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曲阜、泰安游学报告

11 月初,时值济南初雪,气温骤降,但不妨碍游学热情。虽是山东人,但

第一次游历曲阜、泰安,萧瑟中依旧被厚重的历史气和巍峨的山峦震撼,游学主
要参观了孔庙、孔林、孔府,以及泰山脚下的岱庙和孔子博物馆,被美景浸润的
同时,也为诸多的碑记和历史文物所触动,途中有导游悉心地讲解,最有印象
的应当是在孔庙时,参观到大成门东侧时,有一古树挺拔高耸,树冠如盖。古树
的右侧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有“先师手植桧”。
在提到这个碑文时,导游简单地解释了碑文的意思和古树的历史,传此树
原为孔子亲手所植,原有三棵,“两株在御赞殿前,一株在杏坛东南”(孔元
措:《孔氏祖庭广记》)。后枯死两棵,唯有此桧生生死死,几经荣枯,留存至
今。导游在念到“桧”字时,说这个字的读法在自己的导游工作过程中发生过变
化,以前读“huì ”,现在读成“ɡuì ”,还有人也读“kuài ”。导游当时笑着说

这些读法都可以,但却让我产生了些疑惑,孔子亲手所植的应是一种树种,而
在孔林中也有碑文上刻有“子贡贡手植楷”。这样的先人刻字表明所植之树的碑
文似乎在孔府等景区内并不罕见,下面我试着考证了一下“先师手植桧”和
“子贡贡手植楷”等的来历以及他们的读音。
桧(拼音:guì、huì),形声字。从木,表明与树木有关。“会”作声旁,指

示读音。“木”“會”为“檜”。现代汉语中“會”简化成“会”,“檜”也简
化成“桧”。始见于战国时期。树木名,也叫桧柏、刺柏、圆柏。常绿乔木,叶刺
状或鳞形,干似松,木材坚实,有芳香,可供建筑及制作家具之用。还指古代棺
材盖上的装饰。以上义读作“ɡuì”。又读“huì”,用于人名。
很显然,“先师手植桧”里的应读“ɡuì”,是桧树,也就是人们通常熟知
的圆柏,导游说的“huì”的读音显然是多音字的读音误用,“kuài”的读音就

更是无稽之谈了。
“先师手植桧”是明人杨光训所写,但对于这一历史的记载最早可以最早
的记载见于唐朝封演所著的《封氏闻见记》一书。在书的前六卷多陈掌故,七、八
两卷多记古迹及杂论,末二卷则全载当时士大夫轶事。书中的内容涉及范围很广
是研究唐代文化的宝贵资料。在第八卷中有对‘文宣王庙树’的记载:‘兖州曲
阜县文宣庙门内并殿西南,各有柏叶松身之树,各高五六丈,枯槁已久。相传夫
子手植。永嘉三年(309 年),其树枯死。至仁寿元年(601 年),门内之树忽生
枝叶,乾封二年(667 年)复枯。俗称千年木,疗心痛。人多窃割削之,树身渐

细。去地丈余,皆以泥累累泥封,犹不免焉。亦有取为笏者也,色紫而甚光泽。
肃宗时,二树犹在。’”
在《孔尚任新阙里志校注·阙里志卷之五》中记载孔子手植桧:‘在杏坛东南
隅,先圣手植也,历周、秦、汉、晋几千岁,至怀帝永嘉三年(309 年)乙巳而枯。
枯三百九年,子孙守之,不敢折毁,至隋恭帝义宁元年(617 年)丁丑复生。生
五十一年,至唐高宗乾封二年(667 年)丁卯再枯。枯三百七十四年,至宋仁宗
康定元年(1040 年)庚辰又荣。其本高五丈余,围一丈三尺,其文左旋,枝干

盘曲如龙蛇,世谓之再生桧,有石墀围之。又,二株在御赞殿前,亦先圣手植,
俱高六余丈,围一丈四尺,居左者文左旋,居右者文右旋,荣而不枯。至金宣宗
贞祐二年(1214 年)甲戌罹于兵燹,三株俱毁。’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

年)‘圣庙东庑外石隙间桧芽茁然,剔视之,在石墀中,则杏坛东南再生桧之
故根也。公恐颓瓦覆压,乃移植大成门内御赞殿址东南,亦植桧故处也’。‘弘
治十二年(1499 年)己未,高三丈有奇,围仅四尺,根本枝叶,凌云而盛,文

复左旋,与故本无异。六月,圣庙火灾复毁,仅余孤干。至今百余年,虽无枝叶
挺然不拔,人呼为铁树。皮生苍藓,生意隐然,他日复荣,谅可必也。’”
由此段记载可以了解,子手植桧树原有三株,于晋怀帝永嘉三年(309
年)枯死;隋恭帝义宁元年(617 年)复生,唐乾封二年(667 年)又枯;宋康
定元年(1040 年)再生,金贞祐二年(1214 年)毁于兵火。到此,相传原孔子
手植桧树绝迹。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 年)将原东庑废墟上发出的桧树苗移栽
于此地,即为第四代手植桧;明弘治十二年(1499 年)孔庙着火,此树被烧死,
仅存树身;清雍正二年(1724 年)再次着火,烧毁树身,仅存下约半米高的树
桩,现石栏内尚保留有第四代树的树根。现存树为清雍正十年(1732 年)在其

树桩旁复发的新芽抽枝长成的。虽然《封氏闻见录》与《孔尚任新阙里志校注》中
对树在隋朝复荣时间的记载有不同,但我们依然可以推测,从孔子亲植算起,
我们现在看到的桧树是第五代。
先师手植桧历来受到重视,主要是因为过去人们把它看作孔子思想的象征。
它不仅被与孔氏家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所谓‘此桧日茂则孔氏日兴’,还被
同封建统治者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大成门下立有乾隆皇帝御笔手植桧赞:‘文
栏肥壤厥有桧株,先圣攸植擎手泽余,几经枯荣左纽右圩,造物凭护孙枝扶
束。’宋代书法家米芾也曾经写诗赞道:‘矫龙怪,挺雄质,二千年,敌金石,
纠治乱,如一昔。’据《西行漫记》记载,毛泽东主席在回忆青年往事时,经常
提起在 1920 年春途经曲阜逗留期间参观过先师手植桧。
至于孔林的游历,孔林作为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规模最
大、延时最久、墓葬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被誉为“天下第一林”,内
有古树 2 万多株,是一处古老的人造园林。在这“天下第一林”中,最负盛名的

应该也就是“子贡手植楷”,这一碑文现在被保护在围栏中,此碑之后,立一
小砖塔,其中供奉子贡手植楷的残留树桩。
《说文解字》中对“楷”的释义是:“楷,木也,孔子冢盖树之者,从木皆
声。”“楷”的本义一般认为是树木名,音“jiē”,即黄连木。相传楷树枝干疏
而不屈,所以被用来形容刚直。三国魏刘邵《人物志·体别》:“强楷坚劲,用在
桢干,失在专固。”引申为法式、典范,音“kǎi”。显然,此处的“楷”应读
“jiē”音。
“楷模”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第 7 版)解为榜样、模范。意即值得学习效

法的人或事物。这个词在东汉时期就已形成,据《资治通鉴》记载,东汉时期在
太学生中广泛流传有“天下楷模李元礼”的说法。范晔《后汉书·卢植传》记载:“曹
操北讨柳城,过涿郡,告守令曰:‘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
之楷模,国之桢干也。’”而这一意义的由来,据宋代孙奕《履斋示儿编》记载,皆
因楷、模二树。他说:“孔子冢上生楷,周公冢上生模,故后世人以为楷模。”
明人叶盛在《水东日记》中转述“淮南王安《草木谱》”之说曰:“昔模木生周公

冢上,其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其正也。楷木生孔子冢上,其余枝疏
而不屈,以质得其直也。”认为模木生于周公冢,楷树生于孔子冢,因为这两种
树生长于圣贤的墓旁,所以后人便把那些高风亮节、可为师表的人称为“楷模”,

楷模一词由此而来。
“楷模”作为两种树木来说,楷树是自然界中实有的一种树,俗称“黄连木”,

生长在孔子墓上的楷树传说为其弟子子贡所植。模树,虽然文献记载周公冢上生
有此树,传说曲阜周公庙前也曾有一棵茂盛的模树,但今均不见。而且,“模木”
之名,除了在叶盛等明清时人的笔记小说中说出自“淮南王安《草木谱》”外,其
他古籍及近现代植物学著作中都未见这一树名,甚至“淮南王安《草木谱》”一书

史籍中也未见记载,所以,模树可能并不真实存在,只是后人假想的一种树木。
现如今,随着汉字的音义不断演化,“楷树”的“楷”(jiē)与“楷模”的“楷”
(kǎi)成为两个同形异音的异义词,二者意义上的联系看似已被历史隔绝,但

语言文字学者认为,汉字音义之间是有联系的,同音字之间包含有相同的意思。
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德经》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的记载,孔子也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

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
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孔子观水、论

玉、赞松,皆是以自然界中相关事物的形态和性能与人的性格、品质、意志、道德
等联系起来,晓人以立身处世之道。“楷模”一词的来源类似于此,只是孔子时期
还未有此词。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又
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周代之所以令

孔子向往和遵从,是因为有周公及其创制的礼乐文化,孔子是思慕周公并以其
为楷模的。
清乾隆皇帝弘历,就作有诗《子贡手植楷》:“驻跸亭前有嘉植,亭亭特立
学高贤。一株为想千云雾,数劫那随变海田。远胜移根从异国,曾依筑室更三年
桧师楷弟何相似,又见孙枝长蘖边。”诗中,将“先师手植桧”与“子贡手植
楷”相联,纵横古今,感慨历史如烟,沧海桑田,但树如先人,高贤之风犹在。
此次游学收获颇多,能因一个读音的小问题而收获不少的知识实属幸运,
不仅崇仰先贤之风采也锻炼了自己检索知识,试着考证史料的能力。在良多的受
益中慢慢步出日暮昏沉的历史遗迹,循着先贤的脚印走向求学的新的未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