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口 川辂 花 大 竽 学报 199刂 年 第 2翔

ι

丶:
∷丶

“ ”
表现主义 与中国 五四 新文学

漆 志 恒

“五 四”
新文化运励 打破了中国文化 上的封 闭状态 ,∷ 古老的文明第一次真正面临了世界
的挑战。刚刚冲出封建 旧文学辂篱的中国新文学作家 ,面 对西方斑斓纷繁的文学世界 ,大 有
饥不 择 食 ,恨 不能一 口全部吞下之:势 。一时间 ,西 方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间的各种文学 体裁、
流派、思潮被纷纷介 绍到中国来 ,它 们在中国文坛 上被挑选、 吸收或抛弃 ,以 各 自不 同的风
格和意义对 中国文学发生着影响 。与 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几乎 同步的西方表现主义文学一经产
生 ,便 在 中国文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虽然对它的译介 与宣扬集 中发生于二 十年代到三 十年
代初的短短十几年 中,但 表∷现主义文学无论是其艺术精神还是它的创作手法都对 中国新文学
发生着 深远的影响 。本文拟就 西方表现主义文学思潮在 中国的传布及影响做些粗浅的探讨。
表现主义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战厨的一批年轻的德意志艺术家出于对这 场
不 义战争的沉痛反思 ,认 为这场灾 难是 由十九世纪盛行于西方的物质主义和科学万能的 思想
造成的,是 由建筑在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科学技术之上的资本主义机械文明造 成的。 这种文明使
“ ” “
人丧失了人性 ,异 化为 自然 的奴隶 。所 以, 这个艺术运动 ,在 出发点上 ,就 明明白白
地反抗 十九世纪的物质文明。”他们 “从正面和十九世纪底 自然科学的产业主义的资本主义
的 自然主义的机械主义宣战,解 放 十九世纪文明似乎就是这个运动的眼儿 。” ①强烈的文化
“ ” “
使命 感和彻底的反抗精 神 ,可 以说就是表现主义文艺思潮 行动性 的最突出表现 。 从事
这个运动哟青年艺术家 ,… …差不多全身都充满着革命 者或创造者的意气和热情。” ②艺术
上 ,表 现主义反对一切同狃 性主义 与物劂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文学思潮。它反对写实主义 ,印
象主义 ,甚 至反对浪漫主义 。把它们 “都看作是 向外部吸收印象 的印象主义艺术。” ③认为

它们是 “再现”的艺术。而 “艺术是 表现 ,不 是再现。 “他们不再为固定的观点所困 ,不
再受资产阶级思想和资本主义下个人悲剧的支配 ,在 他们那里 ,感 情得到无 限 的 扩 张。”
“现实一定要 由我们 创造
去 ,事 物的意义一 定要 由我们去把握。不可满足于人们所信的 ,臆
断的 ,所 标示出的事 实。一定要确切纯粹地反映世界的形象 ,而 这一形象只存在 于 我 们 自
“ ”
身 。” ④所 以 由内向外 即排除自然、物质 以及人的客观规定性 ,只 留下变动不息的主观心
灵和这种心灵的对 象化表现一一抽象的形式关系是表现主义的一条重要创作原则 。追求赤裸
裸的心灵表现 ,不 在乎规范化的逻辑程序 ,把 吸收进来的客观世界打碎再整合 ,力 图透过事
实的表 象去抓取本质的真 实,只 追求强有力的表现主义精神和内心激情 。
整个二 十年代,有 十几种报刊介绍过表 现 主义文学。主要有 《小说 月 报 》、 《东 方 杂
志 》、 《创造 周报 》、 《时事新报 ・
学灯 》、《新垒 》、 《微音》等。并有专著 出现 ,如 刘大
7Q
杰的 妖表现主义文学 》 (北 新书局 19” 年版 〉。中国新文孚作家们 以极高的热情甚至是激动
的心情把表现 主义文学介 绍到中国来。在介绍表现主义文学的△作中贡献最突出的当推 《小
说月报 》。19z1年 6月 、 7月 和8丹 号,的 《小 沈月报 》连续登 载了几 篇从 日文 转译的介 绍 表
现主义的文章 :如 《雾飙 运动 》、 《 “最年轻的德意志”的艺术 活动 》、 《近代德国曳学的
主潮 》、 《德国表现主义戏 曲 》以及海镜著的 《后∷ 期印象派与表现派》。这 些文章都对表现

主义文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认 为它 是 太文化使命的艺术。” ⑤ “他不但:是 德国艺术∷
伟 界
的新运动,也 是盘结在世界的时代精神里根底最深 而且最有意义的一个大文化运动的发端 ,

将来二 十世纪的新文化 ,或 者从这种运动产出。 ◎从12卷 到”卷 ,《 小说月报 》前捂∷ 发表
了介绍表 现主义的文章计有十篇以上,其 中较 重要 的除了上面提及的以外还 有 :胡 梦 华 的
《表现的鉴赏论 》 f17卷 10号 )、 余祥森的 《二 十年来德意 志文学 》CzO卷 8号 )、 赵 景深的∷
《大 战后的德国青年作家》 (22卷 7号 )等 。这些文字不仅有对表现主义文艺运动的蛰体介
绍,也 有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价。极为可 贵的是有的文章从理论高度接触了表现主义的美 学
观 (如 胡梦华 文章 丿。他们的努力把ˉ个较为真切、立体的表现主义文艺运动呈现在中国∷
`的
文坛之上 ,对 传播和提倡表:现 主义文学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
《.东 方杂 志 》在介绍表现主义文学的工作中也做出了贡献。1921年 8月 号 的 巛东 方 杂
志 》上发表了宋春舫介绍德国表现主义戏剧的 《德国之表现派 》一文 ,以 后还发表了他用文

言翻译的哈森克勒弗尔的表现主义剧 作 《 类 人猿 》。宋春舫是 当时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最


为宽宏大度 ,富 于同情 的人物 ⑦,他 的宽容的、尽量客观的评价 ,对 扩大表现主义在 中国
的影响起了很好的作用。此外,《 东方杂志 》还发表了余祥森的 《最近的德国文学 》、 《新
德意 志及其文艺 》等介绍表现主义的文章。
在二 十年代,对 西方表现主义文学表现出最大的热情和衷心的欢呼的还是创造社的几位
作家。1θ 23年 8月 的 《
¨创造周报 》16号 上郭沫 若发表 《.自 然与艺术——对表现派的共感 》-
“ ” “
文 ,表 达了他对表现主义文学的 共感 ,并 热情欢呼 : 德意 志新兴艺术表:现 派哟,我 对

于你们的将来有无穷的希望 。 自1922年 8月 ⒕日在上海 《时事-新 报 ・学灯 》栏里发表 《论国
内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 态度 》一文始 ,郭 沫若前后发表有 《.文 艺的生产过程 》、 《我们的
文学新 运动 》、 《革命与文学 》、 《印象与 表现 )等 前后近十篇宣扬表现 主义文艺主张的文
章。在这些文章中,郭 沫若或引用或直接化用表现主义的语句,矛 头直指 自古典 主义以来的
-切 “再现”的艺术。他认为: “19世 纪的文艺是受动的文艺,自 然派、 象征派、 印象派乃
至新产生的一种未来派,都 是摹仿的文艺 ,他 们都还没有达到创造的阶段,他 们的 目的只在

做个 自然的肖子。”宣称 : 艺术家不应 当做 自然的孙子 ,也 不应当做 自然的儿子 ,而 应当
做)自 ・ ” ⑧这种 目空一切 神气是 型 的先 派姿态。
然的老子。 郁达夫在1923年 《创造周报 》
的 典 锋
上发表 《文学上的阶级斗争 》一文 ,提 到了许多表现主义的重要诗人和剧作 家。认 为 表 现

主义作品显著的特色在于那种强烈的反抗精神: 德国表现派的文学家,对 社会的反抗的热
烈 ,实 际上想把现实存在的社会的-点 一滴都翻倒过来的热情,我 们在无论何人的作品里都

可以看得出来。”1926年 的 《小说论 》中,他 还谈到 : 大战后的表现派小说¨…颇有人称
颂。”在创造社的作家中还有一些人的文章接触到表现主义文学 ,如 王独清的 《未来之艺术
“ ”
家-— 破除 自然 底迷信 》以及成仿吾、郑伯奇等的某些文章。
对介绍表现主义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的还有 《新垒 》月刊第 四期 须予的 《表现主义文学
71
的摄影 》、 《微 音9月 刊3卷 二期上祝秀夫的 C大 战后表瑰圭义的评述 》等 。在后 来 出 版 的
《文学 百题》中还有 沈西芩 的介绍表现主义的文章。
在二、三 十年代的 中国,对 西方表现主义文学的译介有两种明显差别的倾向。一种是较
“ ” “ ”
为冷静 客观的介绍,是 綦 于 研究介绍世 界文学 以利于 创造新文学 的骞 旨的介绍。另
△种则 是衷心的欢迎 ,引 为同调,认 为表现主义才 是时代新文艺的方向,是 以接受吸收为 目
的的。文学研究会的刊物以及与之楣近的刊物上发表的文 章多属前者。而创造 社同人 以及 与
他们风格较为接近的一些作家的文 章多 属后者 。
从严 格意义上来说 ,中 国的表现主义作家这个命题并不十分科学,困 为在 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9表 现主义文学从未形成过较有规模的作家集群 ,也 未出现过 明确的宣 言、纲 领 性 文
献。所 以长时间以米有关表现主义文学思潮在 中国的影响和反映的问题很少有人提 及。但表
现主义文学的确对中国现 代文学史 上的一些作家产生过 巨大的影响并在他们的创作 中打下了
深深的烙印。 国外的一些学者首先注意 到了这个闷题。如澳大 利亚的麦克杜戈尔在他1971年
出版的 《中国现代引进西方文学理论 》一 书中专门论述了 中国新文学家与西方表现主义的关
系。认为创造社时期的郭沫若,郁 达夫的作品应属于表现主义范畴。在这本书 中他还详细论
述了表现主义原始性特色对郭沫若的影响 以及表现主义的政治色彩对郁达夫的作用。近年来
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如 严家炎在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一书中就
有关于表现主义对创造社部分作家影响的论述。
在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虽 然有些二三 流的作家,如 狂 飙社的高长 虹、 向培 良等人也从创
作上接触了表现主义文学的一些思想和手法9但 其文艺思想既混乱 ,创 作上又 无较有影响的
作 品出现,浮 光掠影9很 快便成 了过眼烟云。真 正体现了表现主义文艺精神和创作风格并产
生了较优秀的作品的还是早期创造社的郭沫若和郜达夫。
表现主义引起郭沫若等人强烈共鸣的主要在三个方面 :

第 一 ,蔑 视传 统、蔑视权威、憎恶现实 黑暗的彻底的反抗精神。表现主义作家维尔菲尔
“ ”
在他的小说 中声称 : 要反抗 任何 -种 意义上的父亲原则 ;“ 父亲的原则是无所 不在的,当
教 ,上 帝是入的父亲氵 国家9国 王或总统是公民的父亲;司 法,法 官和狱吏是那些被人类社
会选择米作为牺牲 品的人的父亲;军 队9长 官是士兵的父亲 ;△ 厂 ,老 板是工人的父亲…∷权
威 ,这 是这样一种邪恶和腐败的原则 ,它 是 一切凶杀、战争、败行劣迹、相互仇恨或腐化堕

落的根源。” ③郭沫若在 《我们的文学新运动 》中也 同样宣称 : 我们的精 神为反抗的烈火
燃得 透明9我 们反抗资本 主义的毒龙 ,我 们反抗 不以个性为根底的既成道德 ,我 们反抗藩篱

人生的一切不合理 的畛域。榔达夫在他的《文学上的阶级斗争》一文 中认为 :整 个欧 洲和西亚
的年轻一代作家都正在 l旬 传统及其维护者统冶阶级猛驷开火 。同西方表现主义者一样 ,郭 沫
若〈 郁达 夫此时的反抗 是充满破坏欲望的9带 有商 目色彩的。是为创造朦胧中的未来美好世
界而做 的准备 : “光明之前有浑沌9创 造之前有破坏 … ・我们的事 业,在 目下浑沌之中,要

`・

从破坏做起。 ④
表现主义文学引起郭沫若、郁达夫等人强烈共呜的还有他们那种具有20世 纪时代特征的
政治 态度 9即 对无产阶级及其革命 的同情与关注。
曲 于德国表现主义文学运动的发展与 当时德国 日益 高涨的元产阶级革命同步9客 观条件
的作用链 当时许多表现主义者都 不 同程芰地卷入了元产阶级革命 运动或对革命抱有极大的同
72
间情。包括郭沫若所崇拜的托勤、 凯撒等都 曾以兴奋的心情迎接社会主义 革命的到来。这是
最令郭沫若赞赏的了: “雨在欧洲今 日的新兴文艺 ,在 精神上是彻底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
会主义的文艺 ,在 形式上是彻底反对浪漫主义的写实主义的文艺。这种文艺 ,在 我们现代要

算是最新最进步的革命文学了。 ④郁达夫在 谈到创造社刊物 《创造月刊 》的宗 旨时说:“ 我
们的不平与攻击 ,就 是无产 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不平与攻击 ,我 们的喜怒 ,就 是无产阶级者在
心的深处所感的喜怒。我们所想走的路 ,是 一般 无产阶级者事实上被环境所迫 ,不 得不走的
路。” ②值得 注意的是 ,虽 然郭沫若郁 达夫在他们的文 章中经常爱使用一些马克 思 主 义 辞

句 ,郭 沫若在 《女神 》中也早就 宣称J“ 我是一个无产者 ,但 同他们的德 国同道 一样 ,此 时
的郭沫若和郁达夫并不真 正领会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精髓涵义。西方学者索 克尔曾明确指出表
现主义同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 区别在于: “表现主义是一 个伦理的理想主义者 ,… …他的目的

是精神的 ,而 不是物质的。 ⑩郭沫若等人借用那些马克思主义词句是用来发泄他们在黑暗
压迫下的小 资产阶级反抗情绪。其对无产阶级 的同情也仍是从 个性主义立场出发的。在西方
追随社会主义 革命 的表现主义作家 中,许 多人很快被革命的残酷性和暴力 手段所吓退 ,而 也
有一些人 ,如 贝歇 尔、沃尔夫等 ,跟 上了革命的步 伐 ,成 为东德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而
郭 沫若通 过对河上肇的 《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 》的翻译以及实际革命工作的锻炼成为无产阶
“ ”
级革命文 学的先 锋作家 ,郁 达夫则仍 旧停 留在 五 四 个性主义的立场上。以上情况生 动地
告诉我们 9虽 然表现主义在本质上与马 克思主义有很大 的区别 ,但 它对于无产阶级 及其革命

的态度在郭沫若最终走上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之路的过程 中起了一定 的催化作用 ,则 是毫无疑
问的。
“ ”
郭沫若等人与表现主义的第三个共鸣点便 是表现主义的 由内向外 的创作原则。郭沫

若在他的 《创造十年 》中回顾表现主义对 他的影响时有这样一段话 : 那 一 派的人有些是崇
‘ ’
拜歌德 的 ,特 别把歌德 由内而外 一句话做为了标语 ,在 把 《浮士德 》第一部译过了之后
” “
的我更感觉着了骨肉般 的亲 切。 他在 《文艺的生产 过程 》中进一步 阐发道 : 艺术 是从 内
部发生 ,它 的受精是内部与外部的结合 ,是 录魂与 自然的结合 ,它 的营养也是仰诸外界 ,但
是它并不是外界原样的素材 ,蚕 子吃桑柘 而成丝 ,丝 虽是植物纤维所成 ,但 它不是桑柘的原
叶。”郭 沫若的这篇文章几乎就是 日本学者 山岸光 宣的 《德 国表现主义戏 曲 》的改写。在这
篇发表在 《小说月报 》1923年 8月 号上的译文 中,山 岸光 宣这样说: “原来人 类的精神 并 不
是 仅仅接收印象的摄影机或留音机 ,这 里面却藏着个有微妙作用 的自我 ,所 以从外面接取来
的东西 ,不 能不 由自我改造 ,创 造∵ 个新 的。蚕吃的桑叶 ,并 没有蛋白质 9但 蚕 吐 出 的 生
” “由内向外 ?的 创作原则看来的确是
丝 ,却 全部由蛋白质构成 。表现主义的终极 便是蚕。
郭沫若等与 表现主义乃至歌德式的浪漫 主义的重要共鸣 之点。这里 9我 们便 不得不面临一个
“ ”
不容回避的问题 :即 歌德 的、表现 主义的以及郭沫若的 由内向外 的涵义是否是统一的。
在艺术应为作家的主观 表现 这一艺术 本质问题上表现 主义同浪漫 主义的观点是一致 的。但在
文艺与 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主义 与浪漫 主义却有着根本的分歧。十九世纪初 ,由 于不满黑暗的
“ ”
社会现实 ,一 批浪漫主义文学家打起卢梭 的 返 回 自然 的旗帜 ,以 自然的清新来对抗社会
的熏浊。所 以在浪漫 主义那 里 ,作 家心灵的呼唤是与对 自然的渴望 结合在一起的。但二十世
纪初 ,面 对被资本 主义机械文 明破坏了的 幽静田园和初 民状态 ,表 现 主义者更进一步地从 自
″ “
然退避到 自己的心灵。他们 “反 对物质 的机械的 自然 ,反 对单纯的 自然描写。 所 以 由内
” 的原 则在
向外 表现主义那 里有着不 同于浪漫 主义 的特殊 含义 ,即 排除 自然 ,排 除物 质 ,只 宥
主观 心 灵 以及对这 种 心灵 的抽象 表现形式 。但 是在郭沫若那 里 ,我 们看到 ,他 对表现 主义 创
作原则的理解与 接 受却是洞 歌德 联系在一起 的。麦 克杜戈尔 曾指 出郭沫若把 表现 主义 作家都
当成 是 歌 德的 徒子徒孙 是错 误的。 ④在 郭沫若那 里 表现 主义的 艺术 创作原则与 浪漫 主义 并无
二致。他在 《自然与艺术 》一文的结 尾 还 引用歌德的 《浮士德 》中的 诗句来 印证 表现 主义理
论的正 确 性 。我们在他的文章 《文艺 的生 产 过程 》以及 许多 创作作 品 中可 以看 出 ,他 并 不象
表现 主义作 家那样 完全摒 弃 自然 ,相 反 ,自 然仍是 他 讴歌的重要对象 。在郁达夫的一 部 分小
说 ,如 他 自 已非常欣赏 的 《迟桂花 》以及他的散文世界 中我们也 不难 读 到对 自然的赞美。是
郭沫若们只看到了表现 主义 与浪漫 主义的 相通、 之处 而忽视了表现主义反歌 德式 的浪漫主义的
特点 吗 ?不 是 ,我 们在 前 面提 到的创造 社成员 王独清的文章 中就有破除对 “自然 ” 的迷信 的
呼喊。也 还是在那 篇 《自然与艺术 》的文章 中郭沫 若 便在 宣 称 艺术家应做 自然的 老子。在后
来 《怆恼 的葡 萄 》中他 还唱 出了 “矛盾 万 端 的 自然 ,我 如今 不 再迷恋你的 冷脸 ”的 诗句。那
么 ,一 方面高 张 “从 自然 中解放 出来 ” 的 表现 主义大 旗 ,一 方面又大 写特 写其浪漫 主 义的 诗
歌和 历史剧 ,其 原 因何 在 呢 ?二 十年代的 中国并 不象西 方国家那洋 经历 了 资本 主义 的 原始积
累阶段 ,根 本谈不上机械 主义 的戕害 分其 生 产方式 和思想 意识基本上还停滞在 封 建 主 义 状
态 ,高 歌 自然 ,肯 定人的 自然要 求与 自然欲 望 的浪漫主义反封建旗帜在 中国仍不失其 色彩的
鲜艳。所 以,自 觉不 自觉 地 ,表 现主义的旗帜在郭沫若们的手 中被 悄悄地 变换了颜色。就是
这 种变换 ,标 志 出了中国表现 主义 作家与西方表现 主义 的不 同之处 。
在文艺应为社会所 用这一点上 ,浪 漫 主义与表现主义是 一致 的。不 同的是 浪漫主义主 张
为一个至 高无上的人道 主义 服 务 ,为 全 人 类服务。 而表现 主 义则更强调为 社会上 的一部分人
即无产阶级 服务 。在这个问题 下郭沫 若等 人 显 然支持表 现 主 义的观 点 ,他 被在不止 一篇文章
中表述 了文艺应为阶级 斗 争 ,为 无产阶没效力的 主 张。
这又 构成 了郭 沫若们与 传统的浪 漫 主义
义者的 区别 。严 家炎在 《中国现代小 说 流 派史 》中指 出 :表 现 主义文艺思想 同浪 漫 主 义文艺
思想相结 合构成 了创造 社一部分作家小 说创作的特殊风 格 ,是 很有见地 的。他指 出 :郁 达夫
的 《青烟 》以及郭沫若从一九 二二 年的 《残春 》起到一九 二 六年的 《湖 心亭 》止 ,一 共 十七
“ ”
篇小说 , 大 体上都具 有这种浪漫 主 义加 表现 主 义 的情调。
除了严家炎所 列 举 的这些 较典 型的作 品外 ,我 们在郭沫若和郁达大早 期 的重要 作 品中几
乎随 处都可 以发现表现主义对他们 的影响。郑 伯奇在 《中国新文学大 系 ・小 说 三集导言 》中

说 : “创造社的 浪 漫 主义从开始就接 触 F世 纪 末 的 种种 流 派。 ”奥 地 利表 现主义作家里尔
克在 《致 位青年诗人 的信 》中强调了这样 条创作原则 ,即 作家应该深入 自 己的 内心 ,发
一 一
掘写仵 动机 ,在 非写 不可的 情形下 ,带 着冲动 ,拿 起笔 来。郭沫若 不止 一 次地 谈到 他最初的
诗歌创作是在一种怎样的不可遏制 的 内心 冲 动的驱 逼 下完成 的 。如果说这一点是伟太 的艺术
品产 生的一 个带 有共通性 的特 征 的话 ,那 么我们在郭沫若早 期诗歌 中一些 最常采用的母题 里
则可 以更清 楚地看到表 现 主义文学的影响。
再生、反抗、创造既是 表现 主义文学运 动的 “行 动” 历程 ,又 是 表现 主 义 作家 许多 作 品
的基本母题 。表现主义作家 正 是一次又 一 次 地借用这 些母题来 表 达他们娶 通 过艺术精丨 神的高
扬去提 升人 类被现存世界 戕害了的灵魂 ,从 而拯救人类社会 ,使 它走上健康发展 的道路的强
烈渴望 。 “这 种渴 望洙 来的 心 ,这 种 要 使人生的本 然复 活的苦闷 ,就 是这 艺术 运 动 的 出 发

7哇
” “他们就是 主 张人类 须从从 前走错 了的人生 底邪路解放 出来 ,一 跃 而归 到人 生底 自然
点。
ˉˉ 本 源—— 精髓-ˉ 核心。 ″ ⑩如郭 沫 若和郁达夫都熟悉 的托 勒 的剧本 《转变 》就描写 了
“ ”
一 个 令人 厌恶的 混血 儿 通过爆发式 的 精神突变 而成为一个群众运动的领袖的故事 。郭 沫

若 《女神 》中的许多诗 象 《凤凰涅 槊 》、 《女神之再生 》都 以赤热的虔诚 表达 了 我们是 要
“ ″
重新创造 我们的 自我”这一 斓 烈 的渴 望 。应 当看到 ,郭 沫若 在吸 收表现 主义 再生 的 观 念
“ ” “
时是有所 扬弃 的。西方表现主义 再生 的观 念是源于基督教 的 自我否定和 自我忏悔 的 原

罪 意识 ,故 而在他们的作 品中这 一母题 被赋 于了较 浓的宗教神秘色彩。这也 是表现主义最
・ “ ”
常受 到指责的部 分。 而郭沫 若 的 再生 主题 却 绝少有宣 扬神秘主义的 气息。他只 不 过是借
用这 一 母题 来 象 征 一个古老 民族与传 统 的诀别与新 生 。所 以我们在郭沫若 的作 品里更多 地体
“ ” “我们欢乐
会到的是创造 的欢 乐 : 我们新鲜 /我 们 净 朗 /我 们华美 /我 们芬 芳 /我 们和
’ “我们欢唱 ” (《 凤凰涅奘 》)。 从风 凰的欢歌 中我们似乎看到一个崭
谐 /’ /我 们翱翔 。 与
新 的少年中国从火 中喷礴 而 出。
诗剧 《棠棣 之花 》聂荽、聂∷
政姐 弟不惜 以身抗暴 的英勇行为寄托了郭沫若 对军阀黑暗统
治的强烈反抗 之火。

与 “创造 这一 崇 高的母题 相 联 系 ,太 阳成为表 现 主义诗丿、
们反 复 吟诵的对象 ,因 为在
“ ”
他们习阝里 , 太阳的 最 深邃的 意义 就是创造。 郭沫若 更在歌诵创造 生命 的太阳的基础上借

众女神之 口唱 出: “我们要去 创造个新 鲜 的太阳 (《 女神之再生 》)。
从这些作 品的 主题 选 择上 ,我 们 不 难 看 出表现 主义在 郭 沫若诗歌 中的投影。
“ ”
前面我们 已谈到 ,使 郁 达夫最感兴 趣 的是 表现 主义文学中所 表现 出的 阶级斗争 的 内

容。如果西方表现 主义作家们能读到郁达夫 的 《春风沉醉 的晚上 》,也 一定会有 -知 音 之
感。在这 篇小 说 里 ,作 者通 过一 个烟厂女 工 的 口控 诉了 资本 主义对 人 民的残酷剥 削和 不人 逍
的 生产方式 。并通过对年轻女 工 美好 、 纯朴、善 良而率真 的 品格的赞 美式抒写 荡涤 了作 品中
“我” 心灵 上 的不 洁 之念 ,从 而获得 了一种周 围 “忽 而比前几秒钟更光 明了” 的感觉。

其实 ,表 现 主义文学 对 郁 达 夫小 说创作 的影 响是多 方面 的。 日本 学者 金 子筑 水 在 他 的


” “
《)“ 最年轻 的德 意志 的艺术 活 动 》中有这样一段话 : 表现 主义的艺术 ”大 概 是 富有抒 情
的 ,情 绪的 ,又 或 情调 的特 征 。 ……深切的 悲哀似乎就是 这 派艺术 的 特征。尤其无 限深的爱
—— 似乎就是这 派作家所 爱采的题 目。 ” 我们把这段话移用
情一ˉ 普 渡众 生的那样深的爱情
来 评说郁达夫的 代 表 作 《沉 沦 》可 以说 是 非常 合适。这篇小 说里的主人 公 侨居异 国他乡 ,得
不到爱情 ,得 不到关怀 的深深的悲哀不知打 动了多少 读者的 心 。作 品中主人公苦苦 追 求 的爱
情简直成了他 生 命 里 永远捕 捉不到的人 生 音符。在 这里 ,爱 情无 疑是一 种象 征 ,她 象 征 着 人
们无 时无 刻不在 渴 念着的美 好人 生 。
“ ”
在郁达夫 的小 说中 ,那 抽象 的 我 以及诗的语 言 和散文 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抒 情 独 白
或旁白式 的语言 ,无 不体现着一种 表现 主义的特 色。
总之 ,表 现 主义文学一 经诞生 便 以其彻 底的反抗 精 神和对未 来新人新 世界的渴 望 与遇 求
吸 弓l了 中国作家 ,产 生 出强烈 的影 响 ,并 在其影 响 之 下 出现了一批 优秀 的文学作 品。可贵的
是中 国新文学作家对表 现 主义文艺思想 的接 受并不是被 动与消极 的完全 照搬 ,而 是根 据我们
的 国情做 出了审慎 的扬弃 。表现 主义对于繁荣和丰富中国的文学事 业 以及 促使郭沫若等人 向
(下 转第 97页 冫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