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

中国比较文学  2020 年第 2 期  ( 总第 119 期)

《 红楼梦》 英译副文本比较与翻译接受

陈卫斌

摘要: 借助热奈特提出的副文本概念,本文对《 红楼梦》 5 种主要英译本的副文本展开


比较研究,发现译者普遍有意识地赋予副文本更多的阐释功能,运用副文本资源补偿
译本正文不尽如人意之处,旨在促进目的语读者对译本的接受。 然而,部分副文本信
息却扰动了翻译接受,或者为普通接受者所忽略,甚至阻碍了翻译接受。 有鉴于此,本
文提出译者、出版人 / 编辑、赞助者应充分重视副文本的作用,避免让副文本成为作品
译介和传播的阻力,应在副文本中充分体现对翻译接受的关注,探索接受者对中国文
学的期待视域,促进翻译接受,助力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关键词: 《 红楼梦》 英译本;副文本;比较研究;接受
Abstract A comparative study on paratext in five major English versions of
Hongloumeng, a classic Chinese novel,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is thesi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 paratext” put forward by Gérard Genette. It is noteworthy that translators
tend to attribute increasing interpretive force to the paratext of their versions and attempt to
make compensation for the text they failed to stick faithfully to, aiming at a better reception
by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However, some paratexts disturb the reception of the trans⁃
lated texts, are neglected by the average receptors, or even impede the promotion and re⁃
ception of the translated works. Hence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translators, publishers / editors
and sponsors should consciously and cautiously take full advantage of paratext to attach pri⁃
ority to the reception of translation and avoid any possible negative impact, explore the ho⁃
rizon of expectation of the receptors of the translated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us promote
the reception.
Key words English versions of Hongloumeng; paratext; comparative study; reception
作者简介: 陈卫斌,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跨文化话语研究中心副教授。 研究方向:翻
译理论与实践。 电子邮箱:1072310238@ qq. com。 本文为国家社科项目“ 服务国家对
外汉语传播的‘ 翻译修辞学’ 学科构建与应用拓展研究” ( 编号 17BYY201) 的阶段性
成果。

一、 引  言

清末民初译著宏丰的翻译家、思想家严复在译介西学、开启民智等方
面对现代中国贡献甚巨。 其给后世带来深远影响的“ 信达雅” 三字翻译标
· 112·
陈卫斌  《 红楼梦》 英译副文本比较与翻译接受

准出现在译著《 天演论》 的“ 译例言” 中,而“ 译例言” 就是一种典型的副文


本( paratext) ,足见借由副文本路径探讨翻译问题不无意义。
系统提出副文本概念的是法国叙事学理论家热拉尔·热奈特( Gérard
Genette, 1930 - 2018) 。 在其著作《 广义文本之导论》 ( The Architext An In⁃
troduction) 中,热奈特认为广义文本无所不在:存在于文本之上、之下、周
边,文本只有从这里或那里将自身与广义文本之网联系在一起才能编织文
本网络。 热奈特提到了术语“ 广义文本性” ( architextuality) ,指的是文本和
它的广义文本之间的关系。 除此之外,热奈特在书中还使用了其他几个相
关术语,例如“ 文本的超验性” ( textual transcendence) ,指一切使文本与其
他文本发生显性或隐性关系的因素。 文本的超验性又被称为跨文本性
( transtextuality) ,包括了文本间性( intertextuality) ,即某一文本在另一文本
中或多或少、整体或片段的文字存在。 他还模仿元语言( metalanguage) 创
建了术语“ 元文本性” ( metatextuality) ,即把评论性文本及其所评论文本联
系起来的跨文本关系( transtextual relationship) 。 至于“ 副文本性” ( parate⁃
xtuality) ,热奈特将其视为地道的跨文本性(1992:81 - 83) 。
后来,在另一本著作《 隐迹稿本:第二级文学》 ( Palimpsests Literature
in the Second Degree) 中,热奈特利用脚注( 一种副文本形式) ,说明“ 广义
文本” 最先由路易斯·马林( Louis Marin) 于 1974 年提出,指的是“ 任何可
能话语,包括其‘ 起源’ 和基础的初始文本” ①,这显然和他的定义大相径
庭。 于是,热奈特针对“ 苦于找不到更好的术语而称为‘ 副文本性’ 的东
西” 展开更进一步研究。 他认为“ 副文本” ( paratext) 应该像“ 准财政的”
( parafiscal) 和“ 准军事的” ( paramilitary) 那 样 被 模 糊 地 理 解。 副 文 本 包
括:标题、副标题、关联标题、序、跋、告读者、前言、旁注、脚注、尾注、题词、
插画、宣传页、封面、护封,等等。 在该书第一章中,热奈特将文本间性、副
文本性、元文本性、跨文本性和广义文本性等 5 种类型,统一归入超文本性
( hypertextuality) 范畴( Genette 1997a:1 - 5) 。
热奈特关于副文本比较全面集中的论述出现在《 副文本:解释的门
槛》 ( Paratexts Threshold of Interpretation ) 当 中, 英 文 译 者 勒 温 ( Janee
Lewin) 在扉页( 也是一种副文本形式) 上给出了定义:副文本是指书本内
外那些阈限性的手法和惯例,诸如:标题、前言、题词以及出版人书封等等,
构成了书本私密和公共历史的一部分,也构成了书本、作者、出版人和读者
之间复杂媒介的一部分。 在该书中,热奈特着重探讨从多个视角对副文本
展开研究:出版人周边性文本、作者姓名、书名、插页、献词与题词、引言、各
类序言( 包括作者自序和他人作序) 与刊后语、关联标题、注释、公开或不

① 文中所引译文,凡未说明者,均为笔者自译。

· 113·
中国比较文学  2020 年第 2 期  ( 总第 119 期)

公开的外文本( 如私人书信和日记) ,等等。 显然,在热奈特看来,上述内


容并未穷尽副文本要素,他在结尾时着重提到尚未详细论及的、无可置疑
地与副文本关联的三类文本———译本、系列版本及印本、插画,每一类型都
有待开展进一步研究( Genette 1997b:405 - 406) 。
透过热奈特副文本的视角来看《 红楼梦》 及其英译本,笔者发现到处
都充满着可供展开副文本研究的宝藏。 一方面,在曹雪芹 1763 年去世前
10 年左右,《 石头记》 前 80 回就以抄本形式问世,最广为人知的无疑是脂
砚斋评本系列,以及程伟元和高鹗后来整理的《 红楼梦》 后 40 回木活字排
印本及后世各种刊印本。 根据魏绍昌的考证,迄今为止发现的重要抄本
( 也称脂本) 有 12 种,重要刊印本( 也称程本,分程甲本和程乙本两类) 有
18 种(1982:53 - 68) 。 如果再加上民间流传的其他版本以及 200 多年来诸
版本之间的相互联系,《 红楼梦》 的版本体系相当复杂,非一般读者所能熟
知。 漫长年代的传播使得这部小说甚至连书名也不止一个,有《 石头记》
《 红楼梦》 《 情僧录》 《 风月宝鉴》 《 金陵十二钗》 等。 因此,“ 《 红楼梦》 因复
杂的版本构成,使研究者对小说版本的每一步探讨都是谨慎却又难以轻易
获得苟同” ( 李虹 209) 。
另一方面,《 红楼梦》 走向英语世界的译介过程也相当复杂。 如果从
1830 年英国人德庇时 ( Johh Francis Davis) 翻译 《 红楼梦》 的两首诗词算
起,英语译介历史迄今约 190 年。 不过,前期的英译基本都是停留在片段
式翻译阶段,直到 19 世纪末,才出现英国驻澳门副领事乔利( H. Bencraft
Joly) 翻译的前 56 回译本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 红楼梦》 英译
的高潮约 60 年前开始:1958 年出版了王际真( Chi⁃Chen Wang) 在之前译
本基础上扩充的编译本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有 60 回本和 40 回本 2
种) , 和 麦 克 休 姐 妹 ( Florence and Isabel McHugh ) 转 译 自 库 恩 ( Franz
Kuhn) 德文译本的编译本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两者均非全译
本。 20 世纪 70 年代起陆续出版了霍克斯( David Hawkes) 和闵福德( John
Minford) 以及杨宪益和戴乃迭( Gladys Yang) 的全译本,书名分别为 The
Story of the Stone 和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为指称方便,本文将这 5 种
英译本分别简称为乔译本( 闵福德序本) 、王译本、麦译本、霍闵译本和杨
戴译本。

二、 副文本信息关注与促进翻译接受

即使是以汉语为母语的读者,要了解和熟悉《 红楼梦》 中数以百计的


人物名字也绝非易事。 从翻译接受角度看,译者以及译本读者在这点上的
感受显然更加深刻。 而在翻译中,原作者曹雪芹在给笔下的人物命名过程
· 114·
陈卫斌  《 红楼梦》 英译副文本比较与翻译接受

中有意为之的大量双关和隐喻等修辞手法更是令译者望而生畏,更遑论译
语受众对直接音译或绞尽脑汁生拟杜撰而成的大量人名的理解与接受!
无怪乎有英译本读者认为,“ 这一故事开始很难读,不是因为故事乏味,而
是因为对于西方读者来说中国名字太复杂了” ( 转引自江帆 2014a:122) 。
也无怪乎麦译本封二上出现这样的感慨:尽管被誉为文学巅峰之作的《 红
楼梦》 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但西方读者仍然不得其门而入。 简言之,这部
辉煌巨著( a vast, abundantly peopled chronicle) 因其人物众多给译者带来
难以逾越的译介困难,更对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构成障碍。
有鉴于此,为使得翻译文本被更好地接受,《 红楼梦》 译者们几乎不约
而同地在“ 标题、副标题、前言、跋、附录、注释、说明、插图、插页” 等诸多形
式的副文本中,从不同视角对源语和译语文本加以阐释。 热奈特曾认为:
“无论何种情况,文本本身都不会了解并宣称自己的体裁性质:小说不会明
显地自称小说,诗也不会自称为诗” ( 2001:73) 。 这或许适用于大部分的
单语文本情形,但在翻译副文本中情形却迥然有别:麦译本封面赫然标明
“ 中国清代初期小说” ;霍闵译本扉页也标有“ 曹雪芹五卷本小说” 字样;杨
戴译本 1994 年再版封面上出现“ 中国经典” 字眼。 显然,和源语文本、译语
文本相比,翻译副文本被赋予了更多的阐释和推介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凸
显了译者( 或出版人) 希望通过副文本路径让读者更好地接受译本的主观
意图。
针对《 红楼梦》 原著人物众多、专有名词信息丰富的问题,杨戴译本和
霍闵译本以附录的形式提供了小说中宁荣二府主要人物简表,并直观揭示
了他们之间的关系,1978 年出版的杨戴译本还配有独立的人物简表插页;
麦译本则聚焦在贾氏大家族中各位主子和众多丫鬟身上,在译本正文开始
前将其分类罗列;王译本( 40 回本) 在正文前,将贾、薛、王、史 4 个家族谱
系中重要人物( 含丫鬟) 音译名称及其相互关系以表格形式呈现,并在女
性名字中间插入短横符号以示区别;王译本中也出现相当数量的人名意
译,为此王译本(60 回本) 在书末以术语表( glossary) 这一副文本形式,将
音译和意译的部分人名、地名按字母表顺序列出,并附上简要介绍;乔译本
在 1891 年初版前言中坦陈,译者在学完威妥玛编写的北京官话教材《 语言
自迩集》 之后,便陷入迷宫般的《 红楼梦》 之中,除了数行谦逊之词外,并无
其他副文本信息。 但在 2010 年再版时,悉尼麦考瑞大学的埃德温·路易
(Edwin H. Lowe) 在“ 再版说明” 中明确指出,乔译本音译时使用的是当年
通行的威妥玛—翟理斯汉字注音系统,而目前中国官方颁布使用的拉丁字
母拼音方案已成为 ISO 国际标准,为此,新版译本中全部根据现代汉语拼
音方案转换,便于读者将译文与汉语原文进行对照比较( Lowe xxiv) 。
笔者注意到,在翻译小说人物名字时,霍闵译本选择的是将小说中贾、
· 115·
中国比较文学  2020 年第 2 期  ( 总第 119 期)

史、王、薛 4 个家族的主子名字音译,把丫鬟小厮仆人优伶称呼都意译,极
大地减轻了读者阅读时的认知和记忆负担。 为便于读者查阅,霍闵译本还
在每卷末尾附上该卷出场的所有人物,按字母表顺序排列,用最洗练的语
言点明人物身份,并在封底提醒读者卷末附有人物清单。 当然,意译《 红楼
梦》 人物名字并非霍克斯和闵福德首创,考虑到大批量音译人名容易导致
读者混淆,麦译本的选择是将全部男性人物音译,女性则根据其姓名的字
面意思意译。
最值得称道的是,身为汉学家的霍克斯敏锐地关注到中国于 1958 年
颁布汉语拼音方案,并前瞻性地使用该方案音译专有名词。 当时西方还普
遍习惯于 1867 年由威妥玛( Thomas F. Wade) 设计、1912 年经翟理斯( H.
A. Giles) 修正的威妥玛—翟理斯拼音方案。 为了方便英语读者在两种拼
音方案之间过渡,顺利拼读音译专有名词,霍克斯在译本正文前给出了专
门的拼读说明( note on spelling) ,解释现代汉语拼音方案规则,告诉英语读
者如何辨读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声母( initial consonants) 、韵母( semi⁃
vowels,vowels and diphthongs) 和音节( Chinese syllables) 。 为便于两者之
间的转换,他将两种方案中存在最典型差异的声母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c
= ts,q = ch,x = sh,z = zh,zh = j。 译者在副文本中精心提供的这些信息,极
大地便利了西方读者摆脱威妥玛—翟理斯拼音方案的干扰,使用现代汉语
拼音方案拼读译作的中文人名拼音。 霍克斯自己也本着底线思维的方式
说道:“ 掌握了这个简短的拼音对照表,即使发音不准,也不至于拼不出
音。” ( Hawkes 1973: 11)
比霍闵译本第一卷迟 5 年出版的杨戴译本(1978) ,除了将“ 贾母” 意
译为“ the Lady Dowager” 之外,几乎全部采用音译人名,并且继续沿用威妥
玛—翟理斯拼音,直至 1994 年再版时才使用现代汉语拼音取代。 将小说
中的人名一律音译,固然有整齐、统一的长处,但由于汉语中同音字十分普
遍,音译后不容易辨认记忆,甚至因人名之间存在同音现象,如果不加甄别
地将不同人名重复音译,容易产生混淆,无形中增加译语读者的理解难度。
例如,原著中元春的丫鬟“ 抱琴” 和薛宝钗的堂妹“ 宝琴” ,这两人名字
同音不同形。 霍闵译本将前者意译为“ Lutany” 、后者音译为“ Bao⁃qin” ,读
者不可能将两者误认;而杨戴译本将两者都音译为“ Baoqin” ,读者很难加
以区别,甚至误以为两人同名。 再如,“ 袭人” “ 惜春” “ 熙凤” 这 3 个人名在
汉语原文中本来不会相互混淆,但分别音译成“ Xiren” “ Xichun” “ Xifeng”
之后,因 3 人名字都是“ Xi” 开头,难免让译语读者产生不必要的关联,甚
至错记、错认。 这种顾虑并非空穴来风,在 2012 年第 8 次重印的杨戴译本
第 1 卷 第 114 页 第 12 行 中, 本 该 是 “ Xiren ” 的 地 方 却 错 误 地 出 现
“ Xichun” 。 杨戴译文是“ Since Baoyu had long been attracted by Xichun􀆳s
· 116·
陈卫斌  《 红楼梦》 英译副文本比较与翻译接受

gentle, coquettish ways, he urged her to carry out the instructions with him” 。
这段译文对应的原文出自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宝玉素喜袭人柔
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 阅读过《 红楼梦》 的人都知道,
惜春是宁国府贾敬的女儿,也就是宝玉的堂妹,而与“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的是宝玉房中的头牌丫鬟袭人,两者混淆是不应该的! 经进一步查阅发
现,中国外文出版社 1978 年版《 红楼梦》 英译本精装版在第 1 卷第 88 页上
对应的译文是“ Since Pao⁃yu had long been attracted by Hsi⁃jen􀆳s gentle, co⁃
quettish ways, he urged her to carry out the instructions with him” ,可以看到
袭人的音译名字“ Hsi⁃jen” ,说明当年杨戴译本初版中并没有将“ 袭人( Hsi⁃
jen) ” 和“ 惜春( Hsi⁃chun) ” 两人的音译名字弄混。 尽管这只是两种拼音方
案转换时出现的无心之过,但也在提醒译者慎重考虑将数以百计的人名整
齐划一地音译给接受者带来的认知困难和接受障碍。

三、 副文本信息扰动翻译接受

作为一种变通和补偿手段,脚注和尾注是译者常用的副文本形式。 在
杨戴译本中,我们可以发现 1978 年版的前 80 回和 1980 年版的后 40 回采
用了少量的脚注,在 1994 年版的 4 卷本中,脚注变成了尾注,附在各卷末
尾,而且注解数量急剧增加,达到 252 条。
注解是副文本的一种形式,是作者或译者出于关注接受者而提供的一
种解释。 “ 解 释 向 来 奠 基 在 先 行 视 见 之 中, 它 瞄 着 某 种 可 解 释 状 态。
[ ……] 准确的经典注疏可以拿来当作解释的一种特殊的具体化,它固然
喜欢援引‘ 有典可稽’ 的东西,然而最先的‘ 有典可稽’ 的东西,原不过是解
释者的不言而喻、无可争议的先入之见。” ( 海德格尔 215) 在海德格尔看
来,解释和注疏必然带着解释者的先入之见。 而这些先入之见出现在译本
和副文本中,必将对目的语读者的翻译接受构成扰动,某些扰动可能超出
译者的可预见范围,甚至与译者的“ 先行视见” 背道而驰。
例如,在杨戴译本注解中,关于宝玉的丫鬟“ 花袭人” 的尾注就有 3 条:
第 3 回的注解是 Literally “ assail men” ( 笔者回译:字面意思“ 袭击人” ) ,第
23 回的注解是 assail men( 袭击人) ,第 37 回对袭人的姓氏“ 花” 给出的注
解为 Xiren􀆳s family name “ Hua” could mean “ flower” or “ spotted” ( 笔者
回译:袭人的姓氏“ Hua” 有“ 花” 或“ 斑点的” 意思) 。
比照《 红楼梦》 原著关于袭人的描述:“ ( 贾母) 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
尽职任,遂与了宝玉” ( 第三回) ( 曹雪芹 52) 。 可见,“ 袭人” 并非其字面意
思“ 袭击人” ( assail men) ,否则贾母也不会将她给自己最宠溺的孙子作婢,
宝玉也不会“ 素喜” 这位“ 柔媚娇俏” 的丫鬟了。 如此看来,译者通过副文
· 117·
中国比较文学  2020 年第 2 期  ( 总第 119 期)

本给出的信息,将对读者对译语文本的正确理解和有效接受构成干扰:译
语读者可能无法顺利理解贾母和宝玉祖孙二人怎么会对这位“ 袭击人”
(assail men) 的丫鬟情有独钟、褒奖有加。 相形之下,麦译本根据“ 袭人” 原
名“ 珍珠” 意译为“ Pearl” 不失为可接受的一种选择;王译本将“ 袭人” 意译
成“ Pervading Fragrance” ( 芬芳沁人) ,既接近源语本义,也有利于目的语读
者接受。
在汉语语境中,关于袭人形象的解读褒贬兼具。 脂砚斋评本指其为
“奇名新名” ,并以“ 袭卿” 褒之。 但也不乏研究者因袭人“ 素日想着后来争
荣夸耀之心” ( 见第 31 回) 而将袭人之“ 袭” 解读为“ 潜师袭取之袭” ( 何红
梅 175) ,这与杨戴译本注释的观点几乎一致。 然而,原著中“ 花袭人” 还有
“ 花解语” 之义( 见第 19 回标题“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 ,而且与陆游的“ 花
气袭人知骤( 昼) 暖” 也有诗意关联,曹雪芹着意借“ 袭人” 之名构建起一个
多义空间;在杨戴译本中,“ 袭击人” 的注释则将源语中含蓄的语义显化和
扁平化,失去了将“ 袭人” 名字作多种解读的可能性,更不可能在英语读者
那里建立取名与诗句的默契关联,扰动了翻译接受过程,接受者读取的信
息与源语读者的接受反应存在着显著偏差。
与杨戴译本不同,霍闵译本除了在译本第一卷前言中提供了 13 处脚
注之外,几乎没有使用脚注或尾注。 关于“ 花袭人” 的翻译,霍译大量的心
思倾注在文本之中。 霍译本将“ 袭人” 译为“ Aroma” ( 芳香) ,丝丝入扣地
契合了欧洲女性名字“ Aroma” ( 阿罗马) 。
《红楼梦》 中关于“ 袭人” 名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第三回“ 林黛玉抛父
进京都” 初进荣国府时与贾宝玉第一次相见时刻,原著中是这么介绍袭人
出场的:

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 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
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
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 花气袭人” 之句,遂回明贾
母,更名袭人。 ( 曹雪芹 52)

对第三回中“ 袭人” 的首次亮相和名字变更由来,霍译本作了颇为详


尽的解释性翻译,匠心独运地将“ 袭人” 的译名( Aroma) 与陆游诗中的“ 花
气袭人” ( flower􀆳s aroma) 有机关联起来。 译文如下:

Her real name was Pearl. Bao⁃yu􀆳s grandmother, fearful that the
maids who already waited on her darling boy could not be trusted to look
after him properly, had picked out Pearl as a girl of tried and
· 118·
陈卫斌  《 红楼梦》 英译副文本比较与翻译接受

conspicuous fidelity and put her in charge over them. It was Bao⁃yu who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curious name “ Aroma” . Discovering that Pearl􀆳s
surname was Hua, which means “ Flowers” , and having recently come
across the line ⁃⁃ The flowers’ aroma breathes of hotter days in a book of
poems, he told his grandmother that he wanted to call his new maid
“ Aroma” , so “ Aroma” her name thenceforth became.
( Cao 1973 Vol. I: 105 - 106)

以上可以看出,为了确保译文的流畅,霍克斯更倾向于采用语境增益
的手段。 关于这点,霍克斯在译本前言中提到,“ 我不时地在翻译中增益文
本,但我并不为此感到抱歉,因为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得译文能被理解。
另一种做法是通过脚注加以解释,尽管脚注并不存在问题,但于我而言,阅
读一本充满注解的小说就像在击打系着链子的网球” ①( Hawkes 1977:17 -
18) 。
除了语境增益手段之外,霍克斯还在译作中使用“ 附录” ( appendix) 这
一副文本形式来补偿翻译中遗落的信息。 例如,《 红楼梦》 原著关于“ 袭
人” 这一名字的谐音、双关等修辞,还体现在第 5 回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的判
词中:“ 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 ( 曹雪芹 75) ,并留下“ 优伶有
福” “ 公子无缘” 等谶语。 源语读者很容易结合小说后续内容,看出这里指
的是“ 花袭人” 及其宿命预兆。 但译文中“ flowers” 和“ mat” 这两个能指符
号组合在一起并不能和“ Xiren” 或“ Aroma” 产生必然的语义关联,这必将
对译者理解和接受造成扰动。 为此,霍克斯在译文中留下一条索引“ See
Apendix, p.527” ( 参见第 527 页附录) 。 然后,在译本第一卷后的副文本
“ 附录” 中,除了逐一解读第 5 回中“ 金陵十二钗正册” 中诸位女子的身世
命运判词之外,霍克斯重点解读了该章回中关于袭人的那段诗文。 内容
如下:

Next comes the second girl of the third group: Aroma. The bunch
of flowers in the picture stands for her surname Hua, which means
“ Flowers” . The mat, likewise, is a rebus for her Chinese name, Xi⁃ren.
In the verses which follow, the “ sweetest flower” and “ the rich per⁃
fume” once more refer to her name, “ Flowers Aroma” , and “ the player
fortune favoured” is the female impersonator Jiang Yu⁃han whom she
eventually married, in spite of her earlier insistence that she would

① 文中所引译文,凡未说明者,均为笔者自译。

· 119·
中国比较文学  2020 年第 2 期  ( 总第 119 期)

remain unwed. ( Hawkes 1973 Vol. I: 527)

为便于点评,笔者将上述英文翻译如下:

接着是“ 又副册” 中的第 2 位女子:袭人。 画中的一簇鲜花代表她


的姓:花,乃“ 鲜花” 之意。 类似地,“ 席” ,也是关于“ 袭人” 名字的字谜
游戏。 在后面的诗句中,“ 似桂如兰” 再次指涉她的名字“ 花袭人” 。
“ 优伶有福” 说的是最后娶了袭人的伶人蒋玉菡,尽管原本袭人( 在宝
玉出家之后) 是愿守节的。

这里,霍克斯借副文本的空间从容地解释“ 花” 既指鲜花,也是袭人的
姓氏,而“ 席” 和“ 袭” 则属于字谜游戏( rebus) ,两者合在一起,共指“ 花袭
人” 。 我们可以看到,霍克斯充分运用副文本资源补偿译本正文不尽如人
意之处,尽可能地拓展解释空间,旨在通过副文本的存在,增进目的语读者
的正确理解和有效接受。

四、 副文本信息被读者忽略或阻碍翻译接受

显然,并不是所有译文副文本都能引起读者关注,都能被有效接受。
霍克斯在《 红楼梦》 译本第一卷前言中,用了 30 多页篇幅介绍曹雪芹
的身世背景、作者本人和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小说抄本和印本的
流转传播,尤其是脂砚斋抄本的评批以及程伟元和高鹗对《 红楼梦》 的补
缀、整理、刊印,等等。 霍克斯在译本前言中明确,他并没有自始至终使用
同一汉语底本,因为“ 在众多版本中,没有一种能被确认为是‘ 正确的’ ” 。
在前言的结尾处,霍克斯甚至坦言自己感觉无法坚持选定某种单一版本,
偶尔还加入了自己的校订修正( Hawkes 1973 Vol. I: 15 - 46) 。
尽管霍克斯在副文本中介绍了小说复杂的源语底本及其传播历史,但
对于普通的英语译本读者而言,这些信息过于专业、小众化,在接受过程中
难免被普通读者忽略,因为这部分内容属于翻译学者、汉学家或者是域外
红学家关注的范畴。 换个角度思考,即使是以汉语为母语的普通读者,对
《 红楼梦》 版本信息也是兴趣索然、不知其详的。
1978 年出版的杨戴译本二卷本( 前 80 回) 第一卷刊有长达 9 页的英
文“ 出版说明” ( Publisher􀆳s Note) ,没有署名。 但杨戴译本的责任编辑汪祖
棠在回忆录“ 《 红楼梦》 英译本出版始末” 一文中,给出了该“ 出版说明” 的
作者信息:“ 我们聘请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夫妇担任英文翻译,[ ……] 请李
希凡为《 红楼梦》 英译本写‘ 前言’ ” ( 440) 。 回忆录中所说的“ 前言” 就是
· 120·
陈卫斌  《 红楼梦》 英译副文本比较与翻译接受

杨戴译本中的 Publisher􀆳s Note。


杨戴译本中的这份“ 出版说明” 传递出带着明显时代烙印的信息:一
共有 3 处引用翻译了毛泽东语录( Yang 1978 Vol. I: iv, vi - vii, ix) 。 其
中,前 2 处原文出自《 毛泽东选集》 ,一处是:“ 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
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 ( 毛泽东 15) ;另一处是:“ 清理古
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
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必须
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
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 ( 同上 668) 。 第三处原文摘引自毛泽
东于 1954 年写给刘少奇、周恩来等人的“ 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称
“这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的错误观点的第一次认真
的开火” ,引述这句话的目的在于批判胡适一派的主观唯心论,给资产阶级
以沉重的打击。 该“ 出版说明” 的作者认为,“ 五四” 运动后出现了以“ 反
动” 文人胡适为主的“ 新红学家” ,他们带着反动的政治动机开展《 红楼梦》
研究( Yang 1978 Vol. I: vii, ix) 。
可以推断的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东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即
使在译文刚出版发行的年代,英语世界的普通读者阅读这一“ 出版说明”
时仍然可能产生强烈的疏离感,译文副文本中预设传递的信息难免遭遇不
解或被忽略。
更引发研究者关注的是,该“ 出版说明” 介绍说《 红楼梦》 是“ 中国封建
时期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产物” ,“ 《 红楼梦》 是一部关于政治斗争的著
作,是一本政治—历史小说” ,“ 尽管作者宣称他的小说‘ 毫不干涉时世’ ,
不过是‘ 其中大旨谈情’ ,但事实上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向真正政治
的罪恶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 被描绘成‘ 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的贾府
看似富丽堂皇,其实不过是个屠宰场( slaughter⁃house) 而已” ,“ 在( 宁荣二
府) 的围墙之内,奴隶们起来造自己主人的反,闹得他们的主子、太太们不
得安宁” ( Yang 1978 Vol. I: i, iv, v) 。 众所周知,《 红楼梦》 以其卓越的文
学成就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跻身世界文学之林。 麦译本称之为“ 中国小说艺
术的巅峰之作” ( McHugh 1958: front flap) ;王译本“ 前言” 将其誉为“ 发生
在遥远又熟悉、 迥然有别又似曾相识时 空 里 的 伟 大 故 事” ( Wang 1958:
v) ;闵福德为乔译本所作的“ 序言” 中认为,“ 《 红楼梦》 是中国传统小说中
最伟大的一部” ( Minford 2010: ix) ;霍克斯在译本“ 引言” 中说:“ 这是一位
伟大的艺术家竭尽其生命力写成的小说,[ ……] 如果我能将这部中国小
说给予我的快乐部分地传递给读者,此生就没有白活” ( Hawkes 1973 Vol.
I: 46) 。 比较之下,不难看出,杨戴译本的这份“ 出版说明” 片面地强调了
主观意识形态,无视接受者的期待视野。 一般地,译文副文本存在的意义
· 121·
中国比较文学  2020 年第 2 期  ( 总第 119 期)

在于促进译文被更好地接受。 然而,这份“ 谬论层出不穷” “ 前后文字自相


矛盾” 的出版说明,是在“ 借寇兵而赍盗粮” ( 吴世昌 80 - 83) ,所起的作用
完全违背初衷,实际上阻碍了这部伟大的经典文学作品在域外的译介和传
播。 这份充满意识形态说教的出版说明,不但没有帮助英语读者进一步了
解和接受译本,反而成为译本进入英语世界的障碍( 江帆 2014b:62) 。 由
此可见,副文本事关文本译介和翻译接受效果,无论是译者、出版人或编
辑,还是赞助人,均必须慎重为之。

五、 结    语

翻译作品的副文本集中体现了译者( 或出版人 / 编辑、赞助者) 有意识


地植入有助于读者接受或希望读者接受的信息,体现了译者对翻译接受的
关注和付出。 但通过上述比较研究发现,有些副文本信息有助于翻译接
受;有些则扰动了翻译接受;有些信息失效,不被接受或者偏离了译者( 或
出版人 / 编辑、赞助者) 原来的期待范畴,仅仅成为部分专业细分研究者的
素材;有些甚至阻碍了翻译接受,成为作品译介和传播的阻力。 关于翻译
接受问题,谢天振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外译为例,探讨了翻
译接受问题与实质:莫言作品翻译成外文后,“ 既接近西方社会的文学标
准,又符合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学的期待” ( 谢天振 5) ,这就让西方读者较易
接受。 这是站在接受者的角度对翻译的思考。 在伽达默尔那里,“ 在理解
中所发生的视域交融乃是语言的最高成就” (485) 。 基于伽达默尔的阐释
学基础,姚斯在接受美学中提出“ 期待视域” ( horizon of expectation) 概念,
认为理想的作品应该“ 唤起读者的期待视域” ( Jauss 24) 。 总而言之,在有
效认知域外文学标准和传播规律的基础之上,如何假借翻译副文本之途探
索译入语接受者对中国文学的期待,进而采取对应措施促进翻译接受,助
力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出去,无疑值得译界深思。

引用作品【 Works Cited】


曹雪芹:《 红楼梦》 ,程伟元、高鹗整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
[ Cao, Xueqin. Hongloumeng ( hong lou meng ) . Eds. Cheng Weiyuan and Gao E.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82.]
⁃⁃⁃.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rans. H. Bencraft Joly. Vermont: Tuttle Publishing, 2010.
⁃⁃⁃.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rans. Florence and Isabel McHugh.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58.
⁃⁃⁃. The Story of the Stone. Vol. I ( The Golden Days) . Trans. David Hawke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73.
⁃⁃⁃. The Story of the Stone. Vol.II ( The Crab⁃flower Club) . Trans. David Hawkes. London: Pen⁃
guin Books. 1977.

· 122·
陈卫斌  《 红楼梦》 英译副文本比较与翻译接受

⁃⁃⁃. The Story of the Stone. Vol.III ( The Warning Voice) . Trans. David Hawke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0.
⁃⁃⁃. The Story of the Stone. Vol.IV ( The Debt of Tears) . Ed. Gao E. Trans. John Minford. Lon⁃
don: Penguin Books. 1982.
⁃⁃⁃. The Story of the Stone. Vol.V ( The Dreamer Wakes) . Ed. Gao E. Trans. John Minford. Lon⁃
don: Penguin Books. 1986.
Cao, Xueqin and Gao E.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rans.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 Bei⁃
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94.
汉斯-格奥尔塔·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 ,洪汉鼎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年。
[ Gadamer, Has⁃Georg. Wahrheit und Methode ( zhen li yu fang fa ) . Trans. Hong Handing.
Shanghai: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1999.]
热拉尔·热奈特:《 热奈特文集》 ,史忠义译。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年。
[ Genette, Gérard. Collected Works of Genette ( re nai te wen ji) . Trans. Shi Zhongyi. Tianjin:
Baihua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2001.]
⁃⁃⁃. Palimpsests Literature in the Second Degree. Trans. Channa Newman and Claude Doubinsky.
Lincol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97a.
⁃⁃⁃. Paratexts Thresholds of Interpretation. Trans. Jane E. Lewi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
sity Press, 1997b.
⁃⁃⁃. The Architext An Introduction. Trans. Jane E. Lewin. Berkerl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Hawkes, David. “ Appendix” . Cao Xueqin. The Story of the Stone. Vol. I ( The Golden Days) .
Trans. David Hawke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73. 527-534.
⁃⁃⁃. “ Introduction” . Cao Xueqin. The Story of the Stone. Vol. I ( The Golden Days) . Trans. David
Hawke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73. 15-46.
⁃⁃⁃. “ Note on Spelling” . Cao Xueqin. The Story of the Stone. Vol.I ( The Golden Days) . Trans.
David Hawke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73. 11.
⁃⁃⁃. “ Preface” . Cao Xueqin. The Story of the Stone. Vol.II ( The Crab⁃flower Club) . Trans. David
Hawke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77. 17-21.
何红梅:“ 清代《 红楼梦》 评点论袭人及其‘ 另抱琵琶’ ” ,《 红楼梦研究》 ( 三) 。 香港:香江出版
社,2018。 173-190。
[ He,Hongmei. “ Discussion on Xiren from Comments on Hongloumeng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Beyond ( qing dai hong lou meng ping dian lun xi ren ji qi ling bao pi pa) . Studies on Hong
Lou Meng (3) . Hongkong: Xiang Jiang Press, 2018. 173-190.]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陈嘉映、王庆节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年。
[ Heidegger, Martin. Sein Und Zeit ( cun zai yu shi jian) . Trans. Chen Jiaying and Wang Qingjie.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6. ]
Jauss, Hans Robert. 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 Trans. Timothy Bahti. Minneapolis: Uni⁃
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5.
江帆:《 他乡的石头记———〈 红楼梦〉 百年英译史研究》 。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 年 a。
[ Jiang, Fan. Afterlife of the Stone A Critical History of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Hon⁃
gloumeng in English⁃speaking World ( ta xiang de shi tou ji hong lou meng bai nian ying yi
shi yan jiu) .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2014a.]
———:“ 文学外译的助力 / 阻力:外文社《 红楼梦》 英译本编辑行为反思” ,《 中国比较文学》 1
(2014b) :50-65。
[ ⁃⁃⁃. “ Assisting / Impeding Literary Translation: Reflections on Behavior of Publisher / Editor of
English Version of Hongloumeng ( wen xue wai yi de zhu li / zu li: wai wen she hong lou

· 123·
中国比较文学  2020 年第 2 期  ( 总第 119 期)

meng ying yi ben bian ji xing wei fan si) .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1 ( 2014b ) :
50-65.]
李虹:“2018 年度中国红学发展研究报告之三———以《 红楼梦》 版本、作者家世与索隐等为中
心” ,《 红楼梦学刊》3(2019) :201-225。
[ Li, Hong. “ The 3 rd Annual Report of Studies on Hongloumeng 2018: Taking the Versions,
Author􀆳s Family Background and Anecdotes as the Major Subjects” (2018 nian du zhong guo
hong xue fa zhan yan jiu bao gao zhi san: yi hong lou meng ban ben zuo zhe jia shi yu suo
yin wei zhong xin) . 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3 (2019) :201-225.]
Lowe, Edwin H.“ Introduction” . Cao Xueq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rans. H. Bencraft
Joly. Vermont: Tuttle Publishing, 2010. xxiii-xxiv.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年。
[ Mao, Zedong. Selected Works of Mao Zedong ( mao ze dong xuan ji) . Beijing: People􀆳s Pub⁃
lishing House, 1967.]
Minford, John.“ Foreword” . Cao Xueq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rans. H. Bencraft Jo⁃
ly. Vermont: Tuttle Publishing, 2010. ix-xxii.
Tsao, Hsueh⁃Ch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rans. Wang Chi⁃Chien.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1958.
⁃⁃⁃.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rans. Wang Chi⁃Chien. Singapore: Graham Brash ( Pte )
Ltd, 1983.
Tsao Hsueh⁃Chin and Kao Ngo.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Vol. I & II. Trans.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78.
⁃⁃⁃.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Vol. III. Trans.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80.
Wang, Chi⁃Chien. “ Preface” . Tsao Hsueh⁃Ch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rans. Wang Chi⁃
Chien.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1958. v-vii.
汪祖棠:“ 《 红楼梦》 英译本 出 版 始 末” , 《 中 国 外 文 局 五 十 年 回 忆 录》 。 北 京: 新 星 出 版 社,
1999. 439-444。
[ Wang,Zutang. “ The Whole Story about Publishing English Version of Hongloumeng” ( hong lou
meng ying yi ben chu ban shi mo) . Jubilee Memoir of China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Beijing: New Star Press, 1999. 439-444.]
魏绍昌:《 红楼梦版本小考》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
[ Wei,Shaochang. Studies on Versions of Hongloumeng ( hong lou meng ban ben xiao kao) . Bei⁃
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2006.]
吴世昌:“ 宁荣两府‘ 不过是个屠宰场而已’ 吗? ———论《 红楼梦》 英译本的‘ 出版说明’ ” ,《 读
书》1(1980) :80-83。
[ Wu,Shichang. “ Are the Rong and Ning Mansions a Slaughter⁃House? Comments on Publisher􀆳s
Note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 ning rong liang fu bu guo shi ge tu zai chang er yi ma
lun hong lou meng ying yi ben de chu ban shuo ming) . Du Shu 1(1980) :80-83.]
谢天振:“ 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实质” ,《 中国比较文学》1(2014) :1-10。
[ Xie, Tianzhen. “ The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Problems and Es⁃
sence” ( zhong guo wen xue zou chu qu: wen ti yu shi zhi) .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1(2014) :1-10. ]

· 12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