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

王实甫和《西厢记》

 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
 关于王实甫的评论资料:
 1 、明•
贾仲明《凌波仙》吊词:风月营密匝
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飚飚排剑戟。翠红乡雄
纠纠施谋智。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
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 2 、明•
朱权《太和正音谱》:王实甫之词,
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
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
浦。
 3 、金圣叹《第六才子书》批语:有人来说
《西厢记》是淫书,此人日后定堕拔舌地狱。
何也?《西厢记》不同小可,乃天地妙文。
 4 、王季思、黄秉泽《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
评传• 王实甫》:王实甫以他的杰出杂剧《西
厢记》 耀中国古代剧坛。在元代堪与关汉卿
比肩;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可同屈原
、司马迁、李白、杜甫、罗贯中、施耐庵、
汤显祖、曹雪芹等并列。
“西厢”故事的演变( 1 )
 唐 · 元稹《莺莺传》
 莺莺被弃后对张生说:“始乱之,终弃之,
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
,君之惠也。”
 张生说:“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
,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成宠娇,
不为云为雨,则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
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
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
至今为天下谬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
用忍情。”
“西厢”故事的演变( 2 )
 北宋赵德麟的《商调 ·蝶恋花》,秦观的
《淮海词》,毛滂的《东堂词》都曾歌咏
崔、张恋爱故事。
 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载,当时的“说
话”已有《莺莺传》名目;周密《武林旧
事》所载“官本杂剧段数”中又有“莺莺
六幺”。
“西厢”故事的演变( 3 )
 金代董解元把它改编成大型说唱文学样式
《西厢记诸宫调》,世称《董西厢》。约
五万言,用了一百九十多个套数,实际上
是规模宏伟的长篇叙事诗或诗体小说。它
虽然取材于《莺莺传》,但在主题思想、
情节安排、人物性格等方面都作了脱胎换
骨的“改造”,是一部具有独创性的新作

“西厢”故事的演变( 4 )
 元代王实甫在《董西厢》的基础上
又将其改编成杂剧《西厢记》。
 《西厢记》对传统杂剧的突破:突
破四折的通例,扩展为五本二十一
折;几个角色都可以唱;使用多种
宫调,用韵广泛多变。
一、戏剧结构
 西厢记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

 西厢记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

 西厢记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

 西厢记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

 西厢记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 
二、《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 (一)、以老妇人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和
以张生、莺莺、红娘为代表的叛逆者的
矛盾;
 (二)、张生、莺莺、红娘三人之间的
性格冲突。
 一主一辅两条线索,相互制约,起伏交错,推动剧情的发展。
 三、《西厢记》的思想意义和人物形象
 反封建战斗性:
 (一)反对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要求自由
幸福的爱情生活。
 (二)反对封建的门第观念,坚持理想的爱
情标准。
 董解元强调“自古至今,自是佳人合配才
子。”而王实甫则鲜明地提出:“永志无别
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
属。”强调“情”的自主,是进步潮流对封
建伦理、封建礼教猛烈冲击的表现。
 人物形象:
 老夫人:典型的封建家长制代表,封建礼教的维护者。 赖婚
,拷红,逼试。
 张生:志诚种——忠于爱情,将爱情置于功名之上。
才气与勇气——追求爱情和解决危难果断、机智、大胆。
傻角——软弱、忠厚、傻气。
 莺莺:美丽而多情——离经叛道,不满父母包办的婚姻,追
求理想爱情。
内热外冷——受封建礼教约束,感情丰富而外表贞静,常有
“假意儿”。
 红娘:富有正义感——不满老夫人的背信弃义,同情崔、张
为爱情而苦恼,成人之美。
机智——巧妙帮助崔、张,反驳老夫人的责骂。
泼辣——尖锐批评张生、莺莺的缺点,嘲讽郑恒配不上莺莺

 四、《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 (一)体制和形式上的突破和创新。

五本二十一折 多角色演唱
 (二)将复杂的矛盾冲突有机地组合为一个艺术

整体。双线复合结构 。
 (三)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烘托渲染。
 (四)语言锤炼和运用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文采与本色相生,优美典
雅而又生动活泼。
五、历史地位
 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是元杂剧对后世剧
坛最有影响的作品,版本众多,明清版本达
九十多种。评点者众多,并有著名画家为之
绘图,足见后人对《西厢记》的喜爱。它所
宣扬的反对封建婚姻、争取爱情自由的思想
,成为后代爱情作品的精神源泉。它与明代
的《牡丹亭》、清代的《红楼梦》被称为中
国文学史中三大爱情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
历史地位。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