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7

內容大綱

➢ 油電混合車概述
➢ THS 轉換器
➢ 動力/電力流向
➢ MG1 /MG2 的控制
➢ 馬達線圈檢測
油電混合車概述
油電混合車概述
➢ THS:TOYOTA 油電複合動力系統 (TOYOTA Hybrid System)
➢ FCHV:燃料電池油電複合動力車 (Fuel Cell Hybrid Vehicle)
➢ HV:油電複合動力車 (Hybrid Vehicle)
➢ BEV:純電動車(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 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lug-in hybrid,)
油電混合車概述
➢ 串聯式混合動力系統(Series Hybrid)
⚫ 在此系統用引擎驅動發電機而後電動馬達再使用此電力來驅動車輪。
⚫ 引擎沒有動力輸出,單純為發電機的動力源。
⚫ BMW i3 extender、NISSAN Note e- POWER、Volt、karma…….
油電混合車概述
➢ 並聯式混合動力系統(Parallel Hybrid)
⚫ 在此系統為引擎與電動馬達雖然串聯在一起,但兩者都可同時輸出動力到車輪。
此型式皆設計為輔助式的HYBRID,如HONDA IMA 系統。
油電混合車概述
➢ 並聯式混合動力系統(Parallel Hybrid)
⚫ 48V 輕油電(Mild Hybrid):BENZ、BMW、VOLVO……
⚫ 12V 微油電(Micro Hybrid):Suzuki
油電混合車概述
➢ 串並聯式混合動力系統(Series Parallel Hybrid)
⚫ 車輛運行可以是電動馬達獨立提供動力(串聯式混合動力系統),也可以是引擎獨立
提供動力,或者兩者同時提供動力(並聯式混合動力系統)。
油電混合車概述
油電混合車概述
HV
➢ Prius gen 3主要元件位置
(DC 201.6 V)

2ZR-FXE

ECU
(HV CPU)
ECM
P410
• MG1 • MG2
油電混合車概述
➢ Prius gen 4 主要元件位置 HV電池總成
轉換器附變壓器總成 電池模組
MG ECU HV 接線盒總成
轉換器 電池智慧型單元/電池ECU
升壓變壓器
DC/DC變壓器
2ZR-FXE引擎(1.8)
Atkinson cycle

冷氣壓縮機
馬達總成 電纜線

輔助電瓶
P610複合動力聯合傳動器
MG1 / MG2
7
THS 轉換器 - Inverter
➢ 轉換器電路由增壓變換器(boost)、逆變整流器(Inverter)、直流變換器(DCDC)、
空調變頻器組成(A/C Inverter)。
➢ 轉換器主要功能是將高壓電池的直流電壓轉換為交流高
電壓輸出,提供給油電混合車的交流電馬達使用。
THS 轉換器 - Inverter
➢ Gen 4th
THS 轉換器 – 轉換控制
THS 轉換器 – 升壓控制( BOOST)
➢ 依照HV 控制ECU 所提供的信號,昇壓變壓器提昇DC 201.6 V(144 / 244 / 288)的
正常電壓最高到DC 500 V(650V / 600V)。再轉換成AC 500 V(650V / 600V)給
MG2或MG2。
➢ 由MG1 或MG2 產生的AC 500 V 最高電壓被轉換成直流電,昇壓變壓器以HV 控
制ECU 來的信號為基礎再降壓成DC 201.6 V(HV 電池)。
THS 轉換器 – 升壓控制( BOOST)
THS 轉換器 – 升壓控制( BOOST)
➢ IPM:智慧電力模組
➢ IGBT:絕緣閘門雙極電晶體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THS 轉換器 – 升壓控制( BOOST)
➢ IPM - ON
THS 轉換器 – 升壓控制( BOOST)
➢ IPM - OFF
THS 轉換器 – 發電機(MG1/MG2)
THS 轉換器 – 發電機(MG1/MG2)
➢ 降壓
THS 轉換器 – IGBT
➢ IGBT:絕緣閘門雙極電晶體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應用於電動車輛
之馬達驅動器。
➢ 特點在於可以大功率場合,為高效率及切換速度快。其功能也是控制電路流向的
器件。傳動BJT導通電阻小為優點,但驅動電流較大;而MOSFET導通電阻大,但
驅動電流較小。IGBT結合兩者的優點:驅動電流小,導通電阻也低。
➢ IGBT常應用於600V以上。
➢ 10KW以下的系統用MOSFET。
➢ 大功率系統使用IGBT。
THS 轉換器 – IGBT

MG2 MG1 BOOST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場效應電晶體(MOSFET)
➢ MOSFET為一種單載子導電的單極型電壓控制元件,它具有開關速度快、輸入阻
抗高、驅動功率小、熱穩定性佳、高頻特性好、安全工作區(SOA)寬,工作線性度
高,且無二次擊穿問題的存在。

MOSTFET 應用上所需的電壓及電流
THS 轉換器 – 變壓控制(DC/DC)
➢ DC/DC 變壓器將DC 201.6 V 的正常電壓降壓成DC 12 V,以供應電力到車身電器
元件和充電到輔助電瓶(DC 12 V)。
THS 轉換器 – 變壓控制(DC/DC)
THS 轉換器 簡圖
THS 轉換器 – A/C轉換器
➢ A/C 轉換器轉換HV 電池DC 201.6 V 的電壓成最高AC 201.6 V,並供應電源以作
用A/C 系統的電動壓縮機。
➢ 多數車輛已設計成A/C電動壓縮機內含轉換器,外部直接供DC201.6V。
THS 轉換器 – A/C轉換器
THS 轉換器 –馬達控制
THS 轉換器 –馬達控制
➢ 轉換器會將高壓電池的直流電轉換成三相電流 (交流電)。此轉換是以脈衝寬度調
變方式完成。電動的扭力是以改變個別脈衝寬度的作動時間加以調節,至於轉速
則是以改變頻率的方式調節。
動力/電力流向
➢ 從HV電池供應電力到MG2以提供驅動車輪的力量。
動力/電力流向
➢ 當車輪透過行星齒輪被引擎驅動時,MG1經由行星齒輪被引擎驅動以提供產生的
電力給MG2。
動力/電力流向
➢ MG1 經由行星齒輪被引擎驅動以對HV 電池充電。
動力/電力流向
➢ 當車輛減速時,從車輪來的動能經由MG2 回收和轉換成電能並儲存於HV 電池。
MG1 /MG2 的控制
➢ MG1 被引擎轉動並產生高壓電以操作MG2 和對HV 電池充電,它也當作起動引擎
的起動馬達。
➢ MG2 主要提供引擎額外的動力以增加總驅動力。在煞車期間或油門踏板未踩下時,
MG2 產生電力以回充HV 電池(再生煞車系統)。
➢ 速度感知器偵測MG1 和MG2 的轉速和位置並輸出到HV 控制ECU。
➢ 有一個溫度感知器安裝在MG2 上以偵測MG2 的溫度並傳送此信號到HV 控制ECU。
MG1 /MG2 的控制
馬達線圈 - 絕緣檢測
➢ 依維修手冊程序進行拆開輔助電瓶負極(-)電纜。
警告:進行下列作業時必需佩戴合格之絕緣手套及使用合格絕緣工具
➢ 依維修手冊程序進行拆下維修接頭等待10 分鐘。
注意:拆下維修接頭之後不要將車輛POWER 開關切至ON(READY)。
➢ 等待10 分鐘後,檢查轉換器總成中檢查點的端子電壓,工作前的電壓應為0V。
馬達線圈 - 絕緣檢測
➢ 此絕緣測試器可應用於油電車(HYBRID)及電動車的高壓電纜之絕緣性檢測,以確
保高壓電纜與車身搭鐵或電纜與電纜之間的絕緣性,若未達標準(100MΩ)則可能
會造成車輛故障。下列說明以TOYOTA HYBRID 系統為示例。
➢ 檢查高壓電纜線注意事項
➢ 注意:本示例僅說明絕緣測試器操作方法,有關原廠之技術操作步驟,請參考原廠
之技術規範資料。
➢ 警告:進行下列作業時必需佩戴合格之絕緣手套及使用合格絕緣工具。
馬達線圈 - 絕緣檢測
➢ 請參考原廠技術規範及步驟,從轉換器總成上拆下高壓電纜(MG1或MG2)。
➢ TOYOTA HYBRID 系統規範如下表示。
測量端子 原廠規範 (Prius C)

W - 車身搭鐵和隔離線搭鐵

MG1 U - 車身搭鐵和隔離線搭鐵 100MΩ或更大

V - 車身搭鐵和隔離線搭鐵

W - 車身搭鐵和隔離線搭鐵

MG2 U - 車身搭鐵和隔離線搭鐵 100MΩ或更大

V - 車身搭鐵和隔離線搭鐵
馬達線圈 - 絕緣檢測
➢ 絕緣測試器之測試線負極夾至車身搭鐵或隔離線搭鐵上。
➢ 將絕緣測試器之選擇鈕轉至500V檔位,再將釋放鍵按下。
➢ 將絕緣測試器之正極測試探棒接觸至高壓電纜端處(MG1/MG2),拉起MEASURE
測量鍵,測量結果將顯示於螢幕中為2000MΩ,大於100MΩ則表達符合規範
馬達線圈 – 電阻檢測
➢ 使用毫歐計檢查馬達電纜端子間是否有短路或不符合原廠規範。
提示 : 如果馬達溫度高,則測量電阻值與規範值差異大,因此車輛最好停止至少
8 小時後再進行測量較準確。
馬達線圈 – 電阻檢測
➢ 示例 (一 ) 測量 MG1馬達線圈
➢ 選擇 200 mΩ檔位,依維修技術規範要求進行測量 U/V/W各端子互相之間的
➢ 電阻值。 測量結果 :在規範值內 。
馬達線圈 – 電阻檢測
➢ 示例 (一 ) 測量 MG2馬達線圈
➢ 選擇 200 mΩ檔位,依維修技術規範要求進行測量 U/V/W各端子互相之間的
➢ 電阻值。 測量結果 :在規範值內 。
馬達故障案例
➢ 電動馬達故障案例
電動車輛檢修技術

實作與驗證
➢ 請說明轉換器功能。
➢ 試說明DCDC電路系統。
➢ 請畫圖說明HYBRID各行車情況之動力與電力流向。
➢ 請詳細說明MG1及MG2於系統中不同時機點所扮演的角色。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張俊興
tbs200a@gmail.com

本教材僅用於技術教育訓練用途,內容版權屬原創所有,若有侵權敬請告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