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中国茶业经济史研究综述(续)

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学院 陶德臣

4、
茶叶价值。茶叶价格与价值联系紧密‚必须结合起来研究。受制于资料‚学者们对它们的研究比较
薄弱。主要成果有:傅筑夫谈到宋代茶品类繁多‚即使同一品类‚亦有许多不同的等级‚价格悬殊(上引书第4
9
卷人民出版社186年第5
74页)‚漆侠认为‚宋代由于官府不断提高引价‚茶的价格日增‚宋政府利用价格政
0
策大享其利‚这个高额利润主要来自生产者、消费者及从事运输的劳动者(上引书第83、
761~7
63页)。李晓
8.
认为‚宋东南地区官府买入茶价是6 5
8文/斤‚在沿江六榷货务和十三山场的销售平均价是3
15.
91文/斤‚在
2
西北地区的售价是42.
4文/斤‚差价是6.
16倍‚若商人按官府的卖价购茶‚差价仅7
0.5
1文/斤‚但联系到因入
中的加抬虚估而造成的茶交引原价与实际之间几倍乃至十几倍的差额情况看‚茶商获数倍之利完全有保障‚
川茶商营地区差价销售价与成本价之比大致是1.
35倍(《
论宋代的茶商和茶商资本》‚《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
7
年每2期)。勾利军列表明示宋代官府对福建各种茶的买价、卖价及捞取的差价‚指出两者的差价较大‚利润
很高‚政府当然不会坐视其生产衰退而不顾‚园户也有薄利可图(《宋代福建茶业生产述论》‚《晋阳学刊》
199
6
年第4期)。冯永林谈了宋代茶马的比价‚指出北宋茶马司虽不断提高茶价‚但以茶马比价来看‚茶价实际上
下跌了‚茶马司优厚的茶利来自州茶购销之间的价格差(上引文)。吕维新认为宋代茶价低于卖卖价格的削价
政策‚刺激了战马的来源‚最终又可获得厚利。明代茶马比价是各朝最低的‚严重侵犯了少数民族政治、经济
利益‚清代茶马比价比明朝前期要高‚比金牌制时期则高得多(上引文)。赵毅也涉及到明代茶马比价问题(上
引文)。刘淼谈了明代茶马贸易价格问题‚着重分析了茶马比价及马匹与银、钞、布、绢、米的比价关系‚考察了
明朝廷因忽略茶马则例所确定的价格体系在境外贸易中的作用‚茶马贸易失败的价格原因‚探究了价格决定
明代茶马贸易价格结构分析》‚《史学集刊》
的原则‚价格变动趋势及茶马价格利弊问题(《 199
7年第3期)。胡
水风研究了近代江西的茶价‚指出茶价很复杂‚但总趋势是不断下降‚从茶价在国际市场的升跌可反映赣茶在
近代赣茶在国际市场的销售》‚《江西师大学报》
国际市场销售之变化(《 199
5年第4期及《近代江西的茶价》‚
《 1
农业考古》99
6年第2期)。许涤新、吴承明估算1
840年广州出口茶平均价格为银2
0.7两/担‚内销茶平均价
1
0.3两/担‚出口茶价值1
126.
1万两‚内销茶价值2
060万两‚全国茶的商品流通量为3
186.
11万两(上引书第1
2
卷第37~3
28页)。陶德臣分析了近代中国外销茶价的发展概况‚指出决定茶价下跌的根本因素是洋商对茶
价的操纵‚此外国外茶叶竞争、贸易布局日趋合理、汇率变化、伪劣茶问题都对茶价下跌影响显著(《论中国近
代外销茶价的下跌》‚《 1
农业考古》99
7年第2期)。他还在专著《
中国茶叶商品经济研究》中专列第八章茶叶价
格与价值‚对茶价变迁情况作了进一步补充‚对茶叶价值及影响因素作了分析。
5、
茶叶商人。茶商是交易主体‚与茶户、政府发生着多种联系‚是茶叶流通环节中的主角‚很受研究者
重视。茶商出现很早‚但至唐代才成为一支强大力量‚故大部分学者的视角均始于唐代。龙登高说‚茶商在唐
1
代已成为一支专业商人队伍‚中晚唐时‚以贩茶而成为巨商者不乏其人(上引书和17~1
18页)。郭正忠谈了
唐宋茶商资本及其命运‚论述了茶商资本的贡献及其所受的遏制‚指出唐宋时茶商资本雄厚‚但茶商资本在流
通和生产领域中的特殊作用‚还须作具体研究和分析‚飞钱、柜坊、交子、赊卖、预购等唐宋之际的新事物‚大抵
5
都同茶商有关(上引书第27~2
71页)。王洪军说贩卖茶叶成了唐代商人的热门生意‚他把唐代货茶商人分
为官商、私商、小贩三类‚他们在茶叶生产与茶叶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流通的桥梁(《
唐代的茶叶产量、贸易、税茶
与榷茶》‚《 1
齐鲁学刊》98
9年第2期)。张泽咸谈了唐代茶商开展茶叶贸易的情况和私茶的兴盛‚指出茶税和
258
榷茶束缚了茶农的生产‚使茶商的贸易无法获得正常发展‚严重妨碍了商品贸易的发展(上引文)。邓广铭、漆
侠考察了两宋茶叶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转化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等问题(《两宋政治经济问题》‚知识出
9
版社188年‚第2
09~2
22页)。李晓详细分析了宋代茶商的构成、茶商的资本形态及经营方式‚指出经营茶叶
贸易已成为宋代商业资本追逐利润的主要途径之一‚茶商资本也成了宋代商人资本构成中的重要部分(上引
文)。孙洪升谈了唐宋商业资本在茶叶生产中的作用‚认为茶叶运销‚并从市场上获取生活、生产资料‚必须借
商人之手‚经过商业资本运动来实现。商业资本投资于茶叶贸易‚克服了茶叶生产的分散性、封闭性与广阔的
市场之间的矛盾。同时分析了商业资本向茶叶生产领域的艰难渗透(《唐宋时期的茶叶生产与资本的关系》‚
《 1
云南教育学院学报》99
8年第1期)‚考察了唐宋茶商资本的运动形态(《
唐宋茶商资本的运动形态》‚《
云南教
1
育学院》99
9年第6期)。他谈了北宋入中茶法中“加抬”、
“虚估”下商人的茶利分割‚指出政府付出代价巨大‚
入中商人没有获得多少收益‚获益最大的是交引铺和茶商(《论北宋入中茶法中的“ 加抬” “ 虚抬” 及其后果》‚
《 1
中州学刊》99
7年第6期)。他又分析了贴射法下宋政府、园户和商人三者之间关系的调整情况‚指出贴射法
的推进打破了入中茶法下三者已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三者对茶利的分割已发生根本变化(《
北宋贴射茶法析
论》‚《 1
农业考古》99
9年第2期)。华山谈到宋代茶叶贸易成为商人发财致富的主要手段‚宋政府与商人们在
茶叶垄断贸易中的利润分配问题上展开一系列的斗争(上引文)。漆侠详细考察了宋代茶叶专利制度下国家
与商人、茶园主、茶农之间的关系(上引书)。李晓作了进一步分析‚指出官府和商人构成了茶叶流通领域里的
两大经营主体‚双方围绕茶利的瓜分‚结成了相互利用‚相互斗争的关系‚详细讨论了官与商共利争利关系的
北宋榷茶制度下官府与商人的关系》‚《
形成‚官府与商人相互争利的手段和影响(《 1
历史研究》99
7年第2期)。
黎世英讨论了宋代官榷制度下‚茶农、茶园主同官府‚茶商同园户、官府的关系(《宋代茶叶在财政上的作用》‚
《 1
南昌大学学报》99
5年第2期)。陶德臣认为‚茶商产生于唐代以前‚唐代茶商力量空前强大‚茶商集团凸现。
宋代‚茶商资本非常惊人‚力量厚实‚明末清初‚终于形成了操纵中国茶叶贸易的几大茶叶商帮(《中国古代的
茶商和茶叶商帮》‚《 1
农业考古》99
9年第4期)。李绍祥认为‚明代正统以后‚茶禁松驰‚政府控制力削弱‚茶商
势力增强。清代经营茶叶贸易积累巨额财富的一些茶商向产业资本转化‚成为中国早期的民族资本家(《
论明
清时期的茶叶政策》‚《 1
东岳论丛》99
8年第1期)。
明清以后‚茶商经营茶叶贸易的环境较为宽松‚同时对外贸易勃兴‚茶商更加活跃。吴仁安、唐力行探讨
了明清徽州茶商经营活动的主要范围‚徽州茶商在商业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的原因‚徽州茶商的性质及其衰
明清徽州茶商论述》‚《
落等问题(《 1
安徽史学》98
5年第3期)。张海鹏、王廷元主编的《徽商研究》是徽州茶商
研究的权威之作‚研究视野广阔‚书中详细讨论了茶叶贸易在徽商经营中的地位‚徽商茶叶贸易的经营方式‚
徽商茶叶贸易活动的特色等问题‚分析了道光末徽州茶商衰落‚同治年间及光绪初再度中兴‚光绪中叶再度衰
落的原因‚考证了歙县芳坑江氏茶商的兴衰史。王国键谈了鸦片战争后徽州茶商审时度势地调整自己的商业
论五口通商后徽州茶商贸易重心转移》‚
重心和经营结构‚成功实现了把贸易重心从广州到上海的战略转移(《
《 1
安徽史学》99
8年第3期)。张燕华、周晓光则进一步讨论了上海在徽茶贸易中的地位‚认为道光中叶后徽商
的茶叶贸易还有一个发展高潮‚后果是将徽商的衰落推迟到光绪以后(上引文)‚周晓华、周语玲又讨论了外国
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初期‚在经营活动中徽州茶商采取了从“内销” 为主到“ 外销” 为主的变化‚从广州到上海的
战略转移‚从吸纳族人资金发展到借贷茶栈、洋行款三个相应调整措施‚从而把握了新的机遇‚实现了中兴。
但挑战也同时来临‚在资本主义势力压抑下‚光绪中叶以后再次走向了衰落(《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
与徽州茶商之兴衰》‚《 1
江海学刊》99
8年第6期)。张朝胜认为‚徽商在民国时期并未衰落‚更未退出历史舞台
(《
民国时期的旅沪徽州茶商》‚《 1
安徽史学》99
6年第2期)。陶德臣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清末以后直至民
国‚不能从茶商总体萎缩的大前提和徽商在个别地区的表现得出徽州茶商并未衰落的结论。起码可以说清末
以来‚徽州茶商的经营已成昔日黄花‚根本不可能与全盛时同日而语‚只不过民国时还没有衰亡罢了(上引书
1
第57~5
18页)。此外他专门讨论了近代八大茶叶商帮‚探讨了鸦片战争后广东茶商积极开拓贸易区域‚指
出粤商是商战队伍中的强者‚是我国外销茶商的主力‚对推动东南茶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也使
鸦片战争后广东茶商贸易区域的拓展》‚《
自己避免了过早衰落的命运(《 2
中华茶人》00
0年第1期)。他分析了
259
近代中国茶商的资本发展、亏耗和出路(《近代中国茶商的兴衰沉浮》‚《史学月刊》
199
9年增刊)‚讨论了近代
茶商经营方式与经营特点论》‚《史学月刊》
茶商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特点(《 199
8年增刊)‚晋商的活动范围与经
晋商与西北茶叶贸易》‚《
营方式(《 1
安徽史学》99
7年第3期)‚探讨了近代中国茶商的经营环节、经营阶段、利
近代中国茶商的经营状况》‚《
润取得及牟取措施(《 0辑‚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
近代中国》第1 000年6月)。揭示
了近代中国外销茶的流通环节‚分析了茶农、茶商、茶行、茶栈、洋行的业务活动和利润取得(《
近代中国外销茶
流通环节考察》‚《 1
中国经济史研究》99
5年第1期)。张克兰介绍了近代湖北茶叶运销方式‚指出商运商销的
流通渠道扩大了湖北茶叶市场‚大量茶叶涌入商品交换行列。但在外国商人的压抑和掠夺下‚茶商步入绝境
(《
近代湖北茶叶市场与外国资本的渗透》‚《 1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99
0年第2期)。蔡鸿生分析了晋商与商队茶
“商队茶”考释》‚《
的经营关系(《 1
历史研究》98
2年第6期);吴承明、许涤新也用了不少笔墨讨论了鸦片战争后
9
经营茶商、茶栈的兴衰‚茶叶的交易环节和中间剥削等问题(上引书第2卷人民出版社190年第2
22~2
41
婺源茶商的住宅与“雕刻艺术”》‚《
页)。陈爱中谈了婺源茶商的住宅与雕刻艺术(《 1
中国茶叶》99
8年第5期)。
他还分析了清代婺源茶商的兴趣‚社会构成‚资本来源‚活动区域‚商业道德‚社会功能等问题(《
清代婺源茶商
管规》‚《 1
农业考古》99
4年第4期)‚列出了清代婺源茶商约1
50名的名录及业茶简况(《婺源清代茶商名录》‚
《 1
农业考古》99
7年第2期)。曹国庆认为徽商包括了婺商‚但婺源茶商同歙县休宁茶商等在徽商的整体中又
有各自的特征‚他分析了清代婺源茶商贸易兴盛的原因‚经营茶叶的主要地区、经营方式与经营特点、资本出
清代婺源的茶商与茶叶贸易》‚《农业考古》
路、茶贸发展的阶段性与不平衡性等问题(《 199
1年第2期)。朱德
馨介绍了婺源茶商俞仰清的发迹史‚总结了他业茶的一套成功经营之道(《婺源茶商俞仰清兴发史略》‚《农业
1
考古》99
6年第2期)。张正明、张梅梅论述了清代晋商对茶叶贸易的经营(《清代晋商的对俄茶叶贸易》‚《农
1
业考古》99
7年第4期)。杨力、王庆华谈了晋商对开展茶叶贸易的贡献(《
晋商在明清时期茶叶贸易中的杰出
贡献》‚《 1
农业考古》99
7年第4期)。陆伟民讨论了浙江平水茶栈问题(《
平水茶栈的兴衰》‚《 1
农业考古》99
8年
第2期)。
6、
茶叶地位。包括茶叶贸易开展的地位、作用、影响等。许多学者对茶叶经济在封建经济中的重要地
位给予充分肯定(茶马贸易开展的影响见前面‚这里略)。钟立飞谈了历代茶叶与养兵的关系‚探讨了茶叶对
茶叶与养兵》‚《
养兵的贡献(《 1
农业考古》99
3年第2期)。龙登高说‚茶叶在唐代的影响牵涉国计民生‚远远超
1
过一般商品‚具有其他商品不同的独特性和新异性(上引书第19页)。陈衍德谈了唐代茶的专卖收入‚指出
0~5
全国茶税收入4 0万贯之间‚元和初茶税岁入6
6万余贯‚大中时茶利岁入当在8
0~1
00万贯之间。并认为
官营茶园与贡焙以实物形态上贡的产品‚也应纳入茶业收入来源(《唐代专卖收入初探》‚《中国经济史研究》
1
988年第1期)。王洪军认为‚唐代茶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税收‚自长庆后‚茶叶经济在整
个经济网络中‚异军突起‚引人瞩目‚对唐代政治经济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上引文)。黎世英论述了茶叶对宋
代财政的贡献‚指出宋代茶叶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上日益占据重要地位。茶利收入是宋代财政收入的重要
部分‚在财政上起了极大的作用。他列出表格‚从中可见历年国家所收茶利详数(上引文)。汪圣铎统计了宋
代榷茶收入表(《 9
两宋财政史》下册‚中华书局195年‚第7
09~7
17页)。华山也列东南六路、川陕榷茶、水磨茶
三表‚统计了宋代茶利收入情况(上引文)。漆侠认为‚两宋茶利超过北宋初年‚由于茶利猛增‚成为国家财政
的一项重要收入。两宋茶利分别占财政总收入的4.
6%和7.
2%‚在国家专利中占第2位。他还列出两宋历
0
年茶利增长表二个‚从中可见茶利不断增长的情况(上引书第80~8
02页)。贾大泉认为‚四川茶叶对维系宋
代四川和西南地区的安宁起了重要作用。两宋时期‚四川地区的少数民族未发生较大规模的反叛‚与宋朝执
行优待少数民族的茶马贸易政策是有密切关系的(《宋代四川地区的茶业和茶政》‚《历史研究》
198
0年第4
期)。黎世英讨论了茶叶对宋代军事边防的作用(《宋代茶叶在军事边防上的作用》‚《农业考古》
199
4年第2
期)。杨仁飞认为清前期中英茶叶贸易对两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中英贸易关系的变化产生了很大的
作用;促进了广东地方经济的繁荣和茶产区经济的发展;对英国社会的影响表现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国社
会的消费结构和生活习俗‚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上引文)。萧致治、徐方平也谈了中英茶叶贸易
发展的社会后果‚认为对英国而言‚茶叶最宜于饮用‚饮茶有助于英国政治生活民主化‚茶叶贸易的扩大‚带动
260
了航海、蔗糖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英国国库收入。对中国而言‚产茶区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
响‚种茶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生产事业‚推动了制茶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从生产到外销的金融机制‚促成
白银源源流入中国(上引文)。陶德臣在全面考察清代中西茶叶贸易开展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茶叶贸
易的三大社会影响:一是茶叶成为中西贸易的核心商品和获利的拳头货物‚二是带动了相关行业包括植茶业、
制茶技术、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三是茶叶贸易是外交和军事斗争的重要砝码(《
论清代茶叶
贸易的社会影响》‚《 2
史学月刊》00
2年第5期)。张正明认为清代北方茶叶商路的茶叶贸易具有多方面作用‚
一是促进了蒙古和内地经济的发展‚二是涌现出一批塞北和草原商业城镇‚其三推动了茶叶、皮毛等商品加工
制造业的发展‚其四加速了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总之‚清代茶叶商路的开拓‚对中国内地、蒙古和俄国经济
清代的茶叶商路》‚《
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1
光明日报》98
5年3月6日)。兰日旭、徐生忠认为英国
东印度公司从事的华茶贸易给英中双方都带来了多方面影响。一方面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巨额财
富‚
同时华茶贸易成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内在经济因素。另一方面‚大量茶叶出口‚促进中国茶叶生产迅速发
展‚为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但此种进程因为偿付巨额茶价而非法输入鸦片的英国所挑起
浅析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事华茶贸易的双面影响》‚《
的战争所打断(《 1
农业考古》99
9年第2期)。庄国土讨论了
福建茶叶营销对当地社会经济的深刻影响‚指出它促进了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使茶区商品经济、新式雇佣关系
得到发展‚使传统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分化‚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鸦片战争前福建外销茶叶生产和营销
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1
中国史研究》99
9年第3期)。胡赤军认为‚长期以来‚中国茶叶出口一直是对西方
贸易的大宗商品‚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从茶叶贸易中获取了巨大收益‚英国得自茶叶贸易的利益主要有:改
善了英国人的饮食结构‚提高了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促进了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增加了英国的贸易收入‚
促进了转口贸易的发展‚为英国带来了大量财政收入‚增加了英国的货币财富。唯一的不利影响是导致对华
贸易逆差‚大量金银货币外流。中国取得的利益主要有:使中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了对外贸易的顺差‚增加国
家的货币收入;使中国形成重要的税收来源‚财政收入不断扩大‚改善了中国的经济结构‚促进了中国商品经
济的发展‚但也导致了中国对外贸易以初级产品为主和比较单一的出口产品贸易结构‚对中国经济有潜在的
近代中国与西方的茶叶贸易》‚《
不利因素(《 1
东北师大学报》99
4年第1期)。丁孝智分析了近代兰州茶销业对
兰州地区经济的影响‚一是促进了兰州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二是加强了兰州地区同全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交
流‚三是茶税收入扩大了地方财政的来源‚总之对近代兰州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上引文)。杜七红谈了茶叶对晚清汉口市场影响的四个方面:一、茶叶形成了供、销一条龙的庞大网络‚丰
富了汉口市场的商品流通体系‚二是繁多的品种‚巨额的货值‚使茶叶成为汉口市场最大宗的商品‚几执该市
场进出口贸易之牛耳‚三是茶叶刺激了汉口商人集团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膨胀‚使市场竞争呈现多元态势‚四
是茶叶全面拉动汉口经济增长‚提升了汉口的商业地位(上引文)。
7、
兴衰原因(不包括茶马互市方面内容)。中国数千年茶叶贸易到19世纪末已趋衰落‚解放前已濒临
破产‚其衰败原因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深思‚他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陶德臣认为资本帝国主义的长期掠
夺‚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是华茶贸易衰落的根本原因‚小农经济是造成这一恶果的经济基础‚外国茶叶的激
简论华茶贸易衰落的原因》‚《
烈竞争是华茶衰落的催化剂(《 1
镇江师专学报》99
4年第1期)。他还分析了伪劣
茶泛滥的原因及不良影响‚指出伪劣茶加速了中国近代茶业的崩溃‚是茶叶贸易衰败的催化剂(《伪劣茶与近
代中国茶业的历史命运》‚《 1
中国农史》99
7年第3期)‚考察了广州、上海茶叶出口贸易兴盛和衰落的原因(《

片战争后广州茶市的盛衰》、《
上海开埠与近代上海茶市》‚载《 1
古今农业》99
7年第2期、
199
9年第2期)。胡赤
军把中国茶叶出口贸易衰落的原因主要归结为:生产和销售水平十分落后及自然条件的局限‚影响了中国茶
叶的质量和成本。茶叶税厘负担沉重‚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价格优势。世界茶叶市场对中国茶叶需求量急
剧下降‚进一步限制了中国茶叶的出口贸易(上引文)。胡刚认为近代福建茶叶外销衰败的根本原因是外国资
本经济侵略控制‚封建政权及官僚资本的残酷剥削压榨‚使茶叶生产贸易无法得到正常发展‚也无法采用先进
的技术‚以致质量下降‚难于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国家的产品展开竞争(上引文)。苏全有认为华茶出口衰落
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当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深化时期‚生产力发展受到社会性质的限制‚由于殖民地的缘故‚
261
华茶出口为洋行商人左右‚依赖国际市场的程度越来越高;由于封建主义的缘故‚茶农、茶商受到封建官僚、买
办势力的剥削加重‚勉强维持简单再生产‚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与封建势力交织在一起‚茶叶生产力不但不能向
前发展‚反而逐渐停滞萎缩。华茶与洋茶相比处于劣势地位‚表现在税收、经营方式、资金、质量、交通运输等
许多方面(上引文)。徐方平指出‚中国贸易主权的丧失和封建统治的反动是中英茶叶贸易衰败的根本原因。
华茶对外贸易遭受列强压迫与欺凌最明显的一是茶叶关税‚二是洋行与买办勾结‚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结
合‚实际上控制了中国茶叶的出口经营权。落后的小农生产和销售方式‚是中英茶叶贸易衰败的直接原因‚表
现为:茶叶生产资本微薄‚种植方式落后‚茶叶加工制作技术陈旧‚经营管理混乱‚茶叶包装偷工减料‚形式简
陋‚茶商昧于市场信息‚销售方式单一‚政府和业茶者忽视广告宣传‚近代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对中英茶叶贸
近代中英茶叶贸易衰败的原因和启示》‚《江汉论坛》
易的衰败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199
8年第1
0期)。周海
华认为江西茶业衰落的直接原因是来自国际市场的变化和战争的影响‚而市场竞争失利的主观因素是造成
茶业衰落的前提。主要表现为:茶叶质量衰退‚交易环节盘剥‚交通运输困难‚厘金关税沉重及其他(上引文)。
彭景元认为导致近代厦门茶叶贸易衰落的原因主要有:厦门茶叶贸易受帝国列强的控制‚贸易茶叶过份依赖
乌龙茶‚外贸市场过份依重美国市场‚台湾茶叶在贸易中比例增加‚茶叶质量日趋粗劣‚外国茶叶生产的发展
冲击(上引文)。张海鹏、王廷元认为徽州茶商光绪中叶以后盛而复衰最重要的因素有三点:一是徽州茶商在
商业资本和利润的非经营性消费方面投入过多‚二是清政府大幅度提高茶叶税率及光绪中叶前后茶叶价格
5
锐跌‚三是洋茶的冲击和洋商的压抑(上引书第62~6
64页)。

(三)茶叶消费
茶叶饮用和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最后落脚点‚由此衍出饮茶起源、饮茶作用、饮茶技艺、饮茶习俗、饮茶影
响等一系列问题。
1、茶叶利用。茶叶一开始是如何利用的?即利用的方式如何?嗣后又是如何发展的?各种利用方式
时间如何确定?学者们在这些问题上并无完全一致的看法。王民柱袭用朱自振的观点‚认为我国发现和利用
茶叶的时间‚是在母系民族社会末期至父系氏族社会这一时期‚距今约一万年前后;茶由药用发展成为饮料‚
也是原始社会或稍后阶段上的事情‚距今约一万至四千年前(《汉中茶业始期》‚《古今农业》
199
3年第2期)。
孔宪乐说远在四五千年前的神农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已发现茶及其药用价值‚嗣后由药用逐渐演变为日常
生活的饮料。开始茶的药用是从直接含嚼茶树鲜叶起‚后发展为加水生煮羹饮或烤饮。三千多年前的周代‚
我国西南地区‚茶叶不仅作药用、食用、品饮‚还被作为珍贵的贡品、礼品和祭品‚茶叶用途开始多样化。秦统
一后‚饮茶风习向东延伸‚西汉时‚饮茶之风兴起‚茶已是宫廷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费‚三国时‚崇茶之风进
一步发展‚出现了以茶代酒的风习‚并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两晋南北朝‚饮茶相效成风‚茶叶从原来珍
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人们的普通饮料。唐代‚茶事兴旺‚饮茶蔚为风尚。宋代饮茶之风大盛。元代以降‚饮茶
中国茶经·饮茶篇》)。朱自振认为茶的发现利用‚最初不是作为饮料而是作为草药显之于世
之风‚久兴不衰(《
的。茶由药用发展为饮用‚大抵转变于文明前夕的原始末年‚即饮茶“ 发乎神农” 的史前说‚地点是巴人、蜀人
移居四川以前的川东鄂西地区。汉朝茶的饮用‚还遗留有早期药用的某些原始性状‚这是我国茶的早期饮用
阶段。传播主要只显于荆楚或长江中游‚三国两晋时‚江南和浙江沿海的东部地区‚茶叶饮用逐渐传播开来。
茶史初探》)。关履权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饮茶。汉
唐代开元以来‚饮茶兴盛‚宋代饮茶相当发展(《
初地主阶级中人已普遍喝茶‚唐代饮茶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风尚‚宋代饮茶更加普遍(《茶史漫谈》‚《农史研究》
第3辑)。吴觉农认为茶由药用时期发展为饮用时期‚是在战国或秦代以后。又说饮茶盛于唐主要是统一强
盛的唐对农业采取了均田、减赋等措施‚而隋代开发的运河大大有利于南北交通‚禁酒措施及酒价昂贵也有一
定关系‚文人及《 7
茶经》的直接推动不可忽视(上引书第14页)。陈椽认为‚原始社会茶被作为解毒的药物使
用‚周代扩大用途为祭品‚春秋时茶的作用有所发展‚仍视为祭祀珍品或食品‚西汉茶叶已是士大夫们生活必
需品了。公元2世纪初‚饮茶风气已普及东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饮茶已相当普遍了。3世纪前后‚
饮茶已流传到长江下游的湖北、安徽和江苏以及浙江。唐代以前‚茶为少数封建统治者和士大夫普遍所占有‚
262
还未成为民间的普遍饮料‚唐代饮茶已很普遍(上引书)。赵和涛认为‚饮茶经过神农至春秋时的祭品‚西汉初
期前的菜食‚西汉中期的药用‚三国时代的高级饮料‚隋唐时的正式饮料5个阶段(《
我国茶类发展与饮茶方式
演变》‚《 1
农业考古》99
1年第2期)。庄晚芳认为‚人们发现和利用茶‚经历了食用———药用———饮用三阶段。
茶作为饮料‚起源于古代巴蜀国‚这一带秦汉之前饮茶已相当普遍了。秦汉时西北、华北及长江下游的江浙一
带都普遍饮茶了。唐代饮茶习俗遍及全国‚一些边疆地区饮茶之风也盛行起来‚并逐渐传入国外(上引书第
2
6~2
8页)。史念书谈了饮茶起源的时间、地点及在国内外的传播情况‚观点基本与朱自振同(《茶业的起源
和传播》‚《 1
中国农史》98
4年第2期)。方健认为‚茶的饮用和药用比较确切地见之于古代历史文献记载‚当始
刍议茶的起源》‚《
于战国时代(《 1
中国农史》99
1年第3期)。欧阳小桃论述了魏晋南北朝的饮茶风习‚指出四
千多年前已开始作为药材饮用‚魏晋南北朝时‚茶开始从药材过渡为饮料‚开始广泛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
中‚饮茶风气盛行起来‚茶被官僚贵族们用来接待宾客‚社会对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饮茶主要盛行于江南
魏晋南北朝人士饮茶述略》‚
一带‚北方人不好饮茶(《 199
1年第2期)。周兆望也谈了两晋南北朝饮茶风气的
形成与转盛‚认为晋代是我国饮茶风气的正式形成时期‚南北朝饮茶风气日趋转盛。北朝社会虽未能形成固
定的饮茶之风‚但嗜茶者与日俱增。隋唐以降‚饮茶之风蔓延全国(《略论两晋南北朝饮茶风气的形成与转
盛》‚
199
4年第2期)。傅筑夫谈了饮茶习惯的普及。说中国古人以茶为饮料‚起源很早‚西汉时已有人以茶为
饮料。三国两晋时饮茶只限于少数达官贵人‚一般人并不饮。六朝时江南人饮茶‚北方人不饮。唐代‚特别是
开元天宝年间‚饮茶之风遍及全国‚《
茶经》对饮茶推广起了很大作用‚佛教大兴‚对茶的普及也起了一定作用
(上引书第4卷第2
59~2
61D 页)。孙洪升谈了唐代的茶叶消费情况(《
唐代的茶叶消费》‚《 1
云南日报》99
7年2
月6日)‚入唐以后‚饮茶之风风靡大江南北‚远播塞外(《唐代茶叶生产发展原因探析》‚《云南教育学院学报》
1
997年第1期)。王洪军探讨了唐代饮茶风习传播盛行的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唐初至公元8世纪中叶为第
8世纪中叶至8世纪末为第二时期‚饮茶风习广为传播‚
一时期‚饮茶风渐向北方流行‚ 780年后为第三时期‚
唐代的饮茶风习》‚《
饮茶风习盛行(《 1
中国农史》98
9年第4期)。沈冬梅认为茶叶不同的工艺与不同时代不同
论唐宋上品茶的观念》‚
的茶饮茶艺文化相结合而赋予茶本身以不同的附加‚并谈了唐宋上品茶的观念问题(《
《 1
中国文化研究》99
8年春之卷)。程喜霜探讨了荆楚地区的饮茶文化(《论荆楚饮茶文化》‚《湖北大学学报》
1
993年第2期)。他又论述了陆羽《
茶经》与茶道的关系‚分析了对日本饮茶文化的影响(《唐陆羽<茶经>与
茶道》‚《 1
湖北大学学报》99
0年第2期)。张应龙谈到中国饮茶历史悠久‚唐代饮茶之风盛行‚
15世纪西方人
1
对茶叶慢慢有了直接接触‚6世纪早期茶被视为药物出售‚
17世纪末荷兰饮茶已较普遍‚
18世纪欧洲饮茶风
已很盛行(上引文)。冯先铭探讨了自唐宋以来饮茶风尚变迁带来的陶具茶具的发展(《从文献看唐宋以来饮
茶风尚及陶瓷茶具的演变》‚《 1
文物》96
3年第1期)。马忠民分析了唐代饮茶风习‚着重指出了茶叶消费对茶
叶贸易‚饮茶器具‚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深远影响(《唐代饮茶风习》‚《思想战线》
198
0年第6期)。唐耕耦、张秉
伦谈了唐代饮茶风俗的普及(上引文)。张泽咸认为至少战国时人们已知饮茶‚最早饮茶的是西南‚六朝时期
至唐以前‚饮茶的主要是封建上层人士‚主要盛行于南方‚并认为唐代南北城乡饮茶成风的原因在于茶有解
渴、提神止睡、消食之功效‚而且陆羽等人饮茶研究的深入开展‚直接推动了饮茶发展。中唐以后‚全国各地都
已饮茶成风(上引文)。朱重圣认为饮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三国时以茶代酒‚南北朝时南朝盛行‚唐
宋极盛。他把饮茶成风原因归结为:交通发达‚运销便捷;陆羽 《茶经》‚直接鼓吹;僧道生活‚间接刺激所至
(《
我国饮茶成风之原因及其对唐宋社会与官府之影响》‚《 4辑)。朱自振表示赞同‚并谈了唐
宋史研究集》第1
6
诗中折射出的唐朝宫廷饮茶情况(上引书第25~2
66页)。尹华怡考察了“ 茶入药” 史及功效‚指出茶的起源
“茶入药” 趣史》‚
功能不是作为饮料之用‚而是用来入“药”(《 199
1年第2期)。王郁风从详细分析唐代宫廷茶
法门寺出土唐代宫廷茶具及唐代饮茶风尚》‚
具入手‚探讨了唐代社会饮茶风盛的状况(《 199
5年第2期)。梁
子则分类介绍了这些出土宫廷茶具的名称、形状、制作材料、用途等(《法门寺出土唐代宫廷茶器巡礼》‚《农业
1
考古》99
2年第2期)。冰琴针对人们最初利用茶叶的不同意见‚提出“茶之始”当为果腹食用‚先于药用、饮用
茶之始为》‚《
和祭祀的观点(《 1
农业考古》99
3年第2期)。李斌城认为唐人饮茶之风始于开元‚盛于唐中期‚更
盛于唐后期。茶已渗透至唐人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几乎所有人都程度不同地喜茶、啜茶‚饮茶升华为一种富
263
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博大精深的高雅文化。唐人茶道是唐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人
与茶》‚《 1
农业考古》99
5年第2期)。李明阳认为陆羽《茶经》有其积极影响:一、研究茶叶栽培技术‚促进茶叶
生产;二、鉴定茶叶品质‚指导茶叶消费;三、介绍煮饮技巧‚有益饮者健康;四、发展茶叶经济‚开辟朝廷税源;
五、《 陆羽<茶经>对唐代经济的影响》‚
茶经》兼论茶具、燃料、水质‚推动陶瓷业的进步(《 199
5年第2期)。梁
子考察了明代宫廷茶道的产生、形式、宫廷茶器、精神境界和特色(《唐代宫廷茶道》‚
199
5年第2期)。而从研
究法门寺出土茶具来考察唐代饮茶及茶文化的文章较多。如张子华的《
试从饮茶历史发展看法门寺出土茶具
的地位》‚张高举、王竞香的《
从法门唐代地宫出土的一套茶具看唐代茶与茶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王仑西、田生
法门寺塔地宫出土茶具与<茶经·四之器>对比研究》‚林培民《法门寺唐代茶具审美简论》等(《农业考
华的《
1
古》99
5年第2期)。周世荣介绍了唐诗和长沙窑所见饮茶、烹茶、研茶、汲水用器(《
从唐诗中的饮茶用器看长
沙窑出土的茶具》‚《 1
农业考古》99
5年第2期)。张高举认为日本的茶道和茶文化‚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实质来
说‚都同中国茶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茶道源于中国唐宋茶文化‚是中日文化交融的一端(《
日本茶道与唐
宋茶文化》‚《 1
农业考古》99
5年第2期)。姜含春分析了唐代茶风的社会条件和背景‚指出没有盛唐的社会背
唐风贵茶之成因》‚《
景和条件难以产生茶人兴茶、皇家重茶、佛教崇茶、商人卖茶、举国饮茶的社会现象(《 农业
1
考古》99
8年第2期)。王双怀则认为唐代以前饮茶的历史为唐代饮茶风气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唐代统一
强盛的局面‚开放的社会风气‚佛道二教的发展以及温暖的气候‚为茶叶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论唐代
饮茶风气形成的原因》‚《 1
农业考古》99
8年第4期)。曾楚楠谈了潮州人的饮茶风尚‚探讨了工夫茶的兴起‚认
潮州工夫茶刍探》‚《
为工夫茶是中国茶道的集中体现者(《 1
农业考古》99
3年第4期)。刘海文介绍了河北宣化
试述河北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中的茶道图及茶具》‚《
下八里出土的辽代壁画墓中的茶道图和茶具(《 农业考
1
古》99
6年第2期)。郑绍宗介绍和研究了宣化辽墓第七号墓茶道图‚探讨了茶道在中国北方的传播‚北方茶
河北宣化墓第七号墓茶道图的研究》‚《农业考古》
道的地方色彩和壁画中所反映的民族融合情况三个问题(《
1
994年第2期)‚李献奇介绍了北宋进茶图‚再现了当时饮茶情况(《
北宋乐重进画像石棺进茶图》‚《
农业考古》
1
994年第2期)。黄时鉴分析了茶在北亚和西域的早期传播‚结论是从1
4世纪起至1
7世纪前期‚经由陆路‚
1
茶在中亚、波斯、印度西北部和阿拉伯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传播。辽金时代‚契丹人和女真人饮茶已成习‚4
关于茶在北亚和西域的早期传播》‚《历史研究》
世纪以后‚蒙古人逐渐饮茶成习(《 199
3年第1期)。陈高华作
了补充‚认为饮茶在唐代开始流行‚至宋大盛‚元代‚饮茶已成为全国各族各阶层的一种共同嗜好。1
3世纪下
4世纪上半期‚已成为蒙古人的一种重要饮料(上引文)。缪
半期起‚蒙古人已对茶有所接触并发生兴趣‚到1
元郎考察了宋代开封、临安两都宫廷、市民饮茶问题‚认为这是两都饮茶风俗最具特色的两个方面(《宋代开
封、临安二都的饮茶风俗》‚
199
2年第4期)。陈珲评论了“朱权茶道”(《
朱权茶道》‚
199
2年第4期)。邹瑚介绍
7世纪初‚
了英国早期的饮茶情况‚指出英国饮茶始于1 17世纪中叶上流社会已有饮茶习惯‚
168
8年后‚饮茶
1
者日益增多‚8世纪末的2
0年‚饮茶之风普及民众(《英国早期的饮茶史料》‚
199
2年第2期)。徐克定考察了
英国早期的皇室茶案‚禁茶运动等问题‚从而可见茶逐渐深得英国人民的喜爱‚成为须叟离不开的饮料(《
英国
饮茶轶闻》‚《 1
农业考古》99
2年第2期)。吴孟雪、曾丽雅则介绍了饮茶知识在欧洲的流传及饮茶风习的兴起
近世欧人与华茶》‚《
情况(《 1
农业考古》99
2年第2期)。曾震中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武夷岩茶文化的价值:从“ 御
岩茶文化价值探讨》‚《
茶园”看饮用价值‚从“益体”看药用价值‚从“岩茶节”看经济价值(《 1
农业考古》99
3年第
2期)。
2、饮茶技艺。饮茶发展后‚开始出现专门的方法。在中国被称为饮茶的方式方法、茶艺或茶道。陈椽
在《
茶业通史》第八章“饮茶”专门讨论了国内外不同的饮茶方式方法。指出秦汉泡饮方法是将饼状茶团捣碎
入磁壶‚注入沸水‚加入葱姜和桔子调味‚这时候已有专门的烹饮方法。唐朝烹饮蒸青团茶‚方法很讲究‚宋末
以后饮用散茶‚全叶冲泡。明代烹饮方法更加考究。此外该书还详细谈了日本茶道以及各大洲许多国家的饮
茶方法。张泽咸认为秦汉六朝饮茶方式非常多样化(上引文)。沈冬梅认为煎泡茶叶的技艺‚唐宋明三代各具
特色而又相因发展‚唐代煎煮‚宋代冲点‚明代瀹泡。她全面搜研宋代各种茶饮技艺‚整理各种茶艺的具体步
宋代的茶饮技艺》‚《
骤‚探讨各种茶艺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分析宋代主导茶饮未能流传下来的原因(《 中
264
1
国史研究》99
9年第4期)。陈高华认为元代宫廷饮末茶、腊茶为主‚民间行销末茶、草茶两大类‚茗茶、末茶、
蜡茶有不同的饮用方式‚可分为煎茶、点茶两大类。元代是我国饮茶方式的一个转变时期‚点茶仍然盛行‚但
采取烹芽茶的煎茶方式愈来愈多‚成为明代点泡散条形茶的先声(上引文)。刘昭端详细论述了宋代的斗茶技
艺(《 2辑)。李露露谈了斗茶的起源、内容、发展原因及影响(《
文史》第3 斗茶图》‚《 1
农业考古》99
1年第2期)。
陆河认为古代斗茶始于唐盛于宋‚它的产生‚主要出之于贡茶‚并谈了宋代斗茶的步骤‚决定胜负的标准‚用具
再论古代的“斗茶”》‚《农业考古》
等问题(《 199
1年第2期)。赵和涛谈了历史上饮茶发展阶段及饮用方式演
变‚指出春秋前饮茶方式极为简便‚秦汉时已掌握了简单加工方法‚唐代饮茶方式比较讲究。宋代斗茶盛行‚
明清饮茶方法更讲究‚并根据各自嗜好选用各种茶类(上引文)。陈珲考察了中国的散状叶茶及其煮饮方法‚
中国煎茶探略》‚《农业考古》
并从多种饮茶方式中考察了煎茶方式(《 199
2年第2期)。姚月明、巩志研究了武
武夷斗茶源流》‚《
夷斗茶源流(《 1
农业考古》99
2年第4期)。郭孟良认为明代饮茶风尚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
斗茶之风消失了‚沸水冲泡的瀹饮法开创了后来开水冲泡饮法的先河‚人们对饮茶艺术的追求和审美创造了
明代的饮茶风尚》‚《
一个新的天地(《 1
农业考古》99
3年第2期)。曾楚楠谈了工夫茶的品饮法(上引文)。巩志
武夷山发现的宋代斗茶遗址》‚《
介绍了武夷山发现的宋代斗茶遗址(《 1
农业考古》99
4年第2期)。刘冰从考古
资料得出结论‚元代已经开始了用开水冲茶的做法。认为元代的饮茶习俗‚继承了唐宋流传已久的成法‚并形
从考古资料看元代的饮茶习俗》‚《农业考古》
成了自己的特色‚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199
4年第2期)。李斌城
认为‚唐人饮茶方式有二‚一阉茶法‚二煎茶法(上引文)。卢建国说‚唐代人们对茶叶的制备和饮用方法约有
唐代茶文化钩沉》‚《农业考古》
精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种。煎茶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饮茶方法(《 199
5年第2
期)。姚敏苏认为唐代茶艺是一项美的活动‚方方面面包含着诸多审美因素‚大体可概括为味之美、器之美、饮
唐代茶艺中的审美因素》‚《
之美、境之美(《 1
农业考古》99
5年第2期)。梁子、谢伟谈了晚唐茶道的主流形式点
小议晚唐茶道之主流形式———点茶》‚
茶(《 199
5年第2期)。杨应龙、施由民探讨了古代鉴水试茶及饮茶贮水
论中国古代的鉴水试茶》‚《
的方法(《 1
农业考古》99
5年第4期)。赵天相谈了点茶‚点汤之义从茶汤调制到茶
汤敬客到茶汤逐客的三义(《 “点汤” 之衍义》‚《农业考古》
关于“点茶”、 199
6年第2期)。陈伟明认为元代茶叶
饮用主要沿用前人的煎煮法‚泡茶发端应始于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吸收了某些汉族的饮茶方法‚结合本
元代茶文化述略》‚《农业考古》
民族文化特点‚形成了蒙古特色的饮茶方式(《 199
6年第4期)。林更生详细讨
论了斗茶的崛起与发展‚程序与胜负标准‚影响胜负的因素等问题(《关于“ 斗茶” 的研究》‚《农业考古》
199
6年
潮州工夫茶源流论》‚《农
第4期)。陈香白研究了潮州功夫茶的历史‚概述了潮州工夫茶的茶艺和饮用方法(《
1
业考古》99
7年第2期)。方健论述了唐宋茶艺的内容和主要形式‚探讨了宋代茶艺与日本茶道‚韩国茶礼的
关系‚认为我国茶文化的鼎盛期在赵宋时代‚而无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中国古今茶艺‚无非是不同民族、国
唐宋茶艺述论》‚《
家和地区人民对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的各自悟性及理解而已(《 1
农业考古》99
8年第2期)。郭
唐宋煮茶水品》‚《
孔秀谈了唐宋时期人们对煮茶用水的重视问题(《 1
农业考古》99
8年第4期)。丁以寿系统考
察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饮茶程序‚他把中国古代的饮茶史分为汉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四个时期。指出
中国古代饮茶法分为煮茶法、泡茶法二大类‚煮、煎、点、泡四小类‚汉魏六朝尚煮茶法‚隋唐尚煎茶法‚五代尚
中国饮茶法源流考》‚《
点茶法‚元明清尚泡茶法(《 1
农业考古》99
9年第2期)。
3、
饮茶习俗。饮茶习俗与饮茶技艺、饮茶之风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主要涉及的是饮茶风俗问题。这方
面研究文章不多‚择其要介绍如下。舒燕谈了茶与民风民俗相结合‚形成了特定的茶俗。它被用于婚姻、祭礼
礼仪中‚在日常生活中‚它的功能更多地表现在保健强身、娱乐消闲、审美教育、社交联谊等几个方面(《
茶和中
国人的生活》‚《 1
中国文化研究》99
6年秋之卷)。季学原论述了《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红茶茶文化厄言》‚《中
1
国文化研究》99
6年秋之卷)。朱自振专门考察了茶与婚礼、祭祀、茶歌、茶舞、茶戏、茶曲等问题(上引书第
2
03~2
16页)。王潮生认为‚我国的饮茶方式和饮茶习俗‚既有时代性和阶段性的差异‚也有地域性和民族性
的特点。唐代饮茶不仅有煮茶法、点茶法‚同时存在着煮茶、点茶、泡茶等三种不同的饮茶方式和饮茶习俗
(《
浅议唐代的饮茶风俗》‚《 1
农业考古》99
5年第2期)。薜翘、刘劲峰认为宋代人的饮茶中‚盐姜茶、诸香入茶‚
我国汉唐茶文化的活化石———擂茶》‚
既饮茶又饮香药‚分茶游戏等逐渐融入客家人的擂茶之中(《 199
5年第2
265
期)。徐金华、姚定瑛谈了寺院僧人饮茶习俗与民间风俗的关系(《佛茶与中国茶文化》‚《农业考古》
199
5年第
2期)。吴尚平从婚姻、祭祀庙宇、茶亭、茶馆、斗茶以及家庭个人饮茶七个方面论述了茶俗文化在民族文化中
浅论中国茶俗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农业考古》
的地位(《 199
8年第2期)。高旭军、刘桂华论述了中国
论中国饮茶风俗的传播特点》‚《
饮茶风俗传播的4个特点(《 1
农业考古》99
8年第2期)。薛翘等人则谈了宋元
宋元茶俗与茶具》‚《
时期的茶俗(《 1
农业考古》99
1年第4期)‚缪元郎集中讨论了开封、临安两都宫廷、市民的
宋代开封、临安二都的饮茶风俗》‚《
饮茶风俗(《 1
农业考古》99
2年第4期)。张军则翻译了日本矢泽利产所写
中国有关茶的习俗和熟语》‚《农业考古》
关于中国茶习俗、四字成语、俚谚、茶神、茶叶博士、茶人的文章(《 199
2
年第4期)。陈高华考察了元代饮茶习俗‚认为饮茶流行于唐代‚至宋大盛‚元代饮茶成为全国各族、各阶层的
一种共同嗜好。他主要谈了名茶种类、制茶和饮茶、蒙古人与茶三方面内容(上引文)。郭孟良谈了明代的饮
明代的饮茶风尚》‚《
茶风尚(《 1
农业考古》99
3年第2期)。刘冰认为‚从发现的反映元代饮茶习俗的考古资料
看‚元的饮茶习俗处于承上启下阶段‚为明及以后的饮茶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从考古资料看元代的饮茶习
俗》‚《 1
农业考古》99
4年第2期)。张剑光谈了唐代的嗜茶风俗(《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唐代嗜茶习俗》‚
《 1
农业考古》99
4年第4期)。陶德臣考察了清代茶俗的一个侧面(《
<清稗类钞>茶香浓》‚《 2
云南茶叶》00
0年
第1—3期)(注:茶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茶俗问题‚限于篇幅‚只好从略)。
4、
饮茶影响。饮茶产生和发展后‚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生活、文学、艺术、宗教、民族关系等
产生了广泛影响。孙洪升认为‚唐人饮茶之风兴盛‚间接地反映出茶叶消费量之大及茶叶市场的扩展‚推动了
茶叶生产向前发展(上引文)。王洪军观点与之相似。唐代饮茶风习在社会中传播的过程‚也就是唐代市场不
断扩大的过程‚茶叶的社会求量也就逐渐增多‚反转过来它又促进了唐代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叶生产作为一
个经济门类‚在唐后的社会经济中崛起‚使封建统治者亦刮目相看‚税之‚增税之‚榷之‚层层重税之‚甚至插手
其间‚以获原利(上引文)。朱自振从唐诗入手研究了陆羽(《全唐诗中的陆羽史料考述》‚
198
4年第1期)和发
掘了一批茶史资料(《 5
茶史初探》第26~2
79页)。陈椽则探讨了茶与医药‚茶与文化的关系(上引书第3
18~
3
76页)。马忠民认为‚唐代饮茶风习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具有划时代意义‚“ 茶道” 与对外文化交流‚僧侣诗人
与隐逸人士和饮茶嗜好‚古代茶马贸易‚以至唐代榷茶、贡茶、茶农与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都影响深远(《唐代
饮茶风习》‚《 1
思想战线》98
0年第5期)。唐耕耦、张秉伦主张‚由于饮茶风气盛行‚茶叶需要量大增‚促使农户
茶道即人道》‚《
大力植茶‚茶树栽培区迅速扩大(上引文)。陈香白论述了茶道思想‚认为茶道即人道(《 中国文
化研究》‚
199
6年秋之卷)。朱重圣专门详细论述了饮茶之风对唐宋社会和官府的多种影响(上引文)。李斌
城统计了唐代各朝写茶诗的人数及茶诗数‚介绍了唐人悟到的饮茶诸多特殊功效(上引文)。卢建国认为唐代
饮茶风习盛行‚茶叶消费量猛增‚强烈刺激了茶树园圃业的大发展(上引文)。曹进等探讨了湖南唐代两大名
湖南唐代两大名窑兴衰考略》‚《
窑兴衰史(《 1
农业考古》99
5年第2期)。徐金华、姚定瑛谈了诗僧与诗人咏茶
诗文对中华茶文化宝库的贡献(上引文)。吕维新专门探讨了唐代文化与诗歌文学的关系(《唐代茶文化的形
成与诗歌文学的繁荣》‚
199
5年第2期)。此外‚他还出版著作《
从唐诗看唐人茶道生活》等书(台湾陆羽茶艺中
9
心195年5月)。顾风谈了中晚唐诗人对于茶文化的贡献(《我国中、晚唐诗人对于茶文化的贡献》‚《农业考
1
古》99
5年第2期)。王郁风谈了唐代饮茶风尚、茶具对世界的影响(《唐代饮茶风尚、茶具文化对世界的影
响》‚《 1
农业考古》99
5年第2期)。程光裕认为茶的发展与唐宋思想界关系密切‚有了唐宋思想界的倡导‚茶成
茶与唐宋思想界的关系》‚《
为后来社会的普遍饮品(《 宋史研究集》第3辑)。徐殿魁考察了唐代民间茶具(《试
述唐代的民间茶具》‚《 1
农业考古》99
4年第2期)。丁以寿以唐宋煎茶道‚宋明点茶道‚明清泡茶道讨论了中国
中国茶道发展史纳要》‚《
古代的茶道问题(《 1
农业考古》99
9年第4期)。祝振玉论述了宋代茶道和咏茶诗(《宋
代的茶道与咏茶诗》‚《 1
江海学刊》99
0年第4期)。白光从文献和考古资料考察了契丹人饮茶已日不可缺(《

丹族饮茶器具考》‚《 1
农业考古》99
7年第4期)。刘海文介绍了河北宣化郊外干八里村出土辽代墓葬中的茶道
图和茶器(上引文)。刘劲峰、陈春惠详细介绍了宋元时期的烹点具、贮藏具二种茶具(《宋元茶俗与茶具》‚
1
991年第4期)。傅铁虹分析了《
茶经》中道家美学思想‚论述了这种美学思想对中国茶文化、茶艺、茶文学、艺
茶经中道家美学思想及影响初探》‚
术作品、茶学者作和饮茶风尚的影响(《 199
2年第2期)。刘清荣介绍了越
266
夺得千峰翠色来》‚
窑茶具(《 199
2年第4期)‚曾楚楠认为工夫茶是中国茶道的集中体现者‚并比较了工夫茶道
与日本茶道之差别(上引文)。郑绍宗研究了河北宣化辽墓壁画茶道图(上引文)。李献奇介绍了北宋乐重进
画像石棺进茶图(上引文)。吴家阔谈了茶道之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之五境(《中国茶道五境》‚
199
7年
茶经》以前的陶瓷器具(《从文献看<茶经>以前饮茶饮酒风俗及相关的陶瓷器具》‚
第2期)。蔡乃武谈了《
《 1
农业考古》99
7年第4期)。陈伟明谈了明代茶具(《
杂谈<金瓶梅>与明代茶文化》‚《农业考古》
199
8年第2
期)。

(四)茶政与茶法
所谓茶政‚无非是国家对茶叶生产、贸易、税收等所颁布和制订的一些规定、制度、法令和政策等内容的总
称。它的主要内容有榷茶、税茶、贡茶、茶马互市等。
1、榷茶与税茶。
(1)唐代。榷茶‚即政府对茶叶的专宫专卖‚它首先出现于唐代。关于唐代榷茶的原因‚李埏认为从自然
经济的小生产中生长出来的专制主义、官僚主义、封建主义企图把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完全控制于自己的掌握
之中‚企图尽笼天下之利而导致了榷茶等专卖政策的出台。他进一步指出‚唐宋时对茶叶生产已难以完全
榷(上引文)。朱自振认为‚唐朝榷茶始于文宗大和九年(8
35)命王涯为榷茶使‚实行榷茶。推行不到二个月就
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导言》)。陈椽也认为‚唐
夭折了。它虽然没有真正推开‚却为后世开创了榷茶之制(《
代榷茶始于大和九年(8
35)‚苛政虽不到二个月就取消‚但是已开茶叶官营之先例‚成为后代封建剥削阶级实
施统制茶叶政策‚推行专买专卖制度的规范。此外他还详细论述了历代茶税、茶法、榷茶和茶业经济政策(《

业通史》)。关于唐代茶税始年‚学者们说法不一‚主要有建中元年说‚建中三年说‚建中四年说‚贞元九年说四
种。鲍晓娜分析考证后认为是建中三年(7
82)(《茶税始年辩析》‚《中国史研究》
198
2年第4期)。傅筑夫认为
唐王朝的税茶与榷茶制度‚尤其是对茶实行禁榷制度‚彻底断送了茶的产销经营中一点微弱的资本主义。对
6
于税茶、榷茶时间‚他含糊地说‚贞元后开始征收茶税‚后又实行榷茶(上引书第28页)。吴觉农认为税茶始
于建中元年(7
80)‚贞元九年(7
93)复茶税‚大和九年(8
35)榷茶。榷茶制度既侵犯了茶商的利益‚也侵犯了茶
6
农的利益‚自然很不得民心。他考察了自唐代至民国历代茶政(上引书第29页)。孙洪升认为王涯榷茶是违
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是历史的倒退。茶农、茶商的利益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损害‚它虽遭失败‚但其影响不
可低估。同时他从《
辞海》对“榷茶”的解释为据‚分析了唐代榷茶政策及其演变‚对唐代榷茶政策进行了评价。
主张建中三年(7
28)初税茶‚贞元九年(7
93)正式税茶‚大和九年(8
35)榷茶。认为唐代榷茶大体经历了税茶、
茶叶专卖、税茶三个阶段‚榷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了唐王朝的财政危机‚从经济上支持了唐中后期
以来的政治和军事活动‚延长了唐政府苟延残喘的过程。榷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后果‚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
唐代榷茶析论》‚《
的影响(《 1
云南社会科学》99
7年第3期)。无疑‚凌大王廷的著作《
中国茶税简史》(中国财经出
9
版社186年1
2月)为我们提供了系统的历代茶税、茶法、茶税管理机构等情况。唐耕耦、张秉伦认为‚唐代封
建政府对茶农掠夺的方式之一是茶税和榷茶‚时间是建中三年(7
82)初税茶‚贞元九年(7
93)复茶税‚大和九年
(8
35)榷茶(上引文)。张泽咸考察了唐宋时期的茶税与榷茶‚认为建中时(7
80~7
83)征茶税‚贞元九年(7
93)复
茶税‚大和九年(8
35)榷茶(《
唐代茶业》‚《 1
社会科学战线》97
9年第4期)。吕维新考察了唐代茶税形成的历史
根源、主要内容及特征‚并作了剖析与评论。认为建中三年(7
82)开创征茶税先例‚贞元九年(7
93)把茶税固定
唐代茶税法规》‚《茶业通报》
下来‚列入财政收入。茶税法规正式成立(《 199
7年第4期)。王洪军把唐代税茶
分为两个阶段‚贞元九年(7
93)至宪宗元和十二年(8
17)为第一阶段‚此间基本为十税一‚每年得钱约4
0~5
0万
贯‚多为军费所耗‚元和十五年(8
20)至开成五年(8
40)为第二阶段‚茶税几度复改‚不断加重。他指出‚从唐代
税茶史可看到茶叶生产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重。长庆后‚茶叶经济在整个经济网络中‚异军突起‚
引人瞩目‚它对唐代尤其是中唐后政治、经济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他还是说税茶应始于建中三年(7
82)九
月‚贞元九年(7
93)茶税成为正式税收‚大和九年(8
35)榷茶‚但仅持续半年(《唐代的茶叶产量、贸易、税茶与榷
茶》‚《 1
齐鲁学刊》98
9年第2期)。陈衍德主张唐代税茶始于贞元九年(7
93)。他对唐代专卖收入作了定量分
267
0
析‚指出唐大中年间茶叶岁入633
70贯‚占中央财政收入的3.
92%(《
唐代专卖收入初探》‚《中国经济史研究》
1
988年第1期)。他还研究了唐代茶法‚认为唐代茶法经历了课税—全部专卖—局部专买的过程。茶税和茶
专卖一方面是封建政府主观意志的产物‚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制约。唐代茶法中‚政府控制
度的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正是封建政府的主观意志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二者矛盾运动的结果(《唐代茶
税略考》‚《 1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98
7年第2期)。章秉纯认为唐代茶税开征始于建中年间(7
80—7
83)。税茶
是唐政府政治危机、财政匮乏的产物‚在实施中税率逐渐提高‚范围不断扩大。由于唐政府的横征暴敛‚导致
了私贩茶叶活动的兴起‚尽管唐朝廷制定了严酷的刑法‚但并没有消除私贩(《唐代茶税考述》‚《云南师大学
1
报》99
6年第2期)。傅举有考察了唐代盐茶专卖‚认为茶之有税‚始于建中元年(7
80)‚大和年间实行专卖。
他分析了盐茶专卖的作用、影响及其与农民起义的关系。认为茶盐专卖缓解了唐朝廷的财政危机‚有利于社
会安定‚但也成为唐末农民起义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唐代盐和茶的专卖》‚《史学月刊》
196
0年第2期)。贾
大泉考察了唐和五代的四川茶业‚主张建中三年(7
82)始税茶‚贞元九年(7
93)复茶税‚大和九年(8
35)榷茶。
税茶榷茶实行后‚四川茶叶贸易基本为官府垄断‚商人经营‚茶利收入在官府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茶利收
入‚足以弥补唐政府的巨大军费开支‚但给茶农事业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新的沉重负担(《唐和五代时期四川
的茶叶》‚《 1
天府新论》98
7年第4期)。他概述了历代茶法制度‚主张唐代税茶始于建中二年(7
81)‚大和九年
(8
35)榷茶(《
历代茶法制度概述》‚《 1
河北学刊》99
1年第1期)。龙登高认为唐代茶叶带来的巨额利润‚使自诩
为不与民争利的政府也跃跃欲试。政府不断加重征税‚建中三年(7
82)始税茶‚贞元九年(7
93)复税之(上引书
1
第18页)。王仲华认为唐代茶税始于建中三年(7
82)‚贞元九年(7
93)复茶税‚税率不断加增。在这样惨酷的
统治压榨下‚政府全国茶税收入‚固然大大地增加‚成为主要收入之一‚可是园户的生活水平却日益下降‚生产
情绪日益低落‚挣扎在死亡线上(上引文)。
(2)宋代。汪圣铎谈了两宋禁榷茶收入和茶法问题。他把宋朝茶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北宋前期的禁榷
和以茶为入中抵偿物的时期;嘉佑年以后的通商时期;崇宁年恢复禁榷‚行合同场法及南宋的茶引法时期‚讨
论了榷茶成本及收入‚指出榷茶收入约为宋岁入数的1%至5%(上引书)。吴觉农讨论了宋代茶政‚指出两宋
时期茶法屡更‚各产茶区所行茶法又不完全相同‚总的来说‚实行茶专卖的时间最长也最广‚极大地阻滞了生
产的发展‚导致各地茶贩等的多次武装暴动。他还绘制了榷茶制度下的买卖过程及管理方式示意图(上引
书)。黄纯艳对北宋三说法的定义、始年、实行地域及其兴废演变作了辩析(《北宋“ 三说法” 辩析》‚《中国社会
1
经济史研究》99
7年第4期)。傅筑夫认为宋代榷茶制度远比唐代严格‚政府榷茶目的‚原是为了增加一点现
成收入‚事实上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而社会经济已明显遭到破坏。茶法既有损于民‚又无益于国。由此‚刑
狱日繁‚严刑难禁‚徒滋纷扰‚得不偿失。榷茶阻碍了茶的商品经济发展(上引书第5卷)。漆侠认为‚自从宋
封建国家实行榷茶的专利制度以来‚围绕着茶利而展开了封建国家‚商人和园户这三者之间的矛盾斗争。而
这种斗争使北宋政府一再改变它的茶法。他考察了宋代茶法的变动情况‚指出宋代茶利经历了这样一个过
程‚即从国初到嘉佑通商茶利自高而低‚自政和改茶法国家茶利又自低而高这一过程。茶利在国家专利中占
第二位。从国家同豪商巨贾的关系看‚在禁榷法下茶利为嘉商巨贾所吞噬‚而在茶引法下‚国家获得了更多的
茶利(上引书)。华山论述了宋代茶叶官府专卖制度的演变‚分析了宋代社会封建统治者与商人之间‚商人阶
级自身之间‚封建统治者和商人与园户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上引文)。程光裕谈了宋代川茶之产销‚认为茶之
统制‚其利甚丰‚而川茶博易战马‚增强战斗力‚军需国防‚实深利赖‚则茶对政治经济之影响可知(《宋代川茶
之产销》‚《
宋史研究集》第1辑)。朱重圣从堋口茶场事件入手‚分析了熙宁间川茶专卖问题(《由堋口茶坊事
件检讨宋神宗熙宁年间的川茶之官卖》‚《
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史学系)。他还比
较了唐宋茶税的三点不同。一是因事立文与则制日繁之别‚二是增收入军需、边防、怀柔等区别‚三是专卖制
我国饮茶成风之原因及其对唐宋社会与官府之影响》‚《
疏与密之别(《 4辑)。朱自振认为‚榷
宋史研究集》第1
茶之制正式施行于宋‚宋朝从榷茶中获得了较收取茶税更高的巨额利润。宋朝茶法大大小小改革了十多次‚
这些改革本质不变‚都是坚持国家专卖‚得利的总是官府‚吃亏的总是百姓(《中 国 茶 叶 历 史 资 料 选 辑》“ 前
宋代四川地区的茶业和茶政》‚
言”)。贾大泉分析了宋代四川榷茶迟行的原因‚论述了茶叶专卖制度的特点(《
268
《 1
历史研究》98
0年第4期)。林文勋对四川茶法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宋初四川地区茶叶通商的原因及后来川
宋代四川茶法考略》‚《
茶禁榷政策的演变(《 9
宋代商品经济史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4年)。他还对北宋茶
法演变过程进行了考察‚指出因瓜分茶利引起茶法频繁变更。他强调‚官府利益‚商人利益和园户利益在不同
时期影响有所不同‚不同时期利益焦点也不尽一致。他认为北宋茶法都可归入入中法‚宋代茶法长期稳定在
入中法上‚原因是宋代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入中法下官府与商人利益都得到了兼顾(《北宋茶法变动的历
史考察》‚《
宋史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王仲华论述了宋代的茶叶官卖制度及其影响(上引文)。黄纯
艳考察了宋太祖朝茶法变动的情况‚认为茶法改革的中心就是解决茶叶积压难售的问题(《
论北宋茶叶贸易法
令》‚《 1
厦门大学学报》99
9年第1期)。李晓考察了北宋榷茶制度下官府与商人双方围绕茶利瓜分结成的互相
利用‚相互斗争的关系。认为这种关系的结成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这种关系对稳定北宋封建国家的统
治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封建国家和豪商巨贾利用榷茶制度对茶叶流通领域的联合垄断‚阻碍了新的经济因
北宋榷茶制度下官府与商人的关系》‚《历史研究》‚
素的生长(《 199
7年第2期)。郭正忠探讨了茶商资本的作
为和贡献‚指出茶商资本的积聚和流转‚不仅促进了茶市贸易和茶园种植业的兴旺‚而且在货币经济和售货史
上做出了贡献。他同时分析了专卖体系对茶商及其资本的遏制(上引书)。孙洪升探讨了宋代交引制度下政
府贸易各种费用问题。指出宋政府茶叶贸易费用与茶法变迁乃至最后在嘉佑年间实行通商法关系密切。政
宋代交引茶中政府贸易费用探析》‚《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府贸易费用过高是造成榷茶难以维持的重要原因(《
1
998年第3期)。他还探讨了北宋入中茶法中的加抬、虚估现象‚分析了产生的后果(《论北宋入中茶法中的
“加抬”“虚估”及其后果》‚《 1
中州学刊》99
7年第6期)。方健、皇甫志新探讨了宋代茶事管理‚认为北宋是三司
———发运制置司———六榷务十三场体系‚南宋则为户部、太府寺———榷华务都茶场———路级茶盐司体制。熙
丰变法期间产生了两个独特机构:主管川陕卖茶买马的茶司和主管水磨茶条的提举水磨茶场‚茶马司延续至
宋代茶事管理机构述略》‚《
南宋末‚提举水磨茶场止于北宋末(《 1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99
7年第2期)。此外‚
方健对宋代茶盐司的起源、沿革、人员构成、职能及其官吏的资序、待遇、考课赏罚等方面作了探讨(《
宋代茶盐
司考略》‚《 9
徐规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五十周年纪念文集》杭州大学出版社195年)。黎世英论述了宋代的
茶叶经济政策‚详细论述了榷茶法的变迁‚分析了其中的得失利弊和兴衰原因(《宋代的茶叶政策史实综述》‚
《 1
农业考古》99
2年第2、
4期)。相关论文还有黄纯艳的《论北宋的现钱法与贴射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
999年第3期)‚《
论宋代福建茶法》(《 2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00
0年第1期)‚《
论北宋林特茶法改革》(《
上海师
2
大学报》00
0年第1期)。黄频英则分析了金代实行禁茶政策的原因和特点(《金代的禁茶》‚《农业考古》
199
3
年第2期)。
(3)元明至民国。元代统治时间短‚有关茶政的研究文章更少‚除上文提到的凌大 王廷 的《中国茶税简史》‚
陈缘的《 历代茶法制度概述》‚王仲华的《从茶叶经济发展史看中国封建社会的一
茶业通史》著作和贾大泉的《
个特征》二文外‚似乎未见有专文论及的。李干谈了元代茶课问题‚认为元代课茶‚大体依授宋旧制。榷茶区
域逐步扩大‚课率逐年加重‚茶课成为元政府财政的一项重要收入。四十多年间‚茶课从一千二百锭递增到二
十八万九千多锭‚视原额几至二百五十倍。政府立法纵严‚而发卖私茶的事实仍然大量存在(《元代社会经济
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
985年)。
明代的研究文章相对多一些。叶依能考察了明代的茶法和茶课‚指出明代虽然实行茶叶专卖‚于私茶有
禁‚但茶课减轻‚茶利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不大。这种比较开放的政策‚对茶叶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
利条件。但明代中叶后‚由于不时增课加征‚使广大茶农处于贫困的境地‚严重影响茶叶生产的发展(《
明代的
茶叶专卖》‚
199
2年第2期)。刘淼考察了明朝茶户户役制的基本内容‚茶课及其由本色向折色的转化‚并对茶
明代茶户的役与茶课》‚《
业户役制性质及影响进行了研讨(《 1
中国农史》99
7年第2期)。张明富谈了明代杨一
清经营西北马政‚恢复茶马旧制采取的复金牌之制‚重惩私贩‚广积价茶的三项措施(《杨一清与明代西北马
政》‚《 1
史学集刊》99
7年第2期)。赵毅从茶马互市的管理机构‚易马时间和茶马比价‚茶课和茶叶运输‚防禁
私茶诸方面探讨了明代对茶马互市的经营管理。认为明代茶马互市管理体制初具规模‚表现出系统化和制度
化‚改变了唐宋以来茶马互市以自由贸易为主的格局‚保证了国家对茶马互市的控制‚促进了汉藏茶马互市的
269
论明代茶马互市的经营管理》‚《重庆师院学报》
繁荣和发展(《 199
2年第4期)。郭孟良探讨了明代茶禁的背
景、内容及其演变和影响‚揭示了它对维护国家茶业统制政策的作用及其最终走向废驰的不可避免性(《明代
茶禁考析》‚《 1
史学月刊》99
1年第2期)。他认为‚明代茶法系统在体制结构上的严整性与成熟化‚在发展运动
上的变通性及其纵向演变所呈现出的马鞍形发展曲线‚是明代茶法的基本特点(《试论明代茶法的特点》‚《中
1
国社会经济史研究》99
2年第3期)。左书谔、解秀芬对明代茶马互市中“金牌制”推行的时间、内容、性质及颁
“ 金牌制” 考略》‚《民族研究》
发的面数进行了考证‚认为“金牌制” 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茶马贸易制度(《 198
7
“差发马”与茶的交易‚金牌信符制下的茶马
年第4期)。刘淼考察了明代茶马贸易中金牌信符制的基本内容‚
贸易实态‚金牌信符制的演变及其对茶马贸易的影响等问题(《明代金牌制下的“ 差发马” 易茶形态》‚《中国社
1
会经济史研究》99
7年第2期)。他又着重对明代茶课解运制度及其运输形式进行了分析(《明代茶课解运制
及其实态》‚《 1
中国经济史研究》99
7年第2期)。李绍祥认为‚明清时期的茶叶政策既继承了唐宋时期的传统‚
又表现了一种变异性‚即西北部分禁榷而东南实行商引制‚课税比宋代递减的趋势‚反映出茶叶禁榷的松驰和
政府控制的减弱‚从而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商业自由流通的必然规律(《论明清时期的茶叶政策》‚《东岳
1
论丛》99
8年第1期)。
清初继承明制‚嗣后茶法渐驰‚基本趋势是向自由贸易转化。此时期茶法研究者也不多。朱自振认为‚我
国茶叶专卖制度历宋朝、元朝、明朝一直到清后期才告结束。清代外贸发展后‚原来的引法对茶叶贸易尤其是
茶的对外贸易不仅不方便‚而且还成为一种阻碍‚因此自咸丰以后‚清朝普遍改为征收厘金税。这样榷茶之
制‚就因引法的破坏不得不废止而改由民间重新自由经营。同时以茶易马的茶马政策至康熙四十四年就予废
止(上引书“前言”)。陈从干、凌勉求考察了清朝的茶税‚内容涉及税法、税率、西北茶税、东南茶税、海关税和
清朝的茶税》‚《茶业通报》
内地税等内容(《 198
3年第2期)。闵正国介绍了江西武宁发现的清代武宁茶税银
武宁茶税银锭及铸行年代》‚
锭‚从中可见清末茶厘的征收情况(《 199
2年第2期)。陶德臣研究了民国茶业统
制问题‚他分析了实施茶业统制的原因和目的‚论述了茶业统制的实施阶段和内容‚指出茶业统制对民国茶业
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取得了一定成功‚不失为抗战时一种有效的经济政策‚但由于国民党四大家族控制造成
的人事腐败和业务技术上的欠缺‚最终遭到失败(《民国茶业统制述评》‚《安徽史学》
200
0年第3期)。另外他
还考察了红色根据地的茶业经济政策‚认为这种政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革命性‚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革命
红色根据地的茶业和茶业经济政策》‚
力量去反对主要敌人‚具有重要意义(《 199
8年第2期)。刘淼也分析了
民国时期祁门红茶传统产销制度及其解体‚红茶产销统制的基本内容‚茶叶统制政策的利弊等问题(《民国时
期祁门红茶的产销统制》‚《 1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99
9年第4期)。
2、贡茶及制度。贡茶历史悠久‚可上溯到三千前西周时巴蜀的土贡‚但直到唐代前‚贡茶仅限于土贡
范畴‚还未形成一种定制。唐宋元代贡茶除征收的土贡外‚还有政府直接管理、采造的贡茶。正因为唐代贡茶
规模大‚影响深远‚故研究者对此十分重视。朱自振认为贡茶实质上是一种实物税。他分析了唐代贡茶的来
源及其弊病‚认为贡茶弊端甚多‚害民甚烈‚成为人民的一项沉重负担(《茶史初探》)。陈椽谈了贡茶的起源‚
论述了唐宋至清代各朝贡茶情况‚指出了贡茶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但对制茶业的发展和改进制茶技术起了一
定的推动作用(上引书)。傅筑夫认为‚茶一列入贡品‚即成为当地人民的一种沉重负担和永远摆脱不掉的苦
难(上引书第5卷)。唐耕耦、张秉伦认为贡茶是唐代封建官府对茶农的掠夺。贡茶不仅作为一种贡品贡献皇
室享用‚而且成为朝廷一种变相的财政收入‚所贡数量越来越多‚掠夺十分惊人。贡茶严重阻碍了茶叶生产的
进一步发展(上引文)。王洪军指出唐代贡茶数量相当可观‚贡茶除皇宫消费‚赏赐大臣将士外‚仍有相当大的
数额投向市场。沈冬梅认为唐中期开始‚贡茶为茶叶进入茶文化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宋代北苑官焙贡茶在
北宋初年由宋太宗遣使令造‚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和制度‚对宋政治生活、社会日常生活与宋代文化发展都产生
影响。为此她考察了北苑民焙及其贡茶种类‚论述了北苑贡茶始末、品名、纲次与贡数‚分析北苑贡茶对宋代
论宋代北苑官焙贡茶》‚《
社会生活的影响(《 1
浙江社会科学》99
7年第4期)。巩志认为宋代北苑贡茶园在建州
东凤凰山‚他讨论了北苑龙凤团茶的种类、品式、价值、制造技术‚分析了北苑团茶衰落的原因(《
漫话宋代北苑
贡茶》‚
199
8年第2期)。贡茶进入流通领域‚用作解决财政危机‚至晚唐时这种经济作用更加(下转2
82页)
270
中韩禅茶文化交流研讨会在湖州举行

经过半年多的酝酿准备‚由中国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韩国佛教春秋社、韩国佛教太古学会联合主办的
0
中韩禅茶文化交流研讨会于201年1
2月2
7日起借座湖州长城宾馆举行。与会人员有:中国方面为陆羽茶文
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研究员)7
化研究会的正副会长、研究人员‚湖州佛教协会会长、顾问和各方面人士等3
1人‚其中教授5人‚禅僧3人。
人;韩国方面为佛教春秋社发行人、太古学会会长等2
研讨会由三会(社)的会长(发行人)董淑铎、崔锡焕、无空、真月联袂主持。韩方为研讨会提供由三会(社)
主催、韩国佛教春秋社、禅文化社及《茶的世界》月刊社后援印行的汉、韩文对照《第一回中国元代禅宗的茶文
5篇。会上有9位学者就元代禅宗思想、中韩
化国际学术会议》一书‚辑录中韩学者为研讨交流撰写的论文1
禅宗交流和茶文化的受容与发展等专题宣读论文或发言。中方发言人为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葆明
(《
元代的宗教政策和浙江临济宗》)、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会员朱仰高(《元代临济宗》)、《陆羽茶文化研究》
禅宗杨岐派的忠义心》);韩方为东国大学禅学科教授真月(《高 丽 太 古 禅 师 访 中 的 文 化 史 的 意
主编邵钰(《
味》)、东国大学寺刹造景研究所所长洪光杓(《
韩国九山禅门的空间美学》)、池浚模教授(《大觉国师与宋诗文
学的交流》)、般若露茶道文化院长蔡元和(介绍韩国茶道文化)、忠北大学国民伦理教育教授金容焕(《白云景
闲禅师的正统法脉》)、佛教春秋社发行人崔锡焕(《石屋与太古的茶禅论》)。另外‚湖州佛教协会副会长冯祖
衡和《
道场山志》总策划罗伯仟递交了《
试论太古普愚嗣法石屋清珙》的书面发言。
同日晚上‚中韩双方举行了茶道表演。韩国般若露茶道文化院院长蔡元和率弟子并单独表演了叶茶共修
禅茶茶道和末茶独修禅茶茶道;湖州慈云寺监寺悟道率弟子表演了慈云寺禅茶茶道。当晚‚湖州市政府宴请
了韩国客人‚中共湖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湖州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陈永昊‚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政府
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蒋孝勇‚市政府接待办公室主任王树等接待贵宾并观看茶道表演。宾主互赠了纪念品。
韩国客人在湖期间‚参观、瞻仰、考察了元代石屋清珙修行过的道场山万寿禅寺、石屋与太古普愚会面谈

禅的霞幕山天湖庵遗址、陆羽墓及其它佛寺、茶文化名胜。 (徐荣铨)

(上接2
70页)
突出‚茶叶几乎与钱币相同‚贡茶助国用、犒军助饷(《唐代的茶叶产量、贸易、税茶与榷茶》‚《齐鲁学刊》
198
9
贡茶平议》(《
年第2期)。于良子《 中国茶叶》‚
199
4年第1~2期)‚论述贡茶及其制度的缘起‚分析了宫焙贡茶
对茶树栽培、茶叶形状采摘、加工制造、茶叶形制等茶叶生产方面和对饮茶礼仪、茶具风格、理论著述、文学创
作等中国茶文化的多方面影响‚指出贡茶悠久的历史‚从各个方面对中国茶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但贡茶制
度给历代茶叶生产者带来的苦难也是极为深重的。他认为‚历代贡茶对中国茶业的影响实质上是政府机构对
茶业的控制。王赛时讨论了明代贡茶的产地和数额‚指出明朝优质茶叶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
明代的贡茶》‚《
建各省‚因而被皇家朝廷指为贡地(《 1
农业考古》99
4年第2期)。郭孟良考察了贡茶源流‚论述
了明代贡茶法和社会影响‚列出了明代各地岁供芽茶表。他认为‚作为一种地方特贡‚贡茶法不仅是封建统治
阶级掠夺园户以满足其物欲的一项经济政策‚也是束缚和阻滞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制度‚它具有明显的掠夺
性和历史的反动性‚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明代的贡茶制度及其社会影响》‚《郑州大学学报》
199
0年第3
期)。吕维新等人分析了明太祖罢造龙团贡茶的原因。认为明代由饼茶转型散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水平的提高所促进的‚是茶叶科学工作者和广大茶农智慧和辛苦劳动实践的结果‚朱元璋
评明太祖罢造龙团》‚《
只是顺应了这一潮流而已(《 1
农业考古》99
7年第4期)。
28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