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3

第三講、

士志於道 : 先秦至東漢的士大夫傳統

UGEA 2230B   中國歷史變革概論 (2 學分 )


「士」的起源
  與封建士大夫階層的發展
「士」字的初形和初義
• 「士」字最初的含義,指「成年男子」
• 「士」,指氏族中的所有正式男性成員,其基本義務是勞作與戰鬥

• 楊樹達:士字的甲骨文作『⊥』,『_』像地,『∣』像苗插入地
之形,由此衍生為,從事農耕的男子

• 吳其昌:士、王的字形,均為斧鉞之形,斧鉞為武器,男子成年後
,可執斧勞作、征戰
封建制度「士」階層的出現
「士」僅限於統治部族
• 商代、周代早期的國家基礎,建基於各氏族之間的聯盟、臣屬與征服
• 臣服氏族的成員,不能擁有與統治部族成員一樣的地位、權利與義務

• 周代社會有「國」、「野」之分:
• 以城邑為中心的鄉居者,為擁有基本權利義務的「國人」,他們兼
事耕戰,多為周王或諸侯的同族同姓,稱「國士」;
• 郊外臣服部族的「野人」,負擔貢賦勞役,不能成為正式戰士或主
力戰士

• 相對於「國人」, 「野人」即使是成年男子,也不被視為「士」;
「士」的範圍開始縮小,只限於統治部族的成員
「士」進而僅限於統治部族中的貴族
• 在統治部族內部,也有貴族與平民之分,「士」通「仕」,國人之中
的平民,相對於受命的貴族官員,也不被視為「士」

• 《周禮.王制》:「王者之制祿爵, ( 諸侯 ) 公、侯、伯、子、男凡
五等;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 諸侯供職於王廷時,為「卿士」,而居諸侯之下位大夫者,對天子則
只能算是「士」;所以,「士」為所有貴族的通稱

• 「士」不僅為貴族中有爵命官階的人,而且包括其宗族子弟;所以,
「士」亦為所有可受命之臣的通稱

• 「士」是貴族階級中最低等級之稱,而此一等級之內,進一步分為上
士、中士與下士;下士之下即為庶人 ( 平民 )
封建秩序的解體與士階層的流動
• 踏入春秋戰國時代,封建貴族統治開始解體,原本世襲的封建階級
制度亦開始崩壞;尤其在「士」的階層看到階級流動,原本的貴族
階層向下流,庶人則向上流而成為士

貴族向下流
• 據《左傳》記載,魯昭公三年 ( 公元前 538 年 ) ,晉國貴族叔向談
及晉國公室和貴族的沒落:「雖吾公室,今亦季世也。戎馬不駕,
卿無軍行,公乘無人,卒列無長,庶民罷敝,而宮室滋侈,道殣相
望,而女富溢尤。民聞公命,如逃寇讎,欒,郤,胥,原,狐,續
,慶,伯,降在皁隸。」
庶人上升為士
• 春秋戰國之時,兼併戰爭頻仍,庶人可藉軍功得到上升之途
• 《左氏會箋》中記載,魯哀公二年 ( 公元前 493 年 ) ,晉國貴族趙簡
子討伐鄭國的誓詞中說:「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士
田十萬,庶人工商遂,人臣隸圉免。」

• 庶人以學術得到上升的機會
• 《呂氏春秋.博志》篇記載:「甯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勞
,謂其友曰:『何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學。學三
十歲則可以達矣。』甯越曰:『請以十五歲。人將休,吾將不敢休
;人將臥,吾將不敢臥。』十五歲而周威公師之。」

• 《春秋穀梁傳》:「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
民。」
• 當中「士」、「民」二字連用,反映出庶民階層大量地上升為「士」;
而「士」的性質也出現變化,從西周初年為擁有爵命官階的人,演變成
大批擁有學問而無定職與定主的人,以「仕」為專業
從禮樂到諸子百家
 -「士」的文化傳統的形成
禮樂 : 「士」的文化淵源
西周的王官之學與六藝
• 周人雖以武力建立國家,但為了長治久安,需要「文之以禮樂」,
建立了禮樂制度
• 春秋以前,禮樂是王官之學,貴族子弟入「仕」之前,需要接受
「六藝」教育:禮、樂、射、御、書、數
• 據《左傳.成公十三年》所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六
藝」中,以禮樂與御射最為重要;春秋以前的「士」,均是文、武
兼備的通才
• 《左傳.僖公二十七年》記載,晉文公「作三軍,謀元帥」,大夫
趙衰曰:「郤穀可。臣亟聞其言矣,說《禮》、《樂》而敦《詩》
、《書》。《詩》、《書》,義之府也;《禮》、《樂》,德之則
也;德、義,利之本也。夏書曰:『賦納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
庸。』君其試之!」
春秋「禮壞樂崩」與「士」的解放
• 春秋後期,上層貴族中,有些已不甚熟識繁缛的禮樂,有些則僭越而
不遵守禮法;「士」在禮樂詩書方面受長期訓練,於是,只好在下層
的「士」中,尋找真正對禮樂有認識的人

• 《左傳.昭公七年》記載:「孟僖子病不能相禮,乃講學之,苟能禮
者從之,及其將死也,召其大夫曰,禮,人之幹也,無禮無以立,吾
聞將有達者,曰孔丘,聖人之後也……我若獲沒必屬說與何忌於夫子
,使事之而學禮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與南宮敬叔,師事仲尼,
仲尼曰,能補過者,君子也。」

• 「士」這個階層不但嫻熟禮樂,而且周室東遷之後,典冊流佈四方,
他們掌握了一切與禮樂有關的古代典籍;「士」的階層遂得以從其封
建身份中得到解放,成為文化傳統的承傳者
諸子百家對禮壞樂崩的反饋
• 禮壞樂崩讓王官之學得以轉為民間私學 ,是諸子百家爭嗚的前奏

• 《莊子‧天下》:「天下大亂,聖賢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
以自好。……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自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返
,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
為天下裂。」

• 《淮南子‧俶真訓》:「周室衰而王道廢,儒、墨乃始列道而議,分徒
而訟。」
儒家:繼承禮樂,賦予禮樂新的意義
• 儒家在諸子百家中最早興起,孔子一生非常尊重三代相傳的禮樂,但
同時亦反對當時的禮樂流於形式化
• 《論語‧八佾》:「林放問禮之本。子曰: 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
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 孔子要為禮樂尋找新的精神基礎-《論語‧八佾》:「人而不仁,如禮
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 禮樂,是孔子思想的傳統部份;孔子以「仁」來重新解釋禮樂,讓禮
樂的涵意遂為之煥然一新
墨家:打破禮樂,回歸在禮樂之前更古老的大同傳統
• 《淮南子》:「墨子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以為其禮煩擾而不說
,厚葬靡財而貧民,服傷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
• 墨子最初受業於儒家,熟習詩、書、禮、樂,但他對禮樂傳統的看法
與孔子不同,墨子不以繼承周代的禮樂傳統而自許,相反地,自覺
「其道不與先王同,毀古之禮樂」;但墨子「毀古之禮樂」僅限於周
末那種過於形式化的禮樂,而不是三代禮樂之全部

• 墨子主張「兼愛」,是一種無差別的博愛、去親疏與社會階級分別,
與大同中的「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相似
• 儒家的「仁」立足於「人道」,繼承禮樂並從內部給予這個傳統新的
意義;墨家的「兼愛」立足於「天志」,對禮樂持否定態度,開辟新
的精神境界-「兼愛」-建立於大同思想之上,是比禮樂更古老的傳

道家:肯定禮樂,但追求超越禮樂的另一個境界
• 道家的主要觀點見於《老子》和《莊子》,晚於儒、墨兩家之出現
• 《莊子‧大宗師》:
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
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
也?」曰:「回忘仁義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
:「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
「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
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
也請從而後也。」
• 莊子借孔子之口提出「游方之內」與「游方之外」,儒、墨的思想均
屬於「游方之內」;道家開闢了一個「方外」的世界,而不去觸動那
個「方內」的世界
• 道家認為要達到與「道」合一的最高境界,第一步是超越禮樂的觀念
,第二步是超越仁義的觀念,第三步是超越隨文化而來的一切觀念
「士」以道自任
• 王官之學散於百家之後,當時中國的知識份子階層「士」便以「道」的
承擔者自居;其中以儒家「以道自任」的精神最為強烈
• 《論語‧季氏》:「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下出;天下無道,則禮樂
征伐自諸侯出。」

• 在禮壞樂崩之前,「士」固定在封建制度之中而各有職事;然而在禮壞
樂崩、天下大亂之時,「士」發展出「以道自任」這種更高的精神憑藉
,從而批評政治社會、抗禮王侯
• 《論語‧里仁》:「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 《論語‧憲問》:「士以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 《論語‧衛靈公》:「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 孔子給「士」貫注了一種理想主義精神,「士」的責任與價值取向必須
以「道」為最終依歸,「士」必須超越他自己個人和群體的利害得失,
而發展對整個社會的深厚關懷
「道統」與「政統」之間
 -春秋戰國時代「士」的進退出處
「道統」與「政統」:士的進退出處
• 「士」雖以「道」的承擔者自居,但亦難逃客觀上春秋戰國時代諸
國分立的政治現實,所以如何對待現實中的政治權威,是「士」首
要面對的問題

• 在春秋戰國時代諸君主立場來說,禮壞樂崩以後,有需要尋找一套
意識形態來加強其統治權威和權力的合法基礎

• 在「士」的立場來說, 「士」以「道」為己任,力圖在禮壞樂崩之
世重建社會秩序;「道統」與「政統」已分,他們是道的承擔者,
握有比君主更高的權威-「道」的權威-所以「士」的進退出處為
大節
道尊於勢
• 《論語‧泰伯》:「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 《孟子‧ 盡心》上:「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
• 《孟子‧ 盡心》上:「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
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脩身見於
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王侯不得驕士
• 《孟子‧ 盡心》上:「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古之賢士何獨不然?樂則而忘
人之勢。故王公不致敬盡禮,則不得亟見之。見且由不得亟; 而況得而臣
之乎?」
• 《荀子‧大略》:「古之賢人,賤為布衣,貧為匹夫,食則饘粥不足,衣則
豎褐不完;然而非禮不進,非義不受,安取此?子夏貧,衣若縣鶉。人曰
:『子何不仕?』曰:『諸侯之驕我者吾不為臣,大夫之驕我者吾不復
見。』」

• 雖然儒家認為「道」尊於「勢」,但如何平衡士與君之間的關係,卻沒有
具體說明,唯有期望「賢王」與「賢士」之間的自覺
「士」與「君」之間的關係
• 春秋戰國時,士與君的關係,可分為三類: (1) 師、 (2) 友、 (3) 臣
• 《戰國策‧ 燕策》 : 「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霸者與臣處,亡國與
役處。」
• 《史記‧魏世家》記載,魏文侯對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皆師之
;對吳起、李克、樂羊、西門豹、屈侯鮒五人則皆臣之
• 《孟子‧萬章》記載,魯繆公欲以子思為友,子思不悅,堅持居於師位
• 《孟子‧萬章》 : 「以位,則子君也,我臣也,何敢與君友也;以德,
則子事我者也,奚可以與我友。」

• 士與君之間的師、友、臣關係代表著「道」與「勢」之間的關係;
「道」的尊嚴全憑它的承擔者-「士」-本身來彰顯,士不能不「自
高」、「自貴」以尊顯其道
• 《孔叢子‧居衛》:「不自高,人將下吾;不自貴,人將賤吾。」
君主禮賢下的「不治而議論」
• 「士」代表道統的觀念,在戰國時代已得到代表政統的君主的承認,
在互相爭霸的形勢下,各國君主都努力爭取具聲望的「士」,以增加
自己的政治號召力
• 《史記‧魏世家》記載:「文侯受子夏經藝,客段干木,過其閭,未嘗
不軾也。秦嘗欲伐魏,或曰:『魏君賢人是禮,國人稱仁,上下和合
,未可圖也。』文侯由此得譽於諸侯。 」
• 《史記‧回敬仲完世家》記載:「宣王喜文學游說之士,自如騶衍、淳
于髡、田駢、接予、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
,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
• 稷下先生無官守,不是齊王的幕僚,但他們有權批評時政;這是首次
「士」與批評時政正式劃上關係,並由政權認可

• 戰國末期,是「士」階層的黃金時代,既不用向王侯臣服,但得到王
侯禮遇,生活得到保障,而且議論自由還得到制度化的保障
秦帝國的興亡
  與「游士」的時代的結束
秦國的軍事傳統
• 秦人先祖與東方的殷人有關,故當周代商後,其部族地位低微
• 周平王時,秦得以列為諸侯,處戎狄之間,以阻止他們東進;而此地
理位置亦深刻影響了其社會風貌,造就了秦人尚武、剽悍之風

• 《吳子‧料敵》:「秦性強,其地險,其政嚴,其賞罰信,其人不
讓。」

• 在戰國時代,自周代開始的禮樂傳統已經瓦解,秦對於「禮樂」傳統
無大興趣,反而隨著禮壞樂崩而來的諸子百家與變革圖強之法,秦國
卻顯現了特殊的敏感
商鞅變法強化秦國軍事傳統
• 秦與三晉接壤,三晉乃法家輩出之地,商鞅受李悝《法經》六篇,本
侍奉於魏國,後秦孝公頒布求賢令,由魏入秦,拜為相
• 商鞅其中一項影響深遠的改革,便是廢除世卿世祿制,建立新的爵制
• 商鞅建立的爵制,分二十級;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
• 秦爵之獲得不完全靠軍功,但軍功是主要的條件;《韓非子‧定法》:
「商君之法曰:『斬一首者爵一級,欲為官者為五十石之官;斬二首
者爵二級,欲為官者為百石之官。』」
• 秦重爵甚於重官,有爵者可享多種特權,如:獲得田宅、役使庶子、
入仕居官、穿著華服、免除徭役、食邑賜稅、減刑抵罪、贖取奴隸等
• 《商君書‧畫策》記載:「民之見戰也,如餓狼之見肉,則民用矣。…
…強國之民,父遺其子,兄遺其弟,妻遺其夫,皆曰:『不得無
返。』」
• 商鞅的改革推動了社會轉型,爵制在原則上向平民開放,打破了封建
貴族的世襲特權,創造了一個「編戶齊民」的流動社會
商鞅變法與秦國文吏政治發展
• 古代兵刑不分,刑法生於軍法,秦國的軍事傳統,亦有利秦國法吏
制度的發展;商鞅的變法,對法律和法吏制度有周密的設計

• 《商君書‧定分》:「民欲知法令者,皆問法官,故天下之吏民,無
不知法者。吏明知民知法令也,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不敢犯法
以干法官也。吏遇民不循法,則問法官,法官即以法之罪告之,民
即以法官之言正告之吏。吏知其如此,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又
不敢犯法。……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所以備民也。……
故聖人必為法令置官也,置吏也,為天下師,所以定名分也。……
故夫名分定,勢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勢亂之道也。 」

• 在商鞅設置的藍圖之下,法律為行政的基本依據,法律是官員必習
之技能,法律應經佈達而成為民眾之常識
• 《秦律》範圍之廣,大至勞績考課,小至斗之衡定;《秦律》律篇之
多,篇中律條之細,充分說明了它企圖把社會各個側面以及每個側面
的細部都納入法律範圍
• 「法治」要求以訓練有素的文吏為其基本承擔者,秦國為文吏的培訓
建立了周密的制度
• 據《秦律十八種‧內史雜》記載,秦有「學室」,「史子」學習其中;
「學室」為培養文吏的學校,「史子」則為學僮
• 在秦國這種重法的政治形態下,君主就是最大的文吏,是文吏之首,
《史記‧秦始皇本紀》:「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
,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 秦國從軍事傳統發展至專制官僚政權,秦國的法制與法吏水平和效能
,已非六國所能比擬,最終秦政告別了周政,以「六王畢,四海一」
結束了戰國時代
文吏政治的局限與秦帝國之速亡
• 秦以法治建立了中國古代第一個大一統的官僚帝國,而這個帝國的骨
幹,卻不是以「道」為己任的「士」,而是職業文官-「文吏」-
「禮樂」的禮教傳統於秦國沒太大的影響,而「禮樂」的禮教傳統於
東方列國卻有根深柢固的影響
• 文吏政治雖然讓秦帝國有極高的行政效率,但這個文吏官僚體制欠缺
自我調節的能力,秦的文吏政治無法與「禮樂」的禮教傳統有機地整
合為一體,所以秦國雖以軍事力量統一六國,但始終無法與關東社會
達至真正意義上的天下一統

• 學者徐復觀評價:「法家政治,是以臣民為人君的工具,以富強為人
君的唯一目標,而以刑罰為達到上述兩點的唯一手段的政治。這是經
過長期精密構造出來的古典極權政治。任何極權政治的初期,都是有
很高的行政效率;但違反人道精神,不能作立國的長治久安之計。秦
所以能吞併六國,但又二世而亡,皆可於此求得解答。」
以「政統」箝制「道統」
  -「游士」的時代的終結
• 秦的政治形態下,需要的只是一班稱職的文吏,秦國所奉行的教育,
是「以吏為師」,教育以學習書寫為目的,然後在朝廷擔任文牘記錄
的工作
• 「士」於秦無所用,而最終成為秦的敵人

• 秦始皇兼併天下,「悉召文學方術之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於是有
齊魯儒生博士七十人效力朝廷,但他們的建議與秦國的政治形態有衝

• 丞相李斯,請禁私學,是為「焚書令」:
「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
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並有天下,
別黑白而定一尊。而私學乃相與非法教之制,人聞令下則各以其私
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夸主以為名,異趣以為高,率群下
以造謗。如此弗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禁之便。臣請史
官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
守衛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
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黔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
樹之書,若有欲學法令,以吏為師。」

• 春秋戰國時代,「士」周遊列國宣揚其「道」,秦統一後,「士」
能夠對時政自由表達意見的年代,也一去不復返
漢武帝獨尊儒術
  -「士」的轉型期
漢代士人對秦政的批判
• 「士」在春秋戰國時代批評時政之風,在秦一統後被壓抑;秦亡以
後,漢代儒生得以批判秦政
• 漢代士人的批判主要針對秦的「法治」,他們的批判主要有以下四
點:
• 秦帝國的政權,缺乏使利益分配合於「仁義」之最高道義原則
指導;
• 缺乏足以「綴萬民之心」的禮樂教化;
• 缺乏能夠約束君主、糾矯失誤的規諫機制;
• 缺乏一個能夠同時承擔道義、教化和規諫之責的君子賢人團體
理想的治國角色 : 儒生與文吏之爭
• 漢承秦制,在秦代高踞政壇的文吏,在漢初仍為行政骨幹
• 漢代士人對秦政的批判在「禮治」與「法治」之爭,在理想的治國
角色方面,具體化為儒生與文吏之爭

• 賈誼論曰:「夫移風易俗,使天下回心而鄉道,類非俗吏之所能為
也。俗吏之所務,在於刀筆筐篋,而不知大體。」

• 路溫舒論曰:「臣聞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獄之吏是也。」

• 東漢時,王充表示:「夫文吏能破堅理煩,不能守身,則亦不能輔
將。儒生不習於職,長於匡救,將相傾側,諫難不懼。……文吏以
事勝,以忠負;儒生以節優,以職劣。二有長短,各有所宜,世之
將相,各有所取。」
漢政的變遷 : 獨尊儒術
• 清代人趙翼曾論及:「漢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
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無賴之徒,立功以取將相。」
• 《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者不來。」
• 《史記‧酈生陸賈傳》記載:「沛公不好儒,溲溺儒冠,未可以儒生
道也。」
• 漢高祖出身布衣,而其身邊的大臣多為謀士、文吏,對於制定禮法
、朝儀等方面,不得不依賴對禮樂有深厚認識的儒生;高祖時,叔
孫通帶同百餘位弟子投漢

• 文帝、景帝之時,好「黃老之術」,雖任命公孫臣、賈誼、晁錯等
人為博士,但儒生尚未得到重用
漢武帝「獨尊儒術」
• 漢武帝之師傅衛綰為儒生,受其影響,武帝即位後,建元元年 ( 公元
前 140 年 ) ,詔舉賢良
• 時任丞相的衛綰奏定:「所舉賢良,或治申商、韓非、蘇秦、張儀之
言,亂國政,請皆罷。」
• 建元五年,置「五經博士」,包括:《詩》、《書》、《易》、
《禮》、《春秋》;《樂》因來到漢代時,有樂而無譜,所以把它去
掉,成為「五經」
• 元光元年,董仲舒請「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
使並進。」
• 元朔五年,丞相公孫弘主定太學制度,以精通各經的儒生為博士,博
士可收弟子,名額五十人
• 《漢書‧儒林傳》:「自此以來,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學之士矣。」

• 漢武帝獨尊儒術,從此,儒學成為正統官學;此後的「士」,成了儒
生的代名詞,「士」被吸納於政權之中

• 秦政到漢政的轉變,是「法治」到「禮治」的政治文化傳統的轉型期
,至此,大體上確立了中國兩千年來的政治文化
「士族」的形成
  與東漢政權之關係
漢代士人數量激增
• 《漢書‧儒林傳》記載,自漢武帝「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後」:
「昭帝時舉賢良文學,增博士弟子員滿百人,宣帝末增倍之。元帝
好儒,能通一經者皆復。數年,以用度不足,更為設員千人,郡國
置《五經》百石卒史。成帝末,或言孔子布衣養徒三千人,今天子
太學弟子少,於是增弟子員三千人。歲余,復如故。平帝時王莽秉
政,增元士之子得受業如弟子,勿以為員,歲課甲科四十人為郎中
,乙科二十人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補文學掌故云。」

• 漢武帝時,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平帝時,立學官,郡國曰學,
縣道曰校,鄉曰庠,聚曰序;學校之設立,遍佈全國

• 私人教授之風亦頗盛,《漢書》記載,如:吳章「為當世名儒,教
授尤盛,弟千千餘人」、疏廣:「少好學,明春秋。家居教授,學
者自遠方至」、劉茂「長能習禮經,教授常數百人。哀帝時舉孝
廉。」、贛遂「耆老大儒,教授數百人」
士族的形成
• 西漢初年,士人未得到重視,他們的身份與戰國的「游士」無大分別
;西漢末年,士人不再是無根的「游士」,具深厚的社會基礎,士與
宗族結合,成為「士族」

• 士族的形成,主要從兩大方向,互為因果:
• 強宗大姓的士族化-《漢書‧鄭崇傳》記載:鄭崇「本高密大族……
祖父以訾徒平陵。父賓明法律為御史。」強宗大姓使子弟讀書,轉
變為「士族」,當時流行「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的諺語
• 士人得勢後,轉而擴張家族的財勢,為家族治產-《漢書‧疏廣傳》
記載,疏廣「既歸鄉里,日令家具設酒食,請族人賓客與相娛樂,
數問其家金尚餘有幾所,趣賣以共具。居歲餘,廣子孫竊謂其昆弟
老人廣所愛信者曰:『子孫幾及君時頗立產業基址,今日飲食,費
且盡。宜從丈人所,勸說君買田宅。』 」
王莽興亡與士族大姓之關係
王莽得士族大姓支持而得勢
• 王莽本為外戚,其得勢除了有賴家族之權勢外,尚得力於士族大姓
的支持
• 《漢書‧王莽傳》記載:「莽獨孤貧,因折節為恭儉,受禮經……勤
身博學,被服為儒生……爵位益尊,節操越謙,散輿馬衣威振施賓
客,家無所餘,收贍名士,交結將相卿大夫甚眾。」

• 王莽執政後,遂有士族大姓結黨為王莽效力
• 《漢書‧王莽傳》:「王舜、王邑為腹心,甄豐、甄邯主擊斷,平晏
領機事,劉歆典文章,孫建為爪牙。豐子尋、歆子棻、涿郡崔發、
南陽陳崇皆以材能幸於莽。」
王莽新政損害士族大姓利益
• 西漢末年,士族大姓經濟上過度擴張,損害社會
• 《漢書‧食貨志》上:「孝文皇帝承亡周亂秦,兵革之後,天下空虛,
故務勸農桑,帥以節儉,民始充實,未有併兼之害,故不失為民田及
奴婢為限。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訾數鉅萬,而貧弱愈困。」
• 王莽為了控制土地兼併的情況,恢復井田制度,稱「王田」,又禁止
奴婢買賣
• 《漢書‧前漢紀》:「夫井田之制,宜於民眾之時。地廣民稀,勿可為
也。然欲廢之於寡,立之於眾,土地既富,列在豪強,卒而規之,并
有怨心,則生紛亂,制度難行。」
• 井田制實施之前,士族大姓支持王莽者眾;井田制實施後,損害士族
大姓的利益,士族大姓紛紛武裝起來保護其利益,起兵反叛
兩漢之際起兵群雄的社會背景
• 王莽新政末年,天下群雄並起,各自擁眾割據一方
• 據余英時統計,按地域分佈,主要有十二個割據集團:
• 東方:劉永集團、張步集團、董憲集團
• 北方:王郎集團、彭寵張豐集團
• 西北:盧芳集團、竇融梁統集團、隗囂集團
• 南方:李憲集團、秦豐集團、田戎集團
• 西南:公孫述集團
• 這些割據集團,主要由士族大姓所組成,而且遍佈全國,反映當時
士族大姓的影響力是全國性的
• 除以上十二個主要割據集團外,尚有其他大大小小的起事者,主要
集中在中部及東南諸郡,因該處為政治、文化、經濟中心,人口稠
密,士族大姓林立,起事者眾,擾亂最甚
東漢光武帝與士族大姓之關係
• 東漢光武帝劉秀為士人出身,其崛起有賴於士族大姓的支持
• 《後漢書‧王常傳》:「及諸將議立宗室,唯常與南陽士大夫同意欲
立伯升。」
• 《後漢書‧光武紀》記載,諸將請光武自立為帝,耿純進言曰:「天
下士大夫,捐親戚,棄土壤,從大王於矢石之間者,其計固望攀龍
鱗,附鳳翼,以成其所志耳。今大王留時逆眾,不正號位,純恐士
大夫望絕計窮,則有去歸之思,無為久自苦也。大眾一散,難可復
合。」
• 當時士族大姓之勢力遍佈全國,任何集團如想獲得政權,不得不在
某程度上照顧士族大姓階層的社會利益
• 由於士族大姓勢力浩大,光武帝不甚重視單身士人
• 《續漢書》記載,常山太守反叛王郎,投光武帝,光武曰:「卿以
一身從我,不如以一郡為我北道主人。」
• 東漢班彪在《王命論》中明確指出:「且世祖之興有四:一曰帝皇之
正統,二曰形象多異表,三曰體文而知武,四曰履而好士。……言語
、政事、文學之事咸盡其才,致之宰相;權力畢盡於征伐,搢紳悉心
於左右。忘其所以成大業也。」

• 東漢王朝的建立有賴於士族大姓的支持;然而,這不等於說,東漢王
朝是完全代表士族大姓的利益
• 當士族勢力與王室勢力有矛盾時,東漢這個憑藉士族大姓支持而建立
的王朝,最後亦因與士族大姓之間失去協調,而出現群雄並起、三國
分立的局面,而最後歸於滅亡
Further Reading
• 余英時:〈道統與政統之間-中國知識份子的原始型態〉,載《士與
中國文化》,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頁 84-112 。
• 余英時:〈東漢政權之建立與士族大姓之關係〉,載《士與中國文
化》,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頁 217-286 。
•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
6 年 ,頁 324-346 。
•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年
,第九章至第十一章。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