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名词解释(出处、含义,作用)
1、文质彬彬(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主导)
“文质彬彬”出自《论语·雍也》。孔子对文学内容和形式都很重视。孔子认
为就一个人来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质
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
才能成为君子。)引申到文学作品也是同样。
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
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2、“兴观群怨”说
(社会作用:感发人的精神引起联想、观察社会现实、交流感情、批判黑暗)
“兴观群怨”是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
法。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
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
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
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兴观群怨”说对于文学的审美、认识、教育乃至对知识学习的作用给予了充
分的肯定。
3、知人论世(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其时代背景、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答:“知人论世”出自《孟子》:“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
世也。”(意思是说,读一个人的文章必须了解作者的个人情况以及所处的时
代背景。)孟子认为,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
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
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
4、以意逆志 (从整体出发,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推测诗人理解情感内容主
旨)
答:以意逆志出自《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
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以意逆志是指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
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在鉴赏诗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
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5、知言养气(道德修养功夫—浩然之气—理直气壮的精神状态)
“知言养气”出自《孟子》。孟子所谓养气是指人的道德修养功夫,它需要配
合“义与道”,经过长期的蓄养才能形成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
实际上是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后形成的一种理直气壮的精神状
态。
6、“虚静”和“物化”说
(艺术创造论:创作主体达到与道合一;主体和客体的“自然”合而为一)
“虚静”和“物化”说出自《庄子·齐物论》。“虚静”是庄子提出的艺术创
作论。他认为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境地,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
神状态,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
这样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也最为旺盛。
“物化”说则要求主体的“自然”与客体的“自然”合而为一,这样的创作自
然和造化天工就完全一致了。

7、得意忘言(忘言是为了不拘泥言辞、获得完整的意,获得言外之意)
“得意忘言”出自庄子《外物》篇。他认为“言”的目的在于“得意”,但
“言”本身并非“意”,它是不尽意的,“忘言”并不是排斥或抛弃言辞,而
是在理解“意”的时候,不拘泥于言辞所已表达的范围,而应由此去领会和把
握“言外”的部分,获得更为丰富和完整的“意”。故必须“忘言”而后方能
“得意”。
“得意忘言”是庄子为了解决“言不尽意”但又要运用语言文字的矛盾的基本
方法。他认为语言可作为“得意”的工具,利用各种不同的语言,如比喻、象
征、暗示等方法去获得“言外之意”。
8、发愤著书(韩非屈原的事迹,真理:坚持进步理想和正确政治主张)
答:“发愤著书”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历述韩非、
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从
而提出了“发愤著书”的观点。
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
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
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产物。
“发愤著书”对后来的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都有
很大的影响。
9、四科八体(风格不同:内容和形式、文体分类和特征的研究到了新阶段)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分文章为四科八体。他说:“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
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这是一种风格上的不同。而决定
这种风格差异,有的是从内容上来说,有的是从形式上来说,并不是从一个标
准出发来分的。
“四科八体”是最早的文体风格论,这标志着文体分类及特征的研究发展到了
一个新阶段。表明文学脱离经学附庸的地位,魏晋时代的文学已经逐渐走向自
觉。
10、“诗缘情而绮靡”(使诗歌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
“诗缘情而绮靡”出自陆机的《文赋》,具有开一代风气的重大意义。陆机对
诗歌创作的要求是:只讲缘情而不讲言志,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
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这对后来刘勰“率志委和”说颇有影响。
11、直寻(钟嵘)(针对五言诗、直接将真实情感用简明自然语言表达)
答:“直寻”是钟嵘在《诗品序》中针对五言诗提出来的创作观念。“直寻”,
就是从感物动情之中直接求得胜语佳句,而不是在前人典故或诗作中学词觉句。
“直寻”的基本内涵是诗歌的创作灵感、素材和语言都有赖于“物”的感召和
“情”的摇动,而不靠用事用典。在创作过程中,将当时、当地的真情实感用
简明、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来。
“直寻”开启了中国诗学的新视野、新思路,显示了新的理论追求。

12、风骨(刘勰)(实质: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结言端直、意气骏爽)
答:风骨的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以“风骨”评诗论文最完
备、最系统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文心雕龙·风骨》说:“结言端直,则
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意思是说端直的言辞和骏爽的意气统一结
合为诗文的“风骨”。
13、(陈子昂)兴寄和风骨
(美刺比兴的传统、思想感情鲜明爽朗、寄怀深远、意象鲜明,语言精警)
“兴寄和风骨”是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诗歌创作的两个
标准。
所谓兴寄就是“比兴寄托”,实质上是指《诗经》美刺比兴的传统。所谓风骨,
指作品表现思想感情鲜明爽朗,语言质朴有力,形成一种爽朗刚健的风格。
陈子昂诗歌革新主张是要求诗歌创作重视“兴寄”和风骨”,寄怀深远,言之
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
14、(殷璠)兴象论(诗人情感精神对物象的统摄,与心灵颤动融为一体)
“兴象论”出自殷璠《河岳英灵集》。所谓“兴象”,是指诗人的情感、精神
对物象的统摄,使之和诗人心灵的颤动融为一体,从而使诗歌获得生命,具有
个性和活力。
殷璠联系盛唐诗歌的实际创作成就提出了兴象说,指出“写物状景以取象”,而
作品所体现的艺术感染力呈现出丰富的兴象,致使清越、秀美、新奇诗作纷呈异
彩,胜境叠出,而这正是盛唐诗歌艺术审美的体现。
15、(王昌龄)诗境论(意和境密切结合,物境情境意境,生思感思取思)
“诗境论”出自王昌龄的《诗格》。强调诗歌创作必须在意与境密切结合的情
况下进行构思,才能创造生动的艺术形象。
① 三境说:诗有三境是王昌龄提出的美学观点:“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
境;三日意境。”他认为诗歌的审美境界可分为物境、情境、意境三种形态或层
次。
② 三格说:诗有三格,三格”指诗歌创作过程中三种不同的构思情况,即生思、
感思、取思。第一种是苦思不成,偶然得之的情况,第二种是读古人之作,有
所感而产生诗的情况。第三种是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活动,面对物象心领
神会而产生作品的情况。
16、(司空图)思与境偕
(审美创作过程:主体与客体、思想与形象的融合,心意情思、时空物象世
界)
“思与境偕”出自司空图的《与王驾评诗书》。“思与境偕”指诗人在审美创
造中主体与客体、思想与形象的融合,达到了天衣无缝的最高水平。
“思”指的是作家主观的心意情思;“境”既包含时间和空间、也包含了众多
物象以及它们之间联系的客观世界。诗歌艺术意境的创造必须做到“思与境
偕”。
17、(韩愈)文以明道(文章写作目的:明道,人品与文品的统一)
“文以明道”出自韩愈《争臣论》:“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
其辞以明其道”。指明文章写作的目的是明道,必须有充实的内容。
《答李翊书》指出要想达到“古之立言者”,则“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讲究人品与文品的统一。
18、(白居易)“为时”“为事”说
(针对现实生活针砭时弊,干预现实,抒情作用,现实功利性)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歌理论。
所谓“为时”“为事”,就是要求诗歌创作要针对社会现实生活而发,能针砭
时弊,干预现实,用同情的笔触来抒写反映劳动者的苦难。
白居易的“为时”“为事”说对诗歌的抒情本质是有深刻认识的,既看到了正
确内容的诗歌对人的教育感化作用,又注意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明显继承传
统儒家的诗文论思想,有强烈的现实功利性。
19、“夺胎换骨”(创作方法:学习古人作品、融会贯通、构成自己诗意和境
界)
“夺胎换骨”是黄庭坚的文学的具体创作方法。未见于山谷文集,最早见于惠
洪《冷斋夜话》。要求学习古人作品,达到融会贯通程度,然后从中得到启发,
以构成自己作品的诗意和境界。
“夺胎法”是参考古人诗意而重新加以形容,以创造新的诗意境界。“换骨
法”是指吸取古人精彩的诗意境界而不袭辞,别创新语来表现。
这一理论从积极意义上来说,学习了古人作品,吸收有益的成分,努力做到以
故为新。消极意义上来说,这一理论有剽窃之嫌。
20、(严羽)别材别趣(才能趣味、美形象、发人的意志、激情、引起审美趣
味)
答:“别材别趣”出自严羽《沧浪诗话》:“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
非关理也。……诗者,吟咏情性也。”
“别材”指诗歌创作要有特别的才能,不是只靠书本学问就能写好诗的。“别
趣”指诗歌有特别的趣味,不是发议论、讲道理就可以成为诗歌的。这是指诗
歌必须有美的形象,感发人的意志,激动人的感情,能引起人的审美趣味。
“别材”是针对以学问为诗而发;“别趣”是针对以议论为诗而发的。

21、“妙悟”说(以禅喻诗、诗美本体、诗境实相的直觉)
“妙悟”出自严羽《沧浪诗话》。“妙悟”是严羽以禅喻诗的核心内容。在佛
教禅宗里,妙悟本指主体对世界本体“空”的一种把握。就诗而论,妙悟是指
诗人对于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的一种直觉。
而“悟有浅深”,并不是每位诗人都能在自己的创作中完美地遵循这种艺术规
律,因而造成了各人各派诗歌的审美价值的不同,也形成了诸家体制的高下之
分。
22、(李贽)童心说
(真心、表达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认知的是非标准、要保持“童心”)
答:“童心说”是李贽《焚书》中提出的文学观念。“童心”就是真心,“一念
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
人得以成立的依据。
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
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直去假,就必
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
学,这在当时的环境中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23、情景论(王夫之)(情景之间有必然感应关系,妙合无限、景中情、情中
景)
“情景论”出自王夫之的《蔓斋诗话》。王夫之是一位哲学家,他从气为世界
本原的哲学观出发,认为情、景之间有必然的感应关系。他认为情与景自能互
相感应、相互融合。
情景结合有三种方式:最高境界是“妙合无限”,情与景结合得水乳交融,天
衣无缝;其次是“景中情”,就是说写景中蕴含有情;最后是“情中景”,即
在抒情中可以见出形象。情景结合构成诗歌的境界美。
24、性灵说
(关于诗歌创作与评论,人的自然本性:真、创造性和风趣,反传统、反理
学)
答:“性灵说”是中国古代一种关于诗歌创作与评论的主张,以清代袁枚倡导为
首,写于《随园诗话》。
袁枚主张尊重人的本性,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就是“真”。“真”是可以不符合
正统道德,它是最高的价值标准。“性灵说”要求诗歌表现真性情,诗歌在艺
术上要有创造性,在审美上主张风趣。
他的性灵说继承了公安派的性灵说又加以发展,具有反传统、反理学的进步意
义。但袁枚的诗学理论深度不够,革新也不多。
25、“境界”说(特殊艺术形象:言外之味、意境要自然真实、已传神为美)
“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提出的诗学理论。“境界”是一种特殊的
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往往具有以下美学特征:第一,要有“言外之味”
“弦外之响”。第二,意境的创造必须具有自然真实之美。第三,意境以传神
为美,重在神似。
论述题
曹丕《典论·论文》重点
《典论·论文》主要思想内容
(1)首先提出了作家才能与文体性质特点的关系。
① 以七子为代表,指出作家的才能各有所偏,而通才是极少的。
② 从文章方面来看,不同文体有不同的创作特点。对一个作家来说,往往只能
擅长某一种文体的写作,很难做到各种体裁的文章都写得很好,即“文非一体,
鲜能备善”。
(2)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关系出发,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
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
(天赋禀性不同、作品要体现个性、先天生理心理的气、清气与浊气之分)
① 曹丕强调文气的不同是因人的天赋禀性不同,故而无法以人力改变,“不可
力强而致”。
② 提倡“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这反映了汉魏之
交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发展的实际,也表现了和经学时代完全不同的文学批评
标准。
③ 曹丕所提倡的“气”和孟子所说的“气”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孟子的
“气”是指道德品质修养达到崇高境界时的一种精神状态,是通过长期学习
“礼义”而具有的“义与道”的“浩然之气”。曹丕的“气”则是先天赋予的、
没有伦理道德色彩的自然禀性,是属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气。
④ 他把文章的“气”从大的方面分为清气与浊气两类,开后世以阳刚之美、阴
柔之美论文学的先河。
(3)曹丕对文章价值给予了从未有过的崇高评价,。
(意义、不再是政治教化的工具、“经国大业实际的治国之理论与见解,扬名
后世)
①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种文章
价值观是对传统思想的重大突破,它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意义十
分巨大。他不再把文学看作政治教化的工具,“经国之大业”的具体内容也并
非是指儒家之礼义,而是指实际的治国之理论与见解。
② 他强调文章写作对个人扬名后世的意义与作用,鼓励文人把全部精力用于文
章写作。
(4)对文学批评态度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意见。
(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批评文学、自知之明)
① 他发挥了王充反对好古贱今的思想,批评了当时文学批评中存在的“贵远贱
近,向声背实”的不良倾向,以及“文人相轻”“暗于自见”的错误态度,要
求持一种比较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批评文学。
② 他认为文人应当有自知之明,不要“各以所长,相轻所短”,既要看到别人
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对别人不应该求全责备,过分苛求。
《典论·论文》的影响
(经学时代转向玄学时代、以玄学思想为主导、转向侧重内部规律、老庄文艺
观)
(1)它是由经学时代转向玄学时代,在文艺思想发展和文学理论批评方面具有重
大转折意义的一篇纲领性文献。
(2)它宣告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经学时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暂时告终,以玄学思
想为主导的新的文学理论批评时期的开始。
(3)文学理论批评开始由侧重研究文学的外部规律转向侧重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
(4)老庄的文艺观和美学观经过玄学的改造与发展,在魏晋南北朝这四百年的文
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批评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儒家。
陆机《文赋》
(二)《文赋》论文学的构思
1.《文赋》的中心是论述以构思为主的创作过程。
(1)陆机在《文赋》的小序里提出了“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问题,并指出写
作就是要通过总结前人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①“意不称物”指构思内容不能正确反映思维活动对象。
②“文不逮意”指文章不能充分表现思维过程中所构成的具体内容。
它们分别指创作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问题,不能混为一谈。
(2)陆机认为要认识“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问题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去解
决它。故《文赋》侧重于讲文学创作的构思和技巧问题。
2.如何进行艺术构思,是《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陆机着重强调了玄览、虚
静的精神境界和知识学问的丰富积累两方面内容。
(1)玄览、虚静的精神境界是指老庄那种虚静的精神状态,它可以使人不受外物
和各种杂念干扰,统观全局,烛照万物,思虑清明,心神专一。这是针对“意
不称物”而提出来的。
(2)“三坟五典”,即书本知识,是指知识学问的丰富积累。陆机认为书本知识
和前人创作经验,是提高自己写作能力的极重要方面。这是针对“文不逮意”
提出来的。有了这两方面的准备之后,构思活动就能够顺利地展开。
3.《文赋》提出了各类文体的特征及其艺术风格。
(1)陆机在《典论·论文》提出文体分八体四类的基础上,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
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
(2)这里特别值得研究的是陆机对诗和赋特征的论述。
① 他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对诗和赋的不同作了区分,但是
我们应当看到这只是就其主要倾向来说的,实际上诗也有“体物”的方面,赋
也有“缘情”的方面,并非绝对的不同。
② 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主张,具有开一代风气的重大意义。他只讲缘
情而不讲言志,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
(三)《文赋》论文学的创作:对创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技巧问题做了很多分析。
1.在结构和布局方面,他强调必须恰如其分地安排好意和辞,即“选义按部,
考辞就班”。务必使意和辞都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使“抱景者咸叩,怀响者毕
弹”。
2.在艺术技巧方面提出了几个重要的原则,即“其会意也尚巧,其遗言也贵妍。
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
3.构思巧妙、辞藻华美、抑扬顿挫的音乐美,这是六朝文学创作上非常讲究的
三个问题。
(四)《文赋》的历史地位
《文赋》对六朝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影响极大,不仅《文心雕龙》是对它的全面
继承和发展,而且挚虞、李充的文体论、沈约等人的声律论、萧统《文选》中
的文学观念等,都是在陆机思想影响下,对某一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刘勰《文心雕龙》:
刘勰的文学本体论
(一)《原道》:以“道”为“本”的文学本体论
1.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文心雕龙》的第一篇《原道》中。
2.天地万物的“道”和体现“道”的“文”,在人身上的体现即为心和文(人
文)的关系。
(二)“征圣”与“宗经”
1.《原道》篇中所说的“道”的内容,从广义的人文所体现的道来说,是指宇
宙万物内在的普遍自然规律,是接近于老庄所说的哲理性的自然之道。但从狭
义的人文所体现的道来说,则是指具体的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刘勰认为儒家
的社会政治之道,是对作为普遍的自然规律的哲理之道的具体运用和发挥。
2.刘勰提出“征圣”“宗经”的思想。他认为既然人文是体现道的,而圣人之
文又是阐明道的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六经”又是圣人之文的经典,因此,
人文的写作自然必须效法圣人,以“六经”为楷模。
(三)对刘勰文学本体论的评价
1.刘勰在《征圣》篇中指出圣人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为后人文章写作提
供了学习的典范。
2.这种原道、征圣、宗经的思想,虽然和荀子、扬雄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但刘
勰所处的时代是儒家思想衰落时期,他同时也深受佛学、老庄、玄学思想影响,
所以他在论文学发展、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及评价作家作品时,并没有很严格
地贯彻他的征圣、宗经思想,而更多表现了的道家、玄学和佛学思想的特点。
钟嵘《诗品》
1、风骨论:以怨愤为主要内容的风骨论。
(1)论五言诗以建安文学为最高典范,而建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风力”
“骨气”,也就是“风骨”。所以钟嵘把“建安风骨”作为五言诗应该达到的
美学标准,强调诗歌创作必须“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只有“风力”和
“丹彩”均备,才是最好的作品。
(2)他所赞美的“风力”“骨气”,和刘勰提倡的“风骨”一样,是对高尚的人
格理想的歌颂。
(3)他特别重视以“怨愤”作为体现“风力”“骨气”的重要内容,把曹植作为
“建安风骨”的最杰出典范。“建安风骨”集中表现了钟嵘的诗歌创作美学理
想。
2、滋味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
审美范畴,运用赋比兴,吟咏情性、感荡心灵、自然英旨、“风力”和“丹
彩”均备
(1)钟嵘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明确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歌评论家。他
认为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诗之至也”,最好的
诗必然是“滋味”浓厚深远之作。
(2)他把“滋味”作为衡量作品的重要尺度,使之成为古代文论中的基本审美范
畴。
(3)他认为在创作中必须综合运用兴、比、赋三种方法进行创作,不能只偏于一
种。如果只用赋体,那就会使作品浅露直白,“患在意浮”;如果只用比兴,
作品又会过于深奥隐晦,“患在意深”。
(4)从钟嵘的“滋味”论,不仅可以看出他对艺术特征的认识,也可以看出他对
诗歌艺术的美学要求。诗歌是不是“吟咏情性”,能不能起到“感荡心灵”的
作用,有没有“自然英旨”之美,是否“风力”和“丹彩”均备,与“滋味”
浓不浓密切相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