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3

一、岳陽樓記 范仲淹 (體裁:雜記)

「記」的寫作目的:一般記敍事件或描寫事物 / 人物為主,兼以議論、抒情。

1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慶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官調守岳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安居樂業,

許多荒廢了的事情都興辦起來。於是他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來的規模,把唐代著名

文人和當代人寫的詩歌和辭賦刻在岳陽樓上;他委託我寫一篇文章記敍這件事。

記述滕子京重修岳陽樓和本文寫作的原因。

滕子京重修岳陽樓的原因: 滕子京被貶官調守岳州,使當地政事順利,百姓安居樂業,

許多荒廢了的事情都興辦起來,在 行有餘力 時重新修建岳陽樓。

文章寫作目的:受朋友滕子京所託,寫文章記述重修岳陽樓一事。

2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我觀賞那岳州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它包含着遠處的羣山,吸納着長江的巨流,

水勢浩大,無邊無際;早晨和傍晚,景色或晴明或幽暗,千變萬化。

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觀,前人的描述已經很詳盡了。

那麼從洞庭湖向北可通到巫峽,向南一直可通到瀟水和湘江,被降職遠調的官吏和詩人,

大多在這裏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所產生的感情,能沒有不同嗎?

概 括 描 述 岳 陽 樓 所 見 的 洞 庭 湖 景 觀 (前 人 的 描 述 已 經 很 詳 盡 了 )。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 承上啟下: 承上 → 岳陽樓因地理位置優越而看到的壯觀景象。

啟下 → 不同天氣的景色和遷客騷人觀賞景物時產生的不同感情。

修辭手法 : 1. 擬人 : 「銜遠山,吞長江」

2. 對偶 :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3. 反問 :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3
3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於那連綿的陰雨下個不斷的日子,接連數月都不放晴;

陰冷的風狂叫怒吼,渾濁的浪頭衝向天空;

太陽和星星的光輝都被隱沒了,高山都隱藏不見;

商人和旅客不能前行,船上的桅杆傾斜、船槳折斷;

黃昏時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

在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產生因離開京師或故鄉而起的懷念心情,擔憂和害怕被別人誹謗

或譏諷,只覺得滿眼蕭條空寂,感慨到極點而悲傷起來了。

描寫在 天氣惡劣 時岳陽樓所見的景象,抒發遷客騷人 傷感悲哀 的心情。

「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

→ 使人聯想到路途艱險難行,危險和命途坎坷。

→ 勾起懷念遠方(京城和故鄉)的感慨。

「 陰 風 怒 號 」、「 虎 嘯 猿 啼 」

→ 氣氛肅殺,令遭貶謫流放的人產生對被讒言中傷的恐懼。

→ 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描寫手法: 2018 樣 本 試 卷 甲 部 題 七

1. 視覺描寫: 「濁浪排空,日星隱耀」 → 用誇張的手法突顯天氣惡劣。

2. 聽覺描寫: 「陰風怒號 」 → 突出風力之大。

「虎嘯猿啼」 → 渲染了陰雨天時岳陽樓的蕭瑟氣氛。

3. 動態描寫: 「濁浪排空」 → 描寫大風下的水勢,湖面水力之大、突顯天氣惡劣

修辭手法:

1. 借代 : 「檣傾楫摧」 → 「 檣 」: 船 桅 ,「 楫 」: 船 槳 ➔ 借 代 船 。

2. 對偶: 「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

3. 疊字: 「若夫霪雨霏霏」 → 突出下雨連綿不斷。

「薄暮冥冥 」 → 突出天色昏暗。

➔ 渲染陰冷氣氛。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4
4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至於在春日天氣暖和,陽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風平浪靜,天色和湖光相映,

一片碧綠廣闊無邊;成羣的沙鷗時而飛翔時而停歇聚集,美麗的魚兒游來游去,

岸邊或小洲上的香草和蘭花,香氣濃郁,長得很茂盛。有時大片的煙霧完全消散了,

潔白明亮的月光一瀉千里,月光映照在波動的湖面上,閃耀着金光,

靜靜的月影像沉浸在水中的白玉,漁夫的歌聲互相唱和,這種快樂哪有窮盡!

在這時登上這座樓台,就會心胸開闊,精神愉快,得失榮辱全都忘記,

端起酒杯迎風暢飲,實在高興極了。

描寫在 天氣睛好 時岳陽樓所見的景象,抒發遷客騷人 心曠神怡 的心情。

– 景色優美而 生氣勃勃 → 使人開朗愉快,心曠神怡。

– 景色優美和 宏闊 → 使人自覺渺小,忘卻一切得失榮辱。

→ 心曠神怡,寵辱皆忘

描寫手法: 2018 樣 本 試 卷 甲 部 題 七

1. 聽覺描寫: 「漁歌互答」 → 如聞其聲,感受四周人事活動。

2. 嗅覺描寫: 「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 岳陽樓四周環境清幽。

3. 動態描寫: 「浮光躍金」 → 描寫月光映照的光芒。

4. 靜 態 描 寫 : 「 而 或 長 煙 一 空 , 皓 月 千 里 」、「 靜 影 沉 璧 」 → 以 月 色 突 顯 月 夜 的 寧 靜 。

修辭手法:

1. 借代 : 「錦鱗游泳」 → 「鱗」指魚鱗,借代魚,以「錦」字作修飾。

→ 魚在陽光照射的水面上游動,照亮魚身的鱗,成閃閃發光之美麗景象。

2. 用典: 「寵辱皆忘」 → 出 自 《 老 子 》「 寵 辱 若 驚 」。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5
5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 必 曰 :「 先 天 下 之 憂 而 憂 , 後 天 下 之 樂 而 樂 」 歟 !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唉!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也許和上述的兩種人有不同的表現。

為甚麼呢?他們不會因為有美好的景物、環境而高興或悲傷,也不會因為自己不幸的遭遇

而高興或悲傷。在朝廷上做大官,便會為他的百姓擔憂;身處在僻遠的地方,

就會為他的君主擔憂。這就是說在朝廷做官也要憂慮,不在朝廷做官也要憂慮,

那 麼 甚 麼 時 候 才 能 快 樂 呢 ? 他 們 一 定 會 說 :「 在 天 下 人 擔 憂 之 前 先 擔 憂 , 在 天 下 人 享 樂 之

後才享樂」吧!唉!如果沒有這些人,我將依從誰呢?

1.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2018 樣 本 試 卷 甲 部 題 八

→ 承上啟下 :反襯 古仁人比遷客騷人層次更高。

→ 遷客騷人: 在陰天時登樓 → 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對比
在睛天時登樓 → 心曠神怡,寵辱皆忘

→ 心情易受外在環境影響,胸襟氣度不夠廣闊,未能超越個人利害,

因個人境遇、得失而波動。

→ 古仁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

→ 無論做官或退隱,都在天下人擔憂前先擔憂,在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

天下人豐衣足食後才快樂,不受環境或一己榮辱得失而或喜或悲。

➔ 作者的胸懷心志: 2019 中 學 文 憑 試 卷 四 題 3.1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不因環境或一己的榮辱得失而或喜或悲。

2.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心為百姓,為天下謀福祉。

2.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 作者和滕子京同樣被貶,借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

帶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心志,

表達不願曲高和寡,暗含對滕子京的箴規之意。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6
總論
一、 文章寫作目的

1. 應滕子京的委託。

2. 申述憂國憂民的襟懷不受環境或一己的榮辱得失而改變。

3. 激勵自己,和滕子京互相勵勉:雖處逆境,仍要堅守信念與志向。

4. 告誡後人要效法古仁人,以天下為己任。

二、 文章結構

1. 以記事開始,交代寫作本文的原因。

2. 概 括 描 繪 在 岳 陽 樓 所 見 的 洞 庭 湖 景 色 , 引 申 至 「 覽 情 之 物 」。

3. 描寫天氣惡劣和天氣晴朗下,在岳陽樓所見的景象,

→ 指出遷客騷人傷感悲哀和心曠神怡的心情。

寓情於景

– 把 「 悲 」「 喜 」 之 情 投 射 在 景 物 中

→ 天氣惡劣 ➔ 傷感悲哀

→ 天氣睛好 ➔ 心曠神怡

4. 闡明自己想擁有「古仁人之心」的遠大理想和胸襟,

→ 勉勵滕子京雖處逆境,仍要堅守信念與志向。

三、 貶謫文學

→ 作者在記遊岳陽樓看到的景觀之餘,還表達了自己面對人生逆境時,

仍憂國憂民的心態,並抒發個人抑鬱與仕途失意之情。

全文駢散相間(多句排比 / 對偶短句)
➔ 使文章節奏明快、語言錯落有致,讀來抑揚頓挫,和諧悅耳,有音樂美。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7
二、論仁‧論孝‧論君子 《論語》 (體裁:語錄體)

論仁

1 子 曰 :「 不 仁 者 , 不 可 以 久 處 約 , 不 可 以 長 處 樂 。 仁 者 安 仁 , 知 者 利 仁 。 」

《里仁》第四

孔 子 說 :「 沒 有 仁 德 的 人 不 能 夠 長 期 居 於 窮 困 之 中 , 也 不 能 夠 長 期 居 於 安 樂 之 中 。

有仁德的人能長期實行仁德而心安,聰明的人則能為長遠利益而實行仁。」

→ 長居貧因 ➔ 為非作歹
– 對比 :仁者安貧樂道,不仁者不安於現狀
→ 長居安樂 ➔ 驕奢淫逸

2 子 曰 :「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里仁》第四

孔 子 說 :「 富 有 與 顯 貴 , 是 人 人 所 嚮 往 的 ; 如 不 是 以 正 當 的 方 法 得 到 它 , 君 子 就 不 接 受 。

貧苦與低賤,是人人所厭惡的;如果不是用正當的手段擺脫它,君子寧可安於貧窮。

君子抛棄了仁德,又怎能成就聲名呢?即使僅僅是吃一頓飯的時間,也不背離仁德。

倉卒間,也一定安於仁,流離顛沛時,也一定與仁德同在。

– 「 道 」: 正 當 之 法 。

– 「 仁 」: 仁 者 的 正 當 態 度 及 行 事 原 則 。

– 「 君 子 無 終 食 之 間 違 仁 」: 以 一 頓 飯 的 時 間 借 喻 極 短 的 時 間 。

– 「 君 子 去 仁 , 惡 乎 成 名 ? 」: 反 問 → 強調君子必須重仁義。

➔ 仁者希望得到富貴、遠離貧賤,但只以正當方法得之,並在任何時候都保持仁心。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8
3 顏淵問仁。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 淵 曰 :「 請 問 其 目 。 」

子 曰 :「 非 禮 勿 視 , 非 禮 勿 聽 , 非 禮 勿 言 , 非 禮 勿 動 。 」

顏 淵 曰 :「 回 雖 不 敏 , 請 事 斯 語 矣 。 」 《顏淵》第十二

顏 淵 請 教 「 仁 」。 孔 子 道 :「 克 服 一 己 私 慾 , 使 言 行 合 乎 禮 的 標 準 就 是 仁 。

一旦克己復禮了,天下人都會稱許你是仁人。實行仁德全靠自己,難道還能靠別人嗎?」

顏 淵 說 :「 望 能 指 導 具 體 實 行 的 方 法 。 」

孔 子 道 :「 不 合 禮 的 事 物 不 去 看 它 , 不 合 禮 的 言 語 不 去 聽 它 ,

不合禮的意見不去說它,不合禮的行為不去做它。」

顏 淵 說 :「 學 生 雖 然 遲 鈍 , 也 讓 我 遵 照 這 些 教 導 去 實 行 吧 。 」

– 「 仁 」: 人 格 修 養 的 最 高 標 準 (行 仁 方 法 : 克 服 一 己 私 慾 , 使 言 行 合 乎 禮 的 標 準 )

→ 具 體 表 現 :「 非 禮 勿 視 、 非 禮 勿 聽 、 非 禮 勿 言 、 非 禮 勿 動 」: 排 比 →肯 定 的 語 氣 。

– 「 禮 」: 人 的 言 行 規 範 (可 指 外 在 的 禮 儀 ) → 本質:從心而發的辭讓恭敬之心。

4 子 曰 :「 志 士 仁 人 , 無 求 生 以 害 仁 , 有 殺 身 以 成 仁 。 」 《 衞 靈 公 》 第 十 五

孔 子 說 :「 守 義 之 士 、 仁 德 之 人 , 決 不 因 求 生 而 有 害 仁 德 , 而 寧 可 拋 棄 生 命 來 成 全 仁 德 。

– 仁義的價值重於個人生命

→ 不論環境怎樣都不會有害仁德,在生死關頭會拋棄生命來成全仁德。

➔ 仁者無私無畏的高尚人格和情操。

– 對偶:增加文字氣勢。

仁者的特質

1. 長期實行仁德而心安。
仁 2. 以正當的方法得到富貴和擺脫貧賤。

3. 克服一己私慾,使言行合乎禮的標準。
者 4. 堅持仁德,為成全仁德而拋棄生命。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9
論君子

5 子 曰 :「 君 子 不 重 , 則 不 威 , 學 則 不 固 。 主 忠 信 。

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學而》第一

孔 子 說 :「 君 子 不 莊 重 , 就 不 會 有 威 嚴 , 所 學 的 東 西 也 不 能 牢 固 掌 握 。

要以誠實不欺、盡心待人為根本。要與德行勝過自己的人交友。有過失就應不怕改正。」

6 司 馬 牛 問 君 子 。 子 曰 :「 君 子 不 憂 不 懼 。 」

曰 :「 不 憂 不 懼 , 斯 謂 之 君 子 已 乎 ? 」

子 曰 :「 內 省 不 疚 , 夫 何 憂 何 懼 ? 」 《顏淵》第十二

司 馬 牛 向 孔 子 請 教 怎 樣 才 是 君 子 。 孔 子 說 :「 君 子 不 憂 愁 不 膽 怯 。 」

司 馬 牛 說 :「 不 憂 愁 不 膽 怯 , 這 就 能 稱 為 君 子 了 嗎 ? 」

孔 子 說 :「 自 問 於 心 而 沒 有 羞 愧 , 那 又 有 甚 麼 可 憂 愁 , 有 甚 麼 可 害 怕 呢 ? 」

– 君子重視個人品德,常自我反省,為自己犯錯而憂愁、恐懼。

➔ 凡事依禮而行,不做不符仁德之事 ➔ 自我反省而不憂愁、不恐懼。

7 子 曰 :「 君 子 恥 其 言 而 過 其 行 。 」 《憲問》第十四

孔 子 說 :「 君 子 以 自 己 的 言 論 超 過 自 己 的 實 際 為 羞 恥 。 」

– 君子慎言力行,避免言過其實,實踐多於空談 ➔ 認真、莊重。

8 子 曰 :「 君 子 義 以 為 質 , 禮 以 行 之 , 孫 以 出 之 , 信 以 成 之 , 君 子 哉 ! 」

《衞靈公》第十五

孔 子 說 :「 君 子 把 義 作 為 立 身 的 根 本 , 依 禮 來 實 行 義 , 用 謙 遜 的 言 語 來 表 現 義 ,

靠誠實不欺的態度來使義得以完成,這真是位君子啊!」

– 君子的言行皆以禮義為依歸。 ➔ 態度謙遜、不趾高氣揚。

9 子 曰 :「 君 子 病 無 能 焉 , 不 病 人 之 不 己 知 也 。 」 《衞靈公》第十五
孔 子 說 :「 君 子 只 擔 心 自 己 沒 有 能 力 , 不 擔 心 別 人 不 了 解 自 己 啊 。 」
2019 中 學 文 憑 試 卷 四 題 3.1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10
君子 對比 小人 ﹕

10 子 曰 :「 君 子 坦 蕩 蕩 , 小 人 長 戚 戚 。 」 《述而》第七

11 子 曰 :「 君 子 成 人 之 美 , 不 成 人 之 惡 。 小 人 反 是 。 」 《顏淵》第十二

12 子 曰 :「 君 子 求 諸 己 , 小 人 求 諸 人 。 」 《衞靈公》第十五

2019 中 學 文 憑 試 乙 部 題 二 十 二

10 孔 子 說 :「 君 子 胸 襟 坦 然 廣 闊 , 小 人 經 常 局 促 憂 愁 。 」

11 孔 子 說 :「 君 子 成 全 別 人 的 好 事 , 並 不 促 成 別 人 的 壞 事 。 小 人 的 行 事 卻 相 反 。 」

12 孔 子 說 :「 君 子 要 求 自 己 行 仁 道 , 小 人 只 要 求 他 人 行 仁 道 。 」

君子 小人

心境 重義,不計較個人利害,心境保持舒泰 重利,患得患失,心境常常憂愁

處事 重義,成全別人的好事,助人為善 重利,存心不仁, 導人向惡

自律 要求自己行仁道,待人寬而律己嚴 要求別人行仁道,疏於責己,待人嚴苛

君子的特質

儀容 莊重威嚴,使人敬畏。

交友 不與德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

君 面對過錯 勇於改正,自我反省。

說話 避免言過其實。

⚫ 重義,嚴於律己,待人寬容。

子 行事 ⚫


只憂慮自己是否有本領,卻不要求別人。

助人為善,不願與人為惡。

心境 寬廣舒泰,不憂不懼。

「仁者」與「君子」相似之處

( 1) 做 人 處 世 態 度 : 處 事 嚴 謹 認 真 , 待 人 忠 誠 無 欺 , 行 為 合 禮 。

( 2) 對 義 利 的 選 擇 : 重 義 輕 利 , 不 會 為 利 益 而 損 害 「 仁 」。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11
論孝

13 孟 懿 子 問 孝 。 子 曰 :「 無 違 。 」

樊 遲 御 , 子 告 之 曰 :「 孟 孫 問 孝 於 我 , 我 對 曰 :『 無 違 。 』」

樊 遲 曰 :「 何 謂 也 ? 」

子 曰 :「 生 , 事 之 以 禮 ; 死 , 葬 之 以 禮 , 祭 之 以 禮 。 」 《為政》第二

孟 懿 子 向 孔 子 問 孝 道 。 孔 子 說 :「 不 要 違 背 禮 節 。 」

樊 遲 替 孔 子 駕 車 , 孔 子 告 訴 他 說 :「 孟 孫 向 我 問 孝 道 , 我 回 答 說 :『 不 要 違 背 禮 節 。 』」

樊 遲 說 :「 這 是 甚 麼 意 思 ? 」

孔 子 說 :「 父 母 在 生 , 依 照 禮 節 來 侍 奉 他 們 ;

父母死去,依照禮節來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2019 中 學 文 憑 試 甲 部 題 三

「 無 違 」: 重 義 , 子 女 不 要 違 背 禮 節

→ 父母在生時,依照禮節來侍奉他們

→ 父母死去後,依照禮節來埋葬,祭祀他們,避免父母陷入不義。

14 子 曰 :「 事 父 母 幾 諫 , 見 志 不 從 , 又 敬 不 違 , 勞 而 不 怨 。 」

《里仁》第四

孔 子 說 :「 侍 奉 父 母 ,( 如 果 他 們 有 過 錯 時 ) 要 輕 微 婉 轉 地 勸 諫 ,

看到自己的心意沒有被聽從,仍然恭敬地不忤逆他們,內心憂愁但不怨恨。」

2019 中 學 文 憑 試 甲 部 題 三

「 事 父 母 幾 諫 」: 子 女 本 孝 敬 之 心 勸 諫 父 母 , 避 免 他 們 陷 入 不 義 。

「 不 違 」: 重 親 情 , 不 要 冒 犯 父 母 。

→ 子女委婉地規勸父母,即使父母不接納自己的意見,仍要恭敬地對待,不冒犯他們。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12
15 子 游 問 孝 。 子 曰 :「 今 之 孝 者 , 是 謂 能 養 。

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為政》第二

子 游 問 孝 道 。 孔 子 說 :「 現 在 的 所 謂 孝 , 只 是 能 夠 養 活 父 母 。 至 於 狗 馬 , 都 能 得 到 飼 養 ;

如果不尊敬父母,那麼用甚麼區別贍養父母與飼養犬馬呢?」

飼養犬馬:只需養活牠們

對比 膽養父母:不僅要養活父母,更應孝敬父母。

16 子 曰 :「 父 母 之 年 , 不 可 不 知 也 。 一 則 以 喜 , 一 則 以 懼 。 」

《里仁》第四

孔 子 說 :「 父 母 的 年 紀 ,( 子 女 ) 不 能 不 知 道 。 一 方 面 因 而 高 興 , 另 一 方 面 因 而 懼 怕 。 」

原因
喜 父母得享高壽,為人子女可克盡孝道,享天倫之樂。

懼 父母年事已高,不久於人世。為人子女能盡孝的時日無多。

道理:子女要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光,把握機會孝順父母。

總論
1. 體 裁 特 點 (語 錄 體 ) [《 里 仁 》 第 四 – 《 里 仁 》: 篇 名 ; 第 四 : 篇 序 ]

→ 以記錄簡短的談話和問答為主,各章章節短小,內容獨立,語言精練,含義深遠

2. 儒家觀念

– 以內心修養去除私慾,以「仁」為根本,使人的言行合乎禮義的規範 ➔ 「 君 子 」。

3. 善 用 修 辭 ( 對 偶 、 排 比 、 反 問 ), 富 於 氣 勢 , 加 強 說 理

跨課文連結
「古仁人」–《岳陽樓記》 「仁者」–《論語‧論仁》

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無論做官或退隱, 安貧樂道,希望得到富貴、遠離貧賤,

都在天下人擔憂前先擔憂,在政通人和、 但不接受以不正當的手段去得到富貴

百姓安居樂業、天下人豐衣足食後才快樂 或擺脫貧賤

「古仁人」是以看護「天下人」為己任,無論有職務與否,他們仍然心繫社稷

,但仁者心中最終的心思是希望得到富貴。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13
三、魚我所欲也 《孟子》 (體裁:議論文)

1 孟子曰: 2019 中 學 文 憑 試 卷 四 題 8.2– ☺ 孟 子 背 景 ☺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孟 子 說 :「 魚 , 是 我 想 要 的 , 熊 掌 , 也 是 我 想 要 的 ; 如 果 這 兩 者 不 能 同 時 得 到 , 我 就 捨 棄

魚而選擇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大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兩者不能同時得到,我就捨棄

生命而選擇大義。生命是我想要的,然而我還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東西,所以我不會苟且偷

生;死亡是我所厭惡的,然而我還有比死亡更厭惡的事情,所以有的禍患我不躲避。如果

人們沒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東西,那麼凡是可求得生存的手段,有甚麼不可用呢?如果人們

沒有比死亡更厭惡的事情,那麼凡是可以躲避禍害的事情,有甚麼不可做呢?依循這些方

法就可以生存,卻有人不使用,依循這些方法就可以躲避禍患,卻有人不願意這樣做,因

此人們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東西,人們有比死亡更厭惡的事情。不僅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

人都有這種本性,只不過賢人能夠保持不喪失罷了。

比喻 / 類比論證 2018 樣 本 試 卷 甲 部 題 二

– 以 「魚」 比喻 「生」

「熊掌」 比喻 「義」

→ 由於道義的價值高於生命,生與義不可兼得,面對兩難抉擇時,應捨生取義。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14
正反論證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第一部分
由 「 魚 , 我 所 欲 也 」 至 「 舍 生 而 取 義 也 」:
提出論點
– 人 面 對 生 命 與 道 義 兩 難 抉 擇 時 ( 對 比 ), 因 後 者 的 價 值 高 於 前 者
➔ 人應捨棄生命,選擇道義。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由 「 生 亦 我 所 欲 」 至 「 故 患 有 所 不 辟 也 」:
第二部分
– 以生死作對比 ,說明人們都渴望生而害怕死,
正面論述
→ 但人覺得 還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東西 ➔ 「義」
→ 還有比死亡更厭惡的東西 ➔ 「不義」
➔ 人不能苟且偷生,無原則地避開死亡的禍患。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由 「 如 使 人 之 所 欲 莫 甚 於 生 」 至 「 賢 者 能 勿 喪 耳 」:
第三部分
– 如果沒有東西比生命更寶貴,沒有東西比死亡更令人厭惡,
反面論述
怎樣的生存方法、避過死亡的手段都會有人使用,但事實非如此。
→ 有些事情(合義的事)比生存更為人所渴求,
→ 有些事情(反義的事)比死亡更為人所厭惡。
➔ 面對生死考驗時,不是所有人都因求生避死而不擇手段、不顧禮義,
➔ 不單是賢者才會有如此反應
➔ 生與死應以「義」為取捨標準,而源於善性的「義」是人人都有的。

「 非 獨 賢 者 有 是 心 也 , 人 皆 有 之 」:

– 強調人人都可捨生取義,游說人們改變只有「賢者」才可做到捨生取義的看法,

接受他的觀點。

– 承上啟下:

承上 → 前文論證人最重視的並非生死,而且有「捨生取義」之心。

啟下 → 以 「 行 道 之 人 」、「 乞 人 」 餓 死 也 不 接 受 呼 喝 着 給 予 或 踐 踏 過 的 食 物 為 例 ,

論 證 捨 生 取 義 之 心 是 「 人 皆 有 之 」。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15
2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一竹筐食物,一木碗湯羹,得到它們就能生存,得不到它們就會餓死。大聲地呼喝着給人
吃,路人不會接受;用腳踐踏着給人吃,乞丐也不屑接受;萬鍾的俸祿卻不分辨是否合於
禮義就接受了。萬鍾的俸祿對我有甚麼增益呢?為了得到華美的居室、妻妾的侍奉、讓我
認識的窮困者感激我的接濟嗎?從前寧願死都不接受的,現在卻為了華美的居室而接受
了;從前寧願死都不接受的,現在卻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從前寧願死都不接受的,
現在卻為了讓我認識的窮困者感激我而接受了,這些做法不可以停止嗎?這就叫喪失了人
的本性。」

➔ 反面論證見利忘義是喪失本心的表現,並指出不喪失本心和喪失本心的分別。

一 、「 一 簞 食 , 一 豆 羹 」 之 例 2018 樣 本 試 卷 甲 部 題 三

(1) 施 予 者 的 態 度 : 嘑 爾 、 蹴 爾

→ 人 天 生 的 羞 惡 之 心 阻 止 自 己 接 受 不 合 禮 義 的 「 嗟 來 之 食 」, 以 免 陷 自 身 於 不 義

即使普通如路人,低賤如乞丐也有這高尚行為。

➔ 只 要 順 着 本 心 , 人 人 都 能 實 踐 「 義 」。

(2) 「 賢 者 」: 沒 有 喪 失 本 心 的 人 ( 如 路 人 和 乞 丐 寧 死 不 願 接 受 施 捨 )

二 、「 鄉 為 身 死 而 不 受 」, 後 來 卻 「 為 之 」 →「 失 其 本 心 」

– 「 是 心 」 /「 本 心 」: 羞 惡 之 心 , 重 視 禮 義 多 於 生 死 , 懂 得 捨 生 取 義 ➔ 人 皆 有 之

– 「 不 受 」: 接 受 不 義 之 食 是 對 人 格 的 侮 辱 。

– 「 為 之 」: 受 物 欲 ( 萬 鍾 、 宮 室 之 美 、 妻 妾 之 奉 ) 或 虛 榮 ( 所 識 窮 乏 者 得 我 ) 引 誘

→ 「 失 其 本 心 」、 利 欲 薰 心 、 見 利 忘 義 , 在 面 對 生 義 的 取 捨 關 頭 時 難 「 捨 生 取 義 」

➔ 物慾 及外在環境 會影響人本性的善,使人為惡 ➔ 突出「為之」的不合理。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16
修辭手法:

1. 對比:

(1) 「 簞 豆 」 對 比 「 萬 鍾 」 比喻論證

– 「 簞 豆 」: 食 物 之 少 , 攸 關 生 死

– 「 萬 鍾 」: 以 大 量 的 穀 物 借 指 俸 祿 之 多 , 但 遠 不 及 生 命 的 價 值 。

→ 有人過往在生與義之間選擇了義,後來卻在俸祿和義之間選擇了俸祿

➔ 突顯見利忘義之人荒謬可笑。

(2) 「 嗟 來 之 食 」 對 比 「 萬 鍾 」

– 兩者都不合禮義,所以乞丐及受俸祿的人都不應接受。

➔ 反證見利忘義是喪失本心的表現。

(3) 「 行 道 之 人 」、「 乞 人 」 對 比 「 不 辯 禮 義 」 接 受 「 萬 鍾 」 的 人

– 流浪者和乞丐明知只有得到「一簞食,一豆羹」才不致餓死,但若別人以無禮

態度施捨食物,他們寧死也不接受 → 有 「 本 心 」, 面 對 生 死 關 頭 會 捨 生 取 義

– 追求物質享受和個人虛名的人,卻不管是否合乎禮義而接受豐厚俸祿。

➔ 擁有本心的人凡事以義為先,失本心的人則因行事不以禮義為依歸而捨義取利

2. 排比

–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

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 三句結構相同、意思相關、語氣一致,加強文章氣勢,增加感染力和說服力。

3. 反問

– 「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 「是亦不可以已乎?」

→ 第二問句直接回應第一個問句

→ 高官厚祿(萬鍾)的利益包括華美的居室、妻妾侍奉、貧困的人感激自己。

→ 第三問句針對第二問句的情況提出詰難:為利益而不顧禮義,這種做法不能停止 嗎?

→ 直 接 道 出 這 些 做 法 不 能 停 止 的 原 因 是 「 失 其 本 心 」。

➔ 不容反駁的雄辯氣勢,且語帶嘲諷,流露出強烈感情色彩。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17
總論
作 者 以 「 魚 」 和 「 熊 掌 」 比 喻 「 生 」 和 「 義 」,

→ 指 出 捨 生 取 義 的 人 生 態 度 是 每 人 都 有 的 「 本 心 」,

➔ 生死應以義為取捨標準,勿因一己私慾而喪失本心。

跨課文連結
一 、《 論 仁 . 論 孝 . 論 君 子 》

(1) 「 志 士 仁 人 , 無 求 生 以 害 仁 , 有 殺 身 以 成 仁 。 」 與 「 舍 生 取 義 」 的 主 張 相 通 。

→ 為了成就心中崇高的理想,在關鍵時刻,人應該不惜捨棄生命。

➔ 儒家所提倡的理想人格。

(2) 對 「 義 」 的 定 義

《魚我所欲也》 《論仁.論孝.論君子》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

義與生命同是人們所追求的, 信以成之,君子哉!」

定義 但當情況不容兩者並存時, – 義是君子立身本質,

人要捨生取義。 君子會在行為上守禮、以謙遜言語

和誠實不欺的態度來表現禮。

觀點 義比生命更重要。 義是君子一切行為的準則。

(3) 對 「 義 」、「 利 」 的 看 法

《魚我所欲也》 《論仁.論孝.論君子》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即使面對優厚的俸祿,
,不處也。」
人們亦要分辨是否合於禮義才接受,
– 各人都嚮往財富,但必須以正當手段
否則就是陷自身於不義。
求取,否則就是有違道義。

孟子和孔子均主張重義輕利。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18
四、六國論 蘇洵 (體裁:史論)

1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或 曰 :「 六 國 互 喪 , 率 賂 秦 耶 ? 」

曰 :「 不 賂 者 以 賂 者 喪 , 蓋 失 強 援 , 不 能 獨 完 , 故 曰 弊 在 賂 秦 也 。 」

六國破敗滅亡,不是兵器不鋒利,作戰不得法,弊病在於割地賄賂秦國。

賄賂秦國而令自己的國力損耗,這是破敗滅亡的原因啊。

有 人 問 :「 六 國 相 繼 滅 亡 , 全 都 是 因 為 賄 賂 秦 國 嗎 ? 」

回 答 說 :「 不 賄 賂 秦 的 國 家 因 為 賄 賂 秦 的 國 家 而 亡 , 因 失 去 了 強 大 的 援 助 ,

自然不能獨個兒保全,所以說弊病就在賄賂秦國。」

總 論 : 中 心 論 點 → 「 六 國 破 滅 , 非 兵 不 利 , 戰 不 善 , 弊 在 賂 秦 。 」( 先 破 後 立 )

– 破:排除一般人以為六國滅亡是因為兵器不鋒利、作戰不得法的錯誤想法。

– 立 : 賂 秦 的 國 家 →「 賂 秦 而 力 虧 , 破 滅 之 道 也 。 」 ➔ 割 地 賂 秦 損 耗 國 力 , 自 取 滅 亡

不 賂 秦 的 國 家 →「 蓋 失 強 援 , 不 能 獨 完 。 」

➔ 失掉鄰國援助,不能憑自身國力抗秦,被秦所滅。

➔ 手法: 開門見山 → 清晰突出自己的論點,讓讀者易於掌握。

– 提出中心論點 → 全文總綱,統率下文論點,逐步分析,反覆論證,令讀者完全折服

– 製造懸念 → 引起讀者閱讀下文的興趣。

修辭手法:

1. 設 問 : 或 曰 :「 六 國 互 喪 , 率 賂 秦 耶 ? 」 曰 :「 不 賂 者 以 賂 者 喪 , 蓋 失 強 援 , 不 能 獨 完

,故曰弊在賂秦也。」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19
本論:承上,分析六國無論賂秦與否,最終同樣破滅的事例作分論點,支持中心論點

2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古 人 云 :「 以 地 事 秦 , 猶 抱 薪 救 火 , 薪 不 盡 , 火 不 滅 。 」 此 言 得 之 。

秦國用武力奪取土地之外,小則得到城邑,大則得到城池。

秦國受賄賂得到的土地,跟戰勝而得到的土地相比,實際要多百倍;

六國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跟戰敗而喪失的土地相比,實際也多百倍;

那麼秦國最大的慾望,六國最大的禍患,根本就不在於戰爭了。

六國的祖輩,冒着風霜雨露,披荊斬棘,才佔有很少的一點土地。

子孫卻不怎麼愛惜這些土地,雙手捧着奉送給別人,好像拋棄小草一樣。

今天割讓五座城池,明天割讓十座城池,然後才換得一夜的安睡。

可是起來看看四周邊境,秦國的軍隊又來了。

但是六國的土地有限,強暴的秦國的貪慾無窮,

你送給他愈多,他侵略你就愈厲害,

所以不用戰爭,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已能清楚分辨了。

終於弄到滅亡的結局,是順理成章的。

古 人 說 :「 拿 土 地 侍 奉 秦 國 , 就 好 比 抱 着 木 柴 去 救 火 , 柴 沒 燒 完 , 火 不 熄 滅 。 」

這話真有道理。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20
段意:以「割地」的史實論證「弊在賂秦」之理。

六 國 破 滅 的 原 因 – 賂 秦 的 國 家 : 韓 、 魏 、 楚 ➔ 自 取 滅 亡 :「 賂 秦 而 力 虧 」

1. 秦於三國割讓所得的土地遠多於戰勝而得的。 → 秦國力日強,形成積威。

2. 三國割讓給秦的土地遠多於戰敗而喪失的。 → 三國國力虧損。

3. 割地賂秦只換得片刻安寧,苟且偷安。

4. 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 → 割地越多,秦國的侵略越頻繁、急迫。

論證方法:

一、對比論證

(1) 思 厥 先 祖 父 , 暴 霜 露 , 斬 荊 棘 , 以 有 尺 寸 之 地 。 子 孫 視 之 不 甚 惜 , 舉 以 予 人 , 如 棄 草 芥 。

→ 以祖先立國的艱辛 對比 子孫輕易割地賂秦。 ➔ 論證賂秦有違孝道。

(2) 「 然 則 諸 侯 之 地 有 限 , 暴 秦 之 欲 無 厭 , 奉 之 彌 繁 , 侵 之 愈 急 」

→ 以諸侯土地有限對比 秦國貪欲無厭。 ➔ 論證賂秦助長秦國侵略野心。

二 、 引 用 / 比 喻 論 證 : 古 人 云 :「 以 地 事 秦 , 猶 抱 薪 救 火 , 薪 不 盡 , 火 不 滅 。 」 此 言 得 之 。

比喻的事物 相似之處
「薪」比喻 諸候的土地跟柴薪都是有限的,
諸侯的土地 諸侯割讓土地會助長秦的欲望,如同柴薪會加強火勢。
「火」比喻 火只要有可燃燒的柴就不會熄滅,
秦國的欲望 只要其他國家還有土地可以割讓,秦國的欲望就不會停止。
➔ 以古人之言論證割地賂秦於事無補,反而助長了秦國侵略的野心,

諸侯土地耗盡,國家滅亡,秦才罷休。

修辭手法:

1. 對比 / 誇張: 「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2. 比喻: 「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3. 對偶: 「暴霜露,斬荊棘」 ; 「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4. 誇張: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 誇大諸侯割地賂秦之多和頻繁。

「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 「一夕安寢」後,秦兵第二天早上又至。

➔ 誇大割地賂秦換得安寧之短暫和秦國侵略的頻繁、急迫。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21
3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

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

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

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齊國從來不曾賄賂秦國,最後也隨着五國滅亡,為甚麼呢?

這是親附秦國而不幫助五國的緣故。五國已經滅亡,齊國也就不能倖免了。

燕國、趙國的國君,起初還有遠大的謀略,能守住自己的國土,堅持原則不賄賂秦國。

所以燕國雖然是小國而能較後才滅亡,這就是用兵的效果。

到了太子丹以荊軻刺秦王作為對付秦的策略,才招致滅亡的禍患。

趙國曾五次跟秦國作戰,兩次失敗而三次勝利。

後來秦國多次攻打趙國,李牧接連擊退了秦軍。

及至李牧因遭受讒言誣陷而被殺,邯鄲就變成秦國的一個郡了,

真可惜趙國用武力抗秦卻不能堅持到底。

況且燕、趙兩國處於秦國快要把其他國家消滅淨盡的時候,可說智謀和軍力都很單薄,

被打敗而亡國,確實是不得已的事。

假使三國都愛惜自己的國土,齊國人不要去親附秦國,荊軻不去刺秦王,

李牧這樣的良將還在,

那麼勝敗的運數,存亡的因素,假使跟秦國相比,或許還不容易估量。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22
以齊、燕、趙三國為例,說明「不賂者以賂者喪」之理,進一步論證「弊在賂秦」

六國破滅的原因

– 不賂秦的國家: 齊、燕、趙

➔ 無法自保: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

一、共同因素:賂秦國家相繼破滅,三國失鄰國援助,勢寡力弱,被秦國一一擊破。

➔ 不賂者以賂者喪

二、個別因素

(1) 齊 國 : 親 附 秦 國 而 不 助 五 國 , 五 國 滅 亡 。 → 孤立的齊國難以自保。

(2) 燕 國 : 愛 惜 土 地 , 不 割 地 事 秦 。

➔ 但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失敗,令秦國舉兵而亡國。

(3) 趙 國 : 曾 跟 秦 作 戰 , 二 敗 而 三 勝 。

➔ 趙王誤信讒言,錯殺良將李牧,不能堅持用武力抗秦,卒致滅亡。

六國可勝秦的方法(個別方法)

1. 韓、魏、楚:愛惜土地,不割地求和。 2. 齊:不和秦結盟,援助五國。

3. 燕:不派刺客行刺秦王。 4. 趙:不誤信讒言,錯殺良將。

論證方法:

一、舉例論證

(1) 史 例 :「 至 丹 以 荊 卿 為 計 , 始 速 禍 焉 。 趙 嘗 五 戰 於 秦 , 二 敗 而 三 勝 。 後 秦 擊

趙者再,李牧連卻之。」 → 以歷史事例論證燕、趙滅亡的原因。

(2) 設 例 :「 向 使 三 國 各 愛 其 地 … … 或 未 易 量 。 」

→ 作者因應六國破滅的原因提出假設,論證六國有勝秦之機。

二、駁論

– 「 是 故 燕 雖 小 國 而 後 亡 , 斯 用 兵 之 效 也 。 」、「 趙 嘗 五 戰 於 秦 , 二 敗 而 三 勝 。 」

→ 以燕、趙對秦用兵的事例論證六國有軍事能力抗秦,

滅 亡 不 是 因 為 「 兵 不 利 、 戰 不 善 」。

修辭手法:

1. 設 問 :「 齊 人 未 嘗 賂 秦 , 終 繼 五 國 遷 滅 , 何 哉 ? 與 嬴 而 不 助 五 國 也 。 」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23
4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並力西嚮,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悲夫!有如此之勢,

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唉!如果用賄賂秦國的土地,封賞給天下有謀略的大臣;用侍奉秦國的心意,禮遇天下才

智出眾的人才;合力向西抵禦秦國,那麼我恐怕秦國的人連飯也吃不下去了。這多麼可悲

啊!六國有這樣的形勢,卻被秦國久積的威勢所脅迫,土地一天天、一月月地割削,以致

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別人積累的威勢所脅迫啊!

結論:以六國因賂秦而亡的歷史故事作結,呼籲「為國者」不要被積威所脅迫。

六國 對比 北宋

六國 北宋 –「為國者」
外 患 遭強秦入侵。 遭遼國和西夏入侵。
對外政策 畏懼強秦威勢,割地求和。 每年納幣予遼國和西夏,以求苟安。
國 力 割地賂秦,國力日損。 國庫空虛,國力日衰。

 假設論證 

六國可勝秦的方法(整體策略) 建議北宋政府
1. 以賂秦的土地封賞天下的諸侯。
重用人才 ,在軍事 上做好準備,對抗外敵。
2. 以事奉秦國的心意,禮待天下奇才。
3. 不被秦國積威所脅迫,聯手西抗強秦。 以史為鑑 ,不要被遼國和西夏的積威所脅迫
➔ 秦國人連飯也吃不下去。 而屈辱退讓。

5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六國跟秦國一樣是諸侯國,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尚且還有可不用賄賂而戰勝秦國的形

勢。如果以一統天下的大國,卻跟隨六國滅亡的舊事,這就連六國也不如了。

餘論:借古諷今 → 對比 有「天下之大」的北宋和只是諸侯的六國

→ 如北宋像六國那樣有不賂而勝的形勢但最終滅亡,這就連六國也不如。

→ 藉六國賂秦而亡的故事,警誡北宋政府不要重蹈覆轍,對外族卑躬屈膝、輸幣求和。

沒有提及北宋政府 → 不開罪君主 ➔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

作者藉戰國時六國賂秦而亡的舊事,痛切論述屈辱求和必定自取滅亡,
總論
委婉諷諫當政者以史為鑑,改變對外妥協的政策,積極禦侮,以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新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 文 言 指 定 篇 章 精 讀 2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