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2016 年第 2 期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总第 229 期)
外国文学研究

作为文化他者的中国
——— 论 20 世纪初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杨 波

摘 要: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不是对中国现实的客观描写 ,而是作为西方文化的
“他者”,参与到西方文化的自我肯定、自我建构和自我超越中。即使是到了全球化、地
球村逐步实现的 20 世纪初,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仍然是在可爱与可憎、天堂与地狱
的两极间摇摆。具体地说来,英国人由于其深厚的人文传统,关注中国形象所承载的
“东方救赎”的主题; 法国人对于异国情调和浪漫的追求使得法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体
现出浓郁的“新异国风味”; 而美国人则出于其自身利益,时而把中国人视为“黄祸的化
身”,时而又视其为“崛起的英雄”。
关键词: “他者”; 东方救赎; 新异国风味; “黄祸”
中图分类号: I109.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9142( 2016) 02 - 0090 - 07

形象学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关于自我文化与他 ( Edward Said) 说: “每一文化的发展和维护都需


者文 化 的 互 动 关 系 的 研 究。 巴 柔 ( Daniel H. 要一种与其相异质并且与其相竞争的另一个自我
Pageaux) 指出: “一切形象都源自自我与‘他者 ’、 ( alter ego) 的存在。 自我身份的建构 …… 涉及到
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① 正是形象 与自己相反的‘他者’身份的建构,而且总是牵涉
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文学中的异国形象不能被 到对与‘我们’不同的特质的不断阐释和再阐释。
看成是单纯的对异国现实的描写,而是必须放在 每一时代和社会都重新创造自己的‘他者 ’。”② 换
“自我”与“他者”,“本土 ”与“异域 ”的互动关系 言之,“自我”和“他者 ”的身份绝非恒定不变的,
之中来研究。 理解他者与认识自我是密不可分 而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 在这一建构过程中,
的。他者实质上是另外一个自我,可以帮助我们 “自我”与“他者 ”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每一个
更好地审视自我、建构自我和回归自我。 赛义德 “自我”的建构都离不开“他者 ”。 任何一个民族、

收稿日期: 2015 - 04 - 08
作者简介: 杨波,女,湖北黄石人,首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北京 100089)
基金项目: 本文获北京市教委青年英才计划项目资助( 043135336000 /023) 。
① 孟华: 《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55 页。
② [美]赛义德: 《东方学》,北京: 三联书店,
2007 年版,第 426 页。

90
杨波 作为文化他者的中国———论 20 世纪初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一种文化,都需要“他者 ”来帮助确立自我的身份 重。14 世纪的西方主要是艳羡中国的物质文明,


与完善对自我的建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西方文 《马可·波罗游记 》与《曼德维尔游记 》相互印证,
学中的中国形象,揭示中国是如何作为西方文化 共同打造出一个繁荣富庶、政治稳定、宗教宽容、
的“他者”参与到西方文化的自我建构中。 而之 世俗乐园般的“契丹形象 ”。17、18 世纪,随着传
所以选择 20 世纪初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作为 教士来华和西方海外扩张的成果,西方的中国观
研究对象,主要是考虑到这一时期所承载的特殊 有了明显的改变。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从器物层面
意义。20 世纪之前,中国作为遥远、神秘的东方 发展到制度层面。西方文人津津乐道中国的文官
国度,主要是西方人想象的对象,西方文本中的中 考试制度,赞叹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开明君主专制 。
国形象也以想象成分居多; 而到了全球化的 20 世 中国成为西方社会改革的动力和自我超越的榜
纪初,许多西方作家终于有机会亲自踏上中国的 样。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工业文明的凯歌行进
土地游历,获得关于这个国家的第一手资料 ,甚至 使西方文明获得了空间的发展,其对中国的态度
直接参与中国的历史进程。他们笔下的中国形象 也发生了大幅度的逆转。对中国的热情赞美逐渐
也具有了和传统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不同的面 被批评指责和蔑视所取代,中国在西方人眼中成
目。他们对于中国的描述更多地带有回忆录或自 了停滞不前、愚昧落后的东方帝国。20 世纪初,
传的色彩,其中既有依据事实的成分,又掺杂着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促使西方的知识精英开始
家独特的个人情感和个人体验,还渗透着西方社 冷静的思考,他们敏锐地意识到了西方现代工业
会对于中国的集体想象和集体记忆。① 于是,同 文明的问题,开始了对自身文明的反思与批判。
一个中国,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呈现出或令人敬畏 、 一度遭蔑视的中国形象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化的
或令人爱恋、或令人憎恶的迥异面目,如万花筒般 向往之地,再次进入西方人的审美期望。一时间,
扑朔迷离。具体到每个国家的中国形象,又可以
西方文化中的“中国热 ”再次达到高潮。20 世纪
大致归纳出一些特点: 英国人由于其深厚的人文
20 年代起,一些英国文人、思想家怀着对自身文
传统,关注中国形象所承载 的“东 方 救 赎 ”的 主
化的危机感和使命感,怀着对异域文化的强烈吸
题; 法国人对于情调和浪漫的追求使得法国文学
引和亲近感来到中国,试图从这个古老的国度中
中的中国形象体现出浓郁的“新异国风味 ”; 而美
找到新的希望。
国人则出于其自身利益,时而把中国人视为“黄
1920 年,罗素带着“探寻一种新的希望 ”的目
祸的化身”,时而又视其为“崛起的英雄”。
的来到中国。 在罗素的描绘中,中国是一个美丽
神秘的国度,那里民风淳厚、景色如画。罗素高度
一、东方救赎: 20 世纪初英国
评价了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华文明的价值,他说:
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中国人天生就具有宽容友爱、以礼待人、礼尚往
东方救赎的主题并非 20 世纪才出现。 西方 来的态度。如果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会成为世
历史上曾一度视中国为理想国和救赎地。 从 14 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但是中国人只是追求自由,
世纪开始,西方作家就试图用一个理想化的中国 而无意于‘支配 ’。”② 罗素认为,中国人天性崇尚
来补偿自身的缺憾。 他们将中国塑造成人间天 和平,没有控制人、统治人的欲望,不像欧洲人非
堂、极乐福地,带有浓重的乌托邦色彩,渴望以中 要把自己的文明强加于世界其他国家 。中国人宽
国为榜样,促进西方社会的变革。 这就是史景迁 容、知足、乐生,他们保持着“享受文明的能力、在
( Jonathan D. Spence) 所说的“文化利用 ”。 这种 闲暇中逗乐及在阳光下讨论哲学的愉快 ”③,而这
“文化利用 ”在不同的时代又有着不同层面的侧 些都是工业国家所欠缺的。罗素非常珍视中华文

① 让 - 马克·莫哈指出: “一切形象都是三重意义上的形象: 它是异国的形象, 是出自一个民族( 社会、文化) 的形


象,最后,是由一个作家特殊感受所创作出的形象。”参见孟华: 《比较文学形象学》,第 25 页。
② [英]罗素: 《罗素论中西文化》 ,杨发庭译,北京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90 页。
③ [英]罗素: 《罗素论中西文化》 ,第 96 页。
91
杨波 作为文化他者的中国———论 20 世纪初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明蕴含的全人类价值,希望中华文明能够担当起 先进。20 世纪初,西方文明出现了问题,西方人


拯救西方没落的使命。 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开始怀疑西方现代文
剑桥 学 者 洛 斯·迪 金 森 ( Goldsworthy Lowes 明的核心价值———理性与进步,开始在西方文明
Dickinson) 一 直 梦 想 着 以 中 国 模 式 建 立 现 代 价 之外,在古老的东方智慧中,寻找启示与救赎。学
值。早在 1901 年 出 版 的《约 翰 中 国 佬 的 来 信 》 者周宁说: “中国形象作为 前 现 代 想 象 中 的‘他
中,狄金森就以想象中的中国传统文明为尺度 ,批 者’,在时间上代表美好的过去,在空间上代表
判了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弊端。 来到中国之后, 美好的东方,表现出现代主义思潮中的一种怀乡
迪金森更深感中国之可爱。 他在给好友 E. M. 福 恋旧的寄托与精神和谐的向往。”③ 20 世纪西方
斯特的信中对中国进行了热烈的赞美: “中国是 现代主义思潮中的中国形象是西方人怀乡恋旧情
人类的定居之所”,“我从未见过贫穷的人能如此 绪的表达,它根植于西方人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厌
幸福地活着。他们是唯一在礼仪和组织上平等的 倦感。工业文明的发展虽然给人们带来物质上的
民族———非常自尊、礼貌和友善,总是谢绝做任何 富裕,但同时也造成了客观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精
他们认为不理智的事情 ”。① 迪金森欣赏中国人 神领域的苍白。对于那些在西方式物质主义文明
与自然相融的品性和生活方式,希望在中国文化 中感到焦虑与恐惧的心灵来说,稳定、祥和、封闭、
里寻觅西方文明所缺失的东西。 永恒的中国形象无疑是一种慰藉。 当然,此种中
20 世纪 30 年代来华的英国作家哈罗德·阿 国形象更多地是想象的产物,而无关乎中国的现
克顿( Harold Acton) 同样痴迷于中国文化。 他在 实,因此罗素虽然在给情人的信中抱怨“中国非
中国生活了七年,住在四合院中,穿中式长袍,听 常压抑,它正在朽败腐烂,就像晚期的罗马帝国
京剧,学习中国绘画和书法,想成为一名真正意义 一样”④,却并不妨碍他在公开发表的言论中热烈
上的中国人。他以北京为背景创作了小说《牡丹 地赞美中国。说到底,他们所关心的,不是中国的
与马驹》,小说的主人公菲利普怀着对欧洲文明 现实是 怎 样 的,而 是 中 国 作 为 西 方 文 化 的“他
的幻灭感来到中国,并在中国北京找到了精神的 者”,究竟能给西方提供怎样的启示与救赎。 他
寄托和心灵的慰藉。 在自传《一个唯美者的回忆 们对中国文化采取的是一种“为我所用 ”的心态,
录》中,阿克顿称北京是自己的“收养地”( place of 而其出发点和旨归都是西方。正如狄金森自己所
adaptation) 和第二故乡,深情地描述了四合院生 坦言的,“我 是 写 给 西 方 人,而 不 是 给 东 方 人 看
活的愉悦: “我以一种甜蜜而愉悦的心情细细地 的”⑤。
品味着四合院生活的和谐安宁,我头顶的星空,以
及巷子里小贩独特的叫卖声。……这里我的生活 二、“新异国风味”———20 世纪初
过得如此的丰富,以至于我之前在欧洲的存在显 法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得那样无足轻重,似乎这些年来的努力都只是在
追逐鬼火。”② 20 世纪初西方的中国情调,不仅体现在英国
19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西方世界一直感兴 文学中的“东方救赎”主题,也体现在法国文学中
趣用西方文化来拯救东方。 在他们眼中,西方代 的“新异国风味”⑥。关于中国的异国情调想象曾
表理性与进步,而中国则是作为西方文化的对立 经是法国浪漫主义的重要灵感之一 。歌德晚年向
面、作为愚昧落后的东方帝国来反衬西方文化的 爱克曼描述集道德之纯洁与诗之美于一身 ,人与

①Forster,E. M. Goldsworthy Lowes Dickinson. New York: 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 1934. pp. 148 - 149.
②Acton,Harold. Memoirs of an Aesthete. London: Hamish Hamilton Ltd,1984. pp. 351.
③ 周宁: 《双重他者— ——解构落花的中国想象》,《戏剧(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 2002 年第 3 期。
④ 冯崇义: 《罗素与中国》 ,北京: 三联书店, 1994 年版,第 159 页。
⑤ Hsiao Ch’ ien. A Harp with a Thousand Strings[M]. London: Pilot Press Ltd. ,
1944. p. 59.
⑥ “新异国风味” 语出自史景迁: 《大汗之国》,参见[美]史景迁: 《大汗之国》,阮叔梅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183 页。
92
杨波 作为文化他者的中国———论 20 世纪初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自然和谐一体的中国。① 海涅在《论浪漫派 》中称 名状的恐怖处所,他见到一块不能辨认的东西,仔


中国为“飞龙和瓷壶的国度 ”②。 史景迁在《大汗 细一看,竟是“一具女尸,有人用菜刀割下她的私
之国》中认为,19 世纪法国关于中国的东方情调 处塞在嘴里,而野狗已经把嘴吃光了,只剩下大张
的想象由四个因素构成: 第一是对中国式优雅和 着的颌骨”⑤。尽管惊恐不断,他的四周却是历代
细致的欣赏,中国人从蚕丝、瓷器、寺庙建筑中得 王朝遗留下的宝物,各种瓷器、古董、画卷,任他挑
到灵感,进而对木头及其他材质发展出高度敏感 选。离京前夕,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 “我预定
性并形成优雅细致的审美趣味; 第二是中国人对 明天离开北京,我的皇帝梦就要宣告结束 …… 我
肉欲的高度自觉。这种肉欲带有难以理解、危险、 会怀念这里; 虽然公园里有尸身、有乌鸦,景色依
又令人迷醉的气氛,其中掺杂着热浪、夜晚恶臭空 然如织。每天打开大小箱子,检视其中的珍奇,真
气、香味及汗味; 第三点是中国人对暴力、野蛮、潜 是乐趣无穷。”⑥
藏的残忍及难以控制的冲动等所具备的强烈感 与洛蒂同时代的克洛岱尔 ( Paul Claudel) 同
应; 最后,中国是无尽的忧伤之地,那里某些永远
样擅长以散文体裁记录他对中国的感受。 在《认
失落的东西是西方物质主义洪流所遗弃 ,中国又
识东方》一书中,他记录下了中国这个令他又爱
因其沉重的历史包袱和贫穷落后的现实而无法保
又恨的地方。 一方面,他热爱中国“这个古老的
留的美好的东西,鸦片就是这第四个因素的产物,
国家”,“这里的生活尚未遭到精神上的现代病的
也是倦怠与渴望的最佳麻醉剂。③ 这种中国情调
感染”⑦; 另一方面,他又痛恨这里的封闭、破败和
一直延伸到 20 世纪初的法国文学作品中,如洛
颓废,他以其敏锐的直觉把握到了当时中国社会
蒂、克洛岱尔、谢阁兰笔下的中国形象都让人感到
的整体状况是“一个被虫豸吞噬的国家 ”⑧。 这里
一种神秘怪诞、近乎病态的美。然而,和前辈作家
风气腐败,灾害盛行,老百姓穷困不堪,行政部门
借中国题材发挥想象,营造一种幻觉式的中国形
作风僵化,弄虚作假成风,愚昧昏聩。 在《认识东
象不同,洛蒂、克洛岱尔、谢阁兰都有在中国生活
方》一书中,克洛岱尔写了蓬头垢面的乞丐、头上
的经历,他们调动自己在中国的生活储存 ,以各自
长满疮痂的老太婆、没有眼珠的小孩、在船上吞云
独特的视角写下了他们在这一东方国度的见闻和
吐雾的吸鸦片者。 这里的一切给人一种封闭、昏
感受,塑造了他们眼里的中国形象,较之前辈作家
笔下的“中国幻景”无疑要来得真切。 睡近乎死亡的感觉,“这些街道仿佛公墓的路径,
洛蒂( Pierre Loti) 于 1900 年以法国海军军官 这些房屋庇荫着沉睡的人 ”⑨。克洛岱尔以诗人
的身份被派往中国,时值义和团运动爆发,他目睹 的好奇心凝视着中国的景物、习俗和市井,他笔下
了风雨飘摇的晚清末年中国的社会现实,并基于 的中国充满着异域风情和神秘感。
这些经历写成了《在北京最后的日子 》。 在书中, 较 之 洛 蒂 和 克 洛 岱 尔,谢 阁 兰 ( Victor
他详细地描述了北京城的萧条、杀戮景象。 当他 Segalen) 对于中国的了解显得更为深入。 谢阁兰
靠近北京城墙时,他就感到那个地方“充满敌意 不仅仅满足于异域风物的猎奇,而是更为关注对
和令人不安”,“好像死亡之园 ”。④ 入城之后,他 于中国异域文化的内核探索。这一点充分体现在
见到的是断壁残垣,闻到死尸和焦烟的气味,还有 他的小说《勒内·莱斯 》中。 在《勒内·莱斯 》中,
野狗拖着埋在瓦砾堆中小孩的尸体 。在一处无法 “谢阁兰”化身叙述者“我”,想进入紫禁城内探索

① [德]爱克曼编: 《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112 页。


② 《海涅选集》,张玉书编选,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20 页。
③ [美]史景迁: 《大汗之国》,阮叔梅译,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184 页。
④ [法]皮埃尔·洛蒂: 《在北京最后的日子》,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71 页。
⑤ [法]皮埃尔·洛蒂: 《在北京最后的日子》,第 91 页。
⑥ [美]史景迁: 《大汗之国》,阮叔梅译,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190 页。
⑦ [法]保尔·克洛岱尔: 《认识东方》,徐知免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7 页。
⑧ [法]保尔·克洛岱尔: 《认识东方》,第 9 页。
⑨ [法]保尔·克洛岱尔: 《认识东方》,第 58 页
93
杨波 作为文化他者的中国———论 20 世纪初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封闭在四堵墙垣之内的魔力 ”①,却始终难以如 洛蒂、克洛岱尔和谢阁兰都在中华民族衰落时期


愿,只能借助能够自由出入紫禁城的 “勒内·莱 把中国作为了西方进行自我关照的对立面 ,他们
斯”之口窥探宫内的生活,莱斯叙述的真实性值 都是以自己的本土文化为圭臬,通过比较发现中
得怀疑而最终的真相也随着莱斯谜一样的死亡而 西文 化 之 间 的 差 异,在 差 异 中 建 构 自 我 的 异 国
无从考证。小说中的“紫禁城 ”兼具神秘性和封 迷梦。
闭性,象征着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异域的本质内涵 ,
它既是令人向往的,又是永远也达不到的。 在谢 三、从“黄祸”到“崛起的英雄”:
阁兰那里,中国不是客观真实的存在,而是一种神 20 世纪初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话,一个幻象。他说: “其实我来这里寻求的既不
20 世纪初,正当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劫掠下不
是欧洲,也不是中国,而是中国的幻象。 我抓住
它,一口咬住。”② 断走向衰落之时,美国却以锐不可当之势崛起,迅
20 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动荡、巨变的时 速超越了英法等传统强国,无可争议地成为西方
代,也是中华民族饱经屈辱的时代。 洛蒂、克洛 世界的领头羊。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
岱尔、谢阁兰都在此期间与中国有亲密接触 ,对中 高,让美国产生了一种“中央帝国 ”的心态,梦想
国动荡飘摇的社会现实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 20 世纪的美国能像千年之前的中国那样,八方同
得以记录下自己的亲身体验,而不是凭借他人资 化,四夷来朝。 美国这个 20 世纪的“中央帝国 ”
料基础上的想象抒写。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 对中国这个“前中央帝国 ”的态度是复杂的,其中
在列强的劫掠下走向破败、衰亡的中国,然而,由 夹杂着彼此矛盾冲突的成分。 美国学者 T. 克里
于他们自身的利益没有受到威胁,能亲眼目睹中 斯托弗. 杰斯普森透彻地分析了美国对中国的矛
国这个辉煌的东方古国走向衰败 、垂死的景象,对 盾态度: “从 19 世纪最后十年到 1931 年间,美国
痴情于东方、迷恋异国情调的作家来说,反倒成了 的中国形象主要建立在两种强有力但又相互矛盾
一种的“审美体验 ”。 克洛岱尔在诗中咏叹,“但 的冲动上。 第一种冲动集中在 J. A. 贺伯逊所说
此刻,你们的帝国与我何妨? 垂死的一切与我何 的上帝与玛门上,也即‘经济与宗教的合作 ’。 中
妨? ……你们的无情的安排与我何妨? 至少我是 国引起了美国的宗教热忱,它要启蒙、重塑这个国
自由的! ”③中国这个衰败、垂死的东方古国对他 家……美国人民要用他们无边的善良和美德 ———
们而言好像是一座冒险家的乐园,他们带着法国 他们基督徒般的献身精神和民族使命感 ———去救
人特有的浪漫主义眼光,在中国破落的土地之上 赎千百万中国人。”第二种冲动体现在“恶毒的种
找寻异国情调。 巴赫金说: “异国情调以自我和 族主义上”,“很多美国人鄙视中国人,特别是华
异己的人为对立为前提,强调和品味异己的‘他 工阶层,将他们视为威胁自己生活方式的低等人
性’,以便在自我平常和熟悉的世界隐含的背景 种”。⑤
衬托下,精心描绘出‘他性’来。”④可见,异国情调 美国对中国这种矛盾的态度充分体现在文学
是以“自我”和“他者 ”的对立为前提的,“他者 ” 上。一方面,以中国城为背景的小说在 20 世纪初
之为“他者 ”正是由于与“自我 ”相区别。“自我 ” 仍然大有市场。这些小说致力于刻画阴险、狡猾、
和“他者”总是处在不断的相互指涉之中,“他者 ” 勤奋而麻木,冷漠而残忍的中国人形象,其中最典
是“自我 ”证明自己存在 的 必 不 可 少 的 参 照 系。 型的要数“傅满洲 ”系列小说。“傅满洲 ”这一形

① [法]维克多·谢阁兰: 《勒内·莱斯》,梅斌译,北京: 三联书店, 1991 年版, 13 页。


② 钱林森: 《光自东方来》,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05 页。
③ 秦海鹰: 《五大颂歌·神灵与水( 节译) 》 ,《国外文学》, 1991 年第 2 期。
④ Bakhtin,M. M. The Dialogic of Imagination: Four Essays,ed. Michael Holquist,trans Caryl Emerso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1. p. 115
⑤ T. Christopher Jespersen. American Image of China: 1931 - 1949. Prologue.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p. 12.
94
杨波 作为文化他者的中国———论 20 世纪初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象虽 然 最 早 是 由 英 国 作 家 萨 克 斯·罗 默 ( Sax 他们感受到了“麻雀变凤凰 ”的满足感。 王龙和


Rohmer) 塑造的,但傅满洲小说系列一出版就流 阿兰身上所体现的精神与美国人所标榜的“美国
入美国,后来又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在美国几乎 梦”精神是一致的。
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傅满洲的形象集异域 就在赛珍珠通过一对中国农民夫妇激起美国
情调和阴险邪恶于一身,他有着“莎士比亚的额 人的好感和同情时,同为美国来华传教士之子的
头”和“撒旦的面容 ”。 他是一个天才的科学家, 亨利·卢斯 ( Henry Robinson Luce) 则利用他控制
又是一个十足的恶魔,凶狠毒辣、无恶不作,令西 的《时代》周刊,向美国人民传达出一个坚强、勇
方人憎恨不已且又防不胜防。 傅满洲是西方“黄 敢的中华民族。30 年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之
祸”思想最彻底的体现,他代表着某些西方人心 时,卢斯 控 制 的 三 大 媒 体———《时 代》、《财 富 》、
目中的中国移民形象,他们聚集在拥挤的唐人街 《生活》塑造了一对表面上抵御外侮、信仰基督、
上,无声无息地从事着贩毒、赌博、卖淫等邪恶活 追求自由民主的领袖夫妇———蒋介石和宋美龄,
动。作为西方社会妖魔化中国的形象巅峰,傅满 在他们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同侵略者展
洲极大地影响了西方人对中国的想象 。 开了顽强的抗争。中国人民在美国人眼中迅速成
尽管傅满洲的形象在美国广为流传成为美国 为崛起的英雄,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进入历史上少
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然而另一方面,在 20 世 有的“钦佩时期”。赛珍珠和卢斯,一个刻画了中
纪的初期,新的光线开始照耀在美国人对中国人 国农民夫妇,一个刻意美化国民党领袖夫妇,他们
的印象上; 美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开始向好的方 携手将一个正面的中国形象推向光明的巅峰 。
向转变,并逐渐形成新的、更友好的情感。这在很 赛珍珠笔下的王龙夫妇,卢斯眼中的蒋介石
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努力 。义和 夫妇,与其说是中国的现实,不如说是美国人的期
团运动之后,大批美国的新教传教士来华创办教 望与想象。 这种期望与想象和 20 世纪美国“中
会学校,他们在中国享受到的特权和尊重使得他 央帝国”的心态有关。20 世纪美国“中央帝国 ”
们对中国和中国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们和他 意义的认同,需要一个理想的他者,而中国这个衰
们的子女在改变美国的中国形象方面起到了重要 微的 “前中央帝国”,恰好扮演了这样一个他者的
的 作 用,其 中 的 代 表 人 物 是 赛 珍 珠 ( Pearl S. 角色。美国援助危难之中的中国,不仅证明了美
Buck) 。 国的强大与博爱,让美国在对弱者的帮助中感受
在美国人描述的中国形象中,没有比赛珍珠 到自身的伟大与崇高,同时还证明了美国的宗教
的《大地》更令人难忘的了。《大地 》塑造了一对 信仰和民主政治的普世意义和价值。 因此,赛珍
质朴善良、乐观坚定、执著于土地的中国农民夫妇 珠和亨利卢斯眼中令人同情、甚至令人钦佩的中
王龙和阿兰。王龙和阿兰在逆境和天灾面前的坚 国形象,与其说是在表述中国,毋宁说是在述说自
韧、顽强、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不仅显示出中国 我。正如伊萨克斯 ( Harold Robert Isaacs) 所指出
农民追求生存的勇气,而且表现出一种人性的力 的: “当他们在美国人心目中经历过所有漫长的
量。周宁认为,《大地》“扭转了一个世纪间西方 蔑视和仁慈时期之后,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不为
文化对中国丑化的潮流,使西方人感觉到中国人 他们自己所知地,此时在其中享受着他们最美好
不仅是与他们同样的人,具有相同的人性,而且还 的时光。这严格地说来是美国人的而不是中国人
具有西方文化价值推崇的某些高贵品质 ”①。20 的经历。”②
世纪 30 年代初,美国民众深陷经济大萧条之中,
许多农民背井离乡,受尽磨难。 王龙和阿兰在大 四、结语
灾面前顽强、节俭、吃苦耐劳的精神给美国民众提
供了人类战胜自然界种种困难的典范,同时也让 周宁说: “在西方文化中,中国的真正意义不

① 周宁: 《龙的幻象》( 上)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21 页。
② [美]哈罗德·伊萨克斯: 《美国的中国形象》,于殿利、陆日宇译,北京: 中华书局, 2006 年版,第 180 页。
95
杨波 作为文化他者的中国———论 20 世纪初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是地理上一个确定的现实的国家,而是文化想象 能游离他们生活的时代,更不能超越自己的文化,
中某一个具有特定政治伦理意义的异托邦,一个 这是自然的、普遍的现象,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比西方更好或更坏的‘他者的空间’。”①在西方文 只不过有的作家真心地去理解、欣赏中国文化; 有
化中,中国始终是作为一个“他者 ”而存在。 作为 的仰慕追随一种异域情调; 有的则出于自身的偏
“他者”的中国对于西方文化的自我肯定、自我建 见对中国进行丑化、妖魔化。 西方的中国形象研
构、和自我超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西方文明 究,重点不在于关注此种形象在何种程度上反映
感到充分自信时,就需要一个预设的负面的东方 了中国的现实,而在于探讨隐含在中国形象背后
化的“他者 ”,以肯定西方的自我身份; 而当西方 的创造者民族的自我形象。通过分析西方的中国
文化对自身产生疑虑时,就要一个预设的正面的 形象,我们可以了解各个西方国家的民族性格 、社
理想化的“他者”,来达到西方文明自我批判与自 会发展及其文化潜意识中的某种心理结构 。反过
我超越的目的。即使是到了全球化的 20 世纪,西 来,研究西方作家对中国的文学想象和文学利用 ,
方的中国形象也仍然是在可爱与可憎、天堂与地 也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国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以及
狱的两极间摇摆。 究其原因,就在于西方作家在 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参与到世
看中国时,始终是带着接受美学所说的“先见 ”或 界文化对话中来,为国家间平等互惠的文化交流
“先结构 ”。 他们所看到的始终是他们想看到的 探寻一条可行之径。
中国,而非真实的中国。 来自异域的观察者不可

China as the Cultural “Other” - Images of China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Yang Bo

Abstract: The image of China in Western literature is not the objective reflection of Chinese reality,but
functions as “the Other”of Western culture and participates in the self - affirmation,self - construction and
self - transcendence of Western culture. Even in the globalized early twentieth century,the image of China in
Western literature still falters between that of desirable heaven and abominable hell. Specifically,the British,
owing to their deep philosophical tradition,are more concerned with the theme of “Oriental Redemption”
represented by the image of China; the French's pursuit of exoticism and romance accounts for the“new exotic
flavor”of the image of China in French literature; and the Americans,out of their own interests,regard China
either as the incarnation of the “Yellow Peril”or the “rising hero”.

Key words: “the Other”; Oriental Redemption; new exotic flavor; Yellow Peril“the Other”,Oriental
Redemption,new exotic flavor,Yellow Peril

( 责任编辑: 素微)

① 周宁: 《中国异托邦———二十世纪西方的文化他者》,《书屋》,
2004 年第 2 期。
9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