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马克思国家批判思想的双重内涵与现实发展
王凤才 高红明 / 文

提 要: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特征之一。马克思希望
通过对国家的批判和对人类社会一般规律的阐述, 以揭露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本
质,并最终实现阶级消灭与国家消亡,以及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与全人类的社会解
放。在列宁的视阈里,国家更多被理解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这又成为激进左翼批判
与反思的对象。尽管他们在不少方面突破了马克思的设想,但仍然没有超出马克思
最初的理论框架。从理论内涵与价值取向来说,马克思的国家批判思想包含两个方
面: 一是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实现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
二是实行人民民主,建设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实现全人类的社会解
放。只有将二者辩证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国家批判思想,并用以反
思和处理当前多民族语境下的国家问题。
关键词: 国家批判; 阶级统治; 国家消亡; 政治解放; 社会解放
中图分类号: B03 文献标识码: A

1858 年 4 月 2 日, 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提出 《政治经济学批判 》 的 “六本书计


划”,即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① 就是说,马克思原本
打算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框架内撰写一部有关国家的著作。尽管直到最终他也没有撰写这部计
划中的著作,但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国家问题的论述。例如,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
判〉 导言》 《哥达纲领批判》 等著作中,马克思不仅从理论上批判了黑格尔的颠倒了的国家
观,而且从现实角度批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此外,马克思还从社会学与哲学人类学两
条路径阐发了国家批判与人的解放的关系。②

* 本文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国外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 ( 项目编号: 20JJD710001) 的


阶段性成果。
① 参见王凤才: 《重新发现马克思———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向》,人民出版社,2015,第
71—72 页。
② 参见王凤才、高红明: 《国家批判与社会解放———简评蔡勒的唯物主义国家批判理论》, 《国外理论动
态》2020 年第 3 期。
5
一、马克思如何走向国家批判?
马克思的国家批判思想的形成与个人际遇密切相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批判普鲁士政府和遭到驱逐。 马克思从小就受到具有启蒙主义思想的父亲的影
响,很早就开始接触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和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等人的著作,并深受黑格
尔的国家哲学的影响,认为国家应该符合人类的理性法则和人的自由的类本质①。1841 年,
在 “博士论文” (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异 》) 中, 马克思就
探讨了自我意识的自由性和宗教的意识形态性问题②。 由于担心柏林大学保守的学术氛围
( 可能不利于自己论文通过) ,马克思选择耶拿大学作为博士论文的资格审查单位③。在担任
《莱茵报》 主编期间,马克思多次撰文揭露与批判普鲁士政府的专制统治。其中,在 《关于
“林木盗窃法” 的辩论》 中,马克思揭露了普鲁士国家法律变革的虚伪性以及现存半封建的
法律关系,还抨击了封建贵族等级代表所持的观点。
然而,《莱茵报 》 之激进的、反政府的立场引起了普鲁士政府的警惕和排斥。1843 年,
因为发表强烈批评俄罗斯沙皇的文章而遭到普鲁士国王下令查封。1843 年 1 月 19 日,普鲁
士政府通过决定从 4 月 1 日起查封; 马克思本人也遭驱逐而流亡至法国。
第二,批判流行的国家观念和再次被驱逐。1843 年, 马克思被迫流亡巴黎, 但他并未
因此停止对专制国家的批判; 相反,离开德国使他获得从整体上反思和批判国家的可能。这
时马克思对国家的批判表现为: 对以德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统治进行彻底批判,包括对
当时在德国占支配地位的黑格尔哲学与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 在 《德法年鉴 》 期间的两篇
论战性文章,即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 批判了当时在德国占据主导地位的黑格尔的
形而上学国家观,认为家庭和市民社会而非国家是历史的真正活动者④; 而 《论犹太人问
题》 在批判 B. 鲍威尔 ( Bruno Bauer) 的错误国家观的基础上,阐述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
之间的辩证关系⑤。
1844 年,《德法年鉴》 因刊发讽刺巴伐利亚国王的诗文而遭到德国各州封锁; 另外,由
于马克思与卢格的办刊方向不同导致后者撤资而最终被迫停刊, 马克思又陷入 “失业 ” 状
态,并开始为与正义者同盟密切关联的 《前进报》⑥ 撰写评论文章。正是在此过程中,马克
思与恩格斯相识并结下了深厚友谊。在 《神圣家族 》 第七章 《批判的批判的通讯 》 之 “非

① 参见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 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 10—11 页。


② 参见吴猛: 《 “自我意识” 的意义论内涵: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视野》, 《复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10 年第 2 期。
马克思的 “博士论文” 撰写于 1840 年下半年至 1841 年 3 月底。1841 年 4 月 6 日,马克思未提交给在

读的柏林大学,而是提交耶拿大学。耶拿大学哲学系主任 K. F. 巴赫曼 ( Karl Friedrich Bachmann) 教授推荐书
说,该博士论文证明该候选人 “不仅有才智、有洞察力,而且知识渊博”,因此,本人认为该考生完全有资格
获得学位。1841 年 4 月 15 日,马克思在未到场情况下,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 Cf. Rachel Basinger,People That
Changed the Course of History: The Story of Karl Marx,Atlantic Publishing Group,Inc. ,2017,pp. 49—50. )
参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 7—9 页。

⑤ 参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1 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 23 页。
⑥ 《前进报》 是 1844 年 1—12 月在巴黎出版的德国报纸,每周两期。1844 年夏,马克思参与编辑,开始
具有共产主义性质,抨击普鲁士反动制度。根据普鲁士政府要求,基佐内阁于 1845 年 1 月驱逐马克思等人,报
纸因而停刊。
6
批判的群众” 一节中,马克思指出,鲍威尔等人所做的仅仅是用现存的黑格尔哲学和现存
的社会意向来制定公式,他们将群众视为有限的、 粗野的, 与精神对立的真正敌人。 相反,
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产而非自我意识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的
主要动力①。在此期间,马克思受恩格斯影响, 开始真正关注工人阶级并认识到其重要性。
1845 年,《前进报 》 由于刊发对德国专制主义的尖锐批评, 遭到迫于压力的法国政府的查
禁; 马克思也被再次驱逐出境而流亡比利时。
第三,阐述自己的国家观和成为 “世界公民”。1845 年 2 月,移居布鲁塞尔时,马克思
迫于政治压力而承诺不对当时政治发表批评意见,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对专制国家和统治阶级
的批判; 相反,正如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中所指出的: ( 以往的 )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
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② 这时,马克思的国家批判思想逐步确立, 并用
以影响和组织工人运动。1845 年 12 月,为了便于参与革命运动,马克思宣布脱离普鲁士国
籍,并以 “世界公民 ” 身份自居。 尽管如此, 他仍然时刻关注从普鲁士传来的革命消息。
马克思与恩格斯合写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 》 这部著作, 不仅从根本上清算了当时在德国理
论界占支配地位的青年黑格尔派,还批判性地分析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 共产主义的乌托邦
性质。在他们看来,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权力工具,而阶级斗争和革命是历史
发展的动力,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和以前的一切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代替以前的剥削阶级而最
终消灭阶级和阶级国家本身 ③ 。
此后,马克思积极投身于 “批判的武器” 与 “武器的批判” 中。例如,1846 年与恩格斯创
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积极联络正义者同盟并于 1847 年 6 月成功将其更名为共产主义同盟④。
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纲领 《共产党宣言》,强调无产阶级不仅要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还要最
终取消国家从而实现人类解放。此后, 《共产党宣言 》 得到广泛传播,并成为 1848 年革命
的行动指南。就像列宁所说,这部著作以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它一诞生就
成为关于阶级斗争,关于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革命使命以及创造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
理论。⑤
然而,在革命失败的比利时,马克思被指控资助革命而遭到驱逐。马克思随后受法国革
命成功后建立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邀请而迁居巴黎。在巴黎,马克思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
希望革命能够蔓延至德国。1848 年 4 月, 马克思和恩格斯回到普鲁士并创办 《新莱茵报:
政治经济学评论》,积极宣传革命事件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国家观、世界观。这一行为
很快引起普鲁士政府的注意,马克思于 1849 年 5 月被勒令离开普鲁士,并来到巴黎; 但此
后不久,巴黎因为反革命夺权运动及其霍乱疫情爆发的影响,马克思又被政府视为威胁,并
于 1849 年 8 月遭法国政府再次驱逐而最终流亡于英国。 在伦敦, 因生活条件过差等原因,
马克思有两个孩子出生不久便夭折了。而为了躲避政府的监视,马克思 “东躲西藏” “隐姓
埋名”。尽管由于身体和家庭的缘故,马克思在伦敦度过了他一生最困难的时光,但此时的

① ②③ 参见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 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 349—350 页; 第 502 页; 第 536—537


页。
④ “共产主义同盟” 的名称经历了以下变更: 从具有民主共和性质的流亡者同盟 ( 1834 年,诞生于法国
巴黎) 到正义者同盟 ( 1836 年,由前者改名而来,口号是 “人人皆兄弟”) ,再到共产主义者同盟 ( 1847 年 6
月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口号更改为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
⑤ 参见 《列宁全集》 第 26 卷,人民出版社,1988,第 50 页。
7
马克思仍然以革命 “顾问” 的身份, 在理论上积极指导世界各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始终
不曾放弃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人类解放的理想。
纵观马克思一生坎坷却矢志不渝的经历 , 不禁让阅读马克思有关国家和政治思想论
著的人有某种情景再现 , 即马克思对现存国家的否定性批判 、 对未来社会的肯定性阐述
与他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密切相关 , 即马克思对专制统治不妥协的斗争精神 , 与他对现
存国家或统治阶级中存在的诸多 “恶 ” 和 “不公正 ” 相关 , 是他对自由与正义社会的追
求 , 并由此致力于为人类指明和建构一个替代资本主义国家更好的方案 。 因而可以 说 ,
马克思的国家批判思想贯穿于马克思毕生的政治斗争历程 , 并构成其政治经济批判思想
的核心①。

二、马克思国家批判思想的双重内涵与价值取向
从马克思的国家批判思想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马克思对国家的批判没有停留在对单个
政府的批判,也没有停留在对黑格尔的国家观念的抽象批判,而在两个方面表现其批判思想
的革命性: 一是从社会学角度探究了国家的起源及其本质,阐明国家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过程; 二是从哲学人类学角度探索了人类社会发
展的一般规律,认为国家消亡之后,取而代之的将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
会②。这就构成了马克思的国家批判思想的双重内涵与价值取向。
第一,马克思的国家批判思想的否定性内涵,即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否定。尽管马克思并
不否认资本主义国家在人类物质生产和财富创造方面的贡献 ③ ,但他认为这些财富的生产过
程本质上是剥削的和压迫的, 并造成了人们的普遍异化。 在 《论犹太人问题 》 中, 马克思
批判鲍威尔将犹太人的解放局限于政治解放,认为政治解放只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上的解
放,即以法律的形式宣布人的抽象政治平等,而实际的财产、宗教、文化程度等方面的社会
不平等反而巩固了政治不平等的事实。因而马克思强调,必须突破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历史
局限性,通过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从而消灭宗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本身,才能实现无
产阶级的社会解放④。在随后的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中 ,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
会经济结构中工资 、资本 、地租等要素的批判性分析 , 进一步阐述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工人
的经济剥削并使之全面异化的过程 ⑤ 。 马克思认为 , 资本主义国家在四个方面使劳动者 ,
甚至使整个人类处于普遍异化状态 , 这一状态不仅使工人下降为 “物 ”, 还使人类社会陷
入对 “商品 ” 的崇拜上 。这一思想在马克思的 《资本论 》 ( 第 1 卷 ) 关于商品 、 价值 、 资
本的特性中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论述 ,并成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理论立场与价值
取向⑥。马克思晚年 “人类学笔记 ” 中 ,从人类发生学角度探究了国家的产生过程 , 从知
识考古学角度论证了他之前对国家的论述 , 即国家是人类历史一定条件下发展的产物 , 因
而在适当条件下也必然会消亡 。可以说 ,马克思不仅从根本上否定了黑格尔抽象的国家观
念 ,即国家作为自然永恒存在的形象 ; 同时还为无产阶级革命指出了明确的任务 , 即颠覆

① 参见龙佳解、罗泽荣: 《论马克思的国家批判理论及其价值旨趣》,《理论学刊》2013 年第 11 期。
②③ 参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 422 页; 第 405 页。
④⑤ 参见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 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 25—28 页; 第 155—156 页。
⑥ 参见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5 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 47—88 页。
8
和否定现存资本主义国家统治。
第二,马克思的国家批判思想的肯定性内涵,即对未来自由而全面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描
述。《共产党宣言》 从哲学人类学角度,第一次以论纲的形式系统地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
一般规律,并指明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目标在于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和国家,从而最终建立
一个 “自由人联合体” 的社会①。在这个社会里,人不仅超越资本主义国家虚假的 “政治解
放” 而获得社会解放,并最终实现人类的整体解放。
如果说 1848 年的 《共产党宣言》 更多地带有配合革命宣传的意图,那么马克思在 1871
年为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而撰写的 《法兰西内战》,则是马克思的国家批判思想中致力于
建设 “没有剥削的新社会 ” 的明确表达。 马克思指出, 无产阶级推翻旧政权之后, 不能简
单地接管建立在现代国家大厦基础上的国家机器,而是要建立一个不但取代阶级统治的君主
形式、而且取代阶级统治本身的共和国的组织,这个组织即公社,是共产主义理论的有力证
明②; 它 “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活动解放的政治
形式。”③
尽管巴黎公社失败了,但马克思对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场
始终不变。例如,在 《巴枯宁 “国家制度与无政府状态 ” 一书摘要 》 中,马克思对无政府
主义者 M. 巴枯宁 ( Mikhail Bakunin) 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强调工人阶级在彻底消灭阶级存
在的经济基础之前,还需要对旧世界的各阶层实施无产阶级专政, 而不是什么都不做的等
待 ④ ; 在 《哥达纲领批判》 中,马克思批判了该纲领具有的机会主义和让步主义倾向,认为
它既没有谈到无产阶级革命专政,也没谈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 ⑤ 。
实际上,马克思的国家批判思想具有的双重内涵,即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否定性批判与对
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肯定性建构是密不可分的,这也是马克思的国家批判思想在当代社会仍
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关键。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马克思的国家批判思想的阐释
和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恩格斯于 1884 年出版了 《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一书,
但其大部分观点都源于马克思晚年的 《摩尔根 〈古代社会 〉 一书摘要 》, 恩格斯把它视为
“在某种程度上是实现遗愿”⑥。恩格斯和马克思一样,认为国家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产物,但恩格斯不是在政治经济学框架中,而是在政治社会学框架中阐发国家的本质,并
将国家看作是阶级统治的工具⑦; 此外,恩格斯后来还编辑出版了 《资本论》 ( 第 2—3 卷) ,
这对当代左翼的国家理解具有多重意义。 在 《国家与革命 》 中, 列宁多次提及恩格斯的
“指导作用”⑧。

三、马克思的国家批判思想的传播与发展
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承担了马克思的国家观的阐述与传播工作,但同时做了某些适应现

① 参见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2 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 53 页。
② 参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3 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 95—96 页。
③ ④⑤ 参见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3 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 158 页; 第 405 页; 第 445 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4 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 12 页。
⑦ Cf. Wilfried Rhrich,Karl Marx und seine Staatstheorie. Zum 200. Geburtstag des Philosophen,Springer VS,
2018,S. 41.
⑧ 参见 《列宁全集》 第 31 卷,人民出版社,2017,第 5、9、15、54、73 等页。
9
实的 “调整”。在 《共产党宣言 》1893 年版序言中, 恩格斯尽管依然主张无产阶级的国际
联合,但民族国家不断获得独立的现实,使他不得不承认民族独立的重要性,并将民族独立
视为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重要基础①,这一思想后来在列宁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917 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
义国家; 推动了世界各地的无产阶级革命与殖民地人民的独立运动。列宁理解与阐发的马克
思的国家批判思想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 列宁在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
和 《国家与革命》 中将帝国主义视为过渡的,甚至垂死的资本主义②,同时又认为资本主义
国家的消亡不是自发的,而必须通过无产阶级的 “暴力” 革命③,代之以无产阶级专政并将
各公社组织为统一的民族国家,将生产资料转变为国家财产,进而将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变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然而,正如现实所表明的,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失败,以
及帝国主义时期亚非拉许多地区的反帝国主义运动性质并非反资本主义的,而恰恰是支持资
本主义的,即反帝国主义的核心是以 “国家 ” 取代 “阶级 ” 范畴和争取民族独立而非社会
解放的斗争④。可以说,俄国革命和布尔什维克的政策在左翼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是
由于其成功夺取政权而成为国际共产主义左翼的模范; 二是由于缺乏进一步社会主义革命,
即放弃了世界革命的意愿,而只在一个国家进行 “无产阶级专政性的 ” 社会主义建设而受
到批判。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三种不同于马克思的国家批判思想的理论研究: 一是对社
会主义统治形式的研究; 二是对国家概念的批判性反思; 三是对民族国家民族性质的论述。
第一,对社会主义国家统治形式的研究。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主要指导思想体现在革
命前列宁撰写的 《国家与革命 》 小册子中, 主要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三方面的思想: 一是
暴力革命,二是无产阶级专政与人民民主,三是批驳无政府主义。列宁主张用无产阶级专政
与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 ⑤ ,这一主张与马克思 1871 年 《法兰西内
战》 一文中所提炼的巴黎公社原则类似。 然而, 新生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为了在内忧
外患的夹缝中生存,避免出现巴黎公社的失败结局,在执政之初仍然施行无产阶级专政,而
非巴黎公社所主张的无产阶级专政与人民民主并行的原则。1919 年, 列宁在 《关于用自由
平等口号欺骗人民》 中指出: “无产阶级专政不是阶级斗争的结束,而是阶级斗争在新形势
下的继续。无产阶级专政取得胜利、夺取政权的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来反对已被打败但
还没有被消灭、没有绝迹、没有停止反抗、 反而加紧反抗的资产阶级 ”⑥。 然而 , 正如现实
发展所表明的 , 这种突出无产阶级专政 , 而将人民民主制度置于从属地位的情况逐渐导
致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 , 这种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统治形式在斯大林时期尤其突出 。 它
的优点是能够高效地集中有限资源发展重工业 , 并使国家军事实力在短期内迅速提升 ,
尤其在战争期间 。 在二战期间 , 它不仅保卫了苏维埃政权 , 而且在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影
响或支持下 , 亚非拉的 20 余个封建半封建国家或殖民地国家 , 大都照搬了斯大林高度集
权的社会主义统治形式 ; 冷战时期 , 它们几乎都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 然

① 参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 397 页。


② 参见 《列宁全集》 第 27 卷,人民出版社,2017,第 434 页。
③⑤ 参见 《列宁全集》 第 31 卷,人民出版社,2017,第 38—40 页; 第 39 页。
④ Cf. Moritz Zeiler,Materialistische Staatskritik. Eine Einführung. Schmetterling Verlag,2017,S. 42—43.
⑥ 《列宁全集》 第 36 卷,人民出版社,2017,第 363 页。

10
而 , 这个高度集权的统治形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 首当其冲的是为了工
业化而牺牲农业经济 , 农业的萧条反过来又严重制约了工业的持续发展 ; 同时 , 在二战
中独立起来的带有民族性质的社会主义国家 , 在政治上又不断反抗斯大林的威权统治 ,
并于最终导致苏东剧变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空前危机 。 目前五个社会主义国家都不断地进
行改革 , 这些国家 有 些 进 行 着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改 革 ; 有 的 进 行 定 向 的 社 会 主 义 改
革。
第二,对国家概念的批判性反思。面对社会主义革命在苏联的胜利与在欧洲接二连三的
失败,欧洲左翼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欧洲工业发达国家照搬苏联革命模式的不可能性。M.
蔡勒 ( Moritz Zeiler) 在 《唯物主义的国家批判 》 一书中认为,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霸权
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苏维埃式 “东方” 马克思主义有意识的划界①。在 《狱中札记 》 中,
A. 葛兰西 ( Antonio Gramsci) 指出,国家包括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两个领域, 核心在于霸
权,这种霸权不仅包括政治上的强制, 而且还包括意识形态方面的赞同。② L. P. 阿尔都塞
( Louis Pierrer Althusser) 对葛兰西的这一思想做了批判性继承与进一步发展。在 《意识形态
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等著作中表现出来的结构主义国家观, 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马克思的
国家思想的批判性重塑。阿尔都塞将国家理解为不同镇压机器和意识形态机器的集合体,并
侧重意识形态的重要性③。
如果说,葛兰西、阿尔都塞等人还在恩格斯和列宁的政治统治范畴中讨论国家问题,那
么,以原苏联法学家 E. 帕舒卡尼斯 ( Evgeny Pashukanis) 为代表的左翼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则侧重于从形式上分析资本主义国家。 在 《法的一般理论与马克思主义 》 一书中, 帕舒卡
尼斯认识到国家以现金支付税收的形式, 实现了将自然人转变为市场交易一方的 “财产占
有者”,从而确立法律形式普遍有效性。与列宁的国家概念相比,他不是简单地将国家理解
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是质疑资本主义社会阶统治为什么采取 “形式的 ” 国家统治, 即采
用一种非人格的、独立于社会的公共权力机构形式,而不是保持封建时期的专制统治④。与
马克思将资本描述为一种历史社会关系一样, 帕修卡尼斯也将法律理解为社会关系。 他认
为,在后革命的转型时期,这种 “狭隘的资产阶级法律范畴 ” 会持续存在到无阶级和无国
家社会的最终实施 ⑤ 。帕舒卡尼斯的这一思想之后不仅在苏联,而且在魏玛共和国都出现了
广泛讨论。通过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之一 K. 柯尔施 ( Karl Korsch) 、法律实证主义代表人
物 H. 凯尔森 ( Hans Kelsen) 、法律哲学家 G. 拉德布鲁赫 ( Gustav Radbruch) , 帕舒卡尼斯
的法学理论在苏联之外的地方广为传播 ⑥ 。
第三,关于民族国家的民族性质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联合国、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等国际性组织的成立,整个世界经历了一个重新塑造的过程,独立的民族国家成为国
际社会的主体⑦,甚至在民族独立浪潮中成立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并宣称自己
是某种特殊类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往往也具有民族主义色彩。因而可以说,以民族作为国家

①⑥ Cf. Moritz Zeiler,Materialistische Staatskritik. Eine Einführung. Schmetterling Verlag,2017,S. 49; S. 78.
② 参见王凤才: 《葛兰西国家概念的政治伦理学诠释》,《学习与探索》2012 年第 10 期。
③ 参见 《哲学与政治: 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第 321—376 页。
④⑤ Cf. Evgeny Pashukanis,The General Theory of Law and Marxism,Barbara Einhom trans. ,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1,p. 139; pp. 72—73.
⑦ 参见刘德斌: 《世界的重塑: 从 “帝国” 到 “民族国家”》,《外交评论》2019 年第 6 期。
11
凝聚的桥梁成为现代国家的普遍形态。在马克思之后, 对马克思的国家批判思想进行反思,
并对民族国家的民族性质问题进行探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探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
家在民族问题上的共通性; 二是肯定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性; 三是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多民族
国家的发展趋势。
在马克思之后的国家批判理论中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不仅较早地涉及到对现代国
家的批判性研究 ,而且影响较大 。例如 ,F. 波洛克 ( Friedrich Pollock) 在对苏联进行了为
期一年的实地考察之后的考察报告 《1917—1927 年苏联的计划经济尝试 ) 》 中指出 , 苏联
和欧洲其他民族国家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原则上是一致的 , 认为苏联的计划经济是自由资本
主义走向国家资本主义的续集①。 在 《国家资本主义 》 一文中, 波洛克认为, 不仅苏联的
斯大林主义、德国的纳粹主义, 甚至美国的文化工业主义都具有国家资本主义的某些特
征②。波洛克的这一观点尽管受到 M. 霍克海默 ( Max Horkheimer) 的支持 , 却受到政治学
家 、法学家 F. 诺伊曼 ( Franz Neumann) 的猛烈批判 。 在 《巨兽 : 民族社会主义的结构与
实践 》 ( 英文版 1942 年 ; 德文版 1984 年 ) 一书中 , 诺伊曼不仅揭露了民族社会主义的伪
马克思主义元素 ,同时还尖锐地批判了波洛克将极权的民族社会主义与人民民主专政的苏
联混同的 “错误 ” 思想 。在诺伊曼看来 , 纳粹德国不仅不是波洛克意义上的国家资本主
义 ,也不是 E. 弗兰克尔 ( Ernst Fraenkel) 意义上的 “双重国家 ”,而是有政治经济而无政
治经济学的非国家③。诺伊曼在 《苏联的德国政策》 ( 1949 年) 一文中指出,二战后,苏联
的德国政策主要意图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致力于让德国赔偿苏联的损失; 二是企图通过牺
牲德国而强化波兰来确保自己的安全④。 诺 伊曼这个说法还表明 , 在民族国家竞争时代 ,
苏联作为社会主 义 国 家 也 不 能 克 服 其 民 族 性 。1995 年 ,J. 希 尔 施 ( Joachim Hirsch) 在
《民族竞争国家 : 全球资本主义下的国家 、 民主和政治 》 一书中 , 将民族国家置于全球化
竞争背景下 ,探讨不同类型的国家制度的趋同性及其发展趋势 。 希尔施认为 , 全球化通过
提高国际资本与金融市场的作用 ,使得国家在全球资本主义中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 , 即成
为竞争投资的 “民族竞争国家 ”, 这种国家由于肩负民族强大的任务而趋向于减少国家的
社会福利 。 在 他 看 来 , 这 并 不 意 味 着 国 家 的 削 弱 , 而 恰 恰 是 一 种 新 的 威 权 主 义 国 家 的
形成⑤。

四、结语
马克思国家批判思想的产生及其辩证国家观的形成与马克思个人的实际遭遇密切相关,

① Cf. Friedrich Pollock,“Die planwirtschaftlichen Versuche in der Sowjetunion 1917—1927”,in Reihe: Instituts
für Sozialforschung an der Universitt Frankfurt a. M. ,Band 2,Leipzig,C. L. Hirschfeld,1929,S. 398; 单传友: 《政
治优先性: 波洛克论国家资本主义》,《哲学研究》2013 年第 9 期。
② 参见柴方国: 《波洛克与法兰克福学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5 年 第 1 期。
③ Cf. Franz Neumann,Behemoth: The Structure and Practice of National Socialism 1933—1944,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pp. 460—465.
④ Cf. Franz Neumann,“Soviet Policy in Germany”,in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 263,The Soviet Union Since World War II,Sage Publications,1949,pp. 165—179.
⑤ Cf. Joachim Hirsch,Der nationale Wettbewerbsstaat. Staat,Demokratie und Politik im globalen Kapitalismus.
Edition ID-Archiv,Berlin-Amsterdam,1995,S. 102—122.
12
同时又是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现实反应,它集中地表现为马克思早期所接受的有关理想国家的
观念与现实的国家统治之间的巨大张力,以及由此张力而促成的马克思对流行的国家观的反
思和马克思批判的国家观的形成。 马克思对国家的批判因而不仅仅停留在对个别的、 现实
的、具体的国家的批判,也不仅仅满足于从观念上对抽象的国家观念的反驳,而在更深远的
意义上是对国家产生条件及其本质和发展趋势的批判式的揭露,而这种揭露一方面瓦解了国
家永恒存在的神话,另一方面又为国家消亡之后的社会状态和人类的解放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马克思之后,社会现实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超出了他的预期,其中最大的现实是
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崩溃,而是普遍采用了民族国家形式,甚至社会主义国家也不能克服这
一趋势。基于这一现实,马克思的国家批判思想在后来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在三个方面突
破了他原来的设想,一是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方面, 二是关于国家内涵的界定方
面,三是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性问题方面,这三个方面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填补了马克思
本人的国家批判思想的空缺,尤其是在多民族国家时代,这些理论的提出为考察全球化背景
下多民族国家问题提供了新视角,但这些理论并不能够为多民族国家带来的社会问题提供明
确的解决方案,正如 J. 哈贝马斯 ( Jürgen Habermas) 在 《后民族结构 》 一书中所指出的,
多民族国家时代带来的诸多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 主要在于 “我们 ” 仍然立足于民族国家
视角去考虑和处理问题,其结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民族竞争、冲突和认同等问题①。相对而
言,马克思的国家批判思想以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为视角审视国家问题,他不仅致力于实现
无产阶级的解放,而且致力于全人类的解放。因而,不可否认,马克思的国家批判思想对处
理当今多民族国家的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责任编辑: 马新晶)

① Cf. Jürgen Habermas,Die Postnationale Konstellation,Suhrkamp,1998,S. 20—23.


13
Abstracts of Main Essays

The Dual Connotation and Realistic Development of Marx's Criticism of State


Wang Fengcai & Gao Hongming
Accordino to Marx,the state is a social relationship in which different classes struggle against
each other,and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proletariat and the bourgeoisie 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a
capitalist state. Marx hoped to expose the exploitative nature of capitalist countries through his
criticism of the state and the elaboration of the general rule of human society,and ultimately realized
the extinction of class and state,as well as the political emancipation of the proletariat and the social
emancipation of all mankind. In Lenin's vision,the state is understood as a tool of class rule,which
has become the object of criticism. Although he broke through Marx's vision in many aspects,he still
did not exceed Marx 's origin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and value orientation,Marx 's critical thinking of the state includes two aspects: one is to violently
overthrow capitalist countries,establish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and to realize the political
emancipation of the proletariat; the other is to implement people 's democracy,build a free and
comprehensively developed communist society,and to realize the social liberation of mankind. Only by
combining them dialectically,can we truly understand Marx 's state critical thinking,use it to reflect
on and deal with current issues with in the multi-ethnic context.

Being,Ousia,Essence: A Chapter in the Prehistory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Essence and Existence
Leung Ka-wing
The quest for Being by Western thinkers began in ancient Greece,and during the Middle Ages,
distinction was made between essence and existence,which proved to be so important that it has
claimed the attention of all subsequent philosophers.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its history,
misunderstandings are frequent. One is to look for its origin in ancient Greece. Another is to see the
meaning of the two terms as fixed over time. In fact,the contrast between “essence”and “existence”
was established only after Thomas Aquinas,and the philosophical meaning of the two terms has kept
evolving. A study of the prehistory of their distinction can contribute to dispelling misunderstandings of
its past as well as elucidating its present application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write a chapter of
this history.

Substance and Thing: A Rethinking of Spinoza's Critiques of Aristotelianism


Wu Zengding
Spinoza ' s concept of substance originated from the medieval Aristotelianism and Aristotelian
philosophy. However, like Descartes, Spinoza radically criticized the pre-modern metaphysics
represented by Aristotle. If the substance in Aristotelian philosophy first refers to the individual things
that exist independently,Spinoza,on the contrary,thinks that the individual thing is not a substance,
but the lowest level of mode,i. e. ,the finite mode; the real and unique substance is the infinite pow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of causal necessity. This substance transcends everyday perceptual experience
and can only be understood by the intellect. Fundamentally speaking,Spinoza 's theory of substance
16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