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第 27 卷 增 2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Vol.27 Supp.

2
2008 年 9 月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Sept.,2008

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地应力场研究
韩 军,张宏伟,宋卫华,王 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利用空芯包体地应力测量方法对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的阜新、平顶山、鹤壁和淮南等 7 个
煤与瓦斯突出矿区的地应力进行了测量。对测量结果的分析表明,煤与瓦斯突出矿区的地应力场作用特征表现为
以下几点:(1) 最大、最小主应力为水平主应力,中间主应力为垂直主应力,即应力场类型全部为大地动力场;(2)
突出矿区的水平主应力远高于其他区域,突出矿区煤(岩)体承受更高的构造应力;(3) 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的
比值分布在 1.56~3.93 之间,其中 69%分布在 1.7~2.8 之间,50%的测点最大主应力为最小主应力的 2 倍,最大
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相差很大;(4) 最大主应力与垂直应力比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地应力场有从大地动力场向准
静力场过渡的趋势。最后探讨了地应力在煤与瓦斯突出中的作用,分析认为在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地应力、瓦斯
和煤体强度 3 个主要因素中,高地应力环境使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增加从而增加了突出的动力,使煤体破坏强度(峰
值强度)降低从而减少了突出的阻力,总体上高地应力环境下含瓦斯煤体更容易出现失稳破坏、发生煤与瓦斯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矿区所具有的地应力场特征对突出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产生煤与瓦斯突出的核心
因素。
关键词:岩石力学;煤与瓦斯突出;地应力场;地应力测量
中图分类号:TU 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08)增 2–3852–08

IN-SITU STRESS FIELD OF COAL AND GAS OUTBURST


MINING AREA

HAN Jun,ZHANG Hongwei,SONG Weihua,WANG Zhen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Fuxin,Liaoning 123000,China)

Abstract:The hollow inclusion technique is used to measure the in-situ stress of coal and gas outburst mining area.
The measurement sites lie in the Northeast,Middle and East China,which include 7 mining areas such as Fuxin,
Pingdingshan,Hebi,and Huaina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easurement data from outburst mining areas,
conclusions could be drawn as follow:(1) major principal stress and minor principal stress are horizontal stresses
and the inter medium principal stress is vertical stress,and the type of stress field is the dynamic stress field;(2)
the major principal stress and minor principal stress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regions;and the tectonic stress is
outstanding;(3) the ratio of major principal to minor principal stress ranges from 1.56 to 3.93,in which 69%
ranges from 1.7 to 2.8 and 50% is about 2.0;the subtract of major principal stress and minor principal stress is very
salience;(4) the ratio of the major principal to the vertical stres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depth. The stress
field has the changing tendancy from dynamic to static. At last,the role of in-situ stress is discussed. The gas and

收稿日期:2007–03–10;修回日期:2007–06–1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5CB221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4047);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
(20040147005)
作者简介:韩 军(1980–),男,博士,2002 年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现为讲师,主要从事矿井动力灾害的预测与防治方
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hanj_lntu@163.com
第 27 卷 增2 韩 军,等. 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地应力场研究 • 3853 •

coal strength a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coal and gas outburst. Gas pressure and gas content increase in high
in-situ stress environment,so the impetus of coal and gas outburst increase. Because the coal strength(peak
strength) decreases,so the resistance of coal and gas outburst decreases. As a whole,in high in-situ stress
environment,the gassy coal tends to be instable and coal gas outburst occurrs as a result. In-situ stress plays a key
role during the occurring and development of coal and gas outburst. The characteristic,of in-situ stress fields have
an important function in coal and gas outburst.
Key words:rock mechanics;coal and gas outburst;in-situ stress field;in-situ stress measurement

结论没有全面体现突出区域的地应力场特征和地壳
1 引 言 作用方式。本文利用空芯包体地应力测量方法对分
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的 7 个矿区的 13
煤与瓦斯突出(以下简称突出)是煤体–围岩系 个具有代表性的突出矿井的地应力进行了测量,得
统在采矿工程扰动下发生的一种矿井动力灾害。从 到了突出矿区 3 个主应力的空间关系及其分布特
[1 ~6]
探讨关于煤与瓦斯突出机制的分析 中可以得出 征,并将这一结果同一般区域(非突出区域)的地应
结论,突出应当是两种应力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在 力测量统计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明确了突出矿区
采掘工程未进行以前存在于煤(岩)体内的原岩应力 地的应力场类型和地应力场作用特征,并进一步探
场与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技术成因应力场,突出在 讨了这一特征对突出的影响与贡献。需要说明的
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及其显现强度的差异取 是,鉴于水平主应力的方向受其所在的大地构造
决于地壳内构造应力场。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 位置、活动构造环境等制约,因此本文未对这些
(IUGS)和国际大地测量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将 不同矿区的水平主应力方向进行讨论;本文所讨论
地壳应力状态研究列为国际固体地球科学研究规划 的地应力值为深度为-450~-850 m 范围内的测量
的重要内容,并指出“应力场的研究对了解构造活 结果,而以往的讨论结果大多集中于-500 m 以上的
动过程有明显的重要性;查明应力的方向和量级, 范围。
[7]
对于理解地质构造的所有问题都是必要的” 。
各国学者对突出矿区的地应力进行了广泛的研 2 测量方法及结果
究。Л. Я. 加卢什科对前苏联的里沃夫–沃伦煤田煤
田和顿巴斯煤田的应力场研究表明,水平应力等于 2.1 测量方法
按垂直和侧压系数确定的侧压力值,无突出危险, 目前世界上地应力测量方法已达几十种之多,
而具有严重突出危险的煤田,其水平应力远大于垂 各种类型的地应力仪器已有 200 种以上。本项研究
[8] [9]
直应力 。朱兴珊和徐凤银 将国内部分突出矿区的 所使用的方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空芯包体测量方
地应力实测结果与突出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煤、 法。空芯包体测量方法属于应力解除法(也称套芯法)
岩石和瓦斯突出多发生在具有大地动应力场特点的 的一种。测量中使用的是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
矿区,突出煤层的围岩内往往存在着较高的水平应 学研究所制造的 KX–81 型空芯包体式三轴地应力
力,其值不仅远远超过岩体自重引起的侧向应力, 计,它可在单孔中通过一次套芯解除应变获得三维
而且超过铅直应力。这种水平应力越大,突出就越 应力状态。这种应力计是澳大利亚 CSIRO 应力计的
[10]
严重。汪西海 以声发射粗估法对谢二矿的地应力 一种改进型[13]。
研究表明,突出地带最大主应力偏高,而安全区域 2.2 测量结果
[11]
最大主应力正常或偏低。张子戌和袁崇孚 对平顶 本研究进行地应力测量的矿井分别为淮南矿区
山十二矿地应力场的研究表明,高应力区为突出危 的潘一矿和谢一矿,平顶山矿区的平顶山六矿,鹤
[12]
险区。张宏伟 利用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分析了突出 壁矿区的鹤壁六矿,阜新矿区的五龙矿,南票矿区
矿井的高应力区、低应力区和应力梯度区,以此作 的三家子矿以及鹤岗矿区的兴安矿,这些矿井分布
为预测突出的指标之一。 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并且煤与瓦斯
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突出矿区或井田的地 突出灾害严重。各矿区(矿井)地应力测量结果及各
应力(场)进行,地应力实测数据相对较少,得出的 测点应力分量如表 1,2 所示。
• 3854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年

表1 各测点地应力测量数据
Table 1 In-situ measurement data of each site
测点 最大主应力 中间主应力 最小主应力

编号 测点位置 深度 量值 方位角 倾角 量值 方位 倾角 量值 方位 倾角

/m /MPa /(°
) /(°
) /MPa /(°
) /(°
) /MPa /(°
) /(°
)

1 淮南潘一矿(-530 m)井底车场外水仓 549 23.06 167.20 5.70 13.21 -72.60 78.80 12.18 256.20 9.60

2 淮南潘一矿(-530 m)西一轨道巷 543 17.14 235.40 -3.00 15.15 83.20 -86.60 10.98 145.50 1.60

3 淮南谢一矿(-660 m)南 B10 槽底板巷 673 25.20 244.00 -3.00 17.78 -11.20 -78.30 12.89 153.40 -11.30

4 淮南谢一矿(-780 m)南 B10 槽底板巷 793 31.20 247.80 -6.30 21.37 -35.20 63.80 17.89 160.80 25.30

5 平顶山六矿-440 m 水仓 657 28.60 268.00 9.00 15.51 -43.00 -76.00 10.14 180.00 28.60

6 平顶山六矿暗轨井底车场 547 25.74 240.00 1.00 14.11 -2.00 87.00 10.05 150.00 25.74

7 鹤壁六矿老卸载站 450 22.00 254.20 8.50 10.60 -27.60 -53.70 5.60 170.20 -35.00

8 阜新五龙矿(-600 m)西一石门立眼 773 29.45 102.30 -15.30 18.03 -19.00 -62.20 11.69 198.90 -22.60

9 阜新五龙矿(-600 m)东一石门火药库 774 31.89 100.30 -21.00 20.57 -42.70 -64.30 17.79 195.90 -14.10

10 鹤岗兴安矿三水平南二石门 535 29.70 195.70 5.07 11.70 81.00 78.10 8.70 106.60 -10.70

11 鹤岗兴安矿三水平北 33 层大巷 550 25.11 259.40 8.10 14.82 7.90 65.90 12.58 166.00 22.50

12 南票三家子矿 700 东二采区 850 29.75 108.64 6.47 22.22 29.01 -57.80 8.27 194.67 -31.39

13 南票三家子矿西二区石门 850 33.93 98.81 2.65 21.45 11.58 -46.19 14.42 186.27 -43.69

注:地应力分量取地理坐标系,其坐标轴为 x 轴指向东,y 轴指向北,z 轴向上,取压应力为正。下同。

表2 各测点地应力分量表
Table 2 Stress components of each site

编号 x/MPa y/MPa z/MPa xy/MPa yz/MPa zx/MPa 孔深/m )


方位角/(° )
倾角/(°

1 12.75 22.42 13.28 -2.34 -0.99 0.05 8.0 168 5.0

2 15.16 12.96 15.15 2.87 0.15 0.02 7.3 130 4.5

3 22.82 15.44 17.61 4.80 -0.67 0.77 6.8 65 4.5

4 29.38 20.22 20.85 4.28 1.67 0.55 8.5 68 5.0

5 28.25 10.31 15.69 0.23 -0.97 -2.10 8.0 280 3.0

6 21.89 13.91 14.11 6.74 0.03 -0.36 8.5 240 5.0

7 20.80 8.20 9.20 3.50 -2.80 -1.20 8.2 240 1.0

8 27.60 13.67 17.89 -3.86 -1.51 -3.57 8.3 107 8.0

9 29.92 18.47 21.86 -2.43 0.05 -3.91 9.5 96 5.0

10 10.31 28.00 11.69 5.43 -1.66 9.96 8.4 205 5.0

11 24.45 13.37 14.70 2.28 0.51 -1.60 8.6 275 5.0

12 28.24 13.46 18.52 -4.74 -6.27 -0.77 8.3 107 8.0

13 33.57 18.11 18.12 -2.29 -3.58 0.19 9.5 96 5.0

个地应力测量数据,发现观测值大部分分布于平均
3 地应力测量结果分析 密度为 2.7 g/cm3 的覆岩重力引起的应力梯度直线周
围,用如下关系式表示:
3.1 垂直应力分布规律  z  0.027 h (1)
[14]
E. T. Brown 和 E. Hock 收集汇总了世界 116 突出矿区垂直应力随深度变化的关系(见图 1)
第 27 卷 增2 韩 军,等. 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地应力场研究 • 3855 •

垂直应力/MPa 度增加的梯度(MPa/m)较大,在-800 m 以下,这种


变化相对变缓。总体上,突出矿区的最大主应力远
高于矿区一般水平。
3.3 平均水平主应力分布规律
深度/m

一般统计的平均水平主应力随深度变化关系[16]

 h  ( h max   h min ) / 2  0.72  0.041h (5)
-400 m 以下平均水平主应力随深度变化的曲线
图1 垂直主应力与深度的关系
Fig.1 Relationship of the vertical principal stress and depth 如图 3 所示,回归方程为

 h  ( h max   h min ) / 2  6.33  0.02h (6)



平均水平主应力/MPa
 z  0.0272 h  1.215 ( R  0.926) (2)

突出矿区的垂直应力与 E. T. Brown 等的统计


结果并无显著差异(R 为相关系数),在较浅部,垂直
应力小于 E. T. Brown 和 E. Hock[14]的研究结果,随 深度/m
着深度的增加,这种差异越来越小,为一般水平的
95%,在-500~-1 000 m 的深度范围内,垂直应力
相差约 0.6~1.0 MPa。
3.2 最大主应力分布规律 图3 平均水平主应力随深度的变化
我国煤矿区如焦作、淮南、平顶山、邯郸、峰 Fig.3 Relationship of the average horizontal principal stress

峰、开滦和潞安等的地应力测量结果表明,我国煤 and depth

矿区原岩应力相对较低[15],最大水平主应力为
从 2 个数据的对比来看,以往的统计式中常数
 h max  0.02h  4 (3)
项很小 (0.72) ,平均主应力基本上与深度呈线性关
根据实测资料得出的最大主应力随深度的变化 系,根据式(5),当深度为-1 000 m 时,平均主应力
曲线为 为 41.72 MPa。而按照式(6),-1 000 m 深度的平均
主应力为 26 MPa,二者数值相差很大。产生这一点
 h max  0.000 08h2  0.0148h  13.657 ( R  0.59)
的原因在于以往的测量点一般位于浅部(-300 m),
(4) 而本文的研究范围为-400 m 以下。
最大主应力梯度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但是 平均水平主应力与垂直应力比值分布为 0.86~
最大主应力的变化范围很大,数据比较离散 ( 见 1.64(见图 4)。国内外实测资料得出的这个比值为
图 2)。在-400~-800 m 范围内,最大主应力随深
平均水平主应力与垂直应力的比值

最大主应力/MPa
深度/m
深度/m

图4 平均水平主应力与垂直应力之比与深度的关系
图2 最大主应力与深度的关系 Fig.4 Relationship of the average horizontal principal
Fig.2 Relationship of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and depth stress/vertical principal stress and depth
• 3856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年

0.8~1.2。位于-550 m 以上的测点,平均水平主应 重力与构造应力相当的情形。


力与垂直应力的比值表现出较大的离散性 (0.93 ~
1.64)。位于-550 m 以下的测点则相对集中(0.86~ 4 讨 论
1.25)。可以看出,突出矿区的平均主应力与垂直应
力的比值在浅部出现了高值,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 4.1 地应力场类型分析

渐减小。 3 个主应力的空间关系是表征一个地区地应力

3.4 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的关系 场基本特征的主要因素。E. M. Anderson[17]在根据断

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的比值分布为 1.56~ 层类型反推可能产生这种断层活动的地应力状态的

3.93,其中大部分分布为 1.7~2.8,50%的测点最大 基础上,将地应力划分为正断层应力类型、走滑断

主应力为最小主应力的 2 倍以上(见图 5)。可以看出, 层应力类型和逆断层应力类型。彭向峰和于双忠[18]

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相差很大。 根据 3 个主应力的空间关系将原岩应力场划分为 3
种宏观类型:大地静力场、大地动力场型和准静水
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的比值 压力场型。王沛夫[19]根据大地构造单元的分布架构
并观察各种形态地震分布的情形,将现今地壳应力
状态分为压缩区、伸张区和稳定区等三种地体构造
应力架构并给出了具体的分类计算指标。总体来看,
正断层应力类型相当于大地静力场(伸张区);走滑
深度/m

断层应力类型和逆断层应力类型为大地动力场型
(压缩区),而正断层应力类型、走滑断层应力类型
之间的过渡类型为准静水压力场型(稳定区)。
本文所研究的矿区所有测点最大主应力倾角近
图5 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的比值
水平 (  15 ) ,中间主应力倾角大多数接近于垂直
Fig.5 Relationship of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vertical
principal stress and depth (  32 ),而最小主应力倾角也近于水平(  25 ),既
最大、最小主应力为水平主应力,中间主应力为垂
直应力,因此突出矿区的应力场类型为大地动力型
3.5 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的关系
(压缩区)。主应力倾角玫瑰图见图 7。
国内外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平均主应力与垂直
应力的比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少,不同地区的比值大
小及减少的速率差别很大。最大主应力与垂直主应
力的关系见图 6。随着深度的增加,最大主应力与
垂直主应力的比值逐渐减小。在-400 m 处为 2.08,
在-850 m 处降为 1.33。可见在地层浅部,构造应力
显现明显,逐渐过度到深部后,应力场逐步转化为

最大主应力与垂直应力的比值
(a) 最大主应力
深度/m

图6 最大主应力与垂直主应力的比值与深度的关系
Fig.6 Relationship of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and
vertical principal stress (b) 中间主应力
第 27 卷 增2 韩 军,等. 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地应力场研究 • 3857 •

因此在高应力环境下,作为突出的动力之一的瓦斯
压力,也因地应力的升高而得到增强。
瓦斯压力增加,有效应力减小,使煤抵抗破坏
的能力降低。孔隙压力的作用为阻止煤体裂纹压密、
促进裂纹扩展,因而孔隙压力的增高使得煤体的能
力,结果使含瓦斯煤的破坏强度(峰值强度)降低,
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宏观裂缝面间的摩擦因数[22
,23]

从而使煤体的强度降低。吸附瓦斯减少了煤体内部
裂隙表面的张力,从而使煤体骨架部分发生相对膨
(c) 最小主应力
胀,导致煤体颗粒间的作用力减弱,被破坏时所需
图7 主应力倾角玫瑰图
要的表面能减小,同样也削弱了煤体的强度[24]。
Fig.7 Rose diagrams of principal stresss DIP
此外,含瓦斯煤的脆性度随瓦斯含量增加而显
著增加。煤体脆性度越大,其失稳破坏越容易发生,
前面已对应力场的类型做了探讨。然而从最大
因此,瓦斯的作用加速了煤体失稳破坏的进程[25]。
主应力与垂直应力随深度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随
从以上的分析得知,高地应力环境通过瓦斯压力和
着 3 个主应力数量的逐渐变化,其相对关系也会变
瓦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了突出的动力,通过煤体强
化。应力场划分的临界状态为  z ≈ x 或  z ≈ y ,
度的降低而减少了突出的阻力。在高地应力环境下,
当超过某个临界状态(  z ≈ x 或  z ≈ x )后,就转变
即使深度不大,也有可能发生突出,如湖南的一些
为另一种类型的地应力,既应力场类型也会发生变
煤矿,发生突出的深度只有几十米。
化,应力场类型与深度相关。根据最大主应力与垂
直应力随深度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在本文所探讨
的-1 000 m 以上的范围内,地应力场为大地动力场
5 结 论
型,随着深度的继续增加,地应力场变化的趋势是
(1) 突出矿区最大、最小主应力为水平主应力,
向准静水压力场过渡。
中间主应力为垂直应力,应力场类型为大地动力型
4.2 地应力在煤与瓦斯突出中的作用
(逆断层应力类型)。随着深度的增加,最大主应力
在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过程中,地应力与瓦斯
与垂直主应力的比值逐渐减小,既在地层浅部,构
是发生和发展突出的动力,煤体强度是阻碍突出发
造应力显现明显,逐渐过度到深部后,应力场逐步
生的因素,三者共同存在于煤层–围岩系统中,3
转化为重力–构造应力相当的情形。在本文所探讨
个因素相互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的-850 m 以上的范围内,地应力场为大地动力场
赋存于煤系地层中的多孔介质煤受到作用于煤
型,随着深度的继续增加,地应力场变化的趋势是
体介质上的地应力和作用于煤体孔隙中的瓦斯应力
向准静水压力场过渡。
的作用。应力是影响煤体渗透率的最为显著的因
(2) 突出矿区的垂直应力与以往的统计规律并
素,地应力对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的影响可以从应
无显著差异。在-400~-800 m 范围内,最大主应
力与渗透性的关系来说明[20
,21]
。煤体渗透率与应力
力随深度增加的梯度较大(MPa/m),在-800 m 以下,
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这种变化相对变缓(MPa/m)。突出矿区的最大主应
K  K 0 exp(3C  ) (7)
力远高于矿区一般水平。
式中:K为定应力条件下的绝对渗透率, K 0 为无应 (3) 突出矿区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的比值
力条件下的绝对渗透率, C 为煤的孔隙压缩系数, 分布为 1.56~3.93,其中 77%分布为 1.7~2.8,50%
 为应力变化率。 的测点最大主应力为最小主应力的 2 倍,最大主应
从渗透率与应力的负指数关系可以得到如下结 力与最小主应力相差很大。突出矿区的平均主应力
论:应力的增高使得渗透率降低,对于含瓦斯煤这 与垂直应力的比值在浅部出现了高值,随着深度的
一多孔介质,渗透率的降低引起孔隙压力的升高。 增加而逐渐减小。
• 3858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年

(4) 地应力是影响和改变含瓦斯煤层介质性质 Earthquake Press,1990.(in Chinese))

的重要环境因素。高地应力环境下煤层瓦斯压力(含 [8] 加卢什科 Л Я. 里沃夫–沃伦和顿巴斯煤田岩体应力的研究

量)升高,煤体强度降低、脆性度增加,因此总体上 成果[C]// 地壳应力状态. 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情报资料室

使得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推动了增加,而阻力在降 译. 北京:地震出版社,1978:66–70.(GAIUSHENKO Л Я. The

低,因此高地应力场中含瓦斯煤更容易出现失稳破 result of in-situ stress research in Warren-lvov and Donbass coal

坏,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地应力是导致煤与瓦斯突 field[C]// The stress state of crustal. Translated by Information Room

出的主要因素,更是诱发煤与瓦斯突出的核心因素。 of Earthquake and Geology Team of National Earthquake

致谢 感谢淮南矿业(集团)公司、平顶山煤业(集团) Administration. Beijing:Seismological Press,1978:66–70.(in

公司、鹤壁煤业(集团)公司、阜新矿业(集团)公司、 Chinese))
南票矿务局、鹤岗矿业(集团)公司在现场地应力测 [9] 朱兴珊,徐凤银. 论构造应力场及其演化对煤和瓦斯突出的主控
量工作中提供的大力支持! 作用[J]. 煤炭学报,1994,19(3):304–313.(ZHU Xingshan,XU

Fengyin. The controlling effect of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d its


参考文献(References): evolution on coal and gas outburst[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1994,19(3):304–313.(in Chinese))
[1] 霍多特 B B. 煤与瓦斯突出[M]. 宋世钊,王佑安译. 北京:中国
[10] 汪西海. 煤和瓦斯突出与地应力之关系[J]. 地质力学学报,1997,
工 业 出 版 社 , 1966.(HUODUOTE B B. Coal and gas outburst 3(1):88–94.(WANG Xihai. A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rock
mechanism[M]. Translated by SONG Shizhao , WANG Youan. stress and outbursts[J]. Journal of Geocechanics,1997,3(1):88–
Beijing:China Industry Press,1966.(in Chinese)) 94.(in Chinese))
[2] 于 不 凡 . 煤 和 瓦 斯 突 出 机 制 [M]. 北 京 : 煤 炭 工 业 出 版 社 , [11] 张子戌,袁崇孚. 突出危险区域的构造应力集中[J]. 焦作工学院学
1985.(YU Bufan. Mechanism of coal and gas outburst[M]. Beijing: 报,1997,16(2):16–20.(ZHANG Zixu,YUAN Congfu. Tectonic
China Coal Industry Publishing House,1985.(in Chinese)) stress concentration of outburst dangerous area[J]. Journal of Jiaozuo

[3] BATUGINA I M,PETUKHOV I M. Geodynamic zoning of min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97,16(2):16–20.(in Chinese))

deposits for planning and exploitation of mines[M]. New Delhi: [12] 张宏伟. 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在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中的应用[J].

Oxford and IBH Publishing Co.,PTV.,Ltd.,1988.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4):621–624.(ZHANG Hongwei.

[4] 于不凡. 地应力对煤和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C]// 第三届全国地 Application of geodynamic division method in prediction of coal and

应力会议专辑. 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78–86.(YU Bufan. The gas outburst region[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controlling of in-situ stress for coal and gas outburst[C]// The Third Engineering,2003,22(4):621–624.(in Chinese)).

National In-situ Stress Proceedings. Beijing:Earthquake Press,1994: [13] 王连捷. KX–81型空心包体式地应力测量计[M]. 北京:地质出版

78–86.(in Chinese)) 社,1988.(WANG Lianjie. KX–81 hollow inclusion stress cell[M].

[5] 张宏伟,段克信,张建国,等. 矿井动力现象区域预测研究[J]. 煤 Beijing:Geology Press,1988.(in Chinese))

炭学报,1999,24(4):383–387.(ZHANG Hongwei,DUAN Kexin, [14] BROWN E T,HOCK E. Trends in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asured

ZHANG Jianguo,et al. Study on the regional prediction of mining in-situ stresses and depth[J]. Int. J. Rock Mech. Mining Sci. Geomech.

dynamic phenomenon[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1999, Abstr.,1978,15(2):211–215.

24(4):383–387.(in Chinese)) [15] 彭苏萍,孟召平. 矿井工程地质理论与实践[M]. 北京:地质出版

[6] 郭德勇,韩德馨,王新义. 煤与瓦斯突出的构造物理环境及其应 社,2002.(PENG Suping,MENG Zhaop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用[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24(6):581–584.(GUO Deyong, mining engineering geology[M]. Beijing : Geological Publishing

HAN Dexin,WANG Xinyi. Outburst-prone tectonophisical environment House,2002.(in Chinese))

and its application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16] 陈彭年,陈宏德,高莉青. 世界地应力实测资料汇编[M]. 北京:

Technology Beijing,2002,24(6):581–584.(in Chinese)) 地震出版社,1990.(CHEN Pengnian,CHEN Hongde,GAO Liqin.

[7] 曾秋生. 中国地壳应力状态[M]. 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ZENG World crustal stress measurement data assembly[M]. Beijing :

Qiusheng. The state of crustal stress in China[M]. Beijing : Earthquake Press,1990.(in Chinese))
第 27 卷 增2 韩 军,等. 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地应力场研究 • 3859 •

[17] ANDERSON E M. The dynamics of faulting and dyke formation [22] 靳钟铭,赵阳升,贺 军,等. 含瓦斯煤层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J].

with application to Britain[M]. London:Oliver and Boyd,1951.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1,10(3):271–280.(JIN Zhongming,

[18] 彭向峰,于双忠. 淮南矿区原岩应力场宏观类型工程地质研究[J]. ZHAO Yangsheng,HE Jun.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mechanical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27(1):60–63.(PENG Xiangfeng,YU properties of gas-bearing coal seams[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Shuangzhong. General type of in-situ stress field in Huainan mine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1991,10(3):271–280.(in Chinese))

area[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3] 唐巨鹏,潘一山,李成全,等. 有效应力对煤层气解吸渗流影响

1998,27(1):60–63.(in Chinese)) 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8):1 563–1 567.

[19] 王沛夫. 由世界应力量测资料探讨不同地体构造区的应力特性[硕 (TANG Jupeng,PAN Yishan,LI Chengquan,et al. Eeperimental

士学位论文][D]. 台湾:国立中央大学,2004.(WANG Peifu. Stress study on effect of stress on desorption and seepage of coalbed

magnitude in different tectonic regime as inferred from world stress methane[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data[M. S. Thesis][D]. Taiwan : National Central 2006,25(8):1 563–1 567.(in Chinese))

University,2004.(in Chinese)) [24] 卢 平,沈兆武,朱贵旺,等. 含瓦斯煤的有效应力与力学变形

[20] 梁 冰,李凤仪. 深部开采条件下煤和瓦斯突出机制的研究[J]. 中 破坏特性[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1,31(6):686–693.(LU

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4,34(增 1):399–406.(LIANG Bin, Ping,SHEN Zhaowu,ZHU Guiwang,et al. The effective stress and

LI Fengyi. A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coal-gas burst in dee p mechanical deformation and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gas filled

mining[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al[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34(Supp.1):399–406.(in Chinese)) 2001,31(6):686–693.(in Chinese))

[21] 赵阳升,胡耀青,杨 栋,等. 三维应力下吸附作用对煤岩气体 [25] 潘一山,李忠华,唐 鑫. 阜新矿区深部高瓦斯矿井冲击地压研

渗流规律影响的实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18(6): 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增 1):5 202–5 205.(PAN

651–653. (ZHAO Yangsheng,HU Yaoqing,YANG Dong,et al. The Yishan,LI Zhonghua,TANG Xin. Research on rockburst for highly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gas seepage law of rock related to gassy deep mine in Fuxin coal mining area[J]. Chinese Journal of

adsorption under 3D stresses[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5,24(Supp.1):5 202–

and Engineering,1999,18(6):651–653.(in Chinese)) 5 205.(in Chinese))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