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2

5.

长城内外

5.1 大一统
始皇帝
• 公元前 237 年,秦皇嬴政开始谋划吞并
六国的战争。
• 其谋略是由近及远,先取赵、魏、韩,
再取燕、楚、齐。
• 公元前 221 年,秦终于灭掉六国,统一
天下。
• 结束长达 500 余年诸侯割据的分裂局
面,建立了第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
国家,历史意义深远。
始皇帝
• 秦始皇灭六国后,定都咸阳,建
立秦朝。
• 自称“始皇帝”(第一代皇
帝)。
• 以法家思想治国,采取一系列的
统治措施,稳定了国内形势,也
拓展了中国的版图。
始皇帝
1 .政治上
• 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自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
权。
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中央设丞相、太
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全国分 36 郡,郡下设

建立一整套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
始皇帝
2 .经济上
• 统一货币,规定使用统一的圆形方孔铜钱
• 统一度量衡
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3 .文化上
• 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
4 .思想上
• 加强思想控制
• 采取李斯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
始皇帝
5 .军事上
• 北击匈奴: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不
断进扰的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 修筑长城: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
辽东的万里长城以抵御匈奴的进攻
• 征服东南、岭南:加强了中原与岭
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始皇帝
“ 大一统”的概念 :
• 《辞海》 : “ 大,犹言重视、尊重;一统,指
天下诸侯统一于周天子。后世因称封建王朝
能统治全国为大一统。

• “ 大一统”的原始意义:以周朝天子为核心
将社会有序地组织起来,使中国完成真正的
政治统一。
始皇帝
• 孔子首创“大一统”思想 ,一生追
求的理想是中国获得政治统一。
• “ 大一统”非单纯指领土的“统
一”,还包括政治清明、社会安
定、经济繁荣。
始皇帝
• 政治版图的“统一”是途径,“天下大
治”是最终目的
• 政治上的“统一”是“大一统”理想状
态的先决条件
• 统一格局有利于:
加强中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技水平
促进社会安宁
始皇帝
• “ 大一统”理念:
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中国人崇
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大
一统精神
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标准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始皇帝
• 中国的历史证明:
统一的时代,繁荣富强,声名远播
分裂的时期,山河破碎,社会动荡
• 只有统一,中华民族才能够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走向振兴和壮大
始皇帝
• 21 世纪的来临和全球化的挑战,给中华文化带
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中华文化的大一统特质:
兼容进取之精神,吸取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明
成果,不断开拓创新,创造富有时代气息的中
华新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精神动力,也决定了未来
中国具有光明前景的文化走向。
万里长城
• 战国时期,与外族有交界的诸侯国都修
筑长城,抵御北方外族的入侵。
•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将原秦、赵、燕
旧时长城修筑连接,重新加固,修建成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 30 万以上的农民及囚犯,历经 10 余年
时间,才修成了秦代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
• 作用:抵御匈奴的骚扰,保障内地人民
生产和生活的安定
• 在以后的各朝各代中,还有很多帝王都
曾修筑长城。
• 比较著名的,比如明长城,是明代时修
筑的。
• 通过 N 代人的努力,才形成了今天看
到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
• 八达岭为长城经过北京的著名地段,这段长
城是以巨石为基,上层用大型城砖砌成。
• 它依山而筑,随势而曲,高低不一,宽窄不
同,
• 平均高为 7 . 8 米,墙基宽约 6 , 5 米,
墙顶宽约 5 . 8 米,可容五马并骑、十人并
进。
• 城墙内每隔不远就有一拱门,作守城兵将上
下之用。
万里长城
• 墙顶迎敌面修有垛口,垛口中,上
有望眼,下有射口,为监视和射击
来敌之用。
• 垛口作用:隐身防敌,打击敌人,
• 两个垛口间在危急之时,可丢滚
木、掷擂石、浇开水,以防敌人仗
云梯登城。
万里长城
• 为了有效的防御,在外城墙上每隔 70 米左
右就筑有一个突出墙外的敌台,
• 这种敌台的防御、战斗价值很高:
可以在来犯之敌已悄然临近城下即将登城
时,从侧面射击敌人,将来敌置于左、右和
正面三方交叉射击点上,使来犯之敌难以登
城。
是所谓“两台相应,左右相救”和“旁敲侧
击”的兵法在军事工程上的具体应用。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的四大特点 :
一、历史悠久
• 秦长城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已有 2300 多年
的悠久历史。
• 追溯到西周末年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齐
国等长城 , 它至少已有 2700 多年历史。
• 明代修筑的长城 , 至今也已 600 多年。
• 古老的伟大建筑并能保存至今,在世界上是
非常稀有、珍贵与难得的。
万里长城
二、长度惊人
• 从春秋战国到明朝,历代对长城都有不同程
度的维修与增建。
• 长城遍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的 16 个省、
市、自治区,既有东西走向,也有南北走
向,总长度达五万四千公里。
• 其中超过一万里的就有秦长城、汉长城和明
长城。
• 由于计达万里以上,所以称之为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
三、工程浩大
• 据科学家粗略计算,如果把明长城的土、砖、石方
用来:
修筑一条 1 米宽, 5 米高的城墙,那么可环绕地球一
周;
铺筑一条厚 0.3 米,宽 5 米的公路,则可环绕地球三
周。
• 据美国登月宇航员报告,他们在月球上不用天文望远
镜而仅凭肉眼遥望,能看见万里长城横跨在地球的北
半部,形似一条彩带,十分壮观,
可见这一工程之伟大
万里长城
四、建筑高超
• 万里长城所经之地,或高山深谷,或江海湖岸,或
沙漠草原等等,地质地形极其复杂险峻,施工作业
尤为艰难。
• 要把长城修筑起来,是必须懂得和应用数学、力
学、几何学、测量学、地质学、建筑学以及组织、
运输等多种科学技术知识。
•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及无限的创造力,成为
中华民族文明悠久的象征。
汉高祖刘邦
• 公元前 202 年,刘邦正式称帝,定国号为汉,定
都洛阳,后迁都长安。
• 采取一系列恢复经济的“休养生息”政策:
让士兵复员,从事生产
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乡,恢复原有田宅
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
减轻税负
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为汉朝初年经济
的恢复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汉高祖刘邦
• 西汉初年分封 7 个功臣战将为异姓王。
• 不放心,想方设法剪除异姓王,以 9 个同性子弟王
来取代他们。
• 大封刘姓为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为日后
诸侯王的叛乱埋下祸根。
• 分封同姓王之初,诸王大多是幼童,矛盾不突出。
• 到景帝时,诸王与皇帝的血缘关系逐渐疏远,终于
造成吴楚七国之乱。
• 七国之乱平定后,汉室继续削藩,加强中央集权,
地方诸侯不复威胁中央。
文景之治
• 文景之治是西汉文帝,景帝两代 40 年左右
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
的“盛世”。 
• 文帝与景帝在位时,继续实行汉初“与民休
息”、“轻徭薄赋”的社会政策。
• 财政支出上提倡节俭,压缩开支。
• 废除苛法,削弱诸侯王势力,巩固中央集
权。
• 文帝和景帝在位的近 40 年间,府库充盈,
吏治严肃,人民自给自足,生活颇有保障。
文景之治——主要措施
1 、轻徭薄赋
• 实行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   文帝二年 ( 前 178 年 ) 和十二年 ( 前 168 年 ) 分
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是租率最终减为三
十税一(农民负担占其总收入的 3.86% )。
• 从文帝十三年(前 167 )起,又连续免除全国田
赋长达 11 年,农民来自农业税的负担没有了。
• 对周边敌对国家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
损国力。
文景之治——主要措施
2 、重视农业、鼓励农民生产
• 鼓励生产、发展经济,扩大税基,增
加政府财政收入
• 农业方面:鼓励农民发展生产,通过
各种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人民开荒。
• 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解百官关心
农桑。
文景之治——主要措施
• 工商业方面:开放归国家所有的山林川
泽,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盐铁生产
事业的发展。
• 文帝十二年又废除了过关用传制度,促
进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交往。
文景之治——主要措施
•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工商杂税收入逐步
超过了全国的田租收入,也使政府有财
力减免田租。
• 汉景帝恢复与匈奴等周边民族通关市,
发展边境贸易。
• 在“异物内流,利不外泄”的原则下,
取得了巨大的贸易顺差。
文景之治——主要措施
3 、厉行节约,禁止浪费。
• 汉文帝提倡节俭:
生活十分节俭,宫室内衣服没有增添,
车类也没有添,帷帐不施文绣。
曾经想做一个露台,预算报上来,需要
百金,他便放弃了这一想法。
减少自己的开支,裁减侍卫人马以减免
人民税负。
文景之治——主要措施

• 汉景帝下诏:
不接受地方贡献的锦绣等奢侈
物品
禁止地方官员购买黄金珠玉,
否则以盗窃论罪。
文景之治——主要措施
4 、通过“贵粟”政策,提高农民收入
• 农业的发展,使粮价大大降低,史载文
帝时每石“粟至十余钱”。
• 提高粮食价格以保证农民的收入,吸引
农民重视农业生产,
• 采取“鼓励有钱人家购买农民的粮食,
捐献给国家”的策略。
文景之治——主要措施
• 能捐献粮食并运送到边境粮库者,国家
按照捐献数额的不同赐予不同爵位,还
可以赎罪。
边防要塞的粮食储备迅速充足了
• 只要郡县储备足够一年所需,该郡县就
可以免收农民田租。
• 在这样政策的鼓励下,农民的收入保障
了,负担减轻了,国家的储备也充足
了。
文景之治——主要措施
5 、财政集权
• 汉初在国体上实行郡国并行制。
• 对减轻中央财政的负担、缓解汉初的财政困
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 地方也能因地制宜的实行一些惠民政策,
如:
齐国工商业发达,又有渔盐之利,便不征农
业税。
吴国有铜山、海盐能获巨利,故无赋税。
文景之治
•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
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
• 文景之治形象的描述:太仓里的粮食多
至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
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
朽断了。
• 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政治和物质条
件。
汉武帝盛世的文治武功
• 景帝死后,子刘彻继位,即汉武帝 。
•   经过文景之治,经济恢复,财富大
增,为西汉富强奠下基础。 
• 平定七国之乱后,中央政府的权威又进
一步确立。
•   汉武帝乘时奋发,文治、武功昭著。
• 武帝执政的五十多年,成为西汉盛世,
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时期。
汉武帝盛世的文治武功
 武帝即位后,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 继续文帝、景帝的削藩政策,取消大批封
国,恢复由皇帝直辖的郡县行政制。 
• 加紧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在首都长安开设太学,专门讲授儒家学说
多方奖励学术,招聘人材,让许多儒生通过
考核而担任政府要职
汉武帝盛世的文治武功
经济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 推行新经济政策,规定由朝廷统
一铸造货币,煮盐、冶铁、酿酒
由国家专卖,不准私人经营。
• 对工商业加强管理,向商人课以
重税,使朝廷的财政收入大大增
加。
汉武帝盛世的文治武功
• 武帝时期,不仅文治大兴,而且武功鼎
盛。
•   鉴于秦末与西汉初年,北方的匈奴不断南
侵,武帝执政后,对匈奴进行大规模征
伐。
•   他派出大军,几次深入大漠,取得辉煌战
绩。 
• 从此,匈奴向北远遁,很长时间不敢再南
侵,汉朝北部边境的威胁得以解除。
汉武帝盛世的文治武功
• 武帝还派兵进入东北与平定南方,设郡治
理,把势力伸张到今朝鲜半岛北部及越南
中南部。
•   经过数十年间的开拓,西汉的疆域大为扩
展,版图远远超过前代,而汉朝的国威也
从此传播于全世界。
•   后世大多数中国人称自己为“汉
族”或“汉人”,与汉武帝盛世的文治武
功有着直接的关系。 
张骞通西域(张骞凿空)
• 前 139 年,张骞应武帝召募出使月氏,想动
员月氏和汉朝联合共同抵御匈奴侵扰。
• 经过匈奴时被囚禁, 10 年后逃出,到达月
氏。
• 未能达到让月氏国出兵的目的,但了解了西
域各国的地理特征、物产情况和风土人情。
• 史书上把张骞的首次西行誉为“凿空”即空
前的探险。
张骞通西域(张骞凿空)
• 几年后,武帝再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到乌孙国建议乌孙王归附汉朝,向东迁
徙,共同防御匈奴,但未能如愿。
• 出使乌孙的收获:
到中亚国家联络,表示汉朝的友好,
致使中亚各国开始与汉朝建立友好关系
乌孙王派遣使者随同到长安报谢,开
始与汉朝通商友好。
张骞通西域(张骞凿空)
• 出使西域对于沟通汉朝和西域的交通做出
了重大的贡献。
• 西域的农作物在黄河、长江流域逐渐繁殖
起来;音乐舞蹈和乐器也流传到了汉朝。
• 汉族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打井和炼铁
方法,丝绸等也传到了西域。
• 汉朝和西域都得到了很大的好处,人民的
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丝绸之路”
• 张骞开通西域之后,在古代长安和罗马
之间形成了一条以丝绸贸易为特色,横
贯亚、非、欧的贸易通道和文化走廊。
• 中国与西方世界开始了政治、经济、文
化交流,极大地丰富并加速了世界文明
的进程。
• 19 世纪 70 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首先将其称为“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随着交往和贸易的不断扩大,丝绸之路在人类历
史发展中发挥了巨大贡献
• 又被誉为:“推动世界历史车轮的主轴”、
“ 世界文化的母胎”、“世界文化的大运河”。
• 地处丝绸之路东段的甘肃,是古代中国通向西方
的门户,也是东西方交往的主干道和最活跃的地
区之一。
• 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东西文化的交融与碰
撞,在甘肃留下了无数历史文化艺术珍品,呈现
出了古代文明的辉煌。
天马西来
• 张骞出使西域,回到长安时汇报武
帝“大宛有好马”
• 武帝派将军李广利拿着金银珠宝和
帛丝去买大宛天马,大宛国一下就
献出了数千匹“汗血马”。
•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回来时,也带
回了很多千里马。
天马西来
• 汉武帝喜马,有很多人就赶着西域的良马来
作为交换,再从中原地区买走丝绸和其他稀
有物品。
• 《通鉴》上谈武帝爱马张骞封侯对中原和西
域的影响时说:“使者相望于道以求之”。
• 这使者可能有两种人:
争相去西域买天马的中原人;
西域的商贾贩卖来向汉朝皇帝献奉天马的西
域使臣。
天马西来
• 由此馆舍和驿站发展起来了,沿途的
田地庄稼种粮放牧的也渐渐增多。
• “ 汗血马”作为一种精神完全地体现
在人与历史的发展中。
• 天马如果作为一种媒介,用丝绸将两
者紧密结合起来看,表现的是一种民
族意识和国家主体精神。
民族的融合
• 汉代的民族交往:
指汉政权与边地各少数民族政权间的
交往
也包括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民族与四邻
各少数民族的民间往来
• 民族交往的结果:
加强了民族融合
促进了各少数民族的汉化
民族的融合
• 汉匈和战,导致了匈奴的衰落和分
裂,促进了南匈奴的内附和逐渐汉
化;
• 汉通西域,将西域纳入中国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版图,西域各民族成为中华
民族的一员;
• 汉与西羌的交往,促进了西羌的内迁
和民族融合;
民族的融合
• 汉与东北各族的交往,促进了汉文化的
传播和东北各族的汉化;
• 汉“和集百越”与设郡统治,促进了百
越地区的社会进步和越人汉化;
• 汉开发西南夷与设郡统治,促进了西南
夷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西南夷
因仰慕汉德而内附和归化的愿望。
民族的融合
• 汉朝的民族交往:
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形成了中国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
族的基本格局
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基

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的重
要一环
谢谢!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