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一) 贾逵向妈妈提出 什么要求?为什么妈妈会伤心流泪?

[6 分]

答案:贾逵想去学堂读书(2).因为妈妈伤心内疚家里仅有的钱都用在治病上了(2),实在
没能力交 学费(1),没能实现贾逵的请求(1) 而流泪。

贾達从小就十分聪明、勤奋,他爱刨根问底,爱思考,不达目的不罢休。

(二)诠释上面句子中“创根究底”的意思。 [5 分]

答案:“创根究底”写出了贾達对任何的学问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2),侧面表现了
贾逵问事问根本,看事看内在,积极追问每一件事的原由(3)。

(三)分析文中姐姐的形象。 [5 分]

答案:

1. 有责任感: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2. 孝顺:精心照料母亲/安慰母亲/不让母亲操心
3. 疼爱弟弟:关爱弟弟/带弟弟去学堂/抱起弟弟
4. 开朗:家里时常充满着欢声笑语
(形象、2 分;解释, 3 分)

(四)结合全文看,什么原因使贾逵成为著名的大学者? [4 分]

答案:主观原因: 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每天孜孜不借地学习、温习。

客观原因: 受到其他孩子好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觉得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评分:共 4 分;每答出一个方面得 2 分;意思表达正确即可得分。)

(六)本文带给你什么启示? [5 分]

答案:贾逵从小聪明过人,这是很好的天赋条件,但他所以能成为大学问家,还在于严明、
正确的家教,更离不开自身热爱追求学问,爱刨根问底,爱思考,刻苦好学的态度。
文言文

阅读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田登作郡守,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上元放灯,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释:
1、作郡:治理郡县
2、讳:避讳,畏忌人家直称自己的名字
3、触:触动,触怒
4、榜揭:张贴告示,榜,告示;揭,高举,举,这里是张贴的意思。
5、笞:用竹板或荆条打。
6、上元:阴历正月十五
7、卒:士兵

A.试根据文言含义,完成下列画线词语的意思。

1. 举世皆知: ( 全/整个 )世界的人( 都 )知道。

2. 磐竹难书: 用尽竹子也难( 写 )完。形容事实多得写不完。

3.揭晓: ( 公布 )考试录取名单;泛指把事情的结果公开出。

B.回答以下问题。

1. 田登担任郡守时,有怎样的忌讳?如果犯忌怎么办? [6 分]

答案:田登规定凡是与他的名字同音的字,都不能用[3]。犯忌者将会遭受到鞭打的刑罚
[3]。

2. “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中的“放火”,是指什么? [2 分]

答案:放灯/放花灯。

3. 试根据本文,写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含义。 [4 分]

答案:指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译文:

田登在【担任】郡守时,就自己规定忌讳【他的】名字,如有人犯忌,他
【一定】 【生气】,他手下的吏卒大多数遭受过【鞭打】。【在】这以后,
【整个】州郡【都】称“灯”为“火”。元宵节【放花灯】, 【官吏】
【就】 【写】布告【公布】 【在】街上,说:“本州【按照】 【惯例】放
火【三天】。”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