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4

深圳市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数据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 120N B.初中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 0.12kg
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 12m/s D.雪峰山山顶的大气压大约是 1.2×105Pa

2.关于“立定跳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立定跳远前,静止站在地面上的人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立定跳远时,向后蹬地瞬间,人受到向前的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立定跳远中,人离地后继续向前运动,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从起跳,腾空到落地的过程中,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例子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不拉车,车就不动,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B.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惯性,从而提高成绩
C.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能继续飞行,是由于受到火药推力的作用
D.斜向上抛出的石块会落地,是因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

4.如图所示的各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肩带做的很宽 B.坦克使用的是两条很宽的履带
C.铁轨铺在枕木上 D.用细线切割煮熟的鸡蛋

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丙三个全相同的烧杯,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
A、B、C 分别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A 在甲杯中沉底,B 在乙杯中悬浮,C 在丙杯中
漂浮,且各杯液面相平。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浮力 FA 浮<FB 浮=FC 浮 B.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最大


C.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FA>FB=FC D.烧杯对桌面的压强 p 甲<p 乙<p 丙

6.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若将两边的钩码下方都再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
杆( )
A.左端降低,右端升高 B.保持水平不动
C.右端降低,左端升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某检验人员在盛放密度分别为 ρ 甲、ρ 乙、ρ 丙的硫酸铜溶液试管中,分别滴入一滴体积


相同的同一感染者的血液,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血液滴在甲试管中受到的浮力最小
B.硫酸铜溶液中 ρ 甲密度最大
C.血液滴在丙试管中受到的重力等于排开硫酸铜溶液的重力
D.三个试管底部受到硫酸铜溶液的压强相等

8.图甲所示,超超在平地上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3s 内推力小于摩擦力
B.3s~6s 内木箱处于平衡状态
C.6s~9s 内木箱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3N
D.9s~12s 内推力做功的功率大小为 6W
二、填空题
9.我们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做很多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物理知识。
(1)用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看到瓶子发生了变形,表明______;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
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______跟力的大小有关;
(2)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盖紧瓶盖,待水冷却后发现瓶子向内凹陷,这个现
象表明了______的存在;
(3)把装满水的烧杯放在盘子里,在把空的矿泉水瓶慢慢按入水中时,感到手在用力,说
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______;同时发现矿泉水瓶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越多,
手用的力越大。由此可以推想浮力的大小跟______密切相关。

10.在进行冰壶比赛时,冰壶离开手后仍能继续向前滑行,是由于冰壶具有______。运动
员有时会在冰壶前用力“刷冰”,目的是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冰壶与冰面之
间的摩擦,与前方的冰壶撞击后,会将前方的冰壶击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11.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磨刀使刀刃变得锋利,这是减小______,从而达到
增大______的实例。

12.甲、乙两辆完全相同的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沿水平路面直线行驶,它们的 s-t
图像如下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是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在行驶过
程中,甲车的动能______乙车的动能(选填“小于”或“大于”)。

13.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___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在探究
“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发现,当向左盘
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
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
14.小明同学在课余时间自制了一个气压计,如图所示,他取一根吸管,靠近玻璃管口,
通过吸管向右吹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中点悬挂着重力为 50N 的物体,在杠杆的最右端施加一个竖直


向上的力 F 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力 F 的大小为 ______N;保持力 F 的方向不变,将重物
向右移动,要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力 F 将 ______;保持重物位置不变,力 F 的方向始终
与杠杆垂直,将杠杆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一定角度,力 F 将 ______。(后两空均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16.用手将一重为 G 的铁球缓慢放在一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 A 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到


达 B 位置速度达到最大,到达 C 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已知 AC 间的高度差为 h,则从 A
位置到 C 位置铁球的重力做功是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______
_。B 位置到 C 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
于”)弹簧所施加的弹力。(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

作图题
17.如图所示,重为 10 牛的物体 A 静止在重为 20 牛的物体 B 上,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
画出 A 对物体 B 的压力 F 。

18.在图中画出活塞式抽水机的摇杆的动力 F1 的力臂 l1 及阻力 F2。


19.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中 ABO 可看成杠杆,O 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该杠杆的动力臂和所受阻力的示意
图。

(2)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绕法

综合题
20.兴趣小组同学用橡皮泥和弹簧测力计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

(1)他们所用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所能测量的最大
力是________;
在使用它测量力前,应先进行的调节是_________。
(2)在“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同学们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质量 m/kg 0.06 0.10 0.18 0.22 0.32 0.34

重力 G/N 0.6 1.0 1.8 2.2 3.2 3.4

① 探究过程中还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___________。
②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发现物体重力与质量的_______是一定值,于是我们可得出的结论:
________。
(3)探究物体重力大小跟物体形状的关系时,同学们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
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被测物体 橡皮泥 1 橡皮泥 2 橡皮泥 3 橡皮泥 4

形状 长方体 三棱柱 四棱锥 球形

重力/N 4.2 3.8 3.6 4.4

同学们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物体重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有关。他们形成这一错误结论的主要
原因是_______。

21.红红用质量相等的木块和小车进行了以下力学实验;

(1)如图甲,红红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① 每次她都应 ______拉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分
析 A、B 两次实验数据可知,(选填“木块”或“小车”) ______的表面更粗糙;
② 根据图甲 A、C 两次实验得出:______;
(2)如图乙所示,红红又进行了 D、E、F 三次实验;
① 每次都让小车在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② 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三个表面水平运动,发现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最远;说
明阻力越 ______,速度减小的越 ______;由此推论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做 _
_____。

22.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图的操作。

(1)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______;红红同学发


现 U 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______(选填字母);
A.直接从 U 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
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
(2)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
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______,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 ______的形状(选填“上窄下宽”或
“上宽下窄”);
(3)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 U 形管两侧
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
大”的结论。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
适当 ______(选填“上移”或“下移”);
(4)红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
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______(多选);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 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 h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 h3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 h4
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ρ=______(用题中字母和 ρ 水表示)。

23.小明用装有沙子的带盖塑料瓶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
(1)小明列举了三个常识,分别做出了三个猜想,其中符合常识 1 的是猜想__
_________(填序号)。
常识 猜想
常识 1:木头漂在水面,铁钉沉在水底 猜想 1: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常识 2: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猜想 2: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常识 3:人从泳池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感觉身体变轻 猜想 3: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明依次做了如下实验:

(2)根据 A、B、C 的结果,可得猜想 1 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根据 A、C、D 的结果,可得猜想 1 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深入分
析上述现象,可得: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与浸入液体的深度___________;
(3)接下来小明利用所测得的数据计算出了盐水的密度 ρ 盐水=___________g/cm3;根据
A、D 和 E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对猜想 2 进行验证;
(4)为验证猜想 3,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瓶子中的沙子倒掉一些以减小物体密度。接
着他仿照步骤 D 进行实验,发现此时测力计示数小于 1.8N,便认为该猜想是正确的。小明
在该实验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
(5)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 F 和塑料瓶浸水后下表面到水面距离 h 关系的
图像是___________。

24.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______来反映的;
(2)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 A 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与物体 B 即将碰撞时的速度,它是
通过 ______(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
(3)实验表明,同一物体 A 从斜面高处滚下,高度越大,物体 B 被撞得越远,可得结论:
______;
(4)若要研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则需不同质量的物体从斜面 ______高度由静止滚
下,并观察记录。
25.图甲是某型号的抽水马桶水箱进水控制装置的示意图,浮子是有上底无下底的圆柱形
容器,中间有圆柱形的孔(图乙是浮子的放大示意图),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浮子通过圆
孔套在直杆上,并与调节螺母紧密相连,手动上下移动调节螺母,可以使浮子的位置随之
上下移动,轻质细杆 AB 可绕 O 点旋转,A 端与直杆底端相连,B 端装有塞子当水箱的进水
孔进水,水面接触到浮子下端后,浮子内的空⽓开始被封闭压缩,随着水位继续上升,浮
子上升带动直杆向上运动,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AB 杆处于水平位置时,塞子压住进水
孔,进水孔停止进水。

(1)为测出浮子上底面的面积,现有刻度尺、量筒和水,请完成实验:
① 将浮子倒置后,用刻度尺测出浮子内的深度 h;
② 将浮子装满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浮子上底面的面积表达式:S 上=_________(用所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若浮子上升的过程中内部被封闭的空气不泄露,用上述方法测得的浮子上底面的面积为
10cm2,外界大气压为 1.0×105Pa,浮子、直杆、细杆 AB、塞子的重力及所受浮力均不计,
忽略所有摩擦,当进水孔停⽌进水时,浮子内的⽓体压强为外界大气压强的 1.2 倍,
OA=6cm,OB=4cm,塞子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_____N。
(3)科学研究表明,⼀定质量的⽓体,在温度不变时,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当进水孔的水
压过大时,塞子被冲开,水箱内的水位超过⼀定⾼度,会使水溢出,若通过移动调节螺母
的方法保证⻢桶正常使用,应如何移动调节螺母:__________。

26.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为某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其质量为 40kg;送餐机
器人的外壳是由玻璃钢材料制作的,外壳质量为 18kg。(g 取 10N/kg,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
(1)若该机器人以 3m/s 的速度行驶了 2min,则它运动的路程为多少?
(2)现取一小块该玻璃钢材料测得它的质量为 90g、体积 50cm3,则制作这个机器人用了
多少 m3 的玻璃钢材料?
(3)若送餐机器人托着一瓶 2L 的水(瓶子质量忽略不计),此时机器人的总重力是多少?

27.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重 4N ,底面积 100cm ,容器内水深 16cm 。弹簧


2

3
测力计的挂钩上挂着体积为 600cm 的金属块,现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且不接触容器。
取 g  10 N / kg 。求:
(1)金属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2)金属块浸没水中后,受到的浮力;
(3)金属块浸没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8.如图是质量为 60kg 的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重为 810N 物体的示意图,某段提升过程中


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为 0.1m/s,绳端的拉力 F 为 300N,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
(1)工人拉绳子的速度;
(2)动滑轮的重力;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这名工人用该装置能提升物体的最大重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A.中学生的质量在 50kg 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
G=mg=50kg×10N/kg=500N
故 A 不符合实际;
B.一个苹果的质量在 150g 左右,物理教科书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 150g=0.15kg 左右,故
B 较接近实际;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1
4km/h=4  m/s  1.0m/s
3.6
故 C 不符合实际;
D.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海平面气压在 1.0×105Pa 左右,大围山海拔较高,
山顶处气压一定低于 1.0×105Pa,故 D 不符合实际。
故选 B。

2.C
解析:C
【详解】
A.立定跳远前,静止站在地面上的人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属于一对平衡力,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受到向前的力,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立定跳远中,人离地后继续向前运动,由于人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是受到惯
性力的作用,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D.从起跳,腾空到落地的过程中,人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
状态,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3.D
解析:D
【详解】
A.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 A
错误;
B.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质量有关,所以跳远时助跑惯性是不变的,故 B 错误;
C.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子弹具有惯性,故 C 错误;
D.因为石块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斜向上抛出的石块会不断改变运动的状态,最后落地,
故 D 正确。
故选 D。

4.D
解析:D
【详解】
A.书包肩带做的很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故 A 不符合题意;
B.坦克使用的是两条很宽的履带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故 B 不符合题意;
C.铁轨铺在枕木上,通过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故 C 不符合题意;
D.用细线切割煮熟的鸡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5.C
解析:C
【详解】
A.三个长方体 A、B、C 完全相同,其自身重力也相同。A 在甲液体中沉底,A 受到的浮力
小于自身重力;B 在乙液体中悬浮,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C 在丙液体中漂浮,所受浮力
等于自身重力。故 B、C 受到的浮力相等且大于 A 受到的浮力,即 FA 浮<FB 浮=FC 浮,故 A 正确,
不符合题意;
B.物体 A 在甲液体中沉底,甲液体密度小于物体 A 的密度;物体 B 在乙液体中悬浮,乙液
体密度等于物体 B 的密度;物体 C 在丙液体中漂浮,丙液体密度大于物体 C 的密度;而三
个物体完全相同,即三个物体密度也相同,所以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ρ 甲<ρ 乙<ρ 丙,所以
丙烧杯中液体密度最大,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B、C 两物体所受浮力相等,B
物体悬浮,下表面所受压力大于 B 受到的浮力;C 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零,所以 C 物
体下表面所受压力等于 C 受到的浮力;所以 B 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大于 C 物体下表
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即 FB>FC,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F
D.烧杯对桌面的压强 p  ,烧杯底面积相同,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物体和容器
S
中液体的总重力。丙容器中液体最多,液体的密度最大,所以丙容器中液体重力最大;甲、
乙两容器中液体体积相同,乙容器中液体密度较大,所以乙容器中液体重力大于甲容器中
液体重力,所以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最大,乙次之,丙最小。所以烧杯对桌面的压强 p 甲<p
<p 丙,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6.C
解析:C
【详解】
设杠杆每一格的长度为 L,一个钩码的重力为 G,若将两边的钩码下方都再加挂一个相同的
钩码,左右力乘以力臂的大小关系
3G×2L<2G×4L
所以杠杆不再平衡,右端降低,左端升高。
故选 C。
7.B
解析:B
【详解】
A.同一感染者体积相同的一滴血液的重力相同,甲中血液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乙中血
液悬浮,浮力等于重力;丙中血液沉底,浮力小于重力,所以
F 甲=F 乙>F 丙
故 A 错误;
B.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漂浮,故感染者血液的密度小于 ρ 甲;当物体密度与
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血液滴在乙中悬浮,故感染者血液的密度与 ρ 乙相
同;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下沉,故感染者血液的密度大于 ρ 丙;故硫酸铜溶液
中 ρ 甲密度最大,故 B 正确;
C.血液滴在丙试管中下沉,故受到的重力大于排开硫酸铜溶液的重力,故 C 错误;
D.当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血液滴在乙中悬浮,故感染者
血液的密度与 ρ 乙相同,当血液滴漂浮时,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大于血液的密度,当血液滴下
沉时,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小于于血液的密度,可知
ρ 甲>ρ 乙>ρ 丙
由图知液面相平,由公式 p=ρgh 可得
p 甲>p 乙>p 丙
故 D 错误。
故选 B。

8.D
解析:D
【详解】
A.由图丙知,0~3s,木箱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静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大
小相等,故 A 错误;
B.由图丙知,3~6s,木箱做加速运动,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 B 错误;
CD.由图丙知,9~12s,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1m/s,由图乙知,此时木箱受到的
推力为 6N,那么所受的摩擦力也等于 6N,因为木箱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间段,推力做功的功率
P=Fv=6N×1m/s=6W
6~9s,木箱做减速运动,但此时间段木箱对平地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匀速直线运
动时间段内的相同,所以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也为 6N。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二、填空题

9.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的作用效果 大气压强或(大气压) 向上的浮力或(浮


力) 排开水的体积或(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水的质量;排开水的重力)
【详解】
(1)[1][2] 用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看到瓶子发生了变形,表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
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2)[3] 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盖紧瓶盖,待水冷却后,瓶内的水蒸气液化成
水,使瓶内的气压减小,而瓶外的大气压不变,则瓶子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向内凹陷。
(3)[4][5] 把装满水的烧杯放在盘子里,在把空的矿泉水瓶慢慢按入水中时,感到手在用
力,说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同时发现矿泉水瓶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
排开的水越多,手用的力越大说明受的浮力也越大,由此可以推想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水的
体积密切相关。

10.惯性 减小 运动状态
【详解】
[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冰壶被推出后,能在冰面上
继续滑行就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
[2]队员在冰壶前方的冰道上用冰刷“扫刷”,其目的是:使冰熔化,使冰面更光滑,减小
摩擦力。
[3]后方的冰壶与前方的冰壶撞击后,会将前方的冰壶击走,前方冰壶的运动状态改变,说
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1.受力面积 压强
【详解】
[1][2]通过磨刀使刀刃变得锋利,刀刃更薄了,这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从而达到增大压强
的实例。

12.运动 大于
【详解】
s
[1]由 s-t 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甲车走的路程大于乙车走的路程,根据 v  可知,甲车
t
行驶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那么乙相对于甲的位置不断变化,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
[2]由[1]解析可知,在行驶过程中,甲车行驶的速度大于乙车的,甲、乙两辆车完全相同,
则它们的质量也相同,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

13.匀速直线 把木块换成小车
【详解】
[1]物体受到平衡力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由题意知,木块两边盘中的砝码重力不等时,仍处于静止状态,这是由于木块与桌面间
的摩擦力较大,为了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可将木块换成小车,让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
由滑动变成滚动,而达到减小摩擦的目的。
14.玻璃管内液面升高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详解】
[1][2]向玻璃管上方吹气时,玻璃管口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瓶内空气的压
强不变,瓶内气压大于管外气压,所以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15.变大 变小
【详解】
[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G×=F×L
F==×50N=25N
[2]由题知,杠杆最右端的力 F 竖直向上(方向不变),当重物向右移动时,重
物对杠杆拉力的力臂 l2
解析:变大 变小
【详解】
[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L
G× =F×L
2
G 1
F= = ×50N=25N
2 2

[2]由题知,杠杆最右端的力 F 竖直向上(方向不变),当重物向右移动时,重物对杠杆拉
力的力臂 l2 变大,F 的力臂 l1 不变(等于杠杆的长),阻力 G 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 Fl1=
Gl2 可知,力 F 将变大。
[3]由题知,在杠杆的最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杠杆向上的力 F,将杠杆沿逆时针方向向上
缓慢转动,如图:

因动力始终垂直杠杆向上,则动力臂始终等于杠杆的长,即动力臂 l1 不变,但从 A 位置到


B 位置时,阻力 G 的力臂 l2 变小,且阻力为 G 保持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 是变
小的。

16.Gh Gh 小于
【详解】
[1]从 A 位置到 C 位置铁球的重力做功 W=Gh,
[2]因为从 A 位置开始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又转化为
弹性势能,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
解析:Gh Gh 小于
【详解】
[1]从 A 位置到 C 位置铁球的重力做功 W=Gh,
[2]因为从 A 位置开始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又转化为弹性势能,
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弹性势能增加量为
E=W=Gh
[3]铁球在 C 位置受力不平衡,在弹力的作用下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故 B 到 C 位置的过程中
铁球所受的重力小于弹簧所施加的弹力。
作图题

17.【详解】
确定一个标度为 5N,确定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的中点;沿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的
方向画一条线段,长度等于标度的 2 倍;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并标出
F=10N,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确定一个标度为 5N,确定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的中点;沿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的方向画一条
线段,长度等于标度的 2 倍;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并标出 F=10N,如图所示:

18.【详解】
先延长 F1 的作用线,从支点 O 作 F1 作用线的垂线,垂线段为动力臂 l1;将抽
水机的摇杆看成杠杆,由图知,O 为支点,动力 F1 使杠杆逆时针转动,作用在
B 点的力阻碍杠杆的转动,方向竖直向上,由此画
解析:

【详解】
先延长 F1 的作用线,从支点 O 作 F1 作用线的垂线,垂线段为动力臂 l1;将抽水机的摇杆看
成杠杆,由图知,O 为支点,动力 F1 使杠杆逆时针转动,作用在 B 点的力阻碍杠杆的转动,
方向竖直向上,由此画出阻力 F2;如图所示:

19.(1);(2)
【详解】
(1)在图中,动力指的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过支点 O 作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
过 B 点做竖直向下的阻力。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用 3 股绳子承担物重,绳端拉力向上。

解析:(1) ;(2)

【详解】
(1)在图中,动力指的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过支点 O 作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过 B 点做
竖直向下的阻力。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用 3 股绳子承担物重,绳端拉力向上。

综合题

20.2N 5N 将指针调到零刻线 天平 比值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未


控制各橡皮泥的质量相同
【详解】
(1)[1][2]由图甲可知,弹簧测力计上一个大格是
解析:2N 5N 将指针调到零刻线 天平 比值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未控制各橡
皮泥的质量相同
【详解】
(1)[1][2]由图甲可知,弹簧测力计上一个大格是 1N,分为 10 个小格,分度值是 0.2N,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0~5N,能测量的最大力是 5N。
[3]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指针没有指零,将指针调到零刻线。
(2)①[4]在“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除了测量物体的重力,还需要测
量物体的质量,用到天平。
②[5][6]由实验数据可知,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
G 0.6N
 =10N/kg
g 0.06kg
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可以得到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7]用小刀雕刻橡皮泥的过程中,不仅形状发生改变,质量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得出
了重力与形状有关的错误结论。

21.匀速直线 小车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大 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 小 慢 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
(1)[1][2]红红
解析:匀速直线 小车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使小车到
达水平面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 小 慢 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
(1)[1][2]红红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每次她都应用弹簧
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物体做匀速运动,使拉力与物体所受摩擦力二力平衡;测力计的示数
分别如图甲所示,分析 A、B 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压力相同,B 的拉力大,即滑动摩擦力大,
小车的表面更粗糙。
[3]根据 A、C 两次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C 图压力较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大,
即滑动摩擦力较大,故结论为: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4]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
初速度相同。
[5][6][7]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得越远,推理可知:如
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它的运动状态将会不会改变,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2.相平 B 增大 上窄下宽 上移 BD
【详解】
(1)[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就会有
漏气现象,因此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
h4
解析:相平 B 增大 上窄下宽 上移 BD  水
h2

【详解】
(1)[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就会有漏气现象,
因此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
压强,因此 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
[2]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 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
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 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
故选 B。
(2)[3][4]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知,液体密度相同,乙中深度较大,液体产生的
压强较大,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拦
河大坝要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3)[5]研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
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密度增大的同时,液体深度也增大了,没有控制液体
的深度不变;为控制深度相同,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上移。
(4)[6][7]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则左
右液体产生的压强相同,即
ρ 水 gh4=ρgh2
故液体的密度
h4
  水
h2
故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 h2,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
度 h4。故选 BD。

23.正确 错误 排开液体的体积 无关
1.1 能 没有测量出此时瓶子(含沙子) 的重力 (1)
【详解】
(1)[1]常识 1 中,木头和铁钉的密度不同,所以木头
解析:正确 错误 排开液体的体积 无关
1.1 能 没有测量出此时瓶子(含沙子) 的重力 (1)
【详解】
(1)[1]常识 1 中,木头和铁钉的密度不同,所以木头漂在水面,而铁钉沉在水底,说明可
能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有关,故符合这一常识的是猜想 3。
(2)[2]A 实验测量的是物体受到的重力,B、C 实验中,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了物体浸
入液体的深度。与物体重力对比,B、C 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受到
的浮力大小不同,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故猜想 1 是正确的。
[3]C、D 实验中,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了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与物体重力对比,C、D
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
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故猜想 1 是错误的。
[4]造成以上两个结论相互矛盾的原因是:在 B、C 两次实验中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
积不变,所以得出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的结论是错误的。在 B、C 两
次实验中,C 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更大,弹簧测力计示数更小,说明浮力更大,证明了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5]在 C、D 实验中,液体的密度不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也不变,改变物体浸入的深度,
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浮力大小不变,证明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
深度无关。
(3)[6]由 A 可知,物体的重力 G=2.8N,由实验 C 或 D 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
力为
F 浮=G-F 示=2.8N-1.8N=1N
根据 F 浮=ρ 水 gV 排,则物体的体积为
F浮 1N 4
V=V 排=  g  1 103 kg / m 3 10N / kg  1 10 m
3

由实验 E 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F 浮'=G-F 示'=2.8N-1.7N=1.1N
根据 F 浮=ρ 盐水 gV 排,则盐水密度为
F浮 F浮 1.1N
ρ 盐水= gV   gV  10N / kg 1104 m 3  1.1 10 kg / m =1.1g/cm3
3 3

[7]实验 D 和 E 中,控制了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改变了液体的密度,最终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证明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
关,即能说明猜想 2 是正确的。
(4)[8]将瓶子中的沙子倒掉一些后,瓶子自身的重力减小了,此时应重新测量瓶子的重
力,以便下一步计算瓶子再次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5)[9]塑料瓶浸水后下沉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距离越来越大,同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越来越大,即排开水的体积在变大,则瓶子受到的浮力在变大,而瓶子重力不变,根据称
重法测浮力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变小。当瓶子浸没后继续下沉,瓶子排开水的体积
不变,此时受到的浮力不变,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综上分析可知,在整个过程中,
随着瓶子下表面到水面距离 h 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先变小、后不变,故符合这一关
系的图像是(1)。
故选(1)。

24.物块 B 被撞后在水平面移动的距离 高度 质量一定时,物体速度越大动


能越大 同一
【详解】
(1)[1]该实验中物体 A 动能的大小是通过物体 B 被撞后在水平面移动的距离来
体现的,B
解析:物块 B 被撞后在水平面移动的距离 高度 质量一定时,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同一
【详解】
(1)[1]该实验中物体 A 动能的大小是通过物体 B 被撞后在水平面移动的距离来体现的,B
被撞的越远,说明物体 A 的动能越大,被撞的越近,说明物体 A 的动能越小,这里采用了
转换法的思想。
(2)[2]该实验物体 A 的速度是指物体 A 从斜面上静止滑下与物体 B 碰撞时碰撞前 A 的速度,
这个速度的大小是通过改变物体在斜面上的高度来实现的,高度越高,物体滑到斜面底端
时的速度越大。
(3)[3]实验表明,同一物体 A 从斜面高处滚下,高度越大,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越大,物体 B 被撞得越远,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可得结论:小球的质量相同时,速度越
大,动能越大。
(4)[4]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若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就要控制小球的速度相同,即
让小球从同一高度滑下,改变小球的质量,并观察记录。

25.量筒测出浮子里面水的体积 V 30 适当向下移动
【详解】
(1)[1]将浮子装满水,利用量筒测出浮子里面水的体积 V。
[2]根据体积计算公式,可知浮子上底面的面积表达式为
V
解析:量筒测出浮子里面水的体积 V h
30 适当向下移动

【详解】
(1)[1]将浮子装满水,利用量筒测出浮子里面水的体积 V。
[2]根据体积计算公式,可知浮子上底面的面积表达式为
V
S上 
h
(2)[3]已知浮子内的气体压强为
p  1.2 p0
则浮子内外气体压强差为
p  p  p0  0.2 p0
浮子上底面所受内外气体压力差方向向上,为
F  pS  0.2 p0 S

浮子对直杆 A 端向上的作用力为
FA  F
以细杆为研究对象,处于水平位置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FA  OA  FB  OB
则塞子受到水的压力为
OA OA 0.06m
FB  FA   0.2 p0 S   0.2  105 Pa  10  104 m 2   30N
OB OB 0.04m
(3)[4]当进水孔的水压过大时,应适当向下移动螺母,减小浮子内部气体的体积,使浮子内
部的压强变大,则 A 端受到的向上的拉力就变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塞子对水的压力
就变大,则塞子就不容易冲开。

26.(1)360m;(2)1.0×10﹣2m3;(3)420N
【详解】
解:(1)由公式得该机器运动的路程为
=3m/s×2×60s=360m
(2)玻璃钢材料的密度为
==1.8g/cm3=1.8×
解析:(1)360m;(2)1.0×10﹣2m3;(3)420N
【详解】
s
解:(1)由公式 v  得该机器运动的路程为
t
s  vt =3m/s×2×60s=360m

(2)玻璃钢材料的密度为
m 90g
 = =1.8g/cm3=1.8×103kg/m3
V 50cm3
制作这个机器人所用玻璃钢材料的体积为
m 18kg
V1  1  -2 3
 1.8kg / m3 =1.0×10 m
m
(3)由公式 ρ  得水的质量
v
m水  水V水 =1.0×103kg/m3×2×10-3m3=2kg
机器人和水的总质量
m总  m机器人  m水 =40kg+2kg=42kg

机器人的总重力是
G  m总 g =42kg×10N/kg=420N

答:(1)它运动的路程为 360m;
(2)制作这个机器人用了 1.0×10-2m3 的玻璃钢材料;
(3)此时机器人的总重力是 420N。

27.(1)1600Pa;(2)6N;(3)
【详解】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3)水的体积

由可知,水的质量

水的重力

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容器的重力、水的重力与物体
解析:(1)1600Pa;(2)6N;(3) 2.6  10 Pa
3

【详解】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   gh  1.0  103 kg/m3  10N/kg  0.16m=1600Pa

(2)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F浮  水 gV排  1.0  103 kg/m3  10N/kg  600  106 m3 =6N

(3)水的体积
V水  100cm 2  16cm  1.6  103 m 3

m
由  可知,水的质量
V
m  V  1.0  103 kg/m3  1.6  103 m 3 =1.6kg

水的重力
G水  m水 g  1.6kg  10N/kg=16N

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容器的重力、水的重力与物体对水的压力之和,由于物体对水的压
力等于水对物体的浮力,所以对桌面的压力
F  4N+6N+16N=26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F 26N
p容   =2.6  103Pa ;
S 100 10 m
-4 2

答:(1)金属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受到水产生的压强为 1600Pa ;
(2)金属块浸没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 6N ;
(3)金属块浸没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2.6  10 Pa 。
3

28.(1);(2);(3);(4)
【详解】
(1)由题意知,使用滑轮组工作时,动滑轮和重物的总重由 3 股绳子承担,工
人拉绳子的速度为物体上升的速度的 3 倍,即

(2)动滑轮和重物的总重由 3 股绳子承担,由
解析:(1) 0.3m/s ;(2) 90N ;(3) 90% ;(4) 1710N
【详解】
(1)由题意知,使用滑轮组工作时,动滑轮和重物的总重由 3 股绳子承担,工人拉绳子的
速度为物体上升的速度的 3 倍,即
v人绳 =3v物 =3  0.1m/s  0.3m/s

(2)动滑轮和重物的总重由 3 股绳子承担,由滑轮组特点可知
G物  G动轮
F= G动轮 =3F  G物 =3  300N  810N=90N
3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W有用 G物 s物 G物v物t G物v物 810N  0.1m/s
= = = = =  90
W总 Fs人绳 Fv人绳t F  3v物 300N  3  0.1m/s

(4)这名工人用该装置能提升物体最大重力时,工人的重力等于绳子拉力 F ,即
F =m人 g =60kg 10N/kg=600N

由滑轮组特点可知
G物  G动轮
F= G物 =3F  G动轮 =3  600N  90N=1710N
3
答:(1)工人拉绳子的速度为 0.3m/s 。
(2)动滑轮的重力为 90N 。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90% 。
(4)这名工人用该装置能提升物体的最大重力为 1710N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