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1.

主題名稱

 確定團體方案的核心主旨或焦點,如“應對壓力與焦慮”,幫助參與者和組織者清楚理解方案的主要目標。

2. 適用對象

 界定方案的目標受眾,例如青少年、老年人或特殊需求群體。這有助於設計適合特定群體的活動和材料。

3. 預計人數

 確定團體的理想人數,以便於管理和促進有效的團體互動。

4. 帶領日期

 設定方案的具體開始和結束日期,幫助參與者和領導者安排相應的時間和資源。

5. 單元時間

 規劃每次會議或活動的持續時間,確保足夠的時間達成每個單元的目標。

6. 領導者與偕同領導者

 指定主要領導者和協助者,他們的專業背景和技能對於有效帶領團體至關重要。

7. 團體方法

 描述將在團體中使用的方法和技術,例如討論會、工作坊、角色扮演等,這些方法對於達成團體目標是必
要的。

8. 理論基礎

 指明方案設計的理論依據,例如人本主義理論、認知行為理論等,幫助理解和指導實踐。
9. 教學資源

 列出實施方案所需的資源和材料,如教科書、視頻、活動用品等。

10. 團體主軸

 確定方案的主要焦點或核心主題,這將指導整個團體的活動和討論。

11. 對象分析

 分析目標群體的特性和需求,以便更有效地設計和調整方案內容。

12. 團體目標

 單元目標: 每個單元的具體目標,指導單元的設計和評估。

 個別目標: 針對個別參與者設定的目標,以滿足其特定需求。

13. 各單元教學目標

 為每個單元設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包括教學活動的性質、時間安排和所需的教材,以確保有效的學習和參
與。

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社會工作團體方案的框架,使其能夠有效地滿足目標群體的需求並達成既定目標。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