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3

Sanft, Charles.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Early Imperial China: Publicizing the Qin Dynast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4.

第一章 导论

[1]本书处理早期中华帝国政治权力运作中的沟通与合作,尤其在短命的秦朝之下 。
在本质上,我感兴趣的是一个群体服从一个政府和尊重其支配的集体决定。我认为透过
多种媒介沟通在人民当中创造共同认识(common knowledge)是早期中华帝国统治过
程的一个必要部分,而且透过统一的帝国来解决协调问题。透过积极且富创意性的沟通,
秦朝解决了这些问题,效果良好,其成功的回响在今天仍在鸣动。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帝国王朝(imperial dynasty)。秦始皇建立了一个帝国,把先前
不同的政体结合为一,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国家,这一过程持续经年,至公元前 221 年
结束。他统治的领土比先前这块土地上的任何君主都要大得多。1秦国的统治者面对一个
新的情境,他们调整了现存的做法和技术,以迎合它的紧急状况。
秦人着迷于(在统一之前已是如此)做事尽可能的大。 2在秦始皇任内,秦人持续
地在做。他们的行为是显着的,而且故意这样做。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指出秦
朝是后世王朝的一个模型:“虽然始皇帝的行动已变成后世责难的课题,但它们为帝
国权力提供了未被公认的模式,一个在根源上的理想类型,为后世统治者所模仿。” 3
于是,我希望秦国的案例可以经得起检验,用在未来对后世王朝的研究。撇开其它不谈,
秦朝不歇息的活动已使它成为一个有趣的案例研究。
尽管我的基本焦点放在秦朝,但我援引的文本屡有先于和晚于那一时段的材料。这
是必要和恰当的:[2]谓之必要,因为直接与秦朝相关的东西留下来的很少;谓之恰当,
因为基本的治理观念和形态不免源自先前的做法,而在后来的做法亦有回响。
现在可获得的史料不直接与一般平民的观点相关,因此早期中国领域的普通居民
的声音实际上已经丧失。结合文本材料研究物质文化,提供了一个途径来处理文本纪录
的限制。4可是,没有途径可以直接证明我所谈论的沟通在多大程度上是这片领土上的
人民所察觉的——如果经证明(by proof)人们意谓整体人民的成员或其代表的某一书
写证明。过去,学者经常假设普通平民很少或没有察觉高级治理,加上觉得这些信息不
相干的被动性。我在第二章设定的理论框架显示,这些解释的许多方面经不起推敲。它
也提供了一个途径作出合乎情理的推论,说明普通平民在治理中的角色,这需要他们
各种形式的合作,以及为了那一合作而需要特定类型的沟通的必要性。
这一进路确认合作(而非强制)作为人类社会基础的必要性。一个合作性群体的每
一个成员都是策略性决策者,他们的个别选择,连同其它人的选择,将会转化为高层
次的效应。5每一个成员都有权力,这些权力是有限的,却又真实的。这是早期中国与其
它社会的实际情况。
有关沟通、合作和权力的理论作品使我对秦政得出崭新结论,解释秦国在始皇帝治
下的成功,尽管是短命的。这一分析包含许慧文(Vivienne Shue)在《国家的触手》所说

1
有关秦朝的简述,参阅 Mark Edward Lewis, The Early Chinese Empires: Qin and Ha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2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Chinese Society in the Age of Confucius (1000–250 BC): The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Los Angeles: Cotsen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6, pp.328–38.
3
Mark Edward Lewis, The Construction of Space in Early Chin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6, p.175.
4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Chinese Society in the Age of Confucius (1000–250 BC): The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Los Angeles: Cotsen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6, p.13.
5
Thomas C. Schelling, Micromotives and Macrobehavior, New York: W. W. Norton, 2006.

1
的“形成政治生活实况的社会交织物(social intertexture)”,涵义社会科学的所有领
域,需要同时关注细节和首要模式。 1我的结论将会在多个方面上挑战早期中国的学界
共识。

1. 遗产进路
过去,早期中国帝制权力的说明一般陷入两个极端之间的光谱之中。一端是那些强
调在理论上帝制中国的绝对权威,另一端是抽象地接受那一命题,但较强调 [3]各种限
制,尤其在实践上的限制,拘束着君主权威的发挥。沿着这一光谱上立说的学者,把早
期帝国的权力视为由社会某一部分向外流动,向下流动。
大多数历史学家同意皇帝在理论上是终极的权力,王朝时期国家权威的源泉。黄仁
宇把皇帝描绘为高居在金字塔上,是“权力的源头”和“大地上最后的权威”。 2史华
慈把政治放在早期中国社会的中心,把皇帝放在政治的中心。他指出不是所有皇帝皆以
相同程度涉足于统治的任务,但仍预定皇帝的至上性,将之称为“普遍性王者”
(universal king),“以其人体现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威和整个社会在精神–伦理上的权
威。”3王毓全清晰地阐说这一点,说秦始皇“是国家的首脑,而且可以说,是国家自
身。因为始皇帝拥有对国家事务和人民的绝对权力,所以借用现代术语来说,秦政府是
威权主义的形态。” 4这一种构想也表现在刘泽华的主张上:“王权高于一切,没有力
量可以限制统治者的权力,而整个国家机器是君主管理事务的装置。”5万昌华、赵兴彬
断言秦始皇“劫持”权力,然后设立一个层级性的官僚机关,以监管他的官员,确保
他们服从他的意志。6犹太裔学者鲁宾(Vitaly A. Rubin)对秦廷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
它在统一前后是一个“极权主义国家”,与中国社会相互矛盾。7
许田波(Victoria Tin-bor Hui)已撰写了秦朝的国家形成(state formation),断言
秦国帝制统治在理论上是绝对主义的,但可能使用的技术妨碍这一理论的全面实现。她
还进一步指出秦始皇在统一前积极地征募人民,当时他需要人民的支持。后来,“帝国
朝角进入到(与社会的)战争状态。”许田波把这一巨大影响归诸于秦国所执行的各种
改变,称赞他们建立了一个更统一的文化,以及她所谓中国的“威权主义传统”。8
鲁惟一(Michael Loewe)经常讨论秦汉皇帝的权力,以及普通人的无力感。 9他描
述皇帝是在公元前一年纪帝国治理下全部权力的基础,比如,“从一开始,便已接受
1
Vivienne Shue, The Reach of the State: 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p.27.
2
Ray Huang, China: A Macro History, Armonk: M. E. Sharpe, 1997, p.51.
3
Benjamin I. Schwartz, “The Primacy of the Political Order in East Asian Societies: Some Preliminary
Generalizations,” Foundations and Limits of State Power in China, ed. S. R. Schram, London: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1987, pp.1-2.
4
Wang Yu-ch’uan, “An Outlin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12 (1949), p.138.
5
汪茂和、王兰仲:《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年,第 18 页。
6
万昌华、赵兴彬:《秦汉以来基层行政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8 年,第 11–81 页。
7
Vitaly A. Rubin, Individual and State in Ancient China: Essays on Four Chinese Philosophers, trans. Steven I.
Levin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55–87.
8
Victoria Tin-bor Hui, War and State Formation in Ancient China and Early Modern Europ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190, 220.
9
例如 Michael Loewe, “The Authority of the Emperors of Ch’in and Han,” State and Law in East Asia:
Festschrift Karl Bunger, ed. Dieter Eikemeier and Herbert Franke, Wiesbaden: Harrassowitz, 1981, pp.80–
111. Michael Loewe, “Imperial Sovereignty: Dong Zhongshu’s Contribution and His Predecessors,”
Foundations and Limits of State Power in China, ed. S. R. Schram, London: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1987, pp.33–57. Michael Loewe, The Government of the Qin and Han Empires: 221 BCE—220 CE,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2006. Michael Loewe, The Men Who Governed Han China: Companion to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he Qin, Former Han and Xin Periods”, Leiden: Brill, 2004.

2
皇帝具有至高无上[4]的治理权力……正是从他开始,所有权威管治着人民,并且管理
着所下放的土地。” 1在其它著作中,他认为皇帝是“能够命令得到承认的惟一权威” ,
也是“所有权力来自的基本首领”。 2鲁惟一承认帝国权力的运用因为个人性格或其它
因素而有所变异,但坚持皇帝本人是国家的基础。他强调在帝国权力运作之前,这块土
地的人民是被动的,而且在治理上不扮演任何积极的角色。3
白光华(Charles Le Blanc)像鲁惟一一样,指出皇帝随发挥个人意志的能力而有
所不同;而且,他进一步区分每一个皇帝所运用的有限权力与这一位置固有的绝对权
力。4白光华援引毕汉斯(Hans Bielenstein)对汉代官僚制的研究,后者的讨论强调帝国
权力的使用上存在制度性限制。毕汉斯认为这里的一个理由是认为“帝国属于人民,而
非天子”。可是,当毕汉斯讨论权力的功能时,他将之描述为只存在于社会最高阶的梯
烈之中:“权力在宦官所支持的皇位(皇后或太后)、内阁……帝国秘书和摄政者(如
果存在的话)之间前后来回。这些机关之间的相对平衡是随时段而有所变异,视乎个人
性格、转变中的结盟活动和派系斗争。”5毕汉斯的构想是把所有权归诸普通百姓,但又
没有权力。
历史学家长期强调中国帝制权力的限制。早在 19 世纪,麦迪乐(Thomas Taylor
Meadows, 1815-1868)便写道,中国皇帝是“独断独行的”(autocratic),而不是专制
的(despotic):虽然是一个绝对的统治者(absolute ruler),但他有义务维持广泛接
受的治理标准,或面对一群桀骜不驯的人民。6
同样,宾格尔( Karl Bünger)认定秦是“绝对统治者”,但他们对绝对主义
(absolutism)的看法不是按照广泛接受的统治构想,即认定这些人要被推翻倒台。 7马
伯乐(Henri Maspero)描述秦汉皇帝为拥有“绝对而非独断”的权力,有义务咨询官
僚部门高级官员的统治者。8晚近,纪安诺(Enno Giele)写道,皇帝是官僚机关在理论
上的首领,协商和咨询的强制过程制约其权力的[5]棘手运用。纪安诺指出其它人有时候
僭越皇帝的权力,但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他们是(或宣称)以皇帝的名义行事。9
1
Michael Loewe, The Government of the Qin and Han Empires: 221 BCE—220 CE,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2006, p.8. 另参阅 Michael Loewe, The Men Who Governed Han China: Companion to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he Qin, Former Han and Xin Periods”, Leiden: Brill, 2004, p.578.
2
Michael Loewe, “Imperial Sovereignty: Dong Zhongshu’s Contribution and His Predecessors,” Foundations
and Limits of State Power in China, ed. S. R. Schram, London: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1987,
p.34. Michael Loewe, The Men Who Governed Han China: Companion to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he
Qin, Former Han and Xin Periods”, Leiden: Brill, 2004, p.572.
3
Michael Loewe, The Government of the Qin and Han Empires: 221 BCE—220 CE,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2006, pp.11, 135. Michael Loewe, The Men Who Governed Han China: Companion to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he Qin, Former Han and Xin Periods”, Leiden: Brill, 2004, pp.547, 569.
4
Charles Le Blanc, “Etat et Societe sous les premiers Han,” in La Societe civile face a l’Etat: Dans les
Traditions chinoise, japonaise, coreenne et vietnamienne, ed. Leon Vandermeersch, Paris: Ecole francaise
d’Extreme-Orient, 1994, pp.33–37.
5
Hans Bielenstein, The Bureaucracy of Han Tim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pp.143,
155.
6
Thomas Taylor Meadows, The Chinese and Their Rebellions, Viewed in Connection with Their National
Philosophy, Ethics, Legisl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To Which Is Added, an Essay on Civilization and Its
Present State in the East and West, London: Smith, Elder & Co., 1856, pp.16–29.
7
Karl Bünger, “Concluding Remarks on Two Aspects of the Chinese Unitary State as Compared with the
European State System,” in Foundations and Limits of State Power in China, ed. S. R. Schram, London: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1987, p.317.
8
Henri Maspero, “L’empire des Ts’in et des Han,” in Maspero and Etienne Balazs, Histoire et institutions de la
Chine ancienne des origines au XIIe siecle apres J.-C.,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67, p.58. 另
参阅 Henri Maspero and Jean Escarra, Les institutions de la Chin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52, p.42.
9
Enno Giele, Imperial Decision-Mak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Early China: A Study of Cai Yong’s “Duduan”,

3
强调帝国权力在行使时存在实践的限制,具有悠久的传统。韦伯认为缺乏快速交通
和沟通,妨碍了早期中国国家的中央集权。 1谢和耐(Jacques Gernet)说:“皇帝在中
国占据了一个真正核心的位置;他是所有事情都围绕着他来组织的人。”同时,谢和耐
指出帝国权力的限制,区分皇帝与国家:皇帝被官僚制所约束,而国家在理论上是全
能的,却被各个具体因素所限制。2
这一进路也出现在跨学科的著作之中,例如约菲(Norman Yoffee)就抨击那些在
广大土地上巩固统治的早期国家为“极权主义政体”的描述。约菲描述了对中央权力的
抑制与地方多样性的持续存在。当他写到有些“联系”是“在早期国家经常是微弱的,
而中心地位主要涉及创造社会认同的新象征、权力的意识形态和历史的表述。”3对约菲
来说,那些类型的影响具有很少现实的重要性。
在后世王朝和现代的历史研究经常描述对中央权威的制约。李来福(Leif Littrup)
在论证“非压迫性国家”的理念时,就把这些制约放在心中,说清代“皇帝可以下命
令,但他和官僚部门在正常情况下没有手段渗透到官僚制以下的层面的地方社会。” 4
费正清(John K. Fairbank)认为这些限制促进帝国统治,中国皇帝在理论上是绝对的,
但他们的统治是可能的,“正因为它是这么表面的。皇帝作为统一的象征,是至高无上
的,因为他的官员不尝试直接统治乡村。” 5对费正清来说,名义上的优势不能转化为
控制的现实。
对中央权力的妨碍形成了许慧文对现代中国的研究。她反对把中国社会视为“极权
主义的独柱石”,指出那些在地方层面上的人反过来使用他们的权力来 thwart 国家。许
慧文区分“现代国家”与“古典国家”,认为前现代国家不像现代国家那样试图全盘
渗透。反之,她认为前现代国家只试图利用现存的地方结构,不会大幅改变它们。6
[6]虽然我挑战过去对早期中国的权力构想,但过去有些论证与我的想法有些相似。
顾立雅(Herrlee G. Creel)指出,西周不是仅用军事力量统治其领土,而是透过劝说。
他剖析“广泛接受的信念:以他们可以获得的资源和技术,西周诸王不能组织和维持
一个中央集体的行政管理……但是周代统治者有一个巨大的优势:他们不知道这一
点。”最后,顾立雅提出以权威宣布的形式而展示的公开性(publicity)是周人成功的
一个手段。7
在讨论中华帝国在秦朝出现时,叶山(Robin D. S. Yates)认为秦代试图创造跨越
领土的“神话”,即“文化一致性的神话”和“帝国神话。” 8我认为秦国事实上至少

Wiesbaden: Harrassowitz, 2006, pp.47–48.


1
Max Weber, Die Wirtschaftsethik der Weltreligionen Konfuzianismus und Taoismus: Schriften 1915–1920, ed.
Helwig Schmidt-Glinzer, Tubingen: J. C. B. Mohr, 1989, pp.201–2.
2
Jacques Gernet, “Introduction,” in Foundations and Limits of State Power in China, ed. S. R. Schram, London: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1987, p.xxvii.
3
Norman Yoffee, Myths of the Archaic State: Evolution of the Earliest Cities, States, and Civiliz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p.16.
4
Leif Littrup, “The Un-Oppressive State and Comparative History: Some Observations on Ming-Qing Local
Society,” La societe civile face a l’Etat dans les traditions chinoise, japonaise, coreenne et vietnamienne, ed.
Leon Vandermeersch, Paris: Ecole francaise d’Extreme-Orient, 1994, p.168.
5
John K. Fairbank, “A Preliminary Framework,” in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ed. John K. Fairbank,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pp.7–8.
6
有关地方权力与中央权力的关系,参阅 Vivienne Shue, The Reach of the State: 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pp.17, 19–20, 55. 有关现代国家与古典国家的对比,
参阅书中 pp.43-44.
7
Herrlee G. Creel, The Origins of Statecraft in China, Vol.1: The Western Chou Empi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p.417.
8
Robin D. S. Yates, “Cosmos, Central Authority, and Communities in the Early Chinese Empire,” Empires, ed.
Susan E. Alcock et a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351, 356.

4
创造了某一程度的划一性。在这一方面,我同意许田波( Victoria Tin-bor Hui)的说法:
“今天中国文化同构型的水平最好理解为秦人成功的结果,而非它的原因。” 1我将会
说明,秦朝沟通有关其统治的信息,相当于叶山的帝国神话。然而,叶山以为这些信息
不过是神话,因此是不真实的。我不同意叶山对这些论断的批判,她认为这些在史学史
上显着的论断都不可信。然而,我会撇开这些主张的客观真值的问题,思考它们在秦国
案例中如何运作以促进合作,而且基本上使那些主张变得真实。
在我所描述的进路之中,有些方面在概念上类似我的进路,虽然仍有差别。例如许
田波认为秦国政府寻找其人民的支持,但随着统一而结束。我认为随着王国的建立,对
合作和沟通的需要只会扩大。纪安诺谈论信息的活动,尤其进入到官僚机关的最高触手,
包括皇帝;我想逆转流程,思考由中心送出来的信息。谢和耐谈到“心理因素”的效用,
“例如感到属于相同文明的意识”,并未远离我认为秦国传挡的信息。谢和耐也说到中
国的帝制国家运作,因为它“利用了自然形态的社会组织”。 2我接受这一关连,但逆
转了因果的链条,提出治理是人类自然趋向高度发展的结果,不是完全人为和压迫的
矫揉造作。[7]

2. 普通民众的权力
所有前述的构想都把权力置于社会上层梯队之中。早期帝国领域的普通人民是隐默
地或明确地被假设是(在实践方面)没有任何现实的权力。他们被视为是被动的——是
接受治理的一端——因此远离帝国权力世界,使得他们甚至难以成为旁观者。大多数学
者接受一个政治精英控制早期中国的普通民众。 3从这一构想推出以下想法:普通民众
在一些事务(例如法律)中是完全被动的,普通民众不是公共仪式等东西打算中的观
众。4
在许多方面,这些理念源自早期中国纪录中呈现普通民众缄默的史学问题。 5历史
学家自然着眼于写作和阅读的过程,大多数普通民众或多或少被排除在外。 6在书写言
语的边界之内和之外,很少沟通是被认为直指普通民众,对其它学科的理论著作的有
限接触可能支持这些想法。有些例外情况,采用研究的形式,承认下层阶级决定事态发
展的权力,以及中央权力面对地方层级的反抗时运用权力的有限能力。然而目前,这些
都是着眼晚近的时段。7
虽然很多学者已接受早期中国被动民众的理念,但它有缺陷,包括一个颇为基本

1
Victoria Tin-bor Hui, War and State Formation in Ancient China and Early Modern Europ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p.166.
2
Jacques Gernet, “Introduction,” in Foundations and Limits of State Power in China, ed. S. R. Schram, London: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1987, pp.xix, xxiii.
3
例如 Michael Loewe, The Government of the Qin and Han Empires: 221 BCE—220 CE,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2006, p.135.
4
滋賀秀三:《中国法制史論集:法典と刑罰》,東京:創文社,2003 年。Michael Nylan, “Toward an
Archaeology of Writing: Text, Ritual, and the Culture of Public Display in the Classical Period (475 B.C.E.–
220 C.E.),” Text and Ritual in Early China, ed. Martin Ker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5,
pp.3–49.
5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Chinese Society in the Age of Confucius (1000–250 BC): The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Los Angeles: Cotsen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6, p.13.
6
Mark Edward Lewis, Writing and Authority in Early Chin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9.
7
例如 Vivienne Shue, The Reach of the State: 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Vivienne Shue, Peasant China in Trans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Martin K. Whyte, Small Groups and Political Rituals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William L. Parish and Martin K. Whyte, Village and Family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5
的缺陷:我在第二章讨论的各种研究,将会说明没有大部分民众显着的合作。跨学科研
究也告诉我们,权力的功能(包括政治权力)总是包括选择。在互补的方式中,这两种
论证线索强化个人作为社会情境的行动者(包括在明显的政治支配之下)的角色:一
个君主得不到任何人服从,就没有权力,而且不能统治,服从最终是一项决定。若不说
服(而非强迫)社会上大多数成员服从,一个人或一小群人长期的暴政是不可能的,
政府是不可能的。 1压迫当然出现,而且曾经出现,但它需要说服和合作,比通常
承认的更大得多。我的分析说明,秦国统治者意识到这一点,而且使用沟通来解决统一
所带来的协调问题。
在很多方面,先前有关一个社会–政治的精英的绝对控制的预设是自然的。没有一
个设想的社会契约或[8]参与式政府制度,像早期中国的情况,很难想象大群人民一起
工作,而不用强迫。刑罚制度和罪犯的存在只是用来强化这些预设。这些观念在早期中
国话语中是显着的。可是,近年其它领域的研究对这些问题提供了新视角。我的讨论进
一步说明,那些以想象的科技局限而断言沟通限制的学者,没有把所有沟通媒介考虑
在内。2早期帝国的政治权威确实在这块领土沟通,遍及社会所有阶层。
白 瑞 旭 ( K. E. Brashier ) 指 出 西 方 学 术 界 长 期 偏 爱 他 所 谓 “ 对 立 性 ”
(adversariality),即构想和着眼于冲突和差别的趋向。3白瑞旭的语境是早期中国宗教
和思想史,他的论证着眼于那里。可是,他的发现肯定可以更广阔地应用。我要指出着
眼于特殊形式的冲突和对源自冲突的政治结构的感知,已帮助决定了历史学家对早期
中国研究的形式,引领学者低估合作和观念对非强制性治理的重要性。近年跨学科理论
已提供一个途径,处理帝国统治,同时区分我的研究与前人的研究,而且仍然忠于现
在可以获得的史料。
我不想争论说以前对早期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研究是不正确的;反之,
它已着眼于某些领域,专攻某些政治理论的特定面向,而排斥了其它面向。早期中国的
研究者已把其它领域视为相对未开发的——我想着眼的就是那些领域。我立足于先前的
研究,同时带来跨学科的研究框架,以崭新方式来处理我的问题。我希望这一进路不仅
令中国史的专家感兴趣,还有那些研究沟通和合作的其它领域的人。

3. 合作
我的著作有别于先前早期中国的研究,主要在于我放在合作的角色的份量。因为,
正如我在第二章所说的,合作是人类社会如何运作的核心。在此,我将要以介绍的方式
提出少数概括性论点。
[9]“合作”一词是很难界定的,全面讨论它的意义超出本书的范围。 4我所应用的
“合作”,超出基本的、字典意义的“一起工作,迈向相同的目的、目标或效应。”5在
抽象意义上说,合作意谓在某一情境中,某一个人承担某一代价以得到另一利益。代价
不一定是从资源上说:时间的付出,增加的风险,以及流失的机会,全都是代价。时常,

1
Michael Suk-Young Chwe, Rational Ritual: Culture, Coordination, and Common Knowledg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Robert Axelro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6.
2
Max Weber, Die Wirtschaftsethik der Weltreligionen Konfuzianismus und Taoismus: Schriften 1915–1920, ed.
Helwig Schmidt-Glinzer, Tubingen: J. C. B. Mohr, 1989, pp.201–2. 另参阅 Albert Feuerwerker, State and
Society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The Ch’ing Empire in Its Glory,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1976, p.21.
3
K. E. Brashier, Ancestral Memory in Early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1, pp.37–
40.
4
例如 Raimo Tuomela, Cooperation: A Philosophical Study,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0.
5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 edition, s.v. “cooperation.”

6
从某一合作行为得到的好处,不仅某一个人得益,而且使一大群人得益;在这里,合
作者是一名成员。研究合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考察成员的利益与较大群体的利益如何交
错在一起。可是,研究合作的研究者告诉我们,它不一定需要或反思某一特定思维倾向
或意图,它也不涵蕴没有矛盾。合作制度不一定是(而且经常不是)平等的,不是所有
合作者都是平等地(或以相同方式)得益。权力和合作不是相互排斥的。直接强迫不一
定排除合作;这也不是它运作的基本手段。各种形式的强迫性权力可以运作,从而确立
或维持合作,而不变成某一制度或措施运作的惟一手段。1
在第三章,我会讨论早期中国有关权威的论证,指出它是“以一得十”。 2合作没
有从这种权力和合作的构想中消失,而是它的角色是有限的:沟通扩大了每一事实,
远超出它原初的范围,不要求它的反复。对权力在早期中国如何运作的准确理解,需要
理解这一点,以及这些非强迫性方法如何运作。
合作性社会功能可能仰赖于较少内容、较少密度的沟通,远少于历史学家经常想象
的。费正清认为中国帝制统治是“表面”的,而且说它没有渗透到社会所有阶层。但如
我在第二章所说,引起合作的权力不需要详尽信息的完美分配:用一个简单的信息便
能广泛且有效地宣传。在早期中国,中央权威实际上渗透到社会所有阶层,不是带着极
度详尽的信息,而是数据贫乏的信息,以多种方式传播。这些包括约菲所述的帝国的惟
一效用。然而这些远非不重要的,如他所暗示的:它们构成合作的必要框架。[10]

4. 澄清
作为勾勒本研究的内容前的最后一步,我想作出某些澄清,涉及它与这个领域的
其它著作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以下的事实:一个着眼于沟通和合作的分析,不消除其它
原因和效果,它们经常是显而易见,而且在很多(但不是全部)案例中,为某一做法
提供鲜明的刺激。例如,断言沟通的度量衡的标准化,不意味改变没有其它后果。它肯
定使贸易和税收变得容易。然而,它也在沟通,这是我在这里的焦点所在。分析这些变
化和其它行为的沟通面向,促进那些结果的理解,而不减少它们在其它领域中的重要
性。
第二个澄清涉及秦代统治者在多大程度上有意设法沟通,以创造政治权力。简短的
答案是,很少证据涉及意图:我们实际上不知道秦始皇在想些什么,对他的大部分助
手的想法也知道很少。有迹象显示,他们是故意这样做:这些做法在战国时期的政治思
想中占有显着的角色,我在第三章将会说明当时必不可少的理解。正如我在第四章所说,
有证据说明至少有一个措施(即帝国前进)已被视为早期沟通的一个媒介。但到最终,
这一点是悬而未决。正如下一章所说,意图或自我意识在政治权力得以存在的领域中的
效用不是必要的。
最后,我要处理历史材料的问题,司马迁《史记》,以及其作者和动机,一直是中
国国内和国外的考察课程。有很好的理由支持这样做。像任何历史学者一样,司马迁写
作有他的理由,像任何古代文本一样,腐朽和窜改也出现在《史记》之中。3这一切,都
是重要的学术研究对象,值得关注。然而这不意味我们应该摒弃《史记》作为史料。尤锐

1
Martin A. Nowak, “Five Rules for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Science, vol.314 (2006), p.1560. Robert
Axelrod, “On Six Advances in Cooperation Theory,” Analyse & Kritik, vol.22 (2000), p.131. Robert Axelro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6, pp.6–7, 18, 133–34.
2
参阅第二章,以及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1.31.
3
Esther Sunkyung Klein, “The History of a Historian: Perspectives on the Authorial Roles of Sima Qian,” Ph.D.
dissert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2010. Michael Nylan, “Sima Qian: A True Historian?” Early China, vol.23–
24 (1998–1999), pp.203–46. Grant Hardy, Worlds of Bronze and Bamboo: Sima Qian’s Conquest of Hist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Stephen W. Durrant, The Cloudy Mirror: Tension and Conflict
in the Writings of Sima Qia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5.

7
(Yuri Pines)描述司马迁写作时面对的困难:“对现代批判的历史学家来说,结果不
总是令人满意。可是,与其忽略司马迁的说法,或盲目跟随它们,我们应该做到最好,
设法把它们[11]整合到新得到的史料,以得到更好、更少偏见的图象,展示帝国前的时
代。1在本书,我尝试援引这一考察。我从《史记》和其它早期文本,以及考古学的结果。
很多作者和学者,由汉代至今,把秦朝及其创始人描述为充满傲慢,被自我强化所迷
惑。我的诠释把传世著作、出土文献和跨学科研究结合在一起,从而反思秦朝的活动,
指出(在我看来)基本的原因是什么。
涉及《史记》的一个问题,是关于它对秦始皇的论述的真实性。历史学家正确地质
疑司马迁对其仪式和其它活动的描述。在我对早期帝国例子的讨论中,我努力把现有正
史和保留秦朝的史料结合起来。考古学家已恢复了古文字学、古代建学和来自秦代和西
汉初年的具体残留遗物,从而支持究竟发生什么的结论。当然,考古学结果远非透明和
不含糊的记载,它们受制于诠释。但是,所有知识探究就是这样。把历史材料与考古研
和夸学科研究联宗系在一起,我希望对早期帝国的政治实践得出合乎情理和可靠的结
论。2

第二章 沟通与合作:一个框架

[17]本章为我的诠释设定一个理论基础。首先是援引跨学科的理论和分析,包括来
自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等说法,以告诉我们人类沟通和合作的性质和功能。然后,
以权力的思考来总结本章。

1. 合作
良好合作的能力,是其中一个东西,区分人类与这个星球上的其它生命形态。人类
可以形成群体,远大于其它生物的群体,例外情况惟有一些社会性昆虫,例如蚂蚁。最
大的人类社会在数量上胜过它们的群体。形成社会是人类成功的一个关键:大型群体是
比其它物种的小群体更有效率,而人模拟其它物种能够更能利用各种不同的环境,因
为人类可以共同处于一个更大的群体,更好地一起工作。合作的好处是,他们可以支持
它的出现,即使没有一个控制性的权威;即使是敌人,也可以自发地合作,只要存在
反复的互动。很多研究者现在相信,人类已演化出一种合作的禀性,因为合作所带来的
好处。我们发达的脑部已演化至促进成功的社会合作。3

1
Yuri Pines, “Biases and Their Sources: Qin History in the Shiji,” Oriens Extremus, vol.45 (2005–2006), p.34.
2
Thomas C. Schelling,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Robert Axelro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6.
3
有关合作与演化,参阅 Michael Tomasello, Why We Cooperate, Cambridge: MIT Press, 2009. Michael S.
Alvard, “The Adaptive Nature of Culture,”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vol.12 (2003), p.144. Tim Clutton-
Brock, “Breeding Together: Kin Selection and Mutualism in Cooperative Vertebrates,” Science, vol.296
(2002), pp.69–72. Leticia Aviles, “Cooperation and Non-Linear Dynamics: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Evolution of Sociality,” Evolutionary Ecology Research, vol.1 (1999), pp.459–77. P. A. Stephens, W. J.
Sutherland, and R. P. Freckleton, “What Is the Allee Effect?” Oikos, vol.87 (1999), pp.185–90. Robert
Axelro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6, pp.20–22. Dorothy L. Cheney and
Robert M. Seyfarth, Baboon Metaphysics: The Evolution of a Social M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 有关秩序从失序中出现的普遍趋向,以及其中的复杂性(尤其在人类当中),参阅
Douglas T. Kenrick, Jon K. Maner, Jon Butner, Norman P. Li, D. Vaugn Becker, and Mark Schaller,
“Dynamical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Mapping the Domains of the New Interactionist Paradigm,”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vol.6 (2002), pp.347–56. Peter T. Leeson, The Invisible Hook: The Hidden
Economics of Pirat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此书讨论没有制度性权威的合作在一个
历史环境中如何出现,参阅 Peter T. Leeson, “The Laws of Lawlessness,”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vol.38
(2009), pp.471–503.

8
当然,合作具有条件和限制,尤其在大群体中。较大的群体具有潜能可以为其成员
带来更大的好处,但同一时候,它们也带来需要复杂的解决办法的问题。一个群体必须
有效地合作,不然[18]它不能运作;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合作的难度也在上升。1可是,
较好的群体比合作较差的群体;仅凭合作的好处,就能支持小群体的存在。随着群体规
模和相关复杂性增加,这就变得不足够了,尤其是有需要制裁不合作的行为。 2各个成
功的、互相依赖的、合作性的人类社会面对日益上升的瓦解风险,因为群体生活带来很
多变异的因素;如果其它条件不变,更多的人意味更多地暴露在生存的日常风险之中 。
3
组织和维持合作的问题也随之增多。成功化解这些问题的社会实现了更多的利益,这
反过来使他们进一步扩大。 4为了使之运欧,合作所得的利益不一定要在群体成员当中
平均地分配。只有结果比其它可获得的选项更好,方有必要这样做。即使在高度层级性
的社会中,分配特权和物质利益并不平均,但就其核心而言,仍是一些合作性的集体 。
5

合作不排除强制在政治过程中的某些角色。例如,在一套刑罚制度(像早期中国)
下,处刑之事本身自然是强制的,这是政府用来促进合作的一个做法:处罚反合作的
行为抵消和压倒不合作的个人因不合作而获得的利益。可是,单看其报复性,不能界定
刑罚有效运作的整个范围。最重要的功能不在于惩罚自身,而是惩罚的通信功能。它强
化了合作是最佳的选项,任何成员都应该被诱导不做某事。研究者已认为一个极大比例
鳌人口包含倾向于合作的人与倾向于惩罚不合作的人。这一群体构成成功的群体运作的
基础,而认为不合作的人得不到惩罚的想法将会破坏他们合作的意愿。一套公开化的刑
罚制度可以实现这一要求,强化那不会违反其规定的人的合作。6

2. 文化与协调
成功化解合作所提出的问题的决定性因素,是传播特定类型的信息——换言之,
[19]沟通。这一沟通是在不同层面上运作——最广阔层面的沟通是文化的沟通。“文
化”是一个已被证明社会科学家难以有效界定的词语。一个定义,被很多演化人类学和
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所接受,认为文化是“社会传播的信息”。 7文化有别于行为,某些

1
William Irons, “An Evolutionary Critique of the Created Co-Creator Concept,” Zygon, vol.39 (2004), p.775.
2
Robert Boyd, Herbert Gintis, Samuel Bowles, and Peter J. Richerson, “The Evolution of Altruistic
Punishmen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vol.100
(2003), pp.3531–35.
3
F. Courchamp, B. Grenfell, and T. Clutton-Brock, “Population Dynamics of Obligate Cooperator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266 (1999), pp.557–63. Leticia Aviles, “Cooperation and Non-
Linear Dynamics: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Evolution of Sociality,” Evolutionary Ecology Research,
vol.1 (1999), pp.459–77.
4
Leticia Aviles, “Cooperation and Non-Linear Dynamics: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Evolution of
Sociality,” Evolutionary Ecology Research, vol.1 (1999), p.472.
5
Robert Axelro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6, p.17. Mark Van Vugt,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Leadership and Followership,”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vol.10,
no.4 (2006), p.357. Mark Van Vugt, Robert Hogan, and Robert B. Kaiser, “Leadership, Followership, and
Evolution: Some Lessons From the Past,” American Psychologist, vol.63, no.3 (2008), p.186. Tim Clutton-
Brock, “Breeding Together: Kin Selection and Mutualism in Cooperative Vertebrates,” Science, vol.296
(2002), pp.69–72.
6
Herbert Gintis, Samuel Bowles, Robert Boyd, and Ernst Fehr, “Moral Sentiments and Material Interests:
Origins, Evidence, and Consequences,” Moral Sentiments and Material Interests: The Foundations of
Cooperation in Economic Life, ed. Herbert Gintis et al., Cambridge: MIT Press, 2005, pp.3–39. 另参阅 Ernst
Fehr and Urs Fischbacher, “The Economics of Strong Reciprocity,” in Gintis et al., pp.151–91.
7
Lee Cronk, That Complex Whole: Culture an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Behavior,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9, p.12. Michael S. Alvard, “The Adaptive Nature of Culture,”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vol.12 (2003),
p.136. 另参阅 Kevin N. Laland and William Hoppitt, “Do Animals Have Culture?” Evolutionary

9
行为来自文化,有些行为来自环境、演化和其它因素。人类学家李 •克朗克(Lee
Cronk)以一个比喻来表达这个观点:“文化不是烘烤一个蛋糕的行为或蛋糕自身,而
是食谱,即告诉一个人如何烘烤蛋糕的社会传播的信息。” 1文化取决于共同享有的信
息。
托马塞洛(Michael Tomasello)等人认为,在各种生物当中,人类存在者具有
“累积的文化适应”的才能,促使我们在这样的大群体中运作。人们传播、学习当前世
代和过去世代的经验和创新,立足于此,透过文化媒介将之传达。文化提供提供各种途
径给人们解决群体行动所引起的协调问题,透过各种共同的理解,知道事情如何运作。
历史以各种形式延伸这一过程,使其人时代以外的经验变得可获得的,从而延伸累积
性文化适应的触手。历史使过去的经验变得可获得的能力,是一种高度发展的面向,为
人类独有的。2
文化运作的一个独有领域是支持群体协调。阿尔瓦德(Michael Alvard)认为,在
一个文化行动或其它协调问题中,行动得以执行的方式之所以重要,无非是简单的协
调。正如一起工作可以实现群体运作的重大进步,即使没有进一步增升至这一过程。文
化(社会传播的信息)提供各种途径给一个群体解决它所面对的调协问题,建立共同
的行为模式。这一功能之应用,无论群体成员是不是不同地解释相关要点的目标。文化
可能是有效的,能够化解群体生活的问题,以致人们忽略它,而且可能不知道它在多
大程度上用来促进合作。当一些特殊的文化表现方式有另一种解释,就是(或尤其是)
这样的情形。情况可能是,某一客观上服务某一个或更多目标的文化面向,对它所属的
人是各有不同的解释。3
有一种人类倾向,即适应和改变那些传播为文化的信息;即使当那些相关的人宣
称跟随现存的行为模式,也会如此。完全取得任何一点信息,本是不可能的:从一个脑
袋 到 另 一 个 脑 袋 , [20] 并 无 数 据 的 直 接 转 移 。 所 有 人 际 间 的 沟 通 固 有 的 模 糊 性
(fuzziness)使得非常接近(close approximation)已是最佳的可能结果,包括对文化
来说。然而,还有一个更积极的面向,因为已被接受的文化经常发生变化,然后又被拿
出来,再次据此建立。4语言人类学家韦伯•基恩(Webb Keane)指出文化保守主义的主
张与恒常变化的现实之间的失配:“文化是创造性方案,不亚于它们是保守的传
统。” 5 文化不是强迫一个群体按照某 一方 式行动。 社会学家 安 •斯威 德勒 (Ann
Swidler)将之描述为一个“工具盒”,一个群体的成员可以按照需要从中拿出来,而
这些文化却不强迫任何特定的做法。6
人类群体成员使用社会传播的信息(文化)来处理群体运作的需要。沟通传播合作
手段,帮助解决群体活动所引起的问题。同一时间,文化总是恒常地改变,当人们采用、
适应先前所做的事情,并且立足于此,文化亦透过创新和难免不准确的传播而发展。

Anthropology, vol.12 (2003), pp.150–51.


1
Lee Cronk, That Complex Whole: Culture an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Behavior,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9, p.12.
2
Michael Tomasello, Ann Cale Kruger, and Hilary Horn Ratner, “Cultural Learning,”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m vol.16 (1993), pp.495–552. Michael Tomasello,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Human Cogn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Michael S. Alvard, “The Adaptive Nature of Culture,”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vol.12 (2003), p.136.
3
Alvard, “The Adaptive Nature of Culture”; and see, e.g., Joseph Henrich and Richard McElreath, “The
Evolution of Cultural Evolution,”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12 (2003): 124.
4
Tomasello, Kruger, and Ratner, “Cultural Learning”; Tomasello,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Human Cognition;
Alvard, “The Adaptive Nature of Culture.”
5
Webb Keane, “The Evidence of the Senses and the Materiality of Relig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14.1 (2008): 110–27; quote from 113.
6
Ann Swidler, “Culture in Action: Symbols and Strateg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1 (1986): 273–86.

10
3. 焦点
当阿尔瓦德(Michael Alvard)认为协调群体行动可能不仅是改善结果,还有行动
得以执行的独特方式,他使用了“焦点”( focal points)一语,这是托马斯 •谢林
(Thomas Schelling)所建立的一个概念。 1谢林关注在某些情境中,有效的协调允许那
些相关的人实现的多于他们在不同条件下的情境。很多人惯常的思考总是以为某一方得
益必然导致另一方损失,但实际上这些是非常罕见的。更常见的是,所有参与者都从合
作中得益。即使当冲突剧烈时,“某一范围内也存在其它结果,使双方在某一点上胜于
完全没有协议。”2人们需要合作,而成功的合作使每一个参与者优于她或他没有合作。
即使当合作的人的利益存在(或貌似存在)矛盾,行动的需要产生协调的需要。焦点是
支持这一点的手段。
焦点可能是人们协调活动的任何东西。它们可能是人类的创造物,像建筑物或事件;
可能是自然特彻,像高山或河流;或过去的做法或事件。焦点只需要引人注目,且被相
关各方所认识:“它们对其实践上的方便,看似不比它凝聚共识的力量来得重要。” 3
焦点之运作,是集中那些涉及某一协调问题[21]的人的注意。它们创造了“趋向的预期
——每一个人的预期,涉及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预期什么的预期。” 4这包含沟通和评
估意图,当每一个人的行动取决于他们对其它人会做什么的预期,而其它人的行动决
定了某一情境中最有利的做法。5
政治活动可以充当群体协调的一个焦点。跟随一个领袖就是有效化解协调问题的一
个有效做法,而领导本身可以被视为一个焦点,因为它能够有效地沟通它的信号。 6自
然的是,有不同水平的领导能力,而在权威中的特定人物的特征将会帮助决定某一领
导情境的结果。然而,与协调能动者的明显沟通,导致每一个群体成员相信其它人以某
一方式行事,这是领导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一个人强迫一个群体的行为的能力是
有限的,权威是说服的事情,“一个影响的过程”。 7即使在制度化的规则系统中,也
是这样的情况。正如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Robert Axelrod)所言,“政府不能只能威
慑来统治,而是必须实现大多数被治理者的自愿遵从。”8
过去是焦点的一个来源。过去所采取的最常见的形态就是传统——以某一方式做某
一事情,正因为那是“我们”做它的方式。 9当某一群体采用某一焦点,随时间的过去,
使用和再使用它,它的影响的效力就会增加。一个群体的历史影响它如何协调它的行动
和决定:一个决定在某一情境中作出,带有它的各种特殊性,而且是在那一决定的前
例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焦点,可以在另一个不同的案例中使用的焦点。对任何群体来
说,我们一旦以某一方式做了某一事情,而且每一个人知道我们那样做,这一事实已
变成协调未来的群体行动的方式。历史和其它记载方式扩大这一点。这些做法协调群体
活动,即使它们(像其它文化的表现方式一样)是恒常地变化的。10
1
以下参阅 Schelling,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pp.54–107.
2
Schelling, Strategy, p.22; 另参阅 Axelrod,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110–13.
3
Schelling, Strategy, 68; 另参阅 Alvard, “Kinship,” 149.
4
Schelling, Strategy, 92.
5
另参阅 Axelrod,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15–16, 27.
6
Schelling, Strategy, 74, 91, 另参阅 Van Vugt, Hogan, and Kaiser, “Leadership, Followership, and Evolution,”
183–84; Van Vugt,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Leadership and Followership.”
7
Van Vugt, “Evolutionary Origins,” 355; 另参阅 Robert Hogan and Robert B. Kaiser, “What We Know About
Leadership,”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9.2 (2005): 169–80; Robert Hogan, Gordon J. Curphy, and Joyce
Hogan, “What We Know About Leadership,” American Psychologist 49.6 (1994): 493–504.
8
Axelrod,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146; 另参阅 155–58.
9
Schelling, Strategy, 67.
10
Alvard, “The Adaptive Nature of Culture”; see also Chwe, Rational Ritual.

11
焦点的存在和功能是这样一个过程:它密切联系到某一套共享的社会传播的信息
——换言之,联系到文化。多于一个人必然想到它存在时的焦点,而在实践中,一个群
体必然知道它,使它运作起来。一个焦点的有效性,仰赖于明显性,但明显的东西取决
于语境。它可能取决于自然环境:对居住在平原的人来说,一座大山可能是一个焦点;
对居住在言 山的人来说,平原地区才是。最重要的是,历史——相关的经验事件的集
体记忆——决定什么将会变成一个可见[22]的焦点,而且这些如何随时间而改变。一个
焦点既是文化和历史的产品,又是它们的一部分。1

4. 协调问题与共同认识
崔时英(Michael Suk-Young Chwe)剖析协调问题在政治语境中的角色,扩大了
谢林的观念,将之联系到具体的例子。 2崔时英认为在某些情境中,一个人的行动作为
一个群体的一部分,取决于他或她对其它相关的人如何行动的预期。这一种协调问题对
治理研究具有重大涵义:“协调问题包括……诸如政治权威和社会权威的首要问题” 。
3
根据崔时英的说法,一个人仅当她或他想到他人的意志时,才会接受权威:“屈服某
一社会性或政治性的权威,乃是一个协调问题。”4
崔时英的分析格外关注“共同认识”化解协调问题的方式。在这一意义上,共同认
识指代某一群体内共同认识的状态。它的存在,是当个人具有某些事情的认识,结合其
它人也认识它,以及知道其它人也知道的知识。焦点的存在,是当它们是被认识,而且
公认是被认识的,因此是某一种特定类型的元知识(metaknowledge)的对象。5共同认
识塑造了其它人可能做什么的预期。因此,它影响了个人的行为,可能转化为政治权力。
在创造新的政治体制或摧毁旧的政治体制中,共同认识可能是一个决定性因素:相信
其它人将会服从,倾向于产生服从;反之亦然。崔时英说使得对权威的强力主张成为共
同认识的事情,将会产生服从。
崔时英把公共仪式视为创造共同认识的手段。这些仪式不仅沟通它们的观察者,而
且产生其它观察或学习仪式的人也得到相同信息的认识。这是应用于很多种文化实践之
中,它用来创造那些相关的人的共同认识。这一分析经常要求以崭新方式思考这些做法,
从这一信息的细节中退回来思考其它效果。“大多数文化实践的诠释集中在沟通什么东
西的‘内容’或‘意义’……文化实践必须按照‘公共性’来理解,或更准确地说,
共同认识产生。”6沟通[23]是内容传播一起运作,而且超出其外,经常形成我们认为是
沟通目标的东西。
按照共同认识产生来思考,不是否定内容的重要性,而是在那一信息上添加另一
层面。它的运作,即使当细节得不到成功的传播,不算是传播,或根本不存在。一个人
不能掌握某一信号的原始信息,却仍足以学会相关权威的元知识。按照共同认识产生的
信息,最重要的部分可能是简单和含糊的。一个信息可能是虚假的,却能成功建立共同
认识,促进协调,也许使它自身变得真实。 7然而,正如我说明的,成功的沟通取决于
可靠性,而全面空洞的主张不可能是有效的。后来,我将会回到这一点。
崔时英的主要焦点是仪式,但他也指示建立崭新的共同做法,创造了对于带来这
些做法的权威的共同认识。这些变化本身是一个协调问题:共同做法是有效的,仅因为
1
Alvard, “The Adaptive Nature of Culture”; 另参阅 Chwe, Rational Ritual, 88–89, 97–98.
2
以下参阅 Chwe, Rational Ritual. 另参阅 Tomasello, Why We Cooperate, 70–76.
3
Chwe, Rational Ritual, 26. 另参阅 Schelling, Strategy, 86.
4
Chwe, Rational Ritual, 10; 另参阅 Chwe, 19.
5
Chwe, Rational Ritual, 9–10.
6
Chwe, Rational Ritual, 15.
7
Chwe, Rational Ritual, 79–83. 另参阅 Lee Cronk, “The Application of Animal Signaling Theory to Human
Phenomena: Some Thoughts and Clarifications,”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44 (2005): 603–20.

12
(而且就它而言)一个群体使用它们,而且变化需要群体层面的变化。语言是这一种问
题的一个例子:介绍或采用新的词汇,需要大量的人以不同方式做某些事情。 1崔时英
专门地指代长度和重量的制度,它之所以有意义,仅当一个群体使用它们。一旦它们是
被共同使用,任何对制度的改变都是一个协调问题。任何改变这样一个制度,都需要人
们改变他们所做的事情,协调其它人。改变也创造那些使用制度的人的共同认识:改变
标准的做法,仉造了变革及其成因的公开性,无论过度政治化的内容是不是这个信息
的一部分。改变人们做事的方式,创造了共同认识。2共同认识也存在于没有明智的公开
性的环境。谢林认为(例如)过去的行动构成焦点;或者,如崔时英所说,“就共同认
识而言,历史不过像是公共性。”3
崔时英指出公共认识可能存在的方式,即使当动员存在分歧或差别,或当结果不
是对每一个人都有利。这一点区分共同认识与宣传——虽然宣传可以用来创造共同认识。
但宣传在字典上的定义是:“信息的系统性传播,尤其是以偏见或误导的方式,以推
广某一政治主张或观点。” 4宣传涉及推广某一特定的政治意见;如果那一意见是被拒
绝,宣传是[24]失败的。然而,宣传可能仍创造共同认识:不需要协议或拥护。同一时
间,如果某些特殊的宣传片段应该得到民众接受,那么意见可能随后很快改变。共同认
识将会继续存在,虽然它可能改变它的涵义。沿着相同的线索,对某一特殊事件的理解
也会改,而对它的共同认识仍然存在。 5这一可变性札根于信息的符号性。基恩(Webb
Keane)已讨论信号(包括语言信号)的物质性。他认为所有种类的信号都是不稳定的。
一旦创造出来,它们就是公共话语的一部分,不再在其创造者的控制之下,而且它们
的意思也可能转移。一旦某个权威创造了共同认识,总是有机会使得它的用法可能反过
来违背其创造者。6
我先前已指出,研究者已规定大部分的人天生倾向于合作(根据各种模型,它不
一定是所有人),因为合作的利益。我也讨论这一合作的必要条件,包括其它人可能准
备合作的感知。阿克塞尔罗德(Robert Axelrod)和崔时英已提出相同的论点:对一个
人来说,在某一情境的最佳策略取决于这个人认为其它人会做什么事情;因此,决定
是取决于想象中的合作意图,还有以什么方式。感知的重要性反过来将之联系到共同认
识在决定服从治理中的角色。7
合作的预测帮助解释为什么共同知识为什么运作:它塑造了已存在的倾向。对一项
法规或标准做法的共同认识可以成为预估其它群体成员合作的感知的条件,犹如信息
的内容具有潜能沟通必不可少的合作意图。 8合作和共同认识的必要性意味领袖和跟随

1
Alvard, “The Adaptive Nature of Culture,” 143–44.
2
Chwe, Rational Ritual, 22–23; 有关指标,参阅 Charles Peirce, “Logic as Semiotic: The Theory of Signs,” in
Th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Peirce, ed. Justus Buchler (New York: Dover, 1955), 98–119.
3
Chwe, Rational Ritual, 90; 另参阅 87–91.
4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 edition, s.v. “propaganda.”
5
Chwe, Rational Ritual, 16; Cf. Robert E. Moore, “From Genericide to Viral Marketing: On ‘Brand,’ ”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23 (2003): 331–57.
6
Keane, “The Evidence of the Senses and the Materiality of Religion,” 110–27. 另参阅 Webb Keane, “Market,
Materiality and Moral Metalanguage,” Anthropological Theory 8.1 (2008): 27–42. Michael Silverstein, “The
Uses and Utility of Ideology,” in Language Ideologies: Practice and Theory, ed. Bambi B. Schiefflin, Kathryn
A. Woolard, and Paul V. Kroskr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23–45. 有关信息和标记的可变
性,参阅 Moore, “From Genericide to Viral Marketing”; Chwe, Rational Ritual, 16. 另参阅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trans. Alan Sherida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9).
7
Axelrod,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15–16, 27, 120–23. Chwe, Rational Ritual.
8
Herbert Gintis, Samuel Bowles, Robert Boyd, and Ernst Fehr, “Moral Sentiments and Material Interests:
Origins, Evidence, and Consequences,” Moral Sentiments and Material Interests: The Foundations of
Cooperation in Economic Life, ed. Herbert Gintis et al., Cambridge: MIT Press, 2005, p.8. Ernst Fehr and Urs
Fischbacher, “The Economics of Strong Reciprocity,” in Gintis et al., 151–91.

13
者是(而且过去曾经是)正在使用决策的信息。这刻划了政治权力的运作最终是依靠说
服,而非强迫。由此推出,一个社会没有任何部分可以被当作纯粹被动的。作出合作的
决定,无论有意与否,表达出来与否,意味着在决定且最终指引群体运作中(即使没
有投票)扮演积极的角色。

5. 可靠的沟通
沟通的核心问题(尤其是关键的沟通)是所沟通的信息的可靠性。信息不一定是
[25]复杂的或信息浓度极高方才重要。然而,任何种类的沟通,当它是可以相信的,方
才是有效的。(不真实的沟通可能是有效的,但是在较有限制性的环境之中。)尽管共
同认识可能即使虚假的仍能运作,但虚假的主张通常比较真实的主张较不有效。此外,
即使是真实的主张也必须成功地传播,使之运作。可靠的沟通是合作的核心问题。
以色列动物学家扎哈维(Amotz Zahavi)已阐明一套沟通理论,将之解释为基本
上涉及可靠信息透过指标手段来传播。 1扎哈维主要注意动物的沟通,但他也以相同手
段来印证和解释人类行为。事实上,他的进路虽然代表着理解和整合经验证据的进步,
但与人类社会行为的长期看法是高度吻合的(参阅下一节)。 2扎哈维理论的核心涉及
表面上浪费的行为或迹象,不能直接地发现。这些行为包含像是表面看似利他的事情,
在演化方式说看似是浪费的,因为它对行动者没有直接的好处。它也包括看似没有目的,
但其实是具有指针性信号的行为。根据皮尔士(Charles Peirce)的符号学,指针是那些
内在地联系到其指称对象的信号。指针与其它信号相反,其它信号联系到它们所代表的
东西,——因为某种相似性,或因为惯例。这使得指标不可能或在不能用来否证,因此
是一种功能性符号的关键。3
人类经常使用指针性信号,而且不仅是用来沟通物理性质。扎哈维引用的例子是欧
洲衣着中的蕾丝。在历史上,制造蕾丝要用大量的时间和劳动,使得生产和购买相当昂
贵。于是,穿着蕾丝同时(而且绝非偶然)是时尚和财富的标记。当机械生产使得蕾丝
变得便宜,蕾丝不再是沟通显示的财富。它丧失了它的声望,与风格并不相干。衣着可
以发挥沟通不同质量或迹象,有时候但不总是自觉的。这些可能是颇为普遍的,包括一
些像是遵循(或反对)某些社会规范。指针性信号可能用作实践性目标。一个来自人类
领域的例子是长弓:一把较长的长弓比起较短的弓需要更大的气力来驾驭,而且具有
更大的射程。较长的长弓既是肉体力量的指标,又是更有效的武器。在社会领域中,人
们透过很多手段来传递信息,包括作出奖励或施加惩罚的方式,二者皆是指标。4
[26]涉及沟通的代价,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代价可以采用风险的方式:就一个行
为或状况在多大程度上带来较大的伤害机会,它在功能上就是一项代价。实际上,这是
广告信号变得可信的一个机制。扎哈维说这一种代价是等级和(或)地位如何运作的一
种代价。它们说明特殊的迹象,允许比较,给它带来其它东西将是优越,而且使承受者
开放给人批判的机会。衣着及(或)其组成部分经常使人注意到某些属性,以此促进这
一类型的比较。这些制度沟通了可信的信息,因为它的代价。对一个通信员有可能临时

1
以下归纳自 Amotz Zahavi and Avishag Zahavi, The Handicap Principle: A Missing Piece of Darwin’s
Puzzle, trans. Naama Zahavi-Ely and Melvin Patrick El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
另参阅 Rebecca Bliege Bird and Eric Alden Smith, “Signaling Theory, Strategic Interaction, and Symbolic
Capital,” Current Anthropology, vol.46, no.2 (2005), pp. 221–48.
3
Peirce, “Logic as Semiotic: The Theory of Signs”; Webb Keane, “The Hazards of New Clothes: What Signs
Make Possible,” in The Art of Clothing: A Pacific Experience, ed. Susanne Kuchler and Graeme Were
(London: ULC Press, 2005), 1–16.
4
Zahavi and Zahavi, The Handicap Principle, 59–60, 82; Joseph Heath and Andrew Potter, Nation of Rebels:
Why Counterculture Became Consumer Culture (New York: Harper Paperbacks, 2004); James L. Boone, “The
Evolution of Magnanimity: When Is It Better to Give Than to Receive?” Human Nature 9 (1998): 5–6.

14
承担某一种特殊的代价,——亦即欺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伪装的要求将会变得不
被支持,导致欺骗的揭露。扎哈维告诉我们,沟通是竞争的一项重要元素,即使当冲突
看似是主要的事情。在竞争性展示或战斗中,对手不仅是沟通的接受者或真实的焦点:
观察者根据他们从展示或战斗中得到信息而作出决定,到最终才是更重要的。因此,当
人类竞争的时候,对手不一定是原来的受众:反之,正是以其它方式观察或得知结果
的那些人,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正是他们根据竞争所传递的信息作出决定。1

6. 信号理论
大多数研究者在通常被指为信号理论(signaling theory)的领域中,努力发展扎哈
维的观点。Rebecca Bliege Bird 和 Eric Alden Smith 已归纳这一研究,阐明它在人类领域
的应用。他们份外关注它与范布伦(Thorstein Veblen)、莫斯(Marcel Mauss)、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的关系。信号理论有所改进,整合象征性沟通与演化理论,把个人
视为以有限信息作出策略性决定。2
根据信号理论,信号经常沟通那些不直接可以观察的东西:例如,领导能力和政
洞权力本是看不见的。在这一情境中,某一方式的代价可以赋予某一信号一种指针性的
性质,保证它的可靠性,使得欺诈变得不可能或不可行。这些代价可能使相关行为变得
无效,而且可能被视为是浪费的,但[27]实际上,那是使它们运作的东西,因为承担那
些代价反映某一种特殊的性质。要不然,这些代价可能把信号直接联系到它所代表的性
质,使欺诈变得不可能或不可行。 3信号理论的运作,是当准确的沟通使得那些不沟通
就无法凑在一起的沟通者得益。4
Rebecca Bliege Bird 和 Eric Alden Smith 从民族志结集了各种人类社会群体的例子,
说明这在现实世界中如何运作。他们认为仪式性盛宴、欠缺效率的耕作方法(或采集食
物的方法),乃至用来沟通像财富、技巧和熟练度等东西的表达方式。群体表演需要协
调和实践,因此指示群体运作的成功,邀请群体之间的比较。5
两套信号对我的讨论尤其重要:礼仪与纪念性建筑。Rebecca Bliege Bird 和 Eric
Alden Smith 引用信号理论及其相关进路的著作,分析礼仪性行为,因为礼仪经常涉及
重大代价。他们专门谈到所花费的时间,消费或处置的资产,埋葬时暴露在危险之中,
这一切经常不直接使行动者得益。然而,这些东西可以合理地解释为沟通过程的一部分:
它们是把礼仪转变为指标的代价。6

1
Zahavi and Zahavi, The Handicap Principle, 16–22, 55–60. 另参阅 Bliege Bird and Smith, “Signaling
Theory,” 236; Rufus A. Johnstone and Ken Norris, “Badges of Status and the Cost of Aggression,” 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 32 (1993): 127–34; Michael Lachmann, Szalbolcs Szamado, and Carl T. Bergstrom,
“Cost and Conflict in Animal Signals and Human Languag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98 (2001): 13189–94; Carl T. Bergstrom and Michael Lachmann,
“Signaling Among Relatives. III. Talk Is Cheap,”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95 (1998): 5100–5; Joan B. Silk, Elizabeth Kaldor, and Robert Boyd, “Cheap Talk
When Interests Conflict,” Animal Behaviour 59 (2000): 423–32; see also Thomas Getty, “Handicap Signalling:
When Fecundity and Viability Do Not Add Up,” Animal Behaviour 56 (1998): 127–30.
2
以下参阅 Bliege Bird and Smith, “Signaling Theory”; on Veblen et al., see Bliege Bird and Smith, “Signaling
Theory,” 221–23.
3
Bliege Bird and Smith, “Signaling Theory,” 224.
4
Cronk, “The Application of Animal Signaling Theory.”
5
Edward H. Hagen and Gregory A. Bryant, “Music and Dance as a Coalition Signaling System,” Human Nature
14 (2003): 21–51.
6
Bliege Bird and Smith, “Signaling Theory,” 225–32; 有关礼仪的代价,包括资源和机会成本,参阅
Richard Sosis, “Religious Behaviors, Badges, and Bans: Signaling Theory and the Evolution of Religion,”
Where God and Science Meet: How Brain and Evolutionary Studies Alter Our Understanding of Religion,
Vol.1: Evolution, Genes, and the Religious Brain, ed. Patrick McNamara (Westport: Praeger Publications,

15
对 礼 仪 有 多 个 定 义 。 其 中 一 个 相 对 得 到 广 泛 接 受 的 是 拉 帕 波 特 ( Roy A.
Rappaport)的说法。拉帕波特说,礼仪的特征是具有一个外在于某人表演相关仪式时的
源磺。某一种特殊意义的正式做法或举止方式都可以算是礼仪。这里可能有些幽默、淫
欲或不受规管的行动的元素,但在一项礼仪中,那些都是表现为一个结构的某一部分。
在性质上,礼仪是可以重复的,而且是要再三重复的,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某
一情境的要求下有所演化和改变。最后,有一个人必然执行某一礼仪,使之符合拉帕波
特的构想;仅有描述或指引,并不足够。1
拉帕波特相当注意仪礼如何传递信息。他把信息大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某一
礼仪的表演者在某个表演时间中所知悉的。第二部分是“经典的”,是表演者接收而又
没有创造的形态,这缔造了象征性联系,涉及比个人更大的事件和语境。这两部分一起
代表礼仪的可变性和稳定性。表演某一仪式的人采用某些接受的东西,使用它,不免在
过程中改变它,沟通他们自己。拉帕波特断言,礼仪具有独特的沟通能力,以致它可以
把一个涉及多不胜数的[28]等级的复杂情境转变为一个清晰和可理解的陈述,因而促进
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转渡。2
这一信息的接受者不仅包括那些观察表演,或二手地学会它的人,还有表演者自
己。信息至少有两方面。一方面,礼仪说到表演者的什么。然而,也有一个更大的信息:
表演某一礼仪是表演得以确认社会秩序的一个指针性信号;带着它的各种义务,礼仪
是这个社会秩序的一部分。这不是对一个内部状态进行描述或论断;反之,这是获取和
接受的外部信号;像礼仪的其它面向一样,这是指向他人和自我。3
罗宾斯(Joel Robbins)已扩大和澄清拉帕波特“礼仪即沟通”的构想的多个面向。
罗宾斯把语言的不信任联系到对礼仪的仰赖,因为礼仪具有特殊的沟通能力。尽管拉帕
波特对表演礼仪给予重要性,罗宾斯作出重要的论点,指出礼仪不经常是表演性,尤
指奥斯汀(J. L. Austin)的意义;根据奥斯汀的说法,表演性的言辞影响了常规状态的
变化。反之,礼仪经常试图说服其它人——即奥斯汀所说的“取效性”(perlocution)。
当说服是目标,沟通假设至上的重要性,因为若没有沟通,就没有劝说可言。4
人类学研究说明,礼仪帮助群体运作得更好,因为它具有独一无二的沟通潜能。虽
然这一工作很多涉及宗教仪式,但研究者已发现,非宗教性的仪式也可以实现很多相
同的效果,尤其当它结合宗教性或半宗教性的元素。这一进路是用仔研究乌托邦共群的
历史进路,既支持立足于人类学调查的结论,又展示这些概念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5

2006), 61.
1
有关他的定义的讨论,参阅 Roy Rappaport, Ritual and Religion in the Making of Human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24–54. Other researchers have adopted similar definitions; see, e.g., 其
它研究者也采取类似的定义,参阅 Catherine Bell, Ritual: Perspectives and Dimens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38. Candace Alcorta and Richard Sosis, “Rituals of Humans and Animals,”
Encyclopedia of Human-Animal Relationships, vol. 2, ed. Marc Bekoff (Westport: Greenwood Publishers,
2007), 599.
2
Rappaport, Ritual and Religion, 52, 69–70, 86–106. 研究者对礼仪是一种沟通存在普遍的共识,参阅
Richard Sosis and Candace Alcorta, “Signaling, Solidarity, and the Sacred: The Evolution of Religious
Behavi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12 (2003): 265.
3
Rappaport, Ritual and Religion, 51, 118–33.
4
Joel Robbins, “Ritual Communication and Linguistic Ideology,” Current Anthropology 42 (2001): 591–614.
另参阅 D. G. Gardner, “Performativity in Ritual: The Mianmin Case,” Man 18 (1983): 346–60.
5
Sosis, “Religious Behaviors, Badges, and Bans,” 61–86. Richard Sosis, “Does Religion Promote Trust? The
Role of Signaling, Reputation, and Punishment,”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Research on Religion 1 (2005):
1–30. Richard Sosis, “The Adaptive Value of Religious Ritual,” American Scientist 92 (2004): 166–72.
Richard Sosis, “Why Aren’t We All Hutterites? Costly Signaling Theory and Religious Behavior,” Human
Nature 14 (2003): 91–127; Richard Sosis, “Costly Signaling and Torch Fishing on Ifaluk Atoll,”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1 (2000): 223–44; Richard Sosis, “Religion and Intragroup Cooperation: Preliminary

16
大型建筑方案是另一种花费巨大的信号,尤其有效地传送政治信息。正如 Bruce G.
Trigger 所说,“意义深远的建筑以一种公共且持久的方式表现一个权威控制物质、专
门化技巧和劳动力的能力,以此创造和维持这些结构。”奢侈和看似浪费的建筑往往是
一个权力的指标,一个不能被欺诈的信号,因为涉及的代价。因此这些建筑是巨大的,
它们是被所有人看见的;每一个人都得到信息,而且知道其它人也这么想,使得它成
为共同认识。这一种强烈的信息是一种高度有效的政治信号。1
[29]当然,很多因素影响沟通的成功,帮助决定它的形态。例如,有研究证明,同
时在多个媒介中发送的信号比单一媒介的更有效。因为创造共同认识的信息可能是细节
不多,在信息的感知内容上亦有不同,所以我们应该预期在多个媒介中找到创造共同
认识的信息,这些信息与其它信息混杂在一起,以此引起注意。 2本书接下来的诸章,
说明早期帝制中国的统治者如何做到这一点。

7. 福柯与权力
福柯(Michel Foucault)对权力的分析澄清了最后关于权力,以及其在政治制度中
运作的观点。3虽然福柯的观念很少被用来研究早期中国历史,但 Karen Turner 已指出古
代中国思想和实践在多大程度上印证了福格的政治概念。4
福柯这样解释他对权力的基本理解:“权力意谓关系,一种或多或少有组织性、层
级性、协调性的关系,,这些关系是“在个人之间(或在群体之间)”存在。5权力关系
不是简单的呈现;它们是引起他人和相互跟随的权力。 6福柯描述和驳斥多种对权力的
理解。他摒弃“认为位于(或对之模仿)某一点上的东西就是权力。”7他是在所有社会

Resultsof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topian Communities,” Cross-Cultural Research 34 (2000): 70–87;


Alcorta and Sosis, “Rituals of Humans and Animals”; Candace Alcorta and Richard Sosis, “Ritual, Emotion,
and Sacred Symbols,” Human Nature 16 (2005): 323–59; Sosis and Alcorta, “Signaling, Solidarity, and the
Sacred: The Evolution of Religious Behavior”; Richard Sosis and Eric R. Bressler, “Cooperation and
Commune Longevity: A Test of the Costly Signaling Theory of Religio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278
(2003): 211–239; Richard Sosis, Howard C. Kress, and James S. Boster, “Scars for War: Evaluating
Alternative Signaling Explanations for Cross-Cultural Variance in Ritual Cost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8 (2007): 234–47; Richard Sosis and Bradley J. Ruffle, “Religious Ritual and Cooperation: Testing
for a Relationship on Israeli Religious and Secular Kibbutzim,” Current Anthropology 44 (2003): 713–22;
Richard Sosis and Bradley J. Ruffle, “Ideology, Relig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Field Experiments
on Israeli Kibbutzim,” Research in Economic Anthropology 23 (2004): 89–117.
1
Bruce G. Trigger, “Monumental Architecture: A Thermodynamic Explanation of Symbolic Behavior,” World
Archaeology 22.2 (1990): 127. Fraser D. Neiman,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as Wasteful Advertising: A
Darwinian Perspective on Spatial Patterns in Classic Maya Terminal Monument Dates,” in Rediscovering
Darwin: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Archaeological Explanation, ed. C. M. Barton and G. A. Clark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1997), 267–90. Bliege Bird and Smith, “Signaling
Theory,” 231–32.
2
Candy Rowe, “Receiver Psychology and the Evolution of Multicomponent Signals,” Animal Behaviour 58
(1999): 921–31; Cronk, “The Application of Animal Signaling Theory,” 609.
3
权力是福柯其中一个主题,参阅 Michel Foucault, Power, ed. James D. Faubion (New York: The New
Press, 2000); and Michel Foucault,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ed.
Colin Gordon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1 [1980]).
4
Karen Turner, “Law and Punishment in the Formation of Empire,” Rome and Chin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Ancient World Empires, ed. Walter Scheide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77–
79.
5
Foucault, Power/Knowledge, 198. 另参阅 Foucault, “The Subject and Power,” in Power, 337.
6
Foucault, “The Subject and Power,” 337; see also 340: “In effect, what defines a relationship of power is that it
is a mode of action which does not act directly and immediately on others. Instead, it acts upon their actions:
an action upon an action . . .”
7
Foucault, Power/Knowledge, 198.

17
关系中观察权力,权力不是从某一统治者中得到;反之,权力构造了它所运作的媒介 。
1
福柯不否定由上而下的权力,并且坚持其它形态也存在。2然而,他拒绝权力是某些被
拥有和(或)被分送的东西,不是某些独立且静止地存在的东西。它不是被掌握和被拥
有的实体,——或被偷盗或交易卖掉的东西。3
福柯分析的一个迥异于直觉的面向是自由在权力关系中的组成角色。因为,他告诉
我们,主体方面若没有某一程度的选择,权力就不存在。当一个人在胁迫时行动,在福
柯的意义上说,那不是权力的运作。透过权力,一个人可以控制其它人的行动至某一程
度,但[30]不可能全面地这样做。福柯区分“力量”(force)与“权力”(power):
前者是肉体强迫,如他所说,“没有潜在的拒绝或反抗,就没有权力。” 4这延伸至整
体民众,而福柯告诉我们,民众不能真正被控制,充其量仅是被指引。选择的存在是治
理问题不可或缺的部分。5
福柯承认权力与沟通的密切关系,因为“沟通总是对其它人行动的某一方式”。他
认为沟通与权力各自不同,但它们也相互仰赖。他承认沟通自身能够“透过调整各方的
信息领域,从而产生权力的效应。”同时,沟通的元素既是权力的媒介,也是权力的产
品。6
过去对帝制中国政治结构的研究经常采用福柯明确反对的进路。学者把权力理解为
从皇帝中流出来,穿过官僚层级流到下层。各种限制(道德的、个人的或实践的)可能
阻碍这一流动,但中心形象是权力从中央幅射出来。福柯的分析显示这一构想需要修正。
认为民众仅是被动的想法也经不起推敲。正如福柯告诉我们,权力的存在和运作包涵选
择其它做法的可能性:即使早期帝制中国的普通民众也可以作出决定。他们掌握了某程
度的权力。这是我将再次说明的观点,下一章我将探讨由中国传统的一个视角。
我研究沟通在帝国社会中作为创造沟通和权力的角色,已借镜于福柯的分析。它的
目标是考察权力如何在某一历史案例中运作的某一面向。我不尝试考察当时曾经存在的
所有形式的权力;反之,我只着眼于具体的例子。
尽管福柯对本书的影响,而我对他的观念的接受,但我要指出其中的主要差别,
这对我的方法论和结论都有反响。这关乎“为什么”的问题。当人民决定(正如福柯和
我所援引的研究者所相信的)服从,把自己转化为臣属,为什么他们这样做?为什么
福柯自己这样做?为什么我这样做?为什么我忽略福柯说我们拥有的自由?
福柯没有深入处这一问题。然而,他多于一次谈到一种“内在法西斯主义”
(internal fascism):“法西斯在我们所有人身上,在我们的头部和[31]我们的日常行
为之中,这一种法西斯主义导致我们喜爱权力,想要支配和剥削我们的那种东西。” 7
这在我看来是一种令人不满意的答案,尤其因为福柯自己在其它地方把法西斯主义称
为“权力的疾病”(disease of power)。8当人民有可能拒绝的时候,为什么人民决定服
从权力?在本质上,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一个普遍的折磨,驱使我们想要我们自己压
迫。到最终,透过将它归诸一个被假定普遍的人类偏好,福柯最终是描述,而非解释。
我使用的合作研究提供了人类社会行为的理解,比福柯的说法更有基础,而且更

1
Foucault, Power/Knowledge, 187.
2
Foucault, Power/Knowledge, 200.
3
Foucault, Power/Knowledge, 88–92. 另参阅 Colin Gordon, “Introduction,” Power, xix.
4
Foucault, “Omnes et Singulatim: Towards a Critique of ‘Political Reason,’” in The 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s, vol. 2, ed. S. McMurr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253.
5
Foucault, Security, Territory, Population: Lectures at the College de France, 1977–78, trans. Graham Burchell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352–53.
6
Foucault, “The Subject and Power,” 337–38;.
7
Foucault, “Preface to Anti-Oedipus,” in Power, 108; see also Foucault, Power/Knowledge, 99.
8
Foucault, “The Subject and Power,” 328.

18
乐观。它说明合作的好处已带来基于层级的群体形成,而由此得到的好处使所有群体成
员受惠,这可以解释自愿服从权力的意愿。最低限度,这一进路使我们思考人类社会生
活,而不预设普遍的疾病。因为它在跨学科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基础,所以集中在合作的
框架是坚固的,它有些东西提供给当下。研究秦国的合作和权力帮助我们更能具体地理
解早期中国历史和社会。更广阔地说,研究过去的合作和权力帮助我们理解这些东西,
帮助我们看见我们(作为人类)如何存在,而且理解我们可以如何变得更好。这是早期
中国思想家怀有洞见,仍然惠及今天的一个领域。

第三章 早期中国思想中的沟通与合作

[33]本章从第二章所呈现的观念和分析,讨论早期中国的政治思想。我的考察说明
早期帝制中国的思想家共同感兴趣的是合作和沟通作为治理的手段。这一讨论支持我在
以后章节的分析,把早期中国思想和历史联系到更大的关怀上。虽然早期中国某些关于
合作的政治思想是以理想方式来呈现,而且经常被视为仅是理想而已,但现在其它领
域的研究指出这些观念是切合现实的,可以付诸实践。
这些观念是符合秦国统一的知识语境。这里有两个基本面向。第一是合作的核心位
置和必要性。如我在第一章所说,很多中国政治的研究把早期中国的普通民众视为在政
治上被动的。那些构想肯定代表早期中国政治思想的一些面向。然而我已指出,治理在
本质上是合作的事情,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参与。普通民众的参与至少对帝国方案的成功,
较之早期中国的其它群体(乃至在社会上层的第一人——皇帝),是具有相同的重要
性。
统一时期的政治哲学家等人,承认信息和沟通,在组织和执行治理中的合作上,
具有巨大的重要性。我认为这一理想化和理论性的投射是可以实践的。这些政治思想家
不是作梦;他们正在传达来之不易的知识,即人类社会如何最有效地运作。[34]在早期
中国建构一个完全被动的民众,属于早期政治理论的领域,虽然重要,但不能说出社
会运作的全部故事。

1. 早期中国思想的合作
早期中国的人承认合作对国家成功运作的重要性,以及特定类型的沟通在合作中
的核心位置。在这一语境中,没有单一词汇指代合作,但在各种规则的说明中,显然存
在这方面的想法。《诗经•灵台》提供了一张治理的图象,说明根据人民愿意完成统治者
计划的状况:“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
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1早期中国不同思
路的哲学家已拥抱这一合作理想,视之为最佳的统治方式。例如《孟子》阐明此诗: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2仁慈的治理给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同样带来欢乐,即使
建筑工事需要人民的劳动。
正如顾史考所说,战国时的出土文献也说明,非强制性的政治理论在当时占据显
眼的位置。这些思想家的描述说明,除了透过合作而治理以外,其它选项就是没有统治:
简言之,他们所陈述的选择是围绕着君主的焦点进行合作,抑或国家的瓦解。思想定知
道政府必须透过合作来运作,否则它就不能有效施政。同时,他们认为正当的领袖不免
赢得民众的效忠和实现合作。3
1
《灵台》,载《毛诗正义》, 16–5.4b–5b.
2
《孟子注疏》, 1A.10.
3
Scott Cook, “The Debate over Coercive Rulership and the ‘Human Way’ in Light of Recently Excavated

19
《管子》在西汉编成,其文本约在公元前 5 到 1 世纪写成,归诸早期政治思想管仲
名下[35]。1虽然它没有为历史上的管仲提供可靠的信息,但它的内容符合本研究的时间
框架。《管子》描述周王文(即《灵台》的主角)所赢得的人心。它与晚商纣王的残暴治理
(亦即早期文本的共同主题)形成强烈对比。2根据《管子》的说法,文王的美德是当他
掌权时,民众都想服从他。《形势解》云:“主明而国治,竟内被其利泽,殷民举首而
望文王,愿为文王臣。故曰:‘济济多士,殷民化之。’”3当然,这一论断的历史性是
可疑的。然而,不同文本反复强调合作的重要性,而第二章已指出,我们应该严肃对待
这些治理的构想。因为,合作不仅是一个合乎情理的目标,它是人性的一部分。
《管子》在其它篇章也说了相当的说法。 《法禁》云:“昔者圣王之治人也,不贵其
人博学也,欲其人之和同以听令也。《泰誓》曰:‘纣有臣亿万人,亦有亿万之心,武
王有臣三千而一心,故纣以亿万之心亡,武王以一心存。’” 4这看似是太过理想化,
可以《管子》毫不含糊地指出这里的理由是实践考虑:尝试使用不愿意的人民,可能导
致失败。《轻重乙》云:“今发徒隶而作之,则逃亡而不守;发民,则下疾怨上,边竟
有兵则怀宿怨而不战。未见山铁之利而内败矣。故善者不如与民,量其重,计其赢,民
得其十,君得其三。”5纣王便是最好的反例。 《四称》云:“夷吾闻之徐伯曰:昔者无道
之君,大其宫室,高其台榭,良臣不使,谗贼是舍。有家不治,借人为图,政令不善,
墨墨若夜,辟若野兽,无所朝处,不修天道,不鉴四方,有家不治,辟若生狂,众所
怨诅,希不灭亡。” 6我认为我们应该把这些陈述视为政治理论的严肃论断:他们所呈
现的图象是理想化的,但这是可以实现的理想。
《大学》说一个君主必须得到民众的支持:“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
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人民的支持决定他的成功:“《诗》
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
国。”7孙膑在战争语境中亦有相同的观点:“取众者,胜之胜者也。”8虽然他是在谈论
军队,但他的用语是概括性的。因为当时军队都是征兵而来,所以对统治者来说亦是如
此。9
《吕氏春秋》亦有这样的判断:“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
夫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凡君之所以立,出乎众也。立已定而舍其
众,是得其末而失其本。得其末而失其本,不闻安居。故以众勇无畏乎孟贲矣,以众力
无畏乎乌获矣,以众视无畏乎离娄矣,以众知无畏乎尧、舜矣。夫以众者,此君人之大
宝也。”10《韩诗外传》[36]也有类似的看法:“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
者亡。故聚敛以招谷,积财以肥敌,危身亡国之道也,明君不蹈也。将修礼以齐朝,正
法以齐官,平政以齐下,然后节奏齐乎朝,法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刑平乎下。如是,

Warring States Text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64, no.2 (2004), pp.399–440.
1
W. Allyn Rickett, “Kuan tzu,” Early Chinese Texts: A Bibliographical Guide, Berkeley: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arly China, 1993, pp.244–51.
2
晚商统治者及其治理作为喻说,参阅 Yuri Pines, “To Rebel Is Justified? The Image of Zhouxin and the
Legitimacy of Rebellion in the Chinese Political Tradition,” Oriens Extremus, vol.47 (2008), pp.1–24.
3
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20.1172.
4
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12.683
5
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 1448 页。
6
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 616-17 页。另参阅 20.1172.
7
《礼记注疏》,60.9b–10a.
8
张震泽:《孙膑兵法校理》,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54 页。
9
张震泽:《孙膑兵法校理》,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54 页。有关早期帝制中国的征兵,参阅
Mark Edward Lewis, “The Han Abolition of Universal Military Service,” in Warfare in Chinese History, ed.
Hans van de Ven, Leiden: Brill, 2000, pp.33–76.
10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7.388.

20
百姓爱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1
这是意愿合作的效力,使得人们想象是在神明般的影响下感觉是平等的。根据近年
出土的战国文本《三德》,按照民众意愿来施行治理的统治者,得到上天支持:“民之
所喜,上帝是佑”和“民之所欲,鬼神是佑”。2这些可能被视为事实性的形容。但因为
民众的支持在客观上是人类能动性(human agency)的事情,它们也反映合作的效应。
早期中国的思想家承认,社会群体作为社会群体的成功运作,需要多于服从,以
实现政治上的成功。这些文本以不同方式说明成功的统治,不仅是服从,还有自愿的服
从,加上协调和社会稳定。这些文本谈及合作。
相同的构想在后来的世纪中一直持续。昭帝在公元前 81 年召开盐铁会议,当时政
府代表与批判现行政策的人的辩论,具载于《盐铁论》之中。双方涉及民众对帝国要求
徭役和赋税的反抗。双方对问题各有理解,但他们同意最理想的情境是合作的情境。御
史以理想的过去来辩护政策:“古者,诸侯争强,战国并起,甲兵不休,民旷于田畴,
什一而籍,不违其职。”文学的反驳是:“夫牧民之道,除其所疾,适其所安,安而不
扰,使而不劳,是以百姓劝业而乐公赋。若此,则君无赈于民,民无利于上,上下相让
而颂声作。故取而民不厌,役而民不苦。《灵台》之诗,非或使之,民自为之。若斯,则
君何不足之有乎?”3自愿的合作是普遍共同拥有的理想,迄至帝国时仍是政策讨论的
一部分。

2. 治理与普通民众
尤锐(Yuri Pines)近年考察早期中国出现帝国统治的知识动态。他的研究核心涉
及的理念是,在普世领域中,统治者[37]是独一无二和终极的政治行动者,还有士在这
些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尤锐也注意到普通民众及其政治角色,无论是积极抑或消极的。
他说明从最早的历史时段,政治思想家已承认普通民众的政治重要性。尤锐将这一点联
系到西周时出现的以宗族为中心的政府。 4在“天命”的语言中,民众反映了上天对特
定政府的立场,而“民众的情绪是确保统治者支持的决定性因素。”5
尤锐认为在战国时期,普通民众直接的政治参与同时减少了正在扩大规模的政体。
不过,人民与其物质需要的满足已被确认为政治权力的路径,君主必须为他们所统治
的人带来利益。虽然民众不被认为值得尊重,尤锐说明当时所有重要的思想家都相当关
注普通民众及其权力,认为他们的权力在极端情境下可能是决定性的。在尤锐的分析中,
这通常是采用有限的制度手段的方式,以此表达政治舆论。6
我的论证建立在尤锐的著作之上。他是抽象地分析问题,而我是特定而具体地处理,
同时在时间上向前伸展。我集中在秦国实际上做了什么,使统一国家的理想变成现实,
以及秦国在实践上如何面对相关问题。战国时的政治思想家当然不是无中生有的创造他
们的理念。尤锐把他们的方案称为“历史悠久的观念”的“创造性再诠释”。7我在接下
1
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 年,3.88–89;另参阅 2.43, 2.52, 4.149.
2
马承源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 5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第 292、302 页。
3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3.191–92。有关《盐铁论》的背景,参阅 Michael
Loewe, “Yen t’ieh lun,” in Early Chinese Texts: A Bibliographical Guide, ed. Michael Loewe, Berkeley: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arly China, 1993, pp.477–482.
4
Yuri Pines, Envisioning Eternal Empire: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Warring States Er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9, pp.189–91.
5
Yuri Pines, Envisioning Eternal Empire: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Warring States Er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9, p.191.
6
Yuri Pines, Envisioning Eternal Empire: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Warring States Er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9, pp.198–218.
7
Yuri Pines, Envisioning Eternal Empire: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Warring States Er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9, p.30.

21
来的章节的讨论将会说明,秦国用来沟通的技术不是崭新的。像它们背后的观念一样,
它们代表对现存技术积极的适应,透过对过去富有创意的再诠释,重新厘定这些技术
的目标加以利用。秦朝是在历史语境中累积性文化适应(cumulative cultural adaptation)
的一个绝佳例子。
尽管存在很大的共识,我的构想与尤锐有两个重大的差别。第一,如上所述,现代
研究已说明人类具有合作的内在倾向:这一倾向总在那儿,但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尤锐
认为战国时思想家相信人民是政体中的终极权力,我很同意。然而,我要更进一步。我
不仅认为这是政治思想的变化或治理构想的另一发展。反之,早期中国的思想家在人类
[38]群体如何运作的理解上,已有大幅进步。这一崭新和更好的理解导致有效的技术,
因为他们利用这些人类行为的洞见,促进了统一国家层面上的治理。这些技术和观念是
理想的,因为它们是有效的。
尤锐集中在公众在治理问题上表达意见的制度性手段,并且说在帝国治理下,民
众是排除在外。 1但我已指出,所有群体组织很大程度上仰赖于合作,这反过来取决于
沟通和说服。合作在群体运作中的核心位置意味着,无论制度性结构是不是就位,民众
的合作是国家运作所必需的。在定义上,民众的参与是积极的,而且人民必须被说服提
供合作。在秦汉的帝国治理下,仍是这样的情况。制度当然是重要的,但它们只形成整
个图象的一部分。

3. 群体形成和生存
尤锐认为荀子是中国“帝国政治文化”中“最重要的建筑师”。 2像我先前提及的
思想家和文本一样,荀子认为最佳统治之存在,是当这块领土上的所有人不仅是服从
的臣属,还是自愿的合作者:“是使群臣百姓皆以制度行,则财物积,国家案自富
矣。”3荀子详尽讨论人类形成功能性群体,有别于其它动物。 《王制》云:“水火有气而
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
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
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
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4
《荀子》不是早期惟一的文本,主张人类形成群体是为了带来利益。《吕氏春秋》也
有相同的观点:“群之可聚也,相与利之也。利之出于群也,君道立也。故君道立则利
出于群,而人备可完矣。”5《荀子》说一个领袖可以领导,因为他有能力结集人们在一
起,而且进而解释这一能力是关怀他人,并且恰当地使用他人的能力:“ 君者,善群
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时,则六畜育;
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6
《荀子》认为民众有了一个领袖,就可以得益,认为这是君道的一个理由。在最基
本层面上说,民众的存在不是为了君主,而君主却因民众而存在:[39]“天之生民,非
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国,非以贵诸侯而已;列官职,差爵禄,

1
Yuri Pines, Envisioning Eternal Empire: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Warring States Er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9, p.209.
2
Yuri Pines, Envisioning Eternal Empire: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Warring States Er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9, p.82.
3
王先谦:《荀子集解》卷 5,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第 172 页。
4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第 5.164 页。另参阅 12.324.
5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20.1330.
6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第 237 页。另参阅 5.165.

22
非以尊大夫而已。”1《吕氏春秋》也主张君主的权力来自他所统治的人民:2“三代所宝
莫如因,因则无敌。禹通三江、五湖,决伊阙,沟回陆,注之东海,因水之力也。舜一
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而尧授之禅位,因人之心也。汤、武以千乘制夏、商,
因民之欲也。如秦者立而至,有车也;适越者坐而至,有舟也。秦、越,远涂也,竫立
安坐而至者,因其械也。”
统治者可以带来的最大利益是政府的建立,亦即创造用以合作的条件。《管子•正
世》云:“夫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夫五帝三王所以成功立名,显于后世者,以为
天下致利除害也。事行不必同,所务一也。夫民贪行躁,而诛罚轻,罪过不发,则是长
淫乱而便邪僻也,有爱人之心、而实合于伤民,此二者不可不察也。”3早期中国的思想
家描述治理失败不是无政府状态,而是出现了一些不为民众提供最大利益的群体。在这
一点上,有两个意义的层面。第一,早期中国的思想承认人类固有的社会性以及合作的
内在好处,而且看见群体竞争带来的负面结果。第二,正如尤锐所说,在统一国度即将
面世前出现的思想共识,对秩序的潜在威胁不是全面的社会崩溃,而是对分离状态的
恢复。
《墨子》的作者也论证支持“兼爱”,战国时的中国现实是他们倡议的对立物。可
是,他们对当时所描绘的图象不是每一个人为自己打算的纯粹失序。《墨子》描述强大
的群体攻击和剥削弱小的群体,破坏这片土地上的内在统一。他们所描述的普遍关怀,
要求在个人层面上不偏倚的关怀,而在政治上,这一论证是要从很多相互矛盾的人群
中创造更大的群体——最终只有一个群体。4《管子》描述成功治理的对立物,不是全面
瓦解或回到返祖性的骚动,而是形成其它更小的群体。具体地说,就是没有恰当的规则、
地方性派系,取代中央政府,使得人民各自成群,各自追逐狭窄和自私的利益:“人
君不公,常惠于赏,而不忍于刑,是国无法也。治国无法,则民朋党而下比,饰巧以成
其私。”5
《韩非子》认为圣人的理想政府带来刑罚制度的积极变化,影响整个社会,实现更
高的和平目标:“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陵弱,众
不暴寡,耆老得遂,幼孤得长,边境不侵,群臣相关,父子相保,而无死亡系虏之患,
此亦功之至厚者也。”6换言之,[40]成功合作所得到的好处可以抵消制裁反合作行为的
代价。
秦始皇及其修辞者把帝国统一视为创造一个井然有序的人群,摆脱乱世,为民众
带来和平,赢得他们支持的美事:“遂兴师旅,诛戮无道,为逆灭息。武殄暴逆,文复
无罪,庶心咸服。”7这是他巡视全国,展现功业的一大部分。
西汉早期的政治思想家贾谊强烈批判秦政,但也认可统一结束战乱的做法。《过秦
论》云:“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
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
1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第 173 页。另参阅 Yuri Pines, Envisioning Eternal
Empire: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Warring States Er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9,
p.83.
2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4.236, 19.1290.
3
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15.922.
4
孙诒让:《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4.113–14, 7.199, 7.204, 7.213, 8.253, and cf. 4.103. 另
参阅 A. C. Graham, Disputers of the Tao: 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 La Salle: Open Court,
1989, pp.41–45. Yuri Pines, Envisioning Eternal Empire: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Warring States Er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9, pp.31, 35.
5
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1.52, 10.554.
6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4.287.
7
《史记》卷 6,第 252 页。另参阅 Martin Kern, The Stele Inscriptions of Ch’in Shih-huang: Text and Ritual in
Early Chinese Imperial Representation, New Haven: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2000, pp.35, 42, 46–47.

23
矣。”1
《荀子》等文献也把正确统治的结果是视为发挥协调和合作的国家。他们使用身体
作为优秀君主的比喻,他可以不歇息地支配整个国度,完美控制心灵,对肉体操纵自
如:“故天子不视而见,不听而聪,不虑而知,不动而功,块然独坐,而天下从之如
一体,如四职之从心。夫是之谓大形。《诗》曰:‘温温恭人,维德之基。’此之谓
也。”2君主的目标是促进合作,像《灵台》中百姓之于文王,民众自愿工作,执行他的
计划。
这些早期的思想家既不天真,也不虚伪,他们主张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可以从统治
中得到好处。在高位的人具有高位的责任,以及匹配的报酬。[41]然而,下层民众比不
这么做将会更好,故这会带来他们对统治者的忠诚。那是符合领导和合作是相互且分殊
地有利的构想。3

4. 信念在统一中的角色
早期中国不同政治论者建立其群体协调的构想是按照“一/壹”的方式。尤锐已说
明,一个君主管治领土内所有人民,在秦统一前已被接受为一个理想。 4统一既是一个
目标,也是一个手段。这已具载于很多文献之中,也许在西汉初期得到最清晰的阐述:
“举一事而天下从,出一政而诸侯靡。故圣人执一政以绳百姓,持一概以等万民,所以
同一治而明一统也。”5早期中国思想家知道有必要让民众这样构想其惟一的统治者。这
到最终是在民众当中创造和维持统治者的共同认识。这一任务是沟通的任务,而目的是
功能性的协调。
简单的政治统一不足以创造新的政体,而目的不仅是邦联(confederation),而是
协调和合作。 《荀子》认为统一的任务是容易的,即使对象是敌人的领土。它认为巩固一
个社会,促进合作性治理是更难和更复杂的问题。《荀子》推荐对不同人群使用不同手
段:礼仪团结受教育的人,而治理用在普通民众身上,二者都是用在相同的团结目标 :
“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谓大凝。”6
要做到“大凝”,最重要的一步(比起现实上拥立一名君主更重要)是在民众当
中产生一种团结感:民众必须知道他们是在一名君主下的一个政体,一个围绕着终极
核心焦点协调的群体。 《荀子》表现这一点:“其道易,其塞固,其政令一,其防表明。
故曰:上一则下一矣,上二则下二矣。辟之若屮木,枝叶必类本。此之谓也。”《吕氏春 7

秋》描述领袖是统一的手段,最后结论是:“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同法令所以一心也;
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
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夫能齐万不同,愚智工拙,皆尽力竭能,如出乎一穴

1
祁玉章:《贾子新书校释》,1.38–39.另参阅 3.303–22
2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第 5.150, 8.239 页。另参阅《礼记注疏》,
55.13b。Robin McNeal, “The Body as Metaphor for the Civil and Martial Components of Empire in Yi Zhou
shu, Chapter 32: With an Excursion on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Yi Zhou shu,”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122, no.1 (2002), pp.46–60.
3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11.295–96。另参阅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北京:
中华书局,1980 年,5.167–70。
4
Yuri Pines, Envisioning Eternal Empire: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Warring States Er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9.
5
王利器: 《新语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第 132 页。有关《新语》的使用性,参阅 Michael Puett,
The Ambivalence of Creation: Debates Concerning Innovation and Artifice in Early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259 n.49.
6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10.290.
7
王先谦:《荀子集解》卷 6,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第 191-92 页.

24
者,其唯圣人矣乎!”1此外,《礼记•缁衣》也提出类似的想法,描述这方面失败的结
果:“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
则民不惑矣。”2《管子》亦把不能创造统一感的失败等同于不能实现稳定感的失败,认
为这是治理的第一要务:“故有国之君,茍不能同人心,一国威,齐士义,通上之治,
以为下法,则虽有广地众民,犹不能以为安也。君失其道,则大臣比权重,以相举于国,
小臣必循利以相就也。故举国之士,以为亡党,行公道以为私惠。进则相推于君,退则
相誉于民,各便其身,而忘社稷。以广其居,聚徒威群。上以蔽君,下以索民。此皆弱
君乱国之道也,故国之危也。”3
因为威胁统治者的危险是分裂,在人民心中质疑他,由此推论统一最重要的手段
是沟通,这使得质疑集中在他身上变得不可能。决定性的信息是最简单的:独一无二的
统治者的存在,以及他统一的治理,此一者是另一者内在固有的。这经常是以比喻词来
表达——“明”。
《商君书》直率地以“明”来谈论统一:“治明则同,治暗则异。同则行,异则止,
行则治,止则乱。”4《荀子》描述了一个想象中的过去:“故先王明礼义以壹之,致忠
信以爱之,尚贤使能以次之,爵服庆赏以申重之。”5《管子》伸延这一观念,指出不能
这样做就会带来不服从:“君道不明,则受令者疑;权度不一,则修义者惑。民有疑惑
贰豫之心而上不能匡,则百姓之与间,犹揭表而令之止也。” 6这使得我们想到崔时英
的主张,即共同认识在实现政治权力的位置:使治理得到广泛的认识,将会带来服从
和效忠。治理变得欠缺沟通,就是“闇”,这将导致异质性和失序。

5. 共同认识与君主权力
《荀子》刻划了统治者的共同认识的重要性,它反驳鼓吹以秘密性为统治手段的治
理思路。很多文献把政治权力联系到秘密性。 《老子》可能是最著名的,它宣称:“鱼不
可脱于渊,国有利器,不可示人。”又主张民众不宜知道得太多:“古之善为道者,非
以明人,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
福。”7《荀子》反驳这一说法:[43]“世俗之为说者曰:‘主道利周。’是不然。主者,
民之唱也。上者,下之仪也。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唱默则民无应也,仪隐则下无
动也。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有也。若是,则与无上同也!不祥莫大焉。”8这里指出
君主的身份存在隐密性的危险:使统治者隐藏,就会导致它所警告的混乱:“上宣明,
则下治辨矣;上端诚,则下愿悫矣;上公正,则下易直矣。治辨则易一,愿悫则易使,
易直则易知。易一则强,易使则功,易知则明,是治之所由生也。上周密,则下疑玄矣;
上幽险,则下渐诈矣;上偏曲,则下比周矣。疑玄则难一,渐诈则难使,比周则难知。
难一则不强,难使则不功,难知则不明,是乱之所由作也。故主道利明不利幽,利宣不
利周。”9
1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17.1143.
2
《礼记注疏》,55.7b.
3
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5.275.
4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2.40.
5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6.191.
6
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10.545.
7
Lewis, The Construction of Space, 153–57. 引文出自《老子》第 36、65 章,参阅朱谦之:《老子校释》,北
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145、263–66 页。有关其它例子,参阅王博:《关于〈唐虞之道〉的几个问
题》,载《简帛思想文献论集》,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1 年,第 83 页。黎翔凤:《管子校注》,北
京:中华书局,2004 年,4.223, 4.245, 18.1044。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年,7.437。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 年,7.252.
8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12.321。有关“周”的保密义,参阅杨倞注。
9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12.321–22.

25
因此,不晚于公元前 3 世纪,政治思想家已承认人民必须认识他们的统治者,为
的是让他来统治。这些构想是把领袖视为协调合作的焦点所在,为了有效地这样做,一
个领袖必须在领袖上是让人共同认识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带来《荀子》所说的上下
“相有”的密切关系,这反过来是带来现实稳定的惟一途径:“ 《书》曰:‘克明明
德。’《诗》曰:‘明明在下。’故先王明之,岂特玄之耳哉!”1秦始皇肯定把这一建议
放在心上。然而,潜行领导的主张没有随着帝国建立而灭绝,反而延续至汉朝和以后。2

6. 投射统治者的政治自我
着眼于统治者的公共认识的统治构想不是提倡把他的真实为人在整个国度上公开
化:君主的肉体形象并不重要。这些文献所倡导的是统治的政治自我(political self)的
普遍投射(universal projection)——就外延而言,即他所统治的统一政体。 《礼运》显示
这是如何运作的:“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郑玄注:“藏,谓辉光于外,而形体
不见,若日月星辰之神。”3
这里的“藏身”不是秘密性,而是个人透过政治身份的投射而使个别人格的黯淡。
君主的身体不是被看见的,而他的质量可以在某一距离上认识,像神明的光那样,可
以被广泛感知。《吕氏春秋》透过上古的规定性描述(prescriptive description)表现了晦
涩性和显着性的结合:[44]“故古之人,身隐而功着,形息而名彰,说通而化奋,利行
乎天下而民不识,岂必以严罚厚赏哉?严罚厚赏,此衰世之政也。” 4良好的统治者实
现其名誉的不是凭借其肉体形式:他的面貌是保持看不见的。一个政治人身获得名誉,
是透过他的成就和名声。
如上所述,《老子》建议统治手段的一些方面保持秘密。然而,《老子》也提倡统治
者的共同认识:它以违反直觉的风格,预测保持统治者晦暗和秘密,使他向下显现,
同时过度自我推广可能得不到想要的效果。5《老子》把民众对统治者存在的共同认识命
名为最佳统治的特色——事实上,这是它所规定的惟一特色:“ 太上,下知有之;其
次,亲之豫之;其次,畏之侮之。” 6比起封闭或自我赞美更好的是简单的普遍察觉他
在那里。 《老子》反对宣传,而非共同的认识;共同的认识具有首要的位置。另一文献谈
到孔子自己可资比较的构想:“丘闻大道不隐。丘言之君,发之于朝,行之于国,一国
之人莫不知,何一之强辟?” 7统治者的治理是他的政治自我的投射,理想地说,是在
完全共同认识的状态为所有地方的人所认识。

7. 投射权威
这种政治自我的投射是透过沟通媒介而出现,虽然不是在现代意义上的媒介。没有
现代科技网络,早期文献提倡把现存制度转向这一目标而使用。
很多文献支持这样一个基本命题:沟通是创造和维持政治权力所必需的。例如《商
1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12.322.
2
这些是被指为“黄老”无为的治理理论的一部分,参阅 Reinhard Emmerich, “Bemerkungen zu Huang
und Lao in der fruhen Han-Zeit: Erkentnisse aus Shiji und Hanshu,” Monumenta Serica 43 (1995), pp.53–140.
3
《礼记注疏》,21.22b.
4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19.1264–65.
5
《老子》第 14, 22, 24 章,参阅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53, 92, 98 页。
6
《老子》第 17 章,参阅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68–69 页。可能需要指出,
一些读者可能修改这一文本,说“太上不知有之”。然而,比较郭店和马王堆的三个《老子》版本,我
相信这一解读是最好的。参阅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05–7 页。荆门市
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第 121 页。正如朱谦之所说,“太上”一
般被视为“最古”(supreme antiquity),同时涵蕴整体的至上性。因为下文的类似性,我解“豫”为
“誉”,这是符合通行本,以及马王堆的文本。
7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卷 11,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第 208 页。

26
君书》描述公开性影响政治权力的潜能:“威,以一取十,以声以实,故能为威者
王。”1这令人想起崔时英的论点:使一个权力主张为人所知,就会使那一权力变得真
实,[45]而统治的名誉将会带来领导。按照《商君书》的构想,权威不会没有强制就能运
作,但强制只是最终取决于沟通来实现其效应的过程的一部分。
《吕氏春秋•用民》谈及一个有效率的统治者能够投射其领导在其形式权威的范围以
外,能够“能用非其有也”,乃至吸引其它统治者的臣属:“用非其有之心,不可察
之本。”尽管如此,仅仰赖于权威、命令,是不可能的:“亡国之主,多以多威使其民
矣。故威不可无有,而不足专恃。譬之若盐之于味,凡盐之用,有所托也,不适则败托
而不可食。”2更重要的(还有上述的权威)是统治者想让普通民众得益的沟通。
《韩非子》的基本关怀是保存和扩大君主的权威,相对于官员,尤其是国家的高级
大臣。3它经常谈及统治的“二柄”:赏罚。如果统治者失去“二柄”给臣子掌握,民众
就会对其臣子表示尊重和忠诚,削弱统治者的权力。这反映“二柄”的运作是民众与中
央政府之间接触的地方,同时也是沟通统治者权力的手段。《韩非子》认为,因为普通
民众受制于赏罚的操纵,有必要确保民众知道“二柄”仅在统治者手中。君主从赏罚制
度中得到权力的能耐,取决于民众认为他负责正反制裁的感知。 4君主必须沟通这一社
会权力,不是作为一个目的自身,而是说服工具的一部分,用来说服(而且一直说
服)民众相信他在掌权。5
《韩非子》建议系统化这一点:“大臣有行则尊君,百姓有功则利上。”《管子》
6

有相同的认识,认为赏罚的权力要源自统治者:“制令之布于民也,必由中央之人。中
央之人,以缓为急,急可以取威;以急为缓,缓可以惠民。威惠迁于下,则为人上者危
矣。”7
《商君书》预测这些对统治者的感知将会渗透到全社会,透过歌谣变成大众文化的
一部分。8赏罚过程的运作不是目的自身,它们是统治者[46]的公开性安排的一部分,一
个使他投射政治自我的途径。这样,就把这些利益联系到对沟通的强调,而且创造民众
共同认识作为统治的一个条件。

8. 礼仪沟通
早期中国沟通更大的公众的另一个最重要的手段是礼仪。Chew、拉帕波特(Roy A.
Rappaport)等人有关礼仪即沟通的观念,相当符合早期中国对礼仪的构想。例如《缁
衣》把领袖的衣着和礼仪举止作为沟通民众的途径,以确保他们知道自己感激和服从谁。
《缁衣》强调这些媒介的视觉性功能。这篇战国时的出土文献说:“为上可望而知也,
为下可类而等也,则君不疑于其臣,臣不惑于其君矣。” 9孔颖达解读“为上可望而知
也”为“谓貌不藏情,可望见其貌,则知其情。”10然而,文献自身似乎不支持这一解

1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1.31.
2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19.1279–81.
3
A. C. Graham, Disputers of the Tao: 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 La Salle: Open Court, 1989,
pp.278–85..
4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2.120–21, 2.182.
5
Boone, “The Evolution of Magnanimity,” 5–6.
6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18.1082.
7
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11.578–79, 15.905.
8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4.105, 5.126.
9
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第 129 、132 页。注意:虽然竹简编
者改动了文本,但其实不必改的,正如裘锡圭所说。上博简虽然存在差别,但也支持这一读法,参阅
马承源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 1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第 175–76 页。另参
阅《礼记注疏》,55.6b–7a.
10
王文锦:《礼记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828 页。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

27
读。反之,它传达了确认统治者和其它拥有高位和区分那些次要岗位的手段的人,是相
当重要的。
贾谊在汉初引用这两个篇章,将之归诸孔子,又他的讨论表明他认为这两个篇章
意谓对地位轻易在视觉上的区分。 1在其它地方上,贾谊支持生活各个方面区分等级,
坚持标准的地位标记,以及设定那些高位的人在各方面高于那些地位较低的人的特权。
这些标记和特权是被惩罚任何偏离规范(无论是高于抑或低于每一个人的地位)的法
律所执行。贾谊进一步说,现实这一等级制度的途径是透过重复使它们变得著名。于是,
普通民众将会理解等级性位置的标记和先决条件。2
贾谊理解对等级的感知和确认是要先规定两个东西。第一,他假设低级的人民直接
察觉他们的上级,而且知道那些上级的地位的能力是必须的。他也假设下属能够诠释抓
住图像和徽章,这些东西反过来需要这些东西成为共同认识。贾谊建议创造法律和建立
官员[47],这不仅强化规范,而且宣传衣着和徽章的等级的信息。他承诺这一制度本身
能够带来社会和政府的稳定。这在基本上遵守他的治理制度的构想,而他相信这一制度
或多或少是自动运作的,如果恰当地制定的话——它自身就是战国时期流行的构想。3
帝国前的中国学者承认礼仪是非常有效的沟通媒介。《左传》认为礼是落实治理的
手段,可以用来捍护统治者:“礼,政之舆也;政,身之守也。”这也联系到秘密性和
公开性的问题,它断言礼仪伸延政治自我,捍衡个人,这是我在第五章将会谈论的东
西。《荀子》
4
也把礼仪视作一项工具,用以影响治理:“礼者、政之挽也;为政不以礼,
政不行矣。”5《礼运》也指出礼仪如何运作,透过描述过去的形式,投射统治者的政治
存在,其中谈到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六人的做法:“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
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6
以视线为取向的表达,其盛行反映礼仪在很多方面上是视觉的媒介。类似的观念也
表达在声音之上。 7然而,无论它是如何发生,目标是相同的:创造一个情境,使得这
个国度的所有居民认识统治者。每一个人不仅知道这个君主,也知道其它人都知道。这
里将有统治者的共同认识,而礼仪是创造这一点的手段。因此,《淮南子》说:“古者
非不知繁升降盘还之礼也,蹀采齐、肆夏之容也,以为旷日烦民而无所用,故制礼足以
佐实喻意而已矣。”8
早期中国一个共同而又困难的概念,在这里是相关的,那是“德”。倪德卫
(David S. Nivison)认为“德”最好理解为“感恩的认可”( gratitude credit),即觉
得自己亏欠于其它人(通常是上级)的感觉,在政治语境中,这通常是自愿服从某一
统治者或其它上级。被视为和后来被描述为“德”的东西,实际上是引起这一种自愿服
从的潜能。9
虽然“德”是无形的,但它透过行动和影响(而非言语)来传递,不用言词来沟

出版社,2004 年,第 736–37 页。


1
祁玉章:《贾子新书校释》,1.146.
2
祁玉章:《贾子新书校释》,1.161–62.
3
Graham, Disputers, 289; Pines, Envisioning, 82–111; Charles Sanft, “Jia Yi on the Law,” Zinbun: Annals of
the 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Humanities, Kyoto University 40 (2007): 53–70.
4
《春秋左传正义》,34.19b。
5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19.492.
6
《礼记注疏》,21.5。郑玄释“考”为完整、完美。
7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6.181, 8.244.
8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 年,11.785.
9
David S. Nivison, “ ‘Virtue’ in Bone and Bronze,” The Ways of Confucianism: Investigations in Chinese
Philosophy, ed. Bryan Van Norden, Chicago: Open Court, 1996), pp.17–30. David Nivison, “The Paradox of
‘Virtue,’ ” The Ways of Confucianism, pp.31–43; David Nivison, “Royal ‘Virtue’ in Shang Oracle
Inscriptions,” Early China, vol.4 (1978–79), pp.52–55.

28
通说服人们的目标。 《缁衣》
1
把“德”联系到衣着作为影响政治统一的手段:[48]“长民
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壹。《诗》云:‘彼都人士,狐裘黄黄,
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2在礼仪上规定和在法律执行的衣着,
对政治制度运作是至关重要的。它沟通了统治者作为统治者的存在,使他的行动成为焦
点。根据《荀子》,如果统治者能够使他的质量广为人知,那么就能招徕贤者,天下归
心:“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
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
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
归明火也。”3《荀子》把统治者的名誉当作赢得民众支持和自愿服从的其中一项主要手
段,说一个统治者的名誉如果得到恰当地建立的话,就能传达到邻近地区,扩大领土
而不用血腥:“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彼贵
我名声,美我德行,欲为我民,故辟门除涂,以迎吾入。”4

9. 变化与恒常
制度的变化和恒常性在早期中国治理概念中具有复杂的角色。很多人认为早期中国
主流的思想一般是反对变化,这一理解所立足的解读方式,不能充足考虑历史语境。普
鸣(Michael Puett)已指出,各种态度存在变异,与更大的哲学辩论相关,绝非无所不
包的保守主义。5
如第二章所说,变化是创造共同认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我的核心论点是,秦朝成功
创造一个统一的政体,因为他们对共同实践的变化创造了对王朝的共同认识。与“儒”
的思想相关的文献认为,一些常道可能要改变,而又不影响基本的道德价值。《大传》
毫不含糊地指出,一个圣王的治理是由多处变化展开:“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
道始矣。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
民变革者也。其不可得变革者则有矣: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
得与民变革者也。”6[49]语境表明这些变化是随着新政权建立(尤其是理想的君主)而
来。与这里的讨论立即相关的是秦朝建立者在统治初期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符合这一清
单上的事情。
公元前四世纪和三世纪的重要思想家坚持变化是必须的。无疑,这方面最著名的论
证载于《商君书•变法》。它断言改变现存做法的惟一理据,在于变法强国利民。过去朝
代各有不同的做法:“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羲、神农,
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
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
古。汤、武之王也,不修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
礼者未足多是也。”7
其它思想家也提出这一种主张。《管子》告诉我们古代圣王的做法各有不同,各有

1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2.46.
2
《礼记注疏》,55.6a. 有关恢复的版本,参阅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8 年,第 130 页。马承源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 5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
第 183–84 页。有关互交性和《缁衣》的讨论,参阅 Martin Kern, “Quotation and the Confucian Canon in
Early Chinese Manuscripts: The Case of ‘Zi yi’ (Black Robes),” Asiatische Studien, vol.59, no.1 (2005),
pp.293–332.
3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9.261–62.
4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5.171–73, 10.289.
5
Puett, The Ambivalence of Creation.
6
《礼记注疏》,34.4a. 参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 年,第 906–7 页。
7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1–6, esp. 4–5.

29
良好的理由这样做:“故古之所谓明君者,非一君也。其设赏有薄有厚,其立禁有轻有
重,迹行不必同,非故相反也,皆随时而变,因俗而动。夫民躁而行僻,则赏不可以不
厚,禁不可以不重。故圣人设厚赏,非侈也;立重禁,非戾也。”《韩非子》
1
认为变化的
可取性,讲究变通与成功统治之间的联系。 《心度》云:“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法与时转
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时移而(治)〔法〕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故圣
人之治民也,法与时移。”2在讨论《老子》时,《韩非子》还强调跟随“时”,展示不积极的
治理,认为统治者应该既不被人看见,又闻名于世:“ 凡道之情,不制不形,柔弱随时,
与理相应。万物得之以死,得之以生;万事得之以败,得之以成。”3
在变化的重要性与太多变化的风险之间,存在一些张力。成功的统治者必须确保改
变不是过度的。《管子》注意到这一危险。[50]《法法》云:“号令已出又易之,礼义已行又
止之;度量已制又迁之,刑法已错又移之。如是,则庆赏虽重,民不劝也;杀戮虽繁,
民不畏也。故曰:上无固植,下有疑心。国无常经,民力必竭,数也。”4
这有两面的。第一,反复改变度量和刑法,具有负面后果。可是《管子》不反对新王
建立新制度,如《大传》所示。
另一文献《申子》同样描述理想化的过去:“黄帝之治天下,置法而不变,使民安
乐其法也。”5然而,这些做法应该仅做一次。正如《管子》所说,“毋数变易,是为败
成。”《韩非子》
6
也承认太经常改变法律不会使人民得益,引用《老子》“治大国若亨小
鲜”的名言:“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宰;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
君贵静,不重变法。”7
反对改变共同做法的论点,经常反映那些变化的沟通力量。例如《礼记•王制》列举
各种“疑众”的倡议:“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
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
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8这里规定,统治者使用这些东西是为了统治的利益,
作为统一民众的手段。在统治者(或其代理)以外,任何人改变或作出宣传,代表着试
图破坏权威的尝试。因为情况是这样的话,《王制》认为落实这些标准需要严格执法,
不能例外。
《王制》的禁制只是其建议的一面,它还包括商业交易环境中各种行动:“凡执禁
以齐众,不赦过。有圭璧金璋,不粥于市;命服命车,不粥于市;宗庙之器,不粥于市;
牺牲不粥于市;戎器不粥于市。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
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锦文珠玉成器,不粥
于市。衣服饮食,不粥于市。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
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凡举帝国宗庙、武器、不合官方标准的器具和衣服,都在
禁售之列。最后确定这些标准,将是共同认识的一个问题。9出土的司法文献显示,这一
种规管在秦汉法律已经就位。
1
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15.920.
2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20.1178–79.
3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7.454. 参考《老子》第 47 章。朱谦之:
《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191 页。
4
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6.295.
5
载李昉编:《太平御览》,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 年,638.4b.
6
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12.678.
7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6.400. 参考《老子》第 60 章。朱谦之:
《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44 页。
8
《礼记注疏》,13.9b。祁玉章:《贾子新书校释》,3.383.
9
《礼记注疏》,13.9a–10a。有关秦和西汉的衣服,参阅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年,第 36 页。彭浩、陈伟、工藤元男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
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第 194 页。

30
在某些环境下支持有控制的变化,这些论点没有随着帝国建立而失去关连性,正
如普鸣所说,它们在汉代已被执行。1正如我在第六章[51]说明,西汉统治者对司法制度
进行变革,与更大的民众进行沟通,展示早期中国的民众确认自己改变制度的权力,
以创造带有政治效应的共同认识。变化仍是一个高度有效的途径,以创造普遍民众的共
同认识。

10. 不同社会群体中不同水平的理解
涉及统治者及其治理的沟通,已被预设达到整个国度,但它不意味公众的每一个
成员都有相同水平的理解能力。我们可以预设在大众传播的情境中,大多数人被预期理
解的只是不复杂和不含糊的信息。
一般地说,犹如他们倡导为了政治目标而创造共同认识,早期思想家知道各个社
会阶级和团体掌握的知识程度各有不同。《荀子•礼论》在讨论“祭”的问题时,这么剖
析不同群体的不同认识:“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
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 2这里认为礼仪中的“祭”,是一种人
类的创造:意义重大,是圣人的产品,纯粹人为。 3这里说君子应理解“祭”是一种人
类的事情,《荀子》已在倡导那一种观黠,可是,这不摒弃民众的理解,他们把“祭”
理解为“鬼事”。《荀子》承认和接受对某一特定问题,不同群体各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而没有摧毁它的价值。4
类似的构想存在于法律的领域。很多思想家承认,普通人不是处于掌握司法细致之
处的位置。然而,结论不是排除他们,不给他们司法认识;反之,法律的设立必须使得
他们[52]可以理解法律。只有这样,法律才能实现它的威慑力量。《商君书》云:“君尊
则令行,官修则有常事,法制明则民畏刑。法制不明,而求民之行令也,不可得也。民
不从令,而求君之尊也,虽尧、舜之知,不能以治。”5这里倡导一套积极沟通法律的司
法制度,包括回答普通民众所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目标是创造共同的认识:“天子
置三法官,殿中置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诸侯、郡、县皆各为置
一法官及吏,皆此秦一法官。郡、县、诸侯一受宝来之法令,学问并所谓。吏民知法令者
皆问法官。故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吏明知民知法令也,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不
敢犯法以干法官也。遇民不修法,则问法官,法官即以法之罪告之,民即以法官之言正
告之吏。吏知其如此,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又不敢犯法。如此,天下之吏民虽有贤
良辩慧,不能开一言以枉法;虽有千金,不能以用一铢。故知诈贤能者皆作而为善,皆
务自治奉公。”6
《韩非子》也认为需要一套完备的法律,把治理制度放在沟通的简便之上:“明主
之表易见,故约立;其教易知,故言用;其法易为,故令行。三者立而上无私心,则下
得循法而治,望表而动,随绳而断,因攒而缝。如此,则上无私威之毒,而下无愚拙之
诛。”7这里解释说,只要统治者没有私心,容易被理解的政府法令可以带来民众安稳
的社会秩序,不必加以强制;换言之,这是带来合作。
此外,《韩非子》谈及平衡明智与全面性之间的需要,考虑普通知识潜能的需要,

1
Puett, Ambivalence, 160.
2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13.376.
3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13.346. Paul R. Goldin, Rituals of the Way: The
Philosophy of Xunzi, Chicago: Open Court, 1999.
4
参阅 Brashier, Ancestral Memory in Early China.
5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5.130.
6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5.144.
7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8.543.

31
同时箝制那些可能成为统治危机的高位者。 1类似的理解也见于出土的秦代法制文献,
其中引述秦二世:“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 2后来文献说明西汉时仍持续相同的想
法。3
有志于统治者和政府简单而可理解的沟通,可能源于得到复杂信息的实践困难。
《缁衣》用丝为喻辞来描述当一个统治者传播某一信息时,要尽量减少细节的程度:
“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故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
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则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4一个信息
是(在传播过程中变得是)简单、非常清楚和缺乏细节,这一事实不意味它不重要。复
杂性不等同重要性,而简单性也不等同不重要。共同认识的产生不需要细节。
[53]在统一国度的语境中,无论在理论层面上,抑或当理想已被实现时,最重要的
沟通信息是最简单的:单一统治者的存在。正如《老子》所说,民众应该知道至高无上
的君主就在那儿,其中涉及所有政治统一性和责任。

11. 咨询人民
尽管有意赢得人民的合作,但早期思想家不提倡所有人直接带到政府之中。 5正如
本章开篇所说,可能有人认为民众在帝国初期已被排除在政治决策的过程之外。我认为
虽然这些思想家在某些方面反对公众舆论,但他们实际上只是支持民众在某些方面的
政策决定被排除在外。他们不提倡忽略民众的意见;反之,统治者必须比一个普通人看
得更远,看见最终的好东西(eventual good)将会抵消中途出现的负面可能性。
在政策决定中反对包含普通民众的最著名例子,载于《商君书》:“语曰:愚者暗
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这一主张的语境是宫廷讨论:
秦孝公想改变国家改制和礼仪,但害怕民众“议我”,故商鞅催促孝公坚决行动,毅
然改。他在这里提出著名的宣示,要求孝公为了未来计划,而非为了眼前。
虽然这一讨论很快转换为其它问题,但显然普通人被排除,是因为商蔽相信有些
问题为了统治(至少短期而言)是不欢迎民众参加。然而,他认为随着时间推移,这些
将会带来稳定和秩序。值得注意,商鞅没有反对民众意见的重要性,他只是坚持他们不
是设计的可靠基础。到最终,他承认统治者的声誉是权威转化为现实权力的其中一个途
径。6
《荀子》则认为人民很容易统一起来,只要统治者按照“道”来行事。然而,人民
不被允许[54]参加协商,统治者也不应允许他自己因人民批评而动摇。然而,民众的良
好评价仍是统治者成功的一个指标:“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
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
去之之谓亡。”7
《吕氏春秋•乐成》命名似是来自《商君书》,它记载了那些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人
的叙事,这些人的行动最初被民众批判为苛刻,或认为是提出无理要求,但后来得到
证实,因为它们实现了各种好处。证实的方式是重要的,因为正是民众的歌颂证明成功:

1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18.1040.
2
陈松长:《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综述》,载《文物》2009 年第 3 期,第 87 页。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
《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年,第 13 页。《史记》卷 6,第 271 页。
3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定本)》2 册 10 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10.565–66。
4
《礼记注疏》,55.4b. 参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 年,第 906–7 页。注意:我翻
译“綍”为绳索,虽然它是特指用来放下棺材的绳索,参阅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北京:
文物出版社,1998 年,第 130 页。
5
Pines, Envisioning, 195–96.
6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1.2–4, 1.31.
7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第 16.422, 16.425 页。另参 7.224.

32
“禹之决江水也,民聚瓦砾。事已成,功已立,为万世利。禹之所见者远也,而民莫之
知,故民不可与虑化举始,而可以乐成功。”1
这说明民众的意见仍是最终决定的因素,但统治者需要辨识,看见什么东西未来
对民众是有利的。这一长远观点有时导致统治者偶而忽略民众的声音。这里的一个理据
是人民短期想要的东西与实际上服务于集体的东西之间的不匹配,这一点是《韩非子》
等文献所谈及的。由这一视角看,统治者不能约束于民众的意见。他必须像一个家长照
顾儿童时那样做决定,这是为了他们好而反对他们的意愿:他必须是“民之父母”。2
这里最明显的一例是刑罚制度。《韩非子》认为严厉的刑法是成功治理所必需的,
即使民众不喜欢。同样,《韩非子》得悉时人的歌颂是正确统治的危险:统治者的目标
不是赢得短期的歌颂,或避免批判,而是给人民带来实惠。评估其失败的最终基础在于
后者。3
另一视角(也许是犬儒但又熟悉的)显示,人民是(也许是)倾向于埋怨,不管
是什么,因此尝试听从他们每一个愿望,不能带来成功。《缁衣》引用《君雅》“夏日暑
雨,小民惟曰怨;资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和“出入自尔师虞,庶言同” 二语,说
明民众容易出现埋怨,而统治者需要明白的。这两段都是今本《尚书》所有,故学者相
信[55]是伪品,但出土《缁衣》已证明这是早已存在的,如果不是早至《尚书》的一部分 。
4
这些文本说明,看似矛盾的地方最好理解为承认虽然民众具有巨大的权力,而且他们
的观点必须被尊重,但不是每一个牢骚都值得注意。成功的统治者需要裁量。
在埋怨的普遍性以外,另一部分是《商君书》所说的统治者若有具有不寻常的计划,
包括像改变法规和礼仪,肯定要面对批判。对此,不需要更多的理由,除了原来的保守
主义,即对变化的不情愿。《荀子》和《吕氏春秋》也有实践上的事实予以暗示,很多嘴
巴导致坏话连连,这可能掩盖有能者,或因此缺乏能者,因此统治者必须谨慎审理大
众舆论。5
作为一个群体来思考,这些段落显示各个思想限制人民在政府事务的投入,而且
只在特定上方面上看重他们的意见,但这不是有意武断地拒斥民众的影响。民众的评价
是重要的,但是一个领袖必须准备看见眼下以外的东西。基于这些思想家对合作所投注
的份量,他们清晰地知道有必要沟通和说服民众,以确保他们积极的支持。这些思想家
认反对的只是某些那些着重短期结果的负面意见。
由此推论,尽管最初的外表,这些段落涵蕴确认民众意见在政治考虑中的位置:
摒弃其中一部分,就是确认其它部分的价值。这些文献并非赞成反对所有民众意见,而
是呼吁远见的领导。到最终,成功的统治者要成功,就必须赢得社会上所有阶层的支持。
正如《管子》对理想君主的说明,“以大牵小,以强使弱,以众致寡,德利百姓,威振
天下;令行诸侯而不拂,近无不服,远无不听。夫明王为天下正,理也。……诸侯之所
与也,百姓之所利也,是故天下王之。” 6在随后的章节,我将会讨论秦国用以创造民
众共同认识的手段,塑造民众的感知,实现中央为主的统治。

1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16.999–1001.
2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4.287, 4.289, 19.1147.
3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4.287–89, 20.1176.
4
《礼记注疏》,55.13b–14b。《缁衣》的出土版本,参阅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
出版社,1998 年,第 129, 131 页。马承源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 1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5 年,第 180–81, 195 页。《君牙》《君陈》的引文存在文本差别,参阅《尚书正义》,19.11b,
18.11a–b.
5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1.2.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0 年,18.1187.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第 9.259 页。
6
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9.471.

33
12. 结论
早期中国的思想家察觉到合作对一个成功的社会的必要性。尽管宣称皇帝惟一拥有
的权力和惟一无二的位置,[56]以及上层阶级的优越性,但他们承认人民的权力和强制
不可能成为持久和稳定的治理的手段。他们明白共同认识对社会功能的核心位置;他们
对帝国至上性的修辞可以按照用来化解协调问题的焦点而得到具体的理解。这些构想除
了阐明早期帝国的政治思想,还挑战了早期中国社会是基本上(或仅是)由上而下的
强制性层级的分析。
因此沟通问题,尤其是建立对惟一统治者的共同认识,是秦朝的核心问题,而且
这是统一前公认的情况。秦代统治者,尤其是秦始皇及其随从成员,精采地予以响应—
—而且精采的他们的创造在今天仍在沟通。他们使用了大众沟通的手段,渗透遍及整个
国度。
可是,他们不是凭空捏造这些手段。秦国统治者积极且富创意地把现存的做法和观
念适应到他们的情境。秦国立足于这些概念和过程,将之应用到他们所面临的各个问题。
接下来,我将会考察这里的一些重要例子,将之当作案例研究。第一个例子是秦始皇治
下度量衡的标准化。

第四章 大型沟通与标准化

[57]公元前 208 年,丞相李斯在狱中写信给秦二世,列举他的七大罪,每一项都是


他对帝国成功的贡献。第五项是:“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
名。”1此“名”可以理解为声誉(fame),而且那一意思肯定说得通。然而,我认为李
斯的主张最好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在现实意义上,他说的是“建立秦的名字
(name)”。
在本章,我会考察李斯所说的变化,在帝国内建立统一的度量衡,以及随之而来
的沟通。使用第二、三章的概念,我认为这一变化最好是按照沟通和共同认识的产生来
理解,这些促进了帝国层面上的合作。共同认识也帮助解释了秦始皇治下的各种变化和
标准化,指出它们帮助通知了当时有一位新的统治者的信息,使人民注意他在其日常
生活中的存在。秦始皇使普通民众察觉到他的权力,创造了对他自己的共同认识,同时
在细微事项上强加了新的秩序,大规模地促进了服从。
[58]我一开始会讨论标准化的讨论,以及宣布变化的诏令文本。学者和考古学家已
恢复和描述了各种遗址,支持着这一诏令,尤其是重量和衡量的器皿,分有在整个秦
帝国的不同地方。我也思考那些铭文和其它东西的联系。此外,在秦王朝统一前的重要
先驱,如何透过复制文本和材料的方式,进行远距离的沟通。可是,秦王朝在早前技术
上大幅进步,而秦国统治者也透过立足于早前的媒介而赢得相应的成功。如我所说,过
去学者对这些问题的说明已提供了重要的诠释可能性。可是,分析标准化作为沟通,而
且目标在于创造在政治上有效的共同认识,代表着在先前构想上的前进,因为它更能
说明变化如何运作,而且将之联系到同时出现的其它变化和成就。

1
《史记》卷 87,第 2561 页。“平”作动词用,意谓“使某些东西变得平等”。“平”后的对象是“斗
斛”“度量”“文章”三者。“斗斛”包括两个计算重量的单位,“斗”约 2 公斤,“斛”约 20 公斤。
“度量”是长度和容量,“文章”依语境有不同理解,这里参阅 Martin Kern, “Ritual, Text,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anon: Historical Transitions of Wen in Early China,” T’oung Pao 87 (2001): 58–59. 陈力强
的英译参考 William H. Nienhauser Jr., ed., The Grand Scribe’s Records, volume 1: The Memoirs of Pre-Han
China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4), 354. 杨燕起:《史记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第 3260 页。另参阅陈直:《史记新证》,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第 143 页。

34
1. 标准化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国度的首年,进行一些标准化的措施,先前许多措施
各不划一,包括衡量单位。战国诸侯各自为治,使用的制度各不相同。每一个政体的划
一性源自吞并过前,地方单位被国家单位所取代。秦国清除其它措施,全国落实自己的
安排。不同类型的比例也存在,至少划分两大不同的风格,主要是北方与南方之别,而
衡量单位的标准化带来单一比例尺度。1
商鞅在公元前 350 年已在秦国内部做到划一的度量衡措施,一个著名的人工制品
(长方型的青铜勺子的尺度)反映了这一变化:它在铭文上记载是在公元前 344 年制
造,提到商鞅的名字,说他是新制度的负责人。这一勺子的容量符合公元前 221 年开创
的容量。那个时候,开创新制度的命令在先前部分另作添加补充。它所体现的衡量方式
和变化,说明秦始皇伸延这些做法到全国,是(1)标准化趋势,加上(2)秦国已实行逾百
年的独特方案,二者结合的一部分。古文字的材料确认秦人以法制推行新制度。2
[59]当秦始皇宣布全国使用单一制度,这不是新发明的东西,而是秦国固有的东西,
随后延至汉代。3公元前 221 年通令全国:“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
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灋度量则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4这一文本
1
有关衡量制度及其遗址的介绍,参阅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年。
较早期的考古成果报告,参阅陈直:《秦始皇六大统一政策的考古资料》,载《历史教学》1963 年第 8 期,
第 26–30 页。书写制度的变化,参阅 Imre Galambos, “The Myth of the Qin Unification of Writing in Han
Sources,” Acta Orientalia, (Budapest) vol.57, no.2 (2004), pp.181–203. 另参阅俞伟超、高明:《秦始皇统一
度量衡和文字的历史功绩》,载《文物) 1973 年第 12 期,第 7 页。马承源:《商鞅方升和战国量制》,载
《文物》1972 年第 6 期,第 18–19 页。程颖:《“楚衡”与“秦权”:中国早期权衡器具设计的两种范
式》,载《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年第 3 期,第 39–40 页。
2
《史记》卷 68,第 2232 页。系年跟随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 年,2.56–57. 对勺子
最可靠的描述,参阅马承源《商鞅铜方升》,载《中国历代度量衡考》,丘光明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2 年,第 140–41 页。郭沫若:《十批判书》,载《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 2 册,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第 448 页。另参阅 A. F. P. Hulsewe, “Weights and Measures in Ch’in Law,” State and Law in East
Asia: Festschrift Karl Bunger, ed. Dieter Eikemeier and Herbert Franke, 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1981,
pp.25–39. Michael Loewe and Edward L. Shaughnessy,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609–10.
3
王琦、杜静薇:《秦权》,载《档案》1999 年第 1 期,第 42 页。陈直:《史记新证》,北京:中华书局,
2006 年,第 27 页。Hulsewe, “Weights and Measures,” 26; Denis Twitchett and Michael Loewe,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1: The Ch’in and Han Empires, 221 B.C.–A.D. 22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59–60.
4
这一铭文,载于许多著作之中,参阅严可均:《全秦文》,载《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
华书局,1958 年,1.13a–b. 张文质:《秦诏版训读异议》,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2 年第 3 期,第 25
页。前辈学者的相关翻译,参阅 Li Xueqin, Eastern Zhou Civilizations, p.240; and Teng Ssu–yu, trans.,
Family Instructions for the Yen Clan, Leiden: Brill, 1968, p.167. Imre Galambos, Orthography of Early
Chinese Writing: Evidence from Newly Excavated Manuscripts, Budapest: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Eotvos Lorand University, 2006, pp.35–39. 此一段有不同的点读方式,陈力强在“诸侯”读断,而严可
均在“天下”后读断。郭沫若《十批判书》(第 448 页) 支持后一读法,但张文质(第 25 页)已指出其
谬。至于“灋度量则不壹嫌疑者”一句,则有 5 种解读方式,参阅张文质:《秦诏版训读异议》,第 24–
31 页,其中列举了五种读法,辨析其异。读法上的脱节主要源于对“灋”和“则”的不同理解。尤其是,
孙常叙:《灋度量则,则誓三事试解》,载《古文字研究》第 7 期,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7–24
页。王辉:《秦器铭文丛考 (续)》,载《考古与文物》1989 年第 5 期,第 119–21 页;其中把“则”理
解为一种标准的长度或器皿。参阅 William G. Boltz, “Orthographic Variation in Early Chinese
Manuscripts,” Acta Orientalia, vol.62 (2009), p.94, 其中指出“法度”和“量则”都是名词,可以形成句
子课题。与张文质《秦诏版训读异议》(页 26)一样,我认为在解读“则”时最重要的因素,是它在公
元前 209 年遗失了,而秦二世半也指代相同的事件。因此,我认为“则”必然指代语意转折,优于视为
动词。温道尔(Ulrich Unger, 1930–2006)另有一文,谈及“则”的用法,参阅“Grammatik des
Klassichen Chinesisch, II. Nominalsatz” (unpublished manuscript, version dated 1987), 87–88
(no.2.1.5.2.2.2.1). 蒲立本说“则”可以“标志一个暴露的名词句子为对比性。最常见而又不是排他的是,
暴露的元素是主体,参阅 Edwin G. Pulleyblank, Outline of Classical Chinese Grammar, Vancouver: UBC
Press, 1995, p.72. 如果蒲立本是正确的话,对比的将是“法”和“度量”的理想化目标(提供标准)与

35
宣布秦始皇成功消灭他的敌人,统一全国,宣布他为民众带来和平,诏令衡量制度的
标准化,作为他的政治方案的下一步。开创标准化的命令是交给延相,透过公布这一文
本,使更多人得悉。
这一命令的措辞使用秦始皇先前用过的词汇。例如,他发明了“皇帝”一个名称。
这不是完全崭新的发明,后来它的长期使用没有减少当时这一称号的新鲜性。 1这一文
本也使用了新制定给普通民众的指定名称——黔首;虽然这不是新词语,而且转用它
也不是立即进行的,但它的使用当时在这点上是得到扩充和系统化。 2近年出土的秦国
文献记载一些词语的避讳和替代词,证实了言语上的变化;它规定这个土地上的君主
是“皇帝”,而非“王”。 3在诏书中用来描述秦始皇过去的敌人(即其它政体的往昔
君主)的词语也是有显着效果的。他们曾自称为王逾百年之久,而秦始皇在其它地方称
他们为“王”和“公”。4然而,他们集体地说,该称“诸侯”。那是回溯地贬低他们,
使他们在征服前的地位上已低于皇帝,这一信息用来合法化统一。
秦二世在任的元年(公元前 209 年),以自己的信息来补充始皇帝的信息,这一
补充是比原文更长:“元年制诏丞相斯、去疾(冯去疾),灋度量尽始皇帝为之,皆有
刻辞焉。今袭号而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刻此
诏故刻左,使毋。”5
虽然有许多事物只载有始皇帝的命令,但没有重量或长度只有二世的刻记。这一个
异常的例子说明,这是故意的。这一出土的“权”具有二世命名的压花刻铭,连同秦始
皇的铭文一起。这显示公元前 221 年的文本是在铸造后添加的,反映若无始皇之文,二
世的追记是不完整的,因此它只是补记性质。6

2. 涉及标准化的铭刻器物
秦始皇或秦二世的文本都没有载于《史记》或其它正史,而《史记》只是简略提及标

失序和不统一的现实。我认为“法”和“度量是二词协调,“法”意谓法律,可能专指重量和长度的
法规。“度”和“量”各是重量和容量的标准措施,而它们合起来是所有类型的衡量的转喻。故我认为
可以“法度量”三字连读,像下文所述的《金狄铭》那样,“法”与“度量”是接近而又不同之语(虽
然《金狄铭》指的是“法 lu”。“度”和“衡”各指长度和重量,参阅陈直:《史记新证》,第 19–20 页。
虽然张文质(第 29–30 页)认为这些应该理解为转喻。王辉(第 119–21 页)认为“法”是动词。如是,
“则”和“法”可能要另作他解,解作“灋度量则不壹嫌疑者”。
1
邢义田:《秦汉史论稿》,台北:东大书局,1987 年,第 44–45 页。
2
《史记》6.235–36. 王辉:《秦器铭文丛考》,载《考古与文物》1989 年第 5 期,第 118–19 页。其中指出
“黔首”在先前已存在,但在当时才有官方规定。此外,柯马丁也指出这一事实。参阅 Kern, Stele
Inscriptions, 14 n. 14. 王辉还指出这一转变并非马上进行的,而“民”这一个字继续在秦国统一后有所
使用。“黔首”不是新词语,很久以前已学者辩说,参阅吴曾:《能改斋漫录》, Skqs, 1.10a–b. 来自秦国
的实例,参阅中国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龙岗秦简》,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73 页。
3
张春龙、龙京沙:《湘西里耶秦简 8–455 号》,载《简帛》第 4 期,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编,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2009 年,第 11–15 页。胡平生:《里耶秦简 8–455 号木方性质刍议》,载《简帛》第 4 期,
第 17–25 页。
4
有关“王”的称号,参阅 Mark Edward Lewis, “Warring States Political History,”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602–3. 秦始皇把他以前的对手称为“王”,之罘东观和会稽的刻石,二者皆言“六王”,
而他在刻石上亦称“诸侯”,参阅之罘刻石,参阅《全秦文》1.12a, 1.12b. 柯马丁已有英译,参阅 Kern,
Stele Inscriptions, 36 line 13, 39 line 15, 46 line 19. 《史记》(卷 6,第 239 页)记载称“后王”。
5
这一刻文载于多处,此据《全秦文》,1.13a–b。另参阅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2016 年,241. Teng Ssu-yu, trans. Family Instructions for the Yen Clan. Leiden: E. J. Brill, 1968,
pp.167–68. 王辉《秦器铭文丛考 (续)》(第 123–24 页)讨论“称”在铭文中的多重用法,以及那些意
思的发展。
6
重量的列举,参阅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年。侯学书:《秦诏铸刻于
权量政治目的考》,载《江海学刊》2004 年第 6 期,第 126–28 页。

36
准化。1这两篇文本相当著名,《颜氏家训•书证》云:“《史记·始皇本纪》:‘二十八年,
丞相隗林、丞相王绾等,议于海上。’诸本皆作山林之‘林’。开皇二年五月,长安民
掘得秦时铁称权,旁有铜涂镌铭二所。其一所曰:‘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
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鼎刂]不歉疑者,皆明□之。’凡四十
字。其一所曰:‘元年,制诏丞相斯、去疾,法度量,尽始皇帝为之,皆□刻辞焉。今
袭号而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刻此诏□左,
使毋疑。’凡五十八字,一字磨灭,见有五十七字,了了分明,其书兼为古隶。余被敕
写读之,与内史令李德林对,见此称权,今在官库;其‘丞相状’字,乃为状貌之
‘状’,丬旁作犬;则知俗作‘隗林’,非也,当为‘隗状’耳。” 2其它前现代的文
本也提及秦权。3现代考古学家已出土很多发现,遍及陕西、甘肃、河北、江苏、吉林、辽
东、内蒙、山东、山西诸省。4这一地理上分散,反映诏令传播的范围,还有秦国用以传播
它所投注的资源。
这一命令存在于大量器物的铭文,形态多种多样,由一枝柄勺到称重和衡量的器
皿,形成这里讨论的核心。5这些是统一前的器物,重新记以铭刻。我先前已提及,公元
前 350 年便记有商鞅名字的青铜量度。这里另一个著名例子是战国后期的权,在 1964
年 5 月秦都咸都附近出土。6这一秦权[61]铸造记有铭文,内含“高奴”之名,这一地方
位于秦权出土 300 公里以外。显然,这提醒高奴是要被检查的,以秦二世的诏书标记,
但秦政府的瓦解使它未被归还。7
考古学家已找到许多例子,都是秦国统一后的器物,载有一两则秦人的铭文。有一
款青铜衡量器物列举两个长方形和九个椭圆形的例子,只有始皇帝二十六年的宣示和
两个椭圆形的印记。具有一项或两项的诏书的秦权,数目众多。一项研究罗列了 58 个例
子,都是记载始皇帝二十六年诏书,其中两个例子首先载有始皇帝二十六年诏书和二
世元年随后添加的补记;还有 7 个例子是两个文本同一时间铭刻的。 8这些秦权是提秤
的法码,都是具有线圈以供悬吊,包括半环和凹槽。此外,也有铁铸权重,一些刻有始
皇帝二十六年诏书,另一些挂着青铜斑纹,内有诏令。这一文本几乎所有出土器物尽皆
如此,虽然分行或分节的方式各有不同。9
这些斑纹是诏版的一个次要类型(subset),被发现时各有不同形态。除了那些刻
在秦权上的例子外,一些器物出土与其它东西分离;也有一些分散却又清晰地连在其

1
《史记》卷 6,第 239 页。朱筱新:《对秦统一度量衡制的再认识》,载《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 年第 2
期,第 6 页。
2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卷 17,北京:中华书局,1993 年,第 455–56 页。
3
例如欧阳修:《集古录》,1.18a–19a。吕大临:《考古图》,9.29a–30b.
4
巫鸿:《秦权研究》,载《故宫博物院院刊》第 4 期(1979),第 34, 43 页。王琦、杜静薇:《秦权》,载
《档案》1999 年第 1 期,第 42-43 页。
5
例如刘体智:《善斎吉金录》(s.l.,ca. 1935), 12:29a–b. 福开森:《历代著录吉金目》,长沙:商务印书馆,
1939 年,第 1097 页。
6
陜西省博物馆:《西安市西郊高窑村出土秦高奴铜石权》,载《文物》1964 年第 9 期,第 42–45 页。丘光
明:《高奴禾石铜权》,载《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1 年第 12 期,第 62 页。史树青、许青松:《秦始皇二
十六年诏书及其大字诏版》,载《文物》1973 年 12 期,第 15 页。
7
袁仲一:《秦代陶文》,西安:陕西出版社,1987 年,第 75 页。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载
《考古》1972 年第 3 期,第 11–12 页。韩保全:《秦阿房宫遗址》,载《文博》1996 年第 2 期,第 26 页。另
参阅张文质:《秦诏版训读异议》,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2 年第 3 期,第 27 页。
8
巫鸿:《秦权研究》,载《故宫博物院院刊》第 4 期(1979),第 33–47 页。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
考》,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年,第 348–93 页。
9
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年,第 188–99 页。孙常叙:《灋度量则,则
誓三事试解》,载《古文字研究》第 7 期,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15 页;其中提及一个刻有铭文
的陶器,其中所述诏书迥异于今本。

37
它东西那里。 1这一媒介尤其值得关注,因为斑纹本身没有具体的效用,它的创造只是
为了沟通。它们与其它东西结合在一起,这一事实已说明秦国添加这一内容的重要性。
赵瑞云、赵晓荣把诏版分为三类,认为它们都是用来给更多的受众沟通它们的内容。
最常见的出土诏版是细小的长方形,以耐久物料铸造,通常是青铜,虽然有些是陶器,
少许是铁造的,大约 5–8 阔,6–11 厘米高,0.2–0.3 厘米厚。出土器物反映另一类型:
它包含一块青铜,大致正方形,周边是圆形,一面刻以二世元年的宣布,另一面是系
索的环。这显然是用作简便的铭刻,它与雕刻图章的相似性可能是多于机遇,因为研究
相信这是用压痕的方式来复制文本。2
[62]第三类是告示牌形态的诏版,这是来自两个例子。3原来巨大的青铜碑是被切出
来以供再用,而它的背面是刻着始皇帝二十六年的诏令。 4这两个例子包括简单的文本,
保存在重新赋予目的的另一边。因为只保存了这些片断,这些诏板的确实尺寸仍难以确
言。然而,根据其中一例的文本尺寸,研究者估计它原来大小为 30 x 65 厘米,并相信
更大的诏令说明文本以过大的字形进行机械复制的过程。 5虽然这一猜想是有力的,但
没有例子说明它们以此复制。
不过,我们确实具有许多事物的例子,其中载有机制重制过程所创造的铭文。考古
学家已发现许多陶模,或局部,或完整,显示秦始皇诏令的文本是由一系打印刻来制
成。1949 年以前出土载有秦始皇诏令的陶片,63 例中只有 5 例刻有铭文。其它由铭刻所
形成,有 10 例载有四个字,铭刻的轮廓清晰地见于这些出土文物中。很多是自 1949 年
后面世。 6刻在陶土的诏令上,似乎具有高度的错误率,而我相信机制复制用来(至少
有一部分)防止大规模生产的条件下的复制错误。7
为了各种目标,在湿润的陶土上刻字,是铭印的最早用法。秦国在手工业使用铭刻,
(例如)使用它们来追查特殊工坊的产品,以确保质量。然而,始皇帝二十六年的诏令
的发布是最早的一个已知事例,说明按序铭刻以复制更长的文本。于是,这已暗示印刷
术的起源就在于此。8
虽然载有始皇帝二十六年的文本的陶模,大多是片断,但有 4 个较完整的器皿,
1
有关“诏板”的解释,参阅 Qiu Xigui, Chinese Writing, trans. Gilbert L. Mattos and Jerry Norman,
Berkeley: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arly China, 2000, p.93.
2
赵瑞云、赵晓荣:《秦诏版研究》,载《文博》2005 年第 2 期,第 78–83 页;载《文博》2005 年第 3 期,第
89–93 页。史树青、许青松:《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及其大字诏版》,载《文物》1973 年 12 期,第 14–17,
29 页。
3
赵瑞云、赵晓荣:《秦诏版研究》,载《文博》2005 年第 2 期,第 78–83 页;载《文博》2005 年第 3 期,第
89–93 页;此文只讨论一个例子,而史树青、许青松:《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及其大字诏版》,载《文
物》1973 年 12 期,第 16 页,则讨论两个例子。
4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年,246;其中表示这反映原始的形态,
而他说“可能是范型”。
5
史树青、许青松:《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及其大字诏版》,载《文物》1973 年 12 期,第 16 页。
6
袁仲一:《秦代陶文》,西安:陕西出版社,1987 年,第 74-75 页。赵瑞云、赵晓荣:《秦诏版研究》,载
《文博》2005 年第 3 期,第 90–92 页。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年,第
198–201 页。
7
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蜘蛛山遗址的发掘》,载《考古学报》1979 年第 2
期,第 234 页;其中讨论四片陶片有两处错误。袁仲一:《秦代陶文》,西安:陕西出版社,1987 年,
第 74 页;只谈到其中一处。
8
罗福颐、王人聪:《印章概述》,北京:三联书店,1963 年,第 14–15 期。Lothar Ledderose, Ten
Thousand Things: Module and Mass Production in Chinese Ar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60–61. 赵瑞云、赵晓荣:《秦诏版研究》,载《文博》2005 年第 3 期,第 92 页。Anthony J. Barbieri-
Low, “Craftsman’s Literacy: Uses of Writing by Male and Female Artisans in Qin and Han China,” Writing
and Literacy in Early China: Studies from the Columbia Early China Seminar, ed. Feng Li and David Prager
Branner,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1, pp.374–78. 颜料变换盖印也从中国早期使用,最新
研究参阅 Enno Giele, “Signatures of ‘Scribes’ in Early Imperial China,” Asiatische Studien, vol.1 (2005),
pp.353–87.

38
收录全个文本。这 4 个文本中,有 2 个是具有空间,以供记载“皇帝”之词。这肯定是
故意为之,因为它出现在这些词语出现在那些文本中的事例之中。看起来,这是源自皇
帝尊号的一个禁忌。留下空间是避免触犯禁忌的一个做法,而秦国避讳制度仍是相对宽
松的,这解释了为什么这一词语在所有例子中不是被删掉的。 1为皇帝尊号保留空位,
而又悬空[63],具有双重效应,因为它同时既援引又隐没他。(我在第六章将会指出一
种双重效应。在第六章,我会讨论 筑有墙壁的道路,并且提出各种方式隐藏皇帝,同
时使他的在场(presence)永远存在。)这个青铜器和其它物料的诏令并不说明隐讳现
象,这也许反映那些物质与(或)其受众的相对声誉。

3. 其它秦代铭文的关连
秦始皇和秦二世的铭文,与其它大约相同的时间中创造的文本相关。其中,秦始皇
最重要的铭文是秦始皇在全国巡狩所写的刻文,而我将在第五章讨论。 2这些刻石不是
使用相同的文本,而是他们都在沟通一些核心信息,因此反映可资比较的内容有目的
的散播。
始皇帝二十六年诏令传达(至少)四个信息:
(1)全国的成功统一;
(2)他为民众赢得的和平;
(3)他为自己创造的新头衔,以及新近为民众安排的名称;
(4)执行标准化的命令。3
这四者皆见于刻石。秦始皇灭绝敌人,统一全国的成功,是那些文本反复强调的主
题。4刻石也褒扬秦始皇为民众赢得和平及和平所带来的各种好处。5出现在诏令中的词汇
也安排了标准化的特征:正如他创造自己这一头衔的事实,“皇帝”一词在那些刻石
多次出现。6为民众所用的新词语看似没有那么普及,但仍反复被曾及。7标准化自身载于
刻石文本之中,虽然它被描述为一个完整的任务,但不是被执行的命令。 8这一切反映
秦国统治者以不同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沟通相同的信息。
秦二世的刻石,都是在很多权量和度量中添加的,也类似刻石之类,都是各自添
加了自己的铭刻。 9在那一刻石中,犹如在权量和度量所加的刻文,秦二世宣示他想避
免把始皇帝的成就归诸自己。秦二世两则添右的核心信息是相同的,而一些段落甚至完
全相同。但这个添加到刻石的文本是一个法律行动,只有三部分的形态,即统治者表现
[64]一个欲望,官员推荐相应的行动,而统治者透过下诏接受某一推荐而施行它。 10这

1
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年,第 198–200 页。其中第 100 号和第 102
号略去“皇帝”,而第 101 号和第 103 号则有。赵瑞云、赵晓荣:《秦诏版研究》,载《文博》2005 年第 3
期,第 91 页。陈垣:《史讳举例》,上海:上海书店,1997 年,第 3, 96 页。避讳的做法迄至汉代,参阅
张震泽:《自序》,载《孙膑兵法校理》,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 页。
2
这些刻文的研究,参阅 Kern, Stele Inscriptions.
3
这些刻文都收录在《全秦文》1.10b–13a,英译参考 Kern, Stele Inscriptions, pp.10–49.
4
参阅 e.g., “Yishan keshi,” lines 9, 29; “Taishan keshi,” line 5; “Langyetai keshi,” lines 62–68; “Zhifu keshi,”
lines 16–27; “Zhifu dongguan keshi,” lines 15–16; “Jieshimen keshi,” lines 20–21; “Kuaiji keshi,” lines, 2, 19,
35–37; etc. 33. E.g., “Yishan keshi,” lines 30–32; “Langyetai keshi,” lines 16, 29, 55,
5
参阅“Yishan keshi,” lines 30–32; “Langyetai keshi,” lines 16, 29, 55, 72; “Zhifu dongguan keshi,” line 17;
“Jieshimen keshi,” lines 27–29, 33; “Kuaiji keshi,” lines 64–66; etc.
6
例如“Yishan keshi,” line 11. 一个不提及皇帝的例外是碣石刻文,参阅 Kern, Stele Inscriptions, 41, 其中
指出可能漏了数行(虽然“皇帝”一词在通行本的下文亦找得到)。
7
参阅“Yishan keshi,” line 32; “Langye keshi” line 16; “Zhifu keshi,” line 26; “Kuaiji keshi,” line 9.
8
参阅“Langye keshi,” lines 3 and 19, see also line 60 on communicating to the whole realm; “Zhifu dongguan
keshi,” line 29; “Kuaiji keshi,” line 16.
9
《史记》卷 6,第 267 页。
10
王酩:《秦代“峄山刻石”考析:兼论古代“奏下诏书”制度》,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39
可能涵蕴两个版本不同的法律性质。然而,内容在整体上的重迭显示这些基本上是一个
文献的两个版本,而在秦权上的版本反映了用来大众传播的切割部分。
还有一个相关文本的例子值得注意。秦始皇庆贺二十六年在临洮出现巨人,铸造十
二个巨大的青铜雕像描绘他们。 1每一个雕像据说都有以下铭文,录在其胸前:“皇帝
二十六年初兼天下以为郡县,正法律,2同度量。大人来见临洮,身长五丈足六尺。”3这
一铭文把法律和衡量的标准化当作全国的统一措施,将之视作已实现的任务。
班固说巨人是对秦政的超自然警告,这一预兆却被秦始皇误解为对其统治的拥护。
我要指出,这一文本的创造及其对铜像的铭文是利用巨人的恶名,肩驮有关他们的谣
言。4可是在当时,对新名号的显着使用,对新国度的宣示,以及其中自我贴金的论调 ,
这一铭文在秦权上呈现了文本的另一形态。它表现了始皇帝二十六年诏令相同的基本信
息,同样涉及衡量的标准化,因此形成相同的公开性推销的另一部分。
柯马丁(Martin Kern)已指出,“石刻不是七个独立的文本,而是一系列可以视
为一个基本文本的各种变异。” 5就它先于刻石存在,而且传递相同的信息,说明秦国
的帝制成功,这一指示衡量标准化的诏令是在刻石底部的一个基本化(essentialized)
和不加装饰的文本。刻石在今天比这个宣示标准化措施的诏令更著名得多,也得到更多
得多的注意。这是由来已久的。例如《史记》结合了大部分刻石,完全撇除了[65]宣有标
准化的命令。我们知道那一命令,仅因为出土文献——虽然有一些文献已在前现代之时
面世。
现代考古学家已发生许许多多始皇二十六年诏令的各种形态的文献,遍及秦帝国
各处。看起来,几乎秦代每一个地方都是这样,也许在汉代亦可能如此。6尽管(也许因
为)如此,司马迁将之剔除在《史记》之外。
始皇二十六年诏令在刻石上的相对框架并不符合它们的当代存在。所传述的历史是
由社会一小部分所产生,反映它的品味和观点,影响着(在某程度上也决定着)我们
对早期历史的认识。在这情况下,我们有一系列的文献(刻石)支配着其它更大系列
(即始皇二十六年诏令的抄本),基本上透过单一作者(司马迁)的影响。也许,司马
迁作出他的决定,因为刻石美好的文艺水平,以及它涵蕴更高水平的受众,有别于指
示标准化的命令的简易文风和平民化受众。也许,秦始皇宣示这些变化的敕令无所不在,
使得将之包括在内变得不必要,或变得毫不有趣。
最后,普通士兵手中的青铜兵器也载有用来识别政府属性和追踪质量控制的刻文。
它们是简短的,着眼于阐明来源,保持库存,没有鲜明的政治信息。 7不过,就它们宣
布秦政府拥有和监管这些器物,——简言之,秦政府就在那里——这已创造和强化了
王朝的共同认识。
版)》2008 年第 2 期,第 36–38 页。其中讨论刻石与秦二世补篇与官僚文献的相似性。有关三阶段的过
程,参阅徐世虹:《汉代法律载体考述》,载杨一凡编《中国法制史考证》,收入高旭晨《历代法制考‧
两汉魏晋南北朝法制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50–51 页。
1
《汉书》卷 27,第 1472 页。报告中巨人的规模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巨人事件本身不是相关连的发生。
但是,这不排除秦始皇利用实际上发生的事件以资沟通。
2
“法律”可以是一个迭词,指法律和法令,也可以两种不同的东西,一是“法”,意谓法律或标准;
另一是“律”,此谓音乐性间距。
3
《全秦文》1.10a。又引自郦道元:《水经注》4.25a.
4
《汉书》卷 27,第 1472 页。参阅 Lukas Nickel, “Tonkrieger auf der Seidenstrasse? Die Plastiken des Ersten
Kaisers von China und die Hellenistische Skulptur Zentralasiens,” Zurich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Art 13.14
(2006–2007): 125–50.
5
Kern, Stele Inscriptions, 119.
6
袁仲一:《秦代陶文》,西安:陕西出版社,1987 年,第 75 页。
7
Ledderose, Ten Thousand Things, 69–70. 有关秦国所用的三种定向标记,即刻石、烙印和绘画,参阅王三
峡:《秦简“久刻职物”相关文字的解读》,载《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2 期,第 82–
85 页。

40
4. 先例
研究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和秦二世元年诏书的学者已注意到,传世文本提到了看
似是相关做法的过去形式的东西。 1统一重闰和长度,作为执行或改进治理的方式,这
一想法不源自秦代。孔子和管仲已有这方面的建议,作为促进统治的途径。《荀子》 2
指出
重量和长度的官方校正是儒家治理的一个优点。 经典文献也谈及这一点,包括《大学》,
3

[66]已说过圣王将会涵蕴重量和长度的统一制度。 《周礼》
4
(可能是战国时期的文献),
而史嘉柏(David Schaberg)认为它与秦国行政结构存在密切关系,反映和(或)启发
它。《周礼•合方氏》
5
云:“同其数器,壹其度量。”6以统一度量衡作为地方统一的有力
工具。礼仪上的月令安排也规定这些检查是一年两检。7如上所述,诸国内的标准化在秦
统一前已经出现。
秦国统治者不是首先创造和保存多个文献写本,在各个群体中散播信息,创造对
其内容的共同认识。同一时间,这些例子与秦国案例存在重大不同。这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虽然秦国运作立足于已经存在的媒介和方法,但对其统治或其迫切需要并无确切
先例。接下来,我会考察秦始皇及其臣下立足的具体做法,如何适应先例。我会处理过
去秦国统治者使用的沟通媒介的预兆,尤其注意考古发现的材料。我不考虑早期中国出
土文献的所有案例。反之,我所着眼的例子是尤其关乎秦国治下共同认识的创造,并且
说明秦人如何采用和适应现存做法,以实现其政治目的。

5. 文献说明
《周礼》描述了一些官员,其职责包括复制和(或)保存文献。例如《司盟》制造和
保存盟约的写本(包括国家盟约和民众所订之约),若有“不信”即予分布。《大史》
抄录“法”“则”和“约”:“掌法,以逆官府之治;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凡辨法者
考焉,不信者刑之,凡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有约剂者藏焉,以贰六官。”《司约》负责
“掌邦国及万民之约剂”:“凡大约剂书于宗彝,小约剂书于丹图。若有讼者,则珥而
辟藏,其不信者服墨刑。”8《逸周书》说武王之王得到周公季节治理的指引后,“乃召
昆吾冶而铭之,藏府而朔之。” 9这一故事肯定是虚构的,但它反映了一种对统治者的
构想,存在于一种持久的文献,以备证实,并以某些方式流通,在民众中予以供给。10
协约文献在山西侯马和河南温县的遗址大量出土,时间约在公元前 5 世纪,显示
秦代以前推动群体形成和运作而复制文本的一个做法。这些简短、套语化的誓辞,一般
是对特定领袖表示效忠,以墨水抄在石片上,然后作为一个礼仪的一部分而埋在地下。
这些文献把每一个人命名为一个宣誓者,而动物祭品封闭这些协定。这些协议是对某领
1
史树青、许青松:《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及其大字诏版》,载《文物》1973 年 12 期,第 16-17 页。
2
程树德:《论语集释》卷 39,高流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第 1360–62 页。 《汉书》(卷 21,
第 955 页)亦有引录。另参阅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 10.559.
3
王先谦:《荀子集解》卷 8,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第 120 页。
4
《礼记注疏》,34.4a.
5
David Schaberg, “The Zhouli as a Constitutional Text,” Statecraft and Classical Learning: The Rituals of Zhou
in East Asia History, ed. Benjamin A. Elman and Martin Kern, and Dirk Meyer, Leiden: Brill, 2010, pp.33-63.
6
有关合方氏,参阅《周礼注疏》,33.883.
7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2.65, 8.427. 《礼记注疏》,15.5a,
16.25a.
8
《周礼注疏》,26.11a–12b, 36.3b–5b . 郑玄注,参阅 26.12a . 孙诒让: 《周礼正义》卷 68,王文锦、陈玉霞
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 年,第 2848 页。
9
《逸周书》,4.9b.
10
Charles Sanft, “Edict of Monthly Ordinances for the Four Seasons in Fifty Articles from 5 CE: Introduction to
the Wall Inscription Discovered at Xuanquanzhi, with Annotated Translation,” Early China, vol.32 (2008),
pp.125-208.

41
袖效忠,对敌人表示仇恨,威胁摧毁宣誓者的宗族,如果他们不守约誓,便会加入已
死的统治者的神明来观察任何违反行为。一些不同套语出现,但它们经常出自群体之中,
像某一版本数以百计的例子一样的多。这些文献来到我们面前,各有不同的形态,使用
不同形状的石块,也许正在模仿那一参与者的社会地位的做法亦有变异。这些文献的时
机是重要的,因为它们是来自秦国政治结构,根据宗族关系从组织中转移出来。独特的
政治组织形式正在出现,结合不同的宗族为单一的政治国家,手段是重复的文本。1

6. 复制的文献,有限的受众,以及存在距离的沟通
制造文献的多个写本,以作散播和交叉检验各个小群体,在秦国以前已得到广泛
承认,付诸实践,但仅在有限的语境之中。思考到复制和受众存在限制的例子,可以阐
明秦人如何新颖地使用现存观念和技术,以传播始皇二十六年诏令,以及自二世元年
的补充。
[68]虽然指示衡量标准化的刻石如此大量,乃是独一无二的,但其它类型的文本已
存在于多个例子。我已提及秦代一些例子,像巨人雕像的铭刻和二世对七块刻石的事后
补记。当然,秦国艺术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兵马俑,而生产兵马俑的条件是结合对各
元素的大型生产和手工操作,各种多变的元素结合,创造一套大型和各有不同面貌的
形象。这些产品标志着手工制造者的印刻手法。2更长的文本存在于多种写本,在陶土和
青铜上。
(1)瓦书
考古学家已出土了一个青铜片,载有一个代表先人的命令,另一面是宣示刻纹 。
1977 年,河北遗址出土了中山国王墓址,时间为战国后期,有一铜板, 94 x 48 厘米,
1 厘米厚,铜板最显着的特征是墓地的图解。但它还有一个国王命令的文字,内容是命
令接收者跟随图式建筑筑地,对不能这样做的失败进行诛连三代的处罚。命令最后规定
一个写本应该埋在遗址中,大概就是这一出土的例子。另一个是保留在国府中,以供后
世咨询和确认。3
一个在概念上相关的物品,在 1948 年陕西出土。这是长方形的陶土板块,这篇文
字一般自称“瓦书”,先前未尝用过的词语。 4文献的创造者把它刻在陶土上,在窑中
烧烤,正面六行,背面三行,在烧后上色,刻文涂以红色。全文共两部分,二者不相关
连。前者是指公元前 334 年从宗庙祭祀肉类献给文武。这一事件载于《史记》,为瓦书系

1
Susan Roosevelt Weld, “Covenant in Jin’s Walled Cities: The Discoveries at Houma and Wenxian,” Ph.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1990. Susan Roosevelt Weld, “The Covenant Texts from Houma and
Wenxian,” New Sources of Chinese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Reading of Inscriptions and Manuscripts,
ed. Edward L. Shaughnessy, Berkeley: 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arly China, 1997, pp.125–60. Crispin
Williams, “A Methodological Procedure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Wenxian Covenant Texts,” Asiatische Studien,
vol.59, no.1 (2005), pp.61–114; Crispin Williams, “Ten Thousand Names: Rank and Lineage Affiliation in the
Wenxian Covenant Texts,” Asiatische Studien, vol.63, no.4 (2009), pp.959–89.
2
Ledderose, Ten Thousand Things, 69–70.
3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载《文物》1979 年第 1 期,第 5 页,
图片参阅第 23–24 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7 年,
7:5632–33, 6193 (no. 10478).
4
注意:虽然“瓦”经常指陶土瓦片,但在古代也可以用作一个基本词语,泛指用陶土所造的各种物件,
参阅《汉语大词典》。看起来,后一意思在这一语境更适合,因为“瓦书”与瓦片很少类似之处。我对
“瓦书”的讨论,参阅陈直:《考古论丛:秦陶券与秦陵文物》,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1957 年第 1 期,第 68 页。郭子直:《战国秦封宗邑瓦书铭文新释》,载《古文字研究》第 14 期,中
国古文字研究会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第 177–96 页。袁仲一、李学勤:《战国秦四年瓦书考
释》,载《联合书院三十周年纪念论文集》,联合书院三十周年纪念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编,香港:联合
书院,1986 年,第 71–77 页。尚志儒:《秦封宗邑瓦书的几个问题》,载《文博》1986 年第 6 期,第 43–
49 页。

42
年提供根据。1虽然作为公元前 334 年所得的赠品没有带来性质上的正式改变,但李学
勤指出许多赠品原来只限于周室宗族成员或[69]文武圣王的后裔。因此,这种显示尊重
的表现,反映了秦国上升的权力。杨伯峻诠释这一赠肉是秦国处于伯者,——像齐桓公
那样的地位——的一个标志。2
瓦书的后一部分传达了文献的场景:这一片土地给予一个人,作为他的“宗邑”。
这也规定赐赠是由其后裔所拥有。于是,瓦书是埋在赠与的边缘。它曾是一个文本的写
本,而原本的文本则是在其它地方的一个写本。
郭子直指出,这一种刻文在周代金文中是常见的,秦国金文相对稀缺,虽然很多
刻有文字的陶器仍有存在,那些铭文通常是很短的,经常是某一印刻载录制造者之名。
那使陶文及其印刻变得格外重要,也许是独特的,虽然文本自身在当时不能算是独特
的。长期以来,学者都相信陶器影响青铜器的形状和风格。3这一瓦书说明青铜及其使用
可以帮助塑造陶器,而且暗示经济可能是一个因素:陶器的好处是它的价值较低,制
作容易,而青铜文文放在宗庙或档案中将是稳妥的,但陶制写本则不会吸引窃贼,因
此可以公开埋在边界上。多种写本的存在意味着这样的赠与在一个群体当中是共同认识,
比直接关连者更大。貌似不相关的政治内容与文本的结合,类似秦国统治者把其信息放
在其它文本一样,例如在发布标准化的诏令中,宣示领土统一与皇帝在它之上的位置。
(2)金文
复制是秦朝以前金文制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李丰已指出,西周青铜器上迹近相同的
文本,包括多个同时创造的例子,它们都是后来对原先刻文予以复制。不晚于公元前 5
世纪,已有高度组织化的工坊,使用大量生产的技术,把某一技术工匠所创造的装饰
设计,[70]铸造为各种形状的青铜器皿。从周代青铜礼器所载的刻文都是其它地方的文
献的副本推敲,那些刻文该是存在于多种副本之中。 4盟约文本使用重复的套语把宣誓
者成为对某一统治者效忠的群体,根据魏克彬(Crispin Williams)的说法,那些礼仪
可能包含平民身份的人。5
1
《史记》4.160, 5.205, 15.727. “瓦书”在这一语境中的讨论,参阅陈直:《史记新证》,北京:中华书局,
2006 年,第 13 页。那是周王第二次奖赏秦国君主,参阅《史记》4.160, 5.203. 注意:虽然《史记》
(15.730)记载惠文为“王”,实际上他在十三年称帝,参阅梁玉绳:《史记志疑》,北京:中华书局,
1981 年,5.141. 杨燕起:《史记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 214 n. 12.页。
2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 年,第 326 页。袁仲一、李学勤:《战国秦四年瓦书考
释》,载《联合书院三十周年纪念论文集》,联合书院三十周年纪念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编,香港:联合
书院,1986 年,第 72 页;其中,同意许宗彦(1768–1818)《鉴止水斋集》(载《皇清经解》1255.22a–
b)对《左传》事例的评断。许宗彦依《周礼》及郑玄注(18.17a)立说,而《周礼》谈及祭祀所用的肉类,
郑玄说这是与同宗成员统治的国家共同享用的,杜预注《左传》(13.10b)说这一赐赠是尊敬的行为,
显示其为文武后裔皆会做相同的事情,而孔颖达解释他们也可以得到祭祀的肉。然而,出土的包山楚
简说明,这可能不像上述那样限制的,可能也有日常的政治功能,参阅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
山楚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年,33 no. 205.
3
郭子直:《战国秦封宗邑瓦书铭文新释》,载《古文字研究》第 14 期,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编,北京:中
华书局,1986 年,第 177–96 页。另参阅 Yuri Pines, “The Question of Interpretation: Qin History in Light
of New Epigraphic Sources,” Early China 29 (2004): 1–44, 其中研究了两块玉片的祷词。
4
Li Feng, “Ancient Reproductions and Calligraphic Variations: Studies of Western Zhou Bronzes with
‘Identical’ Inscriptions,” Early China 22 (1997): 1–41. 另参阅 Kern, Stele Inscriptions, 121–22; Robert W.
Bagley, “Replication Techniques in Eastern Zhou Bronze Casting,” History from Things: Essays on Material
Culture, ed. Steven Lubar and W. David Kingery,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1993, pp.231–41;
quote from 240; see also Jessica Rawson,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Ancient Chinese and Ordos Bronzes, by
Jessica Rawson and Emma Bunker, Hong Kong: 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of Hong Kong, 1990, pp.37–
38, 44–45;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The Inscribed Bronzes from Yangjiacun: New Evidence on Social
Structure and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in Late Western Zhou China (c. 800 BC),”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139 (2006): 254, n. 53.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Issues in Western Zhou Studies: A Review
Article,” Early China 18 (1993): 164.
5
Williams, “Ten Thousand Names,” 983.

43
(3)有限的受众
秦以前的金文共同拥有我们这里讨论的重要特征。这一般是金文常见的。像铜钟,
在提供音乐标准上(这些标准本能与那些衡量它们的标准相关)提供重要功能,是贵
族领域独有的,平民看不见。铜钟系列也载有刻文,而秦钟的例子显示复制的文本,作
出政治优势的公开主张。这些显示青铜(尤其青铜器)用作沟通的目的,超出某一器皿
所提供的沟通目标(这一点需要特定考察),但相对于民众整体,这些受众仍是非常
小的。1
《左传》记载著名的“刑书”,这是郑国在公元前 513 年所铸造的,可能是一个鼎,
其中涉及郑国刑法的展示,2规定按照鼎上所录行事,而非跟随不成书的尊重规定。3然
而普通民众看似不可能检查这些事物,因为鼎的观众是有限的。
秦始皇的兵马俑也是如此,它们都是被埋葬的。巨人雕像及其刻文也是受众有限的:
它们可能是开放予公众视线之下,因为它们是放在宫门以外,虽然也可能是在另一道
墙后。可是,即使在公众视线之中,潜在受众(像刻石那样)限定在实际上到过那一地
方的人。
受众的限制,也应用于其它文献之上。《周礼》所描述的官僚结构提供了各种博定,
是相关各方都知悉和复制,但也规定那些文献和副本保持在公众以外。在一些情况下,
官员是持续原初文献和(或)可靠的副本,以备后世咨询。具有渠道掌握它的人,在数
量上甚少。虽然从中山国王[71]墓中的瓦书载有适用大多数人的命令,但它同样是仅被
一小群人看见。陶片是被埋藏的,——而且以陶泥制造,吸引不了窃贼挖掘它。这些文
献的副本保留在档案中,只供少数人所获得。
(4)存在距离的沟通
青铜器可供远距离的有效沟通的潜能,在上古时已被确认。青铭是用来传递信息,
跨越时段到后代的媒介。青铜器经常提及这一点,规定器皿的传送和保留在刻文的信息
是要传达到那些相关人士的后裔。 4在汉代,班固撰写青铜耐久性的用处,可供标准化
措施和统一全国范围内的习俗。5
青铜可以作为沟通精神的一个媒介。例如《周礼》描述“职金”,负责青铜器和石
刻的管理:“入其要,掌受士之金罚货罚,入于司兵。旅于上帝,则共其金版。”6青铜
礼器的铭文可以被构想为具有沟通超自然的类似能力,也许透过供品的次级媒介。 7石
头也有类似的潜能,而罗凤鸣(Susan Weld)指出,盟约是“神灵世界的沟通方式”。8

7. 大众沟通
于是,公元前 3 世纪统一时代的情境,是青铜(以及更简单的陶器)的大量产生,
以及已存在和存在很久的文本的机械复制的潜能。人们知道这些东西可以促进沟通,跨
越时间或空间的距离。可是,青铜和其它耐久物料的沟通潜能,只能在有限语境中利用,
1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Suspended Music: Chime-Bells in the Culture of Bronze Age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32, 56, 314–16.《殷周金文集成》,307–19. Rawson,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37–38.
2
《春秋左传正义》,3.16a.
3
《春秋左传正义》,13.12a。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 年,第 1504 页。
4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22.1524. 孙诒让: 《墨子间诂》2 册 15
卷,孙启治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4.120。其中提到青铜和竹帛都是传达信息到未来的工具,
在青铜器有很多例子印证其言。
5
《汉书》21A.972.
6
参阅《周礼注疏》,36.8b. 孙诒让: 《周礼正义》卷 69,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 年,
第 2861 页。
7
Falkenhausen, “Issues,” 147.
8
Weld, “The Covenant Texts,” 158.

44
面对有限的观众,只有有限的结果。青铜和其它媒介是得不到充分利用。秦国,尤其是
秦始皇及其顾问李斯,利用先前不被使用的潜力,传播始皇二十六年统一重量和长度
的帝国命令,伴随着更大的合法性诉求。秦二世随后发有元年诏令,继续相同的做法。
[72]在过去几十年间,始皇帝二十六年诏令在全国各地发现。那一时候没有单一文
本,或可资比较的存在。虽然过去秦国是长期存在的先例,但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令仍是
尝试新东西的尝试:真正的大型沟通,传播某一简短的文本,尽可能的遥远。这是官僚
沟通的长期过程的一部分,在秦代和后来两汉的做法皆衍生自早先的宗教礼仪。我认为
秦国在这一特定情况中使用和适应这些技术,为的是创造共同认识。

8. 先前的解释
很多学者已提出各种解释,说明秦代建立统一的衡量标准,而大多数人认为这是
经济统一和政治统一的必要部分和(或)不可避免的部分。 1马承源指出创造统一制度
的必要性和直接效用,首先在秦国,然后是整个王朝之下。2俞伟超、高明认为这是经济
发展和整合的一部分,结合其它标准化,以此强化国家的统一。3史树青、许青松认定标
准化是用来促进税收,具有其它正面的效用,例如促进贸易。 4朱筱新着中于经济整合,
从而带来文化统一。5
认为标准化进行新国家的整合,无疑不错;我的分析与这一理解是可以兼容的。然
而,我是以不同的立场来处理问题,这促使我预设更大和更深入的效用,以及那些效
用如何实现。
认为标准化一旦实现,便带来方便和效率,肯定符合一些事实。但客观上说,创造
一套单一的衡量制度,并无绝对的必然性。我们只需看见中国大陆和许多国家,除了被
立为官方标准的十进制外,但民间仍屡有采用传统市场的计算方式,便可以知道采用
多种制度,不是不可以的。秦国官僚松 关经常使用的数学计算,是比较未去壳的谷物
的容量与[73]已去壳的谷物和豆类。6因此充其量,我们可以不同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已成为新的数学问题。
为了散播各地而写的刻石文献,是一个相关连但又不同的问题。对刻石的常见解释,
是这说明显着的执行已被检督和批准,要不然为了使用而拥护使用。 7有证据说明,秦
代时期已有一套中央集权的监督措施已在运作,因此这是一个可能的因素。 8然而,很
多秦国出土文物都是载有一小段话,或一句印刻,根据秦法,太难雕刻的事物可能是
带有鉴定的油漆。 9这些印记也是有效的方法,显示官方认可重量和其它衡量事物的认
可。没有使用长文的需要,用不着在这些器物刻录文献。更重要的东西是在衡量的情况
所出现的东西。

1
参阅何汉:《秦史述评》,合肥:黄山书社,1986 年,第 205–8 页。剪伯赞:《秦汉史》,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1983, 50.
2
马承源:《商鞅方升和战国量制》,载《文物》1972 年第 6 期,第 18–19 页。
3
俞伟超、高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的历史功绩》,载《文物》1973 年第 12 期,第 6–13 页。
4
史树青、许青松:《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及其大字诏版》,载《文物》1973 年 12 期,第 15 页。
5
朱筱新:《对秦统一度量衡制的再认识》,载《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 年第 2 期,第 6–10 页。
6
Hulsewe, “Weights and Measures,” 30–31.另参阅 Michael Loewe, “The Measurement of Grain during the
Han Period,” T’oung Pao 49 (1961): 64–95.
7
侯学书:《秦诏铸刻于权量政治目的考》,载《江海学刊》2004 年第 6 期,第 123 页。例如程颖:《“楚
衡”与“秦权”:中国早期权衡器具设计的两种范式》,载《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年
第 3 期,第 39–40 页。
8
韩保全:《秦阿房宫遗址》,载《文博》1996 年第 2 期,第 26 页。另参阅张文质:《秦诏版训读异议》,
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2 年第 3 期,第 27 页。
9
Ledderose, Ten Thousand Things. 王三峡:《秦简“久刻职物”相关文字的解读》,载《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2 期,第 82–85 页。

45
侯学书指出,衡量器物的偏差是在法律上确立的宽容范围以外,以及存在没有标
记的例子,认为雕刻作为拥护的解释没有说服力。他认为政治目的是始皇帝二十六年和
二世元年的诏令背后的主要动机,任何经济效应是次要的。他特别指出,诏令是要宣示
强权,从而强化中央控制,强调必须服从中央政府。 1朱筱新提出一个相关的论点,说
把始皇诏令放在认可的器物上,赋予那些器物权威,显示官方的认可。他进一步指出,
这些器物的铭记不是为了实际用途,而是充当标准范例,以备地方参照。 2然而,这些
铭刻的度量衡的例子存在大量磨损,可以肯定曾被使用过,这与他的假设形成矛盾。3
宣示的斑纹值得特别关注。依我研究,学者们已指出使用大型斑状是为了在不同环
境中的公开展示。我认为那是一个合乎情理的假设,尤其因为他们规模之大,已留下很
少其它可能的用法。但概括地说,像其它为了公共化它的内容而投放的资源一样,所有
斑纹的存在都表明始皇帝二十六年诏是得到特殊的处理。这些斑纹是除了这样做外再无
其它目的,也没有其它诏令得到这样的对待。
巫鸿认为秦始皇和秦二世诏令的传播落实了法律的要求。4传播[74]新制度的信息肯
定是当时所做的事情的一部分。虽然早前法律未得到普遍认识,但秦人对法律的态度是
不同的:从商鞅时伊始,秦人似乎自觉地从事传播法律知识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之中
(参阅第七章)。因此,沟通这个是重要的。新制度的机构是创造共同认识的第一步,
使人知道新政体及其统治者。
然而,除了落实法律要求,始皇帝二十六年诏令反映了一个更大的目的。从严格的
实践视角来看,刻文上的新统一制度没有任何细节,意味那些是必须是由其它途径来
沟通和(或)创造的。宣示的斑状,无论是雕在器物上,抑或从中各自形成的流通,涵
蕴存在其它沟通方法载录变化的细节。同时,如果惟一的目标是显示器具已被认可,这
样一个长篇文本和资源密集的分布是不必要的。

9. 透过变化和沟通的共同认识
在本节,我要指出一个单一的、遍及全国的度量衡的确立,创造了秦朝的共同认识。
新重量的刻文已为它们所创造的共同认识给予一个特殊的形态。透过青铜、铁和陶土,
长期存在的大量生产方法,机械复制文本的新发展,秦人使民众认识他们的新国家。秦
国统治者使自己为被统治者所认识——不仅是先前的统治阶级(他们如果还活着的话,
大概已注意他们已被废弃),还有普通民众。对共同认识的需要推动了大众传播的利益。
刻文显示秦始皇和秦二世关注印象管理(image management),而他们试图为他
们正在创造的共同认识给予一种独特的形态。秦始皇刻文不仅沟通了命令,从而创造了
秦国权威的认识,他们也告诉人们,因为皇帝先前所做的事情,他们正在享受新的和
平。秦二世的刻文表明始皇帝负责统一全国和随后度量衡的标准化。同时,那一文本使
得以下想法[75]变得共同的认识:二世已登位,将自己设定为孝顺、尽责和合法的继位
者。在创造共同认识上,乍看似是次要问题的东西,可能比表面的要点更重要。伴随而
来的政治信息可能比沟通新标准更重要。
在第三章,我提到尤锐所展示的事实:一个统一国度的想法,在统一前已长期存
在。 5 可是显然易见,这一想法仅在统治阶级和知识阶级当中流通。吉迪( Gideon
1
侯学书:《秦诏铸刻于权量政治目的考》,载《江海学刊》2004 年第 6 期,第 123-28 页。另参阅巫鸿:
《秦权研究》,载《故宫博物院院刊》第 4 期(1979),第 39–40 页。
2
朱筱新:《对秦统一度量衡制的再认识》,载《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 年第 2 期,第 7 页。
3
例如吊环磨损的重量,参阅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年,第 356 页。
另参阅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 年,第 153 页。
4
Wu Hung, 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5
Pines, Envisioning Empire; Pines, “ ‘The One that Pervades the All’ in Ancient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The
Origins of ‘The Great Unity’ Paradigm,” T’oung Pao 86 (2000): 280–324.

46
Shelach)和尤锐已指出,秦国高层文化结合低层文化的元素,而统治阶级也使用他们
的文化和观念来影响低下层级的行为。1这一切都指向我分析中的因素。到最终,在受众
上是有限制的,而他们的做法是先前大多限制受众的手段。秦始皇利用改变度量衡制度
的机会,创造共同认识,加强他的优势。秦国统治者将高层文化转为共同认识,以大众
沟通的手段做到这一点。
铭刻的内容有多确切可以沟通到普通民众,迄今必然是一个推论的问题。可以获得
的史料没能提供许多解决问题的思考。但认为诏书的内容是一个共同认识的事情,是合
乎情理的。正如第七章所说的,汉代一些制度具有明确的目标,是沟通帝国政府与地方
层面上的民众。这些运作是发布文献、公共邮寄的官方文本,并由政府代表公开宣读那
些文本。 2虽然那些过程后于我在这里所着眼的诏书,但它们说明了后来的一个官僚制
度如何成功传达信息到民众之中,因此也暗示了秦国如何可能处理相同的问题。
我们不应认为文本的内容透过简单的阅读是得不到的。过去,流行的预设认为早期
中国的识字范围只限于官员和其它社会地位较高的人。近年研究指出,读写能力在不同
程度上在秦汉社会中遍及,包括民众当中。叶山(Robin D. S. Yates)和宫宅洁已指出,
军事服务的要求,包括做记录,可能需要[76]军人具有某程度上的读写能力。叶山更进
一步,认为在根据文书运作的管僚机关下生活,使得其它人必须熟悉成文语言。 3因为
秦国统治者大费周章的传达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合乎情理地预设它们是有人接收的,
绝非虚应故事。4散播范围愈广,受众必然愈大。
有良好的理由相信新重量的共同认识已经存在。根据新制度,以谷物征收的税项来
衡量,意味着全国每一个合法住户都要面对它们。 5市场是另一个场所,使得普通民众
必须面对新的度量。 6全新度量衡的共同认识,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秦朝这个创制权威
的共同认识,是确切无疑的。

10. 恒常、变化和沟通
我已指出秦始皇和秦二世利用现存文化创造共同认识,落实长久以来统一国度的
理想。我已说明这个过程迹近每一个面向都有先驱,但那不排除秦人的创造性。秦朝的
成就很大程度上立足于秦始皇及其臣子(以及知识上的前辈,像商鞅那样的人)已指
出不同媒介并未充分利用,利用旧制度和旧方法的可供性(affordances),用它们作为

1
Gideon Shelach and Yuri Pines, “Secondary State 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Identity: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the State of Qin (770–221 B.C.),” Archaeology of Asia, ed. Miriam Stark, Malden:
Blackwell, 2006, pp.207, 221–22, 225.
2
马怡:《扁书试探》,载《简帛》第 1 期,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第 415–28 页。吴旺宗:《汉简所见“扁书”探析》,载《兰州学刊》2006 年第 7 期,第 27–8 页。卜宪群:
《从简帛看秦汉乡里的文书问题》,载《文史哲》2007 年第 6 期,第 48–53 页。这三篇文章提出了更大的
论点,说明写本文献肯定是地方生活和治理的一部分,但口头沟通也是地方官员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基
本交流方式。
3
Robin D. S. Yates, “Soldiers, Scribes, and Women: Literacy among the Lower Orders in Early China,” Writing
and Literacy in Early China: Studies from the Columbia Early China Seminar, ed. Feng Li and David Prager
Branner,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1, pp.339–69. 宫宅洁:《秦汉时代の文字と识字——
竹简•木简からみた》,载《汉字の中国文化》,冨谷至编,京都:昭和堂,2009 年,第 215–17 页 。
Robin D. S. Yates, “Law and the Military in Early China,” Military Culture in Imperial China, ed. Nicola Di
Cosmo,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40. 叶山:《卒、史与女性: 战果秦汉时期下层社会的
读写能力》,载《简帛》第 3 期,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第 359–
83 页。
4
Shelach and Pines, “Secondary State 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Identity,” 216 也有类似的观点。
5
Loewe, Government, 142. 另参阅宋文红:《秦农业法律制度探微》,载《安徽农业科学》2006 年第 4 期,
第 818–20 页。
6
有关市场的角色,参阅 Lewis, The Construction of Space, 161.

47
全新的沟通应用。
李斯声称自己负有“树秦之名”的责任,说自己“平斗斛度量文章”。我怀疑他不
能自己这样做,而且它的发生不是一次性的过程。然而,怀疑秦国统治者创造了他们自
身的共同认识。改变度量衡的制度,其实就是他们树立自己名声的一个途径。

第五章 巡狩与公开性:秦始皇、礼仪与共同认识

[77]本章从共同认识产生的视角来思考秦始皇五帝巡狩。我认为它们实际上是一种
大型的沟通活动,而秦始皇使用了一套公共礼仪活来沟通帝国的民众。他和他的臣子利
用相同相同语境的其它做法,充分发挥巡狩的沟通潜能,传播每一次巡狩转瞬即逝而
又地方化的时刻,使之变得耐久。正如本书其它章节提到,这种沟通的目标是创造对新
帝国、秦朝和统治它的皇帝的共同认识。这一共同认识的效应是秦帝国在扩张统治的动
态过程中不断创造和强化。
本章一开始介绍秦以前巡狩的做法,接着勾勒秦始皇五次巡狩和秦二世惟一一次
巡狩,然后学者一些解释,除了指出其中的不足,那些研究与我有什么共同之处。我对
秦始皇巡狩的诠释亦随之而来,同时思考强化巡狩的沟通效应的额外行为。最后,我根
据早期史料说明我的论证与早期中国对君主巡狩的理解是可以兼容的。

1. 秦朝以前的巡狩
很多史料记载,帝国以前的中国统治者巡视他们及其属下的领土。虽然这些路径大
多有所记载,但[78]它们的存在有时被质疑,因为它们所涵蕴的距离甚远。此外,它们
十之八九不包含在经典所报告的地域。然而,很多显示说明巡狩在早期已经出现。1
一些学者相信,巡狩之产生是源自不同政体的首领,尤其是平等地位的君主之间
出访,随着统治方式改变,一个最高首长出现,巡狩的性质亦有变化。其它学者已谈及
狩猎、军事征伐和检察。无论起源是什么,也许已在王朝前的时间,不晚于商代,这些
巡游已变成统治者检验的行程。基德炜(David N. Keightley)认为,几乎经常巡行的商
王的活动界定了晚商国家的范围。商周的巡狩包括祭山、祭河、拜访每个国家的地方领
主和长者。吉礼炜按照权力中心转移(而非沟通过程)来分析这些行程,但在结构上,
他对商代情境的描述与我的构想是可以兼容的。2
现存史料显示商代巡狩是每五年进行,而西周是每十二年。因此《周礼》说:“十
有二岁,王巡守殷国。”3这一具体细节,当然不宜全信。然而,西周金文的证据说明巡
狩以某些形式在帝制前的中国已经出。在西周灭亡后,周王无法有效统治,已没有任何

1
有关巡狩,参阅陈戍国:《先秦礼制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年,第 158–63, 234–43 页。
何平立:《巡狩与封禅:封建政治的文化轨迹》,济南:齐鲁书社,2003 年,第 1–7 页;《先秦巡狩史
迹与制度稽论》,载《军事历史研究》2003 年第 1 期,第 79–87 页。张荣明:《中国上古国家的产生及特
征》,载《史学月刊》2001 年第 2 期,第 12–15 页。Kern, Stele Inscriptions, pp.109, 112. 吕思勉:《吕思勉
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第 254–57 页。Kern, Stele Inscriptions, pp.111–12. 秦始皇
是第一个进行巡狩的人,在这一课题上,经典中的信息载于杜佑:《通典》,王文锦等点校,北京:中
华书局,1988 年,53.1499–1503.
2
David N. Keightley, “The Late Shang State: When, Where, and What?” in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ed. David N. Keightle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pp.523–64, particularly 548–55. 金文
上的巡游,参阅何平立:《巡狩与封禅:封建政治的文化轨迹》,济南:齐鲁书社,2003 年,第 35–36
页。王永霞:《秦始皇巡游思想溯源》,载《秦文化论丛》第 12 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编,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年,第 408–10 页。有关商代狩猎如何联系到检查与政治活动,参阅 Magnus
Fiskesjo, “Rising from Blood-Stained Fields: Royal Hunting and State Formation in Shang China,”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73 (2001): pp.49–191.
3
《周礼注疏》,37.20b。《尚书正义》,3.9a.

48
一个君主需要进行巡狩,虽然一些诸侯以自己名义进行较短的出巡。1
就这一讨论而言,巡狩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具备的礼仪性质。商周巡狩的特征在于
礼仪性的会面,而秦始皇的出行不仅包括各地观礼的地点,而且始终充斥各种仪式。陈
戍国已指出,巡狩不是一项仪式,而是“各种礼仪的结合”。 2我在这里的讨论将会说
明这一观察是多么准确。
早在秦国实现最高统治权很久以前,统治者的巡狩已不再是现实的做法。因此,当
秦始皇进行巡狩,他就是活生生的记忆中第一个这样做的人。的确,他可能是第一个人
在现实上按照经典所述的[79]距离巡狩各地。然而,有些重要的前例。在普遍层面上,
秦国在统一前的君主似乎已局部进行远距离的行程,他们一些人为了各种目的出行至
远方。此外,秦始皇到访他所征服的一些领土,或在展开最后统一的时候进行安抚过程。
因此,当第一次帝国巡狩出现在始皇帝二十七年,它既不是完全创新,也不是秦始皇
的第一次出行。3

2. 巡狩的概述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始皇的五次巡狩,也有其它史料提及这些事件。我将
会简略勾勒它们,指出与我的讨论相关的面向和事件,随后再详细考察具体元素。4
(1)第一次巡狩: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 220 年)
始皇二十六年灭六国,统一完成,翌年进行第一次帝国巡狩:从首都咸阳西行,
至陇西和北地,到访鸡头山(皆在甘肃)。《史记》记载传说中的黄帝曾经登上鸡头山,
而秦始皇按照自己的方式巡狩。 5虽然黄帝的论断作为历史是可疑的,但这已反映这尘
山与统治者原型与古代巡狩相关。在鸡头山之后,秦始皇经回中返咸阳,没有离开统一
前秦国的疆界。
(2)第二次巡狩: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 年)
这是向东行走,穿越韩、魏、齐、楚。6根据《史记》,他在一些山停下来献祭。第一座
山是邹峄山,秦始皇作出一次献祭仪式。7他也是第一个人以刻石竖立在邹峄山上。接着,
他召集齐鲁儒者,准备登上[80]秦山。8在泰山脚下,他们讨论献祭如何执行的细节,开
始互相口角抬杠,秦始皇听着烦厌,觉得他们意见毫无用处,故送走他们。他登上泰山,

1
陈戍国:《先秦礼制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年,第 238–39 页。
2
陈戍国:《先秦礼制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年,第 242–43 页;《秦汉礼制研究》,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年,第 55 页。
3
《史记》5.207, 5.212, 6.233, 6.234. 王子今:《秦国君远行史迹考述》,载《秦文化论丛》第 8 册,秦始皇兵
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 132–51 页, especially 143–44。孙楷:
《秦会要》,杨善群补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第 73–74 页。张华松:《试探秦始皇东巡的
原因与动机》,载《东岳论丛》2002 年第 23 期,第 105 页。杨建虹、殷英:《秦始皇六次巡游刍议》,载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30 (1998): 99.
4
《史记》卷 6,第 242–68 页。 《资治通鉴》卷 7,第 237–50 页。孙楷:《秦会要》,74–77。李瑞、吴宏岐:
《秦始皇巡游的时空特征及其原因分析》,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 18 期(2003),第 130–38 期。林
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年,第 164–75 页。各刻石的背景、纪年和诠释,参阅
Kern, Stele Inscriptions. 今人研究另参阅孟宪斌:《秦始皇出巡记》,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年。我是
跟随巡狩的标准纪年,另有不一样的纪年,参阅鹤间和幸:《试复原秦始皇东巡刻石文》,载《秦俑秦
文化研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 686–96 页。另参阅 Kern,
Stele Inscriptions, 4–5.
5
《史记》1.6.
6
《史记》6.242–48, 28.1366–67.
7
Marianne Bujard, Le sacrifice au Ciel dans la Chine ancienne: theorie et pratique sous les Han occidentaux,
Paris: Ecole francaise d’Extreme-Orient, 2000, p.137. 《史记》28.1366, 28.1371. Mt. Zouyi 即峄山。另据《三
代地理书》的残篇(收录在《太平御览》42.8a),皇帝在羊[:祥]车上 Mt. Zouyi。羊车,据解释是一种经
过装饰的手推车或马车,或四〔六〕人大轿,参阅《隋书》10.192, 209. 《宋史》,149.3491.
8
《史记》28.1366.《史记》,6.242. 二者略有差别。我的讨论参阅 Bujard, Le sacrifice au Ciel, 135–39.

49
自行献祭,然后下山祭邻近的另一座山梁父,采用了当时未曾存在的仪式。这些仪式是
从先前在雍城举行的礼仪中衍生而来,细节不明。1
秦始皇一行人接着东行,到达渤海之滨,然后向北走,登上成山和之罘山。据《史
记》,他们树立石碑彰显秦德。2之罘是刻石的其中一个地点,但因为《史记》结合后来的
文本,它可能是在不同巡狩期间写成的。
《史记》告诉我们,在这次巡狩,秦始皇停下来祭拜重要的山和河,以及与过去秦
国相关的八个神灵。 3一些神已在特定地方进行祭拜:泰山和梁父祭地主,成山和之罘
祭日主和阳主。其它具有独特关连的山位于渤海岸边,而秦始皇大概祭拜过某些山。
《史记》在高山和沼泽的祭坛上筑堤表现其它类型的祭祀。4
在回咸阳途中,秦始皇经过琅邪,这是祭四时主的地方。 5秦始皇留在琅邪三个月,
建筑一个露天平台,迁移当地民众在那里,主要是建筑一座城池。他也在山上竖立刻石。
季节的循环在早期中国政治思想具有首要的重要性。6因此,虽然《史记》仅说秦始皇留
在琅邪,因为他喜欢这个方而,但它的宗教意义肯定扮演一个角色。
接着,秦始皇继续返程,路经彭城,向西南走,到达南岳衡山。根据《史记》记载,
圣王舜曾到衡山,而《礼记•王制》将之联系到上古的巡狩。不晚于公元 4 世纪,[81]山
的精灵已被膜拜,关乎全国的福祉。7
睡虎地秦简有一个地方官的个人编年,提及秦始皇经过南郡安陆,而《史记》评说
是这一行程的事情。8南部的位置说明秦始皇可能到达至湘山,在那里祭祀。9当祭祀结束,
刮起狂风,使一行人无法渡河。秦始皇怪责山上神灵,决定惩罚他们。根据《史记》,他
命令民工砍伐湘山树木,目的是使湘山接受惩罚性刮面,这是给人类罪犯的标准惩罚;
他也命令工人揭开湘山的土壤,改变山的颜色为罪犯工人制色那样的啡红色。 10这样做
后,一行人回到咸阳。
(3)第三次巡狩: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 218 年)
这一次,从咸阳东行,穿过韩、魏、赵、燕,远至博浪沙。在当地,韩国故公子张良
策谋暗杀,失败告终。秦始皇随后全国搜索十天,随后再上之罘山,当时留下刻石,载
有长文,另一面向东所载亦同。(之罘山三面环海,东面正对大海。)礼成,巡狩继续

1
Bujard, Le sacrifice au Ciel, 135–38. Bujard, 135, 说 Yong 礼的描述提供了基本的显示,说明它们像是什
么,参阅《史记》28.1376–77.
2
《史记》,6.244.
3
《史记》,28.1367–68; Bujard, Le sacrifice au Ciel, 138.
4
《史记》,28.1367.
5
《史记》,28.1367.
6
James D. Sellmann, Timing and Rulership in Master Lu’s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Lushi chunqiu),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2.
7
《史记》,28.1356.《礼记注疏》,11.30b. 今本《尚书》的《舜典》说舜的巡狩到过南岳衡山,但《舜典》已
普遍被视后人窜改的作品,参阅《尚书正义》,3.9b。钱穆:《史记地名考》,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年,第 104 页。另参阅《史记》,28.1356。 《汉书》,25A.1191. 评论者之间对南岳存在争论,但钱穆的观
点遵循郝懿行《尔雅义疏》(224)对他人观点的归纳。对山神的尊崇,参阅 Terry Kleeman, “Mountain
Deities in China: The Domestication of the Mountain God and the Subjugation of the Margi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14.2 (1994): 228.
8
安陆位于今天湖北省云梦县,参阅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
社,1990 年,第 7 页。另参阅黄爱梅:《睡虎地秦简与龙岗秦简的比较》,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1997 年第 4 期,第 49 页。马非百:《秦始皇帝传》,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年,
第 399、429 页。
9
在后世,湘山是洞庭湖的一个岛屿。在秦始皇到访洞庭湖之时,湖比后世要少得多,似乎不包括山脉。
参阅张修桂:《洞庭湖演变的历史过程》,载《历史地理》1981 年第 1 期,第 102–3 页。洞庭湖可能面积
细小,但公认是独立的水源,故洞庭郡得以立郡。参阅周振鹤:《秦代洞庭、苍梧两郡悬想》,载《复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5 期,第 63–67 页。
10
籾山明:《秦の始皇帝:多元世界の統一者》,東京:白帝社,1994 年,第 150–1 頁。

50
重访梁父,随后一行文经上党(山西)回到咸阳。1
(4)第四次巡狩: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 215 年)
这一次,再到海边,沿岸向北走,在碣石(辽宁)留下刻石。 2虽然史书没有提及
这一点,但秦人在碣石建筑了庞大建筑群,包括围绕的墙壁,各种尺寸[82]的房间,一
些夯土所制的平台——最大的 8 米高,位于海边,面对着海中不寻常的三石形态,最
小的阳台与之相连。考古学家相信这些建筑是与秦始皇到访海上相关。他们具体地指出,
三石中最大的是碣石,其它两个形成碣石门,而秦始皇在此留下刻石。3
碣石考古遗址尤其吸引人的一点,是它出土了精致的浴缸,这是秦国皇宫所建的
残余部分。对很多重要的仪式来说,洗澡必要的准备仪式。西汉帝皇浴室很少历史信息
留下,也不谈及秦人的浴场。 4因此,我们不能确定这些淋浴设施在多大程度上是皇帝
起居所用的,而非礼仪场所的独特安排,如果这两者要予以区分的话:基于皇帝在礼
仪上的责任,无论他在哪里,他必须经常有洗浴以备洁净,如果不是也为了其它目的
的话。然而,基于碣石与礼仪之间已被证实的关连,以及这些做法是第二次巡狩的一部
分,所以这些浴缸相当是为了礼仪洗净之用。
碣石的第二个面向是秦化以前的存在仍保留在遗址和这个地域之中。虽然碣石大多
数考古发现都可以系于秦代和西汉,但考古学家也报告一些鲜明是统一前的陶器和石
瓦,他们试探性地系之于战国时期。更重要的可能是这一遗址位于黑山头西 2 公里外。
虽然这是一个西汉遗址,但所埋藏的东西是考古学家可以追溯至商周时期,包括陶器、
三脚鼎、石器,反映这个地方在多个时期的重要性。5
碣石地区的其它遗址进一步说明,秦国忙于在这一地区留下他们的标记。在金山嘴
(位于海岸西北)遗址的考古发现已说明这一点。考古学家描述在海角的秦代建筑的三
部分组合、建筑物料和它的规模,显示它是一个帝国方案。报告作者认为它的结构、范
围和位置非常类似碣石遗址,不用于官衙建筑与平民居所。结合建筑的帝国性与秦始皇
到访地区的位置,这已说明建筑必然与一次或以上巡狩相关。6
1
《史记》,6.249–50, 55.2034;《汉书》,40.2023; Kern, Stele Inscriptions, 3.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贺
次君、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36.23b.
2
碣石的位置一直备受争论,但现在一般认为位于辽宁万家镇姜女石,参阅华玉冰:《试论秦始皇东巡
的“碣石”与“碣石宫”》,载《考古》1997 年第 10 期,第 81–86 页。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绥
中县“姜女坟”秦汉建筑遗址发觉简报》,载《文物》1986 年第 8 期,第 25–40 页。
3
这些遗址的描述,参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绥中县石碑地遗址 1996 年度的发掘》,载《考
古》2001 年第 8 期,第 45–58 页。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绥中县 “姜女石”秦汉建筑群址石碑
地遗址的勘探与试掘》载《考古》1997 年第 10 期,第 36–46 页。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姜女石工作站:
《辽宁绥中县石碑地秦汉宫城遗址 1993–1995 年发掘简报》,载《考古》1997 年第 10 期,第 47–57 页。辽
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姜女石工作站:《辽宁绥中县“姜女石”秦汉建筑群址瓦子地遗址一号窑址》,载
《考古》1997 年第 10 期,第 58–60 页。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绥中县“姜女坟”秦汉建筑遗址
发觉简报》,载《文物》1986 年第 8 期,第 25–40 页。华玉冰:《试论秦始皇东巡的“碣石”与“碣石
宫”》,载《考古》1997 年第 10 期,第 81–86 页。有关石碑地的瓦当,参阅杨荣昌、万雄飞:《绥中石碑
地遗址秦汉瓦当研究》,载《辽宁考古文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辽阳:辽宁民俗出版,2003
年,第 242–49 页。杨荣昌:《石碑地遗址出土秦汉建筑瓦件比较研究》,载《考古》1997 年第 10 期,第
87–93 页。另参阅《史记》,6.251.
4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绥中县石碑地遗址 1996 年度的发掘》,载《考古》2001 年第 8 期,第 57
页。有关祭祀前沐浴的必要性,参阅 Edward H. Schafer, “The Development of Bathing Customs in Ancient
and Medieval China and the History of the Floriate Clear Pala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76.2 (1956): 59–60. 有关秦国做法欠缺信息,参阅 Schafer, “Bathing,” 71. 有关纯净和污染,包括前者对
各种仪式性、政治性和其它功能的必要性的讨论,参阅 Robin D. S. Yates, “Purity and Pollution in Early
China,” 《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臧振华编,台北:史语所研究所,1997 年,第 479–536
页。
5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绥中县“姜女坟”秦汉建筑遗址发觉简报》,载《文物》1986 年第 8 期,
第 30–37 页。
6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秦皇岛市文物馆里处、北戴河区文物保管所:《金山咀秦代建筑遗址发掘报告》,载

51
[83]根据《史记》和《尚书》,禹到过碣石,而他的足迹遍及这片土地。1正如黄帝和
舜的案例,这些说明不能当作现实的禹到访的证据(假设他真的存在)。然而,他们证
实了这一遗址与传奇人物及其旅途之间的关连性。在这里和周边的先秦建筑说明,这一
关连不是某些想象的、发明的或长久被遗忘的地方,而是在秦代以前已在使用的。这样
不断的使用和神秘的联系二者结合,显示这是一个礼仪观察的地方。秦始皇来到这里,
利用现存的观念,从而沟通他自己和他的统治。一个宫殿和祭坛的建筑反映这不是一时
发生的,而是长期礼仪实践的持续或恢复。
在碣石地区结束活动后,秦始皇转向帝国北边,然后南向回到咸阳。虽然这一行程
的纪录是简略的,但它们提及在行程中,秦始皇已命令摧毁堤防,加固他经过的地方
的墙壁。2
(5)第五次巡狩:始皇三十六–七年(公元前 211-210 年)
秦始皇在三十七年逝世,第五次巡狩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巡狩。《史记》记载这次行
程,比其它情况描述了更多礼仪,涉及秦始皇在巡狩前和巡狩时所执行的各种礼仪。这
些包括选择扈从、祭祀山川,展现秦国统治质量的礼仪性活动,像刻石所说那样。3秦始
皇是在公元前 211 年 11 月 1 日出发。4他南游云梦,此时距离安陆不远。然后,再次重临
湘山,在此献祭。接着,继续南下,到九代山。其中一处据说是圣王舜的埋葬地点,而
秦始皇在此向舜献祭。 5然后,他从水路到会稽,此地因圣王禹到访过,且为禹之墓穴
而闻名。很多文献提及这一点,而秦始皇必然知道。6他竖立一块歌颂秦朝的刻石,然后
迂回地返回咸阳。
一行人北向至琅琊,《史记》说秦始皇想杀一只鲸鱼,但看不见鲸鱼。一行人[84]沿
海岸北向到成山,那是对日主献祭的位置。没有鲸鱼出现在成山,而且仅当他们到达之
罘。之罘向阳主献祭,而且成功杀一只鲸鱼。7于是,沿海岸的巡狩,不久秦始皇身体不
适,因不知名的疾病暴毙。他的死亡在一行人回到咸阳前一直守秘不宣。
(6)第六次巡狩:二世元年(公元前 209 年)
秦二世在即位不久,巡狩其父巡狩之处,在始皇刻石上添加自己的刻记。他公开的
目的是避免在人前示弱,较之其父,秦始皇是勤勉地沟通其民众。秦二世离开咸阳后,
东向至碣石,然后沿海边南下,到泰山和会稽。 8他发布一个命令,记在每一个刻石上:
“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
不称成功盛德。” 9后世王朝很多皇帝都在巡狩,如秦始皇所为,虽然性质不尽相同,
但这已超出本书讨论的范围。10

《文物春秋》1992 年附第 1 期,第 267–94 页。


1
《史记》,2.52; 《尚书正义》,6.5b。另参阅 Kern, Stele Inscriptions, 116–17.
2
《史记》,6.251.
3
陈戍国:《秦汉礼制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年,第 58–60 页。
4
《史记》,6.260. 其中所载的日期是癸丑,即三十七年十月癸丑。有关公历转译,参阅方诗铭、方小芬:
《中国史历日和中公历日对照表》,上海:上海辞书,1987 年。有关这次巡狩的基本说明,参阅《史记》,
6.260–64, 28.1370.
5
这一传统载于各个文献,参阅《太平御览》41.9a,其中引录《郡国志》,说明当时已不保留。
6
Kern, Stele Inscriptions, 116–17.
7
《史记》只载“大鱼”和“巨鱼”,这是鲸鱼的常见名称,参阅许慎释之为“海大鱼也”,参阅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年,11B.580. 汉代史料也提及“大鱼”,描述的大概是
鲸鱼,参阅《汉书》,27.1421.。有关武器的描述,即可以发射多矢的弩弓,参阅 Robin D. S. Yates,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 5, part 6, Military Technology: Missiles and Sieg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187–203, especially 188.
8
《史记》,6.267, 28.1370.
9
《史记》,6.267.
10
何平立:《巡狩与封禅:封建政治的文化轨迹》,济南:齐鲁书社,2003 年。Michael G. Chang, A Court
on Horseback: Imperial Tour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Qing Rule, 1680–1785, Cambridge: Harvard

52
3. 解释
作为行为而言,秦始皇的各次巡狩各有不同解释。在《史记》中,司马迁引述秦二
世,说秦国创立者[85]“巡行郡县以示强,威服海内”。1一些现代史学家已着眼于巡狩
的礼仪性和宗教性。也有一些学者更直接地指出某些实践功能,例如展示军事力量和促
进贸易。2
最常谈及的理由是政治,不同论者各有不同阐述。柯马丁(Martin Kern)着眼于刻
石,将之联系到巡狩的礼仪–政治性质。劳干说秦始皇巡狩用来压制异己。雷戈说巡狩
是巨大的政治仪式,用来创造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新关系,同时赋予皇帝神秘的
效能,并且把他带到接近民众。3
这些不同的理解和诠释各有优点:巡狩无疑源自很多因素,具有多种效应。但就新
生帝国的环境而言,政治因素不仅是最常见被提到的,而且是最有力的——尤其因为
(如上所述)秦始皇在统一前已到过新征服的地区。这是重要的证据,反驳其它因素作
为巡狩的主要理由,即使它们是实践上的重要面向。
学者至今没能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或为什么秦始皇的巡狩作为一项政治工具来运
作?一些研究者已指出,展示军事力量用来巩固秦国控制。但是,为什么秦始皇需要走
这么远,在已被解除武装的前敌人面前,反复显示他的军事力量(没有谈到第一次巡
狩的位置、据点和秦国原先的人民)。无疑,对于任何关注观察的人来说,他的军队已
证明它的力量。他已进一步强化军事优点,命令充公私有武器,严格控制生产武器的物
资。4看起来,在一个领土出行,可能具有的无非是短期影响,军队随后不在是惹人注
意。
此外,如果秦始皇想他的士兵狩行领土,提醒每一个人他们仍在周围,他就不需
要亲自巡狩。对巡狩的强调,以及皇帝工作狂的习性(即使在路上)便得巡狩不可能是
快乐的旅程。他面对可能要付出性质代价的危险,而且凑巧他也死在旅途之中。秦始皇
[86]可以委派代表率领人马,由臣下面对相关的困难和风险。事实上,当他得悉“亡秦
者胡”这种含义隐晦的消息,便认为这是预测北方游牧民族可能结束秦朝,故派蒙恬
率三十万大军赴北边对抗匈奴。5然而,秦始皇一直自己巡狩。
我认为透过巡狩,秦始皇实现了多于军事力量展示、宗教惯例或盛典——虽然实际
上旅程结合这些面向。他使用过去圣王的巡狩,在征服地区的各阶层人民当中,创造新
统一的帝国,国内只有一个统治者的共同认识。这一理解建立在柯马丁、劳干等人所开
创造的诠释线索,他们都把巡狩视为带有政治功能的仪式,而根据雷戈的说法,已把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7.


1
《史记》,6.267.
2
李宁:《中国方术续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年,第 131–44 页。David Hawkes, “The Quest of the
Goddess,” Asia Major (new series) 13 (1967): 82. 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年,
第 120–26 页。何平立:《巡狩与封禅:封建政治的文化轨迹》,济南:齐鲁书社,2003 年,第 1–7 页;
《先秦巡狩史迹与制度稽论》,载《军事历史研究》2003 年第 1 期,第 79–87 页。李瑞、吴宏岐:《秦始皇
巡游的时空特征及其原因分析》,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 18 期(2003),第 130–38 期。王永霞:
《秦始皇巡游思想溯源》,载《秦文化论丛》第 12 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编,西安:三秦
出版社,2005 年,第 408–14 页。杨建虹、殷英:《秦始皇六次巡游刍议》,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 30
期(1998): 99–101.
3
Kern, Stele Inscriptions, 116; 劳干:《秦汉史》,台北:文化大学出版社,1980 年,第 8 页。雷戈:《秦汉
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第 437–40 页。有关刻石的目的,参
阅张华松:《试探秦始皇东巡的原因与动机》,载《东岳论丛》2002 年第 23 期,第 104–7 页。郭继汾反对
寻求不死药的解释,指出政治扩张才是原因所在,参阅《秦皇求仙辨》,载《社会科学论坛》(河
北)1994 年第 4 期,第 58–59, 63.
4
韩复智、叶达雄、邵台新、陈文豪:《秦汉史》,台北:空中大学,1996 年。
5
《史记》,6.252.

53
巡狩和刻石结合到更大的沟通方案。1

4. 宗教与沟通
断言秦始皇君臣接受这些做法,仅因为他们相信这些是一个可能的反对意见,集
中在巡狩是创造共同认识。然而,这一进路将会呈现一些问题。一方面,在所有宗教当
中,信念和信仰不是得到相同的评价,集中在它们经常使研究者忽略更重要的实践问
题。即使信念自身是一个有问题的判准,尤其因为信念与行动之间的因果关系不经常是
清晰的,而信念可能在现实上是实践的结果,而非其成因。我的进路没有把行为当作缺
乏更深层的意义,或将之视为在描象层面上的指示。反之,我把它们当作世界的一部分
——物质的,如果无形的话,像是观念和词语。宗教实践不应被当作指示分办参照物的
记号;它们自身是现实和有实际内容的世界的一部分。如我在第二章所说,某一礼仪的
观众不限于那些参与的人:就其它人也在观察而言,他们正在得到信息,而且礼仪是
与他们沟通。[87]指引某一迈向超自然实体的行动,不排除对相同的人(或其它人)沟
通,而且实际上支持后者。宗教实践充当另一种媒介,在多个媒介中同时发放一个信息,
使那一传送更有效。2
接下来,我会按照近年对宗教的演化研究,着眼于秦国做法的具体效应。对宗教演
化有两个讨论线索。一些研究着眼于宗教与礼仪的关连,承认二者是沟通性的,用来促
进和改善合作。 3也有些研究者着眼于超自然概念如何使固有的人类预期变得困惑,使
这些预期变得格外可以回忆,因而更容易传播和保留,这一诠释是得到跨文化研究的
支持。4因此,一个处理宗教的进路认为宗教是使群体得益的适态;也有些人认为这是
演化的副产品,取决于其它目的发展的迹象。尽管存在差别,这两个视角不一定互相排
斥,而且两者注意到宗教具备有益的社会功能。 5与其把秦始皇的宗教活动诠释为信仰
的证据,我结合这些诠释线索,说明宗教活动如何帮助秦国沟通其主张,实现改进社
会功能的目标。秦始皇进行巡狩和活动,是创造了超自然和(或)宗教性的联系,改进
政治信息的传送和回忆。

5. 诠释
我反驳秦始皇的巡狩是礼仪记号,指示惟一的统治者的立场是创造共同认识的一

1
Kern, Stele Inscriptions, 106–7.
2
Talal Asad, Genealogies of Religion: Discipline and Reasons of Power in Christianity and Isla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3. Keane, “The Evidence of the Senses and the Materiality of Religion”;
Keane, “Market, Materiality and Moral Metalanguage”; Keane, “The Hazards of New Clothes”; Webb Keane,
“Language and Religion,” A Companion to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ed. Alessandro Duranti, London: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431–448; Webb Keane, “Sincerity, ‘Modernity,’ and the Protestants,” Cultural
Anthropology 17 (2002): 65–92; Webb Keane, “Religious Language,”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6
(1997): 47–71; Rowe, “Receiver Psychology and the Evolution of Multicomponent Signals”; Brashier,
Ancestral Memory.
3
Sosis, “Religious Behaviors, Badges, and Bans.”
4
Pascal Boyer, “Functional Origins of Religious Concepts: Ontological and Strategic Selection in Evolved
Minds,”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N.S.) 6 (2000): 195–214; Pascal Boyer and Charles
Ramble, “Cognitive Templates for Religious Concepts: Cross-Cultural Evidence for Recall of Counter-
Intuitive Representations,” Cognitive Science 25 (2001): 538; Pascal Boyer, “Religious Thought and
Behaviour as By-Products of Brain Func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7.3 (2003): 119–24.
5
Joseph Bulbulia, “The Cognitive a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of Religion,” Biology and Philosophy 19
(2004): 655–86; and, e.g., Scott Atran and Ara Norenzayan, “Religion’s Evolutionary Landscape:
Counterintuition, Commitment, Compassion, Communion,”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7 (2004): 713–
770; Joseph Bulbulia, “Are There Any Religions? An Evolutionary Exploration,” Method & Theory in the
Study of Religion 17 (2005): 71–100.

54
个手段。拉帕波特(Roy A. Rappaport)说,礼仪可以概括复杂的信息,使复杂和含糊
的东西变得清晰和确定。秦始皇的巡狩是这样一个沟通方案的一部分,归纳了新帝国从
战乱和政治分裂的复杂性,将之变为秦国至高无上的清晰信息。
巡狩实现这一点,是在一些层面上说。第一,巡狩的仪式是一项经典的统治信息,
由秦始皇采用和适应。秦始皇适应了一种已被归诸商周或更早的圣王的形式,沟通最新
的至高统治者的存在。他借用了古代君主的做法来创造崭新的君主,将他自己联系到那
些遥远的统治者而为人所知,且建立合法性。整个礼仪程序沟通了他的新[88]位置,并
且透过巡狩的指标性信息来沟通圣王的统治术,带有超出任何具体方面的经典内容以
外的效能和说服力。这样,他使用了古代圣王毫无争议性的合法性来论证自己的政治地
位。1
因为秦始皇采用古代统治者的礼仪,他的巡狩的游历和祭祀是遵从更古老的秩序
(拉帕波特(Roy A. Rappaport)的经典秩序),而他接受为增加其权力的一个途径。
秦始皇在巡狩时做了比祭拜更多的事情。但就宗教惯例是巡狩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言,
那些仪式帮助给予它们形态。礼仪的经典——不仅是文本,还有流传下来的做法——提
供了秦始皇一套礼仪语言,提出他的统治诉求。他到访的地方的宗教重要性和宇宙论重
要性,使他的行为显得更加惹人注意,更加可以回忆。2
尝试为巡狩设定单一的动力,可能是徒劳的。到最后,无疑会涉及很多因素,正如
各个学者所说的。但巡狩的功能超出石刻的内容,或其它文本或行为。无论他私下还有
什么其它事情要完成,巡狩是秦始皇统治的指标性证明(indexical proof)。他游历全国,
表演符合一个君主的礼仪,没有人阻止他。执行君主巡狩的礼仪,就是成为统治者,使
每一个看得见或听得到礼仪的人意识到相同的东西。
经历了周王有名无实的五百年统治之后,这些权威的指标尤其重要。秦朝建立了现
实的中央控制。透过穿越过去敌国的领土,秦始皇沟通和证明那一事实。秦始皇离开首
都,使他自己潜在受到可能出现的敌人的攻击。这是使他的权力和位置为人所知的指针
性记号。3
如果巡狩的经典面向是巡狩的古代礼仪,那么指标性面向在于实践它。这些礼仪标
志战乱、不统一的旧环境的结束,以及和平、统一、稳定的新国家的开始。4透过巡狩的反
复作业,秦始皇强调新情境的持续的,这不是战争的另一次暂缓,而是一个新秩序。反
复传播这一信息,有助于加强它的效应。同时重要的是这些公共仪式的受众:皇帝来临
的所有地方的民众。透过游历的手段,秦始皇使他自己[89]为民众认识,创造了新君主
存在,统治全国为单一整体的共同认识。
从更广的视角看,巡狩向人民显示,他们先前的君主已被取代。在距离沟通仍然缓
慢和困难的岁月中,这是沟通新统治者存在的有效做法。因为民众没有留下他们自己的
成文纪录,不可能证明这一受众的范围,但有迹象显示巡狩在早期中国是被这样理解
的,这一点我随后有所说明。
我的分析显示,透过礼仪性巡狩的反复表演,秦始皇创造了他自己,乃至新帝国

1
有关秦始皇以圣王自任,乃是现实态度的转变,而非一个策略,参阅陈宁:《秦始皇“圣王”心理探
析》,载《秦文化论丛》第 12 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年,
584–93。另参阅 Robbins, “Ritual Communication and Linguistic Ideology,” 595; and Morris Zelditch,
“Processes of Legitimation: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New Direction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4
(2001): 4–17.
2
Boyer, “Functional Origins of Religious Concepts,” 195–214.
3
On this interpretation, see 参阅 Amotz Zahavi’s and related research, especially Zahavi and Zahavi, The
Handicap Principle; see also, e.g., Jefferey M. Hurwit, “The Problem with Dexileos: Heroic and Other
Nudities in Greek Art,” 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 111 (2007): 45–47.
4
Rappaport, Ritual and Religion in the Making of Humanity, 93.

55
和新统治者存在的共同认识,这一共同认识可被预期是透过人际网络传播到未尝到访
的其它地方。它的礼仪性创造用来建立秦国的政治权力。正如崔时英所说,使权威得到
共同的认识,是实现它的一大步——这一效应无疑是得到加强的,当这一沟通是透过
权威来到前敌人的领土上毫无争拗地展现。君主的巡狩是统治的礼仪性陈述,地位的指
标。实践天子的礼仪,就是成为天子,让人民认识它。
此外,秦始皇所用的礼仪是历史的,像是额外的公共性来运作:它们为他的行为
给予一个经典名称,这一名称是熟悉的,至少对受教育的人来说。正如柯马丁所说,秦
始皇借用“检查游历”的做法,“这已是确立为最高贵的主权展示”,同时为它的使
用创造新传统。 1重新启动的巡狩是既旧且新,给予这一种展示皇帝地位的礼仪性指标
仪式力量和直观性。
秦始皇创造他自己及其王朝的共同认识,从而帮助解决统治的协调问题,以及相
关的服从新的政治权威问题。透过巡狩和他所表现的仪式,他证明这里有一个新国家,
一个新的统治者,具有超出语言以外的权力。

6. 其它行为
根据我心中的分析框架,我会把秦始皇的其它行为联系到这一过程。[90]自第二次
巡狩起,秦始皇还做了一些相互关连的行为。张仲立指出,巡狩与这些相关行为是有意
为之的活动,是秦始皇尝试增加权威的一部分。 2我同意,认为以下是与巡狩相步进行
的相同过程,计有:
(1)刻石
首先是刻石。在各种值得注意的事件中,刻石是独特的,它们本身就是独特的礼仪
性质。然而,它们被淹没在各种巡狩仪式汇集之中。虽然石刻有助阐明崭新的秦国至上
性,但它们这样做是作为巡狩的一部分,而非单独的项目。3
刻石指代的是秦朝,但它们是立足于周代的材料,而这些材料遍布早期中国各大
思想潮流。4此外,秦始皇没有发明刻石的整体观念,各种刻石长期存在,虽然他应该
因为提炼这一具体形式而得到赞赏。雕刻的文本,在青铜器的创造,以及作为事件和协
议的记忆的运作中,发挥重要角色。而秦始皇的刻石可能最终是得自于它们。5所有案例
的目标可能是创造永恒的标记,像巫鸿所说的“纪念性”( monumentality)。6其它秦
始皇以前的统治者据说在山上留下了鑴刻的信息,记载到访、祝祷和显着的事件。秦国
的昭王据说曾经命令工人,在华山上建筑大型棋盘,表扬他在那里与一个仙人对奕。 7
在刻石的案例中,秦始皇借用和适应了现存的做法。
因为刻石的形式和内容是得自过去的模式,所以它们符合拉帕波特(Roy A.

1
Kern, Stele Inscriptions, 109, 112.
2
张仲立:《关于秦始皇帝权力威势的思考》,载《秦文化论丛》第 8 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
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 年,第 52–54 页。
3
Kern, Stele Inscriptions 鹤间和幸:《试复原秦始皇东巡刻石文》,载《秦俑秦文化研究》,秦始皇兵马俑
博物馆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 686–96 页。
4
Kern, Stele Inscriptions, 50–58, 119–25, and 164.
5
Kern, Stele Inscriptions, 68–69. 汉代铭刻作为户外青铜器皿的相关主题,参阅 K. E. Brashier, “Text and
Ritual in Early Chinese Stelae,” in Text and Ritual in Early China, ed. Martin Ker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5, pp.269–74.
6
Wu Hung, 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而柯马丁已指出巫鸿没有讨论这一刻石,参阅 Kern, Stele Inscriptions, 52.
7
马非百:《秦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769 页。王利器:《文心雕龙校证》,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80 年,3.73.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11.689. 另外
山上两则祷文的讨论,参阅 Yuri Pines, “The Question of Interpretation: Qin History in Light of New
Epigraphic Sources,” Early China 29 (2004): 4–23.

56
Rappaport)所说的经典信息(cannonical message),一种已得到接受的形式。这里的涵
义是重要的:就它是形式化和格套化而言,刻石的内容不是传播自我指涉的信息
(self-referenetial information),因此不直接反映秦国的意识形态。 1自我指涉的信息是
巡狩的惯例,为刻石所铭记。这不是说刻石文本[91]不值得研究;作为礼仪性文学,它
们肯定是值得研究。但与其说是秦国政治意识形态的反映,这些刻石使用经典记号,沟
通了秦始皇及其顾问想投射作为秦国统治者的政治自我的形象。
同一时间,刻石的物质性的事实是存在的:它们在山上、在海边、在其它地方的显
着位置留下,被人看见和阅读。当地民众可能很少或没有直接渠道接触石刻的书写内容,
虽然早期中国民众的识字率通常被低估。如上所述,叶山等人已指出,普遍征兵制的存
在意味着男性成员要接触书写,在生活各方面需要发展一些识字能力。官员的存在,其
中一个任务就是大声朗读官方文献给民众聆听,这意味我们不应假设所有不能阅读文
本的人都脱离在帝国文本以外。2
在具有宗教意义的山上刻石的位置,意味着地方居民看不见它们。相关的山不特别
高:例如,尽管在中国东部已是相对的高,但秦山的海拔约 1,545 米。3没有理由认为普
通民众不能到达那一地点。汉代文献记载,王朝前的统治者不会把名山的控制分配给地
方诸侯,理由有二:防止那些诸侯累积那些地方所找到的资源,并且允许当地民众共
享山上生产的东西。 4睡虎地出土的秦律反映,这些包含木柴,虽然牧羊人等肯定利用
山的资源。秦律按特定季节禁止上山收集柴木,这样做并未参照对这一地区的全面禁制,
显示普通民众允许上山,实际上也这样做。5
因为刻石是公开任人观看,而且留下地方让民众到达,无论内容是不是得到阅读,
这些巨大的刻石平板无疑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巡狩记忆保持鲜活。东汉的怀疑论者王
充记载,刻石具有“观读之者”的力量,使人相信秦国的伟大,反映刻石在这方面不
限于读书人,还包括那些只是“看见”它们的人。6
[92]秦始皇留下刻石,不仅是彰显巡狩,而且扩大受众,以包括后裔,透过各种礼
仪把共同知识的范围延伸到未来去。 7的确,刻石只是秦始皇巡狩留下来的足迹的一部
分(尽管是最著名的部分),在很多地方还有其它铭刻和各种建筑方案,以及我在此
讨论的行为。 8这些是不是有力的宣传,迄未清楚;但它们无疑创造了新王朝及其成就
的共同认识。

1
Kern, Stele Inscriptions, 148–54. 雷戈:《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年,第 437 页。另参阅 Pines, “The Question of Interpretation.”
2
Yates, “Law and the Military in Early China,” 40. 叶山:《卒、史与女性: 战果秦汉时期下层社会的读写能
力》,载《简帛》第 3 期,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年,第 359–83 页 。
Anthony J. Barbieri-Low, Artisans in Early Imperial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7),
63–66. 有关官员的任务包括大声朗读文本,参阅马怡:《扁书试探》,载《简帛》第一辑,武汉大学简帛
研究中心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第 415–28 页。
3
Edouard Chavannes, Le T’ai Chan: Essai de monographie d’un culte chinois, rpt. Farnborough: Gregg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Ltd., 1969, p.4.
4
这一想法的经典来源是《王制》,参阅《礼记注疏》,11.8b, 11a.另参阅陈立:《白虎通疏证》,北京:中
华书局,1994 年, 4.140.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 年,1.78.
5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年,第 20 页。有关铭文是
针对民众而发,参阅雷戈:《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第
437–38 页。
6
黄晖:《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20.855.
7
杨建虹、殷英:《秦始皇六次巡游刍议》,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30 (1998): 100. 有关碣石刻文的结语,
另参阅《史记》,1.252.
8
我在以下数章讨论多个重大例子,马非百:《秦始皇帝传》,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 年,第 406–
427 页,其中载有多次巡狩的长程追述,从地方志收集文献记载,虽然一些是可疑的。马非百收集了少
数桥梁和其它建筑,据说是秦始皇时留下的。

57
秦始皇不是为了竖立刻石而四处游历;他和他的臣下竖立石碑是要标记他的行踪。
在语境中,刻石的内容不如巡狩进行时不断发放的信息。再一次,我们看见经典信息的
礼仪使用,以此传递自我指涉的信息,告诉人们秦始皇是全国的新统治者,这一信息
在多种媒介中传送,包括石头。
(2)惩罚湘山
创造共同认识的另一做法是惩罚湘山的神灵,公开化和表扬第二次巡狩。这不是说
秦始皇的动机已有报导:为了气象的冒犯君主罪(lèse-majesté)。那是不可能知道的。
然而,无论近似的原因是什么,在选择行动时,秦始皇选择了最显眼的做法,公开和
明显地改变该地的景观,为神灵的山头披上罪犯的颜色。这是他的命令用在各种资源乃
至土地自身的另一个指标。在当地人民当中产生公开性和创造共同知识,这些可能大多
已标志和评论这些变化——如果它被构想神明的惩罚,更是如此。 1这不是说相关大多
数民众直接和间接地涉足这一方案,他们可能是被指望记得和谈论它。2
这一行动的沟通价值是被湘山的位置所放大。这是在一个相对隔离于它与中央政府
的惯常沟通的地区。同时,它是邻近洞庭湖,与四条河流相关连,包括长江,而且已发
展为地方水产经济的中心。3对湘水的改变是皇帝权力的公共信息,落在一个[93]肯定传
播到民众的地点——这些民众可能平日很难到达的。
(3)广播利维坦
在最后一次巡狩中,秦始皇从海滨杀了一尾鲸鱼,这一行为具有巨大的公共性价
值。鲸鱼在古代是出了名难以寻常狩猎手法所捕捉的东西;杀死一条鲸尾,照常情说,
是异乎寻常的。4秦始皇宣称的目的是驱逐恶灵,摧毁它的化身——鲸鱼。像湘山的例子
一样,一个超自然的动机可能添加这一行为引起关注和回忆的力量,因此带来更多的
讨论和更能发挥皇帝权力的信息的功能。据报告,秦始皇在统治初期已下令在咸阳建立
一个巨大的鲸鱼雕像。杀死一只真实的鲸鱼,就是尝试立足于此,延伸共同认识。5
有三个与捕鲸相关的地点,也是重要的。这个计划是在琅琊构思,而在琅琊,他建
筑了一个坛台,这是四季之主的惯常祭祀之处。《史记》接着记载,一行人来到成山,
但在那里没有鲸鱼。那显示狩猎的第二地点是在山上,而在那里是要向日主祭祀的。最
后,秦始皇成功在之罘杀了鲸鱼,这是祭阳主的地方。
这三个阿字出现在猎鲸的语境之中,这一事实暗示了秦始皇将之限定在具有宗教
意义的地方。鲸鱼是被描述为某些像是恶灵的化身,而司马迁说秦始皇相信这是阻挡了
他对长生药的寻求。然而,我已指出这反映了以下两个面向的结合,扩大了两者的公共
性效应:一方面利用这个地方的名气和影响,使杀死鲸鱼这一事情成为较能铭记和较
好的信号,同时使用杀鲸这一令人注意的事件,使到访三地之事更值得讨论,因此更
有效地成为信息的承载者。最终,重要的信息是秦始皇的存在,以及他所统治的统一国
度。虽然一只鲸鱼本身不是超自然的东西,但它是大得难以置信。把杀鲸的成功联系到
神灵,[94]秦始皇君臣进一步强化了帝国信息的广播力量。

1
Boyer, “Functional Origins of Religious Concepts.”
2
《史记》(6.248)记载,当时有三千囚徒参与剥夺 Xiang Mountain 之事。
3
周振鹤:《秦代洞庭、苍梧两郡悬想》,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5 期,第 65 页。中国科
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年,第
105 页。
4
范祥雍: 《战国策笺证》,范邦瑾协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年,8.304–5;其中,记载了一则
寓言,内有“海大鱼”,即鲸鱼,“网不能止, 钩不能牵”。类似叙事亦载于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8.517.
5
雕刻的鲸鱼,载于《三秦记》,引自《后汉书》,3403。参阅刘庆柱编:《三秦记辑注, 关中记辑注》,西
安:三秦出版社,2006 年,第 8 页。另参阅阮籍:《秦记》,引自《史记》,6.251. 陈晓捷编:《关中佚志
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年,第 18 页。

58
(4)作为媒介的追捕
在全国不成功地追捕刺客张良,是把事件联系到巡狩,而且具有明确的沟通性质
的另一例子。林剑鸣引述这一暗杀事件是新生帝国东部持续反抗的一例,东方诸国长期
抗秦,反秦情绪持续。 1但在沟通而言,秦国的反应比张良的动机更重要。因为,尽管
《史记》对事件貌似简短的报告,反应似乎是奇特的;有多个理由说明在全国范围内追
捕张良,维持不过十天,算不上合情合理的做法。第一,基于新帝国的庞大规模和当时
交通的缓慢,十天很难是完成严肃的追寻的足够时间。这是从其它案件的记载看得很清
楚。例如,秦始皇二十三年在咸阳附近遇袭,当时夜间乔装出行,只有四名武士护卫。
当时寻找刺客仅在今天陕西省范围,便用了二十天。 2此外,公元前 148 年,汉景帝为
了寻找两个筹谋行刺的人,便用了一个月。3
同样,张良逃亡的可能性是有限的。集中某一地方的搜索是更有效的——如果目的
是捉佣罪犯。如果我们接受政治不安是集中的(像林剑鸣所说),那么在全国范围内寻
找一个刺客似乎是不实践的。秦国具有户口登记和犯罪共同连坐的制度。4在某一地区的
新居民不能提供恰累的记载,这已足以吸引邻居和当局的注意,像张良这样的人不能
没有帮助便能隐藏起来。秦国也相当注意追捕逃亡的罪犯,对它的兴趣和技术肯定转移
为捉拿一个罪犯。5张良应该已预期在同道当中找到掩护所。的确,他在下邳的隐藏地点
是位于东部,即林剑鸣所说的反共情绪的地方。这一寻找可以集中在这些地方,不必掩
盖整个帝国。
[95]然而,从共同知识产生来考虑,全国范围的追捕比起集中某地更说得通。像其
它案例,那些寻找的人也被看得见:广泛搜索可以产生新君主的认知,使他的普遍触
手得到认识。一个明确的全国范围的搜索,意味那一元知识已存在:每一个得到政府行
动和政治权力的信息的人都知道其它人也知道。把罗网放得比所需要的更大,就是把追
求的必要转换为一个指标性沟通的机会,在某意义上说,再创造了巡狩原来展现的那
一种古代狩猎。

7. 其它沟通
以上,我已集中在看似获得关注的特定事件,但很多与巡狩连带相关的其它行动
肯定以相同方式运作。在琅琊的建筑就是一个好例子。秦国臣下不仅安装了刻石歌颂皇
帝的行为,而且他们在当地也建筑巨大的坛台和其它建筑。这些变化,像挖掘湘山的土
壤一样,是指针性信号,显示秦王朝的能力,以影响秦始皇出访的世界和永恒的提示。
这不是与巡狩相关的惟一的或多或少的恒久变化。
在第四次巡狩中,秦始皇下令摧毁他所到访的地址的城堡和堤坝。在《史记》的记
载中,这些行为似乎是不得其所的,达到某些读者已提议改变文本以改动或清除它们。
以共同知识的产生来思考,显示司马迁可能把这些行动与与巡狩归为一类,因为它们
是一项工作的一部分。改变地形注定要被注意,秦始皇使他的权力成为指标,将之沟通
于人民。林剑鸣说这些改变有利于经济,情形可能确是如此,但那仅是刻划了效果可能
是多么广泛。 6这改变了土地,也为人民生活带来正面改变,向人们说明皇帝的触手有

1
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年,第 169–70 页。
2
《史记》,6.251.
3
《史记》,108.2859; 《汉书》,52.2396.
4
高恒:《秦汉地方管理的制度, 职官与措施》,载《秦汉法制论考》,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 年,
第 98–105 页。Robin D. S. Yates, “Social Status in the Ch’in: Evidence from the Yun-meng Legal Documents,
Part One: Commoner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7.1 (1987): 219–31.
5
高敏:《汉初法律系全部继承秦律说:读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札记》,载《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第 76–84 页。
6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14 册 130 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年,6.122. 陈戍国:《秦汉礼制

59
多深,并且沟通他的权力。
转移数以千计的琅琊住户,意味这些事件得不到注意:像数以千计罪犯劳工,他
们砍伐剥光湘山,每一个受影响的人[96]都在接连传达信息,未来多年都在谈论这次迁
移。结果是创造了核心群体,传播了秦始皇巡狩琅琊并在此逗留的共同认识。把琅琊联
系到宗教,使这一信息带有额外的效能。
共同认识的创造提供了一个途径,思考《史记》所载的一些事件,而它们经常被学
者所质疑。来自第二次巡狩的两个例子,很能说明这一点。在琅琊的祭礼活动之后,秦
始皇根据经典学者的建议,派送数千名童子和幼女寻找据说活在海上神秘岛屿的仙人 。
1
这一故事立即引起怀疑,但派送儿童以寻找仙人,具有发送一种有力和超自然的信息
予数以千计的寻常家庭。在另一例子中,《史记》说在第二次巡狩中,秦始皇在彭城洁
净自身,派遣大量的人潜水,不成功地尝试寻找一个或以周朝的青铜器,它们据说沉
在泗水之中。说周室的青铜器沉没在泗水之中,令人生疑。这些三足鼎联系到(无论是
想象与否)周室,给予它们王充所谓的“神名”。那一“神名”是如此显着,如其说,
九鼎跌入泗水的整个故事是被发明的,因为这一点。 2也许不成功的出土故事改事反映
秦始皇尝试利用那一名誉。在巡狩之中,秦始皇尝试利用那一声名。
在巡狩的过程中,秦始皇及其顾问费尽心思确保秦国帝制统治的信念,是在广大
地理领域中透过多重媒介进行传播(经常是以神秘的方式)。这些纪录不应被摒弃,而
且在一个我所提供的框架来理解它们,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些行为发生,为什么它们前
所未有的在历史想象和大众想象中被放大。3

8. 巡狩作为公共沟通的早期证据
因为我们实际上没有成文材料直接来自早期中国的普通民众,所以他们对巡狩的
感知是我们已失传了。从秦始皇很少直接显示进行巡狩的动机。宗教仪式显然扮演一个
角色。可是,自《史记》开始,很多人已论证巡狩涉及权力和[97]政治,而我是同意的。
缺乏信息说明民众和秦始皇对巡狩的想法,使我的诠释(即巡狩乃是沟通过程)必然
是试探性的。然而,我在第二、三章所勾勒的框架说明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诠释。来自
秦朝之前和之后的史料,支持巡狩在早期中国也是这样理解的。
像荀子、商鞅、韩非等早期思想家承认统治者争取广大支持的必要性,以及沟通在
这一过程中的绝对关键角色。早期文本说明巡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这里试引先秦
的史料为证。 《左传》:“天子非展义不巡守。”(庄二十七年)4巡狩亦被描述为统治者
施加权威的一个方式,《易经》云:“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5类似观念也见于汉代史
料。《淮南子》载有圣王(尧)“巡狩行教”。6汉章帝说:“巡狩之制,以宣声教。”7
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年,第 57–58 页。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第 170 页。
1
《史记》,6.247.
2
《史记》,6.248.《史记》(4.169)记载秦国得到周室九鼎,一些学者认为秦始皇正在尝试恢复其中一个。
这些论述的矛盾使之看似不大可取,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那些问题显示秦始皇在 Si 河寻找周鼎之说子虚
乌有。然而,因为《史记》对这一事件的说明不曾谈及九鼎,只说是“周鼎”,因为它们不一定有关连。
参阅王应麟: 《困学纪闻(全校本)》,翁元圻等注,栾保群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
11.32b–33a。此外,《史记》(28.1383)和《汉书》(25A.1214)皆记载文帝试图从 Si 河寻找周鼎,说明
这一想法持续至汉代。
3
Kern, Stele Inscriptions, 157.
4
《春秋左传正义》10.10a.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 年,235。范宁、杨伯峻的评说
表明传播认识是这里的要点。
5
《周易正义》,3.9a. 在这里,陈力强把“jiao”译为 influence。虽然 jiao 经常意谓教导,但这里更宜理解
为影响力。另参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年,127.
6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卷 9,北京:中华书局,1989 年,第 290 页。
7
《后汉书》,3.154.

60
《白虎通》在两方面记载支持我的证据。它讲究统治者在巡狩时的个人表现,“谨
敬重民之至也。”此外,《白虎通》讲究巡狩同时要做的实践事项,“正法度,“同律
历,皆为民也。” 1这已确认以下理念:巡狩是面向民众,支持我的论点,即巡狩的做
法像是标准化的做法,可以理解为同一过程的一部分。
我们知道民众看见巡狩。 2说当出行时皇帝及其随从的存在不能对地方人士制造印
象,是不可能的,——尤其因为来自社会所有阶层的普通民众可能被召唤来提供后勤
支持。3在睡虎地发现的秦国低层官员的个人编年,记载秦始皇经过邻近他所生活的地
方,说明他是认知到它。4因为可得到史料的限制,[98]巡狩在广大民众当中的沟通效应
必然仍是一个推论,但肯定是一个合乎情理的推论。

9. 结论
在本章,我已说明我们最好把秦始皇的巡狩理解为沟通性实践,用以创造对新君
主的共同认识。片断的历史纪录可能看似是漫无目的不相关的行为,包括各种巡狩在冢
内。然而,最好将之诠释为在多种媒介中执行大型公开性宣传活动。
在这方面不可能证明秦始皇及其顾问故意行事。然而,他们富有侵略性的借用和调
适秦国和整个中国过去君主和的做法,而且很多行为是反复进行、具有夸张性的,已暗
示他们正是如此。在这里,包括不可预测的事件(例如杀鲸)意味即使秦始皇也故事这
样行事,但不可能整个过序都是经过设计的。然而,如果秦始皇知道共同认识的重要性,
而且礼仪和其它行为的力量是创造它和强化它的效应,那么当机会出现时,他可能已
倾向于和准备利用这些机会——而这样机会无疑是出现了。
这种早期的公共性活动是成功的。这是稳定国家,在人格上将秦始皇联系到他的位
置的一系列政策的一部分。在统一完成到秦始皇逝世的时间,这一国度基本上是安静的,
免于内部和外部的大规模骚乱。秦国在始皇帝死亡的快速坠落,以及汉朝初年政治混乱,
刻划这一情境是多么令人惊奇。
然而,这一活动的成功可能导致秦朝在始皇死后的结束。透过创造对他自己的大量
共同认识,秦始皇使他的合法性变得高度个人化。我们知道秦始皇抗拒在他死后的安排,
包括转移权力给他的继承者。 5此外,秦二世也不是秦始皇挑选的继任者,缺乏有效统
治所需要的个人特征和所想象的合法性。这些因素使得秦始皇死后整个王朝易受伤害,
尤其没有清晰且授权的继承,可能使秦二世不能[99]有效地承担其父的位置。秦二世及
其支持者似乎已明白这一点。而秦二世重演其父的巡狩,包括添加铭文在刻石上,最好
理解为不能挪用始皇帝为自己的公共性活动的好处的失败。
巡狩在产生公共性上的成功可能也导致后世学者对秦代负面的历史描述。拉帕波特
(Roy A. Rappaport)认为,表演一个仪式说明屈从于批许那一仪式的道德秩序。由此
推论,使用那些与圣王相关的礼仪性巡狩,秦始皇已在使自己承担忠于那些标准的义
务。即使我们撇开把秦政说成苛政的惯常描述为尚无决定性的证明,显然一个统一帝国
的问题是不能听从于过去统治小得多的领土的君主的理想化方法。当秦始皇在全面受众
面前公开地接受那些标准,他已负有义务跟随那一制度。当他以其它方式行事,就保证
他自己及其王朝承受负面的历史描述。他宣称为圣王的衣钵,已变成批判他的方法。透
1
陈立:《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 年, 6.289.
2
例如《史记》(7.296)记载年轻的项羽看见秦始皇巡狩,雷戈:《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第 438 页。其中引述各种记载(《史记》,8.344;《汉书》,1A.3),
说明刘邦也看见秦始皇巡狩,但因为本纪表明当时刘邦是被送到首都,这不一定显示这一领域以外更
大的感想。
3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29.355.
4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年,第 7 页。
5
《史记》,6.264.

61
过他的公共性活动,秦始皇决定了一些相同的信号,后来再用作反对其王朝的记忆。

第六章 统治的道路:作为沟通的建筑

[101]道路在秦始皇的方案中显著之极。他不是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成功征服者,曾
经扩张道路。孔子已说过,周武王在赢得天下后首先做的其中一件事情是使道路触及邻
近群体的领土。1这不限于中国。Ray Laurence 研究道路在罗马帝国落实和扩大政治权力
的作用。 2可是,历史材料和考古研究显示,秦始皇的帝国道路体系在很多方面上是史
无前例的,落实的范围比已知的更广泛。在统一后的许多活动中,秦国统治者的道路方
案必然是在当时最惹人注目的。
因为道路的明显效用,这些发展的另一个(或额外的)动力或效应很少得到考虑:
共识是道路建筑是为了出行。即使有分歧意见,都是涉及路线和时期,或各种活动的类
型和重要性。当然,道路是为了出行。可是,我将会说明理由,质疑这些常识性评说的
充分性之所以存在,主要因为有证据说明相关的变化不像通常假定的那样:虽然当时
肯定有变化,但在此之前也不缺乏道路联系帝国各地。还有更多的东西正在发生。
在本书的其它部分,我将会指出这些变化的初步效应是新国家在国内民众(乃至
疆界外的一些人)当中沟通和创造共同认识。我在本章之初,思考连接和围绕秦国首都
一系列的道路,即甬道和复道。然后,我会讨论全国道道的网络,它通常被理解为按照
秦始皇秩序而建筑。我会反驳说,道路的设计(就可以确定的范围而言)大多不是崭新
的。于是,道路系统的变化不是连接先前不曾连接的地方,而变化的意义在于其它地方
——具体地说,在于沟通。在本章的第二部分,我将会从这一视角考察一种特别著名的
道路——直道,这是从咸阳附近的甘泉山连接到西北边疆地区。

1. 首都的甬道与复道

描述秦国统一后的道路方案的历史材料相当有限。《史记》列举秦始皇二十七年
(公元前 220 年)一系统事件:“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
之。”3数年后,即始皇三十二年,建筑额外的甬道和复道,它们连接咸阳 110 公尺内
的宫殿与塔台。复道在汉代和后世变得常见,但在秦代却很少。4
《史记》记载甬道的第一例,乃是统一后各种建筑工事的一部分。第二例将它们与
复道作为妄想偏执的表现,隐藏了秦始皇避免恶魔的一个途径。 5我认为我们可以接受
这一事件的说法,而不一定像司马迁所名的超自然目的为惟一的或最初的功能。因为,
对秦始皇来说,为了私人安全,希望使其行踪保持秘密,不是不合情理的。一如预期,
生平有多种尝试。6同时,甬道和复道封闭和保护他,它们也宣布他的存在。甬道在战争
1
《国语》,5.11b。王肃:《孔子家语》,4.6a. 论早期道路的技术性,参阅 Joseph Needham, with Wang Ling
and Lu Gwei-dje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 4, part 3: Civil Engineering and Nau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 pp.1–38.
2
Ray Laurence, The Roads of Roman Italy: Mobility and Cultural Change, London: Routledge, 1999.
3
《史记》,6.241;《资治通鉴》,7.238. 另参阅《六国年表》,它把庙宇和直道的建筑系于公元前 219 年,
《史记》,15.757. 有关甬道的研究,参阅王子今:《秦汉“甬道”考》,载《文博》1993 年第 2 期,第 28–
31 页。
4
《史记》,6.256–57, 55.2042. 它们有时候被称为“阁道”。参阅王子今、马振智:《秦汉“复道”考》,载
《文博》1984 年第 3 期,第 20–24 页。David R. Knechtges, Wen xuan or Selections of Refined Literature,
Volume 1: Rhapsodies on Metropolises and Capital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2, p.128. 书中
为这些帝国道路提供了另一说法,即“辇道”或“辇路”,不过在秦国语境似没有这一说法。
5
《史记》,6.241, 6.257; 《资治通鉴》,7.238, 7.245–46.
6
《史记》,55.2034, and 《汉书》,40.2023. 有关 Jing Ke 的著名尝试,参阅 Yuri Pines, “A Hero Terrorist:

62
中使用是一种模拟,帮助阐明这一点。
甬道在秦国灭亡和随后内战的军事活动中相当显著。根据应邵的说法,甬道在军事
语境的最初目的是防止马车运送贮存被人发现,以免敌人得以计算军队力量。在其它时
候,甬道阻挡军队的存在被人看见,使运输变得安全。1
早期中国的将领仅在相对短的时间利用甬道。王子今指出由于机动性和交通速度的
上升,使得甬道变得不必要。 2可是,即使这些发展扮演一部分角色,但使用甬道的内
在弱点肯定是一个较大的弱点,——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显然是有用的。甬道可能阻
挡敌人远距离收集某些信息。然而,它们同时沟通较简单但较重要的信息,以致具有墙
壁的道路是重要的,它们是值得保护的东西。敌人切断交通线的成功可能迫使一个将领
投降或导致依赖补给的人挫败。王子今说这是因为切断或阻挡甬道是成功败的关键。3这
是真的,但不因为甬道自身。反之,这是因为甬道总是保护最重要的路线。主要道路竖
立墙壁包含了一个信号,这就沟通了交通路线的重要性的信息。
甬道更有用的是保护一个首都的人免受直接攻击,多于守卫军事补给线。运载物资
的马车需要时间通过,改变对人到可能道路使得敌军监视道路和准备一次攻击。仅是一
人通过,即使带同随行人员,也是相对快速,封闭它免受观察,不致遭到先前太多的
攻击。然而,首都内外的甬道也标志着皇帝的道路。那些墙壁具有沟通作用。
同时,在建筑甬道的同时,秦人也在建筑复道。复道比一般道面高上不少,保护秦
始皇和他的人身不被公开看见。可是,民众都知道那些道路是谁的。这从后来发生的一
件小事可见一斑。早期中国,帝国出行需要民众离开道路;记载说这些法律是广为人知,
而每次中断时期很长。清空道路使皇帝出行和保护他的安全变得方便,但频繁出行意味
对那些生活被打水扰的人不方便。汉初一次意外事件说明这一点。公元前 191 年,汉惠
帝一行人从长乐宫往来扰乱了当地居民。 4结果,建筑了从武库南面到皇宫的一条复道,
使皇帝出行不必清道。然而,有一个问题:新的复道忽略了汉高祖的月令安排。叔孙通
表示反对理由:“陛下何自筑复道高寝,衣冠月出游高庙?高庙,汉太祖,柰何令后
世子孙乘宗庙道上行哉?”惠帝大惧,愿意改正,说是“急坏之”。叔孙生说不必如此:
“人主无过举。今已作,百姓皆知之,今坏此,则示有过举。”5
百姓知道皇帝仍复道,拆毁它就会向民众显示这一建筑是错误的。让民众觉得皇帝
犯错,是不可以接受的;如果他们相信皇帝犯错,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样的推理确
认民众正在观察统治者,根据像复道(以及甬道)之类的建筑得出结论,而这些结论
是至关重要的。
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已研究早期中国隐密性和政治权力的联系。他特定
提到的措施,包括复道、甬道和类似的建筑,都是让统治者密封起来,不让看见。陆威
仪指出,隐藏皇帝的活动,乃是一项保安措施,以免他被暗杀。6王子今、马振智从《墨

Adoration of Jing Ke Revisited,” Asia Major (third series) 21.2 (2008): 1–34.
1
《史记》,7.304, 7.325, 8.372.
2
王子今:《秦汉“甬道”考》,载《文博》1993 年第 2 期,第 31 页。
3
《史记》,7.325, 8.372–73, 56.2055, 89.2579. 王子今:《秦汉“甬道”考》,载《文博》1993 年第 2 期,第
29 页。
4
《史记》,99.2725;《汉书》,43.2129–30;《资治通鉴》,12.415–16. 清理道路的做法,称之为“跸”,参
阅马非百:《秦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507 页。崔豹:《古今注》,1.3a. 另参阅《汉书》,
47.2208, 52.2394. ;《周礼注疏》,31.19a–b。高承:《事物纪原》,3.2a. 汉文帝时期(公元前 177 年)一
个王国的人隐藏之事件,参阅《汉书》,50.2310;相关讨论参阅本书第七章。
5
《史记》,99.2725;《汉书》,43.2130. 包括这些事件、在其它皇帝墓穴的语境中相关结构的假设,以及相
关考古结果,参阅焦南峰:《宗庙道、游道、衣冠道——西汉帝陵道路再探》,载《文物》2010 年第 1 期,
第 73–77, 96 页。
6
Lewis, Construction of Space, 153–57.

63
子》的防卫性建筑理解复道,认为这是使防卫看见而又不致被看见的。1对统治者来说,
这将是明显的安保利益。——更不用说像秦始皇这样的人,他是凭着短期内征服一些敌
人而赢得他的地位,故活在暗杀的真实威胁之下。然而,由此导致的结果不仅于此。
正如在道路上建筑墙壁,并且建筑升高水平线的复道从公众视野中消除了皇帝的
人身,它们也使他的存在和他的道路变得恒久,广为人知。那些昙花一现的东西是固定
在场所之中,而简略出现的东西也变得永久。因为战区中的甬道告诉敌人这是重要的道
路,而首都的复道说皇帝在这里行走。同时,这些墙壁掩饰了皇帝的行动,它们使他的
道路永久化,以持久的方式通知了他的存在,通知了他的政治自我(political self)。
在皇帝来临前把人民从道路和街道中进行礼仪性清除,就是强迫强一个人离开帝
国存在,并且[105]使每一个人察觉他正在通过。它同时创造了对相同东西的共同认识:
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皇帝的通过,而且知道道路旁的其它人也知道。
甬道和复道显然是以另一方式运作。为皇帝通过而清理道路是一种公开宣示和在法
律上执行的禁令在时间上把公共空间转换为一个为皇帝及其随从保留的地区。甬道和复
道是恒久的结构,也是对人民生活的恒久转变。甬道和复道肯定吸引那些经过突然被阻
塞的街道的人(实际上是被强迫绕行墙壁的每一个人)注意。这已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
活,而大多数人肯定已有所关注。复道是较少干扰性,但它们允许在其下通过它们。可
是,这样恒久地改变城市面貌,不得不吸引居住在那里的人的注意。像叔孙通等礼学专
家不可能是把复道较高的位置诠释优越性地位的惟一一人。
总之,居住在秦都地区的少数人不能看见皇帝在道路上的存在,以及(或者)受
到它的影响。为了帝国使用的甬道和复道遮掩了皇帝的肉身不被看见,同时它们也形成
帝国在首都地区存在的恒久象征。在下一节,我将论证秦国道路系统在更大领域中的类
似功能。

2. 秦国的驰道

自然,很多道路是在秦国统一前已存在,而且早期文献记载前帝制中国的驰道。然
而,在《史记》记述以前没有迹象显示一个统一的驰道系统,而这是帝国治下方才首度
存在。2虽然《史记》一些地方有些片断提及秦国驰道,但其建筑的说明是简短,没有提
供细节。3
在公元前 2 世纪初,贾山撰写一篇文章,详尽批判秦朝,把他们所理解的错误联
系到秦朝的覆亡。这些宣称的错误(而且已变成汉代学者论述秦代的一个主题)最大的
是秦国狂热地从事大型公共工程。考古研究说明秦国事实上在始皇二十六年前[106]已在
建筑硕大的建筑。贾山把秦代的驰道系统当成这一偏爱的例子。他描述有一个驰道网络
联全国与首都咸阳。秦代至少有五条快速干道,通向东方、东南方、东北方、西方和西南
方。这一网络形成未来王朝的道路灵感,它的创造使秦人成为中国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筑
路者。4

1
王子今、马振智:《秦汉“复道”考》,载《文博》1984 年第 3 期,第 21 页。 《墨子》的事例,参阅孙诒让:
《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15.607.
2
有关中国统一前的交通的研究,参阅史念海:《春秋以前的交通道路》,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 年
第 3 期,第 5–37 页;《战国时期的交通道路》,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 年第 1 期,第 19–57 页。另
参阅《礼记注疏》,4.15b.
3
《史记》,6.241, 87.2561.
4
Falkenhausen, Chinese Society, 328–38. 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第 247–54 页。贾谊的文章载于《汉
书》,51.2327–36. 对此文的讨论,参阅 Reinhard Emmerich, “Praliminarien zu Jia Shan und dessen Werk,”
Uber Himmel und Erde: Festschrift fur Erling von Mende, ed. Raimund Kolb and Martina Siebert, Wiesbaden:
Harrassowitz, 2006, pp.55–83.

64
据贾山描述,“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
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使
其后世曾不得邪径而托足焉。”法律文献已确认驰道中心地带禁止所有人使用,皇帝除
外。具有授权的官员和其它人允许使用两侧道路。额外的、旁边的干道是为了普通官员
和人民的使用。非法使用保留的地带,是要处以放逐和充公牲畜和(或)相关的交通工
具。根据秦国法令,如果负责执法的官员不能处罚犯人,他们就被罚款。类似的法律在
汉代仍存在,而历史纪录说明法律仍被执行。1
在日常环境中,透过这些驰道的中央地段可能已是违法。汉代一个事件说明这一点。
当成帝还是太子时,“初居桂宫,上尝急召,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西至直城
门,得绝乃度,还入作室门。上迟之,问其故,以状对。上大说,乃着令,令太子得绝
驰道云。”2
在汉代,群体(有时还有个人)被给予特权使用驰道的保留地段。汉代初年(如果
不是更早的话),持有“王杖”的长者允许穿越保留给授权的官员的地带。王杖约 2 米
长,雕以鸟首,授予年长男人——年份的准确数字视为个人的等级。 3不晚于公元前 1
世纪初,民众普遍不遵守驰道的法律。4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基于驰道网络涵蕴数以千
计的公里,很难有效督促,即使仅是使民众不走进保留的干道。然而,那是追溯至秦亡
很久以后。
在创造共同认识上,秦国驰道系统的特征使它成为非常有效的沟通手段。因为我们
现存可得得信息相当有限,很难准确知道驰道系统化包含什么。然而,现存证据显示当
时存在的道路扩充和改进,联系[107]那些驰道为一个全国性网络,而使那些道路的一
部分致力于皇家用途。至少每一个秦国驰道的有一部分是像这样搁置一部分出来,而其
它部分开放使用。无论后一部分是在官方被视为在驰道之中或它的旁边,这必然改变了
人民的生活,它以不同方式穿过人民的社群。一些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强调由驰道而得到
的经济效益,而这看似是有可能的。的确,任何交通扩张都有这样的效应,这取决于更
多人口对驰道的使用。5然而,我要更进一步推进这一诠释路线。像第四章所说的度量衡
一样,秦国驰道系统的创造代表秦国类型治理在全国领域的扩张。它创造了民众对新型
治理(以及对秦国治理)的共同认识。民众需要对这一制度的认识,以免跨越它的禁区,
即使它们受惠于它的存在。
透过撇除每一条驰道的某一部分为皇家专用,秦国基本上使皇帝总是存在,且宣
示他对所有人的存在。驰道体系使皇帝的路径变得永恒,以树木标记着它。这也把道路
变为一种通信,一种显示帝国存在和权力的指针性信号。像甬道和复道一样,它们的中
1
《汉书》,16.607, 45.2177, 45.2178, 51.2328, 72.3093–94. 程树德:《九朝律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第 86, 90 页。中国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龙岗秦简》,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
第 95–96, 98 页。另参阅 David R. Knechtges, Wen xuan or Selections of Refined Literature, Volume 1:
Rhapsodies on Metropolises and Capital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2, p.104. 经典评论者对
如何解读贾山对直道的描述,存在分歧,我在这里跟随颜师古的意见,参阅《汉书》,51.2329.
2
《汉书》,10.301.
3
《史记》,126.3204. 大庭修:《汉简研究》,京都:同朋舍,1992,第 42–67 页。郭浩:《汉代王杖制度
若干问题考辨》,载《史学集刊》2008 年第 3 期,第 94–99 页。 《后汉书》,3124. 彭浩、陈伟、工藤元男编:
《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第
231 页。臧知非:《“王杖诏书”与汉代养老制度》,载《史林》2002 年第 2 期,第 35–41 页。洪惠瑜:
《汉代敬老与赐杖制度之探讨》,载《屏东教育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类)》第 31 期(2008 年),第 65–
86 页。
4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10.566–67.
5
李仲立、刘得祯:《秦直道考察报告:甘肃庆阳地区》,载《社会纵横》1991 年第 2 期,第 36 页。李仲立:
《秦直道新论》,载《西北史地》1997 年第 4 期,第 3 页。卜昭文:《靳之林徒步考察秦直道记》,载《瞭
望》1984 年第 43 期,第 41 页;其中说,Jin 收集了“第一手信息”,说明直道不仅在军事上是重要的,
对经济也是重要的。

65
央地带标记着和通知着皇帝的存在,即使在皇帝不在之时。官员和其它人被允许使用这
一保留地带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只会强化这一效应,因为这些措施已强调皇帝的
权力创造了这些规则的例外情形:某一特定权力的最终指标不在于执法,而是允许特
例。1这些特例肯定对正在观察的公众是显眼的,他们可以看见皇帝授予特权,而且是
授予什么人。新的驰道系统用来通知民众新的秦国政府,建立它是崭新且最重要的合作
集中点。自古以来,一条特定的道路得到独特的关注,而这正是我将要转向谈论的地方。

3. 直道

在第一部分,我指出甬道、复道和秦国驰道系统是用来沟通,创造对秦国统治(无
论在咸阳之内抑或遍及全国)的共同认识。[108]在此,我将集中在一种特别有名的道路
——直道,它是由咸阳地区通向帝国西北角落。在其它秦国道路的案例中,我认为直道
是用来创造它所经过的地区的民众当中共同认识,而这肯定是传播得更远。此外,我将
会讨论它的终点,指出直道的建筑建立在它的终点在礼仪和宗教上的意义上,以创造
更显著的信号。在设计上,这一信息不仅触及帝国内的人,还有居住在边境地区及附近
的半游牧民众,尤其是匈奴。2
(1)名字的意义
公元前 212 年,秦始皇命令建筑直道,由甘泉直达九原。从字面意义上看,“直
道”的“直”,意谓笔直,“道”意谓道路。最终,一些读者把这一词语理解笔直的道
路,相信它预定是要以最小偏差在两端之间联系,因为《史记》其中一个段落记载直道
的建立:“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爎山堙谷,千八百里。” 3依其言,彷佛起
点到终点之间是没有中断的连接。我随后会指出这一道路之为直道,需要先考察其名的
本义。
“直道”的“直”是指笔直和直接,也有转喻为正直之意。《诗经•大东》云: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君子所履,小人所视。”4

诗中的“道”,既抽象又具体。它指代一条平坦和笔直的道路,根据经典注释,这
是 正确 治理 、良好统治的比 喻。 毛 传:“ 如 砥, 贡 赋平 均也 。如 矢 , 赏 罚不 偏
也。”[109]“直道”在经典其它地方的出现,是指正确和(或)没有偏差的履行义务。
例如《论语》便有“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直道而事人”之说。5
秦国在官僚治理制度中极其重视公平和正直的美德。出土秦国文献记载官僚运作,
断言正直的必要性,而秦国法律亦把刑事犯罪称为“不直”。 6我认为,直道实体化和
1
参阅 Charles Sanft, “Rituals That Don’t Reach, Punishments That Don’t Impugn: Jia Yi on the Exclusions
from Punishment and Ritu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25 (2005): 31–44.
2
有关匈奴的历史,包括匈奴兴起的时间,参阅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年。
3
《史记》,88.2566. 吕卓民:《秦直道歧义辨析》,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 年第 1 期,第 98–99 页 。
Charles Sanft, “Debating the Route of the Qin Direct Road (Zhidao): Text and Excavation,”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6.3 (2011): 323–46.
4
《大东》,参阅《毛诗注疏》13–1.7a. 另参阅 Arthur Waley, The Book of Songs, ed. Joseph R. Allen, New
York: Grove Press, 1996, pp.186–88.
5
《论语注疏》,15.7b, 18.1b; 《礼记注疏》,42.7b.
6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年,第 101–2, 115, 167 页。
另参阅《汉书》,6.253. Charles Sanft, “Notes on Penal Ritual and Subjective Truth under the Qin,” Asia
Major (third series) 22.1 (2008): 21–43.

66
通告秦国的“直道”。
(2)直道的建筑
直道的建筑在秦始皇时期所进行的道路方案是非同寻常的,因为它是惟一被《史
记》特别提及的道路。我认为它被特别关注,因为它有一个不同的目的。《史记》记载颇
多,比起驰道更多细节。它记载蒙恬此一筑路工程是打击匈奴的一部分。 《史记》对任一
特定道路没有细说,而我们现在知道直道有一部分是在旧道路之上,像驰道的其它部
分一样。1
《史记》也告诉我们直道没有完成。这令人想起秦国另一大型工程阿房宫。阿房宫并
未完工,但在杜牧《阿房宫赋》的名诗影响下,大多数读者假设皇宫的主要方面已经完
成,但只差最后的雕花。事实上,这些假设在早期历史并无依据,近年考古田野已说明
阿房宫没有超出最初的建筑阶段。2
秦二世在短暂的任期内重新开展直道的建筑,像他重新建筑阿房宫那样。因此在他
治下,道路是被扩张或改进。我们知道秦始皇在位时,道路至少是可以通行的。且看
《史记》所载二例:第一例是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等人的行程:“行,遂从井陉抵九原。
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第
二例是司马迁的第一手观察:“吾适北边,自直道归。”不过,这里只有很少的概述。3
事实上,《史记》所有谈论直道的叙事都欠缺细节,无法说明直道的特征和路线。
惟一确定的事实是它的终点。司马迁没有提供明确的理由说明直道。在下一节,我将指
出直道是用来沟通帝国的人民,包括那些在它所经过的地区生活的人。一开始,我会回
顾前人有关建筑秦国直道的理由的各种解释,讨论这些解释为什么不能解释它的全盘
影响。
(3)直道及其路线的前人解释
前人对直道及其路线的解释,是将之联系到军事必要性,经常是从一个整体防卫
目标来立说。4秦人是在他们与半游牧群体(像匈奴)斗争的语境中建筑直道,这是《史
记》明确交代的。虽然研究者已提出一些解释说明直道在这一斗争中如何发挥作用,但
我认为这些解释的缺点使得至今仍未解决问题。
史念海提出一些理由解释秦国建造直道,其中最主要的是说直道支持“正面防
御”的战术,这是结合防卫元素和攻击元素。在其它地方中,史念海认为它的目的基本
上是军事目标,将之联系到道路的路线,他认为因为直道是经过子午岭,它被削平,
因此是比其它可能性更可取。他也指出,虽然一条遵循山脉的道路不是笔直的,但山下
的道路可能是迂回的。此外,史念海相信[111]直道可以提供压制匈奴和其它骑马民族的
战略优势,因为后者是沿着河畔活动的。其它学者也有类似的说明,经常说直道促进西
北边区的军事活动和交通。一些人强调直道的经济效应,有助西北地区与帝国其它部分
的整合。5
1
《史记》,6.256, 15.758, 88.2566–67, 110.2886; Sanft, “Debating the Route”; 另参阅张多勇:《秦直道研究
综论》,载《甘肃社会科学》2005 年第 5 期,第 192–95,尤其 193 页,说秦 1,800 里相当于 750 公尺,过
去学者以为直道是新建筑,参阅吕卓民:《再论秦直道》,载《文博》1994 年第 2 期,第 87–93 页。
2
Charles Sanft, “The 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on of Epanggong: Notes from the Crossroads of History and
Poetry,” Oriens Extremus 47 (2008): 160–76.
3
《史记》,6.265, 88.2570.
4
例如姚生民:《秦直道与甘泉宫》载《文博》1997 年第 5 期,第 34–37 页。卜昭文:《靳之林徒步考察秦直
道记》,载《瞭望》1984 年第 43 期,第 40-41 页。
5
史念海:《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载《陜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1975 期第 3 期,
第 77–78 页;《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载《陜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1975 年第 10
期,第 44–54, 67。史念海:《直道和甘泉宫遗迹质疑》,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 年第 3 期,第 75
页。吕卓民:《再论秦直道》,载《文博》1994 年第 2 期,第 87–93 页。延安地区文物普查队:《延安境内
秦直道调查报告之一》,载《考古与文物》1989 年第 1 期,第 26–31 页。王子今:《秦直道的历史文化观

67
少数研究者强调更抽象的效应。例如,李仲立说直道提升边疆地区的物质运送,强
化了统一的意识形态,虽然他不能确切解释后者如何发生。虽然王子今相信直道是军事
方案,但他也认为这是用来表彰秦国统治。1
按照第五章对巡狩的考察,对直道存在多种解释,无疑反映了其中涉及的原因和
结果的范围甚广。然而,很多经常主张的原因是在以下理念上预测的:首都地区与九原
没有交通路线,或者直道是优于先前存在的任何道路。第一个前提是错误的,第二个前
提是可疑的。
史念海等人认为秦直道是在先前没有道路的地方上建筑。 2可是,历史纪录显示在
始皇二十六年统一之前,乃至统一之后、直道建造之前,九原与咸阳之间有道路连接,
有人出行。例如秦昭襄王二十年“又之上郡、北河”,上郡就在今甘肃省和内蒙古边疆
地区,而秦始皇在三十二年“巡北边,从上郡入”。 3这是在修筑直道以前的事。4无疑,
在统一前后,咸阳与九原之间必有一条现成的道路连接两地。
此外,考古证据说明子午岭山眼不晚于新石器后期已有人居住,在秦帝国出现前
数百年已经如此。在这样一片具有悠久定居历史的地区,必然具有道路。考古学家[112]
已报告在更早以前沿着直道已有路径,这至少说明它有一部分路径已在使用,而田野
工作已确认它有些部分是建筑在先前存在的路基上。如其所说,这是完全说得通的:基
于秦政权的短暂和当时的科技水平,直道只能按照先前道路的基础建设。5
立足于直道预定的独特性的论证,一般不能考虑在这一地区还有其它道路。事实上,
有多条道路。有两条道路沿着子午岭山脉,一向东,沿着延片;另一向西,邻近马莲河。
第三条路是肖关道,在西面的平原地区,周边有一喂养马匹的草场,使得它成为格外
吸引军事活动的地方。一些解释强调直道路线想象中的优越性。例如,李仲立解释直道
的高度使它对这一地区的道路网具有控制性位置。然而,一个连接辽望塔的简单小径已
足以监察这里。相关的领土多寡,以及在山区出行的回在困难(相比于由河流形成的自
然道路)使得这一解释令人不满意。6
学者们已指出,穿越群山的道路是比平原上的道路更优越,因为后者要应付山脉
没有的地形困难。 7然而,很难想象一条道路沿着子午岭山脉相当长的距离——呈现了

照》,载《人文杂志》2005 年第 5 期,第 107–12 页。李仲立:《甘肃境内秦直道管见》,载《人文杂


志》1993 年第 3 期,第 95 页。李仲立、刘得祯:《秦直道考察报告:甘肃庆阳地区》,载《社会纵
横》1991 年第 2 期,第 47–49, 36 页;《甘肃庆阳地区秦直道调查记》,载《考古与文物》1991 年第 5 期,
第 42–46, 112 页。张久和:《秦朝对古代内蒙古部分地区的统治和开发》,载《内蒙古社会》2002 年第 3
期,第 33–37 页。徐行:《陜西秦汉时期道路交通发展与文化传拨》,载《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4 年第 2 期,第 60–64 页。
1
李仲立:《秦直道新论》,载《西北史地》1997 年第 4 期,第 1-6 页。王子今:《秦直道的历史文化观照》,
载《人文杂志》2005 年第 5 期,第 107–12 页。
2
史念海:《直道和甘泉宫遗迹质疑》,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 年第 3 期,第 49-59 页。
3
《史记》,5.212, 6.252; 《资治通鉴》,7.241. 另参阅《史记》,69.2244, 70.2298, 43.1812–13; 《战国策》,
29.1039, 29.1052。
《资治通鉴》,3.111. 史念海:《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载《陜西师范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第 1975 年第 10 期,第 49–59 页。王北辰:《古桥门与秦直道考》,载《北京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88 年第 1 期,第 119–21 页。
4
吕卓民:《再论秦直道》,载《文博》1994 年第 2 期,第 90–93 页。史念海也有类似观点,参阅《中国古都
和文化》,第 248 页。另参阅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冨谷至:
《文書行政の漢帝國:木簡•竹簡の時代》,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10。
5
李仲立、刘得祯:《秦直道考察报告:甘肃庆阳地区》,载《社会纵横》1991 年第 2 期,第 47–49, 36 页;
《甘肃庆阳地区秦直道调查记》,载《考古与文物》1991 年第 5 期,第 42–46, 112 页;《甘肃庆阳地区秦
直道考察报告》,载《甘肃社会科学》1991 年第 3 期,第 79–82 页。李仲立:《秦直道新论》,载《西北史
地》1997 年第 4 期,第 1-6 页。
6
李仲立:《秦直道新论》,载《西北史地》1997 年第 4 期,第 1-6 页。有关南与北的“自然道路”的存在,
参阅王北辰:《古桥门与秦直道考》,载《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 年第 1 期,第 119 页。
7
例如史念海:《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载《陜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1975 期第 3

68
一条比平地更优越的道路,足以抵沆建筑或改善,然后使用一条提升高度的路径的困
难。因为直道必然是漫长路程颇不平坦的路面,而跟随子午岭山脉使得直道远离南–北
走向,所以这些利益并不大。其它道路的存在,包括那些沿着河流或沿着山脉的道路,
显示那些路线的优点。匈奴习惯循河活动,这一事实刻划了这个地区最容易的路径最有
可能是在河岸地带找到。总之,断言山脉路线的优越性乃是创造直道及其路线的理由,
这一论证似乎是可疑的。
另一个特定论证,也在反对直道专门用来军事目的,这是来自它与子午岭山脉的
关系,以及甘泉山区是应对外来入侵的缓冲地带。早期论者强调[113]秦国的自然地理支
持了它免受侵略,帮助秦国势力崛起。甘泉山区尤其是使秦都咸阳抵挡来自西方和西北
的攻击的天然屏障。 1说具有军事敏锐性的人(秦始皇肯定是这样的人)不能看见道路
潜在是两向道,是极不可能的事情。透过重要的自然防卫来建筑或改良道路,连接各处
领土(使之在其控制之下,或定位在非常接近活跃、能干的敌人)将会削弱那些自然防
卫。当道路的终点是按训首都,另以驰道接连着它,这样做就会扩大效应。虽然这些地
区的道路在此之前已存在,但改良那些道路,连接它们以形成直道,由外边通往甘泉,
从严谨的军事视角来看,并非明智之举,尤其当秦国军队也在使用其它道路之时。还有
更多的东西出现,而这些东西是弥补且多于自然防卫的削弱。
我的论点是,直道的建筑像秦始皇统一时的其它措施,是用来沟通和创造共同认
识。王子今已提出一个在概念上类似我的论证,他认为直道是用来表彰秦国治理。2然而,
我会大幅扩充这一点。表彰涉及过去的想法,而我认为直道沟通秦国治理的当前存在,
这样做是创造共同认识的方案的一个部分。我相信这一沟通的性质和受众的范围帮助决
定道路的终点和路线。

4. 直道的终点和路线

直道在哪里开始和终止,很少争议。总之,《史记》告诉我们直道是在九原与甘泉
之间。在这方面,有些微小的差别,一些人认为直道是连接咸阳和九原。然而,最早期
的文本没有说直道连接咸阳,而我认为这不意外:它是从甘泉出发,而非从咸阳出发 。
3
然而,因为对直道路线没有早期描述,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长年进行争辩。最有可能
的路线是直道登上子午岭山脉,[114]留在群山行进,沿着山脉向西到甘肃,然后下山
折回东向,跨越鄂尔多斯平原。4
我认为直道的终点显示它的重要性和最终功能。以下,我将会说明终点是礼仪和宗
教重要性的场所。对中国人来说,这是应用于甘泉;对匈奴来说,这是两个场所的情况。
这一重要性(至少有时候)与政治权威凑合在一起。透过联系两者,直道以宗教礼仪方
式构成秦国至高无上,强化其信息的传播。
(1)甘泉云阳
直道创造的纪录是它的南端设定在云阳或甘泉。云阳是秦代和之前的县名。它在今

期,第 77–78 页。
1
贾谊:《过秦论》,载祁玉章:《贾子新书校释》,1.1. 《史记》,79.2408, 86.2528.何建章:《战国策注
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第 171 页。史念海谈及这些道路的战策二元性和直道的建筑对秦国首
都的地形防卫,参阅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第 248 页。
2
王子今:《秦直道的历史文化观照》,载《人文杂志》2005 年第 5 期,第 107–08 页。
3
孙相武:《秦直道调查记》,载《文博》1988 年第 4 期,第 15–20 页。辛德勇:《秦汉直道研究与直道遗迹
的历史价值》,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1.1 (2006): 95–107。姚生民:《秦直道与甘泉宫》载《文博》1997
年第 5 期,第 34–37 页。
4
有关路线的辩论的检讨和评估,参阅 Sanft, “Debating the Route of the Qin Direct Road.”

69
西安市西北。甘泉山在云阳过去的疆界,而两个名字在汉代和后世可以互用。1
在统一前,秦国行政机构在云阳存在,而韩非曾在当地被囚禁。在那一特殊的环境
中,云阳是指云阳县中心西北的一座筑有墙壁的地点,也是秦始皇甘泉宫的位置。2
云阳和甘泉具有宗教和神话的联想。一些文本把云阳与五帝其中一人(少昊),被
尊为西方神灵,秦国崇祀的一个对象,据说少昊就安葬在云阳山上。一些史料记载,云
阳包含上古的废墟,而甘泉据说是黄帝建明堂和其它古代祭祀的地方。3
这一地区与匈奴和相关群体亦有关连。在这一语境中,“匈奴”一词必须特别注意。
在来自公元前 3 世纪以前(或描述当时)的史料中,有些地方提及匈奴,但这些必须
理解为指代一个或更多的群体,而这些群体是后来形成匈奴或其前身。有这样一个群体
——义渠——占据甘泉,迄至他们在帝国前时期被中国人扩张所驱逐。中世纪和后来的
史料记载,甘泉在秦国以前是一个原先属于匈奴的宗教惯常地点。匈奴祭祀后来在相同
地区(重新)建立,因为它把当地视为宗教仪式场地的长期认同。4
早期和中世纪的书写,其对义渠、匈奴与云阳和甘泉的类似群体的定位,值得怀疑,
而我不认为它们使我们得到那些地方的一个具体的、可靠的历史。但无论它们作为历史
材料有什么缺点,这些文本传递了一个准确无误的印象,从早期帝国时期(如果不是
更早的话)存在。于是,甘泉和云阳是神圣和神秘的,与传说和神灵相关,而这一联想
是中华帝国——包括属于一个相关文化的人们(如果不是匈奴的话)。云阳和甘泉代表
具有宗教礼仪重要性的地方在时间推移过程中仍维持重要性,并且令其它群体也能承
认的宗教礼仪重要性的大趋向。5
甘泉山区的建筑物的历史纪录也说明它与早期历史的政治权力密切相关。渡边信一
郎撰写政治权力和宗教权力在甘泉交织在一起,这一趋向延续至西汉时期,在武帝时
达至高峰。李宁指出武帝在公元前 112 年选择甘泉为祭祀泰一建造圣坛的位置,因为它
长期被奉为神圣的地方。 6 我在下一节将说明,九原具有可资比较(如果有所不同的
话)的联系。
(2)九原
九原及其周边地区具有非常漫长和复杂的历史。九原在帝国早期是一个大郡,包括
的地域东至今包头市,北至阴山,西至狼山。九原郡的中心位于包头以西附近。此外,
九原包括河套地区,是黄河北部、阴山南部肥沃而又水原丰富的地区,另包括内蒙古鄂
尔多斯平原相当大的土地。7

1
《汉书》,28A.1545, 颜师古注,载《汉书》,22.1065;《史记》,10.425; 另参阅 David R. Knechtges, Wen
xuan, or Selections of Refined Literature, volume 2: Rhapsodies on Sacrifices, Hunting, Travel, Sightseeing,
Palaces and Halls, Rivers and Sea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pp.164, 166.
2
《史记》,6.232.
3
罗泌:《路史》,3.6a–b; 另参阅陈桱:《通鉴续编》,1.11a–b;《史记》,12.471, 12.482, 28.1402;《汉书》,
6.193, 25B.1244; 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第 165、67 页。顾炎武:《历代
帝王宅京记》,5.19a。
4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21–22 页。; 李宁:《中国方术续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第 112 页。姚生民:《甘泉宫志》,西
安:三秦出版社,2003 年。另参阅《晋书》,14.432。Du You, Tong dian, 174.4552; 《史记》,110.2909;
《汉书》,94A.3769.
5
王雪岩:《略论秦汉时期的云阳》,载《陜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 年第 2 期,第 81 页。李宁:《中国方术
续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第 118 页。
6
渡邊信一郎:《音の帝国:「郊祀歌」十九章の祭祀空間と政治空間》,載《国境をこえる「公共性」の比
較史的研究》,河村貞枝編,京都:京都府立大学,2006 年,第 3–38 頁,尤其 24–33。 Li Ling, “An
Archaeological Study of Taiyi 太一 (Grand One) Worship,” trans. Donald Harper, Early Medieval China 2
(1995–96): 3–5, 16–17;其中提及甘泉宫遗址,包括它与直道的关系。
7
史念海:《论秦九原始置的年代》,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 年第 2 期,第 57–64 页。

70
中文“九原”之名,至少上溯至战国时期,当时是赵国一郡。 1然而,当赵国国力
下滑,[116]就难以控制九原。因此战国末年,九原地区或部分,或全部侵夺,落入匈奴
控制之中。史念海已指出确立九原郡,在当地建筑城墙和其它活动,应该被理解对抗匈
奴的行动。秦国注意这一地区,包括蒙恬的出兵,都是对这一重要领土的长期斗争的一
部分。2
多个世纪以来的生态变化,使得河套地区变得贫瘠。但大概在公元前 3 世纪前后,
这是一片有价值的地区,这是为什么中国人定居者与匈奴及其先驱者发生矛盾的一个
缘故。这一矛盾导致中国人在河套地区建筑长城和其它军事设施。赵国的长城在阴山山
脉南面,但当赵国力量下滑,匈奴便南向挺进河套地区。后来秦人建筑其它长城,最终
一些匈奴领袖投效汉角,以及汉武帝的军事推进,把剩余的匈奴赶至北面。在此之前,
阴山和河套地区是交战之地,而阴山地区不是在秦汉政府的牢固控制之下。3
因为早期很少历史材料涉及九原,所以我们对它的理解都是依靠考古学。尤其是阴
山范围,即阴山北部,在匈奴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显著的角色。
(3)阴山地区
阴山地区自古以来便相当著名。传世历史告诉我们这一地区对匈奴和其它草原民族
具有宗教、文化、政治的重要性。这一重要性是建立在当地历史之上,这可以追溯至秦
国统一前千年以上,使得阴山成为当地的集中点所在。
阴山地区包含多处石雕,这些形象提供相当多的信息,涉及住在当地和到访当地
的人。 4 这些人留下很少纪录,除非像匈奴那样,他们出生接触了识字群体(像中国
人),使得我们具有涉及他们的二手报告。即使现在,可获得的[117]材料相当有限。透
过岩画,我们可以理解当地居民及其文化。它们说明阴山地区是北方草原人民宗教仪式
活动的中心,包括(但不限于)匈奴。在坚石、峭壁上的各种原始石刻,是钻孔和
(或)凿削,以工具打磨、刮削处理。虽然任何分期必然是试探性的,但阴山地区早期
雕刻的印象可以追溯至旧石器时代。雕刻器的创造延至战国、秦汉和后世,乃至明清时
期。5
这些岩画在早期已广泛存在,郦道元《水经注》将之描述为一种显著的自然现象:

1
历史学家对九原的系年存在分歧,参阅史念海:《论秦九原始置的年代》,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
年第 2 期,第 57–64 页。陈仓:《战国赵九原郡补说》,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 年第 2 期,第 247–
249 页。另参阅《战国策》1081, 1095;《史记》,43.1811, 43.1812. 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
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战略地位》,载《历史研究》2006 年第 1 期,第
15–33 页。
2
陈仓:《战国赵九原郡补说》,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 年第 2 期,第 249 页。史念海:《论秦九原始
置的年代》,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 年第 2 期,第 57–64 页。
3
Nicola Di Cosmo, Ancient China and Its Enemies: The Rise of Nomadic Power in East Asian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174–90. 张久和:《秦朝对古代内蒙古部分地区的统治
和开发》,载《内蒙古社会》2002 年第 3 期,第 33–37 页。黄文弼:《前汉匈奴单于建庭考》,原载《责善
半月刊》第 2 卷第 5 期(1941),再刊于《匈奴史论文选集(1919–1979),林干编,北京:中华书局,
1983 年,第 88–91 页。盖山林、陆思贤:《阴山南麓的赵长城》,载《内蒙古文物资料续辑》,内蒙古文
物工作队编,呼和浩特市:出版社不明,1984 年,第 87–89 页。
4
巴彦淖尔市文物工作站、巴彦淖尔市博物馆:《阴山岩画新发现》,载《文物》2008 年第 10 期,第 70–79
页。盖山林:《阴山岩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年;《内蒙古阴山山脉狼山地区岩画》,载《文
物》1980 年第 6 期,第 1–11 页;《犬岩画、犬、犬祭》,载《北方文物》1989 年第 3 期,第 58–63, 90 页。
盖山林、陆思贤:《阴山南麓的赵长城》,载《内蒙古文物资料续辑》,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编,呼和浩特
市:出版社不明,1984 年,第 87–89 页。高平:《阴山岩画的喜与忧》,载《光明日报》2008 年 7 月 21 日。
舒顺林:《论匈奴人的哲学、宗教与道德观念》,载《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 年第 2
期,第 41–47 页。张琰、高圆、李鑫雅:《北方面具岩画中原始宗教含义的体现》,载《内蒙古农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4 期,第 311–14 页。靳之林在讨论直道时,指出包头地区存在原始人石刻,
但无法得出任何结论。参阅卜昭文:《靳之林徒步考察直道记》,载《瞭望》1984 年第 43 期,第 40–41 页。
5
盖山林:《阴山岩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年。

71
“山石之上自然有文画,若虎马之状,粲然成着,类似图焉,故谓之画石山也。”1
盖山林已对阴山雕画进行分类和分析,他相信这是反映创造者的日常生活和宗教。
他把内容分为一些类型,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狩猎、舞蹈和战争的表达。很多阴山岩
画的图象是描述太阳崇拜,包括对太阳的艺术形象,有时具有一种人类面貌或头颅的
特征。根据盖山林的说法,这种艺术反映了其它超自然的信仰和实践,尤其是对神灵和
祖先的尊崇。他把匈奴风格的岩画,与秦国九原行政中心的雕画,在主题和风格上是相
似的。更大的文化特征,像太阳崇拜和其它狩猎–游牧生活的基本特征,也是匈奴人共
同拥有的。自然,这是匈奴人留下的痕迹,而我随后指出,各种证据显示阴山地区是匈
奴政治和宗教的中心。阴山岩画不是史前时期宗教仪式出现在阴山出现的惟一证据。包
头东面 15–20 公里的新石器时期遗址,包括考古学家相信是用作宗教仪式的石材结构。
因此,这一地区与宗教和礼仪的关系,可以上溯至石器时代的 [118]居民,包括匈奴的
先驱。2
史料记载匈奴与阴山地区的特殊联系。《汉书•匈奴传》引用了侯应对汉元帝说:
“臣闻北边塞至辽东,外有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阻
其中,治作弓矢,来出为寇,是其苑囿也。”读此,可知阴山地区是匈奴领土的边界所
在,是单于的政治中心。在早期中国,“阴山”一名是指九原北面且略东之地,这是现
代地图描述的大阴山地区的一部分。阴山地区是各族人民的重要分界,而狄宇宙
(Nicola Di Cosmo)将之为北亚其中一个“文化分水岭”(cultural watersheds)。3
马利清考察考古结果,描述匈奴领土变化,她的研究显示阴山和包头地区的肥沃
土地使它们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她发现,当匈奴联盟在公元前 3 世纪,它的政治结构是
集中在阴山之中。九原是穿越阴山山脉的重要通道,匈奴人以此往返北亚。4
根据《汉书》的记载,匈奴每年结集三次,定时举行季度祭祀,向祖先、神灵、天地
献祭,祈求诸事顺遂。 5研究者相信匈奴单于王廷没有固定地点,而是围绕着某一特定
地区活动。生活各方面的宗教活动也发生在不远离王廷的地方。这一种政治性和宗教性
的群体活动的中心就是阴山。考古研究说明,阴山地区与邻近的包头地区长期匈奴的文
化政治中心。因此,阴山地区的独特重要性是,在失去阴山之后,它仍是匈奴文化记忆
的一部分:“边长老言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6
马利清指出,早期长城是无效的防卫。尽管它们在战国秦汉和后世的名声,但长城
反复证明它们不能防止攻击。然而,它们是用来巩固和强化阴山作为“文化分水岭”的
自然集中点。7[119]长城是把屏障转化为生活在此内外的人所接受的疆界的共同努力。蔡

1
《水经注》,3.3b–4a.
2
盖山林:《阴山岩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年;《内蒙古阴山山脉狼山地区岩画》,载《文
物》1980 年第 6 期,第 1–11 页。有关匈奴的太阳崇拜,参阅《史记》,110.2892.《汉书》,94A.3752. 舒
顺林:《论匈奴人的哲学, 宗教与道德观念》,载《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 年第 2 期,
第 42 页;其中,把阴山联系到那儿的崇拜活动的画作,尤其是对神明的形象。参阅包头市文物管理所:
《内蒙古大青山西段新石器时代遗址》,载《考古》1986 年第 6 期,第 485–96 页,涵蕴一些遗址位于包
头的东面:公元、莎木佳、黑麻板、纳太、莎滨崖、西沙塔。
3
《汉书》,94B.3803。黄文弼:《前汉匈奴单于建庭考》,第 88–91 页。Di Cosmo, Ancient China and Its
Enemies, 88.
4
马利清:《从考古学文化的分布与传播看匈奴疆域的变迁》,载《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05 年第 1 期,第 15–22 页;《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呼和浩特:内蒙古大
学出版社,2005 年,第 218–19 页。
5
《史记》,110.2892; 《汉书》,94A.3752.
6
何天明:《对匈奴创建政权若干问题的探讨:匈奴政权始自冒顿单于说质疑》,载《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2006 年第 1 期,第 40–45 页。陶克涛:《毡乡春秋(匈奴篇)》;舒顺林:《论匈奴人的哲
学、宗教与道德观念》,载《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 年第 2 期,第 41–47 页。黄文弼:
《前汉匈奴单于建庭考》,第 88–91 页。《汉书》,94B.3803.
7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72
雝说:“天设山河,秦筑长城,汉起塞垣,所以别内外,异殊俗也。”1
不能防止攻击的长城仍帮助形成构想,宣示了控制某一领土的主张。把直道的终点
放在九原,秦始皇使直道成为相同过程的一部分。
把直道的北端放在匈奴认为具有礼仪、宗教、文化、军事的重要性的地方之中,使
直道成为一种由文化语言塑造,无疑是会传播的信息。直道穿越鄂尔多斯平原,而当地
曾是具有许多文化发展的地点,无疑也强化这一效应。像北端的九原一样,南端的甘泉
是多个领域重迭的地方:中国与非中国、政治性、宗教性和礼仪性。正如下一节所述,
这一类似性帮助解释秦始皇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地方作为直道的两端,以及为什么它们
可以传播他的权力信息。

5. 甘泉、九原与直道

甘泉与九原共同具有一些特征。从地理的视角上看,二者邻近山脉:从甘泉直道进
入子午山脉,而九原在阴山山脉,在穿越阴山的重要通道之上。二者都是政治阈域的空
间,在传世历史中属于非中国人和中国人。阴山对匈奴人尤其重要,——就文化记忆而
言,如果不是还有其它东西的话。
同时,甘泉和九原都有宗教和神话的联系。甘泉似乎是匈奴或原匈奴祭祀的场所,
而它与中国人也具有超自然和[120]半超自然的联系。两个地点在礼仪上的联系也有物质
证据,存在于两套礼仪圣坛:在甘泉和在麻池(邻近包头)。 2虽然这些圣坛可能追溯
至汉代,略晚于秦代直道,但它们在直道两端的位置绝非凑巧。这是两地联系的另一面。
山脉是自然疆界——构成划分不同政体的分界的集中点所在。借用白瑞旭(K. E.
Brashier)所说,在早期中国,“山脉标志着‘我们’与‘他者’之间的界限。” 3甘泉
和九原是位于重要疆界和屏障的群山附近。登上子午岭,直道标志和强化群体在这方面
的角色,构成秦国宣示主宰领土的信息。也许,群山路线也有宗教重意性。一般相信,
匈奴崇拜群山,在山上和疆界上建造堆石群。 4早期中国的论者也认为群山是人类领域
与超自然领域之间的空间。 5跟随群山,直道有效把它的路线转化为可以按照这些方式
来理解的信息。
直道穿越鄂尔多斯平原的一部分也是主宰其领土的诉求。秦国道路不仅是对那些住
在当地的人的信息。以现存道路为基础,秦国道路把它们转化为秦国主权控制那一地区
的指针性信号(indexical sign)。整体效应是统治的信息,以礼仪、宗教和地缘政治的信
号来塑造,受众在秦国领土内外。
秦始皇统治时期建造的道路影响了一些多于交通改良的东西——虽然那可能是其
中一个结果。尤进于此,道路系统的变化沟通和帮助在社会各阶职中产生新的政治秩序
的共同认识。这帮助促进在全国和在邻近地区中认识和接受秦国的统治。在很大程度上,

235 页。Di Cosmo, Ancient China and Its Enemies, 88.


1
蔡雝:《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载《蔡中郎集》,7.8a.
2
渡邊信一郎:《音の帝国:「郊祀歌」十九章の祭祀空間と政治空間》,41. 卜昭文:《靳之林徒步考察秦
直道記》,載《瞭望》1984 年第 43 期,第 41 頁。王开:《“秦直道”新探》,载《成都大学学报(社科
版)》1989 年第 1 期,第 38 页。由于一些作者已提及这些堤岸,似乎很少质疑它们的存在,但仅有对
马稷的简略描述,参阅国家文物地图集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西安:西安地图
出版社,2003 年,2:60;其中,没有列举它们。
3
Brashier, “The Spirit Lord of Baishi Mountain: Feeding the Deities or Heeding the yinyang?” Early China 26–
27 (2001–02): 163–64.
4
江上波夫:《匈奴の祭祀》,載《ユウアシア古代北方文化: 匈奴文化論考》,東京:山川出版社,1948
年,第 225–79 頁。谢剑:《匈奴宗教信仰及其流变》,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 42 期
(1971),第 584–86 页。
5
Lewis, Construction of Space, 288–90.

73
秦始皇的沟通是作出了直接影响民众生活的变化,以不能忽略的方式来改变了共同做
法或环境。道路是那里的重要部分。
在首都内和附近,甬道和复道抬高了、保护了、隐藏了秦始皇在公众视野以外。同
时,他们把道路转化为其存在的恒久标记。驰道[121]系统在全国做了类似的事情:它改
变和改良了交通和官方通信,无疑改变了那些道路地区的人的生活。透过保留道路中间
地带为皇帝专用,驰道使他短暂(或在完全理论性)的存在变得恒久化。直道扩大和改
进秦国西北地区的交通,但更重要的是,它使用了具有礼仪、文化、政治的重要性的地
区来沟通秦国至上性在领土疆界以外。因此,这一切透过民众可以想象的权力的指针性
信号,帮助创造了新生的秦国的共同认识。

第七章 法律、行政与沟通

[123]在本章,我思考秦汉中央政府赖以接触民众的官僚制度和法律制度。这些是
在中央政府官员与全国民众之间运作以实现有效治理的目标。虽然学者思考这些是控制
和监督的机制(而这些过程具有这些功能),但它们也是沟通媒介,用以创造帝国统
治所必须的共同认识。这些制度是早期中华帝国的政府接触民众的一个途径。透过确立
新制度和使用那些已经存在的制度,秦汉统治者使他们及其政治权力为民众认识。
我在本章开始时讨论帝国前和帝国初期户口及相关登记过程在帝国建立和行政作
为接触国内每一个居民的途径。然后,我会考察秦汉法律和相关措施。秦汉法制在我的
论证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毫不含糊地说明沟通民众是必要和可预期的。最后,
我观察明确以广泛沟通民众为目的的各种官僚通信,尤其是官方文件的系统性展示,
这是信息被传递到民众的一个途径。
秦末汉初之际,法律和其它官僚措施出现了重大的中断。推动秦国统治者积极且有
效沟通的紧急措施也存在于汉代。然而,虽然秦国把现存措施调适为[124]先前不存在的
东西(即统一的国度)的手段,但西汉王朝(尤其初年)具有继承的好处和包袱。秦朝
官僚机构非常有效地掺透到整个社会。 1西汉在建立王朝时,也就手应用了它们作为治
理的工具和结构,而汉代对这些的操纵反映了它们长远的目标。

1. 户口与个人登记

本章首先观察一种制度,它在功能上试图接触国内每一个居民——户口登记。在此,
我的论证(也遍及本书)是,用作其它目的的措施也有沟通功能。在秦汉统治下,收集
每一个人的基本信息的相同过程,同时也在那些在权力领域中被调查的人当中创造对
帝国的共同认识。
人口统计不是秦国的发明。早期中国所有类型的文本,包括古文字的材料和传世史
料,都提及在不同语境中计算人群的数目。在进入帝国早期的数百年间,从民众收集的
信息从有资格的群体到纪录户口,后来还包括所有家户成员的名字,最后还要他们的
年龄。这一信息帮助秦国政府监察和控制民众;前人研究都集中在那里。然而,寻找和
纪录细节的相同发展需要帝国政府的代表和国内居民的接触,这一接触我认为是向民
众沟通的媒介。创造和维持纪录的任务也是一种沟通的形式。结果是定期在民众当中散
播有关国家的简单信息。我的论证发现《周礼》中有重要的支持,只要那一文本是被理
解为描述战国时期的治理理念,而非周代的做法。

1
Pines, Envisioning, 182, 260 n. 65.

74
2. 户口登记的前驱

上溯至 3000 多年前,甲骨文是中国最早已知的书写材料。一些文本提及在[125]战


争语境中的人数,而学者已指出这些形成了中国以文件为基本的官僚制(尤其是人口
登记)的最早先驱。西周金文也在军事语境中提及人群的规模,尤其涉及囚徒。学者已
指出这一做法显示姓名登记的存在,其中记载俘虏的是谁。 1虽然在概念上类似人口登
记,但这些做法却有些不同:它们详尽被派送的军队和获得的囚徒,得出赢得或失去
武装殖民的规模。然而,它们显示列举和纪录人群可以追溯至中国最早期的历史。
最早明确提及计算人口的是公元前 8 世纪的周宣王,他试图重建失败的军队,据
《史记》记载:“宣王既亡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仲山甫谏曰:‘民不可料也。’宣
王不听,卒料民。”意谓计划人民数目,澄清他可以获得的人力资源。 《国语》申述仲山
甫的理由:“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少多,司民协孤终,司商协民姓,司徒协旅,司寇
协奸,牧协职,工协革,场协入,廪协出,是则少多、死生、出入、往来者皆可知也。于
是乎又审之以事,王治农于籍,搜于农隙,耨获亦于籍,狝于既烝,狩于毕时,是皆
习民数者也,又何料焉?不谓其少而大料之,是示少而恶事也。临政示少,诸侯避之。
治民恶事,无以赋令。且无故而料民,天之所恶也,害于政而妨于后嗣。”依其言,
“大料”是不必要的,因为不同官员和周王自己在国内活动时的观察应该已得到民众
的充足信息。 2这说明,虽然一些统计存在,但都是间接地进步,透过官员累积性活动
进行。
《左传》提供了另一些相关例子。成二年传:“乃大户,已责,逮鳏,救乏,赦罪,
悉师,王卒尽行。”历史学家普遍相信这是早期人口登记的一例。这一案例的语境很有
提示意义:明确的动力是国王影响其影响力的需要。用来从民众中得益的措施马上随这
一考察而来,大概是基于它的结果,包括豁免税款和赦免囚徒。《左传》亦提及文公六
年赵盾主持国政时“辟狱刑,董逋逃”,又哀十五年传记载景伯让子贡回答说:“寡
君之愿也。昔晋人伐卫,齐为卫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因与卫地,自济以西,禚、
媚、杏以南,书社五百。”这是提交一份纪录地区居民的文件。其它经典文本也提到一
些政治纪录的文件,其中记载了像人口之类的东西。3
虽然这些说法的历史性(尤其它们的细节)并不确定,但它们似乎反映了早期某
些基本现实。此外,某些类型的人口纪录存在,并不奇怪。但由于记载偶尔出现,分散
零星,没有证据显示调查和监督是定期的事件。同时,普查(如果真的存在的话)的效
用不限于计算人口:已有提示将之联系到影响力的非强制性使用。
很多学者相信,中国户口登记出现在西周,或更早时候,而且他们引用这一种零
星[126]的证据支持其说。他们也使用《管子》等哲学文本,宣示这是描述早期中国。这些
文本不是可靠的历史事件纪录:《管子》的结集仅在汉代出现,而其它文本也有类似问
题的背景。这些学者用以支持其主张的原始材料是《周礼》,这一文本晚于西周政府数
百年。然而,虽然《周礼》不是周代官僚制的纪录,但它仍然重要。因为,虽然它不能帮
助我们直接理解周代措施,但正如史嘉柏(David Schaberg)的分析,它告诉我们大量

1
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东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 年,第 14–15 页。
刘淑英:《先秦的人口统计与管理》,载《人口与经济》1995 年第 4 期,第 50–51 页。宋昌斌:《中国古代
户籍制度史稿》,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年,23–24。张金光:《秦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年,第 775 页。万昌华、赵兴彬:《秦汉以来基层行政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8 年,第 49 页。
宋昌斌:《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史稿》,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年,第 30–31 页。
2
《史记》,4.145。另参阅《国语》1.9b–10a.
3
《左传正义》19A.5b, 25.22a, 59.22b; cf.《史记》,47.1932。宋昌斌:《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史稿》,西安:三
秦出版社,1991 年,第 25–27 页。《尚书正义》,16.5a.

75
有关战国的政治观念,它也可能影响了秦国。1
《周礼》描述了数以百计的官员,它把人员分为六官,各有职责,包括收集和缴交
民众的数据。《司民》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中国,与其都
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其它
官员也有沟通民众数据的责任,——来自改变人民生活的明确沟通和伴随而来的共同
认识的创造。例如《小司徒》云:“掌建邦之教法,以稽国中及四郊都鄙之夫家九比之
数,以辨其贵贱、老幼、废疾。”他也有官员在他辖下,纪录地方民众、其家畜和财富的
信息,定期交纳以支持政府的运作。 《遂人》云:“掌邦之野。以土地之图经田野,造县
鄙,形体之法。”遂人所编定的信息涉及其辖境的居民,把住户组织为治理的群体,施
加规章,进行征兵。《媒氏》云:“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
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2
虽然《周礼》没有描述周代官僚制的实情,但它多次提及计算和纪录民众,说明它
对统计数字和记载的清晰兴趣,而这是战国思想对政治组织的一部分想法。这是逻辑的:
从国内(无论什么规模)安排和汲取税金和劳动服务,需要这些信息。可是《周礼》令
人想起公元 8 世纪反对计算人口的论证,因为它持续地把统计描述为官员收集和用来
作为其任务的一部分。《周礼》没有地方推荐对民众进行独立计算,也没有许多迹象显
示接触民众是收集数据的一部分。这幅图象是官员的图象,他与人民仍是没有关连,尽
管他们从一定距离来计算民众的数目,或至少其户口的数目。的确,在公元前 4 世纪,
只有户口的数目方才重要:当时军事服务制度集中在每一户提供一个人战斗的义务。3
尽管某些学者的主张,没有可靠的迹象说明在公元前 4 世纪对民众或户口持续进
行有系统的总体记载。 《周礼》缺乏这一信息,惟一的例外是媒氏的婚姻登记。同时,对
相同官员安排沟通和统计的责任,显示承认这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
在统一前多个世界的总体趋向是趋向官僚化和中央集体,由官方文件日益频繁的
流动,——秦国给予文件最大的重要性。公元前 8–5 世纪,有些迹象显示地方区域的
统计信息是在县级编纂呈交到中央政府。秦国已有这些结构存在。的确,文书官僚机构
是他们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汉代后来接收和继续建立的一些东西。 4然而,普遍
的人口登记具有独特的沟通属性。

3. 户口登记的出现

从公元前 4 世纪开始,明显有证据说明系统的、详尽的、正在进行的户口登记和人
口登记。绝非巧合的是,很多证据与秦国相关。秦国持续发展这些制度,不仅在秦代,
还延续至汉代。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指出,秦国自公元前 4 世纪的措施,代表着

1
宋昌斌:《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史稿》,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年,第 19-20 页。Schaberg, “The Zhouli
as Constitutional Text.”
2
宋昌斌:《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史稿》,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年,第 37 页。 《周礼注疏》,11.1a–13a,
14.13b–17b, 15.13b–19b, 35.24a–b.
3
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年,第 23–24 页。
辛田:《名籍、户籍、编户齐民》,载《人口与经济》2007 年第 3 期,第 55 页。
4
陈治国:《从里耶秦简看秦的公文制度》,载《中国历史文物》,2007 年第 1 期,第 61 页。陈直:《上计
制度通考》,载《居延汉简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 年,第 54–57 页。葛剑雄:《中国人口
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224–25 页。韩连琪:《汉代的户籍和上计制度》,载《先秦两
汉史论丛》,济南:齐鲁书社,1986 年,第 378–96 页。刘淑英:《先秦的人口统计与管理》,载《人口与
经济》1995 年第 4 期,第 50–51 页。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一部)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台
北:史语所研究所,1997 年,第 257–68 页。张春龙、龙京沙:《里耶秦简三枚地名里程木牍略析》,载
《简帛》第 1 册,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第 273 页。

76
中国户口登记的开始——这一制度持续至今天。1
历史学家把登记的出现系于公元前 375 年,当时秦襄公命令建立家户登记,五家
为一群。后来,在商鞅政策下,这一制度在秦国发展完善。商鞅命令互保,要求报告其
它人的违法行为,虽然对家户内的罪行报告存在严格限制。报告罪行可以获得奖赏,不
能报告则会受罚。学者通常认为互保是对传统文化和当时社会的伤害,[128]虽然我在另
一篇论文指出它们必然大幅鼓励合作。2
《商君书》倡议境内每一个人由出生到死亡都要有登记:“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
有名于上,生者着,死者削。”虽然《商君书》许多内容出自后人之手,但这一节可能
出自商鞅本人。另一章可能是由支持商鞅哲学的后人所纂修,它也重申这一禁令。它提
倡编纂全盘的治理统计数字,对民众的信息是关键部分。3
当时其它国家也有一些类似但又有限的人身登记制度。杜正胜强调秦国从按姓名纪
录到整户登记的发展。过去列举事例都集中在军事服务,因此纪录的都是男性成年人。
包山发现公元前 4 世纪的写本,说明这一制度在秦国以外也存在。根据陈伟的意见,那
些文件显示只有成年男人(民众和奴隶)是楚国的登记对象。可能有些私人纪录包含一
户全部成员的所有信息,但这些只是偶尔督察的。显然,包山简不包括秦国社会五户连
坐责任的证据。4

4. 公元前 3 世纪

实际户口登记和相关文献最早的例子,上溯至公元 3 世纪末,具载于睡虎地和里
耶的考古发现。后者包括户口和人口登记和纪录,不仅限于服役(即男性成年人),还
包括住户所有成员,凡举姓名、爵号、与户主的关系,乃至奴隶都要包括在内。5这些清
单反映始皇二十六年推广到全国的制度。
我已提及这些登记的先驱,所有证据说明早期是间断的,在公元前 4 世纪仍集中
在汲取劳动服役。但在里耶和睡虎地,考古学家出土的文献显示一套[129]登记境内每一
个人的完整制度——男、女、儿童、奴隶——都是住户的成员。秦国法律要求每一个人登
记,即使移居仍要登记。6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
这一制度不是在短短几年便能出现;它是源自公元前 4–3 世纪不断累积的长期发
展。睡虎地的秦国法制文件包括魏国的法令,上溯至公元前 252 年,涉及住户的形成,

1
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东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 年,第 17 页。另
参阅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年,第 24–25
页。张金光:《秦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774.
2
《史记》,6.289; 《史记》,68.2230; Charles Sanft, “Shang Yang Was a Cooperator: Applying Axelrod’s
Analysis of Cooperation in Early China,”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64, no.1 (2014), pp.174-191.
3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5.114, 1.34. 余宗发:《先秦诸子学说在秦地之发
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 年,第 145–46 页。
4
陈絜:《里耶“户籍简”与战国末期的基层社会》,载《历史研究》2009 年第 5 期,第 37–38 页。陈伟:
《包山楚简初探》,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年,124–31。有关包山简的问题,参阅湖北省荆沙铁
路考古队:《包山楚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年。彭浩:《包山楚简反映的楚国法律与司法制度》,
载《包山楚墓》,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编,北京:文物出版社,第 548–49 页,其中陈伟对之有所驳斥。
另参阅 Susan Weld, “Chu Law in Action: Legal Documents from Tomb 2 at Baoshan,” Defining Chu: Image
and Reality in Ancient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pp.85–87.
5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麓书社,2006 年,第 203–8 页。
6
高敏:《秦汉的户籍制度》,载《求索》1987 年第 1 期,第 72–77 页;《从“睡虎地秦简”看秦的若干制
度》,载《睡虎地秦简初探》,台北:万卷楼,2000 年,第 173–78 页。欧阳凤莲:《〈商君书〉户籍管理
思想与秦国户籍管理制度》,载《古代文明》3.2 (2009): 57–63. 陈絜:《里耶“户籍简”与战国末期的基
层社会》,载《历史研究》2009 年第 5 期,第 35–37 页。

77
这显示住户多个世代的纪录,还有潜在的户口成员也存在其它地方之中。1
在《周礼》和《商君书》等观念影响下,秦国统治者立足且调适现存的做法,实现了
一套纪录和追踪所有臣民的制度。公元 231 年,在统一过程中,秦始皇命令对登记制度
进行重大修改:“初令男子书年。” 2睡虎地的编年确认了这一变化发生,显示每一个
人都要进行自我登记。这一事件具有双重意义。第一,它标志着决定成年的方法出现根
本的变化。以前,成年的地位是由身高来决定。身体规模在特定语境中一直是重要的,
包括法制语境。然而,成年地位的初步判准是年龄,而男人就要劳动服役,而军事服役
是由 16 岁开始,虽然他们通常不总是马上服役。 3此外,这一转变使得在秦国境内通知
每一个成年男人,收集新数据,随着领土的扩张,最终至统一达到高峰,更有必要建
立与新臣民的接触。这样,秦国统治者发送了一个微小但又清晰的信息,向境内人民显
示政府及其权力的存在。公元前 3 世纪行政措施的变化具有广泛的通信效应。
法令和其它法制材料显示姓名、社会等级和居住地是每一个人成为秦国臣民的核心
辨识数据。从池田温以来,各个处理睡虎地秦简的学者都认为,记载一个囚徒的财产的
指令代表着一种登记形式。然而,里耶的例子清举了住户的成员,包括奴隶、与户主的
关系、等级(这也显示成年或较低的地位),并无对任何成员的具体年龄的信息。有多
种其它类型的登记,包括婚姻年龄。张家山公元前 2 世纪初的法令[130]提及不同的年龄
纪录。然而发展过程是迈向信息的巩固,而户口登记包含年龄数据不晚于公元前 3 世纪。
4

5. 西汉

当刘邦及其军险在公元前 206 年进入咸阳时,“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萧何拯救户口登记的统计数字和其它数据,为
新统治者提供了境内不可或缺的信息。汉代延续秦国官僚制度,而王朝初年的法令说明
每一个民众都有向政府登记的责任,虽然家长、其它亲属或官员可以为太年轻无法登记
的孩子进行登记。汉室也延续五户连坐的制度,二者都在延续秦人的做法,而且似乎显
示不断裂的延续。5
事实上,传世史书和古文字纪录显示登记制度存在一个重大断裂。当时的记载说明

1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年,第 174 页。高敏:《从
“睡虎地秦简”看秦的若干制度》,载《睡虎地秦简初探》,台北:万卷楼,2000 年,第 173–78 页。欧
阳凤莲:《〈商君书〉户籍管理思想与秦国户籍管理制度》,载《古代文明》3.2 (2009): 61.
2
《史记》,6.232.
3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年,第 7 页。高敏:《秦简
“编年记”与“史记”》,载《睡虎地秦简初探》,台北:万卷楼,2000 年,第 89 页。十六岁是按传统
周岁论,参阅徐富昌:《睡虎地秦简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年,第 522–34 页。杜正胜:
《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年,第 17–22 页。朱金婵、袁
延胜:《秦汉时期人的身高初探》,载《华北水利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 年第 3 期,第 80–82 页。
另参阅丁光勋:《秦汉时期的始傅、始役、终役的年龄研究》,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3 年第 4 期,第 51–54 页。
4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年,第 25, 148 页。池田温:
《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东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 年,第 19 页。另参阅陈絜:
《里耶“户籍简”与战国末期的基层社会》,载《历史研究》2009 年第 5 期,第 26–27 页;湖南省文物考
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麓书社,2006 年,第 194, 203–8 页。张荣强:《湖南里耶所出
“秦代迁陵县南阳里户版”研究》,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 4 期,第 69, 72
页。彭浩、陈伟、工藤元男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第 222–23 页。
5
《史记》,53.2014;《汉书》,1A.23, 39.2006 彭浩、陈伟、工藤元男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
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第 215, 222 页。

78
社会各阶层对制度都有共同认识,而且它的章作一度中断,需要重启。秦国法律突然废
除多年后,汉高祖五年翦除项羽后,发布诏令:“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
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1除了《汉书》外,
考古出土材料也有提及。2
[131]在这一宣示中,有多个沟通层面正在运作。它的创造者假设内容将会触及目
标受众,即使受众生活在惯常官僚结构以外。这涵蕴一个非常广泛的发行。创造者也假
设受众将会意识到这一制度——亦即它的存在和运作已是共同认识的事情。惟一允许的
惩罚是要与制度沟通,提高共同认识。最后,这一做法的时间也是显著的,说明皇帝自
己正在利用登记制度,在多个方面上通知人民他新近赢得的地位。首先是表明他作为统
治者操控法制的权力。像其它赦罪和辖免一样,这是标志发布者对司法制度和司法过程
的权力。 3在这一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这使刘邦被人知道是统治者,把他定位在能够禁
止登记规则的惟一一人。这样,他已把官僚机构转化为沟通国内新集中点的媒介。
张家山的汉代初年法律文献对这一制度及其中断提供了贴近的图象。从公元前 196
年讲述的一个案例概述,有一个女人在秦亡时从敌人领土逃出来,加入了汉室。然而,
她没有向当局登记,她的前度主人后来重新捉拿她,登记她为奴隶,然后卖给另一人。
随后,她从奴隶主再次逃出来,后又被缉捕。虽然当她效忠汉室时已变成自由人,但当
局认定她是要再次成为奴隶,因为她没有成为自由人的登记。他们在她身上刺青,将她
送回到奴隶主。 4在另一案例中,一个逃亡的奴隶向当局错误地陈述自己没有登记,在
公元前 206 年诏令下重新登记为平民。最终发现这一诈计不仅导致她的定罪,还有她的
丈夫亦有罪,他因娶了一个逃亡者。 5可是,另一概述讲述一个前奴隶逃到汉室,登记
他自己为平民。他被错误地报告为一名逃亡者,当一个下吏跑去捉拿他质询时,他抵抗
和伤害这名下吏。因为他作为平民的地位是确定的,所以地方官员不确定这是不是可被
允许的自卫。他们呈交案件到上级以备复核,而上级驳回这一防卫的申诉。6这些案例说
明汉代统治者如何沟通其新臣民,将之定位为服从和协调的新集中点。它们展示了全国
层面政治的理解,以及[132]对登记制度、其中断和重启的清晰认识。
汉代户口登记制度是发扬秦代制度,添加了拥有土地和个人财产的纪录。我们对汉
代措施更加清晰,是因为汉代实质上更多文件内容。考古学家从张家山出土的早期汉代
法令,是命令民众报告自己年龄。这些文本反映,每年八月是验证纪录和数字的时间,
虽然全年出现变化也得纪录,例如未经授权的离境。按照秦制,数字是要在县级层上校
对,呈交到中央政府。7
传世正史包含多种汉代登记制度,收集和提交了人口数据。江苏尹湾出土的西汉末
1
《汉书》,1B.54。王先谦:《汉书补注》,1B.4b.
2
彭浩、陈伟、工藤元男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2007 年,第 351 页。
3
Sanft, “Rituals That Don’t Reach.”
4
彭浩、陈伟、工藤元男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2007 年,第 337 页。
5
彭浩、陈伟、工藤元男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2007 年,第 341 页。
6
彭浩、陈伟、工藤元男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2007 年,第 343 页。
7
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东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 年,第 22 页。永
田英正:《文书行政》,王勇华译,载《殷周秦汉时代史的基本问题》,佐竹靖彦主编,北京:中华书局,
2008 年,第 224-43 页。彭浩、陈伟、工藤元男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
文献释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第 222 页。高敏:《秦汉的户籍制度》,载《求索》1987
年第 1 期,第 72–81 页。33. 韩连琪:《汉代的户籍和上计制度》,载《先秦两汉史论丛》,济南:齐鲁书
社,1986 年,第 382 页。欧阳凤莲:《〈商君书〉户籍管理思想与秦国户籍管理制度》,载《古代文明》3.2
(2009): 57–58。张金光:《秦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第 775 页。

79
古文字证据包含了当地人口的概括数据,这必然是源自这一种登记。 1汉代西北边疆的
军事官僚文件包含各种细节,像是肤色,而一些学者已说明包含相同东西的登记。 2户
口登记是帝国早期其中一种最持久的官僚措施。湖南走马楼的出土发现,上溯至公元 3
世纪,在汉亡不久,包含大量被放弃的写简,其中三分之一是住户登记的纪录。 3这证
实了秦政模式在汉以后的持久存在。

6. 户口登记的功能

户口登记在早期帝制中国的存在,有一些解释。其中提出的各种功能的多样性,反
映了统治者采集民众信息广泛且多样的效用。我想添加另一诠释层面,思考这些制度作
为沟通工具,有助于创造全国范围的合作和整合。我已提及刘邦宣示禁止惩罚不登记的
人,乃是作为沟通形式的一个特例。我认为这一制度的正常运作具有类似的效应。先前
对[133]早期中国官僚制的研究已集中在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s)在这个层级中的向
上流动,却不思考收集那一信息和相关过程本身如何用来沟通。官僚作业的发展追溯了
更紧密地接触境内人民的一个轨迹,而登记是它的一个途径。
至少从池田温开始,现代学者已解释户口登记制度作为控制民众的一种手段。 4很
多人结合这一全面控制的功能与类似的其它要求,例如征税、劳动和军事服务。5一些人
着眼于这一问题或相关问题的其它面向。例如涂明凤,说登记是为了控制民众,也为了
保持他们和谐,控制他们活动,保持安全。6在汲取税款和劳役以外,韩连琪说登记是
用来联系农民与土地。但他也敏锐地指出,在汉初政府对劳动力的要求减少,统治者却
一直强调登记。7同样,在公元 1 世纪废除征兵制,并不伴随户口制度的相应变化。8这说
明其它因为是(或变得是)更重要。
杜正胜思考登记制度是控制人力资源和汲取劳动和税款的手段。然而,他已指出登
记是离开立足于宗族的社会组织的转变。新制度创造和维持国家与民众之间的直接联系。
结果是(至少在理论上)中央政府直接控制民众,没有中介性群体或结构。杜正胜描述
这一现象为迈向民众整体成员在国家面前政治平等的大转变,不再是宗族的一个倘单
元。万昌华、赵兴彬跟随杜正胜的思路,把登记制度联系到对个人的控制和对宗族群体
的减弱。他们在征服的语境扩大这一观念,认为秦国使用户口登记作为把新人口置于控
制之下的手段。他们也指出秦国以外其它国家不这么严格控制民众。9
同时,有迹象显示秦国对民众的控制其实不像法令所示这么严格。例如,可以上溯

1
连云港市博物馆:《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 年,第 77–81 页。
2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232–34 页。宋昌斌:《中国古代户籍制
度史稿》,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年,第 23–24 页。高敏:《秦汉的户籍制度》,载《求索》1987 年第 1
期,第 79–81 页。
3
于振波:《走马楼吴简初探》,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 年,第 105 页。
4
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东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 年,第 20 页。
5
高敏:《秦汉的户籍制度》,载《求索》1987 年第 1 期,第 72–81;《从“睡虎地秦简”看秦的若干制度》,
载《睡虎地秦简初探》,台北:万卷楼,2000 年,第 178 页。张俊民:《龙山里耶秦简二题》,载《考古
与文物》2004 年第 4 期,第 44–45 页。欧阳凤莲:《〈商君书〉户籍管理思想与秦国户籍管理制度》,载
《古代文明》3.2 (2009): 57–63.另参阅徐富昌:《睡虎地秦简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年,第
536 页。
6
涂明凤:《秦汉户籍制度的管理机制与功能》,载《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 年第 1 期,第 83–85 页。
7
韩连琪:《汉代的户籍和上计制度》,载《先秦两汉史论丛》,济南:齐鲁书社,1986 年,第 379, 388–
89 页。
8
军制的变化,参阅 Mark Edward Lewis, “The Han Abolition of Universal Military Service,” Warfare in
Chinese History, ed. Hans van de Ven, Leiden: Brill, 2000, pp.33–76.
9
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年,第 28, 32–33,
34–48 页。万昌华、赵兴彬:《秦汉以来基层行政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8 年,第 46–52 页。

80
至公元前 221 年的里耶简纪录了一个官员正式投诉另一名官员不能交出移居到其地区
的 17 户住宅的年龄纪录的失败。很多研究者引用这一案例作为制度严谨的证据。然而,
这一例子最有意思的部分是它的决议:负责本地居住的[134]官员没有年龄纪录,因此
埋怨的官员被指出询问新来者究竟他们年龄有多大。这样维持和创造纪录的因果性态度
看似不像是一个有兴趣在最广泛的参数以外准确纪录年龄的官僚机构。1
公元前 4 世纪中国出现详尽的人口登纪,标志着个人作为臣民的创造,民众由生
到死与国家的关系,这一变化首次展现在统一前的秦国。先前,大多数民众(从统治者
的视角来看)存在,都是匿名的,作为亏欠国家某一服务的住户的一部分。随着这一时
候的发展,每一个人变成在他与国家的关系之中的一个人。登记在建构这一群中的角色
是这么强烈,以不晚于公元前 132 年,它已变成在字面意义上等同于民众的地位,反
映两个问题之间的显著相同性。2
在统一过程中,登记过程是由秦始皇与其谋臣所推动的,但这是为了新的目标。各
一个人都是个别地和直接地被治理当局所接触。每一个人各自有责任与国家维持关系。
登记制度的反复改变,确保每一个合法住在境内的人(乃至住在法外的人)意识到制
度。

7. 透过法律制度变化而沟通

刘邦在公元前 206 年夺取咸阳,在前 202 年成帝业。在公元前 206 年的一件事的纪


录中,刘邦公开宣示:[135]“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
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
去秦法。” 3刘邦在不同地方上传达了信息给前秦国的官吏,他们反过来为各个地方的
官吏所熟悉。
刘 邦 可 能 作 出 这 一 变 化 , 为 的 是 利 用 圣 王 统 治 的 理 想 化 构 想 ( idealized
conceptions);其中一些构想包含这一种法律配置。或者,他仅可能尝试诉诸民众。无
论直接的原因是什么,新制度可以预期是讨好民众,而在兵营地区的那些人提供正在
低降的因为补给,进一步巩固他在前秦国臣民当中的欢迎度。因为法律改变,刘邦赢得
民众的效忠,这一成就被很多人歌颂。4
刘邦也实现了另一目标。在他的讲辞中,非常知道他要他的聆听者注意,刘邦提及
(明显在行文当中)他是这块土地的妃治者,表明他的合法性诉求的基础:“诸吏人
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
侯至而定约束耳。”本来,刘邦只凭军队掌握权力,但当时他透过改变一直成为民众生
活大部分内容的法律,使民众注意,因而创造了对他自己的共同认识。于是,把这一变
化联系到他自己的合法性,他把情境转换为创造对后者的认识。他结合两个信息,一个
是每一个人都有兴趣的,另一者对普通人没有这么大吸引力,但对刘邦自己极重要。这
一信息首先发送给地方官员,然后传送到辖区内的那些人。总之,信息必然是以口中的

1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麓书社,2006 年,第 194 页。
2
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年,第 34–48 页。
万昌华、赵兴彬:《秦汉以来基层行政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8 年,第 46 页。 《淮南子》11.832;
另参阅《汉书》24B.1183.
3
《汉书》,1A.23.
4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10.567. 另参阅王先谦:《汉书补注》,12.328;
《汉书》,1A.23, 1B.80, 26.1302, see also, e.g.,《汉书》,4.106. 唐高祖李渊在统治初期也做了类似的事情,
参阅 Karl Bunger, Quellen zur Rechtsgeschichte der T’ang-Zeit, ed. Roman Malek, Sankt Augustin: Institut
Monumenta Serica, 1996, pp.24–25.

81
话来传播,迄至他们到达全盘渗透为止。1
这一法律守则的执行,相当著名,在现学者当中涉及高祖统治时经常提及。可是,
这一变化的名声似乎与它的有限效果迥异。因为,一如所料,只有三章是不足以规管汉
帝国。在国家稳定和刘邦安全称帝以外,他在公元前 195 年[136]命令创设一套完整的法
律制度。这一制度在本性上是他不久前仓促使用的秦法的修改版本。 2然而,“约法三
章”一直被记着。也许,相同的东西已发生变化,而在汉朝初期,守则有效吸引民众的
注意,使得它在后来变得足以铭记。
其它汉代皇帝改革法律制度,也赢得名声。也许,最著名的例子是文帝。早期中国
的司法刑罚经常采用肉刑的形式:脸上刺青、截去一只或两掌脚掌,削除鼻子,都是写
在特定罪行之中。在公元前 167 年,汉文帝命令终止肉刑,代之以笞刑和(或)劳役。
虽然很多人歌颂文帝,但新制度实际上增加了死亡率。因此,很少惠及那些犯罪者。然
而,文帝在生前和死后都得到美好的名声。3
法律制度的变化自然不是总会带来正面结果。有时候,频繁改变法律使民众无所适
从,不确定他们应该跟随哪些规则。4其它时候,新法律及其效应使民众不快乐。一个例
子是公元 5 年,王莽添加了 50 项法令,违者处以流放。这一案例极其重要,因为这一
个包含 50 项法令的诏令是在西北哨站的废墟中出土,它们是抄在墙上。一些学者已指
出,这是转变的文本。根据《汉书》,大多数人觉得新法荒唐,应该取消,而民众变得
不满。5像刘邦一样,王莽转变法律,引起境内民众广泛响应,虽然效果迥异:王莽取
得不满,而刘邦赢得效忠。
有时候,对法律制度的想法的思考会反对改变。高道蕴(Karen Turner)讨论公元
前 177 年著名案例,说明张释之说服文帝的论证,是立足于这些效应。在第六章,我已
提及,皇帝路经某地,普通民众需要清场离开。有一天,有一个人遇上即将到来的皇室
随从,无处可走,因此他躲藏在桥下。他错估他应该等待的时间,刚巧在[137]皇帝经过
时跑出来,当时交给廷尉张释之治问。他得到的解释是:“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
以为行过,既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当时文帝愤
怒,张释之解释说:“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
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
为之轻重,民安所错其手足?唯陛下察之。”6
在公元前 64 年,涉及刑罚的公平性的关注妨碍了刑罚制度的改变。当时有提议以
输谷减免刑罚,而萧望之和李强认为不可,“今欲令民量粟以赎罪,如此则富者得生,
贫者独死,是贫富异刑而法不一也。”这样将会破坏君民之间的相互关怀的关系,“今
议开利路以伤既成之化,臣窃痛之。”最后,方案没有落实。7
另一事例说明当时人民承认变法影响统治者的公众观感,随之植入负面印象。
[138]刘安想要谋反,但伍被认为当时还不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形势,故献计徙民朔方:
“可为丞相、御史请书,徙郡国豪桀及耐罪以上,以赦令除,家产五十万以上者,皆徙

1
《漢書》,34.1864.
2
《汉书》,1B.80–81;《资治通鉴》,12.407。滋賀秀三:《中国法制史論集:法典と刑罰》,東京:創文社,
2003 年,第 37 頁。
3
Charles Sanft, “Six of One, Two Dozen of the Other: The Abatement of Mutilating Punishments under Han
Emperor Wen,” Asia Major, 18.1 (2005): 79–100.
4
《汉书》,56.2523.
5
《汉书》,69A.4077–78. 参阅 Sanft, “Edict of Monthly Ordinances.”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悬
泉月令诏条》,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
6
Turner, “Law and Punishment,” 63–4;《史记》,102.2755;《汉书》,50.2310–11;《资治通鉴》,14.460–61.
7
《汉书》,48.3275–8.

82
其家属朔方之郡,……如此,则民怨,诸侯惧,即使辩士随而说之,党可以徼幸。” 1
由于刘向后来被诛,不清楚此计能否奏效。但这些促进反汉情绪的建议,是与先前反秦
情绪的形成,是同一思路的。这至少说明这些过程可以被理解为影响公众舆论,反过来
可以大幅影响政府事务。

8. 刑罚过程与沟通

前文已说明法律措施的变化可能用作沟通。然而,沟通也在日常功能中透过惩罚出
现。惩罚用来沟通政府与臣民之间,这一想法是法律在早期中国的基本功能的一部分:
威慑。归诸前帝国的哲学家的著作显示,它们构想司法鸵罚作为威慑不想要的行为。这
一效应预设沟通是法制过程的一部分,因为一个潜在的罪犯必须知道刑罚(亦即,它
必须首先被通告),以期被它威慑。 2西汉史焊也反映把法律视为威慑。公元前 81 年,
在汉廷上的一系列讨论的纪录,频繁触及司法实践。在某一情况下,已有推荐使司法制
度更严谨,因为它构想的松驰使它不能落实威慑的目的。反方不反对这一预设,但断言
(除此以外)法律制度已变得复杂,民众经常难以理解,最终不能遵从。3
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已撰写惩罚(包括死刑)在早期中国通常是公共的,
因为它通常是在市集中执行——经常是故意告知民众。经典材料和汉代历史记载这一构
想,而公元 2 世纪的字典《释名》解释在市集中处决,因为那里有人聚集。《汉书》的记
载显示审判和裁决宦是公共的。此外,它们确认人们大量观看处决。相对无害的惩罚似
乎是选择吸引关注,从而进行沟通。人们必须注意,(例如)当楚王要两个胆敢不满他
的博学之人穿上囚徒衣服,要他们在市场上捣米。4
声名浪藉的囚徒提出尤其良好的信号,正如名人的命运总是引起关注和讨论。处刑
公开化的一个常见途径是展示首级,有时候罪犯的名声使得进一步的信息变得不必要 ,
而较不著名的人或罪犯可能要度以张贴文件的形式明确书写。这一种沟通不限于威慑自
身。例如,当王莽被杀,短命王朝在公元 23 年被推翻,首级被切下来,悬挂在市场中,
群众聚集辱骂他。5虽然叛乱不是合法的程序,但暴露他的首级就是要重构处决的事实。
少数(如果有的话)市场的人暴乱,而后来听闻王莽命运的其它人在沉思建立新王朝 ,
如他曾经所做的事情。此外不可能的是,任何真的处于这样一个位置,而且这样具有
[140]天赋的人,会被王莽首级的展示而打退堂鼓。因此,严格意义的威慑不能解释这一
点。更重要的是使王莽的死成为共同认识的事情,并且向民众通知和合化法这个人及其
王朝的结束。
把处刑行为转化为可注意的、耐久的且清晰标签的俗号,这一关怀显示了沟通目的。
例如,王莽在公元 8 年镇压一场尝试的反叛,他对叛乱者的处置说明他是警惕透过惩
罚而沟通的可能性。他把叛变力量的身体聚集起来,堆在五个仪式性的墓穴中,种以树
木。他煞费苦心极大化这一情境的沟通潜能,命令墓穴的建造邻近大道,标志着谴责那
些埋葬者为叛乱份子的经典暗示。王莽命令维持墓穴,以预止它们陷入失修和破坏,以

1
《汉书》,45.2167–74; see also 《资治通鉴》,19.623–24. 邢义田:《秦汉史论稿》,台北:东大书局,
1987 年,第 411–35 页。辻正博:《遷刑‧「徙遷刑」‧流刑─「唐代流刑考」補論》,載《江陵張家山二四
七號墓出土漢律令の研究》,冨谷至編,京都:朋友書店,2006 年,第 305–39 頁。
2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386–87。黎翔凤:《管子校注》,5.256。蒋礼鸿:《商君书锥指》,5.146。
3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565–68. 其它例子,参阅《史记》,10.418; and
《汉书》,89.3633.
4
Lewis, The Construction of Space, 161, 163; 陆威仪(381–82 n. 117)从各方面收集了相关的例子,刘熙:
《释名》,8.4a;《礼记注疏》,11.26a;《汉书》,47.3253, 54.3436, 68.2946, 90.3668, 90.3671。另参阅《汉
书》,38.1993 ;另参阅颜注《汉书》,5.146n. 1.《汉书》,36.1923–24, and 王先谦:《汉书补注》,36.3a–b.
5
《汉书》,92.3717, 92.3719, 77.3249, 99C.4192.

83
致无法广泛传播他的信息。1
这一种行为不总是细心设计的。酷吏尹赏一度封闭数以百计的年轻流氓在墓穴中,
作为大型处决的方法。于是,他把尸体堆在官府外,标记被处决的人的名字。当时长安
有歌谣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这样展示过了一
百多年,家人被允许挖出身体,给他们恰当葬礼。虽然没有王莽那样激烈,但这一官员
已把处决罪犯的标志性埋葬转化为一个信号。2

9. 民众与司法过程

我所描述的司法过程是迈向刑罚公开化的整体步伐的一部分。秦朝积极地向民众公
开其法律的内容,而这是司法措施的一个重大转变。在早期时候,对传播法律存在抗拒。
理据是害怕使法律为公众所知,导致争论和对人类权威的不尊重。社会秩序被预设源自
遵从礼仪和其它共同的行为标准,或源自合法性的大构想,不仅是跟随法令的文字。 3
后世王朝对其司法守则的内容也不是开放的。例如在宋代,政府严格控制这些信息的渠
道。“这里的理论是,如果人们认识法律,他们就会发明规避它的手段。”4金朝法律禁
止普通人拥有某些司法文件,宣称是要防止[141]过度诉讼。曾有建议要改变这一做法,
把法的内容公开,作为改进守法的途径。 5在民众当中司法教育和法的知识是在元朝大
幅扩大,而且是明太祖的明确目标,显示先前情境并不相同。6
秦国进路也许源自商鞅的影响。商鞅倡导法律为民众所知,如第三章所说。商鞅改
变秦国法律,闻名于世。考察出土的证据确认至少一些商鞅的方案曾付诸实践。出土的
秦国法律文件也规定,民众是被积极通知法律。7《周礼》描述官僚结构公开法律,可能
不是偶然的。8我随后将回到汉代张贴文件的制度,这是一个推广这种信息的制度。
在秦汉法律制度中,民众可以和确实自己直接写信给官员。秦汉刑罚制度的一个特
定元素展示,对法律的共同认识的存在是因其它人的罪行给予通信权威核心的地位。
《商君书》倡导公开指责作为日常司法实践的一部分,而这一制度在秦汉时期已经存在。
目标是威慑,防止一个人犯罪,因为她或他相信其它人将会报告它。这一制度要求和假

1
《汉书》,84.3439; 《资治通鉴》,36.1164.
2
《汉书》,90.3673–74.
3
它的经典表述,参阅《春秋左传正义》,749–51;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年,18.1187–88. 另参阅邢义田:《秦汉史论稿》,台北:东大书局,1987 年,第 253–60 页。马小
红:《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年,第 31–32 页。陈顾远:《中国法制史》,长
沙:商务印书馆,1940 年,第 96–99 页。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838–
40 页。籾山明:《法家以前–春秋期における刑と秩序》,載《東洋史研究》39.2 (1980): 23–24. Sanft,
“Notes on Penal Ritual.”
4
Ichisada Miyazaki,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during the Sung Dynasty,” Essays on China’s Legal
Tradition, ed. Jerome Alan Cohen, R. Randle Edwards, and Fu-mei Chang Che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p.58.
5
正如沈家本所说,对这一建议的采用的历史记载是自相矛盾的,参阅脱脱:《金史》,45.1021。沈家本:
《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1057 页。
6
Paul Heng-chao Ch’en, Chinese Legal Tradition under the Mongels: The Code of 1291 as Reconstruct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pp.88–98; Miyazaki,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p.59.
7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5.144–45; Falkenhausen, Chinese Society, 319–21.
叶山:《秦的法律与社会:关于张家山“二年律令”等新出土文献的思考》,林凡译,载《儒家文化研
究》第 1 辑,郭齐勇编,北京:三联书店,2007 年,第 305–6 页。另参阅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
《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年,第 13-16 页。吴福助:《睡虎地秦简论考》,北京:
文津出版社,1994 年,第 39–138 页。陈松长:《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综述》,载《文物》2009 年第 3 期,
第 87 页。
8
朱红林:《战国时期国家法律的传播:竹简秦汉律与“周礼”比较研究》,载《法治与社会发展》2009 年
第 3 期,第 119–25 页。

84
设法律的基本认识,至少对其大要:它取决于这样一个情境——每一个人自己对某些
事情的认识,加上意识到其它人也知道,而它反映了支持政府目标的积极合作的预期。
秦汉文献的证据确认,民众写信给司法官员报告罪案。1
《商君书》进一步规定,向民众公开法律,是由官员阻吓恶行。这里的推理是,如
果一个官员不能跟随正当的手续,相关民众注意了,可以把事情报告他的上级,而上
级据此惩罚这官员。这也需要和假定共同认识和随之而来的合作。在早期中国,普通民
众有些定期的官僚渠道带出问题,向高级官员投诉。朱博的遭遇可以说明这一点。他被
委任地方监督工作:“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官寺尽满。从事白请且留
此县录见诸自言者,事毕乃发,欲以观试博。博心知之,告外趣驾。既白驾办,博出就
车见自言者,使从事明敕告吏民。”在本质上,他为民众概述现存的制度,以处理不公
正的处理,而处理位置不是取决于民众的地位,而是相关官员的地位。2
《汉书》包含一些案例,是人民向官员投诉,看见一个结果,显示他们知道一些过
程和结构。一个显著的意外是民众寻找和收到一个官员的帮助。在公元前 138 年,武帝
外出狩猎,“微行以夜漏下十刻乃出,常称平阳侯。旦明,入山下驰射鹿豕狐兔,手格
熊罴,驰骛禾稼稻粳之地。民皆号呼骂詈,相聚会,自言鄠杜令。令往,欲谒平阳侯,
……会朝长信官,上大欢乐之。是后,南山下乃知微行数出也。”3这一案例显示人民可
以直接接触官员,而官员随后要采取行动,涵蕴人民具有司法程序的知识,得知请愿
的结果。在这一事件,对相关人士不予惩罚,显示农夫和县令是在法律容许的界限内行
事。
在其它例子中,民众对官僚部门特定成员作出投诉。当公元前 1 世纪,田云中为酷
吏田广明之兄,“为淮阳守,亦敢诛杀,吏民守阙告之,竟坐弃市。”民众提出投诉的
权力不限于官僚,当鲁王的新任国相到来,“相初至官,民以王取其财物自言者百余
人。叔取其渠率二十人笞,怒之曰:‘王非汝主邪?何敢自言主!’鲁王闻之,大惭,
发中府钱,使相偿之。” 4鲁王立场的内在逻辑看似是可疑的,但他的反应说明民众是
被允许表达不满。
[143]出土文献确认民众可以积极参与司法制度。秦国睡虎地文件说明民众直接请
愿,像汉代武威的出土材料。武威文件包括一道涉及王杖的诏书,其中允许王杖持有者
使用驰道保留地区。它还有另一个特权是免于地方官员的迫害;任何程序都需要诉诸更
高的权威。有三个相关的司法案例与传世文献的说法相通。其中一个涉及王杖持有者,
他在被捕和被处罚后对地区官员提出了正式的投诉,认为这是违反诏令的。这人直接致
函给皇帝,如果相关官员即将被处刑。皇帝不可能在解决这投诉时扮演任何亲自参与的
角色。然而,这一案例说明一个人除了高龄和王杖以外什么也没有的人知道他的法律地
位和特权,故对政府请愿。5

1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2.57. 有关秦国制度,参阅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
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年,第 102–4 页。彭浩、陈伟、工藤元男编:
《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第
143–47 页。传世文献有关汉律的记载,参阅程树德:《九朝律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第 56 页。
2
《汉书》,83.3399.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5.144. Bielenstein, The
Bureaucracy of Han Times, 90–92. 另参阅 A.F. P. Hulsewe, Remnants of Han Law, Volume 1: Introductory
Studies and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Chapters 22 and 23 of 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Leiden: E. J. Brill, 1955, pp.80–81, 90–92.
3
《汉书》,65.2847.
4
《汉书》,90.3664–65, 37.1983.
5
卜宪群:《从简帛看秦汉乡里的文书问题》,载《文史哲》2007 年第 6 期,第 51 页。这一诏书与“kingly
staff”制度是许多研究的课题,参阅大庭修:《武威出土“王杖诏书, 令”册》,载《汉简研究》,京都:
同朋舎,1992 年,第 42–67 页。郭浩:《汉代王杖制度若干问题考辨》,载《史学集刊》2008 年第 3 期,
第 97–98 页。

85
10. 公开张贴文件
早期中央政府宣示诏书、法令与其文件的实践手段,近数十年来已变得愈来愈清晰。
官僚文件的出土,尤其来自西北边疆地区,已给研究者一个图象,说明当时存在用来
传播信息的制度。
当时政治组织的概念承认沟通的必要性,而那些发行制度的理论先驱已具载于《周
礼》对西方仪礼性官僚机构的推定性描述(putative description)。
《周礼》并非西周时期
的作品,如上所述,史嘉柏(David Schaberg)指出它包含了战国末期的政治理论,其
中涉及治理及其工具,而它是用作秦国的概念依据。1在一些地方中,《周礼》谈及官员
的任务包括公共从政府得到的信息,透过大声朗读和公开展示。高层官被命令展示发现
在外面的塔楼上。《小司寇》负责散发信息到每一个地位上,张贴[144]书写形式的法律
禁令;《士师》的工作规定是抄录法律,将之悬挂在门上,《州长》负责朗读法令。《周
礼》甚至描述把农耕信息转化为张贴在大门上的文件。2
近年出土的汉代文件说明这如何成为具体的形式。它们反复提及发布措施,结合公
开张贴法律和诏书在门上和墙上,加上大声朗读这些文件,以此传播内容。 3一个例子
是“书到令丞侯尉明白大扁书乡市里门亭显见(处)。 ”4另一个例子亦明确联系这一
过程到民众之上:“移书到各明白大扁书市、里、官所寺舍门、亭、隧堠中,令吏卒民尽
讼知之。”5此外,也有一些套语说明一些不满的人也预期收到信息:“书到白大扁书
乡亭市里高显处,令亡人命者尽知之。”6
其它例子重复和变异着各种元素,说明在显眼之处开放信息,使它得以看见,确
保人民明白内容。7这是汉代官僚机构发放信息的主要手段。识字能力的限制和变异无疑
是为什么大声朗读内容是发布信息的一部分,而且在《周礼》明确规定。然而,卜宪群
已指出,本土居民与下层官员之间的口头沟通连接官僚机构与个人的缺口, 8因此张贴
的内容是一系列治理措施(其中混合口头沟通与书写沟通)的一部分。
[145]冨谷至认为,张贴文件不是直接沟通它们的内容,它们不是给民众阅读。反
之,他说民众是被大声朗读,透过公开展示,书写文本自身已变成政治权力的象征。9
因此沟通是得到确定的,即使没有识字能力。另一方面,正如我的讨论,有理由认为民

1
Schaberg, “The Zhouli as Constitutional Text”; 另参阅夏传才:《十三经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 年。Nivison, “Chou li.”
2
《周礼注疏》,, 35. 7a, 12.6b, 12.8b。另参阅孙诒让: 《周礼正义》卷 68,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北京:中
华书局,1987 年,第 861–66 页。“士师”不能按字面意义翻译,参阅《汉语大字典》。其它例子,参阅
《周礼注疏》,, 2.16a, 10.21b–22b, 29.5a, 34.17a–b.“司稼”邮寄农业信息,参阅《周礼注疏》,16.22b。
孫詒讓:《周禮正義》, 1236–39.
3
有關“扁書”的討論,參閱冨谷至:《文書行政の漢帝國:木簡、竹簡の時代》,名古屋:名古屋大學
出版會,2010 年,第 121–31 頁。马怡:《扁书试探》,载《简帛》第 1 期,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编,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第 415–28 页。吴旺宗:《汉简所见“扁书”探析》,载《兰州学刊》2006
年第 7 期,第 27–8 页。陈盘:《汉晋遗简识小七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年,第 185–87 页。
胡平生:《“扁书”“大扁书”考》,载《敦煌悬泉月令诏条》,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48–54 页。
4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照:《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年,230 (no. 139.13).
5
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敦煌汉简释文》,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 142 页。另参阅李均
明:《额济纳汉简法制史料考》,载《额济纳汉简》,魏坚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59 页。
6
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第 115 页。
7
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敦煌汉简释文》,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 161、218 页。胡平生、
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 115 页。李均明、何双全:《散见
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年,第 20 页。
8
卜宪群:《从简帛看秦汉乡里的文书问题》,载《文史哲》2007 年第 6 期,第 48–53 页。
9
冨谷至:《文書行政の漢帝國:木簡、竹簡の時代》,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10 年,第 126–27
頁。

86
众累中的识字能力不是毫无所知的。最低限度,全民征兵制意味男性民众已被揭露在书
写之中,需要记得包含在书写规章中的信息;因此,他们可能需要某一程度的识字能
力。1
在内蒙古邻近额济纳河畔的官僚纪录当中,有一项是王莽宣示新王朝的诏书,其
中引录了《诗经》的记载。另一个内蒙古简牍亦传递了皇帝对军队的关怀。2对全体民众的
全面征兵制在当时仍然生效,因此这些反映了最大范围的沟通是可能出现的:透过公
开张贴和阅读的文件,统治者的信息可以触及最低下的社会阶层,他们当年服役,而
诏书通信他们新皇朝及其统治者对他们的关怀。这样,创造和支持早期帝制中国的政治
权力的通信线索由上而下触及社会底层。

第八章 结论

[147]大约公元前 1 世纪,汉皇帝(可能是武帝)发布诏书给其嗣君,其中结集了
提及:“胡侅〔亥〕自汜〔圮〕,灭名绝纪。”3有关它的背景,不再多述。4
秦二世的名声使得在其名字以外的任何阐述变得不必要,也没有需要解释典故而
作出明显的责骂:秦二世是统治差劣的帝国嗣局的同义词。诏令把像胡亥之类的错误累
及一个统治者的名声及其世系。文本达到这么高的渗透程度,而它提及二世,对军人来
说亦是熟悉的事,哪怕他们在遥远的西北,在政府服务的最低层。
[148]在这一诏令传播的同时,秦的名声在遥远的角落也是流行的,因为匈奴亦称
汉帝国的子民为“秦人”。 5秦代及其统治者的记忆持续大范围的地理,遍及不同的文
化,无论高尚抑或低下,不管中国人抑或非中国人。“秦”( Qin)之名是“支那”
(China)的语根,指代范围涉及印度及以外。 6这些东西以不同方式反映秦人通信活动
的成功。
汉代史书一直批判秦代。引用胡亥作为负面例子的诏书说明这一描述不限于学者世
界。对秦的批判是当时政治话语的一部分,传播遍及汉帝国各处。秦作为残忍和肆虐的
图象,在多个世纪中一直持;这是一个汉代的转喻(trope),在后世一直持续。秦代的
恶名昭彰,以致明太祖将之秦丞相的罪行作为废除宰相的一个理据。7
顾颉刚指出,战国时期统一国度的想法一直存在,虽然这一想法取决于对早前历
史的错误理解,但没有这样的想法,就没有中国的统一。可是,当顾颉刚谈到实际过程
时,他仍是军事胜利谈论统一,没有进一步审视这一理念自身的重要性。 8他的诠释忽
略了一个基本事实:战争仅是创造帝国的过程的一部分。当秦人在始皇二十六年完成军
1
Yates, “Soldiers, Scribes, and Women,” 339–69. 宫宅洁:《秦汉时代の文字と识字——竹简•木简からみ
た》,载《汉字の中国文化》,冨谷至编,京都:昭和堂,2009 年,第 215–17 页。Yates, “Law and the
Military,” 40.
2
魏坚:《额济纳汉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81 页。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居
延新简》,北京:中华书局,1994 年,第 512 页。
3
嘉峪关市文物保管所:《玉门花海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载《汉简研究文集》,甘肃省文物工作队
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 16 页。另参阅张小锋:《西汉中后期政局演变探微》,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年,第 23–39 页。
4
嘉峪关市文物保管所:《玉门花海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载《汉简研究文集》,甘肃省文物工作队
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 16–21 页。
5
《汉书》,96B.3913; 《资治通鉴》,22.738.
6
Lydia H. Liu, The Clash of Empires: The Invention of China in Modern World Making,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77–79.
7
Benjamin A. Elman,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pp.83–84.
8
顾颉刚:《秦汉统一的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的想象》,载《古史辨》第 2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第 4–5, 9 页。

87
事征服时,他们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整合他们所拥有的领土。
我建议合作和沟通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一个途径,分析秦国活动乃是化解巩固其
统治问题的一个方法。因此,本书一开始便援引现代研究,说明合作是社会团结背后的
推动力量。这不仅是以言说和书写的惯常沟通方式,还有以间接的标记和信号,传递没
有细节不多但仍很重要的信息。
早期中国思想家共同拥有这些洞见,虽然他们不免以颇为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它们。
涉及合作性治理的观念,出现在传世文本,以及近数十年[149]出土的考古发现之中。包
括孟子、荀子等哲学家都承认沟通和合作对成功统治的必要性,而这一理解反映在传世
文献和出土文献。
顾颉刚和尤锐(Yuri Pines)已指出,全国作为单一实体的概念,在秦朝统一前已
广泛存在。政治思想家和学者以不同方式谈论君主有责任沟通自己的治理到他们所统治
的人民当中。他的领土要成为完整的国度,在他之下统一,他要使这一事实为每一个地
方认识,包括普通民众。沟通的问题,即如何巩固国土,仍是存在。
当时存在的远距离沟通模式,曾被用来接触有限的群体。与其局限自身在旧有的形
态和方法,秦人调适其它措施,使之转化为沟通媒介。他们实际上没有发明任何东西。
反之,他们使用了潜在而未被充分利用的制度和程序。例如,在境内建立度量衡制度,
变成政治沟通的媒介。这一变化自身是皇帝权力的指标,而宣示将之具体地联系到秦国。
秦人把帝国统一的信息包括在度量衡及其它物品,然后复制其文本遍及全国。
当秦始皇在五次巡狩时,他自己正在指示他的新权力。皇帝及其随从跨越境内,到
达古代圣王、神明及礼仪的场所。在生活记忆中,没有统治者表现了这样的巡狩。帝国
巡视的规模意味着巡狩所经过的地区的居民肯定记得,并且谈论它们。秦人改变了皇帝
路径的地方,建筑各种建筑物,改变城墙,并且作出其它改变,确保他的通过的记忆
可以持久。
秦代统治者是创新的行政管理者,他们的官僚机构延展沟通民众当中的每一个人。
法令规定每一个人和每一户都有责任向地方官员登记,在改动时维持登记。这一制度的
运作产生了治理所需要的数据,且向其民众传递了秦国治理权力的信息。秦汉时期刑罚
实践具有清楚无疑的沟通元素。这些措施落在刘邦手上亦无丢失。[150]刘邦操纵法律制
度,从而宣扬自己的合法性主张。在他死后,汉文肯亦对法律体系作出改变,帮助创造
他在当时慈悲的名声。同样,在日常功能上,早期帝国的法律制度是用来作为政府权威,
用以广泛沟通的途径。
建筑和调适道路是秦国沟通的另一途径。建筑是在各种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过境
中用来指示政治权力。在咸阳内外的甬道和复道使皇帝的路径变为恒久的标志。改变城
市的形态和交通的流向,确保首都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些地方是皇帝游历的地方。在
咸阳以外,秦人把各处道路连接起来,成为一个驰道系统。撇开皇帝(以及被特别授权
使用的人)使用的那一部分,这些道路已传达了秦国统治和帝国权力的信息。早期帝国
统治者以这些方式传递的信息,并不复杂,但它们不需要复杂:许多重要的沟帝包含
简单的信息。一个功能发挥理想的政府需要用来接触民众的信息,其中所需要的细节,
比历史学家有时似乎预期的更少得多。
这一分析不否定这些变化的更平淡的功能。度量衡的标准化无疑使贸易和征税变得
方便。皇帝及其官员肯定监允他在出行时所经过的地域。像户口登记的官僚制度加快了
平淡的任务,诸如在每一地区计算税款和劳动责任。人们与物品在秦国建筑和改良的道
路上经过和行走。与其拒绝这些诠释,我的诠释提议另一种意义层面,将之联系起来,
指出另一种结果。这是现代研究者称之为“共同认识”的东西,一种共同拥有的知识和
元知识,涉及早期帝制国家,尤其是以始皇帝之名的秦王朝。共同认识的政治效应支持

88
秦国的帝国整合。
秦朝沟通的效能为其后继者制造了困难。汉代的出现是作为秦代崩溃后内战的胜利
者。从政治道德的立场上看,这是不可接受的;汉人应该修复秦国的统治王室。这一情
境缔造了汉代合法性的问题。从早期汉代的一个意外意件,说明它在汉代话语的位置。
大约在公元前 2 世纪中叶,两个学者[151]在景帝面前辩论,他们的正方是昏君倒台说
明他们已失去“天命”,因此推翻他们是正当的。反对方响应说,无论好坏,君主就是
君主,推翻他们是罪过。正方认为这一情境类似汉王朝取代秦国。在这一点上,景帝插
话说:“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1汤、武是推翻前任的古代圣王。这里的涵义
是清晰的:汉代在秦亡以后取而代之,在道德上是不牢靠的。援引这一事实而避免任何
影射,方是明智之举。
可是,秦国使其名称称着的方法,效能卓绝,使得汉人不可能忽视问题。秦朝及其
活动已变成象征,而汉人必须处理秦国沟通的效应。结果是对秦国及其成就有系统性的
贬抑。这是不晚于公元前 206 年展开,当时刘邦的追随者樊哙把他视为拯救“无道”的
秦朝的拯救者,而非内战的军事胜利者。2
秦国用来创造共同认识的很多方法,在汉代已变成他们残暴和非理性的象征。秦代
法律制度等同为野蛮,他们的道路已成为放肆的象征,而他们的统治已变成暴政的同
义 词 。 3 在 诏 书 中 提 及 二 世 之 名 , 成 为 继 任 者 犯 错 的 转 喻 省 略 语 ( metonymic
shorthand)。
近年对古文献的研究已改变了由秦到汉是激烈改变的想法,这一想法一直都是反
秦史书的重要元素。4我在本书所提供的诠释是从另一途径邀请重新评估流传的论述。我
的论证其中一点是提供观察秦国活动的一个途径,使之变得可以理解。这将会打破秦人
野蛮无理的传统图象。
正如我在导论所指出,我的分析挑战了把早期帝制中国描绘为绝对权威,而且强
制是社会赖以运作的基本手段的历史叙事。当然,这不意味暴力不是早期中国治理的重
要面向。5此外,权威和层级的修辞支配着帝国时期的政治话语和政治理论。无疑,这是
很大程度上因为[152]它诉诸皇帝及其它从帝国体系得到不成比例的利益,而且具有许
多渠道获得物质利益的人。
有关非强制性治理在创造一个功能良好的社会中的角色,早期中国政治话语的分
析对于相关的讨论提供了很有限的思考。我的进路是借镜于一些思想家,他们通常被视
为权威主义的倡导者,这反映了那些思想家的观念和洞见的丰富性。
本研究的论证是根据跨文化的研究,其中涉及各种特定形式的沟通(即秦人所使
用的形式)自身具有政治效能。以共同认识思考政治信息,促使我们更精致和更多面向
地理解那些信息。这里涉及媒介:历史学家应该思考沟通如何从服务于其它目标的活动
产生。即使当一个明确的政治信息失败或不在场,也可能出现集中点(focal points)。
秦朝的一些活动可能算是宣传,而差劣的宣传可能存在,因为随之而来的意见似乎是
负面的。然而,他们确实产生对秦国的共同认识。
学者应该确认普通民众的政治权力是在所有时候都在运作的,不仅是异常的异例。
理论框架结合各种新材料,且重新思考传统史学著作,使我们得以在可得到的信息相

1
《汉书》,88.3612.
2
《汉书》,40.2026–27; 《资治通鉴》,9.298–99.
3
《汉书》,4.106, 51.2327–28, 70.3021, 85.3449–50.
4
Charles Sanft, “Dong Zhongshu’s Chunqiu Jueyu Reconsidered: On the Legal Interest in Subjective States and
the Privilege of Hiding Family Members’s Crimes as Developments from Earlier Practice,” Early China,
vol.33 (2011), pp.141-169.
5
Mark Edward Lewis, Sanctioned Violence in Early China.

89
当有限的语境中,合乎情理地和依据良好地推理论普通民众的权力。这里一个独特的面
向是诠释帝国统治者的行动是沟通民众的途径。
我在本书的其中一个目标是对秦国各种方案(以及其它需要动员大量人口的方
案)带来不同的理解。历史学家将之呈现为反映秦国从民众中汲取劳动力的能力,这是
真的。可是,因果链是两向的。创造宏伟的建筑物需要运用相当大的政治权力。然而,
那些方案(无论是它们创造的诏书,抑或它们列举要求劳动的人民)标志秦国权力,
因而有效发挥影响,并且扩展它。它们在那些观察方案及其结果的人、那些抛开日常生
活跑来工作的人,那些二手地听闻这些消息当中创造了共同认识。这些努力在每一个阶
段中广泛传播信息。这也应用在后世各个王朝中。每当可供注此的方案出现时,历史学
家应该思考[153]为了政治目的而创造、散播、操纵信息,作为这一情境的元素,即使
(或尤其)当宣称的动机是不同的时候。普通民众正在观察、据之下结论和作出决定,
这些都涉及帝国权力的运作。秦国的大型建筑方案不是(或不仅是)自大狂的表现,它
们也不是不可避免的发展。它们是秦国统治者如何以富有创意的方式积极调适现存的过
程和技术,从而进行沟通和形成自己的领域。
秦国传播自己名字的做法可能是夭折的。总之,它后来吸引了对王朝成就的抨击,
完全不成比例。秦始皇统治了相对和平的十年,没有重大骚乱。例如,贾谊《过秦论》也
承认这一点。 1当秦国崩溃时,汉人重构这一国度家,无论在地理上说,抑或行政管理
上说。2汉代对秦政无所不在的援引,证实了秦人产生公其性的成就。因为王朝已是广泛
认知的,所以它的名字受制于意义的不稳定性,这是所有标志都有的特征。 3因此只有
汉廷将之逆转,用以指代那些秦政呈现自身的方式的相反做法。透过成功地传播其名字
及其统治,秦人迫使他们的继任者努力与之争取合法性,即使它们已倒下。
很多本书所讨论的秦国方案,已变成汉代对其先驱使的描述的一部分。这里的理由
是在于与秦人措施相同的沟通效果,这些沟通效果使得这些措施在确立成功的秦国统
治时变得重要。例如,因为秦国法律制度创造了一套特殊的世界观,根据明确的规模来
释放无辜者和惩罚有罪者,使得根据伤害的严重性来调节刑罚。这一制度的很多方面可
能不诉诸现代的精确性。但对秦人来说,在这一个基本的领域中,按照他们对它的理解,
体现了公平性的质量。
刘邦利用它,他在宣示秦朝瓦解时法律制度的停止。他批判秦国法律制度严苛,可
是五年后他接着创造了一个及时但又大体类似的相同制度。秦人对其管理法律的成熟制
度是相当自豪的。4将之标签为严苛,并且转而反对它们,是汉廷公共关系的胜利。帝制
中国[154]的法律制度继续变化。可是,秦国法律制度虽然在汉朝扮演着这么根本的角色,
却已变成后来批评家的特定对象。这是尽管汉代制度(从所有迹象上看)至少是同样严
厉的,即使在公元前 167 年作出改革。5

1. 反思

我在本书跟随的论述线索呈现了一个崭新的途径,以思考遍及中国历史的大型方
案及措施。在此,我将简略讨论少数例子,显示它可能采取的各种形式。

1
祁玉章:《贾子新书校释》,1.15, 1.19.
2
《汉书》,100A.4207, 100B.4244; 《后汉书》,40A.1323. 另参阅祁玉章:《贾子新书校释》,3.303.
3
Keane, “The Evidence of the Senses and the Materiality of Religion”; Keane, “Market, Materiality and Moral
Metalanguage”; and Moore, “From Genericide to Viral Marketing.”
4
Kern, The Stele Inscriptions, 17, 29, 48–49.
5
Sanft, “Six of One, Two Dozen of the Other: The Abatement of Mutilating Punishments under Han Emperor
Wen.”

90
在第四章,我提及著名的秦国兵马俑,指出它们发出了有关秦始皇凡信息。本书的
分析说明这一种效应必然从其它葬礼仪式而来。墓穴是一个具有说明意义的例子。很多
皇帝在生时建筑墓穴,他们豪华的墓穴展示了他们对人类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权力。在死
后,这些信息持续以继任者、家人和相关人物来延续。这两个面向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动
力来创造墓穴。他们以其生存者得益的方式把已经逝世、使他的权力、关连和品性成为
指标的人。相同情形应用在记念性的刻石上,这些刻石在较普通的人死后让家人和相关
人物得到委任。我们应该预期,各种不同的纪念行为把具体利益带到那些创造它们的人,
无论后裔(虽然在生)抑或那些死后留下来的人。一个已故者正在变化的显著遗迹也可
以通知人们那些死去的人与仍然在生的人。秦二世在其父的刻石上添加文字,不过是这
里最显著的例子。
像秦汉一样,后世皇朝在其统治初期开创新法律。我的分析显示我们应该把这些行
动理解为多于实践措施,而隋文帝发布一道令人关注这个事实的诏令。 1唐高祖模仿刘
邦,发布尽量少的法律守则。但在汉代的情况中,这一初步的法令证明不足以统治领领
土,而唐代不久制定了比隋律更详尽的法典。 2明太祖宣示新法典,它被拿来在地方层
面的学校讲习,而政府官员在礼仪集会上向民众大声朗读。 3这些变化和发展可能是处
理具体的治理问题,但它们也宣告新皇帝的存在,从而帮助实现新王朝对领域的控制。
隋朝其中一个最持久的成就是大运河,它是在先前沟渠上建筑和扩充。这样,隋朝
创造了一个水道,连接首都区域与北方和南方,与不同区域互相连接。大运河具有明显
的经济影响,导致城市和贸易扩张。它的影响渗透到社会,触及诗歌。这一方案具有作
为隋朝能够动员民众进行公共工程的指针的巨大效力。然而,大运河的最大影响可能是,
它鼓励区域之间特定的合作方式。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指出,“在 10 世纪,
当中国粉碎为很多独立国家时,区域经济专门化迫使这些敌人在基本物品的‘国际’
贸易中继续合作。” 4考虑大运动周边的沟通与合作,可以提供一个途径分析和解释这
些联系在 10 世纪宋朝迅速重建全国的功能。
在第四章,我观察秦朝如何透过境内度量衡的统一而宣示自身。我的进路鼓励学者
重新反思后世标准实践的变化。在 17 世纪,清朝以更确定的方式吸引臣民注意的方式
来宣示:男性剃头结辫。忽然强制性脱离现行做法,在民众当中创造了共同认识。迄至
清末,剪辫不仅变成逃避满州统治的信息,也成为逃避中国传统的方式。一些人选择
[156]保留辫子,不仅是为了忠于清朝,也为了忠于中国文化。 5以共同认识创造和合作
来思考,显示这些反思应该被视为多于变化发生的信号:它们是清朝建立其在中国统
治,以及新的政治忠诚藉以形成的过程的一部分。
我使用的进路提供了崭新和有说服力的思考式,涉及中国帝制的持久性。崔时英说:
“以共同认识来说,历史不过像是公开性。”6这些在帝制中国已经存在。在帝国初期已
有许多类型的公开性(publicity)。此外,历史就在那里:自秦代开始,帝国制度是与
中国历史捆绑在一起。帝国,它的传统与用法,已变成那一时候全国根本的集中点。思
考这些因素将会提供新的思考方式,重新认识帝国制度如何维持这么长久。

1
Arthur F. Wright, The Sui Dynast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78, p.116.
2
Mark Edward Lewis, China’s Cosmopolitan Empire: The Tang Dynasty,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2009,
p.51.
3
Frank Munzel, “Some Remarks on Ming T’ai-tsu,” Archiv Orientalni, vol.37, no.3 (1969): 385.
4
Lewis, China’s Cosmopolitan Empire, 22–25, 114–20 (quote from 119).
5
Weikun Cheng, “Politics of the Queue: Agitation and Resistance in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Qing China,” in
Hair: Its Power and Meaning in Asian Cultures, ed. Alf Hiltebeitel and Barbara D. Miller,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 pp.123–42.
6
Chwe, Rational Ritual, 90.

91
2. 更大的涵义

本书的涵义超出中国史的领域。它们开始承认使用现代框架思考遥远的过去是有益
的。这一种研究可以带来新结论,为历史和其它领域之间提供联系。历史学家不必排除
所研究的历史时期的概念,只要在应用它们是提供恰当的关注即可。
与其接受早期思想与现代理解之间不可连接的鸿沟,我已尝试说明把这两者结合
一起具有潜能改进我们的理解。这一方案不一定妨碍我们涉足特定历史情境的细节。一
个有力的理论框架允许包含大量细节,同时提供一个结构促进那些细节的诠释,将之
联系到更大的主题和研究课题。当支持那些框架的概念在早期中国思想具有类似的东西
时(如本研究所示),更是如此。这一进路提供一个途径把当代基于经验的研究与历史
研究结合在一起。1
[157]本研究一个特定的方法论涵义,在于确认没有细节的沟通具有关键的历史功
能。历史学家喜欢细节,而收集和诠释充满细节的信息是许多历史研究的核心。崔时英
的著作提醒我们,掌握一个制度的细节不是使制度运作的惟一(而且经常不是初步)
途径。基本概念和含糊的勾勒所具有的各种影响力,比起吸引学者注意的精致细节的影
响力更广泛得多。
我在本书所采用的进路提供了一个途径思考早期中国一些没有细节的沟通确认它
的效用。与其认识与无知的二分法,我们应该承认一个理解的光谱,在每一点上都有重
要的信息被传递和被接收。一个简单或含糊的信息(一个只有一知半解的信息)仍足以
创造充足的共同认识,以指引合作趋向,因而具有显著的政治效果。
中国历史的学者有时建议一个理论框架不是有用的,除非它产生的结论是我们不
能以其它路径来接触的。我提出了另一途径来思考这一点。如果某一理论模式准确地表
述世界(尤其当它涉及世界上的人类),我们应该预期它的结果可以与我们的经验和
理解有所共鸣。于是,那些东西是可以辨认的,透过其它进路而服从于分析。中国历史
研究已存在两千多年,而今天大规模地持续发展。假设理论框架是可靠的,认为在理论
上信息丰富的历史研究可以符合现存的诠释,是说得通的。可是,在其它地方中,这一
进路应该提供不同的东西。到最终,结果应该是以下二者的结合:一是从其它可靠手段
而得到的论述的确认或精炼,另一是新结论和新关连。
早期历史为经验研究带来困难。对古代的研究经常仰赖小量的例子,重复性
(repeatability)是绝不可能的。衡量是困难的,因为研究的基本要素是受制于高度个人
化的诠释——处理古代文本正是这样的情形,尤其是以一种像古典汉语那样灵活而又
经常含糊的语言来书写的文本。一些我所援引的历史案例的研究已经发生。崔时英结合
历史例子到她的研究之中,而 Peter T. Leeson 的 The Invisible Hook 详尽考察 17、18 世纪
的海盗如何使用独特的沟通方式来鼓励受害者合作。这些著作展示跨学科进路[158]结合
历史和其它领域的前景。 2这一种方案代表研究遥远过去的历史学家可以提供内容专长
与其它领域的研究者合作。因此,这就打开了一个实质性的新领域,从事跨学科、在理
论上充满信息的研究。这也使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家受惠,他们在学术界中的工作和
立场只会受惠于更大的受众和更多的当代关连性。
一些研究的工作使用我所结合到我的框架的概念,他们已指出虽然它们是当代研
究的课题,但这些概念不是崭新的。它们与重要的 19、20 世纪社会科学家的分析存在清

1
Edward Slingerland, What Science Offers the Humanities: Integrating Body and Cul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2
William A. Sewell Jr., Logics of History: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

92
晰的关连。3我已援引中国思想和实践说明相关的想法在更早以前已存在。显然在这方面,
古代中国思想有许多东西给现代世界,尤其是当经验研究持续扩大我们的认知和理解 ,
使我们知道合作如何显著地塑造我们的世界。如果人类要促进我们从合作援引中所能得
到的东西,并且学会不打仗就能运作,我们就需要新的途径来思考合作意味什么和如
何实现它。这些发展要求我们跨越单一文化或文化地区的边界,援引各种文化和语境。
早期中国已有许多东西教会我们。

3
Bliege Bird and Smith, “Signaling Theory,” 221–23.

9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