠生物資被壟斷、保護天然資源、外部性、企業壟斷、資
訊不對稱、惡性競爭

經濟管制:政府對市場的介入,如設定競爭規範、調和勞資關係、防止企業整併及
壟斷、設定關稅壁壘等。只要是對經濟事務中的價格產品、勞資關係、遊戲規
則等內容管制,皆屬之。雖自由經濟學浱對自由市場的價值十分強調,但各國政府
皆曾對市場事務進行或多或少的管制。又可分為總體與個體管制,前者僅涉及基
本的市場秩序規範,仍可視為是資本主義,後者通常為共產主義國家中計划經濟的
形式.

社會管制:通常牽涉到跨產業或外部性的考量,如勞工保障、消費者權益、公共安
全、環境汙染等事項有關,即政府基於維護人民權益及確保外部性傷害可以降至
最低等考量所為之管制手段。

市場資本主義:最早出現的型態,主張完全不受干預及完全競爭市場,盛行於美國。
建立在自由經濟學浱觀點,強調市場神聖不可侵犯,不允許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預

國家資本主義:新興民主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資本主義發展形態。意指由政府與
企業合作,由政府提供競爭框架及資源的資本主義模式。在此模式中,政府對市場
可能採一定程度干預,但內容可能僅針對特定主題,或設計特定競爭框架(如特定
產業補助),而企業間競爭,仍遵循基本市場競爭機制。出現在 20 世紀中後,透過對
資本的掌控及經濟條件的設計,試圖加快國家的發展和富裕。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