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翻译教学 中国翻译 2019年第1期

改革开放 40 年我国翻译专业教育:
成就、挑战与发展
仲伟合 澳门城市大学

摘要:本文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回顾 40 来中国翻译专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成就,反思翻译专业教育面临的内外挑战,积极谋
划推动翻译专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新举措,以期加快我国翻译专业教育内涵建设,推进新时代翻译专业教育实现新突破、取得
新进展、迈上新台阶,冀望新时代翻译人勇于进取,为实现民族复兴发挥力量。

关键词:改革开放;翻译专业教育;成就;挑战;举措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3X(2019)01-0068-08

1978 年 以 来, 波 澜 壮 阔 的 改 革 开 放 已 昂 1987 年 第一次全国翻译理论研讨会在


首阔步 40 周年,不计其数的翻译教育工作者 青岛召开,拉开了翻译学学科建设大讨论的序
乘着改革发展的浪潮筚路蓝缕、砥砺前行,推 幕;
动我国成为了世界翻译专业教育大国,培养了 1993 年 广 东 外 语 外 贸 大 学、 厦 门 大 学
大批能满足国家改革开放事业需要的翻译人 率先在本科阶段开设翻译专业方向,开始了翻
才,为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和人类命 译专业教育的探索;
运共同体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拟回顾改革开 1994 年 北京外国语大学率先成立了高
放 40 年, 中 国 翻 译 专 业 教 育 所 取 得 的 成 就, 级 翻 译 学 院, 设 立“ 翻 译 实 践 与 理 论 ” 硕 士
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中国翻译专业教育的 点;
发展提出对策。 1997 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成立了中国
大陆首家翻译系,培养翻译专业方向本科生和
一、中国翻译专业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 硕士研究生;
翻开中国翻译专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有许 2004 年 上海外国语大学自主设置了第
多里程碑式的时间节点值得铭记,它们共同绘 一个翻译学二级学科学位点,并于 2005 年开
制了我国翻译专业教育 40 年的发展图景: 始招收“翻译学”博士、硕士研究生;
1979 年 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国译训部 2006 年 教 育 部 批 准 试 办“ 翻 译 ” 本 科
开设,开创了现代中国国际会议传译培养的先 专业,翻译人才培养进入专业化轨道;
河; 2007 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
1982 年 中 国 翻 译 工 作 者 协 会 成 立( 后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
更名为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开启了行业 2012 年 翻 译 专 业 进 入《 教 育 部 本 科 专
发展的管理工作; 业目录》中的基本专业;

68
2019年第1期 中国翻译 翻译教学

2018 年 英 语 类 专 业 ( 英 语 专 业、 翻 译 士 专 业 学 位 教 育 从 2007 年 试 点 的 15 所 学 校
专业、商务英语专业 ) 的国家标准颁布,翻译 已经增加到了目前的 249 所,覆盖了 11 个语
专业教育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对,累计招生近 6 万余人。翻译学博士招生院
2018 年,《 中 国 英 语 能 力 等 级 量 表 》 出 校逾 40 所,累计培养翻译学或翻译学方向的
台,专业口笔译能力等级得以进一步明确。 博士生超 1000 名,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已经进
我国翻译专业教育在伴随着改革开放 40 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同时,《翻译专业本科教
年的历史进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大致可总 学要求》《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等一
结为如下十个方面: 系列规范性文件使翻译专业教育走上了规范化
1) 确 立 了 翻 译 的 学 科 和 专 业 教 育 地 位。 发展的道路。
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对翻译学学科地位的讨 4)翻译专业教育进入了质量提升与特色
论,到 2004 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率先自主设置 形 成 的 发 展 阶 段。 随 着 规 模 的 扩 张, 各 培 养
翻译学学科,再到 2011 年教育部调整了学科 单位已意识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及人才培养
目录,把“翻译学”列为“外国语言文学”一 特 色 凝 练 的 重 要 性。 人 才 培 养 注 重 面 向 国 家
级学科下的 13 个二级学科之一,翻译学的学 及 地 方 的 需 求 进 行 特 色 调 整 与 凝 练, 如 不 同
科地位得以明确。从 2006 年翻译本科专业试 院 校 依 托 本 校 和 区 域 优 势, 开 设 了 商 务、 法
办到 2012 年进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基 律、 医 药、 金 融、 新 闻、 文 学 等 翻 译 方 向。
本专业,再到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翻译 南 京 特 殊 师 范 学 院 于 2016 年 开 设 了“ 手 语
的专业教育地位已不可动摇。 翻 译 ” 专 业, 使 我 国 成 为 目 前 世 界 唯 一 在 翻
2)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路径。明确各 译 专 业 本 科 层 次 设 置“ 手 语 翻 译 专 业 ” 的 国
层次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翻译本科专业 家, 这 些 展 现 了 我 国 翻 译 专 业 教 育 的 特 色
“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 发展。
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双 5)翻译专业教育教学与科研并重,科学
语能力、跨文化能力、口笔译能力、思辨能力 研究成果丰硕。40 年间,我国翻译专业教育
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外交、经贸、教育、文 者获得了若干国家级、省级精品教学课程奖和
化、科技等领域工作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 国 家 级 教 学 团 队 称 号; 编 撰 了 各 语 种 课 程 教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则“培养德、智、体全面发 材、 辅 助 练 习 材 料、 研 究 专 著 共 超 5000 部;
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 国 内 核 心 期 刊 发 文 量 超 18000 篇, 国 际 期 刊
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 发 文 量 持 续 上 升; 国 家 社 科 基 金 项 目 立 项 逾
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700 项;教育部项目立项逾 500 项;大陆翻译
此 外, 翻 译 专 业 教 育 贯 通 本、 硕、 博 三 个 阶 学博士论文逾 1000 篇。
段, 明 确 了 包 括 BTI、MTI、MA、PHD 在 内 6)翻译专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成效突出。
的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培养路径。 经过 40 年的建设,我们已经有了一只既具备
3)翻译专业教育进入规模化和规范化发 口笔译教学能力,又具备口笔译实践能力、翻
展 阶 段。2018 年, 我 国 已 有 272 所 本 科 院 校 译科学及教学研究能力的师资队伍。从 1997
开设了翻译本科专业,涉及 9 个语对。翻译硕 年由中国翻译协会开启,后由全国翻译专业学

69
翻译教学 中国翻译 2019年第1期

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院校翻译本科 翻译教学体系(仲伟合、詹成,2016)。各高
专业教学协作组共同组织的“全国高等院校翻 校通力合作,将先进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经验
译师资培训”已经持续进行了 21 年,累计培 和 多 种 教 学 模 式 有 机 融 合, 推 出 服 务 国 家 发
养专业教师 6000 余人,满足了各层次翻译专 展 战 略, 具 有 中 国 特 色 的 翻 译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业教育的需求。 模式。
7)翻译专业教育各层次课程体系建设取 10)翻译专业教育对接国家需求,服务社
得成果,满足了各层级各类别专业翻译人才的 会 能 力 显 著 增 强。40 年 来, 翻 译 专 业 教 育 始
培养。从教学翻译到翻译教学,翻译教育在摸 终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毕业
索中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专业翻译教学体系与 生。他们用专业的技能和敬业的精神,为推进
课程体系,新颁布的各项教学要求、教学质量 语言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中国企业、中
国家标准等对翻译本科专业及翻译硕士专业学 国文化“走出去”步伐,推动当代科技创新,
位的课程体系建设做出了明确规定,各办学单 服务各级别国际交流和促进人类文明互鉴等方
位也能根据区域与校本特色调整其课程体系, 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课程建设取得成果。
8)翻译专业教育政校企协同发展结出硕 二、新时代中国翻译专业教育面临的内外挑战
果。翻译专业教育参与方众多,如教育指导部 尽管我国的翻译专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
门、高校、一线教师、研究者、学生和语言服 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仲伟合,2014),但
务企业、行业管理部门等。教育指导部门如全 在新时代背景下,依然面临着诸多的内外部挑
国翻译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翻译教学协 战,亟待应对。
作组高瞻远瞩,为翻译专业教学把准航向;翻 (一)外部挑战
译专业教育一线的研究者和教师频繁参加各类 新时代的新政治、新经济、新教育、新科
论坛和会议,如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全国口译 技四个方面内容对我国翻译专业教育发展提出
大会等,建立常态交流机制,互鉴成功经验; 了全新的外部挑战:
翻译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赛事,如全国口译 1)政治新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
大赛、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等,在赛事中历练 报告中指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
成长;各翻译专业教育高校还积极探索校企合 度自信、文化自信”,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构
作机制,建立了诸多实践教学及实习基地,推 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
动了翻译专业教育职业化发展。 运共同体。这要求翻译专业教育一方面凝练具
9)翻译专业教育进入本地化与国际化融 有中国特色的专业教育模式,增强翻译专业教
合发展阶段,为国际输出做好了准备。国际借 育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另一方面为国家战
鉴一直是我国翻译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人才 略目标实施储备更多紧缺的非英语种翻译人
培养规模的扩大及人才培养经验的积累,部分 才, 架 起 让 世 界 各 民 族 相 遇 相 知 的 桥 梁。2)
高校以理论研究成果为支撑、以系统的教学理 经济新走向。“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加快了
念为指导、以成套教材为辅助、以系列教学方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在此新走向中,
案为体现,推出了可供国内外同行参考的完整 语言服务业发展迅速,截至 2018 年底,我国

70
2019年第1期 中国翻译 翻译教学

语言服务企业已超过 30 万家,中国翻译市场 结果为例,不同院校在翻译专业教学的理念、


从 以 输 入 形 为 主 转 变 为 以 输 出 型 为 主( 黄 友 原则、方法等宏观思路上依然未能统一,在具
义,2018),要求翻译专业教育紧跟经济和市 体课堂教学操作上更是各自为政,课程设置与
场 发 展 变 化, 推 动 课 程 规 划 和 人 才 培 养 符 合 市场脱节。3)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由于部分
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3)教育新变革。党的 教学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发展的不协调,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 致使相当一部分翻译专业毕业生职业道德素养
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同时,当代学生学习方式 不高,百科知识面狭窄,专业技能不强,学习
也发生了较大变革。这些都要求翻译专业教学 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团对协作能
单位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打造学生个性 力欠缺,严重影响了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化学习平台,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容纳力。4) 4)师资队伍建设不强。翻译师资问题一直是
科技新发展。新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自然 需要突破的瓶颈问题。这里的师资既包括专任
语言处理、互联网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对 教师,也包括兼职教师。最近评估数据表明目
翻 译 专 业 教 育 带 来 了 巨 大 的 挑 战, 如 百 度 翻 前翻译专业师资虽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但职
译、讯飞翻译机等各类在线翻译软件的研发和 业译者数量缺乏,教师的科研和实践能力严重
人机翻译竞赛的举行,甚至引起了翻译行业是 欠缺。针对兼职教师的统计表明,兼职教师的
否即将走入尽头的忧虑。这要求翻译专业教学 数 量 能 够 得 到 保 证, 但 只 有 27% 来 自 于 语 言
积极推进人机耦合,一方面运用先进的技术辅 服务行业,其余皆来自政府和高校,与《全国
助教学和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参与机器翻译软 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兼职教师认证规范》
件的设计和开发,将来自于人工智能的挑战转 的要求不相符。5)教学方式方法不新。目前
化为翻译专业教育和研究发展的新机遇。 翻译专业教学没有完全按照翻译专业人才培养
(二)内部挑战 的规律科学施教,也鲜有高校借助语料库、慕
翻译教学和翻译科研是翻译专业教育的两 课、虚拟现实、在线学习系统等多种技术,积
大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教学为翻译科研指明了 极开拓和创新教学方法。其结果是翻译专业课
方向,提出了问题;翻译科研则可为翻译教学 堂信息化程度较低,教学效率低下,课堂容纳
提供理论支撑。目前,翻译专业教学和科研内 能力极为有限,对教学人数增加极为敏感。6)
部也存在诸多挑战,总结起来,我国翻译专业 教学管理方式不变。要提高质量必须靠管理。
教学主要存在十个方面内部挑战。 尽管各高校在生源、地域分布、教师队伍等方
1)人才培养理念不清。部分人才培养单 面存在差异,但教学管理方式严重趋同,尚未
位尚未厘清“翻译专业”的定位,依然将其置 结合自身优势,明确办学定位及特色,激发翻
于外语类人才培养框架下进行培养,使得“翻 译专业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认真探索适合于本
译教学”和“教学翻译”相混淆,致使部分高 校口译教学的科学管理方式。7)实践教学基
校翻译专业教学成果未能服务于新时代“专业 地不用。MTI 院校评估数据表明,多数高校的
化、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2)人才培养 实习基地条件不佳、制度不完善、指导教师数
方案不妥。人才培养理念不清直接导致人才培 量不够、特色不鲜明、实习过程缺乏监管、基
养 方 案 不 妥。 以 最 新 批 次 MTI 培 养 院 校 评 估 地利用率不高,和《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

71
翻译教学 中国翻译 2019年第1期

教育实习基地(企业)认证规范》要求相距甚 雷等,2016),研究者理论建构意识薄弱,掣
远。8) 职 业 资 格 证 书 不 接。 以 CATTI 为 代 肘了翻译教育的理论体系建构。2)研究过程
表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不仅仅是检测学生翻 严谨性不高。科学的研究过程包括文献综述、
译 能 力 的 标 准, 还 是 国 家 语 言 服 务 评 价 体 系 研究问题、研究设计、结果分析等环节。目前
的 一 部 分, 与 语 言 服 务、 经 济 发 展、 政 治 环 中国内地翻译研究论文的研究过程普遍缺乏严
境、社会道德等密切相关(吴萍,2018)。然 谨 性, 表 现 在 文 献 综 述 不 够 全 面 系 统, 研 究
而,目前翻译专业教学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衔 问 题 缺 乏 逻 辑, 研 究 方 法 和 主 题 不 接, 研 究
接不紧,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学反拨效应较差。 结论有效性缺乏大样本量和信效度验证支撑。
以最新一批 MTI 口译专业教学点评估数据为 3)研究选题趋同现象严重。目前笼统概括性
例,学生在学期间参加 CATTI 考试的人数占 的研究在近十年研究中仍占有一定比重,跨学
比 仅 为 57%, 考 试 通 过 率 仅 为 23%, 考 试 平 科研究课题仍显不足(刘和平,2015),且国
均 分 为 36.19。9) 行 业 接 轨 程 度 不 够。 目 前 内 翻 译 研 究 选 题 离 散 程 度 不 高, 缺 乏 对 翻 译
翻译行业发生了诸多重要变化:翻译生产方式 行 业 动 态 和 与 翻 译 相 关 的 社 会、 文 化 背 景 的
由 个 体 行 为 向 集 体 协 作 模 式 转 变, 信 息 技 术 关 注 和 研 究, 阻 碍 了 翻 译 研 究 多 元 格 局 的 进
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翻译对象由文学文本为 一步发展。4)研究成果跨学科贡献不足。总
主转变为应用型文本为主,翻译标准由“信、 体来说翻译专业和研究者较多使用跨学科研
达、雅”转向多元标准,翻译的职业化特征也 究 路 径, 借 鉴 其 他 学 科 和 境 外 地 区 的 研 究 理
日益显著(谢柯等,2016)。部分翻译专业院 论、 研 究 方 法 开 展 翻 译 学 研 究。 反 之, 翻 译
校未跟上行业发展形势,人才培养理念、师资 专业研究的成果较少进行跨学科和跨地区输
队伍、教学和实践方式等仍然落后,和行业发 出,学术“逆差”严重,妨碍了翻译教育的横
展脱节。10)国际合作交流不勤。坚持“引进 向影响力的发挥和翻译专业教育成果的跨域
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是推进“双一流” 融合。
建设和提高办学国际化的关键。然而目前一些
翻译专业教育院校未能迎应教育国际化及翻译 三、新时代中国翻译专业教育发展举措
专业国际化的发展要求,搭建师生国际交流和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一流大
合作平台,落地诸多教师访学、学生互访等交 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
流方案。 展。内涵式发展要求必须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
就翻译研究而言,目前存在的四个方面内 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服务于学生成
部挑战分别是: 才,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能力。
1)研究体系和理论建构意识薄弱。目前 基于以上要求,笔者认为新时代我国翻译专业
翻译研究的主题众多,但体系零散,对同一研 教育可基于以下十大维度凝练内涵。
究主题的纵向和横向深入研究以及针对前人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
实 验 研 究 的 可 重 复 性 检 验 等 较 为 欠 缺( 仲 伟 量。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使命是培
合,2016)。此外,大部分论文仅对研究数据 养一流的人才。基于此,当前翻译专业人才培
和结果进行简单讨论,理论探讨严重缺失(穆 养应做到四方面结合:一是素养和技能习得相

72
2019年第1期 中国翻译 翻译教学

结合,在强化技能学习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 单一的短板;三是打造全方位多模式的课程体
的 道 德 素 养、 文 化 素 养、 职 业 素 养 和 信 息 素 系, 如 慕 课、 网 络 学 习 空 间、 网 络 研 修 群 体
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二是共性和个性培养 等,以激发教师活力和潜能,提升传统课堂容
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管理模式和考核模 纳力,促进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
式, 帮 助 学 生 实 现 个 人 价 值( 石 化,2018); 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是英语和非英语种人才培养相结合,重点加 4)完善教学评估体系,保障专业教学质
大“一带一路”国家语种翻译人才培养力度, 量。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提
构建多语种人才培养齐同发展的大好格局;四 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在新的历史
是通用和专业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着力打造既 时期,建好、用好评估“指挥棒”,切实提高
懂专业,又有精湛口笔译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人 才 培 养 质 量, 已 成 为 必 须 解 决 的 重 大 问 题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职业能 (何秀超,2018)。具体而言,翻译教育指导委
力。加强高素质的翻译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翻 员会需对各教学单位的师资、课程、设备等进
译教育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和基础性工作(罗 行定期评估,杜绝“重申报、轻建设”现象出
慧芳等,2018),翻译师资队伍建设亦任重道 现(平洪,2011)。翻译教师应创新教学评估
远。首先,各院校和一线翻译教师需明确职业 方法,运用学习档案袋、访谈、课堂展示等途
能力发展要求,努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职业 径对学生表现进行动态的形成性评估。学生自
道德与规范、终身学习、专业共同体)、专业 主练习过程中,可通过自评、他评和小组互评
知识(语言文化与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相关知 的方式查漏补缺,有效提高翻译技能水平。此
识 ) 和 专 业 能 力( 教 学 设 计 与 实 施、 教 学 策 外,各教学点还需继续落地 CATTI 考试和教
略、现代技术应用、教学反思、科研、实践、 学对接工作,以考促学,同时建立完善的实习
测试评估、数字化科研学习、数据分析);其 评价体系,加强实习实践环节监管,切实提升
次,各高校应实施内培外引相结合,优化翻译 学生实践水平,体现翻译专业教学特色。
师资结构,对内建立以在职培训为重点的翻译 5)利用优势教学资源,凝练专业办学特
教师发展工程建设,对外建立优质翻译师资发 色。专业特色建设是翻译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
展资源共享体系;再者是大力实施政产学研相 的纽带,是翻译专业办出特色的基准,也是提
结合,推动翻译专业教师和行业相接轨,完成 升翻译学科地位的逻辑起点。国家“双一流”
新时代职业化、市场化翻译人才培养使命。 建设方案支持学科特色化发展,各教学院校应
3)推动课程体系改革,开发优质课程资 首先积极对接国家规划,为新时代国家大政方
源。新时代各高校加强翻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针推进储备专业翻译人才。如随着《“健康中
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科学统筹规划,处理 国 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众多优质的国
好翻译教学中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语言技能 际医疗机构进军中国市场,有条件的高校可着
和专业知识、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教学和实 力培养高质量的医疗口笔译人才。其次,各教
践的四维关系;二是立足国家战略发展,有步 学单位应凝练特色,依托所在院校和地区的强
骤地增设国家战略所需的非通用语种课程以及 势学科及优势资源,建设区域支柱产业和新型
各对象国文化课程,不断弥补语种欠缺、文化 产业需要的特色专业培养方向,实现专业特色

73
翻译教学 中国翻译 2019年第1期

建设与区域产业良性互动。此外,各教学单位 专业教育的市场化和职业化导向。
还应深入推动校企合作,整合吸收企业内部的 8)拓宽翻译学术视野,实现专业研究新
特色资源,如企业导师进课堂等,为人才培养 突破。翻译研究是新时代翻译专业教育发展的
搭建特色鲜明的实践和实习平台,推动翻译学 助推器,未来中国翻译研究仍可在以下方面取
科建设专业化、特色化转型。 得突破。一是加强翻译理论研究,既侧重结构
6)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提升信息化教研 分析和类型划分的宏大理论,也需关注具体现
水平。国家《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提出 象、解答实际问题的微观理论,储备学科确立
新时代背景下要以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教育教学 和发展需解决的前提性理论知识,为学科学术
深层变革。各教学点可结合泛在学习、深度学 研究的全面开展提供路线图(蓝红军,2018);
习、终身学习等理念,一方面利用慕课、翻转 二是拓宽研究主题,研究者应对接国家战略、
课堂、虚拟现实、语言实验室等技术设备,开 追踪国际研究热点、跟踪行业发展最新动向、
展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教学,突破传统翻 关注翻译的社会文化属性,丰富职业化、市场
译 教 学 模 式 的 局 限; 另 一 方 面 利 用 教 学 语 料 化、技术化导向的研究成果;三是改进研究方
库、在线学习系统、网络学习空间、网络研修 法,具体表现完善研究设计、扩大实证研究样
系统等打造个性化学习平台,提升翻译专业学 本 量、 注 重 研 究 结 论 的 信 效 度 验 证, 确 保 研
生学习效率;再者,翻译研究者可利用先进的 究方法和研究问题的适切性;四是优化研究队
技术手段,如眼动仪、脑电仪、核磁共振仪、 伍,加大与跨领域和跨学科专家合作力度,解
语音转写软件、词频分析软件、语料库软件、 决翻译专业教学和研究中的重大问题,推进实
问 卷 星、Citespace 等, 夯 实 翻 译 研 究 基 础, 现翻译研究的新突破。
拓宽翻译研究主题,推动翻译研究具体化、实 9)加强国际交流互动,扩大专业国际影
证化、科学化发展。 响力。翻译专业国际交流应做到“引进来”和
7)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推动行业深度对 “ 走 出 去 ” 相 结 合, 着 重 推 动 翻 译 教 学 单 位、
接。翻译专业教育院校应高度重视翻译专业毕 翻译教师、翻译学生和翻译研究走向国际。就
业生就业问题,以提升毕业生综合能力,拓宽 翻 译 教 学 单 位 而 言, 各 单 位 应 加 强 与 国 际 高
毕业生就业渠道,提高翻译专业教学质量。具 校 的 交 流 与 合 作, 就 人 才 培 养 目 标、 培 养 规
体措施可包括:一方面为毕业生开设职业素养 格、 课 程 设 置、 教 材 使 用、 教 学 方 法、 评 估
类 相 关 课 程, 提 升 学 生 就 业 附 加 值, 实 现 翻 标准等进行深入探讨,建立互动交流机制。就
译专业教育从线性人才培养走向复合型人才培 翻译教师而言,各教学单位可采用教师访学、
养;另一方面深入推进校企合作,适当时候可 游 学、 柔 性 引 进、 鼓 励 教 师 参 加 国 际 会 议 等
考虑仿照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在实 各 类 举 措, 提 高 师 资 国 际 化 程 度。 就 学 生 而
践中找寻就业方向,实现在校学习和就业的无 言, 各 教 学 单 位 一 方 面 积 极 发 展 国 外 或 境 外
缝对接。此外,翻译专业教育高校还应建立翻 高 校 的 合 作 办 学 项 目, 还 可 与 联 合 国 等 部 门
译专业毕业生长效追踪机制,通过毕业生追踪 建 立 长 期、 稳 定 的 实 践 基 地, 另 一 方 面 可 制
反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与市场脱节的地 定 相 应 的 鼓 励 政 策, 吸 引 外 国 留 学 生 前 来 就
方,及时进行教学改革和调整,真正做到翻译 读翻译专业,营造国际化氛围,拓宽学生国际

74
2019年第1期 中国翻译 翻译教学

视 野, 提 高 学 生 实 践 的 国 际 化 程 度。 与 此 同 度,体现翻译学科的社会价值和责任担当。
时,翻译研究界应大力推进大陆与港澳台地区
以 及 国 外 的 学 术 合 作 与 交 流, 共 享 学 术 研 究 结语
资 源, 鼓 励 国 内 翻 译 研 究 者 多 向 国 际 期 刊 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
稿,推动中国翻译教学和研究成果“走出去”, 界舞台中央,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
提高中国翻译专业教学和研究的整体国际影 同体,这些都为翻译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
响力。 阔的前景,也赋予了更加宏大的使命。站在新
10)立足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社会发展需 的历史起点上,广大翻译专业教育界的同仁们
求。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激活了中国翻译专业 需锐意进取,携手并进,推动我国成为世界翻
教育的生命力,翻译专业学科地位的确立又与 译专业教育强国,服务我国国家战略和中外交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背景相逢。 流大局。
我们应从翻译教育服务社会需要和国家战略的
角度制定我国翻译学科的发展设计和整体规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划,明确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 我 国 外 语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研 究 ”(15JZD048)、
着力培养复合型、小语种翻译人才,提高对社 国 家 语 委“ 十 三 五 ” 科 研 规 划 项 目(WT135-8)
区、 手 语 等 不 同 场 合 及 类 型 的 翻 译 研 究 关 注 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何秀超 . 探索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 译,2011(03):31-33.


质量 [J]. 中国高教研究,2018(10):1-5. [8] 石华 . 高校转型背景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 高等建筑教
[2] 黄友义 . 服务改革开放 40 年,翻译实践和翻译教育迎来转型发展 育,2018,27(03):5-7.
的新时代 [J]. 中国翻译,2018(3):5-8. [9] 王茜、刘和平 .2004-2013 中国口译研究的发展与走向 [J]. 上海翻
[3] 蓝红军 . 第一部口译研究方法论专著 — 《口译研究方法论》评 译,2015(01):77-83.
介 [J]. 当代外语研究,2013(11):73-75. [10] 吴 萍、崔 启 亮 .CATTI 与 MTI 衔 接 的 现 状、问 题 及 对 策 [J]. 上 海
[4] 蓝红军 . 从学科自觉到理论建构 : 中国译学理论研究(1987-2017) 翻译,2018(01):45-50、95.
[J]. 中国翻译,2018(01):7-16、127. [11] 谢柯、赵妍 . 信息时代的翻译嬗变及其对翻译专业教育的启示 [J].
[5] 罗慧芳、鲍川运 . 翻译专业师资培训路径与模式探索 — 以“全 重庆高教研究,2016,4(05):103-108.
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为例 [J]. 中国翻译,2018(03): [12] 仲 伟 合 . 我 国 翻 译 专 业 教 育 的 问 题 与 对 策 [J]. 中 国 翻 译,2014,
60-64. (04):40-44.
[6] 穆雷、王巍巍、许艺 . 中国口译博士论文研究的现状、问题与思考 [13] 仲伟合、詹成 . 口译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广外口译专业教学体
(1997-2014) — 以研究主题与方法分析为中心 [J]. 外国语(上 系理论与实践(之一)[J]. 中国翻译,2016(06):39-42.
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02):97-109. [14] 仲伟合 . 中国口译学科的未来发展 [J]. 中国外语,2016,13(05):
[7] 平洪 . 把握机遇,积极探索,开创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局 4-9.
面 — 全 国 翻 译 硕 士 专 业 学 位 教 育 2011 年 年 会 综 述 [J]. 中 国 翻

作者简介 仲伟合,澳门城市大学特聘讲习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全国翻译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
部高等学校翻译教学协作组组长。研究方向:翻译学理论、口译理论与口译教学研究、外语教育。
作者电子信箱 zhongweihe@VIP.163.com

7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