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漢字的結構問題參考答案

問題:
一.何謂「六書」?說出六書的定義和例子。
「六書」是前人分析漢字的結構所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
象形的定義、字例:
1. 許慎說:「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象形」就是象實物之形,也就是把客觀事物的
形體描繪出來的意思。
2. 作者以日、月、山、川、矢等甲骨文象形字作說明。象形字為數不多的原因:漢字是以圖畫文字進入線條
式的筆劃,以象形為基礎,但象形是要屈曲地畫成其物,困難較大,不僅書寫麻煩,而且形體往往不統一,
有很大的局限,所以用象形造字法造的字為數不多。
指事的定義、字例:
1. 許慎說:「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
『下』是也。」
「這就是說,初看起來可以認識,再細觀
察就能了解意義。
2. 作者說「上」、「下」二字就是指事字。指事字絕少的原因:因為絕大部分字都不需要用指事的方式來表
示,要說明客觀事物用象形,要說明抽象的概念用會意,所以指事字極少。
會意的定義、字例:
1. 許慎說:「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
「比類」是說把意義上可能有關的幾個(一般是兩個)字拼
合成一個字。因此,會意就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象形字拼合起來,表示一個新的意思。
2. 例如「尖」---大小為尖。「炎」---二火為炎。「品」---三口為品。會意字比獨體的象形、指事字要多,因
它發展為合體,會合意義。
形聲字的定義、字例:
1. 「形聲」又叫「諧聲」。許慎說:「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以事為名」,為半義;
「取譬相成」,謂半聲。
2. 例如『江』
、『河』二字以『水』為名,譬其聲為『工』
、『可』,因取『工』
『可』之聲而成其名。形聲字出現、
為數眾多的原因:因為世界上許多事物和抽象概念很難用象形或會意來表示,象形法或會意法有很大的局
限性。於是就出現了形聲法。用魚字邊表示魚的種類,再借用原有的字作為讀音來表示魚的種類,如鯉、鯽、
鱔等。有「形」有「聲」,所以就產生了大量形聲字。
轉注的定義、字例:
1. 許慎說:「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所謂「建類(立事物的體)一首」就是指同一部首,
如說文解字中「考」與「老」都在同一部(老部裏)」。
2. 許慎解釋說「考」、「老」二字同一部首,音義相同,聲音是疊韻關係,是轉注字。
假借的定義、字例:
1. 許慎說:「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意思是當某個新事物出現之後,在口語裏已經有了這個
詞,但在筆下卻沒有代表它的字,需要借用和它的名稱聲音相同的字來代表(托事),這就是假借。
2. 例如「令」字,原來是「號令」的「令」,後來借為「縣令」的「令」
。「長」字原來是「長久」的「長」,後來借
為「縣長」的「長」。這可以說是用不造字的方法來增加新字。

二.為什麼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造字之法,而轉注、假借是用字之法?作者在解釋六書時,都會先為該
書下一個定義,這種定義說明的寫作手法有什麼好處?
六書的前四書是「造字之法」,後二書是「用字之法」:六書的前四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能造新字,
所以說是造字法。六書的後二書:轉注、假借只是利用已有的字說明用字的方法,不能造新字是用字法,和
漢字的結構不發生聯繫。
運用定義說明的寫作手法,使文章綱目清楚,簡潔明確,內容更富條理,對說明事理有很大的幫助。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