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西鏡東像之《中國皇帝掛毯》、《傅滿州》

姓名:陳庭葳 系級:企管一 學號:411179021

前言
洋人最早接觸到中國思想是在 16 世紀時期,將東西兩方的文化相互並行交
流,其中又以傳教士對中國文化西傳更甚。中國的文化、儒家經典、思想價值
及哲學傳統最初在義大利耶穌會利瑪竇的傳播下,給西方帶來了中國儒學倫理
及當地文化社會等所謂全新的契機及視角,促成歐洲一連串的改革及社會運
動。因此,我想藉由《中國皇帝掛毯》,具體呈現 18 世紀歐洲人想像的中國形
象,了解歐洲人是腳下的中國與真實的差異如何,是否有過度虛化或幻想,導
致形象失真的情況產生。
又在 19 到 20 世紀初期,歐洲在 18 世紀一系列強權殖民的行動下,打定了
歐洲及美洲對於其他民族,包含非洲、亞洲各國等等不同程度的壓迫及鄙視。
其中西方世界的電影就「傅滿洲」系列一共拍了 13 部電影,借套話形式從傅滿
州看西方人的東方恐懼如何深植民心。
藉由西鏡東像之《中國皇帝掛毯》之〈覲見皇帝〉(The Emperor’s
Audience)、〈皇帝出巡〉(The Emperor on a Journey)兩幅掛作及傅滿州形象,我
想探討西方從 18 世紀至 20 世紀初期對東方世界的看法與解讀,故選這兩題報
告。

壹、正文
一、中國皇帝掛毯背景
(一)早期歐洲對中國的著迷
早在公元 13 世紀《馬可波羅遊記》,就能激起歐洲人對中國的憧憬與探索
慾望。13 到 15 世紀,歐洲走出漫長又黑暗的中世紀,開始了近代文明。文藝復
興到啟蒙運動這五百年間,歐洲流行「東方主義」,知識分子對東方的一切都
著迷,以耶穌會傳教士的報告為根據的許多報導為開端展開探索。17 世紀歐洲
對中國物品的需求大增,開始大量製造中國的工藝品,包括瓷器、杯器、陶土
工藝等等,風流歐洲的「中國風」使洛可可風格融入了中國元素,不過,此時
套話形式則開始產生。
道恩·雅各布森(Dawn Jacobson)認為:
“Chinoiserie is an oddity. It is a wholly European style whose inspiration is
entirely oriental. True chinoiseries are not pallid or incompetent imitations of
Chinese objects. They are the tangible and solid realizations in the West of a
land of the imagination: an exotic, remote country, fabled for its riches, that
through the centuries remained cloud-wrapped, obstinately refusing to allow
more than a handful of foreigners beyond its gates.”
(中國風是一種奇怪的現象,它實際上是一種歐洲風格,但靈感卻源自於東方。
歐洲的中國風,並非單純的模仿中國,而是西方人增加對東方的想像後窗做出
來的作品。)
(二)中國皇帝掛毯和歐洲
17 世紀末,西方對東方神秘國度中國的好奇心達到最甚。因此,18 世紀初
法國皇家博韋製造廠(Manufacture Royale de Beauvais)至製造出中國皇帝掛毯,
內容以 9 幅與中國皇帝有關文主題所製造出來的掛布,成功地引起英國、德國
兩國貴族階層大量翻印,圖案參考了博韋製造廠的原型,但並不完全相同。
〈覲見皇帝〉的主題,是在 1742 年布雪所畫的原稿中所設計出來的。由圖
1 可明顯看出,畫布的整體觀感充滿了畫家本身對中國的認知,與真實中國的
風格截然不同。圖中由皇帝服裝、裝飾擺件、顏色搭配與刻劃風格可以看出,
掛毯全是以歐洲人想像中的中國皇帝所製作出來的,其中皇帝所坐的棚子呈現
左右對稱、顏色以紅與金為貴的巴洛克式及羅馬式風格為主,強調誇張、華
麗、戲劇的效果,與圖 2 的康熙朝服像從五官及華麗度而言,都有明顯的不
同。

圖 1 〈覲見皇帝〉(The Emperor’s Audience)


圖 2 康熙朝服像,佚名,引用自: 馮明珠主編,《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中法藝
術文化的交會》,頁 37。
另一幅〈皇帝出巡〉(The Emperor on a Journey),是以皇帝出巡為主題。在歐
洲人的認知下,皇帝所坐的轎子為敞開式,沒有布幕做掛簾,並以人力抬轎為
主。這作掛像中皇帝的服裝與〈覲見皇帝〉中皇帝的服裝類似,皆是以紅藍搭
配,皇帝右握者權杖,地上跪著民眾百姓,性徵皇帝至高無上的君威與地位。
圖 3 遠方的宗教建築,上有神明雕塑,雕塑一記載為中國的「金剛神」神像,
與圖 4 作為對比還是可看出明顯的落差。

圖 3 〈皇帝出巡〉(The Emperor on a Journey)


圖4 皇帝坐轎圖,佚名

二、十八世紀前後《中國皇帝掛像》之反差
博韋製造場所對《中國皇帝掛像》的出廠,劇烈引起歐洲各國中國皇帝在歐
洲的認知與形象。《中國皇帝掛像》於 17 世紀末被製作出來,皆是以傳教士的
文字與圖畫紀錄,將中國皇帝的形象模擬出來,呈現中國皇帝手中擁有無上崇
高的地位及威嚴。但因當時中國風的影響,讓圖畫所繪並非完全真實,在掛像
忠中活皇帝的形象其實參雜了歐洲人自身的想像,對中國產生一種富麗堂皇、
和平安樂、樂於學習西方科學與技術的烏托邦幻想。
直到 18 世紀中時期,歐洲科技開始快速發展,更多商人和傳教士前往中國貿
易或傳教,發現中國現實與當初耶穌會報告呈現極大反差,對中國的形象開始
改變。布雪所創作的第二版《中國皇帝掛像》打破博韋製造廠的第一版《中國
皇帝掛像》,其用色、宮廷建築與第一版《中國皇帝掛像》中皇帝形象截然不
同,是以較溫和的畫法呈現出中國朝廷的人物及建築特色,同時增添了東方山
水之景與田園風光。整體而言,此時歐洲對中國的形象還是尚佳,不過已經螁
去對中國十全十美的理想形象了。
這種對中國是烏托邦國度的幻想一直持續至 18 世紀末期,這個期間英國工
業革命開始,逐漸將技術擴展至西歐、南歐東歐及北美洲。期間,歐洲對中國
印象逐漸下降的契機為馬加爾尼使節團。

佩雷菲特在《停滯的帝國》(The Immobile Empire)中聲明:


“From 1793 to 1978, China stubbornly adhered to its own model. Except for a few
(quickly abandoned) attempts, it has always refused to humbly follow any foreign
doctrine, and no civilization can save China. All foreign things are unlucky things,
and all excellent things must come from the native land. Has there been any real
change in Chinese history? Or is it just a simple cycle around Beijing? Both Marxism
and the Manchu rulers were foreign, but both reinforced China's closed state.”
(從 1793 年到 1978 年,中國一直執着地恪守自己的模式。除了少數幾次嘗試之
外,它一直拒絕虛心地效法任何外來學說,沒有任何一種文明能救中國。外來
的一切事物都是不祥之物,一切優秀的東西都必然出自本土。在中國歷史上,
發生過真正的變化嗎?還是僅僅圍繞北京進行簡單的循環?馬克思主義同滿族統
治者都是外來事物,但都強化了中國的封閉狀態。)

諸如此類,種種言論傳回歐洲人耳裡,開始懷疑心目中中國的美好形象是
否為真? 17 世紀末和 18 世紀初的傳教之文獻只提供歐洲讀者一個他們眼中的中
國意象,歐洲人其實是透過敘事者的眼睛來看中國,中國其實不是中國本身,而
是傳教士對中國的敘述。自 18 世紀後期歐洲科技開始蓬勃發展,他們突然意識
到,所謂《中國皇帝掛像》只是他們對神祕東方國度種種的幻想,真實情況並
非如此,實際上,中國人的思想平庸、停滯、愚昧、自視甚高,與當初的形象
呈現巨大落差。

三、「傅滿州」之背景
(一)西方由正轉負的中國形象
十六世紀,利瑪竇可謂是中國形象理想化的功臣之一,將中國文化、儒家經典
及思想西傳至歐洲,同時思想家也把孔子儒家思想的博愛、價值、平等和自由
的觀念帶入西方政治體制中,對當時的政治改革、啟蒙運動都有極重大的影
響。
利瑪竇認為:「儒教是中國所固有的,並且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中國人以儒
教治國有大量的文獻,遠比其它教派更加著名。孔子是他們的先師,據他們說
發現了哲學這門學問的乃是孔子。」他的大力推崇和積極作為,使得歐洲人第
一次系統的了解到儒學經典博大精深。
這種對東方文化高迷戀的程度一直直到大航海時代才逐漸消退。16 世紀大
航海時代下,歐洲開始往其他地區建立舊帝國勢力,雖說主要目的是為了海外
貿易而不是殖民侵略資源,但也開始對歐洲人印象中崇高的中國地位產生質
疑。
1840 年鴉片戰爭,中國戰敗是歐洲開始孕育傅滿州形象的契機。戰後雙方
簽訂南京條約,使歐洲人能自由往來中國沿岸五口通商,讓歐洲能更深入了解
中國到底是怎麼樣的中國,也是於此時間點,歐洲對中國的形象由正轉衰。
19 世紀 50 年代美國加州掏金熱,大量華工離鄉背井前往,嚴重影響當地白
人的工作機會。對美國資方而言,中國華工廉價、刻苦耐勞,簡直是最佳工作
人選。但這也加重了排華情緒,更是在 1882 年成立排華法案,使美國更加妖魔
化中國人。

(二)傅滿州系列誕生
1912 年,英國通俗小說作家薩克斯·洛莫爾(Sax Rohmer)開始創作關於
「傅滿州博士」的系列小說。1913 年,薩克斯·洛莫爾出版驚悚懸疑小說《神秘
的傅滿州博士》。傅滿州的形象一個陰險狡詐的中國人,成為 20 世紀西方想象
中近在西方的「黃禍」的化身,一心想要顛覆白人統治。
圖 5 1932 年《傅滿州的面具》擷取。
薩克斯·洛莫爾認為:「如果你願意,那麼賦予他所有東方血統殘酷的狡猾,
集聚成一種大智,再賦予他一個富裕國家的所有財富,儘管那個國家根本不知
道他的存在。想像一下那個可怕的生靈,他就是傅滿洲。」他在 1913 到 1959
年間,一共寫出以傅滿州博士為主要反面人物的 13 部長篇小說、3 部短篇小說
和 1 部中篇小說,其影響力遍及整個歐美地區,可見極大影響了西方世界對中
國的觀感。在這些小說中,傅滿州的主要活動便是施行謀殺與酷刑,例如利用
毒蠍、毒蛇、毒藥這些工具殺人。而這些謀殺手法,都帶有強烈的「東方的野
蠻色彩」,讓中國冠上一些莫須有的罪名,使中國在歐洲和美國人眼中形成一
種陰險、狡詐、兇殘的刻板印象。

四、中國的形象平反
傅滿州這種醜化中國人的形象的一系列創作,一出版則就遭到眾多中國人民
的強烈抗議,意味西方過度將中國以封閉、邪惡、奪落的形容詞畫上等
號。1933 年《申報》專欄發表了《關乎“辱華”影片的鳥瞰—-對於“佳土”
的期待》內容提到美國電影及小說對中國形象的過度歪曲。
冷戰後,中國與世界關係漸趨緩和,西方民眾對傅滿州系列的電影觀度漸趨
平息,加上 70 年代歐美觀眾直漸將對中國印象轉向「中國功夫」上。這系列電
影中最為出名的李小龍也在訪談中,對過去歐美創作傅滿州電影系列所造成的
中國刻板印象作出解釋:「東方形象需要在美國展示,我的意思是,真正的東方
面貌。螢幕上總是清朝人長辮子、奇怪的動作,還要瞇瞇眼什麼的......諸如此類
我覺得非常不合適。」

貳、結論
綜觀歷史,歐洲之於中國,可謂從侏儒看巨人變成巨人俯視侏儒。在 17 和 18
世紀的變遷中所經歷的新教改革、啟蒙運動、工業革命讓歐洲的視野逐漸開
闊,隨著科技及文明的進步,逐漸皆露出中國真實的面貌,這何嘗又不是一件
套話呢?
西鏡東像的套話形象,用「巨人俯視侏儒」可以完美詮釋。與上課所舉例
的負面形象不同,這次我在尋找題目的過程中,我突然想到,過去歐洲人是否
會對中國皇帝的形象產生好奇?在《中國皇帝掛像》的 9 幅掛畫中,歐洲人傳教
士敘述的中國與實際的中國在這個意義上產生了「偏離」,他們對中國的觀察雖
是藉由親身經歷所獲得,但是在經由文字敘述的過程裡,會產生無意的偏離和有意
的誤讀,並不一定和當時的中國現況吻合。由《中國皇帝掛像》的圖片中可看
出,歐洲人對中國的幻想完全是以西方的角度出發,從五官、服裝、裝飾、建
築等等都沒有呈現出中國的風格,反倒是參雜了歐洲的羅馬式建築的對稱性與
巴洛克式建築的富麗堂皇及歐洲人面孔,和中國本土的畫像截然不同。更甚
者,《中國皇帝掛像》中皇帝的服飾配色歐洲人竟是以紅藍相襯,而不是以黃
色龍袍作圖,可見得當時的歐洲對中國了解程度甚低,有過度美化中國的傾
向。《中國皇帝掛像》的套話形像不同於課上所介紹的套話,全是發生在 18 世
紀後時期,反倒是以正面形象將中國幻想化為烏托邦國度,事實上根本並非如
此。
而另一主題有關於「傅滿州的套話形象」,我認為可以說是歷史上對於種
族歧視及中國刻板印象的最大的代表。傅滿州形象的誕生可以說是歷史的縮
影,可以從 16 世紀說起。當時歐洲經歷人文主義、文藝復興、新教改革,人們
開始重新評價基督神學。17 世紀儒學在歐陸上的傳播,在各國產生重大影響。
由於先前對基督教思想的挑戰,且當時法國人讚揚儒家孔子思想,而促成 1625
到 1650 年的反基督運動。
一直到 18 世紀歐洲工業革命的快速進步,開始對中國實力虛實進行打探,
可不料中國在當時根本不堪一擊,歐洲對於中國形象開始走下坡,之後一連串
中國敗仗及眾多在西方人眼中的東方惡習讓中國形象一落千丈。此番種種原
因,我可以簡單整理成一句話來解釋: 歐人以自身視角及利益出發盡可能想要同
化他國,進而造成了誤會與誤讀。
我不能說歷史百千年中所產生的套話形式必然錯; 反之,如此種種更可以歸
咎於人性使然。雖然歷史上的東西套話形式在日後有得到解釋與平反,但我們
更更應該思考的是過去種種套話所發生的背景與原因,並加以分析,而不是以
訛傳訛眾說紛紜。

叁、參考資料

一、台灣博碩士論文資料庫
1. 曾馨儀. (2016). 十八世紀法國博韋皇家製造廠(Manufacture Royale de
Beauvais)《中國皇帝掛毯》(Tenture de l’Empereur de Chine)之帝王形象. (碩
士). 輔仁大學, 新北市.
2. 吳惠雯. (2004). 晚明傳教士的中國意象--以社會生活的觀察為中心. (碩士). 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 台北市

二、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
1. 王玥. “中國風”研究的梳理與評述[J]. 中國藝術,2022,(6)
2. 武才娃. 18 世紀歐洲的中國文化熱[J]. 國際關系學院學報,1998,(2)
3. 嚴建強. 歐洲“中國熱”中的英國社會[J]. 浙江社會科學,2001,(5).
4. 耿昇. 法國對入華耶穌會士與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J]. 國際漢學,2004,(1).
5. 嚴建強. 歐洲“中國熱”中的英國社會[J]. 浙江社會科學,2001,(5).
6. 耿昇. 法國對入華耶穌會士與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J]. 國際漢學,2004,(1).
7. 李一鵬. 華裔形象在好萊塢電影中的變遷——從“傅滿洲”到“楊尼克”[J].
傳播力研究,2018,(31).
8. 安曉宇. 東方主義與美國主流社會中的華人刻板形象[J].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
報(社科版),2012,(3).
9. 林燊. 東方主義所引發的刻板化描寫[J]. 宜春學院學報,2011,(7).
10. 張晶,蔣金運. 美國華人文學跨文化視野下的中國想象[J].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
社會科學版),2010,(2).
11. 裴庚辛. 近代西方傳媒中的中國人負面形象——以電影中的傅滿洲(Fu
Manchu)博士為例[J]. 黑龍江史志,2009,(6).
12. 楊仲子. 美國華裔影視工作者反對好萊塢歪曲華人形象[J]. 當代電視,1994,(3).

三、台灣文獻期刊論文索引
1. 亞諾 H.羅伯森(2014)儒學對 17 世紀歐洲的影響,第六期,377-399
2. 李曉偲,樊勇(2008) 17-18 世紀的儒學西傳及其對歐洲哲學的影響. 大學學
報,10,101-227
3. 解藜,曹順慶(2016) 孔子研究的中學西漸例考. 東南學術,(02),摘要

三、網路資料
1. 西方的中國意象.(國立政治大學)
https://ah.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3716/11/260014a2.pdf
2. 第四章-晚明傳教士中國意象的文化解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80/server/api/core/bitstreams/0a91edd6-9799-4370-
8841-3af1cc9845d8/content
3. 中國禮儀之爭.(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5%9B%BD%E7%A4%BC
%E4%BB%AA%E4%B9%8B%E4%BA%89
4. 印象與真相──清朝中英兩國的覲禮之爭.(黃一農)
http://www.ihp.sinica.edu.tw/~bihp/78/78.1/huang.htm
5. 漫威華人英雄「上氣」!未演先惹辱華爭議. 記者:林耿賢,報導發佈時間:
2018/12/07 22:43
https://news.tvbs.com.tw/entertainment/1043477
6. 電影最 TOP:辱華界的“扛把子”——傅滿洲
https://youtu.be/xlpAu2HKze8

四、其他
1. 忻劍飛. 《世界的中國觀》.台北: 博遠,1993. 2
2. 劉豔. 〈傅滿州-西方社會妖魔化中國的形象巔峰〉.《淮海工學院學報》(社
科版). 4 卷 2 期,2006.6
3. 陸薇.走向文化研究的華裔美國文學[M].北京:中華書局,200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