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

李伟斌

众神喧哗之地:西差会入闽(二)
4、闽南三差会

闽南三差会是指美国归正会(the Reformed Church in America)、英国长老会(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英国伦敦会(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这三个差会

是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后出现的“新教宗派”(Protestant Church)。十六世纪初,德国宗教和

经济的情形,从多个方面来说,都是危机四伏的。教皇对于德国教会任意课税,任意干预圣

职之授任,这些压迫令人难受;而且教会事务由教廷办理,用费浩繁,内部腐化。1特别是

一五一五年,教皇利奥十世(Leo X,1513-1521 在位)

为聚敛财富,以修缮圣彼得大教堂为名发售赎罪券,

并答应将一部分收入分给各国君主。马格堡大主教阿

尔伯特(Albrecht of Brandenburg)向德国富商格尔家

庭借得巨款对利奥十世行贿,1517 年,利奥十世答应

阿尔伯特兼任美因兹大主教,负责在德国发售赎罪券,

将收入一半还债,一半上交教皇。天主教的这种腐败

滥权等手段,引得教内诸多虔诚的教士的不满,纷纷

要求教廷改革。恰逢当时,人文主义思想在德国兴起,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 许多知识分子撰写著作来抨击教廷。1517 年 11 月 1

日晨,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在维登堡教堂大门前贴出题为《关于赎罪券

效能的辩论》的 95 条论纲,而他的神学思想注重“因信称义”
,凭借着信靠的恩典而获得救

赎,掀起欧洲的宗教改革风潮。2在这个风潮中,瑞士的改革家约翰·加尔文(Jean Calvin,

1509-1564)的宗教改革思想最具影响力,他被称为“唯一国际性的改教家”。3

加尔文在 1535 年,完成了他的主要神学著作《基督教要义》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同时编订了《教会信条》,奠定了宗教改革思想的雏形。4加尔文的神学思想深受

路德与慈运理的影响,如反对罗马教会和教皇的绝对权威,主张“因信称义”
,认为《圣经》

中上帝的启示是唯一最高的权威。后来加尔文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预定论”为中心的神学

1
华尔克著,谢受灵译,赵毅之修译, 《基督教会史(增订本) 》,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
页 522.
2
Owen Chadwich,The Reformation(Harmondsworth,Middlesex:Penguin,1972).pp.40-75;另参麦格夫(Alister
E.McGrath)著,陈佐人译, 《宗教改革运动思潮》,香港:基道书楼,1991,页 69-87.
3
华尔克著,谢受灵译,赵毅之修译, 《基督教会史(增订本) 》,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
页 622.
4
姜嘉荣, 《清季闽南基督教会之研究(1842-1892) 》,香港浸会大学 1999 年哲学硕士论文,未出版,页 34.

1
李伟斌

体系,在新教诸教派中创立了“加尔文宗”(又称

“长老宗”),加尔文强调信徒要“悔改归正”,因

此“加尔文宗”又称为“归正教会”。

加尔文非常重视教会本身的建制。他认为教

会与国家都是由上帝创造,都是神圣的,上帝的目

的是使两者协调工作。教会负责信仰、崇拜和道德,

国家则保证教会行使其职能。因此,神权政治是最

理想的社会制度。在日内瓦的神权共和国中,为保

证教会不受世俗政权的控制,加尔文根据《新约圣

经》和日内瓦市政权的组织形式,创立了“长老制”

教会。加尔文他认为,除了牧师外,教会必须设立 约翰·加尔文(Jean Calvin,1509-1564)


民选的“长老”(Elders)和“执事”(Deacons),共同管治教内日常事务。加尔文认为教会

的最高权利机构是“长老会”或“长老法庭”,由平信徒中推选长老 12 人和牧师 5 人组成。

牧师为终身制神职人员,由议会推举,牧师主要负责讲解圣经、管理教会以及培育神职人员
5
;长老则每年改选一次,负责维持教会道德纪律;执事乃从平信徒中选出,为协助牧师及

长老的“非神职人员”。长老会定期开会,商讨教会诸项事宜。此外,在加尔文宗的教会组

织主要是分为数层架构(架构图如下所示),包括“堂会”(Church),需由长老和执事组成

“长老执事会”,自行处理本堂会的事务,方可成立;
“大会”(Presbytery)由区内“堂会”

牧师和“代议长老”组成,负责审查区内“堂会”事务;
“总会”
(Synod),下置“两个或以

上的区会”,由“大会”下的“堂会”委派牧师和长老合组而成,负责稽查“大会”事务,

具有听审权利。6

两个或以上的区会

总会
堂会(Church) 长老执事会
(Synod)

大会(Presbytery)

代议长老
“堂会”委派牧师 长老

5
值得留意的是,在日内瓦,由各教堂的牧师共同组成“牧师团”,不经牧师团许可,任何人不得在日内瓦
进行传教活动。
6
三层教会架构,是闽南教会的主要模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各地对加尔文宗的教会组织架构,彼此由不
同诠释和使用。参李约翰, 《长老会的历史与信仰》,台北:长青文化事业,1984,页 11-20.

2
李伟斌

加尔文在 1599 年间,成立了“日内瓦神学院”,全力培养教士,希望其可以将教义发

扬光大,他更是把大批神学院毕业生送到国外。这也使得长老宗传遍英格兰、尼德兰等地,

信徒渐渐遍布全球,并引发英国著名的“清教徒运动”。

(1)伦敦会(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伦敦传教差会是公理会下的一个传教差会,于 1795

年由公理会牧师大卫菩格(David Bogue,1750-1852)倡

议成立,以此来联合公理会和英国新教各大宗派,建立海

外传教工作,并开展中国的差传事业,成为近代来华的先

行者。公理会与英国的宗教改革有着直接的联系。十六世

纪上半叶,英皇亨利八世(Henry VIII,1509-1547)与罗马

教廷决裂,7自 1529 年到 1536 年间,亨利八世先后召开 8

次会议,进行宗教改革。1534 年国会通过“至尊法案”,8
大卫菩格(David Bogue,1750-1852)
标志着英国国教会(安立甘宗)正式成立。1547 年,亨利八世去世,年仅九岁的爱德华六

世即位,由其舅父爱德华·赛姆摄政。爱德华·赛姆是个新教徒,在他摄政期间,逃亡国外

的新教徒纷纷回国,给英国带来了路德宗、加尔文宗、再洗礼派等思想。然而,在 1553 年,

爱德华六世去世,其继任者玛丽一世(Mary I,1516-1558.1553-1558 在位)在其执政期间,

大肆杀害基督徒,大部分新教徒流亡瑞士,并且在日内瓦神学院修道,深受加尔文思想的影

响,这批教士折返英国后,他们对英国国教会保存了大量罗马教会的旧制度很不满,要求“清

洗”一切不符合新约圣经的旧教礼仪,从而触发了英国的“清教徒运动”。9

1569 年,剑桥大学神学教授托马斯·卡特赖特(Thomas Cartwright,1535-1602)提

出恢复早期基督教会长老制,取消大主教、会长等职,由平信徒选举长老管理教会。10值得

7
亨利八世登基初期,需要罗马教会的支持,因此积极参加反异端活动。1521 年,用他的名义发表了《七
圣事确定论》 ,驳斥路德,被教皇利奥十世封为“基督教卫士”。自二十年代起,英国卷入法、西战争,为
筹集军费,1524 年,亨利八世下令关闭英国国内 7 人以下的修道院,没收其财产。1527 年,查理五世攻占
罗马,教皇克莱门特七世被迫听命于西班牙。这时,亨利八世向教皇提出要与原配西班牙公主凯瑟琳离婚。
凯瑟琳是查理五世的姑母,教皇不敢开罪于查理五世,迟迟不予批准。亨利八世便利用宗教改革,打击罗
马教廷在英国的势力,摆脱教皇的控制。
8
值得留意的是, “至尊法案”的通过,正式承认英王是“英国教会在世唯一最高元首”,国王有权召开宗
教会议,教会向教廷交纳的贡金一律上交国王。
9
John Moorman,A History of the Church in England(London:A and C Black,1953),pp.191-197;另参 Owen
Chadwich,The Reformation(Harmondsworth,Middesex:Penguin),pp.97-136.
10
1570 年,卡特赖特被伊丽莎白解职,流亡日内瓦,使他得以进一步了解加尔文神权国家理论的精华。不
久,卡特赖特返回英国,按加尔文宗的组织体系建立清教徒教会:由平信徒选举长老和牧师组成长老会主
持教会工作;长老会由权根据《圣经》决定教义、礼仪和道德律,执行宗教惩处,国家不得干预教会等。
不过他们并不主张脱离国家教会,只希望通过修改《公祷书》对国教会进行内部改革,逐步由主教制过度
到长老制。这些人是清教徒中的温和派,被称为“长老派”。参唐逸, 《基督教史》,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3。

3
李伟斌

留意的是,公理会的创始人罗伯特·勃朗

(Robert Browne,1550-1633)在剑桥求

学的时候,深受卡特赖特的影响,他提倡

清洗安立甘的宗教礼仪,主张“政教分离”

教会不受政府的干预,他更是在 1581 年

在诺里奇建立了第一所不从属于国教会

的独立教堂。同时,他在尼德兰发表文章,

阐明公理宗的要义,主张教会由信徒自愿

结合共同管理;各教会独立自治,不设统

一管理的上级机构;各教会自由选择自己

的教义、礼仪、教规等。然而,英国政府

对“清教徒运动”大肆镇压,最重要的是

在 1593 年,由英国国会决议,要求臣民

尊重英国国教会,不能举行任何违法的

“教会礼仪”,违者可遭受驱逐或处死。11
托马斯·卡特赖特(Thomas Cartwright,1535-1602)
公理会遭镇压,大批信徒逃往国外。到了十八世纪末,英国政府开放教禁,使得公理会得以

壮大发展。

十八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在为社会带来万千财富的

同时,也使得社会也出现了极度贫困的状态。这也造成了,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宗教持冷漠或

敌视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一批基督教新教人士认为基督教信仰缺乏感情,无法吸引信众,

纷纷谋求“复兴”,从而引起了欧洲的“宗教复兴运动”
(或称“福音复兴运动”
,因为这些

人倡导宣讲福音,特别注重在下层群众中宣讲福音,故称“福音派”)
。这些基督教人士强调

阅读《圣经》,提倡个人节制,开办国内外差会等,试图复兴宗教来达到社会改良的目的。

这场宗教复兴运动以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1703-1791)和乔治·怀特菲尔德(George

Whitefield,1714-1770)为代表,他们先后在英美两国掀起了一波布道运动,奠定了差传事

业的典范。在他们的影响下,欧美各宗派纷纷组织“差会”(Mission Society),建立海外差

传事业。

在英国受这波布道差传事业影响且对后来差传事业产生影响的是,乃是威廉克理

11
John Moorman,A History of the Church in England(London:A and C Black,1953),pp.211-219.

4
李伟斌

(Willian Carny,1761-1834)12。他是浸信会传教士,深受欧洲宗教复兴运动的影响,大显

宣教热忱,他用多年的思想撰写《基督徒当竭尽所能引领异教人民归正》(Enquiry into the

Obligation of Christians to Use Means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Heathens)一书。正是因为这本

(Baptist Society for Propagating


书,浸信会信徒深受感动,起而组织“浸信会异域广传福音会”

the Gospel Among the Heathens)


,发展异邦传道计划,这是最早推广“异域传教”的一派。
13
而伦敦传道会(London Mission Society)
,正是在这个时期成立,该会的宗旨是:向“异教

徒地区”和“未开化民族”传教;传教士不分宗派,不传宗派特点,只注重传播各宗派共同

承认的基督教基本教义。14他们又提倡公众治理教会,鼓励各教会“自养、自治、自传”

伦敦会是近代最早进入中国传教

的基督教差会,以 1807 年作为开端,是

年马礼逊东来宣教,成为近代基督教首

位来华传教士。马礼逊在华工作期间,

由于康熙、雍正两朝严厉禁教,因此,

他的传教工作困难重重。马礼逊在华二

十五年,只为四个教徒洗礼,15而其力主

工作于翻译《圣经》和编辑《华英字典》

上,为基督教入华作准备工作,他尤为

提倡“恒河外方传道计划”
(Ultra-Ganges

Mission)。马礼逊认为眼前中国无法开展

传教工作和出版事业,因此他在 1812 年

向伦敦传教总部提出“恒河外方传道计

划”
。计划在恒河外方之地建立传教基地,
马礼逊及其中国助手,钱纳利绘(George Chinnery),特纳
16
(Charles Turner)镌及印;鸣谢:英国国家肖像博物馆(National 为日后中国传教事业作准备。这个传教
,编號:NPG D39052
Portrait Gallery)

12
在 Herbert Kane 看来,威廉克理应为近代基督教差传工作之父,若马丁路德代表基督教改革,则威廉克
理则是代表近代基督教差传运动。参 J.Herbert Kane,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World Mission(Michigan:
Baker Book House,1982),pp.83.
13
华尔克著,谢受灵译,赵毅之修译, 《基督教会史(增订本)》 ,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
页 820.亦参 J.Herbert Kane,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World Mission(Michigan:Baker Book House,
1982),pp.83-86.
14
杨慧琳,曹利群,方鸣, 《基督教文化百科全书》 ,济南:济南出版社,1991,页 53.又参 Norman Goodall,A
history of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1895-1945,Lond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4,pp.7.
15
四个受洗的教徒为蔡高(1814 年 7 月 16 日,澳门) ;蔡谦(1822 年,广州);屈昂(1830 年,澳门);
Choo Tsing(1822 年,广州),参李志刚,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文化论文集》,台北:宇宙光,1989,页 25.
16
“恒河外方”之地包括巴脱维亚、新加坡和槟榔屿,参 Jean Paquette,An Uncompromising Land: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In China,1807-1860,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7,pp.114.

5
李伟斌

基地17吸引了大批传教士东来,同时也凝

聚了伦敦会在远东地区的力量,其中伦敦会首到厦门的传教士施敦力约翰也在 1837 年来到

“恒河外方”之地。这个恒河外方之地的传教基地直到鸦片战争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之后,

其重要性渐渐消失,过往在东南亚的传教士纷纷来华。其中施敦力约翰(John Stronach,

1844-1878)和养为霖(William Young,1846-1855)两位牧师一起来到厦门,至此开启了伦

敦会在闽南地区的传教事业。

(2)、英国长老会(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

英国长老会的成立与“清教徒运动”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清教徒”中的温和派被称

为“长老派”。特别是在“清教徒运动”中,剑桥大学神学教授托马斯·卡特赖特所提倡的

恢复早期基督教会长老制度,由平信徒选举长老管理教会的观点成为建立长老会的先声。18

早在 1566 年,英国女王就命令坎特伯雷大主教发布通告,对清教徒进行逼迫。到了 1574

年,坎特伯雷大主教帕克尔去世,继任主教格林德尔(Edmund Grindal,1519?-1583)同情

清教徒,清教徒运动迅速发展,且在英国东部和南部相继出现了“长老教区”,这足以见得

长老会已经在英国立足。

然而,这个“成果”却引来了英国诸王的不安。1603 年,英王詹姆士一世(James

Ⅰ,1566-1625)即位,就对清教徒采取了抑制其发展的政策,对不改信国教会的清教徒一

律驱逐出境。1625 年,查理一世(CharlesⅠ,1600-1649,1625-1649 在位)继任詹姆士一世

为英王,他进一步镇压清教徒,重用反对加尔文派的国教会强硬派威廉·劳德(William Laud,

1573-1645),并任命其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同时,他在英王的支持下对清教徒采取高压行动,

完全禁止他们活动,对违犯国教会教规者施以酷刑,这使得诸多清教徒逃亡国外,其中有许

多人逃亡北美。1660 年,查理二世(CharlesⅡ,1630-1685,1660-1685 在位)即位,他在 1662

年批准《信仰划一法案》,规定对不根据新《公祷书》和《信仰划一法案》进行崇拜者予以

重罚,因此国内的长老派被予以镇压,他们只好走上反国教的道路。1685 年,詹姆士二世

(JamesⅡ,1633-1701,1685-1688 在位)即位,他于 1687 年发布宗教宽容令,恢复罗马教

会的自由,并反对清教徒的活动。这些英王所采取的政策,使得英格兰的长老派信徒长期处

在政府的逼迫下,未得成立本土的“长老总会”,只能以“堂会”和“大会”存在,并各自

17
伦敦会在南洋马六甲成立宣教基地,除了向当地华人宣教,更开办一所学校和一间印刷厂,成立一个传
教士委员会。1813 年伦敦会派遣传教士米怜(William Mine,1785-1822)来华协助马礼逊在马礼逊在马六
甲建立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 ,培养华人和欧籍传教士。参李志刚,《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文化论
文集》 ,台北:宇宙光,1989,页 25-26.
18
John Moorman,A History of the Church in England(London:A and C Black,1953),pp.209.

6
李伟斌

为政,势力极为薄弱。19

19 世纪初英格兰长老会得到复兴,英格兰长老会的信徒日益增长。多年来,她一直

没有完整的组织。有大约一半的长老会分散在全国各地,没有总会或大会来管理,只与苏格

兰教会有松散的联系,而苏格兰教会并没有对英格兰教会行使管理权。在 1836 年英格兰的

教会与苏格兰的教会领袖的友好协商后,由曼彻斯特的长老大会(Manchester Presbytery)

和兰开郡的长老会(Lancashire Presbytery)联合,组织成英国长老总会,英格兰至此建立起

独立完善的长老会组织。他们与苏格兰的教会保持友好关系,并复兴威斯敏斯特神学会议的

传统以及古老的教会管理形式。英国长老会成立后,她就开始关注对国内外宣教的工作,特

别是英格兰长老派在 18 世纪末深受约翰·卫斯理和威廉克理的影响,产生海外宣教的觉醒,

而那时候的长老会本身还未有正式的组织,直到 19 世纪初期英国长老会的成立。而英国长

老会为显示教会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她本身乃快速组成本身的差会,积极开展海外

差传事业。20

1842 年鸦片战争,中国开放五口通商。自从半个世纪前,教会就一直祈祷,希望中

国的大门可以被打开。许多人渴望教会的传教事业可以延伸到中国,而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

的开放,使得长老会看到进入中国的机会。因此,有一些来自英国长老会的成员如麦佛逊

(Donald Matheson)等人,他们积极推动中国宣教事业,他们希望成立长老会在中国的传

教团队。而宾为霖(William C.Burns,1815-1868)深受这股潮流的影响,这位日后被称为“横

扫亚欧的布道家”,他常“听到中国的呼呼”,对中国宣教事业常怀热情。211847 年,英国长

老会首派宾为霖抵达香港,开启长老会在华事业。1850 年鉴于厦门诸多优势,从而将厦门

作为传教中心,并派遣用雅各医士(Jmaes Young,1850-1865)到达厦门,至此英国长老会

开启了在闽南地区的宣教事业。

(3)、美国归正荷兰教会(The Reformed(Dutch)Church in America)

美国归正荷兰教会与尼德兰22宗教改革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当时,尼德兰是欧洲主

要的文化中心,人们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1517 年之后,路德、茨温利、加尔文等派的思

想先后传入尼德兰,其中尼德兰北方的荷兰等省深受加尔文派思想的影响。1555 年后,荷

兰的统治权由查理五世归入其子西班牙王腓力二世(PhilipⅡ,1527-1598,1556-1598 在位)

19
李约翰,《长老会的历史与信仰》 ,台北:长青文化事业,1984,页 84-85.
20
J.Johnston,China and Formosa,The Story of the Mission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New York:
Fleming H.Revell Co,1888,pp.1-14.
21
李约翰,《长老会的历史与信仰》 ,台北:长青文化事业,1984,页 84-85.
22
16 世纪初期的尼德兰包括现今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的一部分,由 17 个省组成联邦,各
省享有一定的自治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派总督进行统治。参唐逸, 《基督教史》,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3,页 225.

7
李伟斌

的统治。他与查理五世对待抗议宗主义的政策不一样,查理五世虽然说尽力阻止抗议宗主义

的发展,但他大体上是尊重荷兰人的权利。而腓力二世他要使荷兰的政教与西班牙趋于统一,

因此,他不断的镇压基督教的不同派别。特别是在 1564 年,腓力二世命令尼德兰总督执行

特兰托会议镇压异端的法令,这使得大批新教徒外逃,致使工厂倒闭,商店关门,工人失业。

腓力二世的这个举动,触碰到与资产阶级利害相关的贵族人员的利益23,造成了尼德兰长达

40 年的独立战争。以此同时,尼德兰的基督徒组成“革命党”
,到处捣毁天主教堂,组织革

命以推翻腓力二世的统治。在当时,尼德兰的加尔文派新教徒日益增多,这些加尔文派信徒

在挨姆顿召开“第一次全国总议会”,确立尼德兰长老派制度,并于 1571 年召开全国首次长

老总会会议,正式成立“荷兰归正教会”。24

“美国荷兰归正教会”源自于“荷兰归正教会”
,这与欧洲殖民主义息息相关。17 世纪,

信仰天主教的西班牙和法国以及信仰基督教新教的英国和荷兰,争先恐后地在美洲建立殖民

地。英王詹姆士一世在 1606 年公布的《弗吉尼亚宪章》上如此宣布到:

“……根据我们英格兰国内目前钦定的教旨、仪式、信仰,必须‘宣传、灌输并执行上帝的旨意,做

。因此,殖民主义在哪里安营扎寨,传教士就在哪里传教。”25
礼拜’

虽然这是英格兰所制定的政策,但大体可以反应初整个欧洲国家对于殖民的基本做法。基督

教历史学家华尔克(Williston Walker)他对于基督教与殖民的看法基本可以说明一切,也可

以说明“美国荷兰归正教会”乃是源自于“荷兰归正教会”,他认为:

“美洲基督教源出于欧洲,正如欧洲许多不同的人种将美洲瓜分为若干殖民地,欧洲各种不同的基督

”26
教派也跟着移植到那新的大陆上来。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殖民扩张,欧洲国家把基督教带进美洲,而荷兰归正教会也本着其

宗教改革的精神以及要使美洲人“悔改归正”的宗旨,在北美地区开启了教务工作。荷兰归

正教会在美国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1628-1664 年,这是一个开始的时期,

以英格兰征服新阿姆斯特丹并更名为纽约而结束;1664-1771 年,这一时期,政治上教会处

于英国控制之下,教会行政上则受阿姆斯特丹教区的控制;1771 至今,教会独立自主发展

时期。1628 年,在乔纳斯·米迦利乌斯牧师(Rev. Jonas Michaelius)的领导下,在新阿姆斯

(Dutch Reformed
特丹(今为纽约)建立第一所荷兰基督教会,定名为“美国荷兰改革派教会”

23
1565 年,与资产阶级利害相关的贵族利用人民的反抗情绪组成“贵族同盟”。1566 年 4 月, “贵族同盟”
向尼德兰总督递交请愿书,要求废止“血腥敕令”,停止宗教裁判所。参唐逸, 《基督教史》
,北京:中国社
会出版社,1993,页 227.
24
华尔克,威利斯顿,《基督教会史》 ,香港:圣公会出版社,1953,页 465-476.
25
唐逸,《基督教史》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页 274.
26
华尔克,《基督教会史》 ,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页 750.

8
李伟斌

Church in Amercia)。他们接受并遵循 1618-1619 年在“多特会议”


(Synod of Dortrecht)上制

定的信条标准和教会行政规则的指导。早期美国荷兰改革派教会在荷兰的管制之下,教会延

续荷兰的传统,这使得教会的发展极为缓慢。由此也产生了长期的冲突,即关于改革教会是

否应该保持荷兰特色,还是在荷兰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性这个国家的需求来发展改革教会。直

到 18 世纪末,在“美国归正教会之父”李文斯顿(Rev.Dr.John Henry Livingston)的帮助和

带动下,教会逐渐脱离荷兰母会而独立,自成一派。27“美国荷兰改革教会”于 1819 年改

(Dutch Refrmed Church in the U.S.A),在 1867 年改为“美国归正


名为“美国荷兰归正教会”

教会”(Reformed Church in America)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期,受福音运动(复兴运动)的影响,在美国和欧洲大陆纷纷成

立了教派和跨教派的传教机构。而在美国,因着复兴运动的影响,美国教会相继产生对宣教

事业的热忱, (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ons,


“美国海外传道委员会”

ABCFM)即“美部会”28因此而成立,以此来联合诸派教会推进差传工作。在当时,促成美

部会差派传教士来华的关键人物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和美国基督徒商人

奥利芬(David W.C.Olyphant)29。他们为

了促成美国在华宣教事业,在 1827 年 11

月,分别向美部会致函请求建立中国传

教团,其中奥利芬在信中具体要求派两

名传教士来,分别向中国人及来华外国

船只商的水手传福音。在马氏及奥氏的

推动下,美部会回应了他们的要求,在

1829 年 派 遣 裨 治 文 ( Elijah Coleman

Bridgman ) 和 代 表 美 国 海 员 之 友 协 会

(American Seaman’s Friend Society)的雅

裨理(David Abeel)来华。1830 年 1 月

22 日裨治文等人抵达澳门,同年 2 月 25

日他们转往广州,至此正式开启该会在
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
27
Vergilius Ferm, The American Church of the Protestant Heritage,New York:Philiosophical
Library,1953,pp.131-145.
28
美国海外传道会得到公理会、长老会(1812-1870)、美国归正会(1826-1857)等教派的支持,后来除了
公理会外的教派陆续退出。
29
奥利芬(David W.C.Olyphant)是一位信仰虔诚的基督徒,曾在梅森的的纽约教会担任长老。1820 年来华
经商;1827 年在广州成立自己的公司,名为“Olyphant & Company”。他与马礼逊关系密切,积极协助马马
礼逊在华宣教工作。

9
李伟斌

华传教事业。30其中,与裨治文同往的雅裨理乃是归正会牧师。

雅裨理牧师是美国归正会第一个进入厦门

的传教士,可以说他是近代“闽南首位传教士”。

雅裨理之所以能够在华开展宣教事业,乃是因为

他应了奥利芬的要求,牧养在华的美籍海员。而

雅氏认为这是机不可失,遂来华工作,这乃是归

正会及其在华播种工作的第一步。雅氏在广州期

间与马礼逊等人共事,且常常与广州人民来往,

这也使得他积累了丰富的宣教经验。马礼逊非常

看好雅氏,因此多次挽留,最后雅氏答应马氏的

邀请,加入美部会开始在中国的传教工作。311833

年雅氏因体弱多病赴英国伦敦疗养,他在伦敦期

间邀集了几位女信徒组织“中国及远东妇女教育

促进社”,并由该社派女传教士到远东来。1834 年,雅氏回美国,极力发动远东宣教工作。

1842 年 2 月 24 日,雅裨理和圣公会(the Episcopal Church of the United States)的文惠霖

(Wm.J.Boone)来到厦门。32

至此之后,归正会的传教士纷纷来华,但其差会创办之初,会内的雅裨理和打马字约

翰(John Van Nest Talmage),他们皆以美部会传教士的名义来华。直到 1857 年,归正会认

为闽南的发展理想,时机成熟,遂组建了本身的差会来推动在华宣教事业。以此同时,鉴于

闽南的传教士都是归正会的会友,美部会遂将当地的事工悉数转交给归正会。33至此,归正

会以厦门为根据地,开启了在闽南地区的宣教事业,自 1842 年至 1950 年间,归正会所派传

30
K.S.Latourette,A History of the Expansion of Christianity,the Gentury in Northem Africa and Asia,N.Y.,
London:Happer and Brothers Publishers,1944,pp.300-301.另参 Murray Rubinstein,The Origins of the
Anglo-American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1807-1840,Lanham,Md,& London:The Scarecrow Press,1996,
pp.238-247.亦参李志刚,《基督教早期在华传教史》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页 83.
31
1831 年 7 月,马礼逊曾致函雅裨理,曰:“您与其他圣徒已加入中国的工场,我甚以为乐。 ”,参海恩波
著,简又文译, 《传教伟人马礼逊》,香港:基督教辅侨出版社,1956,页 138-139.
32
1842 年 3 月 3 日,雅氏在写给美部会的呼吁信中,呼吁美部会差派传教士来华,在信中他如此说到: “……
我终于抵达中国的福建省,在我以往宣道工作的大部分年日中,我已学习了该省的语言。圣公会的文惠廉
牧师和我于一星期前抵达此地,已迁入在我们的新居里。我们已习惯这里的生活了。我们被指派获得最好
的一座房屋,并获得一切的便利,进行修理该房屋……人口众多的厦门商埠是该省商业最繁盛的一个城市。
我们的居所距离该城市只有半哩。那地方的首长邀请我们一同游览全城。我提早写这封信的目的是表示此
地需要工作人员是补充和供应。……我这个请求并非出于自私。这是我经过熟思考虑的判断。如果我处于
他们的情形中,我自己也是要选择前来中国工作的……中国现在已经局部的开放了,我们有各种理由来断
言中国必不再像从前那样的闭关自守。请中国籍的传教士来中国工作吧! ”参叶克豪,《闽南中华基督教历
史资料汇编第一册》 ,未出版。
33
P.W.Pitcher,Fifty Years in Amoy,or A History of the Amoy Mission,New York:Board of Publication of the
Reformed Church in America,1899,pp.9-20.

10
李伟斌

教 士 包 括 其 夫 人 , 共 151 人 ( 根 据 Historical Directory of the Reformed Church in

America,1628-1978)。

(未完待续)

11
李伟斌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1、华尔克著,谢受灵译,赵毅之修译,
《基督教会史(增订本)》,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有限公司,2012。

2、麦格夫(Alister E.McGrath)著,陈佐人译,
《宗教改革运动思潮》,香港:基道书楼,1991。

3、姜嘉荣, ,香港浸会大学 1999 年哲学硕士论文,


《清季闽南基督教会之研究(1842-1892)》

未出版。

4、李约翰,《长老会的历史与信仰》,台北:长青文化事业,1984。

5、杨慧琳,曹利群,方鸣,
《基督教文化百科全书》,济南:济南出版社,1991。

6、李志刚,《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文化论文集》,台北:宇宙光,1989。

7、华尔克,威利斯顿,
《基督教会史》,香港:圣公会出版社,1953。

8、李志刚,《基督教早期在华传教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9、海恩波著,简又文译,《传教伟人马礼逊》,香港:基督教辅侨出版社,1956。

10、叶克豪,《闽南中华基督教历史资料汇编第一册》
,未出版。

英文文献
11、Owen Chadwich,The Reformation(Harmondsworth,Middlesex:Penguin,1972)。

12、John Moorman,A History of the Church in England(London:A and C Black,1953)。

13、Owen Chadwich,The Reformation(Harmondsworth,Middesex:Penguin)。

14、J.Herbert Kane,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World Mission ( Michigan : Baker Book

House,1982)。

15、Norman Goodall,A history of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1895-1945 ( Lond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4)。

16、Jean Paquette,An Uncompromising Land: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In China,1807-1860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7)。

17、 J.Johnston,China and Formosa,The Story of the Mission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New York:Fleming H.Revell Co,1888)。

18、Vergilius Ferm, The American Church of the Protestant Heritage ( New York:Philiosophical

Library,1953)

19、K.S.Latourette,A History of the Expansion of Christianity,the Gentury in Northem Africa and

Asia(N.Y.,London:Happer and Brothers Publishers,1944)。

12
李伟斌

20、Murray Rubinstein , The Origins of the Anglo-American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1807-1840(Lanham,Md,& London:The Scarecrow Press,1996)。

21、P.W.Pitcher , Fifty Years in Amoy,or A History of the Amoy Mission ( New York:Board of

Publication of the Reformed Church in America,1899)。

1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