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單元二 遊歷雜感 景物描寫 講讀一 范仲淹《岳陽樓記》 1

中四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 )

范仲淹《岳陽樓記》

一、作者
范仲淹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年幼喪父,因母親改嫁,曾改名為朱說,得悉身世後離家苦
讀,胸懷遠大抱負。26 歲時進士及第,因敢於直言,屢遭貶斥。宋仁宗(1010-1063)時官至參知政事,
相當於副宰相。慶曆年間,推行「慶曆變法」,提出十項改革綱領;惟慶曆三年(1043),變法失敗,被
迫辭職。後外放至鄧州(今河南省)、杭州等地為官。
范仲淹的文學地位很高,除代表作《岳陽樓記》外,更有著名詞作《蘇幕遮‧碧雲天》,《漁家
傲‧秋思》等,其作品結集為《范文正公集》。

二、題解
1、寫作緣起
慶曆五年滕子京貶為岳州知州後,重修岳陽樓,請范仲淹作記,並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圖》,寫作
此文時,作者並未登臨岳陽樓,只憑藉此圖寫出《岳陽樓記》。當時,范仲淹因政治改革的理念與當道
不合,被貶為鄧州知州,與滕子京的處境有相似之處,藉本文互相激勵。
范仲淹曾解釋《岳陽樓記》的寫作緣由:「滕子京負大才,為眾忌嫉。自慶陽帥謫巴陵,憤鬱頗見
辭色。文正與之同年,友善,愛其才,恐後貽禍。然滕豪邁自負,罕受人言。正患無隙以規之,子京忽
以書抵文正,求《岳陽樓記》。故記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
而樂』。其意蓋有在矣。」可見,范仲淹借此文勉知己、表心志、寄期許。

2、岳陽樓簡介
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美譽。湖南岳陽樓,與湖北黃鶴樓、江西滕王閣並稱「江南
三大名樓」。相傳本為三國東吳名將魯肅訓練水師的閱兵臺。當今樓壁刻有詩百餘篇,為當日騷人墨客
登樓宴集時所作,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詩人,皆有登樓吟詠之作,如:杜甫《登岳
陽樓》。

3、文體特色
從篇名的「記」字可知,此篇屬於「雜記文」。本文結合記敘、描寫、抒情、議論於一身。作者藉
寫岳陽樓,帶出自己所追求的處世態度及政治抱負。
單元二 遊歷雜感 景物描寫 講讀一 范仲淹《岳陽樓記》 2
三、課文語譯

【1】慶曆四年春,滕子京 守巴陵郡。 【1】慶曆四年(1044 年)的春天,滕子京被 1__________

明年,政通人和,百廢 興。 去當岳州﹙巴陵郡﹚的知州。2__________第二年,政事

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推行順利,人民生活和樂,各種原本荒廢了的事務

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3_______興辦起來,4______重修岳陽樓,擴大它原有的

作文以記 。 規模,把唐代名家和當代詩人歌詠岳陽樓的詩賦都刻在樓
上,並 5______ 6_____寫一篇文章來記述 7__________。

【2】予觀 巴陵 ,在洞庭一湖。 【2】 我看1______岳州一帶的2__________,都集中在

遠山,吞長江, 洞庭湖上。洞庭湖像張開口,3__________遠處的山巒,

,橫無際涯; 吞下長江的流水,4__________,波瀾壯闊,湖面廣闊沒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有邊際;早晨和傍晚,晴天或陰天,景色千變萬化;這些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 矣。 都是在岳陽樓上能看見的大好風光,以前的人的著作都已

然則北通巫峽,南 瀟湘, 經描寫得很 5__________了。但是這湖的北面通到巫峽,

,多會於此, 南 面 6_______________ 瀟 水 和 湘 江 。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多會聚集

在這裡,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霪雨霏霏,連月不開。 【3】1__________ 那連綿陰雨下個不停的日子,幾個月

陰風怒 ,濁浪 ; 都 不 放 晴 。 淒 冷 的 風 2__________ , 渾 濁 的 浪 頭

日星隱耀,山岳潛形; 3__________,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岳隱沒了形迹,

商旅不行, ; 商 旅 不 敢 前 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虎嘯猿啼。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虎在吼叫,猿猴在

登 樓也,則有 , 悲啼。登上 6__________岳陽樓,7________________

憂讒畏譏,滿目蕭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 而悲者矣! 擔心、害怕被人說壞話,滿眼的淒涼冷落,使人感慨和悲
哀 8_____________。

【4】 春和景明,波瀾不驚, 【4】1 ______在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日子,湖面不起一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點波濤,天色和湖光,連成萬頃的青綠;沙鷗 2
沙鷗 , 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游了來又游了去,
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岸上、沙洲上的白芷和蘭花,都長得青蔥茂盛。
4 ________,煙霧完全消散,潔白的月亮普照千里,
單元二 遊歷雜感 景物描寫 講讀一 范仲淹《岳陽樓記》 3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漁歌互答,此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 打魚的人你唱我和,這種快樂 6 __________!這時登上

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岳陽樓,便會心情開朗,精神愉快,榮譽或屈辱都忘卻掉,
7 __________ 酒杯,迎著湖風,一片得意洋洋的樣子。

【5】 !予 求古仁人之心, 【5】1 __________ !我 2 __________ 探求古代品

異二者之為。何哉? 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3 __________有和上面兩種人

。 不同的表現。為什麼呢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 之高,則憂其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處 之遠,則憂其君。 他們身在5 __________的高位, 就為百姓 擔憂,身在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6____________________,就為皇帝擔憂。這樣,進朝(為

其必曰:「 官)也擔憂,退居(江湖)也擔憂,那麼,到甚麼時候才快樂
呢?他們大概一定會說: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噫! , !
8 __________!9 __________,10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主旨
單元二 遊歷雜感 景物描寫 講讀一 范仲淹《岳陽樓記》 4
五、內容分析
段落 內容重點
第1段  交代寫作背景:
(1) 記錄岳陽樓重修的年份:慶曆四年春
(2) 道出重修岳陽樓的人物:滕子京
(3) 滕子京重修岳陽樓的原因是「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 作者先寫「政通人和」,再寫「重修岳陽樓」,這樣寫的目的是:
(1) 讚揚滕子京處理政事有方,短短一年間便把巴陵郡管理得井井有條。
(2) 說明他以公事為先,把政事辦好後,才重修供人遊玩的樓閣。
注:滕子京因被彈劾盜用公款而受降職處分,在此期間重修岳陽樓甚有可能惹人非議。
故作者先提「政通人和」有為他辯護之意。為了避免予人滕子京矜功的感覺;避免予
人批評滕子京耗費公帑的口實。
 說明寫作的原因:滕子京請作者寫文章記述此事。
第2段  描述岳陽樓所見洞庭湖的美景: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強調洞庭湖景色美不勝收,氣勢宏大,在不同時間各有美態。
為甚麼作者僅以幾筆略說洞庭湖勝狀?
因為岳陽樓的大觀,前人的著作已經描述得很詳細了,加上本文的寫作目的是申
述自己憂國憂民的胸襟和勸勉友人,而不在描述美景。
 從寫景過渡到描述人們觀景之心情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在結構上為承上啟下,以反問開啟下文,先承接上文遷客騷人多會於岳陽樓聚集,
再開啟下文,描寫遷客騷人在不同時候登樓或喜或悲的不同感受。
第 3、4 段  描寫天氣惡劣和天氣晴朗時,在岳陽樓所見景物,抒發遷客騷人或悲或喜的心情。
(1) 在天氣惡劣時登樓,會懷戀故鄉,心裏又害怕被譏刺、譭謗,心情悲傷。
(2) 在天氣晴朗時登樓,會感到心曠神怡,榮寵屈辱皆忘,在樓上臨風把酒,喜氣
洋洋。
 「遷客騷人」登樓心情截然不同的原因是:他們的心情易受外在環境影響,未能
超越個人的境遇、得失,故有「雨悲」、「晴喜」的心情。

第5段  點明主題,抒發個人抱負,學習古仁人,並以此勉勵滕子京。
 古仁人的特點:
(1)在任何情況下都以天下為己任,不受外在環境和個人得失改變
(2)身在朝廷時為百姓擔憂;身在民間(被貶時)為君主/國家擔憂
(3)在天下人擔憂之前,自己先擔憂;在天下人快樂之後,自己才快樂
單元二 遊歷雜感 景物描寫 講讀一 范仲淹《岳陽樓記》 5
六、作法分析
1. 前呼後應,結構嚴謹

 段一交代寫作緣起

 段二以「前人之述備矣」簡單結束對岳陽樓附近景色的描寫,收束上文,再以「遷客騷人,多會於

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開啟下文記述「遷客騷人」登樓的不同心情。

 段三、四承接段二末所提之問題,記述不同天氣下登樓的心情。

 末段又以「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引起下文,藉述古仁人與遷客騷人之

異,抒發自己的抱負。

2. 巧用反襯

本文借「遷客騷人」去反襯古仁人不會因環境或一己榮辱或喜或悲的廣大胸襟。

3. 多感官描寫(見書頁 2.14)

七、修辭複習
修辭法 例子
 在古典詩文中,為了使句子簡練或使句式整齊,常常會把屬於上句的部分意思,
分寫到下句,又把屬於下句的意思,分寫到上句。在解釋時,上句和下句要互相
補足,才能得到完整的意思。
使用這種手法,能夠避免字詞在文章中重複出現,使文句更見精煉簡潔。
「去國懷鄉」(第 3 段)
互文 「國:國都」和「鄉:故鄉」的意思屬於「去」和「懷」
,因此把互文的詞語重新列組
合成:
「去國懷鄉」是「去國去鄉」
、「懷國懷鄉」的濃縮形式,應是:
「去國懷國,去鄉
懷鄉」,可譯為「離開京師的便會懷念京師,離開故鄉的便會懷念故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第 5 段)
應是:「不以物喜,不以己喜;不以物悲,不以己悲」,意思是 不因「物」﹝所處的
環境﹞或「己」﹝個人的遭遇﹞而喜,也不因「物」或「己」而悲。
 文中有:(1) 句中對:同一句中前後兩部分相對
(2) 單句對:前後兩句相對
(3) 隔句對:第一句與第三句相對,第二與第四句相對
「政通人和」(第 1 段)-句中對
「銜遠山,吞長江」(第 2 段)-單句對
「朝暉夕陰」(第 2 段)-句中對
對偶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第 2 段)-單句對
「日星隱耀,山岳潛形」(第 3 段)-單句對
「檣傾楫摧」(第 3 段)-句中對
「虎嘯猿啼」(第 3 段)-句中對
「去國懷鄉」(第 3 段)-句中對
「憂讒畏譏」(第 3 段)-句中對
「沙歐翔集,錦鱗游泳」(第 4 段)-單句對
單元二 遊歷雜感 景物描寫 講讀一 范仲淹《岳陽樓記》 6
「岸芷汀蘭」(第 4 段)-句中對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第 4 段)-單句對
「心曠神怡」(第 4 段)-句中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第 5 段)-單句對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 5 段) -隔句對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第 5 段) -單句對
「銜遠山,吞長江」(第 2 段)
擬人
「陰風怒號」(第 3 段)
「百廢具興」(第 1 段)
「橫無際涯」(第 2 段)
誇飾
「氣象萬千」(第 2 段)

「浩浩湯湯」(第 2 段)
「霪雨霏霏」(第 3 段)
疊字 「薄暮冥冥」(第 3 段)
「郁郁青青」(第 4 段)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第 2 段)
反問

「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設問 (第 4 段)

 用相關事物(借體) 代替要表達的事物(本體) ,例如會以事物的局部、事物的主要


特點作為借體。借體與本體有關,但不相似,故與借喻不同。使用此手法,能含
蓄地表達意思,亦可使文句顯得生動有趣。
借代

「錦『鱗』游泳」(第 4 段):「鱗」是魚的一部份,以部分代表全部
單元二 遊歷雜感 景物描寫 講讀一 范仲淹《岳陽樓記》 7

八、課文總結
結構方面,交代撰文原因: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請作者作文以記之。
開首

記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
: 情,得無異乎 (「異」字,引出「雨悲」
、「晴喜」)。
發展主題
景物:連綿細雨,幾個月都不放晴 ,淒冷的風狂
叫,渾濁的波浪衝上天空。太陽、星光和山岳都
遮蔽起來。傍晚天色昏暗 ,老虎吼叫,猿猴悲

鳴。

人:商旅不敢前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
《 :
岳 惡
陽 心情:
劣 - 遠離故鄉的便會懷念故鄉,遠離國家時也會有同

記 天 樣感受
》 氣 - 擔心、擔心被誹謗、害怕被嘲諷,只覺得眼前一
片淒涼冷落,感觸很深,不禁悲傷起來。

深化主題
日景:春風和煦,陽光明媚,湖面平靜如鏡,波
晴 浪不興,天色和湖光相接,一片青綠,無邊無
喜 際。沙鷗時而停歇,時而飛翔。美麗的魚兒暢
: 泳,岸上的芷草和沙洲上的蘭花,香氣濃郁,青
晴 蔥茂盛。

的 夜景:一片煙霧消散,明月朗照千里,浮動在湖
天 面上的月光,好像閃爍着的點點金彩。靜靜的月
氣 影,像沉在水底的璧玉。漁民你唱我和,樂趣無
窮。

人:打魚的人你唱我和,快樂無盡。
心情:心胸開朗、精神愉快,被寵愛和受屈辱都
忘記了,端起酒杯,臨風暢飲,興高采烈,得意
洋洋。


結尾 作者點明文章主題:抒發個人理想,
並以此勉勵滕子京。
單元二 遊歷雜感 景物描寫 講讀一 范仲淹《岳陽樓記》 8
九、文言字詞總表

1.一詞多義
文言 例子 意思
字詞
夫 1.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第 1 段) 1. 那/這
2.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第 3 段) 2. 像那
3.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第 5 段) 3. 唉

其 1.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第 1 段) 1. 它的
2. 「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第 4 段) 2. 實在/的確
3.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第 5 段) 3. 他的
4.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第 5 段) 4. 他們

極 1.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第 2 段) 1. 到達、至、到盡頭
2. 「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第 3 段) 2. 甚、非常、極點
3. 「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第 4 段) 3. 窮盡

一 1.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第 4 段) 1. 一片、整個
2.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第 4 段) 2. 完全、盡

斯 1.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第 3 段) 1. 這
2. 「微斯人,吾誰與歸」(第 5 段) 2. 這些,指古仁人
3.
然 1.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第 2 段) 1. 那麼
2. 「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第 3 段) 2. 的樣子

或 1.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第 4 段) 1. 有時
2.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第 5 段) 2. 或許、也許

以 1. 「屬予作文以記之」(第 1 段) 1. 用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第 5 段) 2. 因為

而 1. 「感極而悲者矣」(第 3 段) 1. 因而
2.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第 5 段) 2. 才

2.通假字
例句 通假字 本字 詞義
「百廢具興(第 1 段) 具 俱 都、皆、全部
「屬予作文以記之」(第 1 段) 屬 囑 囑咐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