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年第 2期

J. NORTHWEST MINORITIES UNIVERSITY ( Social Scie nces) No . 2, 1996

《格萨尔》 与 《罗摩衍那》
比较研究

古  今

印度史诗 《罗摩衍那》 简介
萨罗的 十车王没后裔 , 祭神求子 , 结果大神毗湿奴下凡投胎 , 以铲除罗刹魔王罗波那。十车王三个后妃 ,
很快生了四个儿子。 四个王子武艺都高强 , 长子罗摩更是 超群出众。 众友仙人带领罗摩去弥提罗试拉神弓 ,
在那里罗摩与弥提罗美丽的公主悉多结 了婚。罗摩登基前 , 驼背女 郎怂恿第二王妃吉迦伊 , 要求国王让自己
的儿子婆罗多继承王位 , 并把罗摩流放森林十四年。 罗摩为了不使父亲陷入违约 的困境 , 毅然同意流放 。以
后 不久 , 十车王悲愤而死。 罗摩妻子悉多和罗摩弟弟罗什曼那愿陪同流放。 在流放中 , 他们驱除妖魔 , 保护
森林里的修行隐士。 以后十首王罗波那抢走悉多。罗摩在寻找悉多 时 , 帮助被赶下台的猴王须羯哩婆夺回了
王位 , 他就命令猴军到四方去为罗摩寻找悉多。 猴将哈奴曼等 , 终于弄清了悉多的下落。 哈奴曼跳过大海来
到楞伽岛 , 在无忧林里看见悉多坚贞不屈。 哈奴曼返回大陆 , 向罗摩报告了悉多的情况。 罗摩和猴王率领亿
万 猴军将士 , 造桥过海 , 征服楞伽。 双方经过多次恶战 , 魔王被杀 , 救出悉 多。 这时流放期满 , 他们返回阿
逾 陀都城 , 罗摩作了国王。 可是罗摩听信流言蜚语 , 他羞弃了有孕在身的悉多。 悉多在蚁蛭的净修林里 , 生
了一对双胞 胎。蚁蛭教这对孪生子吟唱蚁蛭写的 《罗摩衍那》。国王举行马祭时 , 孪生兄弟在朝廷上唱 《罗摩
衍 那》 , 使罗 摩恍然大悟。罗摩想考验妻子 , 悉多投入了大地怀抱 , 罗摩后悔莫及。 最后忧伤的罗摩 , 把国家
交给两个儿子去治理 , 自己却到深山老林过远离 尘世的隐居生活。
现在从十个方面将两部史诗比较研 究如下:

一、 史诗的结构和内容特点
两部史诗的结构 , 都是以史诗主人公为中心 , 把史诗里所有的 大小故事 , 按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串联在
一起 , 就好象在为史诗主人公写传记似的。 所以 , 史诗的名字才叫 《格 萨尔王传》 和 《罗摩传》 (罗摩衍那意
即罗摩传 )。
史诗内容特点之一: 《格萨尔王传》 着重写的是 , 格萨尔如何领导岭国众英雄 , 同周围几十个邦国和部
落 , 进行了大小几十次战争。 《罗摩衍那》 着重描写的 , 却是罗摩一家人的父亲、 兄弟、 夫妻之间相亲相爱的
崇高伦理关系。
史诗内容特点之二: 两部史诗中的战争性质 和目的不同。 《格萨尔》 中的战争性质 , 是除暴安良和统一
分裂割据的四方。 目的是使众百姓能过上幸福安 宁的生活。 《罗摩衍那》 中的战争性质就不同了 , 因为这场
战争的目的 , 是为了从十首王手中夺回罗摩的妻子而战。这就好象产生在英雄史诗之前的众多英雄复仇记一
23
样 , 即魔王杀了英雄的父亲 , 或抢走了英雄的妻子 , 他就单人独马 , 或率领众人远征。 到报了杀父之仇 , 或
雪了夺妻之 恨后 , 故事就基本结束了。 所以 , 这类为一个人私利而战争 的意义 , 就远不如 《格萨尔》 中的战
争意义伟大。
史 诗内容特点之三: 是史诗的结局。 十首王抢走悉多 , 罗摩想方设法 , 并付出了沉痛代价 , 才救回自己
妻 子。最 后罗摩想考验悉多的贞洁 , 她投入了大地怀抱。 同妻子永别后 , 罗摩竟到森林里去过隐居生活 , 这
个结局充满了悲剧色彩。 《格萨尔》 却以皆大喜欢的大圆满收场。 即格萨尔完成了除魔安民和统一四方的大
业之后 , 众百姓都过上了幸福生活时 , 他才从地狱里救出母亲和妻 子阿达娜姆 , 一同回返天界去同久别的亲
人团聚去了。 这两个不同的结局 , 是两部史诗各自故事本 身发展的必然。
史诗内容特点之四: 《罗摩衍那》 故事的开始部分和最后部分的生活气息都很浓 , 因为写的是一般宫廷
生活中都会发生的矛盾冲突等。 中间这部分故事的生活气息就淡了。 因为写了罗摩流放森林时 , 他们如何同
妖女和怪物决斗。 十首王从空中把悉多抓走时 , 神鹰之王抢救悉多 , 却被十首王砍断了他的双翅和双脚 。罗
摩和猴王率领亿万猴子、 大熊 , 前去同十首王和他领导的 罗刹们拼杀 , 而且罗刹和某些猴将还能变换身形。
整个战争中 , 只有罗摩两兄弟才是人。 最后罗摩与十首王决斗时 , 天神们还在天上观战 , 看见罗摩步行与乘
车 的十首王周旋 , 天帝因陀罗便命令车夫 , 把自己的战车赶下凡去 , 叫罗摩乘上车去战斗 , 等等。 真是写得
天人不分 , 人 神相交 , 人兽合 作。 因为 《罗 摩衍 那》 充 分发 挥了 幻想 能力 , 所以 , 它 的浪 漫色 彩才 这么
浓。     
《格萨尔》 中所写的故事的生活气息都比较浓 , 只是战争生活的内容要单调些。 《格萨尔》 中的神话色彩
和幻想成分 也不淡。 因为格 萨尔本人 就能变化多 端 , 还能上天入 地 , 罗摩则被 写成是 十足的凡 人。 《格萨
尔》 中 , 虽没有活泼可爱的猴子大军 , 但它里面却写了不少飞禽走兽 , 介入了人们的斗争。 此外 , 还写了一
些法术战和 幻变战。战斗剧烈时 , 天神们不只是在天上消极观战 , 有些天神还赤膊上阵 , 介入了人间的厮杀。
虽然这样 , 但人 却始 终是 作 者所 关 注 的对 象 , 有 时 写点 神 和飞 禽 走 兽之 类 的东 西 , 只 是 为了 情 节 的需
要。     
史诗内容特点之五: 《罗摩衍那》 中的离题话多 , 罗列不必要的事物多 , 赘语多。 这 “三多 ” 不仅使史诗
臃肿 , 而且故事进展显得有些停滞。 《格萨尔》 则是分部本太多 , 有些分部本又没什么特色 , 这就使 《格萨
尔》 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如果两部史诗都适当地 “减点肥” , 读者就会更愉快地去通读它们。

二、 史诗的主题
《罗摩衍那》 的主题 , 是印度人的崇高生活理想 。具体反映在史诗中是把罗摩一家人的父子、 兄弟、 夫妻
之间的伦理关系 , 写得这么崇高和伟大。
作品中的主题 , 同作品中主人公的人生目的 和人生态度密切相关。 罗摩曾说: “在这个世界上 , 义务高
于一切。而我的义务 , 就是去履行父亲所作的许诺。” 这就是罗摩的人生目的。罗摩的人生态度是 , 说话算数。
他说 , 对人许下了诺言 , 不管是好是坏 , 都该履行。 罗摩 同情父亲对吉迦伊许下的诺言 , 所以 , 他才礼让了
王位 , 主动去过十四年的流放生活。
《格萨尔》 的主题 , 也是同史诗主人公格萨尔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密切相关。 格萨尔从天界下凡的目
的 , 是除暴安良 , 拯救受苦受难的 众百姓。 格萨尔的人生态度 ,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除了众百姓的公敌外 ,
我格萨尔并无私敌 ; 除了众百姓的公利外 , 我格萨尔并无 私利。” 这是贯穿史诗中的最强音 k k 多崇高的为
众人谋福利的人生态度 k k 一心为公! 而不只是说 话算数 , 更不只是把父子、 兄弟、 夫妻之间的伦理关系处
理得这么崇 高和伟大。 所以 , 在强凌弱、 众暴寡、 弱肉强 食的社会里 , 凡是有良心的人 , 都会对格萨尔的人
生 目的和人生态度肃然起敬。 尤其是穷苦老百姓 , 对格萨尔的崇拜 , 会远远超过对罗摩的崇拜。 但 《罗摩衍
那》 的 主题 , 更具有永恒性。因为以后人间没有弱肉强食的现象了 , 《格萨尔》 的除暴安良的主题的历史使命
就结束了 , 而 《罗摩衍那》 的主题 , 则在任何时候都是需 要的。 原因是家庭是大社会的小细胞 , 每个家庭中
24
的父子、 兄弟、 夫妻等关系处理好了 , 就给大社会的健康发展铺平 了道路。

三、 史诗对读者在美学上的感化作用
印 度的传统生活和传统思想 , 在 《罗摩衍那》 里不是零星的 , 而是作了系统的反映 , 其中有些深邃的思
想 , 对读者的感化作用很大。 如说话算数 , 决不食言的思想 , 怕为人所不齿的思想 , 舍己为人的思想 , 父慈
子孝、 兄友弟恭的思想罗摩和悉多在爱情上互相忠贞不 二的思想 , 罗摩严于律己 , 宽以待人的思想等 , 对读
者的感化作用都很大。 此外 , 史诗中几位主要人物之间的虔诚的感情 , 对读者的感化作用也很大。 比如不仅
罗仆曼那乐意抛弃自己幸福生 活同罗摩去流放十四年 , 而且他母亲也鼓励他去同 罗摩长期共患难。吉迦伊的
儿子婆罗多既纯洁又真挚的感 情更感化人。因为他到森 林去请罗摩回京城作国王 , 罗摩坚决不肯。无法 , 他
回京城去 , 把罗摩的凉鞋置于国王的华盖之下后 , 就到城外一个村 庄去过了十四年忧伤的苦行者生活 , 并以
罗摩的名誉代理国政。 哈奴曼为人谋尽心尽力的 友情等 , 都能引起读者强烈而持久的共鸣。
在 《格萨尔》 中 , 深 邃的思想反映得不仅少些 , 而且也要肤浅些。 比如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的思想 , 就
不如 《罗摩衍那》 里反映得细腻精深。 格萨尔父子、 兄弟 、 夫妻之间的感情 , 比起罗摩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来 , 其 感人性也要差些。这是由两部史诗各自不同主题所决定的。 但格萨尔要斩辛巴梅乳泽为自己哥哥贾察
报仇时 , 霍尔国全京城所有男子和妇女 , 都毫不吝啬地把 自己所有的宝贵东西 , 献给格萨尔作为赎命之资 ,
并 跪在格萨尔面前号淘大哭 , 求别杀梅乳泽这个好人。 所有的老翁、 老妪都紧紧抱住、 围住梅乳泽 , 也向格
萨 尔哀求。 他们说 , 如果梅乳泽被杀 , 他们就要跳进霍尔河里去集体自杀 , 甚至儿童、 乞丐以及颠连无靠之
人 , 都闻声赶来向格萨尔求情。这种众百姓维护正直英雄感 情的感人性 ,就远 远超过罗摩一家人内部的父子、
兄弟、 夫妻之间的相亲相爱的感情了。

四、 史诗的人民性
文学作品的人民性 , 主要是指人民大众的精 神状态、 愿望和利益等在作品中的反映。 人民性强的作品 ,
写了人民大众所关心、 或对人民大众生活有重大 意义的人物和事件 , 艺术技巧和形式的表达 , 又是大众化、
通俗化 , 是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 从作品的艺术形式方面看 , 两部史诗都是人民喜闻乐见的。 但从作品内容
的人民性来看 , 《罗摩衍那》 就远不如 《格萨尔》 了。 因为在 《格萨尔》 中 , 充分反映了长期处在分裂割据 ,
战 乱不止中的穷苦百姓 , 渴 望除暴安良和统一 四方的愿望 , 所以 , 除暴战争 就能获得人民大众的 关心和支
持。    
《罗摩衍那》 的内容复杂 , 它里面写了与人民大众没有什么关系的宫廷生活 ; 王族内部的王权争夺 ; 王
子罗摩个人的坎坷人生道路。 史诗还写了厌世的出家人的苦行生活等。 这些内容都不是人民大众所关心 , 也
不是对人民大众生活有重大意 义的事件和人物。因为以上这些事件中 , 没有反映出当时印度人民大众的精神
状态、 愿望和利益。《罗摩衍那》 中虽然写了一 场大战 , 但这不是为人民大众的利益而战 , 而是为了从十首王
手中夺回罗摩的妻子而战。 当然 , 史诗中也写了罗摩流放森林时 , 曾除过妖怪和罗刹 , 保卫了出家的林居者
能过上安宁生活。 此外还写了罗摩流放回去后 , 如何同兄弟们精心 治理国家等事 , 但这远非史诗所要写的重
点。 所以我们才说 , 《格萨尔》 比 《罗摩衍那》 的人民性强多了。
但 史诗中家庭内部的正义力量 , 《格萨 尔》 就不如 《罗摩衍那》。 因为晁同这个总坏蛋 , 又是卖国贼 , 可
是 他的妻子和儿女 , 不仅对他一点不仇视 , 而且还维护着他。 但吉迦伊所作的恶 , 虽远没晁同多而严重 , 可
是她的儿子婆罗多 , 竟伤心地诅咒她对罗摩的迫 害说: “… … 你呀 , 是以母亲身份出现的敌人! 你是魔鬼的
后 裔 , 是 要使我们亡国灭种的祸害! 你快滚开 , 去见阎王吧! 我纵然不杀死你 , 你这为亲戚朋友所仇视和抛
弃的人 , 就在孤独中过一辈子吧! ” 众人真的都仇视她 , 她只能在孤独中过一辈子。 多鲜明而强烈的是非观、
美丑观 k k 爱憎分明。
25
五、 史诗的基调和倾向性
史 诗是民族童年时期的作品 , 所以 , 它里面才没有消极颓废、 悲观厌世、 苦恼烦愁等灰色情绪。 以上这
些消极情绪的温床是封建社会。 个别史诗中有这 些情绪 , 是史诗流传到封建社会后加进去的。
正因为史诗是民族童年时 期的作品 , 所以 , 它才表现了一个民族奋发向上 , 乐观进取的精神。 史诗中的
英雄与暮气无缘 , 他们都是朝气十足和奋发有为的人。 此外 , 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人们 , 总是喜欢把自己民
族的民族精神和所有美好的品格 , 都尽量加在史诗里的英雄身上 , 使他们才能同一切恶势力对抗到底 , 争个
你死我活。 史诗中这样的英雄群体 , 就成了无坚不摧 , 战无不胜的 坚强集体。 因为史诗只写全民族的大事 ,
所以 , 一般都不去写凡夫俗子的生活琐事和个人 的哀愁与不幸。 《格萨尔》 正是这种典型的光辉史诗 , 它使
我们深感骄 傲。 而 《罗摩衍那》 里 , 就写了一些厌世的林 居者的苦修生活。 此外 , 史诗不仅用了大量篇幅去
写罗 摩个人的哀愁和痛 苦 , 而 且史诗中几个主要 人物的人生结局都 很悲惨。 因为罗摩和悉多 这么恩爱的夫
妻 , 到头 来是永远分离 , 悉多投入大地怀抱 , 罗摩则去过隐居生活。 罗摩的父亲十车王是气死的 , 罗什曼那
最 后是被敝衣仙人诅咒死的。浓厚的悲剧色彩笼罩着 《罗摩衍那》 的结局。 《格萨尔》 的结局 , 则毫无悲剧色
彩。
格萨尔身边 , 有越来越多的英雄团结在他的周围。他们那种万 众一条心 , 黄土变成金的高涨的集体主义
精神指向暴、 指向魔和指向统一四方的宏图大业等 , 真是无往而不胜。 而在罗摩身边的 , 则只有悉多和罗什
曼那两人长 期跟随着他 , 而且还没跟随到底 , 显得多凄凉。如果把史诗比做一首大乐章的 话 , 那么 , 《罗摩衍
那》 这首大乐章的基调低沉而悲凉 , 《格萨尔》 这首大乐章的基调则是昂扬而欢快的。
作品的基调与作品的倾向 性密切相关。所谓作品的倾向性就是指作品的思想 性。不仅每部文学作品有自
己不同的倾向性 , 就是每个人同样有各自不同的倾向性。比如格萨 尔和罗摩的倾向性就很不相同。这两位史
诗主人公的倾向性不同 , 就决定了两部史诗的倾 向性也不一样。 这反映在两部史诗里各自热情地歌颂什么 ,
切 齿地咀咒什么? 宣扬什么 , 反对什 么? 爱什么 , 憎什么? 向往追 求什么 , 逃避拒绝什么等上面。 《格萨尔》
热情地歌颂 除暴安良、 统一四方的宏图大业。《罗摩 衍那》 歌颂的则是家庭内部父子、 兄弟、 夫妻之间相亲相
爱的崇高伦理关系。 《格萨尔》 宣扬了积极进取、 乐观向上的创业精神 ; 《罗摩衍那》 宣扬了厌世出世的消极
思想 , 引导读者看破红尘 , 象罗摩那样到森林里去过隐居 生活。 因 为人生苦恼乏味 , 如十车王是一国之君 ,
最终气死。 王子罗什曼那到头来被诅咒而死。 王妃悉多的下场是投入大地怀抱 , 与丈夫永远分离。 罗摩的下
场是 到森林过隐居生活。 王族 主要成员的人生结 局都如此悲惨和乏 味 , 一 般百姓的人生结局 就更不可想象
了。 因此 , 结论就是看破红尘去出 家。 《格萨尔》 中的英雄们向往为格萨尔的除 魔大业立下汗马功劳 , 《罗摩
衍那》 中的主人公等向往履行诺言。 罗摩还认为 , 对人许下了诺言 , 不管是好是坏 , 都该履行。 一个人履行
了好的诺言 , 千该万该。 但象罗摩那样去履行了对国家对 人们都有害的诺言 , 就是犯罪了。
经过上面扼要分析 , 我们就看出 《格萨尔》 的思想性 , 远比 《罗摩衍那》 健康积极。

六、 史诗中的战争
离开了战争 , 就没有英雄史诗。 众英雄也只有在战争中才能去充分表现他们 的英勇和智慧。因此 , 战争
的性质、 战斗时间的长短和次数的多少等 , 对英雄形象的 塑造 , 就 很有关系了。
《格萨尔》 中 , 写了大小几十次战争 , 而多数战争 , 是除魔战、 反侵略战和打抱不平之战。这几类战争都
利于表现英 雄的智和勇。《罗摩衍那》 中只有一场大 战 , 而且双方又是为了一个女人悉多而战。此外 , 就是罗
摩 两兄弟在森林里除掉妖女和林中怪物。所以 , 《罗摩衍那》 中的英雄的智和勇 , 为什么不如 《格萨尔》 中的
英雄 , 其原因就 在这里。因为 《格萨尔》 中的主要英雄 , 都是身经百战、 久炼成钢的 人物。当然也不是说 , 写
的战争越多越好。
26
但 《罗摩衍那》 中的多数敌人 , 都被写得神通广大和非常可怕 , 他们在战斗时又视死如归。 罗摩兄弟俩
要战胜这些可怕的对手 , 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所以 , 罗摩他们参 加的战争虽然少 , 但也显示了他们的勇。
在 《格萨尔》 中 , 有些敌 对邦国的君臣不堪一击。 也有些邦国 , 只要把国王 杀了 , 他的臣将就逃就降。 战胜
这样的敌人 , 就显示不出英雄的智和勇了。
《罗摩衍那》 有个不足之处是消灭敌人的方法都是同敌人硬拼硬杀 , 而不同敌人斗智。 所以只能显示英
雄的勇 , 而不能显示英雄的智。罗摩的智慧 , 只表现在他能帮助须羯哩婆夺回猴国王位 , 他就率领亿万猴军 ,
帮助罗摩打败十首王。 可是 , 罗摩的这点智慧 , 如同格萨尔只身到北方魔国和霍尔国去除魔救妻 , 同梅乳泽
单人独马先后两次深入姜国军 营去活捉姜国王子玉拉 , 和诱杀姜国大将杰威推噶 等的大智大勇相比 , 就逊色
了。 此外 , 《格 萨尔》 中 同敌人斗智的场面 , 还远不止这些。

七、 史诗主人公的为人和处世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虽然上 十、 上百 , 但其中只有一位主人公 , 这就说明主人公在作品中的重要性了 。因
为主人公的思想言行 等 ,同作品的思想 性密切相关。所以 ,我们反复比较研究 两部史诗主人公的为人和处世。
有的评论者认为 , 《罗摩衍那》 提出了雅利安人社会生活的崇高理想。 但我们认为 , 一个人在处理家庭
问题方面搞得再好 ,其意义也不会太崇 高。值得推崇的崇高 社会理想生活 ,只 能是一个人如何处理好同他人、
同 集体、 同国家和人类的关系。 当然 , 这就牵涉到一个人的人生观了。 我们想说的是 , 格萨尔和罗摩的人生
观 不可同日而语。 因为人生首要的目的 , 是为他人、 为社会和人类如何多作点贡献 , 而不是一味的、 无原则
的象罗摩那样克制自己 , 去迁就他人的罪恶要求。总之 , 生命的价值不能囿于对小家庭内部成员的无私关照
和体贴 , 而该跳出这个太小的圈子 , 去对社会多做些有益的事。 格萨尔两兄弟和岭国众英雄 , 就是这样为社
会争作贡献的人。 所以 , 这些人的生命价值就比罗摩两兄 弟的生命价值要伟大些。
因为罗摩对丑恶的吉迦伊不是无情 地斗争 , 而是退让 , 结果不 仅气死了父亲 , 还使年迈的母亲长期在悲
愤 中过日子。 罗摩善恶不分和懦弱 , 才遭到流放。 在流放中 , 悉多还被十首王抓去折磨了一年。 以后从十首
王 手中夺回悉多 , 不知劳了多少命 , 伤了多少财? 在双方多次残酷的恶战中 , 又不知毁灭了多少性命? 所有
这些心酸事 , 都是因为当年罗摩无原则地对恶让 了步所造成的。
罗摩放弃王位和到森林里 去流放十四年 , 是根据他父亲的命令而行动的。罗摩欣然接受了年老而昏庸的
父王毫无人性的命令这一行为 , 为什么又被认为是种崇高的美德呢? 其原因之一是罗摩这个儿子 , 对他的父
亲盲目地尽了 “愚孝” , 和罗摩这个儿臣 , 对他父王盲目地效了 “愚忠”。 这就正合我国封建社会所提倡的三
纲 k k 君为 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罗摩对他的父亲来说 , 他既是子又是臣 , 就该服从父王的吩咐。 即
十车王被吉迦伊逼得 无路可走时 ,最后 终于答应去履行自己以前对她许下的两个恩典。于是 , 十车王就吩咐:
一、 罗摩把王位让给吉迦伊的儿子婆罗多。 二、 罗摩还要到森林去流放十四年。 罗摩能欣然按照父王的吩咐
去行动 , 所以 , 他才既是好儿子 , 又是好儿臣。
吉迦伊逼迫十车王去履行 自己曾许下的恩典 , 他最后虽然同意了 , 但他没有勇气把以上两个恶毒的决定
告诉罗摩 , 结果还是吉迦伊代替十车王把这些决 定向罗摩说了。 罗摩听后 , 他竟对吉迦伊母后说: “… … 只
要父亲咐咐 一句 , 即使要我去赴汤蹈火 , 饮毒吞金 , 我也义无反顾 , 在所不惜。 好 , 我明天就离开阿逾陀都
城 , 到森林里去。” 这正是我国封建社会所标榜的 k k 君要臣死 , 臣不得不死 ; 父要子亡 , 子不得不亡。所以 ,
罗摩盲目地 服从了君和父的吩咐 , 就是种崇高的美德 了。罗什曼那就不管什么君和父 , 他只认识真理。所以 ,
他才气愤地对罗摩说: “我要杀死丑恶的吉迦伊王后。如果需要的话 , 我也可以杀死自己年老而昏庸的父王! ”
多鲜明而强烈的是非观啊。
罗摩 作了国王后 , 因为他怕 百姓议论他把在十首 王家里住过的悉多 留在自己身边 , 而败坏了 自己的名
声。 所以 , 他才把付出了沉痛代价后才救回来的悉多 , 竟轻易地羞弃了 。 罗摩的名声重要 , 悉多的名声、 尊
严和揪心的痛苦则一文不值 , 多自私。 罗摩可以随便羞弃无辜的悉多 , 这就说明他还有夫为妻纲的思想 。同
27
罗摩比 , 不仅格萨尔的是非观、 善恶观鲜明多了 , 而且在他身上 , 也找不出 “三纲” 的影子。
罗摩还 有夫人至上的思想。十首王把悉多抢走后 , 他哭泣着说: “没有悉多 , 我一分钟也活不下去。生活
中没有她 , 无论是政权也罢 , 财富也罢 , 我什么东西也不需要… … 如果天神不把悉多还给我 , 我要毁灭整个
世界! ” 所以 , 最后悉多同他永别后 , 他对国家 大事也不愿继续关心下去了 , 而到森林里去隐居。这就把妻子
看成比整个国家还重要。 多丑恶的夫人至上的思 想。 格萨 尔则是百姓至上。
有人说 罗摩是履行 “职责” 的典范。 但他履行对母亲、 对妻子的职责 , 就不如格萨尔 , 因为格萨尔还没
使他母亲极度痛苦过 , 也没抛弃过妻子。罗摩是非不分 , 善恶不辨地盲目履行了父亲对吉迦伊许下的诺言的
职 责 , 只 是为亲者痛 , 为仇者快。 罗摩履行对国家的职责 , 也不能坚持到底。 罗摩开始替父亲履行对吉迦伊
许下的诺言时 , 他当然明白十四年的流放生活会 受到不少折磨。 但他这样作 , 却赢得了替父亲履行诺言后 ,
自己一个人的心灵平静和美好 的名声 , 竟不顾母亲的愤 怒、 亲人的痛苦、 众百姓的不满和国家的前途了 , 这
又是自私。 印度知名作家泰戈尔说: “ 《罗摩衍那》 使父子、 兄 弟、 夫妻之间的相亲相爱的伦理 关系 , 变得如
此崇高和伟大。” 这个评论只适合悉多、 罗什曼那母子和婆罗多等人 , 而不适合罗摩。 因为流放的只是罗摩 ,
而悉多和罗什曼那愿意陪同流放 , 这说明患难识夫妻和在患难时 , 才看得出弟兄之间的手足之情。但罗摩没
有断然拒绝罗什曼那 陪同他夫妻俩一起流放 , 就经不起推敲了。因为罗摩流放十四年 , 都有自己妻子在身边。
罗摩曾说: “悉多 , 是我流 放生活中的慰藉 , 没有他 我一分钟也活不下去。” 但罗摩就没替罗什曼那夫妻俩要
分别十四年的痛苦稍为想一想 , 这还是自私。 不仅如此 , 当罗摩听罗什曼那坚决要陪同自己流放 , 并在流放
中 尽量为自己和悉多服务的话之后 , 反而感到宽慰 , 这叫利令智昏。 罗摩对自己的母亲、 妻子、 弟弟罗什曼
那夫妻俩 , 都少情寡义过。 格萨尔处理他的父子、 母子、 夫妻、 兄弟之间的伦理关系 , 虽然不算什么崇高和
伟大 , 但格萨尔对他们就从没少情寡义过。
总 之 , 认为罗摩是个好儿子、 好兄长、 好丈夫、 好国王 , 这是印度人 , 或以前的印度人的看法。 我们要
问 , 罗摩的家庭 , 是不是值得千家万户效法的理想家庭? 我们决不是说罗摩以及他的家庭一无是处 , 我们只
是想说 , 格萨尔才是一个好儿子、 好弟弟、 好丈夫 , 尤其 是一位好君王。 也许因为我是中国人 , 才这样看待
格萨尔。

八、 史诗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塑造
人物形象是作品的生命 , 这就该扼要的比较 两部史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先 谈罗摩。 前面已介绍了一些有关罗摩的情况。 罗摩是个凡人 , 他有这样那样的短处 , 这很自然。 但罗
摩一贯躬身 行善 , 能关心穷人。 他办事公正 , 而且常同大臣们商量。 他勇于承担自己的义务 , 不自大 , 待人
有 礼 , 心 地又纯洁。 在敌人面前 , 他从不畏惧。 不少国王为了巴掌大一块地皮大动干戈 , 而罗摩则能礼让王
位。 罗摩是国王 , 但永不多妻。 这些才是罗摩生活中的主流 , 我们不能因为他这个伟大的凡人身上有这样那
样一些弱点 , 而把他看走了样。
因为罗 摩在名作家蚁蛭的眼里 , 是是与非、 美与丑、 善与恶的对立统一体。所以 , 他才没百般 “爱护” 自
己笔下的主人公 , 把罗摩写成完美无缺的人 , 而是使罗摩长期处在是与非、 美与丑、 善与恶的此消彼长和反
复交替中。 这样 , 蚁蛭就能既把罗摩的长处写得结结实实 , 又能把他的弱点写得肥肥胖胖。 这就是罗摩形象
的真实感人性的秘密所在。
对格萨尔的弱点 , 写得远比罗摩少 , 也没这么严重 , 因为他是能变化多端的有神性的人。 罗摩除魔的对
象只有一个 , 格萨尔除魔的对象不仅几十个 , 而且还要统一长期分 裂割据的局面。正因为他来到人间的任务
艰巨 , 才把他写成是能变化多端和神性较强的人。格萨尔在婴儿期 就要战胜晁同对他的残酷迫害。他幼年期
被放逐到荒凉的麦玛玉隆多松时 , 既要降伏凶恶的妖魔鬼怪 , 还要 开拓这块诺大的荒地 , 如果不写他具有某
种程度的神 通就不行。开始降伏鲁赞王和白帐王 , 都是格萨尔只身前往的 , 如不写点他的神通也不行。总之 ,
格 萨尔越年幼 , 为了战胜众多而强大的敌人 , 就把他的神性写得越强。 他越年长 , 岭国的势力越大 , 他的神
28
性就逐步减少 , 人性逐步增强。 这样写不仅符合客观事物 的发展 , 而且格萨尔的形象 , 才越来越真实感人。
如果他的神性再少点 , 能适当多写点他的短处就 更好了。
罗什曼那小时候的性格就有棱有角 , 也任性。他不善于察言观 色 , 比如他敢据理再三一个钉子一个眼地
顶闯脾气极为暴躁的持斧罗摩大仙的一 些不正确的言行 ,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大仙不喜欢罗什曼那 , 说他
很 粗野 , 根本不懂得谦虚和礼貌。 罗什曼那的脾气也暴躁 , 如林中一女妖看中了他 , 并同他调情时 , 他可毫
不加 考虑地割掉她的耳 朵、 鼻 子和隆起的胸部。 罗摩 见罗什曼那对他屈服 于吉迦伊的无理要 求大为不满时
说: “时乖命蹇是我去流放 的唯一原因 , 而与万能的命运搏 斗是枉然的。” 罗什曼那气愤地反驳道: “如果说去
履行父亲对吉迦伊所许下的诺言是种美 德的话 , 那么这种美德对我来说 , 却是一文不值和极其可恶的。你说
是命运的安排 , 请别对我讲这些我不能接受的话 。 只有软 弱和胆怯的人 , 才会毕恭毕敬地服从命运的支配。
今天我就要让人们看看 , 到底是命运还是人的勇 敢更强大! ” 多美的反命定论的罗什曼那。 此外 , 还在其他
一 些地方 , 以罗摩的丑和恶 , 去反衬了罗什曼那的美和善。 如前面已提过的 , 他要杀死丑恶的吉迦伊 , 或者
自己年老而昏庸的父亲等等。
罗什曼那极富自我牺牲精神 , 为了自己所尊敬的罗摩的利益 , 他可以赴汤蹈火 , 并愿意同自己妻子远离
十四年 , 陪同罗摩去饱尝流放之苦。 总之 , 他象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 他是个多血质、 大脑容易发热、 遇事
不 善于深思、 心地纯洁、 疾恶如仇和爱憎分明的人。 当然 , 他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 比如当他一听说要罗摩把
王位让给婆罗多时 , 他就以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 腹说: “这一定是那卑鄙的婆罗多怂恿吉迦伊 , 要她向父亲
提出这可耻要求的 , 我要杀死婆罗多! ” 等。
贾察是个胸怀宽 广、高风亮节的人 。因为他真心实意的 把王位让给弟弟格萨尔。为了格萨尔能获得王位 ,
他既出了谋又出了力。 贾察对格萨尔的忠诚 , 同罗什曼那对罗摩的忠诚相比 , 毫不逊色。 因为他为了保护珠
牡免遭白帐 王抢走 , 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 贾察也是容易激动 , 遇事不善于深思 , 心地纯洁而善良的人。
哈 奴曼这位猴国将领 , 有点象孙悟空那样活泼机智勇敢。 他天不怕、 地不怕 , 但他又不是莽汉。 因为他
胆大而心细 , 碰上问题又善于思考。 在敌人面前 , 他机警而诡计多端 , 所以 , 总是使敌人吃不完苦头。 但在
朋 友面前 , 他却直肠直肚。 他为人谋尽心尽力 , 托他办的事 , 可以完全放心 , 因为他有非凡的本领去圆满完
成。 说他智勇双全还很不够 , 如果他没有高超而惊人的本领 , 只凭智和勇 , 是无法完成罗摩交给他的艰巨任
务的。 哈奴曼不仅有吃大苦耐大劳的献身精神 , 而且还有政治头脑。 比如十首王弟弟维毗沙耶 , 受到十首王
侮辱后来投奔罗摩时 , 罗摩却怀疑这是十首王派来的奸细 , 认为该 立即把他驱逐出去。哈奴曼则认为该以礼
相 待 , 并团结他大有好处。 真的 , 以后在反击十首王的战斗中 , 维毗沙耶出了不少力。 在 《格 萨尔》 中 , 象
哈奴曼这样极富魅力的人物形象就没有 。
十首王罗波那在蚁蛭的眼 里 , 并不是一文不值的东 西 , 也不是一只纸老虎。 因为罗波那学识渊博 , 精通
经 典 , 学 有所长。 他把悉多抢去一年整 , 虽威胁折磨过她 , 但他在悉多面前 , 就从没说过一句不堪入耳的下
流话 , 也没粗暴地动手动脚过。罗波那的自尊心很强 , 他被罗摩乌云似的箭簇和猴子们雨点般的石头砸得昏
过去了 , 他的车夫看见自己的主人面临灭顶之灾 , 就调转马头 , 驾着战车匆匆地离开了战场。 当罗波那醒过
来后 , 眼睛充血 , 火冒三丈地对车夫吼起来: “… … 你竟敢在众目睽睽下把我从战场上拉走! 可鄙的家伙 , 玷
污了我的荣誉! 在英勇善战的敌人眼里 , 你把我变成了好 战而又可怜的胆小鬼! ”
罗摩第一次在战场上看到罗波那时 说: “他象太阳一样光芒四射 , 使人头昏目眩 , 我费了很大的劲 , 才
能看清他就是夜游者之王。 光彩可同天神媲美的 罗波那 , 他的军队象一堵移动着的峭壁… … ”
罗 波那的杰出臣将都一一战死后 , 但他不逃不降 , 而宁死不屈、 视死如归地战斗到底。 正因为这样 , 罗
波 那被杀后 , 罗摩才尽力劝维毗沙耶 , 为他哥哥罗波那举行葬礼 , 而不是把他碎尸万段。 以上的描写 , 都没
丑化敌人。
罗波那不但战斗顽强 , 而且武艺又很高超。 因为战斗到最后 , 虽只剩下他一人了 , 但罗摩兄弟俩和猴国
臣将一齐向他进攻 , 都奈何他不得。最后还是天神的车夫摩多里 , 递给罗摩一支大梵天专为因陀罗造的熊熊
燃烧的箭 , 才射杀了罗刹魔王罗波那。
29
蚁蛭也没把吉迦伊写得坏透了顶 , 仍把她写成是美与丑的对立统一体。 因为驼背女郎开始怂恿她 , 要她
让 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时 , 她就曾经大骂女郎是妖婆 , 叫她住口 , 别再胡说八道。 后经女郎再三怂恿 , 她才
屈 服。以 后罗摩要到森林里去时 , 他向自己的母亲、 罗什曼那的母亲跪拜告别 , 吉迦伊还知道内疚 , 低头不
语 , 站在 一旁。 当罗摩向她跪拜时 , 她失声痛哭 , 因为罗摩的高尚品德 , 证明了她过去对罗摩的怀疑是没有
根据的。
史诗女主人公悉多这样高贵的女子 , 也有她卑劣的一面。即她 听到敌人伪装罗摩呼救的声音后 , 她要罗
什曼那前去救罗摩。 罗什曼那说: “罗摩肯定不会出问题。 他前去捕鹿时 , 还再 三告诫我不能离开你。” 可是
悉多竟以小 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她把眼睛瞪得通红 , 粗暴地对忠诚坦荡的罗什曼那嚷着: “你 , 卑鄙! 我看
得 出你就是想等罗摩死后 , 好与我在一起。 哥哥的不幸 , 将给你带来乐趣。 你不是出于对哥哥的热爱 , 而是
出于对他妻子的追求 , 才跟我们一起到森林里来的。 你是不是与心怀嫉妒、 残酷无情的吉迦伊串通一气 , 早
就商量好了的呢? ” 多丑恶的灵魂。 正因为写了圣洁的悉多也有这样那样的弱点 , 这反而使得她的艺术形象
更加真实感人。
两部史诗中其他人物形象 , 就不再分析了。
谈到人物形象对读者的感染力 , 就要牵涉到人物形象的塑造问题。 作者的世界观、 文学修养和创作经验
不同 , 这就决定他们塑造人物的方法不同 , 结果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 , 对读者的感染力也必然不一样 。因
为蚁蛭的世界观很辩证 , 他的文学修养和创作经验又很 丰富 , 所以 , 经他塑造出来的一些人物形象 , 才能对
读 者产生这么大的魅力。创作 《格萨尔》 的民间艺人的世界观、 文学修养和创作经验等 , 就不如蚁蛭。 所以 ,
才把某些正面人物写得四平八稳 , 把敌对邦国的 君臣 , 多 写得一无是处。 当然也有少数例外。
此 外 , 《罗摩衍那》 中的故事情节比 《格萨尔》 中的故事情节更复杂多样。 而故事情节 , 又是人物性格的
发展史。所以 , 《罗摩衍那》 中一些主要人物的性格 , 就必然在更复杂多样的故事情节里 , 发展得更鲜明复杂 ,
也更富典型性。 《格萨尔》 中主要写了大小几十次战争 , 绝大多数英雄的形象 , 都是在千篇一律的战争故事
情节里塑造 出来的 , 所以 , 他们的性格就较单一些。 此外 , 时代越发展 , 社会就越复杂 , 这就决定生活在其
中的人们的性格也跟着复杂起 来。罗摩生活的社会要复杂些 , 所以罗摩等人的性格比格萨尔等英雄的性格要
复杂些 , 这是理所当然的。

九、 史诗中的妇女
《罗摩衍那》 中的妇女 , 比较受尊敬 , 因为 没出现公开的侮辱妇女的场面。有些妇女很高贵 , 比如罗什曼
那请求母亲苏密多罗答应他同 罗摩一起去流放时 , 苏密多罗不仅欣然同意 , 而且还鼓励儿子在罗摩今后漫长
的艰苦岁月 里 , 去同他患难与共。 并说 , 只有在患难之中 , 才能看得出弟兄之间的手足之情。 此外 , 悉多这
位女主人公 , 更值得人们尊敬。 她不仅能长期同自己的丈夫共患难 , 而且十首王把她抢去后 , 她在十首王的
巨富面前不动心 , 在十首王的威胁下宁死不屈的坚贞品 格等 , 真令人敬佩。 但罗摩的父亲 , 有三百五十个后
妃 , 十首王的妃子更多。女子的婚姻不能自主 , 如遮那迦国王把自己的悉多 , 伏密罗的两个公主和一个侄女 ,
根据门当户对的原则和为了政治联盟 , 分别嫁给十车王的四个儿子。 最后罗摩可以任意抛弃无辜的悉多 , 这
些都说明妇女社会地位低下。
《格萨尔》 中的妇女 , 具有另外的特点。 格萨尔外出 , 第一王妃珠牡要代理国政。 格萨尔降伏鲁赞王、 白
帐王的过程 中 , 阿达娜姆、 梅萨、 吉尊益西、 珠牡等妇女 , 都从多方面帮助格萨尔除魔。 格萨尔要到嘉地国
去 , 帮助消灭能复活的妖尸 , 需要竹子三节抓等降妖法物 , 而梅萨等岭国七姊妹 , 却不辞辛劳 , 不怕 危险 , 远
到穆雅国去想方设法取回了降妖法物。 阿达娜姆经常随同岭军南征北战、 东征西讨 , 为格萨尔的除暴安良和
统一四方的宏图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 这是人间罕见的巾帼英雄。 以上这些妇女 , 都在为国家大事和格萨尔
的 除魔大业分忧 , 她们或出谋、 或出力 , 但 《罗摩衍那》 中的女主人公悉多 , 她不忧国忧民 , 好象国事天下
事与妇女无关似的。 当然 , 《格萨尔》 中的多数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 , 如抢婚 , 把战败国的女俘分配给将士 ,
30
为了政治交易的赠婚、 联姻等 , 都是对妇女的侮辱。

十、 史诗中的戏剧性和人情味
《格萨尔》 中的 《赛马称王》、 《霍岭大战》、 《保卫盐海》、 《米努丝绸国》、 《阿里金子国》、 《祝古兵器国》
等分部本中 , 不少故事情节的戏剧性都很强 , 从而增强了 这些分部本的可读性。 《罗摩衍那》 中的戏剧性就
差了。 《格萨尔》 中 , 还有不少很富喜剧性的场 面 , 尤其是晁同扮演的喜剧多。有时一些英雄同敌人斗智的过
程中 , 也会出现一些喜剧性场面。 而在 《罗摩衍那》 里 , 则只有哈奴曼在楞伽岛同敌人斗智的过程中 , 使敌
人吃尽苦头时 , 才出现过少数极富喜剧性的场面。但史诗中的人情味 , 《罗摩衍那 》 胜过 《格萨尔》 是必然的。
因 为 《罗摩衍那》 主 要写的是罗摩一家人的父子、 兄弟、 夫妻之间相亲相爱的伦理关系。《格萨尔》 中主要写
的 是一场又一场的战争 , 而战争中的故事情节 , 就较难写出人情味来。 偶尔写出人情味来了 , 就更感人。 如
写门域国大臣古拉妥杰被擒后 , 格萨尔见他一表 人才 , 又 英勇无敌 , 想收他为岭国大将 , 但他大骂格萨尔。
骂 着骂着 , 他泪如雨下 , 觉得这样死去未免大冤枉了 , 而不是因为怕死而哭。 这个细节就很富人情味 ; 又如
《北国降魔》 中写珠牡再三纠缠和穷追格萨尔的情节 ; 《零岭大战》 中格萨尔 要杀珠牡同白帐王所生的孩子 ,
写珠牡撕心裂肺的情节 ; 《阿里金子国》 中 , 写阿里少年长途跋涉到岭国 , 请求岭军去除七个魔臣而受到格
萨尔、 珠牡和英雄们由衷的厚爱等情节 , 也富人情味。 在一些非战争的分部本中 , 富人情味的故事情节就更
多些。 人情味浓 , 也可增强史诗的可读性。
认识事 物的有效办法之一 , 是将两个同类事物 , 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之后 , 它们的 共性、 个性、 特色、
长 处、 短 处等 , 就可一目了然。 上面我们将尚未经过综合整理的 《格萨尔》 同世界上早已驰名的五大史诗之
一 的 《罗摩衍那》 , 从十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比较分析后 , 雄辩的事实向我们说明 , 今后 《格萨尔》 的规范本
问世后 , 也会被公认为是世界的伟大史诗。

(责任编辑 贡保草 )

3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