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花旗前瞻週報

2022年5月4日

大量拋售可能開啟難得的機會之窗

上週,美國公布2022年第一季實質GDP年化縮減1.4%,這是自2020年第二季以來的首次下
降。應該還記得,在2020年4月,全球經濟體試圖用封鎖來阻止疫情蔓延,但徒勞無功。許
多分析認為2022年GDP的「意外」下降是一種反常現象。然而,花旗集團認為並非如此。

GDP縮減是由於出口急劇下降所導致的,但消費者支出在整個第一季也有所放緩。3月份的廣
義零售支出低於第一季的平均水準。簡而言之,面對通膨上升,消費者開始有意識地減少購
買。這一切並不意味著經濟衰退迫在眉睫。隨著商品和服務生產的增加,整個第一季的就業
人數仍在增長,這與許多分析所提到的恰好相反,下一季的需求不會更強勁,反而會更弱。

市場表現
以MSCI世界指數為基準的全球股市上週下跌3.01%。美國股市收低,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下跌
2.47%,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3.27%,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收盤下跌3.93%。

以斯托克歐洲600指數為基準的歐洲股市下跌2.69%,日本市場下跌(日經225:下跌0.95%,東證
指數:下跌0.29%)。

新興市場收盤基本持平。MSCI新興市場收盤小漲0.05%,雖有俄羅斯 (RTS) 大漲16.51%的提振,但


仍受到MSCI新興歐洲7.52%和MSCI 拉丁美洲6.15%的跌勢所拖累。MSCI日本以外的亞洲區域則是
小漲0.64%。
大量拋售可能開啟難得的機會之窗(續)
• 在花旗集團看來,目前對美國2022年實質GDP成長3.2%的共識需要重新審視。 花旗集團預測今年
成長1.9%,預期通膨將放緩,聯準會坦承繁榮週期已經真正結束。
• 這裡仍存在一些「好消息」。 在不破壞經濟成長的情況下,仍有降低通膨的途徑。隨著時間的
推移,需求下降、進口增加和聯準會溫和的緊縮週期可能會導致通膨下降,同時保持經濟擴張
不變。
• 花旗集團認為,2022年第一季GDP的縮減,不會導致聯準會在未來幾個月的一次或多次會議上,
放棄近期的指導意見,而會提高基準利率50個基點。 然而,美國經濟 (GDP) 和就業成長極有可能
放緩,讓花旗集團不禁懷疑聯準會能否在未來經濟疲軟的情況下保持其鷹派立場。

2022年第一季GDP貢獻值

GDP縮減是由於出口
急劇下降所導致的。

資料來源:Haver,截至2022年4月7日。
資料來源:Bloomberg和Haver Analytics,截至4月30日。

投資組合注意事項

• 即使獲利預期穩定,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本益比年初至今仍縮減了15%。花旗集團認為長期
倍數相對於當前利率而言並不過分。在查看美國以外的估值時,當前的倍數符合歷史規範。
因此,在沒有聯準會引發經濟衰退的疑慮下,花旗集團認為債券價格觸底可能會為股市提供
支撐。
• 花旗集團的觀點是,當投資者看到利率見頂時,成長股可能會出現復甦。雖然花旗集團的一些
不可阻擋趨勢的波動性高於大盤,但已經確定了金融科技、清潔能源、電動汽車和生物技術等
領域,由於前述行業的成長和長期價值創造,值得較高的本益比估值。但花旗集團並不認為這
些行業的財報業績會超過上一季。
• 花旗集團認為,這些主題領域的行業領頭羊股票被大幅拋售,反而為以更合理的估值加碼風險
性部位,提供了難得的機會。此外,這些公司往往會從低利率中受益。雖然利率的「高峰」可
能不會與創新領頭羊的股價「觸底」時機相吻合,但花旗集團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開始積
累長期成長領頭羊股票部位的時機。
本期五點摘要

1 花旗集團預測今年經濟成長1.9%,預期通膨將放緩,聯準會坦承繁榮週
期已經真正結束。

2 在不破壞經濟成長的情況下,仍有降低通膨的途徑。隨著時間的推移,需求下
降、進口增加和聯準會溫和的緊縮週期可能會導致通膨下降,同時保持經濟
擴張不變。

3 在沒有聯準會引發經濟衰退的疑慮下,花旗集團認為債券價格觸底可能會為股
市提供支撐。

4 當投資者看到利率見頂時,成長股可能會出現復甦。雖然花旗集團的一些不可阻擋
趨勢的波動性高於大盤,但已經確定了金融科技、清潔能源、電動汽車和生物技術
等領域,前述行業的成長和長期價值創造,值得較高的本益比估值。

5 「不可阻擋趨勢」主題領域的行業領頭羊股票被大幅拋售,反而為以更合理的估值加
碼風險性部位,提供了難得的機會。雖然利率的「高峰」可能不會與創新領頭羊的股價
「觸底」時機相吻合,但花旗集團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開始積累長期成長領頭羊
股票部位的時機。
聲明書 (Disclaimer)

1. 本文之資料來源取自於Citi Research, Citi Global Markets Inc., Private Bank及Citi Global


Investment Committee等所提供之訊息。本文僅作參考用途,花旗(台灣)銀行並未因提供
此文件向客戶收取任何報酬,未經花旗(台灣)銀行書面許可,不能自行沿用或再製本文內容
之一部或全部。本文並非對特定有價證券之價值分析或投資建議、亦非為投資產品申購之要約
或為促銷特定投資產品之目的,本文所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亦不必然代表基金或其他投資標的
之績效。因此,投資人於投資前應考慮自身投資之目標、財務狀況及需求以判斷報告內容及資
料之妥適性,並應詳閱擬投資產品之公開說明書,且需自行負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如有必
要,投資人請務必諮詢自身的財務顧問來作出投資決定。

2. 花旗(台灣)銀行、花旗集團或其分支機構不建議您僅依本文即進行投資;花旗(台灣)銀行、
花旗集團及其關係企業並不分擔投資風險或為任何收益保證。本文雖係取自花旗(台灣)銀行認
為可靠之資料,但是花旗(台灣)銀行並不保證資料的正確性與完整性。本文之市場趨勢預測及
看法為出版日當時之判斷,其論述將隨時間變化有所調整且不另行通知。本文中所有價格及資料
之取得亦將隨時調整且不另行通知。

3. 投資性產品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的表現且有可能受價格波動及/或價值波動影響而發生投資本金
之損失。投資人若投資於以外幣計價的投資商品尚需瞭解匯率變動風險亦可能導致本金之損失。
某些特定投資產品可能有稅務上之影響,投資人如遇上述問題應徵求其稅務顧問之意見,花旗(
台灣)銀行對此不提供稅務建議。

4. 投資性產品(i)未受中央存款保險及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或任何保險機構之保障,亦(ii)非任何機
構(包括花旗(台灣)銀行)之存款義務;並且(iii)受投資風險影響之狀況下(包括但不限於價
格、匯率、政治之風險),亦可能發生本金之損失。一些投資產品(包括共同基金)並不提供給
美國公民、美國居民或有美國永久居留權者,亦可能不受美國司法保護。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