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1

交通部航港局航海人員測驗命題及題庫管理要點

104 年 9 月 18 日航員字第 1041910581-1 號函訂定


105 年 7 月 14 日航員字第 1051910869 號令修正發布
106 年 10 月 23 日航員字第 1061910545 號函修正
107 年 6 月 1 日航員字第 1071910215 號函修正
107 年 8 月 9 日航員字第 1071910331 號函修正
108 年 7 月 15 日航員字第 1081910274 號函修正

一、交通部航港局(以下簡稱本局)為執行船員訓練檢覈及申請核發證書
辦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之航海人員測驗(以下簡稱本測驗)業務,特依

同辦法第二十五條、二十九條及三十一條規定訂定本要點。
二、本測驗各類別題庫之命題得委託符合航海人員訓練發證及當值標準國
際公約之認證資格之國內船員訓練機構辦理。
三、本測驗各類別題庫之命題應參照應測科目細目命題(附表一),並注
意下列事項:
(一)測驗科目有課程標準、綱要、細目表、命題大綱、參考用書或相
關國際公約及其修正案與附錄、準則、作業手冊等,應參照命題,
並註明出處及頁次,以備審查者審閱。
(二)試題之難易及份量,應顧及測驗等別、應測考生之教育程度及測

驗時間。
(三)試題應注重記憶、了解、應用、分析等能力之測量。
(四)依測驗類別、科目及測驗時間命題。

(五)試題文字應加標點符號。
(六)引用譯名時,應附註原文。
(七)解題過程須利用法規或計算者,得提示或附原條文或有關數據或

計算用表。試題附有圖樣者,應檢附圖樣原稿,顏色、符號、文
字應清晰明確。

1
(八)解題得否使用電子計算器計算,應於試題上註明,並不得命擬測
試記憶公式能力之試題。
(九)試題避免照書本逐字抄錄,應重新組織文句,用字除解題所需要
件外,力求簡要,不得有模稜兩可之文字。
(十)各題選項中如有相同文字,應置於題幹中敘述,並按邏輯順序排
列;如為數字時,應按由小而大或由大而小之順序排列,並不得
重疊。

(十一)命題時,應附標準答案,每題四個選項,一個選項為正確答案。
(十二)試題內容不得涉及意識形態,且不應有性別、宗教、族群、黨
派之歧視。
第一項之應測科目細目如有變更,應至少公告六個月。
四、題庫試題應依測驗科目名稱編製保管,或依單元編號保管。題庫試題
命製完成後,經簽奉核定後匯入題庫管理系統。
五、題庫試題儲放及抽題處所應加強防盜、防潮、防火等安全防護措施,
除題庫管理人員外,非經許可不得擅入;經許可進入人員應由題庫管
理人員陪同辦理許可事項,不得逾越,並應遵守:

(一)登記許可事由及入、出時間(附表二)。
(二)不得攜帶具通信、攝影、錄音、拷貝等功能之器材。
(三)不得抄錄、影印、填註、塗改、更換、抽取或污損題庫試題資料。

(四)不得有其他影響題庫試題完整、正確之行為。
六、遇有測驗科目內容更易、試題存量不足、題庫試題內容所涉及國際公
約或國內法規遇有修正情形時,應適時整編增補之。

抽用過之試題於編修後,得再匯入題庫供測驗抽選之用。
七、各次測驗前十日,就測驗之類別,辦理抽題(附表三)。

2
辦理抽題作業時,得聘請國內海事院校教師或由本局人員擔任抽題人
員。
八、試題抽出後進行亂題亂序組卷作業(附表四)
,為免試題闕漏,必要時
得事先審查。
抽題作業完成後所燒錄之試題光碟、試題資料儲存碟、抽題難易度資

料等應予密封,並存放密閉場所。

九、本測驗,應抽選難易度相當之第二套試題,以備偶發事件發生時使用。
十、各該次測驗全部結束後次日,題庫管理人員應將各該次測驗所用試題
暨答案於交通部航港單一窗口服務平台公告。
備用試題如未經使用,應再匯入題庫供抽選;備用試題光碟,應於各
該次測驗全部結束後銷毀。
船員組應製作銷毀紀錄表(附表五)
,經簽准後,會同政風人員銷毀。
十一、試題疑義採線上申請(附表六),參測人員應於各該次測驗全部結
束之次日起三日內,登入交通部航港單一窗口服務平台點選「試題
疑義申請」,依序填具資料並上傳佐證資料電子檔,如逾前揭受理

期限、未敘明理由及檢附佐證資料或應上傳之資料及載明事項不齊
備者,不予受理;同一道試題以提出一次為限。
試題疑義受理期限、申請表格式及應載明事項、網路申請試題疑義方

式及上傳佐證資料電子檔格式、大小,均應登載於該測驗之參測須知。

十二、申請人所提疑義,依下列程序處理:

(一)得邀請疑義試題相關科系專家學者提供審查意見或出席題目釋
義會議。
(二)將會議處理結果送請航海人員測驗試務小組召集人核定,並於

3
交通部航港單一窗口服務平台公告。
申請人未依前點第一項規定所提之疑義,本局得衡量測驗公平性與安

定性,評估處理方式後,適時提報試務督導小組會議討論。

十三、試題或答案之疑義經確認後,依下列規定處理:
(一)試題有瑕疵但不影響原正確答案時,依原正確答案評閱。
(二)試題有瑕疵致影響原正確答案或公布之答案錯誤時,依更正之

答案重新評閱。
(三)試題錯誤致無正確答案時,該題一律給分。
(四)試題及答案無誤,依原公布答案評閱。
十四、本測驗命題、審題之人員應包含具應試科目教學、實務、教材編撰
及題庫編審經驗,及服務航運業界等相關專業人士。命題、審題人
員參與命題、審查工作之紀錄,依第四點規定辦理。
命題、審題人員之組成比例如下:
(一)命題:
1、學術界:約佔百分之七十。

2、航運業界:約佔百分之三十。
(二)審題:
1、學術界:約佔百分之七十,但應有三分之一曾具船副、管

輪以上證照或相關資歷二年以上。
2、航運業界:約佔百分之三十。
命題、審題人員應親自為之,並嚴守秘密。

十五、本作業要點所定各表(冊)應至少保存五年。

4
附表一

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應測科目測驗細目表(自105 年 7 月14 日起實施)


一等船副

應測科目 測驗細目
一、天文航海
(一)太陽系與天體座標系統
(二)天球與天赤道座標系統
(三)時間與時間計算
(四)天體運動與水平座標系統
(五)六分儀構造原理與觀測高度修正
(六)航海曆應用及 229 表之使用
(七)中天求緯
(八)天體識別
(九)天文定位
二、地文航海
(一)基本定義與名詞
(二)海圖與海圖作業
(三)地球座標、方向與航向
航海學 (四)距離
(五)位置線與位置
(六)航法
(七)航海刊物-海圖、燈塔表與其他圖書刊物等
(八)潮汐
(九)航海日誌記載
(十)航路標示與陸標(Land marks)
三、航海儀器
(一)磁羅經
(二)電羅經
(三)操舵控制系統
(四)測深與測速儀
(五)雷達與 ARPA
(六)衛星航海系統
(七)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
5
(八)整合航海系統(INS)
四、電子海圖顯示資訊系統
(一)電子海圖原理及分類
(二)電子海圖顯示資訊系統結構、功能及使用
一、氣象學
(一)大氣
(二)基本氣象要素
(三)氣壓系統和風系
(四)天氣現象
(五)氣團和鋒面
(六)熱帶天氣和颱風
(七)氣象預報與氣象圖的應用
(八)氣象導航
(九)船上常用的氣象儀器及氣象接收機
(十)海霧
(十一)波浪
(十二)潮汐與潮流
(十三)洋流
(十四)海冰
航行安全與氣象
(十五)三大洋之主要氣象與海象
二、國際海上避碰規則之內容與應用
三、航行當值
(一)航行當值、港內當值與錨泊應遵守之基本原則
(二)駕駛台團隊工作程序
(三)航道與船舶航道一般原則
四、應急程序
(一)應急反應
(二)海難防止
(三)緊急情況下防護措施及安全
(四)船舶搶灘時之注意事項
(五)擱淺及發生碰撞後所採取之行動
(六)損害造成限制後之方法與船舶起火或爆炸後救援之行

(七)棄船之程序

6
(八)輔助舵機之使用與應急舵機裝置及安排
(九)拖帶與被拖帶之配置
(十)港內緊急事故所採取之行動
五、搜索與救助
(一)1979 年海上搜索與救助公約(SAR)內容
(二)國際海空搜救手冊第三卷(IAMSAR VOL.III)
六、船舶操縱
(一)操舵
(二)迴轉圈與衝止距
(三)風與流對操船之影響
(四)救助落水人員之操縱與程序
(五)艉坐、淺水及類似效應
(六)拋錨及繫泊之正規程序
一、船舶通訊
(一)無線電通訊與 GMDSS 通訊基本概要與應用事項
(二)遇難及救生信號
(三)目視通信、摩斯碼信號、旗號通信及國際信號代碼
(四)臺灣港口相關信號規定
船舶通訊與航海英文 二、航海英文
(一)IMO 標準海事通訊語彙(SMPC)
(二)通訊及打字電傳常用航海用語
(三)航海日誌用語以及海圖及航海書刊之英文知識之理解與
應用
(四)基本船舶業務執行之英語能力
一、基本知識
(一)船舶靜水力資料及應用
(二)船舶乾舷及載重線標誌
(三)載重線海區圖
(四)船舶容積性能
貨物作業
(五)貨物分類、包裝和標誌
(六)貨物重量和體積
(七)貨物性質
(八)貨物積載因數
二、包裝、散裝固體危險貨物

7
(一)危險貨物之分類、包裝、標記和證明文件
(二)危險貨物積載、隔離及固定
(三)危險貨物裝運對船舶及設備要求
(四)危險貨物裝卸及途中管理
(五)散裝危險貨物裝運
(六)國際海運危險品準則(IMDG-Code)
三、貨物積載與繫固
(一)貨物積載準備
(二)不同貨物之積載和繫固方法
(三)重貨積載和裝卸對船舶穩度的影響
(四)重貨裝卸操作
四、各類航舶運輪
(一)雜貨船運輸
1、常運雜貨的特性及運輸要求
2、雜貨船裝貨準備
3、雜貨船配載圖之編制
4、件雜貨襯墊、堆裝和隔離
5、貨物裝卸監督管理
6、航行中貨物管理
7、木材甲板貨裝運
(二)固體散貨船運輸
1、固體散貨種類、特性及運輸危險性(穩度、應力)
2、固體散貨船裝運要求
3、貨物適運性簡易鑑定方法
4、易流態化貨物裝運
5、散裝固體貨物安全措施準則(BC-code)的使用
(三)散裝穀物船運輸
1、榖物特性及運輸要求
2、榖物裝艙準備
3、散裝榖物船裝載
4、防止散裝榖物措施
(四)貨櫃船運輸
1、貨櫃和貨櫃船基本知識
2、貨櫃船穩度
3、貨櫃船配載圖編製原則
8
4、貨櫃裝卸安全
5、貨櫃之繫固
(五)其他船舶運輸
五、貨艙、艙口蓋及壓艙水檢查
船舶裝載與卸載作業、腐蝕、惡劣天候下所造成損壞及
缺失之:
(一)檢查程序
(二)缺陷報告
一、船舶適航性
(一)船舶穩度
1、排水量、浮力、淡水修正量、靜穩度、初穩度、偃息

2、靜穩度曲線
3、重心的移動
4、傾斜及其修正
5、自由液面效應
6、俯仰與完整浮力之損失
(二)船舶俯仰差和應力
1、俯仰差基本概念
2、船舶對吃水及俯仰差的要求
3、俯仰差及艏、艉吃水基本計算
船舶操作與船上人員管理
4、俯仰差圖表之應用
5、船舶應力
(三)船舶構造
1、船舶尺寸及船型
2、船舶應力
3、貨艙結構
4、艏艉
5、船舶屬具
6、舵及推進器
7、載重線與吃水標誌
8、錨與錨鏈
二、船舶管理與安全
(一)船舶環境污染之防止

9
(二)防止海洋環境污染之相關法規
(三)船上油污染應急計畫
(四)港口國監督對船舶污染之檢查
(五)船舶防止海洋環境污染之方式及裝置
三、污染防止
(一)防止海洋環境污染之預防措施
1973 年防止船舶污染國際公約及其議定書
(二)船舶油污染應急程序與相關設備
1、船上油污染應急計劃
2、油料記錄簿
3、防止船舶污染之設備
4、我國法規對於防止船舶污染之要求
四、國際法規
(一)1974 年海上人命安全國際公約及其議定書(SOLAS)
(二)航海人員訓練、發證及當值標準國際公約及其修正案
(STCW)
(三)1966 年載重線國際公約
(四)國際安全管理章程(ISM Code)
(五)有關港口國檢查(PSC)的規定
五、國內法規
(一)海商法
(二)船員法
(三)船舶法
(四)商港法
(五)船員服務規則

10
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應測科目測驗細目表
二等船副

應試科目 考試細目
一、天文航海
(一)太陽系與相關名詞
(二)天球座標系統
(三)時間與時間計算
(四)航海曆之應用
(五)六分儀構造原理與觀測高度修正
(六)天體識別
(七)天文位置線之計算
(八)天文定位
(九)中天求緯
二、地文航海
航海學概要 (一)基本定義與名詞
(二)地球與地球座標
(三)海圖與海圖作業
(四)助航設備及應用
(五)航海書刊之使用
(六)推算與目視定位
(七)潮汐與潮流
(八)航法
三、航海儀器
下列儀器之基本原理與操作
(一)磁羅經
(二)電羅經

11
(三)操舵控制系統
(四) 測深儀與測速儀
(五) 雷達與自動雷達裝置 ARPA
(六)衛星航海系統
(七) 船舶自動識別系統
(八) 電子海圖顯示與資訊系統
一、氣象學
(一)大氣與天氣
(二)氣壓與風
(三)天氣現象
(四)氣團與鋒面
(五)熱帶天氣與颱風
(六)海霧與海冰
(七)航海氣象設備
(八)氣象觀測紀錄與報告
(九)氣象導航
航行安全與氣象概要 二、國際海上避碰規則之內容與應用
三、航行當值
(一)航行當值之基本原則
(二)港內當值與錨泊當值之基本原則
(三)駕駛台團隊工作程序
(四)船舶航路之一般原則
四、應急程序
(一)船舶緊急情況下防護及安全之預防措施
(二)船舶擱淺或碰撞後應採取之措施
(三)人員落水處理程序
(四)船舶搶灘時之注意事項

12
(五)港內緊急事故所採取之行動
(六)對海上遇險信號之回應
五、搜索與救助
(一)一九七九年海上搜索與救助公約(SAR)
(二)國際海空搜救手冊第三卷(IAMSAR VOL.III)
六、船舶操縱
(一)迴轉圈與衝止距
(二)風與流對操船之影響
(三)救助落水人員之操縱與程序
(四)艉坐、淺水及類似效應
(五)錨泊及繫泊之程序
一、船舶通訊
(一)無線電話通訊,GMDSS 通訊基本概要,無線電話通訊
設備及 NAVTEX,EPIRB,SART 設備應用事項
(二)遇難及救生信號
船舶通訊與航海英文概 (三)目視通信、摩斯碼信號、旗號通信及國際信號代碼
要 二、航海英文
(一)IMO 標準海事通訊語彙
(二)通訊、航行及避碰常用航海用語
(三)航海日誌用語以及海圖及航海書刊之英文知識之理解
與應用
一、基本知識
(一)船舶靜水力資料及應用
(二)船舶乾舷及載重線標誌
貨物作業概要
(三)載重線海區圖
(四)船舶容積性能
(五)貨物分類、包裝和標誌

13
(六)貨物重量和體積
(七)貨物性質
(八)貨物積載因數
二、包裝、散裝固體危險貨物
(一)危險貨物之分類、包裝、標記和證明文件
(二)危險貨物積載、隔離及固定
(三)危險貨物裝運對船舶及設備要求
(四)危險貨物裝卸及途中管理
(五)散裝危險貨物裝運
(六)國際海運危險品準則(IMDG-Code)
三、貨物積載與繫固
(一)貨物積載準備
(二)不同貨物之積載和繫固方法
(三)重貨積載和裝卸對船舶穩度的影響
(四)重貨裝卸操作
四、各類船舶運輪
(一)雜貨船運輸
1.常運雜貨的特性及運輸要求
2.雜貨船裝貨準備
3.雜貨船配載圖之編制
4.雜貨襯墊、堆裝和隔離
5.貨物裝卸監督管理
6.航行中貨物管理
7.木材甲板貨裝運
(二)固體散貨船運輸
1.固體散貨種類、特性及運輸危險性(穩度、應力)
2.固體散貨船裝運要求
3.貨物適運性簡易鑑定方法
14
4.易流態化貨物裝運
5. 散 裝 固 體 貨 物 安 全 措 施 準 則 (IMSBC Code and
Supplement 2009)的使用
(三)散裝穀物船運輸
1.榖物特性及運輸要求
2.榖物裝艙準備
3.散裝榖物船裝載
4.防止散裝榖物措施
(四)貨櫃船運輸
1.貨櫃和貨櫃船基本知識
2.貨櫃船穩度
3.貨櫃船配載圖編製原則
4.貨櫃裝卸安全
5.貨櫃之繫固
(五)其他船舶運輸
五、貨艙、艙口蓋及壓艙水檢查
船舶裝載與卸載作業、腐蝕、惡劣天候下所造成損壞及缺
失之:
(一)檢查程序
(二)缺陷報告
一、船舶適航性
(一)船舶穩度
1.重心的移動
船舶操作與船上人員管理 2.傾斜及其修正
概要 3.自由液面效應
4.俯仰與完整浮力之損失
(二)船舶俯仰差
1.俯仰差基本概念
15
2.船舶對吃水及俯仰差的要求
3.俯仰差及艏、艉吃水基本計算
(三)船舶構造
1.船舶尺寸及船型
2.船舶應力
3.貨艙結構
4.艏艉
5.船舶屬具
6.舵及推進器
7.載重線與吃水標誌
二、污染防止
(一)防止海洋環境污染之預防措施
一九七三年防止船舶污染國際公約以及一九七八年議定書
(二)船舶油污染應急程序與相關設備
1.船上油污染應急計劃
2.油料記錄簿
3.防止船舶污染之設備
4.我國法規對於防止船舶污染之要求
三、國際法規
(一)1974 年海上人命安全國際公約及 1978 年議定書(SOLAS)
(二)航海人員訓練、發證及當值標準國際公約及其修正案
(STCW)
(三)國際安全管理章程(ISM Code)
(四)有關港口國檢查(PSC)的規定
四、國內法規
(一)船員法概要
(二)船舶法概要
(三)船員服務規則概要

16
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應測科目測驗細目表

一等管輪

應試科目 考試細目
附屬裝置:操縱裝置、調速裝置、安全裝置、轉俥裝置、過
給裝置(排氣渦輪機、壓縮機及空氣冷卻器)、
燃料裝置(燃料泵、燃料加熱器及燃料櫃)、潤
滑裝置、冷卻裝置
一、工作原理
(一)柴油機整體構成及動作
(二)柴油機各構件組成、功能、動作、機械應力與熱應力
之作用與分布
(三)柴油機之熱力循環與性能分析
(四)柴油機特性
(五)柴油機各系統(燃油、滑油、冷卻、進排氣系統、控制
系統)
(六)柴油機及各構件效率與性能
船舶主機-柴油機 (七)柴油機之性能曲線、熱平衡、燃料特性、燃油噴射與
燃燒、換氣與增壓、示功線圖測繪與分析、時序圖分

二、運轉與檢測
(一)運轉準備、試運轉、操縱、輸出動力之調整、運轉中
作業、運轉中注意事項及停止運轉作業、緊急運轉與
安全裝置
(二)柴油機之量測與調整:氣缸磨耗、活塞環磨耗及間隙、
各軸承之磨耗及間隙、上死點間隙、氣缸及曲柄軸中
心線、曲柄臂開閉量、氣缸頭附屬各閥(進、排氣閥
及啟動閥)及燃料噴射泵之作動時期、定時調整、燃
料噴射狀態檢驗、氣缸內之壓縮壓力及最高壓力之計
測及調整、柴油機廠試及海試
(三)柴油機故障管理與修理
一、蒸汽渦輪機(包括蒸汽渦輪機本體及附屬裝置)
附屬裝置:操縱裝置、調速裝置、安全裝置、轉俥裝置、格
蘭蒸汽管制裝置、抽汽(Bleeding steam)裝置、
船舶主機-蒸汽推進機組
洩水排出裝置、復水裝置、疏水裝置、量測裝置、
冷凝器暨空氣抽出裝置、軸承暨潤滑裝置
(一)工作原理
17
1、蒸汽渦輪機之種類、運轉原理、特性及比較
2、蒸汽渦輪機之整體構成及動作
3、蒸汽渦輪機各組成構件、功能、動作
4、蒸汽渦輪機之熱力循環與性能分析
5、蒸汽渦輪機之控制
6、渦輪機之各項能量損失
7、蒸汽渦輪機之噴嘴及蒸汽對輪葉的作用、格蘭蒸汽作

(二)運轉及保養
1、運轉準備、試運轉、操縱、輸出動力之調整、運轉中之
作業、運轉中之注意事項及停止運轉之作業、緊急運轉
與安全裝置
2、蒸汽渦輪機之拆卸、清潔、檢查、計測、試驗、修理、
調整及復原
二、鍋爐(包括鍋爐本體及附屬裝置)
附屬裝置:鍋爐安裝配件、給水裝置、通風裝置、燃燒裝置、
燃料裝置(燃料泵、燃料加熱器及燃料櫃)、空
氣預熱器、節熱器、過熱蒸汽調溫裝置(亦稱為
過熱減溫器)、降熱器、再熱器、吹灰器、爐水
試驗器、CO2 記錄計、燃燒瓦斯分析器(含煙霧
指示儀)
(一)工作原理
1、鍋爐之種類、特性、特徵及比較
2、蒸汽特性與熱傳原理
3、鍋爐各構成部分之形狀、材質及製造安裝
4、鍋爐各組成構件、功能、動作
5、鍋爐水化驗與處理
6、鍋爐之性能(含蒸發率及鍋爐效率)
7、鍋爐之控制
(二)運轉及保養
1、點火、產汽、送汽、給水、使用中之作業、使用中之注
意事項、及停止運轉作業
2、鍋爐及其附屬裝置之拆卸、清潔、檢查、計測、試驗、
修理、調整及復原(裝復)
3、鍋爐給水、鍋爐水處理及清淨劑之使用法
4、鍋爐附屬裝置之功能(含過熱器、降熱器、再熱器、節
熱器、空氣預熱器、給水加熱器、除氣櫃、吹灰器、安
全裝置、各項檢測計及閥件)
18
附屬裝置:進、排氣系統、燃油系統、軸承與潤滑系統、減
速齒輪與倒俥裝置、操縱裝置、啟動裝置、調速
裝置、安全裝置、轉俥裝置
一、工作原理
(一)燃氣渦輪機之種類、運轉原理、特性及比較
(二)燃氣渦輪機之整體構成及動作
(三)燃氣渦輪機各組成構件、功能、動作
船舶主機-燃氣渦輪機 (四)燃氣渦輪機之熱力循環與性能分析
(五)燃氣渦輪機複合動力系統
二、運轉及保養
(一)運轉準備、試運轉、運轉、操控、輸出動力之調整及
停止運轉作業
(二)燃氣渦輪機之操作保養與維護管理:操作極限、拆卸、
換裝、清潔、檢查、計測、試驗、修理、調整及復原
一、推進裝置:包括推進器及附屬裝置
附屬裝置:推進軸系(推進軸、中間軸、推力軸、艉軸管(stern
tube)
、艉軸與軸封系統及各軸承) 、傳動裝置(減
速齒輪及聯軸器)、螺槳
(一)工作原理
1、推進裝置之整體構成及作動
2、推進裝置各構成部分之形狀、材質及作動
3、推進器、推進器軸、中間軸及推力軸(thrust shaft)
等之作動
4、推進器之作動原理
輪機工程(包括推進裝
5、作用於推進器軸之力
置、輔機與輪機英文)
(二)運轉及維修
1、推進裝置之運轉準備、試運轉、操縱、出力調整、運
轉中作業、運轉中注意事項及停止運轉作業
2、螺槳之維護
3、推進軸與艉軸管支撐材(lignumvitae)間隙及螺節矩
之計測及調整
二、輔機(包含輔鍋爐、甲板機械)
輔機:操舵裝置、冷媒與冷凍裝置、造水裝置、淨油機、淡
水裝置(含飲水供給裝置) 、空調裝置(通風換氣裝置
及冷暖房裝置皆包括) 、壓縮空氣裝置、油壓裝置、各
19
種泵、各種熱交換器、船內通信裝置、警報裝置、船
內工作設備(含工具及測定器具)、配管裝置(閥、防
止海生物保護裝置及旋塞皆包括在內)、輔鍋爐、甲板
機械(側推進器、穩定器、錨機、起貨機、絞纜機、
起重機、昇降梯、惰氣裝置)、消防系統及設備、安全
設備
(一)工作原理
1、各輔機之整體構成及作動狀況
2、輔機各組成構件、功能、動作
3、各種輔機作動原理
4、各種泵之特徵比較
5、各種熱交換器之特徵比較
6、各種造水裝置之原理及特徵比較
7、冷凍裝置之作動原理及冷媒之性質
8、燃料油及潤滑油處理設備
9、船舶防止污染裝置
10、船舶管路系統
(二)運轉
輔機使用方法
三、輪機英文
(一)輪機日誌記載
(二)常用輪機名詞
(三)輪機常用會話
(四)輪機手冊或說明書的解讀
一、船用電機:包括直流電機、同步發電機、感應電動機、
變壓器、整流器、電力變換器、增幅器(Amplifier)、蓄
電池、電器照明設備、電熱設備、電力計器、示波器、
配電設備
(一)基礎理論
船用電機與自動控制
1、交、直流電力系統與配電設備(包含並聯與負載分配)
2、各電器設備之特性、構造與基本原理
3、各電器設備之組成構件、結線及作動狀況
4、電、磁及電器迴路
5、電子及電子迴路

20
6、各電器設備之特徵及比較
(二)運轉與試驗
1、各電器設備之使用法
2、電器設備之絕緣電阻計測
3、各電器設備之檢驗與保養

二、自動控制(包括自動控制裝置及計測裝置)
自動控制裝置:控制器、致動器(驅動器)、轉換器(包括
介面)、動力源裝置、檢測器(包括計測裝
置)
計測裝置:溫度計、壓力計、回轉計、示功器、流量計、鹽
度計、比重計、粘度計、液面計、PH 計
(一)基礎理論
1、自動控制系統之組成與特性
2、數位邏輯迴路
3、自動控制裝置(計測裝置及記錄裝置)之構成及作動
狀況
4、自動控制裝置主要構成部分之特性、構造、基本原理
及作動狀況
5、各種計測裝置之工作原理、特徵及比較
(二)船舶主、輔機及甲板機械控制系統
(三)自動控制裝置之使用
(四)機艙無人當值時應注意事項
(五)監視、警報及遙控系統
一、輪機基本知識
(一)燃料及潤滑劑之特性
1、燃料及潤滑劑之種類、物理及化學特性及其試驗
2、燃料油及潤滑油之添加劑效果
(二)應用熱力學
輪機保養與維修(包括 1、熱及能
輪機基本知識) 2、理想氣體之性質
3、熱傳遞
4、燃料與燃燒
(三)應用力學及流體力學
1、物體之運動、力、力矩、壓力及功
2、摩擦及潤滑
21
3、材料所生應力之種類、應力與扭力、變形之關係
4、水蒸汽、空氣及一般流體之性質
(四)應用材料工學
1、材料之機械性質
2、輪機相關金屬材料之淬火、回火、退火
(五)識圖
機械製圖法、投影法、線、尺寸標記、表面加工、螺
絲及齒輪之略圖、材料符號
(六)手工具、氣動、液壓、電動工具之使用
二、柴油機的保養維修
(一)柴油機及其附屬裝置之拆卸、清潔、檢查、計測、試
驗、修理、調整、復原及長期使用時之保養方法
(二)柴油機故障的探知、故障部位的診斷及損傷、腐蝕、
故障及相關異常現象之原因、處置及防止
三、輔機及甲板機械的保養維修
(一)輔機及甲板機械之拆卸、清潔、檢查、計測、試驗、
修理、調整、復原及長期使用時之保養方法
(二)輔機及甲板機械故障探索、故障診斷及損傷、腐蝕、
故障及相關異常現象等原因、處置及防止
(三)艙底水排出裝置及油與廢棄物處理裝置之拆卸、清掃、
檢查、調整及復原(裝復)
(四)海生物防止裝置及船體防蝕裝置保養維修
四、船用電機與自動控制的保養維修
(一)船用電機與自動控制裝置之拆卸、清潔、檢查、計測、
試驗、修理、調整、復原及長期使用時之保養方法
(二)船用電機與自動控制裝置故障探索、故障診斷及損傷、
腐蝕、故障及相關異常現象之原因、處置及防止
五、鍋爐的保養維修
(一)鍋爐之拆卸、清潔、檢查、計測、試驗、修理、調整、
復原及長期使用時之保養方法
(二)鍋爐故障探索、故障診斷及損傷、腐蝕、故障及相關
異常現象之原因、處置及防止
六、推進裝置的保養維修
(一)拆卸、清潔、檢查、計測、試驗、修理、調整、復原
及長期使用時之保養方法
(二)故障之探索、故障部位之診斷及損傷、腐蝕、故障及
相關異常現象之原因、處置及防止
七、安全及求生設備的保養維修
22
(一)安全及求生設備之檢查、試驗、修理、調整、復原及
長期使用時之保養方法
(二)安全及求生設備之故障探索、故障診斷、故障處置及
防止
一、船舶適航性之維持
(一)復原性
1、船體之平衡
2、定傾中心
3、重心、浮心移動之影響
4、船舶穩度
5、船艏俯仰差
(二)船體之阻力及推進器之推力及與機器出力之相互關係
(三)船體構造
二、輪機安全作業
(一)進塢工事
(二)機艙應急工作
(三)輪機備品及消耗品
(四)惡劣天候下之作業
(五)進入封閉艙間
輪機管理與安全 三、船舶環境之污染防止
(一)船舶環境之污染防止的方法及裝置
1、船舶大氣污染的原因及其防制
2、艙底水排出裝置(包括油水分離裝置、污水處理裝置、
漏油防止裝置及艙底水貯存裝置)及油與廢棄物的處理
裝置(含焚化爐)之概要及此等之使用法
3、船舶油污染應急計畫
(二)防止海洋環境污染應遵守之規則:防止海洋污染(含
油暨油混合物、石油化學製品、有害物質、污水、垃
圾)及海上災害之相關法規
(三)海洋污染對環境之影響
四、損害管制
(一)浸水之預防法
(二)機艙外船內浸水時之應急處置
五、船內作業之安全
(一)防止船內作業引起之災害、應遵守之事項
23
(二)船舶防火防爆之應急處置
六、海事法規及國際公約
(一)海商法概要
(二)船舶法概要
(三)船員法概要
(四)船員服務規則
(五)1974 年海上人命安全國際公約及其議定書(SOLAS 公
約)
(六)防止船舶污染國際公約(MARPOL 公約)
(七)1966 年載重線國際公約
七、輪機當值
(一)「輪機當值」之法源依據:航海人員訓練、發證及當
值標準國際公約(或 STCW 國際公約)
1、1978 年 STCW 國際公約之目的及內涵簡介
2、1978 年 STCW 國際公約及其修正案
3、國際公約中與「輪機當值」直接相關之條文依據
4、當值標準之規則、原則或準則
(二)「海上當值」之「輪機當值」之要求原則或準則
1、「海上當值」之基本原則
2、「輪機當值應遵守之原則」及「當值安排」
3、「接班」
4、「執行輪機當值」
5、「不同情況及不同水域之輪機當值」
6、保持「輪機當值之準則」
(三)「在港當值」之「輪機當值」之要求原則
1、「適於所有當值之原則」及「當值安排」
2、「輪機當值之交接」
3、「執行輪機當值」
(四)「輪機當值」人員之資格要求
1、申請「輪機當值」適格人員發證之資格
2、合乎資格之強制性適任能力
3、輪機人員應具之「專長」與「適任能力」的內涵

24
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應測科目測驗細目表
二等管輪

應試科目 考試細目
柴油主機及其附屬裝置之各項原理及運轉
一、船用柴油主機之工作原理
(一)基本構造及組件
(二)熱力循環及運轉原理
(三)性能曲線、各項引擎特性及示功圖
(四)燃油噴射與燃燒
(五)換氣及增壓系統
(六)潤滑與冷卻
(七)起動及操控系統
船舶主機概要-柴油機 二、運轉與檢測
(一)船舶主機之運轉準備、試運轉、操縱、輸出動力之調整、
運轉中之作業、停止運轉之作業(含步驟及注意事項)
(二)柴油主機之氣缸磨耗、活塞環磨耗及間隙、各軸承之磨
耗及間隙、上死點間隙、氣缸及曲柄軸中心線、曲柄臂
開閉量、氣缸頭附屬各閥(進、排氣閥及啟動閥)及燃料
噴射泵之作動時期、氣缸內之壓縮壓力及最高壓力之計
測及調整
(三)燃料噴射狀態檢驗
(四)各系統之預防保養與故障修理
一、蒸汽渦輪主機(包括蒸汽渦輪機及附屬裝置)
(一)工作原理
船舶主機概要-蒸汽推進
1.蒸汽渦輪機之種類、構造及作動原理
機組
2.蒸汽渦輪機及其附屬裝置(倒俥裝置、減速裝置、調整
裝置、潤滑裝置、凝水裝置、疏水裝置等)之構成部分
25
之形狀、材質及動作
(二)運轉及保養
1.蒸汽渦輪機運轉操作及保養
2.推進渦輪機之控制
3.蒸汽渦輪機之緊急故障排除
二、鍋爐概要(包括鍋爐本體及附屬裝置)
(一)工作原理
1.鍋爐之分類、構造及作動原理
2.鍋爐及其附屬裝置(給水裝置、通風裝置、燃燒裝置、
燃料裝置、過熱器、節熱器、空氣預熱器等)之構成部
分之形狀、材質及動作
(二)運轉及保養
1.鍋爐燃燒控制、給水控制、蒸汽溫度控制之運轉作業
2.鍋爐及其附屬裝置之操作保養與維修
3.鍋爐安全閥之設定
4.鍋爐水之化驗與處理
一、工作原理
(一)燃氣渦輪機之構件及動作原理
(二)燃氣渦輪機之構型分類與運轉循環
(三)燃氣渦輪機及其附屬裝置(進排氣裝置、燃料裝置、軸
船舶主機概要-燃氣渦 承及潤滑裝置、減速齒輪與倒俥裝置、驅動裝置等)之構
輪機 成部分之形狀、材質及動作
二、運轉及保養
(一)燃氣渦輪機起動與停止系統、控制系統之運轉操作與功

(二)燃氣渦輪機之保養及維護管理
輪機工程概要(包括推 一、推進裝置概要:包括推進器及附屬裝置
進裝置概要、輔機概要
26
與輪機英文) (一)工作原理
1.推進裝置之整體構成及其作動
2.推進器及附屬裝置(推進器軸、中間軸、推力軸、艉軸
管、減速齒輪、聯軸器、離合器、倒車裝置)之主要構
成部份的形狀、材質及作動
3.各種推進及傳動裝置等之特徵及比較
4.推進器之作動原理
(二)運轉:推進裝置之運轉準備、試運轉、操縱、出力調整、
運轉中之作業、運轉中注意事項及停止運轉作業
二、輔機(包含輔鍋爐、甲板機械)概要
管路及其附屬裝置、熱交換器、船用泵、造水裝置、淨
油機、船舶防止污染裝置、冷媒與冷凍裝置、船舶管路
系統、儀表、輔鍋爐、甲板機械(舵機、錨機、絞纜機、
起貨機、側推裝置)
(一)工作原理
1.流體之特性、基本定理與現象
2.各輔機之整體構成及作動原理
3.輔機各構成部件與功能
4.冷媒之性質與測漏
(二)運轉:輔機使用法
1.輔機運轉前、運轉中及停止運轉作業
2.輔機運轉中注意事項
三、輪機英文
(一)輪機日誌記載
(二)工具、安全裝置與預防措施
(三)輪機裝置與部件
(四)輪機相關說明書
(五)輪機常用會話
27
一、船用電機:
(一)電機設備
1.直流電動機
2.同步發電機
3.感應電動機
4.整流器
5.電力變換器
6.電壓計
7.電流計
8.蓄電池
9.電器照明設備
10.電熱設備
11.配電設備
船用電機與自動控制概 (二)電機原理
要 1.各電器設備之整體構成及工作原理
2.電器設備之主要構成部分之形狀與結線
3.各種發電機及電動機之特徵及用途
4.電機工程
5.船舶電力系統與配電設備
(三)運轉與試驗
1.各電器設備之使用法
2.電器設備之絕緣電阻計測
二、自動控制概要(包括自動控制裝置及計測裝置)
(一)自動控制裝置
1.控制器
2.致動器(驅動器)
3.轉換器(包括介面)
4.動力源裝置
28
5.檢測器(包括計測裝置)
6.數位邏輯
(二)計測裝置
1.溫度計
2.壓力計
3.回轉計
4.示功器
5.鹽度計
6.比重計
(三)控制原理
1.自動控制裝置(計測裝置及記錄裝置)之構成及作動狀

2.自動控制裝置之主要構成部分的形狀、材質及作動狀

3.各種計測裝置之特徵概要
一、輪機基本知識
(一)常用機械材料
鑄鐵、銅、黃銅、青銅、白合金及墊片與填料等材料之
特性
(二)工具與量具
輪機保養與維修概要 (三)常用加工機械
(包括輪機基本知識) 1.俥床加工
2.鑽床加工
3.砂輪機加工
4.圓鋸加工
(四)燃油及潤滑油
1.燃油及潤滑油性質概要

29
2.燃油及潤滑油良否簡單試驗法
(五)輪機視圖
(六)焊接施工
二、柴油機的保養維修
(一)柴油機及其附屬裝置拆卸、清潔、檢查、修理、復原及
長期使用時之保養方法
(二)故障探索、故障診斷及損傷、腐蝕、故障及相關異常現
象之原因、處置及防止
三、輔機的保養維修
(一)拆卸、清潔、檢查、計測、試驗、修理、調整、復原及
長期使用時之保養方法
(二)故障探索、故障診斷及損傷、腐蝕、故障及相關異常現
象之原因、處置及防止
四、船用電機與自動控制的保養維修
(一)船用電機與自動控制裝置及其附屬裝置拆卸、清潔、檢
查、計測、試驗、修理、調整、復原及長期使用時之保
養方法
(二)船用電機與自動控制裝置故障探索、故障診斷及損傷、
腐蝕、故障及相關異常現象之原因、處置及防止
五、鍋爐的保養維修
(一)鍋爐及其附屬裝置拆卸、清潔、檢查、修理、復原及長
期使用時之保養方法
(二)鍋爐故障探索、故障診斷及損傷、腐蝕、故障及相關異
常現象之原因、處置及防止
六、推進裝置的保養維修
(一)拆卸、清潔、檢查、修理、復原及長期使用時之保養方

(二)故障探索、故障診斷及損傷、腐蝕、故障及相關異常現
30
象之原因、處置及防止
一、船體概要
(一)船體構造概要
(二)船舶穩度
(三)推進器轉數與船速之關係
二、輪機安全作業
(一)船舶進出塢作業
(二)機艙應急作業程序
(三)輪機備品及消耗品
(四)惡劣天候下之作業
三、船舶環境之污染防止
(一)船舶環境之污染防止的方法
1.船舶對海洋和大氣環境污染之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如:油類污染、空氣污染、有毒液體物質污染、生活污
水污染、垃圾污染、壓載水有害水生物污染、船舶拆解
輪機管理與安全概要
過程所造成的各種污染
2.艙底水排出裝置(包括油水分離裝置、污水處理裝置、
漏油防止裝置及艙底水貯存裝置、污水污油駁岸收受設
施)及油與廢棄物的處理裝置(含焚化爐)之概要及此等
之操作方法
(二)防止海洋環境污染應遵守之規則:防止海洋污染及海上
災害之相關法規
四、損害管制
(一)浸水之預防法
(二)機艙浸水時之緊急處理步驟
五、船內作業之安全
(一)防止船內作業引起之災害、應遵守之事項
(二)船舶防火防爆之緊急處理步驟
六、海事法規及國際公約
31
(一)船舶法簡介
(二)船員法簡介
(三)船員服務規則
(四)海上人命安全國際公約簡介
(五)防止船舶污染國際公約(MARPOL 公約)簡介
(六)適用公約船舶應備之證書與文件
七、輪機當值
(一)「輪機當值」之法源依據:航海人員訓練、發證及當值
標準國際公約(或 STCW 國際公約)
1. STCW 國際公約之目的及章程內涵簡介
2.國際公約中與「輪機當值」直接相關之條文依據
3.當值標準之規則、原則或準則
(二)「海上當值」之「輪機當值」之要求原則或準則
1.「海上當值」之基本原則
2.「輪機當值應遵守之原則」及「當值安排」
3.「接班」
4.「執行輪機當值」
5.「不同情況及不同水域之輪機當值」
6.保持「輪機當值之準則」
(三)「在港當值」之「輪機當值」之要求原則
1.「適於所有當值之原則」及「當值安排」
2.「輪機當值之交接」
3.「執行輪機當值」
(四)「輪機當值」人員之資格要求
1.申請「輪機當值」適格人員發證之資格
2.合乎資格之強制性適任能力
3.輪機人員應具之「專長」與「適任能力」的內涵

32
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應測科目測驗細目表
電技員

應試科目 考試細目
一、原動機,包括主推進裝置
二、機艙輔助機械
三、操舵系統
輪機系統 四、裝卸貨系統
五、甲板機械
六、生活系統
七、熱傳與流體力學
一、電學基本原理
二、電力電子
三、輸配電基本原理
四、配電板
五、輸配電電力裝置
六、其他電力裝置
七、磁場與感應
八、電機機械原理
船用電學與電機機械 九、直流電機
十、變壓器
十一、交流電機
十二、同步機
十三、特殊電機
十四、電纜
十五、電力量測裝置操作
十六、電路符號、電路圖及電路結構識別
十七、技術文件與使用手冊

33
十八、高壓電裝置
十九、發電機並聯
二十、斷路器
二十一、高壓電技術
二十二、高壓電測量
一、自動控制系統與技術
二、指示、監控與警報系統
三、交流馬達監控
四、直流馬達監控
五、電力推進與控制
六、可程式控制器
計算機與船舶自動控制
七、電動油壓、電動氣壓系統
八、監控系統功能測試
九、數據處理的主要特點
十、船上計算機網路的構造和使用
十一、駕駛台、機艙和商務計算機的使用
十二、內部通信系統的操作
一、推進控制系統
二、輔機控制系統
三、主輔機控制系統維修
四、甲板機械控制系統維護
五、吊桿系統維護
船用電機設備維護
六、冷凍櫃維護
七、船用電器設備工作安全
八、船用電力系統與電機機械維修
九、故障診斷與預防
十、設備檢測、維護、故障檢查和修理的實際

34
知識
十一、液貨、氣貨操作系統維護
十二、船舶通訊系統維護
十三、高壓電維護與安全
十四、易燃區域的電器操作安全
十五、緊急程序
一、IMO 標準海事通訊語彙
二、通訊、航行及避碰常用航海用語
三、航海日誌用語以及海圖及航海書刊之英文
知識之理解與應用
電機專業英文 四、輪機日誌記載
五、工具、安全裝置與預防措施
六、輪機裝置與部件
七、輪機相關說明書
八、輪機常用會話

35
附表二

航海人員測驗題庫室進出紀錄表

申請人 事由 進入時間 離開時間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年 月 日 時

36
附表三

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
各應測科目題數、測驗時間及可否使用電子計算器彙整表
測 驗 測驗時間 可 否 使 用
序號 科目名稱 等級 類科
題 數 (分鐘) 電子計算器
一等航行員
01 航海學 一等測驗
船 副
40 90 可以
二等航行員
02 航海學概要 二等測驗
船 副
40 90 可以
一等航行員
03 航行安全與氣象 一等測驗
船 副
40 60 可以
二等航行員
04 航行安全與氣象概要 二等測驗
船 副
40 60 可以
一等航行員
05 船舶通訊與航海英文 一等測驗
船 副
40 60 禁止
船舶通訊與航海英文概 二等航行員
06 要 二等測驗 40 60 禁止
船 副
一等航行員
07 貨物作業 一等測驗
船 副
40 60 可以
二等航行員
08 貨物作業概要 二等測驗
船 副
40 60 可以
船舶操作與船上人員管 一等航行員
09 理 一等測驗 40 60 可以
船 副
船舶操作與船上人員管 二等航行員
10 理概要 二等測驗 40 60 可以
船 副
船舶主機 一等輪機員
11 (柴油機) 一等測驗 40 60 可以
管 輪
船舶主機 一等輪機員
12 (蒸汽推進機組) 一等測驗 40 60 可以
管 輪
船舶主機 一等輪機員
13 (燃氣渦輪機) 一等測驗 40 60 可以
管 輪
船舶主機概要 二等輪機員
14 (柴油機) 二等測驗 40 60 可以
管 輪
船舶主機概要(蒸汽推進 二等輪機員
15 機組) 二等測驗 40 60 可以
管 輪
船舶主機概要 二等輪機員
16 (燃氣渦輪機) 二等測驗 40 60 可以
管 輪
輪機工程(包括推進裝 一等輪機員
17 置、輔機與輪機英文) 一等測驗 40 60 可以
管 輪

37
測 驗 測驗時間 可 否 使 用
序號 科目名稱 等級 類科
題 數 (分鐘) 電子計算器
輪機工程概要(包括推進
二等輪機員
18 裝置概要、輔機概要與輪 二等測驗 管 輪
40 60 可以
機英文)
一等輪機員
19 船用電機與自動控制 一等測驗
管 輪
40 90 可以
船用電機與自動控制概 二等輪機員
20 要 二等測驗 40 90 可以
管 輪
輪機保養與維修 (包括 一等輪機員
21 輪機基本知識) 一等測驗 40 60 可以
管 輪
輪機保養與維修概要 二等輪機員
22 (包括輪機基本知識) 二等測驗 40 60 可以
管 輪
一等輪機員
23 輪機管理與安全 一等測驗
管 輪
40 60 禁止
二等輪機員
24 輪機管理與安全概要 二等測驗
管 輪
40 60 禁止

25 輪機系統 電 技 員 40 60 可以

26 船用電學與電機機械 電 技 員 40 90 可以

27 計算機與船舶自動控制 電 技 員 40 60 可以

28 船用電機設備維護 電 技 員 40 60 可以

29 電機專業英文 電 技 員 40 60 禁止

38
附表四
年第 次航海人員測驗
亂題組卷檢核表(抽題當日-題卷組)
組卷之日期: 年 月 日 電腦代號: 測驗日期: 年 月 日
檢核 執行人員
編號 說明 備註(範例)
(請打勾) 簽名欄
1. 準備彌封貼紙、簽字筆、A4 空白報表紙 依測驗日期數量(含備用)
當 2. 準備足量試題光碟

3. 開啟 IE 瀏覽器,http://localhost:8080/GT/

4. 環境初始化

(1) 執行【1.環境初始化】

(2) 執行【2.產生造字圖檔】

(3) 執行【3.匯入排場資料】
5. 亂題組卷作業
執行【6.產生造字檔、匯入排場紀錄查詢】,確
(1) 認已辦理環境初始化、產生造字圖檔,且已匯入
最新排場資料
執行【4.匯題與亂題組卷】,選取題庫系統下載
(2)
之抽題試題,選擇正確之考試日期

請確認檢核結果無誤,且
題 (3) 執行【5.檢核匯出的試題】
無圖檔遺漏

GT_IMG_1040721.zip

執行【11.試題下載】 GT_MDB_1040721.zip
是否有 4 個試題檔 GT_RND_1040721.zip
(4) 下載檔案至抽題隨身碟,複製到 TM_CHK_1040721.xml
D:\ExportExam\YYYMMDD 資料夾 1040721-Key.pdf
密碼檔複製到 D:\ ExportPassword 1040721 為考試日期
YYYMMDD 為考試日期
6. 燒錄母片作業
檔案個數:
燒錄 D:\ ExportExam\YYYMMDD 資料夾及其下 4
(1)
燒 個檔案
檔案大小:
錄 (2) 燒錄光碟作業
作 比對光碟與 D:\ ExportExam\YYYMMDD 之檔案大
(3)
業 小及個數
依試區數量(含備用)
(4) 複製燒錄各試區試題光碟作業
Windows 7 須刪除殘留檔
密 7. 製作試題紙本密碼作業
碼 (1) 列印 D:\ ExportPassword\1040721-Key.pdf 1040721 為測驗日期

試題光碟(含備用光碟)、當日類科科目命題清

8. 冊、試題紙本密碼等裝袋作業,並送請督導委員

共同彌封簽章

當所有測驗日期皆執行完
結 9. 關閉 IE
亂題組卷作業,方執行此
束 10. 關機,並彌封設備電源插座
步驟

*YYYMMDD 為執行【匯題與亂題組卷】時所選擇的測驗日期
題卷組組長簽章:
39
附表五

航海人員測驗備用光碟銷毀紀錄
日期: 年 月 日 地點:
測 驗 名 稱 年第 次航海人員測驗
測 驗 日 期 年 月 日及 日
測 驗 地 點
銷毀光 碟名稱
數 量

【銷毀經過】:
勾選 說明 備註
人員取出測驗備用光碟、密碼並確認 船員組會同政風室
進行銷毀程序
確認、銷毀完成

記錄人員 監辦人員(政風室) 銷毀人員

單位主管:

40
附表六

年第 次航海人員測驗
試題疑義申請明細表

類別: 科目:
序號 母版題號 申請編號 姓名 入場證號 建議 建議 疑義要點 佐證資料

答案 處理方式 更正答案 及理由 來源

4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