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与冲击地压矿井类型划分研究

兰天伟 张志佳 袁永年 韩军 刘洪泉 张俊杰 张宏伟 罗波远 刘铭玮

引用本文:
兰天伟, 张志佳, 袁永年, 等. 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与冲击地压矿井类型划分研究[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3, 51(2):
104-113.
LAN Tianwei, ZHANG Zhijia, YUAN Yongnian, et al. An evaluation method for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s of mine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mines subjected to rock bursts[J]. Coal Geology & Exploration, 2023, 51(2): 104-113.

在线阅读 View online: https://dx.doi.org/10.12363/issn.1001-1986.22.12.0913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Articles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

冲击地压煤层大直径卸压孔快速成孔关键技术
Key technology for rapidly drilling large diameter destressing-drillhole in rockburst coal seam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0, 48(2): 20-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986.2020.02.004

改进层次分析法在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improved hierarchic analytic process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mine hydrogeological types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9, 47(1): 121-1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986.2019.01.018

钻孔多参量指标预测冲击地压危险性的试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n prediction of rock burst risk by multi-parameter indexes of borehole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8, 46(6): 203-2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986.2018.06.031

坚硬顶板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机理及前兆判别
Precursor discrimination and mechanism of rock burst in the island workface with hard roof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8, 46(2): 118-1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986.2018.02.018

稀缺高炉喷吹用煤地质评价指标探讨及应用
Discussion and application of geological evaluation index of scarce coal injected into blast furnace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0, 48(2): 49-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986.2020.02.009

我国煤矿井下复杂地质条件下钻探技术与装备进展
Progress of drilling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s for complicated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 in China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0, 48(2): 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986.2020.02.001
第 51 卷 第 2 期 煤田地质与勘探 Vol. 51 No.2
2023 年 2 月 COAL GEOLOGY & EXPLORATION Feb. 2023

兰天伟,张志佳,袁永年,等. 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与冲击地压矿井类型划分研究[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23,51(2):


104−113. doi: 10.12363/issn.1001-1986.22.12.0913
LAN Tianwei,ZHANG Zhijia,YUAN Yongnian,et al. An evaluation method for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s of mine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mines subjected to rock bursts[J]. Coal Geology & Exploration,2023,51(2):104−113. doi: 10.12363/
issn.1001-1986.22.12.0913

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与冲击地压矿井类型
划分研究
兰天伟1,2,张志佳1,袁永年3,韩 军1,刘洪泉4,张俊杰5,张宏伟1,罗波远6,刘铭玮1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矿业学院,辽宁 阜新 123000;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鄂尔多斯研究院,内蒙古 鄂尔多
斯 017010;3. 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 内蒙古利民煤焦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6064;
4. 龙煤集团双鸭山分公司,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5. 龙煤集团鹤岗矿业公司,黑龙江 鹤岗 154100;
6. 鄂尔多斯市昊华红庆梁矿业有限公司,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4323)

摘要: 冲击地压等矿井动力灾害的发生受多因素影响,是自然地质动力环境条件和开采工程扰动条
件耦合作用的结果。冲击地压发生的时间、空间、强度等特征与矿井所处区域地质动力环境有关,
由于不同煤田、不同矿区、不同矿井所处的区域地质动力环境存在差异性,致使有些煤矿不具备发
生冲击地压的地质动力环境条件,而有些煤矿发生冲击地压的类型也不同。提出矿井地质动力环境
评价方法,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地质动力环境研究中,主要考虑自然地质条件下外部地质体的
动力作用对冲击地压的影响效应,确定构造凹地反差强度、矿井区域断块构造运动、断裂构造、构
造应力、开采深度、上覆岩层结构特征、本区及邻区判据条件等影响因素为评价指标,根据各因素
对矿井的影响程度情况,给出每个因素的不同量化评价值。综合量化评价结果,判定矿井是否具有
发生冲击地压的地质动力环境:(1) 当综合评价指标值 n 为 0~0.25,表明矿井不具备冲击地压发生的
地质动力环境;(2) 当综合评价指标值 n 为>0.25~0.50,矿井具有弱冲击地压发生的地质动力环境;(3) 当
综合评价指标值 n 为>0.50~0.75,矿井具有中等冲击地压发生的地质动力环境;(4) 当综合评价指标
值 n 为>0.75~1.00,矿井具有强冲击地压发生的地质动力环境。依据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指标,揭
示矿井工程地质体内冲击地压产生的地质动力环境和能量条件,进而确定冲击地压矿井类型,属于
非冲击地压矿井、冲击地压矿井和严重冲击地压矿井。最后,以绥滨坳陷盆地边缘双鸭山−集贤煤田
为例,分析双鸭山矿区集贤煤矿的地质动力环境,确定集贤煤矿地质动力环境综合评价指标值 n 为
0.67,矿井具有中等地质动力环境,类型属于冲击地压矿井。研究成果验证了地质动力环境是矿井
产生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的重要性因素和能量基础条件。
关 键 词:冲击地压;地质动力环境;地质动力条件;评价指标体系;矿井类型
中图分类号:TD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986(2023)02-0104-10

An evaluation method for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s of mine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mines subjected to rock bursts
LAN Tianwei1,2, ZHANG Zhijia1, YUAN Yongnian3, HAN Jun1, LIU Hongquan4,
ZHANG Junjie5, ZHANG Hongwei1, LUO Boyuan6, LIU Mingwei1
(1. College of Mining,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Fuxin 123000, China; 2. Ordos Research Institute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

收稿日期: 2022-12-01;修回日期: 2022-12-31


基金项目: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项目(XLYC2007042);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重点项目)(LJKZ0325);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51604139)
第一作者: 兰天伟,1982 年生,男,辽宁阜新人,博士,教授,从事冲击地压等矿井动力灾害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ltw821219@163.com
第2期 兰天伟等: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与冲击地压矿井类型划分研究 • 105 •

versity, Ordos 017010, China; 3. Limin Coal and Cok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National Energy Group Wuhai Energy Company, Or-
dos 016064, China; 4. Shuangyashan Subsidiary Company, Longmei Group, Shuangyashan 155100, China; 5. Hegang Mining Com-
pany of Longmei group, Hegang 154100, China; 6. Ordos Haohua Hongqingliang Mining Limited Company, Ordos 014323, China)
Abstract: The occurrence of dynamic disasters in mines, such as rock bursts, is affected by multiple factors and is the
result of the coupling of the natural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 and mining engineering disturbances. The charac-
teristics of rock bursts including their time, space, and intensity are related to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
ment of mines. Different coal fields, mining areas, and mines have different regional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s.
Accordingly, some coal mines do not have a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 of rock bursts, while some are subjected to
different types of rock bursts. This study proposed an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s of
mines and constructed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 study of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s mainly focuses on the
effects of the dynamic process of external geological bodies on rock bursts under natur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re-
fore, it was determined that evaluation indices of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s consisted of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the tectonic contrast of tectonic concaves, tectonic movement of fault blocks in mine areas, fault structures, tectonic
stress, mining depth,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overlying strata, and the criteria for the study area and its adjacent
areas. Then, differen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values of these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de-
grees of their influences on mines. Afterward,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results were integrated to determine whether a
mine has a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 of rock bursts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criteria: (1) a value of the integ-
rated evaluation index (n) of 0-0.25 indicates a mine has not a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 of rock bursts; and (2) an
n value of 0.25-0.5, 0.5-0.75, and 0.75-1.0 indicates that a mine has a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 of weak, moder-
ate, and intense rock bursts,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indices of the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s of
mines, the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 and energy for the occurrence of rock bursts i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bod-
ies can be determined. Then, the mines can be classified as mines free from rock bursts, mines subjected to rock bursts,
or mines subjected to severe rock bursts. With the Shuangyashan-Jixian coal field at the margin of the Suibin Depres-
sion Basin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 of the Jixian coal mine in the
Shuangyashan mining area and determined that the Jixian coal mine has an n value of 0.67. This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Jixian coal mine has a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 of moderate rock bursts and is a mine subjected to rock bursts.
As verified b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e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 is a critical influencing factor and a basic
energy condition inducing dynamic disasters of mines, such as rock bursts.
Keywords: rock burst;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 geological dynamic condi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mine
type

地质灾害是内外地质动力作用结果[1]。内动力作 理论研究了冲击地压从孕育、发生、发展到停止的作
用控制着外动力作用的格局和基础条件,外动力作用 用过程。赵毅鑫等 [10] 基于非平衡态热力学和耗散结
改造着内动力作用的结果。内外地质动力环境的耦合 构理论,阐述冲击地压孕育过程中“煤体−围岩”系统
作用控制着煤矿开采的地质动力效应和冲击地压、矿 内能量积聚及耗散特征和致灾机理,构建煤体突出力
震、岩爆、煤与瓦斯突出等矿井动力灾害的发生。冲 学模型。张宏伟等 [11-12] 应用地质动力区划法和多因
击地压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复杂的岩石力学问题,因其 素模式识别法对我国多个矿区矿井冲击地压危险性进
突发性、强烈破坏性对煤炭资源安全开采造成严重威 行预测,指出不同矿区、不同矿井、不同煤层、不同构
[2-5]
胁 。我国在冲击地压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方面成 造和应力条件下,冲击地压具有不同的发生模式。窦
果显著。章梦涛等 [6]
提出了冲击地压失稳理论,根据 林名等[13] 提出煤岩体弹塑脆性模型,解释了冲击破坏
煤岩变形破坏机理和变形稳定理论,对煤岩突然性破 煤岩体的脆性冲击和延时冲击现象,以及煤岩体冲击
[7]
坏过程进行了研究。李玉生 提出了“三准则”理论, 破坏的声发射和电磁辐射现象及其耦合规律,提出了
认为强度准则是煤岩体的破坏准则,能量准则和冲击 煤岩冲击破坏的危险性评价方法,研发了冲击地压预
倾向性准则是突然破坏准则,只有当同时满足,冲击地 测预报的电磁辐射监测技术,建立了煤岩强度弱化减
压才会发生。齐庆新等 [8]
建立了冲击地压的摩擦滑动 冲理论。王恩元等 [14] 研究了受载复合煤岩体的电磁
失稳模型,用摩擦滑动中的黏滑现象解释冲击地压发 辐射特性和表面电位特性,提出了应力诱导极化(煤岩
[9]
生机理。潘一山等 提出扰动响应判别准则,对巷道 非均匀变速形变)及带电粒子变速运动产生电磁辐射
冲击地压问题进行解析分析,指出煤岩弹性模量和峰 的机理。姜福兴等[15] 构建以微地震监测为主的“区域
值后降模量之比是决定稳定性的重要参数;采用突变 危险性预警”和以应力动态监测为主的“临场危险性
• 106 •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51 卷

预警”平台。赵阳升等[16] 基于岩体动力破坏实际释放 释冲击地压发生的动力机制,并为类似地质动力环境


能量远大于诱发能量这一事实,提出了岩体动力破坏 下的矿井冲击地压的危险性进行预判和治理。
的最小能量原理,即岩体动力破坏真正需要消耗的总
1 矿井地质动力环境分析
是单向应力状态的破坏能量。潘俊锋等 [17-18] 在大量
冲击地压防治案例基础上,首次将冲击地压机理、监 1.1外部地质体的动力作用
测与防治指导理论关联并统一起来,提出“冲击地压 冲击地压等矿井动力灾害的发生是自然地质动力
启动理论”。韩军等[19-20] 分别对京西煤田、抚顺矿区 条件和开采工程扰动条件耦合作用的结果。冲击地压
冲击地压的地质动力环境进行分析,认为地质动力环 产生的动力来自工程区域煤岩体中能量的积聚和释放。
境是冲击地压系统的能量来源和冲击地压孕育的地质 自然地质条件下,煤岩体内的能量积聚与构造活动、
动力学条件。 应力场变化有关,是现代构造运动所导致的,其时、空、
综上可知,目前采矿工程与岩石力学领域的学者 强分布特征受控于区域地质动力环境。矿井开采工程
对冲击地压机制和防治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 区域处于板块构造体内,工程地质体受控于板块构造
诸多理论研究成果。但由于冲击地压的复杂性且受多 体这个巨大的地质动力环境系统,板块间碰撞挤压产
因素影响,从冲击地压发生的本质特征来看,矿井的地 生的构造应力和能量通过地壳岩体介质传递到次级亚
质动力环境是基础的重要性因素,并依据地质动力条 板块和构造块体内,也必然传递到煤矿开采的工程区
件评价指标值,划分冲击地压矿井类型,以期进一步解 域内(图 1)。





冲击地压系统


顶板 环


巷道 系


煤层 工


底板 域

冲击地压源点

板块构造运动 断裂构造 能量流

图1 冲击地压系统的应力和能量来源
Fig.1 Stress and energy sources of a rock burst system

由于煤矿开采工程的地质动力环境条件和介质材 开采时无冲击地压,冲击地压矿井在空间上的不均匀
料的差异性,使其能量在传递、集聚、储存、释放规律 分布及其显现强度的差异性与矿井所处的区域地质动
和冲击地压破坏特征也各异。因此,从冲击地压的能 力环境有关。以往对于冲击地压事故的调查分析,主
量来源分析,主要与地壳板块的构造运动和区域地质 要针对冲击地压的地质条件和开采工程条件展开的,
动力环境有关。可见,外部地质体对井田的动力作用 如开采深度、应力、围岩结构、构造、工作面开采情况、
是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发生的源动力和能量基础来源。 煤柱留设、采空区位置关系等。煤矿开采工程中上述
1.2 矿井内部地质动力环境 因素在非冲击地压矿井也同样存在时,表明冲击地压
矿井地质动力环境是指在自然地质条件下,由构 发生首先要具备基本的背景条件,那就是矿井所处的
造形式、构造运动、构造应力、岩层结构特征等及其 区域地质动力环境。
组合模式,对井田煤岩地质体的动力作用总和。研究 因此,需要从地质动力学角度对冲击地压发生的
表明,矿井冲击地压是自然地质动力条件和工程开采 地质动力环境进行评价,依据区域地质动力环境评价
技术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开采技术条件基本相同 结果,在采矿工程总体设计中,采取相应的矿井动力灾
的条件下,有些矿井开采时发生冲击地压,而有些矿井 害防治措施,以避免或可以较大程度地减轻矿井动力
第2期 兰天伟等: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与冲击地压矿井类型划分研究 • 107 •

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绿色生产。 重要影响,同时应参考邻区矿井冲击地压情况。因此,
本文选取的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指标为 8 项,确定
2 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
了每一项指标对矿井的影响和控制程度,将各项评价
2.1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 指标按照无、弱、中等和强划分为 4 个等级,进行评价
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从宏观地质动力学 指标的取值,见表 1。
角度明确了矿井工程地质体内产生矿井动力灾害的地
表1 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指标取值标准
质动力环境条件,从板块构造运动对井田地质体的作
Table 1 Criteria for values of an evaluation index of a geolo-
用程度给予总体评价,用于划分矿井地质动力环境类 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
型,为矿井开采工程活动提供地质环境信息和预测工 影响程度 无 弱 中等 强
程活动可能产生的动力灾害效应。冲击地压发生的地 评价指标值 ai 0 1 2 3
质动力环境影响因素多,评价指标具有多样性,在矿井
地质动力环境评价中,应选取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通用 1) 断块构造运动条件(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指标。通过对我国一些典型冲击地压矿井开采的地质 根据中国大陆地壳垂直形变特点,按照垂直形变
动力环境分析,结果表明:矿井普遍处于地壳块体活 等值线疏密程度,中国大陆被划分为 2 个Ⅰ级地块、6
动(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强烈区域,具有典型地貌特 个Ⅱ级地块和 16 个Ⅲ级活动地块,总体划分为断块相
征(构造凹地),且受一些大型地质构造断裂或矿井断 对运动剧烈区、绝对运动上升区和绝对运动下降区。
层的控制 [21-22],普遍处于构造应力场条件下具有应力 因此,建立了矿井冲击地压的断块构造运动条件的评
集中程度较高的特征,顶板岩层结构对冲击地压具有 价指标,对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进行评价,见表 2、表 3。

表2 断块垂直运动评价指标
Table 2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vertical movement of fault blocks
评价指标 说明 分类 垂直运动速率/(mm·a−1) 评价指数 危险程度
断块相对运动剧烈区 v≥8 3 强
断块绝对运动上升区 5<v<8 2 中等
a1 断块构造垂直运动条件
断块绝对运动下降区 v<−3 1 弱
断块运动平稳区 −3≤v≤5 0 无

表3 断块水平运动评价指标
Table 3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of fault blocks
评价指标 说明 分类 水平运动速率/(mm·a−1) 评价指数 危险程度
断块相对运动剧烈区 v>10 3 强
断块绝对运动上升区 5≤v≤10 2 中等
a2 断块构造水平运动条件
断块绝对运动下降区 2≤v<5 1 弱
断块运动平稳区 v<2 0 无

1
2) 构造应力条件 C = m · Δh + B · (1)
Δl
根据中国部分煤矿地应力实测结果表明,矿井冲
式中:C 为构造凹地的反差强度; Δh 为构造凹地最高
击地压与煤岩体原始应力具有直接相关性,按照应力
集中系数 K 的大小,建立了矿井冲击地压的构造应力 与最低高程的差值,km;Δl 为构造凹地的宽度,km; m、

条件的评价指标,对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进行评价,见 表4 构造应力评价指标
表 4。 Table 4 Evaluation index of tectonic stress
3) 井田构造凹地地貌条件 评价指标 说明 分类 评价指数 危险程度

根据中国部分冲击地压矿井的区域地形地貌分析 K>2 3 强

结果表明,矿井多具有构造凹地特征,表现为凹地两侧 1.2<K≤2 2 中等
a3 应力集中系数 K
隆起区相对凹地底部有较高的高程。而构造凹地地貌 0.8<K≤1.2 1 弱
K≤0.8 0 无
特征可以用构造反差强度C 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 108 •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51 卷

B 为权重系数,分别代表了构造凹地高程差值Δh 和宽 开采深度超过 400 m 就已具备矿井动力灾害发生的开


度Δl 对于构造反差强度C 的重要性。考虑到不同的地 采深度条件。建立了矿井冲击地压的开采深度条件的
形特征,其地形对于反差强度的贡献不同, m、 B 权重 评价指标,对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进行评价,见表 8。
的确定按照表 5 取值。
表8 开采深度评价指标
Table 8 Evaluation index of mining depth
表5 不同地形地貌的m 、B值
Table 5 m and B values of different topographies 评价指标 说明 分类 评价指数 危险程度
参数 山地 丘陵 平原 h>800 m 3 强
m 0.25 0.5 0.75 600 m<h≤800 m 2 中等
a6 开采深度 h
B 0.75 0.5 0.25 400 m<h≤600 m 1 弱
h≤400 m 0 无
依据矿井区域地形地貌特征,建立了矿井冲击地
压的构造凹地反差强度条件的评价指标,对矿井地质 6) 顶板岩层特征条件
动力环境进行评价,见表 6。 矿井开采工程实践表明,矿井冲击地压的发生与
顶板岩层结构条件有关,其中包括坚硬顶板、巨厚覆
表6 构造凹地反差强度评价指标
Table 6 Evaluation index of tectonic contrast of a tectonic 岩、顶板运动特征等。按照《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concave 相关规定,在煤层顶板 100 m 范围内,存在厚度≥10 m
评价指标 说明 分类 评价指数 危险程度 的坚硬岩层(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Rc>60 MPa) 与煤
C≥0.75 3 强 层距离大小有关。建立了矿井冲击地压的顶板岩层特
构造凹地 0.5≤C<0.75 2 中等
a4 征条件的评价指标,对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进行评价,见
反差强度 C 0.25≤C<0.5 1 弱
表 9。
C<0.25 0 无

表9 上覆坚硬厚岩层距煤层距离评价指标
4) 断裂构造条件 Table 9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distance from overlying hard
矿井开采工程实践表明,断裂构造的规模和活动 thick strata to coal seams

性影响冲击地压发生的强度,而井田和断裂构造的距 评价指标 说明 分类 评价指数 危险程度

离有直接关系,当大型断裂距离矿井在 20 km 之内,断 d≤20 m 3 强

裂构造对矿井的影响比较大。如:辽宁抚顺矿区老虎 上覆坚硬厚岩层 20 m<d≤50 m 2 中等


a7
台煤矿主要受浑河断裂带(F1 断层)影响,山西大同矿 距煤层距离 d 50 m<d≤100 m 1 弱

区忻州窑煤矿主要受口泉断裂影响,河南义马矿区千 d>100 m 0 无

秋煤矿等 5 个矿井主要受 F16 断层的影响。研究表明,


7) 本区及邻区判据条件
在断裂构造垂直落差c 相同的条件下,断裂构造活动性
矿井开采工程实践表明,本区范围内开采矿井或
越强,断裂构造的影响范围 b 也越大。井田边界与断
裂构造的直线距离为 L 时,当 b≤L,那么断裂构造将 相邻矿井已发生过冲击地压,对本矿井冲击地压发生
对区域地质动力环境产生影响。建立了矿井冲击地压 的可能性具有参考和指导作用。建立了矿井冲击地压
的断裂构造条件的评价指标,对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进 的本区及邻区判据条件的评价指标,对矿井地质动力
行评价,见表 7。 环境进行评价,见表 10。
5) 开采深度条件 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2.2
矿井开采工程实践表明,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 依据矿井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中所选取项评价指
应力增大,冲击地压发生的强度增大、频次增多。当 标条件 ai,按照每一项指标对矿井地质动力环境的影
响和控制程度不同,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评价值
表7 断裂构造评价指标 和综合评价指标值σH 。
Table 7 Evaluation index of fault structures

k
评价指标 说明 分类 评价指数 危险程度 A= ai (2)
b≤0.5L 3 强 i=1

断裂构造影响 0.5L<b<L 2 中等 式中:A 为矿井地质动力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值,取值


a5
距离范围/km 弱
b=L 1 范围 0~3i;ai为各项评价指标值(0~3),i=1,2,···,k。
b>L 0 无
当综合评价指标值 A为 0 时,表明矿井不受地质
第2期 兰天伟等: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与冲击地压矿井类型划分研究 • 109 •

表 10 本区及邻区评价指标
Table 10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study area and its adjacent areas
评价指标 说明 分类 评价指数 危险程度
本矿井已发生过冲击地压 3 强
本矿井未发生,本区及邻区矿井发生过强度大或多次冲击地压 2 中等
a8 本区及邻区矿井发生冲击地压条件
本矿井未发生,本区及邻区矿井发生过冲击地压 1 弱
本区及邻区矿井均未发生过冲击地压 0 无

动力环境的影响;当综合评价指标值 A为 3i时,表明矿 的矿井地质动力环境类型的冲击地压防治措施,见表 11。


井受地质动力环境影响最严重。将综合评价指标值 A, (1) 当评价指标值 n为 0~0.25 时,矿井不具备冲击
归一化无量纲处理,使其评价结果介于 0~1,可用 n来 地压发生的地质动力环境,可正常进行回采。
表示: (2) 当评价指标值 n为>0.25~0.50 时,矿井具有弱
A 冲击地压发生的地质动力环境,在采掘过程中应采取
n= (3)
3i 相应的局部解危措施。
式中:n 为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指标值,取值范围为 0~1。 (3) 当评价指标值 n为>0.50~0.75 时,矿井具有中
在确定的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指标条件的基础 等冲击地压发生的地质动力环境,发生的可能性进一
上,建立地质动力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图 2)。依据矿 步增大,应采取防治措施,在采掘前采取区域性监测预
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结果,确定了矿井地质动力环境 警、检测和局部性解危措施。
类型和冲击地压的危险程度。按照评价指标值 n,将 (4) 当评价指标值 n为>0.75~1.00 时,矿井具有强
矿井地质动力环境类型划分为 4 大类,并提出了不同 冲击地压的地质动力环境。开采这类矿井应提前设计

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构造凹地地 断块构造垂 断块构造水 断裂构造影 构造应力 开采深度 上覆坚硬厚 本区及邻区 其他


貌条件 直运动条件 平运动条件 响范围条件 条件 条件 岩层条件 判据条件 判据条件

无 弱 中 强

0 1 2 3

k
综合评价指数 A,A=∑ai
i=1

Α
归一化处理 n,n=
3i

评价指标 n=0~1

0~0.25 >0.25~0.50 >0.50~0.75 >0.75~1.00

不具备矿井动力灾害 具备弱矿井动力灾害 具备中等矿井动力灾害 具备强烈矿井动力灾害


的地质动力环境 的地质动力环境 的地质动力环境 害的地质动力环境

确定矿井地质动力
环境类型

图2 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Fig.2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s of mines
• 110 •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51 卷

表 11 矿井地质动力环境类型划分
Table 11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s of mines
评价指标 n 0~0.25 >0.25~0.500 >0.50~0.75 >0.75~1.00
地质动力环境类型 无 弱 中等 强

布置合理的采掘开拓巷道,并进一步鉴定煤层冲击倾 发生的能量来源主要有矿井地质动力环境提供的基础
向性,掌握地应力分布特征;当具备开采保护层区域性 能量和煤矿开采诱发的采动能量等。基于矿井地质动
防冲条件的应开采保护层。采掘过程中应执行“四位 力环境的评价指标值 n,可以划分冲击地压矿井类型,
一体”防治措施,采取区域性监测预警、检测、局部性 判断指标和划分方法,见表 12。
解危措施和防护措施。 (1) 非冲击地压矿井。矿井地质动力环境提供的
基础能量和开采扰动提供的补充能量之和小于冲击地
3 冲击地压矿井类型划分
压发生的临界能量,该条件下矿井不发生冲击地压,判
依据地质动力区划相关研究成果,认为冲击地压 定为非冲击地压矿井,评价指标值 n≤0.25。

表 12 冲击地压矿井类型判别指标
Table 12 Index of the type of mines subjected to rock bursts
评价指标n 0~0.25 >0.25~0.50 n>0.50
冲击地压矿井类型 非冲击地压矿井 冲击地压矿井 严重冲击地压矿井

(2) 冲击地压矿井。矿井地质动力环境提供的基 煤双鸭山−集贤煤矿在 9 煤回采过程中多次发生冲击


础能量未超过冲击地压发生的临界能量,但开采扰动 地压,冲击地压释放能量最高达 2.7×107 J,严重影响煤
为冲击地压的发生提供了能量补充,煤岩体总能量大 矿安全生产。为深入了解集贤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的宏
于临界能量,该条件下矿井发生冲击地压,判定为冲击 观地质动力环境与地质动力学条件,应用地质动力环
地压矿井。该类矿井冲击地压多发生在回采工作面中, 境评价方法对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 0.25< n≤0.5。 江

松 花
(3) 严重冲击地压矿井。矿井地质动力环境提供 木
的基础能量大于冲击地压发生的临界能量,该条件下 斯

坳陷

发生的冲击地压,仅需要有开采扰动条件无需提供能 起

N


量,判定为严重冲击地压矿井。该类矿井冲击地压多 兴
集贤

安 东 锦


发生于巷道中,评价指标值 n>0.5。 镇
绥滨


向 索斜 隆

应用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可以预先判别 斜
利 向斜

背斜
矿井工程地质体是否具备冲击地压发生的地质动力环 北 集贤煤矿 背 起

正断层
境条件。能够解释,为什么有些矿区不发生冲击地压, 岗 断
层 逆断层
而有些矿区则频频发生冲击地压。为新建矿井和生产 图3 集贤煤田区域构造特征
矿井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为矿 Fig.3 Region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ixian coal field

井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及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4.2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 集贤煤矿地质动力环境案例分析 1) 断块构造运动条件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GPS 观测数据,可以获得
4.1 矿井区域构造概况 相对于稳定欧亚参考框架下的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
双鸭山−集贤煤田位于绥滨坳陷盆地的边缘,绥滨 速度场。可以对集贤矿区垂直运动速率和水平运动速
坳陷总体呈现出多期挤压和伸展变形叠加的盆地特征, 率进行监测,如图 4、图 5 所示。
集贤煤矿处于坳陷带内的索利岗背斜与集贤背斜间的 根据 GPS 基准站监测数据可知,集贤煤矿区域垂
集贤向斜北翼(图 3)。基于地质动力学观点,坳陷区为 直运动速率为 1~2 mm/a,水平运动速率 2~3 mm/a。
挤压构造区域,容易积聚和储存弹性能量,在此地质动 在集贤矿区周边的 GPS 基准站监测的运动速率相对
力环境条件下的煤矿开采工程活动易引起应力升高, 较大,垂直运动速率 8~10 mm/a,水平运动速率 6~7 mm/a。
能量积聚,容易导致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的发生。龙 可见,集贤矿区处于断块相对运动剧烈区,按照地质动
第2期 兰天伟等: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与冲击地压矿井类型划分研究 • 111 •

50° 500

49° 400

300

高程/m
48°
200
47°
100
46° W—E
46° 线
0 150 100 50 0 50 100 150
45° 大 荣 永 集 靠 四方 马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青 升 胜 贤 乡 林子 鞍
−5±1 mm/a 山 村 矿 村 山
城市 GNSS 站
地点及距离/km
图4 断块垂直运动速率 图6 沿 W-E 方向地质构造剖面
Fig.4 Vertical movement rates of fault blocks in the Fig.6 West-east geological tectonic profile of the Jianjixian
Jixian mining area coal mine

50° 500

49° 400

300
48°
高程/m

200
47°
100
46° S—N
131° 线
0 75 50 25 0 25 50 75
45° 东 胜利 宏 集 东 菜园 军川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山 林场 强 贤 岗 子通 农场
4±1 mm/a 城市 GNSS 站 村 矿 村
地点及距离/km
图5 断块水平运动速率
Fig.5 Horizontal movement rates of fault blocks in the Jixian 图7 沿 S—N 方向地质构造剖面
mining area Fig.7 North-south geological tectonic profile of the Jianjixian
coal mine
力环境评价指标,当垂直运动速率−3 mm/a≤v≤5 mm/a,
4) 断裂构造条件
垂直运动条件评价指数a1为 0;当水平运动速率 2 mm/a≤
集贤煤矿井田西侧边界断层北岗断裂,断裂面较
v<5 mm/a,水平运动条件评价指数a2 为 1。
陡,向南倾斜,落差 700~1 00 m,区内延展长度 2 020 m,
2) 构造应力条件
集贤煤矿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方向应与东北区域构 断裂挤压破碎带较宽,宽度 100 m 以上,为左行平移逆

造应力场一致,属于水平挤压构造应力场,方位为 冲断裂。北岗断裂上盘已被剥蚀掉,走向 NEE−NE,

NE—NEE 向,最大主应力为 36.61 MPa,中间主应力 倾向 NNW−NW,倾角 72°左右。煤田西南部边缘的

为 21.57 MPa 和最小主应力为 18.61 MPa。集贤井田 苏家店−笔架山断裂与东西向的北岗断裂斜接,形成


应力集中系数 1.2<K≤2,构造应力条件评价指数a3为 2。 局部地段的弧形构造。根据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指标体
3) 构造凹地地貌条件 系中断裂构造影响范围评价指标,当井田边界与活动
双鸭山集贤煤田构造位置处于佳木斯隆起和富锦 断裂的直线距离小于断裂影响范围 b 时,矿井即为冲
隆起间的绥滨−集贤坳陷内,依据地质动力区划理论将 击地压危险区域。
两侧隆起中部坳陷的构造地貌称为构造凹地。构造凹 b = 10hε (4)
地两侧隆起区与凹地内部具有较高的位势差,分别沿 式中: ε为活动性系数, ε=1,2,3,依次按断裂活动弱、中
东西向和南北向对集贤煤矿进行构造凹地剖面划分, 等和强来取值;h 为断裂垂直落差,m。
如图 6、图 7 所示。 集贤煤矿井田南部边界的北岗断层影响范围 b 应
经计算可知,集贤煤矿构造凹地反差强度值C 为 为 7~10 km,北岗断层对集贤井田有影响,按照地质动
0.7,当构造凹地反差强度在 0.5≤C <0.75 范围内时,构 力环境评价指标,断裂构造影响范围条件评价指数a5
造凹地反差强度条件评价指数a4 为 2。 为 3。
• 112 •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51 卷

5) 开采深度条件 表 13 集贤煤矿地质动力环境评价
集贤煤矿 9 煤层井田北部和东部埋深 h≤400 m, Table 13 Evaluation of the geological dynamic environment
in the Jianjixian coal mine
目前大部分区域已回采完毕;井田西部和中部埋深
评价指标 影响程度 评价指数 评价指标
400 m<h≤600 m,部分回采和下阶段回采西三采区;
断块垂直运动条件 无 0
井田南部埋深 600 m<h≤800 m。即,集贤煤矿 9 煤层
断块水平运动条件 弱 1
最深接近 800 m,按照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指标,开采深
构造应力条件 中等 2
度对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指数a6 为 2。
构造凹地地貌条件 中等 2 综合评价指标σH =16
6) 顶板岩层特征条件 断裂构造条件 强 评价指标n=0.67
3
集贤煤矿 9 煤层上距 5 煤层 110~156 m,大部分 开采深度条件 中等 2
可采,结构简单,煤层平均厚度为 1.55 m,夹矸平均厚 顶板岩层特征条件 强 3
度为 0.30 m。9 煤层底板为细砂岩与粉砂岩互层,煤 本区及邻区判据条件 强 3
层厚度较稳定,顶板上方 100 m 范围内岩层以粉砂岩、 矿井地质动力环境类型 中等
中砂岩和细砂岩为主,其中,厚度超过 10 m 的砂岩由 冲击地压矿井的类型 严重冲击地压矿井
下至上,分别为 10 m 粉砂岩,14 m 中砂岩,22 m 细砂
岩,14 m 粉砂岩,27 m 细砂岩和 10 m 细粉砂岩互层, 冲击地压的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地质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60 MPa。按照地质动力环境 动力环境评价指标为 0.67,地质动力环境类型为中等,
评价指标,当上覆坚硬岩层距煤层距离 d≤20 m,上覆 属于严重冲击地压矿井。
坚硬岩层对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指数a7 为 3。 d. 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从宏观角度明确
7) 本区及邻区判据条件 了矿井工程地质体内产生冲击地压的地质动力条件和
本区及邻区矿井煤层冲击地压的判据条件是确定 地质动力环境类型,为新建矿井和生产矿井的冲击地
相邻矿井发生冲击地压可能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双鸭 压危险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理论依据。
山矿区 7 对生产矿井处于双鸭山盆地同一构造单元内,
参考文献(References)
确定 7 对矿井相互间为邻区矿井。
[1] 孙叶. 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M]. 北京:地质出版社,
集贤煤矿开采过程中已发生多次冲击地压现象,
1998.
而邻区的矿井也有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确定集贤煤
[2] 谢和平. 深部岩体力学与开采理论研究进展[J]. 煤炭学报,
矿冲击地压具备本区及邻区判据条件。按照地质动力 2019,44(5):1283−1305.
环境评价指标,本区及邻区冲击地压判据的危险性评 XIE Heping. Research review of the state key research develop-
价指数a8 为 3。 ment program of China: Deep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the-
4.3 集贤煤矿地质动力环境评价 ory[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9,44(5):1283−1305.
[3] 齐庆新,李一哲,赵善坤,等.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发展70年:理
应用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建立集贤煤矿地质
论与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思考[J]. 煤炭科学技术,2019,47(9):
动力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断块构造运动条件和
1−40.
构造凹地地貌条件等 8 个指标进行量化评价,经计算 QI Qingxin,LI Yizhe,ZHAO Shankun,et al. Seventy years de-
综合评价指标值为 0.67,表明集贤井田地质动力环境 velopment of coal mine rockburst in China: Establishment and
类型为中等,属于严重冲击地压矿井。评价结果,见 consideration of theory and technology system[J]. Coal Science

表 13。 and Technology,2019,47(9):1−40.


[4] 潘一山. 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复合动力灾害一体化研究[J].
5 结论 煤炭学报,2016,41(1):105−112.
PAN Yishan. Integrated study on compound dynamic disaster of
a. 冲击地压等矿井动力灾害的发生受多因素影响, coal–gas outburst and rockburst[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
是自然地质动力环境条件和工程扰动条件耦合作用的 ety,2016,41(1):105−112.
结果,其发生的时、空、强分布特征与区域地质动力环 [5] 姜耀东,赵毅鑫.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的研究现状:机制、预警与

境相关。 控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34(11):2188−2204.


JIANG Yaodong,ZHAO Yixin. State of the art:Investigation on
b. 提出了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建立了评
mechanism, forecast and control of coal bumps in China[J].
价指标体系,确定了量化评价指标值,揭示了矿井的地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15,
质动力环境(无、弱、中等、强)和冲击地压矿井类型。 34(11):2188−2204.
c. 应用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建立了集贤煤矿 [6] 章梦涛,徐曾和,潘一山,等. 冲击地压和突出的统一失稳理论[J].
第2期 兰天伟等: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与冲击地压矿井类型划分研究 • 113 •

煤炭学报,1991,16(4):48−53. WANG Enyuan, HE Xueqiu, DOU Linming, et al. Electromag-


ZHANG Mengtao,XU Zenghe,PAN Yishan,et al. A united in- netic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and rocks during excava-
stability theory on coal (rock) burst and outburst[J]. Journal of tion in coal mine and their applica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1991,16(4):48−53. Geophysics,2005,48(1):216−221.
[7] 李玉生. 冲击地压机理及其初步应用[J]. 中国矿业学院学报, [15] 姜福兴,杨淑华,LUO X. 微地震监测揭示的采场围岩空间破
1985,14(3):37−43. 裂形态[J]. 煤炭学报,2003,28(4):357−360.
LI Yusheng. Rockburst mechanism and its preliminary applica- JIANG Fuxing, YANG Shuhua, LUO X. Spatial fracturing pro-
tion[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gresses of surrounding rock masses in longwall face monitored
1985,14(3):37−43. by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iques[J]. Journal of China Coal
[8] 齐庆新,史元伟,刘天泉. 冲击地压粘滑失稳机理的实验研究[J]. Society,2003,28(4):357−360.
煤炭学报,1997,22(2):144−148. [16] 赵阳升,冯增朝,万志军. 岩体动力破坏的最小能量原理[J]. 岩
QI Qingxin, SHI Yuanwei, LIU Tianquan. Mechanism of in- 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11):1781−1783.
stability caused by viscous sliding in rock burst[J]. Journal of ZHAO Yangsheng, FENG Zengchao, WAN Zhijun. Least en-
China Coal Society,1997,22(2):144−148. ergy principle of dynamical failure of rock mass[J]. Chinese
[9] 潘一山,章梦涛. 冲击地压失稳理论的解析分析[J]. 岩石力学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3, 22(11):
与工程学报,1996,15(增刊1):504−510.
1781−1783.
PAN Yishan, ZHANG Mengtao. The exact solution for rock-
[17] 潘俊锋,夏永学,王书文,等. 基于冲击启动理论的冲击地压层
burst in coal mine by instability rockburst theory[J]. Chinese
次化预测及防治技术研究[R]. 北京: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1996, 15(Sup.1):
开采设计事业部,2011:65–70
504−510.
[18] 潘俊锋,宁宇,毛德兵,等. 煤矿开采冲击地压启动理论[J]. 岩
[10] 赵毅鑫,姜耀东,田素鹏. 冲击地压形成过程中能量耗散特征
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31(3):586−596.
研究[J]. 煤炭学报,2010,35(12):1979−1983.
PAN Junfeng, NING Yu, MAO Debing, et al. Theory of rock-
ZHAO Yixin,JIANG Yaodong,TIAN Supeng. Investigation on
burst start –up during coal mining[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dissipation in the preparation pro-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12,31(3):586−596.
cess of coal bumps[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2010,
[19] 韩军,张宏伟,兰天伟,等. 京西煤田冲击地压的地质动力环境[J].
35(12):1979−1983.
煤炭学报,2014,39(6):1056−1062.
[11] 张宏伟,朱峰,韩军,等. 冲击地压的地质动力条件与监测预测
HAN Jun,ZHANG Hongwei,LAN Tianwei,et al. Geodynamic
方法[J]. 煤炭学报,2016,41(3):545−551.
environment of rockburst in western Beijing coalfield[J]. Journal
ZHANG Hongwei, ZHU Feng, HAN Jun, et al. Geological dy-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4,39(6):1056−1062.
namic conditions and forecast technology for rock bursts[J].
[20] 韩军. 煤矿冲击地压地质动力环境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6,41(3):545−551.
2016,44(6):83−88.
[12] 张宏伟,孟庆男,韩军,等. 地质动力区划在冲击地压矿井中的
应用[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5(5): HAN Jun. Study on geologic dynamic environment of mine strata

449−455. pressure bump[J].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44(6):

ZHANG Hongwei, MENG Qingnan, HAN Jun, et al. Applica- 83−88.

tion of the geological dynamic division in rock burst coal [21] 兰天伟,张宏伟,韩军,等. 京西地质构造对矿井动力灾害的影
mine[J]. 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 响[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2,40(6):17−19.
ence),2016,35(5):449−455. LAN Tianwei,ZHANG Hongwei,HAN Jun,et al. The influence
[13] 窦林名,何学秋. 煤岩冲击破坏模型及声电前兆判据研究[J].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on dynamic disaster in coal mines in west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33(5):504−508. Beijing[J]. Coal Geology & Exploration,2012,40(6):17−19.
DOU Linming,HE Xueqiu. Model for rock burst failure and its [22] 田雨桐,张平松,吴荣新,等. 煤层采动条件下断层活化研究的
critical values of acoustic and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J]. 现状分析及展望[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21,49(4):60−70.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2004, TIAN Yutong,ZHANG Pingsong,WU Rongxin,et al. Research
33(5):504−508. status and prospect of fault activation under coal mining condi-
[14] 王恩元,何学秋,窦林名,等. 煤矿采掘过程中煤岩体电磁辐射 tions[J]. Coal Geology & Exploration,2021,49(4):60−70.
特征及应用[J]. 地球物理学报,2005,48(1):216−221. (责任编辑 范章群)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