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0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学长学姐笔记三大本 第一册

南京财经大学
2024年812经济学考研资料
南财研招 812三大本
(含考点大纲、2004—2023年真题详细解析)

原812经济学,可报考
0201 理论经济学(007 经济学院)
0202 应用经济学(001 国际经贸学院)
0202 应用经济学(003 公共管理学院)
0202 应用经济学(006 艺术设计学院)
0202 应用经济学(007 经济学院)
0202 应用经济学(011 财政与税务学院)
0202 应用经济学(022 粮食和物资学院)
0202 应用经济学(041 江苏产业发展研究院)
020204 金融学(005 金融学院)

(全程售后答疑qq:1693739959)
(添加时请备注下单平台、ID和订单编号,否则无法通过验证)

南财研招:学长学姐笔记三大本
本册为第一册

唯一淘宝店铺:南财研招 https://shop560999192.taobao.com
唯一闲鱼出售账号:绿毛水怪2 (后期赠送答疑)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学长学姐笔记三大本 第一册

第一册
812 西方经济学考点大纲
各章节分题型考点预测

唯一淘宝店铺:南财研招 https://shop560999192.taobao.com
唯一闲鱼出售账号:绿毛水怪2 (后期赠送答疑)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学长学姐笔记三大本 第一册

资料编写说明(复习步骤与题型说明)
各位报考南京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本团队皆为本校考研的学长学姐,结合自身考研过
程中所搜集的信息和考研经验,同时依据近年来对南京财经大学 812 西方经济学考研专业课真题的研究进行总结,
特出适用于南京财经大学 812 西方经济学考研初试的考研辅导讲义三大本。如有疏漏之处,敬请指出。

一、南京财经大学 812 西方经济学研究生初试科目介绍:812(西方经济学)


复习步骤:
第一轮:高鸿业书本+三大本第一册考点大纲+高鸿业课后习题全部。
①高鸿业教材(第六版、第七版、第八版都可)
②圣才的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版或第八版(中国石化出版社)
③三大本第一册 各章节考点整理
第二轮:三大本第二册真题(2011-2023)和第一册第二部分的真题(2004-2010)。真题必须滚瓜烂熟。尤其是
2011年往后的真题。南财在2011年前后对812所考专业和考点有过调整,因此第二册2011年之后真题参考价值更大。
三大本的真题非回忆版,数据完整,分点标注,可直接背诵。且有些已经从教材中删除的考点,我们也在题目旁
边有所标注,大家可以直接略过。
第三轮:强化真题和课后习题 背诵,同时尽量掌握三大本第三册。
1、先背诵第三册的第一部分高鸿业课后习题划重点(这是课后习题的第二轮,直接抓重点)
2、第三册第二部分,分章节分题型考点预测。
3、预期冲刺130分以上的同学,务必掌握第三册的补充超纲考点、画图题整理、数学推导题整理。
4、以上完全消化后,最后还有时间多余的,背诵第三册的补充名词解释。

二、南京财经大学 812 西方经济学初试题目说明及应试技巧


总分150分,宏微观各75分。以微观为例子:

1、简答题3*10:简述概念+分点作答。
2、名词解释3*5:分点答题,简述相关知识点的概念,画图+分析图
3、计算题1*15:步骤(公式、计算过程)要写清楚。计算过程可以省略,公式不能省略。
4、论述题1*15:考察的是综合分析能力,先简要回答问题,再陈述运用到的相关理论或相关知识点的概念,最
后再从自己的理解去分析总结。

唯一淘宝店铺:南财研招 https://shop560999192.taobao.com
唯一闲鱼出售账号:绿毛水怪2 (后期赠送答疑)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目录
资料编写说明(复习步骤与题型说明) ........................................................................................... 3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 .................................................................................................................................5
第一章 引论 ................................................................................................................................................ 5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7
第三章 消费者选择 ...................................................................................................................................12
第四章 生产函数 .......................................................................................................................................15
第五章 成本 .............................................................................................................................................. 18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21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24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27
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利经济学 ...........................................................................................................29
第十章 博弈论 ...........................................................................................................................................31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31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 ...............................................................................................................................35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35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37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 模型 ............................................................................................... 39
第十五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 模型 ..............................................................................................44
第十六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 .......................................................................................................................47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52
第十八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55
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 ...................................................................................................................................56
第二十章 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 ...............................................................................................................61
第二十一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62

2004—2010真题
南京财经大学 2004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试题答案解析 ...................................................................64
南京财经大学 2005 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试题答案解析 ..................................................................73
南京财经大学 200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试题答案解析 ...................................................................79
南京财经大学 2007 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试题答案解析 ..................................................................88
南京财经大学 2008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试题答案解析 ...................................................................95
南京财经大学 2009 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试题答案解析 ................................................................103
南京财经大学 2010 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试题答案解析 ................................................................112

4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引论
【考点预测】:
名词解释:
稀缺性、理性人=经济人、经济模型、均衡(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实证经济学(实证分析)、
规范经济学(规范分析)
补充掌握:内生变量、外生变量

简答: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考点 1】稀缺性(重要)

稀缺性:①指相对于人们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稀缺性是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②稀缺性并不意味着稀少,而主要指不可以免费得到。③稀缺
性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的状态。这里的稀缺不是指这种资源是不可再生
的或者可以消耗尽的,也不是指这种资源的绝对量是稀少的,而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与人类需求
相比,其供给量总是不足的。

【考点 2】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它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
量如何决定,它主要在于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和生产者对于产品的供给怎样
决定着每种产品的销售量和价格。二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和厂商作为生产要素的需求者
怎样决定着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和价格。因此,它研究的是既定的经济资源如何呗分配到各种不同的
用途上,即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的的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
变量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而总体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
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因此它研究的实际是一国经济资源的利用现状怎样影响国民经济
总体,用什么手段来改善经济资源的利用,实现潜在的国民收入和经济的稳定增长,即经济资源的
有效利用问题。

【考点 3】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重要)
实证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实际是怎样运行的,即考察经济现象实际是什么,为何会如此,发
展趋势如何,至于这种现象好不好,该不该如此,则不做出评价。
规范经济学:它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5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它力求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涉及是非善恶,应该与否,合理与否的问题。

【考点 4】实证分析方法中假设与理论的关系
实证分析要求,一种理论或假设涉及的有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仅要能够反映或解释已经
观察到的事实,而且要能够对有关现象将来出现的情况做出正确的预测, 也就是要能经受将来发生
的事件的检验。

【考点 5】均衡的概念
①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 经济事务中有关变量 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 所达到的一种相对
静止的状态。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这样一种静止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 有关该经济事物
的各参与者的力量 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也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 有关该经济事物 各方面的经
济行为者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
②均衡状态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其假定
各商品的供求与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
能实现。

【考点 6】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根据既定外生变量求得内生变量的分析方法。例如,在单个市场的均衡分析中,当
供求函数的外生变量被赋予确定值时,则可求得相应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
变量的不同数值的方法。
动态分析:对经济中发生变动的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中的变动进行分析,包括经济变量在变动
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时点上的变动速率等。

【考点 7】理性人(经济人)(重要)
1、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
2、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
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消费者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3、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

【考点 8】经济模型(重要)
(1)一种用来描述与研究的对象有关的 经济变量之间依存关系 的理论结构,即用变量的函数
关系 来描述经济理论。
(2)模型要决定的变量为内生变量,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已知变量为外生变量。

【考点提示】本章知识点并非重点章节,考试中仅仅局限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只要把
总结的知识点理解背过就行。

6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考点预测】
名词解释:需求曲线、需求定理、供给曲线、供给定理、供求定理(画图)、支持价格、限制
价格

简答: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供给)的变动和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影响供给的因素、
需求价格弹性(含义、公式、分类、与销售收入的关系、影响因素)、需求收入弹性(定义、公式、
和商品分类的关系、恩格尔定律)、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定义、公式、分类、与商品分类的关系:
替代品和互补品)、供给价格弹性(定义、公式、分类、影响因素)

【考点 1】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

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定理:
①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商品
的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简言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②画图+描述图形:在以需求量Q为横坐标,价格P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中,需求曲线Q是一条负
斜率的曲线。

注意:(考试答题中一定要描述图像,是采分点)

【考点 2】需求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变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在
需求曲线上变现为整条曲线的移动。
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
动,在图形上变现为在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的移动。

7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考点 3】影响需求的因素(简答题)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
(1)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
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于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
的需求量。相反,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
(3)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
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4)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
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5)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
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
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
(6)消费者人数的变化。一个商品市场上消费者人数的增减会直接影响该市场上需求量的多
少。

【考点4】供给含义与供给定理
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定理: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则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一
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则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简言之,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呈同方向变动。+ 画图

【考点 5】影响供给的因素
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有:
(1)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相反,商品
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
8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2)生产的成本。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
给量减少。相反,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3)生产的技术水平。在一般的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
利润,从而生产者会提供更多的产量。
(4)相关商品的价格。在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
量会发生变化。
(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上涨,生产者在
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增加商品供给。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下降,
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减少商品供给。
(6)生产者的人数。一个商品市场上生产者数量增加,会使市场上该产品的供给数量增加;或者
相反。

【考点 6】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
供给变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在
图形上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所引起该商品供给数量的
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在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上点的位置的移动。

【考点7】供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
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考点 8】均衡价格与市场出清
均衡价格:指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量正好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
价格,是由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共同决定的。

9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市场出清:需求量是随着商品的价格上升而下降,而供给量是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上升,一
个上升、一个下降,则必定有一个均衡点,在这个均衡点上,其价格和产量既为需求方所接受,也
为供给方所接受,由此形成的是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如图 2-6 所示,D 是需求曲线,S 是供给曲线。
两者相交于 E 点,所以 E 点表示该商品达到供求均衡点,E 点对应的价格 P0 为均衡价格,对应的产
量 Q0为均衡产量。此时,市场出清(market-clearing)。

【考点 9】请简述均衡价格的变动。
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其他因素发生变动,将会导致需求的变动或者供给的变动,而需求
变动和供给变动均会影响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1)需求变动的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则新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则新的均衡价
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2)供给变动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则新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则新的均衡价
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的影响
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如何变化要由需求和供给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决
定。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时,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的变动不能确定;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
少时,均衡产量减少,但均衡价格的变动也不能确定。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时,均衡价格上升,均
衡数量的变动不能确定;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时,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的变动也不能确定。

【考点 10】需求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
度;或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令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
10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的反映程度,其弹性系数是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供给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琪弹性系数等于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弹性理论的应用:由于各种商品的不同需求价格弹性会影响厂商的销售收入,因而在调整商品
价格时要考虑弹性。如:为了提高生产者的收入,对农产品采取提价的方法,而对一些高档消费品
采取降价的方法。

【考点 11】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第一种情况:对于 ed>1 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
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这是因为,当 ed>1 时,
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
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 P*Q 值是增加
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人 P*Q 值是减少的。
第二种情况:对于 ed<1 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 相反,提高
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其原因在于:ed<l 时,厂
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
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人的减少量。所以,降价最终使销售收入 P*Q 值减少。
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 P*Q 值是增加的。举例子:谷贱伤农。

【考点 12】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支持价格: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对该行业的产品价格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
最低价格。如:为了扶持农业,常实行农产品支持价格。
造成的后果:形成产品过剩。
措施:1.政府可收购过剩的商品,或用于储备或用于出口。
2.政府对该商品的生产实行产量限制。

限制价格: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产品的价格,而对它们规定的低于市场价格的最高价格。
造成的后果:会出现供不应求。
措施:政府应采取配给制,发放购物卷等。
11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考点 13】蛛网模型
一些商品尤其是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和产量在长期中呈现出周期性的循环波动, 用动态分析法
来说明这一现象并考察其最终均衡状态的实现情况称为蛛网模型。它考察的是当期价格波动对下一
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通常用来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中某些产品的价格与产量的关
系。
蛛网的形式与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系数有关:
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则市场由于某种原因偏离均衡状态以后,价格和产
量将永远按同一幅度进行波动,永远达不到均衡,由于这种波动始终按同一封闭环路循环不已,故
称为封闭式蛛网。
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则价格和产量会以越来越小的幅度进行波动,直到
达到均衡为止,这种称为收敛式蛛网。
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则价格和产量的变动在时间序列上会越来越偏离均
衡位置, 呈发散形状,故称为发散式蛛网。

第三章 消费者选择
【考点提示】本章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 1,3,4,5,6,8。价格效应的分解图也应定要会画。
【考点预测】
名词解释: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预算线、补偿预算线、风险爱
好者、风险厌恶者、风险中立者

简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内容、原因)、消费者均衡(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无差异
曲线的基本特征、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价格消费
曲线、由价格消费曲线推导需求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降低风险的途径
论述: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推导: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数学证明

【 考点1】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
效用: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消费者的一
种主观心理感受,因此产品的效用大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它可分为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假定
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 Q,则总效用函数为:TU=f(Q)。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用 MU 表示。

【 考点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MU=△TU/△Q
12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当MU>0,TU上升。当MU<0,TU下降。当MU=0,TU达到极大值。

【考点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消费者
对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
际效用是递减的。

【考点 4】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指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并维持不变的一种状态,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的
货币收入分配到各个商品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即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既定时,消费者
均衡的条件是购买各种商品的价格之比=边际效用之比。
如图:在 E 点为均衡点,在 E 点,P1X1+P2X2=I
MU1/P1=MU2/P2=λ
【考点 5】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
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MRSxy=-△Y/△X

【考点 6】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无差异曲线: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
特征:同一坐标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永不相交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13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考点 7】恩格尔曲线、价格—消费曲线
恩格尔曲线:表示的是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上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关系。正常品
的消费量与收入同方向变化,低等品的需求量与收入反方向变化。
价格-消费曲线: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的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考点 8】价格效应的分解图示、商品的分类
价格效应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指的是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商品相对价格变动进而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
动。
收入效应:指的是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进而引起商品需
求量的变动。
商品的分类:
1. 正常物品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从而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2. 低档物品

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因为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从而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3. 吉芬物品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14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吉芬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而它的特殊性在于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从而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即该需求曲线向右上方
倾斜。

第四章 生产函数
4.1 【考点 1】企业及目标
企业:即生产者,是指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一种生产经营性组织。他的目标是盈利,即追求利
润最大化。

4.2 【考点 2】短期生产函数(TP、AP、MP 关系;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


律;生产要素合理投入)
短期生产函数:是在短期内,假设资本的数量保持不变,而劳动可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则生
产函数 Q=f(L)。
总产量:指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以后,所得到的产出量总和,用 TPL 表示。平均产量:指平
均每一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用 APL表示。
边际产量: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用 MPL表示。

如上图可看出关系:
TP 与 MP 关系:TP 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斜率代表的是边际产量 MP,在 OA 段上, MP 不仅是正
数而且是递增的,即 dTP/dL>0,d²Q>0,所以 OA 曲线向上凹,同时在 A 点, TP 曲线的斜率达到最
大,即 MP 达到最大,如 D 点。在 AC 段,TP 曲线的斜率为递减, 即 MP 仍为正数但递减,dQ/dL>0,
d²Q/dL<0,所以 TP 曲线向上凸。在 C 点处,TP 曲线斜率为 0,则 MP=0.在 C 点之后,TP 曲线斜率为
负,即 MP<0。
TP 与 AP 关系 TP 曲线上每一点与原点的连线,即 AP 的值。在 OB 段上,TP 与AP 都是增加的。
B 点与原点连线的切线斜率达到最大,即 AP 达到最大值,如 E 点。在B 点之后,随着劳动投入量的
增加,AP 开始递减。
3.MP 与 AP 的关系:MP 与 AP 相交与 AP 的最大值,即在 OE 段,MP>AP;在 E点后,MP<AP。

15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第一区域是平均产量递增的阶段,可变要素劳动量 L 的增加,会使平均
产量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劳动都能提高平均产量,因而边际产量高于平均产量。这表明,与可变要素劳
动量 L 相比,固定要素投入太多很不经济。在这一阶段, 增加劳动投入量是有利的,因而任何有理性
的厂商都不可能把可变要素的投入量限制在这一区域。
第二区域是平均产量递减到边际产量为 0 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虽然
MP 递减,但仍大于 0,故总产量仍递增,直到达到最大值开始。另一方面平均产量开始递减。
第三区域是边际产量为负的区域,。在这一阶段,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 MP 小于 0,总产
量开始减少,这时每减少一个可变要素投入量都能提高总产量,这表明与固定要素投入相比,可变要素
投入太多,很不经济。
因此,理性厂商会在第二阶段进行生产,这一区域为生产要素的合理使用区域,也称经济区域。
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数
量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
加该要素投入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增加该
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4.3 【考点 3】长期生产函数(等产量含义与特征、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含义、两种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数学表达或图示)
长期生产函数:在长期内,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即生产函数表达式为 Q=f(x1,
x2,...xn)
等产量线:指在维持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所需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所
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特征:
1.同一坐标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永不相交。
2.等产量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斜率等于在该点上以生产要素L 代替K 的边际替代率。
3.由于等产量曲线上,斜率的绝对值递减,因此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4.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越远所代表俄产量水平越高。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产量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
与所需放弃的另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率。
等成本线:指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的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
生产要素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两种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数学表达与图示:
C = PL*L + Pk*K MPk/MPL=Pk/PL
MRTSLK=MPL/MPk=w/r

1. 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16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如图:Q3 虽然高于 Q2,但 Q3 是无法实现的产量;而 Q1 虽然与 AB 相较于 a,b


点,但 Q1 所代表的产量较低;因此在 E 点之外的任何更高的产量在既定条件下都是无
法实现的,任何更低的产量都是低效率的。

2. 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如图:厂商只能在 A'B'成本线进行生产,因为 AB 成本线虽低于 A'B',但不能达到 Q 产量水平;A”B”虽


与 Q 相交于 a,b 两点,但是很不经济。
4.4 【考点 4】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含义与原因;范围经济

规模报酬: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的比列变动,即生产规模
的扩大所引起的产量变化的情况。企业只有在长期才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 因而属于
长期分析。可分为:
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列大于各生产要素增加的比列;原因:生产专业化程度
的提高,管理更加的合理。
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列等于各生产要素增加的比列;原因:由于规模报酬递
增的元素吸收完毕,生产组合的调整收到了技术上的限制。
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列小于各生产要素增加的比列;原因:规模过大所造成
管理的低效率。
规模经济:指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的情况。
范围经济:指企业同时生产基本技术或设备相同或相关的多种产品时,所拥有的生产
和成本的优势。

【考点提示】本章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知识点 2,3,4

17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考点预测】
名词解释: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规模报酬

简答:短期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三组关系)、根据短期生产函数区分短期生产的三
个阶段、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内容、原因)、等产量曲线的性质、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
律、生产函数几种形式(固定替代比例、固定投入比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规模
报酬的三种类型

第五章 成本

5.1 【考点 1】短期与长期的含义与区别

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
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间周期。
短期与长期的划分是以生产者能否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为标准的。在长期中全部生产要素的
数量均是可变的,如,不仅劳动投入量、原材料使用量可变,而且资本的数量也是可变的。在短期中,
只有一部分要素如劳动投入量、原材料使用量是可以变的,而另一部分要素是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的,如资本、设备、高级管理人才等。

5.2 【考点 2】机会成本与交易成本

(1) 机会成本:交易成本是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根据科斯等人的观点, 一
类交易成本产生于签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损失;另一类交易成本是签订
契约,以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
(2) 交易成本是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根据科斯等人的观点,一类交易成本产
生于签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损失;另一类交易成本是签订契约, 以及监督
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

5.3 【考点 3】短期成本的分类

总不变成本(TFC):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
总成本。变动规律:TFC 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表明固定成本是一个既定的数量, 它不随产
量的增减而变动。
总可变成本(TVC):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
总成本。变动规律:TVC 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向上倾斜的曲线。当产量为 0 时, TVC 为
0.随着产量的增加,TVC 开始增加,它的形状是由投入要素的边际生产量决定的。
总成本曲线(TC):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
成本。变动规律:TC 曲线与 TVC 曲线的形状一样,TC 会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 TC
曲线不从原点出发。它与原点的距离=TFC。
18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平均不变成本(AFC):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一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AVC):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一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平均成本(AC):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一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总成本。
边际成本(MC):厂商在短期内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时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成本。

5.4 【考点 4】短期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如图可看出:呈 U 形的 SMC 曲线与 SAC 曲线相较于最低点 M。在 AC 曲线的下降


阶段,即在 M 点之前,MC 曲线位于 AC 曲线的下方;在 AC 曲线的上升阶段,即在 M
点之后,MC 曲线位于 AC 曲线的上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特征是因为:对于两个相对应
的边际量与平均量而言,只要边际量小于平均量,边际量会把平均量下拉; 只要边际量
大于平均量,边际量会把平均量上拉。所以边际量=平均量时,平均量必达到其本身的极
值。

5.5 【考点 5】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MR=MC 即: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带来的总收益=由此所带来的成本的增量。
一阶导条件:dπ/dQ=0,得出 MR=MC
二阶导条件:d²π/dQ²<0

5.6 【考点 6】机会成本、外显成本和内含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
最高收入。
外显成本:指企业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包
括雇员工资、购买原材料、广告费、税金等,又称会计成本。
显成本=会计成本 生产成本=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
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成本 正常利润=隐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机会成本

5.7 【考点 7】长期成本(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的定义


与图示)
长期总成本: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生产规模进行生产所能
达到的最低总成本。

19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推导:长期总长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在这条包络线上,在每
一个产量水平上,都存在着 STC 曲线与 LTC 曲线的相切点。该 STC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
规模就是该产量水平上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成本为该产量的最低总成本,
即 LTC 曲线是一系列最低成本点的轨迹。它表示的是:厂商在长期内在每一个产量上,由
最优生产规模所带来的最小生产总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指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
推导:在长期内,厂商在每个产量水平上都会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长
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LAC 曲线呈 U 形特征是由长期生
产的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所决定的。它表示:厂商在长期内通过选择最优生产规模所
带来的最小的平均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指厂商在长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最低总成本的增量。

推导:因为 LTC 曲线是 STC 曲线的包络线,说明在长期的每个产量水平上,LTC曲线


与 STC 曲线的斜率相等,即在每个产量水平上,LMC 的值等于 SMC 的值。
LMC 曲线表示:与厂商在长期内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达到的最低成本相对应的
边际成本。

补充: 短期总成本与长期总成本的区别
1. LTC 曲线是从原点出发,而 STC 曲线不是从原点出发。
2.STC 曲线的形状是由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率先递增后递减所决定的;LTC 曲线的
形状是由规模报酬先递增后递减所决定的。

20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考点提示】本章重点有知识点 3,4,5、7。
【考点预测】
名词解释:机会成本、经济利润、正常利润、等成本线、扩展线、规模经济(内在经
济)、外在经济、学习曲线、学习效应(干中学)

简答:生产者均衡(成本最小化、产量最大化)、短期成本曲线的形状(两张图)和相
互间的关系、边际成本曲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原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短期产量曲线
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产量和成本的对偶关系,名校真题论述1)、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推
导过程(长期成本曲线如何形成?如何由STC推导LTC?为什么LTC是STC的包络线?最优生产规
模的选择过程是什么样的?)、影响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形状和移动(位置)的因素有哪
些。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6.1 【考点 1】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含义与特征


完全竞争:指不含有任何垄断因素且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特征:
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从而单个厂商的价格既定,即每一个厂商只是价格
的接受者而不是制定者。
2、每个厂商提供的产品是完全同质的。
3、投入的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4、信息是完全充分的。

完全垄断:也称卖方垄断,是指整个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家厂商的市场结构。
特征:
1、在一种产品市场上,该产品的全部销售量只由一家企业供给,企业就是行业
2、任何其他厂商进入该行业几位困难。
3、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它可自行决定销售量和价格,从而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4、垄断企业可根据获取利润的需要在不同的销售条件下实行不同的价格, 即实行差别价
格或价格歧视。

垄断竞争:指一个市场上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一种市场结构。
特征:
1、存在产品差别,即同一类产品有不同之处。
2、由于厂商的生产规模较小,因而进入或退出该行业比较容易,从而厂商数目较多。
3、厂商对价格略有影响力。

21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寡头垄断:指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市场,控制了该行业的供给,其产量在该行业总供
给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市场结构。
特征:
1、厂商数目极少,新的厂商加入该行业比较困难。
2、产品可同质也可有差别,厂商之间竞争激烈。
3、厂商之间相互依存。
4、厂商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
【考点 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图示
短期均衡:

图 a:经济利润大于 0 的短期均衡;在 E 点处,需求曲线 P 位于 SAC 曲线最低点的


上方,即 P=AR>SAC,而π=(P-AC)*Q>0,从而厂商处于盈利状态。
图 b:经济利润=0 的短期均衡;在 E 点处,需求曲线 P 与 SAC 曲线最低点相切, 即
P=AR=SAC,而π=(P-AC)*Q=0,厂商的经济利润恰好为 0,而仅获得正常利润, 即厂
商位于盈亏平衡状态。
图 c:在 E 点处,需求曲线 P 位于 SAC 曲线最低点与 AVC 曲线最低点之间,
P=AR<SAC,π<0,厂商处于亏损状态,但仍可继续生产。因为 P>AVC,说明厂商在弥
补全部可变成本以外,仍可收回固定成本,使亏损总额减少一些。
图 d:在 E 点处,需求曲线 P 与 AVC 曲线最低点相切。即 P=AR=AVC<AC,厂商处
于亏损状态,厂商可生产也可不生产,即生产与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E 点为短期
停止营业点(生产与不生产临界点)。
图 e:在 E 点处, 需求曲线 P 位于 AVC 最低点下方,厂商处于亏损状态,将不再生
产。这时,若厂商继续生产,所获得的收益连可变成本也无法弥补。

长期均衡:指在完全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就是既无经济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

22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条件是:
a、MR=MC
b、MR=SMC=LMC
c、MR=SMC=LMC=SAC
d、MR=SMC=LMC=SAC=LAC
在长期中,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为 0;因为当需求<供给时,价格 P 上升,有超额利润,
会吸引新的厂商进入,从而导致价格水平回落;当供给>需求时,价格 P 下降, 存在亏损,
部分厂商会退出生产,价格回升。最后的结果是 P=LAC 的最低点,与 LAC 最低点相切,
此时利润为 0。
实现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的经济利润均为 0;每个厂商都得到了正常利润;行业中
没有任何厂商再进入或退出。

6.2 【考点 3】完全垄断市场的利润最大化条件、图示


条件:MR=MC,但 P>MC

短期均衡:
如上图,在短期中,厂商无法改变不变要素的投入量,它是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 通
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 MR=MC 的最大化原则。
垄断厂商只有在 MR=MC 的均衡点上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这是因为当 MR>MC 时,
垄断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获得的收益增量大于所付出的成本增量。这时,厂商增加产量
是有利的。如图随着产量的增加,MR 下降,MC 增加,两者之间的差额会逐步缩小,最
后达到 MR=MC 的均衡点。在 MR=MC 的短期均衡点上,厂商要么获得最大的利润,要么
获得最小的亏损。

长期均衡:

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调整生产规模,从而实现最大的利润。如果一个垄断厂商在短期
内是获得利润,则它的利润在长期内不会因为新的厂商的加入而消失,垄断厂商在长期内是
可以保持利润的。在上图,在垄断厂商的 MR=LMC 长期均衡点产量上,代表最优生产规
模的 SAC 曲线与 LAC 曲线相切于 G,相应的 SMC 曲线、LMC 曲线和 MR 曲线相交于 El
23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点,所以,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MR=LMC=SMC,且π>0。

6.3 【考点 4】垄断的差别价格及其公式推导和计算

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
格,或是多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一级价格歧视:厂商对每一单位的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即
每一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都不一样,不同的消费者所获得的价格不同。
二级价格歧视:指对不同单元的产品以不同的价格出售,而对购买同一数量的不同
消费者按相同的价格出售。
三级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条件是:
市场可以分割且不同的市场需求弹性不同,对 ed 大的,收取的价格低;对 ed 小的,收
取的价格高。

【考点提示】本章重点知识点 2,3,4

【考点预测】
名词解释: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
简答:划分市场结构类型的标准(四种市场都要掌握,例:请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
定义和特征4点)、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5种情况)、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
线、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3种)、价格管制(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论述: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进出一个行业)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7.1 【考点 1】垄断竞争厂商的行为(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中,垄断竞争厂商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达
到均衡状态,如图,厂商有可能获得最大的利润,也可能获得最小的亏损。垄断竞争厂
商的短期均衡条件是 MR=LMC。

24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中,垄断竞争厂商可自由进出该行业,若获利,会吸引新厂商进入提供相替
代的产品与原有的厂商竞争,使原有厂商的市场份额减少,产品价格下降直到超额利润
消失;若亏损,会有一部分厂商退出该行业,使原有场上的市场份额增加,产品价格上
升,直到不亏损为止。因此,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产品价格与平均成本相等,即
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LMC,P=LAC。

7.2 【考点 2】产品变异与广告的作用


产品变异:是非价格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指通过改变原有产品的颜色、款式、质地
和附带的服务等改变原有的产品,形成产品差别,从而影响市场均衡。产品变异会影响产品
的成本和产量,但关键还是要看经过变异后能否扩大需求从而给垄断竞争厂商带来更大超额
利润。
广告的作用:广告对垄断竞争厂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垄断竞争厂商扩大产品销
路的重要手段。它一方面会增加产品销量,另一方面会增加销售成本;而对于消费者来说,
信息性广告有利于消费者做出最佳购买决策,节约消费者的搜寻成本;它还有利于经济资源
的有效配置。
(这个知识点 第八版书本中已经删除,但还是有考的可能,要掌握)

7.3 【考点 3】寡头垄断(古诺模型、拐折需求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价格


领导)
古诺模型:是假定一个市场上只有两个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它假定:市场上只有A、
B 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有相同的产品,他们的生产成本为 0,他们共同面临的市场需求曲
线是线性的。A、B 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A、B 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
方产量的情况下来各自确定自己的产量,以至于利润最大化。它们在各自决定自己的产量时
都天真的以为对方不会改变原有的产量,按利润极大化原则进行生产。
结论:A、B 两个厂商的均衡产量都等于市场最大需求量的 1/3,总产量等于市场最大
需求量的 2/3。若该行业有 n 个厂商,则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为市场最大需求量的1/n+1,
总产量为市场最大需求量的 n/n+1。

拐折需求曲线模型(斯威齐模型):它是用以说明寡头垄断厂商价格具有刚性的一种模
型,该模型假定:垄断厂商推测其他厂商对自己价格变动的态度是跟跌不跟涨。即: 预期自己降
价时,其他厂商也会跟着降价,以免丧失自己的市场;而自己涨价时,其他厂商却不跟着涨
价,以夺取客户,因此寡头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拐折需求曲线。如图ABD。
AB 表示,当厂商涨价时,其他厂商不予理会,该厂商的销售量会大幅度地较少。

25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BD 表示,当厂商降价时,其他厂商也会跟着降价,该厂商的销售量不会大幅度地增
加。
AC 为 AB 的边际收益曲线;EF 为 BD 的边际收益曲线,又因为 B 为拐折点,所以AC
与 AB 间为间断点,在 AC 与 AB 的空隙间内,边际成本 MC 具有较大的变动范围, 在这一
范围内厂商可保持价格不变,即价格是具有刚性的。

斯塔克伯格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在一个寡头行业中有两个厂商,他们生
产相同的产品,其中,一个寡头厂商是处于支配地位的领导者,另一个寡头厂商是追随者;另外,
与古诺模型一样,每个厂商的决策变量都是产量,即每个厂商都是通过选择自己的最优产量来实现
各自的最大利润。
领导型厂商是在了解并考虑到追随型厂商对自己所选择的产量的反应方式的基础上来决定自己
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决策的。这就是说,领导型厂商是在知道追随型厂商反应函数的基础上来决定自
己的利润最大化产量的。
作为追随型厂商,他的行为方式便是在给定领导型厂商产量选择的前提下来作出自己的利润最
大化的产量决策。很清楚,追随型厂商是具有反应函数的。 总之,在斯塔克伯格的“领导者一追随者”
模型中,追随型厂商具有反应函数,其反应函数产生于给定领导型厂商产量条件下的追随型厂商利
润最大化模型。而领导型厂商没有反应函数,因为领导型厂商具有先动优势和支配地位,他不需要
对追随型厂商的行为作出任何的消极适应性反应。并且,在领导型厂商利润最大化模型中一定包含
追随型厂商的反应函数, 这体现了领导型厂商一定是在了解追随型厂商对自己行为的反应方式的条
件下来选择 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产量的。

价格领导模型:指行业中的一个或极少数几个大厂商开始变动价格,其他厂商也会随之变动价
格。分为:
晴雨表型的价格领导:晴雨表型厂商根据整个市场行情首先宣布能合理而准确地反映整个行业
成本和产量的价格,其他厂商则根据这一价格进行调整。它并不一定是整个行业中规模最大的但它
了解行情,能代表其他厂商的愿望。
支配型的价格领导:指销售占市场容量较大的比重且具有支配力量的大厂商,它根据自己利润
最大化的需要和其他厂商希望销售的全部产量确定和变动价格,其他厂商则按这一价格作出自己的
需求曲线,并按 P=MC 原则确定产量。

【考点提示】本章重点知识点 1 ,以及知识点 4 中的古诺模型。

【考点预测】
名词解释:价格歧视、非价格竞争
简答:三种市场(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的定义和特征或形成条件、垄断市场形成的原
因、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两张图)、寡头市场形成的原因、垄断与技术进步的关
系(两种观点)、垄断厂商收益曲线的特点、垄断厂商边际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
论述: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与效率;请比较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
26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8.1 【考点 1】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使用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1. 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厂商,厂商之所以需要生产要素并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消费
需要而是为了满足生产上的需要。
2. 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厂商之所以需要各种生产要素就是为了运用这
些生产要素生产各种可供消费的物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如果消费者不再需要这些消费
物品,则生产者也就不需要这些生产要素了。因此,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消费者
对消费物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
3. 生产要素的需求也是一种联合需求。因为。任何一种物品都不是一种生产要素单
独所能生产出来的,而必须通过许多其他生产要素共同合作才行。因此,厂商对某一生产
要素的需求不仅受该生产要素价格的制约,还要受其他生产要素价格的制约。
使用生产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1. 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 VMP=MP(L)*P
VMP: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的销售值。
MRP: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带来的产量所增加的收益 MRP=MR*MP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P=MR,VMP=MP*P=MRP
2.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 W
MFC:边际要素成本,增加 1 单位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成本支出。
MFC=W
3.利润最大化:VMP=W=MP*P

8.2 【考点 2】工资的决定及工会在工资决定中的作用

工资是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所提供的劳务报酬,它是由劳动市场上的劳动供求所共同决
定的,它取决于劳动者对工资与闲暇效应的比较。
工资率的提高对劳动供给有两种效应: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指的是: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就越大,劳动者就越愿意用多劳动来
代替多休闲;收入效应指的是:工资率越高,个人越有机会以较少的劳动获得所需要的收入
和消费品,因而越不愿意增加工作时间即劳动供给。
这两种效应均是工资率提高的效应。当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时,劳动供给则会随着工资
率的提高而增加,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曲线斜率为正值;当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时,
劳动供给会随工资率的提高而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曲线斜率为负值。当工
资率较低时,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当工资率很高时,则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所以劳动供
给曲线会从向右上方倾斜转为向左上方倾斜,即出现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27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工会的作用:可代替劳动者与老板谈判工资、薪水、工作时限和工作条件等。

8.3 【考点 3】利息与地租的决定

利息:指资本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因让渡资产使用权,承担风险所获得的报酬。利息与本金的
比率为利息率,利息率就是资本的使用价格,它由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
厂商对资本的需求决定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指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条件下,每增加一单位
资本所能增加的边际收益产品,是资本的边际产量与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
资本的供给就是资本的所有者在各个不同的利息率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资本的数量。资
本的供给取决于让渡资本的机会成本和风险成本,一旦借出资本所获得的利息报酬可以补偿这些成本,
资本供给才会变成现实。利息率越高,这种报酬越高,人们愿意提供的资本就越多。因而资本的供
给与利息率同方向变化。

地租:指在一定时期内利用土地的生产力所支付的代价或土地这一生产要素提供服务
的报酬,地租是由土地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
地租的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随着社会对土地需求的增加,人们只能使用越来
越差的土地,因而增加一单位土地所增加的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从而土地需求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
土地的供给: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土地的供给量均是固定的,即土地的供给曲线
是一条垂直线;
对一个行业来说,土地的供给会随地租的变动而变动。

8.4 【考点 4】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含义


28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洛伦茨曲线:将一国总人口的按收入由低到高进行排队,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
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之比,将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
就是洛伦茨曲线。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反之亦然。
基尼系数:在洛伦茨图形中,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成为基尼系数。用
G 表示,G=A/A+B,0<G<1,它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G=0 时,收入分配
完全平等;G=1 时,收入分配完全不平等;G 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8.5 【考点 5】公平与效率矛盾的产生与解决方法


平等与效率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为了提高效率,有时必须忍受更大程度的不平等;
另一方面为了增进公平,有时又必须牺牲更多的效率。这种关系是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产生的,也体现
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市场经济中,效率的发挥是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不平等就是有差
别,有差别才有进步,才有发展变化,才有所谓的效率。不平等的存在对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绝对的平等会严重损害效率。
解决方法:
1. 要善于抓住效率和平等这对矛盾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不同矛盾的主要方面, 抓
住问题主要倾向于来协调两者的关系。
2. 在重视效率原则下兼顾平等
3. 在提高效率原则下要尽可能考虑平等的要求,寻找一些以尽可能小的不平等牺牲换取尽
可能高的效率;以尽可能小的效率牺牲换取尽可能大的平等的实现,以降低平等和效率的替换成
本。
【考点提示】本章重点知识点为1、 2、4
【考点预测 】
名词解释: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边际产品价值、租金、准租金、经济租金(名校真题名词解释
2、3)
简答: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原则( 8.2 论述1)、土地的供给曲线为
什么垂直(课后习题4)、简述政府解决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措施(名校真题论述2)。
论述:工资变动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利经济学

9.1 【考点 1】一般均衡问题的提法


局部均衡:是指在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局部均
衡分析是研究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整个经济
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
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一般

29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均衡分析是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也就是说每一件商
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还取决于其他商品的价格。
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瓦尔拉斯假定,在市场上存在一位拍卖人,该拍卖人的任
务是寻找并确定能使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该拍卖人寻找价格的方法是在拍卖市场上采
取逐一试错法,将该市场供求一致的价格固定下来,将错误的价格收回然后重新试错,直到
价格使得需求与供给一致时停止。

9.2 【考点 2】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两个部门的一般均衡和图示)


1.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下图左)

如图:用 X、Y 表示两种产品的数量,A、B 表示两个消费者。用埃奇沃斯盒状图来分析两种产品在两


个消费者之间的分配。以 OA、OB 为坐标原点画出 A 和 B 的无差异曲线,若初始产品分配在 F 点,则
存在帕累托改进,如移到 C 点、E 点,均可达到帕累托最优。若初始产品分配在两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上,则不存在任何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如 C、D、E 点,连接这些切点的轨迹,叫做交换的契约曲线,
在交换契约曲线上的点,消费者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即实现了交换的一般均衡,条件是:交换双方的商品
边际替代率相同,为 MRSaxy=MRSbxy。

2. 生产帕累托最优条件(上图中)
如图:用埃奇沃斯盒状图来分析两种生产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分配。以 OL、OK 为坐标原点画出
L 和 K 的等产量曲线,若初始产品分配在 F 点,则存在帕累托改进, 如移到 C 点、E 点,均可达到帕累托
最优。若初始产品分配在两条等产量曲线的切点上, 则不存在任何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如 C、D、E 点,
连接这些切点的轨迹,叫做生产的契约曲线,在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生产者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即实
现了生产的一般均衡,条件是:生产者双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同,即 MRTSaxy=MRTSbxy。
3.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上图右)
条件是:所有商品中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这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即MRTxy=MRSaxy=MRSbxy,
表示此时社会的生产反映了消费者偏好,整个社会就达到了资源配置最优。

9.3 【考点 3】福利经济学简介(福利的概念、帕累托最优改进、kaldo 补偿


原则)
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提出社会福利目标和判断福利大小的标准,用以评判经
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优劣,因此属于规范经济学的范畴。福利经济学是从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及其相
互联系的角度出发。考察一个社会全体成员的经济福利问题。
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对干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

30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
状态均为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没有使其他人
的状况变坏,则称为帕累托改进。
卡尔多补偿原则:卡尔多补偿原则是一种作为检验社会福利的虚拟补偿原则,是指受益者能够完
全补偿受损者损失之后仍有改善,则社会福利得到了提高。具体来说就是市场价格在变化过程中,会
影响人们的福利情况,即很有可能使一些人受损,另一些人受益,但只要总体来看益大于损,就表明
总的社会福利增加了。(此知识点书本已经没有,仍然作为补充掌握。)

【考点提示】本章重点知识点为 2 和 3 中的帕累托最优及改进。

【考点预测】

名词解释: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帕累托最优
(经济效率)、帕累托改进、契约曲线(交换的契约曲线、生产的契约曲线)、生产可能
性曲线(图形)、边际产品转换率

简答: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实现条件、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措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征

论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实现条件、以两个人和一种产品的社会为例,说明提高资源
分配效率可能改善分配,也可能恶化分配(提高效率与改善分配的关系)。

计算:求某一点处的边际替代率、判断某一点是否符合帕累托最优(是否为一般均衡点),
求生产可能性曲线方程

第十章 博弈论
这一章节几乎不考,书本内容大家可以不看,直接掌握以下知识点即可。

名词解释:纳什均衡、混合策略、囚徒困境、占优策略均衡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考点 1】垄断与反垄断政策
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家厂商的市场组织,它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
价格。
形成垄断的原因:
1. 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资源的供给
2. 独家厂商生产某种产品的专利权
3. 政府的特许
4. 自然垄断
31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垄断带来的危害:
1. 与竞争性厂商相比,垄断厂商的产量低而价格高。因为垄断厂商可通过控制产量以
抬高价格的方式向消费者榨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厂商按 MR=MC 的原则定价时, 价格高
了,产量低了,消费者福利因此受到了损失
2. 在竞争市场上,厂商只能通过改进技术和管理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来获得
尽可能多的利润,而垄断厂商却可依赖其垄断地位稳拿高额垄断利润,从而降低了改进技术
个管理的动力。
3. 在一些国家,垄断权利的取得往往靠政府有关部门赋予特权,因此一些垄断厂商
为维持自己的垄断地位,常常会用贿赂或变相贿赂的方式把垄断高额利润的一部分塞进有关
行政部门尤其是领导人的腰包。这种所谓寻租行为,不仅破坏了公平竞争,干扰了市场秩序。
还使许多经济资源浪费在非生产性活动上。

政府对垄断厂商的管制:(考点已删除)
边际成本定价法
如图:垄断厂商一般 MR=MC 确定其均衡产量 Qm,均衡价格 Pm,在政府的管制下,按边际成本
定价法,令 P=MC,厂商的价格下降为 Pc,产量增加了 Qc,这时由于自然垄断厂商是在规模经济段进
行生产,AC 处于下降阶段,MC<.AC,P=MC<AC,厂商亏损,会退出生产。

平均成本定价法
如上图,P=AC,根据平均成本定价法,管制价格 Pz,产量为 Qz,Pz=AC 自然垄断厂商利润为 0,
无亏损,则会继续生产。
双重定价法
指允许垄断厂商对购买欲望较高的消费者收取更高的价格,且P>AC 从而获得利润; 对后买欲望较
低的消费者按边际成本定价法收取较低的价格,且 P<AC,从而产生亏损。用高价获得的利润补偿低价
遭受的亏损的管制方法。
资本回报率管制
指为垄断厂商制定一个接近于竞争市场的或公开的资本回报率。

【重点补充】完全垄断给社会福利造成的损失

32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由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MR=MC 得垄断厂商将定价为 Pm,生产产量为 Qm。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价格将为 Pc,产量为 Qc。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消费者剩余为△AFH; 在完全垄断条件下,生产者剩余
为 CEFG,消费者剩余为 ACE 的面积;由此可见,完全垄断造成的社会福利净损失为△EGH 的面积。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根据 P=MC 原则,产量为 Qc,价格为 Pc,消费者剩余为△AFH; 而垄断者根
据 MR=MC 的原则,把价格提高至 Pm,产量为 Qm,而此时消费者剩余减少至△ACE 的面积。所减少
的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转化为垄断者的利润,另一部分就是由垄断所引起的社会福利的损失,它代表
由垄断造成的低效率损失。

【考点 2】外部影响及其校正措施
外部影响或外部性:指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对他人和别的厂商产生了-种有利影响或
不利影响,这种有利影响带来的收益和不利影响造成的损失都不是消费者或生产者本人所获得或承担
的,可分为积极的外部影响和消极的外部影响。积极的外部影响会造成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出现
不一致;消极的外部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额。
校正措施:外部影响的存在,是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解决外部影响特别是消极的外部
影响的措施有:
实行政府干预,政府可通过税收和补贴两种方法来抵消外部影响对社会的影响。对产生消极外部
影响的厂商征税或罚款,把厂商在成的外在成本内部化,促使他们消灭或抵消消极的外部影响;对产
生积极的外部影响的单位或机构,政府应给予补贴,如教育事业、科研事业等。
内部化的合并也是解决外部影响的一种途径。
确定所有权。这种理论被成为科斯定理,即只要所有权是明确的,而且交易成本极低或等于 0,则
不管所有权的最初配置状态如何,都可以达到资源的有限配置。

【考点 3】公共物品及公共物品的决定程序
公共物品:指供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如:国防、警察、消防等。私人物品:指由市场提供
给个人享用的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点(可用来回答:为什么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即:某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和使用并不能阻碍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
这使每个人都可免费从这类物品的消费中得到好处,或者他只需为此付出很少的代价,但所享受的利
益却要多得多。
公共物品的供给具有非竞用性。这是指公共物品的消费增加时,成本并不会增加,即增加一个公
共物品使用者的边际成本为 0 。公共物品的这种特性阻碍了市场机制起作用,因为私人销售只能对付费

33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的人提供产品,如果不能排除不付费的人也享用这种物品,他就不会生产这种物品。由于公共物品的生产
不能保证生产者实现利益性交换,因此公共物品的生产不存在竞争问题。如果公共物品由政府进行生产,
一方面,政府可通过税收来获得生产公共物品的经费,这等于免费乘客无形中被迫买了票;另一方面,
可免费将此物品提供给全体社会成员使用,使这种物品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考点 4】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灵(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委托-代理问题和内
部控制问题)
市场失灵: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状态的情形。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以及不完全信息都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
信息不完全:是经济主体在决策时面临的信息不充分。它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的不完全,即由
于认知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直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指那
种相对意义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的配置他们。

逆向选择:指买卖双方在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
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作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他人的选择。逆向选择的存
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解决逆向选择的方法主要有: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利用市场信号。

道德风险: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
说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
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乙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解决方法;1.风险分担 2.区别对待

委托-代理问题:指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委托人往往不知道代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或即使知道代
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也不能观察和测试代理人从事这一行动的努力程度,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的利益
分割关系,通常会使代理人不完全按委托人的意识行事。
后果:不仅使企业所有者的利润受损,也使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受损。
解决方法:实施一种最优合约。最优合约是指委托人花费最低限度的成本而使代理人采取的有效
率的行动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合约。

对于市场失灵的解决方法:
1.市场机制本身可以解决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建立信誉,信誉可看成是消费
者对企业行为的一种主观评价。消费者根据自己购买和消费某种产品的前身体验以及来自于其他消费
者的忠告,对生产和销售该产品的企业的诚信的程度作出判断,并根据这种判断来决定以后是否购买
该企业的产品。
2.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则由政府进行信息调控。信息调控的目的是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得
到充分正确的市场信息,以使他们作出正确的选择。

34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考点 5】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问题
政府的决策是公共选择,是由集体和一些人代表作出,这种选择在民主制度下可有多种方式,一
种是一致同意原则,另一种是多数同意原则。
阿罗不可能定理: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由政府来配置资源时也可能形成低效率,原因:
无产权约束,官僚们花的是自己的钱,是纳税人的钱,公家的钱,易造成浪费。
有垄断特权,政府办事没有人与之竞争,缺乏竞争效率。
没有盈利指标,办事不计成本。
难以监督,即使有监督也往往流于形式。
过多的政府干预还往往形成寻租行为,形成资源的非生产性损失。

【考点提示】本章重点知识点为知识点 2、3

【考点预测】
名词解释:市场失灵、寻租、外部性或外部影响(含义、分类、后果。解决措施)、
科斯定理、公共物品、公共资源、公地悲剧、免费搭便车、无谓损失

简答:简述垄断造成的低效率(再难一点的设问:请比较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市场和
垄断市场的经济效率)、造成垄断的原因、管制垄断的措施、外部影响是如何干扰市场资
源配置的(课后简答2)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2.1 【考点 1】三大产业、GDP 的含义及准确理解
①GDP:国内生产总值,它是经济社会(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
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②几层含义:
1. 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2. GDP 测度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的市场价值。
3. GDP 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 GDP 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5. GDP 是一国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因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不是国民概
念。
6. 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非市场活动如家务劳动等不计入 GDP。
35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③GDP 的缺陷:
1. GDP 统计中把一部分物品和劳务给漏掉了,因此难以衡量一国经济的全部。
2. GDP 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
3. GDP 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4. GDP 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的分配状况。
5. 由于不同国家产品结构和市场价格有差异,GDP 难以进行比较。

12.2 【考点 2】GDP 的计算原理


总产出=总收入;产品的价值实际上是由生产该产品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创造的。产品的价值增值都
要全部转化为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总产出=总支出;从全社会角度看,总产出的去向有两个:销售和存货。而销售是最终消费者的支
出,存货是生产者的支出。因而,总产出就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支出法:是从最终产品的出售角度看,也是从居民户、企业、政府和国外购买最终产品的支
出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了多少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c+i+g+(x-m)

收入法:是从居民户向企业出售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入角度看,也是从企业生产成本看社会在一
定时期内生产了多少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国内生产净值 NDP=GDP-折旧
国民收入 NI=NDP-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个人收入 PI=NI-企业留存利润、企业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政府的转移支付、利息、红利
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PI-个人所得税

12.3 【考点 3】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关系(两部门、三、四)


两部门:
支出角度:Y=C+I
收入角度:Y=C+S 从而 C+I=C+S,I=S
三部门:
支出角度:Y=C+I+G
收入角度:Y=C+S+T 从而 C+I+G=C+S+T, I=S+(T-G)
四部门:
支出角度:Y=C+I+G+(X-M)
收入角度:Y=C+S+T I=S+(T-G)+(M-X)

【考点提示】本章是基础章节,理解这些恒等关系式,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 1,2。
【考点预测】
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GDP、GNP国民生产总值、名义GDP、实际GDP、绿色GDP、
GDP折算指数、GDP平减指数(名校真题6)、潜在产出=潜在GDP(名校真题名词解释4)
36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简答:GDP的定义、特点、意义和局限性、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支出法和收入法的区别
计算:收入法、支出法、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 ,计算名义GDP和实际GDP,
计算GDP折算指数,通货膨胀率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13.1 【考点 1】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消费函数


的进一步发展(杜森贝利相对收入假定、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定、莫迪利安
尼生命周期假说)

凯恩斯消费函数:凯恩斯认为,关于消费和收入的关系,存在着一条基本心里规律,即随着收入
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被称为消费函数或消
费倾向。C=C(Y)。
平均消费倾向:指在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APC=C/Y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收入与增加的消费之比率,也就是说新增加的 1 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
的那部分。MPC=dC/dY=b。

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这种理论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消费者支出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
也受他人消费和收入的影响;二是指消费支出不仅受目前收入的影响, 还要受过去消费和收入的影响。
(补充名词解释——棘轮效应:指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增加而提高消费,但不易于随收入的减少
而降低消费。)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这种理论认为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的,
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所谓持久收入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即他一生中可得到收
入的平均值。根据这种理论,政府想通过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不可能奏效的,因为人们因
减税而一时增加的收入并不会立即用来增加消费,同样人们因增税而减少的收入也并不会立即减少消
费支出。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这种理论把人生分为青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认为消费者需要
估算一生的总收入并考虑在生命过程中如何最佳分配自己的收入以获得 一生中最大的消费满足。一般
说来,年轻人家庭收入总偏低,这时消费会超过收入;随着他们进入壮年,收入日益增加,这时收入
大于消费,一方面偿还青年时欠下的债务, 一方面积些钱以备年老用;一旦年老退休,收入下降,消
费又会超过收入。根据这种理论,如果社会上青年人和老年人比例增加,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社
会上中年人比例增加,则消费倾向会下降。

【考点 2】两、三、四部门经济的均衡产出
两部门经济收入的决定:
37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1. 用消费函数决定的均衡产出 Y=C+I
C=a+b*Y 推出 Y=a+I/1-b, b:边际消费倾向
2. 用储蓄函数决定的均衡产出 I=S=Y-C
S=-a+(1-b)Y 推出 Y=a+I/1-b
三部门经济收入的决定:
1. 用消费函数决定的均衡产出 Y=C+I+G=a+b*Yd+I+G
Yd=Y-T+TR
T=t*Y+T0(t:边际税率) 推
出 Y=a+I+G-b*T0/1-b(1-t)
2. 用储蓄函数决定的均衡产出 C+I+G=C+S+T
I-S=T-G=BS
S=Yd-C
推出 Y=a+I+G-b*T0/1-b(1-t)
四部门经济收入的决定:
Y=C+I+G+X-M
M=M0+m*Y(m:边际进口倾向)
推出 Y=a+I+G-b*T0+b*TR+X-M0/1-b(1-t)+m

13.2 【考点 3】乘数的含义与各种乘数的定义和计算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变化的比率,用 k 表示,
k=1/1-MPC=1/MPS=△Y/△I=1/1-b。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指收入的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用
kG 表示。KG=△Y/△G=1/1-b。
税收乘数:指收入的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用 kT 表示。
KT=△Y/△T=-b/1-b(定量税) KT=-b/1-b(1-t)比例税。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的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出变动的比率,用
kTR 表示。KTR=△Y/△TR=b/1-b(定量税)KTR=b/1-b(1-t)比例税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
支变动的比率。Kb=△Y/△G=△Y/△T=1.

【考点提示】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有知识点 1,3.
【考点预测】
名词解释: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引致消费、乘数效应、
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贸易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简答:乘数原理发挥作用的机制(名校真题简答3)、绿色GDP(论述)、
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三者对总需求影响的区别(课后习题6)
38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计算:求均衡国民收入(解方程组)、求乘数(公式或者定义),以及通过乘数求∆y,∆i,∆g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 模型

14.1【考点 1】货币及其职能、计算口径
货币:是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及其债务清偿中,作为交易媒介或支付工具被普遍接受
的物品。
职能:
1. 货币可以充当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媒介,用来购买物品、清偿债务、支付租金和工
资等。
2. 货币可充当价值尺度,确定各种商品和劳务的相交换的比率,用来表明各种物品
价值多少。
3. 货币可作为价值贮存的手段,价值贮存指在相当长时间内能使资产保存其价值, 使
其用于将来购物。
计算口径(货币划分的层次): 根据资产的流动性程度,可把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
个不同的层次,钞票是最具有流动性的,通货=现钞货币。
1. 狭义的货币供给 M1: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通货(或者说现金)加上商业银行的活
期存款。M1=Cu+D, M1 是被各国货币当局严格控制的货币量。
2. 广义的货币供给 M2:是社会上流通的现金与银行体系内各种存款的总和。
M2=M1+Ds+Dt Ds:储蓄存款 Dt:定期存款
3. 更广义的货币供给 M3:M2 再加上其他流动性资产和货币近似物(用 Dn 表示, 如
个人所持有的债券等) M3=M2+Dn

14.2【考点 2】银行体系
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其他金融机构
1.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之所以称为商业银行是因为早期向银行借款的人大多都经营商
业。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代客结算等,商业银行是唯一能接受、
创造和收缩活期存款的银行。
2.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金融管理机构,它统筹管理全国的金融活动,
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
银行。
3. 其他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邮政储蓄机构。

14.3 【考点 3】货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货币乘数

货币需求:指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存财富的数量。凯
39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是从经济主体的需求动机的研究出发的,凯恩斯认为,人们
对于货币的需求出于三种动机 :
1. 交易动机,即人们为从事日常的交易支付所必需持有的动机;主要取决于收入, 与收
入成正比。
2. 预防动机,即人们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的一部分货币动机,也取决于收入, 与
收入成正比。
3. 投机需求,指由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产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需及
时调整资产结构,因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利率,与利率成反比。
在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中,由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均与商品和劳务
的交易有关,均取决于收入,故称为交易性货币需求 L1;而由投机需求产生的货币需求主
要与金融市场的投机有关,其决定于利率,故称为投机性货币需求 L2;所以总的货币需求
L=L1+L2。

货币的需求函数:L=ky-hr

表示:利率上升时,货币需求量减少;利率下降时,货币需求量增加。
当利率极低时,货币需求量为无限大,因而成水平形状。

货币供给:包括 M1、M2、M3(见考点 1)
商业银行的储备总额(包括法定和超额的)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货币,称为货币基础或基础
货币,它是一种活动力强大的货币,具有高能量,故称为高能货币用H表示
Cu: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Rr:法定储备,Er:银行的超额储备
H=Cu+Rr+Er 货币供给:M=Cu+D
则 M/H=Cu+D/Cu+Rr+Er=(Cu/D+1)/(Cu/D+Rr/D+Er/D)=β+1/β+γ+a
β=Cu/D 现金对存款的比率;
γ=Rr/D 法定准备率; a=Er/D 超额准备率
货币创造乘数:一单位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通过活期存款的派生机制能带来若
干倍的货币供给,这若干倍即货币乘数,货币乘数 K=1/γ 。

14.4【考点 4】利率与投资需求、投资的边际效率

40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货币供给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市场均衡的利率水平。
在投资活动中,投资成本大小通常用市场利率来衡量,这里的利率指实际利率即, 市
场的名义利率或者说货币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以后的利率。
利率与投资需求的关系式为:I=e-d*r
投资的边际效率(MEI):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利率水平降低,人们的借款成本减少,
人们对投资的需求就越大。通常把投资需求与利率水平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在凯恩斯经就学
中称为投资的边际效率函数,也可称为投资的需求函数。

14.5【考点 5】IS 曲线的含义、推导、斜率、移动

IS 曲线:表示在投资和储蓄相等的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利率与收入组合点的轨迹。
Is 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与收入的组合,在任何一个组合点上,投资与储蓄都
相等,即产品市场是均衡的。

IS 曲线的推导:(自己在书上记下公式,我这样敲出来有可能看不太明白(*^ ^*) 两部
门 IS 方程:Y=C+I=a+b*y+e-d*r→Y=a+e-d*r/1-b
三部门 IS 方程:
Y=C+I+G=a+b*Yd+e-d*r+G→Y=a+e+G0-b*T0/1-b*(1-t)-d*r/1-b*(1-t)
所以国民收入 Y 与利率 r 之间存在反响变动关系。
IS 曲线的斜率:r=a+e+G0-b*T0/d – 1-b*(1-t)/d *Y0
IS 曲线的斜率为-(1-b*(1-t)/d )说明斜率为负值,则 Y 与 r 反向变动,斜率大小
即取决于 d,有取决于 b
1. d: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表示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时投资的变动程度。D 越
大,投资对利率变动越敏感,国民收入对利率变动就敏感,从而 IS 斜率的绝对值就越小,
IS 曲线越平缓。
41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2. b:边际消费倾向。B 越大,乘数 k 越大,投资的变化量和一个较大的乘数相乘,


△Y 大则 IS 曲线平缓。
3. t 越小,投资成熟越大,收入增加的就越多,IS 曲线越平缓,即 IS 曲线斜率就越
小。反之,t 越大,IS 曲线斜率越大。

IS 曲线的移动:
1、投资需求变动的影响。投资需求增加,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投资需求下降,IS 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2、储蓄需求变动的影响。储蓄需求增加,IS 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储蓄需求减少,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3、政府支出变动的影响。政府购买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政府购买支出减少,IS曲线向左上
方移动。
4、税收变动的影响。税收增加,IS 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税收减少,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5、净出口额变动的影响。净出口额增加,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净出口额减少,IS 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14.6【考点 6】LM 曲线的含义、推导、斜率、移动


LM 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LM 曲线上任
意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都是相等的,
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
LM 曲线推导:M=L
L=k*Y-h*r 推出 m=k*Y-h*r 从而 Y=h*r/k+m/k
可看出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同方向变化,即国民收入增加使货币交易需求增加
则利率必须相应提高,从而使货币投机需求减少,才能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
LM 曲线的斜率:k/h,即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的斜率 h 和货币交易需求曲线斜
率 k。
1. 当 k 一定时,h 越大则货币投机需求曲线越平坦,即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越高,
则 k/h 越小,LM 曲线越平坦。
2. 当 h 一定时,k 越大,货币交易需求曲线越陡峭,即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度越高,
k/h 越大,LM 曲线越陡峭。

42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LM 的三个区域:
“凯恩斯区域=萧条区域”,在如此低的利率水平上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
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无效。
“古典区域”,若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使 IS 曲线右移,只会提高利率而不会使输入
增加,因而财政政策无效;但若实行使 LM 右移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不但会降低利率,还
会提高收入水平,因而货币政策有很大效果。
LM 曲线的移动:
1. 货币供给量变动,会使 LM 曲线发生同方向变动。在货币需求不变时,货币供给
增加必使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又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
2. 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时,价格 P 下降,是实际货币供给增加,这会使 LM 曲线
右移。

14.7【考点 7】kenyes 陷阱
凯恩斯陷阱(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的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
即有价证券的价格不再可能会上升而只会跌落,这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而
不肯去购买有价证券,因此即使增加货币供应量也不会使利率再下降。这种情况被称为凯
恩斯陷阱。

14.8 【考点 8】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与 IS-LM 模型

将 IS 曲线与 LM 曲线结合在一起,就可得到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时, 利
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这就是 IS-LM 模型。
【注】计算:令 IS=LM 求出 Y 、R

【考点提示】本章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知识点 3,5,6,7,8
【考点预测】
名词解释:资本边际效率、托宾的q说、IS曲线、LM曲线、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流动偏好陷阱
简答:影响IS曲线斜率和移动的因素、货币需求动机有哪些(交易动机、谨慎动机(预防性动机)、
投机动机)、影响LM曲线斜率和移动的因素、什么是LM曲线的三个区域(课题习题12 )
计算: 求IS曲线(产品市场均衡),求LM曲线(货币市场均衡);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时的均衡r与均衡
y;达到某个y,增加多少的货币供给 或 增加多少的政府购买/增加某个单位的m,g,y变为多少;是否存在挤出
43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效应,若存在,挤出效应是多少
论述:凯恩斯基本理论框架(参考笔记第14章最后一部分)

第十五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 模型

15.1 【考点 1】总需求函数的含义,AD 曲线(推导、曲线性质的讨论) 利


用 AD 曲线进一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总需求: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
表示。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产量(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
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
总需求曲线:描述与每一物价水平相对应的均衡支出或者说国民收入的情形。

AD-AS 曲线推导(用 IS-LM 模型推导)


如上图:首先在价格为 P1 时,IS曲线与 LM 曲线相交于 E1 点,此时的利率为 r1, 国
民收入为 y1;当价格有P1 下降到 P2 时减少了货币需求,又由于名义货币供给不变,因而会
使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即 LM 曲线右移,与 IS 曲线相交于 E2 点处,这使得利率下降,由
r1 下降到 r2,而利率下降又会使投资增加,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即从 y1 上升到 y2。总之
较低的价格通过增加实际货币供给而使 GDP 增加。这样,不同的价格水平和不同的收入
水平的组合点的轨迹,便构成了总需求曲线。
代数推导:(用于计算)
Y=C+I+G+(X-M)
M/P=k*Y-h*r 联立求解出 P 与 Y 的表达式

总需求曲线表示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之间诚反向变动的关系,其斜率为负值,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这表明: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越高, 国民

44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收入越低;价格水平越低,国民收入越高。

可用以下两种原理解释:
1. 利率效应:指价格总水平变动会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成反方
向变动的情况。如果货币供给没有变化,则当价格水平上升使货币需求增加时, 利率就会上升,
利率上升会使投资水平下降,因而总支出和收入水平下降。
2. 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表示人们实际所有财富减少了,他们的消费和投资
支出水平就会下降;价格水平下降,表示人们的实际财富增加了,他们的消费和投资支
出水平就会上升。
根据利率效应和实际余额效应,当价格水平上升时,总支出水平都会下降。因此, 价格
水平上升,总产出水平下降。

利用 AD 曲线进一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 财政政策与 AD 曲线的移动
财政政策可通过对 IS 曲线位置的影响进而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若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购买、降低税收等,会直接增加总需求,
这时总需求曲线就会向右移动;若政府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如减少政府开支、提高税
收等,会直接减少总需求,这时总需求曲线回向左移动。
(2) 货币政策与 AD 曲线的移动
货币政策是通过对 LM 曲线位置的影响进而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若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若扩大名义货币供给量、降低名义利率等,市场的实
际利率水平就会下降,导致投资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若政府实行紧缩性货
币政策,若减少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名义利率等,市场的实际利率水平就会上升,导
致投资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15.2 【考点 2】三种不同的总供给曲线,不同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时


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
1. 古典总供给曲线

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
古典总供给曲线垂直的两个理由:
(1) 古典学派假设货币工资 W 和价格水平 P 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即当 P 上升→ 使
实际工资下降→劳动需求增加→劳动需求曲线右移。由于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灵活性,
因此工资会被要求同比列上升→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所以劳动市场始终处于充
45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分就业的状态。而在短期中,总产出是由劳动决定的,从而产量或国民收入总是处于充
分就业的水平,不受价格水平的影响。
(2) 在长期中,即使不采取 W 和 P 能迅速作出调整的假设,W 和 P 也被认为是具
有充分时间来调整的,从而使实际工资处于充分就业应有的水平,因此总供给曲线是一
条垂直线。

2. 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的原因:
在短期内,假定货币工资W与价格水平Р都是刚性的。在经济萧条时,广商的产量调整先于价格调整,
价格水平不随总.需求的减少而下降,此时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存在闲置生产能力,由于存在
着失业,厂商可在先行工资条件下雇佣他们需要的任意数量的劳动力,因此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一
条水平线。

3、常规总供给曲线

如上图,在左下方的 C 点表示经济处于严重的萧条状态,由于这种状态存在大量的
失业和闲置的生产能力,所以产量或国民收入稍有增加,P 会上升,但上升的速度不是
很快,即 CC 的斜率相对较小。随着经济的好转,P 上升的越来越快,从而 CC 的斜率逐
渐陡峭,一直到充分就业的 E 点,这时的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全部资源和有劳
动能力的人口均已就业,所以仍然存在着难以利用的资源和劳动者,如果产量还要增加,
则 P 上升的更快。

15.3 【考点 3】古典主义的 AD-AS 模型、凯恩斯主义的 AD-AS 模型


古典主义的 AD-AS 模型:下面左图
46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当总需求增加时,即从 AD0 移到 AD1 时,产量仍未 yf 不变,但价格


由 P0 增加到 P1,因此增加需求的政策并不能改变产量,而只能造成物价上涨,甚至通货膨胀。因此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无效。

凯恩斯主义的 AD-AS 模型(右图):

凯恩斯假设货币工资具有刚性或黏性,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或者一条平缓的向右
上方倾斜的线,这说明国民收入的增加主要取决于总需求的水平。
政策含义:在未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Yf 之前,经济社会能够按照既定的价格提供任何
数量的产量或国民收入,当达到充分就业以后,社会已经没有多余的生产能力, 从而不
可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因此增加的需求不但不会增加产量,反而会引起价格水平。只
要国民收入或产量<充分就业的水平,那么国家就可以使用增加需求的政策来使经济达到
充分就业的状态。

【考点提示】本章重点知识点为 1/2/3。
【考点预测】
名词解释:利率效应、实际余额效应、汇率效应、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总需求函数
简答: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长期(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推导、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影响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如何由IS-LM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课后习题1)、利用总需求曲线
和总供给曲线说明宏观经济的萧条、高涨(过热)和滞涨现象(课后习题5)、影响总需求曲线移动和
斜率的因素(课后习题8、10)
论述:总供给曲线的类型
计算:求总需求方程(利用IS/LM方程,y-r —— y-p)
联立总需求方程和总供给方程解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

第十六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

16.1 【考点 1】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普遍上升的过程,或者说货币价值在一定

47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时期内持续下降的过程。

16.2 【考点 2】通货膨胀的类型及原因


通货膨胀的分类:
1. 按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分类:
(1) 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 10%以内。
(2) 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 10%~100%之间。
(3) 超级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 100%以上。
2. 按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1) 平衡的通货膨胀:指每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相同。
(2) 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指每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3. 按人们预期的程度分类:
(1)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2)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原因:
1. 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货币数量论认为:每一种通货膨胀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即通货膨胀的根
本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多于需求量。

2.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又称超额需求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显著的上涨。
如图:当需求曲线 AD 不断向上移动且供给保持不变时,价格水平 P 在不断的上升。
需求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等。

3.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
显著的上涨。
又可分为: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即工会运用他所掌握的市场权利要求较高的工资;利
润推动的通货膨胀:即垄断或寡头企业为谋取高额垄断利润,从而造成的产品价格上涨。
如图可看出:总供给 AS 不断上升且需求不变时,价格水平 P 在上升。

48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4. 结构性通货膨胀
指:由于特定的经济制度、控制系统、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等结构性因素的变化所引起
的通货膨胀。
由于生产率提高快慢的不同,两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的快慢也应当有区别。但生产率慢的
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快的部门看齐,结果使全社会的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的
增长速度,因而引起通货膨胀。

16.3 【考点 3】通货膨胀后果及危害,通货膨胀的治理


通货膨胀的后果及危害:
1.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1)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收入维持生活的人;有利于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2)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的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能力就会
(3)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即通货膨胀
使债权人受损而债务人受益。
2. 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1)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可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还可刺激就业,减少失业。
(2)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会导致产出水平的减少,并且增加失业。
(3) 超级通货膨胀会导致经济崩溃
3. 通货膨胀对投资的影响
通货膨胀会引起公司税后利润的下降,结果使企业缺乏投资的积极性,即使厂商投
资也会倾向于投资那些短期项目,从而使投资的时期结构受到扭曲,给未来经济带来不
利。

通货膨胀的治理:
1. 控制货币供给量,即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再贴
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以达到减少货币市场供应量的目的。
2. 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即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政府税收、减
少政府购买支出、发行公债等,以限制消费和投资抑制社会总需求。
3. 限制物价和管制收入,即实行紧缩性的收入政策,可通过限制工资物价水平, 制
止垄断价格,规定恰当的物价和工资增长率。
4. 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即实行供给管理政策,即从商品和劳务方面
入手,增加社会总供给,增加货币需求量,从而使供求平衡。

16.4 【考点 4】充分就业的含义

充分就业: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充分就业
并不意味着全部就业,而是仍存在一部分失业,通常把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的就业水
平称为充分就业。即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

16.5 【考点 5】失业的分类与原因,自然失业的含义


49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失业的分类与原因:
1. 摩擦性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它是一种求职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着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与其相对应的寻找
工作的失业者。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备,失业者找到合适的工作需要一段时间。
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
2. 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
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
的职位空缺。
3. 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
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而造成的。
4. 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未被雇佣造成的失业
5. 非自愿失业:指具有能力并愿按现行工资率就业,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找不到工
作造成的失业。
自然失业:只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自然失业率: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是劳动力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
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是指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造成通货紧缩的失业率,
实际上就是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

16.6 【考点 6】凯恩斯对需求不足失业的解释

凯恩斯认为,如果一个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过低,不足以为每一个愿意按现行工资
率就业的人提供就业的机会,即失业人数超过了以线性工资率为基础的职位空缺, 由此
产生的失业便是需求不足型失业。

16.7 【考点 7】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不同学派对菲利普斯曲线的不同解释


及政策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用以描述关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交换关系的曲线,这
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
较低。后来,西方学者用物价上涨率即通货膨胀率来代替货币工资增长率,即当失业率
较低时,通货膨胀率较高;失业率较高时,通货膨胀率较低。

不同学派的解释及政策含义:
50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凯恩斯学派: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具有替代关系。即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
胀率较高;失业率较高时,通货膨胀率较低。故可用于分析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在一
定的时点上,政府可设置一个经济能够最大限度承受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界限, 通过总
需求管理政策把通货膨胀和失业都控制在此界限内。当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可通过紧缩
性经济政策使失业率提高,以换取较低通货膨胀率;当失业率过高时,采取扩张性的经
济政策是通货膨胀率提高以获取较低的失业率。
货币主义:强调适应性预期,适应性预期是指人们在形成价格预期时,会考虑到上
一期预期的误差,并调整对未来的预期。当上一期预期价格高于实际价格时,对一下期
的预期价格要相应的减少,反之则相应的增加。
货币主义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只有在短期才存在, 在
短期,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仍存在替换关系。因此,调节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仍然是
有效的。而在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不存在相
关关系,产出水平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因此政府运用扩张性需求管理政策不但不能降
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膨胀率上升。
理性预期:指事先根据各种资料和信息,运用有关理论和知识所作出的合乎实际的
预测。
理性预测学派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二者之间没有关系。劳动力市场可以迅速调整到均
衡水平,产出水平长期处于自然就业率水平。他们认为,政府不应对经济进行干预,因
为人们能够做出合乎实际的预测,如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但由于人
们能够预计到实行这一政策,物价水平会上涨因此要求增加工资,这样导致总供给曲线
向左移动,从而使国民收入没有增加,失业没有减少但物价却上涨了。短期菲利普斯曲
线:指在短期中,工人来不及调整,工人的实际工资率水平低于预期的实际工资率。激
荡通货膨胀还不太高,工人没有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时,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替换
关系的曲线,被称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政策含义: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
的作用。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有效性。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中,工人们发觉他们的实际工资水平会随物价的上涨而
下降就会要求雇主相应地增加货币工资,以补偿通货膨胀给自己造成的损失。由于工人
们会不断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使换取一定失业率的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一条条 PC
不断向右上方移动,最终演变成一条垂直的 PC 曲线,这就是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政策含义:在长期中,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所以在长期中政府运
51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用扩张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即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
无效性。

【考点提示】本章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 1,2,3,4,5,6,7,8

【考点预测】
名词解释:自然失业率、奥肯定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通货膨胀螺旋、鞋底成本、菜单成本、原始菲
利普斯曲线(传统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新古典综合派)、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弗里德曼、
货币主义学派、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修正后的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卢卡斯理性预期学派)、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名校真题名词解释8)

简答:失业的原因、失业的影响、通货膨胀率的分类、通货膨胀的成本
计算:自然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产出增长率、货币供给增长率、牺牲率(痛苦指数)
论述:通货膨胀的原因(5个)、菲利普斯曲线(四个阶段 画图)
推导:用菲利普斯曲线方程推导总供给曲线方程(课后习题10)、用短期总供给曲线方程推导菲利普斯曲线。
(课后习题12)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17.1 【考点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经济政策: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经济社会的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
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意识的干预。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经济生活中不存在任何的失业,是指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一种状态,即劳动
力市场达到均衡状态,当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时,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它并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
定,即不出现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对其它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

17.2 【考点 2】财政政策工具与原理、自动稳定器、挤出效应和功能财政


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控制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实现经济稳定增
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工具:
①变动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②发行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目的是:筹集资金,
弥补财政赤字政府购买支出: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③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
贫困救济和补助方面的支出
实施原理:
1、自动变动税收:经济萧条→个人与公司收入下降→符合纳税标准的主体自动减少、税率自动
52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下降→政府税收自动下降→消费、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2、政府转移支付:经济萧条→失业人数增加→符合领取救济标准的人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增
加→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总需求增加。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
机制,能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挤出效应【重点】:指当政府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时,货币需求会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
况下, 利率会上升,则私人部门的投资会受到抑制,产生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现象,这就是所
谓的挤出效应。如图,挤出效应大小为 y1y3。

功能财政:指以财政预算能否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为目标,而不论预算是否盈
余或赤字的积极性财政政策,它是对传统的平衡预算思想的否定。

17.3 【考点 3】货币政策的工具及实施原理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
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金率、道义劝告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
的政策行为。
优点:操作灵活,结果容易预测且常用。
再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缺点:这一政策有他的缺陷,即中央银行只能被动地等待商业银行来借款。
改变法定准备金率:指中央银行调整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率,以增
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措施。
缺点:这一政策效果猛烈,较少使用且存在时滞。
道义劝告: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
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

实施原理:
1.再贴现率:经济萧条时,再贴现率下降,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增加,货
币供给上升,经济繁荣时,再贴现率上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减少,货币供
给减少。
2. 公开市场业务: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从而货币投放增加,债券需
求增加,债券价格上升,从而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经济繁荣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从而货币投放较少,债券需求下降,债券价
格下降,从而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
3. 法定准备率:经济萧条时,央行降低法定准备率,商业银行对外贷款增加,货币创
造乘数上升,从而货币供给增加;反之,货币供给减少。
4. 道义劝告:经济萧条时,鼓励银行扩大贷款;经济过热时,劝导银行限制扩大信用。
53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17.4 【考点 4】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1.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一方面通过增加政府购买或减少税收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即 G 增加→IS 右移
→r 上升→Y 上升→产生挤出效应;另一方面可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或再贴现率来增
加货币供给,即 M 上升→r 下降,从而挤出效应会抵消。
适用的状况:严重经济萧条

2.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一方面通过减少政府购买或增加税收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即 G 下降→IS 左移
→r、Y 下降→投资 i 上升;另一方面可通过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 M 下降→LM 左
移→r 上升,从而不会使利率的下降起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
适用状况:严重通货膨胀
3.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一方面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即 G 上升→IS 右移→r 上升→Y 上升;另一方面实施
紧缩性货币政策,即 M 下降→LM 左移→r 上升→Y 下降,这种组合的最终结果是 r 上升
但总产出 Y 不变。
适用范围:轻微的经济萧条
4.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一方面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即 G 下降→IS 左移→r 下降→Y 下降;另一方面实
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即 M 上升→LM 右移→r 下降→Y 上升;这种组合的结果是 r 下降,
但 Y 不变。
适用范围:轻微的通货膨胀

【考点提示】本章重点知识点为知识点 1,2,4
【考点预测】
名词解释:充分就业、摩擦失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自动稳定器、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逆风
向行事、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功能财政、挤出效应、泰勒规则、单一规则货币政策、巴罗李嘉图
等价定理
简答题: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货币政策三大工具、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
各种配合及其效果分析(画图分析)、IS/LM曲线斜率是如何影响财政政策效果和货币政策效果(画
图)
54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计算:乘数、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财政盈余、是否存在挤出效应,算出挤出效应是多少

第十八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18.1 【考点 1】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汇率有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之分,名义汇率是两种货币的交换比率,它是指一单位外币
能够交换的本币数量或一单位本币能够交换的外币数量。实际货币是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是以同
一货币衡量的本国和外国的物价之比,它反映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如果持有外币只是为了购买外国商品,本币和外币的交换比率取决于各自的购买力,即取决于物价
水平的倒数。由此可得实际汇率的表达式为:e=E×Pf/P
其中 e 为实际汇率;P 和 Pf 分别为国内和国外的价格水平;E 为名义汇率(采用的是直接标价法)。
可见,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实际汇率应等于 1。根据这一定义式,实际汇率低, 本国产品就相对
便宜,本国产品在国际竞争市场竞争力向强,有利于增加本国净出口; 反之,本国产品就相对昂贵。

18.2 【考点 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把对经济总需求的分析扩展到开放经济环境中,建立的模型被称为蒙代尔一
弗莱明模型。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一个关键假设是所考察的经济是资本能够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 经济。这里的
“小型”是指所考察的经济只是世界市场的一小部分,从而其本身对世界某些方面,特别是利息率的
影响微不足道。这里的“资本完全流动”,是指该国居民可以完全进人世界金融市场。特别是,该国
政府并不阻止国际借贷。
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 ,它可以 用两个方程式来表示 :

第一个方程式描述了产品市场的均衡,第二个方程式描述了货币市场的均衡。外生变量
是财政变量 g、货币变量 M、物价水平 P 以及世界利率 rw。内生变量是收人 y和汇率 e

图 18-5 显示了这个模型的图形形式。经济的均衡处于 IS 曲线和LM 曲线的交点。这个


交点表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均衡时的汇率与收人水平。根据这个图形,我们可以用蒙
55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代 尔一弗莱明模型来说明收人 y 和汇率 e 会对政策变动作出什么反应 。

【考点提示】本章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 1,2
【考点预测】
名词解释: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名义汇率、实际汇率、净出口函数、资本净
流出
简答: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
计算:乘数(外贸乘数、投资乘数——四部门经济),解IS-LM模型(IS是关于汇率e的函数)求均衡收入和均
衡汇率、贸易收支(赤字的值是多少)、净出口余额

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

19.1 【考点 1】经济增长的含义及特征、因素分析

经济增长:在宏观经济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既可以
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为人均产量。常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产品的增加。如果考
虑到人口增加和物价变动情况,经济增长还指人均福利的增长。
特征:
1. 按人口计算的产量的高增长率和人口的高增长率。
2. 生产率本身的增长也是迅速的。
3. 经济结构的变革速度是高的。
4. 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
5. 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扩大。
6. 世界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
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都离不开这 5 个因素:人力资源、资本、自然资源、技术、制度。
由于自然资源和制度都是外生不变的,因此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所要说明的中心问题是劳动的增加、
资本存量的增加及技术进步。
(1) 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假设经济只生产一种产品,要素只有资本和劳动,而且劳动是单一的工种,要素的质量没有变化,
技术也没有变化。
如果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按相同的比例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产出的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组合
起来的增长。即生产必须有劳动和资本相结合,但劳动和资本对产出的作用并不同。劳动和资本对
产出的增加所作的贡献通常用每一要素所获得的国民
收入份额来测量。
令△Y/Y=产出增长率 △K/K=资本供给增加率 △L/L=劳动供给增加率
α=资本产出占国民收入份额 β=劳动产出占国民收入份额则
△Y/Y=α*△K/K+β*△L/L
56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方程含义:在一个规模报酬不变和没有技术进步的经济中,产出的增长率是资本和
劳动增长率的加权总和。
(2)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剩余
在预算一些国家长时期投入和产出的增加时,发现产出的增长率一般大于高于投入的增加率。
产出的实际增长和根据要素投入增加而预测的增长之间的差距可称为剩余。

生产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 资本品积累的增加,每个工人拥有的资本品越多,工具月先进则产出就越大。
2. 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劳动者越有技能,生产率就越高。
3. 资源从低生产率部门不断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的重新配置。
4. 技术变革尤其是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19.2 【考点 2】Harold-Doma 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剑桥增长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主要研究在使充分就业得以保证的条件下,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的
关系。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中心内容是要说明: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条件和产生经济波动的原因以及如
何调节经济实现长期的均衡增长,为此哈罗德提出了有保证的增长率、实际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三
个概念。
实际增长率 Gt:指实际发生的增长率、即事后的增长率。它由实际储蓄倾向 s 和实际资本-产出比率
v 所决定,即 Gt=s/v。
有保证的增长率 Gw:也就是和企业家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相称的增长率,是符合企业家意愿的增长
率。Gw=S/Vr
自然增长率 Gn:又称为社会最适宜的增长率,实际是指长期中的人口增长率 n, 即 Gn=n
若 Gt<Gw 表明:实际储蓄率<满意储蓄率,形成累积性的投资缩减,导致经济收缩与失业。
若 Gt>Gw 会引起累积性经济扩张。
若 Gw>Gn 表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超过了人口增长与技术水平所允许的程度,增长受到劳动力不足和
技术水平的限制,储蓄过度,经济长期停滞。
若 Gw<Gn ,储蓄和投资未达到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所允许的程度,生产的增加有充分的余地,经济
出现长期的繁荣。
若 Gw=Gn,社会出现规模增长。
结论:Gt、Gw、Gn 各自取决于不同的因素,Gt 取决于有效需求,Gw 取决于资本家的意向与预期,
Gn 取决于人口与技术进步,三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当三者出现不一致时,就会出现长期的经济波
动,哈罗德认为,国家可以采取适应的政策来干预使三者相等。(这个模型书上已经删掉 可以不掌握)

新古典增长模型【重点】
此模型可表示为:△k=sy-(n+§+a)*k 即人均储蓄=资本深化+资本广化
上述方程表示为,人均储蓄一方面用于装备新工人 nk,一方面用于储蓄 ,新古典增长模型告诉我们,
随着资本深化,即如果资本存量增加快于劳动的增加,即使没有技术变革,劳动边际产出和工资都
会上升,但资本收益会递减直到经济进入长期稳定状态。
57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重点】考试时,若要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需要先按如下内容简述模型内容:
一、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式中,k 为人均资本,s 为储蓄率,y 为人均产量(y=f(k)),n 为人口增长率,


δ 为资本的折旧率。从而 sf(k)为社会的人均储蓄;(n+δ)k 为新增劳动力所配备
的资本数量和资本折旧,称为资本广化(即意味着为每一个新增的工人提供平均数量的
资本存量); 为人均资本的增加,称为资本深化(即意味着每个工
人占有的资本存量上升)。因此,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式又可表述为:资本深化
=人均储蓄(投资)-资本广化。
二、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考虑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产出 Y 是资本 K 和有效劳动 AN 的一次齐次函数,即 Y=F(AN,


K)。
令 表示有效劳动平均的产量;
表示有效劳动平均的资本。
则生产函数可写成:
对公式 两边取自然对数,然后对时间求导,整理可得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
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其中,a 为技术进步的增长率,假定是外生给定的。
三、模型的稳态及其条件
在增长文献中,稳态是指包括资本存量和产出在内的有关内生变量将不会随时间的推移
而变化的一种状态。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经济达到稳态的条件是 =0。
对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来说,该模型稳态的条件是:sf(k)=(n+δ)k。
对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来说,该模型稳态的条件是:sf(k)=(n+δ+a)k如
下图所示,以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为例,当 k 为 k*时,sf(k)曲线正好与
(n+δ)k 线相交,此时有 =0,即sf(k)=(n+δ)k 即这时的人均资本量将不随
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所以,D 点所对应的状态即为该模型的稳态。

四、稳态时的增长率
(1)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当经济达到稳态时,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的稳态
58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增长率均为零,总资本和总产出的稳态增长率为 n,即人口增长率。

(2)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根据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稳态条件可知,稳态增长率如表所示
根据表可知,技术进步会导致人均产出的持续增长。一旦经济达到稳态,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就只取
决于技术进步的速率。
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只有技术进步才能解释持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持续上升。

新剑桥增长模型:
这种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率取决于收入的分配。过分提高利润收入者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经济增
长必然过高,会导致经济膨胀;过分提高工资收入者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经济增长率必然过小,
会导致经济萧条。因此社会可采取调整收入比重的办法来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地增长。

19.3 【考点 3】可持续发展思想


定义: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世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并强调认识到
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代际内和代际间的公平。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增长中逐渐以人力资源及人力制造的生产能力替代自然资源;要求严格控制
人口增长;还要求改变生产的方式和生活方式;并要遵循代际公平原则。

19.4 【考点 4】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经济周期:有时也称经济波动,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
程。
4 个阶段:
1. 扩张阶段即复苏:是总需求和经济活动的增长时期,通常伴随着就业、生产、价
59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格、货币、工资、利率和利润的上升。
2. 衰退阶段:则是总需求和经济活动下降的时期,通常总是伴随着就业、生产、价
格、货币、工资、利率和利润的下降。
3. 谷底即整个经济周期的最低点,表示萧条。
4. 峰顶即整个经济周期的最高点,表示繁荣。

19.5 【考点 5】各种关于经济周期的解释理论


1. 乘数加速数模型
这种理论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经济自身、因而是内生的,具体来说是投资的变动会引起消费
和收入的若干倍变动(乘数作用),而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又会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变动(加速数作
用),正是乘数和加速数的交互作用,造成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2.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无规则的,不可预测的。经济波动的原因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实际的、
外部的因素。因此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强调的不是对需求方的冲击, 而是对供给一方的冲击,他不主
张政府干预经济。
3. 货币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观点
认为:引起经济波动的重大干扰来自政府,尤其是政府的货币政策。新古典主义者对经济波动的看
法不但强调预期与否,还强调时期长短,即认为未被预期的政策变动虽能引起经济波动,但经过一
定时期经济总会回到自然率水平,用不着政府干预, 相反政府干预反而会加剧经济波动。
4. 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认为:供给方面的干扰和货币方面的干扰都可能成为引起经济波动的冲击。他们认为,市场经济并
不是总能够吸收各种冲击的影响而恢复充分就业。因此政府应干预经济。在经济不景气时实行扩张
需求的政策,在经济过热时实行紧缩需求的政策。

19.6 【考点 6】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


乘数原理考察投资的变动对于收入水平变动的影响程度。
投资乘数指投资支出的变化与其带来的收入变化的比率。投资乘数的大小与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
的比例(即边际消费倾向)有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引起的连锁反应就越大,收入增加的越
多,乘数就越大。
加速原理则考察收入和消费需求的变动反过来又怎样影响投资的变动。
内容是:收入的增加会引起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而消费品要靠资本品生产出来, 因而消费的增加又
会引起对资本品需求的增加,从而必将引起投资的增加。生产一定产品所需的资本品越多,即资本-
产出比越多,则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的影响就越大, 因此,在一定条件下的资本-产出比例称为加速
系数。
可见,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投资与收入、消费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把两者结
合起来才能全面、准确地考察收取、消费与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 并从中找出经济依靠自身因素发
生波动的原因。

【考点提示】本章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 1,2
60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考点预测】
名词解释:经济增长、经济周期、资本的黄金律水平(黄金分割率/菲尔普斯黄金分割率)
简答:经济增长的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计算:有效人均产出,稳态条件下的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和消费水平或者储蓄、资本的黄金律水平、稳态条件
下的增长率(总产出的增长率、平均产出的增长率、有效劳动平均产出的增长率)
论述:新古典增长模型(索洛模型)——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和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基
本方程、稳态条件、稳态增长率) , 内生增生模型(AK模型)
推导:增长核算方程的推导/经济增长分解式推导 (课后习题11)

第二十章 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
【考点 1】杜森贝利相对收入假定、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定、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假

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这种理论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消费者支出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
也受他人消费和收入的影响;二是指消费支出不仅受目前收入的影响, 还要受过去消费和收入的影
响。
(补充名词解释——棘轮效应:指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增加而提高消费,但不易于随收入的减少而
降低消费。)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这种理论认为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的,
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所谓持久收入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即他一生中可得到
收入的平均值。根据这种理论,政府想通过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不可能奏效的,因为人
们因减税而一时增加的收入并不会立即用来增加消费,同样人们因增税而减少的收入也并不会立即
减少消费支出。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这种理论把人生分为青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认为消费者需要估
算一生的总收入并考虑在生命过程中如何最佳分配自己的收入以获得 一生中最大的消费满足。一般
说来,年轻人家庭收入总偏低,这时消费会超过收入;随着他们进入壮年,收入日益增加,这时收
入大于消费,一方面偿还青年时欠下的债务, 一方面积些钱以备年老用;一旦年老退休,收入下降,
消费又会超过收入。根据这种理论,如果社会上青年人和老年人比例增加,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如
果社会上中年人比例增加,则消费倾向会下降。

【考点预测】
简答/名词解释: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原因

61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第二十一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21.1 【考点 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包括:
①经济当事人的利益最大化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现象是个体经济行为的后果。例如,一个社会的总消费量是个体
消费量的总和。微观经济学表明,个体行为的一个最基本的假设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这就是说,
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具有微观经济理论的基础,特别是, 要符合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假设条件。
②理性预期
所谓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 来最为准确的,
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实际上,这一假设包含三个含义:第一,作出经济
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为了追求最大利益, 他们总是力求对未来作出正确的预期。第二,为
了作出正确的预期 ,经济主体在作出预期时会力图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其中包括对经济变量之间
因果关系的系统了解 和有关的资料与数据。第三,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
③市场出清。
市场出清假设是说,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 性,可以根据
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有了这种灵活性,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
④自然率假说
1、按照自然率假说,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
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
2、在短期内,人为的经济政策的作用可以暂时使实际的失业率大于或小于自然率;在长期
中,该社会的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
3、自然率假说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共有四大假说,
其他三个假设分别是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

21.2 【考点 2】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异同

(1)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提出了交易方程式,也称之为费雪方程式。假设
M 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 为货币的流通速度,P 为价格总水平或价格指数,y 为一国
的实际国民收入,则有费雪方程式为:Py=MV 或 P=MV/y。
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在研究货币需求问题时,提出了剑桥方程是
M=kPy 式中 y 表示实际总收入,P 表示价格水平,k 表示经常持有的货币量,即货币需
求总量和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M 为名义货币需求。
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所区别。
(2) 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相同点
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有相同的公式,而且他们所企图说明的内容也是相同的, 即货
币数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数量关系,物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多
少,二者呈正相关系。
(3) 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不同点
62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①对货币需求分析的特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 而剑桥方程式侧重
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②费雪方程式是把货币需求和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 而剑桥方程式则
是用则是从用货币形式拥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所以,对
费雪方程式也有人称之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被称为现金余额说。
③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反
过来,在交易商品量给定和价格水平给定时,也能在既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出一定的货币需求结
论。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进行分析的产物。出于种种经济考虑,人们对于拥有货币存在满足程
度的问题;拥有货币要付出代价,比如不能带来收益的特点,就是对拥有货币数量的制约。这就是
说,微观主体要在两相比较中决定货币需求。显然,剑桥方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于费雪
方程式,特别是利率的作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21.3 【考点 3】卢卡斯总供给函数


卢卡斯总供给函数可以通过考察微观经济中的基本单位一企业的行为引申出来。设一个典型的
企业的供给函数为:y=h(p-P)+y*。式中,y为企业产量;p为其产品的价格;P为反映市场价格状况的总
价格水平;y*为企业潜在的或正常的产量;h为参数,它表示企业对其产品价格与总价格水平偏离的一
种反应,并且 h>0。
在实际中,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并不能知道价格水平 P,而只能对其加以估计, 今用 Pe 表示企
业对价格总水平 P 的估计,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可按下述方程来进行:Pe=a×p+(1-a)×PE。其中,
a 表示其赋予本企业的大价格的权重,PE 表示政府及社会研究机构的预测值,于是有:y=(1-a)h(p-
PE)+y*。
整个经济中有 n 个这样的企业,于是:Y=nh(1-a)(P-PE)+Y* 。其中,Y 表示经济的总产出;Y*
表示经济的总产出的潜在产量,进而可以写为:Y=a(P-PE)+Y*。其中,a=nh(1-a)。
卢卡斯总供给函数的含义是:预期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偏离会导致实际产出与经济正常产出的偏离。

【考点提示】本章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 1,3
【考点预测】
名词解释:自然率假说、理性预期、市场出清

简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四大基本假设、弗里德曼需求理论中,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货
币主义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

推导: 1、卢卡斯总供给曲线的推导(课后习题3)
2、菲利普斯曲线推导总供给曲线 (两者互相推 课后习题6)
3、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关系(16章课后习题10)
4、常规总供给曲线推导菲利普斯曲线(16章课后习题12)

63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南京财经大学 2004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试题答案解析
科目名称: 812 西方经济学 满分: 150 分
(04的题目含有政治经济学,现在已经不考了)

一、名词解释(共 7 题,30 分)
1、边际替代率(4 分)
①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维持效用水平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所
需要的放弃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②商品边际替代率存在递减规律,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
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是递减的。

2、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供给曲线(4 分)
①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供给曲线有短期和长期之分。短期供给曲线只是位于平均可变成本
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那一部分边际成本曲线。长期供给曲线是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
以上的那一部分长期边际成本曲线。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符合MR=MC原则,即厂
商利润达到最大化。
②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用该厂商SMC曲线上≧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来表示,即
用SMC曲线上≧停止营业点的部分来表示。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
的,它表示了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化(一 一对应)的关系。完全竞争厂商的
短期供给曲线表示厂商在每一个价格水平的供给量都是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
的最优产量。

3、资本边际效率
① 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 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
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②资本边际效率的公式为:

64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4、凯恩斯极端
①如果LM越平坦,或IS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LM越平坦,IS 越陡峭,货币政策效
果越小。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
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②如图15-3所示。此时财政政策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原因是:一方面,LM为水
平线,说明当利率降到像ro这样低水平时,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已成为无限大。这时,人们
持有货币而不买债券的利息损失是极小的,而买债券的资本损失风险极大(由于利率极低时
债券价格极高,人们会认为这样高的债券价格只会下跌不会再涨,从而买债券的资本损失
风险极大)。因此,这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只想持在手中。这样,如果国家货币当局想
用增加货币供给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是不可能有效果的。水平的LM即“凯恩斯陷阱”,
这时候政府用增加支出或减税的财政政策来增加总需求,则效果十分显著,因为政府实行
这类扩张性财政政策向私人部门借钱(出售公债券),并不会使利率上升,从而对私人投资不
产生“挤出效应”。这就是说,在凯恩斯陷阱中,即使Is不垂直而向右下方倾斜,政府实行
财政政策也会十分有效。

③如图15-4 所示。如果LM是水平的,IS 是垂直的,则必然是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而货币政


策完全无效。这种情况之所以称凯恩斯极端,是因为凯恩斯认为,当利率较低,而投资对
利率反应又不很灵敏时,只有财政政策才能对克服萧条、增加就业和收人产生效果,货币
政策效果很小。

5、马歇尔—勒纳条件(4 分)
①本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
性。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前提下,如果两者之和的绝对值大于 1,则本国货
币贬值可以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
②这一结论首先由马歇尔提出,又经勒纳发展,因此称为马歇尔—勒纳条件。用公式表示
为:|ąx+ąm|>1。其中,ąx 表示出口需求价格弹性,ąm 表示进口需求价格弹性。
③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弹性分析法的核心,也是一国是否采用货币贬值政策,改善国际收支
状况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使用价值。但马歇尔—勒纳条件是以进出口商品供
给弹性无穷大为前提,在充分就业条件下,这一假设显然不存在。因此,马歇尔列纳条件的
应用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6、垄断利润(5 分)
①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企业凭借其对资本的占有和在生产、流通领域的垄断地位所获得
的超过的高额利润。
65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②它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平均利润。按等量资本获得的等量利润。 第二,额外利润。以


垄断低价购买生产资料而获得的。 第三,一般超额利润。是由对生产技术条件的垄断而稳
定获得的。 第四,垄断超额利润。是以垄断高价销售产品而获得的。
③垄断利润是通过垄断价格获得的。垄断利润的形成,表明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有利于垄
断资本家的情况下进行再分配。
④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寻租活动是一种纯粹的浪费,进一步加剧了
垄断的低效率。

7、可变资本(5 分)政治经济学内容,不考

二、简答题 (共 8 题,56 分)
1、钻石对人的用途很有限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很便宜。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
解释这一价值悖论。(6 分)
①钻石对人的用处确实远不如水,所以,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远远大于从钻石
的使用中所得总效用。
②但是,商品的需求价格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的,即 MU/P=λ决定。
③虽然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很大,但是,由于世界上水的数量很大,因此,水
的边际效用很小,人们只愿付非常低的价格。相反,钻石的用语虽然远不及水大,但世界
上钻石的数量很少,因此,其边际效用很高,价格非常昂贵。

2、举例说明信息不对称会破坏市场的有效性。(6 分)
①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信息,或者一方掌握的
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一些。
②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
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
③以旧车市场买卖为例。假定有一批旧车要卖,同时有一批要买这些数量的车的购买者。
旧车中有一半是优质车,一半是劣质车,设优质车主索价 400 元,劣质车主索价 200 元,
买主对优质车愿意支付 480 元,对劣质车主愿意支付 240 元。如果信息是完全的,即买主
知道哪些车是优质的,哪些车是劣质的,则优质车会在 400—800 元之间成交,劣质车会在
200—400 元之间成交。但买主事实上无法凭观察判断旧车质量。旧车主会隐瞒劣质车的问
题,搞以次充好、鱼目混珠。买主只知道劣质车优质车所占比重各半,但不知每一辆究竟
是优质车还是劣质车。于是,他们的出价至多是 240*0.5+480*0.5=360。然而这样一来,优
质车就不肯卖。如果买主知道只能买到劣质车,则成交价格只能在 200—400 元之间,从而
优质车被逐出市场,市场运转的有效性就被破坏了。

3、由家庭消费函数直接加总是否可以得到社会消费函数?(6 分)
①社会消费函数并不是家庭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
②从家庭消费函数求取社会消费函数还要考虑一系列的条件。
一、是国民收人的分配。人们越是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因此,不同收人阶层的边际消
费倾向不同。富有者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贫穷者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因此,国民收人分配
越不均等,社会消费曲线就越是向下移动,反之亦然。
二、是政府税收政策。如政府实行累进个人所得税,将富有者原来可能用于储蓄的一部
分收人征收过来,以政府支出形式花费掉,而按西方经济学者说法,这些支出通常成为公
众的收入,最终用于消费。这样,社会中消费数量增加,社会消费曲线会向上移动。
三、是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公司未分配利润无形中是一种储蓄,如分给
股东,则必定有一部分会被消费掉,因此,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大,消费就
66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少,储蓄就多。反之,则消费就多,储蓄就少,即社会消费曲线就会向上移动。
③影响社会消费函数的因素还有其他一些,因此,社会消费曲线并非家庭消费曲线的简单
加总,但在考虑了种种限制条件后,社会消费曲线的基本形状仍和家庭消费曲线有很大的
相似之处。

4、如果 LM 曲线既定,IS 曲线的斜率变小,那么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将发生什么?


①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
水平的经济政策。一般而言,考察一国宏观经济活动水平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该国的国民
收入。从IS- 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政府收支变动(包括变动税率、政府购买和
转移支付等)使IS曲线移动,从而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②从IS和LM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典线和LM的斜率不同顶有所区别。在LM曲线不
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
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缓,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③下面用IS- LM模型来分析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

在图4-6(a)、 (b)中,假定LM曲线完全相同,最初的均衡收入Y0和利率ro也完全相同,假设
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例如增加一笔政府支出OG,则会使IS曲线右移到IS1,右移的距
离是EE2,EE2为政府支出乘数和政府支出增加额的乘积,即EE2=KG*△G。收入从Yo增加至Y3,
Yo*Y3= KG*△G。
但实际上收入不可能增加到Y3,因为IS曲线向右上移动时,货币供给没有变化(即LM曲线
不动)。因此,图4- 6(a)和(b)中, 均衡利率都上升了,利率上升抑制私人投资,这就是“挤
出效应”。由于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因此新的均衡点只能处于E1,收入不可能从
Y0增加到Y3,而只能分别增加到Y1和Y2。
从图4-6可见,Y0Y1<Y0Y2,即图4- 6(a)中表示的政策效果小于图4- 6(b), 原因在于图4-6(a)
中IS曲线比较平缓,而图4-6(b)中IS曲线较陡峭。IS曲线斜率大小主要由投资的利率敏感度所
决定,IS曲线越平缓,表示投资对利率敏感度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
的幅度越大。若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映较敏感,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就会
使私人投资下降很多,就是挤出效应较大,因此IS曲线越平坦,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被挤
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多,从而使得国民收入增加较少。
图4-6(a)中的 Y1Y3即是由于利率上升而被挤出的私人投资所减少的国民收入,Y0Y1是这项
财政政策带来的收入。图4-6(b)中IS曲线较陡峭,说明私人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所以挤
出效应较小,政策效果也较前者大。

5、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在总供求所决定的均衡产量尚未达到潜在产量的情况下,短期内
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宏观经济政策?(6 分)
①可以通过使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比如,减税、增加公共支出、增加转移支付。
②可以通过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比如,降低基准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央
行逆回购操作规模。

67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③一般而言,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即LM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IS曲线,会导
致利率上升和国民收人的增加;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即IS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
LM曲线,会导致利率下降和国民收人的增加。
④考虑到IS曲线和LM曲线的上述移动特点,如果使IS、LM曲线同方向和同等幅度地向右
移动,则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如图15-11所示。

⑤图15-11中,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图中E点,收入为yo,利率为ro。政府可实行扩张性财政
政策将IS右移,通过IS曲线右移使收入增加,利率上升。与此同时,政府可实行扩张性货币
政策使LM右移同等幅度,从而使利率下降至ro以抵消IS曲线右移所引起的利率上升而产生
的“挤出效应”,使国民收人更进一步向右移动至y'。这样,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才能使
国民收人增加而利率不变。
⑥要达到上述目的,就需要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相机抉择),一
方面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挤出
效应”,使经济得以迅速复苏、高涨。

6、在日、美等国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同时,我国政府则坚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如果人民币升值,对国际经济部门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6 分)
一、理论上人民币升值的弊端
1、人民币升值会使进口品价格下降,出口品价格上升,从而刺激进口,抑制出口,减少
国际贸易顺差甚至出现逆差,造成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和就业减少,特别是可能造成部分农
产品进口的增加,影响农民收入。
2、 人民币升值将使外商直接投资成本上升,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从而
制约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
3、人民币升值后将使外国来华旅游成本上升,外国游客可能会减少,对旅游业会产生不
利影响。
4、人民币升值后造成国家外汇储备贬值损失。
5、人民币升值后国家在联合国的会费相应增加。
二、理论上人民币升值的利益
1、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国内资本到海外投资,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间接引进国外先
进技术,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
2、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国内企业到货币相对贬值的发达国家投资建立国产商品销售网络,
以及降低在这些国家的广告宣传成本,将进出口与海外投资结合起来,提高我国出口企业
的综合经济效益。
3、人民币升值使进口原材料的价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三来一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人民币升值将降低利用国外贷款的还款成本,提高利用国外贷款企业的效益。
5、人民币升值将降低进口先进机器设备的成本,提高国内企业的投资效益。
6、人民币升值将降低进口石油的成本,使我国石油贸易获得巨大收益。
7、人民币升值将提高多数出口企业的赢利水平,有利于我国出口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
级,增强自身竞争实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8、人民币升值后国家为购买外汇支付的人民币相对减少,使货币投放减少,有利于防止
68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通货膨胀。
9、人民币升值提高了国内消费者的国际购买力,出国旅游会增加,生活水平将提高。
10、人民币升值提高了国内消费者的自信心,有利于促进消费升级。
7、简述商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10 分) 不考
8、简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关系。(10 分) 不考

三、计算题(共 2 题,20 分)
1、某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60 - P,该市场为某垄断厂商所支配,
其成本函数为TC=Q2/ 2。求:
(1)厂商均衡时的价格、供给及利润;
(2)由于垄断而导致的经济福利损失。

答案:
(1)TR=PQ=60P-P2 ,则MR = 60-2Q;MC=Q
由MR=MC,60-2Q=Q,Q=20,P= 40
利润=TR-C=40*20-202/2=600

(2)纯损三角形面积=1/2*(40-20)*(30-20)=100

2、假设:在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 c=100+0.75yd,投资 i=160-6r,政府购买g=100,税


收 T=0.2y,货币需求 L=0.25y-1.5r,货币供给 M=168,价格指数 P=1.2。单位:亿美元。求:
(10 分)
(1)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
(2)如果上述均衡国民收入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相比还差 150 亿美元,政府试图通过减
税的办法来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那么政府的税收将减少多少?

(1)根据Y=C+I+G=100+0.75(Y-0.2Y)+160-6r+100 得出 IS: Y=900-15r


根据L=M ,得出LM: Y=560-6r
联立IS和LM曲线,得出 Y=4100/7 r=340/21
(2)税收乘数Kt=-b/(1-b)=-3
根据Kt=△Y/△T=150/△T=-3 , △T=-50,减税50亿美元

四、论述题 (共 2 题,44 分)
1、运用生产理论分析说明理性的厂商应如何确定生产要素的投入量?(14 分)

一、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
①假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厂商用两种可变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生产一种产品,劳动价格为w,
资本价格r是。厂商用于购买这两种要素的全部成本C既定。厂商的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的
69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切点,就是厂商在既定成本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索组合点,即生产的均衡点。

②在图4-8中,等成本线AB和三条等产量曲线Q1,Q2,Q3。等成本线AB的位置和斜率决定于
既定的成本量C和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比例 -w/r。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曲线Q2相切于E点,该
点就是生产的均衡点。它表示: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厂商应该按照E点的生产要素组合进行生
产,即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分别为OL1和OK1,此时厂商获得最大产量。

③E点是最优的生产要索组合点的具体分析:

先看等产量曲线Q3,等产量曲线Q3代表的产量虽然高于等产量曲线Q2,但唯一的等成本线AB
与等产量曲线Q3既无交点又无切点。这表明等产量曲线Q3所代表的产量是企业在既定成本下
无法实现的产量,因为厂商利用既定成本只能购买到位于等成本线AB上或等成本线AB以内区
域的要素组合。

再看等产量曲线Q1,等产量曲线Q1虽然与唯一的等成本线AB 相交于a、b两点,但等产量曲线
Q1所代表的产量是比较低的。因为此时厂商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只需由a点出发向右或由
b点出发向左沿着既定的等成本线AB改变要素组合,就可以增加产量。

所以,只有在唯一的等成本线AB和等产量曲线Q2的切点E,才是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
产量的要素组合。任何更高的产量在既定成本条件下都是无法实现的,任何更低的产量都是
低效率的。

④再进一步分析等成本线AB和等产量曲线Q1的两个交点a点和b点。

如果厂商开始时在a点进行生产。在a点,等产量曲线斜率绝对值大于等成本线斜率绝对值。
由于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绝对值等于该点上的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的
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所以,在a点,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大于两要素的
价格之比,即有MRTSLK>w/r,比如说在a点,MRTSLK= -dK/dL=4/1>1/1=w/r。这时,由不等式右
边的w/r=1/1可知,在生产要索市场上,厂商在不改变成本的情况下,减少1单位的资本购买
就可以增加1单位的劳动购买。而由不等式左边MRTSLK= -dK/dL=4/1可知,在生产过程中,厂
商在减少1单位的资本投入时,只需增加0. 25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就可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

因此,由上述不等式可知,厂商因为在生产中多得到0. 75单位的劳动投人量而使总产量增加。
所以,只要MRTSLK> w/r,厂商就会在不改变总成本支出的条件下不断用劳动去替代资本,表
现在图中就是厂商的生产会沿着等成本线AB由a点不断向E点靠近。

如果厂商开始时在b点进行生产。在b点,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等成本线的斜率的
绝对值,这表示在b点的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小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即有MRTSLK <w/r。
比如说,在b点,MRTSLK= -dK/dL=1/4>1/1=w/r。与上面的厂商在a点时的做法相反,此时,厂
商会在不改变成本总支出的情况下,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以少购买1单位劳动的成本支出去多
购买1单位的资本(因为w/r=1/1)。而在生产过程中,厂商在减少1单位的劳动投入量时,只需
增加0.25单位的资本投入量,就可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因为MRTSLK= -dK/dL=1/4)。
70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因此,由上述不等式可知,厂商因为在生产中多得到0. 75单位的资本投人量而使总产量增加。
所以,只要MRTSLK<w/r,厂商就会在不改变总成本支出的条件下不断地用资本去替代劳动,
表现在图中就是厂商的生产会沿等成本线AB由b点不断向E点靠近。

⑤综上所述,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反映了两要素在生产中的替代比率,要素的价格比例反映
了两要素在购买中的替代比率。所以只要两者不相等,厂商总可以在总成本不变的条件下通
过对要素组合的重新选择,使总产量得到增加。只有在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和两要素的
价格比例相等时,生产者才能实现生产的均衡。

在图中则是唯一的等成本线 AB和等产量曲线Q2的相切点E才是厂商的生产均衡点。于是,在
生产均衡点E有MRTSLK=w/r。
它表示: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厂商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
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比例。这就是两种生产要索的最优组合的原则。

因为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所以上式可以写为MRTSLK=MPL/MPK=w/r。进一步,可得出MPL/w=MPK/r。
它表示:厂商可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无论用来购
买哪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二、关于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①假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厂商用两种可变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生产一种产品,劳动价格为w,
资本价格r是。厂商面对的产量既定。厂商的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的切点,就是厂商在既定
成本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索组合点,即生产的均衡点。

②图中有一条等产量曲线Q和三条等成本线AB、A'B' 和A"B"。唯一的等产量曲线Q代表既定的
产量。三条等成本线具有相同斜率(即表示两要索的价格是既定的),但代表三个不同的成本量。
其中,等成本线AB代表的成本大于等成本线A'B'代表的,等成本线A’B'代表的成本大于等成本
线A"B"代表的。唯一的等产量曲线Q与其中一条等成本线A'B'相切于E点,这就是生产的均衡点
或最优要素组合点。它表示:在既定的产量条件下,生产者应该选择E点的要素组合(OK1 ,
OL1),才能实现最小的成本。

这是因为,等成本线A"B"虽然代表的成本较低,但它与既定的等产量曲线Q既无交点又无切点,
无法实现等产量曲线Q所代表的产量。等成本曲线AB虽然与既定的等产量曲线Q相交于a、b两
点,但它代表的成本过高,通过沿着等产最曲线Q由a点向E点或者由b点向E点的移动,都可以
获得相同的产量而使成本下降。所以,只有在切点E, 才是在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的
要素组合。

③再进一步分析等产量曲线Q与等成本线AB的两个交点a点和b点。
71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如果厂商开始时在a点进行生产。在a点,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大于等成本线的斜率的
绝对值,它表示在a点上的两要索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大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比如,MRTSLK= -
dK/dL=3/1>2/1时,根据不等式左边,在生产过程中,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厂商可
以用1单位的劳动去替代3单位的资本(因为MRTSLK= -dK/dL=3/1)。而根据不等式右边。在生产
要素市场上,3单位资本的购买成本却可以购买到1.5单位的劳动(因为w/r=2/1),于是,厂商
因节省0.5单位劳动的购买成本而得利。

相反,如果厂商开始时在b点进行生产。由图可见,在b点,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
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它表示在b点上的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小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
比如MRTSLK= -dK/dL=2/4<2/1=w/r。这时,厂商可以在生产过程中用2单位的资本去替代4单位
劳动,并保持相同的产量水平(因为MRTSLK= -dK/dL=2/4),在生产要素市场上4单位劳动的购买
成本却可以购买到8单位的资本(因为w/r=2/1)。于是厂商因节省6单位资本的购买成本而得利。

由此可见,只要MRTSLK>w/r,厂商就会不断地用劳动去替代资本,即在图中沿着等产量曲线Q
由a点不断向E点靠近;只要MRTSLK<w/r,厂商就会不断地用资本去替代劳动,即在图中沿着
等产量曲线Q由b点不断向E点靠近。

④在以上的调整中,厂商可以不断以更低的成本来生产相同的产量,最后,厂商在
MRTSLK=w/r时实现生产的均衡。在图中,既定的等产量曲线Q和等成本线A'B'的切点E便是生产
的均衡点。在均衡点E有MRTSLK=w/r。它表示: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
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从而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所以上式可以写为MRTSLK=MPL/MPK=w/r。
进一步,可得出MPL/w=MPK/r。
它表示:为了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厂商应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
使得花费在每一种要素上的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

⑤以上就是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的两要素的最优组合原则。该原则与厂商在
既定成本条件下实现最大产量的两要索的最优组合原则相同。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资本必须积累?请阐述有哪些因素影响单个资本的积累,为什
么?(30 分)不考

72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南京财经大学 2005 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试题答案解析


科目名称: 812 西方经济学 满分: 150 分

一、名词解释(共 6 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

1、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① 经济模型 经济理论是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
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
②在经济模型中,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
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内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③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而外生变量本身不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2、交易成本
①交易成本是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
②根据科斯等人的观点,一类交易成本产生于签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损失;
另一类交易成本是签订契约,以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

3、价格歧视

(注: 区分差别定价和价格歧视。如果同一种产品由于
成本不同而以不同的价格出售,则属于差别定价的做法,
而不是价格歧视。)

①垄断厂商会对同一种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这种做法
往往会增加垄断厂商的利润。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
品,被称为价格歧视。严格地说,价格歧视要求所出售
的同种产品具有相同的成本。
②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一级 、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
1、 一级价格歧视如果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接消费者
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这就是一级价格歧视。一
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作完全价格歧视。如上图所示。
2、 二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
如左图所示。
3、 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 或对不同
的消费群) 收取不同的价格,这就是三级价格歧视。

73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4、挤出效应
①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导致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②即当政府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时,货币需求会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会上升,
则私人部门的投资会受到抑制,产生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挤出效应。

5、自动稳定器
①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
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
行动。
②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下述三项制度得到发挥。第一,政府税收的自
动变化;第二,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第三,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6、费尔普斯的"黄金分割率"
①若使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稳态人均资本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增长率。

图 1 资本的黄金律水平
②资本的黄金律水平应满足的经济学条件为 f'(k gold)=n+ξ。它表明 ,若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
最大,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增长率加上折旧率。
③一般地 ,一个经济并不会自动趋向于资本的黄金律水平 。如果人们想要得到资本的黄金律
水平 ,就需要一个特定的储蓄率来实现它 。
④相应地 ,与资本的黄金律水平对应的储蓄率,也称为储蓄率的黄金律水平 。

二、简答题(共 6 题,每题 10 分,共 60 分)


1、某种商品的需求缺乏价格弹性,试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该商品的消费者
需求曲线。
①价格—消费曲线:在消费者偏好收入和其他商品价
格不变的情况下,与某种商品不同价格相联系的消费
均衡点的轨迹。
②根据序数效用理论,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是这样一条
曲线,在它上面的每一点商品的组合是不同的,但是
它表示人们从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相同的。预算线是
指在既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用给定的收入可能购买
的各种商品组合点的轨迹,如图。

74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③价格消费曲线是指 X 的价格不断下降时,新的预算线与新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就是一
系列的新的均衡点。把这一系列新的均衡点描绘到另一个坐标系中, 横轴为 X 的需求量,
纵轴为 X 价格,这样就得出那 X的需求曲线。

2、什么是垄断市场?形成垄断的原因有哪些?
答: 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具体地说,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这样三点:
第一,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第三,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在这样的市场中,排除了任何的竞争因素,独家垄断厂商控制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市场
的销售,所以,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形成垄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这种对生产资源的独占,
排除了经济中的其他厂商生产同种产品的可能性。
第二,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这便使得独家厂商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内垄断该产
品的生产。
第三,政府的特许。政府往往在某些行业实行垄断的政策,如铁路运输部门、供电供水部门
等,于是,独家企业就成了这些行业的垄断者。
第四,自然垄断。

3、什么是外部影响?举例说明外部影响是怎样导致资源配置失当的?
①外部影响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造成了影响,但却并没有
为此而承担后果。
②然而,在实际经济中,这个假定往往并不能够成立。在很多时候,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
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 但他自己却不能由此而得到补偿。③此时,
这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利益(即所谓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全部利益
(即所谓的“社会利益”,包括这个人和其他所有人所得到的利益)。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
被称为所谓“外部经济”;另一方面,在很多时候,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
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
此时,这个人为其活动所付出的成本(即所谓的“私人成本”)就小于该活 动所造成的全部
成本 (即所谓的 “社会成本” , 包括这个人和其他所有人所付出的成本)。这种性质的外
部影响被称为所谓“外部不经济”。
④即使假定整个经济仍然是完全竞争的,但由于存在着外部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
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⑤例如,我们先来考察外部经济的情况。假定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为 VP, 该行
动所产生的社会利益为 VS。由于存在外部经济,故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VP<VS。如果这个
人采取该行动所遭受的私人成本 CP 大于私人利益而小于社会利益,即有 VP< CP<VS,则这个
人显然不会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有利的。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
下,帕累托最优状态没有得到实现,还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如果这个人采取这项行动,
则他所受损失部分为(Cp- Vp),社会上其他人由此而得到的好处为(VS-VP)。由(VS-Vp) 大
于(Cp- Vp),故可以从社会上其他人所得到的好处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行动者的损失。结
果是使社会上的某些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人的状况变坏。一般而言,在存在外部经济 的
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75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4、如果国民收入分配越来越向富有者集中,那么投资乘数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答:①投资乘数将变小。
②因为,富有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而贫穷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所以,如果国民收入
分 配 越 来 越 向 富有者 集中,那 么社会的 边际消 费倾向就会 降低,而 投资乘数 k=1/(1-
β),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就会降低,即β减小,故投资 乘数将变小。

5、作图论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①在“刚性”货币工资的假设条件下,当时的事实也表明 ,
当产量(从而国民收入)增加时 ,价格和货币工资均不会发
生变化 。
②因此,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被认为是一条水平 线 。
③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之所以具有水平的形状,理由有两个:
第一,货币工资(W)和价格均具有刚性,也就是说,二者
完全不能进行调整。
第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所研究的是短期情况以即使不使用刚性工资的假设,由于
时间很短,W 和 P 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调整。
④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是:只要国民收入或产量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那么,
国家就可以使用增加需求的政策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6、简述货币主义主要观点及政策主张。
①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
第一,货币供给对民意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作用;
第二,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而不能影响就
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第三,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第四,私人经济具有生内在的稳定性,国家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受到破坏;
②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第一,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第二,反对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
第三,主张“单一政策规则”。

三、计算题(共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假设消费者张某对 x 和 y 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 U=x2y2 了,张某收入为 500 元,x 和 y
的价格分别为 Px=2 元,Py=5 元,求:
(1) 张某对 x 和 y 两种商品的最佳购买组合。
(2) 若政府给予消费者消费 x 商品以价格补贴,即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 50%购买 x,则张
某对 x 和 y 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又是多少?
(3) 若某工会愿意接纳张某为会员,会费为 100 元,但张某可以 50%的价格购买 x,那
么张某是否应该加入该工会?
答:(1)Px*X+Py*Y=500 即 2X+5Y=500
因为 U=x2y2,MUX=2XY2;MUY=2X2Y
最优购买条件为 MUX/MUY=Px/Py,即 Y/X=2/5
76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联立解得 X=125;Y=50
(2) 政府补贴后,Px=1 元

Px*X+Py*Y=500 即 X+5Y=500
因为 U=x2y2,MUX=2XY2;MUY=2X2Y
最优购买条件为 MUX/MUY=Px/Py,即 Y/X=1/5
联立解得 X=250;Y=50
(3) 若张某参加工会成为会员,则可以用来购买商品的收入是 500-100=400 元,
则 X+5Y=400
联立得 X=200;Y=40。
此时张某获得的总效用是 U1=2002×402=6.4*107
若张某不参加工会,则由(1)得张某获得的总效用为 U2=1252×502=39062500
由于 U1>U2,故张某应当参加工会。

2、假设消费函数 c=600+0.8y,投资函数 i=400-50r,政府购买 g=200,货币需求函数


L=250+0.5y-125r,货币供应 M=1250,P=1。求:
(1) IS 曲线和 LM 曲线;

(2)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
(3) 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 4500 亿美元,那么要增加多少货币供应才能实现充分就
业?
(1)IS 曲线:y=c+i+g 即 y=600+0.8y+400-50r+200 化简得:y=6000-250r
LM 曲线:M/P=L 即 1250/1=250+0.5y-125r 化简得:y=2000+250r
(2) 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即 IS 与 LM 相交的均衡点
联立上式,解得r=8;y=4000 亿美元
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yf=4500,此时由 IS 曲线方程可得利率水平为 r=6。
假定实现充分就业需要增加 M*,则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可得:
250+0.5x4500-125x6=(1250+M*)/1
解得 M*=500,故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需要增加 500 亿美元的货币供应才能实现充
分就业。

四、论述题(共 2 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为什么说完全竞争的经济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答: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即不可能存在资源的再配置使得在经济
社会中其他成员的境况不变的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境况。在帕累托最优状态下,资源配置是
最有效率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于判断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一般标准。
帕累托最优,应满足三个条件:

77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要使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于这两种商品的任何两个
消费者都必须相等。设有 A,B 两个消费者,各自都消费 a,b 两种消费品,他们的边际替
代率分别为 MRSAab,MRSBab,则:MRS Aab=MRS Bab。①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要使任何两种要素投入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使用这两种要
素投入的任何两厂商或两生产者必须相等。设有 A,B 两厂商各自使用 L,C 两素,他们的
A , MRTS
LC
边际技术替代率分别为 MRTS LC ,则: MRTS LC
A  MRTS B
LC

B

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对于一个消费者,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与这两
种商品对于任何一个生产者边际产品转换率必须相等。设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为MRSXY,
厂商的边际产品转换率为 MRTXY,则:MRSXY=MRTXY。③

在满足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下,经济就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实现了经济的最
高效率。
完全竞争的经济可以实现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因为 MRSAab=PX/PY ;MRSBab= PX/PY
所以 MRSAab =MRSBab 。
完全竞争的经济可以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因为 MRTSALK=PL/PK ;MRTSBLK=PL /PK ,
所以 MRTSALK=MRTSBLK 。
完全竞争的经济可以实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因为 MRTXY=MCX/MCY; PX=MCX;
PY=MCY;MRSab=PX/PY,所以 MRSXY=MRTXY。
因为完全竞争的经济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所以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2、试述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1)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在一定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
(2)通货膨胀具有再分配效应。
第一,通货膨胀不利于固定收入者,而有利于变动收入者;第二,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第
三,通货膨胀会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对债务人有利。
(3)通货膨胀具有产出效应。
第一,通货膨胀导致产出增加;第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引致失业增加;第三,超级通货膨
胀导致经济崩溃。

78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南京财经大学 200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试题答案解析
科目名称: 812 西方经济学 满分: 150 分
一、名词解释(6×5 分=30 分)
1、公共物品
①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竟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物品。
非排他性: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
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效用;
非竞用性:公共物品是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
②公共物品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用性,所以能够从公共物品获益的人可以避开为公共物品
付出费用,这称为“免费搭便车问题”。
③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提供,而自己坐享其成。要使公共物品有效
率地提供出来,经常需要政府的行动。

2、非价格竞争
①垄断竞争厂商往往通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商标和包装、改善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
传等手段,来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这就是非价格竞争。
②在完全竞争市场,由于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完全同质的,所以,厂商之间不可能存
在非价格竞争。
③垄断竞争厂商进行非价格竞争,仍然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
④进行非价格竞争是需要花费成本的。例如 ,改进产品性能会增加生产成本,增设售后服
务网点需要增加投人,广告宣传的费用也是相当可观的。厂商进行非价格竞争所花费的总成
本必须小于由此所增加的总收益 ,否则,厂商是不会进行非价格竞争的。很显然,边际收
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对于非价格竞争仍然是适用的。
⑤非价格竞争指企业运用价格以外的营输手段,使本企业产品与竞争产品相区别,并使之具
备差别优势,以推动产品销售的竞争方式。
⑥非价格竞争主要是指垄断竞争行业内的厂商通过广告,售后服务,产品差异化等方式参与
竞争。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有差别的,垄断竞争厂商往往通过
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商标和包装、改善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增加消费者对其
产品的依赖程度,增强产品的垄断程度,扩大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⑦非价格竞争的特点是:
(1) 非价格竞争是一种产品单一因素竞争向多因素竞争的转变;
(2) 非价格竞争是从注重产品内在因素竞争向产品内外因素相结合竞争的转化;
(3)非价格竞争实现了销售方式从推销观念向营销观念再向竞争观念的转化。

3、边际技术替代率
①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
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其英文缩写为 MRTS。
②用 K、和 A、分别表示资本投入量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重的变化量,则劳动对资本的边际
技术替代率的公式为:

③在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存在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即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
79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
数量是递减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主要原因在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
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制的。

4、凯恩斯陷阱
①凯恩斯陷阱又称流动性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
②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
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
③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的水平,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
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
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
端变成水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
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凯恩斯陷阱。
④尽管从理论上可以推导出凯恩斯陷阱的存在,但现实经济生活中还没有发现该经济现象。

5、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是指价格变动或货币存量变动,而其他真实变量,如实际收入、相对价格、实际
利率以及包括现金余额在内是实际财富等皆未变动时,人们由于只注重名义价值的改变而
改变对商品或劳务的供给和需求的一种心理错觉。

6、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或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
②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的产品。

二、简答题(6 × 10 分=60 分)
1、机会成本概念与一般理解的成本概念有何区别?
①机会成本是指厂商运用一定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时他所放弃的运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
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人。
②由此,厂商生产的成本不仅包括显成本,还应该包括隐成本。其中,显成本指厂商使用或者购
买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时的成本支付; 隐成本指厂商使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时应该得到
的收入报酬。厂商生产的总成本等于显成本与隐成本之和。
③通常所说的成本一般是指厂商在组织生产活动时所支付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这不仅包
括原材料、燃料、动力、辅助材料、固定资产折旧、工人工资、企业管理人员薪资等费用,还
包括资本的报酬——利息,土地的报酬——地租,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正常利润。
80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2、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也有人说,气候不好反而对农民有利,
因为农业歉收后谷物会涨价,农民因此而增加收入。试用所学经济学原理对这两种说法给予
评价。
①评价气候不好对农民是否有利,主要是看农民的农业收入在气候不好的情况下如何变动。
②气候不好,对农民的直接影响是农业歉收,农产品的供给减少,这表现为农产品的供给曲线
向左上方移动,如果此时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需求曲线保持不变,那么农
产品的供给将供给的减少将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
③一般来说,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由需求价格弹性和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可知,
此时农民的农业收入将随着均衡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因而在需求状况不因气候不好发生变化,并
且对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气候不好造成的农业歉收,对农民增加收入是有利的。当然
若需求情况也同时发生变化,或者需求不是缺乏弹性,那么农民将不因农残因气候不好而得
到更多的收入。
④由上述分析可知,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对该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及需求状况作出假定,
不能笼统地下判断。

3、分析说明不同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有何不同。

(本题可以不看,该考点已经剔除)
①西方经济学家通常把经济体制划分为自给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四种类
型。不同的经济体制,实现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方式各不相同。
②自给经济是与小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经济形态。在这种经济中,人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
式是“习惯”,所谓习惯是指人们在经济社会经济活动中长期形成的,并共同接受和普遍遵
守的惯例,这种惯例通常具有法律或道德的约束力,从而成为传统社会中人们用来处理社会
基本经济问题,进行资源配置时的一种方法和制度性约束。在由习惯支配的传统社会中,人
们通常以家庭部落或村庄为单位,通过世袭的分工制度来解决社会的生产和分配问题,家庭
部落或村庄之间很少有交换活动,经济效率低下。
③市场经济则是建立在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经济形态。在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基本上是由生产要素的所
有者既作为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又作为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者各自独立地分散地决定的。他们的
决策主要依据是产品价格的高低,资源配,在市场经济中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的。
④计划经济是由中央计划部门预先对社会资源进行分配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计划经济
主要存在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下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以及产品如何
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基本上是由中央计划部门依靠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直接调节的。
价格对资源配置不直接发生作用,而且价格本身也由计划当局决定的。
⑤除了上述三种资源配置方式以外,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还有一种市场和计划相结合
的资源配置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特征是一方面资源配置基本上由市场决定, 另一方面
又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他政策对私人经济决策施加影响。例如政策通过对某些产品的生
产和销售增加税收,以减少这些产品的生产。相反,对另一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给予补贴,以
鼓励这些产品生产。以市场为取向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其目标就是建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资源基础性手段的新体制,实际上也是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结合起来,
这种双重决策的经济在西方经济学中称为“混合经济”。

4、如果总供求所决定的价格水平过高,在不考虑就业水平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什么样的经
济政策?
(1)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总需
81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
总需求是指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在既定条件下,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将要支出的数
额。总供给函数是指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
的坐标系中,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即为总供给曲线。
(2)采取如下经济政策
①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使得AD 曲线左移,降低价格。
紧缩的财政政策所采取的措施有:一,增加税收,以降低企业的投资能力和个人的投资
热情,并抑制总需求的膨胀。二,发行公债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三,消减政府预算,
限制公共事业投资,以此来减少政府支出。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所采取的措施有:一,中央银行利用货币发行权降低货币供应量。二,
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债券,减少货币供应量。三,通过提高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
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四,提高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模式, 影响货币
供应量。

②减少关税,降低进口原材料的价格。总供求所决定的价格过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原料
价格过高,一些原材料需要从国外进口,虽然高关税有利于保护本国产业,但是却导致进
口部门成本上升,从而间接提高了商品的价格,造成通货膨胀,因此为了调节价格至合理
水平,有必要降低关税。
③鼓励技术进步,降低工资水平,促使 AS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1、鼓励技术进步,对科技发明给予政策上的保护,保护其产权,并给予补贴和奖励。技术
进步可以使生产成本下降,扩大总供给,降低价格。
2、降低工资水平可以直接降低生产成本。当工资下降时,对于任意给定的价格总水平, 厂
商愿意供即供给更多的产品。因此因而下降低工资使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5、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凯恩斯理论:
在宏观经济总量分析中,凯恩斯认为,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人们的实际收入水平,
而不考虑价格变动。在收入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增加这种商
品的购买,其代价必然实减少对另一商品的购买。而当商品的价格普遍上涨成下降时,如
果居民的名义收入随着价格水平同比例变动,则实际收入不变。因此居民的消费总额独立
于价格水平,主要依赖实际收入。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的主要观点是:消费主要由消费者的收入决定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
零小于 1;平均消费倾向随者收入增加而递减,函数式:当期消费=自主消费+边际消费倾向
* 当期收入,用线性函数形式表示为 Ct=a+bYt。凯恩斯的这个消费函数仅仅以收入来解释消
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
(2) 生命周期理论
82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强调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周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
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一般说来,年轻人家庭收入偏低,这时消费可能会
超过收入。随老他们进入壮年和中年,收人日益增加,这时收入会大于消费,不但可能偿
还青年时欠下的债务,更重要的是可以积些饯以备养老,等到年老退休,收入下降,消费
又会超过收入,形成所谓负储蓄状态,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基本结论依然成立,这种结论
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C=aWR+cYL。式中,WR 为实际财富;a 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即
每年消费掉的财富的比例:YL 为工作收入:c 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掉
工作收入的比例。
根据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如果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
如果社会上中年人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下降,因此,总储蓄和总消费会部分地依赖于
人口的年龄分布,当有更多人处于储蓄年龄时静储蓄就会上升。
除了想使自己一生平稳消费这一点,还有一系列因素会影响消费和储蓄。例如,当有
更多人想及时行乐的话”储蓄就会减少;当社会建立起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有更多人
享受年老金待遇时,储蓄也会减少;当社会上有更多人想留一笔遗产给后代时,社会总储
蓄率就会提高,银行的遗产税率又会影响这种储蓄积极性。
(3) 两者的区别
美国经济宁家弗兰科。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不同之处在
于,前者设定人们在特定时期的消费是与他们在该时期的可支配收入相关的,而后者强调
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
最佳配置。

6、什么是挤出效应?为什么会出现挤出效应?
(1)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导致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2)用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说明挤出效应的产生过程。
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是由于政府扩大购买和增加公共工程方面的支出,使市场对商品和
劳务的需求增加,在供给没有及时增加时,价格必然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必然因价格上升
而减少,货币供不应求,利率上升,使得企业筹资成本增加,导致私人投资下降,政府支出
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与消费。挤出效应的存在,增加了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实施的困难。
(3)在不充分就业情况下,挤出效应的大小,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政府扩大支出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越多,但扩张性财政政
策所引起的利率上升,又引起私人投资减少,导致国民收入又减少很多,也就是说“挤出效
应”也很大。
第二,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投资的利率弹性越大,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
水平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投资的利率弹性越小,“挤出效应”就
越小。
第三,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水平的敏感程度。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一定量国民收入水平增
加所导致的对货币交易需求的增加也就越大,“挤出效应”也就越大。因为在货币供给量既定
的条件下,用于满足交易性需求的货币量增加,必导致用于满足投机性货币需求量减少,引
起利率上升,私人投资下降。

三、计算题(2×10 分=20 分)
1、已知某厂商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一单位产品。他在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上
都具有垄断力,其要素生产函数为 Q=60L0.5K0.5,产品的需求函数为
Q=243× 106 P-3, 厂商的劳动供给函数为 L=64×1/3×10-12W3。在短期,资本固定为 2500 单位。
求当厂商利润最大化时:
83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1)所雇佣的工人人数;(2)每个工人的年工资;
(3)厂商的年产量;(4)产品的价格。

答:将 K=2500 代入生产函数为 Q=60L0.5K0.5,并进行求导后可得:


MPL=3000×0.5 L0.5 ①
由产品需求方程,得:P=2431/3× 102 ×Q-1/3
于是 TR=PQ=2431/3× 102 ×Q2/3,则:
MR=2/3×2431/3×102×Q-1/3=721/3×102Q-1/3
将生产函数和 K=2500代入,可得
MR=721/3×102×3000-1/3×L-1/6=241/3×10×L-1/6 ②
将①②相乘,使用要素要素的边际收益MRPL=MR*MPL
因此MRPL=MR*MPL=241/3×10×L-1/6×3000×0.5L-0.5=241/3×15000×L-2/3

另一方面,由劳动供给函数得W=64-1/3×31/3×104×L1/3=4-1×31/3×104×L1/3
于是,使用要素的总成本WL=4-1×31/3×104×L4/3
则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MFCL=4/3×4-1×31/3×104×L1/3=3-2/3×104×L1/3 (总成本对L求导)

(1)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MFCL=MRPL,有:


3-2/3×104×L1/3=241/3×15000×L-2/3 解得:L=9

(2) 将 L=9 代入劳动供给函数,得:W=4-1×31/3×104×91/3=7500

(3) 将 L=9 及给定 K=2500 代入生产函数,得:Q=60×90.5×25000.5=9000

(4) 将 Q=9000 代入产品需求函数,得:P=2431/3×102×9000-1/3

2、假设:某国某年国民收入的有关统计资料如下:
净投资125
净出口15
储蓄25
消费500
资本折旧 50
政府转移支付 120
企业间接税 75
政府购买 200
社会保险金 130
公司未分配利润 100
公司所得税 50
个人所得税 80

84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求: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答:
国内生产总值 GDP=C+I+G+(X-M)=500+(125+50)+200+15=890(亿美元)
国内生产净值 NDP=GDP-资本折旧=890-50=840(亿美元)
国民收入 NI=NDP-间接税净额=840-75=765(亿美元)
个人收入 PI=NI- 社会保险金- 公司未分配利润- 公司所得税+ 政府转移支付
=765-100-50-130+120=605(亿美元)
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PI-个人所得税=605-80=525(亿美元)

四、论述题(2×20 分=40 分)
1、评述垄断竞争厂商理论。
①垄断竞争市场是指有许多厂商生产有一定差别的产品的市场结构。
②在这一市场中, 既有垄断的因素,又有竞争的成分,因而单个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
下方倾斜,并且有厂商的自由进入和退出,使得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时常发生变动,并具有较
大的价格弹性。
③垄断竞争厂商依照主观需求曲线所决定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交点确定产量,但必须按
照实际需求曲线所对应的价格取得收益,从而得到实际的边际收益。这样厂商按主观需求曲
线形式的结果是按实际需求曲线得到收益。
④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根据主观需求曲线所对应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产量,
在这一对应的实际价格与主观价格相等时,厂商处于短期均衡。

(短期均衡)

⑤在长期内,由于新厂商的进入和相互模仿,那些短期内处于垄断地位的厂商渐渐失去了垄
断地位,即他所面临的市场需求减少。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为,长期主观边际收益
等于边际成本,长期平均收益等于长期成本。在长期均衡时垄断竞争厂商只获得正常利润。
由于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所以在长期均衡时,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价格高
于完全竞争市场,产量低于完全竞争市场。并且,垄断竞争厂商为了强化产品的差异而进行
宣传,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这表明垄断竞争市场又缺乏效率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完全
竞争市场在现实中很少见,而且也由于垄断竞争市场的竞争能推进技术进步和产品的多样性,
所以垄断竞争市场常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率的市场结构。

85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长期均衡)

⑥从垄断竞争理论本身来看,这一理论体系仍然建立在较严格的假设之上,例如行业中
的厂商具有相同的成本曲线,厂商具有完全信息等。此外,对垄断竞争厂商,特别是较大的垄
断竞争厂商的策略行为的假设未必具有一般性,从而使得分析结果不能令人完全信服。

2、试述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①凯恩斯消费理论:在宏观经济总量分析中,凯恩斯认为,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人
们的实际收入水平,而不考虑价格变动。在收入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
消费者增加这种商品的购买,其代价必然实减少对另一商品的购买。而当商品的价格普遍
上涨成下降时,如果居民的名义收入随着价格水平同比例变动,则实际收入不变。因此居
民的消费总额独立于价格水平,主要依赖实际收入。
②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的主要观点是:消费主要由消费者的收入决定的;边际消费倾向
大于零小于 1;平均消费倾向随者收入增加而递减。其函数式:当期消费=自主消费+边际消
费倾向*当期收入,用线性函数形式表示为 Ct=a+bYt。凯恩斯的这个消费函数仅仅以收入来
解释消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

参考评分关键词:(1)凯恩斯理论的基本假设;(2)用代数方法归纳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3)用文字方法归纳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4)对凯恩斯理论进行评价。

上面是官方给出的参考答案,我们认为并不完善,以下是学长学姐经过讨论给出的答案:
(1)凯恩斯基本理论框架:

(2)凯恩斯的主要观点为:
①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②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③消费倾向比较稳定。
④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
成正方向变动关系。⑤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⑥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
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
(3)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要点可以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数学模型来表示:
①s=s(y)储蓄函数
86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②i=i(r)投资函数
③s=i 或 s(y)=i(r)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④L=L1+L2=L1(y)+L2(r)货币需求函数
⑤M/P=m=m1+m2货币供给函数
⑥m=L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根据①、②、③可求得 IS 曲线。例如,设 s=-α+(1-β)y,i=e-dr,则 i=s 时,
得 IS 曲线为:

或者

根据④、⑤、⑥可求得 LM 曲线。例如 M、P 为已知,且 m=M/P,L=ky-hr,则 m


=L 时,得 LM 曲线为:


求解 IS 和 LM 的联立方程,即可求得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87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南京财经大学 2007 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试题答案解析


科目名称: 812 西方经济学 满分: 150 分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共 75 分)

一、名词解释(3×5 分=15 分)
1、机会成本
①机会成本是指厂商运用一定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时他所放弃的运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
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人。
②由此,厂商生产的成本不仅包括显成本,还应该包括隐成本。
③其中,显成本指厂商使用或者购买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时的成本支付; 隐成本指厂商使用自
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时应该得到的收入报酬。
④厂商生产的总成本等于显成本与隐成本之和。

2、替代效应
①替代效应是指在保持消费者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相对价格变化后引起的商品需求量
的变化。
②如下图正常品价格下降时的替代效应。

图 :正常品价格下降时的替代效应

3、科斯定理
①科斯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者说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
正,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
②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
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③具体内容:
(一)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
资源配置的帕雷托最优;
(二)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配置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
(三)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不同的权利界定和分配,则会带来不同效益的资源配置,所以
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达到帕累托最优)

88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二、简答题(3 × 10 分=30 分)
1、当经济学家观察到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反而增加时,他们给出什么样的解释?
①需求规律表明,在影响商品需求的其他因素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大小取商品的决
于该商品价格的高低。如果商品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相应减少,如果该商
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就会相应增加。
②价格上升,需求反而增加,是一种违反需求规律的情况。需求规律对于奢侈品或吉芬商
品是不适用的,消费者对奢侈品或吉芬商品的需求量是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的。
③如图为吉芬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图。

如图 3-17 所示,横轴 OX1 和纵轴 OX2 分别表示商品 1 和商品 2的数量,其中,商品 1


是吉芬品。商品 1 的价格 P1下降前后,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分别为 a 点和 b 点,
相应的商品 1 的需求量的减少量为 X1'X1'',这就是总效应。
通过补偿预算线 FG 可得X1''X1'''为替代效应;X1'X1'''是收入效应,它是一个负值。而且,
负的收入效应 X1'X1'''的绝对值大于正的替代效应 X1''X1'''的绝对值,所以,最后形成的总效
应 X1'X1''为负值。在图 3-17 中,a 点必定落在 b、c 两点之间。
对吉芬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但收入
效应的作用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总效应与价格是同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就呈现向右
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

2、既然厂商知道在长期内他们的经济利润都将为零,他们为什么还要进入一个行业?
①虽然厂商知道在长期内他们的经济利润都将为零,但是实现长期均衡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在
短期内可能有相当的利润。
②先进入某一有利行业的厂商,比后进入者可能在市场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③因此虽然在长期内他们的经济利润都将为零,他们仍将进入一个行业。
3、政府应当在什么情况下实行反垄断政策?
①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垄断确实损害了经济效率,如抬高了价格,降
低了产量,降低了消费者福利,那么只有在市场自身无法修复这一缺陷情况下, 才需要政府实施
反垄断政策。
②这是因为如果垄断企业凭借其自身市场的控制,将产品定价过高(高于竞争水平),那么
高利润率自然会吸引潜在的竞争者进入市场,从而就有可能把价位拉低。只有在市场力量无法
克服这种障碍时,才需要政府实行反垄断政策或对垄断加以管理。

三、计算题(1 × 10 分=10 分)
设某厂商的总产量函数为 TP=72L+15L2-L3。求:
(1) 当 L=7 时,边际产量 MP 是多少?
(2) L 的投入量是多大时,边际产量 MP 开始递减?
89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答:(1)因为 TP=72L+15L2-L3,对 TP 求导可得 MP=72+30L-3L2


所以,当 L=7 时,MP=72+30×7-3×72=135
(2)对于 MP=72+30L-3L2,
令 dMP/dL=0,即 30-6L=0,得 L=5
由此可知,L 的投入量是 5 时,边际产量 MP 开始递减。

四、论述题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比有什么特点?如何解释公共物品生产的市场失灵?
① 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竟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物品。
②非排他性: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
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效用;
③非竞用性:公共物品是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
④公共物品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用性,所以能够从公共物品获益的人可以避开为公共物品
付出费用,这称为“免费搭便车问题”。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提供,
而自己坐享其成。要使公共物品有效率地提供出来,经常需要政府的行动。
⑤对于私人物品来说,购买者支付了价格就取得了该物品的所有权,就可以阻止他人消费这
一物品,而像国防之类的公共物品则不同。非竞争性是指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为许多人所消费,
增加一名消费者的消费,其边际成本为零,即一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可供别人消
费的量。
⑥公共物品使用之所以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因为公共物品生产上具有不可分性,如
国防、警务等提供的服务,不可能像面包、衣服那样,可分割为许多细小单位,只能作为一
个整体为全社会成员使用。对于私人物品,消费者可按一定价格购买自己需要的数量,排斥
他人分享。
⑦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物品的偏好程度可通过其愿意支付的价格来表现,从而市场价格
可对资源配置起支配作用。由于公共物品不能细分,价格机制无法将社会对公共物品的供需
情况如实反映出来,因而人们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能由市场价格来决定,这样公共物品就只
能由政府根据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来提供。如果人们根据用价格所表现的偏好来生产这种物
品,则谁都不愿意表露自己的喜好,只希望别人来生产这些物品,自己则坐享其成。因此在
公共物品的生产上市场是失灵的。

90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2007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部分(共 75 分)
一、名词解释(3×5 分=15 分)
1、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① 由于政府收支中转移支付和税收通过乘数作用所产生的效果都比一般自发性支出(如 投
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所能产生的效果要小 ,因此虽然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
但作用毕竟有限 ,特别是对于剧烈的经济波动,自动稳定器更难以扭转 。②因此,西方经
济学者认为 ,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 ,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 ,变动支出水平
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这就是斟酌使用的或权衡
性的财政政策。
③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 ,即出现经济衰退时 ,政府应削减税收 、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
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反之,当认为总需求非常高,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
削减开支以抑制总 需求。前者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 ,后者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

2、实际余额效应
①实际余额效应又称庇古财富效应。
②是指由于价格水平下降导致实际货币余额上升, 进而带动总需求增加的原理。

3、平衡预算乘数
①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
动的比率。
②用y 代表 政府支出和税收各增加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的变动量, 则:

③无论是在比例税还是定量税下,平衡预算乘数均为 1。
④根据平衡预算乘数,可以把财政政策的作用归纳为三种情况: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减少
税收将对国民收入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增加税收,保持预算平衡,对
国民收入的影响较小;政府在减少支出的同时增加税收将会抑制国民收入的增长。

二、简答题(3 × 10 分=30 分)
1、简述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如何说明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的。
①传统菲利普斯曲线的严重缺陷是忽视了预期通货膨胀对实际工资的影响,因为企业和工
人关注的是实际工资,并根据预期的通通货膨胀调整。
91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②由于实际工资等于名义工资减去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很容易得到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π=πe-ᵋ(u-u*) Πe 表示预期通货膨胀率
③图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④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性质:
实际通货膨胀等于预期通货膨胀时,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自然失业率是指非加
速通货膨胀失业率。
在短期内,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时,存在菲利普斯曲
线所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
但是在长期,人们要根据适应性预期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即人们可以根据过去预期的失
误来修改对未来的预期。这样,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一致时,失业
与通货膨胀就不存在这种交替关系。从而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修正后的菲利普斯曲线也称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表示
在短期内,即通货膨胀预期来不及调整时所存在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

2、简述在资本完全流动和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为什立无法实现独立的货币政策。
①如果资本的国际流动是完全自由的,即资本的国际流动,对利率水平的国际差异非常敏
感。BP 曲线将成为一条对应国外利率水平的平行于横轴的线。
②换言之,完全资本流动使国内和国外的利率差异完全消除,这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就丧
失了独立性。

图 :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扩张

③在图中,假定初始时,LM和IS相交于均衡点,当货币供给增加时,LM 曲线将向右移动引起
国内利率水平的下降。由于资本的国际流动是完全自由的,因此国内利率的下降会导致资本
外流,引起国际收支赤字。本国货币面临着贬值的压力,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就需要
在外汇市场上出售外国货币,换回本国货币。结果引起货币供给的减少,这一过程要一直持
续到 LM 曲线向左移动到原来的位置为止。
92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④由此可见在固定汇率制下,如果资本的国际流动是完全的,货币政策将失去独立性。

3、简述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
①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当国民经济繁荣时,需要救济的穷人会减少,相应的政府的转移支付就会自动地减少。净税
收是总税收减转移支付,在转移支付减少时,净税收相应增加。因此,当国民收入增加时,
作为漏出的净税收就会增加,从而自动地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幅度有所减少。 当国民收入衰退
时,需要救济的穷人会增加,相应的政府的转移支付就会自动的增加。因此作为漏出的净税
收就会减少,从而自动地使国民收入减少的幅度有所减小。
②累进所得税的自动作用
国民经济繁荣时,税收因税率等级的提高而增加,税收漏出的增加,自动减慢了经济的增长
速度。国民经济衰退时,税收因税率等级的降低而减少,税收漏出的减少,自动减慢了经济
的收缩速度。
③农副产品的维持制度
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副产品价格下跌,农副产品的价格保护可减轻农民收入上的损
失。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上升,农副产品价格上升,可减轻对农民的保护性,支持农民收入
上的所得相对增加较慢。

三、计算题(1 × 10 分=10 分)

假设消费函数 c= 1000+0.6Y,投资函数 i=800-64r,政府购买 g=200,货币需求函数


L=500+0.5Y-120r,货币供应 M=3000,价格指数 p=1.5。求
(1) IS 曲线和 LM 曲线;

(2)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
(3) 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 5000 亿元,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要实行多大力度的
财政政策才能实现充分就业?挤出效应是多少?
答:(1)IS 曲线:y=c+i+g 即 y=1000+0.6y+800-64r+200
化简得:y=5000-160r
LM 曲线:M/P=L 即 3000/1.5=500+0.5y-120r

化简得:y=3000+240r
(2) 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即 IS 与 LM 相交的均衡点
联立上式,解得r=5;y=4200
(3) 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 yf=5000,则要 实现充分就业,则国民收入需要增加:
Y*= yf-y =5000-4200=800
政府购买乘数 k=1/(1-β)=1/(1-0.6)=2.5,
根据,k=∆y/∆g,有∆g=∆y/k=800/2.5=320,即政府要增加 320 的购买支出,才能实
现充分就业水平。
由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带入得,当充分就业时,利率为 8.33,
即有R≈8.33-5=3.33,所以,由于利率上升所导致的投资的减少量,
即挤出效应为:64× r =64×3.33≈213

93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四、论述题(1× 20 分一 20 分)
试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主要内容及其经验含义。
(1)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有:社会储蓄函数 S=sY;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 n 增长; 生
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索洛得到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k=sy-(n+ç)k;这一关系是表明:
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人均储蓄 sy 减去(n+ç)k 项,(n+ç)k 为新增劳动力所配备的资本数量和资
产折旧称为资本广化(即意味着为每一个新增的工人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存量)。K 为人
均资本的增加,称为资本深机(意味着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存量上升)。因而新古典增长模
型的基本方式又可表述为: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2)稳定的增长条件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稳态是指一种长期均衡的状态,要实现稳态,则人均储蓄必须正好
等于资本的广化。即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稳态条件是:Sy=(n+ç)k
稳态中(人均资本不变,即。k=0),总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和总的资本存量的增长率等
于劳动力的增长率,且这一增长率是独立于储蓄率 s 的。
(3)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主要结论
①稳态中的产量增长率是外生的,在上面模型中为 n,它独立于储蓄率 s。
②尽管储蓄率的增加没有影响到稳态增长率,但是通过增加资本—产出比率,它确实
提 高了收入的稳态水平。
③产量的稳态增长率保持外生。人均收入稳态增长率决定于技术进步率,总产量的稳
定 增长率是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之和。
④如果两个国家有着相同的人口增长率,相同的储蓄率和相同的生产函数,那么它们
最终会达到相同的收入水平。如果两个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储蓄率,那么他们会在稳态
中达到不同的收入水平,但如果他们的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相同,那么它们的稳态
增长率也相同。
(4)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经验含义
从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可以得出结论,经济可以以人口增长率实现稳定增长。此外,
模型也包含着促进人均收入增加的政策含义。事实上,实现人均产出量增加有三个途径:
一是提高总产量,即提高技术水平;二是提高储蓄率;三是降低人口出生率,这对发展
中国家尤为重要。

94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南京财经大学 2008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试题答案解析
科目名称: 812 西方经济学 满分: 150 分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共 75 分)
一、名词解释(3×5 分=15 分)
1、纳什均衡
① 当两个厂商的条件策略组合恰好相同,从而,两个厂商都不再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倾向时,
整个博弈就达到了均衡。博弈均衡是博弈各方最终选取的策略组合,是博弈的最终 结果,是
博弈的解。这种均衡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纳什均衡”。
②更加严格一点说,所谓纳什均衡,指的是参与人的这样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
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或者换个说法:如果在一个策略组合中,当所有其
他人都不改变策略时,没有人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则该策略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2、公共物品
①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竟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物品。
②非排他性: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
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效用;
③非竞用性:公共物品是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
④公共物品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用性,所以能够从公共物品获益的人可以避开为公共物品
付出费用,这称为“免费搭便车问题”。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提供,
而自己坐享其成。要使公共物品有效率地提供出来,经常需要政府的行动。

3、生产可能性曲线
①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
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②生产可能性曲线 pp '具有两个特点 :
第一 ,它向右下方倾斜 ;第二,它向右上方凸出 。

二、简答题(3×10 分=30 分)
1、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1)从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角度来讲,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这个原理
解释了为什么经济学家几乎总是反对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在经济学家看来, 价格并不是某
些偶然过程的结果,他们认为价格是隐藏在供给和需求曲线背后的千百万企业和消费者决策
的结果。价格有平衡供求,从而协调经济活动的关键作用。当决策者用立法规定的方法来确定
价格时,他们就模糊了引导社会资源正常配置的信号。
95
(2)价格控制通常会造成经济效率损失,资源配置不是最优。从理论上讲,价格上限一方
面会有寻租及贿赂等腐败现象会出现,另一方面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进而会导致黑市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的猖獗。如果价格下限会导致供过于求,大量商品积压同样影响市场效率。

2、为什么说垄断也有可能促进经济效率?
答: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会带来福利纯损失,降低经济效率,因此主张反垄断。但也有不
少经济学家认为,垄断有可能促进经济效率提高,因为:
(1)垄断会带来规模经济降低成本,节省费用支出,一些自然垄断行业更需要垄断。
(2)范围经济,即垄断企业有条件进行多样化产品组合,把在生产技术上相互关联的产品
放在一个企业内生产经营,使投入的生产要素多次使用以生产不同产品,并共同享有商标、
包装和营销渠道等,从而降低成本。
(3)技术创新,垄断企业有力量投入大量研究开发经费。

3、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的盈利情况有哪些可能性?
答: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均衡时有以下四种可能性:
①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位于需求曲线以下,即 P>AC,厂商可以获得正的经济利润。
②完全竞争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切,也就是 P=AC,那么该厂商
只能赚取正常利润,经济利润为零。
③如果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低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但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
点,也就是 AC>P>AVC,厂商虽然遭受亏损,但仍应继续生产。
④如果 AVC 曲线的最低点高于厂商的需求曲线或与之相切,也就是 P<AVC,不考虑其他因
素,厂商会选择停产。

三、计算题(1 × 10 分=10 分)
假设某边际成本函数是MC=3Q2-8Q+100,若生产 5 单位产品的总成本是 595,求总成本函
数、平均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及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答:由边际成本函数 MC=3Q2-8Q+100 积分可得总成本函数,即有


TC=Q3-4Q2+100Q+a(a 为常数)
若生产 5 单位产品的总成本是 595,即有
53-4x52+100x5+a=595
可得 a=70,所以有:
总成本函数为 TC=Q3-4Q2+100Q+70
平均成本函数为 AC=TC/Q=Q2-4Q+100+70/Q
可变成本函数为 TVC=Q3-4Q2+100Q 96
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AVC=TVC/Q=Q2-4Q+100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四、论述题(1× 20 分-20 分)
试画图说明吉芬物品价格下降时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并说明其需求曲线的特征。

①商品价格下降通常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影响对该商品的需求。

②替代效应是指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
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收入效应是指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
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③吉芬物品降价后都有正的替代效应,表明只要该商品降价,消费者就会用该商品去替代其
他商品的消费,即消费者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而吉芬物品的收入效应为负,且收入效
应大于替代效应,最终使得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④如图所示,图中的横轴 OX1 和纵轴 OX2 分别表示商品 1 和商品 2 的数量,其中, 商品 1


是吉芬物品。商品 1 的价格 P1 下降前后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分别为 a
点和 b 点,相应的商品 1 的需求量的减少量为 X11 X12 ,
这就是总效应。通过补偿预算线 FG 可得:X1 X13 是替代
效应,为正值,X1 X13 是收入效应,它是一个负值,而
2
且负的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正的替代效应的绝对值,
1
所以最后形成的总效应为负值。

⑤对于吉芬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收入效应与价格同乘同方向变动,但是收入效应的作用
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数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 相
应的需求曲线就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

97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2008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3×5 分=15 分)
1、国民收入
①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
利息和地租的货币值之和。
②它与 GDP 的关系为:GDP- 折旧-间接税=NI。

2、自然失业率
①自然失业率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是指
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
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
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②自然失业率取决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组织状况、人
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
数等众多元素。
③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任何把失业率失业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
的企图都将造成加速的通货膨胀。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是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一种观点,它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
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

3、自动稳定器
①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
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 无需政府采取任
何行动。
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
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
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同时随着失业
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
③但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
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他们的总趋势,因
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

二、简答题(3 × 10 分=30 分)
1、试述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谈论该如何修正。
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
不能反映实际的产量水平和真实的生活水平,因为自给自足的家务劳动和地下经济经济没有
记入 GDP。
②不能反映产品和劳务结构和技术进步状况,GDP 只是总量概念,没有体现生产率的提高状况。
③只注重 GDP 总量和人均 GDP 的增长,没有关注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造
成的损失。
④GDP 也不能反映收入分配不平等等的严重社会问题。
⑤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国民收入核算的修正。
98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参考答案没有给出具体修正,思路:绿色 GDP、单位 GDP 的碳释放量、GDP 构成的合理化;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子孙
后代着想。

关于绿色GDP,做如下补充:
①绿色 GDP 泛指在一国(或地区)扣减资源耗减成本与环境降级成本之后的生产活动最终
成果。其中,资源耗减成本又称资源成本,指在核算期内由一国所有常住机构单位的社会经
济活动影响的自然资源“实体性”物量耗减,包括资源的经济使用和其他物量耗减:环境降级
成本又称环境成本。它指在核算期内由一国所有常住机构单位的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自然环
境“功能性、生态效能性”服务的价值,包括环境保护成本和生态建设成本。
②实行绿色 GDP 发展指标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意义十分重大。首先,
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改善。实行“绿色 GDP”的发展指标,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和改善环境。
其次,有利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符合当今社会发展
的趋势。绿色 GDP 的实施有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再次,有利于国家的协调发展。严
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单纯的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是不可能持续的,实施绿色 GDP
的发展指标,建立绿色 GDP 核算体系,有利于国家的协调发展。
③实施绿色 GDP 的难度
(1)认识观念不够全面深刻。虽然,关于建立绿色 GDP 核算的重要性,已基本形成了共识,
但仍有相关一部分领导和专家对此认识不足,还没有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价值观,在思想上
和实际工作中重视程度不够。同时,一旦实施绿色 GDP,必将带来以单纯的 GDP 增长为业
绩的干部考核体系的重大变革,这会使很多干部想不通,从而形成诸多阻力。
(2)绿色核算技术还不够完美。环境成本计量是绿色 GDP 核算的基础,但环境成本的计量
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种困难主要来源于环境成本的时间因素、空间因素以及非市场价格
问题。
(3)国际上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倡导下,绿色 GDP 核算的
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到现在为止,尚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完成全面的
环境经济核算,计算出一个全面的绿色 GDP 指标,也没有一个国家以政府的名义正式公布
绿色 GDP 统计数据。
(4)绿色核算的制度安排基本空白。绿色 GDP 从概念的提出到现今,已有一段时间,之所
以没有从理论到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绿色 GDP 核算的相关法
规制度安排还基本空白。
④绿色 GDP 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被提出来的。针对
当前中国 GDP 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但是环境不断被破坏,能源资源消耗过多,提出了绿
色 GDP 的理念,是希望在 GDP 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能够改变传统粗犷的经济增长模式,减
少经济发展的外部性,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

2、简述在资本完全流动和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对国际收支影响的可能后果。
①固定汇率、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外部市场的均衡曲线 BP 是水平线。
②如图所示, 如果政府通过扩张的财政政策推动 IS 曲线向右移动,那么可以带来国民收入
的增加和利率的上升,资本大量流入,使本币面临升值的压力(本币升值会造成经济账户的恶
化)。
③为了稳定汇率水平,政府出面干预,购入外币出售本币,稳定汇率水平;国内货币供给量上
升后又会导致LM 曲线向后移动,最后,IS、LM、BP 达到均衡,这时候利率水平没有上升,
国民收入增加。

99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图 1 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的财政政策效应

3、简述总需求曲线与商品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不同原因。
(1)总需求曲线表示的是以产量(国民收入)所代表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它是向下倾斜的。原因在于:
①利率效应,如果价格上升,这将导致利率上升,进而导致投资和总支出水平下降。也就是说价
格水平的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
②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是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
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民人们变得相对贫穷,预示他们的消费水平就会相应的减少。
③汇率效应。较低的物价水平导致了较低的利率水平,投资者将把资金从国内转移到国外投资,
增加了外汇市场上的本币供给,使本币贬值,实际汇率的下降,增加进出口, 从而增加了总需
求。
(2)商品的需求曲线表示的是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它是向下方倾斜的,主要是由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作用结果。
①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在它们
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
倾斜的。
②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 而且在
大多数的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
相应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100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三、计算题(1 × 10 分=10 分)
假定一经济系统由如下行为方程组成: 消费行为 C=280+0.8Yd
投资行为 i=40-10r
政府行为税收 T=0.25Y;政府支出 G=40
货币需求 L/P=0.4Y-20r
名义货币供给 M=180

(1)计算总需求函数。
(2)若总供给函数为 Y=600+24P,充分就业水平为 696,要实现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总需求需
要增加多少。

(1)由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可得:
Y=C+I+G=280+0.8(1-0.25)Y+40-10r+40=360-10r+0.6Y
整理得 IS 曲线方程为:Y=900-25r
由 货 币 市 场 均 衡 条 件 M/P=L/P 有 :
180/P=0.4Y-20r
可得 LM 曲线方程为:Y=450/P+50r。
联立 IS、LM 曲线方程,消掉 r,可以推导总需求函数为:
Y=600+150/P
(2)联立总需求和总供给函数,解得:P=2.5,Y=660。
显然地,与充分就业水平 696 相比,要实现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总需求需要增加 36。

四、论述题(1 × 20 分-20 分)
试用菲利普斯曲线及相关理论评述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答:关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三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是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可
以促进经济增长;二是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增长;三是中性论,认为通货膨胀
对经济增长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
促进论:
①促进论者认为,西方社会中一个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要刺激经济增
长就要增加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供应量,实行膨胀性政策,刺激投资与消费, 增加有效需求。
②通货膨胀的直接表现是货币供给过多,多发行的那一部分直接成为政府的收入,可用于增
加投资。而物价上升带来居民持有货币的贬值,此损失被国家占有,这实质上是政府对所有货
币持有人的一种隐蔽性的强制征税,又称“通货膨胀税”。如果居民消费不变或者如果消费
的下降小于投资的增加,产出仍能通过乘数效应上升。
③通货膨胀具有一种有利于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在通货膨胀过程中,高收入
阶层的收入比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加得更多。与此同时,高收入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比低收
入阶层高,因此,通货膨胀可以提高全社会的储蓄率,促进经济增长。
④在通货膨胀的初期,全社会都存在货币幻觉,将名义价格、名义工资、名义收入的上涨看
成是实际的上涨。于是劳动者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企业家愿意扩大投资,增加雇佣工人,
101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导致就业的增加和产出增长加快。
⑤通货膨胀增加了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由于实物资产和现金余额这两种财富形式之间的替
代性,经济单位会增加对实物资产的需求,从而推动投资和产出的增加。
⑥通货膨胀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货膨胀引起的价格上涨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和
各企业之间是不平衡的,各部门的投资规模也会以不同的速度增加,全社会的产业结构可以
得到局部调整。
⑦第一阶段的菲利普斯曲线是支持通货膨胀效应理论中的促进论的。

促退论。促退论者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①在通货膨胀时期,价格上升和工资增加的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不对应的,工人可能会通过
罢工等方式向政府和资方施加压力,政府从本身利益考虑,可能会对某些价格实行行政控制,
从而使经济运行缺乏竞争和活跃,价格的信号作用消弱,经济效率下降。
②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贬值,存贷款风险增大,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会导致金融瘫痪。在通
货膨胀时期,政府控制名义利率,导致对借贷资金的过度需求,出现对借贷资金实行配给的
局面,从而使资金的运用起不到优化配置和加快经济增长的作用。
③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会错误地引导资金流向,使一部分资金从生产部门转向非生产部门,对经
济长期增长不利。在通货膨胀中进行投机的商业资本周转快,使投机者在交易中可获得丰厚的
利润,而投入生产领域的资本,一般周转期较长,结果一部分工业资本从生产领域流向流通领
域进行流投机活动,生产资本减少,导致经济衰退。
④通货膨胀会降低储蓄。一方面,通货膨胀会使人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减少,削弱其储蓄能力;
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又会降低实际利率,带来边际储蓄倾向降低,出现消费对储蓄的强迫替代,
投资资金减少,生产规模因资本缺乏而缩减。
⑤反复无常的通货膨胀,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加大,增大生产性投资风险
和经营风险,打击投资者信心,导致投资萎缩,产出下降。
第三阶段的菲利普斯曲线,即弗里德曼提出的在长期内向上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是支持促退论
观点的。

中性论:
①中性论者认为,出现通货膨胀使社会公众通过各种信息做出对未来的预期,根据这种预期,
他们就会对物价上涨作出合理的行为调整。这种行为调整将会使通货膨胀的各种影响均被相互
抵消掉,因此通货膨胀无正效应也无负效应,其效应是中性的。持这种观念的人们,对于通货
膨胀的态度也是中性的。
②第二阶段的菲利普斯曲线,即一条垂直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支持中性论的观点。
③此外, 芝加哥大学的卢卡斯等提出的理性预期的概念,这比弗里德曼的适应性预期菲利普斯
曲线更强调了通货膨胀政策的无效性,是支持中性论的又一理论基础。

102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南京财经大学 2009 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试题答案解析


科目名称: 812 西方经济学 满分: 150 分
2009 年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共 75 分)
一、名词解释(3×5 分=15 分)
1、经济模型
①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②经
济模型可以用文字语言或数学的形式(包括几何图形和方程式等)来表示 。

2、基尼系数
①基尼系数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
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它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
②若设G为基尼系数,则:G=A/(A+B)
③显然,基尼系数不会大于1,也不会小于0,即有0<G≤1。

3、经济效率
①经济效率是指经济活动利用经济资源的有效性。
②高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使用有效的生产方式;低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
利用不充分或者不能有效的生产。

二、简答题(3×10 分=30 分)
1、如果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不成立的话,世界上就不会存在粮食总量危机,但可能存在粮食分

配问题。为什么? (本题可以不看)
(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可变要
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它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先是递增的,达到最大值以后再递减。
(2)粮食的要素投入有土地、劳动力、化肥等等,如果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不成立,那么可以
通过持续的增加劳动力的方式,增加总产量,满足日益增加的人口的粮食需求。假定粮食产
量为Q=f(K,L),Q 是粮食产量,K、L 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假定土地固定)。若边际报酬递减,
即有 fK≦0,fu≦0。因此无论 K、L 投入多少,Q 有极大值。因此随着人口增加,L 投入再多,
Q 会达到极限,因此存在粮食总产量危机。如果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不成立,fK≧0,fu≧0,有
限土地上,粮食边际产量 Q 有极小值,无极大值,无论有多少人口,只要不断投入 K、L,Q
就会不断增加,因此就不存在粮食总量危机。
(3)但是粮食生产出来还要考虑土地的肥沃程度,气候因素,人口知识,技术差别, 不同区
域间的粮食运输成本会造成分配问题。由于一些地区的贫富差距,土地贫瘠,可变要素的投入
103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赶不上人口的增长,特别是生产技术待改进,需要发达国家或者 IMF 世界银行提供资金和技术


援助。
(4)假定个人效用函数U=U(xc,xo)(xc=Q),xc 等于为粮食数量,xo 为消费其他物品的数量。
收入约束:pc*xc+po*xo=I。由于边际报酬递减,粮食的边际效用递减,粮食也是一般商品,于
是效用函数满足凸性条件,因此有极小值,与预算线相切,实现最优配置。反之, 若规模报
酬递减不成立,效用函数不能满足凸性条件,于是不能与预算线相切,也就不可能出现最优
配置,从而粮食分配出现问题,粮食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2、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厂商不会在其市场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小于 1 的部分进行生产。

为什么?
①垄断厂商在产品市场上垄断,对价格有控制能力 P=P(Q),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
件为 MR=MC。
②垄断厂商总收益为 TR=P(Q)×Q,则可得:MR=dTR/dQ=P+Q*dP/dQ=P(1-1/ed)
③当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 ed<1 时,边际收益 MR<0,若厂商在此处经营,此时总收益减少, 又
由于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边际成本 MC>0,所以有 MR≠MC,不满足厂商收益最大或亏损最小
化的原则,因此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厂商,不会在其市场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小于 1 的
部分进行生产。

3、如何纠正由于外部性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
①外部性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它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
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外部性的影
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②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支出成本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
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
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
③外部性的解决办法:
第一,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
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例如, 在生产污染情
况下,政府向污染者征税,其税额等于治理污染所需要的费用。反之,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
国家则可以采取津贴的办法,使得企业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等。无论是何种情况,只要政
府采取措施使得私人戚本和私人利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相等 ,则资源配置便可达到
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二,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例如,一个企业的生产影响到另外一个企业。如果影响是正的
(外部经济),则第一个企业的生产就会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反之,如果影响是负的(外部
不经济,则第一个企业的生产就会超过社会最优水平。但是如果把这两个企业合并为一个企
业,则此时的外部影响就“消失”了,即被“内部化”了。合并后的单个企业为了自己的
利益将使自己的生产确定在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上。而由于此时不存在外部影响,
故合并企业的成本与收益就等于社会的成本与收益。于是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三,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在许多情况下,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财
产权不明确。如果财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不会发生。例
如,某条河流的上游污染者使下游用水者受到损害。如果给予下游用水者以使用一定质量水源
的财产权,则上游的污染者将因把下游水质降到特定质量之下而受罚。在这种情况下,上游污
染者便会同下游用水者协商,将这种权利从他们那里买过来,然 后 再让河流受到一定程度的
污染。同时,遭到损害的下游用水者也会使用他出售污染权而得到的收入来治理河水污染。总
之,由于污染者为其不好的外部影响支付了代价,故其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不存在差别。
104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三、计算题(1 × 10 分=10 分)
已知某消费者的收入为M,他在 X1 和 X2 中的偏好可以用 U(X1,X2)=a·X1+X2(a>0)表示, X1
和 X2 的价格分别为 P1 和 P2,求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消费组合。

①由消费者的效用函数 U(X1,X2)=a·X1+X2(a>0)可得,MU1=dU/dX1=a,MU2=dU/dX2=1。消费
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MU1/MU2=P1/P2,即 P1/P2=a。
②由 MRS12=MU1/MU2=a 。因为a>0,是一个定值,两种商品为完全替代品,故消费者的最
优商品消费组合有以下三种情形:
1、当 P1/P2>a,即 P1>aP2 时,为使效用最大化,消费者会将收入全部购买商品 2,此时消费者
的最有消费组合为:X1=0;X2=M/P2。
2、当 P1/P2<a,即 P1<aP2 时,为使效用最大化,消费者会将收入全部购买商品 1,此时消费者
的最有消费组合为:X1=M/P1;X2=0。
3、当 P1/P2=a,即 P1=aP2 时,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无差别,会将收入全部购买商品 2或者1,
消费者的最优消费组合为预算线 P1*X1+P2*X2=M 上的任意一点。

四、论述题(1× 20 分-20 分)
以李嘉图和俄林为代表的传统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前提,2008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
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强调不完全竞争市场与规模报酬递增。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是微观经济
学,请结合微观经济学原理,回答以下问题:
1、完全竞争市场的结构有哪些特征?
2、什么是规模报酬递增?
3、完全竞争市场中为什么不存在规模保持递增的企业?
1、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由于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所以,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总需
求量和总供给量而言,每一个买者的需求量和每一个卖者的供给量都是微不足道的,都好比
是一桶水中的一滴水。任何一个买者买与不买,或买多与买少,以及任何一个卖者卖与不卖,
成卖多与卖少,都不会对市场的价格水平产生任何的影响。于是, 在这样的市场中,每一个消
费者和每一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的控制力量,他们每一个人都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
市场价格,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
(1)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这里的商品同质指厂商之何提供的商品
是完全无差别的,它不仅指商品的质量,规格,商标等完全相同,还包括购物环境, 售后服
务等方面也完全相同。这样一来,对于消费者来说,无法区分产品是由哪一家厂商生产的,或
者说,购买任何一家厂商的产品都是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一个厂商单独提价,那么,他
的产品就会完全卖不出去。当然,单个厂商也没有必要单独降价。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单个厂
商总是可以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实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相对来说很小的销售份额。所以,厂商
既不会单独提价,也不会单独降价。可见,完全竞争市场的第二个条件,进一步强化了在完全
竞争市场上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是被动的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的说法。
(2)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这意味着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和毫无困
难的。所有资源可以在各厂商之间和各行业之间完全自由地流动,不存在任何阻碍。这样,任
何一种资源都可以及时地投向能获得最大利润的生产,并及时地从亏损的生产中退出。在这样
的过程中,缺乏效率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效率的企业。
(3)信息是完全的,即市场上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一切信息,
这样,每个消费者和每个厂商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完全的信息,作出自己的最优的经济决策,
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而且,由于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知道既定的市场价格,都按照这一
105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既定的市场价格进行交易,这也就排除了由于信息不畅通而可能导致的一个市场同时按照不
同的价格进行交易的情况。

2、规模报酬分析涉及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当产量增
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
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2、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是价格的
被动接受者,不能改变商品的价格。如果完全竞争厂商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效应,通过增加
各种生产要素,能够更大的增加产量,则企业会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垄断市场,所
以完全竞争市场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企业。

106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2009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部分(共 75 分)
一、名词解释(3×5 分=15 分)
1、菲利普斯曲线
①菲利普斯曲线是揭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替代关系的曲线。
②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PC 即为菲利普斯曲线。
③说明通货膨胀率高,则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率越低时,失业率就越高。因此政府可以通
过菲利普斯曲线来调节失业和通货膨胀。

2、利率效应(凯恩斯效应)
①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 M/P 增加,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反之亦然。
②在宏观经济中,我们把这种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水平的同方向变动,从而引起投资水平
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

3、马歇尔—勒纳条件
①本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
性。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前提下,如果两者之和的绝对值大于 1,则本国货
币贬值可以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
②这一结论首先由马歇尔提出,又经勒纳发展,因此称为马歇尔—勒纳条件。用公式表示
为:|ąx+ąm|>1。其中,ąx 表示出口需求价格弹性,ąm 表示进口需求价格弹性。
③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弹性分析法的核心,也是一国是否采用货币贬值政策,改善国际收支
状况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使用价值。但马歇尔—勒纳条件是以进出口商品供
给弹性无穷大为前提,在充分就业条件下,这一假设显然不存在。因此,马歇尔列纳条件的
应用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简答题(3 × 10 分-30 分)
1、运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原理,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实践,解释过分节俭对他人也可能是一种

罪恶。

(本题可以不看)
(1)凯恩斯主义认为增加储蓄会导致均衡收入下降,增加消费或者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
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经济繁荣;反之,减少消费或者增加储蓄,会通过减少总需求,
从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萧条。由此得出一个看来自相矛盾的推论, 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
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是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坏
107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事;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事, 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
荣,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一件好事。这就是所谓的“节俭的悖论”。
(2)节俭悖论的假设条件是:经济中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限制国民收入:增加的
就不是总供给,而是总需求。在这理论中包含了某些一般理论的因素,即消费对生产的刺激作
用。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强调了消费的这
种作用。从总体上看,生产对消费的制约作用是主要的,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消费对生
产的作用也可以是成为主要的。
(3)我国经济中消费比重不高,经济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由于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
影响导致外需不足,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为避免经济过度下滑的风险,经政府提出4 万亿经济
刺激计划,增加国内需求,鼓励消费,稳定经济增长。

2、比较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异同。
①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提出了交易方程式,也称之为费雪方程式。
②假设 M 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 为货币的流通速度,P 为价格总水平或价格指数,y 为
一国的实际国民收入,则有费雪方程式为:Py=MV 或 P=MV/y。
③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在研究货币需求问题时,提出了剑桥方程是 M=kPy 式
中 y 表示实际总收入,P 表示价格水平,k 表示经常持有的货币量,即货币需求总量和名义
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M 为名义货币需求。
④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所区别。
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相同点:
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有相同的公式,而且他们所企图说明的内容也是相同的,即货币数
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数量关系,物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二
者呈正相关系。
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不同点:
对货币需求分析的特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 方程
式侧重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②费雪方程式是把货币需求和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
式则是用则是从用货币形式拥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所以,对费雪方程式也有人称之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被称为现金余额说。
③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
反过来,在交易商品量给定和价格水平给定时,也能在既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出一定的货币
需求结论。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进行分析的产物。出于种种经济考虑,人们对于拥有货币
存在满足程度的问题;拥有货币要付出代价,比如不能带来收益的特点,就是对拥有货币数量
的制约。这就是说,微观主体要在两相比较中决定货币需求。显然,剑桥方方程式中的货币需
求决定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特别是利率的作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3、简述一般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机制。
①总供给是指在任一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中的所有企业所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物品和劳务的
总量。
②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形成机制有:
黏性工资理论。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名义工资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缓慢,即工资在短期
中是“黏性的”。因为名义工资是基于预期的物价确定的, 并且当实际物价水平结果不同于
预期水平时,名义工资并不会立即对此作出反应。工资的这种黏性激励了企业在实际物价水
平低于预期水平时产生较少的产量,而实际物价水平高于预期水平时生产较多的产量。
108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黏性价格理论。
黏性价格理论则强调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也是缓慢的。当货币供给和
物价水平结果低于最初确定价格时企业的预期时,由于并不是所有价格都根据变动的经济情
况而迅速调整,未预料到的物价水平下降使一些企业的价格高于合意水平,而这些高于合意
水平的价格抑制了销售,并引起企业减少他们生产的物品和劳务量。反之,则会引起这些企
业增加就业和生产。因此,在价格调整滞后的企业以较低的价格经营的期间内,物价总水平
与产量之间就存在正相关关系。这种正相关关系用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来表示。
错觉理论。
根据错觉理论,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会暂时误导供给者对自己出售产品的个别市场发生的事情
的看法。由于这些短期的错觉,供给者对物价水平的变动作出了反应,并且这种反应引起了
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三、计算题(1 × 10 分=10 分)
假定一国生产函数为 Y=K1/3(AL)2/3,其中资本存量为 K=43200,有效劳动力 AL=200, 折
旧率为 5%,储蓄率为 0.4,试求:
(1) 有效人均产出表达式。
(2) 若该国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分别为 3%和 2%,求稳态有效人均资本水平。
(3) 在稳态水平上产出、资本和人均收入增长率各为多少?
(4) 计算该国有效人均黄金资本存量,稳态时达到该黄金资本存量的储蓄率是多少。

(1)由生产函数 Y=K1/3(AL)2/3,可得:
Y=Y/AL=(K/AL)1/3=k1/3,其中,y=Y/AL 表示有效人均产出,k=K/AL 表示有效人均资本水平。
故有效人均产出 y=f(k)=k1/3。
(2)经济处于稳态时有:sy=(n+g+ξ)k,即:
0.4k1/3=(0.05+0.03+0.02)k 解得稳态有效人均资本水平为 k*=8。
(3)在稳态水平上,总产出的增长率为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之和,即为 5%;总资本存
量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之和,即为 5%,有效人均资本增长率为 0;人均收
入等于技术进步率,即为 3%。
(4)当资本处于黄金律水平,则有:f (k)=(n+g+ξ),即:

1/3*k-2/3=0.05+0.03+0.02
解得:kgold=(10/3)3/2
故达到该黄金资本存量水平的储蓄率为:s=(n+g+ξ)k/f(k)=0.1* kgold /kgold 1/3 =1/3

四、论述题(l×20 分=20 分)
结合 IS-LM 模型,解释财政政策对产出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评述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

(1)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
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
移支付支出。政府还可以用减税或加速折旧等办法给私人投资以津贴,直接刺激私人投资,增
加生产和就业。
(2)各种政策传导机制
①税收:税收是政府收入的最主要的部分,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
强制和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通过税收的乘数作用可以对国民收入产生杠杆作用。降低税
率,减少税收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和国民收入的增长,反之亦可。所以在社会总需求不足
109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的时候可以减少税收抑制经济衰退;经济过热的时候,可以采取增加税收来抑制膨胀。
②公债:是政府运用信用方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方式,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债务。
而且各种国债可以进入货币市场和资本二级市场交易,所以对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具有一定的
收缩和扩张作用,影响货币供给,影响社会总需求。
③政府购买:是指政府购买军需品、相关办公用品和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等相关支出,
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总需求过低的时候可以通过增加政府
购买来扩大社会总需求,反之亦然。
④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补助等方面的支出,是二次分配的政
策,不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转移支付对国民收入有乘数作用,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水平。
总之财政政策对产出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主要是过影响总需求,进而通过总需求变化影响
产出。
(3)从 IS—LM 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税变动税收、政府购
买和转移支付等)使 IS 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影响。显然,从 IS 和 LM 图形看, 这种影
响的大小随 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差异。

①LM 曲线斜率不变,IS 曲线变动。在 LM 曲线斜率不变时,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 即


IS 曲线越陡峭,则移动 IS 曲线时收入变化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 IS 曲线越平缓,
则 IS 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如下图所示。

原因是在于 IS 曲线斜率大小主要由投资的利率敏感度做决定。IS 曲线越平缓表示投资对利


率敏感度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幅度越大,若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
较敏感,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就会使头私人投资下降很多,就是挤出效应越大。
因此 IS 曲线越平坦,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被挤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多,从而使国民收入增
加较少。

②IS 曲线斜率不变,LM 曲线变动。当 IS 曲线斜率不变时,LM 斜率越大,即 LM 越陡峭,


则移动 IS 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 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
果就越大。如下图所示:

从图可以看出,政府同样增加一笔支出,在 LM 曲线斜率较大, 即曲线较陡时,引起国民收入


变化较小,也就是财政政策效果较小。而 LM 曲线较平坦, 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化较大,即财政
政策效果较大。
其原因是当 LM 曲线斜率较大时,表示的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性越小,这就意味着一定的货币
需求增加,使利率上升的较多, 从而使私人部门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结果是财政政策效果
110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较小。当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性较大,从而 LM 曲线较平坦时,政府由于增加支出,即使向私
人借出了很多钱(通过出售公债),也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从而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较大
的影响,这样政府增加支出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较多,即财政政策效果较大。

③特别地,当经济处于凯恩斯陷阱情形时,LM曲线水平,此时货币政策不会产生“挤出效应”,财
政政策十分有效。当经济处于长期古典主义情形时,此时 LM 曲线垂直,财政政策只会引起物价
水平的相应变化,财政政策失效。

111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南京财经大学 2010 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试题答案解析


科目名称: 812 西方经济学 满分: 150 分
2010 年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共 75 分)
一、名词解释(3×5 分=15 分)
1、引致需求
①引致需求是指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引起的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这种需求来自厂商,相对而
言,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称为直接需求,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同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
②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而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自己的消费,从中获得满足,一次
购买过程到此为止。
③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企业,而企业购买生产要素是为了生产,从中获得利润,企业购买
生产要素并不是一次经济行为的终结。
④一个企业能否获得利润并不取决于其本身,而是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要看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其产
品支付足够的价格,如果不存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则厂商就无法从生产和销售中获得利益,从而
也不会去购买生产资料和生产产品,或者说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引致和派生了厂商对生产要素
的需求。
⑤某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的形态,是从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的最终产品的需求曲线派生出来的。

2、市场失灵
①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其它一系列理想化假设条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导致
现实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
②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以及不完全信息,都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和主要表现。
③西方经济学者认为,在现实社会中,种种原因将导致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的运转无法使社会资
源达到最优配置,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等社会目标。因此社会机制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
必须通过政府对社会对经济的干预加以克服。

3、租金
①租金(或纯经济租金)是对使用供给固定的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报酬。
②租金的典型例子就是土地租金,土地租金是为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价格,土地的一
个不寻常的特征是数量固定,对价格完全缺乏供给弹性。

二、简答题(3×10 分=30 分)
1、请结合图形分析"谷贱伤农"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因。
(1)谷贱伤农:指风调雨顺时,农民收获的粮食数量增加,但是卖粮食的收入反而减少的现
象。
(2)该现象的经济学逻辑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粮食丰收使得粮食价格下降,并且
粮食价格下降的程度大于粮食产量增加的程度。
(3)造成谷贱伤农的这种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是小于1 的,
即当农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的。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
的收益之间的关系可知,需求价格弹性小于 1 的商品,当降价时,虽然需求量是增加的,但是
总收益是减少的。所以,对农民是不利的。
112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4)其分析如图所示:

图1中,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
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P1下降为P2。由于农产
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
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P1E1Q1 和OP2E2Q2的面积之差。因而针对这种情况,政府一般会
采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或者减少某农产品的种植来达到减少该产品的供给,以维持农民收入
波动幅度在正常范围内。

2、为什么说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条件?
分析:本题实际考察需求曲线的推导。P78
①价格—消费曲线:在消费者偏好收入和其他商品价格
不变的情况下,与某种商品不同价格相联系的消费均衡
点的轨迹。

②根据序数效用理论,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是这样一条曲
线,在它上面的每一点商品的组合是不同的,但是它表
示人们从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相同的。预算线是指在既
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用给定的收入可能购买的各种商
品组合点的轨迹,如图。

③价格消费曲线是指 X 的价格不断下降时,新的预算线
与新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就是一系列的新的均衡点。
把这一系列新的均衡点描绘到另一个坐标系中,横轴为
X 的需求量,纵轴为 X 价格,这样就得出那 X 需求曲线。
所以说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条件的均衡点。

3、为什么说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下包络线?请结合图形进行分析。
① 厂商在长期对全部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意味着对企业的生产规模的调整。也就是说,从长期看,
厂商总是可以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长期总成本 LTC 是指厂商在长
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相应地,长期总成本
函数写成以下形式:LTC=LTC(Q)
②根据对长期总成本函数的规定,可以由短期总成本曲线出发,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在图中,有
3 条短期总成本曲线 STC1、STC2和STC3 ,它们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生产规模。由于短期总成
113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本曲线的纵截距表示相应的总不变成本 TFC 的数量,因此, 从图中 3 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纵


截距可知,STC1 曲线所表示的总不变成本小于 STC2 曲线,STC2 曲线所表示的总不变成本又
小于 STC3 曲线,而总不变成本的高低 如厂房、机器设备等)往往表示生产规模的大小。因此,
从 3 条短期总成本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看,STC1 曲线最小,STC2 曲线居中,STC3 曲线最
大。
③假定厂商生产的产量为 Q2,那么厂商应该如何调整生产规模
以降低总成本呢?在短期内,厂商可能面临 STC1 曲线所代表
的过小的生产规模或 STC3 曲线所代表的过大的生产规模,于
是,厂商只能按较高的总成本来生产产量 Q2 ,即在 STC1 曲
线上的 d 点或 STC3 曲线上的 e 点进行生产。
④但在长期,情况就会发生变化。厂商在长期 可以变动全部的
要素投入量即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于是,厂商必然会选择
STC2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从而将总成本降低到所
能达到的最低水平,即厂商是在 STC2 曲线上的b 点进行生产。
类似地,在长期内,如果厂商生产的产量为 Q1,那么,厂商会
选择 STC1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在α点进行生产;如果厂商
生产的产量为 Q3,那么,厂商会选择 STC3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
模,在 c 点进行生产。这样,厂商就在每一个既定的产量水平实现了最低的总成本。
⑤虽然在图中只有三条短期总成本线,但在理论分析上可以假定有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这样
一来,厂商可以在任何一个产量水平上,都找到相应的一个最优的生产规模, 都可以把总成本降
到最低水平。也就是说,可以找到无数个类似于 a、b 和 c 的点,这些点的轨迹就形成了图中的
长期总成本 LTC 曲线。
⑥显然,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
一个产量水平上, 都存在着 LTC 曲线和一条 STC 曲线的相切点,该 STC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
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总成本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低总成本。所
以,LTC 曲线表示长期内厂商在每一产量水平上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带来的最小生产总成本 。
⑦长期总成本 LTC 曲线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 :当产量为零时, 长期总成本
为零,以后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总成本是增加的。而且,长期总成本 LTC 曲线的斜率先递减,
经过拐点之后,又变为递增。

三、计算题(1×10 分=10 分)
设一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 Q=500-5P,成本函数为 C=20Q,求:
(1) 若该产品为一垄断厂商生产,利润极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
(2) 要达到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应为多少?
(3) 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时损失了多少?
(1)该产品为垄断厂商生产时,市场需求函数即为该厂商的需求函数。由 Q=500-5P
得 P=100-0.2Q。得边际收益函数 MR=100-0.4Q,由成本函数 C=20Q 得 MC=20。
利润极大时,MR=MC,即 100-0.4Q=20,得 Q=200。
从而价格 P=60,π=(60-20)×200=8000。
(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则价格必须等于边际成本,即 :P=100-0。2Q=20=MC, 得
Q=400,P=20。
(3)当 Q=200,P=60 时,消费者剩余为 CS=4000(需求的积分减去成本);当 Q=400,
P=20 时,消费者剩余为 CS=16000。则社会福利纯损失为:16000-4000-8000=4000。在
此,16000-4000=12000 是垄断所造成的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其中 8000 转化为垄断者
的利润,因此,社会福利的纯损失为4000。
114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四、论述题(1×20 分=20 分)
设某企业的短期生产函数为 Q=f(L,K),Q 表示企业总产量,L 和 K 分别
受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在短期生产情形下,资本投入量 K 固定不变,劳动投入量 L
可以任意变动。请结合图形回答以下问题:
1、边际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2、平均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3、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
4、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5、为什么生产者通常会选择在第二阶段生产?

边际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在资本投入量固定的生产函数中,劳动的边际产量 MPL 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
量所增加的产量。其公式定义为:MPL=dTPL(L,K*)/dL
从总产量可以推导出边际产量,并且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只要边际产量是正的,总产量总是增
加的;只要边际产量是负的,总产量总是减少的。

平均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劳动的平均产量 APL 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它的定义公式为:
APL=TPL(L,K*)/L
从总产量可以推导出平均产量,根据平均产量的公式并结合图可知,连接 TPL 曲线上的任意
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平均产量的值。正是由于这种关系,在图中,当 APL
曲线在 TPL 曲线的拐点处达到最大值,TPL 曲线必然有一条从原点出发的最陡的切线。

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
在图中可以看到,MPL 曲线和 APL 曲线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两条曲线相交于 APL 曲
线的最高点。在最高点以前,MPL 曲线高于 APL 曲线,MPL 曲线将 APL 曲线拉上;在最高点以后,
MPL 曲线低于 APL 曲线,MPL 曲线将 APL 曲线拉下。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 MPL 曲线的变动都快
于 APL 曲线的变动。
根据短期生产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将短期生产划为
三个阶段。如图所示,在 APL 曲线最高点以前为生产的第一阶段,在 MPL 下降到零以后为生
产的第三阶段,期间为第二阶段。
115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第一阶段 MPL 始终大于 APL,劳动的总产量始终是增加的。说明在这一阶段不变要素资本的


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不会在这一
阶段停止生产,而是连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劳动的投入量,以增加总产量,并将生产扩大到第
二阶段。
在第三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继续下降,劳动的边际产量降为负值,劳动的总产量也呈下降
的趋势。这说明在这一阶段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减少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
是有利的,理性的生产者应该通过减少劳动投入量来增加总产量,以摆脱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
值和总产量下降的局面,并退回到第二阶段。
由此可见,任何理性的生产者既不会将生产停留在第一阶段,也不会将生产扩展扩张到第三
阶段。所以生产只能在第二阶段进行。在生产的第二阶段,生产者可以得到由第一阶段增加可变
要素投入所带来的全部好处,又可以避免将可变要素投入灯增加到第三阶段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部分(共 75 分)
一、名词解释(3×5 分=15 分)
1、流动性陷阱
①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 具体是指
当利率水平极低,使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 也不能降低利率,
从而不能增加投资诱导的一种经济状态。
②当利率极低,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跌落而遭受损失, 几乎
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就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
币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变成水平线。在此情况下,
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状态时,
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
③尽管从理论上可以推导出流动性陷阱的存在,但在经济现实生活中还没有发现该现象。有的
经济学家认为,20 世纪 90 年代的日本经济出现了类似于凯恩斯陷阱的现象。

2、平衡预算乘数
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
率。用△y 代表 政府支出和税收各增加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的变动量, 则:

116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无论是在比例税还是定量税下,平衡预算乘数均为 1。根据平衡预算乘数,可以把财政政策的作用
归纳为三种情况:
①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减少税收将对国民收入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②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增加税收,保持预算平衡,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较小。
③政府在减少支出的同时增加税收将会抑制国民收入的增长。
3、实际汇率
①汇率有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之分,名义汇率是两种货币的交换比率,它是指一单位外币能够交换
的本币数量或一单位本币能够交换的外币数量。实际货币是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是以同一货币
衡量的本国和外国的物价之比,它反映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②如果持有外币只是为了购买外国商品,本币和外币的交换比率取决于各自的购买力,即取决于
物价水平的倒数。由此可得实际汇率的表达式为:e=E×Pf/P ,其中 e 为实际汇率;P 和 Pf 分别为
国内和国外的价格水平;E 为名义汇率(采用的是直接标价法)。
③可见,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实际汇率应等于 1。根据这一定义式,实际汇率低, 本国产品就
相对便宜,本国产品在国际竞争市场竞争力向强,有利于增加本国净出口; 反之,本国产品就相
对昂贵。

二、简答题(3×10 分=30 分)
简述国民收入核算中收入法、支出法和生产法三者的一致性。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包括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1)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
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根据 GDP 的概念,生产核算国民收入的原理就是以一定时期内生产
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为标准,计算经济社会的 GDP。
(2)收入法。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以及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
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等内容, 因此用收入法核算
的国内生产总值应包括以下一些项目:工资、利息和资金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
利润等;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资本折旧。因此按收入法计算得的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
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3)支出法。用支出法核算 GDP 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及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 GDP。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终使用,除了居民消费,还有
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及出口。因此是用支出法核算 GDP 就是核算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
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的支出的总和。因此用支出法计算
GDP 的公式为:GDP=C+I+G+(X-M)。

117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上述三种方法在核算国民收入时,虽然核算的标准不同,但是从理论上来说核算的结果都是一致
的,这是因为经济社会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销售收入,就是最终产品购买者的支出。从全社会看,
总产出就总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也就是说生产的 GDP 总量就等于总产出等于总收入。
2、简述影响国际收支的影响因素。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
系。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反映在该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国和
他国之间所进行的一切经济交易加以系统记录的报表,由三大部分组成: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及
官方储备。
(1)经常账户既记录商品与劳务的交易,也记录转移支付劳务,包括运费、版权支付和利息支
付,还包括净投资收入及本国在国外的资产获得的利息减去外国人在本国拥有的资产所获得的收入
之差。转移支付包括汇款、捐赠和援助。
(2)资本账户记录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凡是外国对本国居民的贷款,外国购买本国的实物资产
和金融资产的交易都是资本流入或称资本输入。凡本国居民对外国的贷款,以及他们购买外国的
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的交易,都是资本流出或称资本输出。资本账户记录着一国资本的输入输出
情况,如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和跨国公司的投资等。
(3)官方储备又可称为官方的黄金和外汇储备。由一个国家官方的货币机构所持有。黄金和
外汇通常被称为储备资产。

综上所述,结合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影响国际收支的因素有:商品和劳务的交易、转移支
付、国际间资本流动和官方储备。

3、结合新古典增长模型,简述为什么没有技术进步就不会有生活水平的提高。
①考虑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产出Y是资本K和有效劳动AN的一次齐次函数。
令Y=Y/AN表示有效劳动平均的产量;K=K/AN表示有效劳动平均的资本。则生产函数可写成:y=f(k)
对公式k=K/AN两边取自然对数,对时间求导,可得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k=sy-(n+δ+a)k
其中,a为技术进步的增长率,假定是外生给定的。
②则对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来说,该模型稳态的条件是:sf(k)=(n+δ+a)k。
③引入技术进步的新增长模型的稳态分析图如下图所示:

④稳态增长率如下表所示:

118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⑤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在没有技术进步时,达到稳态时,人均收入的增长率为 0;
当有技术进步率时,达到稳态时,人均收入的增长率就为技术进步率。

三、计算题(1×10 分=10 分)

假设消费函数 C=1000+0.6Y,投资函数 I= 800-64r,政府购买 G=200,货币需求函数


L=500+0.5Y-120r,名义货币供应 M=3000,价格指数 P=1.5。求:
(1) IS 曲线和 LM 曲线;

(2)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
(3) 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 5000 亿元,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要增加多少货币供应
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4) 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加或减少多少?

(1)由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可得:Y=C+I+G=1000+0.6Y+800-64r+200
整理得IS 曲线方程为:Y= 5000 -160r ①
由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 L=M/P 可得: 500+0.5Y-120r=3000/1.5
整理得 LM 曲线方程为:Y=240r+3000 ②
(2)联立上式,解得 r*=5%,Y*=4200
(3)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Yf=5000,此时由①可得利率水平 r=0。
假定实现充分就业需要增加 M*,则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可得:
500+0.5×5000-120×0=(3000+M*)/1.5
解得 M*=1500。故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要增加 1500 亿元货币供应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4)投机性货币需求表示为 L=-hr,在上述情况下,利率 r 由 5 降到 0,利率下降,投机性货
币需求将增加,增加量为 120×5=600(亿元)。

四、论述题(1×20 分=20 分)
结合大萧条以来英美等国的宏观经济实践,试述宏观经济理论及政策的演变。
答: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总是和其理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从 20 世纪 30 年代凯恩斯革命
开始到今天博弈理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运用,西方公共经济学政策和理论经历了以下一系列
演变:
(1)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西方国家在 20 世纪 30 年代经历大萧条,传统的西方经济
学束手无策,而政府却对经济进行了计划与指导,这使得许多经济学家开始相信政府对稳定经济
的作用。1929 年的大萧条使得凯恩斯需求管理思想登上历史舞台并得到了认可。他认为,政府
调节经济就是要维持经济的稳定,其政策手段就是调节需求,即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总
需求管理。
(2)新古典综合派。由于凯恩斯主义迎合了当时的西方国家干预经济的需求,因此迅速传播
开来,并与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结合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它在许多方面是凯恩斯经济得到
了补充和发展,并且很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西方国家二战后几十年的经济政策思想都有很大的
影响,特别重要的有:IS-LM 模型成为研究财政政策效果的重要分析工具,菲利普斯曲线则提
供了对失业和通胀做选择的总需求管理的依据,强调按照经济风向运用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对总需求加以调节,减少经济的波动。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新古典综合派占据主
流经济学的地位,他们的理论和政策使得西方世界的经济增长较快,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也不算
高。然而,到 70 年代中期, 大多数西方国家出现了“滞胀”的局面,新古典综合派在理论上无法加
以解释。
(3)货币主义学派。由于理论和政策上的双重困难,新古典综合派受到了货币学派的猛烈攻
119
南财研招:24考研南京财经大学 812西方经济学

击,货币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通过“微调”来进行需求管理的政
策,把反通货膨胀目标放在优先地位,认为货币在短期中是影响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化的最主要
因素,因而政府应当并且能够实行的唯一政策就是控制货币供给。货币主义在本质上属于经济
自由主义的思潮。
(4)供给学派。20 世纪 70 年代在西方国家出现“滞胀”局面时,除了现代货币主义成为时
髦的风尚外,美国还一度出现另一股偏向于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潮,这就是当时美国总统里根信奉
的“供给经济学”。供给学派在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的理论和政策的同时, 把经济分析的
着眼点放到刺激生产即供给方面,认为不是需求决定供给,而是供给会创造需求。而刺激供给
的主要手段是降低税率,只有大幅度减税以增加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进而促进储蓄和投资,刺
激工作和经营积极性,才能使生产率提高,并使政府课税基础扩大,税收总额随之增加,财政赤
字得到控制,通货膨胀也会消失。里根政府这套方案被执行以后,美国经济得到一定的转机,但滞
胀并未消除,因此,该方案逐步被调整,随着政策的调整,供给学派的思想和影响也慢慢被淡化和
消失。
(5)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反对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和思想的经济学流派,
除了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以外,还有一个在货币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而又比货币主义更具经济自
由主义色彩的理性预期学派,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强调理性预期
对经济行为与经济政策的影响和作用。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经济人是根据理性预期而作出经济决策
的,而市场运作的结果是使市场得以出清的供求平衡。这样在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这两个条件
下,该学派得到了政策无效性的结论。
(6)博弈论。随着理性预期论的新起,西方经济学开始普遍重视预期在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
用,并由此重视博弈理论在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上的运用。根据博弈论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考
虑到私人部门的反应,或者说由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效果会大打折扣,政策制定
者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
(7)新凯恩斯主义。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制造局面中兴盛起来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使传统的凯恩
斯主义从正统经济学的地位上掉了下来,然而,凯恩斯的追随者认为,不要国家干预经济是行不通
的,因此,他们试图使用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在更加新颖的理论基础上以新面目出现,
既能回答论敌的责难,也符合实践对政策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 20 世纪 80 年代前后,
一个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新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逐渐形成,它对原凯恩斯
主义进行了深刻反省,同时吸纳并融合各学派的精华和有用观点,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从西方国家
目前执行的政策来看,凯恩斯主义尽管曾一度衰落,但并没有完全为经济自由主义所取代。2008
年开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全球性严重金融危机,使自由主义经济思潮遭到了极大的打击。
通过这场危机的洗礼,国家干预主义重新占了上风。
(8)综上所述,经济理论总是为经济政策实践服务的。历史说明,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在过去已
有许多说法,但变来变去总不外是国家干预和经济自由两大思潮的交替和反复的演进。一般来说,
在经济遇到较大波动时,国家干预的政策思想常占上风;而在经济平衡发展时,经济自由的政策思
想往往占优势。可以预料,随着时间的流逝,世界将来还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经济问题,从而宏观经
济理论也会改变自己的说法,以适应解释这些不同问题的需要。

12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