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異化 j 的大都會

與精神生活
一一 以韓麗珠 〈 寧靜的獸 〉 為例

\ 鍾夢婷

一、緒言

韓麗珠的作品是香港文學中都市異 化 的代表,其冷靜的筆觸被劉紹銘稱之為「香港文學無愛

紀 J 。 劉紹銘 一方面認為韓麗珠的作品在 「 無愛紀 j 的 一 輩極具代表性,但在對其作晶予以 言贊賞的

同時 , 卻又希望這輩作家所寫的作品只是[ 小 說家 言 J '是在「模擬小說 J '而不是個人心底感受

的重組 。 1 劉紹銘對這些作品的感覺捕捉準確,然而令人滿腹狐疑的是,為甚麼要以否定式的「無

愛紀 J 這個名詞去形容這輩作家?又或者,為甚麼文學必須有愛?甚至「異 化 J 一 詞也充滿了預設

性,它預設了先有 一 個正常的狀態 , 而現在則脫離了這個正常狀態,因此就成了「異化 j 。 馬克思

CKarl Marx ) 在(巴黎手稿)中重點討論了異化理論 C theor y of alienation ) 0 rAlienationJ


一 詞具有異化、疏離、孤立、不和等含意 。 2 馬克思親歷工業革命的前後對比,體驗過何謂「正

常卜自然覺得經過工業革命洗禮之後的社會是 一 穫「異 化 j 。 然而,對於韓麗珠這輩作家來說,

「我筆下出現的黑暗 、 暴力、 死亡並非刻意,亦非對於這種社會的不安,這些都是生存的事實,表

達真相的東西 。 J 3是的,如果自出生便巳處身於「異化 J 社會,樸素而原始的生活只是 一 種文化記

憶中的經驗性殘餘;所以,在當代的社會環境裡,或許「異 化 j 只是為了論述方便而沿用的用語,

在根本上 , r 異 化 J 的 生活才是常態 。

1. 詳參劉紹銘 ﹒ 〈香港文學無愛紀) ,<<一 爐煙火劉紹銘自選集)) (香港 ﹒ 天地關會有限公

司) ' 2005 年初j圾,頁 2 -9 0


2. 李超宗 : <<新馬克思主義思潮一一評介西方馬克思主義)) (台北.桂冠回香股份有限公

司 '1989 年卜頁28 。 轉引自殷煒樺《學生 ﹒ 動物﹒ 空 間一一試從意象分析韓腿珠筆下的異


化都市))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本科生論文) ,第二章。

3. 據韓麗珠在{訪問草草麓珠 , 介紹《寧靜 的 獸))) ,<<閔卷樂》電台中的自途 。 轉引自殷煒樺


《學生 ﹒ 動物﹒ 空間一一試從意象分析串串麗珠筆下 的異化都市)) , 頁17 。
下文將以 〈 寧靜的獸 } 的點題之作 一一 〈 寧靜的獸 ) 為例 , 分析文學與都市生活千絲萬縷的關

係,以及個人置身於這樣的城市 空 間裡的感受 , 並進一 步探問精神出路之可能 。

二、無差異的大都會生活

( 寧靜的獸)所描繪的城市生活,其色調是灰白的,辦公室的環境尤甚 :

4 . 韓麗珠: (寧靜的獸) , <<寧靜的獸)) (香港 : 背文


我們坐在一棟外牆繪上兩顆電芯的工廠大廈千里,關上窗子,放下百葉簾,即使窗外
會庫 ' 2004年) , 頁0 . 1-6 0 <<寧靜的默》的頁喝編列
陽光明媚,室內依然燈火通明,光時氣氛從不會因時間i 而轉變,那使成們專注工作,麻
方式有別於一般的做法,本文所標的資碼蓋以書中所

木近乎瘋狂 。 4 示為準。

對於 一起 工作的人,敘述者 一再說自己無法分辨他們的模樣: r 而那些跟我共事的人,我 5 韓麗珠﹒(寧靜的獸) ,頁。 .1-8-9 。

始終無法認出他們的臉 J 5 、「 我在樓梯間碰到認識的人,雖然不認得他的臉,也想不起他的名字, 6 . 韓麗珠 : (寧靜 的 自頁) ,頁0.1-11 0

但那確實是跟我悶在那個 工 作問共事的人 。 尸還有「 跟我 一 起工作約人在說話,但我肯定自己認識 7 韓麗珠(寧靜的默 ) ,頁 0. 1 -18 。

他 。 J 7這種對外界事物的無 差 別感 C indifference ) 是大都會生活中的都市病 。 齊美爾 C Gerog 8. Simmel, Georg (1 971). On lndividual


and Social Forms. Ed. Donald N. Levine.
Simmel ) 在(大都會與精神生活) C“ 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 fe ") 中指出這種 心 理
Chicago , London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是貨幣經濟 C moneyeconomy) 下以 暈 化替代質化的 正 常且客觀的反映,事物之間的 差 異對於厭 Press , P.330.
膩了的人 C blasé person ) 而 言成了 |司質 ( homogeneous ) 、平面以及灰色的,它們當中無所謂哪
一 個更好 。 8

除了工作環境使人生厭,工作模式同樣令人窒息 。 文中捉到:

我會像縫製一件衣服那樣,才巴圖片和文字拼湊在一起,閱讀那些文字,並檢出錯

處,但不理解內容 。 完成後,它會在另一天以全然陌生的姿勢出現在每一處我經過的、

售賣報紙的攤子上 。 9 9. 串串麗珠 : (寧靜的歐) ,頁0.1- 7 0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探用的分工模式使生產過程斷裂成 一 截截,每人僅擁有其中的 一 塊碎

片,無法再湊成整體 。 文中的「我 j 身為 一 名文字工作者,面對眼前的文字卻完全不解其意,自己

的工作產物並總以 f 陌生 j 的姿態於 翠 日隨處出現在自己身邊,這一 切似是無時無刻在提醒自己

的工作 毫 無意義可 言。 f 我 j 因而失去了閱報的興趣 。 但饒有興味的是,唯 一 能夠停留在「我 J 記

憶之中的新聞是關於老虎咬人的事:

我改正了錯字後,問那個坐在右面的人 I 真的是這樣子嗎?兵發生了這樣的事

情?是女孩把手伸進籠子梭,虎就咬她,不是別的原因? J

「 目擊者如此形容,而且沒有別的人受傷,老虎咬了女孩失去了手臂 。 至IJ 達現場時,

老虎被制服,女孩也被送上救護車,這有甚麼問題?其他在場的人也得到相同的資 10 . 韓麗珠 : (寧靜的獸) , 頁0.1-8 。

料。J 10
這 一 段情節頗為耐人尋味 。 每天讀報的人以為透過那些文字就能洞悉自己的狹窄世界

11 . 韓麗珠: (寧靜 的 獸) , 頁。 1'7 。 以外的事情, r 沒有人知道那是真是傲,只能採取一種置身事外的態度 J , 11 理所當然地接收報紙

上所發放的訊息 。 相比於他們, r 我 j 要質疑的也許是事件背後是否存在著這樣簡單的因果關係?

這種將事情簡化以合乎我們理解的期待的做法,在大都會生活裡也許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

「我 j 在記敘了上面這件事之後繼續寫道:

其餘的日子,我迅速而規律地工作,令人感到時間日復一日依著原有軌跡過去 。 直

至電芯工廠大廈生產的報章,每一頁都有一方空白 。 那方格有時候隱蔽得令人無法察

覺它的存在,有時候明目張膽得叫人憤怒,有時候成了圖案的一部分,有時候獨立於

12 韓麗珠 : (寧靜 的 獸) ,頁。 l' 8, 各項新聞之外,令人無所適從 。也

「這一方空白 J 具有何種意義難以斷定,不過有可能是「我 J 為自己在這不屬於自己的報紙上

刻意劃分出來的空間,好議自己在這種日復 一 日,規律而乏味的工作環境與模式下仍然可以喘 一

口氣,不至窒息 。 其後文中再一吹提到那方空白,是在動物突然大量出現在城市的時候,而 這一 點

將在後面討論到動物的意象時再加以闡釋 。

三、狹窄的都市空間

韓麗珠筆下的空間,除了前面提到的蒼白之外,擠迫與狹窄也是其反覆提到的特徵:

我幾乎沒有到遍地鐵站,外出時盡量遠離它 。 另一條路,通往佈滿巴士站的地方,

那道斜坡窄窄長長的月來與去的人越過時、余可進免地接觸到別人的衣服,無論如何謹

13 韓麗珠 : (寧靜的歐) , 頁。 1'4 。 慎小心也奈法躲開 。 '3

齊美爾在(大都會與精神生活 ) 中提到大都會的生活賦予個體以自由,而獲得這種感受最深

刻的,莫過於置身於密集人群,身體互相緊貼而又極度缺乏空間之時 。 然而,在此情況下, 一 個人

14. Simme], Georg (1971). On lndividual 也最會感受到孤獨及被隔離 C d ese rte d ) 。 即使獲得了自由,人們也難以感到愉悅 。 H文中的[我 J
and Social Forms. Ed. Donald N. Levine. 顯然享受不到半點自由的愉悅, r 我 j 所能感受到的只有空間的缺乏,乃至私人 空 間的被入侵 。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P.334 .
在(寧靜的獸 〉 裡小尖耳人 J C 又稱耳朵〉原本在街上派傳單,其他人都對他視而不見,而自
15 . 韓麗珠 (寧靜的歐) , 頁。 1'11 。
從尖耳人在街上發現了 rftJ 之後,眼神便 一直迫視著[我 J '最後甚至進入「我 J 的房子,無比自
然地宣佈「以後這就是我的家 J 0 1 5 弔詭的是, r 我 J 竟然無力堅決地拒絕他的入侵,後來更漸漸

懷疑是自己闖進了別人的生活、別人的房子 。 終於,尖耳不止入侵了「我 j 的居住 空 間,更慢慢成為


了[我 j 的替身,用「我 j 的物件,其後更跟隨「我 j 去到工作的大廈, r 當我回到座位時,他己佔用

的.韓麗珠 : (寧靜的默卜頁。 1'17 ' 了我的位子,檢查我的電子郵箱 。 J 16


「 我 J :對電子郵箱非常抗拒 :

[ .... . .]次常常聽見他的手指在鍵盤上舞動的聲音,不久之後就會在電郵信箱袒
撥現那些文字和照片,還有他的說明。然後我會發現那些頻仍的呼救訊息,雖然不住

地-llil'J 拌,但還是除之不益,像是已在某個地方迅速繁益。 '7 17. 韓麗珠(寧靜的歐) , 頁0 . 1 .7 。

對比之下 , 尖耳卻對這些電子郵件處理得很輕鬆,倒過來反問「我 J r 怎麼能夠不回電郵?那

都是求救的電郵。叫J 站
1 8尖耳所代表的是能夠適應這個社會的人,而他無處不在的 H眼良神則彷彿是這個 I 泊18 韓棚麓珠 (寧靜的獸)卜'反仇貞恥
0.1ν.η
宇社土會,以至整個資本主義制度對「我 j 的凝視與壓迫 。

按著,文中寫到報館的人紛紛接到城市四周出現動物的消息,有大群鈴羊、有衝向人群的狗 、

自動物園溜 出 的老虎 、 走進山村的百多頭猴子、在馬路中疾走的馬群 、 鯊魚甚至湧上沙灘,老鼠更

沿著大廈的水管攀爬 。 前面曾經提到「我 j 在版面上留下「一方空白 J '然而,當遇上了這連串有關

於動物的新聞後 :

我才巳老虎在公園車里向前走的照片放在版面上,丟棄了那一方空白。關於動物的新

聞將會非常擁擠 。[ .... ..]我把文字和國片安放在版面,挑出錯處,但不理解內容,許

多人走進來,拿出相機,帶來野獸的消息,但我已不怨知道也無法知道美多那些動物

的行逕或牠們出現的地點。我的動作持續重梭,但感官知覺逐漸歸於脅。 '9 19. 韓麗珠: (寧靜 的獸) ,頁0.1.19- 2 0 0

原本,老虎的新閻是唯一使「我」留有印象的新聞,到了現在卻被泛纜的動物新聞所淹沒 , 乃
至連版面上最後的一方空白也讓給了突發 的動物新聞 。 如果說那方空白是「我 j 最後的私人空間 ,
那麼,這便代表「我 j 連這僅有的空間也再保不住了。

四、與卡夫卡文本的對話

在記敘了動物的湧現與空間的缺乏後 , r 我 j 正式被耳朵取代 。 他把[我 j 的衣服穿 在身上 ,

但異常合適 。 耳朵帶「我 j 到[我 j 一直很抗拒的地鐵站,說「 從現在開始,你就是派發傳單的人 J

閥,並教導「我 j 如何適應 。 那個 地 鐵站相當虛幻,某 一層是遊樂場, r 但沒有人,一圓圓的路軌沒 I 20. 韓麗珠: (寧靜 的獸) , 頁0 . 1. 泣 。


有過山車,機動遊戲完全靜止下來。 J 21此外,還有一 個 叫 「風景 j 站的地方 , r 當列車街出但是道後 I 2 1.韓麓珠(寧靜的獸) ,頁0 . 1.22 0

無街上就甚麼都沒有 ﹒ 只有完白得刺碌的高山和橋 , J!1it月曆上那看到的分別不大,甚至沒有 一 種真 I 22 韓麗珠 ﹒ (寧靜 的 歐) , 頁0 . 1.23 0

質的感覺。 J 22當他們走出車站,耳朵 ßlH我 J 說 :

「那房子,你無法再回去了,也不要再 去工廠大度上班,那些求放的郵件,我已替
你一一回-ìl . .... .也沒有任何東西需妥你留下來......如采我是你的話..... .j 耳朵俯身看

著川流不息的車輛: r從這經跳下去。乏的,從這根跳下去。 j 23 23 . 韓麗珠(寧靜 的歡 ) , 頁0 . 1.24 。

對卡夫卡 CFra n z Kafk a) 稍有認識的人都能一 眼 認 出 ,這裡跟卡夫卡 的 〈判決〉的結局有

著互文性 C intertextuality) 的 關係 。

(判決)中,父親對男主人翁說 的 最後一段話是這樣的 :

以前,你只知道你自己!現在,徐了自己,你總算知道世界上還有別的事了吧,足

的,的碌,你也曾經天真無耳丈,這不假,可是確信無疑的是,你已經成了一個惡 4年透頂的
24.卡夫卡著,勝奇譯: (判決卜《審判>> (內蒙古:少
人! ← 因此,你聽清楚:成現在判處你找水自殺 ! 24 年兒童出版社 、 文化出版社 ' 2001年卜頁11 0
跟(判決)不同的是,在〈寧靜的獸)中對[我 J 作出審判的是 一 個原本跟我並無血緣關係,甚

至是 一 個要取代「我 J 的身份的人 。 此外, ( 判決)中男主人翁跳下去的地方則是河邊的 一 道橋﹒

他銜出大門,闖過馬路,急急地河邊跑去 。[ ..... . ) 他的目光穿過欄杆看見一輛公

共汽車駛近,可以完全蓋過他的!'l水聲了,於是,他低聲念道: r 不管怎樣,親愛的父親

母親,我一直是愛你們的 。 J 接芳,就任憑自己墮落下去 。

25 卡夫卡著,勝奇諾 : (判決) , <<審判)) ,頁 11…12 。 這時,很多卒子魚貫流水似的從椅上駛過 。 2S

(寧靜的獸)於此作了微妙的改寫 。 車輛的出現並非為了掩蓋 主 人翁掉落水中的聲 音 ,而是

直接變成了葬送主角生命的地方,即「我 j 要跳下去的並不是真正的河流,而是由車輛匯聚的川

流 。 這裡的故寫顯得更加荒謬,卻揭示出在這個高度現代化的社會裡,連想自我了斷也找不到 一

個樸素的自然環境 。

寫到這裡,終於可以引出 ( 寧靜的獸 ) 裡面 一 個 重 要的人物, í 我 j 的母親一 -K 。 這個名字再

一 吹使我們想到卡夫卡的另 一 個作品 〈 審判 }。 這鄧小說的主人公正好就是 K' 他 不知就裡地被審

訊,以致最後像狗 一 樣被處死.

K 的逐漸模糊的視線中里還有那兩個人的影子,臉頰貼著臉頰,望著他們的最後動

26 卡夫卡著 , 勝奇釋 : (審判) , <<審判》 ﹒ 頁 290 。 作 。 r 1.象一條狗! J 他說 。 彷彿表示他生命雖然完結了,卻遺留下這件恥辱的事 。 26

不過, (審判 } 中的 K卻Ji!~ (寧靜的獸)的 K 重鐘之處不多。事質上, 也 許「我 J 跟 { 審判〉的

K有更多的相合之處,他們都在辦公室工作 ,而 且長期活於鯨處不在的眼光之中 。

27. 韓麗珠(寧靜的歐) , 頁。 1'3 。 除了社會加諸的壓迫, (寧靜的獸 ) 的「我 J 與 K 的 兩代關係折射出相當的複雜性 。 27 í 我 H~

28 . 韓麗華社: (寧靜的獄) , 頁0.1'3 。 弟弟在母親死後再沒有碰面和聚在 一起的藉口,然而, í 我和弟弟的頸上也有一 III 灰色,不濃不淡,

但非常頑固,我們憑著那抹灰辨認彼此 。 J 28 雖然在生活上脫離了對方的影響 , 然而無論如何,

「我 j 和弟弟也無法消除母親烙在他們身上的印記 。

至於「我 j 跟母親的關係則更耐人尋味 。 「我 J 一方面說: í 我們(指「我 」 和弟弟)終於獲得自


由,從她的黑影中被驅趕出來 J '但在脫離其黑影之後, K Ji!~ íftJ 的關係「 沒有經過修補,而重新
29 . 草草麗珠 ﹒ (寧靜的獸) , 頁0 . 1'4 。 展開 j 呵 。 在 K死後, í 偶而我想到她的時候,心裡竟然把她稱作媽媽 j 。 這裡展現的是 一 種倒置的

關係,即在 K死後 , í 我 j 和她的關係反而變得密切起來 。 K 生前會將「我 j 收藏在僅僅足以容身的

地方,像是木攏和各種家具 。 但 當 K踏入老年後 , 反而輪到她開展躲進家具的生活,而且故意不被

30 . 韓驚珠﹒(寧靜的獸) ,頁。 l' 呵 。 昔日的朋友找到 。 K說: í 我這樣做,是為了你的生活 。 J 30 í 我 J 最後 一 次看見 K ' 是她去世後兩年,

她打開屋裡所有可以打闋的東西,最後走進了書櫃裡 , 關上門 。 後來, í 我 j 再沒有見過 K 。 似乎,

作者相信必須等到上 一 葷的影響漸吹消失,我輩才可以不用再躲起來,獲得屬於自己的生活 。 不

過 , 弔詭的是,小說的稍前部分卻又穗隱然點也父母葷的影響始終深烙於骨髓 , 它不濃不淡,但畢

竟非常頑固 。

整個 K 的故事與耳朵的故事混雜在 一 起,難以得知是不是在母親死後兩年, í 我 j 才遇上耳

朵 。 然而,如果我們將耳朵叫「我 J 跳下車輛的河流視為整個故事的結局,則可以說,好不容易待

到[我 j 脫離了家庭中母親的陰影,卻又由於「我 j 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種種壓迫,最後被可以適

應社會的耳朵所取代 。

3 1. Simmel, Georg (1971) . On Individual


and Social Forms. Ed. Donald N. Levine. 齊美爾在(大都會與精神生活)文未曾揭示出,在大都會中救贖自我的唯 一 辦法是使自己與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P.336. 眾不同(“ being different ") 0 31而韓麗珠小說中的人物卻往往是我們稱為扁平形象的人物,只
餘面目模 糊的 身影 。 不過 , 話說 回 來,故事中最後並沒有交代[ 我 j 有沒有如耳朵所下的判決般 跳

下去,但是依故事 的 整個氛圍看來 ,結局似乎是悲觀 的 。

{寧 靜 的 獸 } 的封面上, 一 個小 孩 的 頭髮與獸的毛髮 漸漸 融成一 體,再也分不出彼此 。當連書

中的各種動物都敢衝到街上,對人類作出報復之時 . r 我 J 卻只能繼續安分 地 躺在 這裡 。( 我 J •
就是那隻[ 寧靜的獸 j 。

參考書曰:

Georg (197 1) . On Individual αnd Social Forms . Ed.


1. Sirnrnel. Donald N.
Levine. Chicago.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 卡夫 卡 著 ,勝 奇諱: ( 判決) . (審 判 }。 內 蒙古: 少 年見 童 出版社 、 文化出版社 '2001年。

3 . 李超宗〈新馬克思主義 思潮 一一 評 介 西方馬克 思 主義}。台 北 桂冠圖書 股份 有限 公 司 ,

1989年。

4. 殷煒樺 〈 學 生 ﹒ 動物 ﹒ 空 間 一一 試從意象分析韓麗珠筆下的 異 化都市 〉。 香港中文大 學中 國語

言及文學系本科生論文 。

5. 劉紹銘 : (香 港文學無 愛紀 ) • (一 爐煙火: 劉 紹銘自 選集}。香港 : 天 地關 書有 限 公司 '2 005 年

初版 。

6. 韓麗珠 : (寧靜 的 獸 ) • (寧靜的獸 〉。 香港 : 青文 書屋 ' 2004年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