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2021 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一)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司雪侠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王村中心小学 713312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对于一个孩子的终身成长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由于语文
学科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工具性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小学习好语文也不仅仅是掌握学科知识的需
要,更是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近些年来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探索也从未
停止,众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一线小学语文教师,都在积极地探索更为生动高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的
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不断地做出着辛勤的努力,力求在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实践方面有所突破。本
文就将结合具体的小学教学实际,以当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为基础、遵循新课程标准提
出的全新目标和要求,从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的具体实践出发,从教师、学校、学生家长三个方面对小学语
文课程教学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有效性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教师;学生

不论是从近些年来的新课程标准的推出,还是逐步推进的新课程改革现状来看,对于小学语文这一学
科而言,都面临着全新的要求、全新的挑战和全新的机遇。对教师和学生甚至是对学校而言,我们都需要
以一个饱满充分的激情来面对新时代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任务。
中国有古语“通则变,变则通”,面对新时代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只有及时的改变,主动
的变通,才能跟上这一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才能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出一代更比一代强的优秀青年接班人,
也才能不愧于学校教学育人的光荣职责。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本文认为应主要从教师、学校、学
生家长三个方面来进行改进,而在这三者中,将针对教师的有关问题来进行重点论述。
一、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改变自身教学观念
教师作为课堂中与学生直接接触和交流的对象,作为课本与学生之间的媒介,更作为学校和社会各项
教学具体要求的执行者,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教师的教学思想的观念偏向、教学手段的统筹选择、教
学内容的整合归纳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教师只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从容不迫
的给学生“一碗水”,所以教师应当积极地改变自身原有的教学风格,积极地学习国家发布的各类教学文
件、敏锐的捕捉社会的发展变化、友好的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中心目标,与
各方一起协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首先,对于教师个人而言,一线小学语文教师们需要尽快的舍弃刻板单一的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理念,
尽己所能的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技巧和教学手段;要把原有的单向灌输式的“满堂灌”“满堂讲”
的教学习惯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教学理念;要主动的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改变学生原有的强迫学习、被迫学习的状态;要把课堂的教学氛围由关注教学结果和考试测评,转向重视
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情感态度的正向引导上;教师还需要优化教学情境,提升小学语文课堂
的教学效率,将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特点;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
师还应重视到语文知识的适当拓展,如语文与思政、美术、音乐等学科的相融合,紧贴如今“大思政”的
教学理念,进行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的积极尝试。
其次,在教师教学的具体落实阶段,还应当培养起学生“预习+学习+复习”的良好习惯。在预习阶段
初步的了解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巩固,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提高语文课
堂学习效率,而复习的过程又可以重点理解课上的重难点,从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应当在教
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使书面抽象的课本内容变得具体生动,符合小学
阶段学生的理解认知能力,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加入多
媒体技术手段或是通过一个小游戏、小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寓教于乐,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
提升学生们学习的有效性。
最后,教师及课堂的影响固然最为重要,但是教师个人力量毕竟有限。教师在承担着较重的教学任务
的基础上,面对众多的学生也难免会出现偏差和遗漏;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固然美好,但是受限于现实的
742
2021 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一)
许多问题,也很难完美的落实到位。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帮助,来助力教师的日常教
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任务量,共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更能让学生把教师在课堂上
教授的语文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也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总而言之,
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方面,教师、学生、学生家长三者的缺一不可。
二、小学校园应主动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刨除教师的影响外,整体的校园氛围就成为了第二大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了。
一个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不仅能让学生在踏入校园后就很快地进入到一种学习的自觉中,也能有助于整个
校园形成一种学生之间互助互爱、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学生的个人理想与环境相互契合的美好状态中。
在整个校园的学习氛围营造起来之后,就可以针对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进行进一步的尝试。比如,
学校可以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经常组织一些朗诵比赛、作文竞赛、辩论活动来促进学生语言应
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可以在校园中悬挂一些古诗词或是名人名言的语句条幅,营造出一种和
谐的人文氛围;更可以鼓励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比如,在语文与美术课程的融合中,可以
组织学生把学到的语文课文中描绘的情节画成一幅画;语文与音乐课程的融合中,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课本
中古代诗歌句句押韵、朗朗上课的特点,将古诗词吟诵成歌;语文和思政课程的融合中,深入的挖掘语文
文本背后的深刻的人文意蕴和品德修养,与思政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怀和品德修养。
学校还可以鼓励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技能的比拼竞赛,从而激发起教师们的教学激情,在你追我赶
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在不断地探索的过程中创新出更多更有效地语文教学方法。但是学校也要结合语文教
学和一线教师的具体实际,不要盲目的给小学语文教师增加过重的负担,而是要积极地搜集一线语文教师
们的意见。比如,在语文知识拓展方面给语文教师更充足的教学时间、给教师们的语文教学配置充足的多
媒体教学软硬件、对于教师们语文教学上的创新和研发也要给予更多人力物力的支持,为语文教师们创造
一个轻松自然地的工作环境。
三、学生家长应主动配合学校和语文教师的工作
小学教育的成功应当是学校教学和家庭教育双方合力作用的结果,任何一方努力的缺失都将会对学生
的学习效果产生不可估计的损害。更何况“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这一层面上讲,家长教育指导
的重要性与学校教师相比是不相上下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家长承担了一个课后巩固的重要职责,
这种课后的努力不仅仅停留在对学生课本知识学习的监督和指导上,更应当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对于学生的课后背诵内容,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时时的重复和抽查,加深学生对背诵内容的
熟练度,也能有效地防止学生的遗忘。比如,在日程生活中,带孩子去动物园玩耍,看到池塘里的白鹅,
就可以引导孩子回忆课文《白鹅》中的句子;在游览名山大川时,也可以鼓励孩子应用学过的《题西林壁》
中“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诗句来进行形容;或者是到中秋佳节时,看见头顶的圆月,也可以让孩子通过观
察月亮,结合中秋节团圆的传统风俗来让孩子明白《静夜思》中中浓浓的思乡之情,进而让孩子更加深刻
的体会到“月亮”在古诗文中传达的“思念”“团圆”等意象。
家长还可以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燕子》 《荷花》《珍珠泉》等课文来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的美好,培养起
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关爱动植物的良好品质。一起阅读《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帮助孩子进行
深入的思考,学会从多方面看待问题的思维技能。一起品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来培养孩子助人为乐、
积极乐观、善良真诚的品质。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落实语文“人文性”的特点,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
惯和道德品质的同时,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热爱,从而抱有更大的热爱和向往走进语文
课堂的学习,这种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也会极大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四、结论
小学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学习汉语的字词、语法、书面表达,它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和尊重感、从小培养起学生一种高尚的思想品德和人文修养;同时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正确精准的语
言表达。所以在语文教师努力教学,关注课堂的基础上,借助家庭和学校来为维持一种,自由表达、友好交
流、平等友好的学习环境,也能更加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助力。总而言之,在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方面,
以教师为主,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为辅,三者相融合、互帮互助、携手共赢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丽君.探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小作家选刊,2017,(8) .
[2]雷霞,李政萍.探索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现代化,2017,(22): 113.
[3]王梅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2017,( 11): 147.
74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