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紅樓夢》的作者、創作意圖與紅學發展

一、高鶚補續《紅樓夢》之優缺點:
1、 優點:
高鶚補的四十回,雖然比不上前八十回,也確然有不可埋沒的好處。他寫
司棋之死,寫鴛鴦之死,寫妙玉的遭劫,寫鳳姐的死,寫襲人的嫁,都
是很精采的小品文字。最可注意的是這些人都寫作悲劇的下場。還有那最
重要的木石前盟的一件公案,高鶚居然狠心害理的教黛玉病死,教寶玉
出家,作一個大悲劇的結束,打破中國小說的團圓迷信。這一點悲劇的眼
光,不能不令人佩服。(胡適《紅樓夢考證》)

2、 缺點:
(1) 安排賈府「蘭桂齊芳,家道復初」的結局,與第五回《紅樓夢》十二之
曲的收尾:「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判詞
的預示不同。
(2) 部分敘述與寶玉、黛玉的形象不合。
例:寫絕意於仕途的寶玉,忽然又攻讀八股文,參加科舉考試,名
列金榜,連黛玉也「勢欲薰心」,勸寶玉讀八股、取功名。
(3) 藝術描寫上,較前八十回遜色,若干敘述,不合情理。
例:巧姐年齡,忽大忽小。

二、創作意圖:
◎魯迅:人情小說--
周汝昌:文化小說--
潘重規:政治小說--

魯迅:「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
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可見此書內容之豐富,與主題之多義性。

回歸到作品本身,總要而言,《紅樓夢》呈現二個創作主題:

(一) 一段情事的記敘
1、 甲戌本《石頭記》的凡例曾問:「書中所記何事,又因何而撰是書?」作
者的答覆是「風塵懷閨秀」。
2、 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
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何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哉?實愧則有

1
餘,悔又無益之大無可如何之日也!……敷演出一段故事來,亦可使閨
閣昭傳,復可悅世之目,破人愁悶,不亦宜乎?(第一回)
3、 以寶玉為中心:
通部情案,皆必從石兄挂號,然各有各稿,穿插神妙。(庚辰本第四十
六回批語)

(二) 情色皆空的體悟
1、 情悟:
(1) 熙鳳、探春:「凡鳥偏從末世來」、「生於末世運偏消」
(2) 惜春、妙玉:
(3) 秦可卿、巧姐:
(4) 第二次進太虛幻境,見兩邊對聯:「喜笑悲哀都是假,貪求思慕
總因癡。」見著黛玉,被尤三姐慧劍斬塵緣。

◎剛進了門,便放聲大哭起來。黛玉正在梳洗才畢,見寶玉這個光景,倒嚇了
一跳,問:「是怎麼了﹖和誰慪了氣了﹖」連問幾聲。寶玉低著頭,伏在
桌子上,嗚嗚咽咽,哭得說不出話來。黛玉便在椅子上怔怔的瞅著他,一
會子問道:「到底是別人和你慪了氣了,還是我得罪了你呢﹖」寶玉搖手
道:「都不是,都不是。」黛玉道:「那麼著為什麼這麼傷起心來﹖」寶玉
道:「我只想著咱們大家越早些死的越好,活著真真沒有趣兒!」黛玉聽
了這話,更覺驚訝,道:「這是什麼話,你真正發了瘋了不成!」寶玉道
「也並不是我發瘋,我告訴你,你也不能不傷心。前兒二姐姐回來的樣子
和那些話,你也都聽見看見了。我想人到了大的時候,為什麼要嫁﹖嫁出
去受人家這般苦楚!還記得咱們初結『海棠社』的時候,大家吟詩做東道
那時候何等熱鬧。如今寶姐姐家去了,連香菱也不能過來,二姐姐又出了
門子了,幾個知心知意的人都不在一處,弄得這樣光景。我原打算去告訴
老太太接二姐姐回來,誰知太太不依,倒說我呆、混說,我又不敢言語。
這不多幾時,你瞧瞧,園中遙光景,已經大變了。若再過幾年,又不知怎
麼樣了。故此越想不由人不心裏難受起來。」黛玉聽了這番言語,把頭漸
漸的低了下去,身子漸漸的退至炕上,一言不發,嘆了口氣,便向裏躺
下去了。

2、 事悟:

三、紅學的發展:

2
「紅學」一詞,出現於清代嘉慶、道光年間,朱昌鼎向友人說:「予之經學,
所少於人者,一畫三曲也。」
可分為四個時期:
(一) 脂評時期:
1、 代表人物:脂硯齋、畸笏叟、松齋、常村、梅溪、杏齋等人。
2、 特色:和作者關係密切。
3、 依據:
◎ 今而後惟願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書何本,余二人亦大快遂心於
九泉矣。甲午八月淚筆。(甲戌本第一回脂評)
◎ 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對清,缺中秋詩,俟雪芹。(庚辰本第七
十五回脂評)
◎ 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筆也。老朽因有魂托鳳姐賈家後事二
件,豈是安富尊榮坐享人能想得到處,其事雖未漏,其言其意令人
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刪去『遺簪』、『更衣』諸文,是以此回
只十頁,刪去天香樓一節,少去四、五頁也。」(第十三回脂評)
4、 重要性:
5、 缺點:a、
b、

(二) 舊紅學時期:
1、 程印本問世(乾隆 56 年,1791 年)至胡適《紅樓夢考證》(1921 年)
為止。
2、 分成三派:雜評派、評點派、索隱派。
3、 雜評派:
(1) 代表人物:周春《閱紅樓夢隨筆》、裕瑞《棗窗閒筆》。
(2) 對作者的命意、家世、後四十回作者、優劣、大觀園住址都有
評論。
4、 評點派:
(1) 代表人物:護花主人王雪香、太平閑人張新之、大某山民姚
燮。
(2) 對《石頭記》的書旨、作法、人物特質、書中人物年齡前後不
連的謬誤等有評論。
5、 索隱派:
(1) 清末民初。
(2) 代表人物:王夢阮、沈瓶庵《紅樓夢索隱》、蔡元培《石頭記
索隱》。
(3) 王、沈認為《紅樓夢》全為清世祖與董鄂妃而作,兼及當時
的諸名王奇女。但此說已被孟蒓蓀的《董小宛考》證明為誤。

3
(4) 蔡元培則認為《紅樓夢》是康熙朝的政治小說。作者持民族
主義思想,意在弔明之亡,揭清之失。
◎ 書中「紅」字多影「朱」字。朱者,明也,漢也。寶玉有愛紅之癖,言
以滿人而愛漢族文化也;好吃人口上胭脂,言拾漢人唾餘也 。寶玉
在大觀園中所居曰怡紅院,即愛紅之義﹔所謂曹雪芹于悼紅軒中增
刪本書,則弔明之義也"。(《〈石頭記〉索隱》第6--7頁,北京大
學出版社1989年10月出版。)
◎ 近人《乘光舍筆記》謂「書中女人皆指漢人,男人皆指滿人,以寶玉
曾云:男人是土做的,女人是水做的也。」尤與鄙見相合。(《〈石頭
記〉索隱》第6頁)
◎ 他索隱的具體方法則是:每舉一人,先列其事跡,然后引《紅樓
夢》中的情節來配合,以三法推求:品性相類者,本事有証者,姓
名相關者。推求的結果是:「賈寶玉言偽朝之帝系也。 寶玉者,傳國
璽之義也,即指『胤礽』(康熙帝廢太子)」。金陵十二釵則影射清
初江南名士,「林黛玉影朱竹垞(朱彝尊-)也,薛寶釵,高江村
也」(《〈石頭記〉索隱》第9--13頁)等等。
◎ 《〈紅樓夢〉釋真》則認為:曹雪芹"增刪五次",即影射明崇禎和清
順治、康熙、雍正、乾隆五朝的歷史﹔元春影射崇禎,元春早死,比
喻崇禎死而明朝亡,其后乃有南明三王,即迎春影射福王、探春影
射唐王(兼影鄭成功)、惜春影射桂王﹔又說迎春影射吳三桂、吳
應熊,探春影射耿精忠,惜春影射尚可喜,等等。

6、 以拆字、諧音、雙關的方式解小說,被胡適評為「一種很牽強的附會」,
是猜「笨謎」的方式。
7、 優點:為《紅樓夢》提供很多素材和解釋。
缺點:只索史事之隱,罕言小說寫情之趣。
8、 王國維指出《紅樓夢》的主題思想是探討「人生的苦痛與解脫之道」,此
說與其他人大異其趣,是當時以文學觀點研究《紅樓夢》最深刻的人。

(三) 新紅學時期:
1、 胡適發表《紅樓夢考證》(1921 年)至 1953 年。
2、 代表人物:胡適《紅樓夢考證》、周汝昌《紅樓夢新證》、俞平
伯《紅樓夢辨》《紅樓夢研究》。
3、 胡適:「我們只需根據可靠的版本與可靠的材料,考定這書的作者是誰
著者的事跡家世,著書的時代,這書曾有何種不同的本子,這些本子的
來歷如何。這些問題乃是《紅樓夢考證》的正當範圍。 」
所得到的結果是: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作,《紅樓夢》是曹雪芹自敘傳,及
後四十回為高鶚所補的結論。

4
4、 俞平伯:「雪芹心中的寶玉,即是他自己……《紅樓夢》是本於親見親
聞,按自己的事體情理做的。」並認為高鶚續書是「可憐無補費精神」,
與前八十回相較「面目雖似,神情全非」。
5、 至周汝昌為自傳說建立完整體系,由是紅學等於曹學。
6、 考證派的缺點:將小說歷史化,把小說等同作者的自傳,同樣忽略小
說文學性。

(四) 當代紅學時期:
1、 大陸方面:政治介入紅學研究,以馬克思主義觀點和方法,提出讀《紅
樓夢》,在使我們更清楚「了解中國的封建社會」。
◎ 李希凡:「
《紅樓夢》之所以具有深廣的社會歷史意義,是因為這部
小說用典型的藝術形象,很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的階級鬥爭,揭
露了貴族統治階級和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以及它必然滅亡的趨
勢。」
◎ 缺點:傾向政治階級鬥爭的觀點,而忽略了《紅樓夢》文學的藝術性
2、 台灣方面:
(1) 復活後的索隱派:潘重規認為《紅樓夢》是一部運用隱語
(諧字、拆字、暗喻等文學技巧),抒寫亡國隱痛的隱書,
作者是反清復明。石頭、寶玉都是影射國璽,林黛玉代表明
朝,薛寶釵代表清室,林薛爭取寶玉,即是明清爭奪政權
林薛之存亡,即是明清的興滅。
(2) 自傳派:趙岡等人,緊扣曹氏與賈府的關係立論。
(3) 文學評論觀點:墨人《紅樓夢寫作技巧》、李辰冬《紅樓夢研
究》
、張愛玲《紅樓夢魘》、太愚《紅樓夢人物論》
、郭玉雯《紅
樓夢人物研究》。
(4) 高陽《紅樓一家言》:「作《紅樓夢》的考據,只是研究《紅
樓夢》的必須準備工作,而非研究本身;因為《紅樓夢》到
底是一部文學名著,不是一部史書。」
(5) 余英時的「新典範」說:「新的紅學革命不但在繼往的一方
面使研究的方向由外馳轉為內斂,而且在開來的一方面更
可以使考證工作和文學評論合流。……這類工作仍是文學的
考證,而非歷史的考證。」
「新典範」之說強調探索《紅樓夢》
的現實世界和虛構的理想世界。

~摘自方元珍《紅樓夢賞讀》~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