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蔡志玄 Chai Zhi Xian 第四章 市场效率与政府干预

1. 市场效率:市场均衡时,买卖双方对价格和交易数量都很满意,物品数量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与生产者的生产
成本相等,在社会资源配置方面达到最有效的境界。

2.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且有能力支付的价格(愿意支付的价格)和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市场价格)之间的
差额。

3.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实际收取的价格(市场价格)与生产者对物品的最低价格要求(生产物品的单位成本)之间
的差额。

4. 总剩余: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加总,即为社会福利最大化。

5. 无谓损失/社会净损失:由于缺乏生产效率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是一种社会损失,由整体社会承担。

6. 价格上限:政府规定市场价格不能超过特定的限额。设定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政府认为均衡价格过高,有损消费者
的福利。因此,政府规定最高市场价格,确保每个人都能买到某种物品,保障消费者福利。

7. 价格上限的负面影响:

1) 抢购:物品缺乏之下实施“先到先得”,民众为了购买而花时间排队。
2) 黑市:出现地下市场,即民众买不到物品下,只能用高价在黑市购买。

8. 价格上限的解决方法:定量配给

9. 价格下限:政府规定市场价格不能低于特定的限额。设定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政府认为均衡价格过低,有损生产者
的福利。因此,政府规定最低市场价格,保障生产者的福利。

10. 价格下限的解决方法:

1) 限制生产:鼓励生产者用其资源生产其他物品
2) 刺激需求:宣导该物品的好处,鼓励生产者研发与创新,藉以发现产品的新用途,并开拓产品的新市场
3) 政府收购:在价格下限的市价,全部收购

11. 价格下限的负面影响:

1) 扭曲经济资源的利用:政府收购过剩物品囤积仓库,久了就会变质。
2) 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政府一直购买过剩物品。

12. 从量税:政府对每单位物品征收一定量的税款。

13. 从价税:政府依据物品的价格征收一定百分比的税款。

14. 补贴:政府为了提高本国物品对外竞争的能力或维持国内某种重要产业的生存,对生产者给予补贴;政府按照物
品购买量向消费者提供补贴,即是对消费者给予补贴。

蔡志玄 Chai Zhi Xian

Chai Zhi Xian 第四章:市场效率与政府干预 Page | 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