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6

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1‧
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民96,17期,21∼46

整合殘障概念模式之初探

林淑玟
國立臺南大學特教系

摘  要

  儘管殘障研究已經進行了數十年之久,但在殘障醫學、社會、心理與社會心理
模式中所使用的殘障相關名詞,仍然未能取得一致的定義。由於缺乏共識,在使用
時,矛盾與誤解便容易產生。因此,對於整個殘障研究而言,探求如何將不同殘障模
式的相關用語加以整合,是相當必要的。有鑑於此,筆者於1998年提出殘障整合模式
(integrated model of disability),試圖整合不同領域中的殘障相關用語與概念。
  為了能夠完整呈現各殘障相關用語的特定意義與各殘障模式之主張,在1998年的
殘障整合模式中,採用聯合國衛生組織(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1980年
所使用的三個用語—傷殘(impairment)、殘障(disability)、與障礙(handicap)來說明模
式中的主要概念,但捨棄三個名詞定義間受到殘障社會模式(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
批評的因果關聯與常態概念。在這個模式中,筆者除了企圖整合不同殘障模式外,還
將個人處在傷殘、殘障、或障礙狀態間的動力關係,與身心障礙者在各狀態下所呈現
出來的心理反應及可採用之介入策略,也一併呈現。此外,在此模式中,假設個人可
以藉由社會心理策略(psychological-social approach)接納傷殘(acceptance of impairment)
的介入,來幫助身心障礙者接納他們的傷殘,進而達到一個良好調適的狀態。
  近年來,筆者在應用該模式於身心障礙者輔導與服務工作後,發現該模式有
若干處需要加以修正,有鑒於2001年WHO提出「國際功能、殘障、與健康分類」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ICIDH-2)後,重新
為殘障相關用語及定義提供了正向角度來解讀,引發筆者修正原有殘障整合模式之動
機,特此提出修正後的整合殘障概念模式(integrated conceptual model of disability),
期望藉由此修改後的修正模式之提出,能夠對於日後國內殘障理論之相關研究,提供
論證假設之基礎。

關鍵詞:殘障模式、傷殘、殘障、障礙、功能、活動限制、參與阻礙、接納傷殘
‧22‧ 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

壹、前言 掌握與了解「為誰而做?」、「為何而做?」
及「如何來做?」等深刻影響服務品質的基本
  儘管國內特殊教育服務對象,從民國73年 要素。
「特殊教育法」與後續公佈之修正法案及條   在林淑玟(民88)所撰寫「從各殘障模式
文,皆一直使用「身心障礙學生」一詞來稱呼 分析我國法令對『身心障礙』定義之問題」
需要接受特殊教育之學生,但是國內特殊教育 中,曾介紹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the World
從隔離、回歸主流到融合教育觀念的轉變、 Health Organization, 簡稱WHO)於1980年的
從強調與常態(亦即和一般常人)相較後的評量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結果,來做為決定特殊學生教育目標的補救教 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 ICIDH」對傷殘
學觀點,到逐漸強調提供支持且在一般社會環 (impairment)、殘障(disability)與障礙(handicap)
境中提供教學、就業、與生活的生態觀點,甚 等名詞提出最被廣泛引用、也影響深遠的定
至如 Lewis(1993)所言,利用輔助科技(assistive 義,並說明這些名詞定義與內涵如何在殘障醫
technology)來擴大(augment)身心障礙者的殘 學模式(medical model of disability)、殘障社會
存能力、迴避(bypass)無法發揮的功能限制、 模式(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與殘障心理模式
或補償(compensate)其有待提昇或較不足的能 (psychological model of disability)下被解讀,且
力,以使得身心障礙者所受到之障礙能儘量減 針對此三種模式解決各種複雜的殘障現象之因
少的支持方式,從這些變化中,可發現確實國 應措施、與各模式之優、缺點加以比較。然
內特殊教育在過去幾十年間,實際上已經有著 而,身為資深殘障者一員的筆者,根據多年來
許多為人所察覺或尚未察覺的實質轉變。 對於殘障理論的探究與個人成長過程中所擁有
  而導致這些轉變中的根本關鍵,其實可回 的各種殘障經驗感受,對於此三種殘障模式解
歸到一個最簡單也最複雜的問題:究竟吾人如 讀下的殘障概念,經過主、客觀評析後,深感
何看待所謂的「傷殘者」、「殘障者」或「身 此三模式雖各有其獨特之處,但也有所不足,
心障礙者」?換言之,特殊教育機制與內涵的 或許在截長補短之後,可另以不同的角度來加
轉變,其實只是反映出專業服務提供者的哲學 以整合,進而對於存在於個人與社會中各種複
觀與採取的因應服務模式。因此,究竟我們這 雜的內、外在殘障相關問題,可以做更為完整
些提供教育與服務的特殊教育專業人員心目中 的解釋與處理。有鑑於此,筆者根據1998年所
所認定的「傷殘者」、「殘障者」與「身心障 提出的「integrated model of disability」英文版
礙者」是哪些人?我們對於所謂「殘障」相關 (Lin, 1998)加以翻譯修改為適用中文解釋的殘
用字(如傷殘、殘障與障礙)的定義及其背後的 障整合模式,試圖將前述不同殘障模式整合於
哲學觀為何?我們願意用何種方式與機制,來 一,並假設其中因為有一項重要之中介變項
協助或支持這些人去除內、外在或交互作用後 「接受傷殘」(acceptance of impairment)的運
的「傷殘」、「殘障」或「障礙」?這些看似 作機制,而使得某些人得以做到「雖有傷殘
簡單的問題,其實都會影響到我們對於特殊教 (impairment),但卻沒有殘障(disability)或障礙
育所提供的實質內涵與形式。事實上,如果能 (handicap)」的中性狀態。此外,為了解釋身
夠更清楚了解「殘障」相關名詞所代表的複雜 心障礙者在生活環境由於受到各種內、外在因
現象與其所延伸而來的各種問題,相信對於吾 素的影響,其所遭遇到的殘障相關問題,並不
人在提供特殊教育與相關服務時,將更能清楚 能單純只從傷殘、殘障、或障礙的單一固定狀
整合殘障概念模式之初探 ‧23‧

態來做解釋,因此在該模式中,提出「傷殘、 心障礙者,同時也能夠從殘障社會模式的角度
殘障、與障礙­」間存有一隨著內、外在因素影 來賦予社會更多的改革責任,筆者給予高度的
響,而出現狀態移動(傷殘←→殘障、殘障← 肯定,尤其是WHO是一個對全世界影響深遠
→障礙、或障礙←→傷殘)的動力關係假設, 的組織,因此能改弦易轍的提出對殘障相關用
來試圖回答為何在同一個社會中,不同的殘障 語的新解後,甚至願意不再使用飽受批評的
者處在相同的殘障狀態中,卻可能有著不同的 handicap一詞,而改以「參與阻礙」來說明身
心理反應?並在最後針對不同個人之傷殘、殘 心障礙者所遭遇的外在障礙,筆者在肯定之
障或障礙狀態與問題,提出相對應之介入策略 餘,更覺得需要完整介紹1998年殘障整合模式
建議,期望能藉由更多元與完整的角度,來探 內的基本構念,讓國內更多人除了可以了解殘
討社會中複雜的殘障概念與現象(林淑玟,民 障相關問題的多元與複雜特性之外,也能夠找
93)。 到可以介入或改善之著力點。事實上,筆者長
  不過由於該模式在經過筆者近年檢討分析 久以來一直期望能夠讓更多人了解身心障礙者
後,發現仍有一些需改善之處,例如在中、英 所遭遇到的各種殘障相關問題,或所處的狀態
文語彙的轉換過程中,有一些重要語詞會受到 並非固定不變,隨著時空改換,其間的動態關
不同語言特定意涵之影響,無法完全達意,例 係也一直在變化著,當然所遭遇的問題也會有
如英文中的handicap一詞若翻譯為「障礙」, 所不同。特教與相關專業服務提供者,若能深
在中文雖可以完全表達筆者所希望強調的「外 刻了解此點,相信所提供之服務將更能貼近身
在限制與障礙」,但在英文卻因其另有貶低意 心障礙者的真正需求。
涵,而容易造成誤解,因此需要加以調整。   然而,由於目前國內特教界與身心障礙者
  此外,有鑒於2001年WHO經過多年的準 相關服務領域中,對於WHO在2001年所提出
備與蒐集各方意見後,採納了殘障社會模式對 之ICF及其重大影響,並未有太多著墨,甚至
其1980年定義之各項批評,在新公佈的「國 對於1980年定義的缺點批判,也並不多見,
際功能、殘障、與健康分類」(International 因此,筆者將先介紹於1998年提出殘障整合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模式之原因及該模式之主要內容,再對2001年
Health, 簡稱ICF或ICIDH-2)中,試圖以兩組分 WHO所提出ICF新定義之特色,及1998年殘障
別代表正向(「功能」functioning)與負向(「殘 整合模式與ICF相呼應之處加以說明,最後,
障」disability)概念之集合名詞,即所謂的身體 針對該模式中須修改之處與筆者認為ICF仍有
所有功能(all body functions)、活動(activities) 不足且應調整之點,加以綜合彙整,提出修
及參與(participation)」vs.傷殘(impairment)、 正後之2006年整合殘障概念模式(integrated
活動限制(activity l i m it ations)及參與阻礙 conceptual model of disability),以作為日後進
(participation restrictions),來說明「功能」與 行深入實徵研究之理論假設根據。
「殘障」同時並存於身心障礙者內在狀態與外
在環境中(WHO, 2001),此一觀點,筆者認為 貳、1998年殘障整合模式之
相當重要,而且與1998年筆者所提出的殘障整 介紹
合模式中有關「傷殘、殘障與障礙間存有動力
關係」之假設,二者間可說互相呼應。對於   筆者在建構1998年殘障整合模式期間,曾
2001年WHO能夠從更為正向的角度來看待身 有多篇文獻(如Crow, 1996; Finkelstein & French,
‧24‧ 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

1993; Johnston, 1996; Wright, 1983),以及與國 限制),甚至於是形成其「障礙」(因傷殘或殘


外特教先進之重要談話,對筆者有許多啟發, 障,而在扮演社會一般正常角色時,產生阻礙
因此在完整介紹該模式內容前,先簡要說明這 或處於不利狀態)的根本原因(參見圖一),換言
些啟發性的資料與觀念。 之,傷殘、殘障與障礙間存有因果關聯(causal-
link),而且個人缺乏能力或功能上有限制,
一、對殘障整合模式具有啟發性的
是與所謂「正常」或「常態」(normality)來做
觀念與該模式重要理念之來源
比較,因此在殘障醫學模式中,體能的復健被
(一)殘 障社會模式對於殘障醫學模式之 列為主要解決傷殘、殘障或障礙問題的介入策
挑戰與自省 略(intervention approach)。然而,此模式最受
   殘障對個人與社會所產生的影響究竟如 批評的地方,也在於將實際上與社會制度及政
何?利用不同的殘障觀點來作解釋時,常會有 策大有關聯的「障礙」問題,認定是起因於個
不同的說法。簡單而言,殘障醫學模式是由 人的「傷殘」與「殘障」,換言之,殘障醫學
生物醫學的角度,及以傷殘為起點來解釋個 模式主張者認為個人之所以會有「障礙」,是
人在生理、心理與社會中所遭遇的各項問題。 因為其有「殘障」,而其有「殘障」乃根源於
WHO於1980 年對「傷殘」、「殘障」與「障 其「傷殘」,此種因果關聯的闡述,以及此一
礙」所下的定義,便是殘障醫學模式的一個 模式過度將殘障或障礙所造成的問題個人化,
典型範例(Priestley, 1995)。在此模式中,對於 同時也僅由個人功能的復健來企圖解決所有傷
「傷殘」與「殘障」的定義,是基於個人缺乏 殘、殘障或障礙的複雜生理、心理與社會問
能力或功能限制的角度來界定問題,同時,個 題,在這樣的狀況下,傷殘的狀況如果無法有
人的「傷殘」(心理、生理、或解剖結構功能 效改善,則會很容易被解釋成是個人的悲劇(a
上的缺損或異常)是造成其「殘障」(因傷殘而 personal tragedy),甚至造成責怪受害者(blam-
造成其在表現一般正常活動時,能力的喪失或 ing the victim)的情形(林淑玟,民88)。

疾病或異常 傷殘 殘障 障礙

圖一  1980年WHO所提出之ICIDH 因果順序觀
資料來源:http://www3.who.int/icf/icftemplate.cfm?
          myurl=training.html&mytitle=Training%20Materials
  然而,儘管殘障醫學模式有著上述的重大 於社會的壓迫(social oppression),或社會創造
缺失,但在傳統上卻一直主導著許多領域(甚 說,而非殘障者個人功能的限制,換言之,
至特殊教育)對殘障相關問題的解釋,例如, 殘障(disability)並非個人的問題,而是社會的
在特教界的許多用語便與醫療用語有關,如, 問題(Barnes & Mercer, 1996)。而該模式主張
診斷、處遇、處方教學等。此種情形,直到殘 者認為,既然殘障是社會的問題,因此要消除
障社會模式出現之後,其主宰殘障研究中對殘 殘障的方法就必須透過調整社會環境(如透過
障問題看法的情勢才有了轉變,甚至有逐漸被 政治上的抗爭、成立殘障者組織聯盟、運用策
取代的狀況出現(Priestley, 1995)。 略與遊說技巧等手段),以保障殘障者的權利
  所謂殘障社會模式,強調殘障問題源自 及符合殘障者在社會中的需求,而非要求殘障
整合殘障概念模式之初探 ‧25‧

者被迫地適應社會不利的環境(French, 1993)。 其對於傷殘狀態的感受,其實並非完全只有負


在殘障社會模式提出之後,殘障者所面臨的問 向的心理反應,此點,筆者完全贊同,也深有
題與所遭遇的不利經驗,終於可以不再只被視 同感。再者,在其模式中對於傷殘或殘障的定
為個人的不幸,反而可以從社會壓迫與歧視的 義,仍一直未能跳脫殘障醫學模式的既有範圍
角度來解讀其所遭遇的問題,此點對於許多殘 與定義(Finkelstein & French, 1993),特別是其
障者來說,確實有著很大的安慰與啟示,甚 中對於殘障的定義,仍沿用1980年WHO所提
至也激發出很大的行動力量來爭取其應有的 出的因果概念(個人因為有「傷殘」,所以有
權益(Crow, 1996)。前述觀點,筆者是在英國 「殘障」),此點更是受到殘障社會模式主張
留學期間(1994-1998年),透過到社會系旁 者之嚴厲批判。值得一提的是在殘障心理模式
聽由Colin Barnes所開的殘障研究(studies of 中對於障礙(handicap)一詞,因其隱含歧視意
disability),並與他有多次請益討論的機會, 味,則少被使用,因此,整體而言,在殘障心
方才陸續吸收消化的。由於Barnes是讓殘障社 理模式中所使用的殘障相關用語及定義與殘障
會模式在英國如同風行草偃般推廣起來的重要 醫學模式相較,可說並無太大差異。
學者之一(林宏熾,民91),而筆者就讀的學   不過,也有一些心理學者並不同意這樣的
校University of Leeds又是殘障社會模式主張者 批評,他們試圖利用實徵研究之結果,來駁斥
的重要根據地,因此,當時無意中竟然獲得機 殘障社會模式主張者認為殘障心理模式仍無法
會,可以更加深刻體驗與學習此一迥然不同于 跳脫並沿用殘障醫學模式對於傷殘與殘障用語
筆者以往觀念的殘障社會模式之內涵,相當可 間存有因果關聯的指控。例如Johnston (1996)
貴。 透過實徵研究證明個人可以在傷殘嚴重程度不
  然而,儘管絕大多數的殘障社會模式主張 變的情況下,透過內在心理動能(如動機或自
者堅持社會壓迫與歧視是唯一造成殘障者在社 我控制的知覺感)之介入,而使其殘障或功能
會中遭遇不利經驗的問題根源,但還是有一些 限制有所改變。換言之,個人傷殘與殘障間的
自我反省的聲音在這群模式倡導者之間陸續發 關聯,並不一定會如同1980年WHO的定義中
出,他們認為有必要對殘障社會模式主張加 一樣,具有連帶的因果關聯,亦即個人殘障的
以修正,並將個人的傷殘經驗加入該模式中 主要根源,並不一定來自其傷殘或機體構造上
(Crow,1996),否則無法去除一般人對於該模 的缺損與不足,可能還有其他因素影響著。在
式主張「社會壓迫說」與殘障者日常生活較無 這樣的研究發現下,近代的殘障心理模式似乎
直接相關的批評。筆者認為這些殘障社會模式 有了更為有力的立論點。然而,如何將此立論
主張者的自省,是非常能夠貼近殘障者生活經 點更為深化,並找到可介入的心理機轉或策略
驗與感受的重要觀點,應該予以重視。 來加以運作,則需要進一步探討。
(二)以 殘障社會心理策略來強化殘障心   由於殘障心理模式至今仍無法提供足夠的
理模式的不足 基礎,來解釋殘障者如何能在不貶低其個人價
  傳統的殘障心理模式,最受殘障團體與人 值的前提下,來調適其傷殘,因此若要建立一
士批評之處,在於其長久以來除了一再強調殘 個較完整的殘障心理模式,除了利用前述心理
障者在傷殘發生後的負向心理狀態外,並未能 動能的機制來脫離傷殘與殘障間的因果關聯
提出比較正向的觀點來探討殘障者的心理狀 外,可能還需要再尋找一個適當的介入策略,
態,特別是對許多經過調適後的殘障者來說, 才能有效地從心理動能的層面來擴大解釋與
‧26‧ 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

解決殘障問題的複雜面向。筆者認為由Wright 1983)。藉由降低體格功能或外表的重要
(1983)所提議的殘障社會心理策略(psychosocial 性,那些與體格功能較不相關的其他價值
approach of disability),或許可以用來作為一個 (如誠實、決心、智慧或努力)就可以獲得機
可供操作的基礎,藉以了解殘障者在接受與調 會在個人價值系統中調昇到較重要的地位
適其傷殘時的心理動態過程,並進而實施教育 (Keany & Glueckauf, 1993)。
與心理輔導。 3約束殘障的影響:由於當殘障者因殘障而貶
  Wr ight (1983)以「接受損失之概念」 低其自我時,他們會把自身的殘障看得比實
(concept of acceptance of loss)來解釋殘障者如 際上狀況更為嚴重(Lawrence, 1991),因此當
何透過價值觀念的轉換,來達到坦然接納其殘 殘障者擴大其殘障影響範圍到生活中的其他
障的目標,在其理論中,是以社會心理策略來 層面或全部的身體部位時,殘障者所受到的
解釋個人在與社會環境互動下,如何覺知與接 障礙就不只是原始的體能限制而已,而是對
納自身的殘障。由於Dembo, Leviton與Wright 其個人的全面影響(Wright, 1983)。Wright認
(1975)假設殘障是一種價值喪失的狀態,因此 為約束殘障的影響對於防止殘障者貶低其自
殘障者可藉由四種價值轉變的方法來改變其 我價值具有相當重要的功能。
價值體系(value system),而使其可以在不貶低 4轉換比較價值為內在價值:此價值的轉變係
自我價值的情況下,接受本身的殘障(Wright, 將焦點集中在對個人有用之處或具有內在價
1983)。換言之,殘障者是透過四種價值轉變 值之處,而非和他人做比較。內在價值的看
的動力關係來接受其自身的殘障,故Wright所 重,可使人能對某些以比較標準來看沒有價
稱的接納殘障(acceptance of disability)可被視 值的東西,卻仍能感激其中所具有的價值
為個人價值調整的過程與一系列的價值轉變 (Keany & Glueckauf, 1993)。例如,肢體障礙
(Linkowski, 1971)。以下分別說明此四種價值 者將使用柺杖或輪椅的能力視為一種資產,
轉變之意義: 而非將此種能力拿來和一般人行走自如的能
1擴大價值範圍(enlargement of the scope of 力做比較(Wright, 1983)。Wright指出,如果
values):係指個人除了那些因殘障而喪失的 殘障者能以內在價值來看待其體格,也就是
價值外,殘障者能在情緒上可以感恩仍存在 看重在個人體能下,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
的其他價值(Wright, 1983)。換言之,當個人 麼,而不與他人或致殘前的狀態來做比較,
開始體認到除了那些已經因為殘障而失去 則對其殘障心理調適會很有幫助,因此,在
的價值(如身體健美)之外,仍有其他價值存 採用內在價值的觀點下,個人會覺得如果能
在,如品格、智力、努力、友誼等,而且這 擁有個健康與完好的身體當然是一件好事,
些價值對個人而言是重要的,此時,他的價 但如果無法擁有,也不必因此貶低自己。
值範圍即被擴大了,這種價值觀的改變,對 Wright強調在鼓勵殘障者接納其殘障時,不
於其接受因殘障而喪失某些價值的情況,是 因殘障而貶低自我價值是非常重要的。
有助益的,這也是個人在接納其殘障過程中   Wright (1983)強調若不檢視在社會與物
所產生的第一種價值觀的轉變。 理環境中所存在的真正問題,是無法有效的
2降低體格的重要性(sub ordi nation of 來處理或調適個人的殘障狀態。同時,她也
physique):是指調降在個人價值體系中與體 指出殘障問題的嚴重性受到個人對自我與其
格功能或外表有關之價值的重要性(Wright, 對所處情境的感受而定,因此,接受殘障可
整合殘障概念模式之初探 ‧27‧

被視為一種殘障與環境的互動過程,而在價 障」(acceptance of disability),而是接納「傷


值轉換的歷程中,透過環境正向的互動更可 殘」(acceptance of impairment)。
以有助於殘障者接納其殘障。筆者認為, 由於筆者體悟到「傷殘」狀態其實只是個
Wright所提出的這些價值轉變策略,對肢體 人特質的一部份,因此,如果個人能夠不以負
障礙者接納其殘障狀況及克服因殘障而產生 向的觀點來看待其傷殘狀態,為何不能夠鼓勵
的價值失落感特別能加以解釋,同時,在身 傷殘者接納其傷殘呢?只是因為長久以來,傷
心障礙者心理復健與輔導上,也非常具有實 殘狀態一直被放在量化後的常態分配曲線下與
際運作的可能性。 他人做比較,同時,在社會中也未能給予傷殘
  筆者除建議採用Wright (1983)的社會心 者公平的發展機會,因而使得眾人對於傷殘狀
理策略來讓殘障心理模式找到正向介入的著 態普遍帶有負向概念。事實上,這個在常態分
力點之外,近年來,有幾位學者對於充實 配比較下所呈現的體能負端結果,當人為的區
殘障心理模式內涵所提出的一些積極性的 隔(例如慣用的「平均數兩個標準差以下」來
建議,也非常值得參考。例如,Finkelstein 判別「正常」與否的觀點)去除時,這個帶有
與 French (1993)建議有必要在殘障心理學 負向概念的傷殘,其實也有可能可以成為個人
(psychology of disability)中,加入社會策略的 的中性特質。就如同在常態分配曲線下的所謂
角度,來解釋殘障者面對社會障礙時所產生 「正常」與「異常」或「普通學生」與「特殊
的不同心理調適反應,換言之,應該進一步 學生」是相對觀、而非絕對的判斷標準一樣,
去了解為何社會中不同的殘障者對其本身之 利用常態分配人為切割線來決定的傷殘定義,
殘障狀況會有不同的心理反應?有鑑於此, 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社會環境中,事
筆者在建構1998年殘障整合模式時,便將此 實上會有不同的結果。所謂「正常」,並不代
一重要觀點納入整體構念設計中,詳細之聯 表完美、無缺,而僅僅表示這樣的特質在其所
結關係與解釋,參見後述。 處環境中,是大多數人所共同具有的,當時
(三)要接納(accept)或挑戰(challenge)殘 空、環境、或法令等社會機制改變時,很有可
障(disability)或傷殘(impairment) 能原本的「不正常」會變成「正常」,反之亦
  如前所述,由於筆者認為Wright (1983)所 是。例如以解剖學而言,近視患者的眼球與非
提出來「非貶低自我價值的接納殘障」(non- 近視患者相較,其歸屬於傷殘的地位是明確
devaluing acceptance of disability),非常具有啟 的,然而,在綜合考量輔具(眼鏡)應用的普及
發性,也認為是殘障者能夠真實接納其殘障的 與有效、台灣地區近視人口的超高比例、以及
重要指標與策略,因此,在構思殘障整合模式 加入社會集體意識的微妙作用後,兩百年前近
時,曾與在英國的兩位指導教授David Sugden 視患者是「傷殘者」,但在今天近視患者卻被
與Sally Beveridge有著很多次的討論。一開始, 絕大多數的人視為「正常人」。
筆者一直沿用Wright所使用的「接納殘障」一 因此筆者要強調在殘障整合模式中,所謂
詞,直到Sally質問筆者:「為何一定要『接 接納傷殘的真正意義,就如同Wright(1983)所
納』而不是去『挑戰』殘障(disability)?」這 指出,並不代表著要個人放棄或忽略那些個人
個好問題開始引領著筆者思考並真正釐清前述 或環境中可以改善的傷殘、殘障或障礙狀況,
各殘障模式中對於殘障相關用語的歧異,也才 殘障者應被鼓勵去改變那些經過改變後可以使
領悟到原來筆者所期望倡導的並非接納「殘 生活更為便利的部分,甚至去「挑戰」那些
‧28‧ 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

殘障或障礙,換言之,在本文中所談的接納傷 應該被鼓勵採用。
殘,絕對不是一個只要求殘障者被動接受外在 此外,由於殘障社會模式主張要對抗的
不利因素或不當對待的概念,也並非鼓勵其放 殘障問題,是根植於整個社會系統之內,因此
棄可以提昇生理功能的必要復健與治療。筆者 必須利用長期抗戰的方式來進行。就像Oliver
對所有身心障礙者所作的建議是「接納」那些 (1996)所指出,雖然在這場抗爭中,在改變對
無法改變的體能限制(傷殘),但對於那些外在 殘障的基本認知觀點、倡導殘障者公民權、以
因素所加諸於個人的不利經驗與限制(殘障與 及發展賦予殘障者自主與自決其生活的各種方
障礙),則予以「挑戰」,因此,筆者所主張 案上,已經有一些成功的經驗,但要達到抗爭
之接納傷殘,絕不表示殘障者必須因為身體功 的最後目標—建立一個完全沒有障礙的社會,
能上有限制,就被動的放棄生活中的權利與需 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筆者認為殘障社
要。 會模式主張者不能要求殘障者(特別是對那些
(四)不同殘障模式並非完全壁壘分明 不 每天忍受著身體疼痛、疲倦、心情沮喪、或功
可跨越;不同殘障用語需要釐清 能限制的人)必須忽略其目前的傷殘或心理需
如同前述,雖然殘障醫學模式確實存有 求,而只單獨採用社會改革策略來等待與爭取
著殘障社會模式所批評的缺點,但不可否認的 一個無障礙社會天堂的到來。如果醫療介入對
是,此模式在傷殘發生初期,對個人而言,仍 於增進身體功能與身體舒適感有幫助的時候,
是最有效且最必要的介入策略,因為沒有任何 為何還要要求殘障者去拒絕必要的醫療與復健
一個有傷殘的人會不希望讓自己的傷殘減輕或 處遇呢?在某些時候,殘障者所遭遇的問題可
痊癒。然而,殘障社會模式的三大主張之ㄧ, 能藉由醫療處遇可以更快且更容易的解決。例
是拒絕接受殘障醫學模式中所謂治癒(cure)與 如,對一位處於身體長期疼痛狀況的殘障者而
正常(normality)的觀點,換言之,醫療與復 言,一顆止痛藥可能比非歧視性的社會政策,
健並不被認為是處理殘障問題的方法(Oliver, 更能立刻讓他(她)獲得一夜好眠。因此,對殘
1996)。此一觀點,筆者並不完全認同。如同 障者來說,讓他們在生理或心理上覺得舒服好
Wright (1983)所指出,對任何人而言,殘障絕 過些,與要求在社會上和其他非殘障者一起被
對不會是一種完全愉快的經驗,若殘障者可以 平等對待,這兩個不同層面的訴求,在理論主
選擇不變成殘障,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希望成為 張上是可以不相互矛盾的。換言之,殘障醫學
殘障者。然而,個人一旦有了傷殘之後,他就 模式與殘障社會模式是有可能可以共存的。
必須尋找出各種方法來應付、克服或處理這些 對於這一點,一些願意面對真實問題的
狀況。當醫療處遇或復健對於這些人的體能狀 殘障社會模式信徒們,儘管擔心其他人會將
況有幫助時,為何要拒絕這些治療?同樣的, 他們主張併入個人傷殘經驗於殘障社會模式
如果社會歧視及外在障礙能被殘障社會模式所 中,看成是一種對殘障醫學模式的擁護(Crow,
主張的策略,如殘障運動、政治介入、或立法 1996),然而,這些人仍然還是願意對殘障社
程序予以去除時,又有什麼理由要拒絕採用 會模式中的缺點加以自省,以期能使修正後的
呢?甚至當其他方式如殘障心理模式或殘障社 殘障社會模式的理論主張,更能完整的解釋殘
會心理策略,可以用來幫助殘障者克服或不至 障問題的現象,這樣的自省是令人讚賞的。如
於被傷殘所困擾或阻礙其生活時,這些策略也 同Johnston (1997)所指出,對於相同的現象,
吾人常用不同層次與角度來加以詮釋,但這並
整合殘障概念模式之初探 ‧29‧

不表示吾人必須在基於不同主張或信念的不同 與社會心理策略內對於傷殘、「殘障」與「障
模式中,做一排他性的選擇。筆者也認為只要 礙」的定義並無共識,同時由於缺乏共識,當
是模式的主張中有可取之處或有可解釋殘障複 不同領域的人們在應用時,就會產生相同名詞
雜現象之論點,皆可以與其他模式並存,並不 卻代表不同意涵的混亂現象。因此,試圖建立
一定需要像Shakespeare與Watson (1997)所建議 一種模式,可以將這些名詞與意涵加以整合,
的必須有一場理論的戰鬥,以便只讓一個殘障 並能夠從不同角度,來解釋存在于個人與社會
理論模式(即其所主張的殘障社會模式)可以留 中的殘障複雜現象,是非常重要的。圖二所顯
存。同樣的,殘障者不應該被強迫一定要從殘 示的就是筆者所提議之殘障整合模式(以下簡
障醫學模式或殘障社會模式的觀點中,選擇其 稱1998年模式)。
中一項來看待或解釋其殘障相關問題。事實上 為了完整呈現本模式內各要項之動力關
如果我們能集合所有模式中的優點,或許會比 係,並能夠充分說明個人與社會中的各種複
只取其中某一模式的觀點,更能消除殘障者所 雜殘障現象,筆者採用Johnston (1997)建議運
遭遇的不利經驗或解決相關的問題。例如,殘 用1980年WHO所使用的三個與殘障有關的名
障社會模式對於幫助殘障者減輕其對傷殘後的 詞—傷殘(impairment)、殘障(disability)與障
自責感、激勵其倡導公民權的伸張、與要求社 礙(handicap),來解釋殘障的複雜相關概念。
會承擔去除外在障礙的責任上,是相當有功效 Johnston認為利用此三個名詞的定義與解釋,
的。同時,殘障醫學模式對於鼓勵傷殘者接受 除了可以將傷殘與殘障概念分開外,也能用來
必要的醫療介入與復健,以增進其身體功能是 解釋心理、環境與社會因素對個人傷殘、殘障
很有幫助的,而傳統的殘障心理模式對於吾人 或障礙的不同影響,此一觀點筆者頗為認同。
了解剛發生傷殘狀況時的心理狀態是有用的, 然而,必須特別指出的是,雖然本模式採用此
至於殘障社會心理策略,對於幫助傷殘者接納 三個名詞,但並不採用1980年WHO各名詞定
其傷殘、調適其自我與增進社會正向互動,更 義間的因果關聯與常態觀念,期望藉此去除
是重要。 「傷殘是造成個人在社會中受到障礙之根源」
由上述之說明可發現,單獨利用殘障醫 的錯誤觀念。在本模式內對此三個名詞所提出
學、社會、心理模式、或殘障社會心理策略是 之新定義如下:
無法全面解釋存在於個人與社會中的複雜殘障 (一)傷殘
現象,換言之,各模式之主張,並不能完全的    係指個人身體或功能上的限制。經過殘
取代或排除其他模式對某些殘障狀況的解釋與 障社會心理策略介入後,一旦個人能夠在不貶
功用,同時,不同殘障模式間的界線似乎不 低自己的情況下,透過接納傷殘之價值觀調
必如同過往一樣,有著截然不可跨越的鴻溝, 整,來接受個人的傷殘特點後,此傷殘狀態即
彼此間,兼容並蓄的可能性並非完全不可能存 可成為個人之中性、客觀存在的特質,同時,
在,因此,筆者所提出的1998年殘障整合模式 一旦能夠坦然接納後,即不再成為造成個人負
便是希望能夠呈現上述各項概念。 向心理壓力的來源。
(二)殘障
二、1998年殘障整合模式對傷殘、
  係指因傷殘狀況惡化、或社會環境中存有
殘障與障礙的定義
障礙所造成的任何內在、外在或交互限制。
筆者有鑒於殘障醫學、社會、心理模式 而造成殘礙的來源,可能來自於內在因素(惡
‧30‧ 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

化的傷殘狀況)、外在因素(社會或環境障礙)或 容易聯想其為「外在環境的不當限制」,似
內、外在因素互動後所形成的限制。此一狀態 乎相當可行。
是一較為複雜之狀況。需視情況與需要採取不 2在不同的殘障模式中,主張用來減少殘障問
同之介入策略,可能是醫療復健、心理輔導、 題的介入策略並不相同,因此在本模式中利
特殊教育、職業復健、社會工作、輔助科技之 用1980年WHO所使用的三個名詞,可以將
介入或採社會策略,來解決個人內在、外在環 各模式的基本主張與所採用的介入策略作較
境或內、外交互作用後所產生的各種問題。 為清楚之關聯說明(見圖二)。例如,在
(三)障礙 傳統殘障社會模式內倡導以社會策略(如,
  係指純粹因為外在社會壓迫或障礙所造成 社會政策與殘障運動)來對抗外在歧視,因
的不利狀態。由於造成障礙之因素完全是外在 此,本模式對於「障礙」(handicap)的定義,
限制,因此,所需採用的介入方式為社會策 剛好可以反應這樣的連結關係;同樣的,
略,以改善障礙狀態所帶來的問題與限制。 在殘障醫學模式中強調利用醫學介入的策
在本模式中,採用1980年WHO所提 略(如,醫療與復健)來減輕個人內在的功能
出的三個與殘障有關的名詞,特別是採用 限制,而殘障心理模式強調利用心理策略
handicap(障礙)這個備受許多殘障團體所摒棄的 (如,調適與動機)來使個人可以對內、外在
名詞,理由如下: 因素所產生的限制狀況產生調適,因此,在
1由於障礙(handicap)這個名詞,在英文中隱涵 本模式中對於「殘障」(disability)所下的定
著一種「手中拿著帽子」(cap in hand)的意思 義,剛好也可以前述二模式所分別主張採用
(亦即向人乞討之意),同時也表示被稱呼者 的介入策略產生關聯;另一方面,雖然主張
在慈善機構中被救濟的次等社會角色(Oliver, 傳統殘障社會模式需要加以修正的學者與殘
1996),換言之,在字義中隱含著貶低障礙 障團體尚未發展出修正模式的介入策略,但
者的概念,因此許多國外的殘障者與殘障團 根據他們所提出的修正意見,可以預期至少
體寧可捨棄此名詞而不用之。事實上,筆者 在新的介入策略中,會合併傳統殘障社會模
認為其負向的隱意或許正可以用來突顯障 式所採用的社會介入策略與某些能反映個人
礙者在某些情境上,所遭受到的不利狀態 傷殘與內在經驗的修正策略,因此,在本模
與不當限制或被壓迫的地位。因此,使用 式中所提出的「殘障」定義,似乎仍可涵括
「被障礙的人」(handicapped people)會比原 著修正殘障社會模式的新主張與其可能應用
本殘障社會模式所主張採用「被殘障的人」 的其他策略。至於本模式中第三個名詞「傷
(disabled people)一語,更能精確的反應其傳 殘」(impairment)的中性定義與取自Wright
統主張,即造成殘障者不當障礙的根源,純 (1983)接納「殘障」(本模式改稱為接納「傷
粹是來自外在社會壓迫及限制,而與個人傷 殘」)的殘障社會心理策略(以下簡稱社會心
殘無關。至於在中文中,雖然「障礙」二字 理策略)間之連結,更是本模式的重點核心
並不像英文一樣有著貶低障礙者的隱喻,甚 假設。
至有許多人認為,稱呼個人為「障礙者」會
三、1998年模式中,殘障者面對不
比稱其為「殘障者」更顯得尊重對方,筆者
同情境的心理反應
雖不完全贊同這種簡化問題的說法,但個人
認為利用中文「障礙」二字,來引發一般人   除了澄清傷殘、殘障與障礙之定義,並說
整合殘障概念模式之初探 ‧31‧

明三個名詞各與不同殘障模式及其介入策略間 此路徑代表的是,個人致殘後的一般常
的關聯外,本模式也試圖說明殘障者在面對 見狀態,亦即個人致殘後,會進入到狀況較複
不同的殘障相關情境時,所可能產生的心理 雜、需求也較多的「殘障」狀態,需要各方面
反應。Finkelstein與French(1993)曾提到殘障者 的支持與介入。例如,當個人剛發生傷殘時,
在面對社會障礙時,可能產生四類心理反應: 其醫療狀況或許還處於不穩定的情況,他們的
1有些殘障者會逃避這些障礙,而變成孤立與 心理狀態或許會產生不良適應的情形,同時
退縮;2有些人會試圖與環境妥協,而變得比 可能也會遭遇到一些社會環境的不利阻礙或限
較被動與容忍;3有些人會為了去除障礙挺身 制,換言之,對這些人來說,他們不僅必須面
抗爭,而變得堅韌與有自信;4有些人會變得 對內在限制(即惡化或尚未能控制的傷殘狀況
焦慮、心力交瘁、憤世嫉俗與沮喪。這四類心 或內心無法接納自己的傷殘),還可能必須面
理反應正可以代表絕大多數殘障者在面對不同 對外來的障礙(即社會環境的障礙與限制),或
殘障相關情境時的常見心理反應。然而,為何 內、外在因素交互作用後所形成的阻礙。在這
不同的殘障者在面對相同的社會障礙或殘障相 條路徑中,所顯示出的情形是殘障者不僅被其
關情境時,會有不同的心理反應?在這些心理 身體傷殘所限制,也可能會被他們對自身傷殘
反應與個人所處狀態(即「傷殘」、「殘障」 的負向心理反應或社會環境的阻礙所「殘障」
或「障礙」)之間,似乎有著某種動力關係, (disabled),因此需要多元的醫療、心理、與社
對於此點,筆者在本模式中企圖提出後述之假 會介入策略,來協助其減輕複雜的殘障問題。
設,以待日後進一步研究驗證。 在這些複雜的情況下,用「殘障」一詞來說明
個人所面對的各種問題,似乎較為適當。而處
四、1998年模式之特徵
於殘障狀態下的個人心理反應,就可能會出現
  圖二所顯示的是個人在致殘後,處於「傷 較多的退縮、孤立、沮喪、焦慮、心力交瘁、
殘」、「殘障」、或「障礙」狀態時,其個人 或憤世嫉俗等負向反應。
之心理反應、不同殘障模式所採用的介入策略 2路徑二:致殘→接納傷殘(社會心理策略之
間的動力關係假設,以下分別說明之。 介入)→「傷殘」狀態(中性的)
(一)模 式 假 設 一 : 致 殘 ( o n s e t o f 在此路徑中,顯示個人致殘後,透過社會
impairment)後,通往「殘障」或 心理策略(接納傷殘)之介入,而使個人達到處
「傷殘」的兩條路徑 於中性的「傷殘」狀態。換言之,在前述策略
當個人因某些因素造成傷殘時,不論它是 的運用下,傷殘者透過如同Wright所提出的四
發生在生命早期或後期,對其而言,相信都不 種價值體系之調整,學會在不貶低自我價值的
會是個愉快的經驗,然而,這並不表示這些有 情況下,來接受自身傷殘。當個人可以在不看
傷殘的人,終其一生的所有生活層面,都會與 輕自己且接納傷殘時,其原始內在的限制(即
不利經驗或負面形象緊緊相連。因此,在本模 傷殘),便能夠不對個人生活與心理產生太大
式中,提出兩條通往「殘障」或「傷殘」狀態 的困擾。換言之,在經過接納傷殘的調適過
的路徑假設,藉以說明個人的殘障調適經驗。 程後,傷殘便可以被視為個人某項中性特質,
以下分別說明此二路徑之內容。 就如同眼睛顏色或身高一樣,人們或許對其身
1路徑一:致殘→「殘障」狀態(內在、外在 高或眼睛顏色不見得完全滿意,但一旦接受這
或交互限制) 些特質是個人的一部分後,這些中性特質也許
‧32‧ 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

殘障模式
介入
醫學模式
醫學策略(復健)
心理模式
心理策略(調適、動機等)
修正社會模式
社會心理策略(接受傷殘)
社會策略(社會政策等)
心理反應
心理反應
沮喪、焦慮、心力
孤立與退縮
交瘁或憤世嫉俗

殘障(Disability)
(內在、外在或交互限制)
路徑一

心理反應
堅韌與自信
傷殘(Impairment) 障礙(Handicap)
心理反應 (中性的) (外在限制) 心理反應
自信與正向
被動與容忍
路徑二

介入
介入
社會策略(反歧
社會心理策略
視、社會政策等)
(Acceptance of Impairment)
殘障模式
(接納傷殘)
路 傳統社會模式

路徑一 致殘(onset of impairment)


(先天或後天致殘)

圖二  殘障整合模式結構圖

註: 表示箭頭前、後之身心障礙者所處狀態,會因其內、外在條件的改變而移動之動力關係
   ——表示線段兩端所連接的身障者不同所處狀態(傷殘、殘障或障礙)與心理反應間可能具有的關聯
或表示殘障模式與介入策略之關連
   →表示致殘後進入「殘障」狀態或採用不同介入策略後身障者不同所處狀態之改變
   表示身障者所處之狀態  表示身障者在所處狀態時之心理反應  表示殘障模式  表示介
入策略
整合殘障概念模式之初探 ‧33‧

就不會太令其困擾了。例如,一個醫療狀況穩 限制下過活;但也可能會成為一位戰鬥者,挺
定的輪椅使用者處於一個來去自如的無障礙環 身為自身權利而努力。若是前者,其在面對這
境時,或許他還是不喜歡他的傷殘狀況,但只 些外在障礙時的心理反應,也許就是「被動與
要他能接納其傷殘,他便可以和自身的傷殘和 容忍」;但若是後者,其心理反應,也許就是
平共存,不至於因為有傷殘而產生情緒上的抗 「堅韌與有自信」。
拒或處於沮喪狀態中。此時這位傷殘者,不但 然而,外在的障礙並不一定一直都會存在
在醫療狀況上是穩定的,而且心理上也是健康 於個人生活中,例如,前述的輪椅使用者回到
的,因此對自身的傷殘及一般環境的心理反 原本可以來去自如的環境中(例如在他自己的
應,可能就會如同Finkelstein與French(1993)所 家中),或在經過努力爭取其工作權後,得到
形容,是「自信與正向」的。 了工作機會,等一旦外在限制或社會障礙被去
(二)模 式假設二:「傷殘」、「殘障」 除,個人便又可以回到中性的「傷殘」狀態。
與「障礙」間之動力關係 在圖二有另一個虛線箭頭由「障礙」連接到
雖然經過社會心理策略之介入後,傷殘可 「傷殘」,即是表示此種狀況。
以在個人接納後成為中性狀態,而不對個人產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個人因為長期處於
生太大的困擾,但四周的社會障礙可能仍無法 外在限制所造成的「障礙」狀態時,其心理狀
因其改變對自身傷殘感受而完全去除或減弱。 況因為外在障礙難以去除而產生不良適應,或
例如,前述已接納其傷殘的輪椅使用者,當其 甚至將外在障礙的影響擴及到生活中的其他層
從原本可以來去自如的無障礙環境,移動到一 面,此時,即使將外在限制去除,其心理反應
個有建築、交通障礙的環境中,或因工作環境 可能仍有許多負向情緒,如「沮喪、焦慮、心
中的物理障礙或雇主歧視,而使其無法從事某 力交瘁、或憤世嫉俗」等,如果是這樣,則其
一工作時,皆可能會使其從原本沒有問題的傷 所處的狀態,就不再只是單純的外在「障礙」
殘中性狀態,改變成遭遇到一些外在不當「障 狀態,而是一種較複雜的「殘障」狀態。換
礙」(handicap)的狀況。雖然這位輪椅使用者在 言之,在此時,個人可能不只受到外在障礙的
心理上對其傷殘狀況適應良好,同時在醫療狀 限制,同時也受到內在負向心理反應(如,孤
況上也很穩定,但他卻可能會因外在社會環境 立、退縮或憤世嫉俗等)的影響。在圖二中以
對其個人的嚴重限制,而產生適應問題。在這 虛線箭頭由「障礙」指向「殘障」,即是表示
個例子中,個人就是被外來的限制給「障礙」 這種狀態的改變。
(handicapped)了,他有「障礙」的原因,並不 另一種可能使處於中性「傷殘」狀態的傷
是因為其自身的傷殘,而是因為外在的不當限 殘者(people with impairments)或處於「障礙」
制。 狀態之被障礙者(handicapped people),由「傷
從圖二中間以陰影標示出「傷殘、殘障 殘」或「障礙」的狀態改變為「殘障」狀態的
與障礙間動力關係」的部份中,可以看到有一 情形,是當個人傷殘狀況變得不穩定或惡化
個虛線箭頭由傷殘連到「障礙」,即可用來表 時,此時會需要醫療介入來使惡化的傷殘狀況
示前述個人所處狀態的改變。而在「障礙」狀 可以得到控制或治療。圖二中分別以虛線箭頭
態下,個人會有的心理反應,可能會因其不同 由「傷殘」或「障礙」連到「殘障」,即可用
的個性及與社會互動的結果,而有所不同。他 來表示這些狀況的變化。
也許會和這些限制妥協,而被動的試著在這些 由前述說明可發現,在本模式中,「殘
‧34‧ 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

障」代表著一種較複雜的概念。由於它表示因 但可以接受的部分。換言之,若「傷殘」狀
內在、外在與交互作用的因素所造成的個人任 態之中性特性的假設與觀念能被接受,則有
何限制,因此當個人處於此狀況時,會需要較 傷殘的個人便有機會,可以不必一定要和負
多類型的介入,以便有效解決問題。而當問題 面形象或特殊處遇與服務緊緊相連,亦即,
解決後,原來處於「殘障」狀態的殘障者,便 個人雖有傷殘,但卻不一定要接受特殊教育
可能回到中性的「傷殘」狀態,或到仍存有外 或職業重健等服務。
在限制的「障礙」狀態中。在圖二由「殘障」 3「殘障」一詞可用來表示殘障者可能會遭遇
狀態分別連到「傷殘」與「障礙」的虛線箭頭 到的任何限制或不利經驗。這個名詞也可以
即表此意。換言之,在現實社會中,個人「傷 用來作為描述這群人的一般代稱。
殘」、「殘障」與「障礙」間之狀態,是可能 4雖然在本模式中使用「障礙」(handicap)一
因為內在、外在與內外因素交互作用影響而變 詞,以便能區分「傷殘」與「殘障」所代表
動的。亦即,個人的「傷殘」、「殘障」與 的特定觀念,但筆者並不鼓勵使用此一含有
「障礙」狀態是變動的、並非是單一固定的狀 貶低個人地位的英文名詞(handicap),除非使
態,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中,是 用時,要強調的是個人在不友善的社會環境
有可能會有「傷殘」、「殘障」或「障礙」不 中,遭受到不公平或不當的對待,否則應盡
同狀態的變化。綜合而言之,本模式具有下列 量避免使用此英文語詞來稱呼人們。
幾個特徵: 5接納傷殘是本模式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策略。
1「傷殘」、「殘障」與「障礙」狀態間的關 筆者假設一旦個人接納了傷殘,他們可以獲
係是可轉變的:根據個人接納其傷殘的不同 得更多的內在力量,而在面對外在障礙環境
程度、及其所面對的內在、外在或內外交互 時,能產生積極的心理反應。這個策略對傷
限制,個人所處的狀態,可由「傷殘」轉變 殘者來說,是一個讓他們即使不可避免地必
到「殘障」或「障礙」,或反過來,也可由 須在某些情況下,生活在一個無法來去自如
「障礙」或「殘障」轉變為「傷殘」。換言 的環境中或遭受到社會歧視時,仍能積極樂
之,「傷殘」、「殘障」與「障礙」狀態是 觀生活的重要關鍵。然而,必須說明的是,
動態、可變、並非固定的。在圖二中央,一 接納傷殘雖然有助於達到個人適應,但它並
個長方形陰影區域內所標示的「傷殘」、 不等於個人的一般適應。一般而言,接納傷
「殘障」與「障礙」狀態,與其間的雙向虛 殘只是自我接納(self-acceptance)的一部分而
線箭頭,即用來表示本模式中的重要動力關 已(Wright, 1983)。
係假設。
2個人雖有「傷殘」,但也可以無「殘障」或 參、2001年WHO對於殘障相
無「障礙」:個人傷殘所影響的範圍,僅止 關用語的新觀點
於某個身體部位與在執行特定身體功能時,
才會出現,若藉由社會心理策略調適、適當 近年來,歐美國家在許多與身心障礙者權
輔助科技的使用、或以另一種方式來執行活 益攸關的法令與措施中,由殘障醫學模式轉向
動(do it another way),例如,以腳代手則傷 殘障社會模式觀點的趨勢,是相當明顯的。其
殘並不一定會造成生活中的困擾,而所謂 中,一貫採用殘障醫療模式來解釋殘障相關問
「傷殘」也可以變成個人特質中,雖不滿意 題的聯合國衛生組織,從1980年提出ICIDH,
整合殘障概念模式之初探 ‧35‧

轉而到2001年宣佈ICF,二份文件立論基礎與 如,器官、肢體及其組成成分,包括:神經
內容的大幅變化,更可看出這項趨勢的影響。 系統、眼耳、聲音語言、心血管免疫呼吸系
由於1980年WHO在ICIDH中,所提出的 統、消化代謝內分泌系統、泌尿生殖系統、
「傷殘」、「殘障」與「障礙」定義,一直備 動作、皮膚和相關組織等結構。
受批評,特別是其中強調病理根源的觀點與 2活動與參與(activities and participation):所謂
將各殘障相關用語間加以因果串聯的部份(參 活動,係指個人執行某一任務(task)或行動
見圖一),許多殘障團體與殘障社會模式主張 (action);所謂參與,係指投入(involvement)
者一直建議要加以調整。WHO經過七年的時 到生活情境(life situation)中,而活動與參與
間,在65個國家參與討論與進行多項實徵研究 的範圍,包括學習與應用知識、一般任務與
後,在2001年終於將所使用的殘障相關語彙 要求、溝通、行動、生活自理、居家生活、
再做澄清與修正,改用ICF來做解釋,而ICF 人際互動、主要生活領域(教育、就業、經
也試圖改變一般人原先對於殘障觀念的認識 濟交易活動)、社區社會與公民生活等。
(WHO, n.d.b) (http://www.who.int/inf-pr-2001/ 此外,在ICF也列出環境因素(environmental
en/pr2001-48.html)。 factors)對前述兩大類狀態所可能產生的影響。
由於在過去,殘障被看成是少數族群的問 所謂環境因素,係指構成人們生活的物理、社
題,而所謂殘障者就是指有著可見傷殘的人, 會與態度環境,包括產品與技術、自然環境與
為了改變此種根深蒂固的看法,因此ICF開始 對環境的人為改變(如無障礙環境設施)、支持
將殘障的社會層面加以考慮在定義中,同時把 與相互關聯、態度、服務體制及政策等(WHO,
社會與物理環境對於個人功能表現的影響,也 2001),換言之,在ICF定義中,已不再如1980
列入其內,例如,當一個有著嚴重傷殘的人, 年的定義一樣,僅從個人角度來看待殘障相關
因為某一棟建築沒有斜坡或電梯而使得他無法 問題。
在此工作,ICF建議吾人在為此人考慮介入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ICF中,並不像
略時,焦點應該放在如何增加建築物的無障礙 1980年ICIDH對傷殘、殘障與障礙三個名詞作
設施,而非因為此人沒有能力來解決行動問 直接定義,反倒是提出兩個分別代表著正、
題,反倒要求他放棄工作(WHO, n.d.b) (http:// 反向的集合名詞,來說明個人與環境因素互動
www.who.int/ inf-pr-2001/en/pr2001-48.html)。 後所產生的狀態(參見圖三),其中代表正向概
在ICF中,對於跟個人健康有關的觀念, 念的集合名詞是「功能」,而負向概念的集合
分別從身體(body)、個人(the individual)、與社 名詞則為「殘障」。所謂「功能」,是指一個
會(society)等方面,來進行下列兩大類狀態的 用來描述身體所有功能、活動及參與的集合術
描述(WHO, 2001): 語;而所謂「殘障」,則是一個用來敘述傷
1 身 體 功 能 與 結 構 ( b o d y f u n c t io n s a n d 殘、活動限制及參與阻礙的集合名詞,其中所
structures):在身體功能部分,係指身體各 謂「傷殘」,是指個人身體功能與結構上有缺
系統的生理與心理功能,包括精神、感覺、 損,而所謂「活動限制」,係指個人在執行
聲音語言、心血管血液免疫呼吸系統、消化 活動時,可能遭遇到的困難,至於「參與阻
代謝內分泌系統、泌尿生殖和生育、神經肌 礙」,則係指在投入到生活情境中,可能經歷
肉骨骼和動作、皮膚和相關組織等功能;在 到的問題(WHO, 2001)。兩組分別代表正向與
身體結構部份,係指身體的解剖部位,例 負向概念集合名詞與其內所包含之各項用語的
‧36‧ 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

對照表,筆者整理呈現於表一。 年的「殘障」是類同的,而所謂「參與阻礙」
乍看之下,2001年WHO在ICF上的用語除 就是1980年所稱的「障礙」概念,其中最大
了仍保留「傷殘」一詞外,其他名詞則做了很 不同之處,只是不再將造成「活動限制」(殘
大的改變,包括以「活動限制」來取代1980 年 障)、與「參與阻礙」(障礙)的根本原因歸結於
的「殘障」一詞,另外,也盡量不使用具有貶 「傷殘」,而是從更廣大層面(包括個人與環
低個人意涵的用語,而改以「參與阻礙」來代 境因素)相互影響之角度來作解釋,換言之,
替原來所使用的「障礙」(handicap)一詞。 2001年ICF的特色之一,在於將1980年一直備
但仔細分析後發現,實際上其所提出的這兩 受批評的因果關聯(圖一)拿除,而改以圖三來
個新名詞與1980年所使用的名詞間仍有對應關 呈現。
係,亦即所謂「活動限制」之基本概念跟1980 至於「傷殘」的用語與意義之所以在2001

健康狀況(異常或疾病)

身體功能與結構 活動 參與
(傷殘) (限制) (阻礙)

環境因素 個人因素

圖三  2001年WHO所公佈之ICF新架構
資料來源:http://www3.who.int/icf/icftemplate.cfm?myurl=
training.html&mytitle=Training%20Materials

表一  2001年WHO對「功能」與「殘障」集合名詞內所包含用語之對照表
正向概念集合名詞:功能(functioning) 負向概念集合名詞:殘障(disability)
身體所有功能 ←→ 傷殘(保留1980年的用語)
活動 ←→ 活動限制(取代1980年所使用的disability)
參與 ←→ 參與阻礙(取代1980年所使用的handicap)

年的定義中,並未加以改變的原因,筆者認為 更大含括範圍的名詞是「殘障」。此一用法,
就其本質而言,「傷殘」一詞可說是個人身體 相當吻合社會中的實際狀態,誠如筆者於本文
結構與功能的一種客觀事實描述,較不涉及不 中不斷提及,「殘障」一個複雜的狀態,因
當隱喻,因此,在ICF中仍被保留用來作為描 此ICF將其用來作為一個集合名詞,筆者相當
述個人身體結構缺損或功能喪失時的狀態。 認同,而就中文翻譯而言,以「殘障」來含括
而另一個看似保留、但實際上卻被賦予 「傷『殘』」與「『障』礙」的綜合狀況,也
整合殘障概念模式之初探 ‧37‧

相當合宜。綜合而言,從ICF中,可發現下列 者皆有期望能將「傷殘」回歸到中性狀態的
幾點特色(WHO, n.d.a)(http://www3.who.int/icf/ 企圖,不再使「傷殘」變成社會外在障礙的
icftemplate.cfm?myurl=training. html&mytitle= 不當歸因。
Training%20Materials): 2二者皆強調構成人們生活的物理、社會與
1強調個人功能,而非僅僅是殘障。 態度環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對個人
2採用的是全方位模式(universal model),而非 「活動」與「參與」中所可能造成的影響:
僅指少數人。 若環境提供正向支持或適當的介入策略(如
3 是 一種整合模式,並非僅是醫學或社會模 接納傷殘),則個人即使在傷殘狀況下,也
式。 可不必受到「活動限制」(殘障)或「參與阻
4是一種互動模式,而非直線演進的模式。 礙」(障礙)的負面影響。
5是平等的,而非病理因果的。 3殘障/正常(或一般)乃一體的兩面:在ICF新
6注重環境融合因素,而非僅指個人。 的架構中,以「活動」來取代「殘障」、以
7不同文化可應用,而非僅是西方文化可適 「參與」來代替「障礙」(WHO, 2001),就
用。 是希望能夠讓更多人了解當環境的支持越
8可具體運作之概念,而非僅是理論導向。 多、人為的區分限定與狹隘的態度越少,則
9涵蓋整個生命長度,而非僅指成人導向。 正向因素越易展現,反之,則負向因素越
易主宰。換言之,殘障與正常(或一般)並非
肆、1998年模式與2001年ICF 是一個能夠一切為二的兩個不同群體,反
新定義呼應之處 倒是一體的兩面。而在1998年模式中假設
「傷殘」、「殘障」與「障礙」間存有動力
在分別介紹過1998年殘障整合模式與2001 關係,同時三種不同狀態需要不同的介入策
年WHO的ICF後,筆者發現二者有不少相呼應 略,這些觀點與2001年ICF希望傳達的概念
之處,以下茲分別說明之: 是相同的。
1對於造成個人「殘障」或「障礙」的原因, 4在1998年模式與ICF中,皆同時使用「殘
不直接連結到因「傷殘」而起,換言之,對 障」(disability)一詞來代表複雜的殘障狀
傷殘、殘障或障礙間的因果關聯,不加以強 態:ICF中將disability設定為一個集合名詞,
調:在1998年模式中假設,經過接納傷殘後 表示個人及環境不良因素互動後的複雜結
的「傷殘」狀態,其實可以是一種客觀事實 果,而1998年模式也提出「殘障」的問題
的存在、是個人中性特質的一部分,也是人 來源多重,有可能是內在因素(身體結構或
類常態分配下的自然存在特質;而ICF保留 功能的損傷,即impairment)、外在因素(參
使用impairment一詞來說明個人在身體功能 與外在環境時受阻,即handicap/participation
與構造上有缺損或喪失,但並不再採用過去 restrictions)、或內外在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
「傷殘是造成殘障與障礙的根本原因」之解 (即disability/ activity limitations)。
釋方式,表示ICF中對於傷殘的定義,是企 51998年模式與ICF皆主張「個人雖有傷殘、
圖以較為客觀事實描述之角度,來說明個人 也可以不殘障或不障礙」:在1998年模式
在身體功能與結構上的狀態,並不涉入主觀 中,透過接納傷殘來讓原本致殘後的「傷
價值判斷或後續社會地位之歸因,因此,二 殘」成為中性狀態,而ICF特別強調個人的
‧38‧ 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

「傷殘」只是影響部分的身體結構與功能, (二)傷殘(impairment)一字需經過再延伸
除了受影響的部份外,個人還具有許多其他 說明,才能展現在該模式內的中性
的身體結構與功能,因此看待一個人,不應 特徵假設
該只看到他的傷殘,如果個人與環境因素運 在該模式中,假設身心障礙者經過接納
作得宜,亦即能夠充分達到活動與參與的 傷殘的社會心理策略介入後,已經能夠將其傷
狀態,個人還是一個有功能(functioning)的 殘視為個人的中性特徵,然而,在該模式的三
人,換言之,此時,個人雖有傷殘,也可以 個與殘障有關的動力狀態中,使用「傷殘」一
不殘障或不障礙。 字,無法使人立即了解此「傷殘」是經過接納
傷殘後的中性傷殘狀態,或未經過接納傷殘
前的傷殘狀態,因此,在用語上應加以調整。
伍、1998年模式與2001年ICF 或許改用「調適後傷殘」一詞來表示經過接納
有待改善之處 傷殘後的中性狀態,而使用「傷殘」一詞來表
示未經過接納傷殘前的傷殘狀態,如此一來,
雖然1998年模式與2001年ICF採用了有別 一則可以更清楚表達原模式中,希望強調接納
於以往的積極角度,來解讀存在於個人與社會 傷殘對障礙者面對內、外在障礙時的重要性,
中各種不同的殘障相關問題,並賦予殘障/正常 另外,也能區隔策略介入前、後的傷殘狀態屬
(或一般)是一體兩面(負向vs.正向)的新觀念, 性。
來提醒世人調整對殘障所抱持的觀念與態度, (三)原模式狀態路徑需再調整
但筆者認為二者仍然各有一些不足之處,還 在個人致殘後,1998年模式原以兩條路
可以再進一步更新概念與假設,以下分別說明 徑,來說明個人未經任何介入策略而處於問題
之。 複雜的「殘障」狀態,或經由接納傷殘後,進
入「傷殘」的中性狀態。當初該模式之設計
一、1998年模式有待改善之處
方式是為了突顯接納傷殘是影響個人能以中
此模式經過筆者在近年來實際運用於身 性特徵的角度,來看待其傷殘的主要因素,
心障礙個案心理復健與輔導及提供輔助科技服 因此特別設計一條路徑來呈現。然而,近年
務,並彙整相關研究結果(林淑玟,民90;林 來在考量並比較早期致殘者(如出生前或出生
淑玟等人,民92a;民92b)及自行反省檢討後, 不久之後,即出現傷殘)與後期致殘者(即有過
發現其中所使用的部份語彙有容易造成誤解 一段處於一般健康狀態的經驗後,才因為意
之處,同時,模式內之假設路徑,也需加以調 外或疾病而致殘),他們面對與接受自身傷殘
整,以下分別說明之。 的調適歷程後,發現二者間的調適歷程並不
(一)障礙(handicap)一字容易引起誤解 相同。Shontz (1965)提出後天致殘者可能面臨
雖然為了突顯外在環境對個人不當限制所 的心理調適機轉大略分為五期:震驚期(shock
造成的障礙,因此筆者刻意在該模式中使用障 phase)、認知期(realization phase)、防衛性退怯
礙(handicap)一字,但卻容易因為英文原義中的 期或否認期(defensive retreat or denial phase)、
貶低意涵而模糊了焦點,因此若能改用他字, 承受期(ack nowledgement phase)、適應期
以避免誤解,將可以令人更一目了然的了解其 (adaption phase)又稱為接受期(acceptance phase)
義,不必再做進一步說明。 或心理重建期(restitution),這樣的適應階段
整合殘障概念模式之初探 ‧39‧

論,在對照筆者個人與多位身心障礙個案的早 大應用在身心障礙者復健、就學、就業與生活
年致殘與調適經驗後,發現並不適合用來解釋 上時,對於具有傷殘的人來說,有傷殘而無殘
早期致殘者的傷殘調適歷程。然而,不論是早 障、甚至無障礙,絕非是不可能達到的狀況。
期致殘者或後期致殘者,儘管其調適歷程不 例如,當個人出生時就缺少雙手(此為傷殘—
同,但在傷殘發生初期,絕大多數的人皆先經 impariment),可能使得他無法用一般人所使
由醫療復健介入來減少傷殘惡化或提昇其生理 用的方式來寫字或進行生活自理活動(此為殘
功能,之後,不同的人會出現不同的內、外在 障—disability),如果他因為有前述傷殘或殘
交互作用問題,也會接受到不同的協助與介入 障狀況,而被不當限制了上學或就業機會,這
策略。因此,筆者認為1998年模式內的兩條路 就是所謂障礙(handicap);相反地,儘管個人
徑假設,如果改為只保留致殘後通往「殘障」 有缺少雙手的「傷殘」狀況,他仍然可以使用
狀態的一條路徑,然後同時呈現在「殘障」狀 雙腳、嘴巴、或裝設義肢來從事日常生活中的
態中可供搭配用以解決不同內、外在交互限制 活動,在此狀況下,透過輔助科技的協助,已
的各項介入策略(當然也包括原模式中特別強 經將造成「殘障」與「障礙」的個人因素轉移
調其重要性的社會心理策略—接納殘障),如 為環境因素,此時,吾人也就更能夠將焦點集
此一來,更能表達個人致殘之初,皆需要多種 中在傷殘者的功能表現(functional outcomes),
不同介入策略協助之真實狀況,這樣的假設路 而非其限制(limitations)上(Cook & Hussey,
徑或許更能夠貼近較多身心障礙者的實際傷殘 2002),換言之,輔助科技在減少個人傷殘所
調適經驗。 造成的負向影響,有著相當重要的功能。
此外,如果再透過前述Wright所提出接納
二、2001年ICF有待改善之處 傷殘之概念,來讓個人不會因為自身傷殘而貶
低個人價值時,則此時經過「調適後傷殘」
(一)應區分「未調適前傷殘」(簡稱傷殘) 絕對也與「調適前傷殘」有著很大的不同。
與「調適後傷殘」的不同 因此,若希望能夠讓2001年WHO所提出的名
由表一所顯示的兩組名詞對照中,可了 詞更加完整,筆者建議應該在「功能」此一
解「傷殘」狀態,其實只是個人身體所有功 集合名詞內所包含的各種用語中,在原有的
能中有一部分有傷殘,並非個人有某一種傷 「身體所有功能」之後,並列「調適後傷殘」
殘之後,其身體的所有功能就完全喪失;同 (adjusted impairment)一詞(見表二),表示該狀
時,個人因為身體某一部分有傷殘而造成功能 態就如同罹患近視者一樣,雖然從生理解剖構
喪失時,在剛開始從事活動時,或許會受到一 造上來說仍屬於「傷殘」狀態,但卻因為有輔
些「活動限制」或「參與阻礙」,但是如果環 助科技的應用(如眼鏡),或社會態度與政策並
境與個人能夠提供支持或有所調整,則有傷殘 不因無法改變的「傷殘」(近視),而限制其從
的人仍然可以從事「活動」與達到「參與」的 事各種活動或阻礙其參與機會,再加上,近視
狀態,換言之,有經過心理調適、復健或各項 者經過接納傷殘的歷程,來將其近視的狀況視
輔助與調整後的「傷殘」狀況,與未經過心理 為個人中性特徵,因此,可以讓有經過「調適
調適、復健或各項輔助與調整前的「傷殘」狀 後傷殘」的近視患者,不但他自己,同時也包
況,是不能視為同一狀態。 括其他人都認為近視患者在我們的社會中,可
特別是,近年來輔助科技開始逐漸被擴 說是處於「有傷殘,卻無殘障、也沒障礙」的
‧40‧ 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

表二  建議2001年WHO對「功能」與「殘障」集合名詞內所包含用語之對照表
正向概念集合名詞:功能(functioning) 負向概念集合名詞:殘障(disability)
身體所有功能/調適後傷殘 ←→ 傷殘
活動 ←→ 活動限制
參與 ←→ 參與阻礙

中性狀態。換言之,經過醫療復健後仍無法改 出的ICF文件中,能更進一步的列舉不同的介
變的傷殘,在經過個人與環境的內、外在調適 入策略,相信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其在ICF所提
與協助後,是絕對可以達到「功能」狀態的, 到的正向概念集合名詞(功能、活動、參與),
而個人也不必因此而貶低自我價值。 對於有傷殘狀態的人來說,絕對是可以達到
(二)應 增加介入策略之列舉,使減少傷 的,同時也可凸顯政府及社會必須負起提供不
殘、活動限制與參與阻礙等殘障狀 同介入策略來協助身心障礙者的責任。
態更有著力點
在1980年WHO的ICIDH定義中所呈現因 陸、2006年「整合殘障概念
果順序觀(圖一),雖然備受殘障社會模式主張 模式」之內容
者的批評,但筆者認為,當個人因為疾病或異
常,而出現傷殘狀態,而且沒有適切的介入策 經過前述各項說明與分析後,筆者在此
略來減少其傷殘問題時,一段時間之後,其在 提出經過修正後的2006年「整合殘障概念模
社會中所面臨到的問題,便可能會從原本單純 式」,在此模式中,除了希望能夠保留原來
的「傷殘」,演變成因為活動受到限制而出現 1998年模式中的重要特色外,也期望能夠賦予
「殘障」,再隨著時間的經過,進而使得問題 新的涵義與概念,因此在修正版模式中,首先
日益嚴重而造成在社會中處於不利地位的「障 根據前述探討所發現的問題來加以調整模式內
礙」狀態。然而,如果期間能夠提供適當的介 容,包括名詞釐清與模式路徑假設之調整等,
入,而且對症下藥的解決其問題,亦即在致殘 再結合2001年ICF所使用的相關用語,以並陳
之初有傷殘醫療問題時,採用殘障醫學模式 的方式來呈現,期望這樣的做法能夠讓大家對
的復健策略來減少傷殘帶來的生理問題與功能 於存在於社會中的複雜殘障狀態有更清楚的了
限制;以殘障心理模式的動機策略來提昇傷殘 解,同時也對於各名詞間涵義可能產生的歧異
者的內在動機;以殘障社會模式的反歧視等社 先予以定調,進而鼓勵大家積極的運用不同介
會政策來去除外在環境中的不當限制或參與阻 入策略,來解決不同的殘障相關問題。2006年
礙,或用修正殘障社會模式中的社會策略+其 整合殘障概念模式(以下簡稱2006年模式)的詳
他策略(如輔助科技等),來增加個人參與社會 細架構圖,參見圖四。由於該模式絕大部份的
或從事各種活動的機會;或以Wright所提出殘 假設與解釋都與1998年模式相同,為了節省對
障社會心理策略中的接納傷殘,來讓傷殘者對 於2006年模式內容與涵義解說之篇幅,僅就
其自身傷殘的看法或生命價值觀能加以調整, 2006年模式已做調整之處,分別說明如下,其
在多種策略多管齊下並對症下藥之後,原先在 餘則不再贅述。
1980年ICIDH定義中所呈現的因果順序觀並不 (一)模式中所使用的各名詞之更換
一定會出現。因此,如果WHO在2001年所提 在1998年模式中,所使用的三個名詞分
整合殘障概念模式之初探 ‧41‧

別是「傷殘」(中性狀態)、「殘障」(內在、外 改以更能貼近較多早期致殘或後期致殘者殘障
在或交互限制)、與「障礙」(外在限制),而 調適經驗的單一路徑,來表示個人在致殘後即
在2006年模式中,為了要區別經過接納傷殘 通往「殘障」的複雜狀態,並以此一單一路徑
前、後的傷殘狀態,因此將經過接納傷殘調 來作為整合殘障概念模式的模式假設一。至於
適歷程後的中性狀態改稱為「調適後傷殘」 原模式的假設二「傷殘、殘障與障礙間之動力
(adjusted impairment),以便與致殘之初的「傷 關係」,在此修正模式中則配合用語調整,改
殘」(impairment)狀態加以區分。「調適後傷 為「調適後傷殘、殘障與外在障礙間之動力關
殘」一詞,在新的模式中代表的是一種中性狀 係」,然而三種狀態中的動態關係,以及在三
態(參見圖四以灰色突顯重要性的動力區之上 種狀態中各自可能會產生的心理反應、相連結
方)。另外,對於在1998年模式中容易因為英 的殘障模式與介入策略的對應關係假設,則仍
文語意而造成誤解的handicap (障礙)一詞,則 維持不變。
改為external restrictions(外在障礙),表示外在 (三)雖 仍 維 持 社 會 心 理 策 略 「 接 納 傷
環境對於個人所造成的障礙或阻礙。此一概念 殘」在修正模式中的重要性,但並
與ICF中表示外在阻礙的「參與阻礙」是一致 不刻意另列一路徑
的概念,因此同時並陳在圖四動力區的右下 雖然在不同殘障模式主張下,有多種介
方)。至於在1998年模式中代表比較複雜概念 入策略可以用來解決殘障相關問題,但筆者認
的「殘障」(disability)一詞,在修正模式中仍 為對現階段國內狀況而言,最應該努力推廣,
予以延用,表示內在、外在與交互限制所造成 也可能最有成效的是社會心理策略。由於國內
的各種問題。此一概念也與ICF中代表負向概 雖然立法推動特殊教育與身心障礙福利已有數
念的集合名詞「殘障」一致,包括未調適前傷 十年,但不可諱言的是,在現在社會中仍然存
殘(傷殘)、活動限制與參與阻礙。換言之,在 在著許多活動限制與參與阻礙,這些限制與阻
圖四動力區左下方所呈現的「殘障」狀態,包 礙不但來自於物理環境,也來自於人們的態度
括內在限制(傷殘)、外在限制(參與阻礙)與交 與觀念。加上國內對於透過殘障社會模式(法
互限制(活動限制)。 令、社會政策與制度)的管道,來解決外在障
(二)更改原「模式假設一:致殘(onset of 礙問題之做法,尚未獲得政府與民眾的普遍認
impairment)後通往『殘障』或『傷 同及支持,同時,根據筆者親身經驗與觀察,
殘』狀態的兩條路徑」為「模式假 國內長久以來深受殘障醫學模式的影響,加上
設一:致殘(onset of impairment)後 國人對身心障礙產生之原因仍多歸因於個人
通往『殘障』狀態的路徑」 的不幸與悲劇,在這樣的環境與文化中成長
如同前述,在1998年模式中,為了呈現出 及生活的身心障礙者,與國外身心障礙者相
個人致殘後若沒有經過適當介入策略的協助, 較,在自我倡導(self-advocacy)與自我增能(self-
必然會通往「殘障」的複雜狀態,以及如果個 empowerment)的表現上皆較弱,也因此,更需
人能夠經過接納傷殘策略的介入,則原來的傷 要有適當的策略來引導身心障礙者能夠先從了
殘就能夠成為中性的狀態,因此設計了「致 解與面對自身傷殘為介入的開始,進而能夠透
殘(onset of impairment)後通往『傷殘』或『殘 過生命價值體系觀念的轉變來接納自身傷殘。
障』狀態的兩條路徑」之模式假設,然而,經 如果身心障礙者在經過接納傷殘調適後,對其
過筆者多年來檢討分析後,決定在2006模式中 傷殘狀態已經不會有負向看法,則在國內即使
‧42‧ 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

仍然有相當多不利的外在環境阻礙下,還是能 柒、結語
夠對其自我加以肯定,也不會因為傷殘而全然
的否定自己,筆者認為這樣的社會心理調適策 一位有近三十年殘障經驗的人Vash在1976
略,可說是國內身心障礙者在現今社會中相當 年說了下面的一段話:「心靈成長的關鍵在於
重要的自處與生存之道,值得推廣應用。 個人能真實的接受這個事實—每個人在達到完
再者,除了筆者接納傷殘的親身經驗外, 美的境界上都有其極限。無論我們表現出來
個人在英、美國家停留若干年中所接觸到的許 的有多美、多好、多有才能、多沉靜、或多
多身心障礙者,他們對於自身傷殘所抱持的正 強壯,我們永遠都無法和我們所希望的一樣
向看法,至今仍讓筆者印象深刻,也因此更讓 完美。這些不完美必須在沒有憤恨的情緒下被
筆者相信接納傷殘對於身心障礙者而言,是非 接受,如此我們才有機會可以觸及心靈成長最
常重要的介入策略,透過此策略讓原本會帶來 真實與最簡單的部分,亦即,無論我們所擁的
許多負向身、心影響的「傷殘」,變成可以接 條件如何?都要能盡力而為。在現有的條件
納的「調適後傷殘」,在國內環境來說,更是 中,作出最大的努力。盡力把手上分到的牌,
重要。然而,儘管筆者非常鼓勵在提供各種就 打出最好的一局牌。」(Martin & Gandy, 1990,
學、就業、社區適應等服務與支持時,應該加 p.24)。在筆者個人面對殘障的過程中,確實發
強身心障礙者對於自身傷殘之瞭解與接納之輔 現接納傷殘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社會心理歷程,
導,但是,筆者並不認為這是唯一解決殘障複 然而,可惜的是,在筆者還是學生時,所接受
雜問題的介入策略,因此,在修正後的2006年 的教育,不論在特殊班或回歸主流到一般班級
整合殘障概念模式中,雖仍維持社會心理策略 中,卻沒有被教導或加以輔導如何看待自身的
(接納傷殘)在該模式中的重要性,但並不再刻 傷殘,完全是靠著個人摸索才一步步走過來,
意另列一路徑來加以強調,而將此策略與其他 從因為傷殘而全然否定自己,到慢慢發現肢體
介入策略一起放置在圖四左下角用來解決殘障 傷殘僅是個人的一部分,坦然面對與接受它
複雜問題的各項介入方式中,僅以黑體字來強 後,才發現原來生命對個人的意義是「只要我
調其在目前國內環境中的重要性,至於圖四右 願意嘗試,我的心可以無遠弗屆,我的行動可
下角的介入策略,則仍以去除外在障礙與參與 以不受身體傷殘所侷限」。多麼希望所有身心
阻礙的社會策略為主軸,並搭配其他策略,如 障礙學生都能真實的接納他們的傷殘,進而使
輔助科技等。 得他們能夠獲得全人的發展與全生涯生活品質
綜上所述,筆者提出修正後的整合殘障概 之提昇。而要達到這樣的夢想,確實需要靠所
念模式假設之主要目的,除了希望就教各方之 有特教實務工作者一起共同來面對與努力,才
外,也期盼日後出現更多相關實徵研究(例如 能讓長久以來一直被忽視的問題—協助身心障
以長期追蹤之個案研究來探討早期致殘與後期 礙者接納他們的傷殘,能夠被正視與執行。
致殘者在面對與調適各種內、外在殘障狀態之 另一方面,聯合國於2006年12月宣佈殘
變化情形或個人在接受不同介入策略後,改善 障人權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其殘障相關狀態的成效等),以印證或修改此 with disabilities)(United Nations, 2006),此項公
一模式,讓國內特教與身心障礙者相關服務之 約期許各國政府能夠負起責任,以社會政策及
提供,能夠更具完整的理論假設與驗證基礎。 制度的建立,來全面改善身心障礙者在社會中
所遭遇到的複雜殘障相關問題。期盼國內政府
整合殘障概念模式之初探 ‧43‧

能夠呼應此一重要全球發展趨勢,主動承擔社 以從事所有的「活動」,並實現「充分參與」
會責任,來為身心障礙者提供一個更沒有外在 的基本人權。
障礙的環境,也使得他們能夠與一般人一樣得

殘障模式 心理反應 殘障模式


醫學模式 自信與正向 社會模式
心理模式 修正社會模式
社會心理模式
社會模式與修正社 調適後傷殘
會模式 (adjusted impairment)
中性狀態

心理反應 心理反應
孤立與退縮 堅韌與自信
殘障(disability)內外在限制 外在障礙(external restrictions)
7 傷殘(impairment) 7 參與阻礙
7活 動限制 (participation restrictions)
心理反應 (activity limitations) 心理反應
沮喪、焦慮、心力交瘁 7參 與阻礙
(participation restrictions) 被動與容忍
、憤世嫉俗

介入方式 介入方式
醫學策略(復健) 社會策略(社會政策等)
心理策略(動機等) 社會策略+其他策略
社會心理策略(接受傷殘) (如輔助科技等)
社會策略(社會政策等)
社會策略+其他策略
(如輔助科技等)
致殘(onset of impairment) (先天或後天致殘)

圖四  2006年整合殘障概念模式修正版之架構圖

註: 表示箭頭前、後之身心障礙者所處狀態,會因其內、外在條件的改變而移動之動力關係
   ——表示線段兩端所連接的身障者不同所處狀態(調適後傷殘、殘障或外在障礙)與心理反應間可能
具有的關聯或表示殘障模式與介入策略之關連
   →表示致殘後進入「殘障」狀態或採用不同介入策略後的身障者不同所處狀態之改變
   表示身障者所處之狀態        表示身障者在所處狀態時之心理反應
   表示殘障模式            表示介入策略
‧44‧ 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

捌、參考文獻 Lawrence, B. (1991). Self-concept formation


and physical handicap: Som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on. Disability,
一、英文部分 Handicap & Society, 6(2), 139-146.
Barnes, C., & Mercer, G. (1996). Introduction: Lewis, R. B. (1993). Special education technology
Exploring the divide. In C. Barnes & G. classroom applications. Pacific Grove, CA:
Mercer (Eds.), Exploring the divide: Illness Cole.
and disability (pp. 1-16). Leeds: The Lin, S. W. (1998). Career maturity of disabled
Disability Press. and nondisable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Cook, A. M., & Hussey, S. M. (2002). Assistive and a conceptual model in career maturity
technolo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2nd ed.). of the disabled students. The School of
Baltimore: Mosby.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Leeds, Ph.D.
Crow, L. (1996). Including all of our lives: dissertation, Unpublished, Leeds, U.K.
Renewing the 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 In Linkowski, D. C. (1971). A scale to measure
C. Barnes & G. Mercer (Eds.), Exploring acceptance of disability. Rehabilitation
the divide: Illness and disability (pp. 55-73). Counselling Bulletin, 14, 236-244.
Leeds: The Disability Press. Martin, E. D., & Gandy, G. L. (1990).
Finkelstein, V., & French, S. (1993). Towards Rehabilitation and disability: Psychosocial
a psychology of disability. In J. Swain, V. case studies.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Finkelstein, S. French, & M. Oliver (Eds.), Thomas.
Disabling barriers: Enabling environments Oliver, M. (1996). Defining impairment and
(pp. 26-33).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disability: Issues at stake. In C. Barnes, & G.
French, S. (1993). Disability, impairment or Mercer (Eds.), Exploring the divide: Illness
something in between? In J. Swain, V. and disability (pp. 39-54). Leeds, U.K.: The
Finkelstein, S. French, & M. Oliver (Eds.), Disability Press.
Disabling barriers: Enabling environments Priestley, M. (1995). Dropping ‘E’s: The missing
(pp. 17-25).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ink in quality assurance for disabled people.
Johnston, M. (1996). Models of disability. The Critical Social Policy, 44/45, 7-21.
Psychologist, May, 205-210. Shakespeare, T., & Watson, N. (1997). Defending
Johnston, M. (1997). Integrating models of the social model. Disability & Society, 12(2),
disability: A reply to Shakespeare and 293-300.
Watson. Disability & Society, 12(2), United Nations (2006).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307-310.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Retrieved May 30,
Keany, K. C. M-H., & Glueckauf, R. L. (1993). 2007, from http://www.un.org/esa/socdev/
Disability and value change: An overview enable/rights/convtexte.htm#convtext
and reanalysis of acceptance of loss theor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1980).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38(3), 199-210.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整合殘障概念模式之初探 ‧45‧

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 A manual of 林淑玟(民88)。從各殘障模式分析我國法令


classification relating to the consequences of 對「身心障礙」定義之問題。載於中華
disease. Geneva: WHO. 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迎千禧談特教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01). (121-136頁)。台北市:中華民國特殊教育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學會。
disability and health. Geneva: WHO. 林淑玟(民90)。提昇特殊教育相關支援系統品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n.d.a). 質—跨專業科技輔具服務團隊之運作實例
Classification assessment surveys & 介紹。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
terminology group: ICF as the new 特殊教育品質的提昇:中華民國特殊教育
member in the WHO family of international 學會2001年刊(111-127頁)。台北市:中華
classifications. Retrieved January 25, 2004, 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from http://www3.who.int/icf/icftemplate. 林淑玟(民93)。特殊教育專業團隊之建立。載
cfm?myurl= training.html&mytitle=Trainin 於中華民國殘障聯盟主編:特殊教育法
g%20Materials 修法行動—台灣特殊教育現況與未來展望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n.d.b). 研討會議實錄(http://www.enable.org.tw
Publishes new guidelines to measure health. /iss/pdf/5-3.pdf)。台北市:中華民國殘障
Press Release WHO, 48. Retrieved January 聯盟。
25, 2004, from http://www.who.int/inf- 林淑玟、羅錦興、謝明哲、盧正興、陳世中、
pr-2001/ en/pr2001-48.html 趙春棠等人(民92a)。特教人員在跨專業科
Wright, B. A. (1983). Physical disability: A 技輔具團隊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載於
psychosocial approach (2nd ed.). New York: 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主編:2003特殊
Harper & Row Publishers. 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156-163頁)。台
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教系。
二、中文部分
林淑玟、羅錦興、吳崇民、黃璨珣、陳世中、
林宏熾(民91)。新近西方障礙社會模式理論對 謝明哲等人(民92b)。無障礙理念的省思與
身心障礙教育發展的省思。特殊教育季 應用—輔助科技(實務篇)下。台南市:國
刊,85,1-11 立台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46‧ 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

A Proposed Integrated Conceptual Model of Disability

Shu-Wen Lin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

ABSTRACT
Although disability studies have been researched for several decades, there is still
no consensus regarding the definitions of disability-related terms among medical,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sychosocial models of disability. Due to the lack of consensus,
confusion may arise when people in different areas use the same term but imply different
meanings. Therefore, finding a way to integrate 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 the terms into
one model is essential to the whole disability studies. An integrated model of disability has
been proposed accordingly by the writer in 1998.
To fully represent the specific meanings and tenets in this model of disabilit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three-term definitions (i.e., impairment, disability and
handicap) in 1980 have been adopted but the causal link and normalcy notions, which
are the parts attacked most by the social model, have been taken out from the definitions.
The proposed integrated model of disability intended to present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s
among different models, psychological reactions and interventions and to integrate the
definition of impairment, disability and handicap in one model of disability.
Moreover, the model presented a psychological-social approach (acceptance of
impairment) in suggesting a means of intervention for people with impairments to help
them accept their impairments and achieve a well adjusted status.
After several year passed by, one of the three terms (i.e. handicap) has been replaced
by another term and some positive notions have been addressed in the WHO’s 2001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 ICIDH-2). In order
to compare with the ICF and to adjust some hypotheses and critiques in the model, a new
proposed integrated conceptual model of disability has been brought up. The integrated
conceptual model of disability may provide the groundwork of disability theory for further
researches and discussions.

Key words: model of disability, impairment, disability, handicap, functioning, activity


limitations, participation restrictions, acceptance of impairmen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