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7

學習目標

第一節 導論

一、電子商務、電子商業與供應鏈管理

• 電子商務重點在電子化交易,供應鏈管理則是在電子化
流程之整合。
• 從媒體能見度而言,電子商務要大於供應鏈管理;供應
鏈管理之影響侷限在企業層面,但電子商務涵蓋了所有
網路使用者。
第一節 導論

二、電子商務興起與企業競爭優勢

同時網路易於搜尋與聚集之特性,容許企業或個人在網路
搜尋中尋求各項協助,諸如服務、創意與內容。
傳統之經營模式強調預測顧客對於產品之喜好與需求量,
然後再大量製造以降低成本。然而以傳統的推銷方式將已
製造好的商品推銷給顧客,並無法在電子商務革命中存活。
第一節 導論

三、經營模式之改變
電子商務中幾項重要的法則值得企業注意,電子商務
時代中,既有的營運觀念已逐漸被推翻。

顧客對於產品要求度愈來愈高,單一廠商實在無法擔負起
滿足顧客需求之重擔,藉由與上下游廠商在供應鏈上之合
作,可提高企業之競爭力。
第一節 導論

資訊通信科技之廣泛應用對於電子商務以及傳統商業經營
模式造成革命性之改變與影響。

企業加速各項營
運管理與作業流
程之整合
第一節 導論

四、科技解決方案之侷限性
企業於電子商務時代所面臨之議題

電子商務時代,企業不僅需要提昇自身之營運效率,更重
要的是企業能夠即時反應顧客需要與有效運用企業資源之
經營模式,而此種經營模式往往並非單一廠商努力即可達
成,其涵蓋之範圍通常包括與產品整體供應鏈所有成員間
之合作。
第二節電子商務的起源與演進

由於網際網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以及低進入門檻
等優勢,造就許多的商業機會,這些機會使得即使是
小公司也可以與跨國性的大企業競爭,也迫使傳統的
公司必須重新尋找自己的定位,以便在這一網際網路
新經濟中攫取最佳機會。

直到網際網路 (internet) 的出現,電子商務才有了突破性


的發展。
第二節電子商務的起源與演進

一、電子商務的定義
什麼是「電子商務」 ?

電子商務乃是將購買和銷售產品及服務等商業行為經由電腦網路方式結
合在一起,以滿足企業組織、商人及消費者的需求,進而達到降低成本、
提高產品及加強傳送服務效率的目的。
第二節電子商務的起源與演進

二、電子商務帶動的競爭優勢

網際網路

滿足顧客對於商品之
不同要求與期望,則
成為電子商務時代競 向廠商表達對產品
迅速得知類型產品
爭之關鍵
之資訊與定價
的期望以及對服務
之要求
昔日神仙眷侶打破東京著衣神話
台灣最早期的女裝網拍龍頭是「東京著衣」,在 2004 年時以
5 萬元資本進駐奇摩拍賣網站開啟了創業之路。
東京著衣在 2013 年時營收達 20 億,但如果回頭計算年營收
成長率卻發現是 2008 年以來最低。同年營業額跟東京著衣一
樣也達 20 億元的 OB 嚴選,年營業額卻是翻倍成長!
和東京著衣一樣,原本都是在電子商務平台做網拍起家的 OB
嚴選,同樣也是由 7 年級領軍,雖然是後起之秀,但比起東
京著衣,它似乎有著更多元的電商經營企圖心與策略,目前已
是網拍女裝第一品牌。
來自對岸的強大競爭
整體而言,東京著衣面臨的困境有以下幾點:
1. 次品牌企圖心不明顯
2. 以創辦人風格為主流
3. 大陸市場策略消極
由此可見,太過固守現有的經營模式在電子商務的領域中實不
可行,畢竟電子商務跨國界的特性,讓全世界都是競爭者,但
同時全世界也都是可能的市場。
因此,唯有不斷的創新,才有機會殺出藍海,取得先機。
第二節電子商務的起源與演進

就經濟控制程度與價值整合兩個面向,可將商業網分類為
第二節電子商務的起源與演進

( 一 ) 市集型商業網
市集型的價格決策機制可能是一對一討價還價,或是多方
競標拍賣。
產品兜售者可能提供品質差異很高的產品,或是他們提供
的產品數量波動性相當大。
因為網路市集為買賣雙方提供了相當便利的場所,以及充
分的訊息,讓雙方易於達成交易。這正是市集型商業網的
主要優勢。
第二節電子商務的起源與演進

( 二 ) 聚集型商業網
聚集型商業網會為不同型式的產品銷售與服務進行加值的
工作。
一般零售業或躉售業的大盤商都可視為聚集型商業網的基
本類型。
第二節電子商務的起源與演進

( 三 ) 價值鏈型商業網
在一個價值鏈中,商品提供者構建並管理一個商業網路的
主要目的,在創造高度的整合價值。
第二節電子商務的起源與演進

( 四 ) 聯盟型商業網
聯盟型是最「虛擬」的商業網,不必透過組織的控制,就
可達到高價值的整合。其成員有的專注於設計商品或服務,
有的則致力於創造知識,也有簡單的生產動能、分享經驗。
第二節電子商務的起源與演進

( 五 ) 配銷型商業網
配銷型商業網主要的功能在於活化經濟活動,除傳統的
道路服務、郵政服務、電話與電力公司外,配銷型網路
亦包括資料網經營者、新式運籌管理公司及銀行業。
表 3-1 所述的五種分類方式基本涵括了電子商務對於傳統
商務結構所造成之影響,也點出不同商業網路中顧客對於
商品及服務之價值前提。
因此無論電子商務所涉及之新興商業模式、現象、軟體應
用、專有名詞等,實際上均為突顯電子商務對商業環境及
顧客價值所造成之影響,因此企業在界定自身商業模式前,
應先辨明電子商務對於企業內部與外在環境整體商業結構
所形成之改變,同時瞭解自身經營模式中顧客對於所提供
產品之價值前提特性。
第三節電子商務新趨勢

受到網路普及與全球化影響,我國跨境電商近年來持續成長,電子商
務平台銷售對象已涵蓋 70 多個國家,其中 20% 的物品交易為跨境交
易。
在 2015 年電子商務產業產值已突破兆元,可望追隨電子業的腳步,
成為台灣下個兆元產業。
跨境電商對我國產業尤具意義,我們的產業結構是
以中小企業為主,此特色反映在電子商務時是參與
者眾,有多種商業模式與平台。
網路運作之特性使中小企業進軍國際市場時,不再
受限於資本額與員工數,能用更有彈性的經營方式
即能從事網路外銷。
第三節電子商務新趨勢

網路銷售仍面臨欠缺消費者體驗之缺點
線上對線下 (online to offline, O2O) 模式,是線上體
驗與實體店面的結合;用線上 (online) 做廣告和體驗,
消費者到店面消費,為線下 (offline) 帶來「流量」。

O2O 不僅有助於提升電子商務平台之流量,亦有助於實
體店面之經營。
就零售業而言,同時經營電子商務與實體通路,透過 O2O
之互動聯繫,相互引導流量,對二種通路之營收都有助益。
O2O 的領航玩家
ULIQLO 雖然在 2013 年才開始真正嘗試 O2O 的模式,但事
實上,其於 2008 年就已經開始鋪陳,主要是透過一些互動遊
戲及影片等來吸引客戶。
2008 年, Uniqlo 推出了 UNIQBLOCK ,透過美女舞動的影
片帶出當季主打服裝;之後,又繼續在新產品上市時,推出了
其它的線上活動,也同樣都是結合了人物、季節及新服飾,像
是日曆 UNIQLO CALENDER 。
在中國大陸也曾推出一款社交小遊戲,用戶可選擇自己喜歡的
卡通人物形象在線上參加促銷活動,吸引了 133 萬人參與,網
站的瀏覽量更是以五倍的量爆增。
線上活動推動線下購買
ULIQLO 生活化但絢麗無比的線上行銷活動,成功吸引了客群
的注意。它們發現,店數愈多的區域,反而更能夠帶動網路銷
售,因為消費者可以親身體驗穿著的感覺並了解自己的尺寸,
回家後要在網路上購買也有參考價值,這些都能提升對品牌的
支持度。
為了吸引更多的來客數, ULIQLO 也不忘和其它產業進行策略
聯盟。 2014 年 4 月在美國時尚聚集地的紐約的旗艦店引入了
星巴克咖啡。 ULIQLO 也和現代藝術館合作,除了贊助每週五
免費參觀外,也推出限量的藝術家 T 恤。
線上的角色平衡
目前在中國的線上銷售大約只占了 6% 的比例,未來希望加重
到 30% 左右。但在規劃的同時,需要同步考慮到實體店面和
網路商店的平衡,如果兩方賣的價格不一致,勢必會有一方受
到衝擊。
簡單來說,無論要使用何種方式進行銷售,都要記住,現代人
由於繁忙且要吸收的資訊太多,因此,符合簡約及與生活經驗
相關的資訊及設計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節企業的內部網路與外部網路

一、企業內部網路
intranet 針對的是企業內部資訊系統架構,服務對象原
則上是以企業內部員工為主,以聯繫公司內部工作群體,
促進公司內部溝通、提昇作業效率、強化企業競爭力。

intranet 是企業內部營運作業之資訊系統,其使用者為企
業內部組織員工、上下游廠商所形成的一特定族群,遠較
internet 服務對象集中,因此 intranet 的市場區隔較為明
顯。
第四節企業的內部網路與外部網路

二、企業外部網路
企業外部網路基本上是指利用 internet 相關技術和網路,作
為企業與相關合作廠商 ( 如供應商或客戶等 ) 所形成的網
路。
此網路從單一公司延伸至多個組織,主要是為了促進彼此間
的合作、溝通、協調及交換文件等關係。
THE END

You might also like