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中四級中國語文科工作紙 姓名: _______( )

單元二 《岳陽樓記》范仲淹 班別: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一. 文體:記
「記」以記事為主,兼具描寫、抒情及議論成分,作者多藉此抒發個人對事物的看法和感受。

二. 內容分析
1. 作記的原因
(1) 重修岳陽樓的背景:慶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貶官到巴陵郡任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

姓和樂,各種荒廢了的事務都興辦起來,於是重修岳陽樓,擴大規模,刻上唐代和時人的詩賦。

(2) 交代作者撰文緣起:作者受朋友滕子京所託,撰寫文章記述重修岳陽樓一事。

2. 岳陽樓的勝景(總寫)

巴陵郡的勝景:集中在洞庭湖

在岳陽樓看到的景物:遠處的山巒、長江壯闊的水勢、廣闊無邊的洞庭湖

景色變化:在早晨和傍晚、晴天和陰天都各有不同。

 前人對這些景色已詳細描述,被降職的官員(遷客)和失意的文人(騷人)看到這些景色,便不

能不受影響,因而情緒受到觸動。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句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

這句在結構上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覽物之情」指在岳陽樓聚會的被貶官員和失意的文人觀賞景物

所生的感情,這句承接上文寫岳陽樓因地理位置優越而看到的壯觀景象,並開啟後面兩段分別寫不

天氣下的景色和遷客騷人觀賞景物時所產生的不同感情。

3. 借景抒情

(1) 覽物之悲:雨天時登岳陽樓所見景物:(分寫)

陰雨連綿,狂風怒號,濁浪滔天,太陽和星星的光輝隱沒,山岳隱藏形跡,商旅不敢前行,船隻

損毁,老虎長嘯,猿猴悲啼。

觀者感受:思念國都和故鄉,擔心和害怕被別人說壞話或譏諷,覺得滿眼景色都是淒涼冷落,心

情由極度感慨而至於悲傷。

(2) 覽物之喜:晴天時登岳陽樓所見景物:(分寫)

風和日麗,湖面平靜,水天一色,沙鷗飛翔,魚兒暢泳,白芷蘭花花葉茂盛,有時煙霧消散,
皎月照千里,湖面月光像碎金,月亮倒影像水底玉璧,漁人互唱。

1
觀者感受:心情開朗,精神愉快,忘記榮寵或屈辱,臨風暢飲,心情喜氣洋洋。

4. 議論言志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古仁人」是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二者」是指覽物而悲和覽物而喜的遷客騷人。

(1) 古仁人的特點: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或個人際遇得失而高興或悲傷。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在朝廷任官,就為百姓憂慮;身在民間
時,就替國君擔憂,時刻都在憂國憂民。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天下為己任,在天下人擔憂之前,自己先擔憂;在天
下人快樂之後,自己才快樂。

* 作者比較「古仁人」和「二者」的用意:
作者藉與遷客騷人比較,帶出古仁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且明言
這是自己的志向,這正是他寫作本文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2) 作者的抱負(歟!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效法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不計較環境的順逆與個人得失;以及
抒發自己與古仁人一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有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
的政治抱負。作者提出自己希望與「古仁人」一樣時刻都擁有憂國憂民的抱負,可見他亦有意
含蓄地勉勵滕子京以此為目標。

三. 寫作特色
1. 對比
作者描寫了岳陽樓雨天時陰雨綿綿、蕭條蒼涼的悲景,營造陰冷的氣氛;同時描寫了岳陽樓晴天時

風和日麗、生機處處的樂景,營造和樂的氣氛。藉陰晴、哀樂的對比,突顯岳陽樓在雨天和晴天的

不同景致,給予遊人不同的感覺。

* 運用對比的作用:作用是兩相對照,能夠突出兩者的特點,使刻畫的形象更鮮明,表情達意更為
深刻。

2. 反襯
文中先寫「二者」因景色轉變、個人際遇得失而高興或悲傷;然後寫「古仁人」不會因優美的景色
而喜悅,也不會因自己的際遇而悲傷,他們無論在任何處境,都憂國憂民,在世人未憂慮時已先憂
慮,在世人都感到快樂後才快樂。作者寫「二者」等一般人跟「古仁人」的分別,藉此反襯「古仁
人」境界之高。

3. 景物描寫

2
(1) 感官描寫
視覺描寫: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聽覺描寫:陰風怒號、虎嘯猿啼、漁歌互答

(2) 動態 描寫:濁浪排空、沙鷗翔集、錦鱗游泳、浮光躍金

(3) 靜態 描寫:長煙一空、皓月千里、靜影沉璧

3. 借景抒情
覽物之悲:在連日大雨、濁浪滔天的日子登樓,景色淒涼冷落,使人內心充滿 憂慮 和 哀傷。
覽物之喜:在風和日麗的日子登樓,景色使人 心曠神怡 ,內心充滿喜悅,忘記榮辱。

4. 句式整齊
本文大量運用四字句,句子整齊,讀起來富節奏感。
例子: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多陰、氣象萬千等。

四. 修辭
擬人 銜遠山,吞長江 把洞庭湖寫成像人般會含和吞東西
比喻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把月光比喻成碎金,把月影比喻成玉璧
對偶 銜遠山,吞長江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借代 檣傾楫摧以船桅和船槳借代船
錦鱗游泳以魚鱗借代魚
疊字 浩浩湯湯、霪雨霏霏、薄暮冥冥、郁郁青青
反襯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以因景色而感傷、感懷身世及因景色而喜悅、忘卻榮辱的人,反襯古代仁人的境界
更高,無論在任何處境,都憂國憂民。
反問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微斯人,吾誰與歸?
設問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四. 課文練習及問答
1.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
(1)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通:順利

(2)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具:全部

(3) 屬予作文以記之。(2020 年試題) 屬:囑咐

3
(4) 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排:衝向

(5) 而或長煙一空。 或:有時

(6)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空:消散

(7) 遷客騷人,多會於此。 會:聚集

(8)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嘗:曾經

(9)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異:不同於

(10) 然則何時而樂耶? 然則:那麼

2 試把以下文句語譯為白話文。
(1) 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
便會心情開朗,精神愉快,榮寵或屈辱都忘記了。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為環境的好壞而高興或悲傷,也不因為自己的得失而愉快或痛苦。

(3) 微斯人,吾誰與歸?(2020 年試題)


如果沒有這樣的人,我可以和誰一起呢?

3.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遷客騷人因觀賞景物而起的心情,對表達文章主旨有甚麼作用?試加
以說明。
文中先寫遷客騷人因不同的景色、個人際遇得失而高興或悲傷,反襯「古仁人」不會因景色的好壞
或自己的際遇得失而喜樂或悲傷,他們無論在任何處境,都憂國憂民。作者由此引出主旨,表達自
己以「古仁人」為目標,時刻以天下為己任,不會因外在環境和個人榮辱而改變抱負,並藉此勉勵
滕子京。

4.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說「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為甚麼遷客騷人觀
賞景物時會有不同的心情?(3 分)
因為遷客騷人會因所見的景物而勾起對自身際遇的感慨,不能如「古仁人」般不因環境的好壞或
自己的得失而高興或悲傷,所以他們在天氣惡劣時登樓會因所見的景象而觸發悲傷的心情;在天
氣晴朗時登樓會因所見的景象而觸發喜樂的心情。

5.《岳陽樓記》以「岳陽樓」為篇名,但文中未有描述岳陽樓的外觀,只集中描寫洞庭湖的景色,
為甚麼?試從本文主題加以說明。
因為范仲淹寫作本文的目的,並非要描述岳陽樓的建築之美,而是要藉遷客騷人登樓時所生的
「覽物之情」,引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處世
態度和政治抱負,故此着意描寫洞庭湖陰晴所見的不同景色,以及所引發的悲喜之情,以帶出

4
主題。

6. 《岳陽樓記》中,范仲淹認為古仁人「進亦憂,退亦憂」,「憂」的對象是:(2020 年試題)
A B C D
A. 「進」則憂人民,「退」則憂君主。    
B. 「進」則憂君主,「退」則憂人民。
C. 「進」則憂人民,「退」則憂自己。
D. 「進」則憂自己,「退」則憂人民。

7. 在《岳陽樓記》中,范仲淹指出古仁人的「憂樂」與一般遊人不同。古仁人何時「憂」,何時
「樂」?試從文中摘錄有關句子。 又有人認為范仲淹在文中流露的情懷,體現了「積極入世」的
人生價值,你同意嗎?試談談你的看法。(2018 練習卷)
古仁人的「憂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作者以古仁人為榜樣,勉勵自己,做
到先天下憂,後天下樂,以天下百姓的福祉為己任,足見其「積極入世」的人生價值。又作者
強調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自己處於「廟堂」或是「江湖」,也不會改變憂國憂民的心,更 進一
步體現其「憂國憂民」、堅守志向的胸懷 。

8. 《岳陽樓記》怎樣運用首尾呼應的手法?試略加說明,並指出運用這種手法的效果。
(1) 說明:末段寫「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呼應文章開首指滕子京「謫守巴陵郡」,滕子
京被貶官到岳州任太守,正是身處僻遠的民間,作者以此勉勵滕子京。
(2) 效果:使文章結構嚴謹,加深讀者的印象。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