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DOI:10.6637/CWLQ.201812_47(4).

0006

邊界的消失及其問題
王德威《中國現代文學史新編》述評 *

陳晞哲 **

A New Liter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Ed. David Der-Wei Wang. Cambridge, MA: Belknap, 2017. 1001 pages.

有別於以往傳統文學史的編纂範式,王德威於 2017 年中旬面世的


英文版《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以星羅棋布的 161 篇小論述,串成
一幅多線交疊的文學史圖景。值得注意的是,王教授不僅約稿學界同仁
共鑄璀璨星圖,也邀來小說家以感性文字聚焦某個時代的文壇巨擘。
在導論中,他別出心裁地以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的「世界中」
(Worlding)概念闡釋中國與世界的互動、文學與歷史對話的存在方式。
關鍵詞「世界中」,字面上就予人進行式的直觀印象,暗合了我們所
普遍認知的文學史的能動性,也隱隱說明了文學在時空更疊中的蓬勃演
進,必然在不同世代由個別文學史家一再謄寫。廁身西方學界經年的王
德威,繼漢學家鄧騰克(Kirk Denton)主編的《哥倫比亞中國現代文學指
南》、羅鵬(Carlos Rojas)和白安卓(Andrea Bachner)合編的《牛津中國現
代文學手冊》之後,以東方人的視角給西方學界描摹一幅縱橫捭闔的現
代文學史,時間段橫跨過去、現在和未來。他在導言中已開誠布公說明
這不是一部「完整」的文學史,乍看雖採編年史的模式讓作品隨時間之河

* 本文 106 年 12 月 5 日收件;107 年 8 月 17 日審查通過。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兼助教。
中外文學 • 第 47 卷 • 第 4 期 •2018 年 12 月 • 頁 185-194。
中外文學 第四十七卷 第四期 二○一八年十二月

流動,其實卻是不捨得拘禁歷史狂放的演義和想像,讓這頭怪獸恣意揮
發「文學性」的作用,在書中分佈的歷史轉折處安置引爆點,以輻射性的
歷史事件作前導,帶出相關作品及其時代的反思意義。編者蓄意逸出文
學史固有的直線型體例而命題,從超前的起點到未知的終點顛覆的不僅
是歷史的邏輯,也是往還於現實與虛擬之間的創造性實驗,聚焦的某些
作家和作品堪稱「始(史)料未及」。
王德威曾說,此書出版後一定會引起爭議,其博雜的編排可能會招
致批評。筆者贊同王教授所言的文學史不必刻板,以文字創作的體裁都
應被記下一筆,只要作品具有靈性和影響力。他的初衷就是不讓這部文
學史成為艱澀的史料堆積,在這個前提下所納入的體裁不限於以往我們
熟知的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文類,漫畫、書信、電影、流行歌曲
等都登堂入「史」,無所不包。這種結合各門類「片斷化」的反體系編法,
據編者自承得益於錢鍾書當年在牛棚中完成的論述巨著《管錐篇》,也受
沈從文用二十年編成的《中國服飾史研究》所啟發,冀以細針密縷將一
篇篇風格各異的文章綴編成一襲令人側目的華服。此書題材不拘一格,
寫法有評議有對談,甚至以小說式的虛構場景作模擬來重構文學史,確
實一新史料堆積、敘事沉悶的傳統寫法,豎起了王教授期待的「有趣」
的文學史框架。然而,眾家散漫跳躍的敘述方式,難免因個人視角的差
異,忽略了某些關鍵的歷史認知。本文考察此書編纂方向的三個脈絡,
探析晚明到現代時間軸交叉的挑戰,細覽萬花筒敘事打破線性文學史的
編列、跨學科推倒純文學的門檻後把視野拉得多遠,以及思考文學史從
「華語語系」的本位出發,是否能突破中心和邊緣之間的疆界。

一、地理的互緣:文學與歷史的共構

王德威雖自謙並非史學家,卻向來在研究方面十分重視文學與歷史
的互動。由於預設受眾主要是西方讀者,此書在極大篇幅上和中外歷史
相互映照,尤其是跨國文化政治的聯係。在王德威的文學史刻度下,文
化的跨界和認同已凌駕於純粹的國籍辨證,就像他在導論中例舉了梅蘭

186
邊 界 的 消 失 及 其 問 題 : 王 德 威《 中 國 現 代 文 學 史 新 編 》述 評

芳對歐洲戲劇的影響,非實體的流動已將無遠弗屆的文化互動帶到更高
的層次。明崇禎自縊煤山的消息,不出三個月即傳到歐洲,甚至有荷蘭
作家為這個亡國君進行了劇本創作。跨國界的媒介影響,打開了文學視
窗的互動,這部內外窺望的文學史讓人聯想明朝的海禁雖然抑制了外強
的商貿往還,卻禁不了文化力量的跨海傳播。
也許由於強調中國文學(文化)在歷史上與世界互緣的關係,此書
特別看重關於翻譯政治這個區塊。容閎(1847 年)、王韜(1862 年)、徐
念慈(1905 年)、蘇曼殊(1918 年)、白璧德、瑞恰慈(1930 年),這些歷
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的翻譯家,當中大部分都沒有文學創作,但因在中外
文化互動這座橋梁上曾經嵌下足跡,而在此書留名。引起筆者注意的
篇章,包括南洋理工大學的關詩珮(Uganda Sze Pui Kwan)副教授所撰寫
的 “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 and The Romanization of Chinese into a World
Language”,她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再現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Thomas F.
Wade)覲見同治皇帝時的場景。用演義的筆法搬演外國使節一字排開,
來朝卻不叩頭行禮、殿上清廷眾臣面露惶惑,以及威妥瑪與恭親王私交
甚篤的各種細節。書裡威妥瑪回憶自己如何學習粵語、漢語,致力培養
熟諳漢文化的外交人才等各種事跡,類小說的敘述甚是精彩。在此篇章
中,威妥瑪不但是與中國朝廷友好的英國使節,甚至向恭親王建言設立
同文館培養翻譯人才的重要性,連下苦功學習漢語和將漢字羅馬化創制
威妥瑪拼音系統,都是為了架起中外互通的親善橋梁。以演義式的想像
筆觸代入一個外交使節以拉丁文標註漢字的貢獻,雖然歷史上的威妥瑪
主張中國開放富強未必沒有私心,但我們可以理解為這也是強調海內外
交流渠道的一個時間點,編者若能以翻譯策略為經、作品意涵作緯,或
者以相關的作家作品交錯連結(如介紹蕭紅也同時帶入後來許鞍華的《黃
金時代》),則更能迸發歷史和文學碰撞的火花。
晚清王朝的衰敗和對外口岸的開放,一直也是西方學者的著墨重
點,除了林覺民慷慨就義前的「訣別書」,連義和團和康有為也在這本文
學史的行距間出沒。歷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銘刻,是此書編輯的主要方

187
中外文學 第四十七卷 第四期 二○一八年十二月

針之一。1919 年「五四」運動是一個不能掠過的關鍵年份,那些翻譯家們
哪一年踏足中國的事跡皆累牘連篇,報刊的發行(如《環瀛瑣記》)或《申
報》首次舉辦小說比賽、魯迅拒絕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年份(1927)、裘
廷梁的「白話維新」
(1897)、甲骨文在藥材鋪被發現(1899)、林傳甲編
寫文學史(1905)、章太炎的革命與救學(1906)等等,以及學者燕樸蓀
(1937)、詩人奧登(1938)的訪華對戰時中國現代詩的影響都是重要時間
點。大躍進、文革等重要歷史階段當然都必須記下,因此毛澤東的身影
不斷出現,延安座談對文學的影響也被載入。這些交叉與聯想的紀事看
出了編者的用心,和過往以年份編綴作家作品的單線做法不同。值得注
意的是,此書對台灣歷史和文學糾結的關注點都落在二二八事件和「白
色恐怖」,那幾乎是解嚴前後文學的主旋律。頗具爭議性的丘逢甲與被
譽為「台灣民主之父」的蔣渭水,都因與台灣民主歷史的命運息息相關,
而在這本如百衲衣一般的文學史縫上了兩塊補丁。如前所述,這部現代
文學史顛覆了傳統敘事手法,王德威在導論和先前受訪時一再提起的哈
金以小說虛構手法寫魯迅,不但出現主觀性的臆測(如魯迅對錢玄同的
態度),還虛構了魯迅創作《狂人日記》時的心理狀態,為了保護自己才
取「魯迅」這個筆名。文中說魯迅心裡對錢玄同的「愛空談,不做實事」
很不以為然,其實 1918 年那個時期兩人尚未疏遠和對立,還是意氣相
投的文學同道,錢玄同當時力主廢舊文學,和魯迅一樣是戰鬥力強的新
1
文學先鋒。 這篇文章若以 1918 年作為時間段來標識《狂人日記》為中國
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1917 年陳衡哲已率先發表白話小說《一
日》,比魯迅早了整整一年。
此外,一反中國固有的以「五四」為中國現代文學史開端,王德威
既然把時間軸拉前到 1635 年,以楊廷筠定義何謂「文學」為起點,也把

1 魯迅批評錢玄同「愛空談不做實事」的話,是出現在 1930 年 2 月 22 日致章廷謙的信


中。詳見《魯迅全集》,第 11 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672。兩人在五四時期
是提倡新文學的戰友,交惡是 1920 年代末以後的事。哈金把兩人後來的糾葛當作類小
說的寫作材料,把前後期的交誼冶於一爐炒熟端上,和歷史有出入。

188
邊 界 的 消 失 及 其 問 題 : 王 德 威《 中 國 現 代 文 學 史 新 編 》述 評

古典小說如《鏡花緣》納入,可見並不以「白話文」或「新文學」為依據或
基準,那麼為何在 1650 年至 1755 年之間,卻讓這一百年留白?細讀此
書不難發現,這部文學史不僅文類開闊,而且緊扣歷史脈絡為著眼點,
確立文學再現歷史的能指,那被略過的一百年是怎麼回事?在直接跳到
《紅樓夢》之前,何以忽視清代詞人的存在,對於納蘭性德、鄭燮、厲
鶚、蔣春霖、吳藻、洪亮吉等人、此書完全不置一言。唯有女詞人顧太
清因寫作《紅樓夢影》而占了五頁篇幅,但這個為《紅樓夢》續貂的小說
並不是她最好的成就,她在清詞的地位能和納蘭容若比肩。清詞是繼宋
詞之後另一座文學高峰,倘若漫畫、影劇、歌詞皆能成為新編文學史的
一環,何以清詞卻被排除在外,何況它的鼎盛期就在超前的時間軸內。

二、文學的旅行:時間與空間的交疊

除了文與史的交錯,作家在時間上的交叉點也處處可見,在單一篇
章中可看到兩個不曾謀面的人的雷同命運。哈佛大學的田曉菲(Xiaofei
Tian)教授所撰 “Two Chinese Poets Are Homeless at Home”,以江湜和黃遵
憲兩人的詩作為比照,借行旅詩文中的寸寸愁思觀照時代離亂的氛圍。
兩者皆為晚清詩人,相對於江湜的仕途不遂、浪跡海內,黃遵憲除了冠
有「詩界革命主將」之名,也是一位頗有報國理想的外交官。田教授也許
是因錢鍾書在《談藝錄》以兩人比肩而論,故以二人晚境的失落際遇為注
腳,以微觀的視角解讀詩作中尋常生活的點滴,投射出十九世紀到二十
世紀這一百年內時局的動蕩,人若浮萍隨波逐流。江和黃詩中的黃牛、
稚子、老人與狗,乃至上桌的魚和撲火的蛾,都負載了詩人不同情景下
的蒼茫意象。這篇「有家還似無家」的論述闡釋了那個時代背景下,江湜
經歷太平天國之亂,黃遵憲因變法維新賈禍,都是亂世不得志之輩。
此書看似以時間的順序編年,其實不然。王德威曾說過膾炙人口的
「沒有晚清,何來五四?」,這次他則和李奭學一起跟著三○年代周作人
和嵇文甫的腳步,把新文學的起始推前到晚明。從晚明到晚清這兩百年
多年,翻譯文學在「世界中」的模式裡流動,中國在啟蒙和傳統之間似乎

189
中外文學 第四十七卷 第四期 二○一八年十二月

更貼近「現代性」。耶穌會教士引進的西方古典觀念融匯儒家傳統詩學,
王德威的文學史觀滿載「共時性」,沈安德教授筆下的 1792 年大英使團來
華和曹雪芹的《紅樓夢》問世,也能衍生東西方現代性的想像和互構。
書中某些中外事件和人物的交叉看似沒有必然的關聯性,譬如張樂
平的漫畫《三毛流浪記》受歡迎及阮玲玉自殺,看不出和瞿秋白罹難的這
一年(1935)有何並列的理由(河北農民演出實驗戲劇也許還能看作文學
史的一部份,因為從編列的取捨看來並無雅俗之分)。又如 1973 年標記
李小龍驟然去世,在文學史藉武打明星論述中國民族主義,筆者也對這
個必要性打個問號。反之,把魯迅倡言「摩羅詩」和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放在 1908 年一起觀照,將陳寅恪為王國維寫墓誌銘推及前者後來在文革
的悲慘下場,則較能引起讀者強烈共鳴。
王德威曾不諱言對晚清以來科幻小說的推崇,在他眼中,這類作
品雖和狹邪小說一樣文辭不夠精緻,但對真理和未來有預言性的精彩呈
現。他曾在中國的一次講演中以劉慈欣和魯迅並列為題,認為科幻小說
的張力和對人性的叩問,不亞於魯迅式振聾發聵的「吶喊」。在這本文學
史的版圖,他以劉慈欣的《三體》標誌了 2006 年,而且以韓松的《2066 年
火星照耀美國》作為這部現代文學史的終結。以 2066 年這個尚未抵達的
年份作句點,使這部厚達一千零一頁的文學史不僅跳脫了制式,也具備
了王德威期待的「文學性」超前的後現代感。
這是一部打破傳統制式的「現代文學史」,因此一些雅俗共賞的作家
也都入了編者的法眼。金庸、三毛不在話下,不太為人所熟悉的作家如
黑嬰、梅娘也入列,反而是一些頗具影響力的作家卻付之闕如,或只是
在一些篇章被附帶提及。最令我費解的是,此書為何會缺漏了香港作家
西西?中國、台灣作家多若繁星,王德威之前已言明不能面面俱到,但
西西是香港文壇重量級的作家,學術界對她的作品研究並不匱乏。連王
德威本人也曾說過,西西的《我城》1975 年上旬在《快報》連載發表,是
香港文學一個關鍵時刻。2 那麼編纂這部現代文學史的「關鍵時刻」,為

2 王德威曾說,西西在《快報》以圖文連載的方式刊登《我城》,開啟一種以城為座標的

190
邊 界 的 消 失 及 其 問 題 : 王 德 威《 中 國 現 代 文 學 史 新 編 》述 評

何卻讓「開啟了以城為座標的命名小傳統」的西西缺席?為實踐全球現代
性而「合縱連橫」的大部頭文學史,卻又格局因過於龐雜而顧此失彼,讀
者的期待值不免有些失落。

三、跨地域的延伸:華語語系的包容力

此書大半篇幅都帶有跨文化色彩,這和採編海內外學者的論文不無
關係。除了強調翻譯媒介的重要性,此書涉及的跨學科類別包羅萬有,
遠遠已超出文本甚至圖像(若文字是圖騰的話)的範疇。白安卓教授寫甲
骨文的發現不但觸及考古學,也牽引出了馬華作家黃錦樹的小說《魚骸》
和《刻背》,導引讀者走入浩如煙海的文字學。1989 年的六四天安門是不
能遺忘的時間段,崔健的歌聲被視為「攖人心」的力量,可與孔子所言的
詩觀相媲美。李安、陳耀成、侯孝賢、許鞍華、鄧麗君穿梭其中,影視
作品和流行歌曲皆因帶有文化影響力而獲青睞,視覺藝術於焉也攀上了
文學史的高枝。比較引起筆者興趣的是書中幾度出現的離散論述和國族
主義,以「華語語系」為支撐點把港台和海外文學都納入其中。
香港的劉以鬯、也斯、李碧華、董啟章、黃碧雲,台灣的呂赫若、
郭松棻、白先勇、朱西寧、舞鶴、黃春明、陳映真、吳濁流、邱妙津、
夏宇,馬來西亞的黃錦樹、李永平(二人均已入籍台灣)和蔡明亮,都
被寫進了這部中國現代文學史。尤其是李永平,古艾玲教授專文介紹了
這名以「浪遊文學」書寫 迌人生的作家,其本人和作品都盡顯「想像鄉
愁」、離散敘事及「國族主義」的張弛。尤其在此書偏重歷史不落於文學
之後的立場上,李永平作品中認同意識的明滅,比台灣的外省作家的族
群邊緣感更強烈。過去馬華作家如黃錦樹和張錦忠等人一直都在呼籲重
寫文學史,馬華文學不受馬來西亞政府承認為國家文學的一部份,身在
台灣的他們一直在為自己的歸屬找定位。此書甫一出版,李永平即因罹

命名方式。全文參見王德威,〈文學的香港史:十個關鍵時刻〉,《明報》2011 年 2 月號
特稿。

191
中外文學 第四十七卷 第四期 二○一八年十二月

癌驟逝,或許被編入這本文學史對他來說,也是近似於獲得台灣國家文
藝獎的另一種被肯定的「認同」吧!
相對於史書美的對抗姿態,王德威經過修正的「華語語系文學」強
調的是和中國文學平行對話,他在主編這部文學史時充分實踐了兼容並
包的主張,即不以有形的領土或國界作區隔,反而從外向內延展把中國
包含在「華語世界」裡,擴大文學史的國籍和疆域。值得注意的是,除
了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張承志和阿來,台灣原住民作家善於書寫海洋的夏
曼 • 藍波安也被記下了一筆,其實書寫歷史或民族文學作品的非漢族作
家不少,還有出身台中泰雅族的瓦歷斯 • 諾幹、南投縣布農族的田雅各
等。這些台灣「最早的主人」其實在歷史上一直處於邊緣外的邊緣,他們
用漢字記載的文學作品充滿了歷史和文學交結的張力,在探討「中國性」
(Chineseness)和文化認同(Cultural Identity)方面也比海洋書寫更全面。
「華語語系」若欲撤去中國文化霸權的視角,這些邊緣作家不應被忽略。
馬森於 2015 年問世的《世界華文新文學史》,比王德威更早將台港
澳和東南亞文學與中國現代文學編於一冊,試圖革去「中心」
(中國)、
「邊緣」
(海外)的二分法。雖所用名目各異但野心雷同,不論是用「世界
華文文學」或「華語語系文學」將中國現代文學和海外華文文學並列,目
前都還達不到「去中心」的指標,反而捉襟見肘。猶記王德威曾說過要
用 “Encounter” 來體現這本文學史的思路,此書確因現代性無遠弗屆的召
喚,不同區域的作家都在這本書裡相遇,甚至中國最遠古的甲骨文都能
和處於最邊緣的馬華作家發生關係,文學的力量覆蓋了古今和史地。他
也坦言這樣的寫史方式受益自德國社會學家勒佩尼斯(Wolf Lepenies)教
授,《德國歷史中的文化誘惑》就是由一篇篇關於知識分子的散文組成,
是德國近現代的「一個個歷史片段」交匯而成的星座圖。縱貫這片浩瀚的
星穹,作為一名摘星者,王德威在自己描繪的星座圖究竟預設了怎樣的
座標?和勒佩尼斯教授集個人散文而編成的《德國歷史中的文化誘惑》不
同,這部由諸多學者執筆的文學史難免有各別主觀性的看法,在統合上
因此看出了比重的失衡,以什麼角度和準則篩選作家作品,或許是中文

192
邊 界 的 消 失 及 其 問 題 : 王 德 威《 中 國 現 代 文 學 史 新 編 》述 評

譯本將來面世後會受到的更多質疑和挑戰。也許,在編選的機制上若有
明確的判準,星座圖上璀璨度均等的星星們相遇所迸發的火花更能照亮
讀者的驚喜,讓「非學科制」的文學史成為學界同儕的案頭書。
綜上所論,這部現代文學史在文史交錯的偌大時空版圖上進行了四
個挑戰:其一、打破了過去以「五四運動」為起點的格局,以晚明至晚清
西學東漸的背景延展現代性的最大公約數;其二、以包羅萬象的跨學科
知識拓寬以往作家作品鋪排的傳統文學門類;其三、以萬花筒交互折射
的方式撤去文學史的直線型敘事框架;其四、以「華語語系」的能指一新
以「中國文學」為中心的視野,俯瞰後殖民語境下「後遺民」文學展演的
「中國性」,打開「華文文學」更遼闊的眼界。跳出西方理論固有的「後學」
窠臼,在「華語語系文學」大纛的觀照下,過去膠著於「除魅」或「招魂」
的中國文學僅是「世界中」的一部份,王德威在這部文學史中落實了「從
邊緣打入中央」的企圖(王德威 2015)。可惜的是,為了在篇幅上容納其
他地域的作家,此書對各個時期的作家、作品的編選不夠周延,難免有
遺珠之憾,但在傳統撰史的根基上另辟蹊徑、再創新猷的精神,值得海
內外學者借鑒。

引用書目
王德威(Wang, David Der-Wei)。2011。〈文學的香港史:十個關鍵時刻〉“Wenxue de
Xianggangshi: Shi ge guanjian shike” [The Ten Critical Moments of Literary History
of Hong Kong]。《明報月刊》2 月 1 日 Ming Pao Monthly 1 Feb.。2010 年 12 月
17 日香港中文大學「香港: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國際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
2010/12/17 CUHK “Xianggang: Dushi Xiangxiang yu Wenhua Jiyi” Guoji Xueshu
Yantaohui Zhuanti Yanjiang [“Hong Kong: Urban Imagination and Cultural Memor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Keynote Speech]。
───。2015。《華夷風起:華語語系文學三論》Hua yi feng qi: Huayu yuxi wenxue san
lun [Sinophone/Xenophone: Contemporary Sinophone Literature Reader]。高雄:中
山大學文學院 [Kaohsiung :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馬 森(Ma, Sen)。2015。《世 界 華 文 新 文 學 史: 中 國 現 代 文 學 的 兩 度 西 潮》Shijie
huawen wenxueshi: Zhongguo xiandai wenwxue de liangdu xichao [A History of Global

193
中外文學 第四十七卷 第四期 二○一八年十二月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wo Waves of Westernization in Modern Chinese Liter-


ature]。上中下三冊 [3 vols.]。新北市:印刻 [New Taipei City: INK]。
勒佩尼斯,沃爾夫(Lepenies, Wolf)。2010。《德國歷史中的文化誘惑》Deguo lishi
zhong de wenhua youhuo [The Seduction of Culture in German History]。譯:劉春
芳、高新華 [Trans. Liu Chunfang and Gao Xinhua]。江蘇:譯林出版社 [Jiangsu:
Yilin Press]。
魯迅(Lu, Xun)。1981。《魯迅全集》Lu Xun Quan Ji [The Collection of Lu Xun]。第
11 卷 [Vol. 11]。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錢鐘書(Qian, Zhongshu)。2008。《談藝錄》
(繁體版)Tan Yi Lu (fan ti ban) [The
Record of Talks on Arts (traditional Chinese edition)]。北京:三聯書店 [Beijing:
Joint Publishing]。
Kwan, Uganda Sze Pui. 2017. “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 and The Romanization of
Chinese into a World Language.” Wang 119-25.
Tian, Xiaofei. 2017. “Two Chinese Poets Are Homeless at Home.” Wang 91-96.
Wang, David Der-Wei. 2017. A New Liter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Cambridge, MA:
Belknap.

19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