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送外卖,进工厂“之思考

首先,在两种职业中进行选择,就必须要从两种职业的具体含义入手。进厂务工是一
种体力劳动,需要较高的耐力和体力。这种工作需要工人们在厂房内进行机械化生产,需
要快速反应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这个职业中,工人们需要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准则,
例如遵守工作时间,保护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卫生,遵守工作纪律等等。与此相比,外卖员
工作的特点是需要在城市中快速地移动,将食品送达客户手中。这种职业需要员工们具备
高度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同时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准则。例如,准时送达食品,
保持食品的卫生和安全,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进厂务工和外卖员工作,虽然在职业性质上存在差异,但在职业道德观念上,二者应
该是平等的,仅是社会大众根据自我需求各取所需。无论是选择哪一种职业,两种职业都
在观念中存在着平等地位,不存在贵贱之分。
以课堂上的讨论为主,即从个人主观出发,我个人会更倾向于进厂务工。
首先,从工作的社会性质出发,虽然也不乏以外卖员为主业的人群,但我认为社会层
面去讨论外卖员的工作,其性质更倾向于临时或是职业过渡期间的职业选择,外卖员目前
在极度依赖平台信息的情况下,基本不存在职业门槛,意味着大部分人群可以进行外卖员
服务,同时选择外卖员的职业风险较浅,相比于进厂务工基本不需要负担风险成本,但同
样由于这样的原因,外卖员也极难在职业中获得一定的积累,也难以晋升;相比之下,进
厂务工虽然需要支付一定的时间、空间风险成本,但毫无疑问能够有所见习、学习到一门
手艺或者技巧,同时也更存在晋升的空间。
其次,二者还有不同的就业风险考量。外卖员是在近十年内开始兴起的职业,虽就业
人群广、就业市场广泛,但就职业环境、制度建设角度去探究,其还并未建设完善。近两
年内在社会中收到大量关注的外卖骑手劳动合同、外卖员是否收到劳动法保护等议题,就
足以暴露出这一点。而进厂务工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法律与制度上都有一定的保障,当劳
动争议或是事件发生时,进厂务工的历史环境中所存在的制度法律支持、劳动仲裁案例补
充毫无疑问都是远超外卖骑手所处职业环境的。
因此我个人更倾向于进厂务工,在能够学习、积累的同时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建设
自己的职业前景;同时面对劳动纠纷等事件时也更具有主动权,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劳
动权益。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