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

【佛教與生命教育】

聖嚴法師「品質老化」之理論建構與推動
釋覺心 博士生
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
摘要
台灣於 1993 年邁入「高齡化社會」,全國 7%人口超過 65 歲;於 2018 年 3 月,則正式邁
入「高齡社會」,全國 14.05%人口超過 65 歲。「高齡化」為台灣人口結構帶來負面影響,台
灣政府已正視此問題,并建立各種老人政策,但仍無法達到全面性照顧。另外,Baltes & Baltes
及 Rowe & Kahn 提出的「成功老化」模式,其「成功老化」的定義,仍無法獲得學界的共識。
因此,要將「成功老化」推行到實務層面並不容易。無論如何,聖嚴師父所提出的「心靈環保」
正好有補足「政策」與「成功老化」理論的不足之處。聖嚴法師以「心靈環保」為核心,在許
多著作中提出「提升高齡生活品質」的方針,目前未受矚目。本文將之重新分析歸納,建構為
一套完整的「品質老化」理論。依據本研究結果,法鼓山通過「三大教育」中的「佛化聯合祝
壽」、「法鼓長青班」、「DILA 樂齡大學」,嘗試著把「品質老化」理論推行到務實層面,
其質與量都處於不斷提升的狀態。

關鍵字:高齡化社會、品質老化、聖嚴法師、心靈環保、三大教育

一、前言 題。2「高齡化」(aging)常被立法人員視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 歲以上老年
2
沙依仁(2005)將「高齡社會」帶來的問題分為四
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 7%時稱為「高齡化社
個層面:個人、家庭、社區、社會。
會」
,達到 14%是「高齡社會」
,若達 20%則稱 黃福順(2011)則側重於「高齡化社會」帶給國家
為「超高齡社會」
。在台灣這個小島,老年人 社會的衝擊,分為八個方面:
(一)財政:養老金、
老人健康照顧、老人社會照顧于福利,導致國家財
口比率在 1993 年便超過 7%,進入了「高齡化
政負苛加重。(二)經濟:年輕勞力人口縮減,生
社會」
。直至 2018 年 3 月,台灣 65 歲以上老 產力下降,導致國家經濟成長下滑。(三)政策:
年人口比率達 14.05%,正式邁入「高齡社 國家政治越來越注重「老人政策」
。(四)商業:商
業與消費行為因「老人市場」而改變。
(五)地產:
。1「高齡社會」的降臨,代表著台灣人口
會」
房地產業推出符合「老人」的住宅模式。(六)教
結構之失衡,間接地衍生許多前所未有的問 育:教育重點轉移,「老人教育」成為趨勢。
(七)
家庭:家庭結構窄化、代間增加。(八)就業:工
1
參考台灣內政部官網: 作人口負擔加重。這八項之中,並非所有都是「問
https://www.moi.gov.tw/chi/chi_news/news_detail.as 題」
,例如商業與房地產業務者視「高齡社會」現
(2018/10/21)
px?type_code=02&sn=13723。 象為「商機」。

64 問天期刊 第三期 2019 年 11 月


「社會問題」
(social problem)
,大眾傳播媒體 (1997, 1998)6的理論模式較為系統化,因
更常用「災難」
(disaster)
、「負擔」(burden)、 而廣受運用。然而,這兩個層面的研究皆有
「迫切的危機」(impending crisis)等字眼來形 其局限,無法完全解決「高齡社會」問題。
容之。日本公共衛生醫學吉田壽三郎甚至悲 政策方面,誠如黃美玲(2018)所言:
「台灣
觀地表示「高齡化社會」將會是活生生的「長 政府到目前為止,對於老人的社會福利資源
。3由此看來,「高齡社會」的到來,
壽地獄」 規劃並沒有達到可以全面性照顧的政策,甚
乃台灣社會必須正視的一大課題。要如何轉 至有些措施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7「成功
化「高齡社會」可能帶來的各種危機,好讓 老化」方面,學界對於「成功老化」的定義,
台灣人民免受其難?這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仍面對無法獲得共識的困境,究其原因有
乃撰寫本文的最初動機。
有關如何解決「高齡社會」問題的研究文 將老化的成功與否定義為一心理適應良好的過程,
獻頗多,可分為兩類:(一)「國家政策」的 其中包含三個元素:選擇(selection)
,最適化
(optimization)
,以及補償(compensation)
,簡
施設,著重於政府對高齡長者的照顧,如長
稱 SOC 模式。 參 Baltes, P.B., Baltes, M.M. (1990).
照計劃4;(二)個人的「成功老化」,著重於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successful aging: the
找出能讓每個人「成功老化」的元素及原理, model of selective optimization with compensation”.
In: Baltes PB & Baltes MM, eds. Successful Aging:
以 Baltes &Baltes(1990)5及 Rowe & Kahn
Perspectives from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pp. 1-34.
若實際應用此模式,以「護理之家」為例,可以為
黃美玲(2018)則點出「高齡化社會」所產生的三 有功能障礙的老人設計一個較不費體力的活動環
個問題:
(一)身體健康問題、
(二)經濟問題、
(三) 境(selection)
,提供改善身體功能的復健活動
長期照顧問題。這三個問題,主要針對高齡者本身 (optimization)
,以及搭配醫療制度和科技產品使
的需求而言。 參 沙依仁(2005)
,〈高齡社會的影 用來彌補功能障礙和潛能的消減(compensation)。
響、問題及政策〉
,頁 56-65; 黃福順(2011)
,〈高 參 徐慧娟,〈成功老化:老年健康的正向觀點〉,
齡化社會的挑戰與因應〉
,頁 2-15;黃美玲 頁 254。
6
(2018)
,〈高齡化社會需求與社會資源整合之探 依據 Rowe & Kahn 模式,
「成功老化」同時成就三
討〉71,頁 60-67。 個元素:
(1)避免疾病與失能、
(2)維持高度心智
3
鄭書芳(1997)
,〈成人教育-- 高齡化社會中的死 與身體功能;
(3)老年生活的積極承諾。參 Rowe,
亡教育(上)〉
,頁 147。 J.W. , Kahn, R.L. (1997). “Successful aging”. pp.
4
如沙依仁(2005)
、詹火生(2010)
、黃福順(2011)
、 433-440; Rowe, J.W., Kahn, R.L. (1998). “The
黃美玲(2018)皆著重於政府的政策修訂與實施, structure of successful aging”. In: Rowe, J.W. &
包括:建立國民年金制度、全民保健保險、高齡者 Kahn, R.L., (eds) Successful Aging, pp . 36-52.
福利制度、高齡教育及訓練課程、增設社區福利服 Crowther (2002)針對 Rowe & Kahn 模式提出了
務等等。參 沙依仁(2005)
,〈高齡社會的影響、 「成功老化」的第(4)個因素:
「正面靈性最大化」
問題及政策〉
,頁 56-65; 黃福順(2011)
,〈高齡 (maximize positive spirituality)
,乃宗教(religion)
化社會的挑戰與因應〉
,頁 2-15;黃美玲(2018), 與靈性(spirituality)之特性所導致的正面結果。
〈高齡化社會需求與社會資源整合之探討〉71,頁 參 徐慧娟,〈成功老化:老年健康的正向觀點〉,
60-67;詹火生(2010)
,〈面對人口高齡化的挑戰 頁 254。
7
與對策因應:台灣的經驗與借鏡〉,頁 21-32。 黃美玲,〈高齡化社會需求與社會資源整合之探
5
Baltes & Baltes 的「選擇、最適化與補償」模式, 討〉
,頁 66-67。

問天期刊 第三期 2019 年 11 月 65


四:
(一)把「成功老化」定義得太狹隘,只 人群分享經驗〉13;
專注於某個研究者的想法,而非提出一個人 四、
《方外看紅塵》之〈老年生活靠自己〉
14
類發展的整合理論;
(二)把成功視為沒有明 及〈如何準備老年生活〉15;
顯的失敗,就像把健康視為沒有明顯的疾病 五、
《生死皆自在:聖嚴法師談生命智慧》
一般;(三)、忽略了老化的正面意義與潛在 。16
之〈如何規畫銀髮生活〉
的好處;(四)、沒有定義出什麼是成功、什 六、《叮嚀》中的〈照顧老人精神重於物
麼是不成功。8因此,要將「成功老化」推行 質〉17
到實務層面實不容易。9 七、《我願無窮:美好的晚年開示集》之
由上可見,
「政策」無法全面解決台灣「高 〈老得智慧又健康〉18。
齡社會」問題,而個人的「成功老化」定義 由 於 上 述 文 獻 並 未 得到 當 代 學 者 的 措
亦存在著爭議。針對這些困境,是否有其它 意,因此值得一探。本文將依據這些文獻,
解決之道?聖嚴法師所推動的「心靈環保」 釐清聖嚴法師對於「高齡」與「高齡社會」
向來以「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見 問題的定義,并釐清聖嚴法師在「提升高齡
稱,是否能順應此一局勢,提供一些補足方 生活品質」方面所提出的理念方針。此為本
法或解決之道?此為本論文之主要問題意 文研究目的之一,偏重於理論層面的剖析。
識。 基於聖嚴法師的理念方針,法鼓山早已關
根據筆者之考察,聖嚴法師其實在許多著 注到「高齡社會」的需求,嘗以「心靈環保」
作中都針對如何創造有品質的「高齡生活」 為核心,推動與高齡長者相關的課程與活
提出寶貴的方針,且緊扣「心靈環保」之理 動。特別為高齡長者而設的項目有三:
「法鼓
念而開展。這些著作包括: 長青班」
、「佛化聯合祝壽」與「DILA 樂齡大
一、
《法鼓山方向》之〈佛化聯合祝壽致 學」19。然,這些項目的具體目標、課程內容、
詞〉10及〈佛化長青的生活指南〉11; 對象等等為何?目前亦未有相關研究,筆者
《佛化長青手冊》12;
二、 嘗試釐清之。此為本文研究目的之二,偏重
三、
《歡喜看生死》之〈年長者需要服務 於應用層面。針對「法鼓山長青班」的發展

13
釋聖嚴,《歡喜看生死》
,頁 63-64。
8 14
林麗惠,〈台灣高齡學習者成功老化之研究〉
,頁 釋聖嚴,《方外看紅塵》
,頁 113-115。
15
139。 釋聖嚴,《方外看紅塵》
,頁 116-119。
9 16
徐慧娟,〈成功老化:老年健康的正向觀點〉
,頁 釋聖嚴,《生死皆自在: 聖嚴法師談生命智慧》,
257。 頁 101-126。
10 17
釋聖嚴,《法鼓山的方向》,頁 379-381。此書最 釋聖嚴,《叮嚀》
,頁 99-102。
18
初的版本為:釋聖嚴(1995)
,《法鼓山的方向》。 釋聖嚴,《我願無窮: 美好的晚年開示集》
,頁
臺北:法鼓山文教基金會。 237-240。
11 19
釋聖嚴,《法鼓山的方向》,頁 389-404。 DILA,乃「法鼓文理學院」英文名字“Dharma Drum
12
釋聖嚴,《佛化長青手冊》。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的縮略。

66 問天期刊 第三期 2019 年 11 月


概況,筆者向法鼓山信眾教育院負責人申請 換言之,站在「心靈環保」的角度,有品
「長青班」相關數據。20至於「佛化聯合祝壽」 質的「高齡生活」不只是擁有足夠的物質生
與「DILA 樂齡大學」的內容,則以法鼓山全 活,更重要的是心靈上的充實、快樂、自在
球資訊網及法鼓文理學院官網所提供的資料 與莊嚴。要如何做到這一點?以下將探討「心
為主。 靈環保」如何提升「高齡生活」品質,分為
三部分:
(一)聖嚴法師對「老」的定義;
(二)
二、 「品質老化」之理論建構 「心靈環保」與「高齡生活」的關係;(三)
自 1993 年邁入「高齡化社會」
,政府台灣 「心靈環保」模式之「品質老化」。
已意識到其可能帶來的問題,因而逐漸設立 (一)聖嚴法師對「老」的定義
了許多有關老人福利的政策,然而至今仍無 1.「老」的標準——年齡、生理、心理
法全面解決「高齡社會」問題。政策的設施 一般所謂的「高齡長者」
,有的稱之為「資
多著重於「外力」以及「物質」上的輔助, 深公民」
,泛指人生邁向老年期的人群,社會
而「心靈環保」則著重於高齡長者的「自力」 概稱為「老人」。23誰可以被稱為「老人」?
與「心靈」的處方,唯有兩者兼施才能更圓 「老」的判準是什麼?根據 Erikson(1950)
滿地解決「高齡社會」問題,如聖嚴法師在 的定義,65 歲以後的人生即進入「老年期」。
《叮鈴》中所言:
「目前臺灣朝野,為了老人 後續研究則將老年期細分為前老期(55-64
福利發給老人年金,用心至善。不過僅僅發 歲)
、初老期(65-74 歲)
、中老期(75-84 歲)

錢給老人是不夠的,更重要的尚需精神生活 老老期(85-94 歲)及太老期(95-104 歲)。
的充實。」21單靠政策或政府的補足無法讓你 但不論是 Erikson、李宗派,還是各國政府,
擁有美好的高齡生活,因此聖嚴法師更重視 都是以「年齡」作為一個人是否「老」的客
高齡長者自身的努力,他在《方外看紅塵》 觀判準。24
述及「老年生活靠自己」的重要性,另在《生 然而,聖嚴法師認為界定「老」的標準不
死皆自在》亦提到「老年人要找到自己的價 只是「年齡」
,還要取決於「心理」與「生理」
值,一個大原則就是老了也得保持健康的身 等各方面的因素:
心,能夠自給自足,自己照顧自己,同時還 根據聯合國的標準,所謂的老人是指六十
能夠身心皆有餘力,為社會或是家人奉獻。」 五歲以上的高齡者,有人則是以退休與否作
22

己,同時還能夠身心皆有餘力,為社會或是家人奉
獻。」釋聖嚴,《生死皆自在:聖嚴法師談生命智
20
在此特別感恩慧敏居士協助筆者接洽法鼓山信眾 慧》
, 頁 109。
23
教育院負責人。 李宗派(2016)
。〈高齡長者身心靈健康促進之發
21
釋聖嚴,《叮嚀•照顧老人精神重於物質》
,頁 展-美國經驗〉
,《臺灣老人保健學刊》12(2)期,
99-102。 頁 71–72。
22 24
「老年人要找到自己的價值,一個大原則就是老了 參 陸洛等(2013)
,〈老了,就不中用了?台灣高
也得保持健康的身心,能夠自給自足,自己照顧自 齡者最適老化之歷程探究〉,頁 103。

問天期刊 第三期 2019 年 11 月 67


為標準;然而不論以什麼來衡量,我們也都 二 家住期 24-48 成家立業,祭祀祖先

聽說過「未老先衰」、「人老心不老」和「老 與神明。
三 林棲期 48-72 退休,將事業與財產
當益壯」的形容詞,這都說明年齡不是唯一
交託於孩子們,到森
的標準,應該還要取決於心理與生理各方面
林中「隱居」,開始
的因素。25
苦行生活,並思維人
聖嚴法師尤其重視「心理」因素,認為人到
生哲理。可以獨身或
晚年應當對世俗的「得」與「失」看淡、看 和妻子一同隱居,仍
輕、看遠,凡事不存得失心,對未來也不會 屬在家身份。
有失望、落寞的感覺。26 四 遁世期 > 72 捨離世間,進入「非
2.「老年人」的任務 家」的生活。捨棄一
基本上,幾歲等於「老」並非很重要的課 切的財產,以追求真

題,更重要的是人生需要有一個方向。有了 理與解脫。

明確的人生方向之後,一個人才知道在不同 儘管聖嚴法師並沒有把人生細分為幾歲

年齡應完成何種任務。 應完成何等任務,但他在《方外看紅塵》主

儒家認為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必 張:
「要從四十歲就開始準備老年生活,不要

須有所學習、有所成長,如《論語》所記載: 等到真的老了,才想到要準備老年生活。」28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如何準備老年生活呢?學習。聖嚴法師主張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在 「活到老,學到老」
,一個人老了也應該跟上

古印度婆羅門思想中亦有類似觀念,主張「在 時代步伐,繼續學習新知。29向誰學習呢?向

不同年齡,完成不同任務」
。《奧義書》
(Āśrama 兒女學習,向孫兒女學習,向當下這個時代、

Upanisad ) 建 立 了 一 套 「 人 生 分 期 」 制 度 社會學習,才能讓自己活得有健康、快樂、

(āśrama),將人生分為四期:27 有智慧。30
期 人生分 年齡 特徵 無論如何,對於人的一生,儒家思想注重
期 「自我成長」
,而婆羅門思想則融合了「世間
一 梵行期 8-24 學習《吠陀》、祭祀 家庭」與「出世解脫」的完成。聖嚴法師則
及鍛煉身心。 站在人間菩薩道的「入世精神」
,以「提升人
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為目標,鼓勵高齡
25
釋聖嚴,
《法鼓山的方向》,頁 390。 依據目前的 長者繼續融入社會、奉獻社會:
研究結果顯示:一般所謂的「老人」其實也不是以
很多人認為青壯年耕耘,晚年是收成、享
「年齡」判斷自身是否已老化,而是以「身體機能
正常與否」及「心理的認知」作為判斷的判準。參 福的時候。話雖如此,但人老了是否還要收
陳佳雯等,
〈老了,就不中用了?台灣高齡者最適
28
老化之歷程探究〉
,頁 103。 釋聖嚴,《方外看紅塵》
, 頁 117。
26 29
釋聖嚴,《法鼓山的方向》,頁 386-387。 釋聖嚴,《長青手冊》
,頁 3-4。
27 30
莊春江,《印度佛教思想史概說》,頁 24-26。 釋聖嚴,
《我願無窮:美好的晚年開示集》
,頁 241。

68 問天期刊 第三期 2019 年 11 月


成名利、地位、權勢?不是的。應該是將你 「心靈環保」和「高齡生活」兩組詞直接掛
耕耘的結果廣布於社會,與人分享。其實從 鉤,但其所提出的建議實不離「心靈環保」
小到大到老,我們都是一路學習,同時也一 的理念。針對這一點,我們看看聖嚴法師對
路在收成。所以,晚年時應該將你此生的經 「心靈環保」的定義:
驗、資源奉獻給社會及其他人,讓下一代有 [1]以健康、快樂、平安的身心,[2]照
機會發揮才是。31 顧自己、[3]照顧社會、照顧大自然,使得我、
對聖嚴法師而言,老年是人生的黃金時 你、他人,都能健康、快樂、平安地生活在
代,也是人生的豐收季節,同時也是將豐收 同一個環境之中,便是現代人的「心靈環
成果回饋社會、利益人群的好時刻。 32 換言 。35
保」
之,老年人更有能力和資源做利益眾生事 再看聖嚴法師在《生死皆自在》對於高齡長
業。聖嚴法師以親身體驗為例,說道:
「以我 者的建議:
個人而言,真正開始弘法是五十歲以後的 年長者要找到自己的價值,一個大原則就
事;對社會的影響力,則是在六十歲建立法 是[1]老了也得保持健康的身心,[2]能夠自
鼓山之後才更彰顯。」33 給自足,自己照顧自己,[3]同時還能夠身心
(二)
「品質老化」的定義 皆有餘力,為社會或是家人奉獻。36
聖嚴法師(1931-2009)於 1989 年建立法 比對之下,不難發現兩者有一致的實踐次
鼓山的理念「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 第,即:
土」
,並與 1992 年提出「心靈環保」運動, [1]保持健康的身、心 → [2]照顧自己 →
認為「唯有從心靈的淨化,才能帶動行為的 [3]照顧社會
34
清淨,進而社會的淨化」。 可以說,「心靈
環保」之實踐乃達到「提昇人的品質,建設 由此看來,聖嚴法師強調「生理健康」與「心
人間淨土」之途徑。1993 年,台灣宣佈進入 理健康」為「高齡生活」的最重要元素,實
「高齡化社會」之際,聖嚴法師正值 64 歲, 由「心靈環保」的理念出發。37「心靈環保」
38
隔年(65 歲)就算合格的老人了。當時的聖 之實踐實無年齡限制 ,
「高齡長者」若能保
嚴法師對於「老」的種種狀態,必然已有切 持自己的身、心健康,進而照顧自己和他人,
身體驗。因此,比起一般年輕學者們的研究,
35
聖嚴法師在這些文獻中對「高齡生活」的建 釋聖嚴,《學術論考 II》
,頁 41。
36
釋聖嚴,《生死皆自在: 聖嚴法師談生命智慧》,
議,相信更貼近高齡長者的真正需求。
頁 109-110。
聖嚴法師在其著作中,雖然沒有直接將 37
釋聖嚴,《方外看紅塵》
,頁 116-119。
38
對聖嚴師父而言,「心靈環保」之實踐并不分年
31
釋聖嚴,《歡喜看生死》
,頁 64。 齡、不分宗教、不分族群、不分生活背景,只要有
32
釋聖嚴,《長青手冊》
,頁 3-4。 心有願的人,都需要做,都應該做。見釋聖嚴
33
釋聖嚴,《歡喜看生死》
,頁 64。 (2005)
。學術論考 II (初版),頁 44-60。臺北:
34
釋聖嚴,《法鼓全集總目錄》
, 頁 15。 法鼓文化。

問天期刊 第三期 2019 年 11 月 69


那就是在實踐「心靈環保」
,進而促成「提昇 益壽;(三)修心養性,常保安樂。 41然而,
高齡人的品質、建設高齡社會淨土」之目標, 有些重要的元素被收攝在這三大項之中,變
簡括如下: 得隱而不顯。為了彰顯《佛化長青手冊》裡
頭每一項提昇高齡生活品質的要素,筆者將
[1]保持健康的身、心 → [2]照顧自己 →
[3]照顧社會 → 提昇「高齡人」的品質 之重新分析與歸納,輔以聖嚴法師在其它著
作中的相關詮釋,所得結果顯示「品質老化」
上述以「心靈環保」為核心,提昇「高齡人」 須從生活中的七個面向著手,如附錄圖一:
的品質,本文稱之為「品質老化」
。如前所述, 1.心理調適,觀念導正42
關於「成功老化」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成 這是提升高齡生活品質的首要元素。進入
功」與「失敗」的標準模糊,而且將高齡長 高齡生活,在心態和觀念必須作以下調整:
者貼上「成功」與「失敗」的功利標籤亦為 越老越要把握當下,避
把握
不妥。筆者認為「品質老化」則無需涉及成 1 免過度回憶往事,而是讓每
當下
不成功問題,因為它注重的是高齡生活的「品 一天都過得充實有意義。
質」。39 坦然 接受自己邁入高齡的事
至於如何將「品質老化」落實於生活中, 面 對 實,明白老、病、死乃自然
2
聖嚴法師早有說明,只不過散落在不同的著 老 病 現象,死亡只是另一段生命
作中而未被「發掘」出來。其中,
《佛化長青 死 的開始。
手冊》是比較系統地將聖嚴法師「品質老化」 積極吸收新知,關心周
跟上
理論集合一處的書籍。 遭的事物,參加社團、慈善
3社 會
(三)
「品質老化」之實踐方針 公益活動、擔任義工⋯⋯,跟
脈動
聖嚴法師在《佛化長青手冊》中強調:
「活 上時代的腳步。
得莊嚴,活得快樂自在,才是年長者所追求 退休後,與配偶、兒女
的生活。」40要實現這樣的生活,高齡長者必 相處的機會增加,應彼此多
須在心理、生理以及與外界關係的各種轉變 維 持 忍讓、多包容,以感恩心珍
上調適得當,具體的方法可分為三大項:
(一) 4 良 好 惜相聚的時刻。和過去的同
規劃生活,享受高齡;
(二)養生保健,延年 人際 事、朋友仍然要保持聯絡與
關懷,更不要害怕結交新朋
39
「品質老化」與「成功老化」不同之處,就如同
友。
一個人可以很「成功」
(如事業成功)
,可是他的生
活可能毫無「品質」可言(生活充滿緊張、壓力、
競爭、自私等等負面元素);相反的,一個人也許
41
不是「成功人士」
,但生活卻是有品質(放鬆、自 釋聖嚴,《佛化長青手冊》,頁 4。新北:財團法
在、健康、快樂、奉獻等等正面元素)
。 人聖嚴教育基金會。
40 42
釋聖嚴,
《法鼓山的方向•佛化長青的生活指南》
, 釋聖嚴,
《法鼓山的方向•佛化長青的生活指南》

頁 390。 頁 391-392。

70 問天期刊 第三期 2019 年 11 月


正確的宗教信仰,讓精 3.社會參與,人際關係44
尋 求 神有所寄託,情緒得到穩 現代人身處多元化的社會,若還抱持「晚
5 宗 教 定,如果有病痛可以得到支 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的態度,一定會和
信仰 持的力量,同時也較能泰然 社會脫節,到處格格不入,加深寂寞、空虛
面對終老的問題。 的感覺。所以要積極吸收新知,多關心周遭
的事物,參加社團、慈善公益活動、擔任義
2.生活起居,善於安排43 工……,跟上時代的腳步。 45 若是年長佛教
年長者在生活上也要有妥善的規畫與安 徒,可以多前往寺院道場參加各種共修法
排,分為六方面: 會、演講、活動等等,藉此拓展人際關係及
1 飲食 飲食清淡有節制,遵守「清淡」 與社會的接觸面,心情必定會豁達開朗。46
與「少量」兩大原則,最好能 4.發揮興趣,自我成長
茹素。 維持旺盛的求知欲,可以保有一顆年輕的
2 衣著 適度的穿著打扮,以舒適、端 心。只要是有興趣的才藝,如:繪畫、陶藝、
莊為原則。 插花、舞蹈、書法、語言等,年長者在體力
3 居住 注重居家環境的安全,如鋪上 許可之下都適合學習。如果過去因為工作、
止滑磚、扶手,加強照明設備 家庭的關係,擁有一身才藝卻尚未發揮,退
等等。 休後正好可以一償宿願,做個素人畫家、業
4 財務 妥善規畫財務。退休後固定收 餘攝影師或作家,自娛又能娛人。47
入減少,應該及早做好財務規 除了興趣,年長者應當維持「個人成長」

畫。建立少欲知足的生活,並 成長並不限定在財富,如能做到學問的成

多行布施,幫助需要幫助的 長、技術的成長、人際關係的成長、對社會
人。切忌盲目投資。 貢獻的成長,一定不知老之將至。如果感覺

5 教育 熱衷學習進修,只要是有興趣 每天都很有趣、需要做的事很多,身體一定

的、體力許可的,都適合學 不會差,腦子機能退化一定會慢些,那就不

習,如:繪畫、陶藝、插花、 會對高齡生活感到無助、無奈、失落、恐懼

舞蹈、書法、語言等。
44
此項原本是「心理調適」中(3)
、(4)項,由於
6 休閒 適度休閒娛樂,如爬山、旅
它們不只是「觀念上」的調適,也應該落實於生活,
行、園藝、閱讀、看畫展、聽 筆者因此將之獨立出來。參 釋聖嚴,
《法鼓山的方
音樂會⋯⋯等等。 向•佛化長青的生活指南》,頁 391-392。
45
釋聖嚴,
《法鼓山的方向•佛化長青的生活指南》

頁 391。
46
同上,頁 400。
43 47
釋聖嚴,
《法鼓山的方向•佛化長青的生活指南》
, 釋聖嚴,
《法鼓山的方向•佛化長青的生活指南》

頁 392-394。 頁 394。

問天期刊 第三期 2019 年 11 月 71


了,反而造就了快樂自在的老年生活。48 慣,生活步調不疾不緩;(4)定期進行健康
5.奉獻社會,服務人群 檢查;(5)戒菸、戒酒;(6)行善修福,常
年長者需要服務人群、分享經驗,只要還 常行善、助人、布施、修福,對身體、心理
活著一天,就要對社會有所貢獻,為人群做 健康都有極大的好處;
(7)保持樂觀的心情,
努力。49 老來多照顧自己的身體是應該的,但 凡事不斤斤計較、鑽牛角尖。遇到麼不順心
把它當成生命的全部未免有點可惜。年長者 的事,也要懂得疏導情緒,如參加社交活動、
雖然體力、心力逐漸減弱,但由於經驗豐富、 多做有益身心的休閒、和三五好友談心,最
資源頗多,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再創 好有正確的宗教信仰,及健康的修行活動;
事業,甚至將一生的經驗、資源奉獻給社會 (8)多動腦,多用腦,可以減緩記憶力衰退,
及其他人。50所謂的奉獻,並不是非要做什麼 及減少罹患老年癡呆症的機率;(9)選擇合
不可!能做什麼,要看當下的環境,有什麼 宜的生活環境,因為環境中的空氣品質、濕
因緣在面前出現,就可以順勢奉獻了。51 度、噪音、飲用水質都會影響身體的健康。53
此外,年長者應走出閉塞的家,多參與社 (2)病得健康
會公益活動。做志工也需要用頭腦、體力, 當年長者生病時,在心態上要接受年紀大
雖然也會有挫折,但志工不為自己圖謀什 了難免會生病的事實,要認知到飲食、生活
麼,純粹為了奉獻,做一天志工就有一天的 習慣會因為療病而有所調整。生病時,最好
成就感。如果老人都能更健康快樂一些,不 不要成天躺在床上,或是坐著發呆,應該盡
必經常到醫療機構去,領一堆藥回家吃,全 可能維持正常的作息和社交活動,只要是自
民健保也可以省下不少錢。52 己做得來的事就不要假手他人,如此有利於
6.養生保健,病得健康 復健。
(1)養生保健 在養病的過程中,應格外注重心理的調
年長者平時應該注重養生保健。日常的養 適,不自怨自艾,也不要常發脾氣,見到人
生保健,可以達成「預防勝於治療」的目的。 抱怨連連。應該敞開心胸,一方面接受老病
(1)注重飲食營養;
(2)養成每天運動的習 的事實,一方面讓自己的生活有目標、有重
慣,但必須選擇適合自己身心狀況的運動; 心,若有正確的宗教信仰,更可以轉移對病
(3)起居作息要正常,養成早睡早起的習 痛的注意力。以佛教來說,年長者可以經由
念佛禮拜,祈求佛菩薩加被,並在佛法的信

48
念之中,尋得內心的安慰與精神上的寄託。54
釋聖嚴,《方外看紅塵》
,頁 118。
49
釋聖嚴,
《法鼓山的方向•佛化長青的生活指南》
, 更重要的是,所謂「健康」不一定是身上
頁 390。 沒有病,而是在思想上要有智慧,即「活得
50
釋聖嚴,《歡喜看生死》
,頁 63-64。
51
釋聖嚴,《生死皆自在:聖嚴法師談生命智慧》,
53
頁 101-126。 釋聖嚴,《佛化長青手冊》,頁 11-14。
52 54
釋聖嚴,《方外看紅塵》
,頁 116-119。 同上,頁 14-15。

72 問天期刊 第三期 2019 年 11 月


快樂、病得健康」
。年長者雖然「身體有病」, 懷教 合祝壽 一屆 /

只要保持「心理健康」
,身體的病就不會是問 育 65

題。55
二 大普 法鼓長 2012 一年 ➢ 60
7.修心養性,宗教信仰
化教 青班 兩梯 歲
有宗教信仰和沒宗教信仰的人,到了老

年,生活差異就很大。有宗教信仰者可以在
三 大學 樂齡大 2018 一年 ➢ 55
晚年,重新展開生命的第二春,或在心理上 院教 學 兩梯 歲
準備好死亡及死後的重生;沒有宗教信仰的 育
人容易心靈空乏,不知未來的路怎麼走。56
通過宗教信仰之理論與實踐,年長者可以 (一)推動「品質老化」的方法與目標
修心養性。修心養性的功夫好的長者,不容 在台灣進入「高齡社會」之際,
「品質老化」
易陷於寂寞孤單,也不會有太多的思慮掛 的推動實為這個時代脈絡所需,它貫穿著「法
念;甚至在生病痛苦時,亦能安撫自己的身 鼓山理念」、「三大教育」
、「心靈環保」。
心,情緒不容易陷入低潮。聖嚴法師依循佛 1.「三大教育」→「心靈環保」→「法鼓
法的立場,鼓勵年長者從三方面達到修心養 山理念」
性的效果:(一)精進在家自修、(二)定期 1989 年,聖嚴師父提出法鼓山理念——「提
57
參加共修、(三)加入義工行列。 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1992 年,法鼓
山創辦人聖嚴法師鑒於時代環境的變化,在
三、
「品質老化」之推動 全球掀起的一片環保的聲浪中,卻發現人們
上一節已釐清聖嚴法師「品質老化」之理 忽視了心靈淨化的重要性。聖嚴法師認為唯
論,這一節則考察法鼓山如何推廣之。法鼓 有從心靈的觀念開始改變,才能真正達到世
山的一大使命是推動全面教育,並以三大教 界的淨化與美化,因而提出「心靈環保」的
育來完成之。因此在其「三大教育」中,都 理念,並帶領法鼓山共同努力向全球推動,
有推動「品質老化」的項目,包括:
(一)佛 以實現「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
化聯合祝壽、(二)法鼓長青班、(三)樂齡 目標。1993 年,聖嚴法師提出以「三大教育」
大學,重點如下: 推動「心靈環保」
。所謂「三大教育」
,即:
(一)
三大 品質老 創辦 對象
項 次數 大學院教育、(二)大普化教育、(三)大關
教育 化項目 年 群
懷教育。1994 年,聖嚴師父更以「心靈環保」
一 大關 佛化聯 1994 每年 ➢ 60
為核心,提出「四種環保」運動,期望:
(一)

55
以「心靈環保」導正人類價值觀的偏差;
(二)
釋聖嚴,《我願無窮:美好的晚年開示集》
,頁
241-242。 以「禮儀環保」提高人格的尊嚴;
(三)以「生
56
釋聖嚴,《歡喜看生死》
,頁 63。 活環保」確保生活的簡樸;
(四)以「自然環
57
釋聖嚴,《佛化長青手冊》,頁 11-14。

問天期刊 第三期 2019 年 11 月 73


保」保護生態之永續發展。58 將「心靈環保」
、 1.「法鼓長青班」課程規劃
「三大教育」
、「法鼓山理念」與「四種環保」 項目 內容
這幾個概念通合起來的話,其關係如下: 為高齡化社會,注入關懷與安定的力
宗旨 量,以心靈環保的理念,提昇年長者
之身心靈品質。
1. 關懷年長者的身心靈健康。
2. 啟發年長者學習的動力。
目的
3. 透過義工奉獻,提高年長者的社
會參與度。
(鼓勵,不勉強)
2.「三大教育」→「品質老化」→「提昇
對象 60 歲以上一般社會大眾
高齡人的品質」 1. 課程多元,著重身心靈平衡。
若將以上原則應用於「高齡社會」的話, 2. 實際參與,自己動手做。
特色
目標即「提昇高齡人的品質、建設高齡社會 3. 動態、靜態穿插進行。
淨土」
,方法為通過「三大教育」之「佛化聯 4. 建立人與人的關懷互動網絡。
合祝壽」
、「法鼓長青班」及「樂齡大學」
,推 1. 隔週上課,每次 3 小時。
動「心靈環保」模式之「品質老化」
,如附錄 2. 非假日上午
進行
3. 每梯 8 次(四個月)
,一年兩梯。
圖 2 所示: 方式
下一節將逐一介紹「法鼓長青班」、「佛教聯 4. 前 7 次上課,最後一次為結業參

合祝壽」
、「樂齡大學」之概況。59 學之旅

(二)
「法鼓長青班」概況 1. 動禪保健 5. 活力講座
「法鼓長青班」屬於「大普化教育」的 課程 2. 早安佛陀 6. 禪藝課程
其中一個項目,由果毅法師帶領法鼓山信眾 結構 3. 外語世界 7. 體能動一動
教育院同仁於 2012 年創辦。長青班是因應高 4. 新知講座 8. 心靈茶會
齡化社會而設。其宗旨主要是「以心靈環保
的理念,提昇年長者之身心靈品質」
,也就是 上述課程編排以輕鬆有趣、吸引長者們
提倡「品質老化」。長青班的課程架構如下: 走出家門去學習及參與活動為主要目的,可
說是從「品質老化」的七大元素而開展出來,
58
細分如下:60
法鼓山心靈環保網:
https://www.ddm.org.tw/event/spirit/page01_02.html
項 「品質老化」七大元 長青班課程
(2018.12.29)
。聖嚴師父於 2007 年將法鼓山理 素
念、三大教育、四種環保、漢傳佛教,整合為「四 1. 心理調適,觀念導正 活力講座
大堅持」
,參《聖嚴法師年譜》
,頁 2280-2282。
2. 生活起居,善於安排 活力講座
59
「法鼓長青班」的數據,由「法鼓山信眾教育院」
提供。「佛化聯合祝壽」的考察,主要依據「法鼓
60
山全球資訊網」所提供的資訊;
「樂齡大學」則依 以農禪寺 2019 年法鼓長青班課程為例,參考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與「法鼓文理學院官網」所 https://ncm.ddm.org.tw/main/news_in.aspx?mn
提供的資訊。 uid=1571&modid=435&chapid=88&nid=10197 。

74 問天期刊 第三期 2019 年 11 月


3. 社會參與,人際關係 結業參學之旅、 將歷年的平均招生人數及平均出席人數畫成
心靈茶會 折線圖,結果如下:
4. 發揮興趣,自我成長 外語世界、新知
講座、禪藝課程
5. 奉獻社會,服務人群 透過義工奉獻,
提高年長者的社
會參與度。
6. 養生保健,病得健康 動禪保健(八式
動禪)
、體能動一
動(享受瑜伽)
7. 修心養性,宗教信仰 早安佛陀(經典 「法鼓長青班」的報名及出席人數一年比一
朗讀) 年攀升。在短短六年時間,從 2012 年的 5 班、
平均出席人數 404 人,一直到 2018 年的 46
2.「法鼓長青班」歷年概況 班,平均出席人數 5169 人,數字增長了大約
從 2012 年至 2018 年,每年的開班數、報 十倍。由此可見,長青班備受高齡長者們的
名及出席人數節節上升。許多長者們都會一 肯定,而且越來越多的法鼓分支道場或辦事
提接一梯地繼續報名參加,由此可見長者們 處開設「長青班」
,讓不同地區的長者可以從
在長青班的受用程度。直到 2018 年,法鼓山 中學習,達成了「在地關懷」之目的。
於台灣、香港各地分寺院及辦事處已開設多 (三)
「佛化聯合祝壽」概況
大 46 班,平均招生人數為 6217 人,平均出 1994 年,聖嚴法師(65 歲)繼「心靈環
席人數為 5169。歷年概況如下表所示: 保」的理念後,再提出「禮儀環保」的新觀
念,希望從個人的觀念淨化,到身、口、意
表格一:法鼓長青班歷年概況 三儀的清淨,進一步推廣到社會上各項儀
平均招 平均出席 典,以落實簡約、惜福的精神,恢復禮儀應
年度 開班數 出席率
生人數 人數
有的精神與內涵。同年 7 月,聖嚴法師在農
2012 5 484 404 83%
禪寺演講「禮儀環保的理念和做法」。接著,
2013 19 1843 1420 77%
法鼓山與內政部等單位合作,舉辦「佛化聯
2014 23 2655 2137 80%
合祝壽」
、「佛化聯合奠祭」
、「佛化聯合婚禮」
2015 29 3818 3073 80%
2016 30 4108 3321 81% 等三項活動,後來成為定期活動。61

2017 37 5258 4293 82% 「佛化聯合祝壽」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


2018 46 6217 5169 83% 社會對高齡長者的重視,細分為三:
(一)提

(資料來源:法鼓山信眾教育院提供)
61
https://www.ddm.org.tw/event/motif/page.htm。
(2018.12.28)

問天期刊 第三期 2019 年 11 月 75


倡孝道的精神、
(二)提倡社會敬老尊賢的風 育中心開辦第一屆「樂齡大學」,對象為 55
氣、(三)提倡對長者們的關懷。62承辦過程 歲以上民眾。67 第一屆樂齡大學一共 22 位學
以不鋪張、不殺生、不勞累為原則。祝壽儀 生報名,其 18 周課程內容若配合以「品質老
式中,通過各項節目(特別是法師開示)讓 化」七大元素,則如下所示:68
老菩薩的壽星們感覺活得有意思,活得有希 項 課程 主題 「品質老化」
望,這佛法的鼓勵,屬於「品質老化」的第 元素

一元素「心理調適、觀念導正」。63祝壽活動 1 博雅樂齡 從禪修、腦科 心理調適,觀


之道 學養成『博學 念導正
內容包括「祈福法會」
、「僧團法師關懷」
、「感
雅健』生活型 生活起居,善
恩奉茶」、「孝親洗足」等。這些活動,不但
態 於安排
促進高齡長者及其兒女家人的關係,也讓高
2 生命關懷 黃金歲月的 心理調適,觀
齡長者有機會踏出家門,參與社會,屬於「品 生命關懷 念導正
質老化」之第三元素「社會參與,人際關係」
。 3 養生保健 禪柔正念瑜 修心養性
除此之外,法鼓山也在當天安排老菩薩做簡 (一) 伽
易的健康檢查,以及發送健康食品予壽星。64 4 跨領域新 (一)佛典中 養生保健
從 1994 至 2018 年,法鼓山辦理「佛化聯 視野 的養生觀
合祝壽」活動已邁入第 25 屆,總計已辦理 300 (二)虛擬世 自我成長(學

多場聯合祝壽,關懷超過 40,000 位長者及其 界的真實權 習新知)



家庭。65由此可見,此活動在台灣社會獲得不
(三)物理與 自我成長(學
錯的響應。此活動的歷年情況請參考「法鼓
生活 習新知)
山年度主題」66,在此不赘述。
(四)
「DILA 樂齡大學」概況
可惜的是,DILA「樂齡大學」於 107 年
屬於法鼓山「大學院教育」之一的法鼓文
第二學期因招生不足而停辦,這可能與法鼓
理學院(DILA),於 2018 年 9 月,由推廣教
文理學院的地理位置偏於郊區有關。若「樂
齡大學」的課程可以在大都市的分支道場進
62
釋聖嚴,《禪門》
,頁 168。
63 67
釋聖嚴,《法鼓山的方向》,頁 109。 DILA「樂齡大學」不以 65 歲長者對象,而是招收
64
法鼓山年度主題: 55 歲以上的民眾有其道理,因為聖嚴師父主張「要
https://www.ddm.org.tw/event/motif/page2010.htm。 從四十歲就開始準備老年生活,不要等到真的老
(2018.12.28) 了,才想到要準備老年生活。」參 釋聖嚴,
《方外
65
台湾蘋果日報, 看紅塵》
,頁 117。
68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1010/144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2018.12.28)
5292/。 https://www.ddm.org.tw/news_in.aspx?siteid=&ver=
66
法鼓山年度主題: &usid=&mnuid=1222&modid=5&mode=pc&nid=73
https://www.ddm.org.tw/event/motif/page.htm。 99&noframe=;法鼓文理學院網頁:
(2018.12.28) (2018.12.28)
http://www.dila.edu.tw/node/13611。

76 問天期刊 第三期 2019 年 11 月


行(如台北安和分院),相信報名人數不少。 足。政策的施設著重於「外力」及「物質」
上的輔助,
「品質老化」則著重於高齡者的「自
四、結論 力」與「精神」上的充實。聖嚴師父站在菩
台灣於 1993 年已邁入「高齡化社會」, 薩道的「入世精神」
,鼓勵年高齡長者繼續融
全國 7%人口超過 65 歲;2018 年 3 月正式邁
入社會、奉獻社會,而非等待社會國家的救
入「高齡社會」時代,全國 14.05%人口超過
濟。
65 歲。高速的「高齡化」
,為台灣人口結構帶
「品質老化」的實踐方針,散落在聖嚴法
來負面改變,引發前所未有的問題。許多人
視「高齡社會」為「問題」或「負擔」
,甚至 師的不同著作當中,筆者將它們糾集一處,

有媒體用「危機」或「災難」形容之。為了 重新分析與歸類,分為七大項:
(一)心理調
克服「高齡社會」問題,台灣政府設立了各 適,觀念導正;(二)生活起居,善於安排;
種有關老人福利、照顧、醫療等等的政策, (三)社會參與,人際關係;
(四)發揮興趣,
然而至今仍無達到全面性照顧。事實上,除 自我成長;
(五)奉獻社會,服務人群;
(六)
了國家政策以外,一個人若要擁有美好的高 養生保健,病得健康;
(七)修心養性,宗教
齡生活,自己的努力也非常重要。針對這一
信仰。
點,目前有不少「成功老化」的研究。只不
聖嚴法師之「品質老化」不只有理論而
過學界對於「成功老化」的定義,仍未獲得
已,法鼓山歷年來通過「三大教育」以推廣
共識。單單「成功老化」這組名詞就有不少
爭議,因此不容易將之推行到實務層面。針 之,包括:

對這些困境,是否有其它解決之道?法鼓山 (一)
「大關懷教育」之「佛化聯合祝壽」

所推動的「心靈環保」某個程度上能提供補 創辦於 1994 年,對象群為 65 歲以上的長
足的方法。聖嚴法師的晚年恰逢台灣步入「高 者。
齡化社會」之際,因此在許多著作中都曾對 (二)
「大普化教育」之「法鼓長青班」,
「老化」、「高齡化」以及「如何提升高齡者 創辦於 2012 年。對象群為 60 歲以上的長
的生活品質」提出自己的觀點與方針,本文
者。
予以整理與建構,稱之為「品質老化」。「品
(三)「大學院教育」之「DILA 樂齡大
質老化」以「心靈環保」為核心,立足於人
學」,2018 年,對象群為 55 歲以上的長
間菩薩道的「入世精神」
,目標為「提昇高齡
人的品質,建設高齡社會淨土」
,實踐步驟如 者。

下: 從 1994 至 2018 年,法鼓山總計已辦理


300 多場「佛化聯合祝壽」
,關懷超過 40,000
保持健康的身、心 → 照顧自己 → 位長者及其家庭。69 由此可見,此活動在台
照顧社會 → 提昇「高齡人」的品質

69
台湾蘋果日報,
「品質老化」之實踐能補國家政策之不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1010/144
(2018.12.28)
5292/。

問天期刊 第三期 2019 年 11 月 77


灣社會獲得不錯的響應。另外,「法鼓長青 參 考 文 獻
班」
,從 2012 年的 5 班、平均出席人數 404 一、中文專書、論文
人,經過六年耕耘,到了 2018 年共開設 46 1.行政院(2015)
。《高齡社會白皮書》
。臺北
班,平均出席人數 5169 人,數字增長了約十 市:行政院。
倍。由此可見,
「長青班」備受高齡長者們的 2.李宗派(2016)。〈高齡長者身心靈健康促
肯定。越來越多的法鼓分支道場或辦事處開 進之發展-美國經驗〉
,《臺灣老人保健學刊》
設「長青班」
,讓不同地區的長者可以從中學 12(2),頁 71–72。
習,達成了「在地關懷」之目的。無論如何, 3.沙依仁(2005)。〈高齡社會的影響、問題
「DILA 樂齡大學」於 107 年第二學期因招生 及政策〉,《社區發展季刊》110,頁 56-65。
不足而停辦,這可能與法鼓文理學院的地理 陸洛等(2013)。〈老了,就不中用了?台灣
位置偏於郊區有關。若「樂齡大學」的課程 高齡者最適老化之歷程探究〉,《本土心理學
可以在大都市的分支道場進行(如台北安和 研究》40,頁 87-140。
分院),報名人數或許可以提升。 4.黃福順(2011)。〈高齡化社會的挑戰與因
除了「三大教育」中的「佛化聯合祝壽」、 應〉,《成人及終身教育》32,頁 2-15。
「法鼓長青班」及「DILA 樂齡大學」特別為 5.林麗惠(2006)。〈台灣高齡學習者成功老
高齡長者舉辦以外,法鼓山還有很多活動及 化之研究〉,《人口學刊》33,頁 133-170。
義工服務並無年齡限制,卻有很多高齡長者 6.徐慧娟(2003)。〈成功老化:老年健康的
參與其中。通過這些活動與義工服務,高齡 正向觀點〉
,《社區發展季刊》103,頁 252-260。
長者們能直接或間接地學習與實踐「品質老 莊春江(1993)
。《印度佛教思想史概說》
。新
化」
。無論如何,筆者限於時間與能力,無法 店市 : 圓明出版。
在此論文中進行質性研究(考察高齡長者參 7.陳佳雯等(2013)。〈老了,就不中用了?
與這些活動之後的身心與生活變化)
。這,或 台灣高齡者最適老化之歷程探究〉,《本土心
可作為未來的研究方向。 理學研究》 40,頁 87-140。
「老化」並非等到 65 歲以後才發生的 8.黃美玲(2018)。〈高齡化社會需求與社會
事,而是無時無刻都在每個人身上發生的過 資源整合之探討〉,《家庭教育雙月刊》71,
程。因此,聖嚴法師之「品質老化」理論方 頁 60-67。
針,應在這個「高齡社會」時代得到充分的 9.黃富順(2011)。〈高齡化社會的挑戰與因
推廣,讓任何年齡的人都能學習、實踐它, 應〉
,《成人及終身教育雙月刊》32,頁 2-8。
時時刻刻都處於「品質老化」的過程中。若 詹火生(2010)。〈面對人口高齡化的挑戰與
能如此,相信「高齡社會」的到來,將會是 對策因應:台灣的經驗與借鏡〉,《2010 年兩
「人間淨土」的另一種呈現方式,而非一場 岸社會福利學術研討會》
,頁 21-32。
「災難」或危機。 10.鄭書芳(1997)。〈成人教育-- 高齡化社

78 問天期刊 第三期 2019 年 11 月


會中的死亡教育(上)
〉,《香光莊嚴》49,頁 Pres.
144-153。 三、網路資源
11.釋聖嚴(1995)
。《法鼓山的方向》
。 臺北: 1.中華民國內政部官網:
法鼓山文教基金會。 https://www.moi.gov.tw/chi/chi_news/news_det
12.釋聖嚴(1999)
。《法鼓山的方向》
(初版)
。 ail.aspx?type_code=02&sn=13723.
臺北:法鼓文化。 (2018.10.21)
13.釋聖嚴(2005)。
《叮嚀》(二版)。臺北: 2.法鼓山心靈環保網:
法鼓文化。 https://www.ddm.org.tw/event/spirit/page01_02.
14.釋聖嚴(2005)。
《歡喜看生死》(初版)。 html(2018.12.29)
臺北:法鼓文化。 https://www.ddm.org.tw/event/motif/
15.釋聖嚴(2007)。
《方外看紅塵》(初版)。 (2018.12.28)
臺北: 法鼓文化。 3.釋聖嚴法鼓山信眾教育院網頁:
16.釋聖嚴(2009)
。《生死皆自在:聖嚴法師 http://web.ddm.org.tw/main/news_in.aspx?mnui
談生命智慧》
(初版)
。臺北: 法鼓文化。 d=1532&modid=423&chapid=85&nid=2356
17.釋聖嚴(2011)
。《我願無窮:美好的晚年 (2018.12.28)
開示集》
(初版)。臺北:法鼓文化。 4.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18.釋聖嚴(2005)
。《學術論考 II》
(初版)。 https://www.ddm.org.tw/news_in.aspx?siteid=&
臺北:法鼓文化。 ver=&usid=&mode=&mnuid=1222&modid=5
19.釋聖嚴(2012)
。《佛化長青手冊》
。新北: &nid=6707&noframe= (2018.12.28)
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 https://www.ddm.org.tw/news_in.aspx?siteid=&
20.釋聖嚴《聖嚴法師年譜》法鼓全集 2005 ver=&usid=&mnuid=1222&modid=5&mode=p
網路版 (第 11 輯第 2 冊)。 c&nid=7399&noframe=(2018.12.28)
21.釋聖嚴《禪門》
,法鼓全集 2005 網路版(第 http://web.ddm.org.tw/main/news_in.aspx?mnui
4 輯第 11 冊)。 d=1532&modid=423&chapid=85&nid=2356
二、西文專書、論文 (2018.12.28)
1.Rowe, J.W. , Kahn, R.L. 1997. “Successful 5.法鼓文理學院網頁:
aging”. Gerontologist, 37, 433-440. http://www.dila.edu.tw/node/13611
2.Rowe, J.W. & Kahn, R.L. 1998. Successful 6.文理學院‧推廣教育中心部落格:
Aging. New York: Dell Publishing. http://dilatw.blogspot.com/2018/12/1072.html
3.Baltes, P.B. & Baltes, M.M. 1990. Successful 7.蘋果日報:
Aging: Perspectives from the Behavioral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101
Scienc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0/1445292/(2018.12.28)

問天期刊 第三期 2019 年 11 月 79


8.光等(2011)
。〈成功老化的多元樣貌〉
,《台
灣老年學論壇》9。
http://www.iog.ncku.edu.tw/files/archive/268_4
427cc40.pdf (2018.11.18)

80 問天期刊 第三期 2019 年 11 月


附錄

圖一

圖二

問天期刊 第三期 2019 年 11 月 8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