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华东问学录:析·民法哲学论稿

主客体关系的一般理论
蒙逊 撰

没有主客体关系的一般理论,就没有民法学统一的逻辑和体系

(一) 总背景:
1、关系、规则与法律
若要明晰民法中主客体关系,便须得主客体关系之预设背景。诚言,民法是被发现而非
创造,主客体关系之背景莫不如是,其乃映射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从猿人至智人,成为“能
制造生产工具的动物”后,亦即脱离动物界后,便须以社会形式生活,此种生活不同于动物
本能之群居,而是人为完成物质生产活动的共同选择。
有社会,便有关系,有关系,便有规则。社会赖规则而存在,规则因社会之需要而产生。
而人必须依赖物质生活资料生存。自人类产生起,人的物质生活资料与人的需要和欲望始终
存在差距。任何社会均须分配物质生活资料,以定分止争。社会规则即物质生活资料之分配
方式,此分配方式亦是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之划分方式。
故,当生产力发展产生了剩余劳动后,人可得以占有他人剩余劳动果实,甚可通过占有
他人人身而得其劳动成果。故确定社会中成员的人身和劳动成果之归属规则,便成国家之职
责,此即为法律。

2、可支配之稀缺资源
宇宙之大,物亦无穷,法律之所划分的,仅限于可支配之稀缺资源。阳光、空气、海水,
虽未人类生存之必要条件,法却不予划分其归属规则,何也?是由其不具备:“可支配性”
1
“可利用性”
“稀缺性”这三性而已。
为确定此归属规则,必须规定归属者、归属对象、归属内容。归属者即法律上之主体。
归属对象即法律上之客体。归属内容即权利义务(义务是权利的逆向表现形式),直接表现
主客体关系,间接反映不同归属者之间的关系(法律关系)

全部民法,就是在民事领域规定归属者、归属对象、归属内容。
2.1、支配:
根据是否可在对象上实现自已的意志,行为可分为支配性行为和非支配性行为。
支配性行为:
即民法中的支配,只服从法律,可对抗不特定人,在对象上实现自己的意志。

1
于可利用这点,实可商榷,一如“核废水”“鸟粪”之类,亦因生产力发展之变化而变化,其他两者亦存在
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之特点,然变动较慢,故暂不予讨论。
非支配性行为:
即行为人不能在自己人身以外的对象上实现自已的意志,其亦可分为有偿与无偿两种,
前者如合同债权,后者如借用关系。
法学中,支配者即主体、支配对象即客体,支配资格即权利,支配方式即权能,支配关
系反映法律关系。
2.2 归属:
归属关系是支配关系的下位概念,归属关系即完全支配关系。法律上的归属,指可在对
对象的全部支配方式中,任意选择支配方式。如物权中,对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完全支配关系,支配对象即归属对象,作为利用对象之标的物归属利用人,如物权、知
识产权。
不完全支配关系,即不完全支配关系中,作为利用对象之标的物归属他人,标的物支配
资格之部分价值归属利用人。如定限物权,债权质权。
附表一张,以供参考:

归属亦可分为积极归属和消极归属,附图一张,以供参考:

2.3 总结:
稀缺资源归属关系反映法律关系,表现为支配关系。
全部民法内容,实质上就是对平等主体之间的稀缺资源归属关系和支配关系的规定。
全部民法学,实质上就是对平等主体之间的稀缺资源归属关系和支配关系的论证。

(二) 如何理解所有权?

(Ⅰ)第一轮质证:从定义开始
传统定义:
概括主义(抽象主义):所有权就是完全物权。(罗马法和德国式)
列举主义:通过列举所有权的各项权能,揭示所有权的本质属性。
概括主义的质证:
(1)认为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是所有权的表现,非所有权本身,不能将所有权定义
为所有权的四种表现,四者之和非所有权。
(2)所有权部分权能可与所有权分离,故所有权有四项权能的观点不能成立。
(3)认为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是所有权的“积极权能”,所有权另有“消极权能”,
即排除他人干涉的权能。
(4)认为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和排除他人干涉,是所有权的主要权能而非全部权能,
所有权的权能难以穷尽。
质证过程:
认可(1),即:所有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以及所谓的消极权能,只是所有权
的现象。现象的背后就是本质,即:对于物的支配权。
质证(2),详见下文
否定(3),即:所谓“消极权能”不过是所谓“积极权能”的逆向表现形式,不是一种
区别于“积极权能”的独立权能。
否定(4)
,两千年来,概括主义始终未能举出所有权四项权能以外的任何“积极权能”,
也证明所有权只有四项权能。
结论:支持列举主义。

然,不得因所有权人对物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之权,就得以
认定所有权的本质是支配权,那么,任何权利主体行使权利都是对权利客
体的支配,提出支配权概念有什么意义呢?如何从本质上区别所有权和
其他权利呢?

(Ⅱ)第二轮质证:从本质开始
提出问题:所有权的本质是什么?
质证:
(1)任何权利都是确认某种归属关系,但任何权利的本质并非都是归属权,如何对所
有权的本质进行区分?
(2)所有人于物上,设定他物权。即,当所有权部分权能分离后,其为何仍然是完全
物权?续接上文(2)
质证过程:
1、 否定(1),所有权的本质即为:所有人可在不违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对所有物的
任意选择利用资格。此为所有人与所有物之间完全的支配和被支配关系之所在,是
所有权为完全物权之所在,为自物权之所在。
2、 否定(2)所有权的一项或几项权能与所有权分离后,或者说,所有人在所有物上设
定他物权后,所有权仍然是完全物权。
结论:
所有权的四项权能不能完全相加,所有权不等于四项权能之和。所有权的本质(之前提
条件)是所有人对所有物的四项权能的任意选择利用资格。但在同一期间,所有人只能选择
一种权能利用方式。
(Ⅲ)第三轮质证:余论
Ⅰ权能部分分离情况下的所有权转让问题
(1)某些权能分离的所有权转让他人后,受让人并不能从所有权四项权能中任意选择
利用若干项,受让的所有权是完全物权吗?
(2)有些所有权受到一些特殊的限制,如艺术作品的所有权,受著作权的限制;肖像
作品的所有权,受肖像权和著作权的限制。,此类所有权是完全物权吗?
答:受让所有权,必然是受让以某种行使方式存在的所有权。受让与某些权能分离的所
有权,意味着接受了表现为此类存在形式的所有权行使方式。因此,正如该所有权在转让前
是完全物权,该所有权在转让后仍然是完全物权。
一言以蔽之,此乃权利行使方式之选择,而非是对完全物权之切割。
Ⅱ设定他物权是否为对所有权的限制问题
答:设定他物权后,所有权仍然是完全物权,证明所有权没有受他物权的限制。完全物
权是指权能选择资格完全,并非权能完全。完全物权可具有物权的全部权能,表现为无瑕疵
所有权;也可不具有物权的全部权能,而只有物权的部分权能,表现为附瑕疵所有权。因物
权法定,故权利人为自己设定义务,是权利人选择权利的某种行使方式,不能理解为限制自
己的权利。
Ⅲ限制物权和完全物权的区别
通常称不完全物权为限制物权或定限物权。从完全物权和不完全物权的区别并非在于前
者不受法律限制,后者受法律限制;而在于前者可在物权的全部权能中选择行使方式,后者
不能在物权的全部权能中选择行使方式。限制物权不是限制所有权之物权,也不是仅有的受
法律限制之物权。
一言以蔽之,是否具备对物的任意选用资格,即为完全物权/任意物权与限制物权之
根本区别。
但是:
所有人享有物权全部权能的完全选择权,并非所有权的本质。权利表现为法律确认的行
为资格,本质上是法律确认的权利人某一意志的实现资格。所有权作为对物的完全支配权,
其本质是权利人全面支配所有物的意志的实现自由。
(Ⅳ)三轮质证后
得出结论:所有权作为对物的完全支配权,其本质是权利人全面支配所有物的意志的实现
自由。

(三) 主客体的一般关系

(Ⅰ)预设背景:主客体的一般概念:
法律关系本质上即稀缺资源的归属关系,表现为特定的支配关系。为民法学必须提出专
门的范畴,表示支配者和支配对象。支配者的民法范畴即民事主体,表示支配对象的民法范
畴即民事客体。
主客体是一组相对概念,各以相对方之存在为自己存在之前提。任何一方的性质,均存
在于与相对方的关系中,二者必然相互定义,否则定义模糊。
将两个事物分别称为主体和客体,理由只能是:其中一方能在另一方上实现自己的意志,
即对另一方为支配行为。实现意志一方称主体,被实现意志一方称客体。
主体性即主动性,只能通过支配表现。
客体性即被动性。被动性只能通过被支配表现。
主客体之间的这一支配关系理论应适用所有的法学领域,没有例外。因此,可以支配稀
缺资源之存在即主体,其可支配之稀缺资源即客体。无支配关系即无主客体关系。任何非支
配关系之主客体关系均非真正的主客体关系。民法学有民事主体概念,通说定义为民事权利
和民事义务的承担者,非支配者。两者有无区别呢?
权利是法律确认的行为选择资格,也就是支配资格,权利人即支配者。义务是法律确认
的行为强制资格,义务人必须通过自己的行为,即支配自己的人身,才能履行义务,故必然
享有人身权,义务人也是支配者。因此,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承担者实际上就是支配者。
一言以蔽之:客体是主体的客体,主体是客体的主体。

(Ⅱ)提出问题:是否存在不需要支配关系的权利客体
(1) 关于人身权的客体:
主客体支配关系论:人格权的客体应该是人格权主体的支配对象,身份权客体应该是身
份权主体的支配对象。
通说:人格权的客体是人格利益,身份权的客体是身份利益。
缺点:通说未解释何谓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更没有证明:人格权主体所支配者是人格
利益,身份权主体所支配者是身份利益。
(2) 关于债权客体
主客体支配关系论:债权的客体应该是债权人的支配对象。
通说:债权的客体是债务人的给付行为。
缺点:通说未证明债权人所支配者是给付行为。债是民事关系,当事人双方法律地位平
等,债权人不能支配债务人行为,给付行为非债权客体。
(3) 关于相对身份权客体
主客体支配关系论:身份权人通过支配身份行使权利,但表现不同:不平等身份权人可
支配相对人人身,平等身份权人不能支配相对人人身。
观点展示:身份权“权利客体是特定身份关系的对方当事人”。
缺点:根据现代法理,权利不及于他人人身。不区分不平等身份权和平等身份权,主张
身份权均以相对人人身为客体,实际上是不了解主客体关系是支配关系。
(4) 小结
人格权、相对性身份权、债权,三者存在共性:权利效力仅及于权利人人身,不及于人
身以外,即均不能支配“身外之物”。任何将三者客体扩大至权利人“身外”的理论,均与
主客体支配关系论冲突
(5) 关于所谓物权债权化、债权物权化
通说:物权债权化、债权物权化理论,即,物权可具有债权性质,债权可具有物权性质。
此说与主客体支配关系论直接冲突。
质问:物权“债权化”后,究竟是物权还是债权?如仍为物权,不应称“债权化”;如
为债权,应表述为物权消灭,债权发生。同理,债权“物权化”后,究竟是债权还是物权?
如仍为债权,不应称“物权化”;如为物权,应表述为债权消灭,物权发生。如认为物权“债
权化”后,或债权“物权化”后,既具有物权性质,又具有债权性质;既为物权,又为债权;
则何为其客体?
回答:物权以物为客体,并以此区别于其他权利。物权无须义务人以特定行为配合,属
绝对支配权。债权无对物的权能,其主要权能是受领和请求,以债务人配合为前提。这意味
着债权是否有支配对象,即是否有客体,取决于债务人是否配合,因此任何债权均有风险,
债权为相对支配权。物权与债权不仅客体不同,而且客体的必然性不同。明乎此,即可知物
权不能“债权化”,债权也不能“物权化”。
余论:物权不是也不能是债权,债权不是也不能是物权,但不能推论:物权人不能同时
享有以物权客体为标的物之债权,或债权人不能同时享有以标的物为客体之物权。
如:出借人既是借用物物权人,又是以借用物为标的物之债权人
(6) 关于所谓物权优先于债权
通说:“同一标的物之上既有物权,也有债权的,无论成立的先后如何,物权均有优先
于债权的效力。”“在同一标的物上物权与债权并存时,物权有优先效力…” 两个以上同类
权利可因顺序不同而发生不同效力,故须规定顺序,权利因此而分为优先权和非优先权。
质疑:但权利发生顺序问题存在前提:在绝对权,须客体同一;在相对权,须责任财产
同一。绝对权与相对权客体不同,权利人支配范围不同,不存在何者优先问题。
(7) 关于权利客体的共性
通说:仅有抽象的权利主体概念,即“法律关系的主体”,指权利义务的承担者;但无
抽象的权利客体概念,而只有物权客体、知识产权客体、人身权客体等具体的权利客体概念。
观点展示:罗列两种即,即“权利客体是权利主体的支配对象。客体不同,权利不同。”
质问:但同为权利客体,必有共性,不能以“不可一概而论”而否认。两处引文均只指
出各类权利的客体(是否正确另当别论),不说明理由。因此,两处引文均未提供各类权利
客体的法理根据,均未抽象出各类权利客体的共性,均未揭示主客体的一般关系,均未回答
什么是权利客体。通说所谓的权利客体,只是一个名词,不是一个概念。后省略大段批判学
界话语……
结论:
离开了支配关系,本来是无从寻找权利客体的:而无共同的法理根据,也无从确认各项具体
权利的客体;但通说居然告诉了人们所有具体权利的客体,根据是什么呢?

(四) 民事关系的客体

(Ⅰ)提出问题:民事关系客体是否是伪概念?
通说:法律关系由要素组成,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内容;民事关系是平等
法律关系,亦由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组成,民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关系三要素之一。
观点展示:
(1)“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事物。

(2)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亦即民事权利的主体,同样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也就是民
事权利的客体。”
流行的法理学观点认为:
“法律关系客体又称权利客体”。第二种观点是法理学流行观点
在民事领域的具体表现;或者说,法理学流行观点“抽象”了第二种观点。
质问:
1、否定(1)
权利,是法律确认的行为选择资格。权利主体是通过支配权利客体,行使权利的。权利
主体可请求义务主体履行义务。那么,权利指向什么呢?权利客体,义务主体,还是义务主
体之行为,还是行为之标的物?不明确。
义务,是法律确认的行为强制资格。义务主体是通过支配自己的人身和标的物(如有标
的物),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即完成特定行为的。那么,义务指向什么呢?义务主体之人身、
标的物、特定行为,还是债权人?不明确。
通说认为,债权和债务共同指向的事物是义务主体的给付行为。给付行为是权利主体请
求义务主体所为行为。据此,
“权利指向”
“指向”的是相对人行为:而“义务指向”
“指向”
的是行为人行为。
“权利指向”之“指向”和“义务指向”之“指向”含义不同,不应用同
一范畴表示。
(此处生疑,望解惑)
2、否定(2)
民事关系是民事权利主体和民事义务主体之间的关系。民事权利主体是民事关系主体,
民事义务主体也是民事关系主体。第二种观点主张民事关系主体就是民事权利主体,不包括
民事义务主体:民事关系客体就是民事权利客体,不包括民事义务客体,根据不足,似有以
偏概全之疑。
论证:民事关系是民事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既非某主体或某些主体的客体,也非某
客体或某些客体的主体。民事关系当事人习惯上称民事关系的主体,但不能认为,民事关系
是民事关系当事人的客体。民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民事关系中存在主客体关系。
严格地说,民事关系中有主体,但在民事关系不是任何主体的客体的意义上,民事关系“无”
主体;同理,民事关系中有客体,但在民事关系不是任何客体的主体的意义上,民事关系
“无”客体。
结论:通说不分析民事关系中的主客体关系,不区别民事关系中的主客体和“民事关系
的主客体”,实际上认为,民事关系具有符合文字意义的主体和客体,不能成立。所谓“民
事关系的客体”是伪概念。
(Ⅱ)提出问题:民事关系的根据是什么?
回答:为表示民事关系的要素,民法学需要的范畴不是“民事关系的客体”,而是民事
关系的根据。民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事关系其实就是平等主体
之间财产、人身、准人身的归属关系。民事关系中归属之财产、人身、准人身,是民事关系
发生和存在的原因,是民事关系中权利义务共同的担当物、表现物、反映物,是民事关系的
根据。(本书新名词)
稀缺资源归属关系(民事关系)可分两类:(此分类似与根据无关)
1.静态归属关系:归属人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在对归属之财产、人身、准人身的全
部支配方式中,任意选择支配方式,任何人不得妨碍。非归属人均须承担维持性不作为义务。
也就是说,归属人的义务人是不特定人。民法学称义务人为不特定人的权利为绝对权:称义
务人为不特定人的民事关系为绝对法律关系,通常简称绝对关系。绝对法律关系即稀缺资源
静态归属关系。
静态归属关系又有两种类型:
(1)支配对象即归属对象,如所有权关系,完全知识产权(通称自主知识产权)关系,
人格权关系,绝对身份权关系。
(2)支配对象非归属对象,如他物权关系,权利抵押关系和质押关系。
2.动态归属关系:静态归属关系经常因行为而发生变动;或因归属人意志而变动,如合
同:或非因归属人意志而变动,如侵权、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等。为恢复等价归属状态,归
属人必须向特定人为特定行为,或者,可请求特定人为特定行为。
这意味着,归属人和特定人之间,一方享有特定行为后果移转选择资格,在法律许可的
范围内,为完成移转行为,可任意选择行为方式:另一方承担特定行为后果移转强制资格,
发生恢复性义务,包括作为和不作为。移转行为表面上是义务人的行为,其实是义务人和权
利人的行为组合,即给付行为和受领行为的组合。给付行为是义务人的支配对象,即义务客
体。受领行为是权利人的支配对象,即权利客体。作为动态归属关系根据之归属之财产、人
身、准人身,反映特定行为后果之移转可能性。
此属稀缺资源动态归属关系,是静态归属关系破坏后的救济方式,义务人是特定人。民
法学称义务人为特定人的权利为相对权;称义务人为特定人的民事关系为相对法律关系,通
常简称相对关系。相对法律关系即稀缺资源动态归属关系。
财产、人身、准人身之民事归属关系可列表如下:

主客体关系是稀缺资源归属人与归属之稀缺资源之间的支配和被支配关系,归属关系
通过支配关系而表现。所谓法律关系,就是主客体关系之反映和表现。主客体关系理论是全
部民法法理的基石。然而,民法学至今无主客体关系的一般理论。这是民法学没有统一的逻
辑和体系的直接原因,也是民法学一系列基本观点不能自圆其说的根本原因。坚持主客体关
系是支配和被支配关系,必将突破现有民法学的一系列重要结论,实际上将重构民法的逻辑
和体系。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