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3

保險實務

五專財金五年級

講師 : 崔靜菱

110.02
1
課程計畫
用書:風險管理國際觀並論保險產業定位
再保險 / 鄭鎮樑
• 參考用書:保險相關期刊
上課方式:授課、專題演講
評分標準:期中考 40 %
畢業考 40 %
平時成績 10 % ( 點名四次未到者,明年見 )
上課發言 10%( 本學期至少發言二次但不能言之無物 )
競賽訊息:南山人壽樂齡樂溢創新競賽入圍及獲獎加總分 3~8 分

2
12/06/22 3
第  一  週 預備—介紹課程及導論
第  二  週 我國金融與保險整合及保險科技發展,案例討論
第  三  週 保險業發展及國際指標介紹 (1)
第  四  週 保險業發展及國際指標介紹 (2)
第  五  週 保險業發展及國際指標介紹 (3)
第  六  週 我國財產保險業監理—風險基礎資本額( RBC  )
第  七  週 清明節放假
第  八  週 我國人身保險業監理—風險基礎資本額( RBC )
第  九  週 期中考
第  十  週 全球再保險市場概述
第十一週 再保險意義 , 功能 , 基本原則
第十二週 再保險型態及安排方式
第十三週 臨時再保險 , 預約再保險 , 合約再保險
第十四週 再保險合約介紹 (1)
第十五週 再保險合約介紹 (2)
第十六週 再保險合約介紹 (3)
第十七週 實務講座 ( 暫定 )
第十八週 畢業考 4
公開資訊 donwload
配合課程,屆時請同學至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及壽險公
會 download 相關資料
「保險業發展與國際指標」
「保險業風險基礎資本額」
為能充分作答期中考相關題目,亦須同學蒐集相關文
章閱讀
課堂中探討的議題或時事,亦可能為期中考試題的作
答方向
5
?
請同學發問

6
近年總保費收入均高達 3 兆,你可以聯想到壽險公司的相關事情或面臨
的問題?
7
成長快速且高額的資產,你可以聯想到壽險業之資產配置嗎?
8
壽險業獲利屢創近十年來新高, 2021 年稅前純益高達 3885 億元
9
壽險國際指標透露出台灣壽險業的隱憂
壽險國際指標解讀台灣人愛買壽險
投保率 = 每人擁有保單張數 普及率 = 保單提供經濟保障
保險密度 = 每人每年保費支出 滲透度 = 保費收入對 GDP 貢獻度

10
壽險國際指標透露出台灣壽險業的隱憂
 2020 年壽險國際指標:
 台灣壽險業滲透率世界第一 16% ,投保率平均每人有 2.6
張保單,可以提供個人所得約 3 倍保障,平均每人每年繳納
13.4 萬元保費
 每一新契約保額及有效契約保額約 70 萬元
 每一有效契約 ( 每人 ) 壽險死亡給付約 57 萬元
 亦即年繳 13.4 萬元保費,購得 2.6 張保單,提供約 182
萬保障。然 182 萬保險給付僅能保障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72.2 萬元 ) 2.5 年。

 思考一下問題核心

11
保險商品偏離保險保障本質
 高保費低保障有違保險基本功能
 定期壽險 VS. 終身壽險 VS. 儲蓄型壽險
 緊急:明天可能就會發生的
 重要:保大 ( 經濟重大衝擊無法負擔 )
不保小 ( 經濟重衝擊較小可以負擔 )
 低保費高保障商品為何 ???
 保險非保障功能—投資理財
 各公司熱銷的商品— 2019~2021 暢銷「百億神單」
 請同學略為介紹保單特色

 高保費的投資理財商品超越傳統保障商品

 傳統壽險保費 vs. 儲蓄型 ( 投資型 ) 保險保費—網路查詢比較


12
13
14
15
16
17
台灣壽險業三大挑戰!洞察「五個世代」保險新需求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 20211008 https://www.gvm.com.tw/article/83103
由於經濟、科技、競爭、人口結構和社會等各方面因素快速變化,加上利率持續走低
以及新冠病毒的影響,壽險業必須主動推動營運、組織和科技轉型,以因應未來可能
發生的三大挑戰:
挑戰一:產品導向的業務模式,不再能反映客戶需求
 追求零接觸、遠端服務成為疫情時代下的新型互動方式。
 保險業保全 / 理賠聯盟鏈及外溢型保單設計,保戶結合穿戴裝置的資料反饋,達到健康管理機
制,
挑戰二:市場利率持續低迷
 低利率不僅為利潤、資金和流動性帶來壓力,還威脅到傳統的保證收益型保險產品,使得壽險
公司不得不研發新的投資型產品。
挑戰三:資產競爭
 壽險公司在進入資產管理業務後遇到了新挑戰,包括利潤微薄,且要與銀行、私募基金公司和
退休基金進行競爭。資產管理產業現在已十分成熟,給壽險公司在退休市場的發展帶來嚴重威
脅。
18
壽險公司進入資產管理業務之新挑戰
壽險業進入資產管理產業,係與銀行、私募基金公司和退休基金競
爭。壽險公司在退休金市場的發展面臨大的挑戰。金管會鬆綁證券投
信業相關法規,力推壽險業進入財富管理市場及資產管理產業
開放壽險業務員可以銷售基金—放寬投信業務員資格
 投資型保險業務員證照 + 投信投顧法規 = 取得投信業務員資格
「國家發展委員會促進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產業輔導管理要點」正式生效
,該管理要點將可促進國內保險資金投資私募股權基金 (PE)
 未來國發將會核定保險公司可投資的 PE ,讓保險公司的資金透過專業的
PE 事業或基金來投資國內的產業,「支持國家產業政策」,同時強化「資
金去化」,「發展資產管理業務」的三贏策略
 投資公共建設,投資 5+2 產業,長照產業
 目前壽險 32 兆資產,資金去化的問題?扶植國內隱形冠軍產業?

( 匯率變動 ) ( 協助— IPO)


19
2021 財富管理業務 ---- 手續費收入 ( 手
收)
 得財富管理業務者,得金融業獲利金鑰,惟須風控及法遵最佳守門
員的共同協作。

 泛公股行庫財管手收 年增 15 %
https://ctee.com.tw/news/finance/505228.html
 根據行庫內部最新統計,彰銀上半年手收成長約 16 %、合庫銀信託理
財、即所謂的基金理財手收成長率為 21 %,一銀手收成長也約 21 %、
華銀成長率則超過三成,兆豐銀成長率更高達 37 %。
 〈玉山金法說〉雙箭頭加持 前 3 季手續費收入創歷年新高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60484
 玉山金今 (3) 日召開法人說明會,今年前 3 季淨手收 159.3 億元為
歷年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 8.9% ,財富管理、證券經紀業務等淨手
收分別為 74.6 億元及 29.3 億元,均為歷年同期最佳。 20
2021 財富管理業務 ---- 高資產客戶經營
 2021 年「財富管理銀行暨證券評鑑」揭曉!資金派對下,最冷靜的財
富管家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68206/post/202109080015
 根據瑞士信貸最新公布的「二○二一全球財富報告」( Credit Suisse Global
Wealth Report )指出,台灣高資產人士的財富正突飛猛進成長。以人數計算,
台灣的百萬美元富豪人數,預估到二五年將增加至一○三.一萬人,比二○年
增加六九.三%
 近兩年台商回流資金堆砌出財富管理的沃土,金管會適時發布《銀行辦理高資
產客戶適用之金融商品及服務管理辦法》,先後核准中國信託、國泰世華等銀
行開辦高資產財管業務,等於為這片沃土篩選出最佳園丁,減少客戶風險,而
國泰世華銀行及中國信託銀行,也在本屆評鑑中分別獲得「最佳財富管理銀
行」的冠、亞軍。
 高資產大戶的需求複雜,財管銀行要有十八般武藝才能讓客戶滿意。從海外匯
回兩千萬美元,節稅、投資過程複雜,我們不只動用會計師、律師等專業團隊,
甚至請動國稅局人員為他特別說明細節,客戶才放心把錢交給我們管理。
21
2021 財富管理業務 ---- 銀行通路搶賣投資型保單,手收暴

 投資型保單熱賣 金管會將出手控管! https://www.rmim.com.tw/news-detail-36286
 2021 年可說是投資型保單的天下,但為了避免保戶承擔過高的投資風險,金管會擬
設下防線,未來投資型保單的連結標的,將不得為高收益債。
 為接軌國際會計準則 IFRs 17 ,金管會 2020 年 7 月一舉推動四大新制,加強火力整
頓「高儲蓄」保單,使得儲蓄型商品賣相變差,買氣不復以往,由於去年投資市場
熱絡,不少壽險業者將市場轉向投資型保單。
 據壽險公會統計, 2021 年新契約保費達 1 兆 480 億元,相較 2020 年 9,167 億元
成長 14.3 %,重返兆元目標。而保費成長幅度最大的即為投資型保單, 2021 年投
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達 5,774 億元,較 2020 年增加 69.7 %,成長驚人。
 2021 年熱賣的投資型保險商品,以投資型年金最受青睞!全年新契約保費收入達
4,502 億元,占全年投資型商品近 8 成,也較 2020 年成長高達 86.5 %。
 通路銷售方面,壽險公會表示,初年度壽險保費收入以銀行經代保代通路銷
售占最大宗有 54.25% ,也是受惠投資型保單大賣的緣故。
 銀行通路除了健康險及傷害險,賣輸壽險業務員外,傳統壽險與投資型保單都已是
銀行的天下,其中銀行銷售投資型保單,占壽險業整體投資型保單銷量的近 65 %,
也占銀行賣保單業績的 62 %。
 2021 年熱賣的都是躉繳月月撥回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尚有額外撥回機制,最低投保
門檻大多 30 萬元起跳,亦可能動輒上百萬或上千萬元,銀行賣起來「得心應手」,
22
產壽險代理人家數及業務員人數 VS. 代理費收入差異甚大
多數非金控業者設立銀行保代或與保險代理人合作—目的為何 ?
保 險 業 務 員 市場占有率
家數 簽 單 保 費 收 入 代理費收入
年 財產 人身 人身
財產 財產 人身
度 財產保險 人身保險 總計 財產保險 人身保險
總計 保險 總計 保險 保險
保險 保險 保險

2011 207 109 81,890 35,924 45,966 329,980,977 26,938,437 303,042,540 23.83 13.79 18,793,758 4,981,725 13,812,033

2012 212 111 92,237 35,398 56,839 365,548,568 29,743,179 335,805,389 24.69 13.55 24,071,553 5,773,505 18,298,048

2013 207 105 99,564 43,489 56,075 369,491,298 32,302,601 337,188,697 25.86 13.05 24,824,021 6,168,035 18,655,986

2014 209 103 112,783 53,894 58,889 369,679,076 37,185,617 332,493,459 28.12 12 27,899,478 6,978,145 20,921,333

2015 202 104 102,620 48,677 53,943 391,946,421 39,846,078 352,100,343 29.27 12.03 32,274,434 7,478,854 24,795,580

2016 201 99 101,674 53,478 48,196 762,560,257 45,944,720 716,615,537 31.48 22.87 63,879,087 8,557,361 55,321,726

2017 199 92 78,254 48,968 29,286 860,981,786 49,282,129 811,699,657 31.45 23.73 57,927,147 9,062,304 48,864,843

2018 193 84 67,687 47,246 20,441 1,038,505,915 50,932,730 987,573,185 30.75 28.12 62,518,313 9,486,730 53,031,583

2019 195 76 187,698 104,995 82,703 1,037,312,059 53,043,505 984,268,554 29.95 28.39 64,760,264 10,061,023 54,699,241
2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