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

應用心理研究, 第 55 期, 2012 秋, 15-35 頁

輕度認知障礙之診斷與治療:台北榮總經驗

王培寧
陽明大學神經學科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

林克能 劉秀枝
東吳大學心理系 陽明大學醫學系神經學科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

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是一個介於正


常認知功能與輕度失智症之間的一種過渡階段,雖然有少部分的患
者會由 MCI 回復到正常的認知功能,但就大部分的患者而言,這是
一個會退化到失智症的高危險群。台北榮總失智症研究團隊 10 幾
年來就失憶型 MCI(amnestic M CI)進行了多項長期追蹤研究。失
憶型 MCI 的患者的記憶力和生活功能表現,介於正常老人和輕度阿
茲海默失智症之間,海馬迴的體積和每年萎縮的速率也是介於正常
老人和輕度阿茲海默失智症之間,同時脂蛋白(Apolipoprotein)基
因 E第四型,也會增加失憶型 MCI 每年轉變成為阿茲海默失智症的
機率。所以整合目前國際上和我們團隊的研究成果顯示,失憶型
MCI 無論就認知功能、相關基因和影像學的表現,都符合極早期阿
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表徵。在 2011 年公布的 MCI 診
斷標準中,已建議將臨床上有失憶型 MCI 且合併有阿茲海默症生物
標 記 的 患 者 , 診 斷 為 因 阿 茲 海 默 症 導 致 的 MCI ( MCI due to
Alzheimer’s disease),更強調這可能就是極早期阿茲海默症。雖然
目前對 MCI 尚未有臨床試驗證實有效的藥物治療,但仍可能經由危
險因子的控制和認知功能訓練等非藥物治療來減緩其病程,以達早
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標。

關 鍵字:MCI、極早期失智症、阿茲海默症、認知功能、脂蛋白基

- 15 -
應用心理研究 第 55 期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有關失智症早期症狀的研究有了很大的進展。從正常
的 認知 功 能 退 化到 失 智 症 是一 個 經 年 累月 的 過 程 ,輕 度 認 知 障礙 (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是介於正常認知與輕度失智症之間的一種過渡階段。
之前有許多不同的名詞來形容這個階段(Marian i, Monastero, & Mecocci, 2007),
像是年齡相關的記憶障礙(age-associated memory impairment)
(Crook, Bahar, &
Sudilovsky, 1987)或年齡相關的認知障礙(age-associ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
( Levy, 1994 ) 、 輕 度 認 知 減 退 ( mild cognitive decline )( World Health
(Morris, 1993)、認
Organization, 1993)、疑似失智症(questionable dementia)
知障礙但無失智(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
(Tuokko & Frerichs, 2000)
等等,這些名詞所代表認知功能退化的程度各有不同,也各有其不同的定義。
對這個過渡階段的相關研究,一直到 1999 年 Petersen 等人提出了 MCI 這個名
詞並對其訂定了初步操作型定義後 (Petersen et al., 1999),有關這方面的研究
便開始有系統的大量增加(Petersen et al., 2009)。MCI 的患者,每年約有 10%
-15%會轉變為阿茲海默失智症(Alzheimer’s d isease dementia),而一般正常
老年人每年只有 1%-2%退化到失智症(Morris et al., 2001),現在大家對 MCI
的概念已經進展到 M CI 可能就是極早期失智症,而並非只是一個過渡期而已
(Albert et al., 2011)。

表 1 輕度認知障礙診斷標準(Petersen et al., 1999)


自己(和家屬)抱怨有記憶力衰退的現象
一般知能功能正常
記憶力測試較同年齡和同教育程度者差
日常生活功能正常
無失智症

1999 年 Petersen 等人以在美國梅約診所(Mayo Clinic)對 MCI 研究的經


驗提出了 MCI 的診斷標準(表 1)(Petersen et al., 1999)。在這個 M CI 第一版的
診斷標準中強調主觀和客觀的記憶力減退是 M CI 的主要表現,但其他一般認
知功能正常,日常生活及工作也不受影響,整體退化的情形尚未達到失智的程

- 16 -
應用心理研究, 第 55 期, 2012 秋, 15-35 頁

度。在 2003 年召開了 M CI 國際大會後,Winblad 等人在 2004 年提出了 M CI


診斷的修正版(Winblad et al., 2004),在此修正版本中將 M CI 以是否有記憶力減
退區分為兩大組,分別是以記憶力減退為主要表現的失憶型 MCI(amnestic
(圖
MCI)和以其它認知功能退化為表現的非失憶型 M CI(non-amnestic MCI)
1)。失憶型 M CI 可能是極早期的阿茲海默失智症,而非失憶型 M CI 則可能發
展為其它類型的失智症,如血管型失智症(vascular dementia)、路易氏體失智
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額顳葉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等。
同時在修正版中 M CI 對生活功能障礙的認定也改成在複雜的生活功能上可能
有影響,但基本生活所需的基本能力仍然正常。

MCI

記憶力缺損?
是 否

失憶型 MCI 非失憶型 MCI


(amnestic MCI, (non-amnestic MCI,
aMCI) naMCI)

單純記憶力缺損? 單一認知功能缺損?
是 否是 否

單純失憶型 多面向失憶型 單一面向非失 多面向非失憶


MCI MCI 憶型 MCI 型 MCI
(single domain (multi-domain (single domain (multi-domain
aMCI) aMCI) naMCI) naMCI)

- 17 -
應用心理研究 第 55 期

圖 1 失憶型和非失憶型輕度認知障礙(MCI)的診斷流桯
台北榮總從 2000 年起就開始對失憶型 M CI 進行研究,來瞭解失憶型 M CI
的臨床表現、相關基因、大腦磁振造影的變化以及認知訓練的療效。

認知功能

失憶型 M CI 最主要的診斷依據,不只是患者或其家屬認為患者記性不好
(Petersen et al., 1999),而記憶檢查也顯示其記憶力與同年齡及同教育程度者
比較為差,因此一個有效度的記憶力測驗在診斷失憶型 M CI 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們選了幾個國際上常用的語言記憶力測驗,將其做了中文化和效度的測
試,建立診斷失憶型 MCI 所需的客觀標準。

中文版語言學習記憶測驗(Chinese Version Verbal Learning Test,


CVVLT)

正常老人常模
中文版語言學習記憶測驗(Chang et al., 2010)是改編自短版的加州語言學
習記憶測驗(California Verbal Learning Test, CVLT )
(Woodard, Go ldstein, Roberts,
& McGu ire, 1999),一共有九個字詞,分做三大類(水果、衣物、交通工具),
先將九個字詞唸過一次並請受測者記憶,重覆四次後,請受測者在 30 秒和 10
分鐘後各做一次回想。此項測試的成績會受到年齡和教育程度的影響。表 2 是
正常老年人和阿茲海默失智症病人在此測驗的表現(Chang et al., 2010)。

MCI 患者的表現
我們將 CVVLT 中 10 分鐘回想的分數,以低於正常老人 1.5 個標準差的分
數做為失憶型 M CI 的診斷切點。根據已建立的 CVVLT 正常老人常模的資料,
我們建議以 10 分鐘回想≤5 做為診斷的切點。於是我們將臨床失智量表等級為
0.5,且 CVVLT 的分數低於上述切點的患者,診斷為失憶型 MCI,分析其在
CVVLT 測試細項上的表現特色。

- 18 -
輕度認知障礙之診治

表 2 正常老人和阿茲海默失智症病患在中文版語言學習記憶測驗(Chinese
Version Verbal Learning Test, CVVLT)的表現
年齡<75 歲 年齡≥75 歲
教育 阿茲海默 正常老人 阿茲海默 正常老人
測驗項目(滿分) (年) 失智症 N=115 失智症 N=70
N=43 N=174
M M SE(30) 19.5 (4.1) 28.5 (.8) 18.1 (5.2) 28.2 (1.2)
嘗試 1(9) 0-6 2.9 (1.7)* 4.9 (1.4) 1.9 (1.7)* 4.5 (1.3)
7-11 3.4 (2.9)* 5.2 (1.5) 2.4 (1.4)* 4.4 (1.2)
≥12 2.4 (1.6)* 5.7 (1.4) 2.4 (1.3)* 4.5 (1.3)
嘗試 4(9) 0-6 4.3 (1.9)* 7.3(.9) 3.4 (1.9)* 7.5 (.6)
7-11 4.3 (2.0)* 8.1 (.8) 3.9 (1.8)* 7.6 (1.1)
≥12 4.1 (1.5)* 8.2 (.9) 4.1 (1.4)* 7.7 (1.2)
4 次嘗試(36) 0-6 14.8 (6.4)* 25.9 (3.4) 11.3 (7.1)* 23.3 (4.5)
7-11 15.0 (7.4)* 27.6 (3.4) 13.5 (5.6)* 23.9 (4.5)
≥12 13.4 (4.7)* 27.7 (4.3) 14.1 (3.9)* 24 (4.5)
10 分鐘回想(9) 0-6 1.1 (1.8)* 7.3 (1.4) 0.9 (1.8)* 6.8 (1.7)
7-11 1.2 (1.5)* 7.9 (1.2) 0.8 (1.3)* 6.7 (2.0)
≥12 0.6 (1.0)* 7.8 (1.3) 1.0 (1.5)* 6.5 (2.2)

註:MMSE(Mini-Mental Screening Examination)簡易智能量表。


*p<.05.

失憶型 M CI 在此語言記憶測試中,所表現的學習和錯誤型式(Chen et al.,


2011)和正常老年人比較。失憶型 M CI 不僅在四次嘗試記憶的測試中,能夠記
憶的項目較少,學習曲線較差,記憶暫留的比率也明顯較差(見表 3)。正常
老年人在四次嘗試記憶後,平均可記得 8 個字詞,10 分鐘後仍可記得 8 個字詞,
但失憶型 MCI 的病人,在四次嘗試記憶後平均只能記得 6 個字詞,10 分鐘後
只記得 4 個字詞,可見得這群人不只學習記憶新的事務有困難,即使記起來之

- 19 -
應用心理研究 第 55 期

後也很快就會忘記,和阿茲阿默症病人的記憶模式相似,只是阿茲海默失智症
病人所能記得的新事物更少(四次嘗試記憶後平均只能記得 4 個字詞)
,也忘得
更快(10 分鐘後只能記得 1 個字詞)。在記憶的錯誤型式上則發現在 10 分鐘
回想時,失憶型 M CI 者比較容易講出一些不在當初所記憶的 9 個項目當中的字
詞(1.4±1.4 vs. .4±1.2)。

表 3 正常老人和失憶型患者在中文版語言學習記憶測驗(Chinese Version
Verbal Learning Test, CVVLT)的表現
年齡 <75 歲 年齡≥75 歲
Control M CI Control M CI
Education
測驗項目(滿分) N=52 N=44 N=51 N=172
M M SE(30) 28.6 (.9) 27.1 (1.1) 28.1 (1.2) 26.3 (1.5)
嘗試 1(9) 0-6 4.9(1.6) 3.8 (1.6) 4.1 (1.2) 3.4 (1.2)
7-11 5.8 (2.2) 4.1 (1.3)* 4.8 (.7) 3.3 (1.3)*
≥12 5.5 (1.4) 4.3 (1.3)* 4.7 (1.2) 3.4 (1.2)**
嘗試 4(9) 0-6 7.8(1.2) 5.8 (1.3)* 7.2 (1.2) 6.3 (1.3)
7-11 8.5 (.6) 6.0 (1.7)* 7.8 (1.0) 5.5 (1.4)**
≥12 8.4 (.7) 6.6 (1.6)** 7.7 (.9) 5.8 (1.5)**
4 嘗試總分(36) 0-6 25.5 (3.0) 21.2 (3.7)* 22.6 (4.2) 20.12 (3.7)
7-11 30.3 (3.4) 21.4 (6.9)* 27.0 (3.5) 18.8 (3.9)**
≥12 29.1 (3.3) 22.6(4.3)** 25.7 (4.2) 19.5 (4.8)**
10 分鐘回想(9) 0-6 8.0 (.9) 4.1 (1.9)* 7.2 (1.2) 4.3 (2.2)*
7-11 8.3 (1.0) 4.9 (1.2)** 7.8 (1.0) 3.5 (2.0)**
≥12 8.4 (.7) 4.4 (1.9)** 7.7 (1.6) 3.9 (2.1)**
10 分鐘回想 0-6 0.5(1.2) 1.4(1.4) 1.0(.6) 1.0(1.0)
侵入性錯誤 7-11 0.3(.5) 1.0(1.0) 0.3(.4) 0.5(.8)
≥12 0.4(.6) 1.0(1.1)* 0.5(.6) 0.9(1.1)
*p<.05. **p<.01.

- 20 -
輕度認知障礙之診治

選擇性提醒記憶測驗(The Selective Reminding Test, SRT)

選擇性提醒記憶測試(Buschke & Fuld, 1974)也是一種語言字彙記憶測試,


我們的版本是 12 個字彙的 SRT。這 12 個項目中包含有具體的事物(例如香蕉、
珍珠)也有抽象的概念(如快樂、相信)
(見表 4)。受測者一共有 6 次機會去
記憶這 12 個字彙,但除了第一次施測時將 12 個字彙全部唸一遍外,其它 5 次
施測者只提醒受測者上次未答出的字彙有那些,在 15 分鐘後會請受測者回想
之前的 12 個字彙。針對小學畢業或六年以上教育者,在 6 次的嘗試記憶中正常
老年人從第一次只記得 5.1±1.8 個字彙到第 6 次增加為 9.5±2.0 個,在疑似失智
症(CDR=.5)的病人則由 4.0± 1.7 個增加到 7.5±2.3 個,而阿茲海默失智症的
病人則只能從 2.6± 1.5 個增加到 4.8± 2.2 個。在 15 分鐘後的回想,三組間也有
明顯差異。 正常老年 人平均 可記得 8.0±2.7 個 字彙,而 疑似失 智症組可 記
5.5±3.2 個,阿茲海默失智症組則只有 1.6±2.2 個字彙。

表 4 正常老人、疑似失智症和阿茲海默失智症病人在選擇性提醒記憶測驗
(The Selective Reminding Test, SRT)的測試結果
正常老人 疑似失智症 阿茲海默失智症
(N=223) (N=173) (N=86)

年齢(歲) 74.4±5.1 76.0±4.6 78.4±4.9


教育(年) 11.9±3.7 11.9±3.6 11.3±3.8
嘗試 1 (12) 5.1±1.8 4.0±1.7 2.6±1.5
嘗試 6 (12) 9.5±2.0 7.5±2.3 4.8±2.2
15 分鐘回想 (12) 8.0±2.7 5.5±3.2 1.6±2.2
M M SE (30) 28.1±1.6 26.5±2.5 21.8±4.2
註:MMSE(Mini-Mental Screening Examination)簡易智能量表

邏輯記憶測驗(Logic memory test)

- 21 -
應用心理研究 第 55 期

邏輯記憶測驗是整套魏氏記憶測驗(Wechsler Memo ry Scale)其中的一個


項目,測試方式是主試者講一個簡短的故事後,請受測者複述一次,並在 30
分鐘後請受測者回想講述一次故事的內容。和之前的記憶測驗相比,此測驗主
要測試的是情節記憶(ep isodic memo ry),更類似於日常生活中對發生過的事件
所需的記憶。大部分的研究是以邏輯記憶測驗 30 分鐘後回想的情節單元分數
小 於 5 分 為 不 正 常 。 依 美 國 多 中 心 的 大 型 研 究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 ing Initiat ive(ADNI)的收案標準,在 ADNI-1 中以簡易智能量表在
24-30 分之間,臨床失智症評估表(CDR)的分期為.5,魏氏記憶力測驗邏輯故
事回憶的分數在教育程度≥16 年者≤9 分、教育程度 6-15 年者≤4 分為 MCI 組,
到了 ADNI-GO 和 ADNI-2 則將此標準訂為晚期 M CI(late M CI)組。若是簡易
智能量表在 24-30 分之間,臨床失智症評估表(CDR)的分期為.5,魏氏記憶
力測驗邏輯故事回憶的分數在教育程度≥16 年者 9-11 分、教育程度 6-15 年者
5-9 分者為早期 MCI(early MCI)組。
依中文版第三版魏氏記憶測試的常模來看,我們和美國所做的常模大致相
同。我們也將以台北榮總 50 歲以上的 123 位正常人、161 位失憶型 M CI 患者
(以中文版語言學習記憶測驗 10 分鐘回想≤5 和 CDR=.5 做標準)和 172 位輕
度阿茲海默失智症的病患,做邏輯記憶測驗的測試和分析。所得結果如表 5。
教育程度 6-15 年的正常人平均分數為 9.04.5,而教育程度≥16 年者平均分數為
11.55.4,似乎和 ADNI 的標準類似。

表 5 正常老年人、失憶型 MCI 和輕度阿茲海默失智症患者在邏輯記憶測驗


(Logic memory test)的表現
正常老人 失憶型 M CI 輕度阿茲海默失智症
教育程度 6-15 年 ≥16 年 6-15 年 ≥16 年 6-15 年 ≥16 年
個案數 88 35 116 45 141 31
年齡(歲) 76.510.0 74.29.2 77.68.6 80.48.6 80.38.6 81.18.6
性別(男/女) 22/37 22/13 62/54 38/7 65/77 28/3
M M SE(30) 28.31.4 28.61.5 26.12.2 26.82.0 19.73.2 20.64.1
CVVLT10 分鐘回想(9) 8.01.0 8.21.0 4.22.2 4.32.3 1.11.6 1.21.8

- 22 -
輕度認知障礙之診治

LMT30 分鐘回想(25 ) 9.04.5 11.55.4 4.24.1 6.13.5 .51.0 .71.2

註:MMSE(Mini-Mental Screening Examination)簡易智能量表,CVVLT(Chinese Version Verbal


Learning T est )中文版語言學習記憶測驗,LMT(Logic Memory Test)邏輯記憶測驗

生活功能

一開始時認為 M CI 由於還沒有到達失智症的程度,所以日常生活功能應
該都是正常的,可是漸漸的有許多研究發現較複雜的生活功能在 MCI 這個階
段可能就已經有影響了(Perneczky et al., 2006; Tuokko, Morris, & Ebert, 2005)。
因此,我們以中文版的阿茲海默失能量表(Disability of Alzheimer’s disease,
DAD)來測試失憶型 MCI 患者在日常生活功能上的影響(Yeh et al., 2011)。
阿茲海默失能量表中的功能項目,包含了基本日常生活功能(basic activ ities of
daily liv ing)和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instrumental activ ities of daily living)。結
果發現 M CI 患者在基本生活功能上和正常老年人相同,但是在工具性生活功
能上無論是單純失憶型 MCI(single -domain amnestic M CI)或是多面向失憶型
MCI (mu lti-do main amnestic MCI)患者的表現均較正常老年人差。他們無論
是在完成一件事務的啟動力、計畫能力和執行力上都較正常老年人差。即使是
單純失憶型 MCI 的患者,不論在準備飲食、打電話、處理財務或在管理藥物、
家務和安排娛樂等生活上的表現,都可能已有輕微障礙出現。所以這些項目都
是可以幫助我們從日常生活功能中,去檢測自覺記憶力不好的病人是否可能是
MCI 的患者。

脂蛋白(Apolipoprotein)基因 E 第四型(APOE ε4)

APOE 一共有三種基因型,第二型(ε2)、第三型(ε3)和第四型(ε4),
其中以第三型最常見,而第四型 APOE ε4 則是阿茲海默症已知的危險因子
(Kamboh, 1995),在西方人約有 30-40%的阿茲海默失智症病人帶有 APOE ε4
基因,而台北榮總之前的研究也證實 APOE ε4 在台灣族群也是阿茲海默症的
危險基因(Hong et al., 1996),帶有 APOE ε4 的人為阿茲海默失智症病人的危

- 23 -
應用心理研究 第 55 期

險率是沒帶這個基因型的 3 倍。我們從 2000 年開始在門診長期追蹤失憶型 MCI


的患者研究 APOE ε4 對失憶型 M CI 進展到阿茲海默失智症的影響。從 2000 年
到 2008 年一共有 227 位失憶型 M CI 的病患,接受了至少兩次的評估,平均追
踨時間為 42.518.5 個月(Chen, Lin, Chang, Lin, Chuang, Chen, & Wang, 2011)。
帶有 APOE ε4 的失憶型 M CI 患者,每年退化到阿茲海默失智症的比例,明顯
比沒有帶此基因型的人高(15.9% vs. 9.0%)。而且帶有 APOE ε4 的失憶型 MCI
患者平均退化到阿茲海默失智症的時間為 57.0 個月,而沒有帶 ε4 的人則延長
為 85.9 個月。可見 APOE ε4 基因型明顯地增加了失憶型 M CI 患者退化至阿茲
海默失智症的機率,同時也加速了其退化的速度。

神經影像學

海馬迴體積

海馬迴是大腦中在阿茲海默症的早期就會影響到的部位,阿茲海默失智症
病人的海馬迴明顯得比正常老年人要小,如果失憶型 MCI 是極早期的阿茲海
默症,海馬迴在失憶型 M CI 也可能就已經有萎縮的現象。台北榮總在 1999 年
到 2003 年追蹤了 20 位正常老年人,58 位失憶型 MCI 患者和 20 位輕度阿茲海
默失智症的患者,結果發現兩側海馬迴的總體積,在三組依序為正常老年人
(6.8.8)>失憶型 M CI(6.1.8)>阿茲海默失智症(5.7.6)
(Wang, Lirng, Lin,
Chang, & Liu, 2006)。所以失憶型 M CI 患者的海馬迴萎縮的程度,的確是介於
正常老年人和阿茲海默失智症患者之間,而且已與正常老年人有了明顯的差異
(p<.05)。
在三年的追蹤期間內有 19 位(32.7%)失憶型 M CI 的患者退化到阿茲海默
失智症的程度,平均每人每年有 18.2%的轉變率。若比較在三年轉變成為阿茲
海默失智症的患者(M CI-progress, MCI-P)、臨床症狀穩定未退化的失憶型
MCI 患者(MCI-stable, MCI-S)和正常老年人海馬迴每年萎縮的速度,則可發
現雖然 M CI-P 海馬迴萎縮的速度最快(3.2%± 1.5%),但 M CI-S 這群人海馬迴
萎縮的速度(2.1%± 1.5%)也已經明顯的較正常老年人的速度快(1.0%±.7%)

- 24 -
輕度認知障礙之診治

(Wang, Liu, Lirng, Lin, & Wu, 2009)。這個結果代表即使有一部分失憶型 MCI


的患者在臨床症狀上似乎穩定,在兩三年內沒有明顯減退,但是大腦內和阿茲
海默症相關的病理變化可能已在進行當中,其大腦退化的速度仍是不同於正常
老年人,所以仍需要密切的追踨觀察這群人的改變。

灰白質變化

阿茲海默症傳統上認為在病理上主要是神經細胞的死亡,所以應該主要的
變化出現在灰質,但近年來逐漸認為白質的變化在阿茲海默症的病理機轉上應
該也有重要的角色(Basser, Mattiello, & LeBihan, 1994, Bosch et al., 2010,
Douaud et al., 2011)。在我們這幾年對失憶型 M CI 和輕度阿茲海默失智症患者,
進行了結構性(structural)和擴散張量(d iffusion tensor)腦部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 RI) 的分析。結構性 M RI 主要為分析大腦灰質體積的變
化,而擴散張量 M RI 則是以測量水分子活動的方向性所得到的各種擴散係數
(diffusivity),來評估在大腦白質中神經纖維的走向和結構的完整性。
在灰質的分析中,我們的研究結果不意外地呈現出 M CI 病人的灰質變化
主要 是 海馬 迴 的萎 縮 ,而 阿 茲 海默 失 智症 的 病人 除 了海 馬 迴外 , 在額 葉
(frontal lobe)和頂葉(parietal lobe)的區域也有灰質體積萎縮的表現。而在
白質的分析中則顯示,雖然一般的 MRI 影像中並無法看出明顯的白質變化,
但以擴散張量 M RI 來偵測神經纖維的完整性時,則發現除了在顳葉、海馬迴
附近,在兩側額葉深部、胼胝體(corpus collosum)和扣帶皮質(cingulate gyrus)
區域的白質都顯示有擴散係數的改變,代表這些區域的神經纖維均有受損的現
象,而這些區域正是掌管前後腦區和左右大腦的功能性聯結的區域,也是和高
級認知功能非常有關的區域(Wang et al., 2012)。在海馬迴附近的白質變化和
灰質的退化較相關,但在前額葉區白質變化的程度卻大於灰質退化的程度。而
胼胝體是個純白質的區域,在灰質退化尚未擴及到全腦的失憶型 MCI 和輕度
阿茲海默失智症患者,胼胝體變化也已非常明顯。我們的結果和其它研究類似,
可見白質的變化並非都是灰質退化所引發的結果,白質退化在阿茲海默症的病

- 25 -
應用心理研究 第 55 期

理過程中有其獨立的重要性。

病理變化

台灣因國情因素,不易進行大腦疾病的病理研究。國外有關失憶型 M CI
患者的病理研究則發現,大部分失憶型 M CI 的病人大腦內已有阿茲海默症相

圖 2 正常老人、失憶型輕度認知障礙、輕度阿茲海默失智症患者在擴散
張量磁振造影中大腦白質神經纖維退化之比較
註:MD(mean diffusivity)平均擴散係數;a:輕度阿茲海默失智症比正常老人白質退化較嚴重
的區域;b:輕度阿茲海默失智症比失憶型 MCI 白質退化較嚴重的區域

關的病理變化發生(Petersen et al., 2006)。而在 2011 年公布的 M CI 診斷標準


中(Albert et al., 2011),將臨床上有失憶型 M CI 且合併腦脊髓液中有類澱粉
蛋白濃度下降(代表腦內有類澱粉斑沈積),tau 蛋白濃度上升(代表腦內有神
經纖維糾結出現)或腦部類澱粉蛋白追蹤劑正子掃描(amylo id PET)陽性、或
氟-18 去氧葡萄糖正子掃描(FDG-PET)有阿茲海默症典型頂顳葉區代謝下
降、或磁振造影顯示有內顳葉海馬迴萎縮的人,診斷為因阿茲海默症導致的

- 26 -
輕度認知障礙之診治

MCI(MCI due to Alzheimer’s disease),代表這是一群因大腦內已有阿茲海默


症的病理變化的 MCI 患者,以後極有可能進展到阿茲海默失智症。

治療

藥物治療

目前治療阿茲海默失智症的藥物主要是乙醯膽鹼酶抑制劑(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包括 donepezil,rivastigmine 及 galantamine 及麩氨酸(glutamate)
NMDA 受體拮抗劑(memantine )
(Massoud & Leger, 2011)。這些藥物有些也對
失憶型 M CI 做了臨床試驗。其中大型臨床試驗中治療時間最久的研究是發表
在 2005 年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對 769 位
失憶型 M CI 患者以 10mg donepezil 或 2000IU 維生素 E 治療 3 年的隨機抽樣,
有安慰 劑為 控制 組的 雙盲 試驗( Petersen et al., 2005) ,結 果顯示 無論 是
donepezil 或是維生素 E,在治療後認知功能和安慰劑組比較起來並沒有明顯差
異,同時也沒有減少轉變成為阿茲海默失智症的機率。之後 2009 年又有一篇
對 757 位失憶型 M CI 患者以 donepezil 治療 48 週的隨機抽樣有安慰劑為控制組
的雙盲試驗(Doody et al., 2009),此試驗結果顯示除了阿茲海默症認知量表
(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ing Scale-Cog, ADAS-Cog)外,donepezil 在大部分
的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的測驗上均未顯出療效。所以這些藥物目前均沒有
證據顯示其對 M CI 有治療效果,或是可以減緩其轉變成為阿茲海默失智症的
機率。

非藥物治療

既然目前尚未有有效的藥物可治療 MCI 或預防其轉變為阿茲海默失智症,


而且失憶型 MCI 患者主要的症狀就是近期記憶減退,那麼記憶訓練或是認知
功能訓練是否可能有療效呢?這方面的研究較少有隨機抽樣有對照組的試驗,

- 27 -
應用心理研究 第 55 期

但從僅有的幾個試驗來看似乎對 M CI 患者的認知功能是有少許幫忙的(Clare et
al., 2003, Olazaran, Muniz, Reisberg, Pena-Casanova, Del Ser, Cruz-Jentoft, &
Sevilla, 2004, Rapp et al., 2002, Yu et al., 2009)。
台北榮總在 2005-2006 年也曾做過研究探討記憶訓練對 M CI 患者或疑似失
智患者的成效。60 位參加者隨機抽樣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每組各 30 位。實
驗組接受 12 週(每週一次、每次 2.5 小時)的記憶訓練,並與對照組均在
baseline、12 週及 6 個月,接受知能、憂鬱及焦慮量表評估以作比較。6 個月後
所有參加者在認知功能各項測驗的表現上沒有明顯的退步,但對照組與實驗組
之間並未顯示出統計上有意義的差異,可能是 6 個月的時間不夠長,影響不大
之故。可是我們發現在第二次及第三次評估時,與 baseline 相比,實驗組在大
多數的認知項目上,功能維持或稍微進步,而對照組則有較多的人表現退步
(Chi-square test, p<.05)。

結論

綜合有關失憶型 M CI 在認知功能、生活功能、相關基因和影像學上的表
現,都符合失憶型 M CI 可能就是極早期阿茲海默症的推論。但是我們在診斷
MCI 時必須小心謹慎,並非所有 M CI 的患者都會轉變成為失智症,有些人可
能是因為情緒、藥物或是其它疾病的影響造成認知功能障礙。同時也不是所有
由 MCI 進展到失智症的患者其診斷均是阿茲海默失智症。每一種失智症可能
都有其 M CI 的階段,只是我們對這些非阿茲海默失智症的生物標記還並不清
楚。但若是在臨床上患者的認知功能符合失憶型 M CI 在影像學、或腦脊髓液
中又有和阿茲海默相關的變化,那麼此患者可能就已經是極早期阿茲海默失智
症的患者,需要做密切的追蹤,以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標。

參考文獻

Albert, M. S., DeKosky, S. T., Dickson, D., Dubois, B., Feld man, H. H., Fo x, N. C.,

- 28 -
輕度認知障礙之診治

Phelps, C. H. (2011). The diagnosis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due to


Alzheimer's disease: Reco mmendations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Alzheimer's Association workgroups on diagnostic guideline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s & Dementia, 7(3), 270-279.
Basser, P. J., Mattiello, J., & LeBihan, D. (1994). M R diffusion tensor spectroscopy
and imaging. Biophysical Journal, 66(1), 259-267.
Bosch, B., Arenaza-Urquijo, E. M ., Rami, L., Sala-Llonch, R., Junque, C.,
Sole-Padulles, C., & Bartres-Faz, D. (2012). Multip le DTI index analysis in
normal aging, amnestic MCI and AD. Relat ionship with neuro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Neurobioogy ofl Aging, 30(1), 61-74.
Buschke, H., & Fuld, P. A. (1974). Evaluating storage, retention, and retrieval in
disordered memory and learning. Neurology, 24(11), 1019-1025.
Chang, C. C., Kramer, J. H., Lin, K. N., Chang, W. N., Wang, Y. L., Huang, C. W.,
& Wang, P. N. (2010). Validating the Ch inese version of the Verbal Learn ing
Test for screening Alzheimer's disea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oogicall Society, 16(2), 244-251.
Chen, N. C., Lin, Y. I., Chang, C. C. , Lin, K. N., Chuang, Y. C., Chen, C., & Wang,
P. N. (2011). Learning and erro r patterns in the Chinese Verbal Learning Test
in subjec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normal elderly. Acta Neurology
Taiwan, 20(2), 114-124.
Clare, L., Woods, R. T., Moniz Cook, E. D., Orrell, M. , & Spector, A. (2003).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and cognitive training for early -stage Alzheimer's
disease and vascular dementia. Cochrane Database Systematic Review, (4),
CD003260.
Crook, T., Bahar, H., & Sudilovsky, A. (1987). Age-associated memory impairment: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treat ment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logy,
21-22, 73-82.
Doody, R. S., Ferris, S. H., Salloway, S., Sun, Y., Go ld man, R., Wat kins, W. E., &
Murthy, A. K. (2009). Donepezil treat ment of patients with M CI: A 48-week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Neurology, 72(18), 1555-1561.
Douaud, G., Jbabdi, S., Behrens, T. E., Menke, R. A., Gass, A., Monsch, A. U., &

- 29 -
應用心理研究 第 55 期

Smith, S. (2011). DTI measures in crossing-fibre areas: Increased diffusion


anisotropy reveals early white matter alteration in MCI and mild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e, 55(3), 880-890.
Hong, C. J., Liu, T. Y., Liu, H. C., Wang, S. J., Fuh, J. L., Chi, C. W., & Sim, C. B.
(1996). Epsilon 4 allele of apolipoprotein E increases risk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Neurology, 46, 1749-1751.
Kamboh, M. I. (1995). Apolipoprotein E poly mo rphism and susceptibility to
Alzheimer's disease. Human Biology, 67(2), 195-215.
Levy, R. (1994). Aging-associated cognitive decline. Working Party of the
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 Association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 6(1), 63-68.
Mariani, E., Monastero, R., & Mecocci, P. (2007).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12(1), 23-35.
Massoud, F., & Leger, G. C. (2011). Pharmacological treat ment of Alzheimer
disease. Canadian Jounral of Psychiatry, 56(10), 579-588.
Morris, J. C. (1993). The Clinical Dement ia Rat ing (CDR): Current version and
scoring rules. Neurology, 43(11), 2412-2414.
Morris, J. C., Storandt, M., Miller, J. P., McKeel, D. W., Price, J. L., Rub in, E. H., &
Berg, L. (2001). M 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represents early-stage Alzheimer
disease. Archives of Neurology, 58(3), 397-405.
Olazaran, J., Muniz, R., Reisberg, B., Pena-Casanova, J., del Ser, T., Cru z-Jentoft, A.
J., & Sevilla, C. (2004). Benefits of cognitive-motor intervention in M CI and
mild to moderate Alzheimer disease. Neurology, 63(12), 2348-2353.
Perneczky, R., Pohl, C., Sorg, C., Hart mann, J. , Ko mossa, K., Alexopoulos, P., …&
Kurz, A. (2006). Co mp lex activit ies of daily liv ing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Conceptual and diagnostic issues. Age Ageing, 35(3), 240-245.
Petersen, R. C., Parisi, J. E., Dickson, D. W., Johnson, K. A., Knopman, D. S.,
Boeve, B. F., & Kokmen, E. (2006). Neuropathologic features of 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rchives of Neurology, 63(5), 665-672.
Petersen, R. C., Roberts, R. O., Knopman, D. S., Boeve, B. F., Geda, Y. E., Ivnik, R.
J., & Jack, C. R., Jr. (2009). M 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Ten years later.

- 30 -
輕度認知障礙之診治

Archives of Neurology, 66(12), 1447-1455.


Petersen, R. C., Smith, G. E., Waring, S. C., Ivnik, R. J., Tangalos, E. G. , &
Kokmen, E. (1999).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Clin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outcome. Archives of Neurology, 56(3), 303-308.
Petersen, R. C., Tho mas, R. G., Grundman, M., Bennett, D., Doody, R., Ferris, S., &
Thal, L. J. (2005). Vitamin E and donepezil for the treatment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 352(23), 2379-2388.
Rapp, S., Brenes, G., & Marsh, A. P. (2002). Memo ry enhancement training for
older adul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 A p reliminary study. Aging
Mental Health, 6(1), 5-11.
Tuokko, H., & Frerichs, R. J. (2000).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 no dementia
(CIND): longitudinal studies, the findings, and the issues. Clinical
Neuropsychology, 14(4), 504-525.
Tuokko, H., Morris, C., & Ebert, P. (2005). M 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everyday functioning in older adults. Neurocase, 11, 40-47.
Wang, P. N., Hong, C. J., Lin, K. N., Liu, H. C., & Chen, W. T. (2011). APOE
epsilon4 increases the risk of progression from 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to Alzheimer's disease among ethnic Ch inese in Taiwan.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 82(2), 165-169.
Wang, P. N., Lirng, J. F., Lin, K. N., Chang, F. C., & Liu, H. C. (2006). Predic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 prospective study in
Taiwan. Neurobiology of Aging, 27(12), 1797-1806.
Wang, P. N., Liu, H. C., Lirng, J. F., Lin, K. N., & Wu, Z. A. (2009). Accelerated
hippocampal atrophy rates in stable and progressive 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Psychiatry Research: neuroimaging, 171(3), 221-231.
Wang, P. N., Chou, K. H., Lirng, J. F., Lin, K. N., Chen, W. T., & Lin, C. P. (2012).
Multiple diffusivities defined white matter degeneration in 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Alzheimer's disease. J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30(2), 423-43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3). The ICD-10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esearch, World Health

- 31 -
應用心理研究 第 55 期

Organization. Geneva.
Winblad, B., Palmer, K., Kivipelto, M., Jelic, V., Frat iglioni, L., Wahlund, L. O. , &
Petersen, R. C. (2004).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beyond controversies,
towards a consensus: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56(3), 240-246.
Woodard, J. L., Go ldstein, F. C., Roberts, V. J., & McGu ire, C. (1999). 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 ity of the CVLT (dementia version). Californ ia Verbal
Learn ing Test. Journal of Clinical Experimental Neuropsychology, 21(4),
553-558.
Yeh, Y. C., Lin, K. N., Chen, W. T., Lin, C. Y., Chen, T. B., & Wang, P. N. (2011).
Functional disability profiles in 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Dementia
and Geriatric Cognitive Disorders, 31(3), 225-232.
Yu , F., Rose, K. M., Burgener, S. C., Cunningham, C., Buettner, L. L., Beattie, E.,
& McKenzie, S. E. (2009). Cognitive training for early -stage Alzheimer's
disease and dementia. Journal of Gerontology Nursing, 35(3), 23-29.

初稿收件:2012 年 04 月 25 日 二稿收件:2012 年 08 月 25 日
審查通過:2012 年 08 月 18 日 責任編輯:黃鈺傑

作者簡介
王培寧 陽明大學醫學士
陽明大學神經學科專任副教授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一般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通訊處:
(11217)台北市石牌路二段 201 號
電話:
(02)28712121 轉 3171
E-mail:pnwang@vghtpe.gov.tw

- 32 -
輕度認知障礙之診治

林克能 美國南加州大學神經科學博士
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助理教授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一般神經內科臨床心理師
通訊處:
(11217)台北市石牌路二段 201 號
電話:
(02)28712121 轉 3191
E-mail:knlin@vghtpe.gov.tw
劉秀枝 台北醫學院醫學士
陽明大學神經學科兼任教授
台北榮民總醫院特約醫師
通訊處:
(11217)台北市石牌路二段 201 號
電話:
(02)28712121 轉 3171
E-mail:hcliu@vghtpe.gov.t w

- 33 -
Research in Applied Psychology, No. 55, Fall 2012, 15-35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ild Cognitive Dementia:


Experiences at 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Pei-Ning Wa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School of medicine,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Ker-Neng Lin Hsiu-Chih Liu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Soo-Chow University,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is a transitional state between


normal cognition and mild dementia. A lthough some MCI patients
return back to normal cognition, most MCI progress to dementia. The
dementia research group in 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has
conducted several prospective studies to evaluate the manifestation of
amnestic M CI and the outcomes of patients who develop the disease.
Patients with amnestic MCI experience levels of performance in
memo ry and daily function that range between normal elderly and mild
Alzheimer’s disease (AD) dementia patients. The hippocampal volu me
and annual atrophy rates of hippocampus in patients with amnestic MCI
also range between normal elderly and mild AD dementia patients.
Apolipoprotien E ϵ 4 may increase the risk and shorten the duration of
the progression from amnestic M CI to AD dementia. Integrating the
present evidence from literature and our research, the clinical, genetic
and neuroimaging features of amnestic MCI appear very similar to very

- 34 -
Research in Applied Psychology, No. 55, Fall 2012, 15-35

early A D. The 2011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M CI suggest diagnosing MCI


patients coexisting with AD bio markers as MCI due to AD. This new
criteria emphasize the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MCI with AD
biomarkers may actually be the very early stages of AD. Until now,
there is no proved pharmacological treat ment for MCI. However, we
may decelerate the progression fro m M CI to dementia by controlling the
risk factors and cognitive training.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 ment is
the best therapy for dementia.

Keywords: mild cognit ive impairment, very early dementia,


Alzheimer’s disease, cognition, apolipoprotein E

- 35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