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脉冲星的成因

罗正大 中国宜宾正大自然外力与斥力研究院

邮 箱 2418801532@qq.com

脉冲星(puⅠsar)
,又称波霎,被认为是“中子星”的一种,

会周期性发射脉冲信号的星体,直径大多为 20km 左右,自转极快。

1967 年 10 月,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安东尼.体伊什教授

的研究生乔丝琳.贝尔检测射电望远镜收到的信号时,无意中发现了

一些有规律的脉冲信号,它们的周期十分稳定,但在接下来不到半

年的时间里,又陆陆续续发现了数个这样的脉冲信号。后来人们认

为这是一类新的天体,并把它命名为“脉冲星”。脉冲星与类星体、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一道,并称为 20 世纪 60 年代天

文学“四大发现”。

以自然外力(+1)聚射流与自然斥力(-1)辐射流相互作用的

理论来解读,脉冲星不是实质天体,更不是刚体高密度的“中子

星”,而是在自然外力(背景场聚射流)作用下,星体(天体)之间

斥力场相互对抗的焦点处所形成的囊囤积的能量点(湍流),这个囊

囤积的能量点即是脉冲星。具体来说,星体(天体)在自然外力

(+1)收缩、聚集的作用下而相互之间斥力场对抗、搓揉、碾磨、

摩擦,并在相互斥力场对抗的焦点处形成能量的囊囤积(湍流),当

星体(天体)之间斥力场对抗焦点处的能量囊囤积(湍流)达到极
限时,便从这一能量囊囤积(湍流)的两极向外释放能量束,这一

能量束就是脉冲信号,这就是脉冲星的成因。

当星体(天体)之间相互斥力场对抗焦点处的能量囊囤积(湍

流)周期性的释放脉冲(能量束),即是周期性的脉冲星。脉冲星有

单星脉冲、双星脉冲和多星脉冲,其形成原理都一样。另外,脉冲

星和类星体都是星体(天体)之间斥力场相互焦点对抗的产物,形

成原理也一样,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受自然外力(+1)的收缩和聚集作用,星体(天体)之间总是

相互自然斥力(-1)焦点对抗、碾磨和挤压。随着星体(天体)螺

旋渐进,星体(天体)之间相互斥力对抗、碾磨和挤压会不断增

强,促使星体(天体)之间相互斥力对抗的焦点处产生脉冲(能量

束)现象。脉冲(能量束)现象是星体(天体)相互斥力对抗的焦

点处周期性释放囊囤积能量的过程。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