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9

国内图书分类号: H195 密级:公开

国际图书分类号: 81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研 究 生 学 位 论 文

语言景观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的实证研究

年 级 2017 级
姓 名 郑雨馨
申请学位级别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专 业 汉语国际教育
指 导 老 师 赵静 副教授

二零二零 年 五 月 二十二 日
Classified Index: H195
U.D.C: 81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Master Degree Thesis

AN EMPIRICAL STUDY OF LINGUISTIC


LANDSCAPE AS A TEACHING RESOURCE
FOR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Grade: 2017

Candidate: Zheng Yuxin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 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Speciality: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essor Zhao Jing

May.22,2020
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
权西南交通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
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R,使用本授权书。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老师签名:

日期: 2020 年 5 月 22 日 日期:2020 年 5 月 22 日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工作(贡献)声明

本人在学位论文中所做的主要工作或贡献如下:
1.通过检索阅读国内外大量文献,发现语言景观研究是近几年国际应用语言学和社
会语言学领域最为新颖和热门的话题之一,但是和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很少,与对外汉
语教学相关的更少。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时至今日,仍在探寻改革和完善教学法体系,加
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的理论研究。论文的创新点是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
语境补偿机制将语言景观与对外汉语教学有机结合,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提供新
思路。
2.论文紧紧围绕语言景观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进行研究,选择成都市地铁沿线语
言景观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经过语言景观相关理论分析和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得到
结果是语言景观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境补偿,具体表现为语言景观是教学中丰富的
语言输入资源,提供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能潜意识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改变学
习态度,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语境能力。
3.最后,通过创新教学法指导完成相关教案设计,直观展示语言景观作用于对外汉
语教学的具体途径,从而论证提出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境补偿机制设想。全文是在
统一理论指导下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得的成
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本
人完全了解违反上述声明所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将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2020 年 5 月 22 日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I页

摘 要

语言景观是语言学家 Landry 和 Bourhis 早在 1970 年提出的相关理论研究概念。发


展至今,语言景观国内外研究队伍逐渐壮大,研究方向更加广阔,并呈现出理论研究转
向实践发展的趋势。本论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提出从语境补偿机制角度,
研究语言景观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
首先,结合文献综述进行理论研究。阐明语言景观概念,发掘潜在研究价值。二语
习得社会化理论提到语言习得的“社会文化转向”,注重研究二语习得的社会环境影响。
通过讨论影响二语习得的环境因素再次说明语言环境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语言景
观是一种隐性语言环境,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境补偿,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
语境能力。
其次,笔者选取成都市地铁沿线(包含学校、商业片区以及部分多功能生活区)的
语言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以个案进行实证研究。分别从语言景观的语言使用情况、语码
取向以及语法方面分析其主要特征。针对高校内留学生对语言景观的认知与态度做了
问卷调查,结合调查数据结果,进一步探究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否发挥作用。
再次,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语境补偿机制为语言景观和对外汉语教学搭建
起联系的桥梁,语言景观能够通过语境补偿机制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景观分别
能从课内、课外两条路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体发挥作用,由此提出一些创新教学法,
通过语言景观教学设计实例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可行方案与建议。
最后,本论文研究工作的目的是通过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语境补偿机制中的
可行性分析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新思路,通过模拟的课堂教案,直观展现语言景观在
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作用的途径,主要涉及到融入课堂教学以及以第二课堂为依托的
课外实践。论文创新点是将语言景观和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
果是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间接发挥作用,借助语境补偿机制为学习者提供语境
和教学资源,能激发学习者汉语学习兴趣,培养潜在的语境能力,提高汉语综合学习水
平,进一步为对外汉语教学建设工作提出新思路。

关键词:语言景观;二语习得社会化;问卷;对外汉语教学;实证研究;教案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II页

Abstract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is a related theoretical research concept proposed by linguists


Landry and Bourhis as early as 1970. Since its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team of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at home and abroad has gradually expanded, an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is broader,
and it shows a trend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turning to practic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is paper further innovatively propose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xt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irstly, combined with literature review for theoretical research. Clarify the concept of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xplore potential research value. The theory of socialization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fers to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turn”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focusing
on studying the social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y discussing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affec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importance of language
environment in language learning is illustrated agai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is a recessive
language environment, which is the context compens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helps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learner's contextual ability.
Secondly, the author selects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along the Chengdu metro line
(including schools, commercial areas and some multi-functional living area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nducts empirical research by case.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are analyzed in terms of language usage, code orientation and grammar.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recognition and attitude of the foreign students i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data, to further
explore whether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plays a role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irdly, throug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it is shown that the context
compensation mechanism builds a bridge betwee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can be used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rough the context compensation mechanism. Linguistic landscape can
play a specific role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from two ways: in-class and out-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III页

of-class. Therefore, some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are proposed, and examples of
linguistic landscape teaching design are proposed to provide feasible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Finally,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work of this thesis is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easibility of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in the context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
approach mainly involves integration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based on the second classroom. The innovation of the thesis is the combination of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is that the
language landscape plays an indirect role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
context compensation mechanism provides learners with context and teaching resources,
which can stimulate learners' interest in learning Chinese, cultivate potential contextual
abilities, and improve comprehensive Chinese learning. Further proposed new idea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as a foreign language.

Key words:Linguistic landscape; Second language socialization; Questionnaire;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Empirical research; Teaching plan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IV页

目 录
第 1 章 绪论 ............................................................................................................................ 1
1.1 研究课题背景 ................................................................................................................ 1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
1.2.1 国外语言景观研究概况 ..................................................................................... 2
1.2.2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概况 ..................................................................................... 4
1.2.3 国内外语言景观研究总体评价及展望 ............................................................. 7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8
1.4 研究目的与价值 ............................................................................................................ 8
1.5 研究框架 ........................................................................................................................ 9
第 2 章 语言景观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的理论研究 ...................................................... 10
2.1 语言景观理论概述 ...................................................................................................... 10
2.2 语言景观与二语习得社会化研究 .............................................................................. 11
2.2.1 二语习得社会化理论概述 ............................................................................... 12
2.2.2 影响二语习得的社会环境因素 ....................................................................... 13
2.2.3 语言景观与隐性语言环境 ............................................................................... 14
2.3 语言景观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 15
2.3.1 语言景观与语境能力培养 ............................................................................... 15
2.3.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境补偿 ........................................................................... 18
2.3.3 语境补偿机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 20
第 3 章 语言景观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的实证研究 ...................................................... 25
3.1 成都市地铁沿线语言景观个案研究 ......................................................................... 25
3.1.1 语言景观分析单位选择依据 ........................................................................... 26
3.1.2 语言景观分类考察情况 ................................................................................... 27
3.1.3 语言景观主要特征分析 ................................................................................... 33
3.2 留学生对语言景观认知与态度相关问卷调查 ......................................................... 38
3.2.1 调查目的与问卷设计 ....................................................................................... 38
3.2.2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39
3.2.3 问卷调查总结与思考 ....................................................................................... 47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V页

第 4 章 语言景观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具体路径 .......................................................... 49
4.1 语言景观实例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适用性分析 ...................................................... 49
4.2 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 51
4.3 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作用的路径 .......................................................... 52
4.3.1 语言景观融入课内语言输入 ........................................................................... 52
4.3.2 开发课外真实场域中对外汉语教学法 ........................................................... 54
第 5 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景观应用教学设计 .............................................................. 60
5.1 语言景观教学资源建设和运用 .................................................................................. 60
5.2 教案设计可行性分析 .................................................................................................. 61
5.3 教案设计 ...................................................................................................................... 63
结论 ........................................................................................................................................ 91
参考文献 ................................................................................................................................ 93
致谢 ........................................................................................................................................ 98
附录 1 中文版问卷 ............................................................................................................... 99
附录 2 英文版问卷 ............................................................................................................. 104
附录 3 教案《语言景观第二课堂实践研究》样表 ......................................................... 110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页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背景

语言景观研究是近几年国际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领域最为新颖和热门的话题

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1近年来,国内外语言景观研究领域的成果越来越多,

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前景。与国外语言景观相比,国内语言景观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

阶段,实证性研究成果较少。本论文在已有的语言景观研究基础上推进,挖掘尚未深入

研究的领域,为此方向研究提出一些新思路。

国外语言景观研究自 20 世纪 70 年代发端,1997 年为萌芽阶段,1997-2007 年为

理论探索阶段,2008 年之后快速发展。国内语言景观研究才刚起步,关于语言景观的

实证性研究较少。根据国内近十年的数据统计,语言景观及其相关研究的论文发表逐

年递增,意味着国内学者也开始逐渐关注这个新兴的研究。近一两年,研究文献更如雨

后春笋,但其研究范围还比较局限,仅有少量新的研究方向。总体上来看,语言景观结

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研究很少,所以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二语习得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基石,如今二语习得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两

大类:针对语言机制本身进行的本体论研究及超出语言本体层面在社会文化视域下进

行的二语习得研究。后者被称作第二语言社会化理论研究,其提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

要注重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学者探讨过海外汉语学习语境补偿的相关问题,发现海外

汉语学习者,受课堂时间限制,缺乏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导致学习效率降低,所以提

出当前需要建设完善的海外汉语学习环境。这也给国内汉语学习环境建设带来一些启

发,它是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境”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目前,很多学者也借助“语

境”展开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但是绝大部分的研究都没有涉及到社会环境中的语言景

观,留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却无时无刻不接触语言景观。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景观、

“语境”和对外汉语教学三者的关系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通过实证研究能深入挖掘

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1
李丽生. 国外语言景观研究评述及其启示[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 4(1):1-7.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2页

2019 年 12 月由成都市教育局、市政府外办、市财政局联合印发《成都市留学生政

府奖学金管理办法》,旨在推动成都与成都市国际友好城市(含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国家以及欧美国家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更优秀

的外国学生来蓉学习交流。1在此政策推行的背景下,选择成都市地铁沿线部分语言景

观作为个案研究,分析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从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的目

的出发,也进一步推动对外汉语教学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语言景观研究概况

“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一词的概念起源于加拿大学者 Landry and

Bourhis(1997)在《社会心理学与语言期刊》杂志上发表《语言景观与民族语言活力

——一项实证研究》一文,此文被大多数学者看作是语言景观研究的开篇之作。2007

年,Backhause 出版了第一部以语言景观研究为专题的著作《语言景观:对东京城市多

语现象的比较研究》。2这十余年间是语言景观研究的发展阶段,语言景观的概念正式提

出后,学术界各种相关的研究理论和文献专著也迅速发展。2009 年后,语言景观研究

开始转向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等问题,持续至今是语言景观研究的继续发展阶段。综

上,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大致经历三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发端,至 1997 年为萌芽阶段,

1997-2007 年为理论探索阶段,2008 年之后快速发展。3

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发展的不同阶段,学者们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主要是定

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或者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所谓定量研究,即研究者选取好研究

地方和研究对象,通过相机(照相机、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机)等电子数码产品进行拍摄,

将获取的图片资料作为研究分析单位,然后把固定数量的分析单位进行统计分析,最

后根据实际研究目的和定量分析结果按照特定方式归类汇总。正是由于计算机和数码

摄影的不断普及,拍照变得简便,使得语言景观研究的田野语料搜集工作变得便利。这

1
数据来源于 http://gk.chengdu.gov.cn/govInfoPub/detail.action?id=2521078&tn=2
2
高珊. 历史街区语言景观研究[D]. 浙江财经大学, 2018.
3
张瀚文. 语言景观对国际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8.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3页

是定量研究的优势。Maria & Marcella(2020)基于一个由 1500 张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图片组成的数据库,通过定量分析,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其划分为 401 个分

析单位,确定研究对象主要是代表意大利米兰两个多民族社区中的移民商人的商店标

牌,并对其位置进行描述。在这篇文献中,除了基于语言景观图片数据库的定量研究,

作者还采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与定量研究对比,定性研究主要借助问卷调查、访谈等

来了解景观制作者的动机,读者的态度、感受和看法等。文章描述在多语言城市空间中

的定位策略,以及他们参与的身份(认同)协商的过程。定性研究语言景观中西班牙语

的出现是如何影响集体身份认同以及居住在米兰的拉丁美洲社区人们对语言和社会的

态度。利用定性分析的学者还有 Peltonen M(2000)探讨了转型中的芬兰民族在语言景

观和语言之间的自我民族形象。Gade D W(2003)通过把魁北克的维多利亚维尔和加

泰罗尼亚的奥洛特两个小城市进行对比,从微观的角度了解具有代表性的可见语言景

观在 20 世纪的演变。

随着国外学者对语言景观近四十多年来的深入研究,该领域的研究主题更加多样

化,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在语言选择、语言政策、语言认同、语言文化与社会问题、特

点与多种功能、多语码运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语言选择和政策方面:Baranova V & Fedorova K(2019)论述了劳工移民语言在圣

彼得堡语言景观中的表现。它集中体现了“看不见的少数民族”和“隐藏的多样性”,

从语言景观的研究上升到了官方语言政策讨论。特点与多功能方面:Strandberg J A E

(2020)通过分析现在的全球化使得外国产品和国际广告(语言景观)的语言接触情况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探讨了如何在国际营销中利用北欧语言景观的特征来提升品牌

形象。Sumarlam S & Purnanto D(2019)从意识形态出发,探究了爪哇岛东部马朗城私

立学校语言景观的形态与功能,文中还提到语言景观是通过公共空间中的文本来研究

特定地区,特别是城市地区的社会关系。语言文化与社会问题方面:Dvinina S & Pitina

S(2019)探究语言景观在比较语言和文化中的特色,从城市地名、商业地名、街道名

称、古迹名称等方面对语言景观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俄罗斯和美国不同城市在不同语

言和文化背景下的地名命名特点,阐述了语言景观动词化的异同。 Golomidova M(2019)

从城市地名翻译着手讨论了语言景观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问题提出建议,研究旨在

讨论俄罗斯语言景观语言优化的困难,以便给国外游客建立一个更好的导航系统。多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4页

语和语言选择方面:Kirilina A V & Kuptsova G I(2019)根据儿童玩具里的使用说明书

从而说明莫斯科语言景观的特点以及其中存在的多语现象,并呼吁母语人士反省语言

的使用。Wafa A & Wijayanti S(2018)研究了在泗水(印度尼西亚)的宗教场所存在多

语现象,收集了 386 个公共标志然后根据定量分析,介绍泗水宗教场所使用的公共语

言的情况,数据的结果表明,在十个宗教场所中作为公共标志的语言系存在多语现象。

这些是近期国外语言景观研究的新方向,可以看出在国外语言景观研究更加成熟,

研究层次也更广阔。更早的语言景观研究还包括其他的方面,比如语言景观中的少数

民族语言、文化地理学、语言景观和课堂学习等。Przymus S D & Kohler A T(2018)发

现在语言景观中存在影响语言教育机会和种族意识形态的机制,通过“隐性信息”来描

述语言景观影响语言意识形态和学校的教学决策,借助符号学、双语教育和语言景观

研究共同提供一种跨学科的方法,能更具体理解语言景观如何以及为什么具有内在影

响力。Dailey R M(2004)探究了语言景观的作用,体现在盎格鲁-西班牙语语境中的对

语言态度的影响,如果对语言景观的认同越高,那么对英语的评价态度就越好,反之则

反。Burenhult N & Levinson S C(2008)提出从跨语言视角研究语言和语言景观,这项

研究涉及到心理学还有田野调查等,探索了九种不同类型的语言景观,列出其之所以

成为语言科学及其他领域关注的重点的原因,有助于(开发)语言景观的实际应用价

值。Cenoz & Gorter(2008)首次把语言景观研究和二语习得联系起来,提出语言景观

是二语习得中的附加输入资源。通过语言景观实例进一步分析语言景观在二语习得领

域的作用,例如作为语言输入资源,有助于提高语用和读写能力等。从这篇文献我们看

到语言景观的理论性研究逐渐转向实证性研究,并且将视角投向了教学领域。

综上所述,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处于继续发展的阶段,研究内容不断扩充、理论研究

不断深入、研究视角不断扩展,语言景观研究从多学科交叉联系理论渐渐延伸至实际

应用领域,其中和教学领域相结合是一种新的研究前景。

1.2.2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概况

首先从国内语言景观研究数据统计来看,截至 2020 年 3 月根据知网数据显示输入

检索条件“语言景观”即可检索到 301 条结果。由于检索到 2009 年以前的文献数量非

常少,所以本文主要以 2009 年为时间轴起点,2019 年为终点,通过检索主题“语言景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5页

观”,得到这十年内共有 286 篇目标文献,根据文献的年度发表量,大致反映国内语言

景观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与现状。

图 1-1 年份与年发表量关系图

由图 1-1 可以明显观察到语言景观研究的发展脉络,大致以 2013 年为发展的节点,

2013 年以前文献的年度发表量增幅较为缓慢,从 2013 年开始逐年增加,且增幅在近三

年内较大,根据折线所示近三年语言景观相关研究出现阶段性发展,2017 年有 45 篇文

献,2018 年有 90 篇文献,短短一年时间文献数量增幅为 200%。这些从侧面反映出语

言景观研究在国内的发展状况,虽然起步较为缓慢,近十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呈现

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从纵向文献年发表量我们可以看到随着语言景观及相关研究文献发表量与日俱增,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内容和主题也日渐丰富。从横向的关键词出发,能够快速检索国内

语言景观研究的主要方向,并借此分析其发展现状。
表 1-1 语言景观研究关键词与数量统计

关键词 语言 公示 社会语 多语 边缘语 语言 语言 全球 场所符 象征

景观 语 言学 现象 言学科 政策 使用 化 号学 功能

数量 166 15 14 13 8 8 7 6 5 5

由表 1-1 可知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大致方向为多学科交叉研究,其中语言景观和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关系紧密,其次是多语现象、语言政策和语言使用,这些研究主题和

国外研究有相通之处,具体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在宏观范畴中有微观变化与发展。

一是语言景观本体研究,包括语言景观分类、与语言政策等问题。张媛媛(2017)

提出了“官民不同、内外有别”的语言景观分类标准,这种较为新颖的分类标准应用于

特定的港澳地区,受到语言政策以及全球化趋势的影响。这一分类标准有助于研究者

透过语言景观表象看到背后的语言事实,从而进一步探究语言使用和各种社会因素之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6页

间的关系。孙莲花,王思美(2017)通过对大连市的日语语言景观进行实地考察,分析

了大连日文店名语言的使用情况,以及语言政策对大连日语语言景观的影响,从而为

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议。段袁冰(2016)从多语现象出发,分析其受到的语言政策因素,

从多语的分析维度考察语言景观,最后得出语言景观为语言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保

持多语的生态平衡。

二是语言景观与社会语言学,主要针对不同地区语言景观进行个案研究。夏娜,夏

百川(2016)以云南昆明的文化巷作为语言景观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的研究方法,讨论英语对昆明的影响力。在语言景观中出现的多语以及混合语现象,说

明昆明文化巷语言景观的全球化趋向。贾沙(2017)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为语言景观研

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以武汉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及其主要商业街西苑的语言景观

作为个案,研究发现学校内部的语言景观缺乏多样性, 而其商业街西苑的语言景观更具

多样性。以上都是语言景观个案研究,它有助于了解不同地区的语言使用状况以及不

同地区的语言交流特点和社会变化动向。

三是语言景观与文化。张翠艳(2019)从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视角出发,提出了语言

景观的文化功能,并依次阐述了文化教育、文化传承及文化交流功能, 结合当前汉语文

化传播的国际形势和现状,从如何开发和利用语言景观入手,为汉语文化传播者及机

构提供一些建议, 以期更好地促进汉语教学及汉文化的传播。冯俊英(2019)从语言景

观的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出发,结合南京的四处海洋文化旅游景区的语言景观调查,探

讨南京市海洋文化语言景观的现状以及背后蕴含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对外传播等,提出

了完善景观如增加多语码标牌中除中英之外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等建议。以上

语言景观的研究在逐渐朝着实证性研究发展,考虑了语言景观的多功能和实用性。但

目前看来,国内语言景观的实证性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扩充。

四是语言景观与教学,这一部分是语言景观的实证研究。目前国内仅有 7 篇文献

直接与教学相关,硕士论文有 2 篇,研究文献数量总体看来是屈指可数。但可喜的是

在语言景观理论研究较为成熟之际,我们看到了实证研究的兴起,语言景观的实际应

用价值正被努力挖掘,或许未来语言景观在这一板块的研究价值更大。尚国文(2017)

首次提到了语言景观与语言教学的关系,从偶发性学习、语言意识、语言能力等方面探

讨语言景观对二语教学的价值和作用,他表示如果将语言景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和工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7页

具纳入二语或外语教学中,会对语言学习带来诸多裨益。1穆亚格等(2018)认为目

前对语言景观的研究,就语言景观本身的调查描写比较多。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

语言景观的价值还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缺少实证。因此他们直接以韩国留学生

作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具体考查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

教学中的作用及发生作用的方式、路径等。旨在语言景观能实际促进对外汉语教

学发展。除此之外还有魏笑梅、刘淑颖、茹荣芳等人进行了语言景观和教学的研究。

秦曈(2019)以硕士论文形式更加系统地研究了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辅

助作用,并将语言景观素材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语言景观的实证研究落到实践

中。

以上是国内近三年语言景观研究的热门主题,这些研究仅仅是语言景观研究的冰

山一角。其他未提及的主题和研究视角还包括社会语言学、场所符号学、语言生态学、

文化认同、语言权势等,这些都充分说明目前国内语言景观研究无论是发展的速度还

是发展的方向都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1.2.3 国内外语言景观研究总体评价及展望

综上所述,多学科交叉的语言景观研究已经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研

究成果也较为丰硕,研究方法多样,内容和主题愈来愈丰富。总体上看国外对语言景观

的研究在议题上较为宽泛,关注的焦点不同,在某些方面国外的研究已比较成熟。但国

内外研究仍有不足与局限,主要是研究不够深入、研究文献数量还有欠缺,特别是国内

语言景观及其相关实证研究。国内关于语言景观研究以普通期刊居多,且重复性研究

较多,硕士论文寥寥无几,研究所达到的深度还不够。很多期刊文献研究只能涉及到某

一方面,有的研究从翻译的角度入手,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理论论证不够充实,研究内

容尚不全面,且普遍缺乏系统性。总体上来看,语言景观的理论研究比实证研究成熟,

实证研究的价值已凸显,但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推进。展望未来的语言景观研究,语言景

观的实际应用价值是值得关注的方向,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开始研究语言景观和语

言教学的诸多关系,语言景观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研究目前尚有空缺,因此这方

面的研究还会产生新的研究价值,在语言景观实证研究领域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1
尚国文. 语言景观与语言教学: 从资源到工具[J]. 语言战略研究, 2017, 2(2): 11-19.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8页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是关于语言景观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证性研究。一方面,研究对象是语言景

观,其中包括语言景观本身特点及相关理论等;另一方面,研究对象是对外汉语教学中

的语境补偿机制应用问题。研究方法如下:

1.个案研究法: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以成都市地铁沿线(部分)语言

景观作为分析单位,考察语言景观凸显的整体特征以及个性化特点,为创新教学法和

教案设计提供资源。

2.问卷调查法:以问卷的形式对成都市两所高校内(部分)留学生进行汉语态度及

语言景观相关认知调查,并对得出的数据结果加以整理和分析。

3.案例分析法:选择部分语言景观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资源融入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

创新教学法贯穿其中,语言景观相关理论研究作为教学案例指导思想。

1.4 研究目的与价值

语言景观研究在近几年的国际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领域,已成为最新颖和热

门的话题之一。学术界对其的关注度逐年增加,语言景观研究展出较好的发展前景和

研究价值。结合已有学者对语言景观的研究,现阶段实证研究逐渐朝语言景观和语言

教学的方向在发展,此研究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以弥补语言景观实证研究的空缺。基

于此,本文研究目的是在国内外已有语言景观研究的基础之上取长补短,更加深入推

进语言景观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更系统阐述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以

及发挥作用的具体途径。

研究价值是通过相关语言理论背景指导下的语言景观个案分析,结合问卷调查等

实证研究,探索出语言景观和对外汉语教学新的“语境”关系,即语言景观能在对外汉

语教学中起到语境补偿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得汉语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有机结

合,一种沉浸式学习外加第二课堂的知识建构实践更有助于提升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

趣和语境能力。除此之外,语言环境日益成为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愈来愈多的研

究都在重视语境(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语言景观本身具备多样化功能,借此

能进一步发挥其教育功能。随着汉语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未来学习汉语是一股热潮,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9页

对外汉语教学需要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方法,语言景观实证研究就有很好的研究价

值。

1.5 研究框架

本文分为五个章节,具体研究框架如下:

第一章绪论部分,从论文的选题背景入手,阐明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

究的必要性和价值。

第二章是理论研究,补充相关语言景观理论研究,作为实证研究的指导思想,阐述

语言景观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一,语言环境是影响二语习得

重要因素。第二,语言景观是一种隐性语言环境能转化为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的语境因

素,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境补偿。

第三章是实证研究,弥补理论研究不足。选取成都市地铁沿线(部分)语言景观进

行个案研究,针对留学生对语言景观的认知和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是语言

景观能间接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

第四章是结合论文前部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分析语言景观作为对外汉语教

学资源发挥作用的具体实现路径,从课内、课外两方面结合语言景观实例加以说明。

第五章是教案设计,通过教案设计展示论文设想的可操作性,更直观展示语言景

观是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投入实践,补充了语言景观的实证研究。最后是全文的结

论。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0页

第 2 章 语言景观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的理论研究

2.1 语言景观理论概述

语言景观是近几年国际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话题之一。现

实环境中用以陈列展示语言文字的物质载体称作语言标牌,如路牌、街牌、广告牌、警

示牌、店铺招牌等。在社会语言学中,对公共语言标牌上语言使用的研究称作“语言景

观”研究。1语言学家 Landry 和 Bourhis(1997)首次清晰地界定了语言景观的概念,

即某个属地或地区公共和商业标牌上可见和凸显的语言。具体言之,语言景观包括“某

个特定领界、地区或城市群中,所有公共路标、广告牌、街道名称、地名、商户标牌和

。2此外,有其他学者对语言景观做出界定,如:语言景观是“公共领域中可
公共标识”

见的书写形式语言的应用”、“标识公共空间的语言物件”以及“公共空间的象征性建

构”。这些是语言景观研究领域学者们给出的不同却近似的定义。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

语言景观界定的关键在于“公共”,公共环境中出现形式多样、载体丰富的语言文字是

主要组成部分,背后还隐藏着语言政策和权势等相关问题。

由定义引发进一步思考,语言景观能发挥什么功能。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是语言

景观具备的基本功能,它们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前者向读者传递标牌的提示、指示、警

告等信息属于信息功能。比如,通过一个地区语言标牌上的语言使用情况,能判断这一

地区的主要用语。通过特定地区的警示标牌能了解该地区的行为规范。后者关联语言

与文化的微妙关系,指向语言背后的群体地位和权势等是象征功能。有学者认为语言

景观研究的重点是挖掘语言标牌的象征功能,看现实环境中呈现的各种语言如何反映

权势关系、身份认同和意识形态等。对此,学术界的意见并未统一,现在有学者甚至提

出语言景观还有文化、教育等功能。

为了更好地进行语言景观研究,目前把语言景观大致划分为两类:一是官方类;二

是私人类。官方类语言景观包括政府设立的具有官方性质的标牌,如路牌、街名、建筑

名、城市标语等,在已有的文献中也常常被称作自上而下的标牌。私人类即私人或企业

1
尚国文, 赵守辉. 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 理论与方法[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 46(2): 214-223.
2
魏笑梅. 中小城市语言景观实态及构建策略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 2019 (11): 16.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1页

所设立的用作商业或信息介绍的标牌,如店名、广告牌、海报等,在文献中也称作自下

而上的标牌或者非官方标牌。这两大分类的主要差异是官方标牌重在体现国家和地方

政府的语言政策及意识形态,选择的形式常常固定统一,语言标准化较高。私人标牌主

要体现个人喜好和需求,从语言内容到形式更具多样性。

语言景观研究涉及到语言学、传播学、社会语言学、地理符号学、心理学和教育学

等不同学科。在多学科交叉关注研究中,语言景观研究不单单关注语言本身的问题,同

时它也在丰富语言学本身,健康社会语言生活和解决语言相关的社会问题。不同的角

度研究语言景观,其价值不同。基于 Trumper-Hecht(2010)提出语言景观分析三维度,

实体维度(不同语言在公共场域中的实体使用情况)、体验维度(广大受众对语言景观

的态度和看法)
、政治维度(国家政策、主流意识形态对语言景观构建的影响和操控)。
1
本论文主要从实体维度,即可观察到的和能用相机记录的语言标牌分布及使用情况。

和语言使用者对语言景观的态度和理解的体验维度对语言景观进行研究分析。落脚点

在语言景观与对外汉语教学层面。

2.2 语言景观与二语习得社会化研究

现实环境中的语言景观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当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特殊

的社会现象。如果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景观是一种语言符号;从社会语言学的角

度,语言景观还是一种社会环境。人类的语言活动离不开社会,社会环境在语言教学中

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对外汉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二语习得理论影响。当今二语习得研究大致可以

划分为两大类:针对语言机制本身进行的本体论研究及超出语言本体层面在社会文化

视域下进行的二语习得研究。2较早时期的二语习得理论受到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理论和

认知语言学的影响。很少强调或关注社会文化因素对语言习得产生的影响。然而从上

世纪 90 年代开始,语言习得与教育学领域开始出现明显的“社会文化转向”。越来越

多的学者开始从社会文化视角探讨二语习得的认知过程和影响因素。二语习得研究逐

1
周晓春. 教育场域语言景观多维透视与思考[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19.
2
史兴松. 超学科视角下的二语社会化理论[J]. 现代外语, 2016, 39(1): 119-127.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2页

渐朝着社会化方向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也会受到二语习得社会化理论的相关影响。

2.2.1 二语习得社会化理论概述

二语习得社会化理论研究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汲取了社会语言

学等理论后,从关注儿童语言习得到侧重于研究学习者语言学习发展过程和社会文化

环境的互动。二语习得社会化研究表示各年龄段初学者都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习语

言,同时也通过语言逐渐实现社会化。社会化的过程不仅仅体现于即时语境(微观语言

环境),同时也受历史、文化的影响根植于社会信仰、社会期待和社会价值观的宏观环

境之中。也就是说无论是微观的语言环境还是宏观的社会环境,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活

动都是社会化活动,不是依靠单独个体的内在语言机制发挥作用,需要结合外在社会

化影响共同作用于语言习得。二语习得社会化研究还发现人们不仅在儿童期会经历语

言社会化过程,当在进入新的社会文化环境、新的学习环境、融入新的社会生活、体验

新的社会文化以及学习新的语言时都会经历第二语言社会化过程。简言之,二语习得

社会化理论更加关注语言习得的外在环境影响因子。

二语习得社会化理论侧重于社会环境和语言文化两方面研究。首先,十分重视社

会环境的影响。主张从语言和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出发来研究语言,因为语言习得是

在高度情景化的社会环境中发生的。该理论的代表人物 Watson-Gegeo(2004:340)指

出:
“没有凌驾于环境影响之上的学习”。 1语言学习离不开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语言学

习是一种社会化活动。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语言学习,都要重视社会环境的影响,课堂无

法创设真实的社会环境,语言学习就应该更加关注学校、家庭、社会场所以及其他相关

外部社会文化环境对语言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影响,特别是他们在真实社会环境中的交

际行为。其次,重视语言习得中的文化习得。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

式,语言和文化自古以来密不可分。在二语习得社会化理论中,语言和文化知识彼此构

建,互为生存环境。语言习得的过程也是文化习得的过程。学习语言的内容不仅包括语

言知识本身,还有语言背后所承载的由文化支撑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认同的语言使用

规范,从而在语言、文化共同习得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1
转引于 Watson‐Gegeo K A. Mind, language, and epistemology: Toward a language socialization paradigm for
SLA[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04, 88(3): 331-350.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3页

2.2.2 影响二语习得的社会环境因素

二语习得社会化理论将二语习得研究的目光转移到关注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共同

作用于语言习得上。二语习得社会化理论研究已经充分意识到社会环境在语言习得中

的重要性,这和影响二语习得的语言环境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Ellis(1994)把二语习

得研究领域概括为四个方面:学习者语言、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学习者个体差异,其

中外部因素研究指的是社会因素和语言输入与互动的研究。Ellis 认为社会因素对二语

习得的影响取决于社会环境,尽管这种影响不是直接的。这里的社会环境主要是语言

环境,语言习得离不开语言环境这是人们的共识,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习得,

语言环境都是影响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由于第二语言获得关涉的变量极多,这些变

量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第二语言获得的过程是一个异常复

杂的过程。在众多的变量中,语言环境是值得关注的一个,因为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谈

论语言活动则毫无意义。语言环境简称语境,可分为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前者指文章

或言谈中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上下文;后者指各种社会环境。本文探讨的语言环境一词

取后者义。1综合学者们的观点,社会环境是影响二语习得的关键因素,具体说来是语

言环境(简称语境)能间接影响二语习得。

影响二语习得的语言环境因素,张崇富(1999)把其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种。宏观语

言环境即目的语社团或国家的宏观语言背景,微观语言环境包括课内环境和课外环境。

课内环境就是教学中常见的课堂环境,课外环境又要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其中

报纸、杂志、书籍、广告、商标等构成的阅读材料和广播、电视、电影、电脑等构成的

视听材料以及口语,共同组成了课外环境中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就包括一些风俗习

惯和历史文化传统。目前,在影响二语习得的语言环境因素研究中,课内环境研究已经

比较充分,课外环境研究还有不断开发的价值。本文探讨的语言景观也属于课外自然

语言环境。

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的语言环境,主要靠不同类别的功能影响二语习得。总的说来,

语言环境在二语习得中的功能: 一方面,语言环境是语言教学资源(包括语言知识和文

化知识)的来源,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语言输入并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态度; 刘珣

1
张崇富. 语言环境与第二语言获得[J]. 世界汉语教学, 1999, 49(3): 84-90.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4页

(2000)认为语言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自然生动、丰富多彩、无穷无尽的语言输入和语

言模仿的资源,包括视觉、听觉等如报纸、杂志、书籍、电脑、广告各种标牌等多模态

语言资源。另一方面,语言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机会(包括正式和非正式)和提升语

言能力的场所。参与正式课堂学习、非正式环境中学习者同语言环境各种信息交换都

是语言环境提供的学习机会。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从语言输入到与社会自然语言接触

最后达到语言输出,单向信息输入是单一的,还需要学习者同语言环境的双向互动,互

动使得学习者有更多同语言接触的机会。这也使得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能力、交际能力

在语言环境中更容易得到锻炼和提升。

语言环境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力分布并不均匀,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发现课

堂教学环境的局限性和学习者学习需求无限性是一对矛盾。如何弥补课内环境的不足,

让语言环境在二语习得中发挥潜在的作用便是接下来探讨课外环境的重要原因。二语

习得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石。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深入发展,人们

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课余语言学习环境对教学效率的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界开始把目

光延伸到课堂教学以外,提出充分利用语言环境,建立课堂教学与自然习得相结合的

新教学体系的主张。1语言环境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2.3 语言景观与隐性语言环境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学习者参与的课堂学习是显性学习,隐性学习即与之相

对。隐性学习(implicit learning)在二语习得研究学习和学习者策略中是一个重要的概

念。Hayes & Broadbent(1988)提出隐性学习是“对环境事件和特征的共现现象不加选

择地、被动地聚合”。2“不加选择”、
“被动”指隐性学习是有目的但学习者自己觉察不

到。隐性学习需要“注意”,但隐性学习是无意识的。DeKeyser(2003)明确指出无意

识性是显隐性学习和显性学习的区别性特征,他将显性学习定义为“意识到正在学什

么的学习”
,隐性学习则是“未意识到正在学什么的学习”。Bialystok 曾提过语言知识

分为两种“显性语言知识”和“隐性语言知识”。显性语言知识是在显性语言环境中获

得的,例如通过参与课堂教学而获得的课内知识。隐性语言知识是在隐性语言环境中

1
谢谋. 对来华留学生语言学习环境的分析与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 2001, 8.
2
刘静. 大学外语教学中“显形”和“隐性”的初步研究[J]. 科教文汇 (中旬刊), 2012 (5): 70.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5页

获得的知识,例如课外语言环境就是一种隐性语言环境。Tipper & Cranston(1985)发

现有些视觉输人尽管被学习者忽略,仍然产生启动效应。这种效应是隐性语言环境对

语言习得产生自然而然的影响。除此之外,王敏凤(2013)基于隐性语言系统对二语习

得进行研究。隐性语言系统的发达程度决定了第二语言的水平。第二语言习得包含学

习获得的显性语言知识和通过习得获得的隐性语言知识两个方面。第二语言学习者想

要熟练、流利地使用第二语言,最终依赖的还是隐性语言知识。

对外汉语教学有两条明显的主线,一条是显性的,另一条是隐性的。过往人们多关

注于显性教学效果,重视课内语言教学环境,忽略了隐性教学的影响以及课外语言环

境的合理利用。语言景观作为课外语境亦是语言资源,构成了学习者不易察觉的隐性

语言环境,是具有对话成分的交际性语言环境,也是学习者能在课外自然习得的非交

际性语言环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种能弥补课堂输入不足的语境补偿。

2.3 语言景观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2.3.1 语言景观与语境能力培养

一些学者在语言景观和语言教学的相关研究中指出,现实社会环境中语言景观是

很有价值的语言资源,语言教学如果善于利用,能够为语言教育服务。Gorter & Cenoz

(2007)关于语言景观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到了教育:首先,有必要对教学背景下的语言

景观进行更多研究,因为学校和环境中都存在语言景观,且在校内语言景观也很普遍。

学校并非与自然环境隔离,学生能看到周围环境中的语言景观,语言景观是语言教学

中很有价值的语言资源。其次,不同类别的语言景观都可以应用在教学环境中,主要是

使用语言景观作为教学材料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意识,达到为语言教学服务的目标。

除此之外,西蒙弗雷泽大学的黛安·达格奈(Diane Dagenais)和蒙特利尔大学的同事正

在研究教育背景下的语言景观,他们研究不同学校环境中的语言景观,并且使用作为

教学材料的语言景观来促进语言意识的发展。Cenoz & Gorter(2008)认为,语言景观

是学习者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输入来源。1这种“语言景观”是指在公共空间

的特定部分中可见的所有语言项目。人们处在语言景观当中,并没有计划学习这些语

1
尚国文. 语言景观与语言教学: 从资源到工具[J]. 语言战略研究, 2017, 2(2): 11-19.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6页

言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主要到这些语言,这些语言是偶然学习中的重要输入来源。

Zeevi & Dubiner(2016)提到语言景观不再是简单的语言空间,它是传递信息和包含社

会意义的场所。Sayer(2010 :153)指出,开展以学生为主导的语言景观研究项目,

能有效提高学生二语学习的兴趣。1分析得到的结果是语言景观和语言教学存在必然联

系,语言景观结合语言教学研究将会形成一种新的语言景观研究趋势,这些研究也是

语言景观在语言教学方面开辟的新研究领域,提高了语言景观作为语言教学资源的可

能性。

探讨语言景观和语言教学的关系时,需要明确语言教学的核心,从而更好地找到

语言景观在其中的位置。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

交际能力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由知识和能力构成的体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掌握,

培养交际能力需要运用实际生活中真实的语言材料(authentic language material)。语言

景观是实际生活中真实的语言材料,有助于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以上是较早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经验成果。近些年,有学者提出了更新的语言教学目标,即语

言教学需要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能力。综合语言能力目标分为三个层面:第一,语言

知识的理解,它包括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的掌握;第二,语言技能的提高,

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多种汉语语言技能的训练;第三,语境能力的培养,包括交

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的适切性以及创造性使用语言等汉语综合能力的获得。
2

图 2-1 语言能力关系图

由图 2-1 能看到,语言教学除了需要掌握语言知识,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语言技

1
尚国文. 语言景观与语言教学: 从资源到工具[J]. 语言战略研究, 2017, 2(2): 11-19.
2
唐智芳. 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2.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7页

能,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在不同语境中合理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是语境能力。简言

之,当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进入到特定的语言环境,就需要形成更高层次的语境能力了。

语言教学和语言能力培养的发展过程,学习者获得语言知识是最基础的,其次是语言

技能,最后是包含交际能力在内的语境能力。这些语言能力相互包容,交叉递进,只有

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培养具有综合语言素养的汉语学习者的目标才得以实现。综合语

言能力培养的过程,是语言知识不断积累和掌握的过程,如同万丈高楼的地基,语言知

识是最基本但不可或缺的材料。语言景观是语言知识的组成部分,它能够间接影响语

言教学,同样也是语境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

语境能力成为语言教学的焦点,它不是几种语言技能的叠加,不是交际能力的某

一方面,虽然都属于综合语言能力范畴,语境能力的培养对学习者来说更有挑战。语境

能力是学习者进入到特定的语言环境,能够在语境中合理运用语言进行一系列交际活

动的能力。具体表现在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基础上获得的更高水平的语言能力,

对特殊语境的敏感性,不同语境的适应性,以及存在文化异同语境的包容性,学习者能

够根据已有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等。此外,我们还可以归纳出语境能

力的主要特征,培养学习者的语境能力,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1)层次性和动态性。不同汉语水平的学习者,与同一语境的互动不同会使二语习

得的作用不同,获得的语境能力不同;同一汉语水平的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需要

的语境是不同的,得到的语境能力训练也不同。学习者因为个体差异,所以不可能有统

一的最佳语境能力,这体现了语境能力的层次性。具体而言,初级阶段的学习者为了在

自然语境中满足基本学习生活的需要,如掌握自我介绍、外出就餐、购物、出行等活动,

学习者在相应语境中的互动与实践通常能获得大量的语境能力。到了中级阶段,语境

能力需求到了跨文化交际和更适应性地融入社会生活层面,比如学习者能够更独立地

与其他人进行话题更广阔的交际,如果语境能力没有积累到这一层次,就会导致交际

挫败或者交际障碍。高级阶段,是关于思想和价值观的语境能力,是在低中级阶段以后

逐渐形成的更高级别的能力。这种能力具体表现通常是受到外界潜移默化的行为影响,

当课堂教学不能提供更多语境时,社会语境中能获得高级阶段的语境能力培养的机会。

同时,对于每一个学习者来说,他在不同阶段获得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是不断变化

的,语境能力也会随之改变,这体现了语境能力的动态性。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8页

2)阶段性和针对性。语境能力的培养要考虑学习者现有水平和近期目标。处于同

一阶段的学习者,如果学习目标不同,所需的语境能力也不同。不同阶段,学习者的语

境能力培养目标也不同。初级尤其是零起点的学习者,他们主要是在课堂环境中培养

基本的语境能力,适用于日常交际。随着学习阶段逐渐发生变化,学习者在课外语言环

境中沉浸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就可能从课外语境中获得新的语境能力。到了高级阶

段,学习者有了自己更加清晰地学习目标,在课堂和课外的语境中能捕捉到自己需要

的语境能力,这样就是语境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二语习得中,不同学习者的个体

因素都有差别,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语境能力要根据个体的水平和其他因素

区别对待,通过语言学习不同目标,针对性地为学习者提供语言环境。比如为了找到更

好的工作,需要多提供职场相关的社交语境;有的因为出国旅游,那就提供出行旅游话

题的语境;还有的是被语言和文化魅力深深吸引,那就提供蕴含丰富文化底蕴的语境。

总之,要多结合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来实现语境能力针对性培养。

3)石化性与建构性。当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语境能力无法再提升,或者

语言环境提供的学习机会受到了限制。例如中高级阶段的学习者需要学习高级的表达,

但是社会语境中,只能接触到日常用语,无法学习到高级词汇。初级阶段的学习者需要

日常生活基本表达,但是在课堂环境中,教材提供的课堂语言环境和真实的语言环境

有距离,从课上学习的知识,并不能合理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从而转化成语境能力等,

这就是语境能力面临的“石化”。不是每个学习者的语境能力都会出现石化现象,但是

应该注意产生石化的原因。课堂教学或是语言环境不足,就需要通过其他渠道或者机

制来弥补。不能忽略的是学习者自身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情况寻求建构语境

能力的机会,融入更多的语境,并通过互动建构不同层次的语境能力,这是语境能力的

建构性。

由此,我们看到语境能力分阶段、有层次,培养时还需要针对学习者的个体因素综

合考虑。课内提供的统一教学情景或者教科书式语境远远达不到满足培养语境能力的

要求,现实社会环境中的语言景观是很有价值的语境资源,语言教学如果善于利用是

能够为语言教育服务的。

2.3.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境补偿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9页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几乎会认同这么一种观点,如果学习一种语言(外语),最好

就到那种语言的国家或地区学习,因为语言环境能充分影响语言学习,这里提到的语

言环境是指现实具有对话成分的交际性语言环境和学习者自学的非交际性语言环境。

语境即语言环境的简称,既影响语言学习又影响语言教学。对此,国内学者很早就开始

关注并研究。常敬宇(1986)在《语境和对外汉语教学》谈到语境尤其是在对外汉语教

学中更具有实践意义。他明确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不能忽略语境因素,语境是提高交

际效果的重要因素,语言的交际功能也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实现。如果留学生到中

国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学则需要更充分地利用语境。此外,崔新丹(1999)讨论了语

境和第二语言教学的关系,语言教学的成败取决于诸多可变因素,语境就是其中重要

因素。因为语言教学若忽视语境,学生纵使记住语言规则,仍不能适应环境灵活使用语言,

达到交际目的,完成交际任务。1所以她提出充分利用语境能弥补课堂、教材的局限,使学

生有机会同汉语广泛地接触, 巩固和加深课堂上学到的汉语知识,从而帮助学生熟练地

掌握汉语,养成良好的交际能力。这些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和语境的研究虽然时间较早,

但是时至今日其理论观点仍具有参考价值。学者们不约而同地强调了语境在对外汉语

教学中的重要性。其原因有两点,一是语境能够使学习者更顺利达到交际目,进而培养

语言综合能力。二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在所难免会遇到课堂教学存在局限性,学习者接

触目的语的时间和所输入的知识有限,教材所提供教的科书式语言材料和实际生活中的

语言尚有一定距离等问题。面对这些“瓶颈”问题,我们理应通过更多的渠道和机制来

解决。刘珣先生曾呼吁:“充分利用语言环境, 建立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学习与习得相

结合的新教学体系”。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一方面接受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应该多

加强课外语境补偿。接下来从交际性语言环境和非交际性语言环境两种课外语言环境

角度予以说明外汉语教学的语境补偿。

交际性语言环境,主要是课外以实践为主的汉语交际活动,这些活动都具有对话

成分,提供不同的特定语境,能考察学习者对不同语境的适应性和文化异同的包容性。

笔者曾在成都市某高校国际教育学院参加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每学期除了常规的课堂

教学,在教学的期中和期末各有一次组织学生外出实践机会,实践活动很受学生欢迎。

1
崔新丹. 语境与第二语言教学[J]. 语言与翻译, 1999,60(4):54-57.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20页

实践一般以日常交际话题或者交际任务进行实施,设定外出购物、到餐馆吃饭、交通旅

游出行等场景,让学习者在课外真实的语境中,通过与中国朋友、和当地人等的交际互

动,把学过的词汇、语法以及相关的语用知识放在实践中使用,尽可能用汉语进行交

际,增加汉语输出的机会。在自然的交际性语言环境中,学习者参与实践使课堂学习的

欠缺能在课外得到弥补,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语境补偿。

非交际性语言环境,主要是一些文化兴趣班或课外学习资源鉴赏,不一定具有对

话成分。一般可以采取利用课间或者课下时间,给学生播放中文电影或者其他相关影

视作品;开设书法、剪纸等文化兴趣课程;参观游览校园、博物馆、城市语言景观等方

式,提供课外真实语境,让学生原汁原味的感受中国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他

课外学习资源能补充学生在词汇、语法以及语用方面的隐性习得,这也是对外汉语教

学的语境补偿。再者,通过非交际性语言环境有助于解决一些实际语言问题。例如,汉

语基本动词“吃”后面出现的名词性成分, 有许多是不能“吃”的事物, 由此构成的“超常

短语”(
“吃食堂”、“吃大碗”、“吃大户”等)有学者提出这是“吃+N”构式原理。
1
如果按照这样的解释来给留学生讲语法,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如果把“吃食堂”、

“吃兄弟船”以及类似的“喝都可”等固定结构当作一种特定的非交际性语言环境,提

供课堂到课外的语境补偿,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所见闻结合自身学习补偿策略的“辅

助”,不需要很复杂的解释就能推测其意思。

以上两种课外语言环境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它们的存在并不独立于课堂,课堂和

课外是相互联系的。是自然习得对有意识语言学习不足的弥补,常常都作为教学资源

不可或缺的补充,它们都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境补偿。轻视课外环境无疑是对丰富

的语言环境资源的巨大浪费。由此,笔者提出语境补偿机制,试想强调语境和对外汉语

教学的关联,语境补偿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同时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明

显作用,虽然不能合理解释并解决出现在二语习得过程的所有“瓶颈”问题,但是语境

补偿机制假设,使我们关注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境补偿有助于弥补课内环境学习

的不足,有助于学习者在不同的语境中培养更高层次的语境能力。

2.3.3 语境补偿机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1
张华. “吃+ N”构式探讨[J]. 语言研究, 2018, 38(3):49-54.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21页

通过图 2-2 我们能更直观地看到以上研究讨论的两层关系。一是语言环境和二语

习得的关系,前面已有分析此处不再赘述。二是与之对应的语言景观和对外汉语教学

的关系。语言景观在其中所处的位置说明它并没有直接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而是通

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境补偿机制产生间接作用。语境补偿机制是连接语言景观和对

外汉语教学的纽带。

图 2-2 语境补偿机制位置图

二语习得社会化理论和二语习得研究都重视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产生的影响,语

言景观是一种自然的隐性语言环境,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境补偿之一,通过语境

补偿机制的中介作用,影响对外汉语教学。如同机器运转的链条,它是一条完整的过程

带,语境补偿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传输带。语境补偿机制将所需的语言材料(语言景观)

可理解性输入、接触实际语言的机会通过传送带进行输入,接着语境补偿机制又根据

对外汉语教学中课堂教学环节不足,通过适当的途径(即语境补偿机制发挥作用途径)

弥补课堂所缺,语境补偿并不独立于课堂教学,课堂和课外是相辅相成的。只是语境补

偿机制让学习者有更多机会去接触真实语言环境,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实际

交际能力,以及更高级别的语境能力。

图 2-3 语境补偿机制作用图

结合上面分析,图 2-3 更完整地展现对外汉语教学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语境补偿

机制在对外汉语中起到了链接语言景观和教学的桥梁作用,如果没有语境补偿机制,

语言景观不能独立产生作用,通过语境补偿机制运作其作用才能尽可能发挥。语境补

偿机制发挥作用需要语言景观等语言知识作支撑。若以语言景观作为主要语境补偿,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22页

语境补偿机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如下作用。

第一,开发语境能力,增强学习意识。学习一门语言,主要培养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的能力,甚至是在真实的语境中,形成更高的语境能力。上世纪 60 年代,当时的对外

汉语教学界提倡“实践性原则”。在汉语课程中设置有“语言实践课”,教学形式不局限

在课堂内,提倡学生到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语言交际与学习。鉴于此,语境补偿机制

能有效地为学习者提供课堂缺少的语言知识和必要的语境,缩小课堂与真实环境的差

距,弥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不足,是课堂教学和真实场域联系的桥梁。学习者在课外语

言环境中由于交际需要比如乘坐交通工具、外出购物就餐、参与其他娱乐活动等与特

定语境互动,更直接地激发自身开发真实场域中的语境能力。

增强学习意识主要是从留学生的语感培养这方面来看。语感是一种高级的内化的

语境能力。语感的定义是某一民族语言的使用者对本民族语言的内化的结果。也就是

说语感是语言意义及其负载形式的内化。对一个整体民族来说语感是一种内化的思维

模式,对单独的个体而言,语感可以看作一种语言能力。如果我们把(语言)听说读写

能力看作第一语言能力,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看作第二语言能力,那么语感就是

对外汉语教学想要培养学生的第三语言能力。课堂教学普遍能够满足前两种语言能力

的培养需求,但语感则需要在课外语境中日积月累,在语境能力获得中得以实现。学习

一门语言,语感的产生是必然的,这种必然性基于人类的思维本身,以及语言的特性和

其生成力。语境补偿机制具有其特殊的语言特性和生成力,是具有交际功能信息传递

功能的工具。它的生成力主要体现在留学生浸润在语言景观环境下的活学活用,提高

学习者的学习意识,耳濡目染,久而久之的语感生成。第二语言教学对象是已具备一定

语言能力的学生,问题在于如何提高汉语语感能力,语境补偿机制能够向学习者提供

更多接收课外语感培养的机会,语感是一种内化的语境能力,是语言学习到语言意识

的升华。

第二,弥补课堂不足,激发学习兴趣。语境补偿机制并未实质把课堂和课外分开,

而是旨在建立课堂和课外更成体系的联系。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却始终存在局限,忽视

课外环境就是浪费资源。长期以来,对外汉语教学更多的关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景,或

是真实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中由教师引导进行操练,这些操练由于课堂场地、参

与人数、教具缺乏等限制,大多比较机械,学习者在课外无法完全达到活学活用。课堂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23页

是语言学习的主要阵地,而过多关注课堂就会忽略开放性学习资源的价值。形式多样

的语言景观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的学习资源,主要是课堂上教科书没有的语言材料,

它更真实,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弥补课堂的不足。

我们在课堂导入环节经常利用一些特别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这

样做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同时学习兴趣也是影响学习者自身学习的重要因素。语

言景观是公共空间里形式多样的语言标牌,包括路牌、街牌、广告牌、警示牌、店铺招

牌等,通过语境补偿机制能在新的环境中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学习外语

时,遇到读不懂的英文报刊,我们会好奇到底写了什么,并查单词了解意思;广告标牌

即使有图片,我们也会下意识阅读文字和其他信息;当看到店铺招牌是认识的词语,但

似乎意义转化后十分奇怪,你会思考这个词语是不是又有其他的意思,或者其他的用

法。上述种种是我们在学习外语时看到不同语言景观可能产生的疑惑,这种疑惑是对

知识本身的求知欲,因为知识是课堂没有但又是实际交际必须的,进而驱使学习意识

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反观对外汉语教学,语境补偿机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习者

的学习兴趣。

第三,内外联动机制,学习检测系统。受二语习得社会化理论启发,语境补偿机制

不仅是连接学习者内在语言机制和外在语言环境的内外联动机制,还是一套语言学习

检测系统。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学习者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进行交际,换言之,教学

旨在学习者学能致用,否则都是纸上谈兵。当学习者在课堂中学过的语言知识,如果出

现在语言景观中,不一定全部都认识。有小部分是在课堂中学习过,但是变了一种形

式,到语言景观就变成了陌生的文字符号,这是学习者语言学习掌握情况的间接反馈。

机械的测试、考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有局限的,它只能检测到学习者的近期所

学,
“学会”是两方面,
“学”是一方面,
“会”是另一方面。只有投入到真实的生活中,

才能真实检测到学习者的学习水平是否能够学以致用。留学生学习第二语言并没有学

习母语时那么严格,更多灵活多样的自测方式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语境补偿机制发

挥作用不受时地影响,在课堂或者课后学习了语言知识,语境补偿机制能够有效帮助

学习者进行语言学习自测,方法也是直观简洁的,学习者将所学知识进行提取和语境

补偿机制中的真实材料对比,就能找到差距进而找到自身学习的不足,更加了解自身

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通过外在语言自检系统推动内在学习机制有效运转。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24页

综上,语境补偿机制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一种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学习和习

得相结合的新教学体系。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25页

第 3 章 语言景观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的实证研究

3.1 成都市地铁沿线语言景观个案研究

成都(Chengdu),简称蓉,是四川省省会,1993 年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

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是设立外国领事馆数量最多、开通国际航线数

量最多的中西部城市。2015 年由国务院批复并升格为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12019 年 12 月由市教育局、

市政府外办、市财政局联合印发《成都市留学生政府奖学金管理办法》,旨在推动成都

与成都市国际友好城市(含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国家

以及欧美国家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外国学生来蓉学习交流。2

成都市推进的一系列政策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语言和文化是新型

城市化建设与发展的人文基础,是城市个性与独特魅力的集中体现,是城市软实力的

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语言景观是出现和存在于城市户外环境中的语言,也是城市人文

景观的一部分,能够直接展现一座城市的语言文字魅力和文化底蕴,随着全球化进程

发展,越来越多留学生来蓉学习与生活。城市语言景观不仅对城市形象塑造具有特殊

意义,也给留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带来影响。交通出行是日常生活必备,除了校园,

学习者接触语言景观最多的地方就是各类公共场所。借鉴“一带一路”理念,采用个案

研究,以城市地铁内语言景观为主,沿线其他语言景观为辅,作为城市语言景观研究个

案。个案研究,亦称为案例研究,是社会科学中最为常见的质性研究方法。风笑天认为,

个案研究是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

究。个案研究是一种通过对单个或多个个体、个例进行研究,从而较为详细深入地对事

物或现象有探究性或解释性的了解与把握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的科学性,体现

为一种社会全体的可能性解释,在广度和深度上尽可能扩充、延展和融合与外部各种

政治、社会、文化因素的关联。选择成都市地铁沿线语言景观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希望

通过语言景观各方面分析,更好地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帮助留学生了解城市人文,融入

1
数据来源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8%90%E9%83%BD/128473?fr=aladdin
2
数据来源于 http://edu.chengdu.gov.cn/cdedu/c113040/2019-07/19/content_e1b7e09cc301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26页

当地社会生活。

3.1.1 语言景观分析单位选择依据

国外有学者在思考语言景观研究的问题与困难时,表示很难将成千上万的语言景

观进行分类,且不容易确定语言景观具体的分析单位。城市的标牌密度非常大,各类标

牌数不胜数,要把一个城市或地区所有的标牌都拍照下来不太现实,因此如何选取有

代表性的研究区域就显得尤为关键。Backhuas(2006)以东京的铁路线为基准,在地铁

站点周围任选一条街道,对所有的语言标牌进行考察。1本论文按照个案标准进行语言

景观研究,确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不同语码、有公共特征和使用范畴等三类标准的

语言景观分析单位。选择成都市部分地铁沿线的语言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描述对象主

要选取成都地铁 1、2、4、7 号沿线内外标识牌,地铁沿线包括几所高校内以及校外的

主干道交大路、星汉路等,公交站牌和附近双铁广场、凯德广场商业圈等。语言景观实

证研究分别从两个维度进行,第一是实地考察的实体维度,第二是问卷调查涉及到的

体验维度。

根据不同的设立主体将语言景观分为两类:一类是官方或政府标牌, 常称为“自上

而下”的标牌;另一类是非官方或私人标牌, 常称为“自下而上”的标牌, 一般认为这

两类标牌在语言使用上存在差异。2除了这两类比较明确的分类,目前的语言景观分类

都是基于问题出发, 没有语言学理论上的支撑。因此分类归纳主要根据语言景观的实际

情况,包括语言景观的种类和数量、语言景观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以及语言景观出现的

具体场合,本章节对语言景观的分类考察也基于上述几个方面。关于归纳概括语言景

观的特点,无论是哪种类别的语言景观都能反映出地区的语言使用情况特点。不同的

语言景观展现了不同的语言使用习惯,例如在语码选择上有所不同,体现着不同语言

景观在语言政策上的优势和特点。除了富有个性化色彩语言景观,其他语言景观本身

在语音、词汇甚至语法的使用选择上具有普遍性。

确定语言景观的样本时,采用 Backhaus 的标准将每一个有明显边框的语言标识

视为一个计量单位。遵循以下标准:第一,语言景观语言文字相同的有两个或多个重复

1
尚国文, 赵守辉. 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 理论与方法[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 46(2): 214-223.
2
张媛媛. 从言语社区理论看语言景观的分类标准[J]. 语言战略研究, 2017, 2(2): 43-49.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27页

的,只记录一个其他重复的不计入研究样本。第二,语言景观中文字不清晰或没有文字

内容、仅有其他特殊符号或数字的不计入样本。第三,本研究只收集固定的语言景观,

其他出现在交通工具、商品上的移动性语言景观不计入样本。关于语言景观的采集工

作,使用手机的照相功能对其进行拍摄和存储,后期通过电脑进行加工分类。全部拍摄

工作于 2019 年 5 月至 2019 年 11 月完成。参照上述标准,本次调查最终得到的有效

样本数量:地铁内 190 余个,地铁内语言景观重复内容较多,均只计一次样本、地铁沿

线各式语言景观近 800 个,共计 990 个。其中根据上述语言景观分类标准,在这 990 个

样本中,有 278 个官方语言景观,占比约为 28%。另外非官方语言景观约 712 个,占

比 72%。

3.1.2 语言景观分类考察情况

语言景观标牌种类和数量繁多,且分布区域广阔,为了能更有效地进行语言景观

实证研究,需要对其进行分类,语言景观研究对于分析单位如果能达成一致意见,所得

出的结果才具有可比性。但目前就语言景观研究的分析单位如何确立尚无统一意见,

这是语言景观研究面临的最大挑战。基于这些因素,目前语言景观的分类依据虽暂无

统一标准,但能按照一些规律进行分类。

首先,按照已有的基本分类“标准”,语言景观研究通常区分两类语言标牌:官方

类和私人类。前者又称自上而下的标牌( top-down signs) ,是政府设立的具有官方性质

的标牌,如路牌、街牌、楼牌等,而后者又称自下而上的标牌( bottom-up signs) ,是私

人或企业所设立的用作商业或信息介绍的标牌,如店牌、广告牌、海报等。1因此,语

言景观从设立的主体能分为两个大类,分别反映了官方的语言标准和民众的具体运用。

其次,根据语言景观实际研究问题出发,不同的语言景观展现了不同的语言使用

习惯和表达方式。语言景观分布区域广阔,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中,形成独特的语言表达

特点,因此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更具体的分类方式,对语言景观进行分类:

1)地理区域,从语言景观标牌出现的整体空间区域进行划分,如城市的中心地区

或郊区、商业区或工业区、城镇地区或乡村地区等;

2)具体方位,从语言景观标牌出现的具体位置及可见性进行分类,如商场、饭馆、

1
尚国文, 赵守辉. 语言景观的分析维度与理论构建[J].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 37(6): 81-89.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28页

广场、地铁站、校园、街道等;

3)标牌类型,即语言景观标牌的具体用途,如指示牌、警示牌、路牌、店名标牌、

广告牌、建筑名、横幅标语等;

4)功能语境,语言景观标牌出现的不同语境,如教育、餐饮、公共服务、旅游、

交通出行等语境;

5)标牌的制成材料,如金属、陶瓷、木料、石头等;

6)标牌上使用的语言及其数量分类,如单语标牌、双语标牌、多语标牌等。

在进行语言景观实地考察研究中,笔者首先按照地理区域选择了城市的中心地区,

成都市地铁主干线及沿线语言景观(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并统计了标牌上使用的语言

及其数量。接着把收集到的语料从不同设立主体的两大类中再作细致划分,按照语言

标牌的具体用途,参照语料数量的多寡(约 900 个,分类除去建筑名等少量标牌),分

为指示牌、警示牌、横幅标语、广告牌、店名标牌等五类,具体分类情况如下表:
表 3-1 语言景观分类情况一览表

标牌类型 具体 数量 占比 总占比 示例

方位 (个)

地铁 122 12.3% 乘车

指示牌 街道 46 5.1% 29.3% 内有车辆出入

校园 96 10.7% 洗手间由此去

商场 11 1.2% 空调开放

地铁 51 5.7% 禁止进入

警示牌 街道 10 1.0% 11.3% 此处禁止停放共享单车

校园 24 2.7% 无烟食堂 禁止吸烟

商场 17 1.9% 水景区域禁止入内

地铁 6 0.7% 文明礼让 最美容颜

横幅标语 街道 4 0.4% 5.8% 爱老敬老孝老 传递温暖笑容

校园 43 4.7% 人人关心食品安全 时时不忘食品

安全

商场 0 0% /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29页

地铁 15 1.7% 醒得快 更自在

广告牌 街道 21 2.3% 6.7% 经典视线 让你更火

校园 22 2.4% 农夫山泉有点甜

商场 3 0.3% 吮指回味 自在滋味

地铁 0 0% /

店名标牌 街道 386 39.0% 47.3% 玉享园小吃店

校园 45 5.0% 适鲜水果店

商场 30 3.3% 六福珠宝

由表 3-1 观之,语言景观覆盖了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公共区域,不同类型的语言

标牌出现在不同地方,提供了不同的语境,展现了丰富的表达方式,形成了独特的特

点,实证研究初步得到结果如下。

在收集到的有效语言标牌中,店名标牌数量最多,占语言标牌总量的 47.3%,
第一,

店名标牌是较为典型的私人类语言景观,每一块标牌都有相对独立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店名的常用字有“馆”、
“堂”、
“行”、
“店”、
“房”、
“铺”等,这些可以看作是店名标牌

的标志,有助于学习者在足够的“词语境”和“句子语境”中加深对字义的理解。店名

标牌提供了餐饮、娱乐、教育、医疗、休闲生活等语境,语料大多选择口语语体的词汇,

是最贴近实际生活的语言景观,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资源能为课堂教学提供真实的语言

材料。有的店名标牌侧面反映出某些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语言和文

化是同步发生的,语言标牌中的语言文字自然附载一定的文化。店名标牌中包含有反

映成都地方文化的词汇,如果将其有选择性地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亦能影响二语习得。

图 3-1 语言标牌

图 3-1 中店名标牌属于私人类语言标牌,设立主体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在语言使用

方面更凸显个性化色彩,有的提供了地方方言背景,是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在一定程

度上展示当地的风俗人情。
“扯把子”在方言中有说谎话的意思,
“妖精”在方言中的意

思和穿衣打扮等有关。此外,
“巴适”、
“安逸”等也是常见的成都方言,很多留学生来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30页

蓉学习和生活,为了更好地“入乡随俗”都会使用这些词汇。

图 3-2 语言标牌

图 3-2 中店名标牌分别反映了成都的茶馆文化和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化。成都

人爱喝茶,茶馆成为了人们日常休闲之地,成都茶馆众多,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茶文

化。“火锅”、“串串”是成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许多游客都会慕名而

来,体验成都的美食文化。若把这些词汇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资源融入教学,将有助于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帮助其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语境。店名标牌的特殊性不仅仅

在于它是最能反映日常生活的语言景观,它还能提供语言学习的地方文化背景,学习

者在语言习得的同时也进行文化习得,语言和文化两者的融合能更有效地促进跨文化

交际。

第二,语言景观中数量较多的是指示牌,占比约 29.3%。根据上表(表 3-1)的

数据统计,大部分指示牌出现在人流量大、信息需求量大的地铁站和校园里,小部分

出现在街道和商场。由于出现的场合不同,指示牌的基本功能也不同。出现在地铁

内,如“乘车”
,以方便人们很快找到乘坐地铁的位置;出现在街道上,如“内有车

辆出入”可以让人们知道途径某一路段需要注意安全;出现在校园里,如“洗手间由

此去”能方便人们更快地找到目的地;出现在商场,可以通过指示牌展示提供的服

务。出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同功能有助于学习者补充完善课内的知识体系,通过

与语言环境互动,真切体验课外实践,让语言知识更有效地影响交际行为。

第三,语言景观中还有占比约为 11.3%的警示牌,从整体上来看,对比其他四类语

言标牌,这类语言标牌形成更为独特的表达方式。警示牌的外观一般呈三角形、圆形或

是长方形。功能多用于宣传基本法规和常识,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维持学校交通安全

秩序等。语料选择的是书面语体的词汇,如“严禁”、
“禁止”、
“请勿”、
“请”、
“注意”

“当心”、
“使用”、
“将”等。在句法等方面有别于常规的书面语,与普通文本的用语也

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动宾短语使用频繁,句式以祈使句和省略句等简单句为主,也常

使用非完整句、无显性的衔接手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31页

图 3-3 语言标牌

如图 3-3 所示,警示牌通常使用独立的动宾短语(结构),类似的还有如“严禁探

头”、
“禁止吸烟”、
“请勿餐饮”等。不同短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介

于词和句子之间的语法单位,能考察学习者对词汇的掌握以及用句子表达的能力,短

语是语法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一类语言景观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资源,有助于学

习者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语法和在实际交际中运用语法,甚至能够从语法“规律”中发

现汉语中的“意合”表达,从而培养他们的汉语语感。

图 3-4 语言标牌

图 3-5 语言标牌

句类是按照句子的功能(即句子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所做的分类。1目前根据句

子的语气类型,句类分为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在警示牌中出现最

多的句类是祈使句,祈使句根据语气表达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建议和请求(如图 3-4)

常用“请”以及否定的表达“请勿”等敬词。另一类是命令和禁止(如图 3-5),这类句

子一般要求言词简短,语气坚决,因此常直接使用“严禁”、
“禁止”等词增强语气。表

示祈使语气的语言标牌还有“请妥善保管贵重物品”、
“请不要携带危险物品上车”、
“禁

1
施春宏.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丛书汉语基本知识(语法篇)[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5.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32页

止进入”、
“禁止触摸”、
“严禁探头”等,这些语言景观能直接以语料输入的形式作为对

外汉语教学资源,为祈使句教学提供一定的“句子语境”,学习者通过生活实际中的例

子,更生动形象地去理解汉语表达,理解不同句类使用的不同语境。

第四,语言景观中还有 6.7%的广告牌以及 5.8%的横幅标语。它们为数不多,但也

是很好的对外汉语教学资源。

图 3-6 语言标牌

如图 3-6 的广告标牌,广告是一门语言艺术,常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提高广告的表

达效果。要理解“经典视线,让你更火”这句话必须依赖于一定的修辞语境。隐喻具有

认知工具的作用,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新角度,人们常常能通过隐喻获得对

新事物的理解。语言标牌是一家传媒公司的广告标语,对于留学生理解整句标语,
“火”

是关键词。汉语中“火”的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后来根据不同语境,人

们借助隐喻表达不同的情感、态度和意图等,用“火”隐喻事物,广告标语中的“火”

就是隐喻事物发展的程度,具有褒义色彩,类似的隐喻表达还有“校园宽带火热预约

中”。虽然这类表达式很少,但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境补偿也大有裨益,能使学习

者通过某些语言景观获得认知中的隐喻知识,在日后的交际行为中理解并产生语言中

的隐喻表达,修辞语境带给学习者不同的认知体验。

图 3-7 语言标牌

图 3-7 的语言标牌是户外标语,在收集到的语言景观中,它的数量最少,仅占语言

景观标牌总量的 5.8%。它往往出现在校园里,如名言警句等自身具备某些教育功能。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33页

标语标牌上的语言使用和表达也较为独树一帜。主要特点:1.语言简练,措辞精确。例

如“花草和树木,你我都爱护”语言简明易懂,即使有对于留学生来说,较为抽象的“爱

护”等词,也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具体理解标语的意思。2.语言优美,富有韵律。例如

“点点滴滴,停车体现人格”和“整整齐齐,文明树立新风”和谐对称,通过使用对偶

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标牌上的语言文字达到了音节对称,富有音乐性。3.人文气息,传

播文化。我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德至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学习一门

语言,亦是学习一门文化。横幅标语等语言景观能展现城市文化,传播民族文化,在对

外汉语教学中提供的文化语境,能帮助学习者深刻体验语言文化的魅力,从而达到更

好的文化认同。

3.1.3 语言景观主要特征分析

以上从微观的角度进行语言景观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的实证研究,接下来再从

宏观角度进一步分析语言景观的主要特征。
表 3-2 语言标牌上使用的语言及其数量

官方类 占比 私人类 占比

单语标牌 45 个 4.5% 570 个 57.6%

多语标牌 233 个 23.5% 142 个 14.3%

总计 278 个 28% 712 个 71.9%

表 3-2 的统计数据反映了 278 个官方类语言景观和 712 个私人类语言景观语言使

用及其数量,私人类语言景观的数量大约是官方类语言景观数量的 2.5 倍。(排除在收

集的过程中较多官方类语言景观出现的重复情况)无论是官方设立的语言景观还是私

人设立的语言景观,单语标牌在总量上超过多语标牌。首先,比较官方类语言景观中的

单语标牌和多语标牌,它们分别占语言标牌总量的 4.5%和 23.5%,其中多语标牌的使

用率明显高于单语标牌,由此分析,官方类语言标牌更多选择使用多语标牌。这是语言

景观和社会的关系,随着全球化发展,语言景观在社会中能起到一定的多语服务功能。

其次,比较私人类语言景观中的单语和多语标牌,它们又分别占语言标牌总量的 57.6%

和 14.3%。在私人类语言景观中,单语标牌的数量几乎是多语标牌的 4 倍。总体上看,

基于受到我国实行单语制语言政策的影响,除了国际交流需要,官方类语言景观呈现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34页

多语化趋向,绝大部分的语言景观都是单语标牌,即语言景观中语料的语言使用单一。

这有利于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强大的语言环境,留学生选择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很大

程度上是为了在广阔的语境中,接受语言环境的熏陶,逐渐培养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

语感和能力,从而更好地获得一门语言。
表 3-3 语言景观的语言使用具体情况

语言景观使用的语言 数量(个) 百分比 举例

汉语(含拼音) 625 62.2% 光明五金日杂

英语 30 3% Black hole

其他语言 3 0.3% Häagen-Dazs

汉语+英语 305 30.8% 女洗手间 Female bathroom

汉语+其他语言 3 0.3% 韩国烤肉 한국불고기

英语+汉语 24 2.4% DO EAT 多意食

英语+其他语言 0 0% /

其他语言+英语 0 0% /

其他语言 1+其他语言 2 0 0% /

由上表可知,语言景观标牌中,单语(包括其他单语语言)占 65.5%,在这部分单

语标牌中汉语的使用频率高达 95.7%,汉语几乎达到全覆盖。除汉语以外使用频率较高

的语言是英语,英语出现在 359 个标牌中,占全部标牌的 36.3%。其他语言的标牌占了

0.6%,属于极少部分且单语和多语标牌占比相同,主要出现了汉语和日语、韩语和汉

语、汉语和少数民族语以及汉语同阿拉伯语标牌。从数据很明显地看到了汉语的突出

优势。目前中国仍是实行单语制国家,我国以汉语为官方语言,以汉字为通用文字,是

典型的单语社会。因此从语言景观的使用情况分析,汉语占据主导位置,无论从政治、

经济、文化等功能考虑,语言景观的突出特点是汉语是语言景观中最重要的使用语言。

从课外环境的角度来看,汉语单语语言景观能为对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沉浸式语言资源,

是对外汉语教学中较为理想的(课外)语境补偿。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35页

表 3-4 语言景观的语码使用特点

语码使用 具体形式 数量 百分比 举例

汉语 纯汉语(含拼音) 625 93.9% 同缘屋文具

汉语(汉英)组合 305 胶卷安全 FLAM SAFE

英文 纯英文 30 5.5% Holiland

英文(英汉)组合 24 LEFT 设计师品牌

其他语言 单语 6 0.6% Häagen-Dazs

上表通过对语言景观的语码使用进行分类,以具体形式为界,可以比较直观看到

其语码使用情况。我们根据在语言标牌上文字的排列顺序、摆放位置及其在字号、字

体、颜色等方面的属性,体现各个语言之间的优先关系,从而确定每个语言标牌的语码

取向。从上表可得,在所收集到的有效语言景观标牌中,语码取向主要以汉语为主,共

有 930 个,占 93.9%。这些标牌具体分为纯汉语(含拼音)和汉语同其他语言组合形

式,汉字常常占据标牌左边、上边、中心等视觉显著位置,字号更大、字体和颜色使其

更加醒目。1此外有 54 个语言标牌的语码取向为英语,占 5.5%。其他语言的标识数量

非常少,只有 6 个,仅占 0.6%。由此不难发现,在一定的社区范围内,汉语是普遍的

语码取向,这个与国家的相关语言政策密切联系,我国目前是汉语作为唯一官方语言

的单语制国家,因此在语码取向中,汉语占明显优势。综合以上两个特征,我们发现语

言景观在语言使用和语码选择方面保持高度一致,再次说明了二语习得社会化研究中

重视社会语言环境,以及关注影响二语习得的语言环境因素的必要性,宏观的语言环

境从整体上对汉语教学是有深远影响的。

990 张语言景观没有一张重复,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从属于一定的话题。从形式和

内容上都展现了语言景观的多样化,从语言文字、视觉图像、色彩等呈现出多模态特

征。从示例表可对成都市地铁沿线的多模态语言景观略见一二。这种把视觉图片和颜

色等文本信息结合在一起的静态视觉模态语言景观是所有模态类型中范围最广的,适

用于对外汉语教学,能通过图文等多模态形式给学习者传递信息,易于理解和记忆。

1
袁媛. 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语言景观研究——以北京为例[J]. 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 8-
13, 24.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36页

表 3-5 多模态语言景观示例表

标牌类型 多模态示例图

指示牌

请顺向停车 乘车 紧急出口

警示牌

禁止通行 小心夹手 请勿餐饮

广告牌

一口喝掉 5 个橙子 牙矫正上新桥 茶香

横幅标语

图书馆是我们的家,

它的安全靠大家!

花草树木 你我爱护

如表 3-5 所示,解读语言景观的意义,需要学习者关注文本的实体表达形式、相关

的图像以及所占据的公共空间,从而培养学习者从不同模态视角对其进行阅读和理解,

帮助他们发展多模态能力。一般来说,语言景观标牌总是陈设于公众视线可及的位置,

供人们阅读、参考或留意,对于周围数不胜数的各类语言标牌,人们偶尔会提取某些相

关信息,而这些多模态语言景观更容易吸引公众视线,图文并茂更有助于传递信息,为

对外汉语教学提供相对完整的语境补偿,能够使学习者和不同的语境产生互动,再完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37页

成交际,这是语言景观具备的信息功能和交际功能。

通过对成都市地铁沿线语言景观的整体考察,可以将其特征做以下总结:

(1)内容丰富,覆盖面全。成都市作为四川省一类城市,也是四川省会城市,为

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是设立外国领事馆数量最多、开

通国际航线数量最多的中西部城市,因此城市的语言景观受众数量大,涉及内容范围

广阔,城市语言景观不仅是城市的名片,更是绿色生活、交通出行、衣食家居、餐饮娱

乐、经济建设、历史文化、和谐社会的风向标。由于覆盖全面,为语言学习提供了充分

的语言学习资源和课外语言环境。

(2)语码取向明确,语言使用单一。根据设定主体将语言景观分为官方和非官方

两大类,其中考察到这两类语言景观在语码取向上非常明确,语言景观的语码取向百

分之九十以上都倾向于单语且汉语语言地位突出,占据优势。单一的语言使用情况说

明不存在同其他语言的竞争,充分彰显国家语言政策,同时也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

课外语境补偿。此外,地铁沿线的语言景观同中有异,官方类语言景观更加规范化,非

官方类语言景观更突出个性化,各自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能发挥不同的作用。官方类语

言景观的优势是语言标牌选择的形式常常固定统一,语言标准化较高,大部分是双语

标牌,有助于学习者初期通过其他辅助语言理解、巩固和学习汉语。私人类语言景观的

优势是语言标牌主要体现个人喜好和需求,从语言内容到形式更具多样性,作为对外

汉语教学资源能使语言习得更贴近日常生活,语境补偿更全面。

(3)呈现多模态,功能多样化。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展现了语言景观的多样化,从

语言文字、视觉图像、色彩等呈现出多模态特征。对外汉语教学中能通过图文等多模态

形式给学习者传递信息,易于理解和记忆。郭熙提出,语言景观的功能是多重的,信息

功能之下还含有交际、服务等功能,象征功能之下又包括认同、文化、教育等功能。1

根据标牌类型我们将语言景观分类,每一种类型的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都能发

挥一定的功能。经过实证研究得出结果是店名标牌侧面体现了语言景观的文化功能;

指示标牌体现了语言景观的服务功能;警示标牌体现了语言景观的信息功能和交际功

能;横幅标语自身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同时也提供了部分文化语境,有助于提高学习

1
秦曈. 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探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9.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38页

者的文化认同。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的语言景观,并非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在词法、

语法等的框架内依据不同语言环境,规范语言运用,借助多样化功能,实现与学习者的

空间对话。

3.2 留学生对语言景观认知与态度相关问卷调查

3.2.1 调查目的与问卷设计

设计调查问卷的主要目的是弥补单向语言景观调查的不足,研究语言景观在二语

习得中的重要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了解学习者对语言景观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的看法。

将问卷的结果和实际语言景观考察分析联系起来,可以更具体探讨语言景观对汉语教

学的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具体途径。

第二语言习得具有普遍规律,同时又要看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中表现

出来的个体差异。具体影响学习者学习的个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情感因素、以及认知

与认同因素。问卷调查的问题设计大部分基于这些因素。探究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

学中的作用,需要长期的实践,其中较为直接的方法是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设计相关问

题,能够在短期内进行实证分析。虽然这种论证的是间接的,但是对论文的研究仍有帮

助。

进行问卷调查,要控制好问卷定量和定性问题。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结构:第一部

分是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国籍、母语以及性别。此部分设计目的是问卷调查的信度分

析。接着是被调查者的年龄、学习汉语的时间以及汉语水平,还有学习汉语的意向。如

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化,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积极关注

的问题。根据学习者学习汉语的时间和汉语学习水平,可以分析有无其他方法或者外

在因素能提升学习效率。第二部分是语言能力和对待汉语的态度,语言能力包括听说

和读写,学习者语言能力和语言学习息息相关。接下来是调查学习者对待汉语学习的

态度,语言态度问题一直是社会语言学家所关注的课题,对语言态度给出不同的定义。

问卷调查主要参考了陈松岑先生在 1999 年的定义,语言态度可以分为感情态度和理智

态度。感情方面的语言态度,指的是说话人或听话人在说到、听到某种语言时,在情绪、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39页

感情上的感受和反应,它常常是十分自然甚至是不自觉地、下意识地出现的。1例如问

卷中的“学习汉语并不难”、
“你会和中国朋友一起练习汉语”等问题。理智方面的态度

是指在对特定语言的实用价值和社会地位的理性评价,当然这样的评价还是带有一定

的主观性。第三部分是学习者对汉语中的语言景观的认识与认同。学习者在来到成都

或者中国学习汉语期间,会经历一个语言认同的过程。当学习者在选择使用汉语进行

交际的时候就表明了他的语言态度和对语言的认同。通过分析对接受语言景观的程度,

可以看出语言景观学习是被需要的。开展语言景观教学也可以进一步探索。

3.2.2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总共分发问卷 80 份,回收有效问卷 52 份。问卷分发对象主要是在成都市两

所知名高校内学习汉语及其他专业知识的留学生。以下分析将分为三个主要板块。

第一是被调查的学习者的基本情况:年龄分布与性别比例。调查对象的年龄以 25-

30 岁为主,共有 19 人,占总人数 36.5%。年龄最大的范围是 35-40 岁,共有 4 人,年

龄最小的范围是 15-20 岁,共有 3 人。年龄段总体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趋势。1991 年

世界卫生组织将 44 岁以下的划分为青年。因此本论文调查的主要是青年为主,他们是

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语言态度和语言认同,将有可能影响未来汉语国际化

的发展。此次调查的男女比例大致为 2:1,男性 35 人,女性 17 人。

表 3-6 留学生年龄占比表

年龄所占比例与人数分布

40 32.736.5
30 17.3 17 19
20 5.8 7.7 9
10 0 3 4
0
比例(%) 人数

15-20岁 20-25岁 25-30岁 30-35岁 35-40岁 40岁以上

留学生来自全球 25 个国家,其中乌干达、西班牙、尼日利亚、尼泊尔、加蓬、埃

及、厄瓜多尔、荷兰、孟加拉、哈萨克、肯尼亚、马拉西亚、阿拉伯等国各 1 人,非

1
张先亮. 城镇语言生态现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40页

洲、泰国、苏丹、伊拉克、芬兰、老挝、埃塞俄比亚各 2 人,美国、越南各 3 人,也门

4 人,俄罗斯 5 人,最多的是来自巴基斯坦的共 10 人。他们当中只有约 4 人母语是双

语(即两种语言),大部分人的母语是单语,这和我国的语言政策相同,实行单语制,

从语言景观实例也可以看出。其他人的母语还包括克什米尔语、阿拉伯语、老挝语、班

加利语、法语、越南语、乌尔都语、阿姆哈拉语、哈萨克语、芬兰语、乌克兰语、马来

语、俄语、泰语、普什图语、德语、荷兰语、尼泊尔语等十八种语言。

在这 52 人中,有 19 人在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以前就学过汉语,也就是说有一定的

汉语基础,另外 33 人没有学习过汉语,也就是说来到中国是他们刚开始学习汉语。因

此他们的汉语尚处于初级水平阶段。有汉语基础和没有汉语基础两者的差异还在他们

的汉语学习时间,和汉语等级水平。在被调查对象中,最长学习汉语时间是超过五年,

但仅有 1 人,超过三年的有 4 人,超过一年的有 17 人。总体学习汉语时间超过一年以

上的有 22 人,占总人数的 37.9%。余下的分别是学习汉语时间零至三个月的有 6 人,

三到半年的有 11 人,半年到一年的有 13 人。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学习者都

有过至少半年以上(一个学期)的汉语学习经历。

很多留学生都参加过汉语水平考试,也通过了一定的等级。通过汉语水平考试对

于很多学习者是学习动力和目标。在调查对象中,有近 70%的人都通过了不同等级的

HSK 考试。在这些人当中,有 30%的人通过了 HSK1-2,即汉语初级水平有 42%的人通

过了 HSK3-4,也就是中级水平,另外的 20%的人通过了 HSK5-6,即具备较汉语高级水

平。这个结果还会影响后面汉语能力部分调查的数据。汉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学

习者投入的时间和对语言学习的态度的影响,当然还有其他影响因素。

接下来是学习汉语目的或者目标的数据统计,这些内在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

习者的汉语学习。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因为热爱中国文化而学习汉语的有 1 人,因

为申请入学的有 2 人,因为兴趣爱好的有 15 人,因为生活需要的有 7 人,余下的分别

是专业学习 14 人,工作需要 10 人,其他原因(大学课程要求)3 人。学习目的即可以

视为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

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因素,

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外部动机又称外部动机作用,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

起的动机。例如,某些学生为了得到奖励或避免受到惩罚而努力学习,他们从事学习活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41页

动的动机不在学习任务本身,而是在学习活动之外。根据统计我们可以把留学生的学

习目标初步分类,学习汉语的内部动机占 54%,外部动机占 46%。两种学习动机比例

十分接近。学习动机对学习者的二语习得的影响大致是相同的,由此,在个体因素相似

的情况下可以更多地考虑能影响二语习得的其他因素。但我们不能忽略学习者的学习

目标,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语境能力培养。

第一部分从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可知,尽管来自不同国家,但是他们对于汉语学

习的态度是差不多的,无论是有汉语学习基础或者没有基础的学习者,带着不同的动

机来到中国都希望能够更好地学习汉语。

调查问卷的第二部分是学习者语言能力和语言态度。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

表 3-7 学习者当前语言技能量表

熟练 较好 一般 较差 完全不会

听 7.7% 25% 32.7% 30.8% 3.8%

说 7.7% 17.3% 42.3% 30.8% 2.0%

读 3.8% 23.1% 27.0% 34.6% 11.5%

写 2.0% 15.4% 34.6% 32.7% 15.4%

平均 5.3% 20.2% 34.2% 32.2% 8.1%

根据问卷,目前被调查留学生的语言技能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按照平均数占 34.2%

的是“一般”,这和他们来中国学习汉语的时间呈正相关,因为大多数留学生学习汉语

的时间并不长(约一年半)。这是从学习者整体语言能力来看,也有极个别语言能力较

好能达到熟练程度的,但语言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从熟练程度来看“听、说、

读、写”四技能,学习者现有的听说方面都差不多,但是读和写就较弱,这符合汉语技

能获得规律。其次从较好程度分析,学习者的听和读两方面技能比说和写要好一点,都

超过了平均的 20.2%,也就是输入比输出进行得更好,学习者如何达到更好得输出,也

是培养语言综合能力的关键。接着约三成的学习者认为自己的听说读写四个较能都比

较薄弱,甚至完全不会的占到总体的 8.1%左右。从学习者当前语言技能量表可以看到,

“读”、
“写”两方面技能还有待提升,
“写”是更高级别的技能,在培养“读”技能上,

还有新的输入途径可以探索。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42页

究竟是什么影响了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可以从问卷的后部分寻找答案。问卷的 11-

20 题,关于学习者目前对待汉语以及汉语学习的态度。问卷选项参考了李克特量表,

该量表由一组陈述组成,每一陈述有“非常同意”、
“同意”、
“不一定”、
“不同意”、
“非

常不同意”五种回答。分别用 5、4、3、2、1 来量化。这种方法常在问卷中使用,而且

是目前调查研究(survey research)中使用最广泛的量表。1

表 3-8 学习者对待汉语的态度(人)

在成 在成 汉语对 在成 你和中 在成 你希望 学习汉

都 , 都,学 你生 都,学 国朋友 都,有 学习或 语并不

汉语比 习汉语 活、学 习汉语 会一起 的时候 进一步 难

英语有 之后生 习和工 能交到 练习汉 你会使 学习汉

用 活更方 作有帮 更多朋 语 用汉语 语

便 助 友

非常同意 34 32 27 21 8 22 22 2

同意 9 13 23 25 26 26 26 15

不确定 5 5 2 3 11 3 3 4

不同意 3 1 0 3 4 1 1 24

非常不同意 1 1 0 0 3 0 0 7

平均值* 4.38 4.42 4.48 4.34 3.62 4.33 4.33 2.63

1
数据来源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8E%E5%85%8B%E7%89%B9%E9%87%8F%E8%A1%A8/2282414?fr=aladdin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43页

表 3-9 语言态度量化均值

语言态度量化均值
5

4 4.38 4.42 4.48 4.34 4.33 4.33

3 3.62

2 2.63

根据上面两表显示,均值越接近 5,说明情感态度越积极。除了在“汉语并不难学”

这一语言情感态度上,均值偏低,其他的均值都较高,由此可以推测,大部分学习者对

待汉语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它包括语言的实用功能、体验感受、内心喜恶以及行为倾

向。在实用功能方面,非常同意在特定环境中汉语比英语有用的人占 65%,这也是学

习者对于自身语言交际行为倾向的选择。关于体验感受方面,有 62%的人认为学习汉

语对自己的生活等各方面有帮助。还有 42.3%的人会选择进一步学习汉语,以及在生活

学习中会主动使用汉语。尽管很多学习者的母语是英语,但是当他们来到目的语国家

学习时,也是认可目的语的作用。学习目的语对能给生活、学习、工作及其他方面带去

不同的好处。并且在使用目的语上,他们会主动选择汉语语码。这些数据都向我们表明

在语言态度和情感评价上学习者对汉语(学习)是趋于认同的。

问卷第三部分涉及语言景观,加入了一个全新概念,还需根据数据来分析学习者

对语言景观的认同以及语言景观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考察语言景观是否能在对外

汉语教学中发挥作用。首先,大部分学习者认为到中国(成都)学习生活,第一次来就

会看到很多“语言景观”,并且在面对自己不认识的语言景观显得很有压力。有一半及

以上的人认为如果在看到语言景观有自己认识的其他语言翻译时,压力不会那么明显。

有 90%的人表示自己会主动关注身边的汉语“语言景观”,其中 25%的人表示非常同意,

也就是说大家几乎都意识到汉语“语言景观”的存在。大家身在“语言景观”的环境当

中,侧面也反映出语言景观的出现率较高,才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与关注,语言景观构

成的语言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很多资源。

接下来,在具体语言景观案例考察中,用数据展现学习者目前对汉语语言景观(个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44页

例)的认识程度以及认同感。拼音有助于认读语言景观,能够认读语言景观上的汉字、

词语,知道语言景观的意思。这些问题实质都是紧紧围绕对外汉语教学的主干部分语

音、词汇、语法展开的,分别从拼音、汉字、词汇以及意义等角度考察语言景观和对外

汉语教学的关系。在认读语言景观展示的拼音时,有 48%的人非常同意,即能够完全

认读问卷中语言景观的拼音,还有 40%的人能够认读,仅有 1.9% 的人完全不会认读,

不认识或者不知道不确定态度大概占到 10%。我们发现其实学习者在学习了汉语,有

一定基础的时候,语言景观涉及的汉语知识能够调动他们已经学过的汉语知识。对于

拼音是否对识读语言景观有帮助,有近 92%的人认为时有帮助的甚至感觉非常有帮助,

没有人认为学习拼音完全对认读没有帮助。在认读语言景观中的汉字时,学习者的反

馈是 70%的汉字能认识,但是还有 30%的汉字不认识,在问卷中选择的汉字均为初级

阶段的汉字,因此所认读的不算太复杂的汉字。通过考察学习者对语言景观拼音和简

单词汇的认读情况,实际也是在检测学习者的汉语掌握情况,对外汉语教师可以作参

考并为开展以后的教学打基础。最后是考察对语言景观意义的了解情况,76.9%的人能

够知道语言景观的意思,也有 21.1%的人不知道。从这些数据总结出语言景观本身包含

汉语知识,且会影响学习者对汉语的认知,通过认读结果反馈,教学者也能根据学习者

的认识顺序作课程调整。常见的语言景观除了文字,有的还包括一些特殊的符号和图

片,语言景观呈现出多模态特征。面对图文并茂的多模态语言景观,被调查者首先看到

图片的占 71%,没有完全没看到图片的,如果在遇到不认识的语言景观时,有 92.3%的

调查人会猜测其意思。也就说其他外在因素可能会影响留学生通过汉语知识本体来认

识语言景观。图文并茂的语言景观有助于开发留学生的多模态学习,特别是在某些特

殊的语境中,多模态语言景观有助于从多方面感官培养留学生的语境能力。

从问卷调查中我们能发现如果看到语言景观上有其他语言的翻译,学习者会感到

开心,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其他语言了解语言景观的意思。遇到自己认识的语言景观,

90%以上的人都会开心,9.6%的人持中立态度。而且 88.5%的人表示看到语言景观上面

如果有他们认识的,他们会联想到自己学过的汉语知识。这是一个很好的汉语学习复

习检测方法。这个也和后面语言景观激发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关联。在行为选择方面,主

要分析两方面。第一是学习者会不会主动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关注“语言景观”?数据结

果表明有 82%以上的人会主动关注或者收集语言景观,这增加了语言景观成为对外汉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45页

语教学中学习资源的可能。在知识主动求知方面,遇到不懂的语言景观,有很大一部分

留学生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弄懂。明白语言景观的意思是表象,如果更深刻一点思考,能

看出语言景观在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他们生活学习带去潜移默化

的影响。从数据可以反映出大多数留学生在语言景观的行为选择上是认同的。对语言

景观的选择一部分是出于主观原因,另一部分是客观原因,语言景观客观存在,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它提供了一个较为良好的语言环境,虽然学习者不能明显发现这种隐

性语言环境,但大多数人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间接地影

响他们的汉语学习。

问卷调查的最后一部分就将语言景观和对外汉语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主要考察语

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否能发挥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可能途径。通过学习者对

语言景观的认同、对语言景观学习的需求、以及肯定语言景观在其他方面带给他们汉

语学习的影响等方面具体分析。

表 3-10 学习者对语言景观的认同

非常同意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语言景观对汉语学习会有 30.8% 57.7% 9.6% 1.9% 0%

帮助

学习汉语相关的语言景观 26.9% 69.2% 1.9% 1.9% 0%

有助于提升汉语学习能力

学习语言景观有助于激发 21.2% 61.5% 11.5% 5.8% 0%

汉语学习兴趣

语言景观学习是汉语学习 30.8% 50.0% 15.4% 3.8% 0%


重要的一部分

由上表可以看到学习者对于语言景观的认同度较高,大部分的留学生在认同的观

点都是持肯定态度。语言认同主要是使用或者学者对某种语言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

以及由这两种认同产生的对于学习该语言的兴趣取向。大约 88.5%的人认为语言景观

对汉语学习有帮助,这是对语言景观的情感认同。96%的人认为学习汉语相关的语言景

观有助于提升汉语学习能力,根据之前的数据,大部分学习者的语言技能还有待进一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46页

步提升,各项语言水平也处于初级阶段,他们意识到语言景观在汉语学习中发挥的作

用,有助于他们的汉语学习,同时也是以最直接的问卷调查方式探究语言景观在对外

汉语教学中能否发挥作用,结果是肯定的。在对语言景观的兴趣取向中,83%的学习者

认为学习语言景观有助于激发汉语学习兴趣,在被调查的人当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

是因为对汉语感兴趣而学习汉语,因此这说明语言景观也能作为激发学习者学习汉语

的动力资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景观可以被合理利用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此

外,大多数人认为语言景观也是汉语学习的重要部分,尽管语言景观还不是课内普遍

的语言学习资源,但语言景观可以提供丰富的课外语言学习资源,增加学习者的可理

解性输入,成为汉语教学的一部分。数据较为直观地反映出留学生对待语言景观的真

实态度,他们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了语言景观在汉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这也给对外汉语

教学研究带去一些新的启示。

综上所述,问卷调查的结果从侧面反映出语言景观在汉语学习(教学)中是能够发

挥作用的,它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的学习汉语,以及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提升某一方

面的语言能力,并且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汉语。

表 3-11 学习者对语言景观的学习需求

学习者对语言景观的学习需求
(%)

你想学习汉语的语言景观

希望老师在课堂中能教语…
0 20 40 60 80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不确定 同意 非常同意

通过图表,能够较为直观看到学习者对语言景观的需求较高,无论是自主学习或

者是期望教师在课堂中能够教授,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对外汉语

教师的教学参考,而语言景观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最后调查在生活中哪些活动

中大家比较关注语言景观,语言景观本身是一种自然课外语言环境,这是对不同语言

景观构成的语境考察,学习者最关注的语境不仅是教学资源的来源也是教学的目标,

因为我们旨在利用语言景观来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语境能力。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47页

表 3-12 学习者关注生活中语言景观出现在哪些活动中

商店, 38

地铁, 38

餐饮, 32

旅游, 35
街道, 29
学校, 25

娱乐, 24
学校 商店 街道 地铁 餐饮 娱乐 旅游

从上面的表格数据我们很清晰地能看到语言景观在“商店(购物)”和“地铁(交

通)”出现的次数最多,频率最高。同时这也印证了上一节进行的语言景观实地考察,

在收集和整理的语言景观中,商店标牌和地铁交通的语言景观最多。从学习者的反应

来看符合它们出现的频率,且与他们本身的关注成正比,语言景观出现的频率越高,关

注度越高。在其他补充的选项中,还包括“Discussions with Chinese”用中文进行沟通

交流、“Immigration and Hospitals”移民和医院等相关、“Social life: it's more like

entertainment, hanging out with friends and sports as well.” 社交生活、娱乐和朋友一起

出去玩,还有运动等。学习者关注到了语言景观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贯穿

着他们的留学、旅华生活,这些都是一个个由语言景观构成的不同语境。课堂教学的局

限是提供不了这么多真实的语境,而语言景观构成的语境能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语境

补偿,不仅仅在对外汉语教学能发挥作用,更长远的看,它可以给学习汉语的人们带来

学习以外其他更多方面积极而正面的影响。

3.2.3 问卷调查总结与思考

从问卷调查中可以分析,留学生处于汉语(语言景观)的包围之中,日常生活浸润

在汉语大环境下,使他们的汉语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在这种环境中的生活

是否顺利,会更加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汉语学习。语言景观为汉语学习者提供良好的语

言环境和学习资源,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境补偿,能帮助学习者在中国更好的生活

学习。

有一部分留学生没来中国之前就学习过汉语,但是来到中国后,他们清晰的感受

到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汉语的优势。王文虎(1995)指出:
“外国留学生来中国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48页

学习汉语,好处很多,最主要的一点是,中国的语言环境给他们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使

他们有机会同汉语广泛地接触,巩固和加深课堂上学到的汉语知识,从而帮助他们熟

练地掌握汉语,养成良好的交际能力。”1张崇富(1999)也认为:“目的语环境中语言

资源鲜活、丰富、语境真实,是第二语言获得从知识到技能、从准确性到得体性、从浅

层次到深层次转换的重要场所,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目的实现的终点站。”2在中国学习汉

语,除了学习汉语的时间更多,还会有更多诸如语言景观等丰富的语言资源。不同的语

言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真实的语言输入,学习者在获取这些可理解性输入的时候更

为直接。除了必要的课堂学习,还有课后浸润式的学习生活,用汉语思考,直接感知汉

语,在各种真实的汉语语境中接触汉语,了解相关文化。在场所中能带给学习者相应多

的语言学习材料输入和运用的机会。语言景观构成不同语境,学习者能在这些语言环

境中间接检测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潜移默化之中培养语境能力。语言景观除了为

学习者提供语言学习资源和语言环境,同时也在某方面重塑学习者的语言意识,语言

意识能够改变对待语言的态度,指导语言的行为选择。语言景观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

现象,合理开发与应用,能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更多作用。

1
王文虎.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环境利用[J]. 世界汉语教学, 1988, 3.
2
张崇富. 语言环境与第二语言获得[J]. 世界汉语教学, 1999, 49(3): 84-90.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49页

第 4 章 语言景观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具体路径

4.1 语言景观实例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适用性分析

语言景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共同说明了语言景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对外汉语教学

资源,通过语境补偿,能够弥补课堂教学不足,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学习者的语境能力。

学习者对语言景观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也较高。鉴于此有必要再讨论语言景观和对外

汉语教学有机结合的途径。首先是语言景观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适用性分析,即为什

么融入和融入什么的问题;其次是融入的具体方法,即怎么融入,怎么在对外汉语教学

中发挥具体作用。

通过对收集到的 990 张不同的语言景观按功能进行分类,不同种类的语言景观,

提供的语境是不同的。学习者认为来到中国就会被包围在语言景观中,他们关注到语

言景观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好印证了语言景观实际考察中总结的语言景观三个

主要特征之一:内容丰富、覆盖面全。如学校、街道、商业、地铁、娱乐、就餐、旅游

等,结合《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的生活日常、旅行与交通等话题,从语言景观

实例中具体分析它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的不同语境资源。

语境一:问路

图 4-1 语言标牌

留学生除了停留在在校园、宿舍等,还会去周边或其他地方。对于刚来不久的留学

生,出门找不到方向是常有的事,如果他们看到如上图的语言景观,能够知道这些标牌

表示的意思,那么对于他们的日常出行会带去很大的方便。

语境二:购物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50页

图 4-2 语言标牌

以上语言景观都和购物相关,留学生应该能掌握“广场”、“商场”、“超市”、“商

店”、
“市”以及“小卖部”等的异同,这些是涉及到购物场所最基本的汉语词汇,具体

买东西和其他购物行为都是在同样的语境中发生的。

语境三:就餐

图 4-3 语言标牌

留学生能了解基本生活所需的食物类型,如“面”、
“米线”、
“抄手”、
“饼”、
“粥”

等,切身体会早、中、晚一日三餐的不同。一方水土影响一方饮食文化,从语言景观中

也能看出地方饮食特色。

语境四:安全生活

图 4-4 语言标牌

主要是通过语言景观中的祈使句或者含有祈使意义的短语构成的语境,在这种语

境中,经常出现的词还有“勿”、
“禁止”、
“小心”、
“当心”等,它们与安全息息相关,

是留学生必须注意的话题之一。

语境五:旅行与交通

图 4-5 语言标牌

交通出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更古不变的重要话题,通过语言景观,留学生可以

了解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铁)的搭乘方式,以及其他交通相关知识。和普通课堂教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51页

学不同是这些语境能够更真实、更贴近实际生活。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不会将每种语境包含的内容都教给学习者,语境补偿机制能够

把某些缺失的语境及时进行课外补充,使学习者能够在语境中更合理地进行交际。实

例中的语言景观语码取向明确,语言使用情况单一,包含词汇、语法、文化等教学资源,

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丰富的语境,为汉语字词使用提供了语言环境,促进了语言使用

的教学。语言景观一方面为汉语教学提供语境补偿,给定的语境要素使得学习者获得

部分“静态给定”的语境能力;另一方面还为学习者自主建构“动态择定”的语境能

力提供了机会。学习一门语言,最终是为了正确地使用它。为了实现交际目的,学习者

可以借助可及的(语言景观)资源进行语境建构,培养和提升语境能力。

4.2 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语言景观是地区的公共和商业标牌上可见和凸显的语言总和,人们时时处处都可

以接触语言景观。在由各种标牌、路牌、指示牌、报纸、商标、广告等语言景观组成的

特定语言环境中,学习者能从实实在在的语言环境里学习地道的汉语,又可以在真实的

场景里了解社会、体验文化。语言景观借助语境补偿机制,能够提升对外汉语教学中学

习者的语境能力。这是理论的角度看待语言景观的价值,结合实证角度讨论语言景观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分析并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

第一,对外汉语教学的语境补偿。我们把语言景观看作是一种自然的课外语言环

境,是留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且客观存在的。来华留学生几乎在每天生活中都会接触

到各种各样的语言景观,在餐馆、商场、超市、地铁站、公交站等地方,留学生课外能

时刻沉浸在语言景观环境中。把语言景观按照功能分类,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

上的语言景观,都能提供特定的语境。校园里从宿舍到图书馆,从教学楼到学生活动中

心到处都是语言标牌,
“舍”、
“斋”、
“苑”这些都是课堂不常接触的表示居住类建筑物

的词,商业圈、地铁内、就餐时能随时随地接触课堂教学环境无法全面复制的真实语

境。课堂教学环境包括了教室的陈列、布置等,都是人为打造出来的,并不是最真实和

最生活化的环境。其次,老师的课堂用语也是教学环境,课堂时间的有限的,通过教师

创设的教学环境也是有限的。丰富的语言景观语境弥补课堂、教科书创设语境的局限,

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境补偿。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52页

第二,提供真实的语言输入资源。语言景观分别能从“语境-文化-知识”三方面给

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大量真实的教学资源。语言景观语码取向明确,语用情况单一,这

就是很好的汉语语言资源。多模态语言景观能从图片、实物、语言文字等方面为学习者

提供多种类型的学习资源,能为语言学习者(二语习得者)提供语言知识信息输入。学

习者可以通过手的图片和文字加深“小心烫手”的印象,多感官帮助记忆可理解输入。

可理解性输入通常在课内是有限的,语言景观包含着大量信息,较之课堂有意识语言

知识输入,语言景观是无意识输入。大量的外部环境能够提供丰富真实的语言资源,语

言景观提供的资源通过语境补偿机制自动将信息传递给学习者,增加了可理解性知识

的输入,给学习者提供更多语言学习的机会。

第三,“文化颗粒”帮助跨文化交际。语言和文化天然的联系决定了语言知识习得

同时伴随着文化习得。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教学的学科,在汉语教学的过

程中不可避免地渗透着文化的教学。语言景观本身是语言和文化的载体蕴含丰富的文

化,通过语境补偿机制,语言景观能提供课外“碎片化”式文化知识补偿。文化教学要

从“文化颗粒”开始,所谓的“文化颗粒”是学习文化的一种方法,把图片、实物等当

作文化信息的代表物,通过有目标有组织的学习文化的各个部分,最后将碎片化的文

化信息组成一幅完整的文化版图。多模态的语言景观是图片、实物、语言文字的结合

体,虽不能涵盖完整的文化,但也是完整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日积月累,能帮助汉语

学习者解决多元文化处境下的文化冲突,渡过文化适应期,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

4.3 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作用的路径

4.3.1 语言景观融入课内语言输入

图 4-6 二语习得过程图

图 4-9 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示意图。这几个环节缺一不可,社会自然语言接触在第

五环节,通过语境补偿机制完全可以把这一环节提前。因为现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表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53页

示这几个环节如果能合理调整顺序或者组合,也许能够更好地让第二语言学习者获得

语言交际能力。因此语言景观借助语境补偿机制发挥作用的具体路径分为课内和课外

两条主线。

第一,语言景观融入课堂。转化为课堂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将社会自然接触和课堂

语言输入相结合。同一个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阶段,需要不同的语境提供不同层次的可

理解输入。1文秋芳(2010)认为:
“不同的学习者个体差异很大,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

最佳语言输入”。2因此在课堂上的学习可以满足一部分汉语学习者的需要,另一部分学

习上的空缺需要在语言环境中弥补。汉语课堂上的语言输入通常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值,

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统一设计,它不能在不同语境中同时满足学习者不同

层次的需求,况且同一个学习者的学习是不固定、非定向的,如果全部都是统一的课程

统一的教材,那学生就很容易出现学习千篇一律。课堂之外的语言资源和语境为不同

的学习者提供不同层次的可理解性输入,有助于全方位补给式学习。

结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汉语教材《成功之路顺利篇 1》的五

篇课文,把课文话题相关联的语言景观实例融入课堂,作为“i+1”可理解性输入。
表 4-1 语言景观实例融入课文

课文 语言景观实例

1.你的手机关机了 手机维修、手机快修、快速换屏、电脑手机维修及销售、

刷机、贴膜、手机配件、存费送费,存 100 送 200 等

2.她买了不少工艺品 全场消费满 399 减 100、奉天商店、益民菜市、e 家果

蔬、五金日杂、互益日用百货、综合超市、凯德广场、

芳林副食店等

4.咱们去饭馆吃饭吧 面、肉包、菜包、抄手、特色米线、九里三食堂、川菜

馆、小吃店、烧烤、土灶火锅、餐饮服务中心、精品小

炒、早餐、午餐、晚餐等

10.坐飞机只比坐火车贵几十块钱 付款、请收取车票和找零、请插入储值卡、现金支付、

支付宝支付、往科学城经天府广场、入口、文殊院站、

1
赵嫚. 留学生汉语学习环境研究[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2
文秋芳. 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54页

禁止吸烟、请勿餐饮、只换乘、无障碍卫生间、电梯、

客服中心、首班、末班、小心台阶、此处拥挤、出口等

12.这些照片都是在哪儿拍的 交大路、星光街、茅以升图书馆、星月东街、绿杨学生

公寓五舍、明德楼、快递收发室、计算机楼、游泳池、

博物馆、一食堂、南大门、北门等

由上表对比分析,语言景观实例和课文主题的相关性较高,涵盖日常生活、交通出

行、购物娱乐、就餐等一系列话题,将语言景观融入课堂,学习者能够在类似的语境中

能够获得新的可理解输入,提前将社会语境中的可理解输入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给学习

者,课内增加了与自然语言接触的语言学习机会,同时也符合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因

此,在设计相关课内语言输入环节时,优先考虑能够在课内输入与课堂课程本身相关、

满足汉语语法、蕴含丰富文化的语言景观。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融入课内的语言景观和

对外汉语教学中其他课堂显性知识对比并不违和,因为语言景观是一种隐性的教学资

源。我们知道显性和隐性学习之间并不完全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

之间能够进行相互转化。通过简单的现实中的例子来分析此观点,随处所见的语言景

观是静态的隐性学习,但是当学习者遇到了类似的新情境中,可能就能用口头表达出

来,例如在每天乘坐地铁上下课,外出等活动时无意识的看到了地铁扶梯面前写着“小

心台阶 MIND YOUR STEP”、


“注意脚下 MIND YOUR STEP”、
“当心碰头 MIND YOUR

HEAD”等,通过长期的视觉上的语言景观输入,学生大概能知道“小心”、“注意”、

“当心”这三个词的意思,或许在别人即将做出危险动作的时候,他们会将之前的知识

调动出来,将“小心”以口头形式表述出来,从而隐性知识扩充到了显性知识的范围内。

并且还有研究表明,隐性和显性知识在本质上并无法完全分开,它们很有可能是一个

连续的系统,中间不存在明确的界限,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课堂内的知识和学习时间

是有限的,课堂环境的输入比较贫乏。如果课内有大量的隐性输入,这样学习语言的效

果或许会更显著。丰富真实自然的语言景观即是一种隐性学习资源,融入课堂它也自

然转变成一种有效的学习资源。

4.3.2 开发课外真实场域中对外汉语教学法

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作用的具体路径第一条是通过课内,语言景观转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55页

化为课堂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第二条是在通过课外,结合语言景观创新教学法并指导

课外实践。创新的对外汉语教学法,不同于普通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法,它的适用范围主

要针对学习者的课外实践。

关于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法从翻译法到听说法再到交际法,以及由交际法派生出来

的任务教学法和目前学者提出的第二语言教学已经进入了“后方法论时期”,就是说没

有一个统一固定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式或

组合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样,对于语言环境的研究,不仅要认识到语言环境的重要性,

而且要考察留学生和汉语环境的互动过程,这样才能深刻理解环境对于语言习得的影

响。1因此,开发真实语言景观场域中对外汉语教学法,能够及时有效的掌握学习者和

汉语环境的互动过程,融入第二课堂教学,通过学生自主实践与语境交换信息达到互

动,在创新教学法的指导下进行课外实践。

一、语境补偿课题探究法

语境补偿课题探究法的提出参考了对外汉语教学法中的团体语言学习法,以其为基

础有新的发展。团体语言学习法的特点在于以小组集体讨论的形式,把学习过程看作

是咨询的过程。这种教学法注重人的内在价值和潜能,发挥人的创造力。学生在语言学

习中遇到困难需要向教师咨询求助,同时还是学生在小组集体之间互相交流相互帮助

的体现。这种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教学内容和方式一切由

学生自己决定。大部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都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

大纲设定。但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我们看到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目的是不

同的,可能他们都是在同一间教室学习,学习的内容都是根据统一的教学大纲,但并不

能完全符合他们的发展需求。语境补偿课题探究法在吸取传统教学法的不足,并在形

式与内容上提出改进方案。

教学法具体操作:教师在课外留给学习者自由探究时间,通过给出与课堂内容相关

课题或者学生自选课题,进行分组讨论,并由一名组员汇报课题探究成果。这样操作教

师的地位逐渐“边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及学生自我把握学习节奏。教师可以将语言景观提前收集归类,或者是让学生将自

1
赵嫚. 留学生汉语学习环境研究的现状和思考[J]. 现代语文 (语言研究版), 2013 (11): 33.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56页

己感兴趣的语言景观进行初步收集,再由教师指导根据语言景观不同的载体、形式、语

言知识点进行归类。根据学生已有的汉语水平以及学习目的,将课题分发给不同的课

题研究小组,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利用潜在的学习补偿策略,最后由

教师验收课题研究结果。

课题研究的内容:一定是教材之外但又是语境补偿机制能提供的内容,主要以真实、

自然的语言景观为主,这样有几点好处。第一,学习范围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的材料

多样化,课外的学习资源更贴近生活实际,能够充分扩展学习者的知识面。第二,学习

者选择自我所需或者是自我感兴趣的内容,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第

三,课外语境能够开发学习者潜在的学习策略,通过自主探究解决实际语言交际问题。

最后也能减轻教师备课的负担,汉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指导教学进而打破

教学活动中被动局面,转化成主动的探究。

例如,在学习旅游和交通类话题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相关乘车体验、外

出体验的探究任务,作为课内学习的有益补充。下表所示即课后的问题探究,表格左边

是课堂学习延伸主题,右边是对应的语言景观探究材料。学习者在不同的语境中自主

探究。
表 4-2 语言景观与教学主题

主题 语言景观

A: 你坐过成都的地铁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B:地铁上的语言标牌,你认识哪些?

C:你知道怎么乘坐地铁吗?坐地铁比走路更方

便吗?

D: 地铁中的语言标牌,是在哪儿拍的?哪些你

想学习?为什么?

语境补偿课题探究教学法基本三要素 :

⑴ 真实场域自主探究。课题探究是开放型学习,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为了达到自主

探究,教师在课题研究范围的确定上,需要考虑进诸多因素,最大的因素是在真实场域

发掘探究主题。根据不同学生的个别特点以及学习动机和需求,找到合适的课题,课题

的内容要在可控范围内,如 i+1 输入假说提到的最多是学生下一阶段的知识,也就是说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57页

内容不超纲,标准能达到和课堂知识互补。

⑵ 语境补偿策略。开发真实场域中的语境,利用好语言景观等丰富的语言学习资

源,就语言景观某一话题进行探究,例如日常出行、购物生活、休闲娱乐、餐饮美食等

方面,这些元素在丰富的语言景观材料中都能找到。但是由于这些语言环境不易被学

习者主动发现和掌握,因此需要教师提供必要引导,学生自主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探究,

激发学习者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例如补偿策略会采用语境来推理。

⑶ 以培养语境能力为目的。课题探究看似是理论研究,实际上服务于教学中对学
习者语境能力培养。语境能力是阶段性和针对性培养,不同汉语水平的学习者可以通

过自主课外探究,有针对性地和语境互动,因为大多数语境是由真实的语言景观构成,

所以提高实际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也能及时考察学习者和语境的互动过程,

这样才能深刻理解环境对于二语习得的影响。

二、语言景观第二课堂建构法

根据皮亚杰(Jean Piaget)的建构主义理论,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发展。这种学习理论强调

学生通过语言环境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我们

希望开辟更多有效的汉语教学法,但似乎我们忽略了学习者自身建构知识的能力。学

习者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情况寻求建构语境能力的机会,融入更多的语境,

并通过互动,建构不同层次的语境能力,这是语境能力的建构性。在和周围环境的互动

中,人们能够自主建构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习系统,这个系统里面蕴含了已经学习的

显性知识,以及尚处在无意识学习中的隐性知识。

对外汉语教学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某些论著中的第二课堂直接被称为“语言

实践”。在日本开展的一个语言景观项目就是真实的第二课堂“语言实践”。对外汉语教

学中第二课堂,是学习者所在学校或者班级组织,以拓展学习者的中国文化视野、了解

中国社会实际、培养实际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语言实践活动,它和普通的课外实践有差

别,它被纳入正式的教学当中。第二课堂作为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是学习者参与课外

实践的充分保障。语言景观第二课堂建构教学,首先学习者需要结合语言景观等语言

学习环境的自主建构适合自身发展的第二课堂,这一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者

根据自我发展需求建构一套语言景观学习系统。好的学习不是来自教师找到了一种好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58页

的教学方法,而是来自学习者更好的机会去构建。很多语言知识仅靠课本上的讲解和

操练留学生是不能完全体会的,只有通过实地体验,才能够有深刻的领会。

图 4-7 语言标牌

如上图语言景观所示,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孝道”及其他类似的抽

象概念时,可以鼓励学习者通过实地体验,慢慢领悟,而不仅仅是教师在课上讲的孝道

文化内容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内容丰富, 主要包含“养”、
“敬”、
“事”、
“扬名”和“泛爱

众”等知识。学习者利用第二课堂的课外景观游览、语言实践、文化讨论等,去询问中

国人对语言景观中呈现的相关文化的看法、了解人们的做法,文化价值观影响着人们

思想和行为,跨文化交际也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第二课堂长期伴随第一课堂,有助于

学习者在课外真实场域中培养包括交际能力在内的语境能力。

语言景观第二课堂建构法的相关教学建议:

⑴第二课堂课程定性:强调课外实践的重要性。第一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与第一

课堂的课时存在一定的比例。以课外实践为主,主要通过课外实地体验,提倡语言景观

游览、语言生活实践、文化讨论等。强调语言应用与交际,体验式学习让学习者身临其

境,将抽象的概念及复杂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易于实际应用的知识与技能。

⑵第二课堂教学目标:尊重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规律,提升学习者在课外真实场域

的语境能力。注重学习者个体所需差异,鼓励自主建构语言知识体系。好的学习不是来

自教师找到了一种好的教学方法,而是来自学习者更好的机会去构建。构建的本质有

助于汉语教学中语境补偿机制长效发挥作用,使语言景观进一步对学习者的汉语学习

发挥实际作用。

⑶第二课堂教学内容:参考第一课堂教学的配备教材,根据《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

程大纲》的教学要求,以课外语言景观不同主题为组块教学内容。组块教学内容即在语

言景观中出现频率高,特点清晰,可作为整体储存、记忆和习得的较大单位的信息知识

块。学习者平时的语言使用,就是对这些语言知识块进行选择,并将独立且相关的语言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59页

单位串联起来的过程。

⑷第二课堂教师和教材:教师首先要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学习规律,掌握学习者的

学习目标,熟悉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以及建构的过程,在过程中帮助、指导、监督学习者。

课堂设计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学习者选择资源和确定实践语言环境。提供丰富易懂的语

言输入,控制输入量、输入质量、种类、注重输入预料地真实性、以及生活实际相关性。

主要考虑开发真实场域中语言教学资源。作为汉语教学的依据和根本,教材在汉语教

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从事汉语教学,教师都应该在教

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对象的需要以及实际教学情况的需要,对所使用的教材进行适当调

整、改编和补充。因为没有绝对完美的教材,也没有适用于一切教学环境的教材,这需

要教师进行补充、删减、调整、仿真。根据教学的需要,汉语教师可以对真实场域中开

发的教学资源进行选择并加工,适当利用和补充到其他教学资源中。

⑸第二课堂文化融入: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学者舒曼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文

化适应的假说,该假说认为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

的水平。文化适应取决于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两个因素。如果学习者和目的语社会距

离越近,接触越多,那么越有利于二语习得。因此教师应该在语言景观第二课堂中主动

缩小学习者的社会距离,参照“结构—功能—文化”的标准为学习者语言知识系统注入

文化内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60页

第 5 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景观应用教学设计

5.1 语言景观教学资源建设和运用

语境补偿机制为语言景观和对外汉语教学架起联系的桥梁,生活中的语言景观变

成了教学中很好的资源。教学资源,在传统意义上主要是指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在科

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学资源还包括各种教学课件和网络。本章节的教案设计依

托地铁沿线的语言景观,旨在开发真实场域中的教学资源,并合理建设和运用并协助

对外汉语教学。本章语言景观教学资源建设依照《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INTERNATINAL CURRICULUM FOR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下文

简称《大纲》)标准,总目标是使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强

化学习目的,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具备语言综

合运用能力。1

现在校内(包括图书馆)已有的教材来看,
《商务汉语经济案例阅读教程》是一套

系列教材,包含了经济案例、广告案例以及管理案例等,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例以达到可

以提高学习者在商务工作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基础科技汉语教程》注重实用

性和针对性,选取了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内的语言材料作为教学内容,以满足学习理工

专业的外国留学生的实际语言需要。2 《读报纸学中文》也是新闻相关领域内的教材。

《环球汉语》第十八单元也讲到了“车水马龙”关于现代交通的专业汉语。在教材的

“Reading real-life texts”部分图片展示了许多语言景观。但是这些教学资源尚未被建设

成教学体系和纳入教学模式。笔者所在交通领域高校,每年到校留学的留学生主要也

是进行交通领域的相关学习和研究。笔者了解到学校目前为在校留学生开设了有中国

语言(Chinese language)、中国文化(Chinese culture)等汉语课程,暂时还缺乏交通类

以及相关汉语课程。结合地铁沿线的语言景观教学资源,有助于建设学校交通专业对

1
数据来源于 https://baike.so.com/doc/9634392-9980150.html
2
数据来源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F%BA%E7%A1%80%E7%A7%91%E6%8A%80%E6%B1%89%E8%AF%AD%E6
%95%99%E7%A8%8B%EF%BC%9A%E9%98%85%E8%AF%BB%E8%AF%BE%E6%9C%AC/16507882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61页

外汉语教学。本次教案设计希望能够通过语言景观融入教学示例,更好地帮助教学资

源建设和运用,以期培养学习者自主构建语境能力。

5.2 教案设计可行性分析

在语言景观的理论研究中,语言环境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我们把语言景

观看作自然的语言环境,自然能和对外汉语教学联系起来。语言景观构成的隐性语言

环境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境补偿,能有效弥补课堂教学不足,阶段性和针对性地培

养学习者的语境能力。留学生来到中国不仅仅需要学习汉语,更多的需要在这里生活,

体验当地的生活,更深刻的可能以文化认同的身份融入当地社会文化。生活的环境对

一个人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生活中充满语言景观,是视觉型可理解性输入,这

些很少能够直接进入课堂,但也是课堂的有益补充。

在语言景观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的实证研究中,通过语言景观的实地考察和相

关问卷调查,归纳出语言景观的大致特征,发现现实中的语言景观是一种很好的教学

资源,不同类型的语言景观提供学习者实际交际时所需的不同语境,语言景观中包含

基本的句型和语法,都是实际交际中常用的内容,学习者能在课外随时随地地获得。语

言景观在“商店(购物)”和“地铁(交通)”中出现的次数最多,频率最高,可作为整

体储存、记忆和习得的较大单位的信息知识块。选择适合留学生学习的不同主题的语

言景观并设计课堂教学教案,展示真实场域中的课程资源建设与利用。

根据留学生问卷调查反馈结果,有 88.5%的学习者认为语言景观对汉语学习会有

帮助,96.1%的学习者意识到了学习汉语相关的语言景观有助于提升汉语学习能力,

82.7%的学习者直接表示学习语言景观有助于激发汉语学习兴趣,另外还有 80.8%的学

习者同意语言景观学习是汉语学习重要的一部分。除了大数据,问卷调查还能通过个

体反应语言景观和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等正相关信息。这些足以说明语言景观是一种能

很好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教学资源和工具,融入对外汉语教学是可行的。

目前语言景观的理论研究较多,缺少实证具体案例研究。因此,此教案设计拟通过

案例分析的形式,更直观地展示语言景观如何融入真实的对外汉语教学,并在其中发

挥作用。

语言实践课是一门辅助性质的非主干课。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主干课程(即精读、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62页

听力、口语等)的延伸,其主要功能在于在操练、巩固主干课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补充

扩展,开阔学生的视野。1笔者曾在成都市某高校汉语国际教育学院参加对外汉语教学

实践,负责教授初中级留学生汉语口语课。除了常规课程教学,在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

各有一次实践课。实践课由教师根据所带班级留学生的学情、主干课程学习进度以及

综合考虑整个学期的教学总体目标而自定实践内容,形式上非常灵活。但它作为整个

语言教学体系的一个环节,也有特定的教学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笔者曾在所执教

班级开设汉语文化体验课(包括剪纸、观影),作为辅助主干课程的汉语实践课。授课

从方式到内容,都受到学生的认可,他们表示十分喜欢“实践课”。有计划、有组织的

课外语言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不可少的辅助部分,成功的课外语言实践活

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2

本教案设计的课型是结合语言景观实证研究的汉语实践课。接下来从对外汉语教

学目标视角分析教案设计的可行性。
“语言实践课”是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对

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利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吕

必松先生曾提过:“开展课外语言实践活动是贯彻实践性原则的必要措施”。结合上述

目标,在本教案设计中,汉语实践课教学目标有三点:其一,学生在实践课中巩固主干

课程的知识。例如学生的主干课程教材使用的是《成功之路顺利篇 1》,在学习第三单

元第十课《坐飞机只比坐火车贵几十块钱》后,学生通过主干课程学习了公共交通工具

及相关基本知识,可以借助实践课让学生实际体验乘坐交通工具,完成相应的交际任

务,巩固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其二,培养学生在语言景观提供的具体语境中的语

境能力,让他们能在不同语境中,与周围环境、与同学、与当地人之间产生互动,完成

交际。其三,在实践中选择适当的文化语境,让学生尽可能了解当地文化、风土人情,

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提高其自身的文化、环境适应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汉语学习

的情感态度。综上,本教案设计的语言实践课教学目标符合对外汉语教学总体目标,语

言实践课与主干课程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对外汉语的“教”与

“学”。

1
刘红蕾. 论汉语实践课教学[J]. 北方文学 (下半月), 2012 (7): 109.
2
郭修敏. 来华留学生语言实践课研究[J]. 汉语学习, 2012 (6): 97-104.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63页

5.3 教案设计

1. 教学对象

(1) 基本信息

此教案设计针对的教学对象是初中级水平(HSK4 及以下)交通专业留学生,学习

中文的时间为一年,每周五节中文课,每节 180 分钟。留学生来自亚、非、拉、美、欧

等不同的国家,他们学习汉语的目标不同。汉语水平也不相同,60%的学生已经通过

HSK 考试,剩下 40%正在准备考试。学生的年龄分布大致范围是 19 岁到 30 岁。

2. 教学内容

(1)课型

汉语实践课。

(2)教学材料

地铁语言景观实例中选取 15 个主要生词及扩展生词,3 个主要语法点及扩展知识

点,以及部分由问题探究的话题语境。以上内容符合《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的

基本要求,符合留学生的基本学情。

话题语境选择:结合主干课程教材《成功之路顺利篇 1》第三单元确定交通旅游主

题。根据留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语言景观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再

次确定交通类语言景观构成了较为典型的语境。无论是出行去上课、购物、聚会、旅游

等都会使用交通工具,现在成都市的地铁已经开通更多的路线,所以利用地铁出行是

很多人的选择。地铁内的语言景观很多是双语的,这也能满足才到中国来学习生活的

留学生最基本的出行。此外地铁沿线大多经过一些重要的站点,途径各种各样的语言

景观,除了交通类还有购物、医疗、休闲、餐饮、娱乐等。所以本教案设计的话题语境

由一根主线交通类语言景观贯穿其中,期间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经历或者喜好,选择其

他类型的语言景观。

教学中主线交通类语言景观素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①提示类:为乘客提供温馨提示,一般是关于安全问题的提示语,以及其他普通事

务的提示。这样的提示语可以起到指引和服务的作用。这类(双语)语言景观出现频率

较高,使用范围较广。如:
“照顾儿童”、
“握紧扶手带”、
“无障碍卫生间”、
“服务热线”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64页

“乘扶梯安全须知”、
“无障碍电梯”、
“下一站金沙博物馆”、
“7 号线内环”、
“红灯亮时

此门不开”
、“排队候车,先下后上”、
“文明出行”、
“紧急停车设备”、
“本站公共卫生间

位于 H/G 口旁”、“无行包乘客绿色通道”等。

②警示类:语言景观的语言比较正式和严谨。类似于强制要求可以和不可以做什

么事情。在汉语的语法中也有这类,以及反向的请求类如:
“禁止抛物”、
“禁止使用手

推车”、
“禁止入内”、
“禁止通行”、
“禁止触摸”、
“请勿丢弃废弃物”、
“请勿躺卧”、
“请

勿翻越当心坠落”、“请勿靠近站台门”、“非紧急情况下严禁使用”、“液体禁入另行检

查”、“手勿入内”等。

“乘车时限 180 分钟,请在此期间


③请求类:表示希望或要求听话者做某事。如:

内出站”、
“请妥善保管贵重物品”、
“请刷卡”、
“请扫描二维码”、
“请按地面标识排队候

车”、
“此处拥挤,候车请往两端走”、
“门灯闪烁,请勿上下车”、
“请握紧扶手,注意安

全”等。

语言点选择:

⑴.词汇

一部分词汇是从地铁语言景观中提炼出来较为常用的,另外一些是在地铁沿线的

语言景观中扩展的相关类词语,均符合《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按照词性将

词汇大致归为如下:

名词:车站、地铁、 公共汽车、公交卡、距离、客人、卡、路程、票、票价、天

府广场、宽窄巷子、文殊院、司机、站、自行车

方位名词: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地上、地下

动词:乘、打的、带上、等、付钱、跟、接、进、出、开、上车、下车、排队、看

见、刷卡、选择、知道、走路

形容词:安全、聪明、方便、宽窄、危险、拥挤、远、近、方便、快

副词:许多、很少、马上、经常、偶尔、一直、然后、可能

⑵.语法

语法大部分是从地铁里的语言景观标牌中提炼出来的,语法点和交通出行有关,

并且和日常生活习惯相关,符合《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初中级(一到四级)语

法项目,如:
“请”的用法,以及汉语中表示请求、命令、禁止的祈使句。巩固已学语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65页

法,如:钟点的表达、
“请”+动词、方位短语、引进空间方位中“从”、连动句(表目

的)、比较句(A+比+B+形容词)等。

⑶.文化

地铁沿线语言景观中有标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如尊老爱幼、谦虚礼让的礼仪道

德。从蕴含人生哲学、处事之道的古今贤文中了解孔孟等大思想家,从谚语中,感受中

国语言文化的魅力。语言景观的不同载体和形式,体现汉语文字符号系统的书写文化。

3.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①通过词汇学习,能够掌握生词,做到听说读写四会;能够正确认读生词并且知道

生词的意思及用法。特别是重要的方位名词、常用的副词和部分虚词;学会扩展使用本

课与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等相关的常用词语,将地铁沿线常见实用的语言景观教学

资源转化为知识。

②通过语法学习,能够掌握“请”的用法;掌握逻辑关系简单的祈使句;掌握汉语

简单的句型,就熟悉的交通出行话题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和描述。

③通过自主的课题探究;进一步熟悉交通生活方面的话题,了解成都地铁有关的

基本交通情况,提升学生在乘坐交通工具、旅游出行时的交际能力,以及进入这些特殊

语境,更高级别的语境能力。

情感目标

①学生能够在本课的学习中,体会到乘坐交通工具的必要,获得进一步掌握基本

生活技能的乐趣,提高在成都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②感受部分成都本土文化、中国文化的魅力,够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从心理上更加接受成都当地的风土人情,提高其自身的文化、环境适应能力,潜

移默化地影响汉语学习的情感态度;乐于探索,具有自觉学习的能动性。

学习策略目标

①掌握简单的学习策略(记忆策略、补偿策略)如:利用多模态语言景观图像的来

记忆新知识,通过语言景观的特殊语境猜测词义等。

②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掌握必要的交际策略,如:在语言景观第二课堂实践学习

活动中积极用汉语与同学、老师交流沟通。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66页

③能运用多模态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全方位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老师分配的各项

任务,参加课堂互动活动;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继续制定课后的学习计划,加强自己

薄弱环节的课后学习。

文化目标

①教学应该符合“功能-语用-文化”的基本原则;

②进一步了解成都地铁沿线语言景观包含的文化内涵;帮助学习者在来中国学习

和生活中顺利度过文化适应期。

③语言景观不仅是语言中政策的体现,还有渗透的语言文化价值观。进一步了解

中国传统礼仪道德文化,汉字文化、古今贤文等思想文化价值。让学习者具备基本的跨

文化交际意识和国际视野。

4. 教学方法

生词教学法

通过图片和动作直接展示和解释生词,在解释生词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尽量使用

学生现阶段已经掌握的词语,并且语速适中。通过图片展示法,将生词放入不同的句子

让学生猜测词义并进行选词填空,从而理解不同语境下,生词不同的用法。

语法教学法

语法教学方面主要采用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法是教师将语法一一举例说明,通

过造句、在创设的情景中应用等步骤具体讲解语法的使用规则。归纳法则由学生先接

触语法材料,进行相关练习,总结语法规律,并归纳语法规则。还可以用强化训练法,

也就是语法中的某些固定句型,让学生进行大量操练。

语境课题探究教学法

教师在课堂上留给学习者自由探究时间,通过给出与课堂内容相关课题或者学生

自选课题,进行分组讨论,并由一名组员汇报课题探究成果。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

和监督者。教师需要做准备工作给出合理的课题研究范围,例如语言景观中涉及的不

同语境分别表示什么。教师在课前掌握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以及切身学习实际,制定

语境大纲。大纲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把语境按照日常生活、交通旅游、外出就餐、休

闲娱乐等分类;另一种是按照语言景观标牌类型分为指示牌、警示牌、店名标牌和其他

标牌等。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67页

语言景观第二课堂建构法

首先学习者需要结合语言景观等语言学习环境的自主建构适合自身发展的第二课

堂,这一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者根据自我发展需求建构语言景观学习系统。

教师在第二课堂的作用是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和监督者。根据学生的个性

化需求,确定学生个性化的建构主题,其他的时间交由学生课下完成,定期对学生进行

学习指导,以及监督。学习者建构语言知识系统,是对语言材料进行收集加工,主要提

倡的第二课堂形式为景观游览、语言实践、文化讨论等。参考第一课堂教学的配备教

材,根据《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的教学要求,以语言景观不同主题为组块教学

内容。强调语言应用与交际,体验式学习让学习者身临其境,将抽象的概念及复杂的理

论转化为通俗易懂、易于实际应用的知识与技能。

5. 教学时间

本课计划用时 8 个课时,每个课时 45 分钟。第一至第二课时复习主干课程所学内

容,初步感知实践课主题,学习实践活动涉及的相关生词;第三至第四课时巩固上一课

时所学知识,并学习本课重要语法点。第五至第六课时复习所学知识,学习文化,并分

配语言景观课题,在规定时间内讨论,最后汇报课题探究结论。第七至第八课时是第二

课堂课外实践,主要包括参观学习语言景观、体验城市文化、乘坐交通工具、用汉语进

行实际交际。

6. 教具准备

PPT、图片、视频等

7. 教学重难点

(1)词汇

掌握“地铁、票、上面、下面、前面、后面、打的、乘、进出、付钱、等、排队、

安全、危险、方便、远、近、快、慢”等词语的意义和常见搭配,并能正确使用。能够

知道交通出行方面的相关扩展词语。

能掌握常见副词:“很少、许多、一直、经常”等的意义并正确使用。

(2)语法

配合主干课程巩固掌握汉语特殊的时态表达,例如以时间名词、时间副词(一直、

经常)等词汇手段来表示时态意义;钟点的表达、
“请”+动词、方位短语、引进空间方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68页

位中“从”
、连动句(表目的)、比较句(A+比+B+形容词)等。

能够掌握“请”以及某些带有“请”语法相关的祈使句表达的意思及用法。掌握语

言景观中与实践主题相关的其他语法知识。

8. 教学流程

本课主要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环节,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首先,复习上次主干课程所学内容,进行简单操练,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主

干课程和实践课的有效衔接。

其次,铺垫本次实践主题,如介绍涉及的生词、语法和其他表达方法,并练习。

再次,布置作业,留下思考问题,内容一般是根据主题选择相关话题讨论。

最后,进行实践活动,学生自主建构语言景观第二课堂体系。

(1)课前

结合主干课程已经学习《成功之路顺利篇 1》三单元 4 篇课文(第九课《考完试就

要放假了》
;第十课《坐飞机只比坐火车贵几十块钱》;第十一课《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第十二课《这些照片是在哪儿拍的》
),教师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将学生分组后分别给出

以下问题(语境),学生自由选择,并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

A: 你坐过成都的地铁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B:地铁上的语言标牌,你认识哪些?

C:你知道怎么乘坐地铁吗?坐地铁比走路更方便吗?

D: 地铁中的语言标牌,哪些你想学习?为什么?它们和生活中的什么话题有关?

(2)课内

在课前有充分的预习准备工作,学生了解什么是交通,实践课的主题是围绕实际

生活中的交通出行展开。通过复习并巩固主干课程所学生词和语法等知识,带动学习

实践主题涉及的生词、语法和其他表达方法,并练习。了解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的一些

常识,以及部分文化知识。学生就思考的问题,根据主题选择相关话题并开展小组讨

论。

(3)课外

学生自主参加语言景观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活动,学生自主乘坐地铁,从地铁及地

铁沿线的语言景观中收集课上所学,并完成一次实际乘坐地铁的实践。通过拍照等方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69页

式,完成一份实践课题研究表。

9. 教学过程

授课
主题 公共交通出行 课型 实践课 八课时
时间

1.巩固主干课程所学内容,铺垫实践的主题,进行两种课程的有效衔接。

2.通过词汇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生词,做到听说读写四会;能够正确认读生词

并且知道生词的意思及用法。通过语法学习,能够掌握“请”的用法;掌握逻

辑关系简单的祈使句;掌握汉语简单的句型。通过自主的课题探究,进一步熟
教学
悉交通生活方面的话题,了解成都地铁有关的基本交通情况,提升学生在乘
目标
坐交通工具、旅游出行时的交际能力。

3.感受成都地铁交通出行,了解语言景观中体现的中国文化,激发学习者的

学习兴趣,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4.通过实践,学习者在不同语境中培养和提升语境能力。

1.掌握“地铁、票、上面、下面、前面、后面、打的、乘、进出、付钱、等、

排队、安全、危险、方便、远、近、快、慢、”等词语的意义和常见搭配,并

能正确使用。能够知道交通出行方面的其他扩展词语。能掌握常见副词:
“很

少、许多、一直、经常”等的意义并正确使用。
教学
2.配合主干课程已学知识巩固掌握汉语特殊的时态表达,例如以时间名词、时
重难点
间副词(一直、经常)等词汇手段来表示时态意义。能够掌握“请”以及某些

带有“请”相关的祈使句表达(意思及用法)。掌握语言景观中与实践主题相

关的其他语法知识。

3.能够理解不同语境中的语言景观意义和功能。

第一至二课时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读“地铁、乘、付钱”等 25 个生词,能够理解字义,
教学
识记字形,能够组词成句,掌握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基本用法。
目标
2.自主探究地铁沿线语言景观相关语境话题,铺垫实践主题。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70页

教具
课件 PPT
准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课件出示,引入课题

教师用图片展示地铁中的语言景观,并向学生提问: 谈话导

A: 你坐过成都的地铁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入,质疑

B:地铁上的语言标牌,你认识哪些? 问难,激

C:你知道怎么乘坐地铁吗?坐地铁比走路更方便吗? 发学生学

D: 地铁中的语言标牌,哪些你想学习?为什么?它们和生活中 习的积极

的什么话题有关? 性 。

(学生依次根据自己的课题组分配的任务简要回答问题,课前教

师会将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告诉学生,接着教师可以开始上课。)

师:同学们,大家刚才回答得很好,现在都知道地铁吗?今天我

们就一起学习更多关于地铁语言景观的知识。什么是语言景观?
导入 请看 PPT 图片:

课件直观

展示,简

洁的语言

介绍语言

景观。

新课 二、熟悉主题,解决生词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71页

教学 1.课件展示生词(含拼音)

地铁、票、天府广场、文殊院、上面、下面、前面、后面、打

的、乘、进出、付钱、等、排队、安全、危险、方便、远近、快

慢、很多、很少、经常、偶尔、一直、从不

2.朗读生词:

第一遍:教师带读,包括拼音,学生听,初步感知语音。

第二遍: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每个词读两遍。

第三遍:学生集体齐读,教师记录并纠正错误发音。。

3. 学生认读:教师打乱顺序指读,分别抽读生词,注意纠正发音

等。

4.齐读生词,去掉音节读。

三、学习生词,理解词义及用法

1. 地(dì)铁(tiě):名词。组词:坐地铁、地铁一号线

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地铁。(PPT 图片)老师周末去超市, 鼓励学生

坐地铁。你们怎么去超市? 多种方法

生:我们坐地铁…… 识记生

字、理解

词语意

义,通过

常用的图
师:请看(PPT 图片)这些,你们坐吗?
片法、动
师:图片一是公共汽车、图片二是自行车,我们也说“共享单车”。
作演绎
2. 票(piào):名词。组词:地铁票、车票、电影票
法。

师:同学们去坐地铁,要什么?看看图片。

生:地铁票。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72页

师:坐公共汽车呢?看电影呢?

生:(要买)车票、电影票。

师:我们看这张图有什么?

生:价格、钱、地方…

师:这是票价,那是路程,最后一个是“站”,比如我们到春熙路,

在春熙路站。(依次展示 PPT) 通过语言

3.天府广场、宽窄巷子、文殊院:专有名词。Interests 景观图

片,介绍

一些地方

文化。
4.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地上、地下:方位名词。

师:请看这个水杯在桌子 上面 。

这个水杯在桌子 ?

老师在教室 ?
通过实
什么在教室后面?
物,直接
公共汽车在 地 ? 地铁在 ?
感知。
生:……(学生根据图片掌握上下前后等方位词,并根据教室的陈

设回答问题。)

5.打的:动词组词:Take a taxi

6. 乘(chéng):动词。组词:乘车、乘坐

师:同学们,地铁里你看到这个了吗?(指图片)。下课后,老师

乘坐地铁回家,你们呢?乘坐什么回家?

生:乘坐汽车……

师:同学们记住乘坐后面加上交通工具是可以的,乘车后面不加。

7. 进\出:动词。组词:进来、进去、出来、出去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73页

师:(动作走出教室)老师先走什么教室,然后走什么教室。

生:先走出,然后走进。

师:很好。我们坐地铁,这个是?(图片展示语言景观出口)

生:出口。

师:我们坐地铁到站了,要怎么地铁站?(教师扮演走出去的动作)

生:出地铁站。

8. 付(fù):动词词组。Pay for

师:我们乘坐地铁时,买票要先付钱。
(图片展示地铁自动售票机

上的语言景观)还有什么时候需要付钱?

生:吃饭、买水果、买衣服。

师:很好,买东西要付钱,食堂吃饭要付钱,看电影也要付钱。我

们用微信或者用支付宝付钱。

9. 等(děng):动词。组词:等人、等车、等你们

师:大家看 PPT,人们在做什么?

生:在……

师:很好,人们在等车,也可以说人们在等地铁。周末全班一起去

文殊院,老师早 30 分钟到,在文殊院等你们。

10. 排(pái)队(duì):动词。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74页

师:这个语言景观上写着什么?

生:排队。

师:我们看图片,人们在怎么?

生:排队上车。

11. 安全、危险:形容词。Safe 、dangerous

师:请看图片,上面三个是安全的,下面三个是危险的。你们看老

师这样站着危险还是安全?

生:(学生根据教师的动作判断)危险。

12. 方(fāng)便(biàn): 形容词

师:坐地铁上学要 15 分钟,坐公共汽车上学要 30 分钟,我们说坐

地铁方便。你们上学觉得乘坐什么方便?

生:……

13. 远(yuǎn)、近(jìn):形容词

师:你们看图片,老师从春熙路站到天府广场站,只有 1 站,到牛

市口站有 4 站,所以我们说,天府广场站近,牛市口站远。明白

吗?

生:明白。

师:我们看看大家在教室的位置,大卫、汤姆谁和老师远,谁和老

师近?(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三人的位置)

生:大卫远,汤姆近。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75页

14. 快(kuài)、慢(màn):形容词

师:地铁 60km\h 公共汽车 30km\h,我们说地铁快,公共汽车慢。

大卫一分钟写 5 个汉字,汤姆一分钟写 8 个汉字,我们可以说大

卫写字?

生:大卫写字快。

师:很好,那么汤姆写字慢。

15. 很(hěn)多(duō)、很(hěn)少(shǎo):副词

师:我们看图片,地铁的人怎么样?

生:坐地铁的人很多。

师:那坐公共汽车的人呢?

生:坐公共汽车的人很多、坐公共汽车的人很少。

16. 经常、偶尔、一直、从不:副词

师:小王你每天上学,走路来吗?

生:不。

师:小王,你坐公共汽车来吗?

生:是。

师:小王,你每天都坐公交车吗?坐两天?三天?

生:老师,我坐两天,一天。

师:小王,你坐地铁吗?

生:我七天坐地铁。

师:小王,你乘出租车来上课吗?

生:下雨,迟到我坐出租车。

师:大家一起来填一填:并问问你的同桌,他怎么上学?

从不 偶尔 经常 一直

走路 √

公共汽车 √

出租车 √

地铁 √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76页

学生进行生词操练以后,教学进行下一环节实践主题探究。

四、熟悉景观,探究主题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我们的课题探究问题,今天我们解决一些问

题:

A: 你坐过成都的地铁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B:地铁上的语言标牌,你认识哪些?

C:你知道怎么乘坐地铁吗?坐地铁比走路更方便吗?

D: 地铁中的语言标牌,哪些你想学习?为什么?它们和生活中的

什么话题有关?

(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分为小组,开始讨论问题。)

师:问题请同学们一起思考:地铁上的语言标牌,你认识哪些?它

们在什么时候用?怎么用?地铁中的语言标牌,哪些你想学习?

为什么?它们和日常生活的什么话题有关系?和我们在主干课学

习的第三单元的课文有什么联系?我们看到上面的图片,分成两

队。

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经历,谈一谈坐地铁的感受,以及怎

样坐地铁。老师分别回收发给学生的卡片,统计学生对语言景观的

了解情况,以便开展下节课的教学。最后请学生汇报小组成员一起

解决的前两个问题。

五、布置作业

第一:课下收集还想学习的语言景观。

第二:解决剩下的问题。
(通过语言景观标牌理解基本的意义和用

法)

进行主干
六、课堂小结
课堂小 课程和实
本课我们学习了生词,认识了语言景观,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语法
结 践课的有
等。
效衔接。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77页

第三至第四课时

1.在不同语境中,学习语言景观中的语法如:
“请”、祈使句等简单句型。

教学 2.解决上节课留下的问题,即通过语言景观标牌理解基本的意义和用法,以

目标 及实践课主题探讨。

3.掌握在不同语境中与实践主题相关语言景观的使用情况。

教具
课件 PPT
准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复习生

词环节的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设计,与
首先,师生一同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生词,并做适当的操练,接下
上节课做
来,开始新课。
导入 好衔接,
师:上节课我们看了语言景观,一起看图比一比谁记得多?连线
巩固学
(语言景观有中英文对照)
习,为学
师:接下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昨天留下来的问题和学习新
习新课做
的语法。
好准备。

新课 二、结合主题,学习语法
教学 第一组:指示牌

1.【乘坐地铁】

师:我们乘坐地铁,可以分四步。

首先——买地铁票,或者买地铁卡。(教师展示实物) 抓住语言
然后——支付,可以用支付宝、微信、现金等。
(通过实物让学生 景观中对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78页

了解支付) 学习者实

接着——充值。有一张地铁卡,没钱了,不能乘坐地铁。老师充值 际生活有

后,里面有钱了,可以乘坐地铁。 帮助的语

最后——付款。款就是钱的意思。付款后,取票然后乘坐地铁。 法和语

这个告诉我们怎么买票,怎么付钱。乘坐最后到站了,下车出站。 用。

2.【往……】

师:我们问路,可以说“往”春熙路怎么走?“往”的意思在这里

是去。注意“往”表示方向,比如,老师往左边看。
(教师向左看

示意学生)

我们看到图片“首”和“末”,它们是相反的。首班车就是第一班

车的意思,末班车是最后一班车的意思。

“首”可以组词:首先、首都。

“末”可以组词:期末、年末、月末、周末…(教师简单讲解,学

生自行体会,联想记忆)

3.【就、才】

师:我们看到图上分别是地铁 2 号线和地铁 3 号线的首班车、末

班车的时间。它们两两对比(教师反复指向时间,让学生明白在把

两组时间进行对比)。2 号线首班车是 06:10 ,3 号线首班车是


让学生在
06:00,谁的时间早?
课内自然
生:3 号线。
融入不同
师:我们可以说,地铁 3 号线早上 6 点就能乘坐。同时我们说,地
语境,灵
铁 2 号线早上 6 点 10 分才能乘坐。那么末班车谁早?谁晚?
活掌握语
生:2 号线早,3 号线晚。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79页

师:我们用上面的句子说话,用“就”和“才”。地铁 2 号线晚上 法,以及

10 点 45 分?关闭? 语法实际

生:就。 运用所需

师:地铁 3 号线呢?(示意学生仿造上面的句子说话) 的语境。

生:地铁 3 号线晚上 10 点 50 分才关闭。

师:很好。我们可以总结“就”和“才”的用法 1。(板书如下)

主语(+时间早)+就+动词(短语)

主语(+时间晚)+才+动词(短语)

新课 第二组:警示牌

教学

4.
【请……】

师:我们看上面语言景观中的第一个字“请”。它在公共场所用,

表示礼貌。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这个“请”字。你希望别人做什

么事情的时候,可以说:
“请问一下”“请让一下”“请小声一点”

“请关门”等等,老师在上课也会说:
“请看图片”
“请对话”
“请

坐”
“请进”。用“请”字可以表达你的礼貌。
(礼貌学生可能会问

是什么意思,老师用对应的英语词汇简单解释即可)

归纳法、

演绎法

另外“请”字还有第二个常用的意思。比如,今天下课后老师和大

家一起吃饭,最后老师付钱,同学们没有付钱。我们可以说:
“老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80页

师请同学们吃饭”。大卫有一个苹果,给小王,可以说,大卫请小

王吃(苹果)。小王有一瓶汽水,送给大卫,可以说小王请大卫喝

(汽水)。在生活中,还会说请客,即请大家吃喝等等。

5.【请勿】

师:我们看到图片前两个字,
“请”的后面有一个“勿”。
“勿”和

“不”一样是个否定词,
“勿”就是不,不要的意思。请勿表示否

定的请求,可以看成是和“请”相对。一般书面汉语会用请勿,我

们在口语中常用请不要,请不做什么。

新课
6.【禁止】
教学
师:我们发现图片的四个字可以分成两两一组,
“禁止”和一个动

作。
“禁止”也是一个否定词,表示不可以,例如教室里,不可以
给时间学
跑步,我们说禁止跑步。在汽车加油站,不可以打电话,可以说禁
生自主讨
止打电话。语气,禁止>不可以。
论思考,
师:大家想一想,这些语言标牌什么时候用?
教师再总
生:……(学生可能不知道,老师做出归纳)
结。
师:每一组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在不同的场合、地方使用。第

一组是交通出行常用的,第二组是日常生活中汉语祈使句。祈使句

就是希望听话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事。有两种类型,第一是请求,

希望别人做什么事,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句子,比如……;第二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81页

是命令,别人不可以、不能做什么事情,比如……。我们在用它们

的时候不需要主语。

7.【动词】

教师将地铁的语言景观包含最多的动词,提取出来并进行整理归

纳,统一教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能会把动词混淆,但是

联想记忆以及经常乘坐地铁在相应的环境中看到这些动词,会加

深学生对其理解与记忆。

地铁里的动词: 教师提前

翻 [fān] turn over 翻书、翻页、翻面 选择语言


伸 [shēn] stretch; extend 伸手、伸直
景观中的
拉 [lā] pull ; draw 拉窗帘
握 [wò] hold; grasp 握手、握紧 学习资源
推 [tuī] push 推门、推车
换 [huàn] exchange 换乘、换衣服
作为可理
摸 [mō] stroke; touch 摸头发 解性输
抛 [pāo] toss; throw 抛硬币
爬 [pá] crawl 爬山 入。形成
躺 [tǎng] lie 躺下、躺着
一个相对
卧 [wò] lie down 卧室
丢 [diū] lose 走丢、丢钱包 完整的语
售 [shòu] sell 售票、出售
境。
候 [hòu] wait; await 候车、等候
照顾 [zhàogù] look after 照顾自己

这一部分列举的动词,也是考虑在课堂之中学生的 i+1 可理解语言

输入,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习得更多的知识,地铁的中的语言景

观是学生经常能看见的,日常乘坐地铁等交通工具时也在进一步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总结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课堂 使学生又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地铁内语言景观标牌及意义还有具体的语法知
小结 一遍回顾
识,课后自主乘坐一次地铁,寻找包含以上词语的语言景观,并照
了语法,
相或其他形式记录下来。
明确预习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82页

为下节课

准备。

请坐\请看\请进\请关窗户\请开电脑 请+V+(O)

请拿一点\请问一下\请看一些 (书) 请+V+一点\一下\一些+(O)


板书
我请客 。 S1+请客
内容
我请你 。 S1+请+S2

我请你吃饭\看电影。 S1+请+S2+V+O

第五至第六课时

1.学习语言景观中的文化,如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等。
教学
2.根据课题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语言景观的作用。
目标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具
课件、视频
准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文化导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入,通过

首先,师生一同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语法,并做适当的操练,接下 多感官激
导入
来开始新课。 发情感,

接着,播放视频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二季——四川》,让学生初 为学习新

步感知了解成都当地文化。 课做好准

备。

语言景观
新课 二、初步感知,景观文化。
“文化颗
学习 专题一:传统美德
粒”体验

教学:在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83页

过程中感

悟文化。

师:我们看到这个语言景观,大家先看图,看看他们在做什么,上

面的字认识吗?

生:……(学生可能会用英语回答)

师:他们在过街。我们看到“文明礼让”四个字,这就是今天要学
通过实际
习的第一个中国文化,中国的传统美德。
例子,展
接下来教师通过图片、故事围绕传统美德中“礼仪”
“谦让”来讲
现文化,
文化。最重要的是需要联系生活实际中,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人们
帮助学生
的哪些行为受到了这些传统“礼让”文化的影响,这样才能发挥文
的跨文化
化辅助语言教学作用。
交际。
例如:
文化不宜
1.谦虚:如果受到表扬,一般直接说“哪里,哪里”,再表示感谢,
讲得过于
这在表达谦虚。
专业和高
(中国人在交际中常常不会对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表示称赞或者
深,学生
炫耀,比如不会说“我的教学水平很高”或者“我的妻子很漂亮”
基本领略
等等;当被别人夸奖时,一般也会谦虚地回答说:
“哪里,哪里”。
即可,辅
——《中国语言文化讲座》)
助语言教
2.礼节:中国学校,上课、下课的时候,学生们会起立向老师表达
学。
问好和感谢。

3.尊老爱幼:自古以后,中国人对老人尊敬,对小孩爱护。
(如下

图的语言景观)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84页

师:同学们,找一找,两张语言景观中相同的字?

生:爱心、老……

师:很好,同学们,两张语言景观里出现相同的字就是爱心和老。

刚才老师才讲了中国传统美德中的最后一点是什么?

生:礼貌?谦虚?尊老爱幼……

师:播放上一页课件,让学生重复看到“老”字,从而加深印象。

我们看“老”,语言景观中都是老人的意思。在地铁上、公交车上、

人们看见老人会给他们让座,尊敬老人是传统美德。(借助课件,

向学生讲述中国人敬爱老人的传统文化。)

课件: 课上时间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人们认为是一个值得庆贺 有限,可

的吉利的日子。重阳节这天人们会出游赏景、观赏菊花、喝菊花酒 以给学生

等。1998 年,中国政府将每年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天, 推荐课后

各地都会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锻炼身体。晚辈也会回家看望长 文化读

辈,陪他们一起过老人节。——选自《中国文化常识》 物。鉴于

( The Ninth Day of the Ninth Lunar Month is the Double Ninth 学生汉语

Festival, a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People consider it an auspicious 水平,推

day to celebrate. On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people go out to enjoy 荐双语读

the scenery, enjoy chrysanthemums, drink chrysanthemum wine and so 物。激发

on. In 1998, the Chinese government designated the annual Double 学习者汉

Ninth Festival as Old People's Day. On this day, all over the country, 语学习兴

elderly people are organized to go hiking and do exercise in autumn. 趣。

The younger generation will also go home to visit their elders and spend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85页

old people's Day with them.——From General Information on Chinese

Culture)

教师通过课件讲解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图片等形式,让学生充

分了解节日,以及它所体现的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

师:同学们,你们的国家有这样的节日吗?你们怎么表达对老人

的尊敬?

生:…….

师:有同学会问为什么中国人叫我“老外”因为我很老吗?对吗?

其实不是,
“老师”也是这个“老”,汉语中把熟人或朋友称为“老

李”或者“老张”,这表示一种熟悉和亲近的关系。因此“老外”

并不是不好的词语。(涉及到跨文化交际)

专题二:书法艺术

师:同学们认识这张语言景观的字吗?

生:不认识。(摇头)

师:没关系,这张语言景观我们不学习字,我们学习文化,中国的

书法艺术。
(教师适当用英文直接翻译)书法,就是用毛笔写字(图

片展示文房四宝),和我们现在用的笔写字不一样。书法艺术经过

了几个时期:从甲骨文到篆书再到隶书……这张语言景观上写着
将语言景
“明德立志”,以第一个字“明”为例,我们一起看看“明”字的
观中不同
书法怎么写。
书写形式

展现给学

生,并通

过书法艺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86页

术讲解,

让其明白

为何语言

景观上的

符号和统

一的书面
师:同学们看看,语言景观中的“明”是哪一种书法?现在我们用
语不同。
什么书法?

生:……

师:很好,是第二排的第一个草书,现在用的是“楷书”。我们知

道不同的人写的字不同,所以语言景观的“明”字和图片上的不一

样。我们看到的语言景观上的字写的不同。但是有一点相同,汉字

都是方块字。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学习书法。

(展示语言景观上的不同字体,让学生理解书法书写不同,感受

书法艺术的魅力,提升对语言景观学习的兴趣。)

专题三:名言名句

师:和传统文化一样名言名句也影响中国人。上面语言景观是不

同的名言名句,意思是有名的人的话。它们的特点是用简单的句

子,表达道理、哲学、人生。(直接英文翻译专有名词如哲学等)

我们常常在学校里能看到这些语言景观,它们能教育人们怎么样

学习、生活和怎么样做事。

师:同学们,你们国家的语言中,也有这些名人名言吗?和你的同

桌说一说。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87页

生:……

三、课题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提前将探究的问题分配给学生,学生通过前两个课时的学习, 培养学生

初步感知语言景观,并学习了生词和语法以及文化。课下学生自 的合作学

己收集了语言景观,本节课剩余时间学生合作学习,也是学习者 习能力,

自主检测“学以致用”的实践,讨论与交通出行、商业相关的语言 沟通、表

景观,分类并讨论作用等。 达、交际

能力。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语言景观包含的中国文化,这能帮助学习者更

清楚的了解跨文化交际的意义,语言景观不仅是语言中政策的体 总结重新

现,还有渗透的语言文化价值观。价值观的不同是引起跨文化交 回顾所学

际中误解和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来中国留学或者生活的外国人, 内容,加
课堂
除了会经历一段时间的语言障碍问题,还会经历一个文化适应期, 深文化理
总结
为了使语言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文化,从而减少文化适应 解。

过程的“挫折期”。所以语言教学的同时,应尽可能加大文化输入。

这些文化贴近语言、贴近生活、能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文化,学习

汉语。

作业:复习并预习,准备下节课的课外实践活动。

第七至第八课时

1.落实语言景观第二课堂课外实践。
教学
2.检测并指导学习者语言景观自主建构情况。
目标
3.学习者在不同语境中实践培养语境能力。

教具
表格
准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88页

明确实践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要求,确
导入 教师分发实践活动记录表格,直接告知学生实践学习的基本要
保实践有
求。
序进行。

二、实践报告要求

由每个学生单独为个体进行汇报。分别把自己在地铁内或者地铁 第二课堂

沿线看到的对应的语言景观照相并整理,分享在不同语境中学习 提倡学生

和使用语言景观知识进行交际的情况。教师作为指导者可指出学 大量去实

生的正误。 践,在真

三、外出实践 实场域进

①对象:把学生分成多组,每组分配到一个语言景观的任务课 行实际交

题。(如下图所示分类) 际。学生

为实践主

体,教师

是活动的
新课
组织者并
教学
对学生实

践进行监

督与指

导。

学生分别找到带有本课所学语言点和其他想学但不认识的语言景

观、以及地铁沿线其他相同语境的语言景观。每一小组成员紧紧

围绕一个课题,开展自学,学习如何在真实语境中进行交际。

②时间:四节课,每课时 45 分钟。前两节课学生外出实践,第

三节课学生返回,进行资料整理和归纳总结,第四节课进行实践

反馈汇报。

③教学法:语境课题探究法、语言景观第二课堂建构法。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89页

④地铁语言景观学习实践探究反馈表(样表附后)

四、实践反馈

通过学生自主汇报学习成果,更有利于用目的语进行实际交际。

教师是实践活动的领导者、监督者和指导者。领导学生顺利完成

课题研究实践,并且在讨论与汇报环节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与帮

助,监督整个学习过程,保持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

总结明确

了第二课
课堂 四、课堂总结
堂意义、
小结 学生完成实践报告、语言景观学习心得。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
学习的目
行总结。
标,升华

了感情。

10. 教学反思

从教学目标来看。通过八课时教学,基本上全方位给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语言景观

资源,其中涉及到不同的语境话题,学习者通过自主实践能够在相应的语境中锻炼并

提升语境能力。学生的汉语水平处于初中级阶段,因此教学内容以日常生活的交际话

题为主,有阶段性和针对性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生活中最需要的语言景观及相关知识,

适当融入文化,有助于学习者为进入更高水平的汉语学习打下基础。

从课外实践来看。教案设计中第二课堂充分利用真实场域的语言资源,为学习者

提供了真实自然的实践活动。学习者在课外遇到的突发情景会大于课堂预设好的情景,

留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及语境能力得不到发展。只有置身于真实的交际环

境中,有效地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把二语习得过程的社会接触环节提前,在实践活

动中学习者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及时寻求帮助。但是实践环节也是教案设计

还不够理想的环节,因为没有办法测试学习者获得不同语言景观的难易程度,因此,在

实践活动中,很有可能学习者并不明确自己应该获取、学习和研究什么样的语言景观,

这是后期通过学习者进一步的学习效果反馈,以及跟踪访谈后,需要及时调整与改进

的方面。

从资源利用来看。可理解性输入在课内是有限的,大量的真实场域中语言环境能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90页

提供更多真实的语言学习输入,补偿课内学习的不足。课外的语言景观纳入对外汉语

教学的总体设计,将语言景观作为汉语课外的丰富教学资源,是对语言环境资源的有

效开发与利用,也为对外汉语教学搭建了课上课下、校内校外语言资源共享的平台。

从教学本身来看。符合对外汉语教学“功能-语用-文化”的基本原则。语言景观通

过语境补偿机制,从社会环境因素变成可理解性输入学习资源。语言景观中大量的词

汇、语法以及蕴含的丰富文化,不仅能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也是在充分利用真实场域

能开发的教学资源,通过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活动,学习者增加了社会接触,并且在实际

场域中完成交际,进一步提升语言综合能力。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91页

结论

目前,国内外语言景观实证研究成果较少,本论文结合语言景观相关理论,侧重进

行语言景观实证性研究。论文前部分以二语习得社会化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奠定重视

语言环境因素基调,接着围绕影响二语习得的环境因素、隐性语言环境具体分析语言

景观作为教学资源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从语言景观与语言教学的角度切入,探讨语言

景观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以对外汉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语境能力的教学目标为关

键切入点,分析课堂学习的局限性,使得需要通过课外语境补偿来弥补课堂学习不足,

进而在不同语境中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语境能力。语言景观作为一种隐性语言环境,

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境补偿,为学习者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包含丰富的语言

教学资源。但它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于是用语境补偿机制阐明了语言景

观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语言环境因素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影响第二语言习得,语言

景观通过语境补偿机制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层层论述得到的结论是通过语境补偿机

制的中间力量,语言景观得益于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作为语境补偿。

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论文中间部分是语言景观的实证研究。以成都市地铁沿线语

言景观为个案进行实地考察和留学生相关语言态度问卷调查。结合语言景观实例分析

语言景观的主要特征,发现语码取向明确、语言使用单一、内容丰富且覆盖面全的多模

态语言景观是一种很好的课外学习资源,能提供不同语境,具备教育、文化等多种功

能,为后面教案设计提供了有益教学材料。通过相关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从学习者的角

度证明了之前提出的假设,也是本文的创新性成果,即语言景观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发挥作用。

最后,为了更详细地展示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作用的路径,第一步结

合前面语言景观实证研究结果分析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语言景观

包含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套相对完整的语言学习资源,也是特殊的语言环境,

其多模态特点和多样化功能弥补了教学中的机械化和局限性。语言景观作为一种有效

的资源客观存在,真实而贴近生活,应该充分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之中。这也是对外汉

语教学的新思路,现在还处于探索可行性的阶段,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将会是一个重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92页

要的环节。语言景观除了包含语言知识,还蕴含丰富的文化知识,在全球化的今天,文

化是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灵魂,学习语言亦是学习文化,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

进行跨文化交际。第二步在应用价值理论指导下提出了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

挥作用课内、课外两条具体路径。并设计了以论文理论研究结果为指导思想的语言景

观教学教案,借教案直观展示语言景观如何融入课内教学和成为课外语境补偿。实践

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总结出更好更有的教学模式和

教学内容,从而进一步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长远发展。检验教案中创新教学法存

在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也是本论文未来研究的设想之一。

在写作的过程中,限于个人的水平能力、时间不足及所研究问题的复杂性,目前的

研究仅仅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语境补偿机制中语言景观的应用价值,以及发挥作用的

途径。初步搭建了一个语言景观和对外汉语教学联系的桥梁,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没

有找到相对统一的权威的语言景观分类标准,不能及时跟踪到学生对于教学实践后的

学习反馈和学习效果,这是一个长期积累数据论证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作

用的过程。因此,教学后的教学反思与教学可行性仍需继续思考,理论体系还需进一步

完善。

本论文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跟进学习者对于语言景观教学实践后的学习反馈

和学习效果,并完成教学反思。如今社会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同样在语言学界也重视语

言的生态文明建设。语言环境是语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语言的生态文明建设

影响语言的发展,新时代提倡构建和谐的语言景观来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语言生态

建设要求我们在保护语言的同时让语言更加规范化,语言景观中存在的语言问题也是

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展现文化的魅力。语言景观在其中承担

着重要的使命,多模态的语言景观为打造汉语文化品牌提供了条件。我们期待它在对

外汉语教学中发挥更长效的作用,推动汉语的国际化教学。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外我们

传播汉语,对内我们营造良好的和谐的语言环境,语言景观能够统筹两方面的建设。目

前,应用调查表明汉语已经成为世界十大语言的第二位,汉语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学

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做好汉语国际推广与对外传播的工

作。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93页

参考文献

[1] Landry R, Bourhis R Y.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 An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7, 16(1): 23-49.

[2] Calvi M V, Uberti-Bona M. Negotiating languages, identities and space in Hispanic

linguistic landscape in Milan[J].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2020, 41(1): 25-44.

[3] Peltonen M. Between landscape and language: The Finnish national self-image in

transition[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History, 2000, 25(4): 265-280.

[4] Gade D W. 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scriptorial landscape in Quebec and Catalonia[J].

Geographical Review, 2003, 93(4): 429-448.

[5] Baranova V, Fedorova K. ‘Invisible minorities’ and ‘hidden diversity’in Saint-Petersburg's

linguistic landscape[J].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2019, 68: 17-27.

[6] Strandberg J A E. “Nordic Cool” and writing system mimicry in global linguistic

landscapes[J]. Lingua, 2020(235).

[7] Sumarlam S, Purnanto D, Ardhian D. Will Ideology Compete or Unite? Form and

Function of Linguistic Landscape of Public and Private School in Malang City, East

Java[C]//Fifth Prasasti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Linguistics (PRASASTI 2019). Atlantis

Press, 2019.

[8] Dvinina S, Pitina S, Urvantsev G. Linguistic Landscape Peculiarities in Comparative

Language and Cultural Aspect[C]//1st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Practical Conference"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in the Modern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ISMGE 2019). Atlantis

Press, 2019.

[9] Golomidova M, Shcherbakov O. Translating Urbanonyms: Issu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Linguistic Landscape[J]. DEStech Transactions o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 Science, 2019 (icesd).

[10] Kirilina A V, Kuptsova G I. Multilingualism i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of Moscow

Based on Inscriptions on Children’s Toys[C]//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dagogy,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94页

Communication and Sociology (ICPCS 2019). Atlantis Press, 2019.

[11] Wafa A, Wijayanti S. Signs of multilingualism at religious places in Surabaya: A linguistic

landscape study[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guage phenomena in multimodal

communication (KLUA 2018). Atlantis Press, 2018.

[12] Przymus S D, Kohler A T. SIGNS: Uncovering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messages i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influence language/race ideologies and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J].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2018, 44: 58-68.

[13] Dailey R M, Giles H, Jansma L L. Language attitudes in an Anglo-Hispanic context: The

role of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J].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2005, 25(1): 27-38.

[14] Burenhult N, Levinson S C. Language and landscape: 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J].

Language Sciences, 2008, 30(2-3): 135-150.

[15] Cenoz J, Gorter D.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as an additional source of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 IRAL-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2008, 46(3): 267-287.

[16] Watson‐Gegeo K A. Mind, language, and epistemology: Toward a language socialization

paradigm for SLA[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04, 88(3): 331-350.

[17] Gorter D, Cenoz J. Knowledge about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landscape[J].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education, 2008, 2: 343-355.

[18] Zeevi I, Dubiner D. Outdoor signage as a trait i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during Operation

Protective Edge[J]. Linguistic Landscape, 2016, 2(1): 80-103.

[19] 李丽生. 国外语言景观研究评述及其启示[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 4(1):

1-7.

[20] 张瀚文. 语言景观对国际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8.

[21] 徐茗. 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历程与发展趋势[J]. 语言战略研究, 2017, 2(2): 57-64.

[22] 史兴松. 超学科视角下的二语社会化理论[J]. 现代外语, 2016, 39(1): 119-127.

[23] 夏娜, 夏百川. 国内外语言景观研究与展望[J]. 现代语文, 2018 (3): 13.

[24] 高珊. 历史街区语言景观研究[D]. 浙江财经大学, 2018.

[25] 张媛媛. 从言语社区理论看语言景观的分类标准[J]. 语言战略研究, 2017, 2(2): 43-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95页

49.

[26] 孙莲花, 王思美. 语言政策对语言景观的影响研究——以大连市的日文语言景观为

例[J]. 文教资料, 2017 (4): 226-227.

[27] 段袁冰. 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景观研究——多语研究的新路径[J]. 湖南社会科学,

2016(2): 214-217.

[28] 夏娜, 夏百川. 语言景观个案研究——以昆明文化巷为例[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 35(6): 108-111.

[29] 贾沙. 语言景观个案研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为例[J]. 佳木斯职业学

院学报, 2017 (8): 351-352.

[30] 张艳翠. 语言景观的文化功能及对汉语文化传播的启示[J]. 文学教育 (上), 2019 (8):

82.

[31] 冯俊英. 基于语言景观视角的南京海洋文化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 (4): 16.

[32] 尚国文. 语言景观与语言教学: 从资源到工具[J]. 语言战略研究, 2017, 2(2): 11-19.

[33] 穆亚格, 杨星, 李海英, 等. 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调查与研究——以

韩国留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J]. 现代语文, 2018 (8): 34.

[34] 秦曈. 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探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9.

[35] 施春宏.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丛书汉语基本知识(语法篇)[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15.

[36] 尚国文, 赵守辉. 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 理论与方法[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

46(2): 214-223.

[37] 魏笑梅. 中小城市语言景观实态及构建策略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 2019 (11): 16.

[38] 周晓春. 教育场域语言景观多维透视与思考[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19.

[39] 张崇富. 语言环境与第二语言获得[J]. 世界汉语教学, 1999, 49(3): 84-90.

[40] 罗聿言, 李鑫. 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语言环境的构建[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社

会科学版), 2015 (3): 75-78.

[41] 谢谋. 对来华留学生语言学习环境的分析与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 2001, 8.

[42] 刘静. 大学外语教学中“显形”和“隐性”的初步研究[J]. 科教文汇 (中旬刊), 2012 (5):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96页

70.

[43] 王敏凤. 基于隐性语言系统的第二语言习得[J]. 语文知识, 2013 (4): 63-65.

[44] 唐智芳. 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2.

[45] 常敬宇. 语境和对外汉语教学[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6(2): 117-126.

[46] 崔新丹. 语境与第二语言教学[J]. 语言与翻译, 1999,60(4):54-57.

[47] 王克然. 非目的语环境中有效课外汉语学习研究[D]. 暨南大学, 2011.

[48] 范璐璐.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习得环境构建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学, 2012.

[49] 张华. “吃+ N”构式探讨[J]. 语言研究, 2018, 38(3):49-54.

[50] 王金红. 案例研究法及其相关学术规范[J]. 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3.

[51] 渠敬东. 迈向社会全体的个案研究[J]. 社会, 2019, 39(1): 1-36.

[52] 张媛媛. 从言语社区理论看语言景观的分类标准[J]. 语言战略研究, 2017, 2(2): 43-

49.

[53] 尚国文, 赵守辉. 语言景观的分析维度与理论构建[J].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

37(6): 81-89.

[54] 袁媛. 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语言景观研究——以北京为例[J]. 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

社会科学版), 2018 (4): 8-13, 24.

[55] 张先亮. 城镇语言生态现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56] 王文虎.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环境利用[J]. 世界汉语教学, 1988, 3.

[57] 端木三. 重音理论和汉语的词长选择[J]. 中国语文, 1999 (4): 246-254.

[58] 赵嫚. 留学生汉语学习环境研究[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59] 文秋芳. 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60] 赵嫚. 留学生汉语学习环境研究的现状和思考[J]. 现代语文 (语言研究版), 2013

(11): 33.

[61] 余萍.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英语任务型教学[J]. 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3): 116-117.

[62] 李明. 试论汉语教材的针对性调整——以孔子学院教学为例[J]. 国际汉语教育,

2012 (2): 20.

[63] 夏敏. 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第二课堂”活动[J].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97页

1995 (1):75-77.

[64] 刘红蕾. 论汉语实践课教学[J]. 北方文学 (下半月), 2012 (7): 109.

[65] 郭修敏. 来华留学生语言实践课研究[J]. 汉语学习, 2012 (6): 97-104.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98页

致谢

时光荏苒,三年的硕士生涯即将接近尾声,2020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读研的

时光漫长却短暂,酸甜苦辣的背后是成长与收获。感谢三年来陪伴我一起成长的家人、

老师以及同学。正是你们的帮助,我才能克服重重困难,直到顺利毕业。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赵静老师对我从生活到学习上的亲切关怀和耐心指导。本人的

论文是在导师的全程指导下完成,衷心感谢导师的谆谆教诲。导师赵静老师严谨的治

学态度和开阔的视野,深深地感染并激励着我,不断追求自身的进步。导师在参加国家

课题项目以及其他日常科研教学工作之余,每天都会坚持阅读文献,并经常向我们推

荐高质量的理论文章,好的论文研究写作方法。提供各种能够开拓眼界的信息和学习

交流的平台。三年来,赵老师不仅是良师也是益友,在思想、生活上都给予我无微不至

的关怀,这些教益必将激励着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奋勇向前!

其次感谢本专业内各位老师的教导,感谢周俊勋老师、杨建军老师、宋伶俐老师、

黄阳老师、王数财老师。感谢他们与导师一同为我打开了科学研究、继续深造的大门。

另外还想感谢外国语学院的史迹老师,在她的指导和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在校的对

外汉语教学实践实习。同时感谢辛苦评阅论文的所有老师,感谢何钰馨、汪晓意、杨备

林、万凡宁、赵怡涛同学在其他方面带给我的帮助,以及协助我顺利完成问卷调查的所

有留学生同学。

在寒假延期返校期间学校提供的免费图书馆数字资源,让我能够及时查阅相关文

献,顺利完成论文。感谢丰富的校园生活,让我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最后还要感谢一直陪伴我成长,作为我坚强后盾的家人!你们的鼓励与支撑是我

前进路上的动力,你们的照顾与付出,值得我一生回报!再次真诚感谢身边的每一个

人,感恩生命有你们而精彩!愿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在新的人生征途中只争朝夕,不

负韶华!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99页

附录 1 中文版问卷

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所起作用的问卷调查
尊敬的外籍友人:

你好!本问卷是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学习认同及态度的调查。你所

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研究 “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调查的结果将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此次研究。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与问卷调查,问卷所得信

息均保密用于论文研究。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你大约需要 5 分钟完成问卷,

十分感谢你的支持与配合!(选项内填内容或填字母。)

基本情况

1. 国籍_____________

2. 性别_____________

3. 母语______________

4.年龄( )

A.15—20 岁 B.20—25 岁 C.25—30 岁 D.30—35 岁 E.35—40 岁 F.40 岁以上

5.在来中国以前是否学习过汉语?是 否

6.学习汉语的时间( )

A.0—3 个月 B.3—6 个月 C.6—12 个月 D.一年以上 E.三年以上 F.五年以上

7.汉语水平等级( )

A.无 B.HSK1 C.HSK2 D.HSK3 E.HSK4 F.HSK5—HSK6

8.学习汉语的目的

A 专业学习 B 升学 C 工作 D 兴趣 E 中国文化 F 生活 G 其他

一、汉语能力与语言态度

汉语听说读写能力

9.听( )A.熟练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完全不会

10.说( )A.熟练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完全不会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00页

11.读( )A.熟练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完全不会

12.写( )A.熟练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完全不会

语言态度

13.在成都,汉语比英语有用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14.在成都,学习汉语之后生活更方便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15.在成都,学习汉语能交到更多朋友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16.你和中国朋友会一起练习汉语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17. 在成都,有的时候你会使用汉语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18. 你希望学习或进一步学习汉语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19. 学习汉语并不难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20. 汉语对你生活、学习和工作有帮助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二、“语言景观”认同感

(语言景观:特定地域能看到的书面语言,包括路牌、街牌、广告牌、商店牌、城市标

语等。)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01页

21. 第一次来中国,你看到很多中文的语言标牌,感到压力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22. 在中国,感觉自己周围有许多“语言景观”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23.当你遇到有其他语言翻译的语言景观,会不会有亲切感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24.你会主动关注身边的语言景观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25. 你会认读下面语言景观中的拼音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26.你认为拼音能帮助你认读语言景观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27.你会认读下面语言景观中的汉字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28. 你知道下面语言景观表达的意思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29. 语言景观中你先关注的是图片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02页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30. 你通过图片猜测意思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31.下面语言景观中你最先关注的是中文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32. 你能通过英文翻译理解中文意思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33. 看到自己会认读的语言景观,会很高兴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34. 看到不懂的语言景观会希望找到办法把它弄懂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35. 会主动收集学习一些生活中的语言景观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36. 看到语言景观会联想到自己学过的汉语知识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37.语言景观对汉语学习会有帮助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03页

38.希望老师在课堂中能教语言景观中的知识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39.希望学习有助于增加汉语词汇量的语言景观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40.学习汉语相关的语言景观有助于提升汉语学习能力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41.学习语言景观有助于激发汉语学习兴趣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42.语言景观学习是汉语学习重要的一部分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43.你想学习汉语的语言景观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44.你关注生活中的语言景观会出现在哪些活动中?(可多选)

A.学校 B.商店 C.街道 D.地铁 E.餐饮 F.娱乐 G.旅游 H.其他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04页

附录 2 英文版问卷

Questionnaire on the role of linguistic landscape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Dear foreign friends:

This questionnaire is a survey on Learners'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dentity and attitude. The information you provide will be helpful for research :The Role of

"linguistic landscape"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 findings of the survey

will greatly affect the study. Thank you for taking the ti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survey.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the questionnaire is kept confidential for thesis research. Please fill

in according to your actual situation. It takes about 5 minutes to complete the questionnaire,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support and cooperation!

(Fill in the blanks or fill in the letters)

Basic information

1. Nationality _____________

2. Gender

3. Mother tongue _____________

4. Age( )

A. 15—20 years old B. 20—25 years C. 25—30 years D. 30—35 years E. 35—40 years F. >40

years

5. Have you ever been studying Chinese before coming to China? A. Yes B. No

6. Time to learn Chinese( )

A. 0—3 months B. 3—6 months C. 6—12 months D. >1 year E. >3 years F. > 5 years

7. Chinese Proficiency Level( )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05页

A .None B. HSK1—HSK2 B. HSK3—HSK4 F. HSK5—HSK6

8. The aim and cause of your Chinese learning?( )

A. Professional studies B. Entrance exam C. Work \Business D. Interest E. live F. Chinese

culture G. Other

Ⅰ. Chinese ability and language attitude

Chinese language skills

9.Listening( ) A. Skilled B. Better C. General D. Poor E. Not at all

10.Speaking( )A. Skilled B. Better C. General D. Poor E. Not at all

11.Reading( )A. Skilled B. Better C. General D. Poor E. Not at all

12.Writing( )A. Skilled B. Better C. General D. Poor E. Not at all

Language attitude

13. In Chengdu, Chinese is more useful than English(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14. Life is easier after learning Chinese in Chengdu(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15. Studying Chinese in Chengdu can make more friends(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16. You and your Chinese friends will practice Chinese together(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17. In Chengdu, Sometimes you will use Chinese(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18. You want to learn or further study Chinese(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19. Learning Chinese is not difficult(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20. Learning Chinese is helpful for your life, study and work in some ways( )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06页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Ⅱ. "linguistic landscape" Identity

(linguistic landscape: the written language that can be seen in a specific area, including street

signs, advertising signs, billboards, shop signs, city signs, etc. e.g: picture 1-4)

21. The first time you came to China, you saw a lot of Chinese language signs and felt

pressured(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22. In China, I feel that there are many “linguistic landscapes” around me(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23. When you encounter a language landscape with other language translations, will you feel

intimate? (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24. You will actively pay attention to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around you(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25. You can read the pinyin i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below(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26. Do you think that Pinyin can help you read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07页

27. You recognize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following linguistic landscape(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28. Do you know what the following linguistic landscape means(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29. The first thing you focus on in the following linguistic landscape is picture(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30. In the following, you guess the meaning from the picture(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31. In the following linguistic landscape, your first concern is Chinese(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08页

32. You can understand Chinese meaning through English translator(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33. It ’s nice to see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that you can recognize(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34. When you see a linguistic landscape you don’t understand, you hope can find a way to

understand(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35. You want to collect and learn some linguistic landscapes in daily life(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36. Seeing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will remind you of the Chinese knowledge you have

learned(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37. linguistic landscape will help Chinese learning(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38. Hope that teacher can teach the knowledge of linguistic landscape in the classroom(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39. Hope to lear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that helps to increase the vocabulary of Chinese

(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40. Learning Chinese related linguistic landscape is helpful to improve Chinese learning

ability(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41.Learning linguistic landscape helps stimulate interest in Chinese learning(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42.linguistic landscape lear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learning(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43. You want to lear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of (Hànyǔ)Chinese( )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Don’t know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09页

44. Linguistic landscape in which activities you will pay more attention to(Multiple Choice)

A. School B. Shopping C. Street D. Subway\Transportation E. Eating F. Entertainment G.

Traveling H. Other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10页

附录 3 教案《语言景观第二课堂实践研究》样表

《语言景观第二课堂实践研究》

实践课题:

实践须知 (一)四节课,每节课 45 分钟。上午 8:00—12:00。

(二)第一、二节课(上午 8:00—10:30)外出实践,学生需

提前准备好成员分工、材料收集设备,注意安全。

第三节课(10:30)返回教室,整理材料,小组讨论。

第四节课(11:10)进行小组发言,每组不超过 10 分钟。

(三)教师总结

小组成员

时间

地点

困难问题

收集材料

结果汇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