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

/012
!

课题名称 淋滤作用下延安地区黄土剪切强度特性研究
课题来源 国家重点 课题类型 专题研究 指导教师 黄强兵

学生姓名 师浩元 学 号 2017901918 专 业 地质工程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延安市坐落在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黄土的特殊性为表现为黄土的湿
陷性,即黄土在降雨作用、冻融作用等外届地质营力作用时,土体在垂直方向
产生节理裂隙,导致土体失稳,进而产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1-7]。
根据已有文献记载,在 1985 后的十年里,陕北一共发生了 92 次黄土崩
塌,其中延安地区发生了 60 次,并致死 73 人,致伤 40 余人。其中为严重为
2013 年 7 月,持续的强降雨致使发生大型的地质灾害,摧毁了大量的居民建筑
与道路和工业相关设施,直接致死 80 余人,损失经济 100 余亿,黄土地质灾害
在延安地区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了延安人民的生活安全[8]。
我国已经实施了多项政策针对延安地区的地质灾害,早在 1999 年,延安市
就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在之后又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
重要国家林业工程。这些工程显著的提升了延安的植被覆盖率[9],但同时也引发
了另一个问题:耕地面积的短缺。1999 年延安的耕地面积约有 2000 多万亩,而
2021 年仅有 520 万亩,减少了近 3\4 的耕地面积[10],耕地的锐减严重影响了农
民的生活收入和城市的粮食产量,为了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延安市进行了新的
工程建设[10]。
由于国家“新丝绸之路”建设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支持,延安市依照
“依托老城,沿川展开,整流域治理“的原则,确定了新区的三大片区,规划
面积 78.5 平方公里。延安新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填沟造
城”工程(见图 1.1),回填用土为 Q2、Q3 原状黄土、黄土的岩土特征关系着整
个工程的长期安全问题。

图1.1 延安新区规划图
“治构造地”通过将谷中土地填平以用于耕作,并伴随着基础建筑、大坝
水库、公路铁路的建设,这一过程必然产生大量的裸露边坡。延安地区年降雨
量约为 506mm,且降雨集中在 7-9 月,在加上人类活动的人工灌溉作用,长时间
的水土作用,导致黄土的力学性质发生破坏,产生地质灾害,如黄土坡面的冲
刷破坏,新造耕地出现地裂缝、凹陷、建筑变型等(图 1.2)。

(a) 坡面冲刷 (b) 坡面溜滑

(c) 新造耕地产生裂缝 (d) 新造耕地凹陷坑


图 1.2 治沟造地地质灾害
因此研究淋滤作用下的黄土的剪切强度特性,对延安地区地质灾害的防范
具有重大意义。
!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土柱淋滤试验的研究现状
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于土体的淋滤作用进行了研究,但是目前主要集中于
农业方面的淋滤过程中的离子迁移以及对淋滤液的研究,对淋滤作用下黄土的
剪切强度变化的研究几乎没有。
国外在淋滤作用的研究已经相对成型,主要研究在如何改良农业土壤和如
何处理重金属上。1996年,Ponette等[11]在对土柱进行淋滤试验,发展了不同钙
质对酸性土壤对钙元素的迁移能力。1996年,smith等[12]进行土柱淋滤试验,研
究了如何防治垃圾填埋场的废液渗透问题。1998年,Armstrong]等[13]通过模拟天
然降雨过程,通过土柱淋滤试验研究了不同盐碱土在降雨过程中的盐分损失。
2001年,Elzahabi等[14]在不同PH度的非饱和粘土与不同的重金属溶液的条件
下,进行了控制不同变量对重金属的迁移速度关系的研究。2006年,Zhou等[15]
分析了含氮肥料在天然降水和人工灌溉的条件下,通过土壤淋滤条件下氮肥能
力的降低即含氮量的变化来得出氮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速度。Zhai等[16]研究了
硒元素在降雨条件下的流失特征。Yang等[17]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农业生产中在
不同灌溉方式下对土体盐分的影响。Laura等[18]通过模拟试验研究发现了降雨增
加的条件下氮元素的流失速率增大。Liao等[19]通过CT试验,研究表明脱硫石膏
对于土体的改变非常适合用于复垦等需要提高渗透性的土体。Li等[20]进行了土
柱淋滤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水流在柱状体的流速特征,结果表明水体的流
速与土体的孔隙率有密切关系。Patal等[21]模拟了一种LBM模型,研究了由于钙
质的侵入硅酸盐浆体产生的微观变化。
国内关于淋滤条件的研究相对集中,主要在于如何处理重离子和淋滤液的
入渗特征。许龙等[22]研究了粉煤灰在普通状态下以及淋滤作用后的压缩强度、
剪切强度、压缩特征等以及粉煤灰在不同污染物下的强度特征。冯颖思等[23]通
过模拟试验,研究了酸雨对铀尾矿的影响,研究发现铀元素的渗出量与雨水的
淋滤量成负相关。苟剑峰等[24]主要研究了淤泥在掺入黄金的影响下,其他重金
属元素的渗出规律。陈学军等[25]研究在含锌元素的淋滤液的淋滤作用后红粘土
的强度变化。郑亚萌等[26]通过长时间的淋滤作用后,判断出淋滤作用对土体有
削弱强度的作用。覃小华等[27]对黄土进行了模拟试验,通过模拟自然降雨,得
到了一系列曲线。陈永贵等[28]对不同酸碱度条件下,探究铜离子浓度的变化。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者研究淋滤作用主要集中在对重金属的浓度变化以及
天然土壤的改良。也有少量学者研究了淋滤作用对不同土体的强度特征变化,
但几乎没有针对淋滤作用下的黄土剪切强度变化的研究,因此开展此研究是非
常重要的。

黄土的剪切强度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在早期对黄土的剪切强度特性提出了各种假说,早在1776年,
法国学者C.ACoulomb总结了土体的破坏形式和影响因素提出了著名的库伦公式
[29]

t f = c + s tan j
式中, t f 为剪切面上的剪切力,即为本文研究的抗剪强度, s 为断裂面上
的法应力; c 为土体的黏聚力, j 为土体的内摩擦角。抗剪强度在不同他的试验
方法下具有很大差异,但在同一试验背景下为数常数,且内摩擦角 j 与黏聚力 c
所共同决定。
Mohr在库伦在研究基础上,研究发现了法向力 s 与剪切力 t f 的函数关系;
t f = f (s )
强度包络线便是该函数定义的曲线,又称为莫尔破坏包线,是以剪切力为
竖轴,法应力为横轴作出一条抗剪强度包络曲线,若每个土单元体法应力点和
剪应力点都在曲线下面则土体不会发生破坏,如果法应力点各剪应力点落在曲
线上,则土地处于临界破坏状态。如果有任意一点落在曲线的上方,则表明土
体以及发生破坏。在当今的工程实例中,工程师们在应力状态变化范围不大的
情况下,普遍认可了莫尔库伦理论,该理论可以求出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
随着有效应力相关理论的发展,学者们开始认识到有效应力可以引起土体
抗剪强度的变化,Bishop[30][31]提出了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表达式:
s ' = (s -ua ) + c ( ua - uw )
将有效应力公式带入库伦公式,得到:
t f =c ' + (s -ua ) tan j ' + c ( ua - uw ) tan j '
该公式为非饱和土的抗剪切强度公式,式中, s ' 为有效应力, ua 为孔隙气
压力, uw 为孔隙水压力, c 为土的有效应力参数(取值为 0~1), c ' 为土的有
效黏聚力, j ' 为土的内摩擦角。
1978 年,Fredlund 等[32]基于非饱和土的双应力变量理论,最初提出土的
抗剪强度公式:
t f =c ' + (s -ua ) tan j ' + ( ua - uw ) tan jb
该式子,除 jb 是与基质吸力有关的系数,其他的系数均于上式相同。
Fredlund等通过大量试验发现,对于同一土样, jb 不是一个定值,由于抗剪强
度 t f 与基质吸力不是完全成正比关系。
在1995年,Fredlund等[33]根据土水特征曲线方程,将上式进行改进:
y
s-s
t f =c + (s -ua ) tan j + tan j
' ' '
ò 1 - s d (u
r
a - uw )
0 r

式中,sr 为参与饱和度, y 为土的吸力, s 为饱和度,其余的字母均与


其上的意思相同。
不仅仅国外学者对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学者也积极参
与其中,1997年,卢肇钧等[34]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进行了有关于膨胀土的试
验,通过一系列对于土体的膨胀力与剪切强度的关系。
t f =c ' + (s -ua ) tan j ' + mps tan j '
式中, ps 是非饱和膨胀土的膨胀力, m 是土体的有效系数,均可通过试验
直接确定,其余的字母均与其上的意思相同。
1996年,沈珠江[35]在南京水利科学院提出了对于Fredlund公式进行改成的
抗剪强度公式:
ua - u w
t f =c ' + (s -ua ) tan j ' + tan j '
1 + d (ua - uw )
式中, d 为试验参数,其余的字母均与其上的意思相同。
1997年党进谦等[36]人提出了由黏聚力c、摩擦力和吸附强度所表达的剪切强
度:
t f =cw +s tan j + bS d
式中, cw 为黏聚力,该黏聚力是三种黏聚力之和即颗粒间分子引力,水膜
物理化学作用和黏土矿物黏聚力的总和, S 为基质吸力, b 和 d 均为相关系数。
1999年,河海大学的缪林昌和殷宗泽[37]对于非饱和土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
验数据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以下公式
us
t f =c ' + (s -ua ) tan j ' +
a -1
a+ us
pat
式中, pat 大气压力, a 为试验参数,其他同上。
从上述可以看出,虽然不同学者针对土的抗剪程度提出了不同的表达式,
但均未提及在人工灌溉和天然降水的条件下,在不同淋滤量下土体的剪切强度
变化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东生. 黄土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 乔平定,李增钧. 黄土地区工程地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4.
【3】 孙建中,赵景波. 黄土高原第四纪[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4】 关文章. 湿陷性黄土工程性能新篇[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
【5】 张宗祜. 中国黄土[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6】 王永焱.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
【7】 刘祖典. 黄土力学与工程[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8】 张宇宇. 降雨作用下延安地区黄土崩塌形成的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
【9】 侯孟阳,姚顺波,邓元杰,丁振民,鲁亚楠,郑雪,李雅男.格网尺度下延安市生态服务
价值时空演变格局与分异特征——基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背景[J].自然资源学
报,2019,34(03):539-552.
【10】 余云龙. 治沟造地对陕北黄土丘陵小流域氮循环的影响及内在机制[D].中国科学院
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2019.
【11】 Ponette Q , Belkacem S , Nys C . Ion dynamics in acid forest soils as
affected by addition of Ca fertilizers[J]. Geoderma, 1996, 71(1-2):0-76.
【12】 Smith D C , Fey M V . Chemical manipulation of soil for sealing
landfills[J]. Applied Geochemistry, 1996, 11(1-2):0-329.
【13】 Armstrong A S B , Tanton T W , Rycroft D W . The effect of ped size,
simulated rainfall duration and frequency on the leaching of salts from clay
topsoils[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1998, 37(2):0-143.
【14】 Elzahabi M , Yong R N . pH influence on 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 in the vadose zone[J]. Engineering Geology, 2001, 60(1):61-68.
【15】 Zhou J B,Xi J G,Chen Z J,Li S X . Leach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Nitrogen
Fertilizers in Soil After Application of N with Irrigation: A Soil Column
Method[J].Pedosphere,2006,16(02):245-252.
【16】 Hui Zhai, Mingyue Xue, Zekun Du,et al. Leaching behaviors and chemical
fraction distribution of exogenous selenium in three agricultural soils
through simulated rainfall.[J].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19.
【17】 Ting Yang,Jirka Š im ů nek,Minghao Mo,Blake Mccullough-Sanden,Hossein
Shahrokhnia,Setrag Cherchian,Laosheng Wu. Assessing salinity leaching
efficiency in three soils by the HYDRUS-1D and -2D simulations[J]. Soil &
Tillage Research,2019,194.
【18】 Laura J.T. Hess,Eve-Lyn S. Hinckley,G. Philip Robertson,Pamela A. Matson.
Rainfall intensification increases nitrate leaching from tilled but not no-
till cropping systems in the U.S. Midwest[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20,290.
【19】 Liao Renkuan,Yu Haoliang,Lin Henry,Yang Peiling. A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ree-dimensional pore parameter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odic soils
restored by FGD gypsum and leaching water.[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9,248.
【20】 Tao L , Aixiang W , Yuntian F , et al. Coupled DEM-LBM simulation of
saturated flow velocity characteristics in column leaching[J]. Minerals
Engineering, 2018, 128:36-44.
【21】 Patel R A , Perko J , Jacques D , et al. A three-dimensional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based reactive transport model to simulate changes in cement
paste microstructure due to calcium leaching[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8, 166:158-170.
【22】 许龙.重金属污染土的固化修复及长期稳定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23】 冯颖思,宋刚,祝秋萍,陈迪云,陈永享. 模拟降雨对铀尾矿的淋滤试验研究[C]. 中国
环境科学学会.2013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1345-1349.
【24】 苟剑锋,高冬香,曾正中,雷勋杰,王厚成,南忠仁.污泥施入黄土后重金属 Cu、Zn、Cd
的淋滤迁移[J].环境工程学报,2015,9(06):3002-3008.
【25】 陈学军,周兴,宋宇,黄耀意.淋滤条件下 Zn~(2+)污染对红黏土强度损伤特征试验研
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7,25(05):1264-1269.
【26】 郑亚萌,戴福初.灌溉淋滤对原状黄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
报,2017,39(04):575-584.
【27】 覃小华,刘东升,宋强辉,杜春兰,王旭.降雨条件下一维土柱垂直入渗模型试验研究
及其渗透系数求解[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36(02):475-484.
【28】 陈永贵,朱申怡,谭邦宏,潘侃.电石渣/偏高岭土固化铜污染土淋滤特性试验[J].同
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6(02):182-187.
【29】 陈仲颐,周景星,王洪瑾.土力学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30】 Biship A W.The principle of effective stress[J].Lecture delivered in Oslo,
Norway:published in Teknisk Ukeblad, 1959, 106(39):859-863.
【31】 Biship A W, Alpan I, Blight G E, Donald I B.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shear
strenth of partly saturated cohesive soil[A]. ASCE Res.Conf.Shear Strength
of Cohesive Soils[C]. [s.l.] Univ. of Colordo, Boulder, 1960. 503-532.
【32】 Fredlund D G, Morgenstern N R, Wildger R A. The shear strength of
unsaturated soils[J].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1978, 15(3): 313-321.
【33】 Fredlund D G, Vanapalli S K, Xing A, Pufahl D E. Predicting the shear
strength for unsaturated soils using the 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A].
Proc.1st Int. Conf. Unsaturated Soils[C]. Paris:[s.n.], 1995. 63-69.
【34】 卢肇钧,吴肖茗,孙玉珍,尹巍.膨胀力在非饱和土强度理论中的作用[J].岩土工程学
报,1997(05):22-29.
【35】 魏道垛, 顾尧章, 洪萼辉. 区域性土的岩土工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 原子能
出版社, 1996.
【36】 党进谦,李靖.非饱和黄土的强度特征[J].岩土工程学报,1997(02):59-64.
【37】 缪林昌,殷宗泽.非饱和土的剪切强度[J].岩土力学,1999(03):1-6.
【38】 张乘千. 延安市降雨与黄土滑坡相关性分析[D]. 长安大学, 2014.
【39】 董琪. 延安市河谷系统与地质灾害相关性分析研究[D]. 长安大学, 2012.
【40】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三、本设计的研究内容
本文以延安南沟治沟造地工程为背景,开展野外调查工作,通过野外现场
取样获得黄土原状土样,通过对 Q2 和 Q3 的原状土样的淋滤试验,固结试验、三
轴剪切试验,得到淋滤后的黄土的孔隙和颗粒数据,用来得出淋滤作用下的黄
土的抗剪切强度的规律以及淋滤作用对黄土力学性质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
(1)原状黄土的淋滤试验
利用不同的淋滤装置依据延安地区多年的降雨量对原状黄土进行淋滤试
验,分别进行未淋滤、500mm、1000mm、1500mm、2000mm 的降水量进行五种淋滤
试验,来揭示延安原状黄土在不同的淋滤作用下的剪切强度特性变化。
(2)原状黄土三轴剪切试验
对不同淋滤条件下的 Q3 原状黄土分别进行围压为 50kpa、100kpa、
200kpa、300kpa 的三轴剪切试验,对 Q2 原状黄土分别进行围压为 100KPa、
200KPa、300KPa、400KPa 的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不同条件下黄土的应力应变特
征以及观察黄土的剪切破坏方式,研究不同围压与抗剪强度的关系,对黄土的
抗剪强度进行对比,探究出在淋滤作用下黄土的抗剪强度的变化以及将两种方
式求出的粘聚力和剪切力变化。
(3)原状黄土的直剪试验
对不同淋滤量下的 Q2 原状黄土分别进行在垂直应力为 100kpa、200KPa、
300KPa、400KPa 的直剪试验和 Q3 原状黄土分别进行 50KPa、100kpa、200KPa、
300KPa 的直剪试验,研究不同淋滤量下土体的剪切力剪切位移曲线、抗剪强度
其次相关系数,探究出淋滤量与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关系。
四、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安排
(1)技术路线图

(2)进度安排

1 下达任务书、明确任务 12 月 28日— 1 月 3 日
2 理论学习阶段 1 月 4 日 —2 月 28 日
3 文献翻译、资料收集;阅读文献、开题 3 月 1 日 —3 月14日
4 数值模拟 3 月 15 日 —4 月 18 日
5 论文撰写 4 月 19 日 —5 月 31 日
6 答辩前准备及答辩 5 月 31 日 —6 月 12 日
五、指导老师意见及建议:

建议论文重点放在剪切试验方面,至于微观结构方面可适当做一些。

同意开题。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

注:1、课题来源分为:国家重点、省部级重点、学校科研、校外协作、实验室建设和自选项目;课题类型分

为:工程设计、专题研究、文献综述、综合实验。

2、此表由学生填写,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方可开题。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