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8

词义的分解

学会分解词义、分析义项,可以有效掌握词义
编纂词典,一般把词的理性义分解为若干个义
项加以说明,有时也顺便指出附加义,尤其是
语体义(书面和口头)。比如在《现代汉语词
典》,“大肚子”有三个义项
从词出现的语言环境中归纳出来的。比如
“骄傲”:
1.这个人太骄傲了。--自以为了不起的意思
2.大家都为北京申奥成功而感到骄傲。--自豪
3.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 词的义项,有四种情况值得注意:
1.词的义项是由特定的词形表示的语义单位。
 例:“汉字h?nzH”是它的特定形式;只有一个义项—
“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因此它的词义=它的义项
2.词的义项既可以是独立运用的语义单位,也可以是只能
参与组合的语义单位。
 词的义项可以=词义,也可以是语素义。
 例:“生”—有六个义项:1.生育-~孩子;2.生长-~
根、~芽、新~力量;3.生存:活,跟死相对,起死
回~、贪~怕死;4.生计-谋~、营~(某生活);5.生
命-丧~、舍~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6.生平-
一~一世、今~今世。前两个义项是词义,后面两个是
语素义
3.词的义项是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
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能具有各种
的临时的、特殊的意义,但不属于义项。
 例:“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 “包袱”比喻“思想负担”;“机器”比
喻“脑筋、思维器官”
 “包袱”的比喻义是固定的,而“机器”
离开特定的语境就没有这种意义
3.词的义项既互相联系,又互相补充。
 一个词的几个义项之间是环环相连的,各自独
立的,即各个义项出现的语言环境是各不相同

 例“生”:
i. 这西瓜是生的—果实还没成熟-形容词
ii.生吃瓜果要洗干净—食物没煮或没煮熟-形容词
iii.生石膏的建筑物用途很广—原料没有加工过的
-形容词
iv.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关系生疏不熟悉的
-形容词
v.不要生搬硬套—态度生硬的、勉强的-形容

vi.手被挤得生疼—感情或感觉上程度很深地-
副词
 六个句子中的“生”代表了“生”的依次
相关又各不相同的六个义项。
义项的分类
 一个词如有几个义项,那么这几个义项之
间的地位不是并行平等的。
 其中必有一个义项是基本的
 其他的义项都是由这个义项直接或间接地
发展、引申、转化而来的。
 基本义派生的途径主要有两个:直接引申
和间接转借
直接引申
 在基本义的基础上经过推衍(y>n)发展直
接派生的义项叫引申义
 例“紧”的基本义是两物密切合拢(捆得
很紧),引申出三个义项:
i.不宽裕
ii.不放松,严格
iii.没有充分的时间和余地,很急迫
 引申是主要的派生方式
 共有三种类型:
1.辐射型-以基本义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引申
 例:嫩
ii.烹调时间短,容易咀嚼:肉丝炒得很嫩

iii.些东西的颜色浅: i.初生而柔弱 iv.缺少经验,不老练:


嫩绿的小草芽苗 叶子很嫩 他办事还太嫩
2.连环型就是以基本义为导向后面环环引申。
 例:沐浴

i. 用水洗全身: ii. 充分地受到润泽: iii. 沉浸在美好的环境中:


沐浴在大海里 小草沐浴在阳光中 沐浴在青春的欢乐中
3. 并存混合型
 在实际语言中,辐射和连环常常是交叉并存的
 例:“快”的基本义是“愉快、高兴”,比如
“大快人心”、“拍手称快”等,派生义有:i.
爽快、痛快;ii.迅速;iii.速度;iv.赶快、从速;
v.灵敏;vi.锋利;vii.将要
 派生方式:
i iii
基本义:愉快 ii iv vii
vi v
间接转借
 在基本义的基础上通过某种修辞手段间接派生
的义项
 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所产
生的意义就是比喻义
 比如:
1.“疙瘩”,本指皮肤上突起或肌肉上结成的硬块,
现比喻“不容易解开的思想问题”
2.“辫子”本指把头发交叉编成的条条,现比喻
“把柄”
 比喻义同修辞学上的比喻有区别,也有联

 联系是指比喻义产生的途径就是各种比喻
格,区别在于比喻义是固定的属于词的一
个义项,修辞学上的比喻是临时的,打比
方而已
 例:雨,像落叶一样轻,像针尖儿一样细。
借代义
 通过词的借代方法派生出新的意义
 借代义同比喻义的区别就在一个重在相似
性,一个重在相关性
 例:六响-左轮
饭碗-工作
口舌-说话
拳头-武力
十一号车-走路
谐音义
 通过读音的相似性而转化衍生出新的词义
 不太常用的转借方法
 比如
1.把“有些傻气,做事莽莽撞撞的人”称为“二百
五”。典故见200页
2.“气管炎—妻管严”、“床头柜—床头跪”
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
 词是语素构成的,既可以由一个语素构成,
也可以由两个或几个语素组合而成。
 无论以任何方式构成的词,词义和语素义
必然会存着一定的联系。
 凡是单纯词,其词义就等同于语素义。
 合成词,情况相对复杂,词义和语素间存
着各种不同的关系。
:
 可以分成三类
1. 直接对应型
2. 间接联系型
3.曲折反映型
参阅201
义素分析
1. 义素的性质
 义素是词义构成的最小意义单位,也是词
的区别性特征
 义素的基本性质:
i. 它是义项的组成成分
ii. 它没有特定的语音形式
iii. 它是比较一组相关的词而分析出来的区别
性语义特征
 例:见202页
衣着 脚穿 有筒 着地
靴子 + + + +
鞋子 + + - +
袜子 + + + -

注:”衣着“、”脚穿“是这三个词的共同
特征,是用来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这是
它们的共同义素;而”有筒“、”着地
“则是组内的区别义素。共同义素和区别
义素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总称区别性特
征。
2.分析方法
义素分析的方法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掌握:
(一)基本原则
i. 对等性原则,分析出来的义素组合必须与
义项的所指范围相等,不能过宽或过窄;
ii.系统系原则,义素分析必须在一定的词义
系统中进行;
iii.简明性原则,义素分析要力求简单明确,
用尽可能少的义素来揭示同组词义的共性
和区别
(二)基本方法
i. 确定范围。义素分析一般总是在一些相关
的词,也就是同一语义场当中进行,只有
一组相关的词才可以比较,才更容易选出
经济适用的义素。
 例:
伤感 有声 有泪
哭 + + +
泣 + - +
号 + + -
哀 + - -
ii. 比较异同。义素分析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比
较相关词义的异同,找出一组相关义项的
区别性语义特征
 例:
人 成年 男性
男人 + + +
女人 + + -
男孩 + - +
女孩 + - -
iii. 列出义素。用各种方法把比较的结果一一
列出
 例:
女人 在男家 与男人 成家
出嫁 + + + +
*娶亲 - + - +
(*男子结婚,也指男子到女家迎亲)
入赘 - - - +
结婚 +- +- +- +
(三)基本模式
i. 名词模式。名词模式同逻辑中的
”属加种差“定义方式相对应
N{义项}=[属性(类属)……属性……属性]
 例:
植物 木本 丛生 高大
乔木 + + - +
灌木 + + + -

其他例子(动词模式·、形容词模式)参阅203-204
义素分析的作用
 可以深入到词义内部的微观结构,独立地
反映词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语义分析
形式化、精确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 作用:
i. 义素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掌握
和解释词的理性义
 例:
ii. 义素分析可以清晰地显示同义词附加的细
微差别。
iii. 义素分析可以明确显示词语使用时伴随情
况的不同。
词义分解总结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